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学业分析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学业分析总结范文1
[关键词]价值观;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2-002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22.012 [本刊网址]http:∥
一、课题的提出
早有专家预言:性别差异的研究蕴藏着极大的教育潜能。国内外学者对性别差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颇多。但是目前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性别差异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且多为理论性研究,与大学生的实际联系不够,实用性不强。大学生价值观是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阶段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本课题组成员查阅了大量有关大学生价值观性别差异研究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整理分析,旨在较全面地探明男女大学生价值观差异及原因,从而密切联系男女大学生实际,对其价值观的形成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本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依据性别差异心理学等相关理论,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探求男女大学生在学业成绩、心理健康、恋爱婚姻方面的差异现状,分析男女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差异,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性别差异,正确对待自己和异性,促进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同时反思我们教育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性别差异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教育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性别差异问题的理论成果,并对现有研究进行反思。根据本课题所要研究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
(二)实施阶段
本着重点研究的思路,主要针对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恋爱婚姻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以泰安市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回收后形成可供分析利用的材料,根据数据进行分析,以求探明男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业成绩、恋爱婚姻等社会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三)总结、结题阶段
明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性别差异现状及原因,进而提出针对大学生性别差异教育的对策和建议,总结形成可资借鉴的经验。召开结题工作安排会,就研究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四、课题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进展,并进行反思和探讨。为本课题的研究宝贵的参考借鉴资源和启发。
(二)调查法。随机选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男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业成绩、恋爱婚姻等方面的差异。运用科学手段对调查结果作客观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科学地开展课题研究,探求教育的方法。
(三)经验总结法。总结国内外有关大学生价值观性别差异教育的经验。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重点,积极倡导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男女生性别差异,因性施教,探寻更加有效的教育策略。
五、本课题研究成果及认识:
(一)成果:
大学生价值观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心理健康方面:女生学习就业压力高于男生;女生交谈、待人接物、与异往方面处理能力较强,而男生比女生理智成熟;女生因失恋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比男生更大;女生自我认同感低,对自己相貌的满意度低于男生;情绪易于“烦躁”的比例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在情绪疏导方面,男生多选择找“发泄”进行情绪疏导,女生则倾向于“找人倾诉”。
学业学习方面:学习内容上:女生更多的是学习教材,做相关题目或配套练习册,且更擅长语言类学习。男生总是应付书面作业,更多精力用于扩大阅读面,在理科方面的兴趣比女生更浓,更喜欢尝试动手实践。学习方式上:女生多是机械记忆,短时记忆能力强。而男生多是理解记忆。学习能力上:女生的记忆能力优于男生,而男性的空间认知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优于女性。女生模仿能力强,而男生创新意识、质疑精神、创新能力显著高于女生。学业成绩上:女生面临考试感受到的压力和紧张度小于男生,更能适应当前的教育考核方式。文科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的学习成绩高于男生。男生理科学习能力强于女性,在理科学习中更占优势,成绩也普遍好于女生。
恋爱婚姻方面:在选择恋爱时机时,男生更主张打下一定的学业基础后再谈恋爱;女生的恋爱动机更倾向于通过恋爱找到合适的人生伴侣,走向婚姻,共度一生;在择偶标准上,男生更注重女生的外在形象,而女生更注重男生的品质和能力;失恋时,女生感受到的打击更为严重,而男生则更容易摆脱失恋所带来的伤痛;在婚前方面,男生表现的更为冲动和主动,女生则普遍较为谨慎和矜持。
(二)认识:
1.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重视性别差异,关注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前提。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趋向成熟而又尚未成熟的阶段。所以对大学生而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促使心理日益成熟,以便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为此,大学生要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主动学习心理知识,正确认识自己,积极悦纳自我,男生应着重提高自我认同感;注重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掌握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学会排遣不良情绪,加强受挫能力的培养。在就业方面,要帮助他们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和形势,调整好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及时有效地解决心理冲突。在恋爱方面,尤其注意女生的心理变化。因为女生情感化更严重,对失恋问题的调查表明,女生承受的打击更大,更难摆脱失恋的痛苦。