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的影响

数字经济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经济影响;可再生能源发电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7-0010-02

一、电力电子的含义和任务

从学科的角度讲,电力电子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力电子(功率半导体)器件、变流器拓扑及其控制和电力电子应用系统,实现对电、磁能量的变换、控制、传输和存贮,以达到合理、高效地使用各种形式的电能,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电、磁能量。电力电子的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电力电子元、器件及功率集成电路。(2)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新型的或适用于电源、节能及电力电子新能源利用、军用和太空等特种应用中的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电力电子变流器智能化技术;电力电子系统中的控制和计算机仿真、建模等。(3)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超大功率变流器在节能、可再生能源发电、钢铁、冶金、电力、电力牵引、舰船推进中的应用;电力电子系统信息与网络化;电力电子系统故障分析和可靠性;复杂电力电子系统稳定性和适应性等。(4)电力电子系统集成,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电子模块标准化;单芯片和多芯片系统设计;电力电子集成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等。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看,无论是电力、机械、矿冶、交通、石油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还是通信、激光、机器人、环保、原子能、航天等高科技产业,都迫切需要提供高质量的电能,特别是要求节能。而电力电子则是实现将各种能源高效率地变换成高质量电能、节能、环保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已经成为弱电控制与强电运行之间,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之间,传统产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节能化、机电一体化的桥梁。电力电子的突出特点是高效、节能、省材,所以电力电子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技术,是现代科学、工业和国防的重要支撑技术。因此,无论上述诸多高技术应用领域,还是各种传统产业,乃至照明、家电等量大面广的,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领域,电力电子产品已无所不在。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完整的、强大的电力电子的产业体系,因此它已成为制约我国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科学、工业和国防体系的瓶颈之一。

二、电力电子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广泛影响及其重要性

下面结合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电力质量控制、电力牵引和电机驱动、国防和前沿科学技术等实例,进一步具体说明电力电子技术在这些经济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

(一)可再生能源发电

可再生能源(R E)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和地热能等。各种能源由于其转化为电能的方式不同,将其送入电网时必须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按用户的要求对其进行调整和控制。天然气虽然不是可再生能源,但它通过提炼转化为氢气后,再通过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对环境零污染,也可达到绿色能源的要求。诸多系统中直流-直流变流环节、储能控制环节、直流-交流逆变环节和并网控制环节均不可缺少电力电子技术。

值得指出的是,大部分可再生能源直接产生的能量通常是不稳定的。以风能为例,并网型风力发电都要用到大容量的风力发电机,为了尽可能多地利用风能资源,通常多台大容量的风力发电机并联,由于风场风力的不稳定性,它们在并网时如果不加控制和调节,就会对电网造成严重的冲击,同时为了保证将尽可能多的有功能量送入电网,风力发电系统还必须有储能环节,并需解决存储能量再次转化的问题,上述这些过程都需要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对其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电子技术特别是大功率变流技术密切相关,无论是其中的能量变换、储存、发电机控制和并网控制均离不开电力电子这一关键技术。

(二)分布式发电

分布式发电技术(Distributed Generation)已得到了发达国家的普遍关注。目前,国外已有多种分布式发电技术获得了工业应用,它使得发电设备更加靠近用户,不但减小了人们对远距离输电的依赖,而且提高了人们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兴趣,提高了用户用电的独立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灾变应变能力。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燃料电池发电和小型高速涡轮发电机(Micro Turbine Generator)发电等分布式发电系统都有赖于电力电子技术,以实现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

根据Darnell公司的报告,从2003年到2008年,全球用于分布式与混合式发电设备(DCG)的电力电子产品(包括逆变器、频率变流器、静态传输开关,直流-直流变流器、交流-直流电源和集成大功率电机驱动器等)将以年均12.2%的速度增长,即将从18550MVA增加到32981MVA。

由此可见,分布式与混合式发电设备(DCG)涉及的电力电子技术是未来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关键技术之一。

(三)电能质量控制

电力电子技术在输、配电中的应用是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最具有潜在市场的领域。众所周知,从用电角度来说,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节电改造,提高用电效率;从输、配电角度来说,必须利用电力电子技术提高输配电质量。近10多年来,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和变流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诸多优良特性决定了它在输、配电应用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电力电子技术在电能的发生、输送、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在配电中的应用为例,近年来,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非线性电子设备和敏感负载对电力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为了得到最大输电量和保证在分布系统的公共连接点有高的电力质量,电压调节、无功/谐波控制和补偿以及电力潮流控制技术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典型的设备有电力调节器、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有源滤波器、静止调相机(STATCOM)和电力潮流控制器等。

上述现代电力系统应用的电力电子装置几乎都无一例外使用了全控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各种新型的高性能多电平大功率变流器拓扑和DSP全数字控制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均是国外大公司的核心技术。

(四)电力牵引和电机驱动

在发达国家,约40%能源是通过电能的形式消耗的,而总电能的50%~60%又用于电机驱动场合,其中大部分是用于风机和水泵驱动。Darnell公司作市场调查后认为,从2003年到2008年,北美市场的变频器将会以每年11.5%的速度增长,从3.63亿美元增加到6.28亿美元。

通用场合下的电机调速均采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一些高压大功率应用(电力牵引,中、高压高性能电机驱动等)场合,依然是这一领域的技术制高点。

