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建构主义;网络教学;大学网络课程;教学法
网络教育现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备元素并在继续迅猛发展。据美国国家统计中心的报告,美国的网络教育课程普及率在2001年至2004年期间几乎翻了一番, 56%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网络教育课程[1],网络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信息传播媒介。我国各高校都在积极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加大网络课程开发力度,网络课程种类繁多并涉及各个学科领域。由于尚在起步阶段、硬件设施不足、教师经验缺乏等问题,大学网络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不少教师和研究者开展了关于硬件设施、教师与网络、学生与网络等问题的相关研究。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教育的主要问题有课程体系大而全、缺少规划且急功近利、重教学内容的呈现而轻学习环境的设计、自主学习资源不足等。[2]同时,教师是网络教学成功开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的抗拒和不适应、相应知识和技能的欠缺、工作量核算和评价体制等问题都影响着网络教学的效果。[3]美国史隆联盟(由史隆基金会赞助的对美国网络教学进行调研的组织)2007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影响高校是否采用网络教学的六个主要因素中,教师对网络教学的态度排在第二位,教师对网络教学的接受程度则连续几年没有提高。至于学生为何对网络课程不满,大多数教师和研究者认为,情感孤立、时间安排不合理、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缺乏沟通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学生对网络教育课程的认知,并导致学生产生挫折感和焦虑感。有学者在对网络课程的研究中发现,学习中的孤立感只是一个影响学生网络学习效果的强力因子,而非常被提及的主要因素;相反,由于来自课程网站和教师电子信箱的指令的模糊不清以及缺乏及时而清晰的教师反馈,学生常表现出困惑、焦虑和沮丧等负面情绪。[4]有研究表明,74.2%的学生希望有更有效的方式来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估。[5]
美国国家教育协会的研究证实:有近一半的受访教师认为网络教育课程的整体品质低于传统的课堂教学。[6]那么,现有的网络课程与教学的问题和出路究竟在哪里呢?本文将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对网络教学的研究成果,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审视网络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组织,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帮助从事网络教学的教师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
一、建构主义的理论界定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它认为:知识由个体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构建,即个体通过个人经历和与环境的互动逐步建立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因此,学习是一个主动处理信息的过程。这一点与行为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在行为主义看来,学习者只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人。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以多种形态呈现,有些建构主义者甚至持有此种极端或激进的观点:客观现实并不存在,个人各自进行自身的意义建构;必须消除等级和标准化考试,因为评分的标准是来自教师的现实,而非学生的现实。然而,务实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过程的产物,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何为理想的学习环境等。[7]建构主义内涵包括了适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课程的内容、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的选用以及促进学习者广泛对话的开放式学习环境的设置等,提问因而也就成为了帮助学习者构建意义的主要方法,学生不应该成为被动的学习者,而应该主动提问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8]
Jonassen认为建构主义理论应该被应用于网络教育,并为此提出了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它专注于知识建构而非简单复制,提供真实世界的案例学习环境,强调反思性实践,通过交流和沟通而非学习者之间的竞争来实现知识的构建。[9]这种网络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与当前中国大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是一致的,现在的教学正试图减少指令(教师教的模式),而更多的提供学习策略(学生学的模式)。
表1总结了高等教育中传统学习环境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差异,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构成成分代表了一种学习哲学。2000年6月,国际网络教学的专家学者们召开了“网络教师的能力与素质”研讨会,并总结了新时代网络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即课程设计者、内容促进者、过程推动者、学习评估者、学习辅导者、课程组织者、研究者和技术支持者。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教师对网络课程设计知识的缺乏将是实现更好高等教育教学的颈瓶,教师要想上好一门网络课程,必须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有清晰的认识,大量的网络课程准备建设工作必不可少。甚至有研究表明,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相比,教师从事网络教学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10]笔者认为,网络课程的开展尚在起步发展阶段,教师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耐心钻研和摸索是必然的。
二、网络课程的设计
目前,多样化的网络学习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教师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之前需要对所使用的网络学习系统的应用能力及其局限性有足够的了解,而这些网络工具常因为自身的的性质和特点而存在巨大差异。以笔者所熟悉的Moodle教学平台为例,Moodle是目前国际上较受欢迎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模块来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如多媒体资源、程序教学、作业、测验、论坛、聊天室、投票、数据库、互动评价、问卷调查、词汇表和日志报表等。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教师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网络课程与传统授课的衔接;(2)网络教学内容的呈现;(3)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4)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5)学生表现的评估。笔者考察将这些元素融入网络学习环境的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些关键的思路,而非试图去彻底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
