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休闲农业规划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休闲农业规划概念范文1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文献包含了学科研究的最新热点与动向,分析科学主题文献有助于把握学科研究方向,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主要采用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III),对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科学知识图谱能够针对科学主题的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学科网络机构的生动可视化展示,其相关参数主要包括:①时间跨度(Timespan)、时间切片(SliceLength)、频次(Frequence)、中介中心度(Centrality)的设置;②节点(Node)、连接线(Link)、网络密度(Density)、聚类指标(ModularityQ)的分析,③节点圆环大小、连接线、时间的识别。主要指标说明:①若聚类参数0.4≤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为合理,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高;②生成的可视化图谱中,节点圆环的大小与分析对象出现频次成正比关系;③节点圆环外层年轮宽度与中介中心度大小成正比关系。
1.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后称CNKI),分步对CNKI数据库中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首先,关键词为“休闲农业”,期刊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CSSCI”,时间跨度为2000~2014年,对已发表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得到457条记录。其次,以博、硕士论文为主要来源,时间跨度为2004~2014年,检索经清洗后得到博、硕论文228篇。再次,增加“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等五个关键词进行补充检索,共得期刊论文1298条记录。最终,经过辨别、整理、去重,删除会议纪录、报道、无作者等,得休闲农业期刊文献1062条文献,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数据样本。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概况
研究成果方面,休闲农业研究在近十年中呈现快速、稳定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15条,到最高峰2010年184条;前期主要以休闲农业理论基础、概念定义等方面探讨为主,2008~2013年研究成果出现爆发式发展,其中以2013年为最,博硕论文以70篇占主要地位,单位则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代表。总之,休闲农业正逐渐成为国内农业与旅游研究的热门领域。研究内容方面,休闲农业较多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交叉研究,现有休闲农业研究成果本身则以规划设计、对策性研究、发展模式等为主。
2.2研究结果
采用CiteSpace软件,首先,以2000~2014年为时间跨度,以1年为时间切片长度,以“keywords”(关键词)为网络节点,选择前50个关键词为每个时间区间被引词,以词频15次进行排序统计,得到174个连接点,288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191,生成可视化共被引网络结构图。其次,进行聚类分析,共得16个聚类,形成清晰的可视化的关键词共被引聚类知识图谱,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反映在节点的大小上,频次越多,节点越大。从知识图谱中可知,“乡村旅游”频次最高,其次是“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取关键词频次15次以上,得到18个高频关键词进行排序。结合现有研究与关键词知识图谱可知,休闲农业的研究领域主要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生态农业等领域联系较为密切、互有交叉;研究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TCM(旅游成本分析法)、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内容分析法、SWOT分析、情景变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空间计量模型、双钻石模型、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CVM(条件价值评估法)等;研究热点主要有区域休闲农业、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游客满意度、休闲农业规划与设计、发展模式、休闲农业标准体系、体验营销、空间结构与布局、生态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
3休闲农业热点研究进展
休闲农业具有农业基本属性,是农业经济的一种,但同时又结合了农业计划、农业建设、农业生产和农业部门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系统地继承与发展了传统的农业经济,是农业多功能性最重要的载体。本文重点论述休闲农业5个热点研究进展。
3.1基础理论研究
范水生等就休闲农业的概念进行过全面深入的探讨,果雅静等、牛君仪就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较有研究,牛君仪认为有农业展示、农事参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农家生活体验、农村度假娱乐等六种模式。王德刚则对世界旅游农业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总结出世界农业旅游大致经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与创意农业三个历程,高志强等则对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及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张强等则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所促进的产业、资源、经济、城乡之间的融合进行阐述,而在宏观层面,刘春香对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有所研究。总之,休闲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已涉及休闲农业概念、定义、类型、模式、政策、行业标准、产业分析等多个方面内容,形成完备体系。
3.2区域性发展问题
唐苏华等研究提出干旱区新绿洲五种休闲农业开发模式。郭利田、孙兆慧等、胡爱娟等对区域间的休闲农业合作与发展进行探讨,齐永华等对我国城郊型农业的农业资源利用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赵玉榕主要以投资机制为主要切入点研究厦门借对台优势发展都市农业的政策建议,王树进等、王晓峰等、朱华武等则运用空间计量相关方法以省域角度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与发展进行研究。就现存研究而言,区域性的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仍是休闲农业宏观研究的热点,主要以研究生论文研究为主。
3.3休闲农业旅游研究
游客满意度方面,陈胜科等、苗红等、赵仕红等、田彩云等在旅游者消费需求、游客需求特征、满意度评价模型、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旅游成本方面,邱生荣等采用情景变量法分析休闲农业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而指导休闲农场的科学管理与经营。旅游安全方面,陈水雄等对休闲农业的旅游安全进行过分析,提出海南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的相关措施。旅游开发方面,周丽洁就湖南省休闲农业旅游市场进行过对策研究。乡村旅游方面,王会娟、郭焕成等、杨载田等、耿品富等、张剑刚等则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发展创新与路径、管理经营模式等方面。此外,王颖晖对休闲农业的旅游服务创新进行整合概念模型分析。总之,主要存在与旅游结合、产业协作、旅游成本、旅游安全、游客满意度、消费需求等方面的研究。
3.4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与开发
资源评价是休闲农业开发与设计的前提条件,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构建了资源条件、开发条件、旅游条件等三方面的定量评价模型并实证分析,黄志红对休闲农业体验价值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肖光明构建了包括7项评价要素、26项评价因子和具体等级的休闲农业质量等级评价体系,并针对休闲农业园区进行实证分析。而在大区域的休闲农业产业方面,孔庆书等对河北2011年12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进行全面的DEA效益分析,刘军等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发展基础、协调能力、可持续能力等三大系统层的43个评价指标针对湖南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以规划设计类为主的产业实践应用以硕士论文成果为主,而赵毅、邹宏霞等就休闲农业的规划、产品设计等有过研究。
3.5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
周彬等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一致性,罗文斌等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休闲农业的社会居民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度。钟平等、王圣军、姬汝茂、张胜利等针对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发展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较多以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探讨休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对策研究。
4结论与讨论
休闲农业规划概念范文2
(1)台湾省休闲农业的产生
台湾休闲农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当时由于受工业和商业快速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激烈竞争,使台湾的传统农业步入明显的停滞、萎缩时期。为了使当地农业走出困境,提升农业效益,台湾农政部门便积极改善农业结构,寻求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倡导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方面综合发展,扩大农业经营范围,同时发展农业服务业,包括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农业运输等。因此,在寻求农业发展“新经济增长点”的过程中,台湾休闲农业已经初具雏形。
(2)台湾省休闲农业的发展
在台湾农业主管部门的扶持和不断探索过程中,台湾休闲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农业出现了供游客品尝、购买农产品的观光农园;20世纪80年代后期,观光农园向内容更丰富的休闲农业发展,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区,台湾休闲农业的层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台湾省休闲农业的跨越
进入21世纪,随着休闲农业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台湾休闲农业在形式和内容上难免有雷同。为此,台湾2000年通过立法界定了“休闲农业”的概念,并于2002年开始推行“一乡一休闲农渔园区计划”,将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农产品及农村人力等各项资源整合,实现了休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台湾休闲农业所走过的历程在世界休闲农业发展史上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并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
(4)政策和机构的支持力度较大
台湾休闲农业由农委会主管,观光局、经建会协同管理。台湾于1983年实施“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制定了“休闲农业辅导办法”、“休闲农业辅导管理相关规定”等,在原有基础上修订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
(5)法规和行业标准健全完善
台湾休闲农业规范化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作为台湾农业最高管理部门的农委会,下设休闲农业管理、辅导处和推广科,负责制定休闲农业行业管理标准,对当地休闲农业企业进行规范化的考核管理,使休闲农业活动的参与主体———广大游客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景点的品质也得到了提升,二者相互促进,形成了休闲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6)布局和发展规划科学合理
台湾从省一级到市、县、区、乡镇,自上而下都形成了统一的休闲农业规划管理格局。每一个农园和农户,也大都有一个近期、中期、远期的规划,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市场定位、开发原则、项目设置、经费预算、效益分析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明确了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7)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创新
台湾南投县的“桃米生态村”虽然建成不足2年,却已成为台湾著名休闲观光农业景点。走进村落,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绿色、精致、充满生机的农村风光,很难让人相信它是在地震废墟上建成的。村民在灾后重建时,受到政府的启发,为了铭记这场灾难,别出心裁地用纸做建材,建成一个全球唯一的纸教堂;把地震造成的洼地改造成一片人工湖,在湖边立起几个弹簧,托起一只小船,上面立一根桅杆,人站船上,能够体验地震的摇晃感觉,并将小船命名为“摇晃的记忆”。这些都很好地说明了“创新”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1)海南休闲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与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地区、国家以及我国台湾的休闲农业相比较,海南休闲农业起步较晚,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这一年,海南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制定了《海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拉开了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另外,海南目前正式对外开放的休闲农业企业大都是由原来的农场、林场逐渐演变而来,经营者对于发展休闲农业最初的设想都是从“农家乐”起步,产业形态较为简单。海南于2009年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休闲农业发展局,得益于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近几年来海南的休闲农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休闲农业园区133个,从业人员1.45万人,营业收入达1.32亿元。全省涌现出一大批富有特色的休闲农业企业,其中有以农业科学研究、新技术推广、科普教育为主题的兴隆热带植物园,以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为主题的文昌椰乡民俗村,以绿色无公害水果、蔬菜采摘、特色餐饮为主题的凤生香草园,以休闲度假、自然养生为主题的琼海官塘温泉休闲中心等。尽管各企业的经营理念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在积极探索着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之路。
(2)海南休闲农业存在的不足
虽然海南发展休闲农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台湾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普遍存在市场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企业间相互低水平模仿的问题。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条件较差。不少园区硬件设施较为简陋,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三是没有行业发展协会,导致休闲农业企业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四是缺乏行业管理规范标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五是企业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素质低,管理粗放。六是资金短缺和专业人才稀缺,严重制约了海南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海南发展休闲农业在学习借鉴中的启示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与台湾的农业合作。积极推动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制定实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支持计划,建设示范基地,拓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空间。”海南自古便与一水相隔的台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上都有着与生俱来的相似性。而海南悠久的历史、丰饶的自然资源,以及神秘多彩的黎族、苗族民族风情,更具备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
(1)加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扶持力度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于2010年6月8日获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各级部门都对海南省发展休闲农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继2009年12月“冬交会”在海南省休闲农业体验之旅启动仪式上推出5条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之后,2010年8月6日,海南省农业厅与海口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加快发展海口热带现代农业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致力于发展海口市休闲农业产业带、低碳农业产业示范区、海南省优势牛产业带等,计划3年内建成35个休闲农业示范点,把海口市建设成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市。
(2)尽快建立和完善休闲农业法规及行业标准
