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爆炸现场处置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爆炸现场处置方案范文1
【关键词】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迅速腾飞,各产业各部门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带来了石油化工产业的日益繁荣,当前各类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已遍布城乡各地,以我市为例,福建宁德市全境规模较大的石油化工企业有13家,集生产、储备、运输为一体,中海油集团还将在宁德三都澳规划建设大型石化工业基地和石油储备基地,并将加快延伸炼化一体化产业链,建成包括油气深加工设施和10万~30万吨油气码头临海重化产业开发区。石油化工产业为现代化、科技化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供应,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石油化工产业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所接触和使用的物质大都具有易燃易爆性,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一旦发生突况将可能造成惨重损失,后果不堪设想。2010年1月7日,甘肃兰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6人死亡、6人受伤;2010年7月28日,南京塑料四厂拆迁工地丙烯管道被施工人员挖断泄漏后发生爆炸,导致至少13人死亡,120人住院治疗;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码头输油管线在油轮卸油作业时发生闪爆,引发管线内原油起火,致上万吨原油入海,创下中国海上溢油事故之最。以上种种案例可见,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在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有着不可预知的危险性,给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日趋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认真研究石油化工装置火灾特点,探索其基本规律,有助于有针对性地采取处置对策,对减轻或消除事故危害,有效处置石油化工火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石油化工火灾处置的特点与难点
易燃易爆是石油化工火灾的主要特点,石油化工生产贮存场所均存放大量可燃性原料或产品,极易引起爆炸和燃烧,而且由于生产装置集中、管线相连,燃烧引起爆炸、爆炸引起新的燃烧,极易形成殉爆以及泄露,并产生大面积流淌火和立体火灾。此类爆炸燃烧蔓延迅速、破坏力极强。1989年8月12日,青岛市港务局黄岛油库发生火灾,起火的5号油罐发生爆炸燃烧,其后,4号、3号、2号和1号油罐依次发生爆炸,爆炸中14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65人受伤,来不及撤退的8辆消防车、l辆指挥车全都葬身火海。因此,在扑救石油化工火灾时必须首先分析燃烧物质以及罐区情况,采取科学正确的预防和抑爆措施,准确判断和应对现场情况。
2、火情复杂性,处置方案难确定。石油化工单位储罐区分布密集、管道遍布,各种输送管线将整个储罐区连成一体,任何一个点发生火灾都能在很短时间内蔓延开来。且大多石油化工单位的生产原料、贮存物质等种类繁多,不但具有易燃易爆性,还存在大量毒性及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消防部队指战员大多对化学物质不熟悉,且大部分火灾现场燃烧猛烈、情况复杂,专用的检测仪器无法及时到位,因此火场指挥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判断出灾害物质特性,拿出有效的处置方案,给火灾扑救工作造成极大困难。
3、火场消耗大,战勤保障难度大。石油化工火灾如果无法在第一时间有效控制,极易迅猛蔓延扩大,灭火战斗变成持久战与消耗战,供水保障、灭火剂保障、油料保障、器材保障等均需要动用支队乃至总队以上级别战勤保障力量统一调度。1997年6月27日,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区发生爆炸和火灾,火灾扑救历时40小时,共调集123辆消防车,1400余名消防官兵参战,供水干线25条。2010年7月16日,辽宁大连新港原油储备基地发生爆炸引起大火,辽宁总队共调集338辆消防车,2000多名官兵参战,调集泡沫液1360吨,大功率远程供水装置首次使用,保持全程不间断供水,火灾扑救历时15小时。
二、石油化工火灾处置的方法与对策
石油化工火灾的突发性、危险性与复杂性性,对新时期公安消防部队的处置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否有效、安全的处置各项复杂情况,是摆在当前消防部队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在组织指挥扑救火灾时,必须根据其火灾特点,贯彻执行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灵活运用灭火战术,有效地扑救火灾。其扑救对策主要有如下几点。
1、及时冷却。石油化工火灾中会产生大量辐射热,当热量达到一定程度,即使未起火的相邻罐体也会由于其储存的物质达到燃点而发生燃烧甚至殉爆,因此冷却防爆是公安消防部队到场后的首要任务。公安消防部队到达现场应第一时间扑灭地面流淌火,并设置防火隔离带抑制流淌火蔓延,同时应对邻近罐体实施从上至下的全方位冷却。冷却时要注意保持距离,充分利用固定式、移动式水炮与泡沫炮,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展开进攻,为防止物料泄漏燃爆对消防车辆和作战阵地构成威胁。
2、关阀堵漏。石油化工火灾扑救中,必须及时断绝可燃物的供应与泄露,关阀堵漏是减轻石油化工火灾危害的有效手段。在关阀堵漏时,须首先找到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在其指导下摸清阀门位置、关闭措施、物料流速等,堵漏时要根据泄漏装置的具体情况,选配合适的堵漏工具,运用正确的堵漏方法。关阀堵漏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并在水枪掩护下进行,如遇突况应第一时间及时撤离。
爆炸现场处置方案范文2
关键词: 地铁现场应急处置模块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The exploration into the modularized management of the emergency response measures in metro stations
Xiao Ha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corporation of Tianjin Metro,300222,Tianjin/Engineer)
Abstract:The leading position of railway transit in relieving travel stress attracts extensive attention on the safety of subway.The capacity of emergency response of metro stations makes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emergency handling result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mergency response measure in subway stations of Tianjin Metro,and proposed the modularized management of emergency response measures,which provides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at network operation age of metro lines.
