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经济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经济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经济调查报告

乡村经济调查报告范文1

一、概念说明和理论假设

(一)主要概念说明

1.小城镇。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主要是指建制镇,包括县城所在地的城关镇,不包括非建制的场镇或集镇。

2.乡镇企业。这里是指乡镇集体、村和村民小组、乡村联户和农户个人投资兴办的各种经济类型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包括虽然领取的是农村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但雇工8人以上的企业。

3.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里指中国农村中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本文所指绵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用已经外显的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从业人员来代替,没有包括从事农业生产但利用不充分的隐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经济势差。这里是指居民现实或预期的收入差距。城乡势差是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镇乡势差是指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二)理论假设

第一,城乡势差与镇乡势差的大小决定农村劳动力的流向。第二,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制度条件的制约。第三,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的修复必须借助于大中城市的辐射或外资的刺激。

二、西部内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

(一)理论分析

在西方的人口流动理论中,刘易斯和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动的机制:农村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且收入水平低,从而对劳动力产生巨大的外推力;城市预期收入较高,对劳动力产生强大的吸拉力。这两种力量形成的合力可产生出类似于河水流动所仰赖的“势差”,且势差越大,流速越快;没有势差或势差太小,就不能或很难流动。

在农村的外推力一定的情况下,小城镇要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有比城市更大的吸拉力,形成比城乡之间更大的镇乡势差;如若不然,就只能通过行政的力量,在城乡之间筑起一个制度屏障,人为地阻断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而把他们圈囿在小城镇。

势差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预期收益。流动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直接成本,即迁徙费用;其二是机会成本,即劳动力流出所放弃的其它收益。预期收益由两个因素决定:其一是就业概率,其二是预期工资水平。农村劳动力总是选择成本低、预期收益高的地方作为流入地。

很显然,农村劳动力流入当地小城镇的成本是最低廉的,不仅迁徙费用很低,甚至可能是零成本,而且可以照顾家庭,不耽误农活,机会成本也很低。所以,如果单纯从流动成本方面来看,农村劳动力流向当地小城镇是最经济的。但是,从收益方面来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的小城镇产业水平低,就业容量很有限,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要求,就业概率很低,况且即使能够就业,其工资水平也明显低于大中城市。这样,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的差值即势差较小。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入大中城市,不论是直接成本还是机会成本都可能较高,但大中城市的就业概率和工资水平高于小城镇,城乡势差较大。所以,农村劳动力在选择流入地时,较多地选择大中城市,而不是小城镇。

(二)绵阳市的实证分析

绵阳市位于四川省府成都市东北110公里,幅员面积20249平方公里。根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数据为1997年1月1日的时点数),绵阳市有建制镇122个,农村住户人口417.6万人,除县城所在地的建制镇外,其余115个建制镇,平均每镇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镇区平均人口29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77人。

绵阳市农村住户的从业人员共有298.7万人,他们的从业分布情况是:农业从业人员238.9万人,非农业从业人员59.8万人。在非农从业人员中,在城市从业的有31万人,在农村从业的有28.8万人。在农村的非农从业人员中,有15.3万人被非农乡镇企业所吸纳,其中,有6.8万人分布在建制镇的乡镇企业,有5.1万人分布在自然村的乡镇企业,有3.4万人分布在非建制的场镇或工矿区等的乡镇企业。

1.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状况。很多学者和决策者都认为,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乡镇企业集中,而乡镇企业基本上是以农村劳动力为吸纳对象的(米增渝、邹范鸣,2002),所以,只要小城镇发展起来了,农村剩余劳力就会被其吸纳。但是,只要我们分析一下乡镇企业的分布状况,就会发现,靠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小城镇是不乐观的。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乡镇企业仅有7%分布在建制镇(米增渝、邹范鸣,2002),其从业人员只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20.8%(江涛,2001)。绵阳市的情况与全国其他省区不完全相同。绵阳市有乡镇企业3072个,其中,有1701个乡镇企业分布在自然村,占乡镇企业总数的55.4%;有1035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小城镇,占乡镇企业总数的33.7%;有36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大中城市,占乡镇企业总数的1.2%;有300个乡镇企业分布在集镇或工矿区,占乡镇企业总数的9.8%。从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看,绵阳市本地的乡镇企业只吸纳了15.3万人,占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25.5%。其中,小城镇的乡镇企业仅吸纳了6.8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1.3%(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2.27%);自然村、集镇和工矿区的乡镇企业吸纳了8.5万人,占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4.2%;绵阳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51.9%在大中城市就业。

小城镇是否能够通过集中分散于自然村落和小集镇的乡镇企业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呢?笔者对绵阳市T镇J村的一个砖厂的调查表明,该砖厂不愿建在更不愿搬迁到镇区的原因主要是:第一,镇区的土地占用费较高;第二,镇区没有可供掘取的荒地作原料;第三,镇区对污染控制较严格;第四,镇区的工资成本较高;第五,非正规制度的成本较高,人际关系复杂。笔者通过对绵阳市其它自然村的乡镇企业的调查还发现,它们不愿搬迁到小城镇的原因还涉及产权分割和归属、搬迁费用等问题。事实上,西部内陆地区分布在自然村和小集镇的乡镇企业,一般都有就地取材(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生产规模小、经营层次低、污染严重等特点,因而,这些乡镇企业最好的生存环境就是自然村和小集镇。如果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它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J村的砖厂老板就说到,如果该厂建在镇区,仅土地占用费和治污费两项就会置该厂于死地。所以,要把它们集中到小城镇去,困难是非常大的。

2.镇乡势差和城乡势差分析。如果能够缩小城乡势差并扩大镇乡势差,则不仅可以把“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把分散在自然村和小集镇的剩余劳动力吸拉到小城镇上来。然而,根据绵阳市城调队提供的资料,从1980年至1998年,城乡势差不论从相对数还是绝对数看都在不断扩大。尽管镇乡势差也再扩大,但毕竟小于城乡势差,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向仍然是大中城市。

如果以绵阳市1997年初小城镇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部剩余劳动力的比重(11.3%)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的就业率,以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重(51.9%)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率,并以此分别近似地代表小城镇和城市的就业概率,则会发现转移到小城镇的预期收益(就业概率×工资水平)仅为421.72元(以人均收入代替工资水平计算)。这不仅大大低于转移到大中城市的预期收益2476.67元,而且低于农村的现实收入1824元。即使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的机会成本为零,即每年仍然可以获得农村人均纯收入,1997年转移到小城镇的总预期收益也只有2245.72元;而转移到城市的预期收益既高出农村现实收入652.7元,又高出零机会成本的转移到小城镇的预期收益230.95元。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城市作为流入地,而不选择小城镇作为流入地。

三、小城镇的区位特征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性分析

笔者按距离绵阳市城区距离的远近,将小城镇分为3组:第一组,20公里以内;第二组,20公里至70公里之间;第三组,70公里以外。然后,笔者分别在3组中随机抽出3个小城镇,采用农业普查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来分析其区位特征与吸纳劳动力的相关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四、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办的机制缺陷的修复:大中城市的辐射或外资的刺激

从全国来看,苏南、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势头良好,不仅吸纳了大量当地和外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二元社会的一元化进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人们不难发现,除原有基础较好、起步早、得到过政策扶持外,它们更得益于当地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外资的刺激。苏南和苏北小城镇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正好说明这一点。苏南大中城市密集,大中城市通过对周边地区的投资、技术扩张和企业联营,发挥着巨大的辐射效应。苏南不仅受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带动,而且受上海大工业的强劲辐射;而苏北大城市稀疏,城市的实力薄弱,辐射效应差,这是导致苏南和苏北小城镇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刘葆金等,2001)。西部内陆地区小城镇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与苏北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