另外,要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机制,建立有效的情绪疏通渠道。学校不仅要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心理咨询,通过建立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打消对心理咨询的顾虑,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2.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营造大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事业奠基的时期。大学生理应以学业为重。但是当前大学严进宽出的现状,使许多大学生虚度了年华。为此,我们首先要对大学新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尤其是男生。通过进行自我认知和分析,所学专业认知分析,帮助他们尽快确立新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合理安排每天的任务,今日事,今日毕。其次,加强学业、就业指导。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并且是自己应当做好的最重要的事情。引导他们了解大学教育的特点,尽快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最后,要培养优良的学风。良好的班风学风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勤奋刻苦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同时也能制止不良风气的产生。但是不少学生意识不到这一点,这就需要教育者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尽早营造起良好的学习氛围。
3.针对大学生的恋爱价值观现状,正视大学生所处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成熟期,为男女大学生提供健康的恋爱导向。首先,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成熟期。大学生的身体已经长成,心理发展正迅速走向成熟,却又未达到真正的成熟,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不一致,所以要正视这一点,促进其心理快速健康发展完善。其次,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性别问题,消除传统性别观念对他们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减少不必要的性别压力。对于男女性别差异的形成,生理差异的影响是很小的,主要是社会文化和心理原因造成的差异。男女生理方面的差别是不可改变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等手段,使生理上的差异通过心理和社会原因而日趋减小。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性别差异,正确对待自己和异性,从而建立和发展和谐的两性关系。再次,为男女大学生提供健康的恋爱导向。恋爱已经是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女生谈恋爱的意愿也在明显增强,而且女生更倾向于通过大学期间的恋爱来找到合适的终身伴侣。对待恋爱问题,女生比男生的态度更真诚,女生付出的精力和心思也更多。由于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缺乏,对恋爱对象的认知缺乏,导致失恋的高频率发生,需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恋,不因失恋自暴自弃,努力做到失恋不失志,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对的态度女生更为慎重。但近些年,有趋向轻率的趋势,同居者人数逐渐上升。这势必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将恋爱引向不健康的道路。为此更需要教育者的关心和引导,从而保证大学生恋爱的纯洁与美好。
4.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男女生之间的差异,针对其学习的特点及差异提出因性施教的教学策略,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探明了男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业成绩、恋爱婚姻等方面的差异及原因,教育工作者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注意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因性别而制定适合的教育模式,设立专门的咨询机构,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进行解答,提高教育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也能起到较强的实际指导作用。
大学生学业分析总结范文2
关键词:大学教育;心理资本;学业管理;影响效果;研究
引言: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知识力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创新的主要动力,发展学习型社会,倡导崇尚和追求知识的社会风气和氛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我国大学教育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高校扩招引起高等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普及化,但是,如何提升大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解决当前学生学习成绩与实践能力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大学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是对大学生心理活动水平进行科学分析,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在学习以及实践过程中出现困难的根本原因,并就如何以触发心理内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和认知水平进行研究。当前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主要是在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范畴进行结合分析,通过心理分析与教学实验的对比,将时间与心理调节能力作为变量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心理资本对于大学生学业成绩提高的基本价值。
一、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学业关系探究的几点因素分析
(一)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制定与形成与个人情况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说学习策略的效率与个人心理资本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联系,学习策略包括对新知识的学习目的、接受方法以及知识理解的技巧等,这是心理资本的直观表现,可以通过对学习方案的制定情况来分析出学生心理感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就当前学习策略的研究情况来看,国内外学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采集学习策略的制定样本,其中包括了对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时间、知识加工、关键知识归纳以及学习反馈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通过对大学生学习策略制定情况的研究,能够在学生“情商”方面来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系统的感知能力,发现在心理资本的作用下学业效果与心理内因的基本关系特征。
