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计划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营销计划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营销计划分析

营销计划分析范文1

[关键词] 金立手机;营销环境;营销策略;优化

[中图分类号] F710 [文献标识码] B

引言

中国市场向来以数量庞大和发展迅猛著称,手机市场也是如此。目前中国自有的手机品牌已经渐渐在本土的手机市场中地位攀升,但在技术、研发、设计和品牌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尚且无法在许多成熟的国际品牌面前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目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手机市场的主流。在国际化知名品牌强大的市场统治力之下,国产智能手机企业如何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已经成为目前函待解决的课题。

一、概述

(一)营销策略

所谓营销策略,是指企业立足于客户的根本需求,并以之作为出发点,通过对客户购买能力以及对市场潜在需要的预估,制定一系列能够满足客户并顺应市场的计划,并依据计划对经营活动进行组织。可以概括为“4P原则”,即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总体来说,营销策略的主旨是提供客户满意的商品和服务,并不断向企业目标的实现而迈进。从实际情况来说,营销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反馈不断地创造和反复,直到达到理想的状态,可以说,市场营销战略计划的制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竞争战略

所谓战略,就是敌我双方在战争中所采取的谋略,竞争战略就是在竞争中所进行的谋略。如果说营销策略所要考虑的目标是企业自身、客户需求和市场期望,而竞争战略则还要在此基础之上,将竞争者产品也考虑进去。因此竞争战略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市场、客户与竞争者之间找到自身企业产品的正确定位,并在维持自身定位的基A上不断增强特色、增强竞争力。企业间的竞争往往是长期进行的,因而竞争战略要在确定基本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对细枝末节进行调整和变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日趋发展的消费者需求。

二、金立手机现行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产品策略分析

我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最近几年的竞争已经达到了相当激烈的程度,经历了运营商定制和电商渠道价格战等市场浪潮后,国产手机企业正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地发展壮大,其视野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低端手机市场的占领,而是瞄向了高端机的领域。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在某次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具有高溢价能力的品牌才能够生存。”这也意味着金立手机近期的产品战略目标也集中在中高端机型领域。

高端二字并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更需要产品与价格相匹配的性能。当前的高端机市场被国外的三星和苹果占去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国产手机企业想要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还很难做到。而刘立荣表示,将目光转向高端机的契机在于金立W系列翻盖手机的销售走俏,这款没有过多宣传、价格在4000元左右的机型每年的销售数量达到了60万台。

近期,针对安全和续航两大痛点问题,金立推出了M6/M6Plus系列手机,内置超大容量电池和独立研发的安全加密芯片,与手机的编码CPU唯一对应,“一机一码”的机制大大提高了手机信息的安全,增加了手机的使用价值。

尽管如此,但在市场调查中发现,金立M6系列手机除去其主打的续航和安全问题之外,其他方面都过于平庸,比如信号的接收能力、音质和拍摄效果等,细节方面更是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电池体积过大造成手机过重,音筒的设计容易进灰却不方便清理,数据线插头和手机插孔匹配度不高,因此近半的消费者认为金立M6手机近3000元的价格依然谈不上高性价比。

(二)价格策略分析

一项产品的定价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产品的成本,其中包含的各种价值,当前市场的供求关系,还要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目前金立手机的价格策略主要以成本加利润定价法和竞争参照定价法为主,根据不同地区有所微调。目前金立手机主要有以下几个价格区间:

1.千元以下,这部分属于低端机,主要作用是薄利多销。这部分手机主要以超大电池容量、大显示屏和反向充电为主要卖点,比如金立金钢系列,目标群体是对手机性能要求不高或者购买能力有限的客户群体。

2.1000―2000元,这部分属于中端机,也是智能机起步初期各大国产手机企业打价格战的主要战场,因此价格经常会发生些许变动。这部分手机在主打特色上已经针对不同客户群体进行了区分,比如主打机身设计和续航能力的金立S6,主打安全性能的金立金钢2,主打拍摄性能的金立M5等等。

3.2000―3000元,中等偏上的价位,主要是对1000―2000元的特色主打机型进行升级,在特色方面更近一步,同时对其他方面的整体提高,使整部手机的性能更加平滑,比如拍摄性能较金立M5更佳的金立S9,安全与续航兼有的金立S6。

4.3000元以上,原本都是主要应对商业人士推出的高端机型,以助手性能为侧重点,比如金立天鉴W系列,后来受天鉴W系列销售走俏的启发,又推出了受众面更加广阔的金立E8和金立M2017作为高端机领域的试水之作。

从整体来看,金立手机的价格区间较为合理,但在定价上较同类产品并没有优势,而且象征着金立最高制作水平的金立M2017的定价已经超过了同价位的进口机。目前国产手机在核心技术上依然没有优势,品牌的溢价方面受到牵制。而鉴于刘立荣对于定价的态度:“定价只有一个原则,就是要超越苹果。”可知此次金立M2017只是为了圈定某些特定细分人群而单纯地提高产品定价,具有很大的赌博性质。

(三)渠道策略分析

为了节省产品从出厂到入市中间的一系列费用,更好地覆盖市场和各大网点,金立手机建立了以三级渠道为主,多种销售渠道并存的渠道管理模式。三级渠道,即制造商―商―批发商―零售商―终端消费客户。

自然地理因素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而城市的经济发展又和手机的销售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自然地理因素对于手机销售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地形、气候、人口分布和交通运输。金立手机正确地把握了各地地理因素与手机销售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将各地的市场划分片区,通过设立对应的分公司与办事处,将主要的地市县全都覆盖起来,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状况及时调整不同的销售策略。比如有些地区的用户偏爱时尚大气的手机,而有些地区的用户偏爱精致小巧的手机,这些反馈结果都能够被金立公司及时地接受,并转换为相应的销售策略,这大大加强了金立手机面对市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目前,许多大客户已经和金立手机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成为金立的重要且固定的客户群体,这些大客户包括中国移动、苏宁电器、中国电信、南京润泰、中国联通等,这其中一部分还和金立手机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在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这三大运营商的合作上,金立手机采取了集团客户定制和捆绑销售两种合作模式。集团客户定制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大批量采购通讯器材产品,一般这些单位会和运营商签署合作协议,采购大批量手机作为办公用品或者职工福利,运营商会给客户单位以优惠政策。而捆绑销售则意味着两家公司出于共赢的目的,在促销的过程中形成共生营销的模式,比如购手机送话费或者充话费送手机,这就是一种价格捆绑。这种捆绑的方式在节省广告费用的同时又增加了知名度,通过降低销售成本从而形成价格优势,有利于金立手机接下来的扩大发展。

