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航天工程伦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航天工程伦理范文1
[关键词]专业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问题
[作者简介]戚毅(1979- ),女,河南洛阳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素质教育;刘颖(1979- ),女,河北廊坊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施志艳(1981- ),女,河北廊坊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河北 廊坊 06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科联2012年度课题“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20315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62-02
一、前言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人的成长成才除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外,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并使人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是我们对高等教育问题进行反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大学的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更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和大众化教育的需求下,许多大学的办学定位明显带有实用性和功利性色彩。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到课程教学大纲的编排,无不体现出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培养的特点。这种“重专业而轻人文”的高等教育模式,看起来顺理成章,契合了市场经济本身对所谓技能人才的需求。但这种以牺牲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为代价的教育方式,其弊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日益显现。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近年来,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不仅仅是对发生在一些高校的大学生极端事件的关注,更多的是对在大学校园里蔓延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包括道德水准下降、功利化价值取向严重、理想信念淡化、精神空虚进行反思。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在“知识成人”和“精神成人”之间出现了巨大反差。
二、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脱节引起的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高等教育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高等教育“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了学科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人才知识结构单薄等问题。虽然各个高校都把育人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但在现实情况中,这里的“育人”,主要是培育学生“做事”的能力,而忽视“做人”的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而对专业课程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置之不理,结果教育出来的学生都是人文素养不高但具有实用性的“工具”,具体表现如下:
1.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此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问题,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主体意识问题。如屈原在几千年前,就发出了著名的《天问》,所问之事都是上古传说中人们不甚可解的现象,诸如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等。这些问题,本质上是作者从人类自身繁荣的角度来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然而,传统文化所指向的宇宙、社会和人生等普遍性问题已经不在学生思考的范围,学生们思考的更多的是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等具有现实性的问题。以传统的中华古籍为载体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传承出现问题,现实与传统之间被人为地割裂。当大学生缺乏对“人之为人”这样事关人类幸福的根本问题的思考时,意味着他们已经放弃了从人在整个世界中应有的主体地位这样一个高度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一根本性问题,导致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2.价值追求庸俗化,崇尚“重占有的生存方式”。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强调的是人应当以物为中心,尽可能地获取物质资料并以物质资料的多少来衡量与评价自己。“因为我的自我感觉和心理健康状态取决于对物的占有,而且是尽可能的占有。”这种对物的高度依赖,最终促使人们把追求成功和物质利益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并进而演化为“拜物主义”。这时,爱、奉献、对社会的责任就成为虚无缥缈的东西。对我国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市场经济给他们带来的生存上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驱使着他们去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我们虽然不能否定物质因素在大学生的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对物的过分依赖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最终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责任意识不足。由于一些学生过分注重对物质的占有,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在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上:部分大学生注重索取,回避奉献。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受到冷落,一些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只想到集体、国家和社会应该为自己做什么,而很少想到为国家和社会做些什么,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关系。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对立起来,过分注重自我价值,忽视社会价值。过分注重个人发展,忽视社会责任。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上:部分大学生强调“人人为我”,不愿“我为人人”。在人际交往中,一些大学生把珍贵的同学之情、师生之谊异化为裸的金钱关系和利益关系。在与一个人建立不建立关系、建立何种程度的关系,完全取决于该种关系能否为自己带来物质上的利益关系。更多地注重人际关系的物质内容,忽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4.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脱节,道德水准下降。在现实生活中,出于对自身实际利益的追求,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水准滑坡的现象。表现为忽视社会公德,法规校纪观念淡薄,为一己之私利甚至不择手段地损害同学、学校的利益。
