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矿山生态修复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矿山生态修复建议范文1
关键词:风景区;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项目基金:湖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3hzghy003)(湖州南郊风景区历史景观的开发与保护)
风景区是经过漫长的演变、筛选和兴建而最终形成的,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人们对它的认知、开发和建设,从而在自然环境资源长期演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特定功能的区域。风景区一个显著特征是代表着人类历史的人文要素和代表自然历史的自然要素,在风景区地域范围内得到融合,展现出一种“风景”和“名胜”并举、交融的状态。
湖州南郊风景区的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南部有水网平原分布,整体上就是湖州全市的地形地貌的缩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七山一水二分田”。整个地区以东苕溪基本为界,西部为低山丘陵,间有零星平地,东部为典型平原河网区,河流纵横交错,多湖漾。区内主要山体有岘山、苏台山、道场山、横山、金盖山、锅子山、九里山等。最高峰为金盖山主峰,海拔292.6米,主要河流为东苕溪及其支流、頔塘,主要湖漾为碧浪湖、横山漾、钱山漾。东部平原河网区有桑基鱼塘、农田湿地等典型的地区自然地貌。水库有西乌山水库和矿坑水塘。风景区内现有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风景北北侧靠近主城区的104国道东侧,用地性质百分比高的依次为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仓储用地等。其中,苏台山、道场山的周围分布着不少市政用地、行政办公用地、仓储用地及特殊用地,这其中包括苏台山油库、南门储气场、湖州殡仪馆、桂花山公墓等设施的用地。这些设施的存在,对南郊风景区的整体景观风貌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尤其是殡仪馆和公墓位于景区道路的沿线,给普通民众和游客带来潜在的心理干扰。
此外,由于东苕溪具备良好的航运条件,南郊风景区内原有的石矿开采点关停在近期虽明显减少(如地处国家级文保单位下菰城遗址地块的下菰村,就有11个石矿),但劈山开矿造成的山石及山体残缺,尚未得到有效的处理,众多的石矿山体植被恢复工程由于大量的资金需求还刚启动。长期的开山采石,使得苏台山、九里山等山体严重破环,整体景观效果较差。七十年代的围湖造田,使得1500亩的碧浪湖被基本填埋,浮玉塔这一历史价值资源遭遇毁灭性的破环;代表着新石器时代湖州地区先民文化的3000亩的钱山漾遭到填埋。水乡平原特有的“桑基鱼塘”、“农田湿地”的乡土自然景观保护不力、退化严重。经济利益驱动着无序的开采,既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也影响着整个东苕溪沿线的景观效果。另外,风景区内北部的滨水(东苕溪)地块内,还有多处码头、船厂等曾经服务于产业的交通运输用地,目前多处码头已经闲置。
南郊风景区的景观资源贵在山水。从东苕溪、碧浪湖沿线方向,从横山漾、钱山漾方向,看道场山、金盖山,视域、视距、层次等游赏因素俱佳。前为尺度多样的水体(自然水体东苕溪、横山漾、碧浪湖等水面开阔、诸多人工开挖疏浚的鱼塘规整有序),背景为连绵起伏、层次丰富的群山,这就是湖州这座江南水乡城市“清丽山水”品质的最佳展示。群山、水漾、绿树、红寺,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交相辉映,沿着东苕溪游览,这是感知南郊风景区山水景观格局的最佳路径。同时,这也是感知湖州籍画家赵孟頫“开阔的平远构图,画面意境悠远山水画”的最佳载体。
相对而言,道场山的植被较为单一,以松为主。金盖山山体的规模和容量更大,植物资源也更为丰富多样。依托原有的国有林场,金盖山的西麓分布着大量的国家级、省级公益林,主要有马尾松等常绿针叶树和栗树、枸树等阔叶树种,人工栽培毛竹、茶树、桑树、果树等经济树木的面积也较广。
