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范文1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研究城中村的城市化问题,必须首先对城中村、城市化以及政府责任的概念加以界定。
一、城中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概念界定
(一)城中村
针对城中村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张建民认为,城中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认为构成城中村这一形态应当具备四个要素: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城市化过程迅速,存在农村自治组织,行政边界完整。王新认为,城中村是由于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土地所有制矛盾、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真空,以及法律法规滞后和不健全、城市管理的疏漏等原因,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在城市中心保留下来完整建制的村庄现象。赵维维认为,城中村是指自改革开放到现在,由于城市化迅猛发展而把周边地区部分村落及其农用地一起纳入城市用地的农村社区。
笔者认为,城中村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农村生产、生活、思想、组织形态等在一定范围内遗留,亟待从整体加以改造的聚集区域。
(二)城市化
城市是人类的一种文明成果,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产物,城市化是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而产生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城市化有不同的内涵,如城市化是人口、资源等在一定范围的聚集,在聚集之后产生放大效应,从而带动新一轮的发展。又如城市化是社会生活方式的主体从乡村向城市的转化。
笔者认为,城市化从表象上来看则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渐变过程,从深层次上来看是社会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变革。因此,城中村的城市化可以如此理解:在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在农村集体成员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后仍居住在原来村庄,遗留农村生活、思想印迹的聚集区域,逐步实现生产、生活、思想及组织形态整体变革的过程。城中村的城市化可以在如下几个维度加以测量:一是政治维度,如成立居委会、户口登改;二是经济维度,包括集体经济组织改制等;三是文化建设维度,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四是社会维度,如建立长久稳定的社会治理模式。
(三)政府责任
责任的内涵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从行政管理角度来看,杨雪冬认为,政府的基本责任就是运用公共权力管理各种公共事务,以保证社会经济生活的有序运行。
笔者认为,责任是指政府对公民诉求的一种回应,其要求政府应当正确、合理地履行自身职能,不可不作为,也不可乱作为,并最终实现公民与政府的有效互动,达成公共管理目标。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又是一种对政府公正行政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它要求政府必须增强回应性,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并积极采取行动加以满足,履行政府在整个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广大人民而言,不仅享有享受政府服务的权利,而且还有监督政府行政、要求其承担责任的权利。
二、当前城中村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问题
(一)城中村城市化进程相对较快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城镇化建设也同步快步推进。当前我国城中村城市化的进程相对较快,这既对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又有利于城中村实现村庄生产、生活方式等一系列转变,融入都市区建设。经过改造后的城中村与城市之间相互融合,优化了城市功能布局,提升了城市整体实力与形象。
(二)利益主体多元导致问题和矛盾复杂
城中村的城市化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治理工作,其涉及群体人数多、利益需求多、关联因素多。与之相应,在城市化过程中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出现新的情况。从参与城中村城市化进程的相关要素来看,当前城中村城市化进程主要有如下问题:一是政府层面的审批环节相对较多,手续办理周期长;二是开发商信誉、实力参差不齐;三是村庄客观拆迁任务重。城中村的城市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将一个土地利用率低、管理模式落后、基础设施匮乏、生活环境差的村庄改造成为一个现代城市社区,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政府的责任定位将会对城中村的城市化进程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
三、城中村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分析
政府作为城中村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必须时刻清醒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正确履行相关职能;与此同时,政府必须对在其推进城中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进行预防、剖析和化解。政府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
(一)缺乏相对稳定、连续的公共政策,影响公共利益的充分实现
城市城中村改造模式大多经历了从“企业开发介入为主”模式到“政府主导拆迁安置、市场化运作开发建设”模式的转变。近年来,城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政策依据相继出现了调整,政府的公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带来了先期开发和后期开发村庄之间关于补偿、安置、行政审批等环节出现的不一致性,影响了公共利益的充分实现。
(二)部分机构自主利益导向,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政府公信力下降是城中村城市化进程中,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公信力的建设关系到政府的权威和政府行动。在城中村改造建设过程中,部分环节和领域,如土地招拍挂、项目建设、工程监理等环节,部分机构存有自主利益导向,由此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产生政府与村民之间的信任缺失。
(三)行政审批环节过多,政府效率下降
行政审批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是至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而言,城中村改造活动审批环节包括城中村改造项目申报,区政府审核、完善资料、上报市村改办,规划部门组织编制控规、修规及报批工作,国土部门组织土地征收报批,编制改造方案上报政府审批,国土部门组织土地招拍挂等10余个环节。在此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审批环节尚未进行优化、简化,影响到了政府效率的提高。
四、城中村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责任的实现途径
面对政府在推进城中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与不足,我们必须正确审视和解决,可以尝试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加快科学决策机制建设,保证公共政策制定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加快科学决策机制建设是保证公共政策制定连续性和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决策机制的建设需从四个要点着手:一是信息系统,通过收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决策提供信息保证;二是参谋和咨询系统,城中村的改造建设离不开相关科技人才、政策研究的支撑;三是决策中枢系统;四是决策的监督系统,通过人大、政协、媒体、公众对政府的决策进行有效监督。
(二)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与公民的有效互动
推行政务公开可以实现社会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为权力运行加上一把锁;推行政务公开可以更好地建立公众信任,增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有效互动;推行政务公开还可以更好地体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和理念,真正体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行政导向。为此,必须做好重大决策前的公示、听证以及政府人、财、物相关情况的监督和公示,真正把政务公开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不断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三)简化行政审批环节,为公民提供高效、优质公共服务
