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课题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课题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课题研究

数字经济课题研究范文1

关键词: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3―0023―06[DOll 10.3969/j.issn.1009-8097.2015.03.004

河北省阳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但是对教育却非常重视。2007年,阳原县教育局参加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开展了在“整体优化”理论指导下以教学设计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引领,强化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学改革试验,使全县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为了进一步促进县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阳原县教科局于2012年6月申报的“贫困地区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经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审批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国家课题“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的子课题,并被协会确定为总课题“全国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实验县”。

课题研究正是探索在贫困地区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经过三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推进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 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1 建设教育城域网,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课题组以张家口市教育城域网建设为契机,对全县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进行了统筹规划,使乡村学校和县城学校同步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的目标。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含民办学校)全部通过光纤接入张家口市教育城域网,通过该网络平台组建了阳原县教育城域网,并实现了教学点的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城域网建成后,整合了“人教数字校园”、河北远程教育网等教学资源,链接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供全县各学校共享使用,扩大了优质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了城乡学校的共同发展,为全县实现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2 创建信息化示范校,打造了贫困地区数字校园

2012年9月投入使用的阳原县第三实验小学,是一所贫困地区按照数字校园标准建设的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校园网通过光纤接入张家口教育城域网,学校基本上建成了数字化校园网络环境,实现了以校园网为主干的互联网、校园广播、校园监控的多网融合。同时建设了全自动课程录播教室、网络计算机教室、数字影院。全校有36个教学班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系统,其余教室全部配备了65寸多媒体触控一体机。

数字校园使信息技术的环境与手段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促进了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的全方位创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人教数字校园”全面进入了课堂教学。数字校园也为学校开展集体备课提供了新的媒介与手段,校园网络及教育技术设备得到了高效率应用,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利用云教育平台提供的资源及教育、教学、教研功能开展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教育教学活动,改变了师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学生学习活动更多地变为自主获取,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借助信息化云教育平台得以逐步实现。

3 加强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教师有了更加开阔的教学视野、更加开放的教学意识,对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更加自觉的追求。

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的不断完善,为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现在,乡村学校和县城学校都通过教育城域网共享了“人教数字校园”资源,并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融合,优化了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了教师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4 开展课题研究,促进了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贫困地区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使信息技术对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得到了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全县范围内的培训与各学校的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城乡学校逐步实现了学校管理的信息化,进一步形成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促进了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通过网络实现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依托教育城域网,通过网络公开课的功能实现了远程课堂教学,实现了学校之间校本资源(电子教案、课件)的共享交流。

二 课题研究成果分析

为了科学地检验课题研究的效果,课题组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课题研究确实对促进阳原县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

1 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对比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二五”总课题组曾经提出,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要素,即教育环境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质量均衡。并依此确定了11项二级指标及其对应的47项三级指标,形成了“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阳原县课题组分别以“贫困地区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开展前(即“十一五”末的2010年)和课题研究即将结束时(2013年)为时间节点,以课题研究所得到的数据为依据,详细填写了《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数据分析。为了节省篇幅,在此只列出一级指标的数据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二五”总课题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曾经给出,当计算所得城乡均衡系数大于0.8时,即可以认为达到了均衡发展状态;在0.6~0.79之间可以认为达到基本均衡状态;在0.4至0.59之间呈不均衡状态;而在0.4以下则为非常不均衡状态。

根据表l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该县义务教育区域均衡系数在2010年为0.8596,到2013年为0.9310,经过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均衡系数提高了7.14个百分点,达到了高度均衡的状态;其中和教育信息化密切相关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变化最大,从基本均衡提升到均衡状态。从数据的变化看到了本课题研究对于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在高水平发展层次均衡和低水平发展层次均衡的问题。阳原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在本县区域内的教育方面能够有此成绩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其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这也正是阳原县今后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2 信息技术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对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影响的研究》一文中,我们曾经讨论过信息技术通过对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机会、“学与教”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能够对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显著地影响其评价指标的实现。通过相关讨论,我们建立了信息技术与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关系。为了量化信息技术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总课题组制定了《信息技术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统计简表》,其中“信息技术环境建设”对应着《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教育环境”要素;“教育资源建设”对应其“教育资源”要素;“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对应其“教育质量”要素。

