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安全管理经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安全管理经验范文1
1.急功近利,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许多煤矿企业领导为了企业的即时利益或短期利益,不顾企业的实际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严重超定员、超生产能力生产,忽视安全问题;有的煤矿企业决策层没有深刻理解到安全文化对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没有把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下去;也有的企业领导甚至没有认识到安全培训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只是走走过场,应付了事,没有把安全培训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2.管理混乱,责权利不明确建立一套统一、完善的煤矿管理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是保证煤矿正常运行以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全体员工在生产和管理中具备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工作标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安全生产中的随意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可能性。然而,在事实上,许多煤矿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想下大工夫、花大精力去建立一整套包括组织机构设计、职能分工、岗位职责说明、工作流程以及各个专业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无法形成完备的管理标准体系、管理措施体系以及管理保障体系。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根本无法做到每一条管理标准都能够得到落实,每一项管理措施都有具体的人员责任,更谈不上具备相应的监督保障体系和预警系统。
二.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
煤矿安全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煤矿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因此,必须从系统上进行优化,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合理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煤矿要根据资源占有情况、煤层赋存情况合理确定矿井的产能。矿井产能设计如果偏大,投资增加,后期为了达产增加采掘队伍,给矿井的安全管理带来较大隐患。根据神府东胜矿区煤炭赋存条件和生产经验,1.6-0m厚煤层单套综采生产能力年产能够在150-200万吨左右,2-0m厚煤层单套综采年产能在200-350万吨,3.0-4.0m厚煤层单套综采产能在350-500万吨,4.0-5.0m厚煤层单套综采产能在600-900万吨,5.0-5.5m厚煤层单套综采产能在900-1100万吨,5.5-6.3m厚煤层单套综采产能在1100-1200万吨;若采用放顶煤工艺,采放比为1:1时,产能基本在600—700万吨,随着采放比的增加,产能会逐步增大;因此,在井型确定时,尽可能坚持一层煤一套综采,单一煤层开采最多不要大于两个盘区同时生产,这样能够尽可能减少采掘队伍和作业人数,提高矿的安全管理水平。
2.抓好矿井各大生产系统建设,保证各生产系统安全、可靠在矿井建设过程中,保证各大生产大系统要有一定的富余,特别是矿井的通风系统、供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等方面,能够实现合理匹配,适当时候留有一定富余量,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时,系统能力能够满足要求。另外,需积极完善煤矿井下“六大系统”,构建事前灾害预防为主的“防灾”和事后应急救援为主的“减灾”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井下人员自救、逃生、避险等整体功能,与灾害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救援共同构成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事故危害的有机整体。
3.抓好矿井的制度建设以制度来要求员工,约束员工,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位。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一定要狠抓一个“严”字,要“严”当头,要严制度、严标准、严明劳动纪律。特别是对那些日常违章人员,在对其做到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曝光、经济重罚等措施,督促本人增强安全意识和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坚持好各级管理人员现场跟值班制度,如不能做到,不论涉及谁,都按规定进行考核及处罚,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建立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全力整改安全隐患。不仅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硬件设备投入,更要抓好日常安全生产的检查,同时要确定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预案是否制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隐患整改及时,从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4.抓好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提高自保互保意识员工作为矿井安全管理的细胞单位,是安全基础管理的根本,一是要抓好各类培训,努力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不仅使员工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能,同时提升员工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水平,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作业,避免事故发生;二是员工作为安全生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夯实安全管理的基础,为此,应建立健全企业人才管理、培训、招聘等方面的制度,选聘有丰富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为矿井发展做好人才保障;三是安全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抓好现场安全管理的同时不断加强安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将安全文化建设渗透到矿井发展的各个环节,走出了一条具有现代化矿井特色的文化保安、兴安之路。