通过以上南郊风景区内自然环境要素的分析,针对各自积极的、消极的因素,提出以下专项自然资源的规划策略:
(1)山体
保护南郊风景区大、中、小山体的组合特征,整个地区不宜进行高强度的开发建设。注意风景区内重要陆路和水路的视觉控制。陆路是指从岘山进入风景区北部开始,经过苏湾、苏台山、道场山、金盖山、下菰城。水路是指沿碧浪湖、九里山、道场浜、横山、横山漾、吴沈门、苏家湾的串线。道场山、金盖山控制为山地生态敏感区,整体进行生态保育,局部发展生态观光旅游,重点将梁希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品牌影响的生态休闲区。
突出山体重要山峰、山谷的保护与利用。山顶包括岘山顶部、道场山顶部、金盖山顶部、苏台山顶部、九里山顶部、锅子山顶部、横山顶部等,设置观景台、休息亭、标志物等,并配套安排一定的旅游服务设施,成为人们观景、游憩的场所和景观视觉的焦点。“道场山顶何山麓”,道场山景观胜在“山巅”,而金盖山景色特点在于“山谷”。清光绪年间李宗莲所撰《金盖山志》,曾列有“金盖出云“、“菰城晚烟”等“金盖二十八景”。青山坞、桐凤坞等金盖山东南侧多处山谷,要形成梅、桂花、竹、松、潭等不同特色的主题山谷,保证景观视线的开敞性以及从河漾景观向山地自然景观的内部渗透、有序过渡,创造高品质的片区边界区域。
(2)矿坑
禁止开山采矿对南郊风景区的破环,逐步停止现有矿坑的开山采石,并根据生态保护和旅游休闲的需要,进行生态化的修复或积极利用。对的岩石面进行加固,避免断裂、塌方等地质风险,通过种植攀爬植物或草本植物进行适度复绿,优先选用本地的乡土品种。局部坡度较缓的地带可改造城绿化台地。汇水面积较大的矿坑,建议改造成小水库。
开发利用矿坑。如已在湖州的潜山公园、仁皇山公园、垄山等多处实践工程。九里山矿坑利用现状地形,可以进行蓄水造景,辅以适度的人工造景。苏台山矿坑,历史上是苏湾、苏堤的发生地,利用现有的崖壁可以进行摩崖石刻,打造景点。梁希森林公园内的矿坑,可以改造成矿坑主题公园、植物园、户外运动攀岩场地等。山地项目鼓励结合矿坑布置,减少场地平整对自然环境的破环。
(3)水体
保护东苕溪、钱山漾、横山漾等重要的自然水系。东苕溪的堤岸设计,应综合考虑防洪和景观要求,采用生态性驳岸,以地域性的自然元素——芦苇为主要的植物配置和造景,塑造特色景观。保持钱山漾、横山漾、道场浜、施家桥南片(施家湾)等的水乡格局,保持东苕溪滨水湿地的景观格局。保持钱山漾周边桑基鱼塘的生态系统,保持密集鱼塘的有机肌理,避免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和耕地化改造。恢复自然水系。退耕还湖,将碧浪湖农场恢复建设成碧浪湖面,恢复历史上的八景之一“南湖雨意”。
(4)植被和生物
在保护原生态自然植被的基础上,促进优良品种植被的演替。适度进行林相改造,逐步在部分区域内将马尾松纯林改造成针阔叶混交林。结合植物苗圃、观光农业、茶场等的建设,将造林、育林工作和旅游观光结合起来。通过分区块的林相改造,增加观赏性植栽,塑造不同片区、不同季节的景观特色,营造南郊风景区丰富的植被景观和多彩的季相变化,从而提高风景区整体的景观价值。
(5)建设用地与村庄用地
南郊风景区内的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多集中在岘山周边,主要以工业、仓储、市政用地为主,与基地环境气质严重不符。另外,整个风景区内分布着大量零散的村庄用地,涉及道场乡8个行政村。居民点都沿河、沿山布置,相对集中于风景区的南部、东部。
依据对南郊风景区规划建设的影响程度及自身的价值,对场地内的现状建筑采用差异化的整治方式,分别采用保护、保留、置换、拆除等不同的方式。岘山周边的工厂,包括天峰制药厂、明峰钢结构制造厂、奥利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天旺食品厂、南埠船厂等,大多已经处于停产状态,具备搬迁和置换的基本条件。而武警支队教导队营区、湖州军分区教导队、苏台山油库、交通工程处仓库等事业单位,将统一实现功能置换和整体改造,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岘山周边目前还处于一种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方式,发挥出区域内土地的评估价值。