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范文2
一、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引领,加快“一中心三板块五组团四支撑”建设步伐,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市城建系统共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13项,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年全市共实施市政道路、桥梁、园林、水利等建设项目164项,完成投资98.3亿元,新建改扩建道路通车里程达到80.6公里。对中州中路、凯旋路等39条市管道路进行了大修改造,对开元大道等86条市管道路进行了精细化养护提升,对270条区管道路、130条背街小巷进行了达标养护,对278个无主管旧住宅小区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河东西段等水系提升工程顺利实施;新区龙门大道改造和福民安置小区、中央商务区、行政副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5917套,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廉租住房累计发放补贴8486万元,保障困难家庭2.9万户。市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大大提高。
(二)中小城镇承载承接作用显著增强。县城的旧城区、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齐头并进。年县城旧城改造项目开工149个,完成投资84.1亿元,完成征迁297.8万平方米,完成各类市政管网187公里;县城新区完成投资97.9亿元,新开工面积266万平方米,新建道路228公里,环境明显改善,功能进一步提升。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近两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70多亿元,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56个,建设四层以上住房1291栋,4.8万余套。可整合村庄301个,集聚人口52.6万多人,腾出土地4.8万多亩,带动23.3万人就业。
(四)城中村旧城棚户区征迁任务圆满完成。遵照搬迁群众利益最大化的指导思想,坚持“零违规、零强拆、零事故”和“依法、阳光、和谐、安全”的原则,对全市36个城中村和79个旧城棚户区进行了改造,共完成投资300多亿元,征迁面积2000万平方米。北城区共完成征迁面积1217万平方米,是前十年征迁面积总量的两倍多。
(五)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开展市容专项巡查30多项,累计发现问题20余万件,问题解决率达到99%;抓好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荣获“省精细化管理先进城市”称号。
二、当前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按照“瞄准国际、国内一流”的标准来看,目前我市城镇化建设的标准不高、速度不快,能拿得出手、在全国可当典型的亮点不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规划的引领作用不到位;二是作为新型城镇化重要环节的征迁工作在前期入户丈量、安置测算、公开公示等方面不到位,还存在操作不规范、赔偿标准不统一、补偿安置方案不透明、安置房建设滞后等问题,引发了个别不稳定事件;三是因安排工程较多,加上雨季较长,使施工现场管理不够规范,粉尘扰民、噪声扰民、沿路抛洒、带泥上路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四是资金短缺问题仍困扰着城建提升的速度和质量,城市经营的理念、思路、胆略、效能需进一步加强;五是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仍不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等等。
三、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遇和责任
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之年,是我们朝着“福民强市”总体目标迈进的关键之年,也是“城建提升攻坚战”的关键之年。按照省、市党代会要求,要成为全省“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市,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担当,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责任重大。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很多机遇。首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持续提升城市形象、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城市建设的大跨越、大提升,实现保增长、促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其次,面对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投入。第三,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副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必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我们要把握机遇,坚定信心,努力破解城镇化发展中的难题,持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促进城乡统筹、城乡一体。
四、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一)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加快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照城市第四期总体规划要求,围绕北城区加快提升、大新区加快建设、偃板块加快衔接推进,年共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78项,概算投资271.7亿元;其中北城区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6项、完成投资54亿元。东环城路、南环城路要力争在今年年底前部分路段通车;西环城路高新区段力争完成路基总工程量的35%,涧西区段建成通车;310国道改扩建工程(北环城路)7月底全线通车;九都路快速路力争早日开工;滨河路年底前基本实现通车;新区龙门大道、瀛洲东路、陈谭路中段等工程牡丹文化节前通车;唐宫路、丽春路等断头路打通工程年底前建成通车;对100个无主管破旧小区进行绿、亮、净、畅综合整治。抓好偃快速通道等32条道路绿化工程和浦公园改造提升工程,继续实施“满城皆牡丹”工程,打造名副其实的牡丹花城。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按照县城老城区、新区、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布局,结合村庄布局规划,年县城城中村和小城镇建设完成改造项目120个,完成投资66亿元,征迁面积260平方米;县城新区建设开工面积165万平方米,新修道路220公里,完成投资77亿元,切实增强县城内涵式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吸纳能力。
(三)明确建设标准,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三个集中”、“六个一体”要求,结合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按照分类推进的原则,科学编制新型农村试点规划,在中心城区、新区的“九加一”地区和“五组团四支撑”的县城、产业集聚区、旅游景区、移民新村等区域开工建设大型社区100个。
(四)加大征迁力度,加快旧城改造建设步伐。承接年征迁工作良好开局和强力推进的好态势、好气势,一是要以安置房建设为重点,确保年已开工的26个和年拟开工的2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安置房按时间节点建设,使返迁群众按征迁合同约定按时入住,努力把安置房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二是年实施改造项目72个(旧城改造26个,城中村改造25个,棚户区改造21个),其中北城区要完成投资300亿元,确保完成征迁面积1080万平方米,争取完成征迁面积1300万平方米,开工面积10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00万平方米。
(五)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按照去年12月12日书记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一是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原则,形成市为核心、区为重点、街道为基础、社区配合的城市管理模式,突出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二是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年底前建成投用。三是坚持开展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文明工地创建等专项整治活动,使城乡面貌真正得到提升。四是继续抓好环卫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确保市容环境更干净、更有序。