5.提高矿井装备水平,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作业人员,提高装备的可靠性。一是加快提升矿井装备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煤矿技术改造规划,分类规划技术改造的重点内容和重点项目。大中型煤矿以发展综合机械化为重点,加大采掘、机电、运输等主要设备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改造,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二是积极推进煤炭生产工艺改革。以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和资源回收率为目标,在总结先进适用技术的基础上,抓好新技术推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大力推进机械化开采,对无法实行机械化作业且不能保障安全生产的煤层,一律禁止开采。三是加快煤矿信息化步伐。以自动化技术改造矿井提升、供电、胶带运输、排水等主要生产系统,全面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矿井上下各环节主要设备运行状态和瓦斯、煤尘、火、水、顶板压力等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测监控,部分重点岗位实现专人值守。四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保证科技兴安资金支持。
6.加强应急救援知识的学习、培训工作每年由总工程师组织各部门重新编制、审定矿井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处理计划,每年年初由预案编制人员对全体员工进行集中培训学习,使全体员工熟练掌握事故汇报程序、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和避灾自救基本知识,每人培训不少于2学时,培训完毕后进行考试。各区队队内由技术员再进行一次培训,使员工真正了解自己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和避灾知识,事故发生时员工能够尽快撤离危险区,减少人员及财产损失。另外,每年针对矿井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主要进行矿井火灾、瓦斯、水灾事故的演练和反风演习,真实考察矿井各方面的应急处置能力,并对演习进行总结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提高矿井应急反应和安全保障能力。
7.夯实矿井本安管理体系建设一是组织矿井各级区队管理人员开展各岗位工种危险源辨识活动,分岗位工种对重大安全隐患和新增危险源预先进行辨识、分析,并提出管控措施。二是组织矿井各职能部门开展系统重大危险源辨识活动,对发现的系统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周密的管控及整改措施;三是制定详细的矿井本安管理体系培训计划,全员参与培训,培训后组织考核,考核采取笔试及井下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以提升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效性,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三.结束语
煤矿安全管理经验范文2
【关键词】新时期;煤矿企业;供电安全;管理对策
0.引言
现阶段,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受全世界贸易转型变化、外国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影响,一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刺激作用,一方面也给国内煤矿企业造就了相当程度的市场竞争压力[1]。电力供应是社会发展的必需品,电力供应煤矿企业才得以安全、稳定发展。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需要得到企业有效的供电安全管理保障,新时期背景下,我们应当更加关注煤矿供电安全管理工作,以时代需求、技术发展为切入点,经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进行扶持,实现煤矿供电安全管理工作创新。供电安全管理重要影响煤矿企业正常运行,重要影响煤矿企业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因此,我们要提升对煤矿供电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及时有效地解决供电安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点。
1.新时期背景下煤矿供电安全的意义
新时期背景下,煤矿企业被赋予了新的社会意义。煤矿生产活动中,供电安全事故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煤矿企业施工人员一方面应当注意安全用电,一方面要正确合理运用供电设备,煤矿企业施工人员对设备的运用不当经常会引起火灾、漏电以及爆炸等供电安全事故。此外,煤矿生产供电不及时、供电不流畅、供电不合理以及供电设备无人看管下自动运行,同样会引发供电安全事故[2]。新时期背景下,煤矿供电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煤矿施工生产涉及多方面、多环节的内容,在供电安全管理工作中,倘若供电安全事故一旦引发,一方面会对煤矿生产正常开展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会对煤矿生产安全环节有所不良触及。因此,在煤矿供电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务必要采取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对策,强化煤矿供电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煤矿企业综合供电安全水平,尽可能防止供电安全事故的引发。
2.现阶段煤矿供电安全管理工作中主要问题
2.1煤矿供电可靠性不足
现阶段,一些煤矿两路电源均通过一个区域变电所提供,煤矿内部35KV、110KV变电所运行方式为线路以及主变单列[3]。各种类型的变电所,只要其中一个地方发生障碍便会使得供电中断,尤其是针对一些高瓦斯突出煤矿矿井而言,供电安全管理不妥当会引发严重安全隐患,导致部分工作面发生瓦斯超限情况,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负面影响。
2.2大功率高压设备影响过大