按照整个南郊风景区规划设计的不同空间功能分区,依照适度集中、区别对待、强化特色的原则,整治规划整个南郊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结合新农村的建设,适当减少南郊风景区内村庄居民点的数量。撤并苏湾村、南墩村、道场浜村,人口向风景区北部的塘南大社区和南部的施家桥集镇集中。积极利用撤并的村庄民居,改造成为旅游服务点和主题性的休闲建筑,如地处景区核心的道场浜的南浜、西康坞、东康坞等自然村建议改造成旅游观光的服务点,其余小的、零散的居民点建议撤并。风景区南部的施家桥片区,建议保留湾里、高岭、陈家庄、项家圩、施家湾等村庄。钱山漾、横山漾片区建议保留钱山下等村庄。这类村庄现有的土地肌理保持较好,在尊重现有的自然环境品质外,将民居的规划建设用地与村庄周边的田野、河漾及休闲用地整合利用,分享南郊风景区的开发综合价值。
(6)陵园墓地
南郊风景区内因为湖州殡仪馆、大量公墓的存在,导致占据游客的第一印象是消极的、负面的,长时间的影响着该地区的旅游开发。地方习俗由来已久,作为难以回避的现状,公墓、火葬场难以在短期内搬迁出风景区,从规划设计角度而言,应通过旅游休闲功能活动和交通线路的合理组织加以避让。原则上采用遮挡、避让等手法进行景观处理,最大限度的弱化墓区对于风景区的影响。建议为殡仪馆提供独立的新的对外交通道路。新建的风景区道路,应避开公墓的位置。现有墓区的边界、靠近风景区道路的一侧进行景观处理,包括地形、植物等设计手段,最大程度地弱化游客的消极心理。公墓区占据山体空间巨大,强化规整公墓区与周边自然山体绿化的衔接过渡,弱化墓区的视觉冲击力,消弱视觉的关注度。
南郊风景区内历史名人的墓地数量众多,对于区域内现状存在的陈英士墓、胡瑗墓、顾叔蘋墓、朱祖谋墓、陈氏祖先墓、陈氏家族墓、杨信之墓、闵珪墓等,建议结合项目适度开发,将其建设成为寻访故里、凭吊纪念的场所,周边可设置纪念馆等附属设施。
(7)寺观
道场山以万寿禅寺为代表的佛教寺庙、风水塔等历史景观要素,就其寺院的整体布局、建筑单体而言,同样也具有文化景观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南宋时期的道场山,除了主体护圣万寿禅寺外,尚有笑月亭、爱山亭、伏虎亭、宜晚亭等风景建筑,而明代时期的道场山,由于地形关系,从山麓的万寿禅寺到山顶的多宝塔,依山顺势,一路设置啸月亭、金刚殿、万佛阁、钟鼓楼、华光楼、仰高亭、息肩亭、望湖亭、云峰阁等建筑,其间有天然的山丘、泉流、异石、树林穿插交错,富有自然之趣,而望湖亭、云峰阁、多宝塔则利用地势之优越,作为登高旷望的风景点。金盖山以古梅花观为代表的道教寺观,与其它道观规划布局区别在于,梅花观整个建筑群顺依山势,由低到高分别安置在三条横轴线上,每一条横轴线都由主体建筑和若干辅助建筑构成,再配以曲廊、过道,构成整体。而整个建筑群,座西北、面东南,位于金盖山南麓的一个半围合坡地上(即桐凤坞),道观之选址既深藏而又非完全闭塞,乃是奥中有旷。而南向谷口,可远观,与风水中“气口”一说相合。
矿山生态修复建议范文2
一、山东沿运河地区的基本概况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丰碑。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的山东运河,是整个运河的关键河段。南起苏鲁交界处的大王庙闸,北到德州德城区第三店闸,全长497.5公里。山东沿运河地区包括运河流经的枣庄、济宁、聊城、德州4市,以及菏泽地区东部的巨野、郓城,泰安市的东平,济南市的平阴等运河辐射区,共41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达3.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24.1%,人口近600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8.5%。然而,山东沿运河地区也是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1998年整个沿运河地区的财政收入为56.68亿元,仅占同年全省的36.1%,不到1/5。沿运河四市的工业总产值为839.9亿元,仅占全省同期工业总产值的7.9%,不到1/10。沿运河农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1998年粮食产量达1464.7万吨,占全省的34.1%,棉花产量为17.78万吨,占全省的43.1%。1998年城镇居民年收入平均为5041元,比全省平均低338元,农民年平均纯收入为2363元,比全省平均低90元。
面对沿运河地区落后的严峻形势,我们认为,加快沿运河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发挥运河优势,走开发运河文化、发展运河经济的路子。
那么,运河优势在哪里呢?