从绵阳市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小城镇建设仍然是政府行为,而非农民自下而上的愿望和自觉的行动。通常的做法是,在政府和地方部门的资助下,先搞好基础设施,再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农村人口到小城镇居住。这种在政府主导下的小城镇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基础十分薄弱,有镇无市的空壳现象比较普遍。2002年初,笔者对绵阳市区附近的3个小城镇进行了调查。W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从外观上看,该镇高楼林立,街道整洁,设施配套;但进一步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楼房是人去楼空,铺面关闭,商业萧条。例如,镇区红极一时的乡镇企业——饲料厂和印刷厂正频临破产;原来有一定优势的农产品集贸市场虽然被修葺一新,但摊位闲置,门可罗雀,全然没有年关的繁华景象。据当地官员说,Y镇是历史悠久的牲畜交易地。据说该镇每逢赶场时,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但笔者看到的牲畜交易地却是在陈旧的木板房之间的一条狭窄的街道,除街道两边屈指可数的店面外,几乎没有象样的乡镇企业。该镇区人口除政府、医院、学校的工作人员外,多为原来的场镇居民。近几年,该镇镇区几乎没有吸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以致于该镇至今没有一个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T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99年前要么到绵阳市区打工,早出晚归作钟摆式流动,要么远走他乡常年在外务工,要么留在本村在城乡之间搞贩运,很少流向镇区就业或定居。1999年以后,绵阳市区向外扩展,T镇镇区被划为经济试验区,这使该镇遇到了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笔者去该镇调查时看到了对比鲜明的两种景象:老场区冷冷清清,新场区一片繁忙。当该镇官员向笔者介绍情况时,从他的言谈话语中笔者可以感受到,他们对镇区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确实,我们没有理由不赞同该镇官员的憧憬,因为试验区建成以后,T镇镇区将与绵阳市区联为一片,届时,T镇将成为“城中镇”。当然,它也就不再具有一般小城镇的代表性了。

针对同样在距离绵阳市区20公里范围内的永兴镇和塘汛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笔者于2002年6月对两镇进行了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城市工业的辐射效应是小城镇发展和吸纳劳动力的关键,城市的辐射效应在点上的表现比在面上的表现更明显。也就是说,小城镇单靠城市的面上的辐射,其发展速度通常较慢;相反,如果城市大工业的触角直接伸向某一小城镇,该镇若能抓住机遇,则可能形成一个经济的生长点,从而会得到快速发展。永兴镇就是这样的例子。20世纪90年代初期,永兴镇的乡镇企业开始与市内几家大型国有企业联姻,生产配套产品。90年代中后期,该镇抓住在绵阳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长虹集团新区建设的机遇,使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直接为高新区内的企业(包括长虹集团)提供配套生产和服务,镇区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吸纳了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97年初,该镇有乡镇企业70个。其中,59个乡镇工业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该镇全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88.58%;分布在镇区的32个乡镇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该镇这59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65%。而塘讯镇在1999年以前则没有这样的机遇。1997年初,该镇有16个乡镇企业。其中,有乡镇工业企业14个,这14个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仅占该镇全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38.4%;镇区仅有3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仅74人。该镇有一个建筑类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1万人,占该镇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60.44%,但该企业并没有建在镇区,而是在绵阳市区,所以,它对镇区的发展和直接带动的作用不明显。

通过调查笔者还发现,很多学者所认可的小城镇第二产业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吸纳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观点,在绵阳市小城镇的现实中很难得到验证。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城镇的规模较小,常住人口少,多数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是“离土不离乡”、早出晚归的农民,第三产业缺乏服务的对象,故其从业人员的比重很低。像永兴镇这样发展较好的小城镇,其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也仅有79人,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1.59%。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小城镇的辐射源——城市工业相对落后,辐射力较弱,因此,多数小城镇不能直接得到城市工业的带动,外资刺激的可能性则更小。所以,要修复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尚需时日。

五、结论与思考

我们必须承认小城镇建设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等基础较好且有外力刺激的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那里,小城镇不仅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而且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那里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应已经边缘化了的西部内陆地区呢?对此笔者表示怀疑。

对于广大的西部内陆地区而言,由于大中城市的密度较小,实力相对较弱,而小城镇的数量多,并且很分散,能够直接得到大中城市辐射的小城镇毕竟是极少数,所以,绝大多数小城镇的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正因为如此,缺乏产业支撑的小城镇自然不能很好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更难吸引农民去定居。

再则,随着我国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和城市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流动的制度屏障正在逐渐消除,从而为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制度条件。同时,随着农民驱利避害的市场意识的增强,其流向的选择也更加理性。

乡村经济调查报告范文2

XX年,yjbys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下面是关于此项活动的社会调查报告: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增强农民致富能力

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 (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乡村经济调查报告范文3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慈鸿飞:《二十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先从家庭收支是否平衡和生活费用的分配结构来考察农民的生活程度。

家庭收支平衡与否,是衡量农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

据1934年初全国土地委员会对华北四省55县60万户的调查,收支有余者占28%,相抵者占34%,不敷者占38%,“农家经济困难,收不敷支,或虽平时收支勉可相抵,设遇以外势必出于借贷。”①二三十年代各地的具体调查也表明,入不敷出者的比例是很高的。如河北遵化、唐县、祁州(今安国)、高阳、邯郸5个县,1922年人均收入50元以下者占62%以上,按每人年收入50元为贫困线,“其入息离开‘应有之供给’的地方太远了”。②清苑县500农家,入不敷出者占62%,总计平均每家亏损20余元。③山西中部一个村庄,“各种农作每亩的平均收入为1元6角5分6厘,每亩平均支出为3元零9分4厘,收支相抵每亩实赔大洋1元4角3分8厘;如果除去已工不计,每亩仅可实赚大洋1分2厘。”④山东莱芜县,一个有地10亩(合官亩40亩)之家,入不敷出,负债积至400元之多。⑤潍县,一占地14亩之家,收入158.3元,支出191.05元,亏欠32.75元。⑥河南舞阳县,无衣无食、衣食不足者占全县总人口的40%,仅足自给者10%,衣食有余者仅10%。⑦辉县樊家寨134农家,入不敷出者占36%,收支平衡者占44%,收支有余者仅占20%。⑧

据当时农村经济的落后状态可以判断,上述所谓收支平衡者实际上大多是以降低生活水平为代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6—37页。

②冯和法编:《中国农村经济资料》,黎明书局1933年版,第31、33页。

③张培刚:《清苑的农家经济》(下),《社会科学杂志》第7卷第1期,1937年1月。

④张稼夫:《山西中部一般的农家生活——替破产中的农家清算的一笔账》(1935年7月),载陈翰笙主编:《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3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

⑤王毓铨:《山东莱芜县农村实况》,天津《益世报》1934年9月15日。

⑥瓦格勒:《中国农书》,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732页。

⑦赵质宸:《复兴河南舞阳农村》,《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第8号,1934年。

⑧《乡村建设》第5卷第14期,1936年。

我们还可用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标准来衡量,以定县为例,农民生活一年至少不能低于250元,①但该县农民的年收人大多低于此数,李景汉说一般农户:“全家的收入在200元左右,除好年成外,不易超过250元。”②据1931年3月至1932年6月对123个农户的调查,年收入在250元以下者占60%以上。③1934年李宗黄调查定县时发现,平均每家农作物、副产品以及副业收入才195元。④1928—1929年34家的周年调查,农民年收入相对较高,250元以下者占32%,但这34家平均有地31亩,比全县人均23亩多8亩,并且“记账的周年内,农作物的收获也比较的稍好,又没有遭遇特别的天灾人祸,大致农家是比较的过太平日子。”⑤

在30年代,贫困农家有增长之势,这可以从农家阶级地位的下降得到证实。如河北临城县,1930—1935年,中农户由65%降至23%,小农由20%增至55%,无产农由6%增至17%。⑥枣强县杜雅科村,1930—1936年,自耕农户数由89.29%降至88.78%,半自耕农由5.95%增至8.16%。⑦唐县1937年初的调查也表明,近十几年来,中农阶层的数量有减少之势,“从事实上观察,似乎也只有走向贫农群里去,”相反,贫农和雇农的数量则逐渐增加。⑧河问县也是雇农、半自耕农日多,中农、富农日少。⑨河南许昌、辉县、镇平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涛鸣:《定县见闻录》,《独立评论》第4号,1932年6月。

②李景汉:《华北农村人口之结构与问题》,《社会学界》第8卷,1934年。

③何延铮整理:《三十年代初期河北省定县123户生活水平调查》,《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1983年。

④李宗黄:《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236,第191—192页。

⑤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年版,第302页。

⑥薛邨人:《河北临城县农村概况》,天津《益世报》1935年5月25日。

⑦杜连霄:《枣强杜雅科农村概况调查》,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23日。

⑧刘菊泉:《河北唐县的农村经济概况》,天津《益世报》1937年1月30日。

⑨刘亚生:《外力侵略下的河北河间县农村经济》.天津《益世报》1937年3月27日。

县,1929—1933年,中农户由20.4%降至18.7%,贫雇农由59.76%增至62.3%。①

生活费用的分配结构,是反映农民生活水平的另一重要指标。

农民生活消费种类大致有:食物类,包括主食、副食;衣服类;房屋类;燃料类;杂类,包括医药、教育、娱乐、婚丧、嗜好、器具、宗教、应酬等。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Ernst.Engel)创立并广为通用的“恩格尔定律”(食物支出与消费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称恩格尔系数)表明,家庭越贫穷,用于食物费用的比例越大,杂项费用的比例越小,生活享受程度越低,反之亦然。因为食物是满足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只有在食物满足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其他生活消费。如果一个家庭的生活费用主要用于食物,说明它没有余力满足其他需要,没有能力提高生活水平,这样的家庭必然是贫穷的。