(二)积极心理资本
关于“积极心理资本”这个概念是美国心理学研究组织就心理资本与知识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做出的概念分析。其定义表现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1】。”该定义对心理资本与学业之间的影响作用总结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性格态度、抗打击能力”等几个重要方面。心理资本是对多种情商因素进行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就同一件事情发挥出更为积极的能力。学生在心理调节能力的作用下,能够勇于面对挫折、面对难题和突如其来的困难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勇气,以充分的自信心来迎接成功的方式。这一观点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对学生性格特点的观察方面,如有的学生做事敢于创新,迎难而上,性格比较开朗和外向,在遇到难题时,能够以充分的自信心和过人的意志力战胜困难,很少出现对难题气馁的情况,这就包括了积极心理资本的存在条件。
二、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学业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
(一)实验研究对象
对于大学生心理资本资料采集需要通过对正规大学的学生进行对比实验,选取三所以上实力悬殊不大的高校作为研究本体,研究过程采取抽样分层的研究方式,对同一年级同一学历的相同数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如对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资本情况进行采集,可以分别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这四所大学的本科大二学生进行样本抽取,每所大学样本数量为100人,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来确定被测对象的分布情况。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只对提问结果进行统计。
(二)实验参考
根据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教材,对问卷题目类型进行设计,其中问卷题目的选择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动机和情感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四个主要方面,并对每一个类型项目进行题目构拟,采用评分制度来总结题目评分情况分布。在试验问卷的编订过程中,需要将积极心理资本的各个要素进行融合,如性格特点的表现、面对困难的决心情况、抗打击能力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心理试验要对真实环境下的心理动态过程进行模拟,从而研究积极心理资本在学生学业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影响。
(三)实验步骤
首先对参与心理资本的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收回的问卷情况对有效率进行分析。问卷的研究方法有以下两种:其一,是对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业之间的联系进行横向研究,通过对每一个测试项的综合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大学大学生在该项心理资本调查方面所表现出的平均水平,并就几个分数档次进行比例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可以对每一个心理测评级别的大学生在实验总体中占有的比例进行统计;其二,是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影响情况进行纵向统计分析,可以就不同高校学生的整体心理资本测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产生差异条件的原因。
三、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业之间的关系研究讨论
大学生心理资本测量目标以及测量标准的制定是以《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作为理论依据的,在问卷的编订和题目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大学生自主学习计划中的相关情况对认知、元认知和策略认知等方面进行细化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因素包括很多,其中建立在情感思维模式上的心理调节显得非常重要,情感的发生与情感的宣泄会对同一事物做出不同的判断,因此,就大学生学业可以从情感的合理利用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问卷情况进行横向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应用效果表现较好,尤其是大学生对于课业学习管理方面的规划都能达到合格标准,在学习时间安排、学习任务制定以及学习规划等方面都能够有计划、有安排地进行;另一方面,在大学生面对困难和压力方面的性格韧性角度分析的过程中,就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很多大学生在学业中承受的压力过大,或者对知识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就很容易造成自卑的心理,缺乏提升的勇气。
四、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心理资本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大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具有帮助作用,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整体状况与学生学业成绩有直接的联系,通过对大学生基本心理资本情况数据进行采集,可以得知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有以下表现:1、心理资本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理解的内在动力,通过对学生性格以及心理调节状况的分析发现,心理资本直观作用在学生的学习评价方面,能够以内因作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知识接受能力;2、心理资本的研究需要以假设推论的方式进行,如果对心理资本中某个特殊定义与学生发展内因产生关联,就需要从激发学生产生积极心理资本的成效方面进行充分探究;3、心理资本与学习策略之间有着相同的成因效果,学习策略是心理资本的具体表现,通过学习策略的外在表现形式能够更为透彻地研究心理资本的内因联系。
参考文献:
[1].王楚平 金小东 黄辉.心理资本干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4):8-11.
[2].何方芳 张廷君.就业心理资本―大学生就业促进因素新视野[J].武夷学院学报,2012,31(6):91-96.
[3].王亚娟.心理资本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路径[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6):42-44.