我们把课题研究的具体数据加入到《信息技术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统计简表》中进行统计,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对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影响的状况,如表2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课题研究,使信息技术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得到了提升。现在,城乡学校顺利访问教育城域网的比例均为100%,均衡系数达到了1,利用教育城域网,乡村学校和县城学校一样在教学中引进了“人教数字校园”资源,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现了学校间的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缩小了城乡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城乡教师经常应用信息技术的比例均有明显变化。

但是,从上表还可以看出,城乡学校“班班通”的比例(初中0.4、小学0.3)、城乡学校教育资源校均保有量(初中0.64、小学0.59)、城乡小学教师经常应用信息技术的比例(0.67)、城乡小学教师参加本县优质课的比例(0.5)、城乡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比例(初中0.75、小学0.63)、城乡教师人均发表研究成果数(初中0.67、小学0.63)等方面,不仅处于基本均衡的层面,有待改善,而且更重要的是总体水平偏低,有待提高。

三 课题研究结论

通过几年来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新一轮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宽带网络校校通,全县中小学教育城域网的全面接入,教学资源的全县共享与教学应用,全县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本上实现了同步与均衡,极大地促进了县域均衡发展。全县中小学全部接入张家口教育城域网后,为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实现了学校间的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缩小了城乡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

信息化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建设是基础,信息技术应用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持续性的系统工程,除硬件基础设施外,还包含教育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几年来,我们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做好乡村薄弱学校的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以信息化为保障打造高效课堂,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一大批乡村青年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实现了课堂教学最优化。经过教育信息化的洗礼,使教育教学环境与条件得到了全面提升。

数字经济课题研究范文2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德国不莱梅大学 教育理念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而国际教育理念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世界环境和理论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中国高教改革的方向。因此,分析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把握中国高教改革的时代特征,并在吸取国际教育理念精华的过程中,创造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德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德国能在当今强手如林的国际环境中,经济长期保持强势,与德国高等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息息相关。德国有多所世界著名学府,均有数百年的历史和先进的教育理念[1]。这其中就有不莱梅大学(Bremen University)。

二、德国不莱梅大学

不莱梅大学位于德国不莱梅州的不莱梅市,这是一座有着54.9万人口,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

不莱梅大学是一所古老的大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84年,最初是由不莱梅中学发展而来成为高等学校,1971年不莱梅大学正式成立[2]。

上世纪70年代是德国高等院校的建校,在众多的学校中,不莱梅大学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中形成了独特的“不莱梅模式”,并因此在德国的高等学校中享有盛名。所谓的“不莱梅模式”,体现了不莱梅大学致力于高等教育改革,开展多学科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合作,注重科研成果向生产实践的转化,不莱梅大学也因此而不仅在学术领域,而且在商业和生产领域均负有盛名。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变革,今天的不莱梅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并成为德国著名的7所大学之一。被称为德国西北部的科学研究中心[2],它是1580名科学家的科研基地,19000名学生的学习场所,318名教授和一千多名雇员的工作地点。

三、办学理念和特色

德国的高等教育之所以一直以来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与其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特色有关。为确保德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德国的高等教育领域近年来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注重实践过程,重方法训练,重能力培养。

作为德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不莱梅大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贯彻和实施了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理念。

1.国际化

国际化是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教育环境,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趋向国际化、多元化,旨在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这在不莱梅大学也有充分的体现,不莱梅大学面向全世界招收学生,目前在该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多达2000多人,这其中,中国留学生大约800人。

另外,不莱梅大学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个学期的国外学习经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活能力,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跨国人才。不莱梅大学在全世界有超过25个合作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免费出国学习的机会。

2.校际交叉教学

德国高等教育十分鼓励校际合作创办专业和开展科研,充分实现校际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共享。不莱梅大学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创办校际交叉专业,尤其是一些新兴专业。如数字媒体专业就是是由四所学校联合招生授课的,这四所学校是:不莱梅大学(University of Bremen)、不莱梅应用科学学院(Breme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不莱梅港应用科学学院(Bremerhave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和不莱梅艺术学院(University of the Arts)。学生可以从各个学校选择有关课程。这种独特的校际合作,充分进行了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使数字媒体专业把计算机科学和设计、自然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全方位地综合体验数字媒体专业的各个方面。