研究指出,80%的课程目前仍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所谓的网络教学大部分都是将网络教学和传统授课相结合。Colis & Moonen提出,混合式学习把传统面授和网络学习融合在一起,教师的指导可以同时在教室和网络这两个地方得以实施,网络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自然延伸。[11]因此,混合式学习给课程设计提供了一个更为灵活的方式,从而实现异时异地的学习。一旦采用混合式教学,教师必须就面授内容和面授形式做适当安排。一些高等院校在增加网络课程的同时却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显然忽视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之间的根本差异。只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形成良好的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并将面授与网络学习结合起来,教师才能使这种网络学习系统的潜能最大化。网络教学对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有着特殊的要求,在课程设计中,教师首先应设想:学生对课程的期待是什么?在完成课程的1-2年后,学生还能记得什么?对此问题的判断构成了制定课程学习目的的基础,之后再综合考虑、改进和完善这些学习目的和教学目标。在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目标后,教师还需要慎重考虑一些情境因素,特别是学生个性特征、网络学习能力和网络-面授两种学习方式的结合等。
(二)课程内容的呈现
网络课程内容包含了课程教材的组织与开发,它以集成而直观的方式呈现,使学生能随时访问。网络课程如果只是由阅读作业、课程安排、网上讨论和学业评估组成,那么它将与传统的课程毫无二致,只是去除了教师课堂演示的教学再造而已。学生需要与教师和课程内容紧密衔接,教学必须提供充分的由逻辑模块组成的课程补充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教师板书、PPT演示、案例、插图、阅读提示、补充阅读材料,也可以是示范课件、音频或视频剪辑以及其他的网上教学资源。此外,还有一些教材出版商也会提供包括课程光盘和与教材相关的网站在内的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往往包括了章节总结、单元测试、互动演练和网页链接等。结合了这些丰富多媒体资源的网络课程设计,将使得教学在一个更具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水平上得以实现。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上,教师可以以课程概述或一个欢迎网页作为本课程的链接入口。网页的内容应至少包括课程的目的和教师的课程导语,告诉学生一些必要的课程注意事项,如课程的组织形式、教师答疑时间的安排、教师的办公时间和联系方式等。一个简短的教师欢迎致辞音频或视频文件的超链接,可以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无限拉近,培养学生强烈的群体意识。
(三)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学习者将他们的思考以文字的形式展现,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反馈逐步完善自己的观点。以主题讨论、相互评价、角色扮演等多样形式呈现的讨论版活动可以帮助学习者建构一个理想的互动的合作学习环境,使他们形成建构主义者所推崇的强烈的社会意识。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讨论往往是被动的,缺乏反思,所以在网络课程中要尽量鼓励学习者并提供互动的机会。
成功的网络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互动。Berge认为,互动应该成为网络课程设计的必要元素,并进一步提出“互动不仅仅需要发生,必须在教学计划中做特别设计”[12]。因此,教师不应在展示课程内容后被动地等待学生提问,这只是一种内容驱动的不连贯的互动;本应该主要在学生之间进行的生生对话变成了由教师主导的师生对话,对教师来说这也是一种高强度劳动。在课堂开始之前,就应该精心设计任务驱动的互动环节,平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确保教师实现有效的沟通策略。优秀的教师常采用即时交际的策略来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师方面,这种即时性可以体现为口头的,亦可为非口头的。前者包括教师的自然幽默、对学生的赞扬、回应学生发起的话题以及乐于和学生交流的意愿等;非口头的即时行为常表现为非语言的动作,如行为方法、交际倾向标记及个体之间的亲密交流等。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作用因学生的需求和班级的情况而有所不同。有些时候,教师扮演知识渊博的专家角色,为学生答疑解惑。在某些时候,如在网络合作学习论坛中,学生被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角色扮演时,教师的作用则类同于引导者。在这种情况下,师生的互动还处在元认知的水平上,教师应避免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提供相关信息,也就是说,教师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应该多问一些问题,如:你知道这其中的意味吗?有哪些影响?还有什么补充的?Barrows还建议学习者学会以沉默来表达对他人观点或事实的赞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在于:(1)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或推理技能(解决问题、元认知、批判性思维);(2)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会自我导向的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习管理)。[13]
Rovai研究发现,评分策略显著影响网上讨论,而学生的集体意识又与这些讨论密切相关。[14]他特别指出,当讨论成为一个学习的评价指标时,学生将更乐于进行更多的讨论,并形成更高层次的集体意识。此外,与他人紧密相连的集体归属感也使得学生对网络课程的满意度大幅提升。研究结果还表明:与无讨论评分的网络课程相比,当讨论部分评分占课程总分10-20%时,学生网上讨论的热度和对课程满意度显著增加;而参与讨论的得分比重进一步增加到25-35%时,结果并无大的不同。
负责网络讨论评分的教师应为学生开辟一个介绍关于本课程参与评价的专栏,让学生对其充当的角色有充分地了解。表2可为教师如何为网络课程参与评价提供一些参考。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讨论,学生更乐意在网上与他人讨论问题而且更直言不讳。当然,有些学生也会由于部分网上讨论的内容出格而感到受挫,从而对他们的集体归属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最好在专栏部分事先设定适当的讨论标准,以防讨论失控。充当裁判角色的教师在给出评价的时候必须保持中立,对学生的工作的评价要客观公正,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批评最好以师生之间的私人反馈的形式体现。即使是需要在论坛里公开作适当的批评,也应给出正面的评价。
(四)个人与团体活动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个体培养独立人格、自主的态度以及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但同时要避免对教师的过度依赖。这个目标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来实现,教师可以通过平衡个人活动和团体活动,凭借自身娴熟的教学技巧,帮助学生学会协作及自主学习。
