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1

关键词:村庄规划

内涵

问题

建议

《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流。村庄规划迅速崛起,成为规划工作的重要焦点,相关理论不断探索完善。本文以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村庄规划为例,对沿海地区村庄规划进行探索。

一、村庄规划的概述

(一)村庄规划的任务

村庄规划工作的任务是:以村庄所处乡镇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在村庄管辖的地域范围内,通过对全村现状条件、规模和发展方向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村庄自然资源,调整村庄产业结构,将行政范围内的山、水、田、林、路的治理和生产、生活、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的建设相结合,统筹考虑,协调发展。

(二)村庄规划的基本步骤

第一、调查、搜集和分析研究村庄规划工作所必需的基础资料;

第二、确定村庄性质、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产业发展规划,拟定村庄发展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第三、用地布局规划,包括村域范围的用地规划,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村庄范围的建设用地规划,合理选择村庄各项建设用地,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拟定村庄规划布局结构;第四、确定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原则和实施的技术方案,对其生态环境以及防灾措施等进行安排;

第五、拟定旧区利用、改建的原则、步骤和方法,拟定新区发展的建设分期等;第六、利用当地景观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拟定村庄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设计方案,以及绿化系统、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第七、安排村庄各项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二、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发展现状及规划编制背景

石排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北部,面积56平方公里。作为东莞市欠发达镇,城市化程度相对较低,城市、乡村特征并存,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全镇18个行政村由于长期以土地、环境为基础的粗放式发展呈现了经济实力较强,产业结构单一,土地资源紧缺,人文居住环境较差,配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特点。石排镇村庄规划目标是完成两大任务:一、调整产业结构,明确发展方向;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三、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村庄规划主要内容:

石排镇村庄规划主要包括行政村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两大板块,具体的内容如下:

(一)协调上层次规划,村域范围内须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深化规划设计。

(二)明晰村庄空间布局方向,深化、落实上位规划要求;

(三)确定村域范围内农用地、村庄居民点保留用地、经济发展用地、村民住宅拆迁安置用地和村经济发展预留用地等用地的规划布局;

(四)确定行政村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策略;

(五)确定规划范围内人口、开发建设规模、旧村拆迁用地面积,制定切实可行的拆迁方案和拆建方案;

(六)合理统筹安排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市政公用设施;

(七)对规划区内重要节点和开放空间按修建性详规深度进行重点整治设计,保护历史风貌;

(八)对旧村安置用地和新增建设用地提出规划设计要求;

(九)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村庄整治时序。

四、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当前村庄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庄规划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指标体系,规划成果水平有待提高村庄规划是全新的理论课题,理论体系、指标体系还值得探讨和完善。村庄规划编制实践中,城市规划、镇村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在村庄规划中运用难以适用,技术管理比较混乱。

(二)村庄规划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城乡规划法》规定“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乡规划法》把村庄规划纳入为法定规划之一,国内有部分省市,如广州、云南、福州等省市已经出台了村庄规划相关办法规定,但是总体来说,村庄规划相关的配套

规范仍未系统化完善。

(三)村庄规划可操作性较差

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应该切合村庄发展实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需对村一级的意愿给与足够的关注。按照城乡规划法规定,村庄规划编制主体是镇一级人民政府,不可避免了规划编制工作是以落实上层次规划为主,村一级的要求难以得到保证,造成村一级编制规划积极性不高。

(四)其他问题

在石排镇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还出现了不少其他问题,比如村庄规划收费方面,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收费标准,这给组织编制规划单位和规划设计单位的收费都造成一定的困难。

五、村庄规划的建议

(一)完善村庄规划理论体系

以我国新农村建设活动为推力,在建设过程中总结经验,加快村庄规划相关的理论研究,逐渐形成完善的理论和指标体系,明确村庄规划该有的内容和深度,注意区域差异,提出各理论、规范在不同区域的适用性,逐步建立起统一、完善的理论体系。

(二)迅速建立村庄规划配套的法律体系各级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学习村庄规划基本理论,加强对村庄规划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研究,迅速出台村庄规划的相关办法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明确本地区是否编制村庄规划,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并注意各层次规划的协调,明确规划取费及其他实际问题。