二三十年代的乡村调查表明,食物费用占农民生活费用的比例最高。20年代,河北平乡、盐山,河南新郑、开封,山西武乡5个县的农家,食物费平均占总生活费用的63.3%。其中,平乡为66.4%,盐山为55.9%,新郑为75.1%,开封为76.7%,武乡为50%。②又据李景汉1928—1929年对河北定县34个农家的调查,平均每家全年支出242.6元,食品费为167.9元,占总支出的69.2%;燃料费19.6元,占8.1%;房租费18.5元,占7.6%;其余各项杂费21.7元,占8.9%。在食品费中,米面杂粮又是最多的,占95.5%,调味品还不到3%,肉类仅2.2%,水果更少,才0.3%。③1937年日本满铁调查班对河北昌黎县前梁各庄、平谷县大北关村农家的调查也表明,生活费用分别占家庭支出的72.2%、62.6%。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河南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22—24页。

② 卜凯:《中国农家经济》,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514页。

③据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第305—306页整理计算。

④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冀东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平谷县统计篇、昌黎县统计篇,昭和12、13年(1937、1938年)发行。

1931年版山东胶县志也记载,“乡民终岁辛勤所得十之七八用之于食”。①

以上所举农家中,收入较低的家庭,食品费所占生活费用的比例更大。如河北定县34农家,收入250元以下之家,食品费占生活费用的72%,比所有农家食品费占生活费用的比例高2.8%。②

与发达国家做一下比较,更可以发现中国农民生活程度之低。30年代初,美国、日本、丹麦农民的生活费用中,食物费分别占41.2%、42.8%、33.0%,③比中国农民的食品费用比例低百分之二三十之多。

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定律,将国民生活水平划分为5个档次:恩格尔系数为59%以上者属绝对贫困型消费,50%—59%属勉强度日型消费,40%—50%为小康型消费,20%—40%为富裕型消费,20%以下属最富裕型消费。④依此衡量,近代华北农家的生活大多数属绝对贫困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胶志》卷52,1931年铅印本。

②据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第306页整理计算。

③乔启明:《中国农民生活程度之研究》,《社会学刊》第1卷第3期,1930年5月。

④参见张东刚:《近代中国消费需求结构变动的宏观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农民的具体生活状况,验证了上一论点。

先看农民的食物:

农民最主要的食品是粮食,兹据1936年中央农业实验所的统计数字,整理成下表:

由上表可知,华北四省有不少县份的主要粮食作物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粮食短缺县份约占有调查报告总县数的一半。况且,这还是平常年份的统计,如果是歉收年,粮食之不足更可想而知。

各地的具体情况有助于对此问题的认识。以1933年河北定县为例,每人一年需要口粮51.77市斗,全县439729人需粮22763891斗。同年,全县出产粮食22964670斗。如除去种子、田赋等项,用于全县消费的口粮约2200万斗,距离口粮标准尚差69万余斗。①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据李景汉:《定县经济调查一部分报告书》,河北省县政建设研究院1934年版,第145、3—8页;冯华德、李陵:《河北定县之田赋》,《政治经济学报》第4卷第3期,1936年整理计算。

绝食的农民随处可见,韩家庄50个农户中就有30余户绝食,赵村也达20余户。①又据1936年平谷县夏各庄、小辛寨、胡庄3个村的调查,谷类收获量分别为280373斤、30742斤、l82400斤,距离食物、饲料和种子需要量尚差116135斤、61398斤、310291斤。②

粮食不足,迫使农民将粮食消费减至最低限度。

譬如,小麦口感好,营养丰富,颇合人们食用,华北是著名的小麦产区,本应在农民的食粮消费中占一定比例,但因小麦价格较高,农民将此视为商品经济作物,所以很少吃甚至不吃。30年代初河北定县的调查表明,小麦产量虽仅次于小米和甘薯,但农民的主食中没有小麦。③又据李景汉20年代中期对北平郊外挂甲屯村100个农家的调查,全年吃白面5次以下者约占一半,除年节外,平日从不吃白面,有的仅在新年吃一次;吃5—9次者占15%;10—49次者占25%;50次以上者仅占10%。④沧县,“邑之产麦为田产十分之四,而食麦者不及百分之一。”⑤其他各县也有类似情形,如山西屯留县,农民只是在春节时才吃一顿麦面面条。⑥河南新安县,也是“全县民众恒食之者廖廖无几。”⑦通许县,“全年食麦面者百不抽一焉。”⑧山东东平县,绝大多数农家也吃不起白面,“能终岁食面粉者不过少数素封之家。”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顾猛:《崩溃过程中之河北农村》,《中国经济》第1卷第4期,1933年4月。

②(日)《冀东地区内25个村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上卷,昭和11年(1936年)发行,第147—148页。

③曲直生:《华北民众食料的一个研究》,参谋本部国防设计委员会1934年版。

④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45页。

⑤《沧县志》卷11,1933年铅印本。

⑥高苗:《山西屯留县农村经济实况》,天津《益世报》1934年12月1日。

⑦《新安县志》卷9,1938年石印本。

⑧《通许县新志》卷11,1934年刊本。

⑨《东平县志》卷5,1936年铅印本。

即便是杂粮,许多农民也吃不饱,还要掺杂野菜充饥。如河北阜平县,据1934年初的调查,农民“吃树叶、糠秕、菜根、薯块,总是不可掩讳的事实。他们在秋天把树叶(杏、柳、槐……)打下来,浸在瓮里,预备泡淡了苦味,捞出来拌上糠秕,蒸窝头吃。遇有收枣年头,再把粜不出去的坏枣捣成泥搅和在糠里,为的便于下咽。”“小米粥、玉米窝头,虽算不得好,但贫苦的乡农很少吃到这些东西,家里要没点家私,谁吃得起?能够啜到小米粥,啃到玉米窝头的,他们觉得是在天堂上的人。”①定县农民的主食,也是极其粗劣的,1934年冬红学家俞平伯走访了几个条件较好的村庄,问村里出产的小米够不够吃,村民说除了有客人或有什么事情吃点小米,平常只以红薯、白菜为食。②如果说在农活忙的季节,农民每天还能吃三顿饭,到了农闲的冬季,大多数就只吃两顿,即使吃三顿,也有一顿是稀的。③山西中部农民的食品,最主要的是高粱和小米,但高梁面也仅限于午饭吃一次,早晚是小米稀饭或煮以南瓜汤之类的东西。④又如山东胶县,农民“通年食物以甘薯为主,杂以粟豆、高粱、小麦,冬春食甘薯居多,夏秋食粟居多,是为主食品。”⑤馆陶县农民,“食则以谷类为主,麦不常食,野菜充食品者正多。”⑥东平县农民大多也是“取树叶野菜及胡萝卜地瓜补充食料,而号寒啼饥之侣仍复数见不鲜。”⑦河南太康县,农民“半年多半以高梁菽粟为常食品,而食麦者廖廖。”⑧修武、焦作县,“一般农民生活极苦,吃高梁小米者,在乡间还算是中等人家,而一般极贫苦之农人,竟有吃糠者。”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小民:《河北阜平县农村素描》,天津《益世报》1934年11月30日。

②知堂:《保定定县之游》,《国闻周报》第12卷第1期,1935年1月。

③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第260页。冬季吃两顿,夏季吃三顿的情形在华北非常普遍,当时许多资料都对此有所记载。

④张稼夫:《山西中部一般的农家生活》,天津《益世报》1935年7月13日。

⑤《胶志》卷52,1936年铅印本。

⑥《馆陶县志》卷6,1936年刊本。

⑦《东平县志》卷5,1936年铅印本。

⑧《太康县志》卷2,1933年铅印本。

⑨龚逸情:《河南焦作的民众》,《向导周报》第165期,1926年。

副食在农民的食物中就更为简单了。

如蔬菜类,据20年代中期李景汉对北平郊外挂甲屯村100户农家的调查,全年蔬菜费不满5元者约占1/3,平均每家蔬菜费为10.8元,仅占总食品费的10%。①到30年代,昌平县,“蔬菜也是自己种,如果种不起,则所吃也不会高贵,只是些咸菜疙瘩,煞白菜或豆腐而已。”②河南林县,农民的常用蔬菜“一蔓菁萝卜叶,二豆叶,三红薯叶。三种皆秋问煮熟淘净掺蔓菁丝入缸,备常年调汤佐食。”③