Key words:Metro, Emergency Response, Modularized Management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目前各大城市均通过修建地铁来缓解路面交通压力。天津地铁也通过发展,从单线独立运营进入到了联网运营的模式。地铁联网运营后,主要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日均客流量大。二是安全要求非常高。三是应急救援难度大。如何快速、高效的应对突发事件,行之有效的开展现场处置工作,将损失降到最低,成为车站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地铁车站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管理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说,培训效果差,缺少横向联系等。需要通过分析每个处置方案,形成行之有效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管理体系,全面推动地铁网络化运营安全工作。
一、现阶段,地铁车站现场处置方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地铁可能会遇到很多的突发事件,地铁车站针对每种预想的事件都进行了分析研判,针对每一种可能发生的事件制定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最终形成了几十个现场处置方案。这些方案基本上涵盖了地铁各类突发事件,但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问题与不足。
1.1现场处置方案缺少横向联系
各个方案自成体系,仅仅针对可能发生的一种事件进行了预案设计,缺少在单一场景下,多问题并发处理的设计。有些方案在并发处理过程中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
1.2培训难度大
员工对现场处置方案的掌握程度最终决定应急处置的效果。庞大的现场处置方案体系,在培训与分享上产生极大的工作量。且在培训时,容易被预案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影响在多问题并发处理时的决策,阻碍了员工的交流沟通。
1.3不容易对现场处置方案进行修编
随着一些流程的更改,现场处置方案需要全部修改。如上报流程若发生了变更,那么所有的现场处置方案关于上报流程均需要重新修编,修编工作量较大,容易造成修编不及时。
二、地铁车站现场处置方案模块化管理的思考
2.1 模块化管理
所谓模块化管理,就是将应急情况下中所涉及到的技能和现场处理方法的所有要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能够符合现场实际操作的子系统,将这个子系统作为通用性的模块与其它的模块进行多种组合,构成一个可以应对现场突况的现场处置方案。
由于使用模块化的模式,每一项操作或每一个步骤都是单独的模块,极大地方便了车站现场培训工作。针对整个现场处置方案的培训,也可以由原来整体方案的培训向业务技能掌握和现场实操能力培训方面转变。同时由于各个流程均是单独的模块,在模块修改方面也方便简捷。
2.2 现场处置方案的模块化设计
为确保现场处置方案的有效可行,必须对可能发生的现场情况进行分析,要充分考虑包括人、环境、设备三大要素。因为现场的突发事件不可预测,每一件突发事件也不可能按照我们现场处置方案设想的方向发展,所以在现场处置方案的管理中,更应该注重方案的现场实际可操作性。
我们可以将突况下各个岗位所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分类,形成各个岗位不同的模块。同时总结在各种突况下各个岗位操作的异同,将相同的进行合并,从而形成岗位的通用模块。如在遇到火险或爆炸这两种突况下,都需要在出入口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引导乘客疏散,阻止乘客进站。那么针对客服中心岗位的工作人员疏散乘客的标准流程就可以形成一个标准的模块,各种预案中涉及到乘客疏散的情况,都可以使用该标准模块。
针对设备操作等专业性比较强的操作时,可以独立设置模块,针对各个突况下需要启动的设备进行合并,形成设备操作的单独模块。
通过整理,可以将现场突况下的应对方式形成规范的模块。每一个现场处置方案都是多个模块的有机组合,在遇到意外情况下,可以随时启用其他的应对模块,从而做到现场情况的有序应对。
2.3现场处置方案模块化管理的远期设计
目前现场处置方案模块可以通过人为的组合实现。随着大数据的推广应用,在后期模块化管理模式中,可以引入计算机辅助系统,通过匹配参数的形式,将突况的场景进行参数设定,通过计算机计算,在模块库中自动筛选匹配模块,最终形成现场处置方案,并细化形成各岗的处置方案,下发到各个岗位,有效提高现场突况的应对能力。
三、总结
天津地铁现场处置方案涉及到多个专业,多种不同情况,现场的处置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本文通过分解突况下的处理方式,创造性地提出模块化管理的新模式,通过不断扩充模块,合理调配模块的组成,形成有效的现场组织模式,可以有效应对突况,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宇.地铁网络化运营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8):111.