(三)加强村庄规划宣传,提高公众参与,保证规划实施在社会上加强村庄规划内容和意义的宣传,强化公众特别是村名的规划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度,转变基层发展思路,保证规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赵月莲,王刚:浅谈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需要把握的原则[J]. 民营科技,2010,(01):86,200

[2]顾姗姗:乡村人居环境空间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7 .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2

关键词:村庄绿化建设;举措;存在问题;发展建议;江苏溧水

村庄绿化是溧水县生态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该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村庄绿化建设,实施3年来,全县共绿化村庄230个,累计新植树150多万株。建设力度逐年加大,2007年绿化村庄30个,新植树20多万株;2008年绿化村庄44个,新植树30多万株;2009年绿化村庄156个,新植树超过100万株。建设后的自然村道路和水体宜林地绿化率均达到95%以上,绿化覆盖率均超过30%,基本每个村庄都能形成1~2个绿化亮点,并建设成一大批绿化优秀村。

村庄绿化的建设有效改善了该县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广大村民的生活质量,带动了农业旅游“农家乐”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现对溧水县村庄绿化建设举措及发展建议作一论述。

一、举措

在村庄建设全过程中,溧水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方针,遵循以民为本的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注重绿化建设质量的提高,注重工程建设与富民强村、改善民生的协调,真正将村庄绿化建设做成一项惠民工程。

1.1规划设计先行

一是在建设村庄选择上严格把关。在每年的村庄绿化建设前期,县镇两级林业主管部门都会严格按照《绿化新村建设标准》要求,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安排人员对全县各自然村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遴选出基础条件较好、绿化空间较多、绿化积极性高的自然村作为村庄绿化建设对象。二是精心编制村庄绿化建设规划设计书。针对每个建设自然村制定一套具有各自特色、可操作性强的设计书。在树种选择上合理把握树种的适应性,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绿化树种,做到适地适树,确保新栽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注重乔灌花合理搭配,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在绿量把握上做到绿树成荫、见缝插绿,确保每个自然村新栽苗木不少于5000株,建成后绿化覆盖率超过30%。同时,每个自然村集中精力建成1~2个亮点工程,如高标准的公共绿地、水体绿化等。

1.2争取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将村庄绿化建设列为省“绿色江苏”和市“绿色南京”工程项目,享受每个村5~8万元的省、市级项目资金补助。同时,县财政拿出部分资金用于配套补助,有效解决了村庄绿化这一民生工程的经费问题。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绿化设计和苗木栽植、补植,同时提留部分作为长期管护费用。

1.3狠抓建设质量

一是在每年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县政府以及农林局都组织召开2~3次专题现场推进会,组织各镇分管镇长和农服中心主任参观村庄绿化先进村、交流工作经验,为各镇的村庄绿化工作提供借鉴指导,促进其建设水平提高。二是由县政府及农林局分管领导组成县级督查小组,不定期对各镇进行巡回检查督促,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建设单位整改提高。三是建立以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生态溧水”建设工作督查责任制,每镇由农林局确定1名县级林业技术人员作为该镇村庄绿化建设的技术督查人员,除负责该镇村庄绿化的质量进度督查外,还负责相关技术指导。多项督查指导措施的实施,有效保障了村庄绿化建设质量的提高,确保规划设计书的设计内容落实到位。

1.4遵从民意

村庄绿化在农民居住区内实施,尽管是为群众办实事,但同时也存在绿化植树与群众生产生活争土地的矛盾。为了化解这一矛盾,保证村庄绿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本着以民为本的原则,采取一些措施:一是组织镇村干部做有关村民的思想工作,向其宣传村庄绿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提高其对村庄绿化建设的认可度,自觉配合村庄绿化建设;二是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充分征求相关农户的意见,在不违背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其对树种要求,需果则果、需花则花;三是树木由镇村组织专业队统一栽植,栽植后的树木在谁房前屋后或农田里的就归谁所有,从而提高了农户参与建设与树木管护的积极性,保证了树木的保存率。