5.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适应社会和抗挫折能力差。一些理工科大学生仅仅注重物质享受和物质追求,轻视精神追求,缺乏远大理想信念,人人以一幅“现实”的面孔游荡在校园内外。表现在行动中就是没有追求,不愿承担责任;情绪冷漠、消极;精神萎顿、空虚,整天无精打采;贪图享乐,不能吃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出现挫折就不能正确面对,无法适应,心理问题成为困扰大学生群体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建议措施: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良性互动
科学体现了人类的工具理性,人文则体现了人类的价值理性。人文素质教育以塑造人的精神境界、人格品位、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以引导学生如何做人为其目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知识的教育并不矛盾。相反,高质量的人文素质教育会有力地推动专业知识的教育。
1.还人文素质教育以应有的位置。把人文素质因素纳入理工科院校教育质量考核的评估标准体系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应有地位,高校才会真正地去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工作。如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制定的新工程教育培养专业人才11 条评估标准,其中有5项评估标准都反映了与人文素质相关的内容。有了这样的具体参照标准,我们自然可以判断出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具有相应的人文素质。
2.设置科学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完善人文素质课的课程体系设置。一方面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增加经费保障和投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使其成为学生喜闻乐见、教育作用明显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应当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体现系统性,增强基础性,适当增加伦理学、美学、音乐等相关课程内容。同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优质公开课和精品课,如百家讲坛等优秀课程引入学校,导入课堂,与人文选修课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利用课堂加以指导和点评,并通过考试的形式达到人文选修课学习的目的。
3.打造一个人文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把专业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改变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思维,让专业课教师做好专业课程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具体来说,可做好以下两方面:首先,提高专业课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人文素质教育的好坏,不是取决于受教育者自己,而是取决于教育者自己。爱因斯坦说过:“崇高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一般的心智能力是通过同教育者的亲身接触,而不是至少主要不是通过教科书传授给年青一代的。”因此,教育者本身的理想、精神境界、信念、意志、兴趣乃至于激情等内在的人文素养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自己必须首先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高校对教师的培训,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业务与技能的培训,还应当强化教师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的人文素质方面的培训。
其次,专业教师应当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生前常对他所在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说:“你们一定要懂得,你不是教物理,你是教人学物理。”因此,知识里面不仅包含着技能,不仅包含着生产力,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价值观资源,需要教师去挖掘出来并传授给学生。德国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德国师范院校,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去学习研究。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门专业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教师也要注重从这些角度讲解,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四、结语
中国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人做人,实质上就是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主体意识。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 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前人的智慧我们需要谨记,愿我们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具备这样的责任感,如此,乃中华民族之大幸。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J].前线,2007(5).
[2]陶行知.行知书信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航天工程伦理范文2
关键词:发达国家;战略高技术;成功经验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8/09-0159-04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开始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上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高技术及产业,以便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胜者全得”的理论,即一个企业在高技术领域领先哪怕是一小步,就有可能占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其他竞争对手将很难生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他们分别占有世界微处理器、系统软件90%的市场份额,后来者似乎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正因如此,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发展目标,正确选择和优先发展对本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至关重要的战略高技术及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推动高科技发展,保障国家目标实现的战略举措。
一、国家战略高技术的概念及特征
