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词] 辽宁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战略分析

近年来,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国内旅游产品种类,延伸了旅游产业链,而且成为城里人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农村文明进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其口号:“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开发乡村旅游既适应旅游消费多样化,更满足了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而且,发展乡村旅游正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可见两者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面貌、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文明素质,以及提升村政的民主管理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目标上完全一致。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这种联合开发、综合利用、统筹协调、整体优化求发展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的开发。

辽宁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发展空间余地较大。根据辽宁省省旅游局制定的规划,“十一五”时期,辽宁省农业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116亿元。在此期间,全省农业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带动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提高1.5个百分点,累计人均增加收入350元;每年新增农民旅游就业3万人,累计增加农民旅游就业15万人,间接从事农业旅游的农民达到60万人以上。面对新世纪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机遇,辽宁乡村旅游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一、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辽宁省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景观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迅速的发展,辽宁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到目前为止,辽宁对外开放的主要农业观光旅游景点类型多样,涵盖了“农业生态观光型”、“参与体验型”、“成郊观光型”和“农业科技型”等。据2007年五一黄金周不完全统计。沈阳、大连、鞍山等主要城市周边的生态旅游成为游人的首选。丹东的天桥沟、五龙山、凤凰山等旅游区(点)接待大批游人。尤以“吃农家饭、赏农家景、睡农家炕、做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旅游备受城里人欢迎。抚顺各大休闲山庄、旅游农庄和渔塘垂钓场所,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大连长海县的“渔家风情游、环岛垂钓游”、甘井子区的“农家乐”吸引大量来自北京、河北的游客。鞍山农家旅游接待6.59万人次。本溪的“农家乐”旅游,黄金周期间接待游人8万多人次,收入800多万元。辽阳的瓦子沟“农家乐”旅游也吸引众多旅游者。

总体来看,辽宁乡村旅游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整体发展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从规模、产品、服务、从业人员素质等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会议奖励等市场需求。

2.辽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自辽宁开发观光农业旅游以来,确实己经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1)发展乡村旅游缺乏前期规划,产业规模狭小

据国外研究表明:观光农业的半径为29.5公里,才能发挥最佳效益,但由于受短期利益的支配,辽宁观光农业规模狭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高科技含量小,产出效益模式不明显,整体观赏性不强。

(2)旅游基础设施滞后,综合服务能力不强

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比较偏僻的农村或乡镇,这就要求在开发农业旅游项目时,必须考虑基础设施的问题,要适应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又追求环境质量的需求,加快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品。

(3)对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农业旅游产品单一

辽宁目前开发的农业旅游资源仅局限于观光型产品,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旅游行为的层次较低,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互动性和参与型的农业旅游产品,使得游客的滞留天数少,重游率低,对农业旅游市场的扩大构成极大威胁。

(4)对市场和品牌营销缺乏概念研究

对发展乡村旅游还缺乏足够认识,观念和理念还比较落后,因而指导和引导不力;乡村旅游市场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缺乏管理的市场;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往往造成盲目开发,特色不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品牌,吸引力不强,效益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没有充分考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辽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机遇

1.发展优势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使农业经济成长迅速,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意识改变,辽宁省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为辽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1)旅游资源优势显著

辽宁省位于环渤海经济区, 习惯上称为“辽西走廊”,是中国东北地区沟通华北地区的主要路上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辽宁地势地貌复杂,东部和北部是山区,中部是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辽宁省主要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南部和西部是沿海,独特的地形、地貌使自然风光丰富多彩,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种植业,养殖业,农、林、牧、副、渔品种齐全,果树资源丰富,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落叶果树栽培区中分别居第3位和第2位。而且辽宁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民族风情丰富多彩,是满族之乡,根据辽宁优越的农业旅游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特征,可以发展农业科技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等,辽宁乡村旅游的客源将会非常充足。

(2)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

辽宁与其他省市相比,交通便捷。一是省内各城市之间通高速公路,而且村村通柏油路;二是省内铁路干支线稠密,居全国之首;三是全省的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众多;四是境内拥有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葫芦岛港、大东港、鲅鱼圈港和金州港等良好的大口,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了方便的旅游服务,陆海空立体交通网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3)经济基础坚实,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

2006年,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达8009亿元,(吉林3620.1亿元、黑龙江55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983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8元,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增长11.6%。辽宁经济发展处于东北地区之首。由于城市人口的比例在全国处于前列,容易形成城市周边旅游,加之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东北地区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使辽宁的乡村旅游市场优势显著。

2.发展机遇

(1)发展农村旅游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旅游局关于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 (辽政办发[2007]44号)提出主要任务:“创建旅游强县,实施农业旅游百千万工程,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据2006年初步统计,全省建成、在建和规划建设的乡村旅游景区已达181个,总规划建设面积245.21万亩,已经建设面积130.26万亩,占规划面积的53.12%;计划建设总投资225.39亿元,已经投资81.78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36.28%。计划年总产值187.64亿元,已经实现年总产值60.69亿元,占计划的32.44%;计划吸纳劳动力35.31万人,已经吸纳劳动力17.92万人,占计划的50.75%。乡村旅游业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项农业新兴产业。

(2)新农村建设促进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

2006年辽宁省首批推选出的32个特色乡镇,为辽宁省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精品奠定了基础。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国家旅游局提出,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让乡村旅游的成果惠及农民。必须遵照农村的实情和旅游经济规律来发展乡村旅游,确保乡村旅游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提出了新的相关政策,其中有些举措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旅游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新农村建设下辽宁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1.科学规划 正确引导 有序发展

辽宁省必须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办事,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针对需求编制可持续发展规划。使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反映本地区乡村特色,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适应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使乡村旅游朝着有序的方向快速发展。