由于煤矿生产需要,一些煤矿会应用到大功率的高压设备,从而有效作用于控制煤矿企业设备经济投入、提升煤矿企业系统工作效率以及减少变线损耗程度等方面。但是大功率高压设备的应用同样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煤矿生产过程中,直接开启大功率高压电机,强烈冲击着煤矿供电局域网络,电流在瞬间开启时急剧升高,电网压降大,使得部分对供电质量有高要求的电子元件设备装置出现瘫痪现象,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负面影响[4]。
2.3煤矿企业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过低
现阶段,煤矿企业施工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施工技术水平还需要得到加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煤矿先进生产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一些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电气设备被不断引入到煤矿生产活动中,这些电气设备对煤矿企业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何改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使他们在面对电气设备应用、设备质量维护等方面能够从容不迫的应对,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4供电事故防范不严谨
现阶段,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供电事故在所难免,为了能够有效防范可能引发的供电安全事故,就应当根据煤矿现场实际情形,制定出一整套严谨的事故防范预案。一些煤矿企业往往大意处理事故防范预案制定工作,使得在供电安全事故引发时出现措手不及的局面,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负面影响。
3.新时期背景下煤矿供电安全管理对策
3.1规范供电系统
规范煤矿企业供电系统,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用电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双电源切换操作方法,明确一回路向另一回路切换过程的步骤程序、注意事项等,提供强有力安全用电保障给各煤矿用电部门[5]。
3.3健全煤矿施工人员培训机制
由于供电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困难的工作,因此要全面增强煤矿施工人员推行供电安全管理管理的水平,不断开展相关培训项目用以提升煤矿施工人员管理能力,经充分有效的培训,提升煤矿施工人员综合管理能力。同时煤矿企业还可以组织煤矿施工人员对实际煤矿生产情况进行专题分析,提升煤矿施工人员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企业技术管理水平。
3.3完善供电事故应急预案
煤矿企业结合自身切实情况,做好严谨的供电事故应急预案。制定预案所涉及的内容务必要全面、规范,同时要具备目标性、针对性以及合理性等特征。在煤矿日常生产过程中,可适当开展供电事故模拟救援预案演习,作用于提升煤矿施工人员警惕性心理,使他们在供电事故引发时能够从容地做出应对,从而将供电事故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4.结语
总而言之,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经济利益、社会利益获取,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全部一方面影响煤矿企业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一方面确保煤矿企业稳步前进。供电安全管理作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工作,煤矿企业应当不断提升供电安全管理创新力度,确保管理指导与时俱进,为生产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做到未雨绸缪,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国清.浅谈煤炭行业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9).
[2]王光超,史世杰,张根现,邹有明.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网络优化[J].中州煤炭,2011,(06).
[3]卜桂玲,鲁云松,李凤香.提高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系统可靠性的途径[J].中国煤炭,2005,(05).
煤矿安全管理经验范文3
关键词 煤矿安全;滑坡;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X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61-0155-01
由于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近年来也加大了对煤矿资源开采的力度。与此相应的也在开采的过程中一度强调了安全作业的重要性,为此,政府和企业都加大了对煤矿安全事故的检查力度。而且还通过各种手段将煤矿安全作业的指标纳入到了煤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毋庸置疑,这在一定程度确实降低了煤矿生产中出现事故的几率,从而更加规范了煤矿安全生产和作业。但是就近年来我国煤矿生产的现状来看,效果仍然不是很明显,突出的表现在在煤矿作业中的各类“三违”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这不仅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开展,还对煤矿中的员工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则从煤矿安全生产中经常出现的滑坡现象出发,重点论述了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响应的解决策略。
1 原因与现状分析
就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中出现滑坡现象的原因而言,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1.1 对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开始自负盈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都开始不同程度上缩减了企业内部的一些非生产性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这便使煤矿企业中的诸多形成部门都变成了“有庙无和尚”的场所,对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更无法从整理上来实现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完成,甚至一些企业即便是给员工进行培训,也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来例行公事。此外,由于受到诸多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人们的内心也开始变得浮躁起来,一切都变得那么的急功近利。在培训中则表现在员工主动接受培训的积极性比较差,即便是接受了培训,学习效果也十分