[4].彭海霞.心理资本视域中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1):164-166,168.
大学生学业分析总结范文3
【关键词】正确引导;合理规划;学业;定位;学习
现在社会高等教育高增长率、社会总就业形势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分割.大众化教育毕业生太多了,遍地都是,但工作少,竞争就很激烈.劳动力市场信息又杂又多,找工作很不容易,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的态势.
我校是师范类专科学校,是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学生属三制大专生,学生进校成绩大约为300~450分,基础差,学习方法有待改善.学生现状如此,而既然来到我校,我们作为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未来,完成三年的学业.
今年6月份我带的一批毕业生刚刚毕业,针对这批毕业生的管理和就业情况做简单分析,以便能总结和改进今后引导学生完成学业的方法.
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有660万之多,创历史新高,再加上往届未就业的,需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已超过700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我系今年毕业生数127人,在此我只统计毕业后继续升学和考上在编教师的人数如下:专升本16人,正式教师25人,共计41人,约30%的比例,这个比例远大于以往毕业生,成绩可喜.后来反思,这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三年来我对学生的引导和学生自身的努力,现在我对三年的管理进行简单的回顾.
入学初我们确定学生三年的学业主线是学习——继续维持高考前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主要从以下几点给学生进行分析:
一、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心理和想法
学生高考前的理想和目标并不是专科学校,最起码都是二本类本科院校,最后也是无奈选择,所以心情是“悲”和“愤”,这种心情并不是坏事,最关键是如何调节和安排,学生应该在“悲”和“愤”中寻找动力,达到弥补失误实现目标的效果.所以我给学生安排的是“一定实现专升本”“一定考上上岗教师”,以考研为最终目的.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压力,有了方向.知道自己学习应该学到什么程度,避免学生荒废大学三年的时光.
二、分析学生的家庭现状和个人现状
开学初做过统计,127人中有110人来自农村,偏远、经济落后的占60%,家庭贫困.个人情况是年龄大,不能一味依靠家里,一心想找个好工作挣钱帮助家里.不管是升本还是就业,最终都得通过考试.山西近几年除免费师范生直接安排工作外,其余师范毕业的学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成为正式教师,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仍然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所以必须好好学习.这个结果很明显,那就是自己下工夫学习.
三、学生自身能力培养和日常管理
作为师范生,上岗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必须会讲课,所以我规定从进校开始就有意识学习讲课,从大二开始,班内分小组锻炼讲课,毕业后学生能通过面试,得益于日常锻炼.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相对宽松,因为我个人认为作为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应该能合理安排,但从最后的结果分析,这种想法并不正确,所以在这方面学生做得并不好,在某些程度上或多或少对学习有影响.
这些就是一直贯穿我管理班级和引导学生的思路,从最后结果来看还是比较适用的,因为对于师范生来说,不同于技术类学生,师范生要想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就必须通过考试,而通过考试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大专学生合理规划三年的学业?思考如下:
1.统筹规划,多管齐下,明确学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学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阶段的细化和具体化.
2.整体部署,协同推进,加强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性.选定学业目标,在全面自我分析后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业生涯规划,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评估与修改,及时纠正前期规划中不合理的地方.
3.全面推进,及时调整,突出学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注重学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为了让学生的未来规划更具方向性和操作性,要求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针对自我,要体现层次性,既要有大学期间的近景规划,也要有毕业之后的远景规划;要符合大学期间不同的阶段特点,在充分了解专业课程设置基础上妥善安排;要在学业素质、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三方面兼顾考虑,统筹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位智者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不能靠自己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他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而刚踏入大学的学生正处在茫然的十字路口,班主任正是引路人,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所以班主任必须正确引导学生使之踏入社会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能够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老师也就对得起教师这个职业.