3.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德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先驱者威廉・冯・洪堡特(1767―1835)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至今仍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思想[3]。大学主要是培养科学后备力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因此,不莱梅大学把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这在其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

不莱梅大学提出了“基于研究的教学项目(Research-based Teaching Projects)”,充分体现了教学密切联系实际,重实践技能和方法训练的教育理念。学校要求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课题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学校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课程教学,教学内容就是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指导老师也会在此期间开设专题讲座,内容也是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展开,引导学生正确的研究方向,并帮助学生解决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课题必须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生通过团体的分工合作才能圆满完成课题研究。在此阶段,学生要显示出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要体现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还积极提倡所谓的“学术自由”,在课题研究期间,指导老师几乎不给学生任何限制,而是提供足够的自主发挥空间,课题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基本上由课题参与者自行完成。

不莱梅大学的高等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所谓的“实践导向(Orientation to Practice)”和“社会导向(Responsibility Rowards Society)”。学校积极开展与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产学研合作,几乎所有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课题都来自企业和政府部门,课题研究围绕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充分利用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财经资助和实践场所,以及学校内部的科研资源。实践证明,不莱梅大学的这种科研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标有“Made in Bremen”的不莱梅大学的科研成果在德国卓有影响,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在不莱梅大学校园里专门开设有一块名为“Technology Park”的企业园地,有超过320家企业进驻其中,成为德国西北部著名的产学研高科技产业中心。

因此,德国的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因为他们不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懂实践,懂技术,了解企业的运作,具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制特点

不莱梅大学实行三年制本科、两年制研究生的制度。

三年制本科实行欧洲大学的学分转换制(ECTS――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每个学生必须修满180个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30个学时。此外,本科阶段还包括一个学期的国外学习经历,一年时间的课题(Project)研究工作。学生毕业后获得的学位是Bachelor of Science (B.Sc.)。

两年制硕士要求申请者具有相关专业的本科文凭,英语水平考试证书和相关的申请材料。硕士的第一学期是常规课程学习,第二、三学期进行硕士课题研究,第四学期撰写硕士论文。研究生毕业颁发的学位是Master of Science (M.Sc.)。

四、课程设置和要求

不莱梅大学的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阶段,配合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各个阶段和需要进行合理设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开展专业学习。课程一共包括八个模块。

1.预修课程

作为国际化的大学,学生必须达到一定的英语水平。这个模块就是为刚入学的学生进行语言学习而开设的,主要是语言课程。

该模块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初学者的专业方向定位。学生必须在第一学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学校开设的专业方向中作出选择,为自己随后的大学学习和专业方向进行定位。

2.基础课

基础课都是必修课,主要是专业概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学生对专业的手段、技术、概念和方法有一般性理解,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进入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

3.理论分析

该模块是有关专业的历史、理论和文化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历史、文化和理论背景。

4.专业技术

学生在这个模块主要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掌握具体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5.设计

这个模块教授学生利用专业技术和方法进行课程设计,是与专业技术课程相对应的综合实验环节。

6.应用

介绍专业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

7.工程实习和毕业设计

工程实习是为期12周的专业实习。目的是让学生切实了解与专业相关行业的工作实践,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真正体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有关理论或设计的专门课题,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要求至少进行一个课题的理论研究并得出结论,或解决一个具体的专业问题。

8.选修课程

这个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学校提供的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中自行选择,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五、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着眼点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培养功能的调适[3],这与不莱梅大学的教育理念可谓不谋而合。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另一方面出现了诸如学术成果与实践脱节,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难以向产业化转化,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找工作困难的后果[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燃眉之急,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对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探讨,对我国高教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此次的德国之行使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不莱梅大学的发展现状,他们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教学方法使我深受启发,其完善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安排,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兴国.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教育探索,2006:8.

[2]Introduction of Bremen University.不莱梅大学网站,uni-bremen.de.