1.5从实际出发,兼顾全面治理

同时,为保护绿化成果,针对农村当前实际情况采取了有别于城镇绿化的原则开展绿化。一是控制草坪的用量。许多人提议村庄绿化建设应大力实施草坪绿化,以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一直控制草坪的用量,其主要原因是:草坪管护成本大,每年都需要进行多次除杂、修剪等管护工作。多数村庄绿化后的管护相对比较粗放,定期对草坪进行精心管护还不太现实,一旦管护不到位就会造成杂草丛生,加之牲畜破坏,会严重影响绿化景观效果,弄巧成拙。因此,确立植树造林这一建设重点,将有限的绿化经费集中投入到提高树苗绿量上。二是选择低矮花灌木作为农田区域主干道绿化树种。因农村水泥路两侧绿化空间较窄,紧邻农田,为了降低绿化树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减少农民因此而对树木的破坏,对于农田区域主干道绿化树种,基本选择紫薇、蜀桧等低矮、树冠较小的花灌木,尽量减少香樟等高大乔木的使用,确保绿化苗木与农作物的和谐共生、绿化建设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三是兼顾全面治理。在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在增加绿化总量、提高林木覆盖率的同时,还兼顾进行了村庄垃圾清理、杂草清除、河塘清淤等辅助工作,促进了村容村貌的全面改善,促进了村庄绿化建设与村庄卫生整治的协调全面发展,以村庄绿化建设为切入点,促进村镇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二、存在问题

在村庄绿化建设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受绿化经费和群众认知程度的影响,绿化苗木以香樟、女贞等常规中低档树种为主,榉树、含笑等景观效果好的高档树种以及具有经济和观赏双重功能的果树使用的较少;绿化树木的长效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绿化成果遭破坏现象时有发生;绿化空间大的自然村逐年减少,为今后几年村庄绿化建设造成空间难题。

三、发展建议

一是遴选出榉树、青桐、乌桕等景观效果好、价格适中的乡土树种以及石榴、枇杷、甜柿等景观果树作为今后村庄绿化建设的重点推广树种[2,3],适当引进乐昌含笑、黄山栾树等优良树种进行点缀,减少香樟、女贞等用量,积极向群众宣传各树种优缺点,进一步改变其认知观念。二是进一步完善管护责任制,村庄绿化建成后须由专人管护3年,管护费用从省市补助经费中列支,对于毁绿案件由林业主管部门严肃查处,对于需要较大量涉及绿化树木的水利、土建工程,应由县林业主管部门审批[4]。三是对于村内无较大绿化空间的自然村,以建设围村林为主,营造出“村在林中”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涛.新时期延安新农村建设中的四维和谐构建[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18-20.

[2]周继芬.果树在居住区绿化中的发展前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97-99,101.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3

一、x市村庄的基本情况。(一)我市村庄现状。x市全市域面积X平方公里,辖城区X个街道办事处,X个镇,X个乡。共X个行政村,X个自然村,X多个村民组,每平方公里约X.X个村庄。全市现有总人口约X万,常住人口X万人,流动人口约X万人,城镇化率X.X%。x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其X文化源远流长,素有x之称。x现存地面历史文化遗存X余处,X年被命名为x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目前,x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中,针对全市X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局已统筹考虑,充分结合规划管理工作实际,已制定实施方案,对于每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将采取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实地调研和深入座谈的基础上,以村规民约为指导,正在科学规划编制各村庄规划。目前正分批次进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X个(含传统村落,其中传统村落共X个:X个已完成评审,X个完成规划待评审,X个正在编制)。

(二)村庄改造提升的特征。x市现阶段特色农业发展优势明显(红薯烟叶种植、三粉加工、中药材种植),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生态类型多样,水资源较为贫乏。农业地区村庄现状按照特征分类,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①村庄数量众多,空间分布不均,西部山区村庄建设分散,自然村较多。如:

X村就包含X个自然村;②煤炭开采区村庄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有些已经实施了村庄的整体搬迁。③部分现状“空心村”现象明显,土地浪费严重,有的村庄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如:x以及西部山区;④沿路建设时有发生,受长期以来马路经济的影响,部分村庄沿路建设情况比较严重。如:X;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居住环境较差。如:一些山区村庄,一些相对偏远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村庄。

(三)村庄环境改造提升规划建设。近年来,x市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统揽“美丽x”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启动了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了X个新型农村社区,这些社区大部分已经建成投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对农村村庄以整治提升为主,着重进行村容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其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得到了一定的完善提升,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共打造人居环境先进村X个,美丽乡村X个,美丽乡村群X个,创建省级生态镇X个,省级生态村X个。