个人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心理需求,并有助于评估个体学生的优点及短处。团体活动则对那些与外部世界有较多接触的学生更有吸引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开展集体协作活动,由两人或者多人组成的学习小组可以集中在一起,完成讨论、作业、项目、案例研究等任务。实现良好的小组学习的要素有:(1)学生之间明确的相互依存关系;(2)定期的集体自我评价;(3)促进个体成员的学习和成功的人际行为;(4)个人义务和个人责任;(5)合适的人际交往技巧。只有当团体内的每个成员的贡献都能得到集体的认可时,协作学习才得以实现。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认真参与知识的学习并在学习中相互帮助。团队工作有利于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形成,小组活动也能促进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积极的同伴关系的发展。
Lea & Spears的研究发现:网络群体更倾向于作出极端的结论,其决策需要更多的时间,并可能导致更多的对立。[15]甚至有研究者发现存在一些团队协作不良的现象,如学生讨论中发生冲突等。[16]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贡献制定奖励等级,通过监察团在必要时候做适当干预的方式帮助减少负面情况的发生。
(五)学生成绩的评估
评估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态度、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评估不应该是简单的一维测度,而是以多角度、多方式的形式呈现。据此观点,一个好的评估策略应由包含了多元化的评估任务的多个测量系统组成,它应能发现学习者在多样性的学习情景中所展现的学习优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网络评估需要有更多的证据来证实其有效性。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重视协作并鼓励创新,认为传统的强调事实记忆的测试与学习的本质不符。建构主义者认为评估的方式越开放越好,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一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与任务相对应的认知要求应该是真实的,例如,它可以是一个对多项选择测试的描述,作为一个研究课程的真实任务的延伸。真实的评估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任务的相关性并说服学生自愿承担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网上讨论、在线测试、个人和团体项目等方式参与评估。课程开始之初,学生就必须知道每个考核任务的截止日期,以便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教师则应该对收到的学生任务作业尽快做出回应,反馈要公正而全面,能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弱点和长处,并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和教材相关章节的巩固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非正式的课堂评估来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课程成效。这一策略在网络环境下尤其必要,因为在网络里没有面对面的接触,问题也不会很快浮现并得到解决。Henderson等人对课堂评估给出了如下定义:在课堂进行的由教师主导的小型评估,目的在于检查学生的课堂所学。课堂评估可以提供即时反馈并能让教师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此外,一些研究人员还发现,在网络学习的情景下,学习材料最好以分段发放-及时反馈的形式展示。[17]
三、小结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以学习者为中心,重点在学而不是教,通过讨论进行主动学习与合作。这一论断与Rovai的高等教育的重点应从教师教的模式向学生学的模式转变的观点是一致的。表3列出了传统的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的基本特征,对教师设计网络课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建构主义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行专门的大量的研究,在网络课程尚为新生事物的阶段是十分必要的,特别需要研究对学习效果影响显著的网络活动类型。不同活动对思维有何影响?哪些活动是最有效的,其原因何在?是否可以将不同活动融合到一起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活动由教师主导还是由学生主导更好?相对于传统课程,有些学生对网络课程学习更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样的网络教育评估模式是最佳的?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提高学习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自主性?网络课程的开展意在为个体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的教学,同时并不削弱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学习质量。如果要实现网络课程的这一初衷,就需要教师和研究者的大量研究,为上述及类似的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14]Rovai, A. P. . Strategies for grading online discussions: Effects on discussions and classroom community in Internet-based university courses.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05, 15(1), 89-107.
[2]吉顺育.网络课程的非主流教育特征[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5):11-14.
[3][10] 严莉.关于高校教师与网络教学的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9(4):39-42.
[4][18] 彭立,乔爱玲,王楠.基于建构主义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02(9): 31-35.
[5]宋凤宁.大学生参与网络教学的心态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6):30-33.
[6]Inman, E. & Kerwin, M. Instructor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distance learning. Community College Journal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2, 23(6), 581-592.
[7]宋美臻.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7):43-51.
[8]Brooks, M.. In search of understanding: The case for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s. Alexandria, 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995.
[9]Jonassen, D. H.. Transforming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Beyond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or whoever controls the technology creates the reali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0, 40(2), 21-25.
