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医疗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医疗的意义

智慧医疗的意义范文1

各种医疗保健的利益攸关者和决策者都迫切需要让成本得到控制。但是,他们还必须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支出、不断变化的期望、新的竞争、立法改革、降低赔偿费用以及资金减少等所带来的挑战。因此,需要有一个更为个性化的办法,它以患者为中心,能够减少医疗保健方面的经济负担,同时提供优质结果。

那么,未来的智慧医疗到底可能会呈现怎样一种状态?或者说,未来智慧医疗的愿景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愿景?有哪些相关的技术?智慧医疗的趋势如何?本文将对此一一给出答案。

未来智慧医疗的愿景

当前的医疗保健关注的是反应性,它以疾病为焦点,以临床为中心,而在未来,智慧医疗中的医疗保健关注的将是积极性、预防性、生活质量和健康,它是分布式的,并且以患者为中心。或者说,未来的医疗保健将具有4P的特点,即预测(prediction)、预防(prevention)、个性化(personalization)和参与(participation)。届时,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基于我们自身的风险因素,并结合健康促进和早期干预的完整的生命健康计划。针对这份计划,健康教练会做出指导,并将支持我们在生活中学习做健康的选择,同时充分利用医疗保健服务。世界在不断变化,人们对医疗保健系统的期望也在不断变化(见图1),比如人们期望得到的答案迅速简单,希望系统能够了解患者,希望有无缝交互等。更具体来说,被赋予权力的消费者希望医疗机构能够“了解我”,并通过利用多种信息源,收集个人喜好,理解和预测行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互动,尊重个人私隐权以及保护个人数据的安全来做出响应;希望医疗机构能够“让我参与”,并通过参与优先对话,保持相关(“正确的信息”),在不同的触点之间保持一致,以及展示诚意(“你在乎”)来做出响应;希望医疗机构能够“授权给我”,并通过与透明信息相连,形成社区,以及简化控制和访问来做出响应。

虽然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医疗保健所面临的挑战,但技术日益增加的能力和降低的成本,无疑将有助于应对挑战。众包、云网络和更快的数据处理将能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驱动研究模式远离传统的小样本、有限时间的随机控制,转向大规模和持续评估,让药物设计更有效。而我们的家庭、工作场所和休闲场所将成为这一相互关联的监控网络的一部分,取代传统的要依靠个人去医疗机构进行筛查和监测的模式。例如,家里的镜子将可能会检测出体形和皮肤状况的变化,提醒我们注意早期预警信号,如潜在的癌症等。其他一些技术,例如基因组测序,将会实现基于个人风险进行早期干预。

技术的发展也将使得医院数量减少。由于减少了浪费,并且有更具针对性的治疗,医疗成本将会随之降低。医院将会向更加专注于向病情最严重的患者提供优秀的治疗。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大部分的护理工作将会在家中或其他地点通过远程医疗来实现,这不仅降低了医疗成本,同时也能让人们在自己所选择的环境中生活得更充实。医疗保健将会从仅有专业组织提供变成是我们每个人的业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性化预防计划,阻止或减缓恶化的快速干预措施,以及来自健康教练和远程医疗的集成服务,将帮助我们在家中生活得更久。当有必要移至医疗中心的时候,当地社区就会有相当的设施,从而这我们能够与朋友和家人一直保持联系,并利用全方位的休闲和学习资源。

智慧医疗将生活方式选择、社会选择和临床选择带到了一起(如图2)。在未来智慧医疗的愿景中,医疗保健应该做到可预防的伤害零发生,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提供无缝交付和公平使用。这样,医疗保健将会更安全、更智慧、更以人为本,它将支持我们每个人获得最大的健康与安宁。

安全和可持续医疗保健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未来的愿景是要有安全和可持续的医疗保健,为此,现在的医疗保健系统需要应对多方面的挑战。首先,就是要负担日益增加的物理慢性疾病。不论是在低收入、中等收入还是高收入国家,慢性病都是日益严重的问题。以2008年为例,全球有3600万人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当年全球总死亡人数的63%。而到2030年,预计这类疾病将会威胁5200万人的生命。慢性病患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要有连续监测、监督和早期干预,以防止进一步恶化。在医疗支出中,患有控制不良的慢性疾病的人占了相当大的份额。例如在英国,有报道显示,患有慢性病的2%~3%的患者使用了高达30%的计划外住院,以及80%的全科医生咨询;而在美国,每年有超过20%的医疗支出用在了不到1%的人口身上。事实上,导致身体慢性疾病及让其进一步恶化的情况(比如缺乏活动,饮食中脂肪、盐和糖的含量过高,吸烟、酗酒,以及药物的滥用等)是可以改变的。但不幸的是,今天的医疗保健系统主要集中于应对严重的或急性疾病,而不是进行早期干预以改变人们的行为。世界卫生组织称,大多数国家没有政策框架、质量体系或基本的初级保健服务来有效应对慢性疾病的挑战。专注于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需求向现有的文化和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因而增加了对新的工作方式的需求,这些工作方式关注决定健康的社会和心理因素。