【参考文献】
\[1\]杨建坤.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与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大学生学业分析总结范文4
关键词: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压力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71-01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他们承载着国家未来的发展与建设。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他们往往会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而医科大学生由于受学习氛围、学业强度、日后工作期望等的影响,他们的心理状况便呈现出了一种不同于其他院校学生的特殊性。
1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1.1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个人对于自身内部环境拥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自然的以各种形态去适应的一种状态。
1.2心理健康的8条标准。以下我根据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以及各种文献[1]的分析总结出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8条标准:
1.2.1对自身是否拥有充分的安全感。
1.2.2对自己是否有充分的认识,能够做到准确恰当的评价自身的行为。
1.2.3对于自己所确定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能力。
1.2.4能够轻松的适应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能同其保持良好的接触。
1.2.5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人格,且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1.2.6能够在一次次失败后,从经验教训中学习到自己所不具备的能力。
1.2.7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妥善的处理好和别人之间的问题。
1.2.8对于自己的情绪能够较好的控制,不至于在一些场景中有做出情绪失控的表现。
根据指标我们可以大致的了解当我们具备了哪些条件时才真正算是心理健康。
1.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医科大学生受学业压力大,就读时间漫长,就业心理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各类大学生中呈现出一种特殊性。通过全国大学生常模[2]和医科大学生常模我们可以发现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
1.4加强对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医科大学生是一群将来要投身于医疗事业,为病人排忧解难的特殊群体;是救死扶伤的医生的后备力量。因此工作中他们需要具备很多能力,比如持久稳定的注意力,准确快速的记忆能力,敏锐精确的洞察力,灵活多向的思维推算能力,简洁精练的总结能力,坚定不屈的意志力,谦逊容忍的克制力等等。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这些能力又该如何具备呢?
当前这个社会医患关系本来就紧张,如果医生因为受心理健康的影响而导致在救治过程发生失误时,将会把原本就不容乐观的医患关系往绝处逼。对我国的医疗事业产生严重的后果,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更何况当前我国的医疗体系还有很多未完善的地方,当前正是加速发展的时候,如果医生这块的心理出了问题那将会大大阻碍我国的医疗体系的发展。
2导致医科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
要想解决医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我们要分析导致他们心理出现问题的各种原因。
2.1他们的学习负担重、需要记忆的东西较为繁重、课程难度较高等等情况导致的留级、退学等,而这些是导致医科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
2.2他们的课程多半是关于疾病以及人生老病死的相关知识。当他们学习了某种疾病后,总会不自觉的联想最近自己身上是否有类似的症状。从而因为心理作用而产生种种不悦沉闷的心理,以至于影响自身心理健康。
2.3他们在学业生涯中和尸体等一些日常生活中不愿看到的东西接触比较多,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学生肯定会产生一种恐惧的抵触心理,而为了满足学业上的要求他们不得不强迫自己去接触研究尸体。这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
2.4由于医科大学生的学制往往要比其他大学长的多。因为要真的在医学事业上有一方天地往往避免不了去考研考博。这也会加长医学的求学之路。许多学生在学习期间也会联想到自己以后的工作:将来走上社会,面对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人际关系,以及过高的心理预期带来的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反差。这些因素势必会带给他们巨大的压力,长期生活在这种压力下,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受到严重的危害,以至于患上某些心理疾病。
3缓解医科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方法
导致医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有很多。那我们应该用什么解决方案去处理,怎么改善医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呢?以下我总结了3个方面需要我们去改变和完善的。
3.1社会方面需要的改善。社会是我们的立足的舞台,要想改善这一现状,社会就要完善不足之处。比如说我们需要呼吁尽全社会的力量给医科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缓解他们的心理负担。相关部门应该出台一些政策大力的改善医生的待遇,以及要完善我国的就业市场,建立一种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尽量多的为医科大学生提供就业的岗位,真正让他们学以致用。真正让医科大学生不为就业难而忧心。
3.2学校方面所要做的措施。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要将怎么培养好医科大学生的问题放在首位。在平时就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改革教学制度、内容、方法上的不足之处,并着力培养学生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上的能力。以及帮助他们充分的了解自身状况,让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逐渐的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并能做到冷静的看待周围的事物,保持克制的心理。
