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服装结构设计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服装结构设计原理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28-01
CAD作为先进的结构设计软件,现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在服装设计行业,服装CAD早已经被列入服装设计院校的教学工作中,成为了一门综合性课程。由于服装CAD和服装结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联系,如何对两门课程进行科学的整合,对服装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1 服装CAD与结构设计课程整合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CAD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在服装设计上使用CAD可以更好地提高服装的设计水平,推动服装行业的发展。将CAD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充分实现服装CAD与结构设计课程的整合,可以避免出现重复的问题,又可以将教学工作深入,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将服装CAD与结构设计课程的整合具有以下三大优势:
(1)提高教学的效率。利用CAD代替手工制版操作,可以大大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同时,利用CAD制作的电子图纸,可以简单方便存储,而且这些电子文件便于添加、复制、修改等操作比较方便。将CAD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更多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具有更多的练习机会。通过服装CAD与结构设计课程的整合,可以方便学生作业的存档,又有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2)可以提高制度结构的准确性。在手工结构制图的过程中,使用铅笔、工具尺进行绘图,对图纸的精确性影响较大。而将CAD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可以大幅度提升电子图纸的精确性。而且使用CAD技术进行绘图,可以保证绘的长度、角度的精确性,也方便检查各部位的尺寸,使用电子图纸可以减少绘图过程的失误,从而提高服装图纸的设计水平。而且,教师可利用CAD友好的操作界面与教室网络互动显示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先进,授课效果直观便捷,提高了教学质量。
(3)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服装CAD与结构设计课程的联系,可以加强两科课程知识的相互渗透,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得以深入和提高。同时,两大课程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CAD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服装结构的知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将CAD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服装CAD与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情况
目前,将CAD技术应用于服装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原理和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机完成服装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服装CAD是以各专业课程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通过服装CAD与结构设计课程的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服装院校的教学水平,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但是,在我国服装院校的教学工作中,服装CAD与结构设计课程整合的研究比较少。据了解,国内各大院校服装CAD课程与结构设计课程相融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手工绘制等结构样板图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也不好,使用CAD绘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作业水平。部分院校考虑到企业对服装CAD结构样板设计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增加了CAD课时,但由于没有与结构课程有机地结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在服装CAD课程教学过程中,受课程时间的限制,学生在上课时间很难完全掌握CAD技术,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3 服装CAD与结构设计课程的整合策略
3.1 研究分析服装CAD与结构设计课程的原理
服装CAD与结构设计课程的基本原理对服装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好CAD技术可以为服装设计的后续结构课程做好准备,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结构样板系列课程的样板制图进行联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的练习为课外练习,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这就要求通过CAD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服装CAD与结构设计课程的联系。
3.2 控制成本与设备的投资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从计算进中提出或输出一些小样图纸,在此情况下,学生很难发现版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如果每次输出以1:1进行图纸输出,这样的图纸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很大的不便。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没有投入过多的资金去购置设备,会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CAD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利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服装设计水平。
3.3 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CAD技术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提高了服装设计水平。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给服装院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具有服装结构样板设计的相关知识,还应当掌握CAD技术,不断学习CAD软件的升级知识,从而提高服装院校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将所有软件逐一教给学生,只能选择区域服装业内较为常用的1~2个软件进行教学,学生可自学其他软件,进行对比学习,找出异同,学会举一反三,从而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两课程的整合,让服装CAD课程真正成为服装结构设计课的有效延伸与提高,教师更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结合教学实践,探索适合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的复合型人才的新途径。
4 结语
CAD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结构设计软件,应用于服装设计行业,对服装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做好服装CAD与结构设计课程进行整合工作,可以大幅度提高服装设计教学水平。做好两门课程的整合,可以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从而推动服装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彤.服装CAD与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整合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25): 145,217.
[2] 吴益峰.高职院校服装CAD教学改革探析[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0):33-35.