海南目前还没有关于休闲农业专项的法规和行业标准,由休闲农业发展局主编的《海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评定标准和管理暂行办法》刚刚出台,迫切需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台湾的成功经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3)主管部门合理规划和规范管理
以政府和休闲农业局以及海南省休闲农业协会为主导的海南休闲农业,需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另外,要充分利用海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4)采用市场营销来提升海南休闲农业
海南休闲农业的知名度还比较有限,要增强市场营销意识,采用多样化的市场营销手段,提升海南休闲农业的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省内外游客,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提升。
休闲农业规划概念范文3
关键词:乡村旅游;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从此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掀起了区域旅游全面开发的热潮。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该如何定位和发展,成为当前业界关注的一大热点。
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乡村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目前在各地方兴未艾。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回归大自然已经成为人们的向往。特别是对于久居喧嚣都市的人们来说,利用周末闲暇,到城郊乡村野外体验农事、休闲度假,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有着特色热带海岛农业旅游资源的海南来说,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乡村旅游是指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二)乡村旅游的类型
1、观光型乡村旅游。主要是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赏型乡村旅游,如参观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乡村民居建筑,或观赏民俗表演等。
2、品尝型乡村旅游。即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让游客品尝乡村特色美食,或到菜园、果园采摘新鲜蔬菜和水果,品尝绿色食品。
3、体验型乡村旅游。主要是让游客深入田间和农户,体验农村生活,从中获得乐趣,并兼顾农业生产与教育功能,通过实践使游客学到一定的农业生产知识。
4、度假型乡村旅游。主要是利用优美的乡村环境,开展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5、文化型乡村旅游。主要是以乡村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传统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6、综合型乡村旅游。即综合上述各种类型于一体,兼顾观光、度假、体验和文化功能,即通常所说的休闲农场。过去的乡村旅游项目不少是在原来的果园、花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现在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都朝着综合型、多功能方向发展,不仅有生态、生产、生活功能,还具有销售、文化、娱乐、交流功能。这样可避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使乡村旅游景点一年四季均能接待游客。乡村旅游对于乡村的更新、乡土文化的保护、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活力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
2000年9月,海南正式启动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10年多来,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已经初具规模。这些生态文明村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经济发展都有了很大变化,成为海南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必备条件。而海南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热带农业大省,有着很多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
(一)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
1、热带特色。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有着丰富的热带农业旅游资源,包括各类热带作物、热带雨林、热带水果、热带花卉、热带蔬菜、热带渔业资源,对于地处高纬地区的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冬季,温暖的气候、宜人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海南避寒度假,形成传统的旅游旺季。
2、海岛特色。海南作为我国第二大海岛,孤悬于南海,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独特的岛屿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滨海乡村和渔岛乡村风貌。这里有传统的“三S”(阳光、沙滩、海水)景观,还有清新的空气、碧蓝的天空以及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是开展休闲度假、海底探奇、海岛探险的理想胜地。
3、民族特色。海南乡村民俗风情独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目前全省有30多个民族,各民族的特色民居、民族歌舞、民族服饰、风味饮食、民族器乐、民族节庆等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黎苗风情是海南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黎族传统的竹竿舞、黎锦、鼻箫和船型屋,都极具特色。此外,儋州调声、临高哩哩美、民间艺术八音、苗族刺绣等也都是海南民族文化的奇葩。
(二)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1、生态环境优势。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生态环境优越,被称为生态岛、健康岛、长寿岛。1999年海南省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2010年底海南森林覆盖率达60.2%,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绿岛”。特别是中西部山区有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空气负离子含量高,有天然氧吧之称。海南岛是世界上少数未被污染的净土之一,岛上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生物种类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指数达92.66,居全国第一。
2、资源优势。海南很多乡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到处充满了阳光、海水、沙滩、椰树和清新的空气,是极为理想的度假休闲胜地。全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具体可概括为以下10类:海岸带;海洋与海洋生物;岛屿;山岳、热带原始森林;珍禽异兽;河流、瀑布、水库;火山、岩洞、温泉;历史文化、古迹名胜;地方民俗、民族风情;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等。
3、气候优势。海南岛纬度与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世界著名旅游胜地相近,属低纬度热带季风区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热带风情,加上长夏无冬的气候,四季如春的氛围,赋予了海南独特的气候优势,使海南成为国内著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特别是冬季到海南泡温泉、打高尔夫、避寒度假、康体疗养,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
4、政策优势。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享有许多特殊的优惠政策。如对26国游客免签证、离境游客购物退税、离岛国内游客购物免税、航权开放等,极大地促进了海南旅游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海南旅游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三、海南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海南发展乡村旅游条件优越,但目前海南乡村旅游开发却还不尽如人意,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在海南省全部旅游收入中占的比重还比较低,还没有形成全国知名的农业旅游品牌和精品。具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大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为落后
海南由于目前经济还不发达,还无法拿出大量资金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乡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卫、医疗、安全设施等还不够完善,配套住宿、餐饮、娱乐和购物设施也不健全,制约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观念落后,服务水平低
在海南很多乡村地区人们的教育文化水平还不高,信息相对闭塞,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人们的旅游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落后,服务水平低,难以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加上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与国际化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
(三)盲目开发,重复建设
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村民的积极参与,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论证,造成很多乡村景区盲目开发,重复建设和项目雷同,导致市场的恶性竞争,带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
(四)缺乏创新,产品单一
随着游客消费心理的成熟,他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乡村观光旅游,人们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和趣味性,更加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但目前海南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还是偏向于传统的观光、餐饮、休闲活动,乡村旅游开发深度不够,产品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特色。
(五)宣传不足,知名度不高
海南生态环境优美,有很多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宣传促销不足,很多资源还深藏闺中,不为人知,在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还不多,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此外,海南乡村旅游还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乡村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等诸多问题,急需改善。
四、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一)规划先行,有序开发
海南有特色的乡村很多,但不能一哄而上,全面开花,应做到规划先行,合理有序开发。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时,要综合考虑经济规划、农业规划、文化规划、生态规划等多种因素。在空间布局上,乡村旅游规划要充分考虑海南地理格局东西差异、南北差别,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特色,划分不同的片区。每个片区突出一个主题,实现合理地域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在进行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还要合理设计旅游线路,把海南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主要乡村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发挥特色和优势,做强热带农业旅游
海南有着丰富的特色热带农业资源,如冬季蔬菜、热带水果、名贵花卉、热带作物、中草药材、热带养殖等,都属于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海南正在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突出这些特色和优势农业资源,建设一批特色热带农业园区,大力开展观赏、采摘、品尝、体验、科普旅游。同时,要坚持市场导向,紧紧抓住比较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优质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做精做强特色农业旅游,塑造海南农业旅游品牌。
(三)完善基础和服务设施,规范旅游服务
当前海南正在进行全省生态文明村建设,乡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进,但距离乡村旅游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要在各主要乡村旅游区完善交通、水电、通讯、环卫设施建设,并配套建设一定数量的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要和城市区别开来,尽量避免乡村设施和景观城市化,要突出乡村文化特色,使设施景观化,展示现代乡村的良好风貌。如住宿设施建设,可采用田园式乡村别墅、家庭旅馆形式,建筑的外观、材料和颜色要和周围环境协调。在完善设施的同时,还要加强培训,积极引进培养人才,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规范乡村旅游服务。
(四)准确定位市场,加强宣传促销
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城市居民,差异性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感兴趣的主要方面。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准确定位海南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了解细分目标市场的特征和需求,并且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来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同时,还要主动走出去,加强宣传促销,积极宣传海南优美的乡村景观和特色文化,展现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际旅游岛的良好风貌。
(五)适度开发资源,加强文化和环境保护
良好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资本,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多元性文化是增强旅游吸引力的保障。海南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一定要注意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多元性的乡村文化。对于资源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的乡村优先开发;对于资源条件一般,经济基础薄弱的乡村要适度开发;对于一些具有重要环境保护意义或生态脆弱的地区,则暂缓开发,以实现海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六)深挖文化内涵,突出本土元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海南有着丰富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如黎苗风情、特色民居、骑楼文化、乡土音乐、民族舞蹈、织锦刺绣、地方饮食等,这些乡土文化是海南特色的象征。因此,在开乡村旅游产品时,要深挖其文化内涵,凸显海南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体现海南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切忌为了迎合部分游客的不合理需求,开发一些低档次、媚俗化旅游项目和产品,应该走精品路线,打造海南旅游文化品牌。
(七)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打造国际化乡村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逐渐深入,进入海南的国外游客会越来越多。他们的旅游需求和国内游客明显不同,往往对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感兴趣,而这些资源大都分布在广大乡村地区。因此,海南在开发乡村旅游时,要针对国外游客的需求,设计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需求。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加强外语培训,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打造国际化乡村。
五、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城市工业污染的加重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已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成为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首选活动之一。海南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吸引了来自岛内外乃至国外的大批游客,乡村旅游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海南乡村旅游仍然存在设施落后、盲目开发、缺乏创新、宣传不足等诸多问题。在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海南广大乡村地区应积极采取措施,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海南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打造国际化乡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凭借优越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借助国际旅游岛建设东风,海南乡村旅游一定会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其未来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2、张学银.乡村旅游的类型探析[J].管理观察,2009(27).