(六)围绕民生改善,强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在确保全市61个征迁安置房加快建设的同时,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4801套。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达到86%,资金使用率达到72%。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做好房地产开发建设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全年完成商品房投资105亿元。
五、确保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管理,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力争上半年第四期总体规划获批。高水平编制中心城区、县城、产业集聚区、中心镇等各类规划,建立全覆盖的规划体系。组织好《中心城区与周边五条快速通道沿线绿地景观规划》、《市10个出入口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景观设计》、《城市亮化专项规划》、《牡丹元素雕塑设计》等50余项专项规划的编制,制定好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规划和详细规划,引领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二)抓住政策机遇,确保建设用地需求。土地瓶颈制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最大难题。要用好保障性住房和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单独组卷上报的政策,争取相关用地计划由国家和省配置。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人地挂钩政策,争取获批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1万亩,全年力争新增建设用地2.5万亩。年底前完成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使用权流转打下坚实基础。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载体,将农村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农村产业发展等用地,纳入土地整治规划和整治项目规划一并实施;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指标先使用后核销的管理办法,确保“村民”改“居民”后的合法权益。多策并举,确保城镇化建设的合理用地需求。
(三)强化经营城市,破解建设资金难题。新型城镇化能否加快推进的关键,是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一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要切实做到以经营城市为投资主渠道,认真落实政办〔〕76号、政〔〕110号和政办〔〕166号等文件要求,做强做实城投、文投、交投、园发等投融资平台。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建设格局。
(四)加快高速和快速通道建设,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加快中心城区与“五组团”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形成半小时经济圈。其中偃快速通道顾县至巩义段上半年建成通车,伊快速通道年底前全线通车,吉快速通道二期黄河大桥下半年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亿元,新快速通道上半年完成前期手续报批,宜快速通道市区段牡丹文化节前建成通车,新310国道完成投资5亿元。中心城区与“四支撑”县城之间的4条6段高速公路计划完成投资81.6亿元,使中心城区与周边的联系更加紧密。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20公里,桥梁1000延米。彻底改善城乡居民出行条件。
(五)科学安排,加快项目推进。对年新型城镇化中中心城区、县城、新型农村社区三大建设任务中的每项工作,建立台账,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开展专项行动,通过一个又一个集中行动,完成一个又一个既定目标,推动各项工作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范文3
【关键词】农村;房屋登记;重要性
一、开展集体土地房屋登记的重要性
(一)开展集体土地房屋登记是维护物权的重要途径
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房屋物权的生效有三种途径:一是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房屋登记机构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二是因合法建造的房屋,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三是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这三种途径,归根结底都必须进行登记,因此房屋登记制度是保护财产权利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法律制度。
(二)开展集体土地房屋登记既符合各级政府的要求,也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一是上级有要求。2010年绍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开展绍兴市区集体土地房屋内农村房屋登记工作的指导意见》(绍政办发[2010]147号)提出了土地、建设部门要积极做好集体土地住房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的权属登记和发证工作,为开展农房抵押贷款奠定基础。2011年,浙江省五厅局联合发文《关于开展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工作的指导意见》(浙建村[2011]89号)为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房登记工作定下了基调和工作原则。绍政办发[2010]147号文件对绍兴市区农村房屋登记工作目标任务与实施步骤、职责分工与工作要求、组织领导等三个方面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切实加强农房登记工作,就是贯彻落实省市政府的有关工作部署。
二是群众迫切需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对房地产权利认识也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目前房屋登记工作主要是针对城市国有土地上开发建成的土地房屋进行登记。长期以来,集体土地的建设房屋仅限于宅基地登记,而没有进行房屋登记,农民辛辛苦苦建起的住房只满足了基本的居住需要,却没有充分发挥其权益的作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外地有经验。浙江省一些市县如舟山、温州、丽水等地也开展了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工作,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农民融资渠道,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做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也推动了集体土地经济的发展。
(三)开展集体土地房屋登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将房屋登记制度扩大到农村,实行城乡统一管理模式,适应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城乡互动,人口互迁。农村房屋依法得到流转、处置,可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引导他们向城市中心镇和集中社区集聚,推动村庄整合,促进城乡统筹。同时实施这项制度,还有利于形成城乡一体的房地产市场,发挥房地产资源优势和带动作用,这对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农房登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一)农村集体土地房屋补证难度大
农村房屋的修建因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历史原因等因素普遍存在建设前未经规划审批的情况。有的农民要求登记发证的房屋大都是在《城乡规划法》实施前所建,有的甚至是解放前所建,因年代久远没经规划审批。由于在《城乡规划法》实施前,农村房屋只要有宅基地使用证就可办理土地使用权证,不需要城乡规划许可证,如果按照新的《城乡规划法》及《房屋登记办法》的规定或要求,要求其补办城乡规划许可证难度较大。另外按照《房屋登记办法》要求,集体土地房屋登记是“先地后房”,农村房屋土地证发证率极低造成了可发房屋权证农房的基数不大。此外,农村房屋较城市房屋除了有居住功能外,还有一定的农业生产功能,如房屋旁搭建简易的猪圈或工具房等。建设的随意性与不规范为农村房屋的初始登记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二)农村集体土地房屋的面积测量和认定
