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资助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小学资助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小学资助工作计划

农村小学资助工作计划范文1

12月25日一大早,迎着零下18摄氏度的刺骨寒风,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纪工委书记郝利生一行来到子洲县三川口镇阳湾村,推动定点扶贫工作,并向26户贫困群众送去慰问品和新年祝福。

子洲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定贫困县。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教育厅从2012年起对口扶贫子洲县,为期三年。2012年6月28日,省教育厅扶贫团在子洲县召开“两联一包”扶贫工作联席会议,要求有关单位结合联系扶贫点的特色优势,发挥高校特点,积极探索资金、项目、智力、教育、科技、文化、结对帮扶学生等多种扶贫方式,把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任务落到实处。

阳湾村地处子洲县城西北,共128户516人。村中的三川口九年制学校现有312名在校学生。省教育厅扶贫团多次就这所学校的校舍改造、校园绿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积极协调为这所学校筹措帮扶资金200多万元。厅机关财务处党支部结合“三问三解”活动,在2012年“双节”前召开组织生活会,党员干部自发交纳特殊党费近2000元,资助阳湾村2012级7名大学新生,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帮扶联系制度,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成长、学业及生活上开展多方面的帮扶活动。

踏着积雪,省教育厅扶贫团一行走进三川口九年制学校,认真听取了该校负责人的汇报,询问了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情况、帮扶资金落实情况,查看了校舍和正在施工的食堂等生活设施。扶贫团要求子洲县教育行政部门牢固树立教育扶贫理念,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抓好各个阶段的教育,抓好素质教育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长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把子洲教育工作提升一个层次。看到三川口镇中心幼儿园活动场所中的两个电线杆还没有挪走,郝利生立即同县委书记雒凤翔商议,要求尽快挪开,消除安全隐患。扶贫团还看望了阳湾村96岁的孤寡老人徐天兰和87岁的病残老人郭俊莲,并委托阳湾村党支部向26户贫困家庭42位贫困农民转送了米、面、油和棉被。

为切实推进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两联一包”扶贫工作任务的通知》(陕教机[2012]1号)、《转发关于落实省级单位“两联一包”扶贫工作有关政策的通知》(陕教机[2012]2号)和《关于进一步推动省教育厅帮扶团“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通知》(陕教机办[2012]2号),各帮扶单位通过多种方式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和措施,按计划按步骤主动开展扶贫工作。

省考试管理中心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建立了帮扶制度机制,加强与帮扶对象淮宁湾乡郑家硷村的沟通联系,实地走访考察帮扶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研究确定帮扶项目,每年投入5万元以捆绑方式扶持郑家硷村重点项目建设,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西安外事学院帮扶小组定期深入对口帮扶高焉村实地考察,与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根据村子实际情况和群众实际困难,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安排当地富余劳力9人在学校就业,减免在校就读的子洲籍贫困学生学费合计20万元,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校还和高焉村签订农产品供货协议,优先购买该村的各种农副产品。

西安欧亚学院包村扶贫领导深入扶贫点,与村干部座谈,了解扶贫资金落实情况,商讨扶贫工作方案,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青年到学院就业,给子洲县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并且购买了米面油等慰问品送至贫困户家中。

西京学院成立责任明确、分工清晰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对口谷卜峪村资助工作,投入帮扶资金5万元, 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并安排富余劳力转移就业,对当地农村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为子洲县贫困学生减免学费,推荐优先就业,为帮扶点困难群众提供多方面脱贫致富的信息。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子洲县艾家河村进行走访慰问,看望困难家庭和困难户,为他们带去各种慰问品,实地考察调研,与南沟岔乡书记、乡长以及该村村委工作人员促膝谈心,了解资助项目和资助工程的进展情况,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发挥学院优势给予人员和技术培训,并对子洲县苗家坪镇在学院上学的学生减免学杂费。

西安翻译学院扶贫工作小组针对瓜则湾乡草湾村实际困难,制订了详细的扶贫工作计划细则,投入扶贫资金5万元,安排学校食堂购买该村农副产品并为其寻找各种销售渠道,安排村上富余劳动力到校就业,解决了贫困户实际生产生活困难,为在校的该县学生减免学杂费用,动员毕业学生去当地中小学任教,缓解当地教育资源匮乏的现实情况。

西安培华学院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了帮点扶贫工作力度,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扎实认真的做好各项帮扶工作,采取了多种帮扶手段和形式,切实加强帮扶效果。学校每年投入5万元,用于扶持现代绿色农业、现代化羊场和生态化黑毛猪场等扶贫项目。

榆林供电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帮扶对象王家园则村考察调研,研究确定帮扶规划,每年投入9万元,用于为农户购买猪苗、羊羔和建设蔬菜基地、进行道路建设、资助该村贫困大学生,逐步改善帮扶村交通状况,解决村民吃菜难问题,提高村民收入。

农村小学资助工作计划范文2

在2009年法治XX建设八件实事中,涉及区教育局的实事项目是第6项“健全助学制度”,具体内容为除继续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和课本费外,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免除城乡低保家庭和低收入纯农户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各项费用,减免非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的学费。对所有来宁务工人员子女全面免除杂费,使在我区就学的外来民工子女,享受杂费、课本费和借读费三项全免的同城待遇。今年,我区将投入140万元,继续推行幼儿助学券政策,从幼儿教育到高中阶段,让各类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全面普享政府“绿色助学”的惠民措施。