至于鸡蛋、鱼、肉等较为昂贵的副食品,农民享受的机会就更少了。如上述北平郊外挂甲屯村100农家,大多数只在新年、端阳、中秋购用肉食,有的只在新年吃一次肉。除了年节之外,能吃得起肉者仅有13家,数量与费用也甚少。④河北卢龙县,农家也是“非喜庆年节或延客,不恒用酒肉。”⑤定县农民除了年节之外,大多数也吃不起肉。据1931年120家的调查,仅有两家在冬季每隔三五日吃一次,不到总家数的1.7%。⑥

调味品对农民而言,也是非常稀见的东西。定县农家的调料费还不到食品费的3%,6口之家一年仅用1角5分钱买香油与花生油吃,1933年1斤香油的价格虽然从1930年的0.276元降至0.116元,但1角5分钱仍是不够买1斤香油的。⑦所以,农民“每买几两香油,常常吃了一两个月还不见少,”就不足为奇了。⑧他们用油的法子,是用铁丝穿过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第47页。

②蒋旨昂:《卢家村》,《社会学界》第8卷,1934年。

③《林县志》卷10,1932年铅印本。

④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第48页。

⑤《卢龙县志》卷10,1932年铅印本。

⑥涛鸣:《定县见闻杂录》,《独立评论》第4号,1932年6月;《研究村食物概况》,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综号236,卷号115。

⑦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第260—261页;李景汉:《定县经济调查一部分报告书》,第211页。

⑧鲁绍柳:《定县农村经济概况》,《文化建设》第3卷第4期,1937年。

个制钱的方孔,把它钩住,然后把钱放在油里,用油的时候把钱拿出来,放在菜里头,从不敢把油从油瓶直接倒出来,怕用得太多了。①如果食物里“偶尔放人几滴香油,竞致看为例外的奢侈”。②酱油醋等调料品在他们看来,也是带点特别意味的东西。定县6口之家一年仅用1角5分钱买醋,按比以前降低了的1933年的价格计算,也只能买2.6斤干醋或6.8斤水醋。③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但因价格太高,许多农家根本吃不起盐。定县在1933年冬季,吃不起盐的农家占20%,1934年达到27%,有的村子高达74%。④买不起盐的农民,便到阴沟里或潮湿的地皮上刮硝盐吃,岂不知“盐是属于国家的,私人刮取是犯法的,”他们惟一的办法只有少吃盐或不吃盐了。⑤临城县管等村,300户农家中也有100户吃不起盐,还有150户不够吃,二者占总农户83%以上。⑥河南获嘉县,“贫寒之家,更有时连海盐不用,惟佐以本地硝盐者”⑦

农民的穿着,也是简陋到极点。20年代北平郊外挂甲屯村,不少农民买不起新衣,就在海淀或北京买旧衣旧鞋穿。⑧30年代,河北的南皮县,农民穿的衣服都是“新旧大小辗转改作,至朽烂为度。”⑨望都县农民“寻常衣服,棉改夹,夹改单,敝而后已。虽褴褛之衣,犹作鞋履之用,不肯轻于一掷。”⑩又据定县34农家的调查,平均每家全年衣服被褥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涛鸣:《定县见闻杂录》,《独立评论》第4号,1932年6月。

②李景汉:《深入民间的一些经验和感想》,《独立评论》第179号,1935年12月。

③李景汉:《定县经济调查一部分报告书》,第211页。

④李景汉:《定县农村经济现状》,《民间》第1卷第1期,1934年5月。

⑤佛:《农民的伟大修养》,《民间》第1卷第1期,1934年5月。

⑥远:《河北省一个农村经济的调查》,《中国经济》第2卷第8期,1934年8月。

⑦《河南获嘉县志》卷9,1935年铅印本。

⑧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第51页。

⑨《南皮县志》卷3,1932年铅印本。

⑩《望都县志》卷10,1934年铅印本。

费14.86元,其中5.99元买本地土布80尺,1.1元买爱国布或洋布十几尺,1.82元买棉花,另外鞋料费2.56元,袜子费1.47元,被褥费1.11元,其他1元。①这点可怜的费用是连蔽体都不够的,结果是小孩、尤其是男孩,从春天起就脱得赤条精光,了。甚至到了霜降节令,当富人已经皮衣在身的时候,赤身露体的儿童仍是随处可见。至于老年人,仅求能蔽体而已。穿得上棉裤的农民大半只有一件,一冬不离身,里面状态不忍目睹。②河南南阳县的状况也是如此,“一般农民底衣一看总是破烂不堪,他们只有在年初一、三月三赶会,或者遇喜事等等时候,才把那仅有的一套总算不破烂的衣服穿上。”③

农民的住房,也非常糟糕。房屋主要有瓦房、砖房、土房、草房等类型,但瓦房、砖房造价较贵,一般农民是盖不起的,只有住土房、草房。如河北定县,“砌以砖覆以瓦者,一村之中实寥寥无也。”④望都县,“土屋占十之八九”。⑤怀安县,土房“约占十分之七,倘遇雨连绵,屋多漏滴。”⑥山东东平县,“建造瓦房者颇鲜。”⑦范县农民,也是“居住多土房。”⑧德平县,“住室普通概为土质,形式简陋,内容朴素,仅足供蔽风御雨之资。”⑨河南通许县,“农家多住草房,瓦房甚少。”⑩南阳县,草房占农民住房的80%。⑾灵宝县,“平原之中,中人以上之家始有房屋;其中人以下之家,多于平地下掘一深坑,坑内剜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第318页。

②李景汉:《华北农村人口之结构与问题》,《社会学界》第8卷,1934年。

③冯紫岗:《南阳农村社会调查报告》,黎明书局1934年版,第71页。

④《定县志》卷8,1934年刊本。

⑤《望都县志》卷10,1934年。

⑥《怀安县志》卷10,1934年铅印本。

⑦《东平县志》卷5,1936年铅印本。

⑧《续修范县县志》卷3,1935年铅印本。

⑨《德平县续志》卷10,1935年铅印本。

⑩《通许县新志》卷11,1934年铅印本。

⑾冯紫岗:《南阳农村社会调查报告》,第73页。

谓之地阴院。又有于平地纯用土壁砌起合成窑形,谓之锢窑,每遇阴雨,倾塌堪虞,其穷亦可怜矣。”①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农民没有自己的住房。如河北遵化县卢家寨,32个住草房的农户中,有10户是借典来的。②北平郊外挂甲屯村,100农家中只有24家有自己的住房,其他多是租房或住亲友房屋。③山东沾化县,没有房子的农民占14%。④

农民用于燃料方面的费用也非常低,如20年代河北的定县,据34个农家的调查,平均每家燃料费为19.56元,占生活费总支出的8.06%。燃料主要是柴草,平均每家用费15.16元;次为煤炭,平均每家用费2.26元,其中有14家未用煤炭;再次为煤油,平均每家用费199元,多在冬天短时用,夏季几乎不用;洋火费最少,平均每家仅佣0.25元。⑤30年代山东的沾化县,“燃料即以禾秸野草充之,用煤炭者甚少。”⑥

此外,农民用于其他杂项的费用也少得可怜。仍以定县34家为例,杂项开支共有十余项,平均每家支出仅21.72元,占生活总支出的8.95%。其中,以与亲友、邻居来往的应酬费最多,平均每家支出4.49元;娱乐、家具、医药、卫生、教育五项费用,平均每家才支出1.7元、1.62元、1.22元、0.61元、0.54元。⑦在如此低的费用之下,不难想见农民的娱乐生活是多么的贫乏、家里陈设是多么的简单、身体素质和教育程度是多么的低下。李景汉在调查中就发现,定县“农民除了耕种收获、娶妻生子、新年酬酢、逛庙烧香、墙根底下谈天等等以外,很少有其他复杂的社会生活,尤其是社会的娱乐,很是缺乏。”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灵宝县志》卷2,1935年铅印本。

②《冀东地区25个村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上卷,第365页。

③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第51页。

④冯和法:《中国农村经济资料》,第14页。

⑤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第304、317页。

⑥《沾化县志》卷1,1935年石印本。

⑦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第305、320—324页。

⑧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第325页。

农民死亡率在35—40之间,平均寿命仅30岁,而当时英美等国的人均寿命已将近60岁①,真可谓霄壤之别!