服装结构设计原理范文2
一、服装款式结构设计与纸样制作相结合
长期以来, 学校教育总习惯于讲授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 并围绕这些知识作一些简单训练, 结果学生掌握的全是一些不深入的而面面俱到的教材知识。毕业设计时在考察综合结构设计能力的时候,很多学生则显得束手无策, 有的干脆就照着书本画, 根本不能解决服装穿着在人体上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讲解完款式结构变化的具体应用后,还要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将纸样假缝合,检查所制作样板的问题。譬如在讲完女装原型结构后, 分组练习可以让班上同学挑选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体型进行测量, 由测量所得的尺寸, 让学生结合所学到的原型打板基础知识, 分组进行服装原型纸样设计, 绘制出1∶1 的原型纸样图之后再把它们缝成毛坯并让学生试穿, 由他们自己去体验、观察和发现问题, 诸如省量大小如何控制、省道位置如何设定以及省的转移方法怎样运用等问题, 同学之间通过反复讨论分析和多次修改最终完成合格成品,既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印象,也锻炼了大家的团结协作能力。
二、平面教学方法与立体教学方法相结合
服装结构设计的教学通常以平面教学为主,这是由平面结构设计的优点所决定的。平面结构设计就是在平面的纸上或布上进行制版,它具有使用工具少、成本低、速度快、适合成衣化生产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它虽有众多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个最大的弱点——平面性。这个平面性对我们以平面结构设计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来说是一大障碍。那么在以平面结构设计教学为主导的情况下,如何使学生尽快形成从平面到立体的思维过程,就是解决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的关键。
平面结构教学和立体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是服装结构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根本。这里的“立体”是指为了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平面结构设计理论而进行的立体教学方法(并非指完整的立体裁剪体系的教学),它的目的是在讲授某一部分的平面结构设计原理之前,首先在人模上用立体演示的方法,给学生以非常形象的感觉认识,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到一块平面的布在包裹人体时必然会出现的种种结构形式,和这些结构形式的可变性所带来的立体效果变化等等,从而为平面结构设计理论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这种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从根本上对服装结构设计的原理进行透彻分析,使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理论,为今后的灵活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为了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造型结构设计理论, 应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 把复杂的三维造型结构到二维平面结构的转化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便,引入服装流行信息,增加信息量。例如讲述国际服装动态,国内外知名设计师的设计创意,服装的流行趋势等等,让学生在初窥服装世界的五彩斑斓与无穷奥妙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达到动手操作制图,从而理解结构制图原理,掌握知识的灵活运用。在此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地将全球服装发展的趋势和市场状况传递给他们,这不仅使学生对现有的市场趋势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了解,而且还能从中体验到服装结构制图的乐趣。
四、建立立体、互评性考核方法
合理的考核方法是建立和谐教学环境的重要环节。服装结构设计类课程由于课程的特殊性, 其理论学习需要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毕业考评中, 不仅需要企业样板设计师或专家以专业的眼光对学生作业中的不足予以指点, 更需要让学生也参与成绩的评定, 尤其是平时的练习课。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教与学都会有很大的促进。