由于各国国情差异,国家发展目标不同,各国选定的国家战略高技术在其内涵和特征上也不尽相同。迄今,世界各国对国家战略高技术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各国发展战略高技术却基本上都是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国防实力为主要目标。例如,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的有关文件中把“战略高技术”定义为“对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至为重要的技术”。欧盟把“战略高技术”定义为: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会,增强社会凝聚力的跨部门、跨行业的通用技术。一般来讲,国家战略高技术是指那些影响到国家长治久安和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群,能够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力。这些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新产业革命和新军革的重要技术基础,对科技能力的提升、国防实力的增强和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
综观世界各国战略高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服务于战略目标,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是直接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的。以美国为例,冷战结束后,多次宣称要使“21世纪成为美国的世纪”,其科技发展就是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服务。当今,美国的国家目标包括保持全球领导地位、确保国家安全、保持经济繁荣、改善人民生活和健康四个方面,只是不同时期,侧重有所不同。二是国家战略工具,即提供或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战略工具。二战期间和冷战时期,美国政府提出了一大批战略高技术项目,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为最高指针,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如“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和“星球大战”计划。同样,我国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为代表的战略高技术项目的实施,对整体提升国防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起到关键作用。三是产品公共性。有关国家发展这些战略高技术及产业往往着眼于政治、军事等公共政策目标。主要产品在相当大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购买者主要是政府。有关国家政府支出中相当大一部分,被用来购买战略性高技术产品,如人造卫星、武器装备、民航飞机、通讯设备、核电站等等。四是足够的规模,即某些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有足够的规模(指足够的市场空间和自然空间)。大国,特别是拥有大量人口和较高人均收入的大国,可以比人均收入水平相似的小国更能有效地发展规模工业。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只有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才能具有国际竞争力。五是导向效应。以航天工业为例,它的发展带动了自动控制技术、遥测遥感遥控技术、温控技术、计算机技术、密封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特种工艺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测试技术的发展。战略高技术产业往往带动一个创新产业群,能极大改善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六是前瞻性。战略高技术前瞻研究已作为发达国家高技术宏观管理的一项制度化的重要工作。如美国就非常重视制定代表高科技发展趋势的战略计划,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曾领先制定了重大的战略计划。2003年布什政府提出的国家氢燃料战略计划,就是极具前瞻性的范例。此外,高投入、高风险、战略高技术产业建立在科技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研究费用极高,风险和收益都高,并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着垄断,产业组织结构往往趋于高度集中。
二、战略高技术成为国际竞争焦点
面对战略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技术前瞻和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研究,以期把握未来高科技发展方向,确定研发重点,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纵观美、日、欧国家的战略高技术发展,其重点大都集中在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材料(特别是纳米材料)、新能源(特别是氢能)、环境保护和先进装备制造等几个领域内。
以发展高科、占据战略性高技术和产业制高点为杠杆,谋求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的增强,早已成为美国政府的高度共识。为加强对国家战略高技术的指导,1990年美国总统办公厅科技政策办公室指定组建了国家关键技术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每两年起草并向总统和国会提交一次有关国家战略高技术的双年度报告。1991年3月,该委员会向布什总统提交了首份双年度国家级战略高技术报告,这是第一份代表美国政府的战略高技术指导文件,是美国新型产业技术政策诞生的标志。此后美国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每两年滚动修订一次,并对上次选择的战略高技术发展动态加以评价。这些技术政策报告成为美国政府和产业界共同努力发展技术,提高美国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策略手段之一。美国战略高技术发展政策的主要特点:一是主攻明确,带动全局。以微电子、航天、基因为主攻方向的战略规划,其“附带”效果是推动一系列战略技术领域的加速突破;二是“总的第一”思想。把在总体上占领战略制高点,在全局性、关键性的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绝对优势,作为其根本出发点;三是更上一层楼的“马太效应”。常常表现出相同领域的研究计划与相同开发重点的不断重复,不断追加,不断加大投入,使战略高技术发展的重心倾斜比较明显、清晰。
日本在二战后偏重选择发展具有产业应用前景的技术,逐渐形成产官学三位一体的密切合作体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若干重要的技术和产业领域就迅速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为迎接新世纪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实现“科技创新立国”(1995年)的目标,21世纪的帷幕刚刚揭开,日本就确定了“关于科学技术的综合战略”,并开始实施据此制定的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第一个“科技基本计划”1996-2000年)。综合战略规定在新的世界里开始采用新的“集中与重点化”战略。第二个“科技基本计划”确定了四大重点和四小重点。四大重点为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环保技术及以纳米技术为主的新材料技术;四小重点是能源、制造技术、社会基础(防灾技术)和前沿领域(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等)。日本不仅将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产业作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加以培育,而且将此视为“主战场”与欧美展开争夺。此外,日本一直将宇宙开发视为谋求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日本长期以来为追赶欧美,从运载火箭的国产化到通信、气象等各种卫星的研制以及星球探测计划的实施,投资巨大。日本战略高技术发展政策的主要特点:一是积极体现“科技创新立国”思想,把加强创造性开发研究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力图在一些重要领域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在“立国”上发挥独有的战略高技术作用;二是积极抢占制高点,力图将来在生物、纳米等重要战略高技术领域有竞争优势;三是努力摆脱困境,直接针对日本比较落后、受制约的领域积极开拓,拉动经济再次进入新的增长阶段。
