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生育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生育的含义

计划生育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共生理论;产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引言

“共生”这一个概念源于希腊语,最早是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在1879年提出的,指将不同种属生物按某种联系生活在一起。我国对共生理论的研究,是由袁纯清开始的,他将生物学的共生概念与社会科学相结合,提出了以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来描述共生本质。随着“共生”的思想和概念逐渐深入国内社会科学的研究中,逐步引起了各个学科领域学者的关注,并在诸多领域内正在得到运用和实施。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市为圆心,周围100公里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目前,武汉城市圈存在着武汉市“一城独大”的现象,如何使武汉城市圈产业群实现稳定均衡发展,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本文从创新之处在于,从共生理论视角,来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存在的问题,为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的发展提出建议,解决武汉城市圈“一城独大”的现象。

二、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中的共生单位分析

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它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将武汉城市圈看做共生体,那么参与产业一体化的各个城市,就是各共生单元。

共生度的是指衡量两个共生单元或共生系统之间质参量变化的程度。关联度则是强调共生单元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两个指标尽管在定义上有点差异,但均描述了共生单元之间的联系程度。[1]通过长时间探索发现,共生单元并不是任意地选择共生伙伴,而是偏向于选取实力强、适合度高的共生单元作为共生对象。

对于武汉城市圈来说,城市圈间相互的关联度差异很大,两个城市间组团“黄石、鄂州、黄冈”和“仙桃、潜江、天门”相互间关联度比较大[2],其他城市间关联度则比较小。还有相关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0.9以上,产业趋同现象严重[3],所以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城市群内产业的分工协作,整合资源,加强产业集聚效应。

武汉城市圈的定位是中部崛起的中流砥柱,武汉市作为城市圈的首位度城市,应立足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服务产业,将传统的化工建材产业等逐步向周边城市转移,并逐步加强周围城市产业间的关联度,如培养由“黄石、鄂州、黄冈”构成的城市组团,以黄石为重工业副中心,大力发展有色冶炼等行业,培养由“天门、仙桃、潜江”构成的城市组团,以仙桃为轻工业副中心,发挥其农、林、渔业的优势,大力发展水、农、林产品加工业、食品饮料及生态旅游业。

三、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共生模式分析

共生模式也称共生关系,是指参与共生各个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模式有三种: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和互惠共生关系。其中互惠共生又分为非对称互惠共生、对称互惠共生。

非对称互惠共生,其特点在于共生单元之间产生新能量,且在共生单元之间分配新能量,但是并非均衡地分配能量。武汉城市圈内部产业发展不均衡,根据工业化演进阶段分析,武汉市第一产业比重为3.48%,已结进入工业化后期加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市第一产业比重低于湖北省的平均值,进入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其余城市仍然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4]正是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失衡,使得武汉市产业发展速度远远大于其他城市产业发展速度,最终造成了武汉市“一城独大”的现象。所以,目前武汉城市圈的共生模式是非对称互惠共生,未来发展较为理想是形成对称互惠共生模式。

对此,在未来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发展中,应从产业链跨度大、研产销一体化、龙头企业的带动这三方面入手,形成一种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在产业链跨度方面,可以打造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带动和整合周边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以武汉江汉区、~口等地为核心,带动周边城市的服务业,打造服务产业链。在研产销一体化方面,以武汉为产品研发、销售基地,以孝感、仙桃、黄石、潜江、天门为生产基地,发展纺织服装行业,实现研产销一体化。在龙头企业带动方面,可以借助东方汽车这样知名的匹配,来推动武汉城市圈整体区域品牌,以此带动武汉、鄂州、黄石等地的汽车制造业发展。

四、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共生环境分析

根据共生理论的论述,共生环境是指除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影响因素的总和,就武汉城市圈这一共生系统而言,应该实现城市圈产业“共生体”与共生环境的双向激励。要实现这样的双向激励,得突破很多体制上的瓶颈。此外,为保障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健康发展,还应该通过制度作业稳步推行以下机制:

1.金融一体化机制。目前《武汉城市圈金融创新改革专项方案》目前得到国家批复,可以预见在未来武汉城市群的还将进一步推动金融一体化。

2.通信一体化机制。未来武汉城市圈应进一步推进通信一体化,例如推进统一区号等措施,增强武汉城市圈的认同感。

3.利益均衡分配机制。要使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稳步发展,就要保证利益分配合理、各共生单位均衡发展,所以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利益均衡分配机制。

4.行业交流机制。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支持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以此为中介桥梁作用,调整产业结构和完善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曲亮赫,云宏.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J].农业现代化,2004,(3):371-374.

[2]钱春蕾,叶菁.基于改进城市引力模型的武汉城市圈引力格局划分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5(2):241.