1、基础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山东沿运河地区与苏豫皖冀4省接壤,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交接,京沪、京九、京福、德石、济邯、新石、陇海等铁路、高速公路交错其间,形成了聊城、济宁、德州等数个黄金十字架.显示了特殊的地理优势。此外,运河还具有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太湖流域以及东南沿海水网跨流域的运输作用。
2、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在运河通航的600多年间,运河沿岸积淀形成了丰厚的运河文化遗产。现存古遗址20处,古建筑16处,古墓葬10处。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处,国家级文物6处,省级文物4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县市级文物星罗棋布,遍及运河两岸。这一切构成了沿运河地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3、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黄河以南运河沿岸的济宁、枣庄等地,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利用运河运输的条件十分优越,可实现门对门的供应江浙用户,江南运河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沿河设厂的工业布局已形成运河经济走廊,运河成了北煤南运的重要运输通道。
4、广泛的社会舆论和群众基础。振兴运河经济,繁荣运河文化,最大的品牌优势,就是发挥和利用运河优势。因此,开发运河文化,促进运河经济,已日益成为沿运河各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识和要求。许多企业和老百姓还纷纷建言献策,积极拥护、支持和参与运河开发,并且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也在积极关注着运河的开发,有的甚至还派团来实地考察运河投资环境。
二、繁荣运河经济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
我们认为,要繁荣运河经济,首先应当确定和遵循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家和山东省“十五”发展规划和目标要求,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方案,立足实际,发展运河经济。基本的发展思路是:治理运河,发展水运;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煤电、建树工业,带动化工、机械、轻纺、食品工业;沿湖、沿河建设商品粮棉、畜牧、林果、水产养殖等生产基地;开发和利用运河人文自然遗产,发展运河旅游业;强化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沿河城镇村庄的规划和建设,把沿运河地区建设成为交通快捷、工农商贸发达、城市密集、旅游兴旺的综合性新兴经济带。
(一)解决水源,贯通运河
贯通运河水是关键。目前,山东及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00年,黄河以北沿运河地区将缺水11.52亿立方米。缺水率为15.3%,黄河以南地区将缺水9.68亿立方米,缺水率为24.7%;到2010年黄河以北地区将缺水22.34亿立方米,缺水率达25.2%,黄河以南地区将缺水21.04亿立方米,缺水率达41.7%。当前,我省可以开发利用的水源主要有:黄河、泗水、大汶河以及南四湖和东平湖的蓄水,再就是南水北调或引江入运。从眼前利益看,引用黄河水,可解燃眉之急,但从长远看,引黄河水靠不住。因为黄河水含有大量泥沙容易淤塞河道,汛期还有冲决河道的危险,而且上游水源不足,常有断流发生。为确保运河稳定的水源,我们建议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引汶泗水济运。借鉴历史经验,修建运河“水柜”,在汶水和泗水筑坝,迫使水流进入南四湖,同时将大汶河汛期近5亿立方米的余水蓄于东平湖或梁山水泊,然后逐渐引湖水入运河。二是南四湖扩容,增加蓄水容量。三是治理东平湖,为运河供水。四是引江入运,引长江水入运河是解决运河水源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一项集供水、航运、防洪、除涝、水产养殖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开发运河文化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最近国家已经确定南水北调工程方案,与山东关系密切的东线工程有望最先启动。
(二)整修河道,发展航运
发展航运是振兴运河经济的必然选择。一是有物可运。沿运河地区有大量的煤炭资源,储量十分丰富。除此,这一地区盛产粮食、棉花、水泥、沙石料,是全国的重要粮棉基地和建材供应基地。二是水运成本低。沿运河地区尽管有京九铁路,但运河航运是最经济的运输。水运成本比铁路低1/2?3/5,是公路的1/19?1/24;一条单轨铁路的年通过能力仅为1000万吨,而在通航2000吨驳船的运河上,年通过能力可达1亿吨。三是装卸容易。沿运河地区与江、浙、沪水路网连通,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优势。四是借助水运可以开发运河旅游资源,带动运河旅游带的形成和发展。五是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规模近十年内将达到饱和状态,今后要向发展运河航运方面转移,在水上多做文章。
(三)发挥优势,加强工业体系和农产品基地建设