欧盟为了促进欧洲整体工业的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尤里卡计划,第6个研发总体规划也获得通过并在不断增加投入,赶超美国和日本。尤里卡计划涉及信息技术、微电子、通信、机器人和自动化、激光、新材料、生物技术、运输系统以及能源、环境技术等领域,研究项目接近300项,有1000多家公司和科研组织参与了这项计划。第6个研发总规划中的许多计划旨在依靠战略高技术,提高各成员国的竞争能力。“欧洲研究区”的建设进展顺利,其宗旨是将欧洲建设成为世界“最高智能地区”。欧盟近期选择出的战略高技术主要有卫生与生命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包括交通和航空技术)、能源和环境技术、原材料技术、光电子技术等跨学科技术。
德国近年来做了多次战略高技术及产业选择工作。德国的目标是选出对德国经济社会有决定性影响的技术,以确保德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地位,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兼顾社会、生态的需求和伦理方面的问题。强调要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不但考虑科技标准,而且要从新技术对解决经济发展、生态、社会等问题的贡献方面对技术进行评价。德国在新世纪确定的战略高技术及产业主要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能源、医药、食品和农业、原材料的勘探和循环利用、环保、交通运输等。
法国对战略高技术及产业的选择,主要是依据国内科研水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企业的创新能力等。法国政府决定发展的战略高技术领域是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组合化学、农业和食品加工技术、能源、环境与生活质量相关的技术。法国已是世界第二航空大国,第三航天大国,也是世界军事强国。在航天领域,全欧洲40%的航天工业生产能力和40%的从业人员集中在法国。以法国为主生产的欧洲阿里叶娜系列火箭,承揽了世界60%的商用卫星发射业务。
三、发展国家战略高技术成功经验
首先,政府高度重视。这是战略高技术项目或计划得以贯彻实施的有力保障。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研究的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各主要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战略高技术选择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一般都要建立高层专家组成的战略高技术选择委员会,各国战略高技术的专家委员会多半是产学官合作的形式。1991年,美国国家关键技术委员会由13人组成,其中9名由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指定,包括3名政府官员,3名私人企业的技术专家和3名大学与研究所的专家。另外4人是国防部、能源部、商务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首脑指定的代表。按照国会要求,进行美国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研究,要阐述美国技术基础的状况,选择重点领域,考虑改进策略。这项研究以未来5-10年竞争前沿技术为研究对象,从技术供给能力和产业需求出发,由“关键技术委员会”的专家选出在未来5-10年期间可行并可能实现的对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重要的战略高技术。1992年克林顿上台后,国家战略高技术选择研究更受到高度重视。1993年,克林顿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增强经济实力的新方向》为题的技术倡议中提出:“将国家发展重点转向信息与通信,柔性制造系统和环境技术等商业和经济增长的关键技术上”。在日本,则一切科学技术的决策、预测和选择均采用产学官结合的方式。德国是完全仿照日本的方式,建立了由国家机关、高等学校和企业界组成的“技术选择委员会”,进行广泛的技术选择研究,然后通过软科学研究机构和管理部门合作选择国家战略高技术。
其次,进行技术预测。这是高技术战略决策的基础。目前,已有不少国家把技术预测作为政府的一项系统的和长期的工作。美国国会早在1976年就成立了“国会未来研究所”,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预测。日本从1971年开始,利用大规模德尔菲法(Delphi)每5年进行一次技术预测调查,至今已进了7次技术预测调查。这项研究的宗旨是从和远观点出发,对未来30年的技术发展进行预测,从众多有希望的技术发展成长点中比较科学地捕捉重点。日本的技术预测通常不是对未来图景的一般描述,而是可以具体实施的蓝图;不是孤立进行的系统,而是和国家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其沟通的未来是预测的未来、可能的未来和优先的未来的三者合一。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在某些领域赶上和超过美、欧等一些发达国家,均得益于日本政府坚持不懈并科学地进行技术预测活动。德国政府于1992年首次进行技术预测调查。第二次调查于1998年完成,共有2000多位来自企业、服务业、管理层、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调查,涉及12个领域的1000多项技术。其结果为制定高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英国政府在1993年发表了一份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技术白皮书《发掘我们的潜能:科学、工程与技术战略》,1994年首次开始了国家技术预测工作,对可望开拓市场的战略高技术进行选择。英国新一轮的技术预测始于1999年4月,这次技术预测主要强调竞争力优势、生活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主要参与者除政府、学者与行业人员外,还有社会风险投资者。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各主要国家的技术预测工作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即技术水平发展预测与市场发展预测相结合,重视对竞争对手的预测。
第三,加大科技投入。这是发展战略高技术的基本保证。战略高技术及产业的发展需要极大的投入,这种投入及其投入带来的高风险,已大大超过了私人企业的承受力。据悉,卫星发射的保险业务,除了国家的保险公司或世界上几家大保险公司外,一般保险公司根本不敢问津。因此在发达国家,对这些战略高技术及产业的投资也往往是由政府进行的,或者是由政府资助大公司进行的。在发展中国家则一般是由政府进行的。以原子能工业为例,目前5个核大国的原子能工业,都是由政府投资发展起来的。美国的科技研发投入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其研发支出约占经合组织国家总支出的44%,是第二大投入国日本的2.7倍,并始终把研发经费投入集中到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等各个战略高技术上。以生命科学技术为例,1970年代的投入不足55亿美元,到2001年超过了200亿美元;2004年,在联邦政府54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投入中,生命科学就占了54%。日本从1970年代以来对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十分重视,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在80年代日本的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居世界前列。在日本实施的一系列科技计划中,经费投入都较为充足。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4年投资2.9亿美元,年均7000多万美元,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相比,属中上水平。近年来,欧盟用于研发的财政支出占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1999年,欧盟用于研发财政支出占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3.1%,2000年、2001年、2002年,该比重分别为3.9%、3.8%和4.1%。
航天工程伦理范文3
关键词: 职业学生 团队精神 培养方法
