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文1

浙江省瑞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浙江省瑞安市 325208

【摘 要】目的:分析产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2 年6 月-2014 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70 例产妇,按照有无实施风险管理制度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未实施风险管理制度的对照组90 例,仅给予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制度的研究组80 例,通过对比,观察两组在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产妇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通过对比,研究组的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产妇和家属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病房中,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风险管理制度能够够有效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使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升。

关键词 产科病房;风险;护理对策;满意度

由于产科病房的特殊性,导致在护理中发生的风险事件较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对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从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1]。本研究通过对2012 年6 月-2014 年6 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70 例产妇实施风险管理制度,效果显著。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 年6 月-2014 年6月期间诊治的170 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且均为顺产。按照有无实施风险管理制度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实施风险管理制度的研究组80 例,年龄19 ~ 35 岁,平均((26.3 士3.4) 岁,初产妇44 例,经产妇36 例;未实施风险管理制度的对照组90 例,年龄22 ~ 34 岁,平均(28.4 士3.2)岁,初产妇54 例,经产妇36 例。两组产妇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对产妇给与人性化的关怀与护理,尽量满足产妇的需求;开展健康宣教,向产妇讲解有关分娩办法及分娩过程中的相关配合;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使产妇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分娩,加强与产妇的沟通。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制度管理,首先在科室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联合科室优秀护士进行安全管理实施,小组统一由护理部进行领导。科室要定期召开护理安全管理会议,以便及时掌握有效信息,通过收集产妇全部资料,评估产检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风险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对产妇采取有针对性地合理的护理防范措施,并进行护理质量上的监控。通过建立《护理风险簿》,收集并及时记录科室中现存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以便全科人员采取有针对性地护理防范措施,从而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出院前,调查产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统计两组病患发生风险事件的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软件对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后,研究组的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3.1 产科病房风险事件产生的原因(1)护理工作中,护士执行规章制度时不认真,“三查七对”制度实施不严格,从而导致产妇和家属对护理的不满意度增加。

(2)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违反操作制度,比如操作过程中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给新生儿洗澡时不测试水温导致新生儿意外发生。

(3)由于管理者对下级护士的管理不严格,护士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如不与产妇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未全面评估产妇的各项情况;书写护理记录单不认真等。从而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引起产妇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

3.2 护理对策

(1)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各项操作制度,通过对相关制度完善并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2)通过定期对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从而提高护士素质。

(3)通过有针对性地调查、分析及总结产科病房中容易发生医疗纠纷、护患矛盾等的一些主要问题,充分了解和掌握与风险事故发生的相关信息,并客观准确的评价可能出现的后果,从而对易造成护理风险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总结[3]。

综上,本研究发现,通过对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通过在产科病房中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明显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产妇和家属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利于护患之间的和谐,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季爱云. 产科病房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3):110-111.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广东省韶关市口腔医院接诊的120例种植牙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4~57岁,平均(31.2±2.6)岁;观察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1~55岁,平均(32.4±2.5)岁,两组性别组成、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风险管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3]。①术前护理: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使得患者对种植牙技术有所认识与了解,同时进行对手术环境消毒,准备医疗器械,调配各种仪器参数等;②术中配合:手术过程中负责为患者进行口腔消毒,其后关注患者的心理、脉搏、面色等情况,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工作;③术后护理:手术后将仪器进行标记存放,对患者伤口进行处理,嘱咐患者注意自我护理,并确定患者前来复查的时间。

观察组在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的同时,并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干预:①建设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核心。目前,各个医院中有关管理方面的政策与机制相当混乱,国家、省市及各个医院都制定有相应的管理制度,甚至其中好多政策与制度都是相互冲突的,如此便导致建设标准不一,管理混乱,交叉管理,组织核心机构不明确等问题[3],因此本院有关风险管理的组织核心机构急需统一,应该以国家卫计委的管理标准为基准,结合本院的口腔科的特殊性,建立一个核心机构,实施统一领导,才能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风险发生时也能及时对风险进行处理,以防止其无限扩散[4]。②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建设。种植牙手术过程中发生风险时,需要医护人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更能考验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便要求医护人员拥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宏观调控统筹全局的能力、迅速果断的决策能力、处事不惊的心理能力[5]。这便需要在平时对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以有经验的老员工带专业水平能力强的新员工,争取培养出骨干人员。③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针对以前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分析,确定手术过程中是最容易发生风险的环节,从而针对手术过程中的技术体系,制定相应的制度[6],如严格的出入检查制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严谨的安全防护制度,将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合理的操作规范制度,便于医护人员学习,以保证做到风险预防;责任分配制,将各个环节的风险责任分配到个人,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科学的风险备案制度,要在风险发生的第一时间便能根据制度处理所发生的风险,将其连锁反应以及损失降到最低[7]。