服装结构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发展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基础理论的学习,相关的知识要点,在讲解中都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通过款式结构设计与纸样制作相结合训练,深入理解结构制图与人体的关系。结合平面教学与立体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联系起来,完成从基础教学到基本技能并向技巧型教学过渡。提高学生的领悟与应用能力,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结构知识转化为技能,以适应服装企业的需求。
参考资料:
服装结构设计原理范文3
【关键词】服装结构制图;立转平; 一体化教学
服装结构设计对于人们已经不是陌生的词汇,服装从其心理功能及其社会属性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设计意识的增强则使服装具有了生命活力。然而服装结构制图更是结构设计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各类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来,然而,随着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信息反馈,服装专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显露出来。这表现在:专业教育重艺术,轻技术,重纸面效果,忽视服装的内涵本质等。
服装的服务对象是人,许多学校常常将款式设计视为服装设计的主体,忽略了结构制图的重要性,其实却恰恰相反,结构设计是服装分流设计的重心,是款式构思图形的具体化,即把立体空间和艺术性的设计遐想逐步制作。所以说结构设计具有承上启下的设计联贯性。
结构制图课教学仍然较多地注重在常规服装上,对于款式造型设计及所对应的结构变化分析缺少必要的教学环节。要确实做到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我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改进。
1. 教材的处理:“立转平”,认识服装人体结构
立是指人体。在教材(《服装结构制图》)中第一章节就讲了人体的一些特征(包括男女体型的异同点),对人体的基本构造和基本体型进行了讲解,并结合人体对服装进行了分析,在这一章中除了解部分人体构造和体型外,还要结合服装结构平面图上的点、线、面以加深人体与服装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把立体的运用到平面当中,两者相互对应起来。
为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人体的有关内容,在课堂上学生对照教材中的图片,在身上找到相应的部位,如点当中的颈肩点、肩端点、颈窝点等。让学生通过触摸来加深影响,并且记住这个点的名称,同时思考一下人体上的点在服装平面图中所处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把枯燥难记的理论知识变的形象起来,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习气氛轻松了。
对人体的立体形态有了一定了解以后,我们结合人体的形态进行服装的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中我们要对这一件服装进行详细的分析,如西裤的结构设计:(1)此款式在效果图中看是宽松的、紧身的还是适身的。(2)此款式效果图看裤长所处的位置在哪个部位,这时要结合人体上下部位作比较。如此裤长处在踝骨往下一点约2-3cm或裤长离地面高出多少,这就是你控制裤长的一个范围。(3)裤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比如:直袋与裥在内部位置的情况,就要分析该结构在西裤中旋转位置和该结构的大小情况。通过这样的解剖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这也是结构设计的一个技能。在刚开始学习结构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提示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等到学生对分析款式图有一点思路方法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回答,教师进行补充、修改、总结款式图的特点,接下来我们根据规格尺寸进行结构设计。