(五)现代国防和前沿科学研究

电力电子在现代化国防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已成为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所有现代国防装备的特种供电电源、电力驱动、推进、控制等均涉及电力电子核心技术。而在快中子堆、磁约束核聚变、环保等前沿科学研究以及激光、航空航天、航母等前沿技术中,超大功率、高性能的变流器及其控制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和基础,而这些均属电力电子范畴。

三、电力电子技术目前在我国的发展、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电力电子的开发研究已有50年历史,过去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一样,该领域科技发展速度太快,加之我国财力和原有基础薄弱的限制,特别是面临国外高科技的冲击等原因,我国电力电子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即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但是各应用领域均没将其作为研究重点,国内解决不了就依靠进口。应当承认,目前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前我国生产的大多数电力电子产品和装置还主要基于晶闸管;虽然也能制造一些高技术的电力电子产品和装置,但是它们均是采用国外生产的电力电子器件和组件以组装集成的方式制造的;特别是先进的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则全部依赖进口,而许多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若干关键领域中的核心技术和软硬件,国外均对我国进行控制和封锁。我们正面临着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特别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若干关键领域中的核心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更大,迅速改变这一现状是我们面临挑战和义不容辞的任务。

过去,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虽然引进了不少国外先进技术,也强调了国产化的问题,尽管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几年后都可以达到国产化率70%的要求,可是只要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最终国外公司拒绝转让的技术和重要部件,均涉及高技术的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产品中的核心技术。各应用领域所涉及的关键电力电子技术可概括为:大功率变流技术;电力电子及其系统控制技术;大功率逆变器并网技术;大功率全控电力电子器件和电力电子全数字控制技术等。与国外的主要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是:全控电力电子器件国内不能制造;大功率变流器制造技术水平较低,装置可靠性差;电力电子全数字控制技术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用系统控制技术和系统控制软件水平较低;缺乏重大工程经验积累等。高性能大功率变流装置目前几乎全部依靠进口。

参考文献

[1]Bimal K Bose. Energy, Environment, and Advances in Power Electronics[J].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00,15(4).

[2]蔡宣三,钱照明,王正元.电力电子学的发展战略调查研究报告[J].电工技术学报,1999,14(增刊).

[3]钱照明,张军明,谢小高,顾亦磊,吕征宇,吴晓波.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研究进展与现状[J]. 电工技术学报,2006,21(3).

[4] 钱照明,李崇坚.电力电子——现代科学、工业和国防的重要支撑技术[J].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2007,(2).

[5]广州能源研究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研专集[M].2003.

[6]应建平,林渭勋,黄敏超.电力电子技术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王学礼.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电气时代,2003,(8).

数字经济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数字技术;影像本体;接受心理;奇观

电影的发展历程是电影技术与电影艺术不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前进历程,在浩瀚的电影发展史中,每一次电影技术的革新都为电影艺术带来了新鲜的元素和观念。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当电影艺术迎来了数字化背景下的虚拟现实技术,观众眼前的电影呈现了不同以往的形式与内容。数字影像技术导致了电影艺术的全面变革,在数字技术改变了电影艺术传统的制作方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电影美学理论――电影影像本体论提出了严肃的思考命题。安德烈・巴赞曾经严肃地提出了“电影是什么”的命题,而今天,数字影像技术将带领我们再次探讨电影到底是什么。

一、数字技术给电影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科学技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亲密关系。“任何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电影艺术发展史,同时也是电影技术发展史。”电影作为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艺术门类,通过源源不断地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充实和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对电影语言的革新,甚至对电影美学观念的演变,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数字技术作为继声音、色彩之后的第三次电影技术革命,给电影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一定意义上讲,数字技术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与美学观念,为世界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

1976年的影片《星球大战》成功地使用了由计算机控制的摄影运动控制系统,通过数字化处理将电影的影响展现在银幕上,开启了现代电影技术的新时期序幕。1989年摄制的电影《深渊》中出现了由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水中生物形象,宣告数字电影影像时代的到来。直至2001年,电影《指环王》成功地采用了计算机智能动画技术,电影艺术迎来了数字时代的发展契机。“虚拟现实”这一新兴名词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影创作中。这种新的现实主义的电影影像特性是指“它在视觉表象上具有客观世界物质现实的外观,但实际上却是人工合成的。它是一个关于现实的全新版本,一个假的现实,一个虚拟的非现实。”由于数字技术为电影艺术带来了“虚拟现实主义”,在电影中,观众看到的影像不再是现实物质,影片中的人物、事物或景物的影像不再是摄影机拍摄出来的,而是由计算机生成或者数字影像的合成产物。这样,伴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对电影美学的重要理论――电影影像本体论势必产生重大的革命性改变,电影到底是什么?