运河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和农业。在工业体系建设方面。要发挥水运优势,面向华东市场,加快主导产业如煤炭、建材、电力、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发展。我省沿运河地区尤其枣庄、济宁两市,发展煤炭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枣庄、济宁、聊城等地具有优势的传统工业,如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矿山机械、造船业以及农用化工、医药化工、橡胶化工等也应重点发展。
在农产品基地建设方面。沿运河地区要从大平原农业和远离消费地的特点出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面向大市场,形成大基地,以适应大批量、远距离运销的要求,突出规模效益。要采用区域比种植、机械化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等现代比的生产方式,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把沿运河地区建成全省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淡水渔业生产基地、果品蔬菜生产基地,同时要搞好农产品的保鲜、加工和储运设施建设,借助京九和京广铁路,使该区域成为京津、沪宁、港澳等城市和地区的鲜活农产品供应基地。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要着眼于形成以食品、皮革、草条木制品为重点的大型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基地,要扶持那些对运河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骨干企业和集团,如济宁的鲁抗、黄花,聊城的凤祥、嘉明、阳谷淀粉,德州扒鸡、花卉等,促使它们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增强带动力。
(四)保护与开发运河文化名城和文物古迹
运河漕运虽已废止达一个世纪之久,但随运河通航而兴起的城市与许多文物古迹还散落在运河两岸,成为古老运河文化的历史载体。保护与开发运河名城和文物古迹,有利于以城市为依托,构造运河文化景观的框架,并逐步开发形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运河文化旅游带。保护开发运河文比名城和文物古迹,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重视和加强运河文比名城与文物的依法保护工作。在保护工作中,既要依法保护好各级文物,又要着重保护反映古运河面貌特征或具有传统风貌的街区,在城市建设中,要尽量避免把仿古建筑或模拟历史环境作为主要内容。
二要加强对沿运河地区传统特产的保护开发。沿运河地区的传统产品,饱含着许多历史文化因素,仅以运河名城临清为例。如临滑砖。一直为明清时期营造帝陵或京都的贡砖,其制作精细、质地坚硬,索以“击之有声,断之无孔”而享誉中外。还有临清哈达,有数百年的制作历史,产品远销海内外,现在仍然保留着传统制作工艺。临清狮猫是当地居民用白色波斯猫与当地家猫杂交繁育而成。毛长而柔,头大如狮,性情温顺,是人们喜爱的宠物。对这些运河传统特产要积极地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这对丰富运河文化内涵,对发展运河文化旅游,促进运河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要保护和利用古运河水利工程和纪念性建筑物。运河上遗存有许多如戴村坝、金口坝、城坝等古时修建的引水济运的水利工程,以及南旺分水龙王庙等纪念性建筑物,都具有重要的保护和利用价值,要进行抢修维护。
四要重视发掘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运河文化凝结了沿运河地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东昌府的木板年画和茌平县的中堂画以及印花土布;聊城的五鬼闹判、伞棒舞和杂技艺术。济宁的阴阳板、仙鹤舞。台儿庄的鱼灯秧歌等民间歇舞;曲艺方面有山东快书、临清时调、聊城八角鼓、济宁串鼓和嘉祥唢呐等,以及饮誉中外的《水浒传》和《金瓶梅》等历史名著。对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开发,促进沿运河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五)开发运河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我省沿运河地区是旅游资源的集中区,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众多的人文景观。
开发运河文化旅游资源。首先要解放思想,树立整体观念,发展运河大旅游。要制定整体开发规划,做到以运河为纽带把沿运河人文自然景点串联起来。开辟运河文化旅游风景线,在开发中,要注意突出重点,相对集中,连成一片,形成规模。如以东昌湖为依托,将运河与东昌湖连接起来,就能够使光岳楼、海源阁、铁塔、山陕会馆等重要文物古迹联成一片,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运河文化游览区。又如济宁运河文化积淀深厚,可以将自然风景、儒家文化、运河文化以及各类历史文化遗迹联贯配套,形成系列旅游热线。以运河为轴线,开发东部曲阜、邹城儒家文化,西部梁山水浒文化,形成“东文、西武、中运”的区域旅游格局。在市区段运河范围内,突出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持色。在微山湖和南四湖区域内,突出河湖一体自然风光,船上渔家民俗风情,重点开发微山岛。在水泊梁山景区,修复文物古迹,在山下开辟水上旅游线,丰富水济文化内涵。
(六)强化中心城市建设