计划生育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焊接;升降;二氧化碳;移动

1 概述

一种可移动自动升降式的二氧化碳自动管焊机,该设备整体构造在移动升降推车上下移动的两个叉爪上方焊接一块底板推车托盘,将调流器、焊箱开关、送丝机、手动控制盒、摆动器控制箱、电动十字滑板以摆动器七部分固定在底板上方。依据管径大小合理调控移动升降推车,通过手动控制盒调节电动十字滑板上、下、左、右的距离,然后再通过摆动器控制箱调节摆动器摆动的频率和二氧焊枪焊道的宽度。最后通过调流器调节好焊接参数启动送丝机开始送丝,由滚轮架带动管件即可实现环焊缝自动式焊接。

2 焊机的用途及特点

2.1 用途

该设备主要用于管径8-60英寸范围内管线与管线焊接、管线与管件焊接(包括法兰、三通、弯头、大小头)。

2.2 特点

工艺满足二氧化碳焊接,预留焊接摆动器连接和控制接口,设备与工件接触元件均由非碳钢材料加工,适应碳钢、不锈钢、合金钢等材料的焊接作业,配置松下送丝机构及执行机构,提供液压升降平台,可根据管线规格调整平台高度,便于操作者对焊接过程进行监控。焊机组件均采用电动/液压控制,操作盒安装在液压升降平台,便于操作者实时控制。焊接机头安装在步进电机驱动的十字滑板上,在焊接过程中可进行轴向微量调整,并实现多层多道焊接提枪需要。焊机以松下可编程序控制器为核心组成自动焊接控制系统。可实现自动手动两种控制方式。

3 焊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3.1 可移动升降小车

可移动升降小车是一种具有装卸和短距离运输货物功能的两用半电动叉车,适用于车间、仓库、平台建造现场。该小车具有升降平稳、省力、转动灵活、操作方便等特点,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3.2 摆动器

为了焊接工艺对焊缝宽度控制的要求,提高焊缝层间及表面的焊接质量,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增强自动焊设备对不同焊件厚度及焊接质量要求的使用能力,提高自动焊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设备应用了直线式焊接摆动控制系统。此系统由高质量的微控制器通过电机驱动摆动滑板来快速、精确的控制焊枪运动。由于摆动速度和幅度随时可调,很容易实现不同焊缝宽度与摆动速度的要求,大大减少焊工的劳动强度,保证焊接质量和提高焊接效率。

4 焊机具体实施情况

可移动自动升降式二氧化碳管焊机,该设备整体构造在移动升降推车上下移动的两个叉爪上方焊接一块底板作为推车托盘,将调流器、焊箱开关、送丝机、手动控制盒、摆动器控制箱、电动十字滑板以及摆动器七部分固定在底板上方。依据管径大小合理调控移动升降推车,通过手动控制盒调节电动十字滑板上、下、左、右的距离,然后再通过摆动器控制箱调节摆动器摆动的频率和二氧焊枪焊道的宽度,最后通过调流器调节好焊接参数启动送丝机开始送丝,由滚轮架带动管件即可实现环焊缝自动式焊接。

5 现有技术与原始焊机的对比分析

现有技术二氧化碳自动焊机受空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不了大管径管线的焊接,所以只能采用人工焊接。如果焊接42寸大管径管子按2个焊工焊接计算需要64小时完成,需要氩气640升。而我们发明的这台移动升降式二氧化碳多功能管焊机只需4小时80升氩气就能焊接完成,节约了工时60小时,氩气500升,一年节约资金160余万。

此种新型焊接设备确保了人工短时间内无法焊接完30英寸以上大口径管件,通过移动式操作,缩小了焊接操作空间,扩大了作业范围。可以焊接管件不同位置的焊口,如直口、三通、弯头等接头形式。设备来回移动灵活,极大地降低了员工的焊接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确保了焊接质量,将为后续各项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为工程施工节约了各种能源与资源打下良好基础。

6 结束语

移动升降式二氧化碳管焊机整体构造在小推车上下移动的两个叉爪上方焊接一块底板,将摆动器控制箱,电动十字滑板以及二氧化碳机头三部分固定在底板上方,手动控制盒。依据管径大小合理调控移动升降小推车,通过电动十字滑板调节好二氧焊枪,设定好摆动器控制箱的频率参数以及长短距离,调节好焊接参数,通过手动控制盒,由滚轮架带动管件即可实现环焊缝自动式焊接。具有移动灵活、轻巧,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该设备所焊接的管件外观整洁、光滑、美观,焊接合格率高,节约成本与焊材,满足项目长时间内的生产需求等优点。

参考文献

[1]陈伯蠡.焊接工程缺欠分析与对策(2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0:60-62.