我市被评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县。我市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总规纲要》省级评审,《市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基本完成,规划形成“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五级城乡居民点体系。对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村庄优先编制村庄规划,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优秀民风民俗,正在编制历史文化民村保护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村庄有

X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村人口的规划意识较为薄弱。相对于城镇人口而言,农村村民的规划意识较差,规划宣传少,乱盖乱建、不服从规划管理现象较为普遍。(二)资金问题是当前农村改造提升建设的主要瓶颈。由于村庄的改造提升规划建设,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也使得大量的村庄没有经济能力去进行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有些村庄受自然条件限制发展困难。部分村庄地处偏远,村庄所处位置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其规划建设难度大,基础设施修建困难。四)乡镇规划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乡镇的规划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较为欠缺,难以形成高效的指导,且乡镇分管领导更换较为频繁,总体业务素质相对较低。(五)整治空心村办法不多复耕率低。虽然也有一些村庄在空心村整治中创新了一些办法,给予了有效解决,但大部分空心村改造进展慢,政策的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复耕率低也导致了建设用地指标的匮乏。

三、对策与建议。针对当前村庄环境改造提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一)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力度。

X、督促X乡镇进行总规修编工作。X三个历史文化名镇初步规划已编制完成,X年需督促进行评审及其他后续工作;X、对财政局审定的X个传统村落规划进行费用请示、招投标、并督促规划编制进展工作。X、申请财政资金对未进行传统村落规划编制的村庄进行传统村落规划编制。X、督促需做村庄规划的乡镇积极进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二)重视宣传,加强引导。新农村规划建设涉及面广,必须加强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是加强新农村政策宣传。向群众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方针政策,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二是加强规划法规的宣传。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认识到规划管理的严肃性和强制性,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三是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的宣传。使农村干部群众充分认识规划在提高农村居住环境和质量、加快农村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参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区别对待,分类推进。结合国家和省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按我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坚持“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原则,根据村庄所处的处置及产业等,结合x市村庄发展实际,将村庄划分为城镇化改造型、重点提升型、整治完善型、建议搬迁型和特色保护型五种发展类型,制定异质化发展路径,以“配套提升为主、改造重建为辅”,分类指引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村落。对城镇化改造型村庄,按照城镇社区或城市居住区建设要求,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以改造重建为主,为城镇和产业发展腾让更多建设用地指标;对重点提升型村庄,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搞好环境整治和设施配套,整合现有资源,调整完善功能布局;对建议搬迁型村庄,迁入附近的城区或乡镇、就近并入中心村建设,或合并部分迁并村进行异地新建;对整治完善型村庄按照传统村落建设要求,整治空心村,改善村容村貌,以配套提升为主;特色保护型村庄,在保持村庄现有基础格局、布局形态、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现有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和改造,对村庄环境进行美化。

(四)广开渠道,加大投入。一是充分争取上级资金。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巨资支持民生项目建设,要紧跟国家投资政策方向,加大力度,及早做好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对符合上级投资政策的项目进行整合,争取更多的农业项目纳入国家项目建设的盘子,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对已经争取到的上级资金项目,尽快开工,加快推进;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筹资体系。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三是建立和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财政新增投入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对上级资金项目的配套资金列入年度财政一般预算,按时足额拨付

(五)注重培训,强化管理。积极组织对乡(镇)领导干部及从事村镇工作的人员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介绍好的思路和理念,学习借鉴外省、外市的好做法、好经验、好理念、好思路,重点培训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知识,不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新农村规划建设。每个村都要确定相对固定分管村规划规划建设的村干部,经培训后,负责管理本村庄内的规划建设工作。

(六)引进人才,指导建设。鉴于当前乡镇和农村规划建设人才匮乏,难以对乡镇和村庄建设有效指导的现状,建议由县级规划部门对社会公开招聘规划专业人员,按每个乡镇配备X-X名专业技术人员的标准,对乡镇派驻“规划师”,加强乡镇一级的规划技术力量,下村入户指导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建设工作。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4