在刚学习裤子时,首先要掌握西裤的最基础的结构。学生因为刚接触服装结构,所以在讲解时一定要仔细,要对每个计算公式都应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去计算?原理是什么?在讲解时,可以借助人体的截面来分析。如臀部的处理上为什么采用四分法,为什么前片要H/4-1,后片是H/4+1。在讲解时我一般通过结合人体截面来讲解。并通过图示把这理论化的计算公式简化了,从这种教学方法中体现了结构与人体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说明在结构制图时,要以人体为基础,在制图时要运用一个空间想象能力就是“立转平”。
服装结构设计的“立转平”是服装结构设计到具体数据时需要服装结构设计从服装的形象思维中过渡而来。落到具体的衣片分辨时,在平面上进行结构设计,确定出衣片形状及各部位尺寸大小,“立转平”使得可以将服装立体的三维图形转化为平面形态的二维图形,这极大地简化了服装结构设计的绘制难度,所以具有空间想象的思维对结构设计是有很大帮助的。学生对裤子的结构处理有了一定了解后,可以让学生绘制一些简单的款式变化。如:口袋的变化、长短的变化。从简单到复杂的进行变化制图,这是从教学内容上,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的方法。
学生学习从被动到主动的方法。老师从讲解并在黑板上演示进行教学,接下来可以慢慢变化教学方法和速度,直到老师出款式学生自己独立进行结构设计,这也是我们教学上所要达到的目标。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来完成。
例如课本中讲颈部与衣领的关系这一内容时,讲到领子与颈配合,面颌向前倾斜,所以领的造型基本上是后领脚比前领脚窄。为什么是这样呢?学生不理解,此时重难点出现了。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体会这个道理,我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重点突出了,难点近而解,化难为易,学生基本理解了领子与颈部的关系,掌握了领子的造型。通过多媒体的操作,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放开思路,不要把思维仅限于简单的结构中,要大胆地处理,因为结构设计具有模糊性。比如:把一个很到位的前后肩缝线略微变斜一点或放平一点,称为肩斜的模糊范围,同样道理,在服装结构的其他部分都存在着这种模糊性,这个模糊范围也就是学生进行结构设计的范围。所以在结构制图中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余地,决不能把它定的很死。如果上课时,起翘多少量就多少,把学生的制图思路塞的死死的,这样的学生走进企业后他们的适应能力就很小,虽然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可能很多,但成绩也许不显著,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上要不断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打开思想的路子,这对学生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结构制图有了灵活处理的思路,从而也提高了动手能力,这就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所要培养的服装人才。
2. 服装款式造型与结构的一体化教学
服装款式造型与结构的变化统一,在服装设计中是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服装设计教学中的主干内容。只会画纸面效果,不能依此产生合理的结构关系,设计是“纸上谈兵”,相反只学那些已定型的常规服装结构,而不能灵活变化应用,那么也不能算是学会设计。
就象有许多老裁缝能把西服、中山装剪裁得很合体,但若按设计稿裁一些有特别变化的时装则感到困难。服装设计教学的重点,就是要针对上述情况强化服装款式造型设计与结构对应变化的训练,掌握服装设计的主体核心。以此为目的的教学,从教师方面来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款式造型设计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服装工艺技术水平。这并不等于说设计教师必须要把服装做得如何精致,但对起码的缝制工艺要有所了解掌握,尤其是对服装结构的设计、分析,要有很强的能力。不仅常规服装的结构、裁制要懂,还要能运用服装结构原理,随意变化出新的结构形式。做到能以绘画表现款式、造型,以款式造型来设计结构,再以结构验证款式造型的合理性。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就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款式造型与结构变化的能力。