其次,老年痴呆症的负担越来越大。到2050年,预计全球痴呆症的患者将达到1.15亿人,而其中71%会生活在现在的中低收入国家中。这无疑向医疗服务提出了双重挑战,因为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将长期患有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疾病。

再次,是老龄化人口的需求变化。世界人口正在向老龄化发展,从1950年到2000年,全球60岁以上的人的数量增加了两倍,而到2050年,还会再增加两倍。这不仅是因为世界人口的整体增长,也是因为人更长寿了。长寿人口迅速增长从几方面向医疗保健提出了挑战。首先,由于人口分布转向由老年人主导,而他们都在寻求退休,因此社会中支付医疗保健费用的经济活跃人口变得更少,医疗保健的收入将会减少,这将导致成本压力的增加。其次,由于预期寿命增加,因此长期有身心健康问题的人数会增加,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会在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活得更长。为此,医疗保健必须要发生改变,从侧重于急性病,转向关注满足长期有身体、社会和心理健康三方面组合问题的人的需求。在这种压力下,医疗保健将必须与社会和民间服务相结合,以高成本效益的方式满足老龄化人口的持续需求。

无法支撑的成本也一直是医疗保健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医疗开支一直稳步增加。为此,医疗保健必须做出调整,采取措施来控制开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慢性病的增多和人口老龄化)。更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将有潜力改进成本效益。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不平等的使用权一直存在。34个经合组织国家占世界人口的18%,但却占了世界医疗支出的84%,这直接表现在对医疗保健的使用权上。例如,在高收入国家,每1万个公民有56张病床,而在中低收入国家,仅分别有49和21张。不仅可用的资源有限,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国家面临着疾病的三重负担。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因素在增加,同时,他们还要努力减少由传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造成的死亡,并减少新传染病出现。由于基于性别而造成的教育、收入、就业和使用权的不平等,使得妇女和女童尤其更难获得高质量的医疗保健。医疗保健尚未解决有限资源和不平等使用权的问题。要改善全球健康,这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同时应该注意到的是,不安全的医疗状况并未显著改善。无论是在低、中或高收入国家,医疗保健都仍然很危险。在全球每年4.21亿住院人口中,估计有4270万人在一定程度上与不良事件有关,这使得不安全的医疗成为第14大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因素,相当于肺结核或疟疾造成的负担。

另外,气候变化对健康和医疗服务也构成了重大威胁。地球表面温度、海平面和降雨量的变化,以及极端天气事件,会威胁数十亿人的健康,从而对医疗保健的准备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挑战。

最后,医疗保健还要应对新服务模式的需求。医疗保健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期望健康服务能仿效其他服务部门,即人们想要参与医疗,并向医疗服务提供者进行咨询。与前几代人相比,现在更多的人能更好地了解情况,因而也更有可能挑战专业医疗人员。

学习型健康系统

学习型健康系统是由美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在价值与科学驱动的健康保健(Value & Science-Driven Health Care)圆桌会议上发展出来的议程,其愿景是让医疗保健系统向每位患者提供最适当的护理,强调预防和健康推广,提供最大价值,并在提供护理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增加学习,最终改善整个国家的健康状况。虽然这一愿景声明的是在美国的行动,但实际在国际社会上都有相似的目标。学习型健康系统的目标是要让临床决策能够得到准确、及时和最新的信息的支持,而这些信息反映了现有的最佳证据。

健康信息技术(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HIT)就是要让医疗保健系统发展成为学习型的健康系统(Learning Health System,LHS),而有两个具体领域能够说明基于健康信息技术的学习机会。首先,提供者、患者、研究人员和公共卫生之间的健康信息交换使得提供者的数据可供学习;其次,移动健康可以通过监测生活方式,收集新类型的个人数据。