2009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八件实事项目工作,现将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政策,依据市教育局《关于建立健全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对具有全日制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的中职学生按月发放助学金,2009年,我区每月发放2200人,发放助学款共计330万元。

2009年,全区免收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共计47850人次,免收金额568.59万元;提供免费教科书总金额376.09万元,享受人数为59752人;对困难家庭实施教育救助共计2565人次,减免学习费用91.68万元(其中高中、职校528人次,减免金额60.09万元;幼儿园59人,减免4.72万元)。总数中对低保家庭、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分别减免1963人次、403人次,减免金额分别为56.40万元、24.85万元。为抓好文件的贯彻落实,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明确责任分工,落实机制保障。根据XX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关于“法治XX”建设八件实事的工作安排,经区教育局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对涉及的实事进一步分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分别由计财科、普教科、成职教科与托幼办负责,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相关科室定期汇报工作实施进展情况,以确保涉及的实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第二,严格执行文件,确保救助到位。根据《区政府关于促进低收入纯农户增收的意见》及修订后《教育救助实施办法》的要求,同时结合市教育局《关于修改“助学券”制度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们进一步扩大了“助学券”制度的发放范围,包括原享受本市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新增纳入XX市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同时也扩大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救助范围,对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子女就读区内、外公办高中(含职高)学校的,高中阶段学费、住宿费全免或者全额补助。同时为了更好地落实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做好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工作的通知及市教育局关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的工作意见精神,我们召开了中小学校长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分管校长和收费管理人员进行了专门学习,对免收课本费及杂费工作的实施内容、方法、范围、标准进行传达部署,确保学校能够正确运用政策,做到应免尽免。2009年春、秋季开学,区财政均将应免杂费的专项经费及时拨付到学校,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免费提供的教科书已由省财政统一支付。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晓程度。要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使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家庭都能了解政府出台的教育政策,让困难家庭子女都能及时得到教育救助,关键在于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政策知晓率。为此,我们采取三种形式,在三个不同层面开展宣传工作,确保政策宣传到位。一是充分利用区“一报两台”、XX教育信息网等信息传媒,在全区范围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学校通过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直接宣传。三是各街道、各社区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载体,对居民尤其是困难家庭进行重点宣传。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这样的宣传方法,及时提示困难家庭学生或家长按时到规定地点办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深入调查摸底,健全工作台帐。我们在每学年开学前开展细致调研,及时了解掌握全区各街道困难家庭的状况,制订出全区年度教育救助工作计划和目标,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各学校都建立了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台帐,全面完整的反映受救助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救助渠道,保证每一户困难家庭子女都能得到救助。同时,各学校还对本校困难家庭学生的救助情况进行公示,使教育救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

第五,拓展救助渠道,扩大惠民范围。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党、团组织的作用,通过设立爱心基金、建立奖学金制度、开展勤工俭学等,不断加大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机关企事业单位送温暖、社会团体、个人捐助和爱心班、春蕾班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积极主动和企业、系统、部门等单位或个人联系,为贫困生争取更多的救助资源,拓展教育救助、捐助渠道。

农村小学资助工作计划范文3

一、当前特级教师发挥引领作用的形式与途径

当前我国特级教师发挥专业引领和辐射作用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公开课

公开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公开课是一种探究课,强调原生态、研究性和个性化,[1]是上课教师展示自己研究成效的一种手段,也是教研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顾名思义,公开课是开放的,面向专家、领导、同行教师、学生开放,同时接受他们的评议。在公开课上,特级教师可以充分展示课程的设计理念、教学智慧和艺术、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完整地呈现出来。然后接受专家、领导、同行的多元评价,进行后续完善。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观摩特级教师的公开课,聆听专家、其他教师的多方评议,能更为直观地感受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公开课已经成为特级教师发挥专业影响和专业引领作用的重要途径。

2.讲座

特级教师开展讲座,能够以更为直接的方式将自己的教育理念、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讲座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是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较大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以及自己思想的转折点等,给年轻教师诸多启发;可以是自己多年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佐以具体生动的案例,给年轻教师以诸多点拨;可以是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感悟,开阔年轻教师的视野,驱散其心头的迷雾,给予其心灵的启迪。

3.指导青年教师

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指导年轻教师,可以说是特级教师们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的最为直接、高效的方式。“收徒弟”几乎是每一位特级教师的必修课,然后“手把手”、毫无保留地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对备课、说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堂管理、辅导学生,甚至教案、板书、课件制作、语言表达、肢体动作等各个环节进行细心指点,这种“传帮带”往往能够在三五年内将初入职的青年教师迅速培养成为骨干教师。

4.组织或参与教学研讨活动

组织、参与教研活动是特级教师发挥专业引领、辐射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特级教师往往是学科教研组的组长,或者是骨干,在教研活动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有些特级教师本身就是区级、市级乃至省级的专职或兼职教研员,直接担负着一个区、一个市,甚至全省某一学科的教学研究、指导工作,在中小学教师中的权威作用非常显著,其自身的理念、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成长。