2.突出重点,合理布局

辽宁省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存在差异,因此在发展中,一定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区位条件好, 交通便利, 例如:大连、沈阳、鞍山等城市周边、易于吸引城市游客的地区,可以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在资源丰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可以采取稳步发展的措施,集中精力,开发一个、建设一个、成功一个, 把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3.建设生态新农村,追求和谐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任务就是培育新农民、拓宽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展示新风貌与建设新文明。乡村生态旅游就是新农村的新产业与新经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心态和谐、农村人际和谐、城乡区域和谐、农村产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战略选择。

(1)注重原生态新农村建设

辽宁乡村旅游应该重视本地区原生态形象,追求真实,提倡先生活后生产,从生活本身出发,以生态资源要素(如景观、环境、科技、文化、产业、产品、服务、消费等)为内涵,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施以生态经济和生态智慧的优化系统开发与管理,寓教于游憩,通过生态旅游的生态、经济、社会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旅游产业和事业。

(2)走绿色新农村建设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但是村民住房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新农村的环境要保持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在生产和生活废物的无害处理上要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重点民生工程的投入。包括完成新建农村饮水工程等,大力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和可再生能源。目前辽宁省大连市农业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历史阶段。

(3)新农村、新文化、新农民

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举办一系列的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素有“辽东第一村”的美誉的辽宁凤城市大梨树村,该村以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被批准为全国文明村后,该村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又注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抓住了“三农”问题的关键,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大梨树村的经验具有典范作用和推广价值,辽宁省有条件的乡村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根据本地区域特点、经济特色和社会现实选择发展模式。

4.发展乡村旅游强势品牌,培育特色新农村

辽宁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必须走本土化、特色化道路, 深挖内涵、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打造精品, 培育有竞争力的富有本地特色的产品。要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高起点,大手笔,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辽宁省乡村旅游精品。深入挖掘和包装乡村中最本质、最亮丽、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元素,重点包装提升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突出本旅游地与其他旅游地的差异性,通过差异产生吸引力。辽宁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带动战略先期的做法是:

(1)以辽宁省大中城市为依托,形成差异型农业观光带

利用城市周边乡村的特殊区位,推广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农业旅游项目。辽宁省观光农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中部、西部的差异;国道(丹大公路-201国道)及高速公路两侧(沈山高速公路、沈丹高速公路);大中城市(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的周边郊区发展起来的观光农业具有明显的差异,应努力完善城郊旅游设施和功能,形成东北地区有特色的城郊旅游线。

(2)深入开发大梨树村等生态旅游

辽宁可以借助旅游景区的市场性,着力打造盘锦大洼县赵圈河乡的红海滩湿地、大连安波镇冰雪温泉、潮阳北票长皋乡的田园风光游、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的山水风光游、辽阳弓长岭区的冷热奇观游等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产品,深入调研分析,对其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的利用,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品”给游客。

(3)凝练清河农庄度假区品牌

深入清河旅游度假区,总结影视剧《刘老根》带来轰动效应的原因,利用影视剧品牌扩大农庄的知名度,同时挖掘满族民俗文化精髓,提高文化品位,突出企业庄园依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形成的度假、休闲、观光等功能。

(4)发挥绿色水果生产大省的独特优势,富裕区域新农村

“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是辽宁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辽宁省的绿色农业规模居全国之首,而绿色食品与旅游活动有着天然的缘分。辽宁省是我国水果生产大省,辽宁省水果栽培总面积已达1005.6万亩,水果总产量385万吨,水果总产值71亿元。可依托以上城市开发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果园等旅游产品,培育青少年科普教育实验基地。

(5)延伸产业链条

辽宁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必须从系统化、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考虑,乡村旅游可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挖掘辽宁乡村旅游内涵,找到辽宁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延伸品牌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发展中,运用乡村旅游树立农村品牌,进行经济运作,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旅游局关于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7]44号)[EB/OL].heep://liaoningtour.省略.2007~7~30

[2]辽宁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3~26

[3]张彩霞:关于发展辽宁省农业旅游的思考[J].区域经济,2006(9):126~128

[4]新农村新风貌建设[EB/OL].辽宁旅游信息网heep://lntour.省略2007~2~23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2

作者针对中哈旅游发展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新疆发放问卷共计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27份,利用相关数据分析,使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旅游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问题的评价更为客观。

一、中哈两国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中国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旅游业发展速度惊人。2012年比2003全年接待游客量增长131.08万人次,增长14%。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值在10年内增长近一倍,旅游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12年末,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星级饭店11367家,全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9.5%,旅行社共有24944家,比上年末增长5.3%。

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三是目前国内散客服务体系不完善;四是旅游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二)哈萨克斯坦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哈萨克斯坦旅游业发展在中亚地区处于领先水平,旅游业成为哈萨克斯坦7个优先发展的行业之一。2008年哈萨克斯坦出境旅游人数433万人, 2012年出境人数为906.6万人,增加了473.6万人。2008年哈萨克斯坦入境旅游人数411.7万人,到2012年又增加了204.6万人。

哈萨克斯坦旅游业在不断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政局不稳定因素对哈萨克斯坦的旅游业发展影响很大;二是旅游服务及配套设施不完善;三是旅游人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四是旅游接待服务水平较低。

二、中哈两国旅游差异性分析

(一)两国旅游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国家。自南而北分布有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六个温度带,旅游气候资源极为丰富,在世界各国中无与伦比。境内既有东部长白山和东海岸的东亚景观,又有天山、阿尔泰山和伊犁、阿勒泰大草原的西部风情;既有内蒙古大草原和万里长城的北国风光,又有东南沿海风景各异的海滨旅游景区。中国全境多样性旅游地貌环境和南北方季节气候的反差,与哈萨克斯坦旅游地理环境形成明显的差异性。