【关键词】村庄规划编制;问题;解决策略

一、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村庄规划重视程度不够

在过去建设规划过程中,长期重城市轻乡镇、重乡镇轻村庄的观念,导致农村较城市基础较弱,规划部门对村庄规划重视程度不够高,编制单位对任务重、资金紧张的村庄规划积极性不高。

1.2村庄规划编制基础的问题

村庄规划基础薄弱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缺乏基本资料以及指导依据不足。基础资料统计任务重、种类多、经手人员多、统径不一、时间久,变动性大,各种因素都会对规划产生影响,尤其是常住人口数据。二是规划编制人员综合能力较弱,舟山村庄规划起步较晚,很多规划人员虽有较强理论能力,但缺乏农村规划工作经验。

1.3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尚未理顺,规划编制主体混乱,村庄规划质量参差不齐

从定海的实践来看,定海很多行政村只有部分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该部分区域编制控规,部分编制村庄规划,但《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又规定村庄规划以行政村为单元进行编制。以前编制村庄规划的口子有很多,有农办、建设、规划,还有各个乡镇街道,村庄规划的名称也是各种各样,有新农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规划、农房改造示范村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等等,各自编制的目的和重点也不尽相同,规划编制的内容可能只是村庄的某一个方面,很少有规划能从宏观的角度对村庄的总体格局和各项设施等做出全面的安排,导致很多规划只是流于形式,很难付诸实施。村庄规划质量参差不齐,技术路线多样,缺少统一的规范。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村庄建设用地内进行规划管理和规划审批的法定依据。但是,村庄规划到底如何编制,涉及的内容深度如何,以前没有统一的规范,造成各村的规划编制体系较为混乱,导致乡和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审批依据缺失,造成规划管理的混乱。

1.4规划编制脱离农村实际的问题,村庄自身发展诉求难以实现

部分的行政村对村庄规划发展缺乏主动性,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被动性,致使现行的村庄规划在模式上更多地偏向于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虽然《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村庄规划的编制,但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使村庄规划依然是从城市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从整体上说,目前的村庄规划还未能真正切实和完整地反映乡村的需求,在平衡城乡关系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村庄规划和建设的主要目的为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而构建和谐的农村环境。但是很多地方在进行村庄规划过程中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在规划过程中农民参与也较少。如果村庄的规划编制过程缺少与农民的互动,将会造成农民对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再加大部分规划编制人员对农村情况缺少全面认识,势必会影响规划方案的科学性。

1.5村庄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衔接不到位

目前,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分别由两个同级部门负责编制,并且在编制过程中参照的标准以及编制的程序都不相同,另外,两方编制单位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交流,导致两规在土地分类、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村镇建设用地标准和新增建设用地分布等方面出现了脱节现象。

二、村庄规划编制问题的解决策略

2.1理顺村庄规划编制体系,提高村庄规划质量,规范规划审批流程

规划部门应逐步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居设计”的村庄规划编制体系,明确规划编制主体。按照《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规范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审查工作。村庄规划在编制完成后,严格按照辖区村庄规划审批办法进行报批。健全定海特色城乡规划体系,将规划编制和维护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解决规划编制经费不足而产生规划编制相对滞后,规划体系不完善,城乡发展缺乏规划指导的问题。

2.2强化乡村规划队伍建设,转变乡村规划理念,提高规划人员综合水平

通过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实地考察及规划人员交流等办法,深化学习制度,健全学习激励机制,不断提高乡村规划编制与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规划编制水平。转变乡村规划管理人员规划理念,转重眼前利益为重统筹规划、重整体和长远意识;转重城市规划为重乡村规划、重城乡协调发展;转重发展速度为重安全防护,重提高乡村综合防灾能力。

2.3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公众参与,拓宽村庄规划落地资金来源

将公众参与贯彻到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对于村庄规划中的重要项目,要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积极性,尊重农村居民意愿,确立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广泛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切实维护农村居民利益,充分体现村民需求,增强农村居民对规划的认同度和实施规划的积极性,从而保障规划顺利落实。另外在规划落地资金筹集方面,可以积极引导当地村民资金的投入,可按照“谁投机、谁受益”的原则适当建立回报机制,拓宽融资平台,切实实现村庄规划落地。

