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生物学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生物学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学
The relationship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86 case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LIU Wan-wei,LAI Xiao-rong, HE,Mei-rong,et al.Departments of 1Gastroenter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1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istogenesis,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clinic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Methods The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86 case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The 86 cases of GIST were consisted of 10 benign cases, 16 low-degree m alignant cases and 60 high-degree m alignant cases. 53.5% (49/86) of which were from stomach, 27.4% (23/86) from small intestine, 4.7 % (4/86) from colon and 11.6%(10/86) from mesenteric. Innocuousness tumor group had no manifest bleeding and necrosis. Cells had no heteromorphism and less caryocinesia. M alignacy tumor group were abundance of cellulars and haemorrhage,necrosis,heteromorphism, caryocinesia were manifest. The positive rate of CD117(80 cases) was 93.0%,the positive rate of CD34(68 cases) was 79.1%,the positive of SMA(13 cases) was 15.1%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S100(4 cases) was 4.7%.Conclusion Pathologic features are different between benign and m alignan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and it is necessary to use immunohistochemical marker for differenriation the diagnosis, particurly CD117 and CD34. There is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IST m alignancy and its size, mitomic index and anatomic location.
【Key word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 Immunohistochemistry; Pathology
胃肠间质瘤(GIST)是指起源于消化道的一种最常见的间质源性肿瘤,临床上常表现为出血或上腹部痛,诊断需通过内镜和影像学检查,但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现总结我院2006年9月至2009年7月经手术确诊的86例胃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6年9月至2009年7月经手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86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本组患者男43例,女43例,年龄28~88岁,平均56.0岁。原发肿瘤部位包括胃49例(53.5%),小肠23例(27.4%),大肠4例(4.7%),肠系膜、网膜10例(11.6%)。
1.2 临床表现 86例GIST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来院就诊时间为5 h~24月不等。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贫血、黑便、腹部肿块、腹胀、呕吐等,本组患者临床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包括黑便、头晕和贫血)32例,腹痛34例,腹部包块17例,肠梗阻(包括恶心、腹胀、呕吐)3例。
1.3 普通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所有肿瘤标本均经甲醛固定后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检测包括CD117、CD34、S-100、SMA等排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等。GIST良恶性判断参考Lewin标准和有关指南[1]。即将GIST恶性程度分为很低、低、中等和高度四级。很低是指肿瘤大小10。本文统计中将恶性程度很低和良性者纳入为良性组,恶性程度低度者纳入为低度恶性组,恶性程度中等和高度者纳入为高度恶性组。
1.4 免疫组化试剂及实验步骤 SP免疫组化试剂盒及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福建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实验步骤按试剂盒要求进行。++为阳性表达,+++为强阳性表达,二者之和计为阳性病例。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与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2.1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本组86例GIST的恶性程度、发病部位与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别(P>0.05),见表1与表2。
表1
86例GIST恶性程度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组别例数性别(男/女)年龄
良性组104/653.7±13.2
低度恶性组167/959.6±11.9
高度恶性组6032/2855.5±14.0
表2
86例GIST发病部位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组别例数性别(男/女)年龄
胃4926/2357.4±13.5
小肠2312/1151.9±12.7
大肠42/252.0±17.8
2.2 胃肠道间质瘤的大体改变 胃肠间质瘤向腔内生长使黏膜隆起,形成继发性溃疡,肿瘤向浆膜下生长,形成网膜或肠系膜肿块。86例GIST良性10例,均为胃,肿物最大直径0.5~5.2 cm之间,平均2.0 cm。瘤组织呈膨胀性生长,境界清晰,切面多为灰白色,质地中等,无出血、坏死等继发改变。16例低度恶性GIST中,胃15例,小肠1例。肿物最大直径0.5~6.0 cm之间,平均2.9 cm。肿瘤切面为灰白色、灰黄色,质地柔软,编织状,可有出血、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60例高度恶性GIST中,胃24例,小肠22例,大肠4例,肠系膜10例。肿物最大径0.9~33.0 cm之间,平均8.6 cm。肿瘤切面为灰白色、暗红色,质地细嫩,可呈鱼肉样,多有出血或囊性变。分析良恶性GIST与发病部位的关系,P
表3
86例GIST恶性程度与发病部位的关系
组别例数胃小肠大肠肠系膜
良性组1010000
低度恶性组1615100
高度恶性组602422**410**
注:**发病部位在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vs良性组,P
2.3 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学改变 良性肿瘤位于黏膜下,瘤细胞梭形,大部分胞浆透亮,核轻度异型,核分裂少见,排列呈栅栏状或漩涡状,部分区域疏密不等,未见出血坏死和溃疡形成。恶性肿瘤组织位于黏膜下层,并向上侵犯黏膜层。大部分瘤细胞呈梭形,核中度异型,核仁明显,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小部分瘤细胞呈上皮样,胞浆丰富、红染。核分裂相常见,可见病理性分裂象及瘤巨细胞,另可见黏液变性、出血、坏死。肿瘤可浸润胃壁全层达浆膜外并瘤结节形成,间质纤维增生伴炎细胞浸润,分析良恶性GIST与瘤块大小和核分裂数的关系,P