1.3效果评价

①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来记录风险发生率;②对患者满意度实行问卷调查法,满意度的评价标准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五个选择标准,在医护人员不干扰的情况下,由患者自主评价,最终的满意度则是各个组别很满意与满意的情况所占的比例,满意度=(很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③对护理质量的评价依旧采用问卷调查法,护理质量包含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安全意识、规范作业与防范风险意识这五个标准,每个标准满分为20分,综合评分即为五项标准得分综合,满分为100分[8]。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实施风险管理的观察组共发生2起风险隐患,占全部案例的3.33%,未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发生8起风险隐患,占全部案例的13.33%,观察组的风险隐患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说明在本院采取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方法有效地减少了风险事件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在未实施风险管理的对照组中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21.67%,在实施风险管理干预的观察组中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增加至85.00%,说明对种植牙手术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很有必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两组患者医疗护理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的医疗护理质量五大指标评分皆高于对照组,其综合评分81.5分也高于对照组的60.1分,说明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种植牙手术护理过程的风险是指在对种植牙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因不安全因素对患者造成伤口感染、黏膜或皮下出血、伤口开裂等事件,从而导致患者身心受到伤害[9]。口腔科的患者普遍具有牙科畏惧症等心理特点,使得种植牙手术护理更具备一般科室不具有的特殊性风险,从而更容易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

经过风险管理干预的结果发现,人工种植牙手术护理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等价值效果都有显著的改善,但总体来说还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风险管理制度实施的时间过短,并未深入到各个细节中;②缺少社会公益宣传,患者的配合情况较差[10];③大部分医护人员认为医疗护理效果与技术水平有着直接关系,而并非依靠制度的改进,从而并未完全贯彻风险管理制度;④风险管理体系仅仅处于初级试行阶段,其各项制度与措施皆不完善[11]。

针对上述问题,若要种植牙手术护理达到优异的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要明确风险管理的组织核心机构,对风险管理制度长期、彻底、坚决的予以贯彻执行,不能半途而废[12]。同时加强公益宣传,力求患者、医护人员、医院管理层三方配合,共同从风险因素的各个细节中去进行防范。②建设风险管理数据库,吸取国内外口腔医院有关种植牙手术方面的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对成功的案例予以参考借鉴,对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整理,再将所整理的数据与资料进行整合,建立种植牙手术护理的风险管理数据库,其后对数据库经常进行更新,确保其数据与资料的及时性、真实性与透明性,作为今后建设的参考[13]。③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这便需要医院在平时对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特别是要进行专业的风险管理培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风险应对能力[14]。④要建设一个符合项目情况的风险管理体系,便需要提高深度,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风险管理,着力提高风险决策的各项机能,从而达到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15]。

综上所述,实行风险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种植牙手术护理的各项指标,但在试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都应该明白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不断改进的工作,只有共同认可并严格实施风险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和防范事故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艳清,谭春兴,吴木富,等.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8):177-178.

[2]陶宝英,朱紫英.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高危患者就诊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3):2149-2151.

[3]米卫华.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及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124-126.

[4]郭桂英.目标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0):158-160.

[5]尹芳.风险管理培训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4):147-148.

[6]张应芳,张丽.探讨夜间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149-150.

[7]惠娟.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85-86.

[8]鲜于云艳,孙璇.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823-824.

[9]史志雪.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9):110-111.

[10]李小平.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药,2015,37(18):2875-2876.

[11]刘伶.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6):35-36.

[12]魏芳梅.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39-145.

[13]王慧.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5):174-176.