计划生育的含义范文3

出生缺陷干预伦理问题人文关怀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计划生育工作者是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中直接与育龄夫妇接触的基层工作人员,本研究以大连市城乡计划生育工作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150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对其中十人进行深度访谈。发放问卷150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141份。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方法

问卷为自制问卷,设计与出生缺陷相关的包括胎儿的生命权、人工流产、夫妻双方的知情同意权、遗传筛查以及严重缺陷新生儿处理等十五个伦理问题。填写问卷前有伦理学老师、研究生以及大连市计生委的工作人员对填写问卷以及科研目的进行说明,使用统一指导语。将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清点并编码,将数据用Excel进行录入,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问卷基本情况

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特殊性,从事这一工作的女性远远超过男性,在有效的141份问卷中,女性132人,男性9人,调查对象在性别间分布不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统计结果中不对男女进行比较分析;同样在文化程度上,只有1人是初中文化程度,因此也不将初中文化程度与其他文化程度进行比较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您曾经接受过哪些方面的教育或培训(%)

数据显示,67.4%的人接受过生殖健康方面的教育或培训,55.3%的人接受过心理学的教育或培训,34.8%的人进行过医学伦理学方面教育或培训,另外有42.6%的人接受过其他培训。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人接受过生殖健康和心理学方面的教育或培训,而接受过伦理学方面的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8%,并且在接受以上三种教育或培训中,都有城市高于城郊,城郊高于农村的趋势。在深入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大连市城乡计生工作人员进行在职期间,部分人接受过国家及大连市的在职培训,内容多涉及的是生殖健康和心理学,大连市计生委也连续多年对计生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但伦理学方面的培训没有开展,伦理学方面的教育或培训都是在计生工作人员的教育背景中进行的。

2.您认为出生缺陷干预是否存在伦理问题(%)

数据显示有53.9%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中存在伦理问题,其中大学(本科、研究生)文化程度占62.3%;31.2%的受调查者认为不存在问题,还有14.9%的受调查者不清楚“伦理问题”的含义。

3.您理解伦理学中“知情同意”的含义吗(%)

知情同意是医学伦理学中一个重要的伦理原则,在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中经常会涉及到,体现了对育龄夫妇生育自的尊重。调查中发现,有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对“知情同意”含义不全理解,另外有7.1%的调查对象根本不清楚“知情同意”的含义。由于计生工作者伦理学方面的教育或培训都是在计生工作人员的教育背景中进行的,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培训与强化,因此对“知情同意”的含义的理解非常模糊。

4.您认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中,尊重夫妇俩的意见是否重要(%)

在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中,认为尊重夫妇俩的意见非常重要的有76%,其中城市高于市郊和农村,大学文化程度高于高中;认为比较重要的有19.1%,还有4.9%的人认为可以不尊重,其中市郊和农村都高于城市。在深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可以不尊重夫妻双方的意见主要原因是认为他们对医学知识不懂,有时会做出错误决定。尊重自是伦理学中一个重要原则,剥夺自会产生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因此澄清尊重自的含义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实施非常重要。

5.您认为出生缺陷干预三级预防措施中哪一级干预产生的伦理问题最少(%)

数据显示,有75.9%的人认为是一级预防产生的伦理问题最少,有22.7%的人认为二级预防产生的伦理问题最少,另外还有1.4%的人认为三级预防产生的伦理问题最少。出生缺陷干预中伦理问题最小的是一级预防,75.9%的计划生育工作者都能认识到,二级干预和三级干预的伦理问题都比较多而复杂。

6.您认为如果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做的好,将来就会(%)

数据显示,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如果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做的好,可以大大降低出生缺陷率;13%的认为将会没有缺陷儿出生;只有28.2%的人认为如果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做的好,可以阻止一部分缺陷儿出生。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很多,出生缺陷干预可以阻止一部分缺陷发生,但不可能阻止所有缺陷发生,过高评价出生缺陷干预的作用容易在工作中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7.您认为当产前诊断和遗传筛查发现新生儿有可能患有某些遗传疾病(有可能患病,也有可能不患病),您是否建议做人工流产手术(%)

当产前诊断和遗传筛查发现新生儿有可能患有某些遗传疾病(有可能患病,也有可能不患病),有53.9%的调查对象给出明确态度,其中48.9%的人建议做人工流产手术,5%的人不建议,有46.1%的人回答由夫妇俩自己决定。在深度访谈中了解到,给出明确态度的原因主要认为计生工作者通常具有一定的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对夫妇做出决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选择由夫妇自己做决定的原因主要是认为他们有自主做决定的权利。