表4
86例GIST恶性程度与肿瘤大小、
核分裂数的关系
组别例数平均直径(cm)核分裂数(/10HPF)
良性组102.0±1.50.5±0.9
低度恶性组162.9±1.60.9±1.1**
高度恶性组608.6±6.23.7±7.9**
注:**核分裂数在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vs良性组,P
2.4 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化 CD117和CD34阳性肿瘤细胞呈弥漫或片状分布,SMA和S-100呈弥漫或灶性分布。本组86例GIST中有6例(1例胃、4例小肠、1例大肠)SMA强阳性表达,CD117仅2例呈阴性表达,4例呈弱阳性,无1例肿瘤S100为强阳性。CD117阳性80例,占93.0%,CD34阳性68例,占79.1%,SMA阳性13例,占15.1%,S100阳性4例,占4.7%,其中CD117的阳性表达与恶性程度相关(P0.05),见表5。
表5
86例GIST恶性程度与免疫表型的关系
组别例数CD117CD34S-100SMA
良性组10770%880%
低度恶性组1616100%*1593.8%
高度恶性组605795%*4575%
注:*CD117表达在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vs良性组,P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表达CD117的梭形、上皮样及多形性的间叶源性肿瘤,且除外平滑肌肿瘤和神经鞘瘤以及神经纤维瘤。最近,人们对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起源、生物学行为的认识不断加深,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免疫病理学在临床上的深入应用,使得对GIST有了新认识[2,3]。
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4]。本组患者共86例。原发肿瘤部位包括胃49例(53.5%),小肠23例(27.4%),大肠4例(4.7%),肠系膜、网膜10例(11.6%)。说明GIST可发生在整个消化道,并以胃和小肠为主。本文未发现1例食管GIST,提示食管的间叶源性肿瘤中间质瘤少见,平滑肌肿瘤较常见,这与文献报道相符。GIST多见于中老年人,本组患者50岁以上占63.9%,男女比例为1:1,但良性与高度恶性比例为1:6,与近来文献报道恶性GIST增多相符,可能与恶性间质瘤临床上腹痛、腹部包块和上消化道出血表现较为突出,促使患者就诊检查确诊和手术治疗的几率较高有关。目前,认为应将全部GIST视为恶性潜能的消化道肿瘤,但其恶性程度的分级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多数学者认为,肿瘤的大小及核分裂的多少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重要依据。大量文献发现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和(或)核分裂数大于或等于2/10HPF的GIST具有更高的复发率,而直径小于5 cm和(或)核分裂数小于或等于2/10HPF的GIST预后较好。GIST最可靠的恶性征象是其浸润到周围临近的器官,或向大网膜、肠系膜、腹膜或肝脏等处转移。肿瘤直径(胃大于5.5 cm,肠大于4.0 cm)和肿瘤内的出血、坏死也是判断恶性的依据[5,6]。本组GIST的发病部位和良恶性程度与年龄、性别无关,但肿瘤恶性程度与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密切相关,并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肿瘤最大径和核分裂数随之增加,尽管无统计学上的差异,也证实了肿瘤大小和核分裂数是判断GIST恶性程度的一个重要和可靠的指标。同时,本文分析肿瘤恶性程度与发病部位的关系时发现高度恶性肿瘤组中小肠和肠系膜网膜的比例较良性肿瘤组明显增多,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临床应高度重视小肠和肠系膜网膜GIST的诊治。
本组86例GIST免疫组化指标测定CD117阳性80例,占93.0%,CD34阳性68例,占79.1%,SMA阳性13例,占15.1%,S100阳性4例,占4.7%,检测结果与文献报道相近,提示绝大多数胃肠间质瘤表达CD117和CD34。CD34是一种造血前体细胞抗原,有文献报道在GIST中的表达率达70%~80%,可用于鉴别GIST和典型的平滑肌瘤、神经鞘瘤,但CD34在内皮细胞、纤维源性肿瘤和卡博肉瘤也有表达,其特异性不强,因此,常与CD117联合检测诊断GIST。有报道GIST常同时表达CD117和CD34,本组同时表达CD117和CD34达68例(79.1%),与文献相符,其中CD117阴性2例,均检测到Vim+++,PDGFR++,结合细胞形态最后确诊为GIST。SMA(smooth muscle actin,平滑肌肌动蛋白)主要在平滑肌方向分化和平滑肌神经双向分化的肿瘤表达,在大多数GIST的表达中呈阴性,仅13%~25%阳性。本组病例SMA阳性表达率为15.1%,与文献相近。检测各组的四种抗原表达发现CD117的阳性表达在良、恶性肿瘤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CD117的阳性表达与恶性程度相关,并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CD117的阳性表达率随之增高,而其余三种免疫标记物表达和肿瘤恶性程度无关,有待扩大样本数进一步验证。
总之,本文证实胃和小肠是GIST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恶性GIST有增多的趋势。本组GIST的发病部位和良恶性程度与年龄、性别无关,但肿瘤恶性程度与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密切相关,并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肿瘤最大径和核分裂数随之增加。高度恶性肿瘤组中小肠和肠系膜网膜的比例较良性肿瘤组明显增多,临床应高度重视小肠和肠系膜网膜GIST的诊断和治疗。免疫组化指标CD117、 CD34、 SMA和 S100有助于GIST的鉴别诊断,GIST诊断时应重点观察肿瘤组织学形态特征,同时联合应用免疫标记来确定诊断。
参考文献
[1] Lewin KJ,Riddell RH,Weinstein WM,et al.Gastrointestinal pathology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Igaku-shoin,1992,103:284-341.
[2] Shinomura Y,Kinoshita K,Tsutsui S,et al.Pathophysiology,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astroenterol,2005,40(8):775-780.
[3] Miettinen M,El-Rifai W,Sobin L,et al.Evaluation of m alignancy and pro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a review:Hum Pathol,2002,33(5):478.
[4] Nishida T,Hirota S.Biological and clinical review of stromal tumor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Histol Histopathol,2000,15(4):1293-1301.
微生物学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 三本院校 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教学 多媒体教学 设计性实验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制药工程专业要用到微生物学,生物工程专业更离不开微生物学[1]。微生物学实验是与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开展微生物学实验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微生物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加深理解微生物学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下面我结合近几年微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实践,谈谈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一、适当增加实验教学学时