二、巴赞与电影影像本体论

在电影发展史中,除却技术的革新如影随形,电影的每一步发展也都伴随着电影理论的鞭策与思考。其中,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的理论在世界电影艺术史上具有转折性的关键作用。继苏联蒙太奇理论的提出,巴赞的电影影像本体论成为世界电影理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电影影像本体论从电影的技术特性出发,强调摄影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把电影界定为一种“照相现实主义”的艺术,摄影机通过自身的运动和胶片的光化学反应捕捉住经验世界中物体的运动,在银幕上复制出运动物体的图像。同时,巴赞指出“摄影影像具有独特的形似范畴,这也就决定了它有别于绘画,而遵循自己的美学原则。”同时,巴赞在其本体论中,对于观众的心理分析从本体引申到了原始心理情结。他认为电影发明的心理学基础就是渴望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电影是人类追求逼真地复现现实的心理产物。木乃伊“情意结”迎合了人类心理的基本要求――与时间相抗衡。而总体来说,摄影比绘画的高级之处就在于“因为摄影不是像艺术那样去创造永恒,它只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时间免于自身的腐朽。”电影摄影不仅具有照相似的再现空间的功能,还可以同时记录时间,具有再现现实的时空性,因而电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这种真实理所应当地包括视听真实与时空真实。

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巴赞的电影影像本体论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开始出现了动摇与颠覆,电影银幕上呈现出来的光怪陆离的影像或者情节,都不再是通过电影摄影镜头拍摄而成的,观众沉溺于这些影像的心理初衷也不再是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绝对向往。所以,电影影像本体论的这种动摇与颠覆不仅体现在影像本体论的物质基础上,同时还体现于影像真实的接受心理的重构中。

三、数字技术对影像本体论的冲击

(一)影像真实的物质本体改变

自1898年卢米埃尔兄弟的第一部电影短片开始,电影艺术便与“真实”紧密相随。由于电影摄影技术能够逼真地记录和复现客观世界,使得逼真性成为影视艺术基本且重要的美学特性。巴赞的影像本体论认为,电影就像指纹一样逼真地反映着现实,影像与现实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在原物体与它的再现物之间只有另一个实物发生作用,这真是破天荒第一次。外部世界的影像第一次按照严格的决定论自动生成,不需人加以干预、参与创造……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

但数字技术下“虚拟现实”的介入,使得电影影像本体论的核心基础――物质现实变得土崩瓦解。无论是《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泰坦尼克号》中的冰河沉船,还是《玩具总动员》中的全三维动画,这些在电影银幕上所展现的一幕幕光怪陆离、远古未来的场景已不再是摄影机与被摄物体的同一,也不再是“物质现实的复原”,而是由数字技术制造出来的“影像真实”。而这些影像也由客观的物质现实通过人脑想象变身为计算机处理系统中的数字指令。

“随着数字技术对影像生成方式的革命性改变,影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摹本,而是在电脑与人脑的直接关联下有了自己的生命和动力。”电影创作者的丰富想象力即可为未来影像提供摹本。2007年的《我是传奇》中,孤身一人的救世英雄要时刻面对恐怖凶残的吃人魔鬼,寻找破解人类消亡的神秘解药。2008年的《水啸雾都》采用了三维数字技术为观众描绘了一幅未来时空内,地球环境恶化,洪水泛滥给英国市民带来的恐慌与灾难。这些影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物质本体的,而是人类自身创造的思维方式带来的产物。电影也不再需要把任何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摆放于镜头之前来力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本体。现实与影像之间的对应关系瓦解后,关于影像本体论的理论基点便被动摇和改变了。尽管巴赞在后期 也意识到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不可能实现对客观现实的完整再现,因此他又提出了“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的观点。在这一观点中,巴赞力图说明电影虽然不可能完全等同与实现,但应该不断地向现实靠拢。然而这种以物质现实为主要基础的“渐近线”理论也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演进而备受挑战。

数字化影像产物的不断涌现,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摹本的“真实再现”,影像的物质本体没有真实的依托,但是,电影却好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了。这说明,在电影影像真实的接受过程中,观众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重构。

(二)影像真实的接受心理重构

巴赞认为,电影产生的心理基础在于人类内心固有的“木乃伊”情结,人类内心要求镜头保留时间的真实与空间的真实。巴赞提出用长镜头摄影与景深镜头来取代和对抗传统的蒙太奇手法。我们可以看出,巴赞的影像本体论主要来源于一种心理的真实,或者说主要是一种感知的真实。“我们用现实的幻想取代了客观现实……这是一种必然性的幻想,但是,它会很快使人迷惑,失去对现实本身的知觉,在观众的脑海中,真实的现实与它在电影中的表象合二为一。”但是数字技术的进步引发了数字电影的兴起与蓬勃,数字电影为我们带来的游戏心态,是对视听奇观的享受而不是对银幕现实的认同。观众明知眼前的星球战役、自然灾难等种种奇观是虚拟生成,却还是乐于沉迷其中,啧啧称赞。这就说明,数字时代不仅造就了新的电影语言表达方式,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从未有过的数字时代的观众。而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发现观众接受心理的改变对影像本体论的心理基础也造成了巨大的重构,即对现实理念的重构。

数字技术制造出来的数字影像,可以做到与原型分毫不差,许多从未企及的图景可以表现为可视形象。有专家学者为这些可视现象重新命名为电影奇观,他们认为电影奇观是指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数字影像充实了抽象世界的框架,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使意念的变为现实的。不止如此,数字影像还以极为形象的形式虚拟出一些不复存在于现实的场景。我们不禁感叹:数字影像的确使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真实,它增加了我们对真实的把握,又削弱了我们对真实的不懈苛求。虚拟真实就是对利用计算机去模拟人类的感觉世界,同时对感官与神经进行刺激。从受众美学的角度分析,数字电影技术所营造的视听奇观符合观众对视听效果的需求,观众的审美需求是电影创作者自然地选择了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也相应地刺激了观众对视听效果更高层次的要求。