学校除了开设一些和医学相关的心理学课程外,也可以花些精力去邀请一些知名人士来校做几次公开的心理演讲。我想这些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
除此之外学校也要开设一些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处理心理问题,并要定期开展心理检查及咨询服务,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该仔细的备案,并且积极主动的开展定期的心理咨询和疏导,使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及时得到帮助。并且要经常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对于人本身的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3.3学生自己所要做的事项。学生要通过一些书籍以及其他途径充分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并能通过各种有效地途径来调节自身不良的情绪,逐渐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保持一个阳光向上的心态。
参考文献
大学生学业分析总结范文5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数量稳步增长,随之而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针对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立足一线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管理角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掌握“一手”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理论研究,运用“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接地气儿”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进行心理疏导,培养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健康的心理,辅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实践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特殊性,使民办高校大学生既有普通高校大学生共性心理问题,还承受着其他方面的心理压力。本文针对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提出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民办本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
一、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普遍表现为自我意识强,抗挫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目标不明确;功利性强,缺乏感恩之心等。本文将从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的角度分析研究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同年级学生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
1.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因高中填鸭式学习转向大学自主式学习,产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从高中以家庭为主的人际交往扩大到与同龄人、老师甚至社会其他行业人士的人际交往,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心理。以上两方面总的原因是能否渡过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尽早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如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缓解,会导致学业困难,学生个性的自闭、自大、自卑、孤僻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2.大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因习惯大一以来“独立”的生活模式,对学校周边环境有了接触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学习精力上的松解。在学业上又进入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因精力上的松解,导致娱乐与学业的矛盾心理;另一方面,经过一年的“考察期”,正处青春懵懂期的大学生进入异性恋爱式交往的高峰期,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恋爱问题心理。以上两方面总的原因是因熟悉大学学习、生活模式,想自由而丰富多彩地生活。如此时得不到正确引导,会导致焦虑、自我怀疑、偏执、困惑、敏感、忧郁、责任感缺失等心理问题。
3.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大三是开设专业课阶段,需要全面整合文化、专业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专业理论、技能学习,因知识底子“薄”,导致学业焦虑心理。大三学生已对自己所学专业、社会大环境有一定的认知,但对自己的将来,目标仍然不确定,产生对未来的迷惑心理;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思潮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仍不完善,多种态度、标准、思想相互“切磋”,处于“三观”濒临成熟的缓冲期,产生压抑模糊心理。以上两方面如不能得到较好的心理疏导,会导致毕业困难、对生活失去动力、对人生失去目标。
4.大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因社会就业现状所至,各高校包括民办本科高校都在鼓励学生大四上学期就进入就业期。然而,学生一边完成大四的相关课程,另一边还要整合大学“收获”,奔向招聘求职大潮中,从而产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更甚者会出现消极求职等心理;另一方面,毕业在即,一边要撰写论文,另一边要完成毕业前的各种离校事宜,会将学生推向烦躁的顶端,产生浮躁的心理。以上两方面如不能得到较好的疏导,会导致学生求职、就业难,患得患失于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引发一系列不文明毕业离校问题,更甚者出现极端事件。
二、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实践