休闲农业规划概念范文4
我国休闲农业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萌芽,经历了90年代的初期发展阶段,21世纪初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目前,我国休闲农业主要有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教育旅游和回归自然旅游等模式类型。上世纪80年代以来,潍坊市在充分挖掘、整理本地民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开创了我国民俗旅游的先河,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民俗旅游区。近年来,潍坊市的休闲农业有了较快发展,涌现出了潍坊金宝乐园、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昌邑绿博园、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青州黄楼花卉休闲农业观光园、寒亭益民合作社市民农园等典型模式。综合来看,潍坊市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休闲农业多以经济功能为主,在社会和生态功能方面还没有足够的重视,与发达国家休闲农业相比有明显差距,且存在许多问题。
(一)开发盲目,定位模糊
目前,我国多数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基本上以乡、村和工商业主自主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很多项目在设计初始,对周边环境与潜在市场、园区功能、产品定位没有进行翔实调研、周密论证,开发建设不是量力而行、量需而择,而是简单搬用、盲目追新,随意性较大。虽然有些地区的建设、农林、水利和旅游部门都制定有相应的标准评定景区景点的等级,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办法,但这样又形成多头管理,各自规划、缺乏宏观控制和指导。项目开发的无序性和盲目性,造成项目设置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定位不明确、产业链不衔接、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
(二)模式雷同,特色不浓
许多投资者仅把得天独厚的资源作为“摇钱树”,忽视可行性研究和资源评估,单纯模仿、仓促上马,项目设置雷同甚至重复,既缺乏特色、无吸引力,还容易出现“非均衡博弈”,造成无序竞争、多败俱伤。另一方面,与城市旅游、工业旅游、商贸旅游、探险旅游等相比,休闲农业的特色和价值在于其返朴归真的田园风光、品种繁多的土特产品、参与体验的农事活动、绿色鲜美的农家小吃和多姿多彩的乡情民俗等等。然而,有不少园区并没有充分展现出“休闲农业”的特色,或因规划地域逼仄遮蔽田园自然风光,或为模仿城市公园丢弃乡村特有“土”味,或为追逐现代时尚失去少数民族风韵,或因农事安排失真难遂游人体验意愿,等等。
(三)底蕴浅薄,品位不高
我国是农业文明古国,有着丰厚的农业文化遗产,其中,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戏曲文化以及茶文化、酒文化、花文化等等,大量蕴藏在民间,可供休闲农业的开发和利用。许多园区在农业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滞后、挖掘不足,致使项目内容缺乏文化底蕴,不能充分展示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文化主题不够鲜明,仍然停留在观赏、采摘等表层繁荣阶段,园区印象模糊、内涵浅薄、品位不高,不能满足游人精神层次的需求。
(四)服务落后,管理不善
不少休闲农业园区偏重设施、轻管理,重建设、轻服务,食宿卫生欠佳、活动内容单调,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少正规培训,导游知识浅薄、服务态度恶劣等等,成为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休闲农业是集农业和旅游业于一体、综合性、多功能性、开放性的经济实体,对管理者的要求高。目前不少休闲农业园区管理层的人员多来自其他行业,知识结构不完善,管理经验不匹配,“懂农业的不熟悉休闲业,懂休闲业的不熟悉农业”现象较严重,制约了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壮大。
(五)急功近利,破坏环境
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生命力之所在,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休闲农业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许多地区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与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趋势背道而驰,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大兴土木、生造景点,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仅如此,有的园区为节约成本、减少投入,解决游人食、宿、行、游问题,靠违规扩张非农业用地的办法,致使生活垃圾、废物、废水污染肆意蔓延,严重危及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六)资源单一,内容贫乏
农业资源丰富,项目功能齐全,活动内容新奇,是开发休闲农业项目的关键。许多地方攀比跟风,仅凭几块农田、几棵果树营造休闲园区,总体规模小,没有综合性的休闲观光场所,园区景观杂乱无章,既没有少丰富多彩、可参与体验的活动内容,又缺少鲜活新奇、供启智怡情的教育内涵,难以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休闲需求,吸引力不够,游人逗留时间短,经济效益低下。
(七)调控出偏,缺场越位
在休闲农业发展调控中,许多地方政府部门角色定位出偏,存在缺场、越位或错位现象。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在许多本该由政府做的事情上缺场:对园区用地、宣传推介、项目经营、安全卫生等方面监管不力,导致休闲农业市场秩序混乱,游客权益受损;有的地方财政未设立专项资金,对休闲农业园区扶持力度不够;有的园区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落后,交通运输不发达、不配套,通信网络系统不齐全、不畅通,无法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角色定位不清,在许多不该做的事情上越位:无视市场规律,沿用计划经济体制决策方式,确定项目产品,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以财政拨款包办垄断,造成休闲农业发展对政府的依赖;直接投资开发资源、兴建项目、负责经营,效益甚微、浪费严重,个别地区甚至有侵吞利益的案例发生。
二、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休闲农业最早起始于欧洲,休闲农业在发达国家被认为是传统农业的替代产业。世界各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以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发展起来的“度假农庄”和“民宿农庄”等经营方式最为普遍。目前,发达国家休闲农业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其发展模式、经营管理、政策法规、理念导向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和发展模式的选择有重要的启示。
(一)重视并突出地方特色资源
从发达国家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各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呈高度多样化、差异化,不仅每个国家之间,即便是一国范围之内、一个地区之内,休闲农业的发展程度、发展模式、经营类型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不可能存在适合所有国家、所有地区、所有阶段的一通百通的成功发展模式和经营类型。不重视与地方特色资源的结合,即是不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休闲农业发展中有过失败教训。因此,选择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促使各个农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转换,即必须高度重视并突出地方特色资源和地方性要素(时间因素、历史遗迹、空间分布、名称概念等)的开发利用。
(二)政府起重要而有限的作用
各国政府对休闲农业的发展都采取了支持和鼓励政策,发达国家的相关政策类型和政策工具内容尤其广泛。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政府除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外,还应该协调休闲农业的发展环境,协助信息和促销宣传,提供适当的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此外,政府还应逐渐、适当放松管制,创造健康、和谐的经营环境,提升经营效率。
(三)规范完善标准和法律法规
发达国家休闲农业在项目用地、服务内容、文化条件、基础设施以及从业人员资格考核等方面设立了质量标准和评价细则,推动了休闲农业的有序发展。意大利、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在休闲农业的计划、用地、经营、纳税等方面制定有全面、具体的法律法规,保证了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使休闲农业有序、健康发展,必须规范行业标准、健全法律法规,既要防止和纠正“市场失灵”,还要不断补充或扩展市场。
(四)民间团体的作用不可替代
休闲农业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要实现产业化和规格化,市场推广和宣传促销至关重要,经营者个人难以独立完成。在发达国家中,这项业务更多的是依靠联结农户与市场的纽带———行业协会来进行。此外,除了政府的有效管理,发达国家主要通过行业协会来制定行业标准、提供休闲农业经营管理咨询服务、进行休闲产业评估等,以提高休闲产品质量、规范休闲产业的发展。可见,在休闲农业的市场推广、合作经营、标准制定、监督检查及评估培训等方面,行业协会能够起到政府和经营者个人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三、潍坊市休闲农业发展前景分析
山东省潍坊市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厚资源,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道路交通的日益发达、闲暇时间的明显增多、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以及传统农业的战略转型,休闲农业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一)资源条件
潍坊市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名胜遍布、古迹众多,加之旅游业起步早、农业基础雄厚,发展休闲农业潜力巨大,主要表现在:1.区位资源优越。潍坊市南依沂山,北濒渤海,东连海港名城青岛、烟台,西接工矿重镇淄博、东营,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南部是山区丘陵,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沿海滩涂;市域共有大小河流112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5条,主要分属潍河、弥河、白浪河、胶莱河、小清河水系;海岸线西起淄脉河口,东到胶莱河口,东南-西北走向,全长143公里;国土绿化水平不断提高,林业事业长足发展,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0%以上。休闲农业的多样化、多功能化条件较为完备。2.农业基础雄厚。潍坊是农业大区,是山东省农副产品的集中产区之一,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祥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科技水平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位次。经过近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全市已经建成了寿光蔬菜、青州花卉、诸城板栗、安丘樱桃、昌乐西瓜、潍坊萝卜等一大批名优特稀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既能创造经济效益,又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这是发展观光、采摘、种植、喂养等模式休闲农业的基础条件。3.风景名胜众多。潍坊市南部山区丘陵地带,自然风景名胜数不胜数。“小泰山”沂山,层峦叠嶂,河流湍急,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又有古老的人文景观;青州云门山,危崖峭立,景色迷人;青州仰天山“,一窍仰穿,天光下射”;安丘青云山,林幽溪清,植被丰富;临朐石门坊,漫红嵌黛,瑰丽如画;潍城浮烟山,依偎符山水泊,山水相映,景色秀丽;有“北国江南”之誉的临朐老龙湾,泉水喷涌,四季恒温。此外,还有世界级地质旅游资源巨厚沉积页岩硅藻土“万卷书”、“化石宝库”景观,规模宏大、景观独特、蓝宝石资源丰富的昌乐古火山群胜景等等。得天独厚的风景名胜,是开发森林氧吧、水面垂钓、生态农园等模式类型的休闲农业的前提和依托。4.潍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遗产遍布各区。青州偶园,是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冯溥的私家花园,结构严谨,布局得体,园内假山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具有康熙风格的人造假山,浓缩九州山川秀水,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范公亭及三贤祠,为后人祀三位青州知州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之所;范公亭北邻有李清照故居,宋代词人李清照、金石学家赵明诚夫妇寓居此处14年,写出了著名的《金石录》30卷和多篇传世诗作;建于清代道光九年(1829年)的安丘庵上石坊(节孝坊),岩石建筑与石雕艺术有机组合,繁而不乱,工艺超群;诸城王尽美烈士故居和王尽美纪念馆,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道德理想教育的课堂。