中心城市是运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营造运河经济带,必须率先构筑沿运河城市带,建设沿运河中心城市,增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发挥其聚集、辐射和拉动作用。应重点建设枣庄、济宁、聊城、德州等城市,使它们成为沿运河地区具有大城市规模的工贸重镇和明星城市。
聊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要以建设集交通枢纽、工业和能源基地、旅游胜地、商贸中心、物资集散中心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城市为目标,加快老城区开发改造和新区建设步伐。
济宁是闻名中外的孔孟之乡,是历史上因运河开通而兴起的河港城市。与枣庄同处于新亚欧大陆桥通道和运河水上通道枢纽地带。要突出以济宁为中心,建设枣庄?兖州?济宁?邹城?曲阜金三角工业商贸区和世界著名旅游区,逐步形成大城市群。
德州地处冀鲁两省交界处,是山东运河的北大门,有“九达天衢”的交通条件。该市要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强化沿运河城镇对运河经济带的支撑作用。
三、发展沿运河地区经济的主要措施
(一)制定总体开发规划
发展运河经济涉及交通、文化、城建、水利、旅游、环保等若干部门与行业,关系到沿运河地区的40多个县市区。为了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运河文化,保护和改善运河地区生态环境,推动运河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据山东段运河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科学的总体规划及相应的法规条例,把开发运河文化、建设运河经济带,列入山东省以及沿运河地市的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导和规范运河开发的行为。沿运河地区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
(二)继续深化运河文比研究
运河文化是南北文化和东西文化长期交流和不断融合的产物,其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加强对运河文化的研究既是运河经济实践提出的要求,也是运河文化自身内容丰富发展的需要。山东是运河文化遗产大省,资源十分丰富,深入挖掘和研究运河文化,有利于发现和把握规律性的东西,为促进运河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三)进一步对外开放
沿运河地区的经济发展.要进一步对外开放。根据沿运河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外引内联,扩大开放领域和规模。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契机。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提高外资使用效率,积极探索与外资联合开发运河的方法和途径。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力争把运河开发建设成全省对外开放和对外宣传的窗口。
(四)广泛筹集开发建设资金
开发运河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应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努力构筑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的格局。一是抓住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建设和支柱产业培植的机遇,争取更多的建设项目。二是通过银企结合、银团结合等多种形式,吸引资金参与运河开发投资。三是积极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扩大融资规模,建立健全投资融资市场。四是努力争取外国政府贷款、商业贷款和世界金融组织贷款,积极扩大项目招商、委托、基金投资等利用外资方式。
(五)大力控进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
开发运河文化、发展运河经济,根本的是要靠人才、靠科技进步。沿运河地区要通过建立健全科技进步机制,建立一批科技开发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基地,增强科技消化吸收能力;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骨干企业,带动整个区域企业的技术进步。围绕“科技兴农”战略,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沿运河地区实际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转变技术推广办法,变政府行为为经营者的行为。要依托高等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抓好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要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努力造就一批开发能力强的科技队伍。要在沿运河地区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奠定基础。要引导和鼓励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参与科技开发和研究,鼓励企业和项目单位开展以高新技术合作研究、合资开发和技贸合作等形式的协作。要制定优惠政策,广开引进渠道,吸引省内外、国内外的高科技管理人才到沿运河地市工作,对有突出贡献的技术、管理人才实行重奖。
(六)建立和完善帮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