[3]黄安贻.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

数字经济课题研究范文3

2012年1月,学校成功申报立项“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项目,并被确定为“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题组组长和协作组组长学校。课题实施以来,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全体专家与骨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以课题研究引领课程体系改革,全面达成了任务目标,有效推进了学校示范建设。

一、眼界决定高度

学校组建课题团队,确定了“总体设计、专家引领、名师参研、企业参与”的课题开发思路。成立了课题总体设计和管理团队,并第一时间组建了指导专家团队、专业名师团队和企业顾问团队。在专家团队中,特聘请徐国庆博士(华东师范大学职教研究所副教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程理论与开发研究会副主任、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专家)为课题研发首席顾问,全程引领精品课程的开发;聘请全国酒店业资深专家、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王伟教授为专业指导专家。从全国各示范校遴选出20所学校的73名酒店专业骨干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并聘请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重庆饭店协会会长、重庆天怡集团总裁石世珍女士及多位知名国际型酒店一线经理组成企业顾问团队。课题组多方考察比较,最终确定由实力强劲、经验丰富的大连泽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课题的技术单位。

课题组还从全国参与组长、副组长申报单位的示范建设学校中进行遴选确定副组长。2012年1月19日,学校组织了首次组长协调会。确定了课题将开发的《酒店中餐服务》《酒店西餐服务》《酒店客房服务》《酒店前厅服务》《酒店服务礼仪》《酒水知识与服务技能》《茶艺与茶文化》7门核心课程,并分别由全国五所知名职业学校担任课题副组长。

2012年3月6日至9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组织了全国的培训会,课题组组织了全体副组长及骨干教师参加培训。2012年7月,我校还组织41名骨干教师赴华东师范大学参加项目课程的专题培训,更新了课程理念,提升了课程开发能力,为课题研究的有效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2年4月至7月间,课题组先后三次组织召开全国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研讨会,由职教课程专家徐国庆博士和来自行业的专家引领全国二十所示范学校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开展课程研究。目前,我校已完成154个动画脚本和83个视频脚本的撰写并全部通过验收。10月,《茶艺与茶文化》和《酒水知识与服务技能》两门课程的教学视频拍摄工作由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组织顺利拍摄;11月,其他五门课程的教学视频由我校组织拍摄。所有视频拍摄的场景、服装、用具全部来自真实的职场,情境动画的制作和教学视频的拍摄将大大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二、实力决定思路

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精品课程的开发扎实地走好了市场需求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标准编制、学习项目设计、教学材料开发的每一步。通过一年的研究与开发,酒店服务与管理精品专业精品课程数字资源将努力反映中国特点、时代特征、职教特色,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生涯发展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以项目教学理念为引领重构精品课程体系

在专家的引领下,我校以项目教学理念为引领,重构精品课程体系。网络课程开发确立了“模块化呈现、精细化教学、多样化适应”三条基本建设思路,以“学习情境”的开发为整个资源平台开发的突破口。“学习情境”完全按照项目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思路进行开发,并加入职场安全及教学评价的相关内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以职业生涯发展为方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构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专业教学课程框架。

在学习情境的开发基础上,课程还开发了延伸阅读、实训方案、教学案例、考核试题、动画视频等配套资源来实现“助学”;开发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电子教案PPT、行业标准、竞赛方案等资源来实现“助教”,大大加强了课程的实用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不仅如此,酒店服务与管理精品专业网络课程在国内中职教学中首次构建了完整的项目教学课程体系。课题的研发工作多次受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褒奖,并受其委托拟定了全国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中期验收表。

(二)产教结合实现课程内容学以致用

酒店服务与管理精品专业数字资源共建共享项目重视企业的参与,邀请数十家企业以顾问团队的身份全程参与课程开发,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岗位、行业的对接,体现了校企深层次的合作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机会进入行业培训,专业教师团队的教学技能得到了锻造与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直接使用行业标准,将工作服务过程渗透进学校实训教学,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参与真实的服务与管理,学以致用。在课程资源试用的过程中,师生普遍反映课程的理念先进、任务明确、形式新颖,教学效果良好。