千百年来,出生或活动于潍坊的历史文化名人有100多位,宗教的发展与融合也留下了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名寺古刹、石窟佛像等遗址遗迹,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是潍坊市休闲农业的重要内涵。5.乡村民俗多彩。潍坊市现辖奎文、潍城、寒亭、坊子4区,青州、诸城、寿光、高密、安丘、昌邑6市,昌乐、临朐2县,含68个乡镇、49个街办,全市总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868万人,有汉、满、回等51个民族①。市辖农村地区的乡土文化和风俗习惯颇具特色。安丘石家庄民俗村,每年都有日本、美国以及东南亚、西欧等国的游客,来到这里随农家俗、学农家活、住农家房、吃农家饭,体验民间风俗、饱享田园之乐;建于1988年的石家庄民俗博物馆,由民间礼仪厅、民间工艺室、民间文娱室、农事用具室、农家生活室、农家纺织室、私塾学堂室及婚俗院等组成,陈列、展示、再现了鲁中一带清末和建国初期的农家生活场景和风俗习惯。建于1986年的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现已形成以木版年画文化、风筝文化、古店铺街民俗文化、郑板桥书画文化4大景区、20多个景点的民俗文化观光园,游客在这里可以尝试年画、风筝制作。依据民俗村和民俗博物馆,开发民俗文化休闲农业,可以让游客真切体验和感受潍坊的民俗文化。6.旅游品牌知名。近年来,随着潍坊城市建设及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城市、乡村风景更加亮丽,“中国潍坊—逍遥游”品牌知名度大幅度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推动潍坊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显示,2009年潍坊市接待国内游客2313.4万人次,同比增长23.7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1.41亿元,同比增长26.37%,相当于GDP比重为6.66%。国内旅游人数全省排名由2006年的第9位上升为第7位,国内旅游收入排名由2006年第9位上升为第4位。按旅游目的所占比重排序,依次为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活动、探亲访友、会议等,其比重分别占34.16%、24.26%、22.48%、7.56%、3.89%。游客比较感兴趣的是民俗风情、山水风光和生态旅游,其中民俗风情、山水风光、文物古迹、农业特色旅游、生态旅游、主题公园,比重分别占78.52%、60.39%、52.28%、38.66%、18.35%、15.27%。其中,生态旅游所占比重同比上升26.87个百分点。②“中国潍坊—逍遥游”,是潍坊精心打造的山东第三大旅游品牌,目前,“逍遥游”精品线路逐渐走向全国,在国外也有了一定影响。
(二)发展机遇
潍坊市不仅具备发展休闲农业所需的资源条件,而且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潜力巨大,前景广阔。1.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潍坊市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世纪80-90年代,潍坊市GDP居全省第二,在全国25个国民生产总值过百亿城市中居16位。2005年,潍坊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5017元,增长13.1%。在全市12个县市区中,寿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以5566元位居第一,潍城等6个县市区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了5000元大关,其它5个县市区收入也均在4000元以上。③其中,6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小康县标准,4个县成为全国百强县。2006年,潍坊市人均GDP达19677元(相当于2659美元),已接近或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④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7267.3元,比上年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484.1元,增长7.9%;农民人均纯收入7695元,增长8.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40元,增长8.5%。⑤人均可支配收入跃居全省前六,增幅全省第一。⑥截至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8.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6%。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75元,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8872元,增长15.3%。⑧经济增长、收入增加,为城市居民外出休闲旅游和我市休闲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守基础。2.消费观念转变。随着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也日趋合理,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支出大幅增加,服务性消费的需求连年上升,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2000年,我市城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02%①。到2006年这种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回落约1.83个百分点,降至32.2%,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②这一变化说明,潍坊市城镇居民的生活已越来越不满足于衣食住行,而转向追求精神享受,追求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生活环境的恶化、工作节奏的加快、休闲空间的减少,促使城市居民将目光和兴趣转向郊区、转向城市周边的农村,希望体验清新恬静的田园生活。为拉动旅游消费和相关服务业发展,潍坊市推出了“旅游一卡通”“、惠民一卡通”。有拉动内需政策作保障,潍坊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市场前景看好。3.闲暇时间增多。休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自身的一项重要精神活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休”,即有效地休整和恢复机体功能,满足娱乐或享受的精神活动需求;“闲”,指可自由支配、合理利用的业余时间,或可转化为人力资源时间资源。故“有闲”,亦是休闲的前提之一。和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情况一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增加,潍坊市城乡居民的闲暇时间随之增多,追求身心放松、精神闲适的需求渐趋高涨。1995年起我国实行双休日制,1999年起实行“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黄金周”制度③。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2008年1月1日,我国又开始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目前我国已经有法定假日114天,再加上国家正在逐步推广的带薪休假制度,我国公民每年可享受的节假日增多,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宽裕,普通工薪阶层的闲暇时间一般能达到120天,每年约有1/3-1/2的时间在闲暇中度过,休闲日渐成为城镇居民的常态。闲暇时间的增多、文化生活和旅游消费的增长,将促进潍坊市休闲农业更快发展。4.传统农业转型。潍坊市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传统农业正处于转型时期。自1993年开始,潍坊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从单纯追求数量增长转换为追求效益增长,并越来越关注人、资源、自然三者间的协调发展。近20多年来,特别是自我国加入WTO之后,潍坊市农村纷纷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依靠农业产业化,从本地出发不断创新模式、丰富内涵,制定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品牌农业、创汇农业、有机农业等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为我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传统农业的转型中,潍坊市多功能农业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农业多功能理念也得到了广泛认同,逐渐形成全面开花、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良好局面。发展休闲农业,既是农业多功能性的体现,也是农业战略转型的方向。
四、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选择的原则
各国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各有不同,故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不过,基础理论的导引、异域经验的启示及实践问题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突破国家、地区畛域,发现休闲农业共性,从而依据本地资源条件和发展前景,科学选择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具体说来,潍坊市及国内其他地区选择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市场导向
市场是休闲农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选择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首先必须要明了服务对象和利润来源,从市场需求出发并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变化,进行投资决策、设计项目、开发产品及服务,并适时更新升级,避免盲目投资,降低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资源优势
选择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首先要找准本地资源优势或特色,在景观、生产、消费、住宿、疗养、度假、观赏、品尝、参观、体验、娱乐、学习、购买等方面,开发新的服务产品,或赋予服务产品以新的内容、新的样式,在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游览方式、时间选取、消费水平等方面提供多种方案、多种服务以供选择,满足游客不断增加的新的消费需求。
(三)以农为本
作为山东省的农业大区,潍坊市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目的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因此,选择休闲农业模式,应该在确保农业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挖掘农业产业的新功能、延长农业经营产业链、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依托特色农业资源,把农业基地建设、产品开发与人们观光、参与、体验等需求有机结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四)科学规划
从潍坊市实际出发,近期宜以城市郊区型为主、景区周边型为辅,进行开发规划;长远来看应重点开发景区周边、特色农村、高科技农业基地等为主。由于客源主体人群是城市居民,距离城市近、基础设施好、开发成本较低、效率效益较高,目前潍坊市休闲农业主要集中在城郊。城郊休闲农业的开发近期宜以观光、农家乐为主,长远应以休闲、度假、购物为主。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休闲需求将趋向多样化、高级化,现有的城郊普及型“农家乐”模式将难以满足新的需求,城郊休闲农业应当向特色化、专业化、科技化,多功能、高品位、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城郊以外的休闲农业因其客源广泛、距离城市远,应当以度假旅游为主。总之,项目规划要依据本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市场需求,不能攀比跟风、一哄而上或重复建设;项目开发要充分考虑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统筹安排休闲资源,做到景点区域分布合理、规模适度、档次适中,产品及服务内容丰富、特色突出;规划设计要发扬传统文化,融汇现念,展示休闲农业的奇趣性、参与性和多功能性特点;客源及市场定位应从实际出发,内外兼顾、以内为主,立足本市、带动省内、推向全国、影响国外。
(五)可持续性
发展休闲农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做好农业发展远景规划,充分利用荒山、荒滩、荒地等后备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休闲农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休闲农业模式建设和经营不能破坏环境、污染环境,要做好水土保持、自然生态保育、公害防治及废弃物处理等工作,做到开发与保护并举、生产与生态并重。
(六)民间主体
休闲农业经营的主体是农户或企业,选择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政府规划项目、制定政策的前提是农民同意、愿意,不能强制性安排,更不能强制性推行。选择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使农民切实从休闲农业的发展中真正得到实惠。
(七)兼顾协调
休闲农业规划概念范文5