健康信息技术中涉及健康信息交换(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HIE),它通常是指为让个体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护理,在不同当事人之间进行的健康数据交换。而作为名词,它指的是一个促进系统,该系统通常通过设置提供者之间安全和标准的通信,充当交换的基础设施。

另外,健康信息技术发展中,移动健康(mHealth)也不容忽视。移动健康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使用特定类型设备上的移动传感器来监测医疗保健和健康情况,采取行动,改善健康。一方面,移动健康设备(如手机中的计步器)可以协助测量,从而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移动植入物(广义上也被归入移动健康设备)收集健康中至关重要的数据,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对驱动进行干预。例如,当植入式除颤器检测到心脏急症时,会进行电击。

智慧医疗的趋势――以患者为中心的家庭医疗

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今天,医疗保健领域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要向老年人提供充足有效的医疗保健。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是人口增长最快的部分,预计到2030年,美国将有400万85岁以上的老年人,而研究表明,这些老年人更喜欢独立的生活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要维持独立生活,用智慧、有成本效益的家庭医疗保健技术来代替现有的家庭医护者将变得非常关键。技术拥有巨大的潜力改进智能化环境中的医疗保健领域,让家庭成为主动式的医疗保健中心。家庭中的智慧医疗保健系统恰恰可以提供此类解决方案。技术辅助的智慧医疗保健系统将能让老年人远离医院,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独立生活,同时也避免了使用昂贵的医疗人员。因此,新一代为医疗保健建立的智慧家庭系统将能让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智慧医疗的一个趋势就是要让今天的医疗走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家庭医疗(Patient Centered Medical Home,PCMH),如图3所示。

智慧医疗的意义范文2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它与阑尾炎、胆石症、溃疡病穿孔并称常见四大急腹症。发病急剧,并发症多,有时造成诊治困难,在外科临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并可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临床病相复杂多变。近年来,随着对其病理、生理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在治疗、护理方面的不断改进,但手术率仍居高不下,需要及时的观察和处理。祖国医学认为:大小肠功能是“泄而不藏”以通为用,以“泄塞上逆”为病。六、七性、饮食不节,均可引起腑气不通,阴阳关格,津液燥竭。糟粕痞结,致使肠道阻塞,大便秘结,不通致本病。我院外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我科采取针对性的中医辨证护理治疗急性肠梗阻的几点体会浅谈如下。

1 中医辨证分型

1.1 气滞热结型 症见胸腹胀闷、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偶有排气、尿少色黄、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有力。

1.2 湿热瘀积型 症见胸闷气短、腹痛拒按、恶心呕吐、腹部中度膨隆、无大便、不排气、发热、舌紫绛、苔黄腻、脉细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方法 入院后遵医嘱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抗酸制剂等治疗措施。

2.2 中医治疗 原则上以通理攻下为主,辅以理气开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法。入院第二天从胃管内灌注大承气汤。首煎液与二煎液共400 ml,首先经胃管注入200 ml,每日2次。灌注中药的温度以43 ℃~45 ℃为宜。此温度有利于增加肠道吸收,如果药液过凉容易引起胃脘不适。

2.3 针刺治疗 穴位有中脘、天枢、足三里、内庭等,也可选用内关、次胶、大肠俞、气海、关元等。

2.4 其他非手术疗法

2.4.1 颠簸疗法 适用于早期肠梗阻,患者取膝肘卧位。暴露下腹部,术者立于患者一侧或虚骑于患者之上,两人合抱患者腹下,抬起患者腹部后突然放松,逐渐增加颠簸,每次连续3~5 min,休息1~2 min,至少要进行3~4次。患者多有轻,有排便感。

2.4.2 推拿疗法 适用于早期肠扭转,先在腹部涂以滑石粉,后按扭转的反方向进行推拿,推拿的时间约10~20 min,推拿的方向与扭转方向相同时,可加重肠扭转,要引起注意。

2.4.3 其他 直肠插管复位法,用于乙状结肠扭转,空气灌肠复位法用于小儿肠套叠等。

3 护理方法

取低半卧位,有利于减轻腹部张力,减轻腹胀,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绝对禁食水,梗阻解除后12 h可进少量流质,48 h后可进半流质饮食,忌辛辣、热燥食品。