“行”也是人们生活的一个方面,然对于农民而言,它似乎是一个不太重要的概念,正如李景汉对定县的调查所说的,“行的方面就更为简单,拿起腿来走路就行了,大多数人仍然是洋车没坐过,马路没见过的。”②昌平县,农民出外的方法也是步行,或骑驴及其他牲口,土路虽然不少,但多洼湿,一到春夏,就不易走了。③

综上可见,农民生活水平距离最低限度的要求都相去甚远,贫困是农民生活的惟一写照。1936年,著名社会学家对中国最富裕的苏州地区吴江县江村调查后也说:“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了不足以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④慈鸿飞所谓中国农产品已经出现大量剩余,农民已脱离糊口水平,不攻自破。试问,在多数农民连最低限度的生活都是难以维持的情况下,农村产品可能会出现真正的剩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景汉:《华北农村人口之结构与问题》,《社会学界》第8卷,1934年。

②李景汉:《华北农村人口之结构与问题》,《社会学界》第8卷,1934年。

乡村经济调查报告范文4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家乡春节文化习俗调查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1一、前言:了解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称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别称是过年。在过去的.传说里,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像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要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二、内容: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小年——腊月二十三

北方的“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

小年也叫祭灶节。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令”。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题写桃符”

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和窗花。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服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也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后来,造纸术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习俗。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对于祖先的祭拜,在我国由来已久。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

“大年三十是除夕”

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饺子形似“元宝”,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大年初一,开门炮仗

大年初一早晨,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红炮竹,即保证爆炸以后,红的纸屑能够遍地铺满,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象征新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这时满院瑞气,喜气洋洋,这就是“开门爆竹”一说。而且满院的爆竹碎红是不能扫的。如果非要扫,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才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年初二,媳妇回娘家

农历正月初二初三,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依照古时习俗,女子无故不得擅自回娘家,所以这一天娘家的兄弟必须前往男家迎接,邀请姊妹们回娘家聚会,一顿家宴之后,再回家探亲。但这一道手续在现代已简化成了电话邀请。

年初三,呆一天

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年初四,接神迟

俗话说“送神早,接神迟”,所以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却在下午四点左右。家家户户备牲礼果菜,并焚香、烧纸、放鞭炮以示恭敬。

年初五,赶穷无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有观灯等习俗,故又称灯节。

三、结尾:春节的意义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日子,也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日子,在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人们祭奠祖先,除旧布新,祈求丰年,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2一、调查报告的原因:

寒假期间,我随家人过了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在过春节时,发现了一些风俗习惯,在中国人的过年习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年的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我带着疑问走访了村里的知名老人。

二、调查报告的内容:

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春节,代表了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意味着新春的到来,是美好的象征。周而复始的过着春节,可为什么要过春节呢?相传,古时候有个吃人的怪物叫“年”。“年”每隔365天就会出来吃人。有一个聪明的小孩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人们在门前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并放鞭炮。“年”被吓跑回湖里。从此,人们每年都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年”从此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人们第二天都会穿上新衣服,走家串巷去拜年,见到了人都会说“过年好”。这个习俗也就被传了下来。直到今天,人们仍会说“过年好”。

春节,人们都会在一起吃团圆饭,无论多远,也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腊月二十九,人们就开始忙着贴对联、“福”字、挂门钱。把“福”倒过来贴,有“福到了”的意思。大年三十,女人们就忙着包饺子,男人们就去“上坟”。“上坟”意味着想让死去的亲人也感受到新年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晚辈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孝敬。

年三十晚上吃饺子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习俗。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去“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里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块、花生、枣、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金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春节,长辈会给晚辈们一些压岁钱,意味着给晚辈们添岁,也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爱与期望;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还得串亲戚。人们会从大年初二走亲戚,串朋友,有的一直串到初九或初十。人们交流过去一年的得与失,为新的一年绘新谱。

三、调查报告的总结

春节的习俗来源已久,在中国民族流传了上下几千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望“春节习俗”在中国大地上发扬光大。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3五千年云卷云舒,五千年斗转星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蕴藏着许多“举世宏伟”民俗文化,春节民俗无疑成为这里面的大话题。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进我的家乡——礼县,去探个究竟。

进入腊月,我们这里的老老少少就开始期盼着新年的到来。大部分家庭里边都喂着肉猪,大概腊月初八前后就要杀掉它,作为新年即将到来的一个重头戏。说到这,我们还流传着一句童谣活着叫它小曲吧!“腊月八,眼瞧花,还有二十二天过年呢!有猪的把猪杀,没猪的啃娃娃……”因此大多有条件的家庭在三、四月份都要到集市上去买头小猪崽来喂,到了年底杀了让其来扮演这出重头戏。

过上半月,小年也差不多就到了。在这期间当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呢!诸如收拾屋子、给孩子买新衣服等等。小年的晚上我们这要送灶王爷的,还有一个俗称是说灶王爷要上天呢。反正这些老祖宗手里的东西我暂时是搞不太清楚了。今天家长会在集市上买来灶糖,晚上烧香点蜡的时候给灶王爷献。过不了会儿,小孩子们就会争先去取下来自己吃。这样小年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随着年味的越来越浓,人们也越来越忙了。三十的一天就忙着写春联、贴春联。到了晚上,毫无疑问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吃,据说会在饺子里面包上面额不等的硬币,如果某个人吃到它的话,以示来年的好兆头;所以吃饺子的时候全家人会非常的热闹。年夜饭吃完后,妇女就收拾厨房,男子去烧香点蜡,开始“接先人”,具体怎么回事,我了解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之后就是全家人坐在一起畅谈心声。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注重起精神文明了,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象征。

经过漫长的一月的“折腾”,新年也就随之到来了,大年初一早上家里的妻子和女儿会一块做一顿丰盛的大餐以示来年的好运势,吃完之后就是非常热闹的迎喜神了,鞭炮声、台鼓声,各种象征好兆头的东西一应俱全表演起来,可热闹了。但是这里问题着实不少,有不少人把这样的习俗早已抛之脑后了,搞不懂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或许是因为他们太现实,不在乎这些表面上华而不实的东西?即便是如此,他们只顾着“掰长城”,也就是打麻将赌博,虽然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但是他们不会顾那么多,靠那些东西去赚钱?这样可以吗?赢了的.人又能怎么样!说着说着就远了,不过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初一完了之后,和平常时间就没什么区别了,拿什么来拯救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民俗呢?

过了几天,大概初八开始到十三,大伙就开始准备春节的另一重头戏了,即社火活动。由指定的一届社火会成员四人来操办,全民参与,用四五天的时间来糊龙、船、毛驴、狮子、牛娃,还有装身子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十三晚上八点左右开始演出,共演三个晚上,顺序依次是狂龙、秧歌、花棍、牛娃、毛驴、狮子、耍拳、渡船等一系列活动。我们村的这一系列装扮都是人工制作的,一代代相传,少说也有半个多世纪了吧,这应当是一大特色。每年外村的人前来观看的人也不少,颇受邻村的欢迎。以前我小的时候,就这么十几项活动也能进行两个多小时,

但近几年只进行一个小时多一点,也说不清什么原因,就我个人觉得原因有这么几点:

1、老一辈演员现在岁数也大了,大多都已退休,或不愿意再去演,把它淡化了,新的演员缺乏演技,无经验,演出时间缩短;

2、人员的流失,大多外出务工人员没有返乡,还有儿童进城求学,上课时间太早而无法去出演;

3、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淡化社火活动,这包括村干部,社火会成员的不重视;

4、资金收集困难等等。至此,社火活动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了,这个在全国各地都算是一项重要的春节民俗了,其具体情况想必大家也都熟悉的,我也就在这里不多废话了!我们这里的春节民俗活动也就这么个情况,说了这么多你有没觉得大这另你小有震撼呢?!