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君岛一郎先生来中国纺大讲学时,曾作过这样一个演示:他请身着基础衫连衣裙的模特小姐站到台上,拿起剪刀从连衣裙摆处分几个不同位置向上剪到臀位,然后让人同时把剪开的裙摆拉起展示给众人。君岛先生告诉大家,若把展开后的裙形用面料再重新缝制,就产生了一种新裙款式。以此原理,基础裙形可以变化出许多的裙装样式。君岛先生用此实例说明:对服装款式造型的设计,也就是对其结构的设计。
因此说,服装结构设计课教学必须是一种艺术与技术相交融的一体化模式,那种设计课是设计课,工艺技术课是工艺技术课,设计课不管工艺技术的事儿,工艺技术不能有效地体现款式造型的分离式教学,看似分工明确合理,实则是专业教学中的误区。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有把二者统一起来的环节。
总之,服装教学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已有了可喜的成绩,这一专业已为我国服装业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观念上的错误倾向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当今社会对毕业生的选择越来越挑剔,越来越注重其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因此,只有在教学中不断修正偏差,不断完善,让专业体系的内部环节密切相联,才能使服装结构教学有更高水平的发展和进步,才能为服装行业培养出更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服装结构制图》第四版(高教版)
[2] 《服装制版与缝制》(劳动版)
[3] 《文化服装讲座――基础篇》
[4] 戴建国 许宝良 郑娟 周雪峰 娄志芳 (服装结构与工艺教学的知 识点设计与应用)
服装结构设计原理范文4
关键词:服装造型;结构设计;课题实践
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造型的基础,是以立体形态的服装轮廓造型及内部结构的造型设计,所体现的是设计造型与着装者、服装材料的关系;教学中,以服装整体外形体现其立体造型艺术,分析平面衣片形态揭示服装细部结构关系,每当设计构思中的服装整体造型的改变均使其平面结构产生新的改变。以此,在教学实践中,着重于“遵循原理,注重实践,寻找规律,灵活运用”的教学理念,才能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服装造型课题分析
造型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所谓造型能力、造型方法、造型手段等均与艺术创作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艺术造型,必须要解决造型形象的外观形态与框架结构、物象肌理及其装饰美化等程序;服装造型亦是如此,也是依据着装者的体态形状,做服装的外廓形象、内在结构分割、衣料的肌理及美化装饰等工艺手段,进行创新设计。为此,服装造型设计实践课程,应是从这一主线,进行有目的的阶段训练,才能解决好服装造型的课题任务。
1.1 从服装造型的程序上,先确立服装的廓形,再作结构分割与衔接
我们均清楚,任何形象的存在均离不开其内部结构支撑,服装的外形形态是依靠人体及服装内部结构的支撑才能构成其形象,因此,要掌握好服装的造型艺术,其结果的形态的了解和掌握是关键点。
1.2 从服装造型的部位上,注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我们通常把服装的局部分为衣身、衣袖、衣领、裤型、裙型等,它们既有各自独立成形的结构,也可有相互联结形成的整体结构。所以,在服装结构设计上,应依据服装的局部结构分类设计练习,也要作整体结构的关联性组合结构训练。
1.3 从服装造型的艺术性上,其时尚性的结构,是依据现代构成而形成现代艺术的审美特性
我们应将服装与现代艺术构成形态紧密结合起来,突破传统的服装结构形式,大胆创新的同时,亦须依据人的着装需求进行艺术造型设计。
2 服装结构创新设计实践教学基础
2.1 服装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
服装结构造型理论,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把握服装造型规律、方法和手段的理论基础,是拓宽造型设计思路的“航标”。目前,有关服装结构设计造型的书籍与教材,均是着重于日常生活装的结构造型,而且,大多数都是以平面结构制图形式进行的服装结构设计分析,如《服装结构设计》(李正、李梦园、李静等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女装结构设计与纸样》(陈明艳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等,这类书籍均倾向于基础结构的造型理论,适合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指导;而艺术院校的服装艺术创意的结构设计,应选用着装于艺术创意的服装结构创新设计的理论书籍及教材。
2.2 学生的学情基础