有效的胃肠减压,保持胃肠减压的通畅,防止食物残渣阻塞,观察胃肠减压抽出物的性质,持续负压吸引,每日用滴管向插有胃管的鼻孔内滴入数滴石蜡油,减少胃管对鼻黏膜的刺激,如从胃管注入豆油等,每次只能注入10 ml左右以防呕吐。

记录出入液体的数量及性质,包括呕吐物、胃肠减压流量、尿和输入液体,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抽空胃内容物,然后注入中药,夹管2~3 h,同时观察是否有腹痛,腹痛的性质,是否加重或缓解,有无恶心呕吐,腹胀是否减轻,是否排气排便。针对病状予以适当处理。如恶心、呕吐可配合针刺治疗,注射镇静药物:阿托品足三里穴位封闭。麻痹肠梗阻可以两侧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0.25 mg,封闭。

注意舌象变化,舌质红,苔黄腻为郁久化热,若病情加重可见舌赤或紫绛。舌质绛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要补给足够体液。脉力与血压升降有关,脉象突然变弦或沉,常提示病情有变化。

智慧医疗的意义范文3

中风也叫脑卒中[1]。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因中风住院病人51例。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先将有关资料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1例病人均为住院病人,并经过相关检查(特别是CT检查)而确诊,其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34岁,平均63.5岁;其中39岁以下2例,40~49岁9例,50~59岁15例,60~69岁13例,70~79岁11例,80岁以上1例;51例病人中,脑出血12例,脑缺血39例(脑梗死36例,脑血栓形成3例)。

1.2 治疗方法:中风的病因病机[2]多为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肝阳化风,气血并逆而致,辨证多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故以镇肝熄风汤为基础。怀牛膝、玄参、天冬、龙骨、牡蛎、代赭石、茵陈、龟板、白芍、川楝子、麦芽、甘草,随症加减,并静滴清开灵注射液40~60ml。缺血性治疗,静滴灯盏花素注射液30ml(10ml/支)或15ml(15ml/支),根据病情轻重可选加血塞通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出血性治疗,根据出血量,先行止血治疗2~3周后,再行静滴灯盏花素注射液20ml(10ml/支)或100ml(5ml/支)。患肢推拿按摩、被动功锻炼治疗。

1.3 治疗效果:根据《中医辨证诊断疗效标准》,经过治疗51例病人中,治愈36例,好转12例,无效3例(1例并发阑尾炎转入他科治疗,1例病情加剧放弃治疗,1例因其他原因放弃治疗)。

2 讨论

中风的病因病机不外虚、火、风、痰、气、血六端,其中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而致,故《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病因病机在于:积损正衰可致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思虑烦劳过度,气血亏损,致阴亏于下,肝阳鸱张,阳化风动,气血逆乱于上而发生本病,火极风动,血虚液燥,可以动风,内风旋转必气大俱浮,迫血止涌而致中风危候;饮食不节则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阻滞经络,蒙闭清窍而致。肝火内炽,炼液成痰,至肝风夹痰火横窜经络,痰阻脉络,蒙闭清窍而致;情志所伤可表现为,五志过极、心火亢盛、肝阳暴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逆上,心神昏冒而致,故《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说:“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气虚邪中则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筋失养而致;此外气候变化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素问•调经论》谓:“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一”。故易发生本病,早春骤然转暖之时,正值厥阴风木主令,内应于肝,风阳旋动而致本病。

中风不仅危及生命,而且给患者造成长期或终身的感觉、运动障碍,是致死率、致残率高的疾病,是目前第二致死、第一致残之疾病,中风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防止病情加深加剧,改善患者的预后,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缺血脑组织的供血供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合并症及再发,对于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除早期血肿抽吸或脑外科手术治疗,利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文中所举病例、病情有轻有重,起病有诱因或无诱因,病灶的范围大小不同,就其治疗目的[3]在于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

镇肝熄风汤具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的作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降低血小板黏附率,能改善大脑、肢体的供血。推拿按摩及被动功能锻炼促进患肢气血运行,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肌力感觉恢复,再结合社会、职业康复,从而使患者早日恢复生活自理。

总之,采用中医药治疗中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4],有利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2] 郑开明,陈江宁,倪永骋,张一骄.血栓通合凯时治疗高血压患者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4):69-70.

[3] 刘翼,罗婷,冯宾,李宁.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随机对照事业文献质量评价.华西医学,2002,17(3):291-292.