爆炸现场处置方案范文3
[关键词]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154
[中图分类号]D922.1;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2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污染突发事件的次数频繁化、危害严重化、类型多样化以及范围扩大化等特点愈益明显。其中,石油污染物导致的水环境破坏越发频繁,且性质复杂,治理难度较大。2013年11月22日,发生在青岛市黄岛区的输油管原油泄漏在极短时间内沿雨水管道污染了胶州湾,引发了严重的水污染事件。尽管事后进行了紧急处理,但由于应急评估不准确、应急方法不到位等局限,其治理速度和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应从该事件中吸取教训和经验,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机制,做好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理的有效结合。
1 黄岛输油管线泄漏爆炸水污染事件追溯
2013年11月22日凌晨3点,中石化输油储运公司潍坊分公司置于青岛市黄岛区斋堂岛路和秦皇岛路交汇处的输油管线突然破裂,所泄漏的原油进入到市政排水暗渠。相关人员发现后紧急关闭输油阀门并开展处置工作,但未能制止事故发生,当日上午10时30分,所泄漏的油气遇火花发生爆炸,并同时于胶州湾入海口的海面发生爆燃。从原油管线发生泄漏到管道爆炸时间达8个多小时,期间由于海水倒灌,排水暗渠中的原油和气体不断扩散,使得爆炸影响范围极大,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5 172万元。
爆炸发生后,青岛胶州湾沿岸较大范围出现突发性水污染。经海上12处的现场布点检测,发现23日海面有较大范围不均匀分布的油膜,临时搭构的围油栏之中2个布点有着较高油膜密集度,污染程度较高,经过处理,尽管围油栏外的石油污染物的浓度有了明显下降的趋势,但在检测中发现距离岸边分别是50米、100米、300米和600米的海面仍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情况明显超出国家规定的海水水质标准。24日上午,海面风浪进一步影响了胶州湾海面的油膜分布和浓度,在风浪的顶托下,水域中部的油膜向沿岸靠拢,导致岸边出现片状油膜,距离排放口岸西北方100~3 000米的水域出现污染物超标,给水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
2 黄岛输油管线泄漏爆炸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问题分析
2.1 水污染的危害
污染物进入水环境之中不仅直接降低甚至破坏水体质量,还会间接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相关水环境的动植物生态状况,进而对工业生产及农业、渔业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其中,不同的污染物所形成的水污染问题存在差异。以黄岛输油管线泄漏爆炸水污染事件为例,其主要污染物是石油原油。石油污染物作为污染范围大、危害程度高、处理周期长的工业污染物,对水域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较传统污染物更为明显。石油物质成分复杂,其中含有烷烃、芳香烃等具有毒性的碳氢化合物,主要给水环境造成以下危害:一是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海洋生物,造成大范围鱼类死亡和水体植物死亡,甚至因长期粘附而造成物种灭绝;二是覆盖形成大面积油膜,使得被覆盖范围的海洋生物因缺氧而致死,同时给船舶航行带来不利;三是石油中难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将长期存留在水环境中并进行不断的富集,最终危害生物链。
2.2 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黄岛输油管线泄漏爆炸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其应急处置机制不完善,在隐患排查、应急评估以及应急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2.2.1 隐患排查不深入
由于缺乏高度重视的事前监测排查意识及资源支持,水污染突发事件的隐患排查工作并不深入,部分人员对监督检查工作不彻底,给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从黄岛输油管线泄漏爆炸而造成的水污染突发事件来看,调查报告披露了中石化潍坊输油公司曾于2009年、2011年、2013年对东黄输油管道的防腐情况进行了3次检查,但并没有及时发现部分管道存在的腐蚀问题,导致东黄输油管道的隐患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同时,管道维修工作也存在不完善、不彻底的问题。2011年,潍坊输油公司对东黄输油管道的外防腐层进行大规模修理,但由于前期排查不彻底,使得修理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覆盖,导致后来发生泄漏爆炸的15公里管线并没有得到维修,外防腐层的情况仍进一步恶化。此外,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油区工作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对输油管道的监督检查也不完善,其中于2013年开展的管道保护专项整治,虽前后进行了6次检查,但仍未能及时发现附近道路施工对东黄输油管道安全的影响。
2.2.2 应急评估不准确
事故的应急评估是应急方案设计及后续紧急处置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影响到时间、人员及具体处置方法的安排,但从黄岛输油管线泄漏爆炸而造成的水污染突发事件来看,有关部门在应急评估方面仍有待完善。调查报告披露,该输油管道的主要责任单位潍坊输油处以及中石化管道分公司等对原油泄漏数量的判断失准,对原油泄漏爆炸的风险判断也出现了偏差,最终因没有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而造成大范围的水污染。同时,部分单位出现漏报现象,没有严格按照信息披露要求及时向上级及公众报告黄岛输油管线的泄漏油品及数量,进而导致水污染紧急治理方案缺乏科学性,偏离了实际应急治污工作的需要。一些工作人员缺乏防止水污染意识,盲目使用非防爆设备进行作业,不仅严重违反工作规章,而且延缓了水污染治理。此外,有关单位受信息传递、信息分析等能力的局限,对突发性事故的发展趋势判断失误,导致没有及时调整应急处置方案,使得水污染事件没有得到科学的处置。其中,在黄岛输油管线泄漏爆炸这一事件中,油区工作办公室和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没有准确判断该突发性事故的发展趋势,对于原油沿排水暗渠蔓延扩散,以及沿海大范围油膜覆盖等情况没有科学的预判,使得资源调配欠缺,导致胶州湾海域中间及其他区域的水污染紧急治理效果较差。
2.2.3 应急方法不到位