艺术设计是基于学生所掌握一定的造型基础上实施的,服装的艺术造型亦如此。首先是服装款式造型基础,即服装款式图绘画,在服装画表现技法的课程部分作一定课时的基础训练,以解决服装的形态表现基础的问题;其次,是服装板型基础,即服装平面结构制图,以解决服装基础结构的问题;其三,是服装设计基础,以解决服装造型的基本方法,奠定创新设计的教学实践基础。
2.3 教学实践的条件与保障
服装造型与结构设计的教学实践,应是在具有一定的专业设备、环境下实施的实践性课程。服装的造型,有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最终是建立在人体的三维立体形态上的艺术设计。平面结构造型需要一定空间铺展材料,立体结构造型则需要具有人体特征的人体模型,材料的缝合需要缝纫机及整熨器材等等,这些基本的设备,也需要一定的空间置放,也就是必须要有具备实验条件的实验室。
3 服装艺术造型创新与结构设计的教学实践
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是依据一定的理论指导,寻求其最佳的创新方法及造型效果,综合服装设计的造型规律及结构设计形态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课题实践:
3.1 从服装的外廓基本型中,作结构创新设计训练
在服装设计基础课程里,已对服装的六种基本型作了系统的学习,即H型:T型:A型:X型:S型:O型:
在课程的学习中我们可将几种基本型的组合形态,如T型与O型的组合,T型与A型、S型的组合,构成新的服装外轮廓形,并在该廓形的服装的剪影图形上作横向、纵向、斜向等不同的结构分割的创意造型。作业练习中,注重使学生掌握在一个特定的外形形象基础上,对服装结构作创新的设计方法,这一训练,能够培养良好的整体形象的把握能力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和艺术修养,结合现代构成艺术的造型规律和法则进行的创意性设计。
3.2 从服装的内结构的创新设计中,结合艺术造型,改变服装的外廓造型,从而使得结构与外形轮廓紧密的结合,构成新的服装造型
第一,横向分割的结构变化,使服装的左右外形廓形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构成新的服装外廓形;横向的结构分割与组合,应注意服装结构分割的比例、节奏及结构线的疏密关系,上衣结构与下装的结构分割与衔接,是横向结构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教学中,应结合实际的案例作全面分析。
第二,纵向分割的结构变化,使服装的上沿与下摆廓形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改变原有服装廓形;纵向结构的分割,应遵循人体结构形态特性进行的造型,前中心与后中心线,是服装造型中重要的结构线,许多的服装的开合结构均依据这两个结构线作创意设计;除此之外,服装的前后公主线亦是纵向分割组合造型的重要结构线。
第三,斜向分割的结构,是横向与纵向结构辅助,它的结构变化,可对服装款式形成整体的影响;斜向的结构设计,具有灵巧、活泼的特点,能增强服装的艺术性。以此在艺术服装设计及服装创意设计中,多结合斜向结构作款式造型。
第四,几何线与自然线的结构变化,可使服装造型具有灵动性;几何线条具有工整的秩序美,在体现服装工艺美的结构设计上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而自然线则具有自由、舒张、灵巧、逸动的特点,在体现服装的艺术性上运用较广泛,多用于艺术时装及礼服的设计造型。
服装结构设计原理范文5
【关键词】女装 省道 分割线 服装设计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讲求生活的多样化,人们讲时尚,都希望自己穿着的服装能显露个人的品位,满足自己不停变换的社会角色和个人魅力。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增强,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服装设计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一位好的服装设计师,在努力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注重服装细节的变化显得尤为必要。一个好的服装细节的设计或运用,哪怕是极微小的一笔,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服装的功用之一是突出人体之美,而女性的美感,主要从胸、腰、臀所构成的曲线中体现,尤以女性第二特征胸部为主,因此,对胸部曲线的刻画成为女装设计的重点之一。
为了使服装与人体(主要是女体)相吻合,需要使平面衣片的某些相关部位凸出或凹进,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将平面衣片的边沿或内部收进去一部分,这种处理方法称为“收省”。收省是服装中塑造立体造型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之一,在服装设计中,它既有功能造型性,同时又具有装饰性。与服装设计细节有机结合,可以借助人的视觉感改变它的自然形体,从而给人一个理想的人体比例和完美的着装效果,在造立体、塑合体的同时,可变化出多彩多姿的时尚款式。