数字经济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自然资源;投资;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001-04

自然资源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没有被作为一种直接的生产要素加以考虑和分析。早期古典学派的学者一般都认为,丰裕自然资源对该地区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丰裕的自然资源会给本国或本地区提供迅速发展的机会。但根据世界各国相关资源禀赋和增长数据的实证检验后发现,依赖比较优势出口自然资源的国家,在长期易表现出比自然资源稀缺国家更慢的增长率,即“自然资源诅咒”。本文对自然资源对投资与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进行述评,以期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接续发展的政策设计提供参考。

一、自然资源对投资的影响

“自然资源诅咒”是指由于不能持续有效地利用丰裕的自然资源要素,尤其是那些生产力潜能最高的产业没有能够做到持续有效利用生产要素,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国内外很多文献对自然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资源进行了深入探讨,荷兰病、挤出教育投入、挤出投资、挤出创新、贸易保护、寻租、腐败、产权不清分别被不同学者认为是资源诅咒的根本原因。Papyrakis和Gerlagh(2004)认为,投资渠道可能是资源诅咒产生的最主要渠道,资源租金用于公共开支降低了国民储蓄。国外学者关于自然资源如何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资资本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提出如下观点。

(一)自然资源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第一,自然资源的开发降低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从而减少了教育投资激励(Gylfason,2001)。对人力资本的培育和教育发展的忽视是造成资源诅咒的关键因素之一。制造业是随着产业发展人力资本投入集中度不断增加的部门,因而教育投资激励的降低使得人力资本存量不足,使得资源丰裕国家在向制造业分工链高端或者产品多样化方向发展时往往陷入低水平陷阱的风险。另外,资源产业的强劲发展使得政府有意或无意地轻视或忽视对人力资本的培育,对教育的投入和经费开支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入学率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呈反向关系,影响了产业结构的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Gylfason,Herbertsson & Zoega,1999)。跨国数据实证显示国家的教育经费支出和初级、高级学校学生入学率都与自然资本在国民财富中的比率成反向关系(Gylfason,2001)。

第二,许多资源丰裕的国家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Gylfason(2001)的研究证实自然资源丰裕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低估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价值,因此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也相对少得多。首先,资源丰裕国家的资源采掘业本身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严重不足。另外,资源开采部门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技术扩散效应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大多数人不愿意提高自身和其后代的受教育水平;其次,资源丰裕国家的政府和居民会过于自信,因而常常低估或忽视好的经济政策、好的制度、好的教育等的重要性。换而言之,坚信自然资本是最重要资产的国家会产生错误的安全感,完全疏忽了对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

第三,丰裕的自然资源挤出了对教育的投资,降低人力资本积累速度。资源丰裕国家的政府没有动力投资教育。首先,大量的资源收入使得政府投资缺乏约束,投资效率降低,大量的项目挤出了政府教育投入,减小了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即使政府投资教育并保证教育质量,居民也不一定投资教育,除非教育投资回报的期望值大于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Gylfason(2001)使用政府教育公共支出、女孩受教育年限和中学入学率等指标度量教育投入、产出和居民参与程度,发现资源丰裕国家的变量值都低于资源贫乏国家。Jean-Philippe使用多元化的资源丰裕程度指标和人力资本积累指标也发现两者负相关。其次,资源开发可以通过“挤出”储蓄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等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阻碍增长。Gylfason和Zoega(2001)认为,由于自然资源提供了一种持续性的财富源泉而使人们减少了对现有资本转移到未来的需求,所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会降低储蓄和投资的需要。Gylfason(2001)认为,在资源繁荣的条件下,资源丰裕地区的政府或家庭过分自信而没有形成对高水平教育的需求,他们相信自然资本是最重要的资产,是一种安全的保障,而忽略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最后,自然资源降低了对高质量教育和熟练劳动力技能的投资。因为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源产业的兴盛往往导致制造业的衰退,同时引起对教育需求和教育质量的连续下降 (Sachs & Warner,1999)。

第四,资源丰裕地区缺乏对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内在动力。Gylfason(2001)通过对多个国家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自然资本与教育花费、受教育年限、中学入学率等均呈反方向变化。欧佩克成员国的中学入学率为57%,低于世界64%的平均水平;在教育上的花费不到GNP的4%,低于世界5%的平均水平。这表明自然资本对人力资本产生了挤出效应。首先,在资源丰裕型经济中,许多人被锁定在劳动技能要求较低的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他们不愿意通过努来提高自己或者下一代的教育水平和生存能力;其次,资源丰裕国家的政府部门与当地居民非常自负,没有注意到对好的经济政策(例如对高水平教育的投资)的需求,他们相信自然资本是最重要的资产,是一种安全的保障,而忽略了人力资本的积累。最后,由于人力资本的投入无法得到额外的收入补偿,人们接受教育的意愿普遍降低,大量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劳动力流出,知识创新缺乏机会,导致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力下降。

(二)自然资源对物质资本投资的影响

丰裕的自然资源带来的意外财富挤出了对物质资本投资,降低了对物资资本的投资。当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或教育)取决于投资时,挤出效应被放大。自然资源从以下三个方面降低了对物质资本的投资。