低下。
1.2 企业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不高
这方面则重点表现在煤矿内部员工的业务素质上。首先对企业中的一个领导干部而言,由于大多数干部都是从基层生产中所选的,尽管他们在工作中个个都任劳任怨,充满干劲,但是他们对生产中的一些安全意识的程度却往往不高。恰恰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了安全隐患的时常出现。其次,则表现企业中的一个领导对“安全第一”方针认识程度不够,没有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也没从根本上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最后一个方面则表现在职工方面,在生产中很多工人,尤其是工作多年的工人,在工作中凭经验,对《安全规程》、《作业规程》的相关规则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工作中却没有落实到实处。
1.3 追求产量而忽视工程质量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对待产量与质量的问题上。在日常生产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当负责安全监察的同志在对违章作业进行制止的过程中经常会和工人以及一些基层帆布发生冲突。这就是基层工人以及一些基层干部没有很好的处理好产量和质量的关系所造成的。在他们的潜意识之中已经形成了“产量是硬指标,质量是次指标,安全是软指标”的生产理念;而就另一方面而言,则体现在迎查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为了应对上级各行政单位的检查都在进行突击整理,而当检查完了以后,很快又恢复到了之前的样子。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的现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工作的展开。
2 解决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管理
由于煤矿安全涉及到矿井地质、测量、采煤、掘进、通风、排水、提升、运输、供电、压风、防尘、安全监测等各个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在煤矿安全作业中对总工程师或者技术负责人要有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而且还要掌握比较各类与煤矿生产相关的技术。在生产中还要严格落实以各级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中心的技术负责制,并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编制、审批作业规程、灾害预防计划及有关设计图纸。
2.2 保证必要投入,加强安全技术项目管理
这就要求企业中的一些领导能够合理的处理好生产与效益、投入与安全、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则企业的投入上要加大地安全生产的投入力度;而在安全技措方面,则要分别从计划,资金、技术方案、组织措施等各个环节进行逐一落实,同时,还要将其纳入到安全监察部门的考核和追踪管理范围,限期实施,投入使用,发挥作用,提高矿井的综合抗灾能力。
2.3 切实提高职工的技术安全素质
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具有决定的因素。员工的素质问题也就成为了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首要问题。因此,在煤矿生产中要想提高企业中职工的技术安全素质,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首先便要在生产中具有一套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则是要充分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由于在煤矿生产作业中,煤矿环境变化比较大,下井作业人员也比较多、而且人员的层次也比较复杂,流动性大。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对这些员工的培训和锻炼,以此来起到强化他们在生产中的安全意识。这样不能能够加强他们在心理上对安全意识的强化,而且还能够使他们在培训中提高安全操作的可能性,继而避免违规违章操作的可能。
2.4 进一步完善煤矿生产中的奖惩机制
科学合理的推行奖惩机制不仅有利于在企业内树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且还能够在企业内形成健康有序的竞争机制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进行。其具体做法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依照安全责任的大小在企业内对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职工实行安全风险抵
押承包;在各区队内实现安全质量量化成绩考核处理办法;在矿区内通过丰富多彩的职工竞赛的形式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观念的认识。除此以外,对于在矿区内发生了一些违规违章操作的形成一定严肃处理,而对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出贡献的员工要给予重奖。
3 结束语
当然,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造成矿井滑坡的现象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在一一赘述。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在煤矿的日常作业中不管是各级领导还是职工个人只要时刻能够将安全生产的理念放在首位,就一定能够降低事故出现的次数,保证生产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魏丹,龙熙华,宇亚卫.国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2]崔沪.国外煤矿安全管理对国内矿难的启示[J].煤矿现代化,2005.
[3]何刚,张国枢.国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煤炭,2006.
[4]张有狮.浅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J].现代企业文化,2009.
[5]汪和理.进一步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J].煤炭企业管理,2002.