一、“省位”的变化方法
省位的变化方法有两种:一是转合法(图1),即用锥子扎住“乳点”,转动样板,使腋下省合并,再使新的省位打开;二是叠合法(图2),即把新省位剪开,把腋下省叠合,这种方法适合于软样板,且对于曲线省尤为合适,硬板无法叠合。
常见省位的变化方法(主要说明胸省):
1.腋下省,即基础省,其份量是由腰被背差来决定,一般正常女体为3cm左右,它可与图3、4、5、6、7衣片的横线分割相联系(图3)。
2.袖弯省,将腋下省合并,在袖笼线上的前袖点附近将袖弯省打开,可做成直线状或曲线状,它可与刀背、小刀背、斜线分割线相联系(图4)。
3.斜肩省,将腋下省合并,在肩端点处将斜肩省打开,它可与斜线分割,与过肩相联系(图5)。
4.肩省,将腋下省合并,在肩线的某一点(一般与后肩省相对应)将肩省打开,它可与竖线分割,如公主线(通天缝)相联系。(图6)。
5.领口省,将腋下省合并,在领口某一点打开领口省,它近似斜肩分割(图7)。
二、省道变化的特殊处理设计
近几年,出现了很多特殊款式,在上衣、裙子上出现了较巧妙的省道分割线和省的处理方法,使服装看上去新颖、别致,省道的特殊处理就是首先要找出腰节与背长的差,然后固定胸点位置,移动原形样板,即可改变省道的基本形状:或者采用纸样转换的方法,将纸样上省道的一条线剪开,折叠起原型省道,即可出现另一种新型省道的大水和形状。如交叉型省道、排列型省道、均衡型省道。
1.交叉型省道
是在衣服上有交叉的省(图8)。具体的做法,从领口处向下剪开,再在“乳点”处向左右剪开,然后展开所剪处,确定省量。这就是在普通省道的基础上,变化省道的线型得出来的。在交叉型省道的基础上,对其形状和位置稍加变化,又可形成新的省型(图9)。
2.排列型省道
省道的终点要指向胸点,这是基本的结构原理,在结构设计中,也正是将这一基本的原理加以改变,形成排列省道的特征。
具体的做法:①在腰节省尖处画一条2-3厘米直线,将所设计的省线均匀地展开。②将腰节省剪开,分成三个并列的省道,制作时只将省长1/2处缝合,即成为图10的排列省道款式。在图11结构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又形成图13等排列型省道的结构变化款式。
3.均衡型省道
在服装款式设计中,欲表现流动、跳跃、起伏和不动势的美感,一般采用均衡式设计方法。均衡式指不完全对称,但视觉上其份量大致相接近,均衡型省道造就的美感较为活泼,因而可以表现出一种动感以及变化的特征。
均衡型省道的制作方法可参照图12、图13,均衡型省道的具体做法也是先剪开后再展宽。
三、省道变为褶
服装中的褶也可称之为“省”,褶和省的使用方法一样,只是意义有所不同,省道是缝合,收拢使服装贴体合身:而褶是一种装饰表现手法,是在平面的衣料上促使立体化的形成。褶又分为碎褶、暗褶、叠褶等多种表现手法。褶的疏密、凹凸和运动变化所产生的节奏与韵律,以及褶所形成的体、面、线的造型,都会使服装产生丰富的情趣,还会使线条的变化更加柔顺自然。
褶看起来非常复杂,其实与省道的运用原理及转换方法完全一样,只是褶的量要比省更多,一般宜采用剪开然后展宽的方法。
褶份可以成为横分割线主褶、弧分割线主褶以及抽碎褶(图14、图15、图16)。
上文所讲的结构,都以表现胸高和女性曲线美感为中心,围绕胸点进行省型转换、切开线加入褶量等为基本原理,运用时注意几点:
1.注意省的位置、方向和形状要符合人体结构。
2.照顾到面料的质地等因素,如厚薄、软硬、是否有弹性、垂感及花色等。一般来说,复杂的结构设计较适合使用单色或条格简单的面料,抽褶的结构可选择较薄软的面料。
3.注意结构设计与整体风格协调一致。在一个款式中,不宜采取过多的结构方式,要重点突出,疏密得当。
四、女装胸省的重要性
线条对女人很重要,女装设计偏重于突出表现女性娟秀的体态、婀娜的身姿。女装外轮廓与内部结构,多采用曲线或曲线与直线等相结合的形式,所以,女装廓形的曲线美是女装整体美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决定这一美的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的是省道、分割线等细节的设计。
近几年,有很多成功的女装款式,其造型美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来自于人的视觉感受,女装款式和服装的适体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服装上运用合理的再设计,同时加入一些时尚流行的元素,把省道、分割线、褶更有秩序感和美感地组合设计在一起,使之更具有舒体性和美观性。当然,也不能孤立地看待女装的省道、分割线和褶,它们和服装零件,如门襟、下摆、口袋以及服装的工艺是无法分裂的。
省道、分割线、褶的再设计在女装款式设计中把细部结构美完整地表达出来,从细节局部设计到完整设计有条理、有秩序的视觉再现,从而提升了女装的设计感和品质感。
服装省道、分割线的细节设计,能使服装更符合服装款式形式美原理。从省道、分割线、褶等细节设计中,还能看出流行元素的局部表现。发展至今的女装,在外轮廓设计上已没有多少设计的余地,而省道、分割线和褶等细节设计及运用,能使女装款式独具匠心,开拓更为广阔的千变万化的设计空间。