[14]罗跃全,王庆梅,郭继卫.ICU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442-444.

[15]林属芳,周龙兰.伤口护理风险管理在门急诊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9):2702-2705.

(收稿日期:2015-10-16本文编辑:顾雪菲)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儿科病房;应用效果

医疗护理风险即护理工作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操作不当、配合较差等原因,给患者或者医院带来的损失和伤害。在临床护理中,轻微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导致患者救治不及时、病情恶化等结果。尤其是儿科,由于患儿年纪小、自主意识差、自我控制能力低,增加了儿科护理的风险性。本组研究主要探究了在儿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护理工作人员共计32名,平均年龄28.3岁,平均工作年限为8.2年。按照学历划分为:本科22名,大专10。本组研究将我科病房收治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患儿基础资料如下:患儿共计200例,其中男性患儿122例,女性患儿为78例,年龄最大者为14岁,年龄最小的患儿1岁,平均年龄为(7.5±1.7)岁。

1.2方法

1.2.1分析目前儿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本组研究开展前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目前儿科病房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调查对象为儿科现有护理人员、儿科医生以及患儿和患者家属。组织现有护理人员进行《防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并做好相关的培训结果评价。分析现有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工作中的弱项。按照我科对于风险防范的要求不断的完善《防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2.2护理风险识别在调查分析中发现,护理风险识别能力不足是导致护理风险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做好风险识别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风险识别是一个对风险动态检测的过程,但是部分护理人员缺乏预见性,很难在繁杂的护理工作中识别风险。对此,我院贯彻落实“三查七对”的制度,对于儿科病房常见的风险要素进行专题培训。例如儿科病房中常见的风险事件跌倒、坠床、压疮、药物使用错误、误吸后窒息等等。通过相关风险因素的专题培训,有效的减少了护理事故、护理缺陷的发生率。

1.2.3风险预防①加强警示案例教育。加强对于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促使功能人员充分认识风险因素是预防风险事件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警示案例教育则是护理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案例教育能够促使护理工作人员对以往的儿科护理工作进行反思,有利于其风险防范意识的提升。定期开展护理风险教育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利用信息化平台对于我院以及其他医院的典型护理风险管理案例进行通报。②制定风险管理计划。为了更好的识别风险,我科不断的完善护理风险识别系统。根据我科患儿的接收数量、治疗现状具有针对性的制定了风险管理计划,及时排查、识别、分析目前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点。③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确权责。风险管理制度是保障护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条件,我科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涵盖了护理工作流程、风险预案、告知流程等。除此之外,还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护理工作权、责,让护理工作有章可依,一旦发生护理事故能够及时追责。但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并非一时之间能够完成,还需要我科管理人员以及护理人员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减少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在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患儿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事故发生率。

2结果

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医护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以及风险应对能力均有所提升,护理满意度为97%(194/200),护理事故发生率为1%,优于常规的护理方式。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文4

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品质护理的基本要求[1]。护理是连续的工作过程,它的工作内容贯穿到整个临床治疗中,每个环节上的失误都会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及安全,同样,医务工作人员也需要承担因此带来的经济及法律风险[2]。在护理工作中,有时很多看似简单的操作都伴随一定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人身风险、经济风险等[3]。为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10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7.5±3.7)岁;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7.1±3.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①术前管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术前健康宣教,并未患者介绍手术的过程以及主治医师的技术水平,使患者得到安全感,保证患者情绪的稳定。指导患者进行平卧时深呼吸-屏气-用力咳嗽,较快手术中机体排泄造影剂的速度,同时告知患者如何在床上进行排尿。手术当日给予患者备皮、泛影葡胺皮试、佩戴腕带以及做好安全交接。②术中管理: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协助主刀医师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后及时告知医师并立即采取措施。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应先将患者置于CCY病房,对其进行常规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心电示波、生命体征等,指导患者饮用1000ml~2000ml的水,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1.3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在围术期期间发生的护理意外事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意外事故发生率 观察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对比差异显著(P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风险管理;质量管理;西药制剂;用药安全