现在的职业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关系着学生择业,就业的竞争能力。团队精神是职业素养中的一种,它指团队的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在一个团队中,只有每个成员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团队的整体威力,产生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这种品质是通过学习、培训、锻炼等方式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协作学习
美国洛帕特说:“一个成功的国家,不是人才最多的国家,而是合作人才最多的国家。”协作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互相帮助是大有裨益的,能培养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协作学习基本上有八种方法:双人式学习,三人组成小组,小队式学习,跨小组互助学习,小组考试,设计小团体学习计划,小组间竞争和全班计划。心理学家玛瑞琳・沃特森在一本研究、评论文章中说:“给一个公平的、仁慈的、地位平等的团体的每一位能起作用的成员提供与别人一起学习的机会让其发挥作用,这是非常有益的,它教会孩子们去关注团体中其他成员,发扬利他主义精神,而其行为则更大程度上体现了自发的亲社会性。”《我讨厌数学》一书的作者玛丽琳・伯恩曾担任过任课教师,她很推崇一种能最大限度发挥团体互相作用的学习小组的形式。一天,她把学生任意编排为四人一组,然后告诉他们三条原则:(1)你必须对你自己的事情和行为负责到底;(2)你必须帮助向你寻求帮助的小组其它成员;(3)除非你们四个人有同样的问题,否则你不可以向老师提问。伯恩说最后一条规则是“金科玉律”。开始学生们常常需要提醒才能完全遵守,但是不久他们学会了向小组里的伙伴寻求帮助,也意识到老师只有在四个人都举手的时候才会回答这个问题。在日常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实训练习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协作学习方法,来培养团体对个人及个人对团体的责任感。
二、各类竞赛
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现代社会生产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式要求人们有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能力。从篮球比赛到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都是最好的例子。组织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开展各类竞赛等都能让学生明白团队的重要性。例如,上个月学校要开展校级英语口语竞赛,从中选拔出第一名的学生参加市级比赛。推荐谁参加校级比赛?我决定先在任教班级内海选,给每个人均等的表现机会,再由全班学生投票选出口语最好的一个,袁某得票最多。既然是大家推选出的,那么全班同学就要给她出谋划策积极备战,因为这已不是袁某一个人的事,而是全班每个人的事。我向他们强调,袁某出去比赛,是我们集体的光荣,要齐心协力帮助她表现得更出色。第二天上课时,袁某再次试讲,她讲的内容是“猫和老鼠”。我要求班内学生在听了以后要指出其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因为提出优点能增强袁某的自信,提出建议会帮助她表现得更好。学生们各抒己见,优点有:声音响亮,音色优美,讲得流利,语音语调好听,等等;提出的建议很中肯,像“要放松点”,“配个音乐效果会更好”,“语速要放慢些”,“配幅猫和老鼠的图画,会更形象”,“头发要梳整齐,外表形象也重要”,真是人多力量大。后来,袁某在校级比赛中成绩名列前茅,将代表学校参加市级比赛。听到这个消息,大家欢呼雀跃,这是整个团队的功劳,也是整个团队的荣耀。
三.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浸染作用。新班的第一次班会课,我就向学生强调:“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组成了一个新家庭,大家要像兄弟姐妹一样互敬互爱,团结合作,在快乐和睦的家庭氛围里度过三年的中专学习生活。”教室的布置方面,我也注重团队精神的宣传。一进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爱我班”板块,这是班级各类集体活动的剪影:有元旦文艺汇演的集体诗朗诵、集体歌舞表演照、电子实训工作照、军训演练照等。右边的白墙是心语心愿板块:贴着47颗五彩纸心(表示我们的心在一起,47人缺一不可),上面写着47位同学的心里话。左边的白墙是荣誉栏,排列着学生近期的获奖证书,既能显示出个人的才华,又意味着那些都是我们班级的共同荣誉。班级集体的奖状贴在后面墙上,六张班集体奖状一溜排开,金光闪耀,鲜艳夺目,激励着学生们不断上进。那一张张奖状,像优秀班集体,制图竞赛团体第一名,文艺汇演一等奖,男子篮球赛优胜奖等,记录着学生们成长中的故事,有泪水和汗水,有辛勤与欢笑,还有同学间身后的情谊。那些奖状,有的从一年级算起,到现在已有两年了,虽然教室因故变换过两次,但奖状依然身随,那是学生们小心翼翼地从墙上揭下又贴上的。“今天我以班级为荣,明天班级以我为荣”的观念已深入我班每个同学心中。
四、团体心理游戏
通过心理游戏能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自我意识、学习潜能、沟通交往、心理成长、心灵成长,有效帮助班主任解决在班集体建设中面对的成功激励、合作竞争、创新拓展等难题。像解开“手链”,巧渡“小河”“同舟共济”等团体心理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鼓励与支持,培养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对团队精神的理解与感悟。
以“同舟共济”团辅游戏为例,这个游戏根据现场有的汽车轮胎数,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个竞争小组,每组人数要多于16人,看哪个组站到轮胎上的人最多,时间最长。充足气的轮胎表面光滑,人站上去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多个人站上去,不仅要考虑自己不滑落下来,而且要保持彼此间的平衡,并站上尽可能多的成员,相互的照顾和协调很重要。要想在游戏中取胜,参与者要有很好的默契程度和协作技术。一个小组中应该产生“领导者”汇集大家的意见,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聚集组员间的团队合作,帮助个别成员克服恐惧心理,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面对空间的局限,后动脑筋,激发潜力,特别要提倡“一个都不能少”的集体精神,让全组成员都站上轮胎。这个游戏成功的关键:(1)信念:“一个都不能少”;(2)团队协作精神;(3)力学中平衡技巧的运用。对极限的挑战与突破,不仅是数量多少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面对困难,团队成员之间那种“同舟共济”的精神。
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性,每个成员都能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团队当中的一份子,自觉地把个人工作和团队目标联系在一起。团队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关怀,共同提高。团队可以增加个人的力量感,帮助其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还能满足个人社交、自尊与成就的需要,从而增加其信心。职业学校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更要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航天工程伦理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 社会分工 经济结构 技术进步 劳动力市场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它要受制于社会需求各因素及其规律的制约与影响,另一方面它又要回应社会需求,积极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拟从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社会分工、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四个方面来探讨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一、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工,是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不同部门,以及生产中的不同工序配置不同的劳动力,实行分工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分工就其内容来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劳动本身的划分,即统一的劳动过程分解为不同的部分,这是分工的客体方面;二是劳动者的划分,即劳动者分解为不同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地固定在不同的劳动活动中,这是分工的主体方面。一切分工都是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的统一体①。社会分工可以划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两类。前者是指根据生理特点以性别、年龄的差别实行的劳动分工,后者是指根据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需要进行的分工。社会分工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生产力这个人类社会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正是通过社会分工转化为渗透社会一切方面的巨大推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社会的分工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和专门化