水污染突发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应急方法是影响到水污染事件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但在目前不少的突发性水污染治理中仍存在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缺乏充足的应急处置资源。不少地区的水资源检测专业人员较为缺乏,如青岛市在爆发黄岛输油管线泄漏事件后,在海上布点进行石油类项目监测时,需要由上级政府调配专业监测人员及资金、设备等,才能完成海面油膜浓度的紧急检测,这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周转时间,降低了应急处置的实效。二是缺乏先进的应急处置方法。由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往往具有难控性、复杂性以及多变性等特点,其应急处理也需具有快速性、准确性和灵活性,才能有效应对污染事态的发展。但目前国内不少地区仍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突发性水污染处置方法,一旦出现水污染事件,便沿用自身所熟悉的传统处理方法,导致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效率较低。
3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建议
3.1 构建防控网络,完善隐患排查工作
深入而彻底的隐患排查工作是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事前策略,对避免发生事故有着重要意义。有关部门不仅要提高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防治的意识和能力,还应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建立群防群控系统性网络,全面加强水环境的监测管理。这一防控网络应包括环保、住建、安监、海事、运输以及自来水厂等方面,涵盖与水环境相关的各个部门单位,形成责任安全监管网络。在各司其职的同时,相关部门应提升信息共享和资源共用的程度,提高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对能力,也为制定应急方案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撑。同时,对防控网络每一个环节的隐患排查及维修等工作进行监督,如水源上游的化工企业的生产、存储安全性、输油管线的防腐保护安全性等。通过对各环节进行定期的、彻底的检测,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全面优化水污染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减少事故的发生。
3.2 整合预测资源,完善应急评估工作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评估一般包括污染物时空分布预报与总量核算、事件影响评估、生态风险评估、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估以及生态经济损失评估等方面,根据各项评估而落实的应急方案则包括事件应急监测、城市安全供水应急净化、污染底质修复以及跨界流域水环境治理等。由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具有复杂性和难控性,有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按实际需要增添应急执法车辆、现场快速检测仪器设备等基础装备,并对当地水环境情况及应急控制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开展预测评估的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还应综合水利、建设、环保等相关部门,针对不同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开展专业培训、现场指导以及模拟演练等,以切实提高对突发事故的紧急应对能力。
3.3 优化处理工艺,完善应急处置工作
水环境污染物的紧急净化和跨流域水环境紧急治理是降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危害的重要途径,其处理工艺和技术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有关部门应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及污染范围,综合多种因素选择紧急处理工艺,提高紧急治污的能力。以黄岛输油管线泄漏爆炸而造成的水污染突发事件为例,有关部门可选用以下这些工艺治理石油导致的水污染。
一是石墨应急处理工艺。当使用石墨进行石油类水污染的治理时,石墨的吸附率会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因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对高浓度的石油污染物进行有效治理。同时,由于石墨的疏水能力较差,其吸附能力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水环境温度较低时,石墨更能发挥其吸附净化的能力。此外,石墨还受水体振荡速率的影响,振荡速率提高,石墨的吸附净化能力下降;水体振荡速率下降,则石墨吸附净化能力提高。为此,当发生突发性石油类水污染的环境石油浓度大、温度低、水体振荡速率小时,可选用石墨应急处理工艺。
二是活性炭应急处理工艺。活性炭呈黑色颗粒状或粉末状,是无定形碳。当采用活性炭浆液进行突发性石油类水污染治理时,浓度一定时,活性炭时间越长,其吸附净化的能力则越强,可以长久有效地降低石油类污染物。因而活性炭应急处理工艺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①处理程度高,能有效降低被污染水域的TOC及BOD,使得水质接近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②应用范围大,不仅能处理石油类突发性水污染,还能有效降解部分微生物,进一步净化水体环境。③适应能力强,能灵活应对有机物负荷及水量的变动,使得紧急治污效果更为稳定。④利用程度高,活性炭价格低廉且在净化被污染水体后可进行回收,管理技术要求较低。为此,有关部门应深入研究活性炭应急处理工艺,结合当地水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活性炭应急处理方案,提高突发性水污染处置能力。
4 结 语
水污染突发事件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稳定产生危害,而且会给生态环境、动植物带来极大的威胁。有关部门应总结吸取以往处置突发水污染事件的经验教训,针对不同污染物引发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建立具有针对性和长效性的应对机制,从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理两个方面落实防治措施,完善隐患排查、应急评估以及应急处置等工作。面对水污染突发事件,不仅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力量,还应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等团体的积极性,提高技术研发的创新性,使得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魏沁汝,李杉.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多米诺效应分析[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4(9).