2.4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

在规划编制时,必须根据村庄类型,注重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结合村庄自身特色,利用村庄本身可利用的资源,灵活利用丘陵、水网、海岛等地形,进行分类编制。在规划手法上不能搞一个模式一刀切,不能搞千村一面,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区优秀村庄规划,要坚持“实事求是、突出特色、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科学编制、逐步完善”的科学规划原则,注重发挥精品规划的品牌效应的方式促进带动作用。对中心村、基层村、及保留村、改建村、整治村等要区别对待。如定海紫薇村应结合东海大峡谷旅游开发建设,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中应体现生态旅游这一特点。

2.5坚持村庄规划编制中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村庄规划中要贯彻可持续性原则, 要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强化“五线”编制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兼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推动城乡区域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村庄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必须要有前瞻性眼光和现代意识,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真正为今后的长远发展起到勾画蓝图的作用,避免因为规划的短视造成长远建设的被动。

2.6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作

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协调,建立工作沟通对接平台和机制,做到统盘筹划、各司其职,实现村庄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同时落地。

三、结束语

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和构建和谐社会,是规划部门践行科学发展的主要载体。我们应本着服务农村、百姓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参考文献:

[1] 金兆森,张晖.村镇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5

【关键词】村镇规划;村庄整治;规划方法

0 引言

由于顺德城乡发展初期未得到系统规划,导致村内基础设施配置不合理、道路交通系统建设不健全、土地开发无序粗放、河涌水系污染严重等后果。由于顺德区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村庄整治与国内其他城市差异较大,国家颁布的村庄整治规划方法的适用性受到一定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顺德区村庄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顺德区村庄发展历史,借鉴国家规范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法。

1我国村庄整治现状

1.1法律背景

1993年颁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是指导我国村镇建设的基本法规,在之后的十几年中,该条例对促进村镇建设活动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继后在2005年,我国出台了《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村庄整治技术导则》等相关规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提供指导意见。12006年,我省建设厅颁布了《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引》,对村庄的建设和整治提供了指引。随后我省颁布《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该意见配合广东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战略,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我国村庄整治成效及存在问题

我国多年来的村庄整治已有众多成果。例如,通过用地布局的调整节约出部分土地,为村庄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途径;通过基础设施的整治,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等。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规划质量不高,村庄规划中内容不够深化、细化;二是硬件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住宅建设、公共建筑、道路交通、绿化景观等方面;三是资金管理不科学,资金投向不明确;四是公众参与性不强,行政干预过度等。

2顺德村庄整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集约用地的需要

过去30年,顺德依靠自身长期集聚形成的家电、家具等传统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由于这种“内生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加上缺乏有效的规划引导,顺德早期乡村的经济发展大多是依靠粗放的土地使用方式。但从当前的发展实际看,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从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增长的角度明确提出了有效控制土地增量、合理确定发展规模的要求,意味着增量发展不再是未来的主要方式。2近年来,顺德为应对土地资源紧缺、土地利用低效、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形象提升等一系列问题,亦逐步明确不能再以增量土地换取经济发展,需盘活存量用地,谋求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2.2传统村落布局的破坏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生活理念的矛盾加深。部分村庄为新增建设用地而填埋鱼塘、推平山体,为满通需求而覆盖村内河涌,为生产需要而占用或拆除古建筑等等,如此盲目粗暴的改造方式使得村内肌理破坏,改变旧有的文化活动场所、街巷空间,进一步导致邻里关系的淡漠、村落文化的缺失。

2.3生活环境亟需改善

明清以来,顺德掀起“弃田筑塘、废稻树桑”的,逐渐形成桑基鱼塘的水乡景观。直至80年代,村办工业起步发展,村内兴起“前店后厂”的模式。90年代至00年代,顺德专业市场与村办工业蓬勃发展,为现时的经济实力打下基础。根据顺德区2011年工业用地普查数据,顺德镇级以上工业区占全区工业用地比例比约33%,村级工业点占比约67%,可见顺德工业以村级工业为主,但这些村级工业点零星散布在各个村居,布局相对较为分散。而且早期工业废品处理不规范,工业污水直接排放至河涌,工业点与村民居民点缺少隔离带,加上空气、噪声污染等问题,极大的影响村民生活环境质量。