关键词:现代都市农业农业经营形式多效能特征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世界的许多城市面临着生态、食品安全以及持续发展的危机。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良的生活空间、保护农耕文化,现代社会开发了都市农业。都市农业就是在城市经营农业,这种经营模式是在近代都市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古代都市农业有很大不同。古代都市农业的经营项目多为城郊猎场和城市园林景观,故它只有休闲娱乐功能。在古代人类尚未形成在城市发展农业和利用农业发展都市的观念,也没有意识到城郊种养、猎场经营、园林景观建植本身就是农业经营行为。真正的现代都市农业源于1898年美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和“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福利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经营观念,真正的都市农业生产始于1919年的德国。1919年德国政府开始建立“市民农园”,在城里开发供市民自给自足的小菜园,并制定了“市民农园法”。[1]为了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我们将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普适性经营形式以及多效能特征介绍如下。
一、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
(一)都市农业的定义回顾
现代的都市农业概念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坂府农业报》上,但作为学术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理论,最早把都市农业表述为“城市农业区域”或“城市农业生产方式”。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中,明确提出“城市农业”(UrbanAgriculture)概念[2]。都市农业术语出现后,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学者纷纷探索都市农业的本义。(1)美国农业经济学家欧文·霍尼(1950)认为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周边地区的都市楔形农田上进行的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业、果林业[3]。(2)德国学者史密特(1996)将都市农业定义为一种位于城内或环城区的产业,它生产或养殖、加工或运输各种食用和非食用的产品,然后使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产品和服务,反过来为该城市地区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以及产品和服务[3]。(3)德国学者穆斯蒂尔(1998)将都市农业定义为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4]。(4)中国学者俞菊生(1999)认为都市农业包括城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要的农业[5]。(5)中国学者张强(1999)认为都市农业是地处城市郊区的农业以及市区扩展而划入市区的农业[6]。(6)中国学者宋金平(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7]。(7)中国学者张林成(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分布在城市内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要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8]。
如上定义有个共性,就是强调都市农业的地域性和经济活动类型。从这个角度讲,可以把德国学者穆斯蒂尔的定义看成是这类定义的高度概括。但是,如果从概念体系的内部结构完整性和外部功能配合性的要求来衡量,这这些定义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从内部结构完整性来看,这些定义都丢失了都市农业的主体、生产目的、生产种类、产品等核心内涵;从外部功能配合性来看,都没有与城市生态环境、食物供应系统、乡村农业等相关概念建立配合关系。为此,需要对都市农业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二)都市农业的新定义
受如上定义的启发和满足概念界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要求以及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我们将都市农业界定为:一种发生在市内或市外周边地区的,由城乡居民经营的,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能为市民提供劳动就业和农业教育机会、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多效能农业生产模式。这样界定现代都市农业,能引导都市农业朝着多效能方向发展,使都市农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其合理性如下。
(1)这种定义强调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人只有转变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消除农业的负外部性效应。现代社会在都市区域开展农业生产,就是要转变农村地区破坏生态环境、缺乏人文关怀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挖掘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质生活空间的产业系统。
(2)涵括了目前出现的都市农业的所有经营类型。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都市农业出现了种植农业、养殖农业、楼宇农业、园林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等经营类型。都市农业概念应该涵括这些经营类型。
(3)概括了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现在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不仅是城郊农民,还有市内的园林园艺工人、居家赋闲的退休市民、城市家庭主妇等。我们在定义中用“城乡居民”一词概括了这些都市农业经营者,强调了都市农业的经营主体。
(4)规范了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都市农业应该特指在城市区域进行的各种农业生产。界定都市农业概念必须确定其区位范围和地理空间。如果都市农业定义不限定在城市区域,在实践上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操作上难以与乡村农业划定边界,也不便于都市农业的行政管理。所以,在定义中突出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是必要的。
(5)突出了都市农业的多重功能和产品特性。都市农业能为城市提供生态环境、安全食物、劳动就业、休闲娱乐场所、环境与农业知识教育场所;提供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缓解精神压力、陶冶情趣的生活方式。这些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功能是都市农业区别乡村农业的一个根本特点。
二、现代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和经营现状
作为城市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市农业应该成为一种产生经济、生态、人文、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式和发挥经济、生态、人文、社会功能的农业发展方式。自现代都市农业兴起以来,世界各地出现了新奇各异的多效能的都市农业经营形式。
(一)都市农业主要经营形式
(1)郊外生态防护林业。这是人类为了调节城市气温、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城郊地区开发的一种都市农业。这类经营领域在食物短缺的时空环境里不受重视。在过去,许多城市郊区本应成为生态防护地带,但被一座座工厂、养殖场和一块块蔬菜基地所占领。结果造成城市周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和地下水枯竭、空气质量下降。有了这些教训以后,人类才重视郊外生态防护林业。如近年,法国用财政在一些城郊山区和岛屿建立了7个无住户的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9]。近些年我国一些特大城市也开始重视这种都市农业。如北京,在2005年制定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提出,将重点支持京津风沙源治理、建立第二道绿化隔离带、营造水源保护林;又如上海,在“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要把上海城郊结合部建设成为城市的绿色屏障、安全空间、城市生态补充基地。
(2)郊外食物农业。这是建在生态防护林业带和城市之间的,给市民提供安全粮食、蔬菜、水果、肉食蛋禽、奶制品等食物的一种都市农业。其经营领域包括蔬菜种植、粮食生产、家禽家畜养殖、水果种植、食品加工等。由于市民需要足量的、安全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郊外食物农业将向生态化、优质化、集约化、工厂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另外,发展郊外食物农业,要以都市市场为轴心、要注重资金、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要注意引进工业生产管理技术和生物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尤其要以生产优质安全的高档农产品为经营目标。只有这样郊外食物农业才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3)城市园林园艺农业。这是都市农业服务城市的主要表现,也是人类通过农业手段为城市提供绿色空间、园林景观、绿色公共活动场所、优质空气的重要领域。这种农业活动有悠久历史,自古以来,人类就重视城市园林园艺建设。现代市民把城市园林园艺美化视为都市农业的重要领域,并利用园林园艺工程美化城市空间。如法国,用绿篱带将住区与工厂、高速公路及污染区隔开,以营造宁静、清洁的人居环境;一些新城刻意保留部分农业用地,在城内种植蔬菜和花卉,制造农业景观。巴黎大区在城市规划中划定了自然保护区和农业保护区,提出要将农田、河谷、森林、公园等绿色空间联结起来,形成贯穿整个大区的绿色脉络[10]。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包括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和市内绿化、美化工程两大领域。前者是城市园林园艺农业的初级产品生产过程或原材料供应过程,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农村。后者是城市园林单位或郊区园林园艺公司将郊区的林木、草皮等其他植被移栽到城市住宅区、街道和道路两旁、街心花园、市内公园以及其他绿化地带的过程。两者是园林园艺市场的供求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是市内绿化美化工程的基础,为城市绿化和美化生产源源不断地供应原材料;市内绿化美化工程是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的价值体现,为郊区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提供了强大需求。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发展过程就是这两种生产的协同过程。
(4)城郊旅游农业。城郊旅游农业属旅游农业,源于西方市民乡村旅游,在国外有70多年历史、在中国有30年历史。但世界各国对其称呼不同,德国叫“度假农庄”;日本叫“度假农业园”;澳大利亚叫“休闲牧场”;奥地利叫“农家旅游”;韩国叫“观光休闲农园”。它有农业公园、观光农园、体验农园、教育农业等四种经营形式。农业公园就是经营者在农业生产中融入城市公园经营元素,将农业生产场所转变为城乡居民观赏、游览的城郊公园;观光农园就是城郊农户将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以及农产品观赏或采摘活动成片开发为供市民旅游的场所;体验农园就是城郊农户用租种方式将耕地转化为供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劳动乐趣的场所;教育农业是郊区农业经营者或市政府为了给城市孩子提供一个了解农业知识和农业生产过程的机会而开发出来的都市农业经营模式。城郊教育农业是在城市传播农业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经营方法各不相同。如日本是把城市子女送到郊区农户家寄宿并参加农业劳动;法国将其作为农业职业培训方式。法国政府规定凡从事农业者都要在教育农场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为此建有1000多家教育农场,并受制国家农业部门职业培训中心。法国的城郊教育农业效果比较好。
(5)市内楼宇农业。这是城市内的居民在城市楼宇间可用空间里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多功能农业经营方式。楼宇农业的产生源自市民对田园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住区生态环境的高要求。世界上解决了食物保障问题的市民一般把从事楼宇农业作为调节和美化生活的手段,而处于食物供应短缺状态的市民一般把发展楼宇农业作为家庭食物供给的一条途径。但是在农业生产受到工业化污染的情况下,一些市民也重视楼宇农业生产,将它作为解决食物安全的一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市内的楼宇农业成为城市食物农业的一部分。市内楼宇农业根据生产地点不同,有多种经营方式:第一,自家庭院、阳台、楼顶甚至外墙等狭小空间的绿化与美化种植,包括室内、阳台、庭院种植观赏性植物和水果植物、盘载蔬菜、小动物饲养,室外墙壁植草和藤蔓植物种植;第二,楼盘间空的绿化和美化种植,包括种草、植树;第三,旅馆饭店接待大厅的美化种植,包括移动的盆载植物和固定的植物装饰;第四,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绿色种植,包括街道绿化美化种植和钢架吊盆蔬菜种植。