(三)三级验收制度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更好地规范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资源开发,确保开发质量,课题组制定了三级验收制度,即子课题组长验收为一级,课题组长验收为二级,专家团队验收为三级,对开发步骤和开发质量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课题组组织的三次研讨会上,全体骨干教师现场编写并审核验收。通过三级验收的课程资源方能交技术公司进行制作。目前,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精品课程的所有课程资源已全部通过三级验收。

数字经济课题研究范文4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历程,追忆战士的丰功伟绩,对概况、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七、课题的经费估算。

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范文赏析:

谈音乐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要求及方法

摘要:开题报告是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检验论文写作者的研究能力、学术水平、选题价值、获取成果可能性的重要依据。本文将结合笔者近年来在论文指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音乐论文开题报告中主要内容的写作要求及方法进行分析论述,期望能给撰写音乐论文开题报告的同学们以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开题报告;写作;要求;方法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60-03

开题报告,也叫开题申请报告(或选题设计书),它是检验论文写作者的研究能力、学术水平、选题价值、获取成果可能性的重要依据。可以说,开题报告就是科研施工的“蓝图”,是一份周密详细的研究提纲。目前,高校大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前都需要根据自己的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虽然各个高校有关开题报告的形式要求不完全相同,但开题报告所包含的内容却大同小异。笔者在近年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由于不清楚开题报告的具体写作要求及方法,因此,在开题论证阶段递交的开题报告中常存在各种问题,以至于影响到毕业论文的正常写作。本文将根据开题报告中所涉及的论文题目、选题依据、研究方法及手段、论文的框架结构、论文写作的阶段计划等内容,结合目前音乐专业学生撰写开题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对开题报告写作要求及方法进行分析论述,期望能给撰写音乐论文开题报告的同学们以启发和帮助。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就是论文的名称,在写作时应注意论文名称一定要准确、简练,即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对象、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常存在的问题有:论文题目不准确、选题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选题难易不合适。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同学们在确定论文题目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选题时应对自己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选择适宜自己完成的论题。

2.论文的选题一定要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解决学科建设、科学发展的理论或方法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意义;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应用性研究中的问题,才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3.论文选题一定要难易适度、大小适中。如果论文题目的研究范围太大,将不适宜学生在短期内完成,所以在确定论题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论题的创新性、严谨性,还要考虑论题完成的可行性。

因此,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的论文题目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研究能力与水平,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能力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从而实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

二、选题依据

开题报告中选题依据主要包括:选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创新点及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1.选题的来源及意义。主要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且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常存在的问题有:选题来源及意义混淆;选题的来源及意义表述不清、过于简单;语言组织口语化严重,书面用语表述能力欠缺。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同学们在撰写选题的来源及意义时参考以下方式进行写作。如:××现象是当前音乐教育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本人大学期间或实习期间对该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或是对该问题比较感兴趣,因此想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和指导教师沟通交流,最终确定××××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选题来源及意义。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演奏能力及水平进行全面、正确、客观地评价,将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因此,在教师命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钢琴学习中的感受,通过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交流最终确定《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本人的毕业论文题目。又如:论文《谈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的选题来源及意义。视奏能力是检验手风琴演奏者演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内容,视奏能力不仅影响手风琴演奏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兴趣,还制约手风琴演奏者技术能力的提高,这也是手风琴教学中学生反映最强烈和最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本人自幼学习手风琴,也对手风琴演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交流之后,决定以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同时通过分析研究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培养的方法,为今后自己更好地学习演奏手风琴提供技术支持。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一般是指与该论题相关的文献研究,包括论著、文章中作者的主要观点、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已取得的成果,从中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而确定本论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常存在的问题有:文献资料收集不充分;所列著作或文章与论题联系不紧密;语言组织缺乏概括能力,对相关文献中的观点表述不准确。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可参考以下方式进行表述。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国内外有关评价在教学中的研究较多。如:国内的马永霞著的《教育评价》一书中以教育学的一些新学科新论点为学科研究的理论依据,指出我国当前音乐教学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学科研究和发展的建议;国外的苏霍姆林斯基著的《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谈到,美国八年研究报告中关于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被人们接受之后,人们普遍认为,教育评价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为了使评价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以上文献资料都为本论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虽然有关评价在教学中的研究较多,但目前尚未见到对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所进行的专门性研究。