目前文献中体现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大多采取心理测试量表的方式,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个人评价问卷PEI,或提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建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等方式。本文将从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1.针对大一年级学生因学习方法改变产生的心理压力,开展“优秀学子事迹座谈会”、“学生学业案例分析大会”,以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典型代表为主体,与大一学生分享学习方法转变过程、心理调节方法等等。针对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开展以寝室、班级、年级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文、体、学、劳活动。让大一参与者“享受”其中、收获其中。通过实践活动做好高中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做好衔接育人管理,让学生勇于与他人沟通、主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2.针对大二年级学生的娱乐与学业矛盾心理,开展“学业规划大赛”、“学生学业家长座谈会”。通过活动强调学业的重要,还要发挥家长的推动作用,辅助家长从实际出发定位孩子的能力及目标,不因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引发孩子不必要的自卑、自负心理。针对学生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相关内容解析性与爱的利害,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与异往,鼓励以促进学业、责任为先的恋爱观。通过实践活动做好学校家庭互动,关注学生学业,推动学风育人管理,让学生正视学业,勇于面对恋爱问题心理,学会担当,学会取舍与放弃。
3.针对大三年级学生的学业焦虑及对未来的迷惑心理,开展“专业技能比赛推广会”、“考研经验交流会”。通过专业老师指导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获得奖励的方式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考研,做好升学与就业的选择,调节学生内心的焦虑及迷惑。针对“三观”渐于成熟的大三学生,因各项思想碰撞而产生的压抑心理,开展优秀毕业生返校事迹报告会,以生动、亲近的方式与在校生沟通,讲述自己的生活、工作情况、努力拼搏事迹,以此助力“三观”的正确形成。通过实践活动,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同时也提升了专业育人管理水平,引导学生增强专业技能学习,对未来有一个初步打算,对“三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4.针对大四年级学生的就业压力心理,开展“就业简历点评会”,与学生交流如何总结大学四年所获,制作体现个人“闪光点”的、求职意向明确的求职简历,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求职自信心。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激励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辅助学生就业及择业。针对因即将毕业产生的浮躁心理,开展“毕业、就业有关事项说明会”,让学生根据时间推进做好相关安排。通过实践活动,完善就业育人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明确毕业前的各种事项,合理安排,顺利毕业;尽早给自己合理定位,实现顺利就业。
三、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分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呈现出“多面立体”效果,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作用体现于实体,感知于无形,但其中的影响效果是极其明显的。
1.防患于未然,影响于无形。不可否认一点,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人都患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疾病,比如强迫症、烦躁等等,但并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能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只有极少数学生患有医学上的心理疾病,且患病人数不多,这类心理疾病学生的医治方法大多选择休学医学医治。对于民办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防患于未然、影响于无形,从学生实践活动的角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这种无形的影响力达到最优,即可以“防”又可以“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相融合,更有助于解决、疏导心理问题学生的病症。
2.干预极端个体,宏观调控整体。心理健康本身的状态就是一个变量,一颗心是孤独的,但一群心是有力的,个人如粟,集体如仓。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通过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很多颗心因为一个理由在一起,彼此会有影响和照应。同时,注意日常学生心理状态调查,针对心理危机情况及时做出针对性的干预,既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也从关心帮助学生的角度,控制住极端问题。在心理健康个体或集体教育过程中由学生管理者传输健康的思想、道德,最大限度地发挥“仓”的包容度和安全感。
3.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共同辅助学生学业有成。学生不仅仅是学校的学生,更是家长希望的延续者、社会的建设者。因此,通过系列实践活动,立足学校,联系家长,将学生推向社会,从中认知自己、感知社会,面对问题、接受现实,完善自我、调节心理,顺利完成学业。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主要因学业问题、人际问题、就业择业问题带动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从学生管理视角剖析学生心理问题,更有的放失地进行实践活动引导,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作者:张艳丛 赵婧 苏永彬 单位:哈尔滨石油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薇薇.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及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5,(19):186.
[2]李利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0):95.
[3]林红.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34.