微生物学实验是与微生物学理论相配套的基础实验课。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附属于理论课,实验课学时不多。一般的院校,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大多在54~72学时,而实验教学则多数在28~36学时。这种课程设置暴露出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学生对实验课重要性认识不足,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较低。而对于三本院校的学生,这方面的问题更普遍也更严重。相对于重点高校,三本院校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而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中涉及的内容较多。以赵斌等主编的《微生物学》为例,除绪论外全书有十章内容,分别为有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病毒等[1]。尽管在理论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删减了部分章节的讲授,如侵染与免疫,但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知识点太多、不好记。相比而言,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较浓,对实验课讲授的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微生物学要求学生掌握的技术较多,有显微镜技术、灭菌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等,有限的学时导致针对每一项具体的基本技能最多只能开设一次实验,甚至把几项技能综合于一次实验中。老师在具体示范后学生当场基本都能掌握实验要点。但当再次涉及相关操作时,学生就会犯很多错误。如,无菌操作存在于多个实验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第一次教学生革兰氏染色的无菌操作要求后,多数学生在芽孢染色中仍然需要老师先做具体示范才能规范操作。学生普遍反映革兰氏染色当中涉及的操作较多,有灼烧接种环、无菌取样、固定、染色等,针对这样的问题,可以先开设无菌操作技术或单染色法。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及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等特点提示有必要对微生物实验课给予重新认识,提高微生物实验课的地位,并对该课程及其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置,改变微生物学实验课的从属地位。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手段通常是板书加上老师的讲解,老师讲授吃力,且仅通过语言表述,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很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同时老师需要在板书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能够讲授的知识有限且学生实践的时间较少,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易。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技术借助图片、动画和录像等传递信息,使得讲授的知识具体形象,将一些通过传统教学手段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给了学生。同时由于老师提前制作教学课件,将大量知识信息集中整理,突出重点,传递信息量较大,便于学生掌握及理解,解决了教学内容多而学时相对较少的困难[3]。具体来看,如讲吲哚实验时,学生对于实验原理不易理解,而在这时候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吲哚实验阳性的照片,学生对玫瑰吲哚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还可以通过图片引出诸如“玫瑰吲哚为什么会集中在试管的顶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预习实验后续的操作。再比如在血球计数板构造的讲解时,老师可以将计数室先找到,通过连接在显微镜上的摄像头转到投影屏幕上给学生看。这样更易于学生理解,且更容易在计数时找到相应区域,既强化教学效果,又节约老师指导学生的时间。
三、尝试开展设计性实验
传统开展的微生物学实验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跟着老师的指导和板书完成实验,没有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中。特别是对于部分三本院校的学生,实验课只是简单地按照老师的步骤要求做,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没有进行过多的思考,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而通过设计性实验,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从旁指导,这种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4]。因为受到实验室条件、课程学时和学生人数等的影响,我们仅在个别学期针对部分专业开展过综合性实验,如土壤中真菌的分离、纯化、鉴定,虽然该实验的设计性不是很强,但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该实验的操作既加深了对理论课堂中关于微生物的形态、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生长及生态中相关的知识的理解,又巩固了多项实验技能,他们普遍希望能多开展这类实验。为此,今后可以尝试更多地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如以分离产淀粉酶的枯草芽孢杆菌为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并在课堂上以讨论的方式选出一个最佳方案。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试剂及器材,实验完成后可对实验过程中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这样,既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他们在查阅资料、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对以往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总的来说,微生物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既是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更是获得新理论、新知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实际实验教学工作中,在教学单位提供现代化教学仪器的设备的同时,合理的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指导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优化微生物学教学效果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赵斌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熊元林.微生物学实验.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微生物学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 药学类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of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 for pharmacy specialt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al university
TAN Zhoujin,SHEN Kejia,HU Jianzhong.