3.本选题的研究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常存在的问题有:研究目标不明确;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无法实现。关于论文的研究目标,写作时一定要紧扣论题,用词准确、精练、明了。确定论文研究目标,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写作能力与水平。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研究目标。通过分析、研究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为自己今后从事钢琴教学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为从事钢琴教学的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4.内容创新点。论文内容创新点主要是论文写作中与相关文献中的出发点、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等的不同之处或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应该是每篇论文都有创新点。常存在的问题有:内容创新点不明确;没有创新点。关于论文的内容创新点,写作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角度来谈与他人研究的不同之处。如:论文《谈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的内容创新点。本文的内容创新点是结合自己在手风琴学习中的切身感受及认识,对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5.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论文的作者通常在选题、实验研究、资料整理及论文撰写过程中,需要参阅和利用一些文献资料,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内容,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有所创新。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遵从科学性、真实性及新颖性的原则,即: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常存在的问题有:引用文献数量过少;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按照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要求,每篇论文至少有10篇、部参考文献,而主要参考文献应在6~8篇、部;其次,在论文中所列参考文献应符合相关格式要求,即: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社信息。如: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主要包括:选题的研究方法、手段及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等。常存在的问题有:有些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无相应的解释说明;个别学生选用的不是论文的研究方法。如:逻辑推理法。一般情况下,论文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写作时应注意结合自己的论题对选用的研究方法做简要解释说明。

四、论文的框架结构

良好的结构层次可以帮助作者明晰构思、贯通文脉,同时也是写好论文的重要保证。“言之有序”的问题要靠结构层次来保证。强调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使文章内容紧紧围绕主题层层展开、环环相扣,使整篇论文系统严密、浑然一体。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标题之间条理不清,缺乏逻辑性;标题概括性不够。一般情况下,关于论文的框架格式首先要符合逻辑规律。论文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和分总式等。因为论文结构层次一般分成若干个自然段,或是用若干个小标题来论述。所以在写作框架结构时,应注意每层的小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一个编码的两个数字之间用圆点(.)分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圆点。如:1(一级标题);1.2(二级标题);1.2.3(三级标题);1.3.4.1(四级标题);所有的编码均左顶格书写。每一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最后一级如果还要分层次,可用(1)、(2);①、②的形式表示。其次,要衔接自然,用语精练,完整统一。关于论文框架结构层次不论是采用自然段还是小标题的形式,都要注意各层次之间的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富有逻辑,达到无懈可击。层次与层次之间还应协调一致,各部分的先后次序、篇幅的长短,都应根据逻辑顺序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当详则详,当略则略,符合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规律,让人一目了然。因此,在设计论文框架结构时一定要讲究层次、精心策划。如:论文《在乐谱上挖掘情感——谈视唱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的框架结构。

引言:

1.音高动态感。①同音进行;②级进;③跳进;④曲折进行。

2.节拍、节奏律动感。①注意乐谱中节拍的基本规律;②特殊对待乐谱中的非常规节奏;③特殊位置的音符特殊对待;④重视休止符的重要作用。

3.力度、速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①力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②速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

4.音色、音量适应感。①音色适应感;②音量适应感。

综上所述,一份写作规范的开题报告不仅是对自己所选论题的初步研究,更是对所选论题是否具有实际写作意义的检验。如果同学们在撰写开题报告中能够认真完成每一部分的内容,必将会为后期论文写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撰写开题报告不仅可以使作者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同时也有助于作者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参考文献:

[1]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第一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陈智慧(1971-),女,昌吉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数字经济课题研究范文5

1.封面

硕士毕业论文的封面由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日期、封面颜色等部分组成,其中: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字数不应超过26个汉字,可以分两行排列,及中英文对照。

(2)指导教师

填写论文作者的指导教师。没有经过学校相关规定批准的合作指导教师,是不允许在论文上署名的,且署名的合作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

(3)学科门类:论文编写者的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例如工学、文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管理学等。

(4)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必须与论文作者的专业目录表和培养方案书一致。

(5)日期: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

(6)封面颜色:论文的封面颜色可由各个专业自行拟定,每个专业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