哈萨克斯坦领土横跨亚欧两洲,是中亚地区的一个典型的内陆型国家,哈萨克草原旅游景观和亚欧民俗风情独特,但缺乏海滨景观和热带旅游风光。这与中国旅游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十分明显。

(二)两国旅游经济基础的差异性

中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亚国家的旅游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旅游业专业人才缺乏,这些已成为中亚国家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哈萨克斯坦经过20年发展建设,国民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经济快速发展,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00亿美元,增长率为7.3%。但由于在苏联时期形成的重工业、石油工业强,民用工业弱的国民经济畸形发展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其经济实力与中国经济实力相比具有巨大的差距,为发展旅游强国提供的经济基础和旅游物质条件较为薄弱,这与中国旅游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差异性。

(三)两国旅游资源品质和种类的差异性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旅游资源差异性表现在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等方面。新疆公众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旅游资源差异性问题的看法与作者的观点基本相近。在回收的527份问卷中,对“你认为中国旅游资源与哈萨克斯坦旅游资源最大的区别(可选2项)”的7项选择中,选择民俗文化为467人,占比88.61%,自然景观为357人,占比67.74%,人文景观为265人,占比50.28%,这三项都超过回收问卷的半数以上。其余选择旅游设施占19%,海滨旅游资源占16%,娱乐休闲场所占11%,其他占13%。由此可见,多数人认为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两国旅游资源最大的区别。

(四)两国特色旅游产品的差异性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本国游客特需的特色旅游产品具有差异性。中国游客特需的特色旅游产品主要有:佛教文化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观光农业旅游产品,海滨旅游产品等,这方面的旅游产品在哈萨克斯坦较少。

哈萨克斯坦游客特需的特色旅游产品主要有:医疗保健旅游产品――全国有100多个医学旅游度假胜地,高山滑雪旅游产品――被称为“世界上最出色的滑冰场”、考古旅游产品――有9000多个考古和历史遗址,这方面的旅游产品与中国有一定的差异性。

三、中哈两国旅游互补性分析

(一)两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互补性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尤其是新疆与中亚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为双方合作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中国近年来接待外来游客数量逐年上涨,哈萨克斯坦作为中国客源国之一,2004-2007年哈萨克斯坦来华游客增长了47%。2017年中哈两国在哈萨克斯坦举办“中国旅游年”预期中哈两国将互为对方的重要客源市场。笔者通过对回收的527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在回答是否愿意前往哈萨克斯坦旅游的问题时,回答非常想去的为83人,占15.8%,想去的为320人,占60.7%,两项合计占回收问卷总人数的76.5%;在回答到中亚五国旅游最想去的国家选项中,选择哈萨克斯坦为379人,占到71.92%,比值最高。对回答哈萨克斯坦能否成为中国的旅游客源国问题中,认为一定能成为中国客源国的为123人,占23.34%,认为可以成为的340人,占64.52%,两项合计占回收问卷总人数的87.86%。

由此可见,哈萨克斯坦是中国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且亟待开发。特别是中国高端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需要大量的哈萨克斯坦游客来参与和体验,通过中哈两国游客出入境旅游互动拉动中哈两国旅游业和商贸物流业的大发展。

(二)两国生态景观旅游的互补性

中哈两国生态景观旅游资源均很丰富,互补性也较强。中国海滨生态景观旅游和热带风光生态旅游产品是哈萨克斯坦游客所向往的,恰好弥补了哈萨克斯坦旅游在这方面的空白。

哈萨克斯坦具有一些独特的自然生态旅游景区和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品,如,恰伦峡谷旅游风景区、卡拉吉耶洼地以及世界最大的麦迪奥山高山冬季运动综合体等;哈萨克斯坦的一些自然景观生态旅游景区,成为中国科考、探险和户外运动游客所向往和追求的特殊旅游产品,与中国生态景观旅游产品形成了较强的互补性。

(三)两国历史文化旅游的互补性

一是中国以农耕文化和佛教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与哈萨克斯坦以游牧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为主线的旅游产品体系,既有差异性,也有互补性,可以满足两国游客对不同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的好奇心和需求。

二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草原文化,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中国草原文化包含蒙古草原文化、哈萨克草原文化、草原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草原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保留了较浓厚的原生态民族特色。哈萨克斯坦草原文化民族相对单一,加之哈萨克民族现代化的特色,两者具有互补性。这为两国共同发展丝绸之路草原文化国际旅游提供了合作条件。

(四)两国特种休闲旅游的互补性

目前中国旅游主要是观光旅游及公务旅游,哈萨克斯坦则以购物旅游和休闲疗养旅游为主,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一是中国目前有众多中高档温带和热带度假休闲旅游景区,可以为哈萨克斯坦旅游者到中国享受高质量的度假休闲提供旅游产品。

二是旅游购物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居民的特种旅游形式。笔者分析调查问卷发现,对于中国旅游资源对哈萨克斯坦游客最具吸引力的项目,回答为“商品购物市场”所占比例为41%,仅低于文物古迹。原因在于哈萨克斯坦国内民用工业体系尚不完善,他们需要经常以旅游签证的方式,就近到中国新疆的城市和市场采购商品。

关于中哈两国旅游互补性问题,笔者对回收的527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其中68人认为互补性很强,占13%,348人认为具有互补性,占总数的66.85%,两项合计占回收问卷总人数的79.85%。由此可见,对中哈旅游互补性问题,被调查问卷中多数人的意见与作者的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四、结论

首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旅游发展层次、旅游地理环境、旅游经济基础、旅游资源品质和种类、特色旅游产品等五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其次,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旅游客源市场、生态景观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特种休闲旅游等四个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再次,充分利用中哈两国旅游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实施国际旅游合作发展战略,通过提升两国旅游产业,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融通两国民间人文感情交流,消除西方敌对势力散布的“中国”不良影响,能够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奠定广阔深厚的人文基础。在中哈政府的高层推动下,通过两国政府互办旅游年的新机制、新机遇,使中哈旅游合作乃至中国与中亚各国旅游合作长足发展,成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凸显的成果。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3