[11]Colis, B., & Moonen, J.. Flexible learning in a digital world: Experiences and expectations. London: Kogan-Page, 2001.
[12]Berge, Z. L.. Interaction in post-secondary web-based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9, 39(1), 5-11.
[13] Barrows, H. S.. The tutorial process. Springfield, 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2002.
[15] Lea, M., & Spears, R..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de-individuation and group decision ma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Machine Studies, 1997, 34(2), 283-301.
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建构主义 网络教学平台 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唐拥政(1973-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与网络应用;徐秀芳(1973- ),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程序设计与网络应用。(江苏 盐城 224051)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0年度课题“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R-1533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64-0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化教学已经成为全世界的趋势,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Email,BBS,ICQ,Blog等网络交流方式的不断涌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同步或异步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世界各国纷纷推出各种各样的网络教学平台来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着重探讨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设计。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最早的提出者是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主义者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己构建知识。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充当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通过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这个环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以及群体的合作交流来共同构建知识。这里的学习环境包括四个要素:情境、协作和会话、意义建构。
1.情境。建构主义者强调情境设计,创建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中对教学案例的要求是真实的,同时要求案例能够支持多元化的观点,学生在这样的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情境设计是学习环境构建中最重要的一环。
2.协作和会话。建构主义者强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协作,会话包含在整个协作过程之中,教师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中提倡不同思想和观点的充分交流,善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能够接受合理的新思想,让同学们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来完善知识意义的建构。
3.意义建构。知识和意义的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帮助学生构建意义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了解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也是评价和检验学习环境构建的主要因素。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原则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网络教学平台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和教师、同学的互动交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加工和处理,从而进行知识及意义建构的过程。整个过程中,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主要的任务是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这里的教学目标应该和学生情境的目标相一致,同时发展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成为独立的自主学习者。
2.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对真实情境的体验。各类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就是使知识和学习的结果能在课堂中或学校之外的真实生活情境中运用,并能获得学习结果在各种真实情境中的成功迁移,进而运用学校获得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真实问题。应当设计真实的学习活动,在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中应当使用真实的任务,并与日常的生活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设计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后就能够顺利完成实际任务的复杂环境。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验证自己的观点。
3.提供充分的协作和交流。学习情境应当能支持协作学习,能通过讨论、答疑、分组、在线交流等方式来进行同学间的互动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帮助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学生不断对以前的观点进行修正和补充,以完成知识和意义的建构。
三、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开发
根据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环境构建的理论,我们设计了网络教学平台的系统结构,如165页图1所示。通过学习资源管理和交流活动的设计构造学生的学习情境;通过学习评价机制对学习全程进行控制。最后,我们按照这个系统结构,开发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平台,如165页图2所示。
1.“真实”环境的设计。这里的学习情境的设计着重于创建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地构建知识。我们通过设计问题情境的方式来构造学习情境,也就是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实现知识意义的建构,问题情境是指当学生遇到的问题与原有的认知水平不一致时,从而产生的迫切希望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状态。问题情境的产生依赖于问题,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首先,通过设计劣构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通过创建相应的讨论区劣构问题,劣构问题是指存在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这类问题情境的某些方面没有界定,问题描述不清晰或缺少关键内容,解决方法难以预料或很难有同一答案。解决劣构问题,要求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并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学习者之间进行良性互动,通过问题的解决,能够使学习者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对于劣构问题的提出是一个困难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的心血与精力。其次,设计“真实”的实践环境。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在学习资源中建立了模拟实践环境,是通过Flas制作工具和虚拟现实软件制作模拟的实践环境,其中包括网络参考模型学习环境、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学习环境等。
2.创建灵活的协作会话环境。协作学习指多个学习者通过网络技术对同一问题的解决进行交流和合作,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完善知识意义的建构,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人际关系。在教学平台中我们通过多种方法建立协作环境。
首先,通过讨论区进行互动交流。教师通过创建讨论区,可以创建讨论主题,学生通过资源空间提供的相关案例和资料,对主题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成共识。这样能够拓宽视野,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协作式学习。通过自愿或分工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小组成员通过交流和合作,完成一个相对较大的任务;通过问题的解决,以达到对学习内容更深的理解和掌握。最后,除了讨论区和学习小组以外,系统还提供在线交流和电子邮件等工具,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交流方式。
3.丰富的学习资源管理。这里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教师提供的教学课件、教学讲义;(2)虚拟学习环境。(3)视音频学习资源;(4)与当前学习单元相关的网络资源的链接。课程的学习资源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将会变得非常庞大,系统除了提供目录列表的形式外,还提供关键字从方便学生查询。
4.教学效果评价。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知识意义的建构主要通过教学评价进行,这既包括对学生知识建构的评价,也包括知识建构过程的评价。帮助教师和学生互相评价学习效果,之后再及时反馈信息,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通过测试进行自我评价。课程各个教学单元都提供测试题,学生根据完成情况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便于进行自我调整;课程最后还提供综合测试,检查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其次,教师和同学评价。教师能够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记录,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答疑、作业的完成情况、登录教学平台的频率和时间、参与活动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报告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对其提出相应的指导和评价;同学之间也可以在协作交流过程中对对方做出评价或建议。最后,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需求。根据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改进,以便于老师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情境设计。
四、结束语
我们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设计了一个包括资源管理、互动交流、学习评价的完整的学习平台,通过在教学中的实际使用,很好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过,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所以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掌握平台相关的技术,还需要通过先进教育理论指导,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对其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1).