对绍兴市越城区初步筛选无违章后的592户农户进屋测量,其中只有32户农户符合办证条件;140户因目测大面积超土地证面积或者户主本人和土地证上的名字不相符合而中止测量;8户因私下有买卖转让或因继承原因中止测量;4户因户主长期在外地无法办理农民在外打工多次上门都联系不上;5户户主放弃办理(因为测量面积少于土地证规定的建造面积而放弃办证,或者怕变成2套房放弃办证);12户房屋有房产纠纷暂不办理;81户农户由于当时建造有误差等原因导致略微超出土地证规定面积(少于5平方米);310户是面积大大超出土地证规定面积(超5-100平方米)。
我们看到面积超建问题是其中的关键,城市房屋管理中房屋的登记面积是结合规划部门批建面积和具有资质的测绘机构测绘的实际面积确定的。而农村房屋大多没有规划批准建房面积,在这种状况下,其面积登记能否通过测绘机构测绘确定,也需要周全考虑这个问题。由于农村房屋地基选址放样技术手段落后,房屋宅基地形状与批准证示意图不一致。而且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超建现象普遍。在进行初始登记时,房屋登记部门是否按照房屋实际建筑面积登记。若按实际建设面积登记,即变相承认了违规建房。若不予登记,又会造成登记行为不能反映房屋现状。
另外,市场化测量机构进入后,所需的测量费用由谁承担,全面测绘是否经济可行;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农村房屋测量标准,标准不统一和欠缺权威性极易导致产生大量的权属争议与矛盾。
(三)权利人主体身份认定问题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建房用地即宅基地的取得是按照农村户籍身份无偿分得的,按照集体土地上房屋房随地走的原则,房管部门进行房屋登记时,同样也应按照宅基地使用证上记载的农村人口,颁发房屋产权证。但对于已将户口迁出本地的人口,能否作为房屋所有权人或者对已将户口迁出本地的人口,在其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时已建成的房屋,能否进行初始登记,房屋所有权人如何确定,还有,兄弟中有的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的已迁出,变为城镇人口,兄弟原合建房产,如何登记确定等。
(四)无手续房屋的登记
有些申请人的房屋年代久远,在初始登记时不能出具有效的证明文件,需要房屋登记部门合理处理。
(五)农户登记发证积极性不高
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范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SWOT分析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与制度创新”(编号:2015BJJ053);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解读新型城镇化与百姓生活”(编号:053);郑州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科学推进郑州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编号:ZSLX2015494)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6日
一、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优势
(一)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快,城镇人口迅速增加。2013年底,全省已有9,413万城镇人口,全省的平均城镇化率为43.8%,比2004年提高了14.9个百分点,目前是我省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全国每年平均提高1.28个百分点,而我省10年间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以上,高于全国每年提高的平均水平。2005年我省城镇化水平超过了30%,之后每年城镇化率提高1.4~1.8个百分点,速度进一步加快。同时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平稳较快增长,2013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22,398元,比上年增长9.6%,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6%;2013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475.34元,比上年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高于城镇2.9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3.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万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60万人。
(二)区位交通优越,交通发达。河南地处华夏腹地,陆路交通枢纽,区位交通优越,京广、陇海等主要铁路干线、公里干线、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速铁路都贯通其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的枢纽作用。2013年底,河南省铁路营业里程5,16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58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比上年增长11.8%,货物周转量增长9.7%。旅客运输量增长8.4%,旅客周转量增长8.3%。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1.3%,货邮吞吐量增长68.5%。“郑州东站”综合枢纽、郑开城际铁路的建成都大大改善了铁路枢纽的服务功能。航空方面重点发展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大民用航空的发展力度,建设配套的站坪及联络道扩建项目,促进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
(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源远流长,拥有着中华民族最集中、最重要、最耀眼的历史文化。中国共有古都,四个在河南,分别是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河南省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省份,地上文物保有量全国第二,地下文物保有量全国第一,被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河南还是少林武术和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堪称中国功夫的故乡。河南还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10个地质公园,10处国家5A级景区,3处世界文化遗产。厚重的历史文化对今天的河南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中原文明因包容而博采众长,因开放而不断创新,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发展张力,深厚的历史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强大力量和文化支撑。
二、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劣势
(一)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低,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3年河南和我国的城镇化率)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从2004年的28.9%上升到2013年的43.8%,十年间上涨了24.9个百分点,但还是远远低于全国的城镇化率。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城镇率为53.73%,河南省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国9.93个百分点。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居全国倒数第五,中部地区倒数第一。并且全省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明显。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郑州、济源与鹤壁。其中,郑州城镇化率为67.08%,相比周口34.78%、驻马店34.89%、濮阳36.7%分别多了33.3、32.19、30.38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低,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多年来一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并因此引发的各种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
(二)城镇体系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在全省38个城市中,河南省有特大城市2个(郑州、洛阳)、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12个、小城市17个,城市规模结构明显不合理。河南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依然较大,2004~2013年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已由2004年的5,520.2元扩大到2013年的 15,211.2元。2004~2013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绝对差距由3,630.1元扩大到2013年的9,194.3元。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差,水电路气等未能充分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需要,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落后,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目前河南省已经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但“村村通”修建的公路标准不高、等级较低,村内及村与村之间的道路状况依旧较差。农村居民看病、孩子上学等依然是十分突出的难题。