智慧医疗的意义范文4

心医国际是专注于医疗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的专业提供商、运营商和服务商。公司致力于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医院临床业务系统软件和医疗信息技术服务。

心医国际目前拥有员工150多人,覆盖了全国80%左右的区域,先后在大连、沈阳、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在北京成立了营销中心,并在郑州、长沙、成都、西宁等多个地区成立了售后服务分支机构和高效服务团队。目前成功服务于青海省卫生厅、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医学院沈州医院、天津武警总院、天津南开医院、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200余家。

伴随香港世铭投资正式注资,心医国际将全面与国际接轨,公司的目标是五年内努力成为中国数字医疗系统领域最专业和最具价值领军企业,业务规模突破10亿元,客户超3000家,并成功实现上市。心医人怀揣着致力创新、服务医患的坚实信念与您真心相伴,共赢未来!

企业优势和特点

优秀的团队是心医国际快速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高级管理层与研发团队都有丰富的专业背景,平均拥有15年以上的医疗或IT行业经验,80%以上的团队成员拥有医学学位或相关临床经验。无论从产品的研发还是市场的推广以及相关的服务,都会紧紧贴近客户的需求,以最简洁最实用的方案解决客户的问题,努力成为“您医院的医院”。

企业在信息化领域的贡献和表现

心医国际自2011年正式进入市场以来,已经成为近年来医疗IT领域成长最为迅猛的公司。从一次性获得IHE全部认证到一年内通过SFDA、ISO9001、ISO13485,从首次参与省级政采项目就顺利中标到两年内迅速覆盖全国范围超过200家以上的二甲级以上医院,心医国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了行业和客户的认可,并于2013年初正式获得李嘉诚旗下的香港世铭投资公司的价值注资,成为倍受资本市场青睐的最具成长性的医疗IT企业。

解决方案简介

青海省“省、县、乡三级远程会诊平台”的运营建设是以中西部省级综合医院为核心,建设连接基层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实现远程会诊、远程预约、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和远程信息共享等远程医学活动,有效提高中西部省(区、市)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该项目目前已经覆盖150家以上的各级医疗机构。

解决方案在获奖领域的优势和特点

由卫生部远程医疗产品标准制定专家主导设计,包括了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监护、区域协作、运营维护等模块内容。该解决方案:

基于B/S架构,客户经安全认证后可参与远程会诊;

支持各种影像格式,支持各种数据采集方式;

支持固定会议室模式的会诊和移动接入的会诊集成语音/视频能力,语音视频数据实时展现;

全面的会诊管理,丰富的统计查询和计费功能;

支持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上下级医院沟通更为顺畅;

支持双向转诊,远程预约,多点质控。

典型用户案例及用户反馈

青海省远程会诊系统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以来,省级医院与各州县医院共开展远程会诊超百例,省级医院面向各州县医院共举办远程医学教育讲座千余人次。远程会诊和远程教育,使省级医院与各州县医院加强了医学交流,促进了各州县的医疗卫生技术的提高,方便了患者的就医,促进了青海省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了省级中心医院与各州县级医院的沟通交流。依托远程会诊系统,各县级医院与省级医院开展了诸多例会诊,和诸多远程教育学习,通过对现实病例或专业讲座的讨论与讲解,加强了各医院间的沟通交流,使县级医院医生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

远程会诊系统的建设,方便患者就医,减轻患者痛苦,极大改善了患者的就医环境,使患者不用赶路、不用排队即可享受到省级专家的临诊,省时省力省财。

系统为数字化的青海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远程会诊系统项目是青海省数字医疗卫生工作的一部分,它很好解决了相关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应有的功能,是青海医疗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基础建设。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与大通县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案例

2012年8月29日,大通县人民医院接待了一名马姓患者,该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髋部及右大腿疼痛,曾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术后好转出院,但十天前双髋部及右大腿疼痛明显加重,故来大通县人民医院就诊。

接诊后,大通县人民医院立即对该患者进行拍片检查,以“双髋部及右大腿疼痛待查”收住院。同时,鉴于此患者病情复杂,随即向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发出会诊申请。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到申请后,立即组织专家对该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智慧医疗的意义范文5

深圳市卫人委有关负责人称,完善分级医疗,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制度,将普通门诊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构建更高效更经济的医疗服务体系是现今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重点。进而言之,全国范围内一些省市级大型医院相继建立了网络远程会诊系统 ,可有效地减少因地区差异、医疗卫生资源差异等造成的医疗水平不平衡,使医疗水平较低及交通不便利地区的患者以负担得起的价格获得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让现代化科技成果贴近百姓生活。