作为当代大学生,并且身为历史(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深感背负重任之大!看到我们民俗当中的好多东西流失了,我想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现在的人对精神文明的东西重视不够,政府给保护这些民俗文化的投资力度不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民间无力支付保存和发展它的费用。因此应加大政府对它的投入力度。当然民间人们也应从思想上根除对民俗的不重视,这样的话,我们民间宝贵的精神财富才不会就这样散失。对我们当地的民俗遗产重塑当初的雄姿我还是挺有信心的,我个人对今年我们村的民俗活动也贡献出了微薄的力量,相信我们民间的这些精神财富在政府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会发展的更加辉煌!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4调查地点:甘肃省武威市

调查对象:家中的人及附近男女老少

调查人:______

调查方式:通过自己家过年、上街走访、询问、观察,向老人们了解,实地考察进行查询,观看家乡春节节目。

调查目的:时至今日,新一代的人却纷纷过上了洋节,渐渐淡忘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春节临至,身为华夏子女,更应了解这丰富多彩,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春节,现在我就带大家领略一下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及其文化内涵吧!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宵,这年才算过完了,我居住的武威市民勤县的春节习俗也是十分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通过亲身体验,上街走访,我更加了解了我的家乡的春节习俗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接下来我将从腊月一直到正月十五来一一介绍:

说起家乡民勤春节习俗应该从腊八说起,农历十二初八,民俗称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腊八主要是吃腊八粥素食,民勤传统的腊八粥用米、豆、麦、青稞等五谷(或粮食、大豆、黄米、玉米、扁豆)和宽面条熬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一家大小一起欢欢喜喜,团团员员享用五谷杂粮的腊八饭。“腊八饭”用的水,须是凌晨的井水。因此,农村有抢“金马驹”之俗。最早打上井水者,便谓得到“金马驹”,就要发财。所以这天妇女争先恐后的早起抢“金马驹”。饭也是天未亮吃罢为好。俗语说“腊八饭,黑洞洞,田苗长得黑沉沉。”预示庄稼茂盛、丰收。此俗现仍流行。

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爷”,是民勤正式的祭灶日,一般也可以说从此揭开春节序幕。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位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所以家家户户也不约而同的蒸上祭灶的灶卷馍,大概有点点那么大小,献到灶台即可,让灶神享用,以示堵口。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与过年有着蜜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天上诸神引路的,所以除夕都要灯火通明,迎来诸神一起过年。至今有这样的讲究:婆媳做饭是要说说笑笑,就是让灶神爷知道一家过的和睦幸福。长幼有序,对老人不能恶言,不能不敬。对上门的人不论贵贱要笑脸相迎,做到谦恭谨慎。因为灶神爷时时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否则会得报应。

腊月二十四到二十五“扫房”这两天家里人都会忙着打扫房间,庭院,厕所,猪圈鸡舍等,过个干干净净的年,万象更新。只要在家的家人这两天都上阵,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腊月二十五到二十九“办年货”、蒸馒头、炸“馍馍”。家里的年轻人会去街上买年货,不过现在交通方便了,需求也大了很多,于是大多数人都去自己的乡里或镇里,有的还去民勤县城里面买。好菜,好肉不管贵不贵,想要得都买下。说到肉我们民勤县人大多是自家养猪的,所以猪肉一般不会买了。买些鱼肉等等。还有写对联的红纸或者直接买写好、印刷好的,门神,香。

馒头一般常见的,不过有大小两种。“馍馍”有很多种,面是前几天就准备,已经发酵好的,要看家里妇女的厨艺怎么样了,手巧的女人会做各种各样,色香味美,脆而不干,甜而不腻。女人们会使出十八般武艺,将“馍馍”做得最好。得到正月里来的客人、亲戚的赞。接下来当然要说除夕了,除夕也就是腊月的最后一天,春节的前夜腊月三十。现在多称为“年三十”、“除夕”,旧时,又称“除日”、“除夜”、“岁除”、“岁暮”、“岁尽”、“暮岁”。当然“除夕之义就是旧岁至此夕而除,新岁自明晨开始,有除旧布新之吉兆。这天也是我们吃、喝、玩、乐的日子,人们在中午便开始在大门、街门、房门上贴大红对联,门楣上挂门头子(彩色纸刻花纹的装饰品)和黄钱(黄纸上刻的花纹)。然后在下午要在肉锅里煮上饺子,用碗端上,拿上纸钱去庄子的前面迎先人,先烧纸钱,后致祭品,再放炮,意思是让祖先们来家中过年。太阳一落,家家都在堂屋里(院落中的上房,一般不住人,只供祖先牌位及先祖画像等)点烛焚香,祭祀祖先。所有男人(妇女在过年期间,不能进堂屋)都衣帽齐整,上香焚表鸣磬。祖先牌位前要献上食品供物。接下来是装仓。所谓装仓,是把猪肉(猪头最好)羊肉(过去的阔气人家还有鸡鸭鱼肉)煮熟了,每人捞上一碗,吃得尽饱,孩子们往往吃得很高兴。仓装完了,全家人坐在一起,说故事,拉家常,有的'玩牛九纸牌,兴的是一夜不睡,老人有一种说法“除夕”是熬寿的时间,谁休息得最迟,谁的寿命也就越长,年轻人可是冲这一点也要玩个天大亮。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守岁,即是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留恋之情也是对即将来临的新春怀着希冀,如果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来年的精力充沛。俗称“熬寿”。

大年初一,大概到凌晨四五点左右,男女老少更换新衣,继则端上盘供,长辈们就准备燎天蓬的东西,当然燎天蓬之前要看今年的喜神在何方,农村一般要看自家的牛卧的方向,牛头朝哪边,就意示今年的喜神方向,然后全家老小,拿着花炮、烧纸、香、祭祀物品,出户迎接喜神,按“历书”所指喜神方向献盘敬香。在喜神所在方向架起一堆大火,大人小孩都要从火上跳来跳去,嘴里喊着“东去东赢了,西去西成了,牛羊满圈了,骡马成群了”意思是希望来年吉祥如意,五谷丰登。此即所谓“燎天蓬”。归来,开始吃饺子、拜年,先由小辈依次“磕头”递拜家长,进茶奉酒。然后,出拜亲族、邻里,各家都在客房里摆着油馃、馓儿和酒菜招待。晚辈给长辈磕拜后,长辈为了表示诚意和关怀,要给小辈压岁钱。这一天,人人见面都要问“过年好!”,平辈相遇,拱手致贺。拜年完了,他们有的弹唱,有的玩牌打麻将,整天都沉浸在欢快的情绪之中。

大年初二拜岳父、岳母都成为民勤一种乡俗,无论是新婚夫妇,还是老女婿,在初二都要去岳父岳母家道贺春节快乐。没娶过媳妇的必须到舅父母家去,没有特殊原因不能错过这一天。

初三是过年的最后一天。早晨仍在堂屋里上香礼拜,并把门楣上、仓子上、箱柜上挂的黄钱一律扯下来焚化,叫做“化钱”。意谓先祖来家过年,现在欢送他们回去。紧接着就是“打醋炭”,是在每个房里的火盆上或火炉中烧上一块石头,备好一碗带油花的陈醋,打醋台者手端一个大木勺,勺里放着烧红的石头,同时在石头上浇醋,醋遇上石头,就有浓烟般的热气冒起来,弥散整个房间,发出一种酸喷喷的异香。打醋台的人走向各个房间,各个角落。然后把剩下的醋和石头倒在大门外,据说这些东西驱瘟除邪,清除一年的灾祸疾病,因之又名“除百病”。打醋台的人前脚走,后面的人就跟着把房间、院落打扫一遍,三天的过年就算基本上结束了。

接下来从正月初四各乡镇排练的秧歌队、社火队穿梭于大街小巷、居民楼院、政府机关之间,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勤小调在文化广场倾情演出,开着三轮车、小汽车的农村居民进城看戏、看社火成了新时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日。

人勤春来早,正月初十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元宵节气氛。龙年元宵佳节准备得非常充分,氛围营造得格外热闹。由县城东小十字从南向北穿过文化广场步行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着“龙年大吉”的拱形彩门,彩门内一幅巨型的象征中华传统文化、祈祷人们万事如意,平安祥和的九龙壁富丽堂皇地矗立着。其次,依次摆放的是“瓜果飘香”长廊、“蟠龙柱”、“龙王治水”、“劲牛”、“花团锦簇”、“玉兔送福”、“航天模型”。两侧对称布臵“金钱树”、“苹果树”等各种花树。整体犹如传统庭院前庭、中院、后院、左右厢房式对称布局。在最北端是在玉兔指挥下的两条巨龙正欢快地玩耍“二龙戏珠”游戏。

正月十五日便是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也是我国一个普遍的传统节日,在民勤县城四大街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吃元宵、闹社火、放烟花、观灯、猜灯谜、荡千米等,展现出民勤人民团结奋进、平安和谐、率先发展的时代风采,演奏出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生态良好、经济发展、上下一心的和谐音符与篇章中结束一年一岁的春节。

调查心得:

通过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我想,春节所以得到大家的重视,是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的愿望,人人都希望生活的幸福、美满,希望工作顺利,前途无量,忙忙碌碌一年,所有的苦恼和愤懑都将在大家彼此的祝福声中消散,在彼此的祝愿中积聚力量,春节,给了每一个人畅舒胸臆的机会。春节还意味着团圆,在当今亲情日渐淡薄的形势下,春节提醒孩子“常回家看看”,在老人期盼的目光中体验家的温暖。春节也意味着春意融融,春天来了,万象更新,忧愁的、幽怨的、有恩的、有恨的都沉淀在冬天的冰雪中,当春风轻拂杨柳、小河潺潺歌唱时,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光阴流转之速而增添宽容和大度。春节实在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节日。春节是四季之首,我们的足迹将踩出新一行。生命的里程又开始了一次始发,所以多一点期望,就多一份珍惜;多一点幻想,就多一份激情。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5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农村经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年青一代受到世界综合文化的影响,在思想与兴趣等方面出现“西化”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有所淡化。春节期间,我对家乡农村的春节文化习俗进行了适当的调查,分享给同学们,借此激发同学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并思考改革与创新、继承与发扬。

下面向大家汇报关于春节习俗的三个方面的调查结果。

一、春联

走访和观察了几十户人家,认真查看和欣赏了各种对联,现将我的分析汇报给大家。

1、春联的格式

正门对联:贴在门堂中,纸张较宽大,字数一般4-5个大字,少数铁门有7个大字的。

门旁对联:贴于门两旁,一般木门旁较窄,多数是7个小字对联,也有9个小字对联。有些人家是大铁门,则是7-9个大字对联。

门头横联:贴于门堂上方,多数情况下木门才有,字数讲究为偶数,字数一般是10个字,通常是由一副完整对联构成的,

“四个字”:贴于门头正上方,特大字,反应主人的吉祥心意。常见为“紫气东来”、“飞熊镇第”、“耕读传家”等。

“福”字:正门的最上方通常贴一个“福”字。有的正贴,也有倒贴的。倒贴寓意“福到”。

柱联:贴于各种柱子上,大字对联,通常7-9个字。

迎喜条:通常贴在家门口的树上,如“迎喜接福”、“四季平安”、“四方来财”等

2、春联的内容

正门对联的内容多半都是积极、乐观、祥和、祝福等等美好的。

祈愿类的,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

言志类的,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祝寿类的,如“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

歌颂类的,如“国梦圆时家梦好,政风畅处世风清”

写景类的,如“几行绿柳门户晓,一树红梅万户春”

行业类的,如“联通千里全家福,信达万户百姓欢“

励志类的,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3、春联的材质与种类

(1)地方工艺的红纸人工书写:比如,我爷爷就喜欢买当地叫“凤凰特红”红纸,在白纸上涂上红色涂料,越晒越红。用碳素墨水书写对联,即使一年过去了,还是黑字黑的发亮,红纸则鲜红如新。

(2)印刷版:就是在一般的红纸上印刷黑色字迹的对联,这种对联开始好看,时间长了就会裉色发白。

(3)烫金版:也属于印刷的一种,在红纸上印刷烫金字对联,金光闪闪,很好看,但阳光晒的时间长了,字就会掉下脱落。

很多年青人不太讲究,喜欢买印刷版对联,方便省事。但是年龄大一些的人喜欢买好红纸,请人到家写对联或订购手写的对联。其实,后者赋有传统文化气息,值得推崇。

4、贴春联

(1)时间

贴春联通常时间是除夕当天的上午,贴好春联就等着吃午饭了。但也有提前一天、二天贴春联的。大人们说,民间有习俗,穷人家过年就是“年关”,但只要贴上春联,债主见到了就不会上门要债了。

(2)程序

“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之前,通常要上一年的旧春联撕掉,把门清理干净。

农村一般会先“打”好“浆糊”,然后裁好对联,做好准备。先在门上相应部位涂上浆糊,然后把对联拉直,轻轻贴上去,稍微调整后,用抹布压平即可。有时候要借助椅子、凳子和梯子才行。

贴对联也讲究文化,传统文化要求左边为上联,右边为下联,而上下联的判断依据是平仄声,需要了解对联知识并拼音基础好。如果家里人没有文化,你从他家的春联贴法就可以看出来。

5、特殊的孝联

对于家中有人去世的家庭,很多人家会贴1-3年的孝联,以示对亲人的沉痛悼念。

二、烟花爆竹

在传统的习俗中,春节放烟花爆竹是不可缺少的,硫磺硝烟味总是和春节的气息紧密整合在一起。人们总是以为烟花爆竹放的越响亮,来年的运气就会越好。网络查询可知:放爆竹是为驱逐一个叫“年”的吃人怪物,以确保民众平安,进而演化为一种祈福平安的民间习俗。

1、燃放时间

(1)过小年,腊月二十三的晚上,目的是为了送灶神回娘家(天堂)。民以食为天,期盼灶神能“上天说好话,下地保平安”。

(2)除夕年夜饭时。过去,年夜饭是在晚上,如今“抢过年”,不少人家上午没到十点就吃饭了。

(3)除夕半夜12:00时。“爆竹一声除旧岁”,守夜结束时,爆竹声震天,接“灶神”回家,迎接新年的到来。

(4)正月初一的早晨,俗称“开门炮”。民众很讲究“开门炮”,希望一次呵成,预示新的`一年中一切顺利!

(5)正月初三早上“送年”。过去,表示节日完成,需要开始下地干活了。

2、烟花爆竹的种类

(1)礼炮型烟花:观赏性强,冲击力大,安全性要求高,燃放需要在空旷地带,当然价格也是较贵的。据说是近十多年才有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往往燃放的既多又“豪”!

(2)鞭炮:有普通鞭炮与闪光炮(如“遍地红”)两种,前者是传统简装鞭炮,价格较便宜,后者是精包装、安全性好的鞭炮,价格较贵。鞭炮燃放起来持续响亮,预示顺当,是春节必不可少的。

(3)手持烟花:通常是儿童们手持燃放的观赏、娱乐型烟花。我小时候就喜欢缠着父母买这种烟花玩。

3、反思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即使在乡下不限放烟花爆竹,相对于往年,燃放的数量已经有所减少。以往,除夕及正月初一,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村庄和街道,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硝烟味道,让人咳嗽不已,简直令人窒息,呼吸困难!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还在小学,爷爷奶奶要求爸爸过年也要放烟花。后来,经过爸爸、妈妈和我的建议和反复劝说,爷爷奶奶就再也不要求燃放烟花。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在老家爷爷奶奶准备好过年的鞭炮,爸爸在单位和小区里再也没有燃放过任何烟花或炮竹。作为老师,爸爸每到春节都教育学生爱护环境,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他确实以身作则做到了。

烟花易冷。不管烟花爆竹多美,过多地燃放的确对环境空气产生了污染,需要我们理性对待。听在曾经在上海过春节的大舅说,上海过春节非常安静,根本没有一点儿鞭炮声,但大街上的年味也很浓厚。或许,我们也要改变思想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改良与发展,对烟花爆竹进行必要的控制。

三、走亲访友喜酒忙

1、走亲访友是春节最热闹的事情。

现代人工作繁忙,不少亲人打工在外,春节成为亲戚之间互动的主要时期。一般地,走亲访友都会带点礼品。礼品多数为酒类、乳制品,也有其他的,如香烟、保健品、糖果或玩具等。到家后,主人会招呼大家先围在火盆周围,端出各种糖果零食,泡上家中最好的茶水,一起拉起家常。

一般地,血缘关系近、平时关系好的亲朋好友会留下来一起吃饭,仿佛不吃饭是对主人的不尊敬。老年人特别希望亲戚朋友在家里多热闹一段时间,所以有不少亲友会选择聊天、喝酒、打牌,把热闹的气氛搞的浓厚,主人会很开心,事后也会津津乐道。

2、喜酒扎堆礼金重

因为平时在外工作的人多,乡村多半是妇孺儿童和老人,所以很多人把喜酒安排在春节期间,比如结婚、乔迁,甚至还有把孩子周岁喜酒提前或推后到春节期间,图的是亲戚朋友都能到场,热闹一些。这些扎堆的喜酒无形中使得春节变得更加匆忙,甚至会遇到一天要喝2-5家喜酒的情况。

3、反思与新气象

走亲访友带礼品导致浪费较大,虽然有的家庭可以把A带来的礼品转送给B,而B又流转给C,但最终家家都会留下一类酒品和乳制品等,而今礼品动辄几百元,导致每个家庭花销很大。但实际中,很多家庭一年也喝不了几瓶酒,礼品往往过期了也用不掉,浪费惊人。