第一,自然资源丰裕国家和地区依靠自然资源禀赋轻易得到源源不断的财富,这些财富的获得减少了本国和本地区经济对投资和储蓄的依赖与需求(Gylfason & Zoega,2001)。由于自然资源提供了一种持续性的财富源泉而使人们减少对现有资本转移到未来的需求,所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会降低储蓄和投资的需要(Gylfason,2001)。丰裕的自然资源提供了持续的未来收入,居民产生了收入稳定的安全感,所以未来财富状况不再依赖人为地将资本跨期转移。

第二,丰裕的自然资源使得资源开采和简单加工业等初级部门的边际生产率大幅提高,从这些部门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这会导致生产要素从制造业部门向初级部门转移,进而造成制造业部门的日益萎缩,制造业缩减降低了投资收益率和生产率,再次加速了投资转移。与制造业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和外部性特征不同,资源采掘业等初级部门是孤立的,不具备外部性,过多生产要素投向初级部门会损害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和投资收益率,导致投资水平的急剧下降(sachs & warner,1995、1999)。

第三,为保护幼稚产业导致资金误配。来自开采自然资源的收入相当一部分以补贴的方式用于对幼稚产业的保护,或者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投资于一些社会回报率很低的项目,有时甚至被用于满足当权者非正当的物质欲望(Auty,1994)。这些资金误配行为不仅使经济增长缺少必要的资本积累,而且严重削弱了教育、研发以及基础设施等与长期增长密切相关的领域中的资金投入。

二、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目前,对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没有定论。一种观点认为,丰裕自然资源减缓了经济增长,另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无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一)丰裕自然资源减缓了经济增长

丰裕的自然资源导致经济增长减缓,已有的文献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丰裕自然资源导致经济增长减缓的原因。

第一,丰裕自然资源导致了荷兰病。自然资源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急剧繁荣使本国实际货币汇率升高,这导致服务业和制造业出口降低(Corden,1984)。周期性的繁荣和萧条增加了汇率波动(Gylfason,Herbertsson & Zoega,1999)。这降低了在贸易领域的投资,也降低了产品的进出口(Dixit & Pindyck,1994)。初级产业的繁荣提高了资源开采部门的工资,从而吸引了劳动力从其他产业转移到资源采掘业,或引起第二、三产业增加工资成本。虽然通过这些渠道,荷兰病降低总出口(Gylfason,1999)或使出口结构偏离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荷兰病通过妨碍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数量及质量而减缓了经济增长(Frankel & Romer,1999)。

第二,巨额自然资源租金和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不完善的产权制度、市场、松散的法律相结合时,这给大规模资源寻租行为创造了机会,使资源偏离了更有效率的经济活动(Auty,2001)。例如,Tornell 和Lane(1998)认为,通过有利贸易条款获得意外之财和自然资源繁荣可能在强大的利益集团之间引发的政治冲突导致经常项目赤字和经济增长减缓。丰裕的自然资源、不完善的市场和松散的法律制度的结合可能导致很强破坏力。在极端情况下,内战爆发不仅使社会资源转移而且破坏了社会制度和法律。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会吸引外国政府入侵并带来破坏性的后果,这种可能性可能促使国内当局政府动用国家大量资源用于国防,军费开支往往通过抑制资本形成而妨碍经济增长。寻租也可以采取更加隐蔽的方式。例如,政府可能受到诱惑给企业或个人特权使用公共自然资源。在俄罗斯政府可以提供关税保护或其他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而有利于寻租者的优惠措施,使寻租者之间相互竞争从而使政府获利(Krueger,1974)。大量的寻租――即从扭曲的市场中尽最大可能获利导致政府滋生腐败、扭曲资源配置、降低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经验事实和经济理论表明,进口保护、裙带关系和腐败都往往会阻碍经济效率和增长(Bardhan,1997)。自然资源的存在是寻租发生的必要条件,仅仅有自然资源还不足以导致寻租行为。理论上,在富有效率和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中,自然资源和规范的产权、运作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的法律体系能够共存。然而在实践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利于建立一个对经济增长友好的制度体系。

第三,由于高的非工资收入(如股息等),丰富的自然资源降低了私人和公共投资和积累人力资本的激励。跨国经验表明,各个层次的入学率都和资源丰裕程度(用在初级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来衡量)成反比(Gylfason,Herbertsson & Zoega,1999)。更多和更好质量的教育刺激了经济增长。例如,Temple(1999)表明,只要剔除几个例外后,经济增长与国家之间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这也可能是经济欠发达和贫穷使得自然资源相对重要,经济欠发达和贫穷使得建设教育基础设施困难。另外,也可能是丰裕的自然资源降低了对培训和教育的需求。

第四,丰裕的自然资源给人们一种收入安全的错觉,并使得政府失去了建立对经济增长有利制度的激励(Sachs & Warner,1999)。丰裕的自然资源像挤出人力资本一样挤出了社会资本(Woolcock,1998)。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什么高通胀妨碍经济增长的一个原因可能是高通胀反映了有缺陷的政策和不合理的制度妨碍经济增长。从自然界中相对不费力气获得财富减弱了通过好的政策和制度来创造财富的激励。