但由于三级渠道的运行长度过于冗长,导致结构的信息传递和周转速度过慢,以至于厂家无法对渠道进行良好的控制,且随着时代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许多新型的营销渠道也会对传统的三级渠道造成冲击,如果无法正确把握时代的潮流,在营销渠道上作以适时的革新,曾经的优势很容易变为掣肘的劣势。

(四)促销策略分析

促销策略并不仅仅是销售出商品这么简单。一家成熟的企业在把商品销售出去的同时,还能让自家的品牌深入消费者的心中,从而体现出促销策略的真正目的――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取得消费者的认可与信赖。可以说金立通信能够取得今天的知名度,与其成功的促销策略是分不开的。

首先是面向全国市场,金立手机选择了以电视广告为主的宣传模式。通过在各大高收视率电视台投放电视广告形成“广告轰炸”,并赞助一些时下火热的综艺节目,再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舆论状况和不同的用户群,选择不同的代言人,借助明星的效应来扩大品牌知名度。除了电视广告之外,还要佐以网络和平面媒体广告,用尽一切渠道提高产品的“曝光率”,形成品牌拉动效应,让消费者牢牢地记住“金立”这一手机品牌,从而让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多一个选择考量,这就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初次购买率。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电脑已经代替电视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电视广告的影响力已经不比从前,而人们的关注c亦呈现着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因此继续把主要宣传手段投放到电视广告上显然是不明智的,选择正确的广告媒介对于金立当前的促销策略尤为重要。

三、金立手机市场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一)产品策略

相比于市场热销的进口机,国产手机普遍缺乏“匠人精神”,缺乏对于细节的完善和创新,金立手机也是如此。而在人们眼光和口味日益挑剔的当下,细节已经成为了人们衡量一部手机的重要指标。因此金立手机在打造产品特色的同时,也要兼顾对手机其他方面的提升,让手机产品不再受到短板效应的掣肘。目前反馈比较集中的问题多是信号接受不佳、拍摄水平不高和运行速度慢等问题,这就需要金立手机继续完善核心处理器技术,改良手机的设计理念,为此要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这样才能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对手机的性能作以更平滑的升级,提升产品的性价比。

(二)价格策略

受到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定价政策的影响,目前的金立手机普遍呈现价格过高的现象。为了适应消费升级,也是出于竞争需要,品牌追求高溢价、竞争高端从大方向来讲是正确的,但高端与高价是两码事。高端的前提条件是产品的各方面性能都能物有所值,否则只能是既失了口碑又失了市场。金立手机贸然将高端机M2017定价过高显然为时过早,有欠明智。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在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也没有足够消费基数的前提下,金立手机的定价策略要以性价比为首要考量标准,灵活地运用价格政策,抢占价格空档。这一点从天鉴W的成功中就可以吸取经验,国内3000―4000元的商务机型并不算多,而在同类的竞争产品当中,天鉴W所拥有的性价比又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才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就金立的现状来看,与其贸然推出高价位机型想要与进口机争市场份额,倒不如静下心来继续在中高端机市场上发挥优势,深入研究中高端机消费群体的需求,在定价方面更多地考虑既定目标客户的购买能力和意愿。只有将这一价位购买人群牢牢抓住,并依靠口碑和信誉逐步积累消费基数,才能在未来的高端机型中形成爆款拉动的态势。

鉴于目前国产手机品牌企业发展境遇类似,目标都是抢占中低端手机的市场,因此在相同的质量、性能和企业知名度之下,价格就成了消费者衡量和选择同类手机的标准,打价格战也就成了国产手机品牌的共同竞争策略。

(三)渠道策略

随着多种新渠道营销模式的出现与发展,金立手机的主要渠道营销模式――三级渠道的优势正在渐渐减弱。前文提到,这种渠道的劣势在于运行过程冗长,相应的,需要维护这一冗长的渠道,所要花费的资金和人力成本也是巨大的。而且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些渠道网络也并没有完全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各中小经销商出于对自身的利益在推销中往往会首推其他高利润的产品,而出于维护经销商的忠诚而经常的走访监督只会进一步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这与金立想要占领国产手机中低端市场形成价格优势的企业目标是相悖的,因此,构建稳定完善的销售渠道网络是金立公司的主要任务。

从当前形势来看,大部分公司的渠道战略都是尽力削减中间环节,从而减少成本,促进企业和消费者的沟通速率,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打造产品的价格优势,更有助于让企业更及时地得到产品反馈,从而使生产和销售策略得到进一步改善。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使得足不出户的网络购物逐渐成为当前购物的主流,因此金立公司应当发挥自身本土化的优势,根据中国的市场和自身的企业特点,拓展和培养新的营销方式,向扁平化的目标靠近,在维护和优化传统营销模式的同r,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网络直销以及其他新型渠道销售模式中,加紧占领各大零售终端的柜台,加紧与各大运营商的合作,比如定制机等形式,形成新旧渠道模式的优势互补,这样在未来可能发生渠道模式变革迭代的时候才能从容不迫。

在传统渠道的维护方面,要在确保人员质量的同时加大人员数量的投入,设立负责拜访客户、推销产品、提供售后的办事处,为客户解决一切来自产品上的疑惑与困难。另外,对于经销商实施按照销售排行的奖励政策,并且在手机批发价格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对一部分金立手机实施“保价”政策,及时将因行情变化进行价格调整而产生的价差补贴给经销商,确保经销商的忠诚度。