[2]王旭,罗彬.突发性石油水污染的应急水处理技术[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3]刘冬华,刘茂.危险品道路运输泄漏引发水污染事故的定量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12).
[4]陶亚,任华堂.突发水污染事故不同应对措施处置效果模拟[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3(4).
爆炸现场处置方案范文4
——
消防员是这个世界上与我们关系最为紧密的危险职业之一,他们与死神的周旋也最容易让我们感动。他们面对危险奋不顾身的精神支撑,源自于对生命的尊重。同所有的危险不同,消防员面临的死亡威胁更加直接和猛烈,他们与火神战斗的结果就是:要么挽救更多的人,要么自身被火蛇吞没。
突发自燃 情况危急
2013年3月5日,兰海高速贵遵段上天气晴朗,微风习习,突然,在双龙寺大桥处(距乌江特大桥200米),一辆(车牌为川S0739)满载20吨液化天然气槽罐车车头发生自燃,情况万分紧急。
该大型液化天然气槽车从四川达州驶向贵州贵阳方向,整车满载液氮冷却天然气,核定容积51.6立方米,核定载重为20550kg,由于事故地点处于高速交通要道,来往车辆甚多且在桥上,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接到报警后,遵义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迅速调集3个消防中队、1个政府专职消防队、8辆消防车、35名消防官兵和6名专职队员赶赴现场救援。天然气槽罐车发生自燃是在清晨6时许,仅仅10分钟不到,6时10分,乌江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就赶到现场,当时火灾已处于猛烈燃烧阶段,整个车头全部着火,熊熊火焰炙烤得槽罐车罐体通红,随时可能发生爆炸。
生死时速 协同作战
专职队6名队员冒着天然气槽罐车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采用单干线出1支水枪迅速将槽罐车车头明火扑灭,及时有效地避免了爆炸事故的发生,防止了灾情的扩大,为后续救援力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后,前来支援的遵义县消防中队到场,大队指挥员果断下令,全体战斗员加强个人防护,设置观察哨监视险情,选择上风方向,立即出双干线3支水枪协同遵义县乌江镇政府专职消防队进行火灾扑救,同时组织到场的乌江镇派出所民警和遵义县高速公路管理局人员对事故路段临时进行交通管制,疏散无关人员到500米以外,并拉出警戒线。经过消防队伍的协力配合扑救,6时50分,火势基本得到控制。
7时15分,支队全勤指挥部、红花岗区南岭路消防中队3辆消防车、15名消防官兵和汇川区特勤中队两辆消防车、9名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成立现场临时指挥部,接管现场指挥,并向省消防总队、市人民政府、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就事故情况和处置进展情况及时进行了汇报。
8时20分,总队领导第一时间指示参战官兵要确保安全,处置过程中,现场必须采取冷却和监测措施,并要求一定要设置观察哨,随时监视险情,在处置险情时要选择上风或是侧风方向。按照指示,支队现场指挥部合理部署力量、加强安全防护,利用遵义县消防中队移动泡沫炮和特勤中队消防机器人对事故车辆和天然气槽罐进行冷却,掩护燃气公司专家和技术人员事故车辆进行处置。同时,现场指挥部组织精干力量再次全面勘察事故车辆,确定无复燃和爆炸等危险后,尽快放行和疏导被堵车辆,联合交警设立警戒,分流过往车辆,迅速出台事故车辆转移和清障方案,调集大型吊车、清障车、环卫车辆前来增援。
9时40分,堵在事故后方的车辆被全部放行并安全通过。指挥员决定对贵阳往遵义方向的车辆开始临时交通管制,范围在5公里以外。同时利用消防机器人出水保护,吊车和清障车交替作业,对在灭火过程中烧毁的牵引车车头进行拖离,重新调度同型号的牵引车头拖离天燃气槽罐。
11时50分,燃气公司技术工程师、重型拖车维护保养服务站工作人员,对重新调派的牵引车与槽罐安装进行了安全检查,做出安全评估确保无误以后,指挥员决定在交警、高管和消防部门的协助下,护送牵引车将天然气槽罐运往遵义县液化气公司就近卸载。
英勇顽强 险情排除
爆炸现场处置方案范文5
为认真贯彻落实《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浙江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法(草案)》等,为了维护行政中心的治安秩序,预防违法犯罪事件和灾害事故,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保障行政中心机关的正常办公秩序。当突发事故发生时,充分发挥现有设备设施的功能,人员相互配合协调,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生命财产免受、少受损失,特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启用
当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本应急处置预案;当事故发生时,现场指挥员认为需要启动应急预案时,启动本预案。
(二)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行政中心遭到恐怖袭击、重大盗窃破坏案件、重大伤(亡)人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
(三)组织体系
1、指挥组 指挥:机管局局长;常务副指挥:分管安全副局长;副指挥:机管局其他副局长。
2、监控中心组 组长:保卫科长;人员:监控室值班人员。
3、安全保卫组 组长:警务室负责人;副组长: 保安中队长;人员 :警务室和保安中队其它人员。
4、设备保障组 组长:综合科长;副组长:服务中心主任;人员:设备维修组人员。
5、伤员救护组 组长:办公室主任;副组长:办公室副主任;人员:办公室其它人员和驾驶员。
6、后勤保障组 组长:接待科长;人员:食堂工作人员。
7、机动组 组长:财务科长;人员:局其他人员。
二、各小组职责
1、指挥组:统一布置反恐怖情报信息的搜集和安全防范工作;布置重大事故预防工作措施;落实上级精神;组织人员,调配力量对突发事故在第一时间采取积极有效的应急措施,防止事态发展;制订事故处理方案,进行事故处置;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和上级领导汇报事故情况;配合公安局和其它职能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提供事故报告。
2、监控中心组:当突发性事故发生时,及时向“110”报警(必要时向“120”报警)、向主管局领导、保卫科长和中队长报告;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保安中队应急预案);在中队长和保卫科长、局分管领导到来之前,利用监控设备对事故进行跟踪监控和刻录;调集保安力量,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置,控制事态发展。