职业教育为进入职业领域的个体做准备,因此,社会职业的产生与发展导致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而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也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职业既非从来就有,亦非永远不变,它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而改变。
原始社会的人类劳动能力很低,分工主要是性别分工,而不是社会分工,既无职业,也无职业教育。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及商业的社会大分工出现,商品交换逐步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出现分工。因此,中外奴隶社会及以后的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加剧使职业教育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以发展,既有培养政府官吏、自由职业(如律师、医生)的职业教育,也有培养手工业艺人的学徒制教育。前者融合于以政治伦理教化:为目的的国家教育系统中,后者则隶属于家庭、作坊或行会,都反映出当时职业教育的非独立性和非制度化。
近代社会的分工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工场手工业、机械大工业和生产自动化三个阶段。产业部门的分工日益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同一产业领域中日益分裂出越来越多的独立部门,这种趋势造成社会分工日益细微化和精专化,社会职业具有独立的专业化的特征,职业流动机会不断增加,职业等级观念渐趋消失。各种职业提供的服务在市场。上互相竞争,职业的价值取向也以市场为导向。
与社会分工与职业发展的规律相一致,近代以来工业社会中的职业教育逐渐走向独立化与制度化,职业教育成为现代学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与职业分工的门类和技术结构相适应,分化出系统的专业设置和层次结构。而且职业教育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化,规模不断加剧,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倾向,职业教育不再被理解为某类群体所应当接受的具备“一技之长”的教育,而成为现代人所必须接受的“生涯教育”。
(二)职业教育由服务于“自发”的社会分工走向推动形成“自主”的社会分工
1.“自发”社会分工阶段:职业教育的等级性、入口性和片面性。原始社会的分工是原始自然分工,此时期不存在专门的职业教育。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为马克思所谓的旧式分工。在这种分工中,人是被动的、不自主的、不自由的,这是“自发”的社会分工。与此相适应,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职业位置主要通过直接继承而来,子承父业是普遍现象。甚至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在劳动力基于不同的技术和教育进行分工之前,阶级结构的复制也完全通过资产阶级后代对物质资本的继承来完成。在这种历史背景中,职业教育处于国家教育系统之外,不被正规的学校课程所接纳,并且与家庭、作坊或行会的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培养社会下层劳动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在现、当代社会,社会分工的差异不再取决于出身,而日益由个体自身能力及其受教育水平决定。个体的地位、收入也日益依赖于其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而这个位置与个体接受学校教育年限数和所获得的教育证书密切相关。当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作为一种机制分配个体进入到阶级结构中,并将这种阶级结构合法化。因此,教育代替出身成为当代社会分工的主要机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学校教育对社会分工产生深远影响、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并没有取得与普通教育尤其是学术教育同等的地位,并且成为那些在学术教育系统中所谓失败者的收容所,而且职业教育系统中的毕业生在社会分工中处于社会的下层。这也是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为人所诟病的重要缺陷。与此同时,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只注重培养和传授个体进入某一职业的“入门技术”,忽视个体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致使个体被终生嵌入某种低层次职业当中,造成个体发展的某种片面性。
2.趋于“自主”的社会分工:职业教育持续推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社会将要消除“自发”的分工,成为自主分工,即消灭人类劳动分工的固定化,消灭人们终生束缚在狭隘劳动中的现象。职业因此具有双重意义,即包含对己谋生和对群服务的作用,职业同时适应社会分工制度和人的发展差异的需要。相应的,职业教育也具有“对己”和“对群”的双重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日益专门化,众多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因此职业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必须关注个体的终生发展,培养个体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当前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1999年4月在韩国首都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职业教育大会的主题即是“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此次大会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之时,在经济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全球化,信息和科学技术飞快进步以及从业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的形势下,为了研究职业技术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及如何回应而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科林·鲍尔在会议上作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前10年计划”报告,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不应该仅仅是‘需求驱动’,也应该由‘发展需要’来驱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应是人的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应能使社会所有群体的人都能人学,所有年龄层的人都能人学,它应该为全民提供终生学习的机会”②。这次大会慎重地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应当是终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多学科的特点,是培养合格创造性劳动力的一种重要教育系统。可以说,当代职业教育应当越来越成为推进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不断加强个体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自主性。