1.1 研究背景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 2013 年 12 月 12 日首次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切实提高能源利用率、高度重视生态安全,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社区是城镇构成与管理的基础,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依托载体,应根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社区建设。根据会议精神,社区建设应注意优化社区布局与形态,把社区置于大自然中,在提高社区建设水平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原有社区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有相同的发展要求。

文化与旅游是不可分割的,文化是形成独特旅游体验的重要元素,赋予旅游活动更多的情感和内涵。社区是文化的主要源地,是生态旅游的资源载体,社区居民与旅游者的热情友好的互动,也会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充分继承和发扬社区的传统民俗文化,也是实现区域经济腾飞,解决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抓住生态社会建设与新城镇化建设的机遇,研究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问题,不仅可以优化、完善社区建设,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又可以为生态社会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力量。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社区建设,继承、发扬社区文化,提高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实现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解决现阶段各地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其协同发展机制缺失的问题,在系统总结和吸收有关社区与生态旅游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设计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与协同发展机制实施对策,为加快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和决策参考。

1.2.2 研究意义

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社区建设、生态旅游发展及协同学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指导,从我国社区建设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揭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和谐统一与共同发展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其次,基于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机理,设计构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机制及协同发展机制的实施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和社区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而且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对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的科学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第2章 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区

“社区”最早出现于社会学者的研究中,在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ennies)的《社区与社会》书中,认为社区是由共同意识推动的,有相同价值观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后来陆续有学者将社区概念引入旅游学的相关研究中,黎洁等(2001)认为旅游社区是“共同占据某种旅游资源而进行旅游活动,居住位置相近,有着共同利益的群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本文认为,社区是共同占据某种资源的,有着相同利益和生产、生活习惯的,居住位置相近的社会群体。社区建设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为宗旨,进行健全社区组织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展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设施、繁荣文化事业、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

2.1.2 生态旅游产业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是以景观、环境、特色文化为开发对象,以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协调统一为目标,在保护旅游资源原始风貌的前提下开发旅游价值,并依托与社区和谐友好的关系,鼓励社区全面参与,使得旅游开发商、游客、社区全面收益的旅游方式,下表 2-1 是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对比。

本文认为生态旅游产业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以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开发利用,为游客提供欣赏、体验、学习等旅游需求,并提供相应商品与服务的综合性行业。此外,生态旅游产业强调与社区的互动,注重保障社区居民的权益,重视为社区建设做贡献。

2.2 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分析

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万物形态不同,却都以系统的形式存在和演化。由于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之间的紧密互动,将二者视为复合系统,由不同属性的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子系统复合而成。

2.2.1 系统主体要素分析

社区建设子系统的主体要素包括:社区居民、社区企业、社区团体。社区居民指在社区地域范围内生活的最原始的居民,当地长住居民、季节性当地人, 这些人不在社区永久居住,不属于社区居民。社区团体是社区居民意志的直接表达者,是自发形成的组织团体。社区企业中的服务行业如饭店、酒店等与生态旅游的联系最密切。

生态旅游产业子系统的主体要素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商业银行、天使投资者等投资机构,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部门,生态旅游相关服务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以获取高回报为目的,

以投资的方式获取生态旅游利益;商业银行以贷款形式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天使投资者以其私有资本进行数额较小的资本投资。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部门是在考察生态资源的旅游价值后,进行规划、开发、管理生态景区,对外负责沟通、协商的部门。生态旅游相关服务企业是在生态旅游活动中为游客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 2.2.2 系统客体要素分析

资金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复合系统的客体要素,它将两子系统主体紧密联系起来。生态旅游子系统需要社区建设系统提供资金支持,社区建设系统通过直接入股或者项目合作等方式为生态旅游产业系统提供资金支持,即资金由社区建设系统流向生态旅游产业系统。而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投资回报实现了资金回流社区建设系统;同时生态旅游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增加当地税收,促进财政收入增加,政府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社区建设。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主客体要素构成如图 2-1 所示。

第 3 章 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设计 ........... 21

3.1 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框架 ............ 21

3.2 战略协同机制 .................. 22

第 4 章 协同发展机制实施策略 ............. 32

4.1 环境保障策略 ........................ 32

4.1.1 法律保障 ......................... 32

第 5 章 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实证研究 ............ 41

5.1 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 41

  第5章 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实证研究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以下简称为长保区,英文简写 CNR)地跨安图县、抚松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2010 年被列为 25 个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2006 年 1 月成立了长白山管委会,实现对长白山地区的统一规划、保护、开发与管理。

5.1 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5.1.1 提升社区建设水平

2013 年,我国各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榜中,吉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10.2%,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9.7%,但是仍处于 23名,排名靠后,如表 5-1 所示。另外全国 60 个样本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中,吉林省仅排在 50 名,比排名第一位的城市低近 10 分。长保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吉林省位列前茅,但在全国方面看,仍处于中下水平,另外长保区社区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长保区交通出行不便利、生态污染等问题。以生态旅游产业为支撑,走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道路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长保区旅游的季节性非常突出,长白山位列暑期旅游排行的亚军, 7、8月份为旺季,6、9、10 为平季,其他月份都为淡季。极端的季节模式成为长保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挑战,旺季时,长保区的旅游接待能力达到极限,旅游服务质量下降,另外旅游季节性也提高了生态旅游投资者的风险。2013年我国各省区市旅游总收入排行中,东北地区总体排名靠后,吉林省仅位列第 45 位,辽宁与黑龙江省分别位于第 15 和 23 名,同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排名中,吉林省落榜。因此,利用社区资源拓展生态旅游服务功能,汲取长保区特色文化融合到生态旅游中,丰富生态旅游文化与旅游体验,提升平季、淡季的游客数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因此,长保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尤为重要。