煤矿安全管理经验范文4
【关键词】 四川小煤矿 职业卫生 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措施
随着煤矿经济形势恢复性好转,职业卫生投入也普遍有所增加,实现了职业卫生状况的总体稳定,但四川煤矿的职业卫生形势仍未实现根本性好转。本文就目前四川小煤矿职业卫生现状、存在问题、、有效整改的对策措施与大家共同探讨。
1 煤矿职业卫生现状
1.1 法律法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形式的发展,国家又相继颁布了《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职业病防治法等等,成为了目前煤炭行业职业卫生执法依据[1]。
职业卫生工作职责分工以来,四川省安监部门严格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的要求开展对煤矿职业卫生的监管工作。同时针对四川省职业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包括煤矿)组织编写《四川省职业病防治条例》。
1.2 管理体制
传统职业卫生管理是被动的管理,是在人们活动中采取安全措施或事故发生后,通过总结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主要表现在:(1)侧重追究工人的操作责任,忽视创造本质安全的物质条件;(2)侧重事故的追查处理,忽视事故发生前的潜在危险性分析,是一种被动的事故管理;(3)凭经验和感觉处理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没有由表及里地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去深入分析研究,是一种表态的、定性概念多的安全管理;(4)没有在设计、基建、生产等环节的技术评估中纳入安全评价;(5)没有把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挂起钩来,缺乏对安全经济学和危险损失的研究;(6)没有重视人机工程学、安全心理学的研究。
近年来,四川省加强了职业卫生管理一体化工作,现代职业卫生管理的特点是:(1)变纵向单科为横向综合,推行全面安全管理;(2)推行安全预测,做到预防为主;(3)推行系统安全工程逻辑分析;(4)推行反馈原则指导下的安全评价;(5)推行本质安全。
2 煤矿职业卫生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2.1 法规不配套,没有处罚细则
煤矿安全监察新体制已经建立7年了,虽然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是一个框架性的大规范,不可能在每一个细节上对其性质作出界定,适应法律法规上都作出很详细的规定,再加上出台这些法律法规的专家毕竟实践上有局限,还有许多没有考虑到的东西。
目前执法的主要依据有:《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等,无法与四川省煤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2 煤矿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煤矿职业卫生管理是煤矿经营状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质量为本”的理念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四川省的煤矿安全管理,一方面,正在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迈进,在控制职业病事故,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职业卫生管理的现状仍然不尽人意,问题多多。
2.2.1 煤矿从上至下存在较严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
企业被推向市场后,人员多、负担重、负债高等问题影响了企业对安全的投入。部分企业领导存在重生产、轻安全思想;特别严重的是某些地方煤矿经营决策者都是农民出身,实行矿长责任制以后,很容易急功近利,缺乏从后劲着眼的人才培训和储备战略。
表现为或在煤炭市场恢复性好转的形势下急于摆脱困境;或在采掘失调情况下急于恢复正常生产;或为追求更大利润,片面追求生产而使安全处于从属地位。
2.2.2 职业卫生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层次不高
煤矿工作风险大、报酬低,难以吸引人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相对缺乏,管理层次难以提高。
现今煤炭企业的职工,大多是农民工、轮换工、合同工、协议工和临时工,他们文化水平低,又没有专业技术,心理上缺乏市场考验的能力、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
2.3 四川煤矿职业有害因素危害形势严峻、不容忽视
煤矿井下粉尘、噪声、振动、高温、高湿、不良、有毒有害气体等职业危害因素的重视程度不够[2]。
2.3.1 粉尘
在煤矿井下回采、掘进、运输及提升等各生产过程中以及煤矿地面煤台和发运站大部分作业中,几乎所有的作业操作(如打眼放炮、清理工作面、装载、运输、转载、顶板管理、翻罐笼、给煤机、振动筛以及卸煤机等)过程中均能产生粉尘,煤矿工人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可引起各种疾病,如尘肺病、肺气肿、尘源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等。危害最大的是尘肺病(矽肺、煤肺等)[3-6]。
2.3.2 振动与噪声
长期接触手传振动与噪声不仅会引起局部振动病和噪声性耳聋,而且会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异常心电图、异常脑电图、高血压等。这些身体状况异常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未给予足够的重视[7]。
2.3.3 高温高湿
工人在高温条件下作业主要的生理功能改变表现为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水盐代谢紊乱、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损伤、肾脏功能下降。高湿的工作环境则使工人的两手等处发生皮肤糜烂,同时也容易诱发皮肤病[2]。
2.3.4 不良(姿势)
不良(姿势)对工人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在我国仍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空间狭小,工人经常在不良(姿势)下工作,不适当的强迫性或工具很容易引起工人的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疾患,如局部肌肉疲劳和全身疲劳,反复紧张性损伤和腰背痛等[2]。
2.3.5 有毒有害气体
采掘过程:井下采煤和掘进过程中,煤层或岩层中存在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便用逸散到工作场所。
放炮过程:井下采煤工作面炮采和掘进工作面放炮过程中会产生炮烟,炮烟的成分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和氨。
2.5 职业卫生事故频发
近几年来,四川煤炭工业一直在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强调“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尽管如此,职业卫生事故频发几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8]。
职业卫生事故频发的原因:一是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问题突出;二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三是行业管理弱化;四是煤矿安全投入不足;五是煤矿安全科技水平低;六是煤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七是煤矿安全法制建设亟待加强;八是职业卫生资金投入不足;九是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3 加强煤矿职业卫生状况的对策措施