(二)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无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在历史上,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一点可由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发展经历所证明。基于证伪的角度,Davis(1995)最早将22个矿产资源型经济体作为整体,与其他非矿产资源型经济体发展进行比较,发现矿产资源经济体作为一个整体并不存在“资源诅咒”。Mikesell(1997)通过模型分析也认为,在资源富集与经济增长快慢之间没有内在必然联系。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差异在于推动内生增长的因素差异,而内生增长背后的因果关系不能单一由资源禀赋解释。Auty(2001)时间序列研究表明,自然资源从19 世纪开始至20世纪60年代期间一直促进经济增长,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出现“资源诅咒”。Stijns(2001)在研究资源丰裕度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时,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Manzano和Rigobon(2001)利用面板数据,根据固定效应模型发现,资源充裕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负相关,而是通过某些机制降低经济增长率。Sala-i-Martin和Subramanian(2001)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讨论了资源充裕和经济增长之间直接关系,也没有发现这种负相关。Stijns(2005)对Sachs和Warner (1995,

1997)用自然资源出口密集度来度量资源丰裕程度的方法提出质疑,他们利用单位资本能源、矿产的储量和产量作为资源丰裕程度的度量,发现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在研究资源诅咒的问题上,对资源丰裕程度的理解和度量不同,得出的结论则有可能存在分歧。Sala-i-Martin 和 Subramanian(2003)认为,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是因制度因素,而不是资源丰裕产生的。出于对资源富集程度指标测度方式的差异,Brunnschweiler(2008)利用新的资源禀赋测量方法(以美元测度)和引入制度变量,在控制制度质量的情况下通过估计发现,在1970

―2000年间,资源富集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矿产资源事实上在许多国家都构成了高科技工业,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的美国、最近的挪威、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的成功,都证明矿产资源可以通过采掘、技术进步和相关知识提升对发展产生重要影响。Davis和Tilton(2005)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也认为矿产资源财富同其他形式的资产和资本一样,是一种财富。Same(2008)以赤道几内亚为例,认为在极其贫穷且制造业部门几乎不存在的国家,“荷兰病”其实是经济中一种自然和必然的资源再分配,石油收益能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减贫方面扮演重要作用。

三、 简评

本文从自然资源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两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和评述。资本形成能力不足和资本使用方式不当是自然资源丰裕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症结。在大部分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地区中,丰裕自然资源带来的收入用于不适宜的消费,导致物质资本的大量流失。资源开发所产生的大量的资源财富,并没有有效地转化为工业化和产业接续发展所急需的资本。在资本形成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形成能力和形成机制。对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没有定论。丰裕自然资源是否减缓了经济增长还是促进经济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能否把资源开采带来的丰厚财富用于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投资,以保障自然资源丰裕国家(地区)在资源耗竭时能够有足够的资本用于替代自然资源发展接续产业。

参考文献:

[1]Auty,R.M.(1994),“Industrial Policy Reform in Six Larg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World Devel-opment,22,pp.11―26.

[2]A Auty,Richard M.(ed.)(2001a),“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and New York.

[3]Auty,Richard M.(2001b),“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source-Driven Growth”,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5,May,839-846.

[4]Bardhan,Pranab(1997),“Corruption and Development:A Review of the Issue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5,September,1320-1346.

[5]Corden,W.Max(1984),“Booming Sector and Dutch Disease Economics:Survey and Consolidation”,Oxford Economic Papers 36,359-380.

[6]Davis G. A(1995), “Learning to Love the Dutch Disease: Evidence from the Mineral Economies”,World Development,23,1765-1779.

[7]Dixit,Avinash K.,and Robert S.Pindyck (1994),“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N.J.

[8]Frankel,Jeffrey A.,and David Romer(1999),“Does Trade Cause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June,379-399.

[9]Gylfason,Thorvaldur (1999),“Exports,Inflation,and Growth” World Development 27,June,1031-1057.

[10]Gylfason,Thorvaldur(2001),“Nature,power and growth”.Scot.J.Polit.Economy 48,558-588.

[11]Gylfason,Thorvaldur,Tryggvi Thor Herbertsson and Gylfi Zoega(1999),“A Mixed Blessing: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Macroeconomic Dynamics 3,June,204-225.

[12]Jean-Philippe C.Stijns(2005),“Nation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Revisited”,Economics Working Paper Series 05-002.Northeastern University,Boston,MA,1-35.

[13]Krueger,Anne(1974),“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4,June,291-303.

[14]Mikesell R.F.(1997),“Explaining the Resource Curse,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ineral Exporting Countries”,Resource Policy,23,191-199.

[15]Sachs,J.D.,Warner,A.M.(1999b),“Natural resource intensity and economic growth”.In:Mayer,J.,Chambers,B.Ayisha,F.(Eds.),Development Policies in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Edward Elgar,Northampton,MA.

[16]Sachs,Jeffrey D.,and Warner,Andrew M.,1995,“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 No 5398,Cambridge,Massachusett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Dec.

[17]Sala-i-Martin,X.X.and Subramanian,A.,2003,“Addressing the Natural Resource Curse:an Illustration from Nigeria”,NBER WorkingPaper No.9804.

[18]Stijns Jean-Philippe C.,2005,“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revisited”,Resources Policy,30,107-130.

[19]Temple,Jonathan(1999),“A Positive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on Growth”,Economics Letters 65,October,131-134.