结论

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提升社区经济建设能力与生态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能力,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此研究和探索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设计二者协同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法、协同分析与综合评价等方法,对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是:

(1)揭示了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在对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的分析基础上,剖析了其协同发展运行机理,并建立了二者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系统要素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了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的序参量,并构建了二者协同发展模型。

(2)设计了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在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的框架基础上,设计了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战略协同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文化协同机制和运作协同机制。

(3)提出了协同发展机制实施策略。提出的协同发展机制实施策略包括构建环境保障策略、管理策略、协同度评价三部分。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4

一、正确理解科学发展的内涵与实质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觉得可以把这句话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五个要求”。

“一个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我们生活着的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自然是人与社会的存在基础;社会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组织方式,而人在其中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由人在发展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以人为本,一是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三是要把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和根本动力;四是要把是否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

“三个基本点”,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但同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到发展的全面性,发展空间结构上的协调性和时间进程上的可持续性。

“五个具体要求”,也就是“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简单地说,科学发展观就是“让大家都发展,让大家都和谐发展,让大家都能持续发展下去”。

二、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山镇设立于1992年,因××山旅游业的发展而建镇,也因旅游业的兴盛而兴盛。1999年被列为××省中心建制镇。全镇总面积71平方公里,辖6个村,山场占全镇总面积的87.19%,耕地面积4817亩,人均仅0.36亩,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山区乡镇。近几年,在××山大旅游的牵动辐射下,加上招商引资的推动,镇内旅游业发展迅速。景区、景点的开发、农家乐的发展、农民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热情高涨,旅游业成为我镇兴镇富民的特色支柱产业。2008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170万元,人均gdp12256元,其中旅游业收入10963万元,占gdp的67.8%,三项产业比例为2:1:7。

三、因地制宜,贯彻科学发展观

结合我们××山镇经济发展现状,我觉得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好处理“三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先发展和后发展的关系,实现有序发展。正确定位发展,我们是山区旅游乡镇,不能一提加快发展,就舍本取末,盲目在风景区搞工业,梦想着使农民就地向二产转移,而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区位、生态优势,抓好旅游经济的发展,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家乐,开发生态旅游。编制镇域旅游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先富民后富镇。

(二)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有度发展。要牢固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做到“二克服”、“二不吃”,一是克服功利主义、不吃“子孙饭”。当干部要有政绩,但这政绩决不是不计后果的政绩,决不是对资源“掠夺性”消耗的政绩;不能急功近利。如旅游资源的开发,砂石的开采,土地资源的开发,都有一个度的问题,都有一个合理利用的问题。如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果现在没有势力实现最佳开发方案,那就先预留,等条件成熟再来开发。对于砂石的开采,既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又不能仅靠山吃山,而是既要向山索取,又要对山给予,使子孙后代也能有“山”可靠。另外,我们镇山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一定要用得科学合理,不能贪一时蝇头小利,而不能使土地发挥极大效益。二是克服“本土主义”,不吃“公家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景区,我们坚决拒绝办有污染的企业,真正体现科学发展。

(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平衡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但我们所要追求的发展绝不能是片面的发展,绝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要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重视社会建设,切实关注民生。一是要重视人口的有计划发展,抓好计生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二是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农村医保、社保、养老保险使农民逐步能享受到城市市民一样的保障待遇。三要重视关心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低保制度、救灾救济制度、残疾人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做到日益完善。四是重视社会公开。要通过、法律、舆论等多种渠道的监督,尽量保证社会公正,最大限度地预防群众对社会有仇视心理,维护社会稳定。

四、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打造旅游经济强镇

(一)着力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指导科学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镇党委、政府年初提出的“以旅游服务业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谐社会建设为主抓手,突出旅游经济、城镇建设、改善民生三大着力点,把××山镇建设成一个服务于群众生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旅游的县城西部经济聚集中心,潜山县最具生态景观优势、最具人文气息优势的居住中心、××山旅游服务中心和休闲度假基地”的工作思路,紧扣“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目标,加快茶庄和野寨两个集镇区的建设。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 体育旅游 柳州 发展

随着国门的敞开,经济水平的提高,体育旅游从第三产业中异军突起,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1994年以来,我国体育旅游一直以30%-40%的速度上升,比一般的旅游增长速度要快的多。1998年,我国体育旅游收入达到3438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32%,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7%,体育旅游的市场前景广阔。

一、体育旅游概述

从广义上讲,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心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从狭义上讲体育旅游指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借助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其诸种功能,使旅游者的身心和谐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活动。

结合体育旅游的特征与实践,体育旅游可分为:(1)观光型体育旅游。通过视听感官对体育活动、体育建筑场馆场地、体育艺术景点、体育文化进行欣赏体验,从中获得愉悦的感受。(2)竞赛型体育旅游。以参加某种体育竞赛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3)度假型体育旅游。以消除疲劳、调整身心、排遣压力为主要目的的具有体育意义的旅游活动。(4)健身娱乐型体育旅游。以娱乐性的体育健身、疗养、体育康复为主要目的的旅游。(5)拓展型体育旅游。指结合拓展训练的内容和活动形式,组织旅游者在崇山峻岭、瀚海大川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熔炼团队,满足旅游者寻求刺激、猎奇、挑战极限意愿的旅游形式。

体育与旅游的有效结合所形成的互动效应,既强化了体育竞赛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提高体育对全民健身的影响力,同时还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并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因而,走以体育为主题的旅游新路,将形成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