School of Preclinical Medicine, TCM University of Hunan, Hunan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main problems in former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a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reforming for pharmacy specialt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al university. The useful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body was designed and optimized for pharmacy specialt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al university.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e status and learning purpose of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 and gives prominence to the contents of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 which are correlative with pharmacy specialty. The results could provide some referenced information in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of pharmacy specialty.
【Key words】Pharmacy specialty;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Teaching reform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至关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1],在药学类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和深入研究,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也越来越多,按照微生物的应用领域来分有医学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石油微生物学、卫生微生物学、水微生物学、药学微生物学、饲料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微生物学实验内容也非常丰富,它不仅是学习理解及掌握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这些基本技能也是学习分子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细胞工程等其他后继课程实验技术的基础[2]。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开设合理的实验内容,使学生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学以致用,根据专业特点,笔者对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内容改革提出了初步设想。
1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微生物学实验内容的不足
目前,中医药院校医类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与药类专业的微生物学基本上都是由病原免疫学教研室一起来承担教学任务,微生物学实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就按照医类专业的要求在进行安排[3]。实际上,医类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熟悉病原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他们以看病为主,工作后很少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化验也由专门的检验员完成,微生物学实验也就多以简单的示教性实验为主。而药学类专业的部分学生将在生物制药工厂、药品检验室等部门从事微生物学相关的工作,这就要求他们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并且,药学类专业分属于理学或工学类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大多以从事操作技能要求高的工作为主,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这就要求学校在每一门课的实验安排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强化训练[4]。目前,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内容中学生真正动手做的就是一个革兰氏染色法、显微镜的使用、药敏实验、稀释平板计数法(仅做稀释和计数),其他可以说都是示教类实验,这样的实验安排完全不符合药学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需要进行调整。
2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思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国际化、终身化等趋势, 对高等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基础、重实践、重效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如何达到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一体化、基础教育与应用教育一体化和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一体化呢?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原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时都已相应减少,这就要求高等教育重效率。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减少重复。实验教学中,对于课堂上已经通过多媒体进行了展示的内容,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让学生看一下实物,例如糖发酵实验,我们在课堂上对于发酵的原理、现象及其应用已经进行过讲解,就没有必要让大家再看一下试管里的现象,这是一种简单的重复。由于原有专科院校、中专院校的升级,一些企业存在着新技能人才短缺,技术岗位招工难的现象,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能够具有技能培训的功能。在实验开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利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时间,尽量多安排一些让学生动手的内容,最好是实现人人能够动手,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为了做到学时减少而不减少实验内容,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实验课的一些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就很重要,例如,把显微镜使用和细菌的简单染色及细菌的革兰氏染色3个实验合并为1个实验,包括抗酸染色法也可以省去或者合并。另外,实验安排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采取技能训练、应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尽量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5]。
因此,我们应该在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中做到:增加学生动手实验,减少示教性实验,实验室内容与社会实践应用相结合,一次实验多种效果。