3、安全保卫组:按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展开工作(保安中队应急预案);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置,控制事态发展;组织人员抢救和引导人员疏散;对现场实施警戒,保护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4、设备保障组:按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领导小组的要求运行设备,确保中心设备安全运行。当接到灾害性警报后,对行政中心内设备作全面的检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按有关要求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5、伤员抢救组:对伤员及时进行救治,及时与“120”急救中心联系,做好伤员护理人员的安排。
6、后勤保障组:根据指挥组工作要求,做好物资、经费、人员、车辆的保障;做好人员的接待和联络工作。
7、 机动组:按照现场指挥员的要求做好其它临时性应急工作。
三、组织指挥机构
(一)火场指挥组。指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副指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主要职责: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是否启用应急预案,向消控中心发出启用指令,向上级领导汇报火灾情况;服从上级领导指挥,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和火情侦察,掌握火灾发展趋势,确定灭火工作方案;确定重要部位保护措施和危险品转移、重要物资以及设备抢救方案;在公安消防指挥员到达后,汇报灾情及现场情况,配合做好灭火救灾工作;火灾扑灭后,向上级安全主管部门提交火灾报告,分析起火原因,处理事故。
(二)灭火行动组。组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保卫科负责人;组员:市行政中心保安、义务消防队员。
主要职责:接到火警信号,立即携带消防器材赶赴火警现场查看,必要时破门,确认火灾,通知监控中心报警(或拨打“119”报警),组织人员利用现场消防设备设施、消防器材进行扑救,控制火势。
(三)疏散引导组。组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接待科负责人;组员:机关服务中心部分人员和1号、2号、3号桥各1名保安。
主要职责:按分工到达指定地点,引导人员疏散,维护现场秩序做好警戒工作,引导消防车进入正确位置。
(四)安全救护组。组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综合科负责人;组员:综合科、车辆中心和行政中心医务室人员。
主要职责:携带急救设施和物品,在生命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负责火灾现场人员与物资的抢救,做好伤员救治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出现人员伤亡时,及时与“120”急救中心联系,并做好伤员护理人员的安排,及时向领导汇报。
(五)通讯联络组。组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组员:办公室和消控中心值班人员。
主要职责:消控中心接到火警信号后,立即问清报警点现场情况;通知附近保安人员及时到现场查看情况;确认火灾发生的,立即向“119”报警;及时向火灾发生单位领导、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保卫科负责人和分管局领导报告;接到应急预案启用指令后,通知义务消防队员到达指定地点;通过广播,引导人员利用安全通道迅速疏散进入安全区域;做好火警记录和与上级、部门单位的联络工作。
(六)后勤保障组。组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科负责人;组员:机关服务中心人员。
主要职责:做好物资保障;做好伤亡人员家属联络和接待工作。
各小组依照各自职责,合理安排值守人员,确保24小时均有人员备勤,切实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五、突发事故共同应急处置程序
1、无论在任何时间和场所、任何人一旦发现发生突发性事故时,立即把现场的基本情况和地点通知监控中心。
2、监控中心接到事故情况报告后,及时向“110”报警;向主管局领导、保安科长、中队长报告。按相应的(保安)应急方案调配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通知事故相关单位主管领导和当事人。
3、局领导、保安科长、中队长和相关人员接到通知后,设法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了解情况,组织力量,对事故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进行事故处置。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
4、设备控制中心接到事故情况报告后,对需要切断电源的事故现场(火灾、爆炸等现场)立即切断电源,对需要提供应急照明的事故现场提供应急照明;按现场指挥员的要求运营设备。
5、公安机关到达现场后,现场指挥员汇报相关情况,共同制订处置方案。
6、现场指挥员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供事故报告,对事故做出处理。
六、 不同事故的应急处置秩序:
(一)恐怖袭击事件的应急处置秩序:
1、当接到恐怖袭击信息情况应急处置
保卫科收到恐怖袭击行政中心信息时,及时向市反恐怖领导小组、公安部门、局领导汇报情况,增加安保力量。组织保安加大对行政中心的巡查力度,严格登记工作,加大对可疑人员的备查,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
2、当遭到恐怖、爆炸情况应急处置
爆炸引发火灾按消防预案处置;内部人员受到生命威胁的,附近保安在第一时间利用钢叉设法制服恐怖分子,并通过呼叫附近人员协助制服,警务室人员听到呼叫,迅速穿带防身器材(七件套)赶赴现场,制服恐怖分子;恐怖分子较多一时难以制服的,要集中一切力量,利用一切有利因条件,对恐怖人员进行围攻,设法拖延时间,为公安处置争取时间;注重身安全;迅速组织力量抢救伤员、疏散人员;加强对敏感人员,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和重要设施的控制,严防恐怖分子的连环袭击,严防次生灾害发生;组织力量防范和打击趁机抢劫、盗窃、制造恐怖气氛、骚乱等犯罪活动,全力维护机关工作秩序。
3、遇到广场自焚情况应急处置
遇到自焚情况,可用自身衣服合力将其裹灭;当听到自焚呼叫后,其他保安要携带灭火器赶赴现场,进行灭火,并报120及时将罪犯送医院进行救治。
4、遇到车辆冲击大厅情况应急处置
汽车冲入主楼大厅为恐怖袭击行政中心,防止爆炸和汽车伤人为重点,应迅速疏散人员,按消防疏散方案疏散人员。
(二)盗窃破坏案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置秩序:
接到盗窃破坏案件发生通知时,应及时通知1号桥、2号桥、3号桥关闭大门,严格控制人员出入行政中心;监控中心利用监控设备对中心内全面进行监控跟踪;保安人员按应急预案展开巡查,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报告并协助公安人员进行围捕;提供相关信息,配合公安局对案件进行侦破。
(三)伤(亡)人事故的应急处置秩序:
1、当出现人员伤(亡)时,第一时间对受伤人员进行应急救治;组织人员,进行抢救;组织保安保护事故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提供相关信息,配合公安局对事故的侦查;成立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制订事故处理方案,向上级提供事故报告;落实上级有关工作指示。