(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当前,河南省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第一,落后的城市设施水平。河南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较为落后,跟其他省份乃至全国平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出现了一系列“城市病”,交通拥堵、道路积水、城市管网老化、垃圾围城等问题都影响着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变;第二,农村设施建设欠账多,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落后,这一落后状况有待改善;第三,缺乏城乡建设资金,改造“城中村”和旧城的难度较大。“城中村”治安混乱、消防意识不强、环境差,村民为获高额补偿抢建风盛行,更是加大了改造难度。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够,无法充分满足群众的居住需求。
三、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遇
(一)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后,河南省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和调整期,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也已告别了资金短缺的时代,社会资金供应已经相对充裕。根据国际上公认的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该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应该在55%左右,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只有43.8%,城镇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河南省城镇化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诺瑟姆曲线,城市人口从30%增长到50%乃至70%时标志着该地区进入了城市化的加速阶段,高度集中的经济社会活动,二三产业的增值速度远远超过农业,并且所占GDP比重越来越高,从事制造业、贸易和服务业的工作人员也持续快速增长。诸如这些发展势头,都说明河南省已经进入了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
(二)面临承接产业转移的特殊机遇。随着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向纵深推进,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区相关产业的转移,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资源配置进一步市场化,地区间资金、技术的流动速度加快,经济增长的热点会转移到具有优势和潜力的中西部地区,有助于充分发挥河南省区位、劳动力、资源和市场的优势,承接国内外尤其是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投资、消费和就业的转移促进实体经济的转移,带动河南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充分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极大地拓宽城镇发展空间,带动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进一步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加快调整,实现城乡互动、产城融合。
(三)河南省和国务院的政策支持。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加快新型城镇化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引领,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全面推进城乡建设,加快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强化中原城市群的支撑带动能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支撑和推动“三化”协调发展。
四、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挑战
(一)人口、资源的制约。河南省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有近1亿人口,但河南省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全国人均GDP为41,907元,而河南省人均GDP只有34,174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1.5%。河南省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就需要相应增加100万。2020年,河南省城镇化程度要达到50%以上,每年需要提高城镇化率1.3个百分点以上,每年要增加城镇人口130万,累计要增加城镇人口1,300多万,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另外,河南省土地资源紧张。2013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1,195万公顷,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为10,081.81千公顷,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9%。全国粮食产量为60,194万吨,夏粮产量为13,189万吨。全年粮食产量5,713.69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夏粮产量为3,235.19万吨。河南省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9.01%,夏粮产量占全国的24.53%,河南省对维系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农业生产用地和工业化、城镇化用地的矛盾十分突出,用地控制将越来越严,势必会使城镇化始终处于严格的土地约束环境中。
(二)制度因素的制约。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及经验,但在体制制度创新方面还是相对比较滞后的,不适应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进城的门槛较高,无法公平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设施。一是土地制度。许多农民实现了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但是却没有实现与土地的分离。农民产权不清,过高土地转让成本,农民之间无法形成合理的分工与专业化,更难形成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二是户籍管理制度。我国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分离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转变,城乡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经济发展缓慢,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低,对户籍制度改革的关注度也较低。因此,户籍制度改革也是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重要挑战之一。
五、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在于城镇化发展速度快,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区位交通优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劣势在于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低,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城镇体系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发展机遇在于河南省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面临承接产业转移的特殊机遇,河南省和国务院的政策支持;面临的挑战包括人口、资源及制度因素的制约。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梁前广.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
[2]魏玉翠.鹤壁市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研究[D].河南大学,2012.