8.严重缺陷新生儿的处置有三种:您倾向于哪种(%)

调查数据显示,对严重缺陷新生儿的处置,有55.3%的调查对象倾向于对其实施治疗,有13.5%的人倾向于任其自然死亡,还有31.2%的人表示应助其安乐死。“任其自然死亡”“对其实施治疗”伦理问题相对较小,而安乐死是目前具有较大争议的伦理问题,应谨慎对待。

9.您认为“严重缺陷新生儿”是否具有生存权(%)

调查数据显示,有79.5%的人认为“严重缺陷新生儿”具有生存权,其中大学文化程度有87.0%的人认为有,高中文化程度有45.7%认为有;有5%的人认为“严重缺陷新生儿”没有生存权;另外有15.5%的人不知道如何回答。

10.您认为育龄夫妇,患有某些现在还无法治愈的严重遗传疾病,第一胎也患此种疾病,是否鼓励再

生二胎(%)

11.鼓励再生的理由是(%)

12.不鼓励再生的理由(%)

育龄夫妇,患有某些现在还无法治愈的严重遗传疾病,第一胎也患此种疾病,有3.5%的人鼓励生育第二胎,有69.5%的人不鼓励,27%的人保持中立意见,由夫妻俩自主决定。鼓励再生的理由主要是依靠先进医学技术帮助,而不鼓励再生的理由主要认为是避免再出生缺陷儿的最好办法,其次是对国家控制人口,提高人口质量有好处,第三位的理由有更多精力资源养育第一个孩子。

13.您认为对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早期的遗传病筛检是否有必要(%)

14.有必要的理由(%)

15.没必要的理由(%)

数据显示,对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早期的遗传病筛检问题的回答,无论城市、农村,以及文化程度都有九成左右的人认为有必要,主要理由是有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8.5%的人认为没必要,其中主要理由是遗传筛查为孩子贴上标签,对他们将来升学、就业、婚姻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对新生儿及幼儿进行早期的遗传病筛检,可发现群体内是否存在异常个体,获得其有关遗传病信息,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遗传筛检需要花费大量的卫生资源,目前我国卫生资源还很有限,大量的卫生资源用于遗传筛查是否值得也是值得思考的伦理问题。

三、建议

(一)强化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医学伦理教育

出生缺陷的干预涉及到胎儿的生命权、人工流产、夫妻双方的知情同意权、遗传筛查以及严重缺陷新生儿处理等一系列复杂的伦理问题,但调查数据显示有31.2%的受调查者认为出生缺陷干预不存在伦理问题,还有14.9%的受调查者不清楚“伦理问题”的含义。因此应强化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医学伦理教育使他们能把握伦理学的内涵以及在实践中正确运用伦理学中知情同意、尊重等基本原则。

(二)把握尺度,避免过度干预

出生缺陷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即使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工作做得好也不可能消灭残疾。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如果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做的好,可以大大降低出生缺陷率;13%的认为将会没有缺陷儿出生;只有28.2%的人认为如果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做的好,可以阻止一部分缺陷儿出生。因此,计划生育工作者在出生缺陷干预及生育权问题上应把握好尺度,避免过度干预。在科学宣传与指导同时应充分尊重育龄夫妇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中能够以人为本,对患儿、患儿家庭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三)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实践中,除科学合理使用药物及生殖技术干预外,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预防出生缺陷不仅是计生工作者和缺陷儿父母及家庭的事,应该是所有育龄夫妇及全社会的事。

(四)对公众进行引导,客观认识出生缺陷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数据指出,目前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根据2001至2006年卫生部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显示,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势头。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出生缺陷干预在最初会使得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然后逐渐平稳,甚至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我们应对社会公众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对出生缺陷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健康的心态,同时为缺陷儿及家庭营造更宽松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姜兰姝.出生缺陷干预的伦理思考——念更新与措施跟进[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4):21-25.

[2]罗家有.我国出生缺陷干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实用预防医学,2005,(2):458-460.

计划生育的含义范文4

对话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 翟振武

新闻背景

2013年1月14日,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围绕十报告的相关精神,深化发展认识,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在连续10多年保持低生育率水平后,我国是否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如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发生?

核心观点

观点一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并不是稳定的。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旦放弃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的低生育水平肯定会大幅度反弹。

观点二

现行的政策根本就不是独生子女政策,而是包含了一孩、一孩半、二孩、三孩多样政策的一个政策体系。

观点三

人口政策是社会政策的一种,从它形成的时候开始,一直就处在与时俱进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中。

三个问题

一问:计生国策为何还要坚持?