3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与目标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是根据微生物学实验内容的总体结构,以微生物学基本技术为主线,合理利用教学学时与资源,重基础,强调动手操作,体现实践与应用,从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发展。同时,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兴趣和动手能力[6]。尽管微生物学实验所用的实验设备不多,费用并不昂贵,实验操作也不算复杂,我们应该力求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今人满意,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科学道德和态度的效果。我们在内容安排上应该做到:①实验过程尽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技能的训练相联系,让实验课达到基本理论巩固与实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效果;②选材时,能够起到实验课讲解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对实验课产生兴趣,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改革,使原来孤立的,不连续的实验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每次实验都由若干个技术要点组成,学生有新鲜感,学生就会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步实验,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7]。同时,学生也会对自己所做的每次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使他们在实验中步步深入,从而能大大提高学习主动性,产生浓厚的实验兴趣。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操作与实验报告写作相结合,使学生们可以在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上进行融合,使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有一个初步了解,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实验课堂上,要尽量克服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
4 结语
内容总体设计是进行合理教学和有效教学的前提,根据专业教学目的和课程内容特点,在总体内容上要做到不重复、实用、整体性。教材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学生赖以领会、接受理论与技能的基本工具,微生物学实验教材也不例外,在实验课程教学中,所选用的教材对于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各类高校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编写的微生物学实验教材版本很多,各种教材内容侧重点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没有一本针对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教材,因此编写和使用一本优秀的实验教材也非常重要。
根据药学类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突出实验课程在专业技能训练中的作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是提高高校教学效率的保障。通过教学为学生奠好基石,做到学以致用,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有效措施。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药学类专业学习的微生物学实验内容提出了总体设计思路,其内容实施将符合药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具体安排实验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节约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们下一步要进行研究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董新姣,吴楚. 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3):7678.
[2] 刘佳明. 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检验医学教育,2004, 11(1,2):3334.
[3] 董伟,詹. 中医药专业微生物教学探讨. 教育研究,2006,3(19):134135.
[4] 申可佳,李珊,谭周进,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免疫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中国校外教育,2008,12:2223.
[5] 王育水,许会才,刘永英,等.微生物实验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8990.
微生物学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
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基础课程,对林学专业学生掌握微生物基础理论、提升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1]。林学专业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微生物学课程,其配套的实验课程往往不开设或所占学时数较少。林学专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的延伸,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微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进一步理解微生物与林业的关系,为学生将来深入学习林木病理学、菌物学等课程及从事相关研究奠定基础。长期以来,在林学专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教学内容庞杂零碎且与林学专业背景脱节、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综合分析了林学专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以期为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1林学专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微生物实验教学内容庞杂、零碎
目前,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参考教材主要有徐德强等主编的《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4版)[2]、沈萍和陈向东主编的《微生物学实验》(第5版)[3]、朱旭芬主编的《现代微生物学实验技术》[4]以及路福平和李玉主编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第2版)[5]等。这些实验教材涉及的实验内容多以基础性实验为主,包括微生物基本实验操作、微生物形态观测、微生物的自然选育、微生物的生长及测定、微生物的生理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等多个板块的数十个小实验(见图1),内容非常庞杂,很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另外,这些实验之间的相互关联度不高,学生获得的是零碎的实验技能,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微生物学实验技能并对其进行应用。
1.2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与林学专业背景相脱节
如上所述,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为零碎的基础实验,相互关联度不高,且实验设置与林学专业大背景也无关联。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质疑微生物学学习的必要性,更有很多学生认为微生物学与林学没有关系。这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1.3实验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作为选修课,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无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同时,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多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或在理论教学开始几周后进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进度往往不一致,学生在开始实操学习时往往对实验所对应的理论知识印象不深或早已遗忘。这就需要增加额外的时间向学生再次讲授理论知识,进而导致实验时间进一步被压缩,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系统掌握。