(四)促销策略

增加宣传渠道,比如纸媒、车体、路演和路边广告牌等,将产品品牌推进人们生活中的每一处,同时多举办一些高质量的促销活动,增加与消费者的直接互动。完善对于销售终端的管理,比如在广告的空间布局上运用一定的展示技巧和方法,在柜台布置上进行经常性的展览变化,并鼓励促销员依据自己的经验对柜台的布置进行积极创新,总之要以吸引消费者眼球为目标,消费者的目光要先被吸引住才能有购买的可能性。

在大规模进行广告宣传的同时,也要着力完善产品质量和相关服务。要提高促销人员的整体质量,裁掉冗余的人员,保证员工团体高质量同时也能增加他们的危机意识,从而变向地提高工作效率,尽量节约资金和人力资源成本,对于剩下的和新招募的促销员的管理,加大上岗培训和管理的力度,首先是推销时的服务态度和职业素养,其次是销售技巧和业务素质,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做到专才专用,强化在岗考核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根据促销员各阶段的销售业务完成情况发放绩效工资及荣誉和物质方面的额外奖励,营造“能者多得,多劳多得”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促销员的积极性。

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日趋激烈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国产手机品牌企业要保持住正在崛起的势头,一方面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和研发的革新,增强核心的竞争力,循序渐进地从国际知名品牌的手中夺回中国市场。另一方面,要继续对市场营销策略进行改进和完善,明确自身在中低端手机市场上的优势,并将优势发挥到最大,为此需要保证产品本身和服务的质量,拓展销售渠道,正确定位自身在市场中的位置,打造价格优势,再作以正确的促销策略,将从中低端手机市场上赚取的利润用到核心技术的研发上来,形成企业的良性循环,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向国际化迈进。

[参 考 文 献]

[1]陈昌新.飞特公司智能手机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与优化[D].山东大学,2012

[2]耿钊.云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措施[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营销计划分析范文2

关键词: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72-02

1 经济效应分析

1.1 正向经济效应分析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促进企业生产增长的要素为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进入现代经济社会后信息的作用加大,信息已成为第五个生产要素。实践证明,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对这个五个生产要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转变企业利润增长方式的同时也对西部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1)促进了信息要素在生产中的乘数效应。

美国国会关于贸易与发展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表明,信息对生产力的正向促进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尤其在落后地区,信息要素对企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促进了信息要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竞争力增强,新市场得到开拓,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所有这些都促使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目前,信息与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导因素,不但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贸易和管理上所需的分析能力,而且改变了企业价值创造方式,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方法。

企业在现代化生产中,生产函数内部结构中的各种要素如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等要素,都离不开信息要素的作用,信息的这种作用是一种“乘数效应”。它可表示为如下等式:生产力=信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营销+培训+……)。信息的这种“乘数效应”揭示了在生产力的内部结构中,除原有的独立的和非独立的物资形态要素外,信息要素更为重要,生产力各要素与信息结合对生产力的提高将产生放大若干倍的乘数效应。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充分发挥信息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是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路径。

(2)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推进,有效的突破了传统经济环境带来的成本问题。企业信息网络的建立可以减少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市场交易双方搜寻信息的成本。另外,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经济行为进行实时的统计、分析,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减少交易中因决策产生的风险成本。西部中小企业交易成本的降低大大减小了企业的资本支出,对于资本较东部匮乏的西部中小企业来说,其效用更大。

(3)改善西部地区的就业结构。

随着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企业信息化设备完善,为吸引人才提供了基础的物质保证,有利于推动形成人才引入机制。一方面,随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西部人才需求层次的提升,以及国家鼓励人才到西部就业相关政策的实施,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外部专业人才到西部来。另一方面,企业在由传统经营模式向信息化转变过程中,加强员工的培训,对员工隐性知识的不断开发与显性化,促使企业技能型员工向知识型员工的转变,提高了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与形象,有效的减少了人才外流,促使西部地区就业结构和层次得到改善与优化。

(4)带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需要软件的开发、计算机技术服务与咨询、网络建设、通信设备与服务等,这就要求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据统计,在2008年,我国西部信息产业增加值占西部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西部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高资本密集化、高加工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标志就是各产业技术层次不断提高和新兴产业不断成长为主导产业,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对西部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5)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工业产值及实现利税也在快速增加,截至2008年我国西部地区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整个西部的60%和40%,在近几年的西部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约占60%。这些数据表明西部中小企业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成为今后我国西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1.2 负向经济效应分析

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劣势及建设误区,这些又会对企业及西部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忽略隐性成本,加重企业负担。

企业的隐性成本是企业本身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隐性成本相对于企业在市场上能够买到或租用到的生产要素的显性成本是易于被企业忽视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信息化程度较高,企业领导、员工思想较为开放,易于接受新事物熟悉新环境,企业间通过网络沟通越来越频繁,这些都为东部企业信息化开展奠定了基础。与之相比,西部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预算时,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隐性成本,预算资金在实际执行时由于诸如人员培训、人员转换、数据移接、集成测试此类隐性成本增加,致使投入显得捉襟见肘,不但遏制了项目的实施,而且导致实际收益远远小于信息化总成本,利润甚至为负,信息化反而成为企业累赘。

(2)过程轻率,实用性不强。

西部企业在追赶东部先进时,往往产生急于求成心态,而不能统筹全局,在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内部缺乏各个部门之间协作,整体意识不强,只注重在某些部门购置相关设备,忽略协作在信息化中的重要性;在企业外部,缺少地区企业间的合作,包括上下游企业及同类企业间的合作,不利于行业规模经济形成。由于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投入与取得收益时间较长,而多数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不能保持持续的参与热情,在持续的时间规模上考虑不够宏观和长远。这种建设过程中的轻率行为直接导致企业信息化不能得到实际有效运用,达不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重“内”轻“外”,外部经济环境有待改善。