煤矿职业卫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法律法规、科技进步、行政执法监察、工伤保险、宣传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并力求使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真正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1 提高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权威性和监察工作效率,强化政府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职能
为此,一方面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有关执法部门的积极配合;另一方面,需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高行政执法和安全技术水平,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煤矿安全监察要突出重点、分类监察、量化考核指标;要建立起促进企业和地方政府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新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
3.2 强化煤矿各级领导、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责任
应通过职业卫生宣传教育等措施,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舆论氛围 ,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同时,要建立职业卫生责任体系, ,科学地进行责任分解,使每个岗位、每位职工都明确自身的职业卫生责任,建设企业职业卫生安全文化。
3.3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企业安全状况的好转
煤矿灾害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增加,应大力开展安全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煤矿防治粉尘、毒物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装备,并为保证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建立高层次、全方位的技术基础。
3.4 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
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都在基层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产生,都是能够产生良好效果的管理办法。各煤矿要深入实际,善于归纳总结、提炼职业卫生管理的好经验、好方法,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以便再运用于实践,使煤矿的职业卫生工作的管理层次、水平得到提高和升华。
参考文献:
[1]邓舜发.煤矿安全监察中存在问题的探讨.煤矿安全,2004,35(1):4-6.
[2]刘卫东,张岩松.浅谈煤矿井下职业危害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及防治.当代矿工,2006,12:24-25.
[3]侯传之,张秀娥,葛铭.煤矿接尘矿工的健康状况调查.中国辐射卫生,2006,15(2):233-234.
[4]张铭强,廖俊强,丁小青,等.三明市某煤矿粉尘和气体危害分析.职业与健康,2006,22(22):1930-1931.
[5]方新.新建大型煤矿粉尘危害现状分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12(1):15-16.
[6]李津,林青,李希彬,等.煤矿地面作业环境中的粉尘危害调查.中国职业医学,2002,29(6):62-63.
煤矿安全管理经验范文5
关键词: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管理
1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结构包括保障管理、风险预控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以及综合管理五部分。在该体系中,风险管理是核心,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管理是重点,以生产系统要素和综合管理作为基础,以保障管理为支撑,最终以信息化系统作为运行平台。各个部分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PDCA 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保障了每项安全工作都是全过程控制、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的。
2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
基于风险预控理论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一种过程式管理,其安全管理的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煤矿的具体特点进行相应的变动,但其过程大致包括五个阶段:
2.1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煤矿系统可能威胁煤矿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或者带来煤矿生产不稳定等危害的根源或者状态。危险源是煤矿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发生事故的起因,同时,危险源存在于煤矿企业建设、生产和改造的各个环节之中,对于煤矿危险源的辨识是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首要内容。煤矿危险源的辨识要求针对不同煤矿的特点,做好煤矿危险源的分类,根据不同类别危险源的特点,综合运用企业人力、机械设备和环境支持等方法,对煤矿危险源进行检测。同时要求在煤矿生产全过程进行各个环节的危险源检测,及时地记录与汇总分析。
2.2 风险评估。危险源辨识完成后,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矩阵,通过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确定风险等级,针对管理对象和风险等级编制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完成单位风险管理表的初稿。各单位将本单位制定的初稿上报风险管理小组下设的各个专业科室,由专业科室组织相关科室、基层单位主要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对初稿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双向反馈、修改及审核,通过至少3轮修改后,下发到原上报区队。随着生产实际条件的变化,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都是需要不断测评和改进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体现PDCA管理模式。
2.3 制定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通过危险源辨识提炼出管理对象,针对管理对象制定出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从而控制以及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的管理标准必须达到国家、行业以及企业标准,并且做到只要达到这条标准就能消除相应的危险源;管理措施的制定要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有针对性的制定,不能一概而论,措施要具体,符合现场实际,能更好的指导现场安全生产。