二、柳州市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1.柳州市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首先,柳州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人文环境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环境保证。柳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具有天然的山水资源优势。三门江森林公园、雀山公园、龙潭公园以及都乐岩等地可以开展攀岩、SRT技术、登山等多种体育旅游项目;百里柳江环绕柳州城,是天然的水上运动训练场和比赛场,可开展游泳、漂流、划船、龙舟竞技等;柳州少数民族居多,几乎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体育民俗活动,这些活动蕴含着丰厚的民俗文化和独特魅力,旅游者参与其中,既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又能领悟当地的民俗风情。

其次,较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和政府的支持也为柳州体育旅游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各级政府体育彩票公益金共投入1000多万元,吸引基层配套资金近200多万元,为柳州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工程1个,“全民健身样板工程”5个,全民健身路径300多条,举重馆1个,游泳池7个,灯光篮球球场8个,排球场15个,田径场5个。政府还投资建成了2万平米的体育中心市综合训练馆、广雅体育场、射击场等市属体育场馆设施,2010年10月李宁体育馆和市游泳馆也将建成。目前柳州市正计划启动水上极速运动基地和第二体育中心柳东新区职校园体育设施共享项目。

最后,获得F1摩托艇世锦赛连续五年的承办权为柳州体育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该赛事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很高的影响力和收视率,将吸引无数国内外游客来到柳州,进而促进柳州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柳州有深厚的体育人文底蕴,它是体操王子李宁的故乡,还涌现出陆永、江钰源等一批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城市体育氛围浓厚;柳州还有着丰富的媒体宣传报道合作渠道,2007年以来的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亚洲区预选赛、国际女子乒乓球挑战赛、中国大学赛艇公开赛等多项高规格赛事直接由柳州市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水上管理中心主办,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浪网等高规格媒体全程参与赛事报道,极大促进了柳州体育旅游的宣传和推广。

2.柳州市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旅游认知度不够。体育旅游业在整个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部门和地区对本区域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潜力、政策措施、管理职能没有完全到位,旅游企业对体育旅游业务缺乏重视;另外,人们对体育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和潜力认识不足,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2)发展体育旅游观念尚未形成市场主体。从供给方面看,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体育旅行社,多数普通旅行社缺乏体育旅游经验与产品包装创新能力;目前柳州体育旅游的发展主要以户外俱乐部经营为主,这些组织均为自发的民间组织,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对其负责。政府尚未制定发展体育旅游的合理规划,体育旅游市场大发展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从需求方面,体育消费者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消费能力和水平比较低。

(3)体育旅游项目单一,宣传、开发不力。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缺乏地方特色。柳州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民俗体育盛会和举办的大型体育比赛,这些体育旅游活动过于注重观赏性,忽视参与性,致使柳州体育旅游发展不能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健身的需求,缺乏发展后劲。另外,对体育旅游缺乏足够的宣传、引导,大众没有树立体育旅游消费意识。

三、发展柳州市体育旅游的一些建议

1.加强体育与旅游部门的合作

近年来,体育产业与旅游业都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因行业从属不同,相互交融与渗透不多,造成体育资源、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首先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要相互交流合作,将体育旅游和其他旅游资源整合,进行多元化开发,如将生态旅游与体育旅游、休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开发,充分发挥各种旅游资源的特点,改变单调的旅游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不满足感,满足人们求新、求奇、求异的心理。其次,在两部门相互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制定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将体育旅游纳入整个旅游计划之中,建立统一的旅游市场体系。各级政府应做好规划和开发,发展体育旅游精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提高城市综合接待能力。加强宣传力度,注意宣传方式的多样化。畅通交通运输线路,增强旅游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

2.开发柳州特色体育旅游,打造品牌意识

一方面开发满足广大青少年喜欢的新兴体育旅游项目,如野营、攀岩、蹦极、探险、热气球等;另一方面,发展适合中老年人参加的休闲健身的体育旅游项目,如登山、徒步旅行、垂钓、划船等。应充分利用好柳州山水优势,在山水上做文章,开发野营、攀岩、登山、徒步等项目,凭借柳江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上运动项目。另外,举办有影响的品牌赛事,通过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的模式,重点扶持一到两项品牌赛事,进一步带动体育服务业和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重点开发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推广参与性强的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如射弩、龙舟赛等,形成柳州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扩大体育旅游市场。

3.多种途径培养体育旅游人才

目前柳州地区专门经营体育旅游的组织尚未建立,既懂体育又懂旅游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应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如一些高校旅游专业可适当增开体育旅游课程;体育产业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可联合开办培养体育旅游人才的培训班;旅游院校和体育院校可进行合作,共同培养体育旅游专门人才。

4.树立生态体育旅游发展观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开展体育旅游尤其是参与性体育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要加大体育旅游资源生态的配套保护措施,在旅游核算时考虑生态环境退化的保护成本等情况,防止只重视体育旅游经济的显性增长,忽视对旅游资源破坏所造成的隐性损失,保持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营销宣传,推广体育旅游

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宣传,通过舆论引导人们逐步认识这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将人们对体育旅游产品的消费从目前潜意识状态的自发行为转变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现阶段,体育旅游组织者可采取一些创新型的体育旅游营销方式:(1)体验营销。通过让体育旅游者切身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来实现其旅游价值,体育旅游的参与性特点决定了体验营销观念在体育旅游营销中的适用性。(2)合作营销。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可以联合主办以体育旅游为主题的交易会、博览会等来为体育旅游业搭建起交流的平台,与海内外业内人士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增强体育旅游市场竞争力。(3)媒介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自己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介绍著名的体育旅游景点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旅游者前来旅游。体育旅游经营者和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加强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对各种体育赛事旅游做详细的报道,增加体育旅游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林南枝 陶汉军:我国旅游经济效益测评.旅游经济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绿色产业;旅游产业;绿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北京市门头沟区