2.独创声明及授权说明

独创性声明及授权说明页附于论文的摘要之前,需要由研究生和指导教师本人签字后方可有效。

3.摘要

硕士论文的摘要由中外摘要和英文摘要两部分组成。其中中外摘要一般为500-1000字。内容包括本论文的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得出的结论。摘要应本着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语言精炼,言简意赅。摘要应当具自我解释性,在不阅读论文全文的前提下,读者就能够获取论文所阐述的主要论点及提供的信息。

英文摘要与中外摘要对应,它是是以英文形式对文章的概述,需要注意的是,英文摘要不是对中文摘要的简单翻译,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

在论文摘要后,另起一行用于标明本论文的关键词(3-5个)。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便于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关键词间用逗号分隔,最后1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尽量以《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作为依据。

4.目录

目录一般列至二级标题,即列出到三级目录。目录的内容必须与正文标题及各个章节的标题一致。目录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需要另起1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以1、1.1、1.1.1、1.1.2、2、2.1等数字依次标出,一二级目录用小四宋体,三级目录用5号宋体,数字及英文字符采用times new roman格式。

5.插图及表格

论文中如果涉及到较多的图、表,可以给出一个清单,附于目录页之后。图表的清单应有序号、图表名称和页码。

6.正文

论文正文的字数一般至少3万,它是文章的主体,分为标题、文字叙述、图表、公式和数据等部分,文章组织形式可结合学科实际的要求和研究课题的特点而定。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者论文的整体参考与引用。

8.附录

在论文的编写过程中,对于不适宜放入正文中的部分,但确实与本论文研究有关的过程或资料均应该放在附录中,以免影响到论文主体的结构或者论点。

数字经济课题研究范文6

【关键词】 古建筑;保护;3D立体再现;金华市

一、金华古建筑保护现状

在新石器时代,浙江金华就有了人类生活的印迹,祖先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的印迹众多。在浦江白马镇、兰溪新周乡等地都发现了古人留下的众多遗址遗物。婺州窑乳浊釉瓷在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雅畈汉灶、琅琊铁店等地保存有460余处较完整的唐、宋、元古窑址。金华境内还留存有从商周到明清历代先人的古墓葬。

目前为止,浙江金华现存古建筑2600余座,牌坊40座,市区文物古迹主要分布在城东,飘萍路以北、西市街以西、人民路以南、新华街以东这个范围。摒除法隆寺经幢,在市区、通济街以南,金钱寺村外,其余大部分文物都集中在江北城东片。由于历史的布局,给城东文物保护区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从整体上看,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状况较好,但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较差,情况较严重,应予以重视。同时大量散布在农村等偏远地区的古建筑未能及时统计、归档,破坏十分严重。

二、3D立体再现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意义

通过对金华古建筑现状保护的前期调查,我们认为在古建筑保护中,有三个方面的保护是不能被忽略的,一个是风貌的完整性,一个是历史的真实性,一个是文脉的延续性。因此,要提高认识,强化对现有古建筑的保护意识;精心规划,努力实现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协调统一;加大投入,建立多渠道筹集保护资金的新机制。但在现如今政府资金短缺的前提下可以进行3D立体再现。

3D立体再现技术帮助我们的生活创造了更高的商业及艺术价值。但是,跟随着3D立体再现技术越来越强大的表现功能,我们关注的目标已经不再是单一地着眼于蓝图的设想所带来的商业价值,我们关注的是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的深入剖析,并且从古代能工巧匠的作品中总结及借鉴经验并指导当下的3D立体再现技术体现方式。古建筑的3D动画是其发展至今最具特色的研究代表之一,而3D立体再现技术则赋予了古建筑复原动画中建筑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和研究角度。

根据往年的历史研究文献,金华市对于古建筑保护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导致在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下造成破坏的古建筑原貌已经很难修复,并且留存下来的文献资料稀缺和图解的生涩也给我们造成了对古建筑再理解的障碍。3D立体再现技术的出现全然改观了这一困境,也成为当下古建筑表现最有成效的展示手法。

3D立体再现技术是对历史文物古迹及历史古城进行的一种空间景观数字化表现方式,主要是通过3D技术对古建筑进行模拟和再现。它是以强列的真实感对人们加深古代印象、研究古代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动态、直观、形象的展示是传统的文字记载和平面图稿所无法比拟的。再者,利用3D立体再现技术可以提高对古建筑修复的预先判断能力,以便及时选取有效的保护手段,对缩短修复工期并节省大量修复成本有着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