(6)都市文化农业。这是农业经管者借用文化产业经营技术,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给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文化旅游服务、农业手工艺品、农村文化产品,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收入的农业经营形式。主要有四种经营方式:第一,民俗旅游。这是经营者以民俗事象为经营内容、以文化旅游社区为经营空间,为市民提供旅游服务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都市发展民俗旅游具有优势,因为都市人多,旅游服务需求量大,而且交通区位好,所以都市民俗旅游发展比较快。第二,农耕文化展览。这是经管者按照农业发展历史线索通过实物和文字资料将农业文化在展览馆展示出来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这种经营项目具有较强的农耕文化传承价值,我国已出现这种都市农业经营方式。第三,农产品展览。这是经管者借助会展文化,在城市空间和特定时段,举行的农产品交易活动。世界各地许多大城市年年举办农产品展览会。第四,节庆农业。这是经营者利用节庆活动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发展农业经济的经营形式。举办农产品文化节的目的不在于做博物馆式的陈列展示,而在于将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农业社会的日常生活模式与情境氛围分享给市民和外地来客。
(二)都市农业经营现状
国外比较重视都市农业,发展比较快,形成了一定规模,在解决粮食安全方面发挥出特殊功效。有专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有8亿人口从事都市农业经营,其中的2亿人口从事销售,他们中有1.5亿人是全职的(Smitetal,1998)[11]。由于世界各国的食物供应水平不一样,各国经营都市农业的重点领域不同。
在农业欠发达国家,不仅从事都市农业的家庭很多,而且主要从事食物生产。如生活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等国城市中的6.5亿市民中,就有2.5亿人通过都市农业获得部分食物。都市农业不仅是粮食短缺国家的市民解决食物自给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他们提高农业食物品质的办法。如有专家称,在哈瓦那,城市菜园明显提高了农户家庭及其所在社区的食物数量和质量(尼科·巴克,2005);在低收入家庭消费的食品中,城市家庭食物自产比例不断提高。有专家统计,在东雅加达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达到18%;在坎帕拉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达到60%;在内罗毕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已达到50%(Mougeot,1994)[11]。
在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重点是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如英国想通过发展都市生态防护和园林园艺农业措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目前英国在20多个城市的原用于工业生产的土地上实施所谓的“城市农庄计划”。如德国采用生态保护农业措施恢复城郊矿山废地生态,如埃森市将城市内原来用于煤矿开采的土地转变成为都市农业规划用地,在废地上发展都市农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又如城市国家新加坡就是通过发展都市农业,不仅改善了国家生态环境,把新加坡变成了世界著名的花园国家,而且已经改变了国家农业食物生产短缺的现象,实现了肉类供应完全自给和25%的蔬菜的自给(Smitetal,1995)[12]。
在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比较全面。郊外生态防护林业、郊外食物农业、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城郊旅游农业、市内楼宇农业、都市文化农业等具体经营领域,在我国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发展。我国的省会城市都建有郊外蔬菜生产基地,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新鲜蔬菜,甚至为城市超市提供一定数量的有机农产食品。我国一些特大城市还建设了郊外生态防护林体系。基本上所有大城市都兴办了旅游农业,尤其是农家乐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一些特大城市还发展了文化农业,如北京有316个郊区行政村开展了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接待户达13819户。北京房山区的韩村河村于2003年就修建了500多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大兴区的庞各庄镇于2004年建起了占地面积2.3万余平方米的国内首家西瓜博物馆。大兴区于1988年首创性举办了西瓜节,到此已举办18届;大孙各庄镇举办葡萄采摘节;北务镇举办蔬菜采摘节;李桥镇举办西甜瓜采摘节;北石槽镇举办鲜杏采摘节;龙湾屯镇举办果品采摘节,他们以节庆方式招揽人气,以城区市民的广泛参来实现农产品的促销。现在北京农产品文化节已成为全国各市仿效的范式。
三、都市农业的多效能特征
都市农业是现代多功能农业的一种,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效益,能发挥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具有多效能特征。
(一)都市农业的生态效益与生态功能
都市农业的郊外生态防护林业、园林园艺业、农作物种植,向城市提供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的生态屏障、绿化隔离带,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都市农业还可以防止和减轻都市外来不利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危害。都市农业与市内园林绿化美化农业一起还扮演着城市清道夫的角色,不仅大量地、持续地接受、储存、消纳、降解、净化都市排出的气、水、固体废气物,而且将城市中大量排出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生活垃圾通过农业的有效利用变为资源,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损害,保持城市的正常运转。同时都市农业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防止市区无限制地扩张,维护了农村地面自然景观。市内楼宇农业还扩大了城市种植空间,促使室内氧气与二氧化碳得到平衡、能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室内温度、吸收空气中被污染的灰尘和废气,帮助市民建立了一个宜居的小气候。就北京城郊食物农业产生的生态效能来说,2002年仅京郊农田生态系统在调节大气成分方面就产生了49.3亿元生态价值;在净化环境方面产生了109.63亿元生态价值;在蓄水方面产生了6.03亿元生态价值;在生态服务方面产生了293.4亿元生态价值[13]。
(二)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经济功能
由于都市农业具有经济上的区位优势、接近城市市场、拥有庞大的购买力旺盛的消费群体、具备走集约经营和发展设施农业所需的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而且产业分工比较发达,所以,都市农业的经济效能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1)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增收能力。根据文化等人的研究,北京从事都市农业生产的农户人均纯收入,2002年为5880.1元,2003年为6496.3元,其增幅为约91%。这种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根据近些年的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统计,我国农民的年均人平纯收入不过3000元,只有北京郊区农民年均人平纯收入的50%;全国农民年均人平纯收入增幅约为20%,其增幅能力不到北京郊区农民的一半[14]。(2)促进了城郊第三产业发展。都市农业直接促进了郊区农村旅游业、物流业、畜牧业、种植业的发展,间接促进了郊区农村交通运输、通讯、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推动了郊区农村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发展,对周遍农村地区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辐射作用。更主要的是都市农业提高了农村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在农业走上设施化生产、精确化生产、优质化生产轨道方面起了促进作用,改变了农业经营落后面貌。以北京都市农业为例,到2003年为止,农机化程度达到70.4%;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06%;节水设施控制面积达到81.2%;农户计算机拥有率达到16%。这是乡村农业无法达到的[15]。
(三)都市农业的人文效益与人文功能
都市农业的环保生产相对常规农业的化学化生产,使农业具有了人文关怀特点和人文效能,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市农业为市民提供了享受田园生活和从事养生劳动的机会,丰富了市民精神生活、锻炼了市民身体,加强了市民生活保健,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2)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都市农业通过农业生产改善了城市空间结构、降低了城市污染,促进了室内外的碳氧平衡,为市民创造了宜居环境。(3)满足了市民的食物安全需求。都市农业为市民提供蔬菜、粮食、肉奶、水果等食物,丰富了城市食物供应。同时通过生产无公害的、绿色的甚至有机产品,为市民提供了安全的、优质的、有营养的农业食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概率,为市民身体健康建立起了食物保护屏障,满足了市民对高品质食物的需求。(4)传播了农耕文化、改变了市民文化结构。都市农业通过发展会展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较好地向市民尤其是年轻人传输了农业知识、农艺、农耕精神,直接促进了农耕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提高市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另外都市农业通过发展楼宇农业、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采摘活动,使市民的审美文化和认知文化发生结构性变化。
(四)都市农业的社会效益与社会功能
都市农业是沟通城乡的产业形式,具有较强的社会效能:(1)都市农业利用工业社会提供的物质设备和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和在工厂内从事园林园艺生产,使得社会的第一、第二产业得到有机结合。(2)都市农业使农民进城,在城市内部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为市民下乡旅游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为市民体验农业提供耕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的直接互动,有利于市民与农民的结合。(3)都市农业加速了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的交流,这有利于消除城乡居民的文化隔阂,为城乡一体化奠定了文化基础。(4)都市农业为城市家庭妇女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使她们通过都市农业更好地控制家庭资源,提高了低收入城市家庭妇女的地位。(5)都市的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吸收了城市剩余劳力,如达累斯萨拉姆的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城乡35000个家庭提供了工作机会;内罗毕的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15万个家庭提供了工作机会;哈瓦拉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城乡居民提供了3万个带薪工作机会,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16]。(6)都市农业加速了逆城市化进程。逆城市化是城市居民把自己的居住地向城市郊区转移的现象,这有利于对缓解城中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问题。都市农业为市郊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加速了市郊交通、教育、供排水系统、电力、公共休闲场所的建设速度,有利地吸引着市民向郊区转移。所以,都市农业是我们解决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2]张禄祥、郑业鲁、万忠.我国都市农业研究概述[J].广东农业科学.2005(3):85-87
[3]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4][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蔡建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
[5][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蔡建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
[6]俞菊生.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创新体系构筑[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4):207-210
[7]张强.都市农业发展到社会学意义[J].中国农村经济.1999(11):64-68
[8]宋金平.北京都市农业发展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199-203