2、突发伤(亡)人事故发生时必须注意事项:
(1)突发事故发生时,所有人员不要惊慌,保持冷静,按相关预案秩序进行处置。
(2)对犯罪分子进行追捕时,必需携带防身器材,协同出击,注重自身安全。
(3)一旦出现人员伤亡,必须救人为先。
(四)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秩序:当接到台风和其它灾害性事故警报后,及时组织人员,对行政中心的设施、设备作全面检查,必要时对设备设施进行固定和加固,消除安全隐患;做好抗灾准备,在人力、物力上确保抗灾需要,必要时成立抢险小组。通知各单位加强值班,保安人员加强巡逻,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灾害警报解除后,组织人员对行政中心内的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预防次生灾害发生,及时修复损坏的设备设施,确保行政中心正常运行。
(五)重大火灾的应急处置秩序
1、发生重大火灾的立即启用应急预案;发生火灾后在较短时间内无法扑灭有扩大趋势的,现场指挥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启用应急预案。
2、灭火力量和处置步骤
(1)灭火力量
第一灭火力量:任何人员发现火灾后应立即呼叫附近人员参与灭火救援,火灾现场或附近区域的人员听到呼叫后应立即赶往火灾发生地点,在1分钟内组成第一灭火力量。
第二灭火力量: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人员和各单位义务消防队员接到消控中心值班人员通知后向起火部位集结,在3分钟内组成第二灭火力量。
(2)处置步骤
第一灭火力量处置步骤:
①距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最近处的人员,立即按下按钮或拨打电话通知消控中心值班人员;
②距起火点最近的工作人员利用附近的灭火器、消火栓等设施器材进行灭火;
③距安全通道或安全出口最近的工作人员立即组织人员向安全地点疏散;
④距排烟开启装置最近的工作人员打开排烟设施。
第二灭火力量处置步骤:
①消控中心值班人员在接到报警,立即按照相应处置程序确认火警后,迅速通知各单位义务消防队员向起火部位集结,同时拨打“119”电话报警,及时启动相关建筑消防设施。
②消控中心值班人员启动应急广播,向各区域人员通报火灾信息,引导大家有序疏散。单位疏散引导人员通过呼喊等方式通报火情,告知各楼层人员及时疏散。
③第二灭火力量到达现场后,迅速组成灭火、抢救、疏散和警戒等工作组,其中灭火行动组负责利用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设备进行灭火;安全救护组负责携带抢险工具抢救周围受伤人员以及贵重物资;疏散引导组负责引导被困人员从最近的安全出口撤离;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警戒,设置隔离区,维护现场秩序。
(四)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1、报警电话
火警电话:119
①行政中心报警电话(消控中心):
② 严禁乱发警报或报警信号,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③所有报警信号无论真假,均按预案规定处理。
确认误报的,立即解除警报并通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保卫科和分管副局长。
2、报警程序
①发现火灾立即报警。
②火灾发现人根据火势判断采取适当的报警方式,如未发现浓烟应拨打消控中心报警电话,如火势较大应立即按下报警按钮或拨打119火警电话,同时通知消控中心值班人员。
③报警时应沉着冷静,向接警人详细提供火灾的准确位置、什么物质着火、有无人员受困、目前火情火势情况等相关信息。向消防部门报警还应报告起火单位的准确地址并按照消防部门的指示通知人员到主要道路上去引导消防车进入。
3、接警程序
接警人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详细记录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所属部门、接警时间、火灾准确位置、目前的火情、火势与现场情况等相关信息。
4、消控中心自动报警显示报警,应立即将确切位置通知保安查看。
5、火警确认后,应立即向领导报告,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联络灭火、疏散、救护等各小组。
(五)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火灾发生处附近工作人员在保证个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义务就近使用消防设施、器材展开初起火灾的扑救工作,尽力控制火灾的蔓延,保持同监控中心或值班室的联系,等待相关人员的到来。
2、灭火行动组接到消控中心通知后应立即携带灭火器材赶赴火场,了解事故的详细情况,在事故发生区域人员的协助下有计划的展开灭火自救工作,同时迅速关闭该防火分区的防火隔离设施。
3、当接到撤离的命令后,灭火行动小组应协助疏散小组进行人员的疏散,并一起撤离出火灾现场。
4、消防部门人员赶到火场后,灭火行动组应配合消防队员进行供水、灭火。
(六)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1、火灾发生处附近工作人员在保证个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义务对受火势威胁并有可能导致火势进一步扩大或爆炸的物品、重要的文件档案、受困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2、着火区域疏散小组人员应根据火场情况,迅速作出立即疏散或等待值班领导疏散命令。
3、单位负责人得知火场的情况以后,必须立即作出是否进行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疏散决定,并尽快传达给疏散区域疏散小组人员。
4、消控中心或值班室通过广播向疏散区域人员发出应急疏散命令,宣布疏散顺序:(着火房间、着火层、着火上层、着火逐上层、着火层下层)如火灾有向下蔓延趋势再考虑疏散着火层下层,逐下层,并指导疏散区域人员疏散路线方向、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并让不需疏散或未到疏散区域的人员保持镇定。
5、接到疏散命令后,各区域疏散小组成员应立即携手电筒或应急照明灯,打开每个房间的门,引导、帮组区域人员撤离到疏散集结地集中,而后对每个房间认真检查,确认无人后,锁上房门,并做好记号。
6、各区域疏散小组成员按照广播指示的疏散次序引导区域人员有序的从安全出口疏散,对受伤和情绪不稳定的人提供帮助,到达安全地点时要注意清点人数。
7、疏散区域外部疏散小组成员应打开安全出口,清理疏散通道上的障碍物,携带应急照明设备指引疏散方向。
8、维持现场秩序。
9、到主要路口去引导消防车进入火场。
(七)通讯联络、安全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通讯联络人员在做好接警处理的同时,保持与报警人员的联系。
2、通讯联络人员在证实发生火灾后应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并报警,同时通知各行动小组进入火场。
3、通讯联络人员应通过广播传达疏散或撤离命令,与各区域保持联系,指引各个区域进行紧急疏散。
4、详细了解火场发展形势,传达作战力量部署命令。
5、安全救护人员应尽力对受伤人员进行一定的治疗。
6、注意事项
①火灾发生时,所有人员必须保持镇定,听从指挥,依照本预案规定程序处理。