临床上一般使用的药物可以被分为两类,一是西药制剂,二是中药制剂,由于西药制剂具有疗效快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药学相关的各领域。但是,西药制剂种类、规格比较多,药理作用差异大,药剂质量管理难度比较大,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一旦发生错误,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不仅在用药前要对西药制剂有明确的了解,还需要运用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把控西药制剂使用的各环节。

1潜在的风险因素评估

1.1内在的风险因素

首先从西药制剂使用的原理角度来看,不同的西药制剂必然要有不同的使用原理,实际上,不同的西药制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药物相克可能,西药的相冲性是对西药进行运用时不可避免的内在风险,西药制剂这种本身自带的相克性和相冲性为人所知却又不可避免。因此,在对临床或者药房的西药制剂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方式将这种内在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运用风险管理制度确保西药制剂的质量和用药的安全性。临床上使用西药制剂之前,医师和药剂师需要进行有效沟通,确保医师明确所用西药制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将临床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提高其疗效性。

1.2外在的风险因素

(1)设计不合理,我国大部分医院的西药制剂室在设计结构方面并不符合要求,不具备合理性,尤其在布局、工艺及功能区的划分方面不规范,也没有遵循系统的设计标准,在实际的取药和西药制剂的质量管理方面存在风险,在人员分流和物流,外用和内用制剂方面不符合要求,所以临床上使用的西药制剂的规格和数量有时得不到满足,影响临床使用效果。(2)标准不统一,针对西药制剂的生产标准的规范我国有《中国药典》,《中国医院制剂规范》,但是,即使是同一种西药制剂,生产厂家不同,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生产条件及检验合格条件都是不一样的。在上述规范中,相同的西药制剂也有不同的标准。(3)管理缺乏规范,我国关于西药制剂的相关的管理规范是《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不同级别的医院对这项规范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不同等级的医院的管理水平不同,对这项规范的执行力度也不一样,有很多问题,例如,在配制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操作规范;没有及时记录下配制的药剂的内容,不能按时进行生产设备维护,某些重要的工作制度缺乏等等。(4)技术力量不雄厚。在我国各个级别的医院中,西药制剂相关的专业药师比较缺乏,在专业院校,学生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选择此专业的比较少,院校的专业设置也没有相关的政策倾向,专业训练强度不高,走上工作岗位的药剂师的配置能力弱,没有创新意识,风险管理意识更是缺乏,社会上专业进修的条件也不充分,我国的相关人员学术交流的机会不多。(5)药剂配置生产的设备跟不上时代的进步,提高西药制剂质量管理水平里不考虑生产线上先进、稳定的生产设备。医院的西药制剂往往数量比较少,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所以在生产设备的投入方面也不及时。

2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

2.1对于西药制剂质量的控制标准要严格把握

国家各级医院的药剂师和医师要认真学习并遵循我国的西药制剂生产和使用的标准,并得到熟练运用。此外,国家的相关部门,比如药监局要及时根据药物的更新和引进对药品生产的相关标准进行补充和修改,把握最新的西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动态,提高西药制剂的质量水平,确保临床使用药剂的安全性。

2.2完善西药制剂的规范化综合管理体系

我国对西药制剂的质量的要求是遵循《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在进行西药制剂的配制时,应该根据配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完善规范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对于可能出现风险的地方设置专门的岗位监督,责任到人,要求岗位上的每个人履行各自的职责,还可以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提高西药制剂配制的精确性,对于到不到标准的配制要严厉取消,只有完善的质量监督可和标准,才能确保西药制剂配制的质量,在源头避免安全隐患。

2.3提高西药药剂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

提高西药制剂质量首先要考虑西药制剂人员的专业和技术水平,这也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国各级医院的药剂科室对于招聘的药剂人员进行严格把关,招聘有专业水准和综合素养较高的人员,可以考虑增加投入,提高准入门槛的同时提高药剂人员你的工资待遇,吸引国内外优秀的药剂人员。此外,对于已经在岗的药剂人员,医院要督促其在职进修,外出学术交流,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培训,熟悉西药药剂的配置最新要求和准则,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只有不断强化药剂专业人员你的能力,更新知识才能保障西药制剂质量管理制度的严格落实。

3结语

我国目前越来越重视西药药品不良反应的检测工作,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药品市场中药品的风险和药品的管理水平,西药制剂由于其见效快的优势被不断更新使用,但是一旦质量出现问题,会造成严重后果。提高西药制剂质量管理首先要从其风险管理入手,严格把控西药制剂生产和使用各个环节,建立完善的质量风险管理机制,使药房人员和医院的医师都能够明确风险,及时采取规避风险的措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加大西药制剂质量管理监控力度,从长远来说,这也是缓解医患矛盾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世锋.西药制剂质量管理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3).