所谓远程会诊,就是通过现代化网络通讯工具,为患者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那医院区域互联网会诊是如何进行具体的工作呢。 就此,深圳一康智科技公司的研发人员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

医院区域互联网会诊系统主要由一个三甲医院、若干个二甲医院、若干个基层医院、院内科室网络及移动手持终端组成,其之间的连接主要采用专业网联接,进行数据传输交换。专业网主要解决医院内部及医院之间数据传输不受外部干扰,传输大型数据流畅。

而医院区域互联网会诊系统主要包括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病房数字化管理、区域电子档案建立。以下将进行逐一分析和说明。

远程会诊主要包括院内与院外两类。院内急诊会诊,是由医师通过病房终端或移动终端系统向指定类别的医师发出会诊申信号,医师接受请求信号,查看会诊申请单、病人各种信息及病历,通过视频对话交流,了解病人情况,做出正确的指导,会诊结束后填写会诊结果报告。病情监护,医师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查看自己跟踪的病人动态情况,如病人体温高、血压等,对病人病情动态跟踪看护。家属探视,病人家属还可以申请将病人的健康数据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给指定的人员,家属还可以申请在离开自己家最近的医院对病人进行视频探视。院外远程会诊,是本院一时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 由医师通过病房终端或移动终端系统向上级医院指定类别的医师发出会诊申请单,上级医院服务系统收到请求后确定无误指派特定的医师进行会诊。上级医师通过网络系统查询指定病人的信息及下级医院医师的诊断报告等,进行视频会诊,指导治疗,会诊后填写会诊结果报告。

双向转诊是对区域的基层医院、二级医院、三甲医院进行合理的分配病人,达到小病分流到社区后,可以降低小病的医疗费用,社区医院医疗资源闲置现象将得到改善;大医院由于康复期病人“压床” 造成的医疗资源紧缺矛盾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大病到大医院也不会人满为患,看不上病。社区群众遇到疑难重病以及原有疾病加重或出现复杂变化,可以通过“双向转诊”获得及时有效的保障,避免延误诊疗时机;大医院的住院病人在急性治疗稳定后,可以转诊到社区医院进行后继康复治疗,既节省了医疗费用,又为其他急需住院的疑难危重病人创造了救治机会。大医院解决了人满为患的问题,就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致力解决疑难重病。

病房数字化管理是通过病房终端与病人零距接触,从而将病人与医院紧密联系起来。如病人可以实时的查看到医师提出的健康指导意见,如饮食起居及过敏药物等,病人还可以查看医院的各种手续办理流程、医院布局图、医院交通图、费用清单、娱乐视听等。医院还可以通过满意度调查表实时了解病人意见,通过护理查房进行查房统计,护士可以通过病房终端对指定的病人进行信息录入,统计报表上传到服务中心数据库。

区域电子档案的建立可以避免转诊后重复对病人进行诊断,医师可以通过区域网络查看病人的诊断结果及历史病人,从而准确的做出诊断。

由此可见,远程会诊系统实现了医疗图像、声音、文字的同步传输,患者、家属、医生与专家如同面对面的交谈。患者的病历资料、各种检查报告单等资料可以传输到专家桌面,一目了然。

这样的会诊方式等同于是专家直接下到基层,使省市级的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医院达到共享。

从患者角度来说,既节省了去大型医院就医的交通费、 会诊费、以及期间所需的额外开销,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节省了就医所耽误的时间,为患者的及时诊断、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智慧医疗的意义范文6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眼表病,目前认为发病机制可能是紫外线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鼻,颞侧角膜缘干细胞损伤导致干细胞屏障功能破坏,引起结膜下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翼状胬肉。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常用方法,但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复发率高达14%~89%[1]。因此如何降低术后复发率成为治疗翼状胬肉的难点及棘手问题。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治疗方案之一,笔者釆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2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31~72岁,平均45.4岁,所有患者翼状胬肉头部伸入角膜3~5 mm,无其他眼病,初发20例,复发8例。