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范文5
我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建立合理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广覆盖、多层次、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体制保障。为此要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使区经济体制改革在新时期、新阶段取得新的突破。
1、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各项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体制改革的着眼点要兼顾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通过创新体制,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在搞好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影响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使城乡协调发展。改革发展的各项举措要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以推进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为重点,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要继续以"放心、放手、放开、放胆"的姿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抓紧清理有关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依法取消对民营经济的各种不平等待遇。研究制订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打破垄断、开放市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发展。加大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力度,切实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积极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和以民引外,帮助其做大做强。引导民营企业创新体制,规范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进一步调整全区所有制结构。
3、以完善国资管理和营运体系为重点,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按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国资主管部门、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主体及其控股、参股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行政资分离、政企分开,明确权责关系。逐步创造条件对现有授权经营主体打破行业界限,进行资产重组。扩大其资本规模,提高营运效率。进一步完善综合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继续完善国有股权代表的激励机制,使其责、权、利得到统一。要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对未纳入授权范围的资产要进行委托管理。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切实解决企业改制中的遗留问题。对已改制企业要通过国有股减持等形式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对垄断行业要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继续引导已改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以文化卫生等系统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重点,深化社会事业领域体制改革。一是继续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在对事业单位按监督管理、社会公益和中介服务、生产经营进行分类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的改革目标。对可面向市场的生产经营型、社会中介服务型,以及事业单位附属的"三产"单位要加快转企改制的步伐。同时进行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消除文化领域的准入限制,充分利用我市非公经济发达的优势,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文化,促进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要把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改造为多元投资的股份制企业。继续整合现有文化资源,组建若干个文化产业集团,并以文化产业集团做大做强为契机,促进我市文化名城建设。三是继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救助体制改革。对市属公立医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选择1至2家市属医院作为试点,吸引民间资本,改为股份制营利性医院。继续搞好药品集中招标工作,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要完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体制,解决弱势群体的治病难问题。全面实施市区退休人员门诊医疗费社会统筹,尽快实施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同时,继续搞好农村卫生院改革,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卫生保健网络。四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继续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实现办学模式和投入体制的多元化,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同时,市属校办工厂的改革要有实质性的突破。
5、以完善产权交易规则为重点,构建现代产权制度。结合我市前一阶段企业改制的实际,要围绕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规范产权交易和监管的办法。从我市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实际出发,要以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指针,认真处理好国有股权转让、经营者持大股、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三者关系。既要坚持国有股权转让的公开性和竞争性原则,同时也要体现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基本要求,抓紧制定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规定和制度,并精心组织实施。要从进一步加大宣传和规范政策入手,在提高持股职工风险意识,实施规范管理的同时,不断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以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尊重广大持股职工的意愿为基础,鼓励职工所持股权依法向企业经营技术骨干集中或转让给外来投资者。
6、以吸引外资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深化外经贸管理体制和外经贸企业改革。充分利用外资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契机,实施大项目推进策略,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利用外资大项目的领导、协调、决策机制;实施重点区域策略,确立利用外资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实施开发区主战场策略,发挥各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和科技园区的招商引资本的龙头作用;实施领域多元化策略,从较早以工业为主的利用外资,向全方位、多领域利用外资转变;实施以外引外策略,通过建立和完善高效的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机制,促进其增资扩股,同时,发挥外商投资企业的桥梁作用、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努力使外企成为招商主体。从而使我市利用外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继续加大外贸和外经工作的力度,创造对外经贸工作的新局面,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完善。
7、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推行电子政务为契机,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从审批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要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创新审批方式,提高行政审批工作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性审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将政府管不了、管不好或者不应当管的事情,交给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去做。要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惯例和WTO要求,制订保护公平竞争的各项地方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在政策上消除所有制歧视,鼓励各类经济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得到健康发展。