与西部企业信息化相比,东部企业在注意企业内部信息化投入的同时,其外部环境也在悄然变化,开始支持企业信息化。如苏州移动分公司成立了“移动信息化培训基地”为苏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立公共平台,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可见,在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外部环境因素如政府相关职能、通信公司服务等因素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部因素正在制约着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信息化绝不是企业自身一家能解决的,而是企业内外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良好的外部信息化环境,就没有完善的企业信息化。

2 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对策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所带来的正向与负向经济效应分析,从企业自身及外部环境两个角度提出如下对策:

2.1 树立正确的成本――收益观念

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以有限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这就要求西部中小企业立足自身特点树立正确的成本-收益观。信息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在制定企业信息化预算时,即要考虑硬件设备改善更要注意软件实力的提高,眼前与长远相结合,优化投资结构,正确估算总成本,最终实现企业以信息化有效运转。

2.2 优化人才结构,发挥高科技人才对企业的推动作用

引进和培训信息化人才,是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对西部中小企业而言,人才的发现比引进更为重要。由于西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人们在选择到西部就业还需要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因而,西部企业为满足不断增加的人才需求,应重视内部员工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的信息化培训学习,将已有生产、销售、客户联系等经验与信息要素相结合,这个过程实际也是将普通员工向企业所需人才转化的过程。把内部员工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最终提高员工的整体信息化素质。

2.3 注重内部资源的整合利用

在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企业应重视对内部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加强内部研发、生产、财务、运输、销售等各部门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从而达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只有最优的资源整合利用效率,才能实现在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利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2.4 培育建立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内部生产要素的整合与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在西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对企业发展所需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政府公共投资对企业信息化投资的汲水效应数理分析发现,政府在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可以通过税收和信贷政策变量的变动来实现,而且采用税收政策比采用信贷的效果要更好,同时这也符合凯恩斯认为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很难奏效的论断。在西部地区,还应重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西部通讯公司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化合作,由通讯公司协助搭建企业的信息化台,既满足了信息化的需求,又加强了双方联系拓展了通讯公司的服务范围。

参考文献

[1]白云川.多种模式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访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建翔 [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8).

[2]汪安佑.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J].中国科技论坛,2004,(1).

营销计划分析范文3

关键词 经济结构;能源强度;能源消费增量;宏观驱动因素

中图分类号 F426:TK0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1-0049-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1.007

1996-2011年,我国取得了经济总量增长近6倍的成就,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矛盾日益突出,给能源消费带来巨大压力,经济结构亟待调整。早在“九五”计划时期,便提出未来十五年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的根本转变,“十五”、“十一五”时期更强化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这一时期,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究竟产生何种影响及其背后深层驱动原因是什么值得研究探讨。

确定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影响的两个关键:一是经济结构的划分。已有研究主要考虑了三次产业部门结构[1],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及其他行业的6行业部门结构,工业内部细分的行业部门结构[2-3];二是分析方法的确定。已有研究多集中在分析经济结构变化的节能潜力[4-5]。由于我国GDP的快速增长,节能潜力估算方法不适用于长期分析,经济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有所夸大,但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分析方法和计算结果的探讨,对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影响的背后原因缺乏阐述[3-6]。综上,本文从能源强度、能源消费增量分解双向入手,兼顾产业部门、行业部门结构变化,全面剖析1996-2011年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并深度挖掘宏观驱动原因。

1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1.1 经济结构划分

产业层次考虑4个部门:第一产业(农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行业层次考虑42个部门,包括农业、工业两位数代码37个行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金融房地产及其他服务业。其中2002年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将两位数行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从工业划分至第一产业、工业新增“其他采矿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本研究将“其他采矿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合并到“其他工业”。

1.2 能源消费分解方法

能源强度分解法是按结构分解分析法(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原理,将全部生产部门总能源强度(简称总能源强度)变化分解成部门增加值比重(部门结构)和部门能源强度(部门强度)两个因素。其中总能源强度仅考虑创造GDP的生产部门,即除生活能源消费量以外的能源强度。能源消费增量分解法是将总的能源消费增加量分解成经济增量、部门结构、部门强度3个因素。本研究采用Sun [7]提出的能源消耗完全分解模型,解决传统分解法中残差的影响,并运用环比方法对1996-2011年逐年的能源消费增量进行分解。

能源强度分解法:

式(1)最右边第一、二项分别为部门结构、部门强度变化引起的能源强度变化;式(2)最右边三个方括号内分别为经济增量、部门结构、部门强度变化对能源消费增量的贡献。

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1995-2011年42个分行业部门增加值或增速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①行业划分口径调整: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划分统计口径变化,因此按本文42个行业部门划分重新调整1996-2011年增加值数据;②2005年不变价折算方法见齐晔(2011)[8];③全口径数据调整:参照陈诗一(2011)[9]经济数据处理方法,按照各行业增加值比重不变的原则进行调整,匹配工业增加值与分行业增加值。

1995-2010年42个分行业部门能源消费量数据来自最新调整的2009-2011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年总能源消费量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2.1 经济结构变化促进能源消费作用逐渐减弱转向节能

根据式(1)、式(2)将1996-2011年逐年的能耗强度变化量、能源消费增量分解得到产业、行业层面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为便于总结规律,根据逐年分解结果统计分析“九五”、“十五”、“十一五”时期的产业、行业部门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表1)。

图1显示,1996-2011年,产业、行业部门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均呈波动影响,但促进能源消费的作用逐渐减弱,“十一五”时期42行业部门结构变化甚至起到节能作用。根据表1,4个产业部门结构变化从“九五”增加能源强度0.086 tce/万元下降到“十一五”仅增加0.019 tce/万元;42个行业则从增加能源强度0.10 tce/万元转为降低0.01 tce/万元。

图1 1996-2011年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Fig.1 The impact of economic structure change on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1996-2011