2.手术方法

取1%丁卡因表麻,2%利多卡因局麻,所有病例均在显微镜下进行,用球结膜剪将翼状胬肉颈部与角膜缘分离,从角膜表面撕除或纯性剥离翼状胬肉头部,分离切除翼状胬肉及所侵犯的结膜组织,裸露巩膜,电凝止血。注意不要伤及泪阜及内外直肌。于角膜上方结膜下注谢2%利多卡因0.2 ml,按摩结膜使其平整,取角结膜交界处组织,达透明角膜1 mm,宽约2~3 mm,长约4~6 mm,视翼状胬肉对角膜组织损害范围而定,取时尽量取角膜缘上皮,植皮上皮面朝上,平铺于病变区的角巩缘处,植片角巩缘与植床角巩缘相吻合,用100缝线缝合结膜及植片连带少许巩膜,固定在巩膜上,植片中间内外固定2针,其余巩膜创面暴露,取材处创面无需处理。

3.术后处理及观察

术后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绷带包扎2~3天,每天滴典必殊眼药水,换药1次,观察角膜上皮及植皮情况,全身应用抗生素及激素,2~3周拆线,随访18~24个月。

4.治愈标准

角膜上皮愈合良好,表面光滑透明,无明显新生血管及胬肉样组织。复发:结膜明显充血肥厚,角膜创面有新生血管及资肉增生。

结 果

1.取材处伤口

术眼上方取材处伤口于术后3~4天被新生上皮覆盖,一周后局部充血及水肿消退,无瘢痕及并发症发生。

2.角膜巩膜创面

角膜创面上皮自植片的角膜缘向角膜中央移行,术后一周内植片及新生上皮水肿,患者有怕光流泪症状。术后1~2周角膜创面修复,水肿消退,逐渐恢复光滑透明,术后2~3周拆线,刺激症状减轻,巩膜创面2~3周后逐渐被结膜上皮覆盖。

3.角膜缘植片

术后1~2天植片边界尚清可见,轻水肿,3~5天植片的结膜缘血管网己恢复微循环色红润边界模糊,6天后植片水肿消退,与周围的角膜缘结膜组织形态颜色一样,无排斥反应。

4.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18~24个月,26例治愈,2例复发,复发病例术前均为复发胬肉,复发率为7%。胬肉浸入角膜较深者遗留斑翳,少数有薄翳,大部份角膜透明。

讨 论

翼状胬肉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单纯翼状胬肉切除及翼状胬肉头部转位结膜下埋藏术,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多及复发率高[2],理想的翼状胬肉手术标准应是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正常情况下角膜缘部的增殖压力抑制了结膜上皮及血管长入角膜组织,角膜缘干细胞的缺乏或功能下降可使角膜缘屏障功能破坏,致使结膜组织长入角膜和新生血管形成[3]。睑裂部结膜组织长期受日光及风沙等环境因素影响,致使局部抗原成份改变而诱发局部变态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白细胞浸润,阻碍了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节,角膜缘屏障功能下降促使结膜组织和新生血管长入角膜形成翼状胬肉,因此翼状胬肉发生与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有关[4],认为翼状胬肉是一种局限性角膜缘缺陷症。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局部角膜缘干细胞未得到及时补充或供给衰竭,角膜表面稳定性破坏,出现各种病理改变,为新生血管入侵和翼状胬肉的复发创造了条件,此外受损的干细胞还可释放血管增殖因子,加速翼状胬肉形成。通过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移植干细胞增殖和移行获得了角膜型上皮修复,恢复眼表面完整性,角膜缘栅栏和屏障作用得以重建和发挥,有利于阻止新生血管入侵和异常结膜源性组织增生,达到防止翼状胬肉复发的目的[5]。我们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28例,26例治愈,2例复发,无并发症,无排斥反应,取得了满意效果。笔者认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有如下优点:①取材方便,自体组织,不存在排斥反应;②上方有足够角结膜组织,可满足移植需要,如果翼状胬肉范围较大,角结膜组织不够,可取自健眼角结膜缘组织来移植;③角结膜缘植片仅2~3 mm宽,故取材处无需作任何处理,愈合后不留瘢痕,不影响美观,对日后行青光眼或白内障手术切口影响不大;④不需保存,不需昂贵保存设备,适合基层医院开展;⑤手术效果良好,复发率低,遗留瘢痕轻微,是治疗翼状胬肉有效方法,明显优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

参考文献

1]王敏华,龚白明.胬肉的治疗方法[M].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12):891-894.

[2]杜亚振,姜德咏,聂爱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6):351-354.

[3]李线,周灵,李绍伟.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初步疗效对照[M].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8):857-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