[9]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10]黄卫东等.中国都市农业探索与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2
[11]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8
[12][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3
[13][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5
[14][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7
[15]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7
[16]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0
休闲农业规划概念范文6
[关键词]城镇化;移民安置;黄河下游滩区;河南滩区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9-0049-05
上世纪末以来,城镇化安置在灾后重建、扶贫搬迁、水库移民、滩区移民和生态移民中被广泛采用,成为1998年长江流域灾后重建、陕南移民搬迁、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移民及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黄河小浪底库区和淮干滩区移民中普遍采用的移民安置方式,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滩区是黄河下游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行洪、滞洪、沉沙的重要场所,在保障黄河安澜和我国经济社会安全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受洪水胁迫和滩区治理影响较大的滩区群众实施移民搬迁,不但是帮助滩区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实现下游河道有效治理确保黄河安澜的必由之路。河南省黄河滩区(不含封丘倒灌区)面积达2116km2、滩内居住人口达125.4万人,分别占黄河下游滩区(不含封丘倒灌区)面积的67.09%、滩内居住人口的66.17%,分布在黄河下游游荡型和豆腐腰河段,具有典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由于贫困发生集中、脱贫难度大,实施滩区移民搬迁成为河南省黄河下游沿黄市县乃至全国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为此,河南省经过长期酝酿、准备,于2014年正式做出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移民搬迁,以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脱贫难、滩区发展难问题的总体规划,并于当年部署搬迁试点。经过两年多探索,围绕安置点建设和群众搬迁,滩区移民安置在民主决策、迁安组织和住房分配等安置工作方面实现了重要创新,为下一步全面推进移民安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安置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现实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分析,揭示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制约因素,以为政府全面实施滩区移民安置工作提供有益决策参考,同时为其他城镇化方式移民安置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一、河南黄河滩区移民安置的现状
实施大规模移民搬迁并进行城镇化安置需要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支撑,目前在河南省黄河滩区实施相关移民安置项目已经具备多方面成熟条件。一是国家黄河治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黄河流域防洪规划》明确提出了在下游进行居民外迁和实施生态补偿的治理途径,《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要求河南省将“扶持沿黄低洼易涝等特殊贫困地区发展”、“加大异地扶贫搬迁力度”等列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国家和省市对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具有明确的决心;二是当前河南省城镇化率接近50%,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非农部门和城镇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为滩区移民搬迁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三是近年来河南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连年保持较快增长,已经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为滩区移民搬迁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四是现代农业有了长足发展,农业机械化日益普及、农业生产服务蓬勃发展,使得农业生产作业半径扩大、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适度规模化经营模式日趋成熟,使得通过促进土地流转有效保护和充分实现搬迁居民的经济利益成为可能;五是面对滩内的生活和发展困境,群众搬迁意愿十分强烈,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这些有利条件和良好发展基础上,2014年12月25日,为了科学有序、积极稳妥地推进滩区移民搬迁工作,河南省选择范县、封丘、兰考3个县4个乡镇中受洪水威胁较大、能整村外迁安置的14个村庄作为第一批试点,开始全面推进黄河滩区移民安置试点,以为全面推进移民搬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其中,范县两个乡镇分别涉及6个村、1295户、4707人和2个村、742户、2277人,封丘县涉及1个乡镇共计5个村、2053户、7636人,兰考县涉及1个村、586户、2100人(数据为规划数字,实际搬迁中有所调整)。试点计划安排资金12.04亿元,资金来源中中央财政性资金占27.16%,省财政占9.80%,各县合计占6.31%,群众自筹占13.62%,整合部门项目资金20.52%,节余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等其余资金占22.51%;用途上,用于住房占57.7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占29.82%,安置地占地补偿占5.90%,水保和环保等其他资金占0.58%。试点组织上,根据试点推进时间节点特征,划分成6个阶段19个环节,每个环节根据任务性质不同,分别由相应的县乡政府、项目法人、省直主管部门等作为主办单位,其他相关责任单位作为协助单位实施推进。目前,第一批试点大部分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已经到位,部分试点群众已经完成安置入住,正在进行土地复垦并完成节余指标交易。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随着各地第一批试点群众陆续搬入安置社区,移民安置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一是探索出了能够实现迁建工作民主决策、公众参与的科学载体。封丘县经过实践,探索出了以迁建理事会为载体的民主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由迁建理事会表决通过的各项方案获得了群众普遍认可,对迁建招标和建设过程监督也使群众得到了安心,对移民迁建工作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二是强化各类扶贫资源的整合利用。各地积极整合交通建设、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支农、扶贫和社会资金,支持安置区配套公共设施建设;优先安排土地年度计划指标用于安置地建设,解决安居和产业发展用地问题;通过公租房建设,解决老年和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住房问题。三是立足特色优势在产业发展上狠下功夫。濮阳市积极引进汇源集团、君乐宝集团等8个知名企业落户滩区,共谋滩区发展路;封丘县积极争取国家基金,在安置地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农民创业园,并依托临近的环卫起重产业园,多措并举解决安置群众就业创业问题。四是大力引进现代农业企业,努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积极发展土地托管和农业服务,多途径解决搬迁群众土地权益实现问题。
二、河南黄河滩区移民安置的主要问题
(一)安置途径选择与安置地定位发展问题
以城镇方式实施移民安置,从安置对象去向来看,可以分为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其中集中安置可以根据安置地建设的城乡类别分为建镇和新村两大类型,而依据城镇区位、规模和定位还可以建镇分为新城和特色小镇两种类型。河南滩区安置目前以集中安置为主,建镇安置又占了其中绝大多数;分散安置虽然也被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所鼓励,并且允许在宅基地复垦后按照相同标准领取安置补助,但是在实际安置中较少。安置地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格按照城镇标准设计建设,并兼顾群众农业生产的需要,规划了农机具存放场所;部分安置房建设还采取了乡村院落设计方式(如兰考安置社区)。采取集中安置,好处是可以减少由于多样化安置带来的不可控风险,但是也存在安置途径单一、成本过高、增加了部分安置对象机会成本(即已进城安置对象需要在购房安居上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等问题。采取建镇安置,目前主要是基于节约土地和建设成本考虑,并非是基于安置地发展定位作出的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安置地规划建设往往基于安置规模考量,而不是基于安置地长远发展作出的系统安排,缺乏合理的顶层设计,因而在涉及到产业发展、群众农业生产需求时不得不作出诸多临时调整和安排。这样就出现了以城镇进行安置规划和实际上非城镇化发展模式之间的冲突,因此在进行住房建设、住房安置和发展产业时难以利用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形成的市场机制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导致财政和群众经济负担过重。
(二)安置地产业选择与培育问题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也是以城镇化实施无土安置的重要基础。尽管在试点探索过程中,各地对产业培育问题下了很大力气,产业规划也是安置地规划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产业培育和就业问题仍然是安置地发展面临的最大风险,也成为关系到当地居民能否长期稳定安居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影响安置地产业选择和培育的因素涉及到多个方面。首先由于移民安置采取的是试点先行,但目前在省市和县级层面仍然没有明确全面实施移民搬迁的规模和时序,安置地区域定位和安置规模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客商投资面临一定的投资风险。其次,部分安置地规划建设是建立中长期发展预期基础之上的,在经济新常态下,外部发展形势较为严峻,一些规划中的重要交通等基础设施推进缓慢、不确定性较大,客商投资避险情绪比较严重。再次,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当地劳动力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中老年劳动力比例较大,普遍缺乏工业生产和服务业技术技能,整体劳动素质较低。最后,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延伸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当地政府、企业和居民普遍缺乏相应的资金、经营、管理和技术能力,滩内外土地资源整合也面临着农业合作组织发展水平较低、用地成本相对过高、滩内现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
(三)移民安置资金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功能的完善是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由于是在一片空白地上建设新城、新镇,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在移民安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国家、省和市县政府在安置地投入了大量的专项资金,同时允许将涉农资金和扶贫资金向安置地建设倾斜,集中使用,但是资金问题仍然是安置地建设和群众安居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相关基础设施配套问题也以各种形式出现。首先,尽管安置资金和各种资源已经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合理统筹使用,但是仍然在大的类目上有较强的限制,新形势下一些新的安置项目建设仍然缺乏合适的资金来源。例如,为了尽可能节省土地资源,部分安置社区规划了7层以上高层住房,但是电梯购置却不能使用安置资金,只能群众自筹。其次,地方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仍显吃力。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县级财政不仅要完成住房和基础设施部分资金配套,同时在群众动员、迁建组织和产业发展方面也形成了较大的管理投入,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投入不仅仅是人力的投入问题,物质投入也越来越高,成为县级财政越来越大的压力。第三,群众住房投入压力和居住成本凸显。当前,安置地住房建设按照略高于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核算住房标准,进而根据建设成本核算安置成本,各级政府出75%左右,居民仅需要出资25%多一点。但是在实际调查当中发现,由于安置地公共空间、商业空间和居家老人小孩比例与城市相比有很大不同,再加上需要为一些农业生产资料腾出空间,群众在选择时往往就高不就低,再加上装修费用,实际花费往往是项目规划中估计花费的两到三倍,即高达10万元左右。此外,由于搬迁到安置社区后水、燃料甚至蔬菜不能像以往就地解决,取暖、降温耗电开支也高于原有居住方式,基本生活支出也远高于原有居住方式,对相当一部分群众形成了较大的经济压力。最后,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安置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例如,为了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安置社区往往规划有一定的产业空间和商业空间,产业发展和商业发展较纯粹居民安置对基础设施建设规格明显要高,如何衔接基本需求和较高层次需求之间基础设施配套成为新问题;安置地住房建设以多层和小高层及高层为主,当前一些社区通过社会资本建设供气站、车辆运输方式供应燃气,居民使用成本明显偏高,成为新的待解问题。