2.4 危险源监测。危险源监测包括对危险源的状态监测和风险控制过程监测,危险源状态监测关注其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危险源监测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不断提高体系运行效率,促进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2.5 风险预警。煤矿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的风险进行预期性评估,按照其严重度和特征设定风险预警等级,并根据危险源动态检测中暴露出的各种风险及时发出风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级相关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或降低风险,达到可接受水平,从而避免不期望的结果出现。通过危险源辨识能够有效的掌握煤矿危险源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弄清楚安全管理的对象以及现状;通过风险评估,掌握每个危险源发生实效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后果,找出不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以作为安全管理控制的重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要求,对具有不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制定安全控制标准以及措施。通过检测危险源,掌握危险源的风险变化状况以及是否处于可控状态。通过判定风险是否能够承受,将检查结果与评估标准进行对照,确定风险不可承受的隐患,报告和通知相关人员。通过风险预警及时发现危险源,按照警情(轻警、中警、高警、巨警)提示责任单位以及责任人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风险。最后通过体系的绩效考核,检查体系的运行效果,评价矿井安全等级,强化体系的有效执行。
3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在陈旧的安全管理理念中,矿井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管理理念落后,安全管理基本是被动的、落后的,而在现代安全管理中,人的生命价值更为重要,安全与生产的位置倒换,安全管理理念不断更新,安全管理模式由以往的被动管理转变为超前预控,随着管理模式的发展变化,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用而生,它是现代安全管理发展的产物,所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必然选择。以PDCA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不同于现行的煤矿安全检查管理法和安全隐患排查管理法,它具有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螺旋上升管理、以预控为核心、双保险、闭环式管理的特点。
通过建立煤矿安全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处理为超前防范;建立安全长效控制机制;让管理走在事故前面,切实消除事故的发生。煤矿事故的可防以及事故风险的可控的管理过程是整个体系强调的重点,由于其管理形成了一套自动循环以及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从认识观以及方法论来讲,都是全面推行我国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国汉君.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煤矿安全管理经验范文6
关键词:雅店煤矿;基建矿井;安全管理
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炭行业持续双降(煤炭价格下降和煤炭销量下降)的严峻挑战下,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政策下,煤炭企业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求生存、保安全”是煤炭企业发展的主题,在这关键时期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基建矿井安全管理更为重要。矿井基建期间工作条件艰苦,施工人员文化程度低、职业素质较低、流动性大,造成安全管理难度大。矿井虽然没有投入生产,但对矿井的安全管理却不能松懈,所遇到的安全问题不亚于生产矿井。所有的安全问题除了自然因素外,多数是人为引起,所以对施工单位职工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雅店煤矿是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型矿井,是市、县能化产业的重点建设项目。井田位于彬长矿区北部,面积约53.05km2,地质储量63674万t,煤层属黄陇侏罗纪煤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00万t/a,服务年限65.2a,建设工期40个月,项目于2012年5月1日开工建设。自开工建设以来雅店煤矿认真分析基建矿井安全管理现状,认真分析安全形势,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规范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
1基建矿井安全管理现状
1.1施工现场复杂多变
基建矿井由于涉及的点多、线长、面广、临时性强、流动性大,井下地质条件存在较多的未知因素,可借鉴的资料和施工经验相对较少,容易遇到新问题,所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
1.2职工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不牢固
施工单位人员部分是未经培训进场,即使经过培训,也多是敷衍了事,其文化、素质普遍较差,安全意识较为薄弱,施工单位职工流动性大,没有稳定的职工队伍。基建矿井相对生产矿井危险源要少一些,因此不论是管理干部还是普通工人往往不重视安全,多是注重工程进度,设法缩短建井工期,而安全意识薄弱,思想上不够重视。
1.3现场生活艰苦、人员流动大
基建矿井地面建筑设施均未形成,办公、生活、居住和洗浴均为活动板房,生活条件艰苦,导致职工思想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强。
1.4施工设备环节薄弱
基建矿井的设备条件差,大部分系统为临时系统,是造成提升、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所在,地面工程较多的高空作业条件,是坠落事故的主要地点。
2努力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2.1安全管理理念
雅店煤矿在建设期间始终以“管理零缺陷、隐患零容忍、生产零事故”为标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坚守“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以及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这条安全”红线”意识,坚持“安全管理无小事”,坚持以“有情的管理,无情的制度,绝情的处理”原则进行安全管理,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