记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了低生育率的水平,有人担心我国将来是否会遭遇日本、德国等国家的低生育率危机。加上老龄社会渐行渐近,这种情势下,是否还需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翟振武:当前,我国人口增长势头虽然趋缓,但受人口惯性增长的影响,每年新出生人口1600万左右,预计未来20年总人口还将增加约1亿人。

在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随着人口总量的继续增长,本已十分紧张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人口素质、结构、分布的问题日益凸显、相互交织,所呈现出的复杂局面,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遇到过的。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沉重的局面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持续紧张的状况不会根本改变,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记者:如今,还需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吗?

翟振武: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中国目前所达到的低生育水平,并不完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甚至主要是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

一个国家生育率水平的高低与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教育水平、城市化水平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规律是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教育、城市化水平越高,生育率水平越低。目前世界上生育率低于2.0以下的国家,2011年的人均国民收入普遍超过3万美元,城市化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教育水平等也很高。

中国目前的人均国民收入(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才6890美元,城市化水平才51%,但中国目前的实际总和生育率却已降到1.6左右(估计值),比法国和英国还要低许多。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超前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下降并维持在更替水平(2.1)以下。

也正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目前的低生育率水平,所以中国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并不是稳定的。除了个别一些非常发达的大城市外,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旦放弃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的低生育水平肯定会大幅度反弹。因此,要想稳定住低生育水平,必须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二问:“取消独生子女政策”属实吗?

记者:十报告中提出“逐步完善政策”,有人理解为“这是要取消独生子女政策的信号”,该解读是否准确?

翟振武:这是对计划生育政策历史和现状不大了解的表现。中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在多数城市地区实行一孩政策;在多数农村地区实行一孩半政策(第一胎是女孩的家庭可以生二胎);在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二孩政策;在部分牧区、山区实施三孩及以上政策。

中国在1980年至1984年确实实行过一段时期的独生子女政策,但在1984年已经调整为现在的政策框架。现行的政策根本就不是独生子女政策,而是包含了一孩、一孩半、二孩、三孩多样政策的一个政策体系,当然也就不存在所谓“取消独生子女政策”一说。

人口政策是社会政策的一种,从它形成的时候开始,一直就处在与时俱进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中。如取消对生育一胎的准生审批,允许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二胎,部分省取消一二胎之间生育间隔时间的限制,允许再婚夫妇生育二胎或三胎等等,都是过去十几年中调整和完善的结果。

十报告中再次强调逐步完善政策,是指统筹考虑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相关因素,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政策,同时推动完善婚姻家庭、优生优育、性别平等、人口迁移分布、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实现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努力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其含义非常丰富,不可简单理解为“取消独生子女政策”的信号。

记者:“完善政策”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翟振武:“完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要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着眼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统筹考虑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坚持和完善生育政策。

二是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立奖励扶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少生快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以及国家法定奖励政策的标准,推出更多的人口计生民生项目,促进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有机衔接,保障和改善计划生育家庭民生,使他们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是建立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等服务,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问:怎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记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出生缺陷率不断攀升。在防治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国家还应出台哪些举措?

翟振武:生育出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个家庭的期盼。近几年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多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11年约为153/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出生缺陷患儿绝对数量多,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国际研究显示,出生缺陷儿中约30%在5岁前死亡,40%为终身残疾,只有30%可以治愈或纠正。出生缺陷的发生,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也增加了社会发展成本。据测算,我国每年仅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诊治费用高达126亿元。

计划生育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 制度变迁;生育决策;经济增长;综述

[中图分类号] F0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维持了高速稳定的增长态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而这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众多的劳动人口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极大贡献。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人口红利”效应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人口老龄化”作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一个突出现象,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成为了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内容。不论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老龄化”都与我国的人口控制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系列人口现象都与我国的人口政策,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有着密切的关联。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同的制度安排决定着不同的经济绩效,从而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方式。可以说,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国,计划生育制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对于人口变化和家庭生育决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很多经济学家也探讨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这一影响途径是用人口作为中间变量的。近些年来,新家庭经济学的兴起,特别是用微观经济原理解释家庭生育决策的方法和成果的广泛传播,为研究家庭行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另外,近一段时间一个被广泛讨论的名词――“失独家庭”,也是本文写作的背景之一,所谓“失独家庭”是指独生子女由于出现了各种意外伤亡,而其父母不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家庭。可想而知,这种状况对于家庭是多么沉重而残酷的打击。而且根据有关机构的估计,目前我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7.6万个的数量增加,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脆弱性和复杂性。不仅如此,计划生育制度实施以来,虽然促进了我国向低生育率的转变,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面对这一问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分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该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另一种认为应该逐步放松,甚至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二、生育决策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家庭生育决策理论是人口理论中的一个重大主题,而经济学对于人口问题的关注则由来已久。众所周知,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是一个典型的双向关系,人口变动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经济发展又推动着人口结构和数量的转变。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门科学,而家庭作为经济的微观主体之一,更是经济学家所重点关注的领域,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家庭活动则推动了一门新的学科,即“新家庭经济学”。新家庭经济学主要研究家庭生育决策;家庭成员的就业决策与劳务分工;以及家庭组织经济问题等。因而,生育决策理论作为新家庭经济学的一个核心主题,得到了经济学家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建立了若干种家庭生育决策理论模型,用以解释经济发展中的生育率变化以及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家庭生育决策。