二、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方式。它具有三种内涵:(1)组成国民经济的要素的内容、性质和特点;(2)国民经济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方式;(3)国民经济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用方式的变化。经济结构的构成要素相当复杂,我们习惯上将经济结构分为生产结构(包括农业结构、工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业结构、投资结构、商业服务业结构等)、进出口商品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人民生活消费结构、教育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企业规模结构等③。因此,教育事业,包括职业教育自身的结构,都是经济结构的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需要透析二者之间彼此联系、制约和促进的本质与方式,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学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一)经济结构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
纵观职业教育史与人类社会经济史,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包括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层次结构等问题,均受制于经济结构。
人类经济结构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于复杂与成熟程度的不同,会影响职业教育的一些根本性特征。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经济尚未形成结构,社会以简单劳动为基础,因此也不存在职业教育。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功能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中的生产结构不断地分化并定型成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部门,而社会分工的加剧也使社会的职业结构得以确立和发展。伴随着上述经济因素的变化,技术结构也不断成型。但古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低水平,决定了职业教育不可能成为大规模的学校教育,只要附设于手工作坊,即可满足生产力培养的需要,而生产技术的低下也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中科技含量的不足。当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成型之后,社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迁使职业教育出现学校化的倾向,专业设置基于产业需要而大大地拓宽,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相适应和协调,科学技术含量日益增加。而且,职业教育在层次结构上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并日益重视中、高级水平的职业教育。
当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多种要素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产业中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就业结构中脑力劳动比例的不断增加;技术结构中高新技术比重的日益增加,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等等,都对职业教育的规模、体系、专业、课程、教学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培养经济结构的管理者和劳动力,使经济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
.
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结构同样具有能动的作用,表现为职业教育通过推动科技进步,使社会的经济体制、经济组织、经济管理等发生变化,从而在整体上促使经济结构得以发展变化。当然,这完全要诵过人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中介来实现。可以说,职业教育通过为经济结构的发育提供优质的劳动者和管理者,使他们与经济发展的实践相吻合,从而使人的意识对经济结构的发育发挥优化的影响,并因此推动经济结构向更为合理的方向转换。
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结构绝非消极地适应,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历程便证明职业教育本身对于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近现代德国就得益于职业教育这一秘密武器。当它首次设立职业学校时,并不比英、法等国发达,但其在职业教育上的先行,最终使其生产力得以发展。这可以说明,职业教育是动态地适应经济结构的要求,并且对其产生能动作用。 三、社会进步
技术,从广义来说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人类的技术进步采取渐进和跃进两种方式,并且明显地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即“技术革命”。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技术进步——产业的发展与改造——新兴产业的出现、传统产业的改造、落后产业的淘汰④。
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技术进步的需求,调整和改革自身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主要通过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来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即技术进步实际上首先导致知识扩展,使知识更新加速,从而使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对技术与知识的创新,这种变化会使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革,并导致职业教育随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技术传播、扩散和创新又要依赖于人力资源和与之相伴的教育,因此,良好的职业教育会大大推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一)职业教育需要适应技术进步的趋势,培养产业部门需求的人才
技术进步导致产业部门所需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发生变化,从业者必须不断提高其知识和技术水平,职业教育对此要做出积极而又妥善的回应。
1.职业教育逐渐向高层次发展。技术进步不仅使产业技术结构发生变化,也导致了以高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部门不断涌现,如核工业、电子工业、生物工程、航天工程、海洋工程和新材料、新能源工程等,这些都促使培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必须向高层次发展。