3顺德村庄整治的规划方法和方向

3.1弱化规划中的规模预测

控制村庄发展规模,把握村庄发展方向,弱化规模预测对村庄发展的干预。具体为:一是控制村内建设用地规模。建议逐步淘汰村内污染严重的工业,其他零散工业点则逐步迁至镇级以上集约工业区。不盲目增加建设用地,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商业用地的需求。二是合理预测村内人口规模。例如某村规划是通过自然增长率6‰计算新增户籍人口,通过规划新增的商业设施用地计算新增的暂住人口,如此机械式的计算方法忽视了村庄的实际发展需求。村庄的人口预测不宜直接套用城镇的人口预测方法,而是应该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预测。

3.2梳理村落空间的规划方向

依托村落历史文化,结合村落建筑特点,因地制宜梳理村落空间。主要是把控村庄的整体空间格局,挖掘并保留街巷特色,整理公共空间等。例如某村为保护村内历史文化特色,首先根据保护层次划分了重点控制历史街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其次从建筑的体量、立面风格以及所形成的视线通廊等方面控制村内的整体空间格局;然后从街巷的村落肌理、空间尺度、街道界面材质等方面进行保护;再加上复兴原有的公共空间、结合特色建筑设置公共空间等手法,形成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

3.3改善生活环境的规划方法

以村民的生活为本,利用规划方法整治村内生活环境,提升村庄环境品质。村内环境整治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道路系统的完善,道路的建设是以满足村内生产和生活需要为目的,在原来道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拓建,而且需要根据道路的功能选用不同的路面材料及配套道路设施;二是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整治,包括文化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卫生所,健身场所等,可通过活化旧建筑设置室内活动场所,配合绿化设施设置室外活动场所;三是环境卫生设施的整治,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回收站等,例如某村采用农村污水分片分区、就近收集处理的模式,禁止农村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使河涌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村内建设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对垃圾进行统筹收运,代替原来的垃圾池、垃圾屋,防止垃圾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大大的提升村内环境质量。

4结语

本文在分析顺德区村庄整治规划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应该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作出人口规模的合理预测的做法,梳理村庄空间结构应遵循村落历史文化,结合村落建筑特点的原则,具体从道路系统、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三个方面提出整治规划应对方法。在后续开展的村庄整治规划中,建议贯彻本文提出的方法,减轻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影响,提高顺德区村庄人居环境,进而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6

关键词:村镇规划 管理

一、常见问题

一是村庄、集镇的规划与建设、管理相对薄弱,有些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对于城市规划,村庄、集镇的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均较为薄弱。一般村镇编制规划的积极性不高。即使编制了规划,也常常因为农村土地政策的约束、土地调整的困难而难以实施。此外,由于涉农收费逐步取消,村镇管理实际上已实行零收费,目前村镇建设因缺乏必要的硬件和人员已难以管理到位。因此,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投入不足,与其相关的经济社会体制之间还难以协调配合,严重影响规划意图的贯彻和规划有效实施。村镇规划编制与实施监督管理水平都与城市规划相距甚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必须进一步完善村镇规划编制,做好村镇规划的管理工作。

二是由于我省村镇规划起步较晚,群众规划意识还很薄弱,规划宣传工作亟待加强。要加大规划宣传力度,提高村民规划意识,发动村民对规划实施和违章建筑查处工作进行有力监督,进一步健全和强化社会监督机制,从而推动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由粗放、被动管理向依法、主动管理的转变。三是村镇规划建设档次较低。受规划滞后及资金、观念、产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市村镇规划建设的规模档次普遍还是较低。许多乡镇市政基础设施如供水、排水、供暖、镇区道路、垃圾处理等建设严重滞后,村镇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道路,有道路无排水等现象依然存在。许多小城镇仍然走不出二、三层楼和沿路“走廊式”建设的格局,使一些小城镇难以形成较高档次的绿化、美化、亮化,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不高。

二、几点建议

村镇规划是村镇建设的龙头,是村镇建设管理的依据,事关建设的全局,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抓紧抓好,充分发挥规划对村镇建设的调控作用,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引领村镇的建设与发展。

1多方筹措,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1.1在村镇规划编制资金上,要实行市、镇、村以及挂钩单位共同筹措的办法解决村庄规划经费问题,采取县、镇、村自筹为主、挂钩单位扶持和省市政府补贴为辅的方式,落实村庄规划编制资金。