[2]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J].教育传播与技术,1996(12).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8(6).
[4]刘国丽,李玉海.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4(5).
[5]宛楠,张义.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技术,2009(12).
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3
摘要:加强双语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师生互动效果,在双语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合理配置网络教学资源是我们不二的选择。为了找到最适合学生的网络教学方式,我们搭建了适合我们学生的网络教学平台,并在授课学生中不断地进行问卷调查,找出现有网络平台所存在的问题,并即使进行调整,以使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达最佳效果。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 双语教育 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40—03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对外合作交流也日益频繁,迫切需要既精通外语又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培养适应国际化需要的人才,从而推动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当务之急。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各高校纷纷参与其中。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数少、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效果打折。因此,我们企图通过利用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增加相应的网络教学资源来来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国际贸易实务(双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和应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运用已建构的网络教学平台:
(一)教学环境
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有两大瓶颈,专业疑难点和英语语言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环境上,实行小班化教育,加强师生互动,适当的进行调整,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开展Seminar教学,将班内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式学习;不定时的针对当今国际贸易实际操作中真实发生的案例开展小组讨论,提出不同的建议,汲取其他小组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以及时改进;每学期就各阶段学习要点开展小组竞赛,提高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了“教学相长”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其指导思想建立在学习是主动接受信息刺激,根据学习经验主动选择、加工、处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观的基础上。具体的说,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提出基础知识框架、提供大量学习资料的基础上,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发现和选择学习材料,与教师一起平等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师生之间也可通过这一平台以论坛、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交流,实现了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点有更加直观的了解,更利于知识的吸收。鉴于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流程的复杂性,结合案例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实际的业务操作过程直接体现在一幅幅画面上,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并不断的根据讲解的内容利用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时时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主动地参与每一次教学活动,变强制性、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自觉自愿学习,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虽然网络教学平台对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辅助平台,但是不可否认,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仍存在着一些缺点,笔者通过对参与课程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课前准备平台建设中缺少适合中国学生的英文教材。从目前来看,本课程缺少适合的英文教材。一般而言,对于双语教材的选择主要有3种:一是从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二是国内某些知名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三是高校内部使用的任课教师自编的教材。但是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缺少原版教材,市面上流行的原版International Business,包括本学期我们经比较选用的Practices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 Trade (by O.Van Geuns),与我国的国际贸易实务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因此,结合WTO的相关制度、西方关于进出口理论的原版教材及中国贸易实务中的特色,整合相关资源,编写适合我国学生,特别是我校学生的英文教材是我们在建设课前准备平台中所要克服的一大问题。
2、在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缺少合理的自我评价体系。因此,在教学和实践的基础上开发形成网上自我测评体系,配合教学与实践,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该体系将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学生“提交”自己的答案后,可以看到正确答案。这样以便于学生自我检查,不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也无需花费大量时间批改作业,只需随时查阅网上记录,就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教学进行实时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3、由于网络技术问题,课下交流平台中的实时交流工作使用不顺畅,出现延时、无法登录、聊天记录无法保存等问题,导致学生使用率偏低。因此,克服网络技术问题,发展适合我校学生的实时聊天工具也将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小结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的双语教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网络教学平台又有助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目标的实现,真正地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的理念。因此,解决现有网络教学平台的问题,发展更适合我校学生的平台,将能推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Oliva,M. & Pollastrini,Y. Internet resource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evaluation of virtual immersion[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5 (28).
[2] 王波,徐天发,吴林堂. 基于网络资源开展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思考 [J] 职业时空, 2008 (4) .
[3] 潘炳超. 参与式网络教学模式研究 [J] 软件导刊, 2009 (6).