2.2完善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成立各职能部门,专门设立安全监察部和安检班,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选择技术水平一流的施工单位和高标准的监理单位,要求各施工单位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成立安全管理部门和安检班,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时刻明确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从项目立项到竣工的全过程,明确建设单位各有关部门的责任,进一步强化责任考核落实机制,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监管责任落实到位。与各施工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要求各施工单位与员工层层签订安全协议,编制《安全生产责任》和《岗位操作规程》,并进行上墙管理,明确每个部门、每个人、每个岗位、每种行动(活动)等所应有的在安全方面的义务和职责,使每位管理者和职工始终牢记各自的安全责任和操作规范,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岗位职责,与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以及与附近的医院签订医疗救护协议。
2.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国家新出台的基建矿井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规范要求与时俱进的更新、完善、修订、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操作规程》等有关制度,同时要求各施工单位编制相关安全管理资料,严格执行“一工一措施”制度,及时组织职工对《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技术交底,规范和指导基建矿井安全管理工作,使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4加大现场安全管理,强化隐患排查
现场管理是矿井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源,抓好现场管理和过程化管理是消除矿井安全隐患、“三违”现象和安全事故的根源所在,因此必须保持井下班班有管理干部、安检员、瓦检员跟班,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谁跟班,谁负责”,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真正从根源上消除安全事故;坚持“日常检查、逢十检查、专项检查相结合”,在检查中针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现场监督整改落实,现场未能及时进行整改的安全隐患下发安全隐患通知单,真正是安全检查起到实效;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人证相符。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坚决执行“安全隐患不消除不生产”,同时把安全隐患当事故处理,坚持每天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定期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检出的安全隐患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严格按照“五落实”原则进行安全隐患整改,在每个施工地点悬挂安全隐患告知牌板,对重点安全隐患建立重大安全隐患台账。
2.5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坚持每班召开班前会议,定期组织安全专题会议和安全例会,加大安全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业务技能、安全、特殊工种培训,认真贯彻学习新《安全生产法》、新《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建设技术规范》和各种法律、法规、文件、规程、措施,坚持“一日一题”安全教育活动,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议,组织职工学习相关煤矿安全事故,每周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事故教育片。提高职工业务操作技能和个人业务素养,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自保、互保、联保意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责任和意识,确保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使安全事故消除在人的不规范行为上。同时针对施工单位各级管理干部重生产轻安全、安全意识淡薄这一问题,定期组织施工单位各级管理干部进行安全教训培训以及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通过组织学习使每个管理干部和职工更多地了解煤矿安全知识,普及更多的法律法规知识,使每位管理干部和职工提高安全意识,明确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保证矿井安全建设。
2.6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加强风险预控管理
为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安全管理整体水平,改善安全生产环境,保证基建工程高质量、高标准、零事故的施工,成立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办法和标准,严抓细管、强化服务、有力指导、认真检查、奖优罚劣,为矿井建设新型现代化矿井奠定基础。围绕“事故防范在于落实预防在先”这一中心,完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和制度,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辨识和评估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通过切断事故的各种因果链接,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矿井安全建设。
2.7把好质量验收关
基建矿井逐步进入生产环节,所以在井巷施工质量方面严加管理尤为重要。基建期间,定期组织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工程质量检查,严格按照每道工序进行验收,做好各项工程的质量验收,把好各个关口,不让基建期间出现顶板等安全隐患,为以后的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语
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抓好安全工作,主要是全方位、全系统地抓好“人”和“现场”两方面的工作。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必须重视安全工作,双方要进行充分融合,形成一套常抓不懈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基建矿井安全施工的长效机制,确保矿井建设期间的安全施工。雅店煤矿建设期间的安全管理经验对其他建设矿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郑孝儒 尹润生 蒲拴云 董振波 单位:陕西华彬雅店煤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颜勇.基建矿井的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江西煤炭科技,2012,33(4):6-8.
[2]朱雪龙.浅谈基建矿井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煤炭科技,2010,31(3):97-98.
[3]王景余,范铁锤,段现军.基建矿井安全管理体制及经验[J].建井技术,2001,22(2):12-15.
[4]阎雪峰.基建矿井安全管理对策思考[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34(11):5-76.
[5]惠东利.打造适应新型矿井建设的职工队伍[J].陕西煤炭,2015,34(2):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