5.开展研究,著书立说

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个人专著,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经验。但多数特级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能够著书立说者更是少之又少。

6.专业团队的研究

近年来,出现了专业研究团队对某位或者某些特级教师进行研究的现象,尽管是新生事物,但却是积极的现象。专业研究团队能够将特级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加上鲜活的教学案例,既有理论上的深度,又有实践上的鲜活,可读性强,比较受一线教师的欢迎,其影响力也比较深入。

7.媒体宣传

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介借助于其受众广、传播迅速的特点,在提升特级教师的影响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其宣传的内容深度不够,往往以访谈、传记的形式,以不大的篇幅将某位特级教师的经历、特色、事迹、荣誉称号等罗列出来,并列举一些具体事例。

8.特级教师工作室

特级教师工作室是近几年各地纷纷采纳的一种发挥特级教师引领、辐射作用的重要组织形式。[2]以一位特级教师为领衔人物并以其名字命名,以数位骨干教师为成员,加上部分教学新秀学员,共同组成特级教师工作室团队。以“名师引领、智慧共享、团队研讨、共同发展”的形式,谋求团队成员的共同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教育教学骨干力量。其工作方式主要有承担课题研究、进行教学研讨、上公开课、研究课、指导农村薄弱学校教学等。教育行政部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工作室有一定年限的工作周期。特级教师本人和团队成员分享经验、碰撞智慧,形成学习共同体,得到共同发展。

9.开设博客

特级教师开设博客专栏是一种崭新的形式。部分特级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设个人博客,及时记录自己的教育感悟、工作进展、教学案例等,借助于这些形式传播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达到经验分享、教育青年教师的作用。

上述几种方式和途径中,做公开课、示范课和研究课,做讲座、报告,指导青年教师,组织或参与教学研讨活动,开展研究著书立说这五种是较为传统的途径。而专业团队的研究,媒体宣传,特级教师工作室,开设博客这四种则是较为现代的新途径。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其发挥影响的深度、广度、持久度则各有不同。以专业团队对特级教师的研究为例,其对特级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经验、成长规律、影响力的总结和提炼的深度、准确度则是其他途径无法比拟的。特级教师工作室作为一种新事物,以名师引领、打造专业成长共同体、营造学习团队的方式共同发展,其效果更为显著。现实中,特级教师发挥引领作用的途径都不是单一的,而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同时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深入研究,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特级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1.组织专业团队对特级教师进行系统研究,总结提炼特级教师的成长规律

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经验值得深入学习,特级教师的成长经历、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对广大中青年教师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这些事件和经验可以对青年教师的思想、理念和方法有所启示,从而使其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因此,总结提炼特级教师成长的规律就显得意义重大,这就需要成立专业研究团队,以生活史的研究方法,追踪研究特级教师的成长过程,发掘在其成长的不同阶段对其思想观念、成长轨迹、人生抉择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和人。[3]这些“关键事件”和“关键人”在特级教师发展的十字路口左右着特级教师人生理想和教育信念,进而决定了其下一步成长的轨迹。

2.充分挖掘特级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升专业引领价值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在教师的职业实践场景中形成的,是一种独特的知识,与理论知识有很大区别,它具有实践性、情境性、模糊性、个人性的特点,而且常常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但实践性知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

毫无疑问,作为中小学教师中最为优秀群体的特级教师,他们的实践性知识是非常丰富的,对广大青年教师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实践性知识的特征,决定了其难以传递的特点。因此,就需要特级教师本人善于总结、提炼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以提升实践性知识的传递性,服务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或者由专业研究者深入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场景,帮助特级教师梳理、提炼实践性知识。

3.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扩大特级教师的辐射范围

在信息时代,网络是没有边界的。开设个人博客,建立网站或网页能够迅速、无边界地传播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经验,提升知名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鼓励、协助特级教师本人、特级教师工作室等开设博客和网站。内容应该是丰富的,可以是特级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教育智慧和经验、教学案例、读书笔记、反思日志、工作计划和进展等等。形式可以是个人博客、工作室的独立网站,也可以是挂在学校网站之下的网页等。

4.健全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工作机制,打造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名师工作室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它却契合了新时期教师专业化的需求,符合时代要求。名师工作室是集教学、培训、研究于一体的教研共同体,其主要目的在于创设一种相互支持和相互协作的学习环境,以打造一流专业团队,创建学科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名师工作应该承担着发挥教学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帮助工作室成员和学员共同提升、为区域教育发展献计献策等角色和责任。

当前,名师工作室几乎形成遍地开花之势,但却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对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和支持,合理界定工作室的职责和定位,严把名师资格和学员要求,协助健全工作室管理规章和制度,完善工作规划和计划,要给予经费和物质资助,同时加强对名师工作室的监督和评估。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公开课应植根于四个层面[J].教学与管理,2011(5).

[2]全力.名师工作室环境中的教师专业成长[J].当代教育科学,2009(13).

[3]王荣德.特级教师的成长规律与成才途径[J].人才开发,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