大学生学业分析总结范文6
【关键词】:恋爱观;学校;偏差;心理;学业
一、主要问题
在我们全校范围内,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恋爱置于学业之前。自古以来学习是知识的来源,是未来生活的源动力。但现在大学生们中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努力完成学业是高中生们应该做的,而大学里应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才是理所应当的。在他们认为,缺少恋爱经验的才是大学中真正的弱者,恋爱高于一切的思维才是强者。
(二)来者不拒高于真情流露。在美好的、浪漫的大学校园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马路上走着的时候会有人上前来表白,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但不少同学认为相比于自己和真正喜欢的人告白,自己更容易接受任何人对自己的表白。这样的心理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不负责,甚至可能会两败俱伤。
(三)个人心理承受力脆弱。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也许当别人不经意间的某一个点就会让你内心崩溃甚至窒息。在大学生们谈恋爱的时候,是最容易受伤的阶段,原先是一个人可以随口就来,无拘无束,可是当有了彼此之后,做任何事都要考虑理解双方。根据调查,不少学生反映,当看见自己男朋友和其他异性聊天时就会感觉到窒息,时时刻刻会担惊受怕,这种心理承受能力太过薄弱的话就会很容易的受到伤害。
(四)责任意识薄弱。不少高校均出现过不少大学生怀孕甚至跳楼的事件,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认为大学,已是成年人了,自己的感情生活应当由自己掌控。网上流传了一句话“不以结婚为目的的都是耍流氓”。大学期间怀孕,分手之后可以堕胎,甚至选择轻生,这样的事件还少吗,种种事件对双方以及双方家庭是及其不负责任的。
二、原因分析
(一)心理因素
大学生们正直青春年华,有足够的资本去尝试多姿多彩的恋爱蜜饯。许多大学生就认为自己有的是光阴年华,多谈几场是只赚不亏,但这种偏差的恋爱观是不可取的。一旦有下定决心去和一个人谈恋爱,就应当学会好好经营并得到收获,而非抱着脚踩多船的心态去不断尝试。就是因为大学生们所处的这个懵懵懂懂的年龄段,一心只想着想变成一只似脱离家庭的苦海想单飞的小鸟,这种心理是错误的。想当然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干自己喜欢的事了,但一旦后悔了,就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大学中很多轻生事件,怀孕事件就是源于心理太过于脆弱导致的。
(二)环境因素
大学可以说是高中生们理想的天堂,从高考紧张、疲惫、你追我赶的阶段过渡到大学,许多学生就想着可以完全放松了,在大学里可以不用担心任何学业,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去谈恋爱了,这样会导致很多学生从刚入大一就会有一种学习是大学里最不重要的事,再加上大学不像高中校园里忙碌、紧张的氛围,学生们就更没有心思用于学习上了,只顾着谈一场无忧无虑的恋爱,但是这种将学业置于恋爱之上的恋爱观是错误的。在大学这样一个美女帅哥云集的小社会中,也会有些学生变得有一丝丝自卑而不敢谈恋爱,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也不敢上前告白,在这种状态下,一旦有人来像自己告白就会来者不拒,这种情况只会误人误己,这种来者不拒的恋爱观是有很大偏差的。
三、意见与建议
(一)加强学校文化道德健设。大学生们存在恋爱偏差以及错误的理解与学校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学校应当适时开展大学生恋爱教育活动以端正大学生的恋爱观,加强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而非将学业抛掷脑后,要灌输“共同学习和恋爱”的思想,从而引导学生们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多营造健康、开明的校园文化,通过开设爱情婚姻专题讲座和性健康教育等课程,消除他们对于爱情的困惑和焦虑,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制度松散的学校不是一所好学校。加强对学生们的管理,严禁限制早晚门禁,杜绝学生私自在外留宿。空余时间开展学生们如何加强自我管理的讲座,以提高学生们自我管理意识。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高校中发生大学生跳楼事件不在少数,这一事件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大学生们自我心理意识不强,导致自己一谈恋爱分手就选择这种不明智的方法。所以学校加强学生们的心理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开展一系列心理教育活动,呼吁大家都参与进来以纠正大学生们这种错误的恋爱价值观。
四、总结
婚姻观即人们对婚姻与家庭的看法和态度。中国有句古语:“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大学生群体正值恋爱、事业的选择阶段。男女对于自己的婚姻大事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女孩子而言,年轻就是财富;而对于男孩子而言,恰恰相反。打个比方,男人就像埋藏在地窖里的一瓶陈年老酒,随着年龄的增长,酒的醇香才会愈发明显,同理,男人成熟的魅力才会逐渐显现出来,他们的事业也会随之攀上高峰,他们也逐渐向成功人士靠近。所以,了解大学生的不同看法有利于大学生恋爱观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