数字经济的影响范文4

引言

为了应对2007年的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投入了约4万亿元。对此赞成者认为,政府投资既能参与经济建设,又能调控整个经济的结构和规模,反对者则为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充满担忧。2015年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上,有人提出经济在6%-8%的范围内的增长是一种“新常态”,也有人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深思,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政府投资规模的合理设定、政府投资结构的有效优化有着非比寻常的实践意义,同时在现在混合经济的大前提下,对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政府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综述

(一)概念的界定

本文将政府投资定义为为了弥补市场失灵,保证经济长期平稳的运行,拿出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用来投资,提供一定数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为。而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G)表示如下:G=Yt / Yt-1,其中Yt为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Yt-1为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而衡量指标我们选用国内生产总值,即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二)乘数-加速数理论的解读

乘数-加速数理论是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他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因素是总需求中的投资。在经济中投资、国内生产总值、消费相互影响。如果政府支出为既定的(即政府不干预经济),只靠经济自发调节,那么就会形成经济周期。如果政府进行干预就可以熨平经济波动,比如在衰退期,政府可以增加投资来减轻或消除经济波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反之亦然。

乘数-加速数模型如下:

上式中Yt为现期收入,Ct为现期消费,It为现期投资,Gt为现期政府支出(不考虑净出口)。现期消费Ct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β和前期收入Yt-1;现期投资It取决于加速系数V和消费的变动(Ct-Ct-1);因为总投资包括私人部门投资与政府部门投资,即It=Ipt+Igt,因此需要把政府投资加速数从总加速数中分离出来,采用如下公式:

二、投资乘数-加速数模型对经济增长的解释

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政府投资(Ig)、私人投资(Ip)、各种价格指数为变量作为研究基础。为了剔除价格影响,我们将原始数据进行平减,即将政府投资、私人投资除以对应年份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Na),将GDP除以GDP指数(Ng),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除以商品价格零售指数(Np),得到相应的平减数据(均用*表示),Y指年份。

运用模型中的公式和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数据,我们可以求出经济历年来的加速数(V),政府投资加速数(Vg)和经济增长率(G),可以看出,我国的政府加速数与GDP增长率呈现周期性波动,二者的方向大部分时间也相同,且政府投资加速数大部分时间先变化,经济增长最后做出相同的变化,即政府投资滞后一期。加速数表示的是收入的增加所引起的投资增加,投资可分为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前者投资领域多涉及基础产业,一般认为私人投资依赖于本期与前期最终消费的增量,但在中国,消费的每一步变化都直接影响着政府决策,所以可以用上述模型解读政府加速数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另外需要补充加速数只有在资源被充分利用时才能发挥

作用。

三、提高政府投资效率的政策研究

数字经济的影响范文5

电子商务的发展逐渐成熟,提供了高效率的电子商务运作体系。近几年,电子商务在大数据环境云计算的影响下,加强了基础稳定性,确保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大数据环境云计算,逐渐成为电子商务的核心,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大数据环境下云计算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 云计算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数据的限制,降低了传统商务的运行成本,而且拓宽了商务运行的范围。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引入大数据环境云计算的概念,确保电子商务更加符合社会的基本要求,加强电子商务的规范性,更重要的是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体现大数据环境下云计算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进而完善电子商务的运营。

1 大数据环境下云计算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结合现行的云计算环境,分析其对电子商务的具体影响,例举几点影响,如下:

1.1 简化运行操作

大数据环境下云计算,简化了电子商务中的各项操作。电子商务的有效载体时计算机,计算机的操作,是保障电子商务业务顺利进行的根本,有效支持电子商务的运行及发展。大数据环境下的云计算,确保电子商务实现海量的数据存储,而且容易保存到云存储内,简化计算机对电子商务信息化服务的方式。云计算在电子商务的运行操作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可将计算机的硬件,拆分、组合,构成独立的服务器,存储电子商务的所有数据,处理运行数据存储中出现的问题避免运行操作过于复杂。云计算在电子商务内,规范了运行操作的接口,在统一的状态下进行规划,还能简化云计算服务器的维护力度,支持电子商务的各项业务。云计算取代了电子商务业务中的多项传统操作,简化了电子商务的运行流程,改进原有电子商务的操作方式,确保电子商务运行的质量与速率。

1.2 提高信息安全

电子商务运行中的数据非常多,直接增加了数据的安全风险,很容易在运行过程中引起数据丢失的情况。电子商务在大数据环境云计算下,表现出高安全的运行状态。云计算具备高安全的存储优势,促使电子商务的安全系数非常高。电子商务的信息数据,受到大数据环境云计算的影响,大幅度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水平。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着黑客攻击和恶意篡改的问题,导致信息数据丢失,电子商务竞争关系中,经常采用攻击的手段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由此,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成为一项比较重要的项目。针对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的现状,引入大数据的云计算,云计算将所有的电子商务信息,存储到云环境内,黑客或攻击者无法窃取云存储中的数据,即使云存储被破解,也不能获取真实的电子商务信息,保护电子商务信息的安全性,杜绝商务运行是出现损失。

1.3 杜绝错误信息

云计算在电子商务运行中提供了云操作系统,实现了软件计时服务,避免电子商务中有错误的信息。云操作是电子商务杜绝错误信息的主要途径,云操作本身具备安全性的特征,利用计算机的分布式规划,将软件的计时服务,提供给用户。电子商务在云操作的作用下,进入软件计时服务的状态中,其可避免各种二进制方式的文件,进入到电子商务用户的个人信息中,在保障软件资源安全合理的基础上,杜绝了电子商务内的错误信息。云操作保障电子商务信息准确,在逻辑关系上强调了电子商务信息之间的真实性,而且大数据环境下云计算,促使电子商务的信息传输,始终处于正确的状态下。