②火灾发生时电话仅供应急使用,无关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③疏散时,严禁使用电梯 。(火灾发生时,电梯将迫降至底层)
④一切自救必须本着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切勿作个人冒险。
⑤在生命安全未受到威胁时,应坚守各自的岗位,尽力控制火灾的蔓延直到相关部门人员赶到,并详细汇报最新进展情况。
爆炸现场处置方案范文6
关键词:长江水域 船舶溢油 应急预案
船舶溢油应急反应组织指挥系统
防止船舶污染是长江水域搜救中心的重要工作,为建立和完善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体系,明确有关部门和单位职责,本文重点探讨船舶溢油应急反应组织指挥系统、溢油应急反应预案流程、溢油应急反应通信联络流程等。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由海事局、安监局、渔业局、环保局、港航局、公安局、交通局组成。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事务。应急反应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除要求报告人对溢油的泄漏和扩散等情况继续报告、保持联系外,应根据情况及时落实溢油规模和潜在的风险,并对以上信息进行分析、总结,确定是否需要启动《预案》。应急反应副总指挥根据对事故的评估结果,立即组织进行应急反应行动的策划,并形成应急反应决策方案报总指挥决定。长江水域船舶溢油事故发生时,按照《预案》迅速、合理地进行应急反应,各部门合作协调有序,及时有效地控制、清除溢油,迅速有效地保护人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资源,减少污染损害及因此引发的其它环境及社会影响,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船舶溢油应急反应组织指挥系统如下图1所示。
1、应急反应预案流程
现场指挥部应根据污染事故的具体情况和调用的应急力量与设备,听取专家咨询组的意见,制定应急行动方案,采用可行的应急处置对策与措施。总指挥对应急反应指挥部提出的应急反应决策方案进行审查决策,决定最终的应急反应行动方案。现场总指挥明确应急行动方案、行动计划、行动组织形式、行动要求、作业安全、卫生规定以及作业期间的联系沟通方式后,应监督、收集应急行动情况并进行评估,以便调整应急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监督、指导应急队伍的行动和行动计划的落实;检查现场安全和卫生制度的执行情况;对投入的人力、设备器材进行管理,组织做好有关取证与工作记录,评价清除效率。溢油应急反应预案流程如图2所示。
2、溢油源控制与污染物处置
在对溢油采取围控和清除等措施之前,首先应采取控制措施来防止或阻止溢油的进一步溢出,防止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控制措施包括堵漏、转驳、船舶拖运、防火灭火等。应急行动针对油类污染和化学品污染应采取不同的处置对策与措施,油污处置措施通常包括污染监视监控、泄漏控制、回收污染物处置、现场焚烧、生物降解、使用消油剂等;化学品污染处置措施通常包括紧急疏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监视监控、人员救护、泄漏控制、污染物清除、回收污染物处置等,针对具体的污染物还应有针对性的处置措施。
负责溢油围控和清除的单位在现场指挥的指挥协调下,按照应急反应行动方案确定的溢油处理措施如喷洒消油剂、使用围油栏和撇油器、进行现场焚烧等方法开展水域溢油应急反应行动。所回收的污染物,以及因清除回收工作产生的污染物临时储存后由指定单位负责接收和处置。
3、岸线敏感资源保护
如果现有资源不足以对相关水域环境资源敏感区域提供有力的保护,必须按照优先保护次序对敏感资源区域进行优先保护,现场指挥必须根据情况及时提出优先保护方案的建议,向应急反应指挥部报告。优先保护方案由应急反应指挥部根据专家组的建议,并考虑以下因素决定:该区域可能遭受污染损害的程度;保护敏感区域可能取得的实际效果;污染清除工作的可能性和难易程度;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通信及监视与监测系统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立固定电话2部,移动电话1部,卫星移动电话1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立无线电高频电话2台,09和16频道上常开。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安装性能良好的台式电脑2台,一台用于安装溢油应急地理信息系统(OSCR),一台用于溢油应急信息共享系统的安装与网络维护。同时配备齐全的数据接口与外部设备。现场指挥人员通讯设备:卫星移动电话1部,移动电话1部,无线上网笔记本电脑一台。以上设备由现场指挥人员赴现场时携带,用于现场与应急指挥部的通信联络,以及将现场情况(包括图像、图片资料)传输至应急指挥部。溢油应急反应通信联络流程如下图3所示。
监视与监测系统在发生重大船舶污染事故时可充分利用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等手段获取卫星监视数据。监视监测组负责组织应急行动时的船舶污染监测,确认污染影响范围和污染程度,对污染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将评价信息及时传递给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预测系统利用计算机分析与预测等科技手段,并将评价信息及时传递给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溢油应急技术评估中心
船舶溢油应急技术评估中心对污染事故进一步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的类型、发生事故的可能原因和可能的事故等级;事件可能引发的灾害性事故,如火灾、爆炸以及事件可能对公共安全产生的威胁;溢油事故对环境敏感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事故可能造成的其他污染损害;事故地点、现场水域状况、气象情况以及组织开展应急反应的安全、技术条件;优先保护次序和溢油清除策略以及对事故做出有效反应所需要的资源概况;可供选择的建议性的溢油应急反应实施方案。运用两个数据库及系统的模拟功能对事故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进行模拟;组织专家组有关成员对事故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事故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与预测。
参考文献:
[1]刘文全;贾永刚;寇苗;卢芳;渤海石油平台溢油清除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02期
[2]赵文朋;船舶溢油应急决策系统软件集成性的实现[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严世强,王辉,熊德琪,徐晓,李琼;基于GIS的溢油应急信息系统潮流快速预报及其应用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4]高思福;关于建立渤海海面防止船舶污染立体监测体系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