1.4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
实验教学属于实践类教学,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然而,目前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多以教师实验示范+小组实操的方式进行,受硬件设施及实验性质的限制,很多微生物学实验仅允许少数学生进行实操。如培养基的灭菌实验,一般微生物实验室仅有1台高压蒸汽灭菌锅,而单次培养基灭菌至少需要消耗2小时,因而单次教学仅能由一位学生实际操作;微生物学实验的各类接种操作均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而一般实验室仅有1至数台超净工作台,单次操作同样仅能有少数同学参与。整体而言,学生实操的参与度较低,不利于对各类微生物学实操技能的掌握。
1.5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不合理
在考核方面,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评分方式也多以考勤和实验报告作为依据[6]。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很难实际衡量每位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重实验报告撰写、轻实验操作的想法。事实上,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单个小组内通常仅有少数几位同学生可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多数学生存在侥幸心理,不主动参与实操训练。这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
2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2.1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繁多且相互间关联度不高,不利于学生的系统掌握,可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将各个相对独立的实验操作串联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有利于学生了解微生物学的研究思路。林学专业微生物学综合实验可重点关注林木根系内生菌(包括内生真菌和内生细菌)及共生微生物(如菌根真菌、根瘤菌等),这些微生物往往对植物生长有益,在林业生产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开设“林木根系内生菌研究”的综合实验(见图2),将微生物学基础实验串联起来,同时将林学知识与微生物学知识相结合。在“林木根系内生菌研究”综合实验中,林木根系内生菌(包括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培养、鉴定、回接验证等实验内容涉及了微生物基本实验操作,后续的筛选、培养条件优化及接种效应评价进一步将微生物学与林学知识相结合。这能够帮助林学专业学生直观地认知微生物与林木的关系及其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2.2实验教学时间调整
应适当增加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时数,使之保持在25~30个学时。实验教学进程可灵活设置,不应集中在几周内完成,应当根据具体实验进程合理调整授课时间。如在“林木根系内生菌研究”综合实验中,内生菌的分离、纯化需要的实验间隔较短(接种后需要实时观测),建议实验开始后前3周每周设置4个学时,而后续的鉴定、回接验证等实验内容对时效性要求并不高,每周设置2个学时即可。微生物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不应相互独立,而应该相互配合、穿行,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并深化对理论的理解[1]。具体来说,实验教学应当配合理论教学进行,以周德庆主编的《微生物学教程》教材[7]的教学进度为例,在理论教学进行到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时开始实施实验教学比较合适,此时有关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已学习完毕,学生对微生物的基本类群有了基本认知,配合实施实验教学将更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直观认知。
2.3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在教师讲授完综合实验的目的和实验原理后,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实验,设计内容包括具体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内容、涉及的仪器和试剂以及实验进度的安排等,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实验教学的特点是以学生动手为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教学中,重点讲清实验成功的关键和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要求每位学生独立操作,掌握实验技能[6]。针对实验器材(如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等)有限的问题,可以小组为单位(5人为宜)分批次进行实验,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实操机会。
2.4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合理的成绩评价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提高其微生物实操能力。建议改革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以实际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同时考核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掌握情况及自主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具体成绩评定可按考勤(个人考核,占10%)+实验原理掌握情况考核(个人考核,占20%)+实操考核(个人考核,占50%)+实验设计能力考核(小组考核,占20%)的方式执行。其中实操考核主要基于学生在小组综合实验中的表现及现场实操(主要考核学生无菌操作的规范性及其对显微镜的使用等)情况进行评定。在考核方式改革后,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基于个人表现,这样会减少部分学生对他人的依赖性。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考核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可增强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结语
文中所述教学改革措施将有效解决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将微生物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最终提高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些改革措施必然会增加教学成本,占用任课教师大量的课外时间,因而需要学校及学院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孙学广.浅谈林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改革[J].亚太教育,2015(5):267-268.
[2]徐德强,王英明,周德庆.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实验(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朱旭芬.现代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路福平,李玉.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第2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
[6]邓百万,陈文强,彭浩,等.基于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7-10.