从能源消费增量看,4产业部门结构变化从“九五”增加能源消费0.73亿tce下降到“十一五”的仅增加0.47亿tce。42行业部门结构变化实现节能0.34亿tce。2011年,4个产业部门结构变化增加总能耗强度0.008 tce/万元,增加能源消费量0.12亿tce,42个行业部门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近乎为零。尽管扭转了2010年的上升趋势,但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给“十二五”的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巨大挑战。能源消费增量分解结果显示:“九五”、“十五”、“十一五”时期,分别增加5.0亿

tce、7.5亿tce、13.2亿tce,相较之下,经济结构变化减缓能源消费的作用显得微小。但正是重化工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现状,导致我国总能源强度高于发达国家,使得快速经济增长成为拉动能源消费的主要力量。因此,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的首要任务。

2.2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减缓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促进

工业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占全部产业的95%以上,因此产业部门结构变化是促进能源消费还是节能,是工业和第三产业间的博弈。当工业增速远超第三产业时,产业部门结构变化促进能源消费作用显著:图1中产业部门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影响曲线的三个波峰分别为1996、2003、2010年,其工业增速远超第三产业(图2)。反之,当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工业时,产业部门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降低。2005-2009年连续5年第三产业增速高于工业,第三产业比重与工业比重的差距逐渐缩小,2009年甚至反超0.1%,使当年产业部门结构变化起到节能作用。总体来看,1996-2011年产业部门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促进作用逐渐转弱是由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时期尤为明显。

2.3 重点耗能行业经济增速下降驱使结构变化转向节能

我国8个重点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全部产业的60%以上,而增加值仅占15%。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

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

及纸制品业(简称黑色金属、化学原料、非金属、电力、石油

加工、煤炭、有色金属、造纸)。

根据图3,“十五”时期,有色、造纸、化学原料、电力、石油加工5个行业增速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能源消费量占比最大的黑色金属行业增速从“九五”的9.4%增加到16.9%,煤炭行业从近乎零增长激增到12.8%,非金属行业也快速增长。尽管与“九五”时期相比,42个行业部门结构变化导致总能源强度的增加趋势减缓,但8个重点

耗能行业结构变化使总能源强度增加0.048 tce/万元,比“九五”高出70%,黑色金属行业贡献居首位,重化工业化趋势明显。进入“十一五”,有色、造纸、电力、石油加工4个行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降低,黑色金属、煤炭行业则转升为降,化学原料行业略有反弹,仅非金属行业增速呈增长

趋势。8个重点耗能行业结构变化转向节能,使总能源强

度降低了0.002 tce/万元。可见,自“十一五”以来,重点耗能行业经济增速的下降是驱使结构变化转向节能的关键。

3 影响经济结构变化的宏观驱动因素分析

3.1 重化工业化发展态势制约经济结构调整

“九五”、“十五”、“十一五”时期,重工业平均增速分别是10.7%,15.6%,15.7%,高出同期轻工业0.4%,2.6%,2.6%。现阶段重化工业化发展态势严重制约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而造成重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 快速城市化进程推动重化工业化

1996年起,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从30.48%提高到2010年的49.95%。在高速的城市化驱动下,建筑、铁路、公路等城市保障性基础建设明显加快,以钢铁、水泥、有色冶金为代表的重点耗能行业快速发展推动了重化工业化。

1996-2010年,每年新建公路里程翻了两番,从13.8万km增至56.3万km;“十一五”时期,铁路建设快速发展,新建铁路投产里程数为14 545 km,分别是“九五”、“十五”时期的2.49、2.16倍;城镇住宅建筑面积从2000年44亿m2,增至2005年108亿m2,2010年达144亿m2。按平均水平测算,“十五”时期,仅新建城镇住宅消费粗钢、水泥量占同期总产量的35.2%,29.9%。再加上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仅为满足城市化转移人口的基本需求,便消费了钢铁、水泥产量的50%以上。

3.1.2 出口依赖型经济拉动重化工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实施出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即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发展出口工业,逐步用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用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出口规模的逐渐扩大,出口结构的重化工业化,极大的促进了能源消费的增长。

1996-2010年,货物出口总额增长了近8倍,2010年高达10.7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26.5%。出口产品结构逐渐转向重化工业产品替代轻工业产品的趋势,重化工产品出口额占比(化学品及有关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从1996年的29.3%增加到2010年的55.0%。出口产品结构的这种趋势性变化既是工业结构变化的结果,也将进一步增强工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趋势,极大的拉动了国内的能源消费。国内学者根据投入产出表核算了1997-2007年出口带来的能源消费量,从(2.56±0.32)亿tce增加到(7.35±1.51)亿tce,占除生活外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从(21%±2.6%)增加到(29%±6.0%)[10-14]。

3.1.3 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利益促进重化工业化

长期以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制度和经济利益的追求,导致地方政府热衷于投资重化工业。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研究显示,“十一五”各省规划目标GDP年均增长率为10.1%,远高于全国7.5%的目标,地市级平均达13.1%,县级平均达14.2%,越低层级地方政府目标越高[15]。2001-2009年,省级层面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外,其余各省重工业工业总产值占比平均提高10.6%,海南增幅高达34.2%,云南23.1%,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均在15%左右。

3.2 结构调整政策刹车作用明显

在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政府采取了“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淘汰落后产能”两大主要政策调整产业部门结构和行业部门结构。

“九五”时期,政策导向依然是大力发展基础工业,但提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进入“十五”时期,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增加值占比和从业人员占比;“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并提出了增加值占比提高3%,从业人员占比提高4%的量化目标。“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提出了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目标,以强有力的行政干预,配合严控市场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取消重点耗能产品出口退税、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等一系列政策,给重点耗能行业一记急刹车。“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的炼铁、炼钢、电石、焦炭、小火电、水泥、电解铝落后产能,分别占同期新增产能的74.3%、54.9%、42.0%、37.7%、24.4%、21.9%、20.3%。淘汰落后产能很大程度上减缓了重点耗能行业的发展,使得行业结构变化转向节能。

3.3 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政策阻碍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拉动了重点耗能行业的增长,使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促进作用在1999年、2009年出现两次较大的反弹(图1)。1998-2004年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到2003年带动配套资金3.28万亿元,全部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依靠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16]。2009-2010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81%的投资流向了住房建设、汶川灾后重建、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设备制造业、钢铁、有色金属和水泥行业的发展。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7]估算4万亿投资增加能源消费1.13亿tce,占2009-2010年新增能源消费量的37%。