引言

绿色产业作为21世纪追求的新型产业模式和经济体系,在本质上是实现最低代价生态内生经济发展的模式[1]。旅游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发展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提高和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战略。从旅游产业的绿色发展内涵出发,助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可最终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2]。旅游产业在门头沟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实现门头沟区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旅游业集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资源于一体,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可实现资源的最小消耗。而且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诸如餐饮、住宿、交通、旅行社、商店、游乐场等多种产业、部门的发展,吸纳大量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本研究依据绿色旅游产业内涵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在阐述绿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绿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绿色旅游产业体系的概念

1.1绿色旅游的概念

绿色旅游最早是由法国的欧贝尔提出,目的是让人们从嘈杂的都市走向宁静的乡村,重新认识大自然的价值,舒缓、释放都市紧张、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同时增进乡村经济发展及城乡文化交流。由此可知,欧洲的绿色旅游是由乡村旅游转变而来,乡村旅游是绿色旅游的一种。日本农业部在1992年将绿色旅游定义为:“能够享受目的地的自然与文化以及与农村、自然景观丰富的山区的当地居民互动的停留式休闲活动。”20世纪80年代,绿色旅游的概念传入我国,因此我国对绿色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学者对绿色旅游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绿色旅游就是环保旅游,在旅游的过程中注重自然、社会、文化等资源的保护;二是绿色旅游等同于生态旅游,就是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放松,放松中增强生态意识的旅游;三是按照广义和狭义之分来界定绿色旅游,狭义的绿色旅游就是将绿色理念深入到旅游产业中,而广义的绿色旅游还包含了环保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内容。本研究定义绿色旅游为:区别于其他旅游形式,强调在享受大自然风光的同时,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旅游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社会环境最小化破坏的一种旅游形式。

1.2绿色旅游产业的界定

绿色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产业的一种经济形式,其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绿色旅游产业是开发自然资源获取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形式;其次,绿色旅游产业的经济活动是绿色旅游,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再次,绿色旅游产业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一体,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3]。据此,本研究将绿色旅游产业定义为:作为构筑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绿色旅游的概念,依托自然旅游资源,以保护环境为目的,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在产业的网络化、集群化、交叉化、一体化的联合推动下形成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2门头沟区绿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动力和保障

2.1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门头沟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西南部,全区以山地为主,是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生态涵养区。“京都第一峰”的灵山、“天然动植物园”的百花山、“古刹奇松、怪石异卉”的妙峰山、“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潭柘寺、“天下第一坛”的戒台寺、“北方的地质博物馆”的龙门涧、“京都小漓江”的珍珠湖和永定河,合称为“三山、两寺、一涧、一湖、一河”,这是门头沟区主要的自然旅游景点,亦是构成京西旅游发展的基础。境内峰峦叠嶂、青山绿水,生态优良,成为在快节奏、紧张的都市中生活的人们首选的休闲圣地。全区现有4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5处、2A级景区4处、1A级景区1处。同时,门头沟区历史文化悠久,潭柘寺、戒台寺、爨底下村古建筑群、“东胡林人”遗址、龙泉务辽金瓷窑遗址等著名的文物古迹承载着门头沟区的历史印迹。

2.2日益壮大的旅游需求是门头沟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

随着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更希望给快节奏的生活放个假,由此,旅游成为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都市人口密集、生活节奏快、生活环境相对压抑,人们的幸福感较低,需要一个环境优良、闲适自在的好去处放松身心。旅游需求的增加带动产业规模的壮大,旅游业不但成为第三产业也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门头沟区旅游收入大幅提高,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乡村旅游增长迅速,乡村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数不断上升。2015年门头沟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3.50亿元,旅游业收入为18.85亿元,占第三产业收入的25.65%。2006—2015年,门头沟区旅游业收入增长536.35%,其中乡村旅游业收入增长193.96%;旅游业接待总人数变化不明显,略下降4.11%,但乡村旅游业人数增长明显,增长56.58%(表1)。近年来,交通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私家车及汽车租赁业务的发展等也助推人们出游积极性的提高,尤其是节假日和周末期间,城区居民更多地选择在郊区的“农家乐”“休闲农庄”“观光农业示范园”等度过休闲时光,成为门头沟区构建绿色旅游产业的重要力量。

2.3生态环境的改善是门头沟区绿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门头沟区是北京重要的生态涵养区之一,2015—2016年,门头沟区水域嘴村和灵水村被评选为“北京最美乡村”,截至目前,北京市113个“北京最美乡村”中门头沟区有11个。2016年,门头沟区实施高压线绿色廊道生态景观、戒台寺郊野公园建设等多个项目,严格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控车、减油,村庄实行煤改油、煤改气工程,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成为全国29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之一。随着旅游接待环境质量的提高,游客数量有所增加,接待场所也随之增加。据2016年《门头沟统计年鉴》,2015年门头沟区从事乡村旅游业的观光园和民俗户有1145个,比2014年增加了28个,同比增长2.50%,其中,民俗户增加了17户,观光园增加了11个,但实际经营民俗旅游的农户较2014年减少了22户。根据“十三五”期间门头沟区发展规划,门头沟区的发展将重点围绕生态涵养、旅游文化和科技创新三大功能开展,永定河绿色生态带的建设工程将逐步推进;政府将斥资2亿元用于门头沟区各景观园区质量的提升和环境的整治,打造山水环绕、宜居宜业的生态园区,重点突出以“潭柘寺—戒台寺—九龙山”“京西大峡谷—百花山—灵山”等组成的旅游景区,完善配套设施和景区规划。