8、以投融资体制改革为重点,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要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竞争"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着重解决还具有浓重计划色彩缺乏市场效率的城建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融资体制。对国有单一投资的项目公司要进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改造。要打破垄断,开放市场,通过项目法人制度吸引社会资金直接进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鼓励采用特许经营权、资产经营权、收费权有偿转让等方式筹集资金,盘活存量资产吸引外部资金。对经营性、准经营性、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为社会资本提供可供选择的介入领域。要改革现行的投资规模控制方式,建立投资分类管理体制,落实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要探索发展包括银行、证券、信托、债券、基金、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大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力度,促进我市大都市建设步伐。建立拟上市企业资源的发掘和培育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外证券市场的筹融资功能,鼓励和推进我市各类优质企业到境内外上市。加快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增强其持续融资能力。要发挥市工商信托公司的作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在境内外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根据国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和争取设立杭州证券投资基金。建立和引进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开辟风险投资资金渠道,积极吸引民间投资和利用外资,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选择基础产业和优势企业,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要加大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要以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交流为契机,改革我市的金融体制,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想方设法从上海引进外资银行机构来杭设办事处、内资银行业务总部或地区总部迁杭,争取金融机构来杭发展。鼓励杭州地方金融机构"走出去",到外地设立窗口。市商业银行要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吸引社会资金参股,条件成熟时也可引进外资参股,并争取上市。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在条件成熟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要稳步推进产权交易,提升我市产权交易中心的功能,完善交易方式,拓展经营领域,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区域性的产权交易机构。积极探索非上市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交易,为改制企业股权流动和我市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提供平台。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体系,保证产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
9、以提升要素市场功能为重点,规范和完善市场体系。一是重点培育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对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地产市场等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以规范和发展。要打破垄断,逐步改变要素市场依附于相关主管部门的现象,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要不断提升市场的功能,增强市场的辐射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发展。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逐步深化,尤其要大力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经营者的产生方式。除继续完善对现有企业经营者的录用、评价、考核、激励办法外,要通过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为各类企业选人用人提供服务。二是重组现有商品专业市场。要推动现有商品批发市场的布局调整和资产重组,促进一批有发展前景的市场上规模、上档次,并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推动市场交易主体向公司企业转变,推进竞买制、拍卖制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方式,有型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和交易规模。三是规范发展行业协会等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市场中介组织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中重要的经济主体,对经济的发展、市场秩序的规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亟需发展和健全包括行业协会在内的各类市场中介组织。我市要在调查研究摸清现有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订有关指导意见和促进政策。在此基础上,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行业协会等各类市场中介组织改制转型,强化其自律机制。要规范政府监管行为,做到管而有度、放而有序,努力营造有利于市场中介组织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四是继续发展现代流通业态,稳步推进电子商务、连锁超市和和现代物流配送。
10、抓好就业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在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要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其他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积极探索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新途径、新办法。通过完善职工持股制度,保证职工包括经营者以按股分红的途径增强对企业的凝聚力,获得应有的激励。在高新技术企业试行技术入股办法,把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作价折股由科技发明者和贡献者持有。探索管理要素作价入股的方法、方式,体现经营者管理要素在企业效益中的重要作用。
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范文6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智能水网、供水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 TK284 文献标识码: A
广州市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教中心和全国性的对外贸易、文化交流口岸。近年来,广州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地位不断提升,传统的“轻农村重城市”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已经束缚了广州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既是广州新时期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部署。城市供水作为城市市政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健康和生活保障,关系到工业生产发展及新型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基础行业,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遵循广州市新型城市化发展思路,广州必须加紧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保障体系、智能供水等中心工作,为广州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供水安全保障。
广州市的供水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广州市供水现状