(四)集中安置居民资产处置与发展问题
与先转换职业身份到城镇谋生逐步实现城镇移民的自愿城镇转移不同的是,以城镇方式开展移民安置始终具有明显的非自愿性本质和职业身份过渡的阶段性任务,安置群众农业生产工具(特别是大型农业生产机械)和处置农业生产资源(特别是土地)问题在移民安置中成为能否使群众长期安居的重要因素。当前,滩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的居民资产处置和发展面临着诸多突出矛盾,成为当前安置地通过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和农业合作经营逐步妥善解决土地、农业生产工具和家庭经济发展等突出问题的关键制约因素。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和非农业融合发展及农业服务发展仍然不足,亟待政府加大引导、扶持和培育力度加快推进,同时也亟须强化现代农业企业的引进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及农业服务市场的培育。二是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技能水平不足,在转型到非农部门或者从事现代农业时难以满足现代生产需要,亟待加强安置群众文化和技能教育。三是当地非农产业发展不足,亟待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增强安置地产业吸引力。四是由于安置地群体的特殊性,老年、妇女和儿童比例以及贫困和鳏寡孤独残等特殊群体比例要远高于一般农村和城镇,需要在文教体卫、特殊岗位和社会救助等方面作出特殊安排,以照顾这些群体发展的需求。
三、全面推进黄河滩区移民安置的对策
(一)优化移民安置总体思路
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试点探索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顺利实现移民安置工作的全面推进,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对其总体思路进行优化。第一,将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调整为与供给侧改革、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基本原则方面突出“分散安置”和“区域联动”内容,大力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群众在滩区移民政策和房地产去库存双重政策的经济支持下以家庭为单位向城镇转移,实现目的城镇去库存与安置地减压力共赢;建议构建合理机制,依据黄河下游防洪区省辖市城市规模、财力和房地产库存压力给予接收任务,在一定的竞争和补偿机制下实现区域联动。第二,突出产业为基、就业为本,要求安置地的选址、规划和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县域经济、交通条件和资源基础,将其与国家、省及市县城镇、产业和交通体系规划与发展进行全面对接,为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第三,突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并赋予更多涵义,要求依据安置地建设规模、区位和农业生产等条件,将安置地分别按照县域副中心城镇、特色产业小城镇、服务型小城镇和新农村进行规划建设,城镇用地比例在上述类型中依次降低,基础设施和非农产业发展要求也依次降低,人均住房面积依次提高。第四,突出重点建设和循序渐进及尽力而为原则,要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按照群众生活和产业发展优先次序,将住房建设和产业用地放在重要位置,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群众和产业需求;要着眼长远发展需求,在规划建设中为后续移民安置和周边群众向城镇型安置地转移留有发展余地。第五,要突出绿色化发展,承接产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承接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努力发展高效绿色农业、乡村休闲和湿地生态旅游,加大沼气、太阳能、风能等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降低分散用能设施建设和用电成本。
(二)完善移民安置规划体系
针对当前移民安置试点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还必须在上位规划、安置地总体和专项规划等方面进一步进行完善,以全面推进滩区移民安置的需要。在上位规划方面,需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现代交通体系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进行调整,特别是需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以满足安置地建设用地需求和滩区绿色产业发展需要,对城镇和现代交通体系规划进行调整以增强安置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在安置地总体规划方面,对安置地人口自然和机械变化进行科学预测,合理规划安置地建设和未来发展空间,根据产业发展、居民生活、生态建设需要,并结合当地老年、妇女、儿童和鳏寡孤独残等特殊群体比例相对较高的特点,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在专项规划方面,在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上位规划有效对接、与安置地发展充分结合的基础上,根据安置地类别特征分别突出相应的特殊要求,对定位为县域经济社会副中心和特色小城镇的,突出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规划,使之成为安置地及其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和吸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场所;对定位为服务型小城镇和新农村的,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和现代农业规划,使之成为安置地及其周边农村地区文化、教育、卫生和体育等公共服务的中心地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点。
(三)加强顶层设计和政府投入
要实现安置地的可持续发展,还依赖于体制机制创新和政府持续投入,以构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动力。首先是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将具有城镇发展定位的安置地按照城镇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用地性质按照城镇国有土地进行征收、出让,使安置地建设和发展能够充分借鉴和利用国内城镇化探索过程中形成的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不能实施城镇用地政策的,划定一定比例的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率先进行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探索利用市场机制加快安置地建设和开发的创新机制。其次是要持续加强政府对安置地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对进入安置地和滩区的工业企业和农业企业采取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扶持既符合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政策,又能够充分发挥安置地区位、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同时还能够做大做强并构建起相对完善产业链的工业企业和现代农业企业在当地发展,支持当地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依托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进行创新创业和发展壮大。最后是要持续加强安置地投入,尤其是要加强交通、电力和燃气等需要外部网络环境支持的基础设施投入,以降低生产经营和生活成本,增强投资吸引力;鼓励各级政府通过整合资源和增强本级财政资金投入,以产业引导基金、产业培育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和就业稳岗奖励补助基金等形式,加强产业发展和吸纳就业支持力度;加强对当地劳动力培训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当地劳动力结合自身条件并根据产业发展实施订单式、定向式培训,以尽快适应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经营的要求。
(四)激发市场和社会资本活力
安置地的稳定快速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优势,也离不开社会资本的支持,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发力。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强基础设施、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过程中招投标管理,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效率降低成本。二是划分安置地开发建设过程中政府和社会资本边界,基础设施、安置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属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在加强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尽量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放大财政资金效应;产业发展、市场建设运营和商业设施尽量留给市场,通过竞价、竞效机制,让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市场活力强、发展机制灵活的优势,加快产业培育和商业发展。三是充分发挥金融作用,允许安置地管理机构和群众以资产权益为抵押,进行市场融资和住房贷款,缓解安置地投资和群众住房的即期压力。
(五)强化安置群众权益保障
稳得住,是移民安置工作是否成功的重要考量指标。要让群众稳得住,除了安置地稳定快速发展奠定的经济基础外,还需要加强对安置群众各项权益的保护,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以土地权益代表的资产权益保护,需要从多个方面发力。首先,是要以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农业技术服务发展为基础,加快拓展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等土地权益实现途径,创新群众以大型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服务入股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途径和机制。其次,要在满足黄河下游治理和防洪管理要求下,加大对滩区土地投入力度,提高滩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滩区土地资源质量,引导滩区土地资源有序可持续开发利用,使滩区土地资源能够实现保值增值。最后,加快滩区土地确权登记,尽快在滩区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和抵押试点,进一步拓展土地权益实现途径。此外,还应该做好农村老人、儿童和孤残等特殊群体照顾和救济工作,稳定滩区发展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学部.关于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2):153-155.
[2]丁同民,韩鹏,生秀东,王宏源.黄河下游滩区移民搬迁问题研究――以河南省黄河滩区为例[J].中州学刊,2014,(12):80-84.
[3]危丽,王春兰.三峡库区移民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7,(5):137-140.
[4]张宝森,张厚玉,马卫东.黄河下游滩区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22,(5):61-65.
[5]葛根高娃,乌云巴图.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的概念、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24,(2):118-122.
[6]杜云素,李飞.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水库移民的安置策略[J].农村经济,2014,(6):109-112.
[7]李鸣骥,黄立军.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几种城镇化模式对比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3,(5):42-47.
[8]康兰媛,朱红根.湖区农户湿地保护与移民建镇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鄱阳湖区农户调查问卷[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