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24-02
网络教学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网络教学可以使教师在网络虚拟化的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1]文中还强调“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2]目前国内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实例很多,但是建立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的尝试还为之甚少。牡丹江医学院于2011年投资建立网络教学平台,采用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促进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网络教学平台具有操作简单、资源丰富、云存储等特点,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不仅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高阶思维能力。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水平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一、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构成及功能
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是集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师生互动、教学评价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互动界面,为医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与学生交流的交互式教学互动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两大功能:1.教师方面:授课教师可以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备课、制作课件、作业、在线批改作业、建立试题库、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个别辅导,并实施个性化的教学;2.学生方面: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登录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可以从教学平台下载学习资源,通过教学平台提交作业,进行自主测试,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
牡丹江医学院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主要由四大模块构成,即学生学习平台、教学管理平台、教师备课平台、网络测试平台。其具体功能如下。
(一)学生学习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的教学资源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类是基于教学内容安排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课前通过网络平台下载学习内容提前预习,也可以课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第二类是医学专业类的语言知识,教学平台上提供了针对不同医学专业的学习资源,如护理英语、医学英语、药学英语等专业化的学习资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加深医学专业知识,同时也提供了英文医学前沿文献,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第三类是英美文化知识,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为目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英文歌曲、医学体裁的英文电影、新闻英语、四六级资料、考研英语等多个板块,丰富的英语资料和视听内容可以使语言学习更轻松。
(二)教学管理平台
授课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设置教学安排、资源管理、班级管理、成绩查询、教学评价等教学管理工作。通过跟踪记录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以及网络测试情况并查询成绩,全面了解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并记录到形成性评价中。
(三)网络测试平台
牡丹江医学院外语部将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测试系统应用到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中,完善网络测试系统和试题库,加入医学英语试题,学生可以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自主进行测试,测试系统给出的分数只有学生自己知道,无论分数高低都不必在意别人的目光,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四)教师备课平台
授课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选择备课和制作教学课件所需要的医学英语资料、音频视频、相关课件,也可以参考上传的公开课和精品课等教学资源。
二、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实效性
牡丹江医学院按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率先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促进医学英语课堂教学。通过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这种个性化、交互式的现代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为了探究网络教学平台的实效性,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
对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7班20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学习医学英语课程的作用和效果。本次调查问卷共发出208份,收回195份,其中有效问卷192份。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和客观性,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反复推敲和研究,并对本次调查采用匿名的形式,确保调查的科学性。
(二)数据收集方法
1.Likert-scale分级体系。采用Likert-scale(李克特五分量表法)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学生需要在Likert-scale的五个层次上选择最接近自己的选择,五个层次的分数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分别代表“完全不赞同、有点不赞同、有点赞同、赞同、非常赞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态度和看法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项。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制成量表。
2.开放式问题。本次调查问卷还设置了三个开放式问题:(1)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对课堂教学有何帮助作用?(2)网络教学平台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3)你对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议和意见。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授课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对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看法和态度。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的总体态度是认同的,但同时也觉得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1.网络平台资源丰富,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调查显示学生整体上对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持肯定和认同的态度,认为网络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医学英语资料,扩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阅读感兴趣的英文资料,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
2.网络平台能够促进师生交流。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与授课教师互动交流,可以自由提问并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此外,学生可以利用试题库进行在线测试,测试分数只有自己知道,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减少了心理焦虑和学习压力,满足了学生的认知心理需求。
3.网络平台需要加强监控管理。学生认为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还存在一些问题:资料更新不够及时;趣味性不够强;视频音频资料相对少些。有些学生为了加学分才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并没有真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到,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和完善。教师需要对教学平台的资源进行筛选,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给予相应指导,并对网络学习进行监控,确保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
医学英语教师应逐步完善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行教师与学生互动、上机与面授互动,促进英语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向’基于自主学习、促进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模式转变。”[3]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两大优势:一是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巩固加深课堂所学内容,扩展阅读材料,丰富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二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平台上选择需要的内容,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营造支持性学习环境,在真实情景中,借助社会交往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解决实际问题,习得技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由学生自我控制学习进程,自我建构学习目标,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4]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建立的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在资源丰富的网络平台上主动构建知识结构,提高语言能力。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空间,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相比传统课堂单一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以学生需求和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通过调查和实践研究,医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对构建新型医学专业外语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5
>> 基于Simulink/MEX编程的MATLAB仿真教学动画演示 传输控制协议(tcp)原理的动画演示 网络协议演示系统设计 基于案例的动画教学实践探究 基于Flas演示的《数据结构》在线开放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 网络安全协议的综合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PPT技术的物理实验演示动画的创设 基于递归算法的Hanoi Tower动画演示系统 基于任务驱动的网络协议分析与应用教学 网络动画仿真演示实现分析 基于项目学习的《Flas制作》教学实践 基于UDP 协议的Socket网络编程 基于ActionScript实现顺序队列动画演示 基于Ethereal的网络协议分析在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基于“学为中心”的科学演示实验教学优化实践 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 网络安全协议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分析 基于网络的新一代演示工具 基于协议分析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吴功宜. 计算机网络[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7.
[3] 赵小明.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3-14.
[4] Douglas E. Comer. 用TCP/IP进行网际互联(第一卷)[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53-54.
[5] 曾华. 现代网络通信技术[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482-483.
[6] 潘文婵,章韵. Wireshark在TCP/IP网络协议教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2010,3(6):158-160.