3D立体再现技术为古建筑现状保护研究开辟了前所未有的三维可视化呈现方式,而在动画中千姿百态的数字特效则为古建筑再现提供了多样性、全方位的展示效果,丰富了3D立体再现技术的表现语言。3D立体再现技术从对古建筑的环境、结构、装饰,以及传统工艺等做了深入的剖析,让古建筑的形、义表达显得生动、趣味。并且利用巧妙的数字特效手段让古建筑遗址不再成为封存的历史宝藏,而是成为造福人民大众共有的财富资源。

在我国古建筑保护的历史上,杰出的代表人物梁思成先生曾说过,市政上的发展,建筑物之新陈代谢是不可避免的事。但即在抗战之前,中国旧有建筑荒倾破坏之范围及速率,亦有甚于正常的趋势。古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城建历史。不同年代的古建筑,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年轮,见证着城建活动的史实,是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古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依据。由于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运用3D立体再现技术的复原方法对修缮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通过3D立体再现技术辅助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对再现古代建筑及其史学渊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3D立体再现技术研究古建筑表现对于今天的城市建设和长远的规划发展都有着借鉴作用。

三、相关学术界研究情况分析

古建筑保护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学术界相关人士对其曾做过开拓性地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古建筑保护的现状、古建筑保护的开发、古建筑保护的推广等领域。通过对金华市古建筑保护的调查发现,许多师长前辈对金华古建筑的历史及开发的研究做得非常详实。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可见的文献中,对金华古建筑保护的现状及3D立体再现技术的学术研究尚不是很充分,现如今成形的成果资料也甚少,图像资料的收集也都不甚完整。

综观当前的研究成果,大部分也仅限于对古建筑的造型研究。例如:古建筑动画《南京一座城市的变迁》,该影片中采用逼真的还原技术把一部南京城历代疆域的扩张以及城池的规划进行了总结,并陈述了其历经兴衰、新旧更替的历史变迁。古建筑动画《天坛古建筑虚拟漫游》,影片中则采用光影实时模拟特效技术模拟出现实环境中的自然光照、阴影等真实表现手法,描绘了不同自然光照条件下天坛内外空间形态的神韵及形态。古建筑动画《紫禁城-天子的宫殿》,影片中也是带来全新的视效冲击力并震撼古建筑爱好者。古建筑动画《营造法式》,该影片则是将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用鲜活的画面替代了枯燥的工艺图纸和生涩的古文词藻。古建筑动画《大明宫》,在建筑装饰上运用了很多仿旧材质的效果来营造历史的沧桑变幻,带领观众走进中国古代历史中最辉煌、最独特的时期。

四、金华古建筑保护与3D立体再现研究的意义

首先,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3D立体再现技术对金华古建筑保护现状、发展、变迁规律作系统归纳;3D立体再现技术对古建筑保护的具体的微观分析和宏观的理论概括,为积累和推动金华古建筑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文化传承服务做出理论支持。

其次,本课题试图把金华古建筑典型代表—侍王府这一具体对象,放到金华地区古建筑这一背景上进行全方位的研究,3D立体再现技术对侍王府修缮起到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的理论做出论证,为传统古建筑修缮艺术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构建新平台。

再次,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研究成果具有具体的应用价值,3D立体再现技术对金华古建筑保护的立体呈现和宣传可以直接为金华地方经济建设和旅游资源及文化推动的开发服务;理论可以直接运用于描述与概括中国古建筑修缮数字呈现或文化物质,这是民族艺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本课题的研究理论不仅在艺术形态学、民族艺术学和社会艺术等学科研究方面而且在社会组织与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课题基于金华古建筑保护及古建筑修缮的文献资料未见有较深入系统的介绍与深层分析,并试图提高政府对传统古建筑文化保护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金澄宇.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探讨[J].计算机时代,2013(01)20-22.

[2] 耿亮.仿古建筑(南普陀)三维重建方法研究.微计算机信息,2009(25)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