微生物学的特点范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76-02
《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年)》中指出要“大力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推行双语教学,提高课程建设的国际化水准”。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滨州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中,大力实施推广双语教学,丰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优质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制定了“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实施方案”,鼓励示范性双语教学,规范双语教学管理,确保双语教学积极、稳妥、有序开展,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社会竞争力。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适应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自2009年开始实施双语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成效明显。本文从微生物学课程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入手,系统阐述了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改革内容、实施过程及改革效果与评价。
一、开展微生物双语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微生物学是高校生物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涉及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食品、医药等多学科领域,生物技术专业四大工程就是在微生物学原理与技术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和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微生物学已成为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领域之一。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的许多新知识体系都以英文的形式出现在国际期刊、互联网及各种资料中。在近期公布的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中,国际影响力指数前12位的期刊有10种与生物相关,并且全都是英文期刊,如Cell Research,Molecular Plant,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等。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使用其进行英文翻译与写作已经成为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基本技能。因此,开展中英文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对于跟踪国内外微生物学发展前沿、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滨州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到生成实践中。微生物双语教学对于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实践能力锻炼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能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微生物双语教学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微生物双语教学对微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目前,已有关于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研究实践主要基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本文在调研各高校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微生物学校级重点课程成果,从教学素材选取、师资配备、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改进等多方面入手,围绕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充分结合黄蓝两区生物产业发展实际,从知识、技能、素质等多方面进行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本思路如下:
图 1 微生物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基本思路
三、微生物双语教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微生物教材选取与教学方式优化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为适应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学习,选择了不同难度的英文版微生物学教材,包括《Foundation in Microbiology Basic Principle》、《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英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使用前者,英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使用后者。中文教材选用的是周德庆主编的《微生物学》,该教材具有信息量大、知识性强、概念严谨和“脉络分明”的特点。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入学时有较好的数理化和英语基础。大一的学习中接受了《动物学》双语课程的授课,在大二上学期接受《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时已具备较好的专业英语基础和学科知识。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微生物学双语课程采用48学时教学(见表1)。
表1 微生物双语教学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在微生物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编制全英文的讲义、课件和作业习题;教师在课堂讲授中使用英语作为主要的课堂语言。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采用电子课件(PPT文件)进行授课,所含信息量大,能直接明了的传达授课的主要内容。为照顾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授课教师尽量使用反映知识点的短句和简单句,避免复合句,保证大部分学生通过听课就能够记住重要的关键词和知识点,课下再花时间进行消化吸收[2]。
(二)双语教学师资的培训
微生物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的实施者,也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各国对双语教学的理论定位和实践定位都非常高,尤其是在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中国。虽然“双语教学”在国内各高校已经普遍推广,但是能够真正将双语用于教学的院校屈指可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外语水平尚未达到双语教学要求的高度[3]。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为了使我校微生物双语教学教师以较快的速度完成角色转变,具备双语教学的条件,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鼓励青年教师到英文授课的外教课堂听课,与外籍教师探讨适用于微生物学专业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其次,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口语的培训,提高双语教学老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另外,在多门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中,进行课件制作、课堂讲课比赛,鼓舞老师们探索双语教学改革的热情。通过2年多的适应,微生物学教师逐渐适应了双语教学模式。
(三)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在双语教学中学习主动性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教学效果成正相关。例如,在英文文献的阅读和汇报这一教学环节中,有的学生能够主动查阅英文文献,深入钻研文献内容,并且与课堂所学知识密切联系,那么在文献汇报时,就能做到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能够抓住重点,讲解非常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查阅与微生物相关的反映本学科科研发展动态的文献与科技报道,并且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开展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创新,全面了解微生物学领域的知识,树立微生物学学习的自信。 每学年,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申报的滨州学院“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项目”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中,80%以上与微生物学科相关。另外,建立微生物双语课程网站,将反应微生物学科前沿的文献知识放到网站上,吸引学生的关注;同时也将与微生物学相关的行业知识和企业概况到网站上,让学生了解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具备学以致用的精神。
(四)合理设置微生物学双语教学考核评价方法
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层次不同,很难期望通过双语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在课程考核中采用“不断适应,逐级考核”的方式,即在双语教学期间,每个月进行一次英文试卷测试,在前两次考试中,选择简单的题型和题目,保证80%以上的内容学生都能答对,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接下来的月考中逐渐增加题目类型和难度,让学生逐渐适应英文试卷的考核,并且把每次月考的成绩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期末考评。
四、微生物双语教学教学改革效果与评价
通过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施,滨州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专业外语水平、基础知识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综合专业素养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表2)。
表2 微生物学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微生物学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型教学;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环境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以微生物的应用为核心,它将环境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密切联系起来,在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承接作用。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兼具理论与应用性;微生物与环境作用的复杂性;与环境工程应用的密切性。正是由于这种理论复杂性与应用性共存的特点,使《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理应更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潜力。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建设中较少开设生物类课程,由于课程上述方面的特点使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具有排挤性,特别是当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单向传授式教学为主的情况,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该课程的兴趣不强,因此迫切要求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目前,研究型教学模式越来越被接受为一种有效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主要是由于研究型教学将科研思维引入到教学中,摒弃了传统的单向传授的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不再单纯地讲授书本内容而是主动参与学生的研究实验中[2,3]。研究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自学能力与组织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个人潜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以解决科学问题为目的研究与学习活动。