[2]徐晓路.风险管理对西药制剂质量管理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3).

[3]郝明.风险管理对西药制剂质量管理的实施效果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3).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胸外科;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176-02

在进行护理处置过程中一切有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都被称为护理风险[1]。由于医疗行为本身既具有治病性,又具有致病性,各种治疗行为的不可预测性,都决定了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为[2]。笔者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胸外科护理管理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经治的患者85例组成观察组。其中男性48例,女性37例,年龄在35~73岁,平均为49.9岁。其中,肺部疾病 49例,食管癌36例。选择既往有详细资料的胸外科患者8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7例,女性38例,年龄在35~72岁,平均49.8岁,其中患有肺部疾病 48例,食管癌37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健全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及风险管理制度,护理部成立相应的管理委员会和管理小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制度、奖罚制度以及护理会诊制度,并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各种应急预案。对各医嘱实行双人查对制度,在实行实习护士带教过程中,严格遵守规定,防治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1.2.2注重对《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文献的学习,并开展各种有关风险意识以及专科素质的培训。并学习有关胸外科的专科的护理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器械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常规使用方法。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培训,增强其为换则服务的意识,同时还要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1.2.3要求护理工作者加强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各项入院须知,做好健康指导,在做任何处置、治疗时都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清楚,减少患者及家属的顾虑。在进行任何有创检查时,要根据情况履行签字手续。并签署必要的知情同意书。定时翻身,防治压褥的发生。饮食从流质、半流质慢慢过度的方法。

1.2.4注意对护理文书质量的要求,要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进行书写,做到认真、及时、准确、规范、真实、客观准确,并且要与医生的记录相符合。

1.2.5加强护士长对各项工作的监控力度,护士长每日巡点病人的皮肤情况,以及所有患者的各项护理文书的质量,对各项潜在的风险进行必要的工作指导。药监部门要把握好各药品的质量及监督工作,后勤要做好水电、氧气等的保障工作。

1.3评价指标:向患者发放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分优、良、差三级,统计两组的优良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p

2结果

从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有85例对医疗的评价为优或良,优良率为100%,无一例为差,而对照组,有75例评价为优或良,优良率为88.24%,有10例回答为差,占到11.76%,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调查结果对比(n(%))组别优良 优+良 差实验组 72(84.71) 13(15.29) 85(100)* 0(0)*对照组 53(62.35) 22(25.88)75(88.24)10(11.76)*: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及医学模式也发生着转变,患者对医疗行为的需求及法律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各种医疗行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医疗的实际发生情况及对于医疗行为本身客观存在的情况来说,护理风险的内容包括护理事故、医疗事故、护理纠纷及其并发症等一切肯恩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事件及行为。而且护理风险会贯穿在护理操作以及处置的整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而护理风险管理则是指对现有的或者潜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评估,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减少或者消除护理中的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并最大程度减少各种危害和经济损失的发生,以最低的成本实现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方法。而在有关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方面,包括操作的目的、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等内容[5]。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生疑难问题,因为护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经常性和重复性,这就要求由经护理部组织,由老护士进行专业的全院会诊,避免在临床实际护理操作过程中出现思维的定势。护理工作者要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将各种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注意护理工作者的形象仪表,态度热情,宣教到位,将各种操作的意义及风险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晰,对于特殊的处置要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写同意书。有研究发现,通过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既让患者的权益得到了保护,也使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7]。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有85例对医疗的评价为优或良,优良率为100%,无一例为差,而对照组,有75例评价为优或良,优良率为88.24%,有10例回答为差,占到11.76%,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 (5):375-376

[2]张优琴,章亚娟.“举证责任倒置” 对护理工作的潜在影响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 (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