1.2在村庄规划工作开展初期,许多村庄积极性不高,规划意识淡薄,个别村庄还有抵触情绪,对规划的实施效果也存在消极的观望态度。应由上级有关部门组成工作督察组和服务组,深入农村进行调研,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了解村民的想法和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换位思考,对村民意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做好相应的解释和宣传工作,并从一些做的较好的村庄入手,努力打开工作的局面,使村镇规划相关工作能尽早到位,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1.3村镇规划不能死板的执行条规,要通过实地调查,对每个村庄的自然特征、产业特色、历史文脉等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归纳,再结合村民代表的意愿,充分征求乡镇的意

见,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几个轮回的研究,确定规划方向,以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在具体程序上,制定了初步成果村庄汇报—修改—专家评审—修改—成果汇报的编制流程,村镇、国土、建设、文化、农业等部门的广泛参与,保障规划的全面和完整性。

1.4在规划成果上,涵盖了体系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整治、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日常管理的技术规范和农村建房户型指导内容,使村庄规划能在村庄建设和管理上得到充分落实,让村镇规划从专业规范回归到农村建设具体层面上来,让村庄规划得到村民的理解支持和认可,从而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村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村镇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和产业依托、环境等息息相关,在发展上应摆脱框框,重视地方特色与地方资源的规划,发挥村镇本身特有的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多功能多样式的发展模式。切实加强村镇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村镇新农村建设。

2.1应大力扶持区位重要、经济基础较好的重点镇建设。如地处相对偏远,远离中心城区和各村镇的区域中心,现已具备一定的产业优势和经济基础,对周边村庄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此类乡镇在规划建设上应给予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其快速发展。

2.2对于近城区的郊区镇应尽早纳入城区管理。目前虽是建制镇,但已基本与城区相连,此类乡镇不能再按建制镇来相对独立地规划建设,而应及早纳入城区,按城市标准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使之功能定位、设施配套与城区相衔接。特别是对于中心城区与组群之间的村镇建设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要求,今天的村镇就是明天中心城区的一部分,在进一步深化完善全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应尽快专项编制中心城区与周边组群之间的区间规划,合理引导区间村镇的规划建设,切实避免造成重复建设或影响城区功能布局等现象的发生。

2.3对于中心镇所辖村庄、中心村周边村庄和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镇应适当控制其发展,积极引导其向中心镇、中心村发展。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市农村人口根据其经济实力和社会条件的不同,正不同程度的向中心城镇、城市聚集,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村庄人口规模正在逐步减缩。在这种情况下,在加快中心镇建设的同时,对于中心镇所辖村庄、中心村周边村庄和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镇应严格控制其发展,原则上不再编制规划,不再审批规划,适当控制其建设活动。停止镇区居民分散建设住宅,停止地处偏远基础较差村庄的住宅建设。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结合旧村改造进行迁村并点,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住宅向居住小区集中。必须致力于促进乡镇企业向中心城镇集中发展,建立中心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推进中心城镇经济的全面振兴。

3加强管理,维护村镇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1建立健全各级村镇规划管理机构。在增加了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后,应相应地增加村镇规划管理的专业人员。要进一步加强乡镇一级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建设,逐步配备专业人员从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录用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工作。要鼓励专业人才到基层参加管理,针对基层管理的特殊性,在职务晋升等人才政策上要对基层技术人员进行政策倾斜,目前这一政策基本在基层上没体现落实。

3.2加强对村镇规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尽快制定培训计划并定期定量制度化,分期、分批对乡镇的分管领导、建设助理员、部分技术人员,尤其是中心镇规划建设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加强培训,进一步严格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目前这一计划在基层无常态化,对提高村镇规划管理水平有一定约束。

3.3切实加强对违法工程的查处力度。各级规划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要及时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加强执法力度,切实维护村镇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建议行政执法队伍要延伸到基层重要中心镇,要建立村级协管员管理网络和常态化管理。

三、结语

总之,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村镇规划工作如果要走入一个更高、更科学的层次,就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方能指引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走向更高的台阶。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各层次人民的努力下,我国的村镇建设一定能取得全面的胜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