一、《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环境微生物学》在许多专业中均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考虑到它对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支撑与衔接作用,但是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学科交叉性,使得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并没有把它放在教学的重要地位[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相应地就没有对其学习的兴趣,这一现象在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中尤为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围绕专业的大背景进行教学启发,例如主要围绕污染处理、环境评估等领域的内容进行教学,而少有涉及污染处理的微生物作用机理,以及环境评估中生物主体特别是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等。学生长期受这种导向的影响,几乎没有对环境的污染实质以及微生物主体对环境作用力进行过深入的理解,更没有进行相应的研究性的创新与实践活动。
当然,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许多教学工作者也对《环境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教学改革探索,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4-6],但这些措施均没有真正脱离传统的“传教式”教学,这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相差较大。《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验性,教学过程理应以实验的探索为主,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教学设计。但是目前的教学对实验研究重视不足,表现在课堂教学上以概念、理论、工艺的介绍为主,很少有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更没有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的研究实验设计,即使在课程实验课上,也都是以传统的验证性的基础实验为主,这大大降低了《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也极大地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作用。
二、《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应用性内在特征需要进行研究型教学,以适应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即使学生学会应用微生物手段进行环境污染的控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基础,它涉及到微生物的培养、繁殖、接种体的制备等具体的实验过程,由于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对生物学了解较少,且微生物需要借助于显微手段才能进行感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难度较大。但是学生只有对这些微生物的基础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的微生物操作技能,才能在第二部分微生物的应用中进行相应的工程设计与应用,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以实验教学为主,特别是应进行一些带有研究性质的探索性实验,这正是研究型教学所要体现的形式。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代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要求教学改革应该向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以适应这一目标的要求。在环境科学专业的诸多课程中《环境微生物学》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性质,而创新性的知识容易产生于交叉的学科,它同时又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特点,使其在创新性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要充分利用该课程的这一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对这一新学科的兴趣,引入研究型教学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以科研实验为主体的研究与学习活动,将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课程教学与教师科研结合
高校教师普遍教学与科研“双肩挑”,是联系教学与科研的重要纽带。研究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目的。研究型教学与教师科研相结合,使得教师科研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天然平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科研始终跟踪学科前沿信息,始终保持创新性思维,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思维模式,特别是将探索性的实验研究带给了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过程中,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也在科研过程中受到了训练,不仅学习到了严谨的科研思维,而且也熟悉了科学研究的基础技能,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的科研素质与专业技能,为以后科研与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结合
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验过程,强调实施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索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与研究型教学培养的目标是非常一致的。因此,将研究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结合,将《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研究型学习与项目的实施内容融合起来,不仅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程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
产学结合模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决定了教学必然要建立与生产的密切联系。利用微生物处理环境污染物的生产,如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利用微生物处理生活垃圾等,均利用了天然或人工分离的菌种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变成低毒或无毒的产品。课程在应用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与这些生产过程一致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开展了一些小型的污染物处理的生产,使研究型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符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研究型教学实验设计过程中,最好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实验,先期的菌种筛选、组合匹配等工作可以在实验室内完成,然后利用教学用的小型处理车间进行小试,如果顺利可以将其应用于工厂进行中试。这一系列过程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以课题小组的形式来完成。
(四)课程教学与学科专业平台建设结合
学科专业平台建设是高校教学软硬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专业建设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专业教学起点的高低,也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水平。但是大多数学科专业平台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专业整体的考虑,却没有照顾到具体课程对教学软硬件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课程教学的教师缺乏与学科专业建设管理者的沟通,而且在传统的单向传授式的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师根本就没必要关心课程以外专业平台的建设,这使得学科专业平台对课程教学的直接效果不大。事实上,课程教学是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方式,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手段实施的效果如何不仅与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相关,而且也极大地受到教学条件的影响,这就需要学科专业平台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重视教学条件的改善,而这些教学条件正是课程教学中直接使用的。因此,课程教学应积极与学科专业平台建设结合,以获取课程教学所需要的直接条件。
(五)课程教学与社团科技活动结合
为适应“两型社会”的需求,高校教育也开始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特别是高校社团科技活动对环保的宣传力度在加大,但是社团活动却很少有专业教师参与,使环保宣传仅仅局限于一种科普活动,而对于专业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探索环境污染的机理、提出治理的方法,才是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的,也就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而社团科技活动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目的性就很强,可以针对区域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课程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实训,既丰富了高校社团活动,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对于学生个体来讲使课程知识直接走向了社会应用,有利于整体提高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的科研素质与实践能力。
四、结语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在环境科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特点,这决定了课程教学不能单纯地依靠传授式教学。研究型教学是将科研理念引入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正好适应了《环境微生物学》的课程特点。这一课程采用研究型教学,不仅适应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教学目标,而且也使学生能将课程知识学以致用,为以后考研或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玉香.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107-109.
[2]高文庚,李平兰.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111-116.
[3]陆凤玲.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1):43-45.
[4]梁国斌,蒋莉,刘维平.《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3):72-75.
[5]童英林,袁永平,陶雪琴.《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76-177.
[6]邹小明,周群燕,肖春玲.环境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井冈山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