喜酒扎堆使得很多人春节礼金花销很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礼金越来越重,由于崇尚礼尚往来,礼金的攀比导致的经济压力也不小。

然而,春节也出现了新气象。

(1)有不少家族统一意见,春节往来不再带礼品,彼此之间见面聊天、喝酒、打牌,图个热闹,就非常不错。

(2)也有一些家族搞AA制新团拜,把家族的亲人约到酒店,一起见面吃饭、聊天、娱乐,不要天天张家李家到处跑,效果也是很好的。

(3)也有家族轮流到访。今年一起到A家、B家,明年一起到C家、D家,等等。这样很多家庭可以解放出来,主办家庭也能一次待百客,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结束语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重大经济因素参与,我的调查报告也只是冰山一角。希望我的调查报告能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思考改革与创新、继承与发扬,使得这一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内涵得到更好的丰富与发展。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范文3篇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范文

春节调查报告范文

传统节日调查报告范文3篇

寒假春节调查报告范文3篇

关于春节调查报告范文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范文(2)

过年调查报告3篇

党员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总结

乡村经济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 乡村教师 培养 方向

中图分类号:G77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内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成果显著,其中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发展也很明显,但作为教育边缘的乡村中小学教育,尽管这些年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比如说,为乡村学校建设了图书馆,实验室和计算机房等,但其利用价值却少之又少,原因在于硬件设施的投入没有得到相对应的“软件设施”――优秀教师的补充,乡村教育依旧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孤岛”。如何更好地为乡村教育铺就一条“曲径通幽”之路,教师的培养毋庸置疑是最关键的一步。

1培养教师的师德,以身立行,教育为本

教师作为“俯首甘为孺子牛”一类的工作者,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陪伴仅次于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乡村中的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或者是父母一方在家照顾,这样的孩子在品德形成时期或多或少的会出现歪曲,想扣好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此时在乡村学校的教师便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时候教师的教育更是可以帮助他们从小建立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此时具有优秀师德的教师才能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起到正确导向作用。同时教师也应该教育学生饮水思源,这样也可以为乡村的未来发展埋下伏笔,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带动乡村区域发展。所以教师的师德教育是乡村教师培养中的主要方向。

2培养教师的以心理学为主的专业知识

乡村学生与城市中的学生有很大区别,从小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更易敏感,更加容易早熟。所以在学生的成长学习中,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轻则影响学习,重则影响人生,所以教师在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专业知识是教学过程中的必备能力。教书育人,在教育工作者看来最重要的是关爱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可以健康长大,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所以只有当解决了学生思想上,心理上的问题时,才能让学生主动以及快乐的学习。

在农村学校中,对于其中的留守儿童更易出现心理问题。根据《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报告》显示:(1)学习类问题。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其中约87%的学生对学习的作息制度不适应;约有79%的学生对家庭教育环境不满;(2)青春期心理问题。70%的学生与异性相处过于敏感;70%的学生对于自己没有信心。从以上可以看出,不管是学习类问题,还是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乡村留守学生大部分群体都存在类似问题,而乡村学生中以留守儿童占多数,所以乡村教师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3与时俱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待遇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都在不断地变化。比如说:乡村学校随着教育资源的有效支配,硬件设施基本可以和城市的学校达到一样的教育水平,但是却出现了师资不配套的问题。一方面是当地原有的有经验的资深乡村教师不会使用先进的教学仪器;另一方面是近年来引进的高学历新教师,即使他们可以使用配套的教学资源,却不能适应在农村的生活环境。造成乡村学校留不住人才的现象。所以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说,与时俱进培养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是我们今后乡村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同时在当下的乡村教育中,优秀的教师资源无法长久的为乡村教育做贡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乡村教师的待遇问题。在范先佐老师的《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一文中便着重阐述了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教师,发展乡村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乡村条件艰苦,本就比城镇学校缺少很多物质补充,即使乡村学校拥有优秀的教师资源,也会选择去更好工作环境的城镇学校就业。所以说乡村学校留不住人才的现状,应该从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着手,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才能为乡村教师留住人才。

总的来说,乡村教育在近些年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从许庆如老师的《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可以看出乡村教育在国家,政府,社会各方的努力下,在不断地摸索前M。而在此期间,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灵魂,是教育过程中的陪伴者更是引导者,教师自身素质的好坏更关系了成百上千的学子的未来,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 赵旭霞.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报告[J].甘肃教育,2012.

乡村经济调查报告范文6

一、社会背景:乡村治理与乡镇政府改革的必然性

(一)对目前的乡村治理与乡镇体制的满意度

问卷中以1-10等十个数字来测评专家学者们对目前的乡村治理与乡镇体制的满意度,1代表非常不满意,10代表非常满意。统计数据如图表一。

表一:

附图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专家学者对目前的乡村治理和现行乡镇体制是不满意的。以6为中间线,63人当中,选择6的5人,占7.9%;选择6以下数字的51人,占80.9%;选择6以上数字的只有7人,占11.2%。值得一提的是,选择非常不满意的人不在少数,共9人,占14.2%,而满意度高的9、10两个数字没有人选。

(二)乡镇政府在乡村治理方面职能发挥情况的评价

专家学者们认为的乡镇政府各项职能发挥情况依次排序如表二。

表二: 乡镇职 执行党的路

能发挥 线、方针、 完成上级

情况评 政策和上级 人民政府 维护 从事 管理 从事 促进 保护公民、

行政机关的 交办的其 社会 经济 社会 公共 文化 其他组织

命令、决定 他任务

稳定 建设 事务 服务 建设 合法权益

人数

53

52

47

32

29

11

9

7

百分比

84.1%

82.5% 74.6% 50.8% 46% 17.5% 14.3% 11.1%

统计结果表明,对乡镇政府在执行路线、上行下达、完成任务和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功能发挥情况,专家学者们给予了充分肯定,其认同度均超过了50%。但对其保护公民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和从事公共服务方面评价不高,其认同度均在20%以下。这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乡镇政府的转型尚未完成。

(三)促使乡村治理变迁和乡镇政府改革的主要因素

专家们认为目前乡镇存在的最突出的三个问题依次是:1、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员过多;2、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较差;3、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在公益事业和处理负债方面陷入困境。详见表三。

表三: 当前乡 机构臃

乡镇政府

取消农业税

乡镇与站

镇存在 肿,财政 职能转变

后,乡镇在

所责、权、 体制障

乡镇政府 村两委

的主要 供养人

滞后,公共 公益事业和

利不统一, 碍,党政 缺乏权威, 交叉任

问题 员过多

服务能力

处理负债方

相互之间

关系难

在群众中 职后,乡

较差

面陷入困境

的关系

以理顺

威信不高 镇工作

难协调

难度大

人数

46

39

32

20

18

16

6

百分比 73%

61.9%

50.8%

31.7%

28.6%

25.4%

9.5%

从分析来看,专家学者们认为促使我国乡村治理的变迁和乡镇政府改革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是财税体制的改革。乡镇政府财政拮据日益显现,乡村治理模式难适应,持这种看法的达47人,占74.6%。其二是市场经济的呼唤。乡村治理的传统模式和乡镇政府的职能未能随着市场经济而转型,持这种看法的达41人,占65.1%。其三是乡村关系的乱象。党政关系、条块关系、县乡关系、乡村关系诸方面的不协调,持这种看法的达39人,占61.9%。其四是村民自治的困惑。缺少自上而下的配套,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不明显,持这种看法的达33人,占52.4%。其五是土地保障的缺失。农民土地权益缺乏保障,出现种种矛盾和纠纷,持这种看法的达30人,占47.6%。

(四)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与对改革的基本态度

据统计,对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依次排序如下:一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快乡镇政府改革;三是完善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四是维护社会稳定,化解乡村矛盾;五是解决土地纠纷,实行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六是抓好基础教育,搞好乡村文化建设;七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民非农化;八是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详见表四。

表四:

解决土地

当前 发展农 加快 完善保障 维护社 纠纷,实行 抓好基础 农村城镇 防止

农村 村经济, 乡镇 体系,解 会稳定, 土地制度 教育,搞 化、农业 农民

工作 增加农 政府 决农民后 化解乡 改革,提 好乡村文 工业化,农 负担

重点 民收入 改革 顾之忧

村矛盾 高土地使 化建设

民非农化 反弹

用效率

人数

47

39

33

32

32

30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