政策影响使市场对高能耗产品需求激增,企业在生存本能和市场需求变化下,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这种短期内因政策变化引发的市场需求爆发性增长而并非市场真实需求,使高耗能行业在产能已经过剩的基础上继续膨胀。一面是大量的资本涌入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持续增加,一面是淘汰落后产能的大力推进,形成大量社会资本的永久性沉淀,造成资源浪费。

4 结论与建议

1996-2011年,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4个产业部门结构变化促进能源消费的作用逐渐减缓;重点耗能行业经济增速下降使得42个行业部门结构变化由促进能源消费转向节能。“十一五”时期,行业部门结构变化使总能源强度降低0.01 tce/万元,实现节能0.34亿tce。尽管如此,我国现阶段重化工业化发展态势严重制约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出口规模逐年扩大的同时,出口产品结构逐渐转向重化工业产品替代轻工业产品,GDP为主的政绩考核制度和经济利益的追求,都带动了以钢铁、水泥、有色冶金为代表的重点耗能行业快速发展。在此趋势下,政府采取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淘汰落后产能给了高速上行的重点耗能行业一记急刹车。然而政府应对金融危机选择了依靠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的积极财政政策,极大的拉动了重点耗能行业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

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现状主要是由经济发展的阶段造成的,国家层面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宏观调控。首先,控制经济增速,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如前所述,即使经济结构变化按“十一五”发展趋势,其实现的节能量也远低于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能源消费增量。国家从宏观对各地区经济增速进行调控,注重公平、效率,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构建消费主导模式,促进消费多元化。城镇化并不仅是修路、建房,将农村人口转移至城镇,解决转移人口生计,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通过拉动内需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再次,加快生产业的发展。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产品附加值低、工业结构难以调整很大程度是受研发、设计、营销、供应链管理环节欠缺制约,表现为生产业发展滞后。而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比上升主要依赖生产业;最后,多层次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调整。一方面使高耗能行业、传统行业向新型化、高附加值、高加工度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以“十二五”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冯飞, 王金照. “十一五”节能减排中期评估[J]. 绿叶, 2009, (4): 113-118. [Feng Fei, Wang Jinzhao. Midterm Assessment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J]. Green leaf, 2009, (4): 113-118.]

[2]王俊松, 贺灿飞. 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中国能源利用效率[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2): 157-161. [Wang Junsong, He Chanfei.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tructural Change and Chinese Energy Consumption Efficiency[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 19(2): 157-161.]

[3]姚愉芳, 陈杰, 李花菊. 结构变化的节能潜力计算的方法论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4): 115-123. [Yao Yufang, Chen Jie, Li Huaju. A Study 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Energy Saving Potentiality to the Structure Change[J]. 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 2007, (4): 115-123.]

[4]齐宝平, 穆海林, 康旭东,等. 中国1990-2007年节能因素分解分析[J].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0, (2): 1-4. [Qi Baoping, Mu Hailin, Kang Xudong, et al. Factor Analysis on 1990-2007 Energy Conservation in China[J]. Energy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2010, (2): 1-4.]

[5]熊华文. 基于单位GDP 能耗的节能潜力分析方法与实证研究[J]. 中国能源, 2011, 33(4): 21-25. [Xiong Huawen. Methods for Analyzing Energy Saving Potential and its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Energy Consumption of Per Unit GDP[J]. Energy of China, 2011, 33(4): 21-25.]

[6]李艳梅, 张雷. 中国能源消费增长原因分析与节能途径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3): 83-87. [Li Yanmei, Zhang Lei. Reason Analysis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ase and Discussion of Energy Saving Approach[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18(3): 83-87.]

[7]Sun J W. Changes i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Intensity: A Complete Decomposition Model[J]. Energy Economics, 1998, 20: 85-100.

[8]齐晔.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93-94. [Qi Ye. Annual Review of Low Carbon Development in China (2011-2012) [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China), 2011: 93-94.]

[9]陈诗一. 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 1980-2008[J]. 经济学季刊, 2011, 10(3): 735-776. [Chen Shiyi. Reconstruction of Subindustrial Statistical Data in China:1980-2008[J].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2011, 10(3): 735-776.]

[10]顾阿伦, 何建坤, 周玲玲,等.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内涵能源及转移排放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50(9): 1456-1459. [Gu Alun, He Jiankun, Zhou Lingling, et al. Analysis of Embodied Energy and Transfer Emissions of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ition, 2010, 50(9): 1456-1459.]

[11]齐晔, 李惠民, 徐明.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估算[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3): 69-75. [Qi Ye, Li Huimin, Xu Ming. Acounting Embodied Energy in Import and Export in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18(3): 69-75.]

[12]王元道.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迁与能源消耗变化关系研究[J]. 商业时代, 2011, (8):40-41. [Wang Yuandao. Research on China’s Export Structure Chang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ergy Consumption[J]. Commercial Times, 2011,(8):40-41.]

[13]吴幼玲. 我国进出口商品中内涵能源的行业结构分析[D]. 厦门:厦门大学, 2009: 23-24. [Wu Youling.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Energy Embo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 [D]. Xiamen: Xiamen University, 2009: 23-24.]

[14]谢美娜. 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源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 2010: 33. [Xie Meina. Research on Embodied Carbon in Export in China[D]. Changsha: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0: 33.]