Teaching Practice of Network Protocol Based on Animation
GUO Wenping1, ZHOU Yan2,3, CHEN Ying1, ZHAO Xiaoming1
(1.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aizhou University, Linhai 317000, China; puter Center,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3.Engineering Colleg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00, China)
Abstract: Network protocol is the soul and masterstroke of Computer Network and related courses,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issues in teaching computer net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existing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it, it presents a new teaching mode on Computer Network based on animation. A teaching example is shown finally.
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6
论文关键词:教学资源 组织模式 资源建设
论文摘要:网络教学信息资源是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资源中的重要形式之一,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及组织应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使之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从而真正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基于学习者学习活动内容的网络教学资源组织模式,正是将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的组织方式与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学习类型、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之间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提高了课程资源应用的有效性。文章以甘肃电大《心理学》课程为例,介绍了按学习者学习能力、学习类型及学习组织形式来建设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的探索与尝试。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形式。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要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对于电大以远程开放教育为主的学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个别化学习,充分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优势和个别化学习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习者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不同需求。
网络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负面问题。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的序化和优化问题,已成为电大系统内教育和技术工作者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及其组织模式
网络教学信息资源是远程教育资源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就电大课程网上教学资源而言,主要包括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网络版)、网络课程以及网上信息资源(含教学信息、辅导、答疑、讨论)等。而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的组织则指的是结合网络和教育教学资源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将大量的、分散的、杂乱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序、优化,形成一个便于学习者有效利用的整体的过程。当前网络教学资源的组织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基于问题,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几种较为成功的网络教学资源组织模式,
“基于学习者学习活动内容的模式”即为其中的一种,该模式对电大网上教学资源的优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无论是信息的组织,还是新网络技术的运用,都应遵循“技术应该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哲学观,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信息资源的组织更符合学习的规律,从而真正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基于学习者学习活动内容的网络教学资源组织模式,正是将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的组织方式与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学习类型、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强化了学习者信息素养的重视与培养,让学习者学会基于资源的学习,学会有效地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该模式主要包括按学习者学习能力高低的信息资源组织、按学习类型的信息资源组织和按学习组织形式的信息资源组织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都是网络教学环境下面向对象的信息组织模式的尝试,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信息和服务是其基本宗旨。
二、电大网上教学资源组织的前提
(一)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目的”的指导思想
搞好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的有序组织,必须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目的”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来建设和选取课程资源,做到方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各类信息资源的内容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适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信息内容的编排要适应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尽可能符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个体学习的习惯。尤其是各类从网上下载的辅导资料和拓展知识,责任教师要做对其内容的表现形式和呈现方式进行再创造,让学生不只学知识,还能学会如何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
(二)克服“重资源形式、轻资源内容”的做法
网上教学资源以其传输的即时性和共享性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但以各种名称命名的教学资源层层累积,也使人眼花缭乱而无从下手,有些资源则冗长的让人望而却步,大量的使用视频和动态图像让学生不便调用和下载。其实,多数学生并不苛求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而是关心网上资源调用是否便捷、是否能及时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难。有调查显示,学习者关注的重点主要有是否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和答疑;能否提供知识应用性内容,如例题解析、案例分析、自测练习以及扩展知识的内容和途径;能否与教师、同学在网上进行交流和讨论。因此,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与选用要注重突出内容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克服一味追求形式多样性的做法。
(三)网上资源的内容和形式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减少网络存在的弱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变化一方面带来了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同时也为各地区开展网络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网络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电大,教师要明确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的正确关系,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的同时,还要积极避免网络存在的弱势,提倡恰当、适用和有效的使用媒体和技术,以保证学生用得上、用得起、喜欢用。
三、《心理学》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组织形式的实践探索