在家庭生育决策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理论主要包括:莱宾斯坦的“边际孩子合理选择”理论,贝克尔的“数量质量替代”理论,卡德威尔的“财富流”理论,以及伊斯特林提出的“生育供给与需求模型”和“生育率临界假说”。

这些年来,面对国外学者对于生育决策问题不断涌现的学术成果,国内学者依据本国国情,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解释和学说。李小平(1992)提出的“期望孩子效用”概念,他认为父母的生育意愿取决于孩子带来的期望效用,而非实际效用,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孩子的期望效用来降低父母的生育意愿,从而达到降低生育率的目的。彭希哲和戴星翼(1993)提出了“风险最小化原则”,他们认为风险最小化原则表明我国农村地区夫妇决定是否再生育子女时,其内在的动机是为了分散风险,即通过选择生育数量来规避风险,使风险得以减弱。应当说明的是,风险最小化原则和效用最大化原则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风险最小化原则可以用效用最大化原则的函数式表示,但其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政策含义,风险最小化原则要求通过降低风险来降低家庭的生育意愿,国家对少生的家庭进行补偿,然而效用最大化原则要求通过提高孩子的成本或降低孩子的效用来降低生育意愿。对于我国落后的农村地区而言,风险最小化无疑更为适用。

周双超(1996)则认为传统的成本―效用理论忽视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孩子对于家庭的效用是不同的这一事实,他认为孩子对父母的效用主要包括享受效用和必需效用,而父母对孩子的需求主要分为奢侈需求和基本需求,因而,当孩子是奢侈品时,父母对孩子需求的弹性较大,当孩子是必需品时,父母对孩子需求的弹性较小,因此,对于我国落后的农村地区而言,父母对孩子的需求是基本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父母对孩子的需求趋向于向奢侈需求转变。

经典的西方生育决策理论提供了一整套用于研究家庭决策行为的工具和视角,但是它的运用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基础上,一般的基本假设包括:家庭生育决策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家庭中的个体均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每个家庭中的个体是完全自由的,其对于出生人数和出生间隔完全可以自主决策和控制;孩子既是一种耐用消费品,又是一种生产物品,他具有消费性和生产性;市场环境是完全竞争市场,即商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形态为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关系高度发达且无处不在。

只有满足以上的假设条件,其通过模型得到的结论才能够成立,显然,对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中国来说,其假设条件并不完全满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庞大的13亿人口,市场经济制度远未建立完善,且在广大农村地区,商品经济远未成熟,收入水平还较为低下,存在着自然经济的残留思想和观念。因此,简单的套用西方经典理论是切不可行的。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注重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和吸收西方生育决策理论,注重不同的假设前提,借鉴分析方法,从而得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我国的家庭决策和家庭活动具有一些特殊且重要的特点,例如:①父母一般会抚养子女到成家立业为止,即当子女完婚后才会真正脱离父母抚养,因此,家庭抚养子女的时间要长于西方国家。②家庭养育子女成本的内容比西方国家要多,除了一般的费用,通常还包括买房,结婚等费用。③具有浓厚的“养儿防老”的传统,子女的保障效用极为重要,这源于深厚的传统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家庭养老”的传统。④我国的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中具有浓厚的“宗族文化传统”,“传宗接代”,“人丁兴旺”等观念深入人心,其宗族的生育压力较为明显。⑤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生育政策,政策控制力度较强,家庭的生育决策空间较小,绝大部分家庭的生育子女数量为0-2个。⑥经济处速发展中,经济变革、社会变革、文化变革都深刻而明显,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因素较之西方国家更为复杂和多变,因此,需要更为多样且细致的分析。

总而言之,对于西方理论的应用应当重视假设前提,借鉴分析框架,绝不能生搬硬套,更何况,西方生育决策理论中的很多结果尚需实证检验,很多理论还存在空白和有待发展之处。与西方经典生育决策理论相对应,我国学者的研究更注重本国的实际和国情,更加关注特殊的文化体制因素对于生育决策行为的影响。但是,我国学者的分析也具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对于理论的重视不够,多倾向于利用西方现有理论进行实证分析,而缺少对于模型的构建与理论的创新。另外,对于西方生育决策模型的运用缺少前提,片面的运用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而且研究多局限于微观范畴,缺乏对宏观变量影响的研究。