[15]黄石日报. “十二五”规划应确立三大方向[N]. 黄石日报, 2010-09-23(2). [Yellowstone Daily. The 12th Five Year Plan Should Establish Three Directions[N]. Yellowstone Daily, 2010-09-23(2). ]

营销计划分析范文4

【关键词】低碳效率化;能源化工产业;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发展;影响

0 引言

近几年来,能源紧缺问题一直作为一个全球化经济问题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特别是在石油资源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寻找出石油能源的替代品,这客观上促进了各国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中国国情旨在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面对能源的短缺,找寻到能源化工产业正确的发展方向是化工领域专家们所要思考的问题,而实现低碳经济,提高低碳能源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又是符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律的。

1 我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现状

能源化工产业通常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为基础原料,通过化学工艺制造将这些原料应用到化工产品生产中去。能源化工产品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一些渗透到人们日常用品当中的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都是源自石油能源化工。可见,能源化工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目前的能源化工领域,石油化工一直处于主导位置,汽车燃料、航空燃料、油、沥青等等均出自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但是,在石油能源稀缺的背景之下,石油价格大幅上涨,造成经济稳固发展的波动,我国的能源化工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石油资源匮乏导致能源化工发展乏力

我国虽然是石油生产大国,但是生产的石油仍然满足不了国内的整体需求,不得不依赖于石油进口,国内能源化工的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一些炼油化工厂在交通燃油需求不断增长和石油资源可使用量不断缩小的矛盾压力之下,运营起来变得非常困难。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必须利用先进的化工技术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提升轻质油的产出量,将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最大化;第二,大力开发石油的可替代品资源,采用更为新型的转化材料代替汽油和柴油,降低能源化工的生产成本。

1.2 低劣的石油品质导致能源化工的加工成本增加

当代社会原油的品质逐渐走向劣质化已经成为非常明显的趋势,而成品油质量要求正在越来越高,这势必会导致石油在达到最新的排放标准时会付出更惨重的代价,特别是石油中的硫元素含量需要达到相应的欧Ⅳ排放标准,就必须实行高压加氢的过程,使得加工成本不断大跨度上涨。为了将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能源化工企业不得不从技术改进的角度出发,缩减石油原料加工成本,或者寻找更适宜的能源替代产品,提升能源化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低碳效率化对能源化工经济的影响

低碳效率化经济模式是一种新型节能的环保手段,它在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将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到最低,进而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室外排放量,达到既追求能源化工产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又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低碳效率化对能源化工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实现低碳效率化提升了企业效率

在新型的能源化工产业中,相比传统化工生产的工艺技术落后、产品单一、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低碳效率化能够很好地优化能源产品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要实现低碳效率化关键在于提升企业的化工生产技术,在合成氨化肥生产工艺里,一些合成氨储气罐设备相对落后,储存容量不大,施工人员采取了修补技术化方式对储气罐进行项目改造。例如,山西省某化工企业对合成氨改造的化工项目,使合成氨的成本控制在每吨130元,为企业的年收益效应多创造了3500万元人民币。

2.2 实现低碳效率化促成产业规模化

低碳效率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能源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要想进一步增强化工产业的集体实力,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就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不少的化工产业集团坚持以低碳经济生产为基础,新型煤化工为其主导产业,开始走向化工能源多元化经济的发展道路,有鉴于此它们的下属公司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行了合并与重组,主营业务已经扩展到机械加工制造、建筑工程、运输物流、金融投资等领域。

2.3 实现低碳效率化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相适应

众所周知,能源的匮乏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的一个阻碍因素,实现低碳效率化生产是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关键举措。根据调查统计,在一些传统的能源化工企业平均每年的能源耗费总量比国际水平总体上要高出40个百分点,降低能源消耗无疑成为了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而新型的能源化工产业将以低碳效率化节约能耗模式摆在首要位置,一方面提高了能源原料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相适应。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能源匮乏和环境问题严峻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趋势。低碳效率化在能源化工产业里的应用是化学工艺技术发展的全新突破,它在提升化工企业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又缓解了资源紧张与社会市场需求的主要矛盾,为新型煤化工产业在全球的发展模式指明的方向。只有能源化工产业以低碳效率化生产模式为指导,新型化学工业的市场前景才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营销计划分析范文5

讯:企业80%的利润来自20%的顾客,那么企业面向这20%的顾客,进行精准营销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服务,是很有必要的。企业营销的定位可以说是顾客的定位。中国著名营销策划人、品牌管理专家杨龙认为,一个企业总有特定的目标顾客群,企业有限的资源只能服务于那些真正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顾客,对企业而言,其顾客也要分出三六九等。可以把顾客分为最有价值顾客,最具有增长性顾客和负值顾客三类,他的观点是,企业面对负值顾客不但不能视为“上帝”,而且必须尽快抛弃,因为负值顾客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只会耗用企业资源。而精准营销就能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对有价值的客户进行营销和服务。同样营销传播的媒体选择也要进行区别对待,以达到最小投入最大产出。

对于专业音响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使用客户和购买客户不是同一对象,营销手法更应该因地制宜。从渠道建设上看又包括经销商/商和终端客户的传统模式和新兴的直销/网销模式。中国著名营销策划人杨龙认为对于专业音响制造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包括两层,第一层是购买者,第二层是使用者。而精准营销的重点是最终用户,目前伴随着新媒体的诞生,为精准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传统直销广告DM就是精准营销的利器,如今仍旧威力不减。新的精准营销手段及时通讯工具QQ、MSN等点对点营销工具还有邮件、短信群发等依托客户数据库进行的精准营销工具,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专业音响企业(生产及销售)来说拥有一个客户数据库(包括政府、企业、连锁商业机构、娱乐业、音响行业协会媒体等)并定期发送宣传资料,无疑在营销策略上领先对手一步。而在营销投入上也能实现精准营销,最大限度合理使用企业资源。

精准营销的最高境界是个性化服务。杨龙认为在这个充满个性的时代,近年特别流行“大客户管理”、CRM客户管理,目的是通过不断改善客户管理、互动方式、资源调配、业务流程和自动化程度等,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销售收入、客户满意度和员工生产力。客户信息化管理包括个性化信息收集、原始记录,服务记录,反馈记录等等。作为专业音响属于耐用消费品,我们应该用好精准营销这把利剑为自己争夺市场服务,为企业成功助力。