虽然省道、分割线等一小部分算不上是服装的主体,但稍有忽略也会影响服装的整体效果。因此,在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中,往往由于许多微小的局部处理得细致恰当,从而使服装锦上添花,构成服装结构设计中最精彩、独具韵味之处,给服装设计的整体风格带来神韵,这正是服装局部设计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刘晓刚. 女装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谢朝,郑瑞平.女装纸样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服装结构设计原理范文6
一、衣领分类
衣领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比如按领子的穿着状态可分为开门领和关门领:按领的高度可分为高领、中高领、低领和无领;按领的形状又可分为方领、圆领、尖领和不规则领等,但是最合理的、也是最本质的分类方法应该是按领的结构进圜陕西科技大学/魏全娥弓太生上海东华大学/徐丹阳行分类。从结构角度,领可分为领口领(无领身)及有领身的领。其中有领身的领又可分为立领和翻折领。立领是指前后领身耸立的领,有单立领和翻立领之分,其中单立领的衣领只有领座部分,翻立领既有领座又有翻领,且这两个部分用同种衣料连为一体。它本身又可被分为直线状、圆弧状、部分圆弧部分直线状三种翻立领,这是根据翻折线在前衣身的形状来分的。
二、翻折领的设计
l、翻折领的特点翻折领结构具有所有领型结构的综合特点.它是用途最广、最富有变化性、结构最复杂的一种领型。它由翻领和驳领两部分组成,翻领与衣片领口缝合,其结构设计过程主要包括翻折线、前领面及驳头部分的艺术性、习惯性设计和领座、后领面及前领弧部分的技术性设计两部分。翻折领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是理解其他领型结构的钥匙。翻折领的外观式样及内在结构变翻折线的形状是翻折领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因为它能确定衣领的整体风格,比如直线形的翻折领显得规矩、正式、严肃、干练,一般用于正式男女式西装;而弧形的翻折线则能显示出女性的优雅和男性的绅士风度,多被用在男女礼服上;翻折线是部分直线部分,弧线状的翻折领既有直线形的优点又有弧线形的好处。可谓融合了两者的长处。由此可见,翻折线的形状对翻折领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进行结构设计之前首先要认真审视效果图,以明确设计师想要表现出的服装风格,最后再确定领型到底采用哪一种形状的翻折线。以便于结构图的绘制,绝对不能一概而论。忽略了细部风格。
2、倒伏量的设计在翻折领的结构设计中。倒伏量一般取2.5cm。这一取值是与肩领领座高为2.5cm、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值为]cm、驳头开深至腰部以及翻折领有领嘴这些条件相匹配的。但是倒伏量的取值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值、驳头止点的高低、搭门宽、面料性能、有无领嘴、肩线斜度等。一般来说,翻折领的领座高在2.5~3cm的范围内。而翻领宽基本上是在3.5~4.5cm的范围内,其差值在1~1.5cm之间,以保证领面能盖住领座H]。但是很多时候为了衣服的整体造型需要,可能会要求更大的翻领宽,而随着翻领宽的增加,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值也随之增大,一般情况下,两者的差值超过3Cm甚至更多]。这时领子的外缘轮廓线就会随之加长,此时需要增加肩领的轮廓线,肩领外翻折量增大,则需要相应增加外缘轮廓线长度以满足这种变化。领子外缘轮廓线是服贴于后背、肩部表面的,随外翻折高度增加。领子外缘轮廓线向下移而增长,在肩部出现裂口。可见只要通过领子纸样外缘止口剪切展开。就能使外缘轮廓线增长到适合的长度,同时使领底曲线弯曲弧度增大以达到领子贴体的效果,这就是通常所采用的剪切法。
3、翻折领的结构设计方法
镜面反射法是在衣身领窝上画出前领轮廓造型后投影至另一侧的作图方法。具体步骤如下:①如图4,先画一条直线为前中线,作其垂线为上平线:②前中线向外加叠门量2~3cm,作平行线为止口线:③确定翻折点,与第一档纽扣位平齐,作横线交于止口线,即为门襟翻折点;④横开领可按十分之一胸围计算,在上平线上从前中线向外测量,即为颈侧点;⑤确定颈侧翻折点,即颈侧点向内2Cm处。它随领子的后领座高低而变化(原则上将后领座高减0.5~1cm。一般西服领的领座在2.5~3cm之间,外翻部分高为3.5~4.5cm,其相差在1~1.5Cm之间)。用双点划线连接上下翻折点,即为翻折线;⑥绘出驳头造型线。沿翻折线折转样板纸,画串口斜线。高度位置及斜度视具体设计而定。作翻折线的垂线,长8cm(驳头宽),并与串口线相交,交点为驳头折角,造型线以弧线连顺;⑦绘出领角造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