三、制度变迁与生育决策的相关性研究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定义,制度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它决定了社会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可以选择的行动方式。二是制度是人们结成的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等组织或体制,它决定着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展开。按照制度的层次,制度可以分为: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制度的实施机制。制度包含着激励和约束的双重功能,制度的变迁推动着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不同的制度安排决定着不同的经济绩效,也对人产生不同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促使人的行为的改变,同时也改变着人的决策方式和权衡关系。

不同的制度安排导致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经济环境导致家庭生育孩子的成本和效用发生变化,家庭中的个体面对着成本和效用的变化会做出不同的生育决策,体现着制度变迁对于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下面将简要介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对于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

曾毅和舒尔茨(1998)主要研究农村对于生育率的影响。他们运用罗吉斯特多变量回归方法和生命表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数理统计分析,他们认为在集体所有制的“大锅饭”体制下,实际上会对农村生育多孩的夫妇给予了一种经济补偿,而的推行则打破了“大锅饭”体制,客观上取消了对生育多孩夫妇的补偿,从而导致了生育率的降低。通过数值分析,他们得出结论:在改革前期,削弱了生育控制,而在后期使家庭倾向于少生孩子,同时加强了生育控制。王水雄(2002)则通过将博弈论内容引入生育决策模型中,建立了生育的博弈模型,从而证明了在没有制度控制下,当公共领域中存在大量资源,且实行平均分配制度,人们此时倾向于多生孩子,从而导致了“公地的悲剧”,这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分配制度将会导致家庭倾向于多育孩子,而市场经济体制且产权明晰的条件下,家庭倾向于少育孩子。

与此类似,郑龙真,史清华(2006)通过调查样本数据,运用博弈分析方法,比较了无制度控制下的农民生育决策行为和有制度控制下的农民生育决策行为。得出在无制度控制下家庭将会选择多育孩子以争夺公共资源,在存在制度控制的条件下,人们将会减少孩子的生育数量。张华宁、陈纪平(2009)的研究利用产权经济分析的方法,通过在人口增长率的统计分析中加入政府产权制度效率参数和计划生育政策强度参数,通过将实证分析和逻辑推演相结合,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是由于产权制度的变迁,不同的产权制度导致不同的绩效,由于产权界定具有规模经济性质,随着产权制度体系效率的提高,导致家庭生育行为的变化,进而导致过剩人口数量逐步减少,人口增长率下降。二是由于产权界定不完全,导致人们拥有多个孩子以获取更多的公共资源,从而导致“非生产性”过剩人口的增加,进而导致人口生育率的上升。

对于计划生育制度变革是否会引起家庭生育决策的变化,即是否会引起生育率的反弹,学界基本上呈现两种态度。顾宝昌(2010)提出改变计划生育政策,即放开二胎不会引起家庭生育行为的改变,也不会导致人口失控。而朱中仕和陈华(2012)的研究表明调整现行人口制度的时机还不成熟,在短时期内将会引起家庭生育行为的改变,导致人口生育率的反弹。

通过不同学者对正式制度变迁与生育决策的相关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正式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农业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计划生育制度等社会经济中的一系列制度都会对家庭生育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对人口增长率和生育率的变化产生影响。

四、生育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根据有关部门的估计,我国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而少生的人口达到3.38亿。同时也大大加速了我国人口转变的进程,人口转变是指从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状态转变到两者都很低的状态的过程。根据国际经验,人口转变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二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阶段;三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21]在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对生育的有力控制,经过30年时间,我国便进入了第三阶段,即通常发达国家处于的阶段。与我国相同收入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国家均处于第二阶段,因此,我国人口的迅速转变无疑是实行严格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

与我国人口转变过程迅速推进相伴随的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人口红利”效应,按照联合国的划分标准,在全部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7%,即被称为老龄化社会。据此推论,由于2000年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龄化水平将超过20%,成为名符其实的“银发国家”,这对于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将会产生复杂的影响。

在人口老龄化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也长期受到“人口红利”的积极影响。“人口红利”是由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于1998年正式提出的。根据标准的定义,“人口红利”是指在人口转变的过程中,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较低,这种总人口结构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使社会负担较轻,劳动力供给充足,储蓄率和投资率处于高位,且绝对量不断增长,另外,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也不断增长,从而有利于经济的高速发展。