西方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构成的持续变化,导致对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技术专业人士的需要,甚至在传统经济部门如农业,以及在快速增长的服务部门如广告,也产生了对介于学术性专业人士和手工工人之间的人才类型的需求。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只有零星的高职学校,时至今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样提出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并且使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产业部门的内部培训不断加强。20世纪60年代之后,企业日益重视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并且将公司职业培训与工作环境中的学习相结合。如日本广泛开展的企业内培训,是二战后提高其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重要举措。由于日本的许多大企业,大都实行终身雇佣制,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设备更新频繁、技术竞争激烈的现代,工人所掌握的技术和技能往往会老化,跟不上新形势。日本通过企业内教育解决这一问题。日本在企业内所实施的各种教育和训练,是以培育新工人、技术员、监督者、管理者、经营者的顺序开始的。其特点有三:一是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并在生产过程中开展教育;二是为已就业人员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三是将企业内教育作为企业的一种“经营工具”。
(二)职业教育需要适应劳动力的部门转移
人类技术进步的趋势总是机器代替人力劳动,因此,技术进步也总是造成在生产规模不变时,生产领域所需要的劳动力逐渐减少,多余的劳动力需要从该生产领域中转移出去,并且可能会被生产规模扩大的产业部门、新兴的产业部门和其他服务部门所吸收。在人类技术发展史上,劳动力曾经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从工业部门转移到服务业部门。当代社会新技术革命的纵深发展,使一大批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应运而生,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使从业人员不断从传统产业部门流向新兴产业部门,尤其向知识、信息产业部门转移,这使人们的职业变换、人才流动都变得异常频繁。
从历史发展来说,在农业人口大量向工业部门转移时,职业教育便进入学校教育系统,并且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体系和结构。在当代社会,劳动力的转移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比如我国当前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便涉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在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中也涉及这一问题。
(三)职业教育和培训推进技术的传播、发展和创新
职业教育和培训对技术的传播、发展和创新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方面通过培养人才得以完成;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将教育与企业结合,实现“产学合作”或“产学研合作”来推动这一进程。
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大量培养各级各类劳动者,使其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并且将其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这本身对于技术的传播、发展和创新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与此同时,各职业学校在与企业、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的合作中,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个体而采取“产学合作”和“产学研”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不断更新职业学校自身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将职业学校自身的科研力量和科学成果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推广,这对于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传播、发展和创新的渠道。
四、劳动力市场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何谓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并且协调就业决策的市场称为劳动力市场,它是以一定的工资率将工人配置于工作岗位。这种配置不仅符合个人的需要,也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企业、行业、职业和地区。因此,为人们未来工作做准备的职业教育,必须考虑社会工作何以能获得,以及人们怎样被配置在这些工作中的原理和现实。
(一)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现代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大量不同种类的产业部门及其子部门的存在,又形成种类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理论,劳动力市场可区分为普通劳动力市场、职业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三种。第一‘种又被称为二级劳动力市场,后两者被称为一级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市场不要求任何特殊的知识技术和严格的准人条件;这里的劳动力与经济的低技术部分联系最紧密;雇主通常找寻那些用最少量的训练便能工作的工人,且不一定存在长期合约;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水平低,个人升迁机会极少。而一级劳动力市场则针对不同的产业及其中的不同职业,它要求劳动力拥有产业需要的专门技术;进入此市场必须具备从经过认可的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相关知识技术;市场管理非常严密,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升迁机会多。
(二)职业教育促进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之间流动
个体与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关系体现为就业和转业两方面。其间,职业教育有三重任务:一为个体进人工作环节做一般性准备;二为个体从事哪种职业做准备;三为个体在工作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做准备。这三项任务又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组成密切相关。其间,职业教育决定了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
就一级劳动力市场而言,职业教育及其资格认定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条件。又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劳动力市场流动性有着巨大影响,因此,教育和培训对三种劳动力市场分割中职业的向上流动性都有积极影响。这已被一些实证研究所证实*。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事实上成为使劳动力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流动,不断获得提升机会的推动力。
对以上几个问题的研究说明,社会需求对职业教育而言异常重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仍然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地分析。
[注释]
①解战原.当代社会分工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35.
②周满生.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述评[DB/OL].http://www.moe.edu.cn/moe—direct/fazhanyjzx/173.htm,1999.
③靳晓黎.经济结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