2 大数据环境下云计算中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

大数据环境云计算中,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在关系型数据库和搜索引擎方面实现优质的发展,分析如下:

2.1 关系型数据库影响

电子商务的关系型数据库,运行在分布式的环境内,属于云计算提供的运行条件。云计算对电子商务关系型数据库的影响,促使电子商务业务能帮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内,利用关键对象,即可获取电子商务的业务信息。云计算在电子商务关系型数据库的未来运行中,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减少了电子商务运行响应的时间,促使电子商务的数据库,始终保持在高效运行的状态,保持数据同步,数据库在不同的单位内,也能明确电子商务数据库之间的关系。如果云计算无法把控电子商务的关系型数据库,就会影响电子商务在大数据环境中的状态。由此,大数据环境下云计算对电子商务关系型数据库的未来影响,决定了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方向,强调电子商务在云计算环境中的安全性。

2.2 搜索引擎的影响

云计算对电子商务未来的影响,效益最高的是搜索引擎方面。云计算对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的未来影响,能够帮助电子商务准确的识别搜索请求,判断搜索引擎中的隐藏信息。大数据环境下的云计算,在电子商务的搜索引擎中,提供了网页搜索服务、整合搜索服务、语言机器翻译服务和语音搜索服务功能,在电子商务业务中,实现了多样化、多渠道的搜索服务,保障电子商务在各种各样的搜索下,均能为用户提供指定的服务,以免增加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的服务压力,体现大数据环境云计算的未来影响。

3 结束语

大数据环境下的云计算,为电子商务的运作提供了资源和条件,改善了电子商务的运行环境。大数据环境云计算对电子商务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促进了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大数据环境云计算的运用,提高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效率,在此基础上,降低了电子商务的成本与资源消耗。

参考文献

[1]王欣.云计算环境下大数据对电子商务的影响研究[J].中国商论,2016(02):66-68.

[2]宋星,陈姣.云计算环境下大数据对电子商务的影响研究[J].科技展望,2016(21):5.

[3]周本海.浅谈云计算环境下大数据对电子商务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5(07):201-202.

[4]李维华.大数据环境下云计算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6):100-101.

数字经济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腹腔镜;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在我国现代的临床研究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依据特定手术或疾病而制定出的一种具有费用低、效率高、品质高的护理治疗模式,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必须按照标准的流程来进行护理治疗工作,才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我国的临床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应用较为广泛,手术的方式也较为简单,后期的变异也较少。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3~56岁,平均36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3~56岁,平均年龄为36岁。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

1.2排除标准 排除哺乳期妇女和孕妇,排除滥用药物患者和药物过敏史患者,排除肥胖以及内分泌代谢疾病患者,排除高血压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 手术之前要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皮肤护理和肠道护理要准备好,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手术之前要进行充分的休息,在病房安置好导尿管,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室内的温度、湿度,服务态度要热情,在进行操作护理的时候动作要轻柔,降低刺激性的噪声,减少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1]。

1.3.2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治疗 将我院的具体情况特点和患者的治疗护理特点结合起来,制定出科学、严谨的临床护理路径。建议一系列的表格程序图进行统计患者的健康指导、康复活动、饮食、治疗、检查、心理评估监测情况。主管的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以后进行讲解相关的规章制度,患者表示配合以及理解,根据临床护理路径为主要的依据,各项的治疗护理工作完成以后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后期要经过严密的评价和审查工作,找出问题,不断的完善方案[2]。

1.4观察标准 观察患者手术治疗前1 d的T0和气腹后10 min的T1以及手术结束时的T2,在这3个时间点检测患者的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指标情况,检查的项目有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血糖、平均动脉压、肾上腺素、心率、放免法检测皮质醇。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11例患者的所有数据以及研究所得资料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应激反应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P

3讨论

在我国现代的临床研究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依据特定手术或疾病而制定出的一种具有费用低、效率高、品质高的护理治疗模式,患者从住院到出院, 必须按照标准的流程来进行护理治疗工作,才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我国的临床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应用较为广泛,手术的方式也较为简单,后期的变异也较少[3-4]。

在人体的内外损伤因素下,从交感-肾上腺髓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等功能增强所引起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称之为应激反应。人体的应激反应如果适度,就可以调节人体的抵抗力,但是过度的应激反应就会产生较为明显的病理状态。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由于的变化、麻醉、气腹现象,致使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受到严重的干扰,只有适度的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将有利于患者可以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5-7]。

本次研究,10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之后的应激反应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应激反应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P

综上所述,对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使用临床护理路径,使得患者安全的度过手术期几率增加,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琚,马馨曩,苏静,等.术中持续静脉输注艾司洛尔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J].上海医学,2011,34(4):278-281.

[2]刘学红,巢自莲,欧阳小玲.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漱反应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4(3):282-284.

[3]李玉红,李梅华,何娟华,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0),81-82.

[4]霄慧琼,兰荚,周康华.妇科威腔镜手术患者不同麻醉状态应激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0,16(7),704-706.

[5]刘美荆,黄媛彦,李海英,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89-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