很多经济学家都对“人口红利”的增长效应进行了研究和检验。其中,蔡P(2004)通过运用经济增长因素分解法得出,东亚奇迹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应归结于人口结构因素。同时,他认为大约23.71%应归功于人口红利的作用。汪小勤(2007)认为高的劳动参与率会促进储蓄率和投资率的提高,进而加速经济发展。王德文,蔡P(1999)的研究表明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对储蓄率的回归系数为0.109,-0.113,且均显著。一般而言,年轻化的人口年龄结构可以推高储蓄率,主要因为工作人口的比重增加导致收入增加,从而导致储蓄增加,而且,年轻人的储蓄意愿和能力也较高。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家庭生育行为的变化,进一步引发了人口转变,产生了“人口红利”效应,根据预测,在2000-2030年间,劳动负担系数在50%以下,在2030-2050年期间,劳动负担系数将逐步上升,到2050年将上升至64.36%,届时,我国将由“人口红利”转变为“人口负债”。

由此可知,21世纪的前30年,将是我国利用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机遇期。因此,对于人口红利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当前学者对于人口红利的研究中,既出现了许多成果,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主要包括:一是对于人口红利和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多侧重于将人口因素、人均收入、人均GDP等指标相联系。而人口红利对于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分配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影响的分析较薄弱。二是对于人口红利对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作用与传导途径的分析较模糊。三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与人口红利并存的阶段,这一特殊的人口现象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如何,也值得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2-214

[2]李小平.期望孩子的交易价格及其在生育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人口科学,1992(5):49-56

[3]彭希哲,戴星翼.试析风险最小化原则在生育决策中的作用[J].人口研究,1993(6):2-7

[4]周双超.生育需求的经济分析[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6(2):41-44

[5]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20-432

[6]曾毅,舒尔茨.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对生育率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1998(1):129-143

[7]王水雄.生育的博弈模型:中国的例子[J].社会学研究,2002(6):82-94

[8]李建民.生育理性和生育决策与我国低生育水平稳定机制的转变[J].人口研究,2004,28(6):2-18

[9]郑龙真,史清华.农村家庭生育行为的博弈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3):29-33

[10]王跃生.制度变革、社会转型与中国家庭变动――以农村经验为基础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9(3):97-115

[11]张华宁,陈纪平.理性人口过剩:人口的产权经济分析[J].经济管理,2009(7):166-171

[12]顾宝昌.中国人口:从现在走向未来[J].国际经济评论,2010(6):95-111

[13]朱中仕,陈华.由赴港生子到生育公地悲剧的认识[J].人口研究,2012,36(4):103-112

[14]蔡P.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2001(6):1-8

[15]黄步云.家庭生育选择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西北人口,2005(1):61-64

[16]郑真真,李玉柱,廖少宏.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成本收益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2):93-102

[17]王金营,顾瑶.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条件、问题即对策[J].人口研究,2011(1):74-81

[18]蔡P,都阳,高文书等.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40

[19]蔡P.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04,28(2):2-9

计划生育的含义范文6

1.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

3.放眼世界,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

难点: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教学内容:

课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提示”:

开门见山地揭示了人类在尽情享受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无止境地掠夺大自然中的有限资源的现实。“关键词”——“有限的资源”揭示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急剧增长的人口

1.“统计表”:通过战士世界人口增长统计表和四幅相关图片,使学生十分直观地体会到人口的急剧增长,给地球、人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知识窗”:通过相关数据和资料的呈现,让学生理解人口无限制增长的危害性,明白计划生育的意义。

第三部分匮乏的资源

1.水资源:向学生简要介绍了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小调查”是通过学生每天使用水资源的情况调查,懂得水资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森林资源:同样通过数据介绍森林资源骤减的现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森林资源减少的危害。

第四部分污染问题概况:

1.要求学生对水、矿产、森林、大气、土壤等方面对污染问题进行调查,深刻感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2.作为社会成员,应担负保护地球的职责,让学生通过写呼吁信,放眼世界,初步养成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

1.做好准备。

教师:电视小品《超生游击队》的影像资料;森林美景和物产的图片或课件。

学生:调查家中和学校每天的用水状况;在上一课学习基础上再搜集(充实)关于我国污染问题的资料。

2.计划生育政策可由小品引出,再通过有关数据和生活现状加以理解,消除“这只是大人们的事”的片面认识。

3.资源匮乏可做重点教学,一方面可结合人口,更多的则从资源有限,而破坏或浪费严重这个角度进行理解,从而使“保护地球”地球人的共同心声。

4.通过实际调查,尤其是可结合学校的“创绿”活动,“少先队假日小队”等活动的展开,切实加强环保生态意识。

5.可以班为单位,最好是年级为单位,取得社区的帮助,到社区进行一次环保宣传,通过“文艺演出”、“献环保卡”、“放生行动”以及“护绿劳动”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自己和周围的人们进一步树立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