3门头沟区绿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3.1旅游消费者环保意识与消费观念不强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游客潜意识里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差强人意,还停留在自己“消费”、景区“买单”的层面上。旅游消费者环保意识不强的问题体现在采摘园里的乱折现象、景区里的乱写乱画现象以及对基础设施的破坏等,而这些行为都有悖绿色旅游的理念。此外,自驾游造成的停车场拥堵、乱停乱放现象也已成为当下北京市旅游景区面临的新问题。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是影响门头沟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门头沟区旅游业的营业收入总体上呈现增长状态,但缺乏新的增长点,游客消费呈现下滑态势。门票收入对营业收入的贡献较大,且较为平稳,商品销售收入则波动较大,其他收入近年来有所增加。具体来看,2006—2015年,商品销售收入由2006年的518.60万元增长至2010年的1432.50万元(近年来最高)后,呈现快速下降趋势,降至2012年的155.90万元(近年来最低),之后又有所回升,2015年升至380.40万元(表2)。此外,据2016年《门头沟统计年鉴》,2015年星级宾馆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0%,商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6.50%,其他收入同比下降26.30%;休闲观光农业接待人数上升,但农产品销售收入和餐饮业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7.30%和12.10%。据分析,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一是景区商品价格高,人们不愿意购买;二是商品缺乏特色,难以吸引游客;三是农产品受天气影响大,缺乏品牌支撑等。

3.2旅游经营者绿色可持续经营机制未形成

据2016年《北京区域统计年鉴》,北京5个生态涵养发展区中,2015年门头沟区的民俗旅游接待户数、民俗旅游接待人次、高峰期从业人员以及民俗旅游总收入都是最少的,观光园数量处于倒数第2位,仅高于延庆区(表3)。这主要是因为:一是门头沟区旅游业还缺乏自己的特色,其旅游经营者没有利用区内独特的地形因素,打造特色旅游景点和品牌产品,观光采摘没有形成规模,消费者的旅游仅停留在观光上。二是随着旅游经营者增多,旅游市场竞争加剧,旅游业进入微利时代,旅游经营者的利润相比之前有一定程度的缩水,其为降低成本和争取利润,减少了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及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如使用低廉的餐具、提供非专业的导游、销售劣质的产品、提供带有欺骗性的信息等,造成旅游客源的流失。

3.3旅游发展规划和监管体系需要完善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政府和各级行政部门衡量经济发展速度的有效指标,由于当前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当地的发展规划时往往以当地的GDP作为着重考量的标准,使旅游发展规划局限于短期利益而失去了系统性和长远性[4]。由于旅游业整体发展缺少明确和系统的规划,门头沟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基础建设不到位、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的现象。门头沟区特殊的地形因素使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难度较大,道路条件有待完善,景区交通不够便利,旅游公共交通工具较少,进一步拓展旅游线路的深度有一定难度;高标准的接待场所较少,4星级宾馆只有1家,3星级宾馆只有3家,提升旅游收入的空间较窄;一些旅游项目不规范,加之监管不到位,严重损害生态效益。

4推动门头沟区绿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培养绿色理念,倡导绿色旅游

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三大主体之一的消费者,环保和消费是消费者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正常的旅游过程中要培养绿色出行的习惯、培养绿色审美和绿色消费的观念。例如在出行方面选择环保、低碳的交通工具,短途采取步行或者骑行的方式,降低私家车出行的频率,减少私家车对空气和交通造成的影响。同时,旅游经营者应该依据门头沟区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建设集多种产业为一体的高端乡村旅游生态农庄,满足消费者多方位的休闲和体验需求。为产业储备后续发展资金。政府可加大绿色理念的宣传力度,并颁布施行有关法律法规,有效约束消费者行为。

4.2加大重视力度,打造绿色产业

从旅游经营者的角度来说,一方面需加强景区设施建设,观光园、采摘园、接待场所等根据政府旅游规划,同一级别的旅游接待场所设置统一的配套设施,提高游客的舒适感和便利感,同时可增加设备优良、功能完备、高服务和高管理水平的星级接待场所,打造高端的乡村旅游生态农庄;另一方面需不断增强对景区的经营管理,完善景区内绿色标识、设立绿色理念广播站,重视能源的综合利用,利用太阳能、风能、有机能等低碳能源,如餐饮做到绿色清洁无污染,为游客提供健康饮食的同时,减少“三废”的排放,从而减少对景区的二次污染。根据门头沟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开发多样性的旅游项目,满足游客不断增加的消费需求。如打造像中医养生黄岑茶、大山山货等的特色旅游品牌,宣传渠道多样化,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同时,辐射周边乡村旅游,提高旅游产业产值,实现旅游业的持续长远发展[5]。

4.3完善发展规划,健全发展机制

旅游业在门头沟区第三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为实现旅游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发挥政策导向和整体规划作用。鉴于门头沟辖区内98.80%为山地,其发展旅游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政府需加大旅游交通投资力度,改善和提升交通硬件设施;适当增加旅游公交或延长旅游景区公交的线路,减少私家车的出行。同时,政府应通过各类行政手段引导系统性地开发绿色旅游资源,并建设一套系统检测、有效监管、合理开发、规划建设于一体的运营机制[6];随着旅游业进入微利时代,为促进旅游产业的持续平稳发展,政府应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或给予资金扶持,缓解经营压力,特别是对能更好地解决就业的企业、观光园、星级宾馆等给予更多扶持,提高旅游经营者促进就业的积极性;政府应制定相关奖惩制度,鼓励旅游经营者绿色转型,严厉打击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罔顾生态效益的旅游开发,尤其是在国家明确提出禁止开发和提倡保护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杨威.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绿色旅游实现方式探析[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2]陶表红.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3]韩光明,邓秀勤.生态文明建设与福建省绿色旅游产业体系构建研究[J].市场论坛,2014,(7):19-21,32.

[4]陈玲玲,冯年华,潘鸿雷.我国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的问题及路径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6-29.

[5]李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