《心理学》是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的一门省开必修课程。它是以中学生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管理心理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为指导,运用多种可行的研究方法,解决中学阶段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一门应用学科。课程3学分,第二学期开设。课程提供以文字教材(《中学心理学》(新编本)陈安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及文字辅导教材《中学心理学辅导》(新编本)陈安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为主、IP课件10讲为辅的配套教学资源,采用包括期末复习指导、定期网上辅导、不定期网上答疑和讨论、小组协作学习、专题交流、面授辅导、练习册等多种辅助学习手段。
(一)按学习者学习能力高低来组织网上教学资源
这里的学习能力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在学习者是否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充足的网上学习时间以及有效的学习策略;二是指学习者的信息素养,体现在有效的确定信息、批判性的评价信息,以及创造性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对象多为中学的语文教师或教学管理者,他们学习的主要动机为学历补偿和岗位转型。他们中的多数已经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学习的兴趣较浓,但自主学习的意识较为缺乏。由于对网上教学资源类型、内容及功能缺乏了解,限制了学习者快速准确的选取所需资源,更谈不上对信息资源做出评价和创造性的利用。
鉴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现状,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来组织教学资源。一是在学期初清理课程平台中学习辅导类资源,减少由于资源繁杂累积给学习者带来的困扰,之后在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根据学习的进度和教材内容上传相关资源;二是对文本资源 的篇幅做了一定的限制,做到表述精练简洁,阐明主要观点即可;三是尽量避免直接链接网页或网站,如果确实需要链接,在链接网址前要对网页或网站中参考的信息作出说明;四是对指令性文件中篇幅超过千字的文本内容,在文件标题下应说明该文件的主要内容、适用对象、建议参看的时间等。
(二)按不同的学习类型组织网上教学资源
奥苏伯尔根据课堂学习中知识的来源和学习过程的性质,将学习划分为“机械—意义”、“接受—发现”两个维度,并提出了与流行见解不同的观点,认为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依存的。发现学习不一定有意义,而接受学习在适当条件下完全可以产生有意义的过程和结果。因为学生的知识主要来自接受性学习,而不是自动或独立发现得来的,因而这样的划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在接受学习中,要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这种学习任务不涉及学习者方面的任何独立的发现,只要求他们将材料内化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以便日后某个时期可以再现并运用。在发现学习中,要学习的内容不直接呈现给学习者,所呈现的只是一些提示性的线索,学生则需要进行独立的或有指导的发现。换言之,在发现学习中,学习者的首要任务是有所发现,然后内化。
作为初高中阶段的教师,
《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对象大都有较为丰富的教学及教育管理经验,他们熟知中学生在学习和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但是他们苦干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尤其是缺乏心理学方面理论知识的指导。因此,在教学中要同时发挥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优势,一方面直接呈现课程中理论部分的重难点,使学习者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快速掌握基本知识点,然后采用发现学习即案例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主动发现学习过的知识点,并进一步内化至自己的认知结构中。需要说明的是,重难点讲解的呈现既可以通过编辑,以文本的形式上传至课程平台的辅导栏目中,也可以以录像或IP的形式上传,鉴于甘肃电大地处西北,网络发展较为滞后,为保证地域较为偏远的学生方便学习,我们选择以文本形式为主,录像、IP形式为辅。在案例教学中,案例主要由学习者自行提供,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事先规定案例涉及的范围,要求学习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事实案例,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将学习与工作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激发学习的兴趣;来源于实践的真实案例也更贴近教师的现实生活,更能激发学习者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案例通常由学生上传至课程论坛,责任教师收集整理后传至课程平台的案例教学资源库中。
(三)按学习组织形式组织网上教学资源
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三种:一种是竞争性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互相对立;一种是个别化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独立的;第三种是协作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协同工作并共同分享学习目标。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以学员自主性学习为主,同时还要培养学员进行协作化学习的能力,因此学习者主要采取个别化的学习形式和协作学习的形式。网上教学资源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形式来分类建设和组织。《心理学》课程适合于个别化学习的资源类型主要有指令性文件、各章知识点串讲、重难点解析、作业讲评、期末辅导、往届试题等,这些资源按照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及时上传,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公布课程责任教师的联系方式则是进行个别化辅导的重要保障。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协作学习的开展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资源。因此,在进行协作学习时,要为学生设计并提供一定的信息资源环境,尽量缩短时间,提高协作学习的效率。《心理学》课程论坛是我们进行协作学习的主要阵地,开学初,我们在论坛中发表公告,要求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上传至论坛中,论坛中以各小组名称作为论坛主题,小组成员在各自的主题下个人学习计划。学习计划中除了说明学习的基本进度外,更重要的是要介绍自己在学习中计划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为了更有效的进行指导,我们在论坛中以置顶的方式挂出学习策略的分类系统,供学生进行学习和选择。个人的学习计划是协作学习的第一次内容,其目的就是通过相互参看,相互学习,使自己的个人学习计划更完善,更能有效地指导学习过程。学期初,我们还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其他通讯交流方式,例如QQ群、电子邮箱等。保证了各个阶段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活动的开展。学期中,主要的协作学习内容是案例分析。课程平台中案例资源库的建立是责任教师的主要工作,资源库中的案例主要由学生提供,由教师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整理和汇总。在案例讨论的前一周,责任教师要上传相关的案例分析支持材料,帮助学生高效的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学期末,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为角色扮演。即让不同学生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互相转换。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将会有新的体会。角色扮演的成功会增加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激发学习者掌握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作为课程责任教师,这个阶段主要的任务是针对期末考试的范围选取问题。
以上课程资源的建设和组织策略都在2010年设计开发的《心理学》网络课程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2011年,我们将对其使用的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并不断进行完善,使该课程的网上资源能够进一步促进网上教学的开展,使远程开放教育的网上学习过程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任为民.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深层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18).
[2]宋波.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
[3]胡卫星.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组织模式问题研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