广州市地处雨水丰沛、河流水系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本地水资源较少,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因为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1]。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
广州市部分水厂的水源受到枯水期咸潮上溯、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水质长期处于IV-V类,而水厂通过常规工艺处理后的供水水质难以达到国家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近年来,随着西江引水工程顺利投产,水厂不断改进净水工艺,广州市的供水水质显著提升。
截止2011年底,广州市(包括十区二市)共有63家供水企业,72间水厂分布在广州各个区市,综合生产能力达到856.33万立方米/日,用水人口1537.34万人,日供水量达646.82万立方米/日,年供水总量219346.2万立方米[3]。其中,广州市自来水公司的7家水厂负责中心城区供水,供水量占全市供水总量的70%。广州市已经形成了以西江、北江、流溪河、顺德水道、沙湾水道、东海水道(容桂水道)、增江以及东江北干流等为主要供水水源的供水格局。其中,中心城区供水水源形成东江、北江、西江三个独立的Ⅱ类优质水源格局,出厂水水质全面达到国家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花都区供水体系主要以白坭河、流溪河及洪秀全水库为水源,白坭河因水质问题只能间歇供水。番禺和南沙区供水体系主要以沙湾水道和顺德水道为水源,主要来自西、北江过境客水。从化市供水体系主要以流溪河为水源,水质状况较好。增城市供水体系主要以增江和东江北干流为供水水源,增江的水质较好,基本可以满足增城市市区的用水需求。
1.2 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供水问题
1.2.1供水管网陈旧
广州市配水管网庞大、复杂,部分地区管道铺设年代久远,使用年限较长,且随着城市的发展,用水户激增,水管运行状况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另一方面,老街区的配水管网和用户庭院管网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安装的灰口铸铁水管,由于内壁腐蚀、结垢等原因,漏失严重,且造成管网在输送水过程中对供水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影响用水终端水质。然而长期以来,老旧管道改造问题只能靠少量局部更换来解决,改造难度大。
1.2.2 城乡供水发展不平衡
广州市供水水源相对比较分散,水厂规模大小不一,广州市72间水厂中仍有部分水厂为一些自建供水设施,且普遍简陋,工艺相对落后,专业管理水平较低,水质监控不完善,水质安全隐患突出。供水水质公告显示,广州市中心城区的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高,部分地区的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水源存在人、畜粪便和有机物污染的问题。因此,广州城乡供水发展不平衡,暂未形成完善的城乡一体化供水联网体系,部分地区供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1.2.3 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智能化程度较低
广州市新型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用水和供水管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突发事件频发,供水安全保障难度日益加大,传统的管理手段和供水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智能化是势必发展的方向。目前,广州市完成了三大水源建设,中心城区供水水质全面达标,为供水安全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供水服务同步升级,迈向智能化,如全面建立用户终端水质保障体系,多级监控管网水质,保障用户用水安全;设立用户终端、管网水质在线情况显示屏,让市民提供实时了解水质监测数据。
广州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供水智能化发展与其他城市相比已先行一步,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广州供水应急体系建设起步不久,水质智能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水厂设施应急能力较差,供水保障体系智能化程度较低,智能服务普及率低,无法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并且供水系统的大部分设备仍比较落后,设备超期服役现象严重,无法满足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
2、逐步建立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格局
2.1 加快供水管网建设改造步伐
目前,广州市供水管网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有效改善了管网沿线较多居民的用水。但仍然要加快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步伐,针对城市用水实际,优化城区管网布局,结合城市道路改造和城中村拆迁改造,合理制定改造计划。同时,在供水管网改造进程中要采用新技术、新型管材,减少漏损,保障水质,真正做到供水“保质、保量、保压”。
2.2对现有水厂进行整合升级工作
广州市应针对当前供水形势,对水质不达标的河段取消其饮用水供水水源功能,选取其他更为符合的河段作为取水点;鼓励大型供水企业积极参与自来水厂收并工作,并对现有的水厂进行整合升级工作,根据各区的用水需求可以扩建部分发展较为成熟的水厂,取消部分生产设备较为落后、水质无法达标的小水厂。通过此举,可较好解决部分地区的供水水质问题,全面提高广州市供水水质,使全市各镇区供水范围内供水水质早日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提高城市供水安全性,逐步实现“同城、同网、同质、同价”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
2.3 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格局
全市范围内构建水资源统筹配置、水厂优化布局、一网分片调度、规模经营管理、服务均等的集约化城乡供水格局,中心城区逐步实现分区管理的先进供水格局,形成中心城区与周边镇区相对独立又互联互通的供水互给局面[3]。这不仅能实现地区供水设施的共享共建共管,提高广州市管网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性,大大增强城市供水的抗风险能力,是应对突发事件和枯季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进而形成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格局。
3、进一步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供水智能化
3.1 加快建设智能水网,完善供水保障体系
智能水网是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实现水厂及管网的自动化控制、监控调度、泄漏检测、水质监测等功能,使水在生产及传输过程中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水的漏失、减少水资源污染[5]。智能水网包含一整套预警机制,能够对供水设施运行进行监测,实现远程管理,合理调度。它还包含覆盖供水全过程的水质感知网,能够对供水管网状态和水质水量进行在线监测,对动态数据实现实时管理,并能通过预测系统对水质进行预警。
广州市人均用水量大,对自来水的依赖程度较高,一旦出现停水事故或者水质污染,就会给居民生活和社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水污染事件频发,直接影响了广州城市供水安全。广州应从自身水资源特点和实践需求出发建设符合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智能水网,建立覆盖全市的智能水网,对广州水网系统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监测到异常的水质、水量情况就可以立刻警报,并通过智能预测系统对网内的水做动态调配。通过智能水网对供水全过程进行监测,大大降低制水成本、输水能耗、管网漏失率、节能降耗、节约水资源效果显著。面对供水事故时,智能水网能够对管网进行全面分析,并提供应急方案,合理调配供配水管网,保障全市的用水安全。
3.2不断提高供排水智能化服务管理水平
随着广州市新型城市化的发展,用水户将会越来越多,用户提出来的新需求也越来越多,对服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供水企业可以大力推行智能化服务系统和水表集抄系统。智能化服务系统能够及时收集和反馈市民提出的供水问题,充分运用智能信息技术,让市民通过互联网或手机了解供水信息、水价调整、停水通知等,通过网上自助服务进行水费缴纳,让市民享受到更多、更优质的智能化服务。水表集抄系统取代人工抄表,能够自动采集居民水表数据,分析用户的用水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供水服务。
4、小结
广州市新型城市化发展给城市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促进科学合理的供水发展模式的建立,推动形成良好的供水格局,以达到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目的。城市供水的不断发展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进步,见证了一代代供水人的持续努力,通过有形的服务和无形的推动力,为绘就城市发展的蓝图增添了清新而又绚烂的一笔。
参考文献
张虎, 徐欣. 广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 热带地理, 2001, 21( 1): 7-10.
宋刚, 汤泽平, 陈迪云, 岳玉美. 广州市供水水源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30:184-188.
广州市水务局网站[E]. http: / / gzwa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