营销计划分析范文6

【关键词】公用事业;民营化;绩效;社会效益

一、一般问题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无论是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转型国家,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已经成为广泛存在的现象,共有100多个国家对国有企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民营化(Megginson and Netter,2001)。在许多国家中,民营化改变了公司治理结构,为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并为改善国有企业的绩效提供了一条潜在的途径(Boubakri,2005)。根据企业所处市场竞争程度的高低,民营化可具体分为三种。在竞争性行业中,民营化是指将国有企业完全转变为私人资本所有。在垄断行业中,例如民航、电信、铁路等,民营化是指消除市场禁入、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政府逐步出让、转售一部分国有股权甚至全部股权,主动变成小股东或者全面退出(周其仁,2002)。而在垄断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中,民营化是指将企业中竞争性部分外包,允许私人部门进入公共企业。民营化的形式主要有股权收购、合资公司、直接并购、纯民营模式、BOT模式、TOT模式以及PPP模式(中国公用事业论坛文集)。

二、具体问题

公用事业,主要是指具有各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共享的基本特征的,服务于城市生产、流通和居民生活的各项事业,即包括城市基础设施也包括市政服务事业。按照《韦氏英文大辞典》的释义,“公用事业”是指“提供某种基本的公共服务并且接受政府规制的行业”。公用事业民营化是各国民营化进程的一部分。所谓公用事业民营化,就是将国有、公营的公用事业的所有权或经营权全部或部分地转移到民间,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值得注意的是,民营化是个综合的概念,其制度构建包括制度内核和规制两个方面。民营化的制度内核包括产权的变更,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市场化等因素,规制因素则包含政府的激励规制因素以及完善的竞争市场的构建。因此,不能将民营化简单的等同于企业产权的变更,或者私有化和私营化,而是公用事业规制、市场竞争与国有企业产权变化的综合产物。民营化在中国已经探索了多年,很多学者也对国有企业民营化做了相当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各种民营化形式像股权收购、组建合资公司、BOT(Build-Operate-Transfer)、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以及PPP(Private-Public-Partnership)等在内的许多模式也被引入到公用事业领域,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公用事业的发展思路,很多成功的案例也为我国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例如北京商家河污水处理厂和南海环保发电厂(BOT模式)、2001年法国昭和水务公司与奉贤自来水公司第三水厂合作成立了上海首家中外合作的昭和自来水公司和新奥燃气(合资模式)、2002年5月上海浦东自然水公司将其50%的国有股权溢价转让给威望迪公司(直接并购)等。

三、文献评论

在发达国家,大量学者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民营化能够提高企业的绩效。Megginsonet(1994)以28个发达国家中32个行业的61家公司为样本,研究了1961~1990年间通过公开股票出售进行全部或部分民营化的企业,发现民营化后企业的销售额、利润、资本投资、运营效率和就业水平都有显著的提升,而且这些企业降低了负债水平,提高了分红金额。D'Souza(2005)使用23个发达国家的129家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数据,发现企业民营化后在盈利能力、运营效率、产出水平和投资支出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在国内,白重恩等(2006)通过考察1999~2002年间全国范围内改制的国有工业企业来研究国有企业改制的效果,得出民营化改制的经济效益整体较好,改制后企业的资产使用率、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均显著上升,而且效果有很长的持续性。此外改制并没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企业上缴税金并没显著下降,只是有一定比例的失业,总体来说国企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胡一帆等(2006)根据世界银行一份对我国国有企业1996~2001年的调查数据发现,我国的民营化效果明显,特别是提高了销售收入,降低了企业成本,并最终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同时并未带来大规模的失业问题。从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来看,学者们在考察民营化对企业的绩效影响时,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改革上市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企业的销售额、利润和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的对比,从而进行分析和实证研究。但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由于选择样本企业、时间跨度和绩效测度指标的不同,以及诸如技术要素进步等影响企业绩效的干扰因素的存在,学者们研究得出的结论存在很大出入,甚至截然相反;第二,研究的样本大多取自于20世纪90年代,只少数几项研究把样本期间扩展到了本世纪初期,不能反映出当下政府推出的新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第三,考虑到公用事业企业有别于一般国有企业的特殊性,现有研究文献对国有企业民营化绩效的结论并不能保证完全适用于公用事业。第四,在对公用事业民营化效果分析时,不光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注重其对社会效益影响的研究。

四、方法和程序

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主要包括电力、煤气、供水行业,这些公司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收效较慢,考虑到生态、安全、企业规模和价格因素,政府通常会实施限制性规定或授权经营。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接下来的研究将选择已上市的进行了民营化改革的公用事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是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前后可比较性。与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更加规范,数据更容易获得,能尽可能降低干扰因素的影响,提高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而且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结构(规模、行业等)进一步完善,更不易出现样本的选择性偏差。(2)绩效指标测度与分析方法。相关财务业绩变量和运营效率变量的选择是建立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而保证了变量选择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本文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借鉴Megginson(1994),D'Souza和Megginson(1999),D'Souza(2005),Sun和Tong(2003)的研究结果,从产出水平、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来衡量上市公司的绩效表现。

五、研究展望

当然,民营化即所有权性质的变更只是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改革的一种方式,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改革还包括其他很多内容,比如经理人激励、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劳动力或产品政策等等。改革仍在继续,企业的效率仍在发生着变化,这些改革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如何,依然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实证分析,数据的选择和处理以及研究方法的运用,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在中国现有的客观环境中,如何科学地选择和处理数据,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研究方法,都是接下来的研究中要面对的关键性问题。此外,公用事业民营化对社会效益的影响和民营化改革产生效果的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的研究,只有从微观层面掌握其产生作用的途径才能通过选择合适的民营化方式,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民营化改革收益。

参考文献

[1]周其仁.开放市场:经验与主张[J].财经.2002(68):96~101

[2]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国有企业改制效果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6(8)

[3]胡一帆,宋敏,张俊喜.竞争、产权、公司治理三大理论的相对重要性及交互关系[J].经济研究.2005(9)

[4]刘小玄.民营化改制对中国产业效率的效果分析[J].经济研究.2004(8)

[5]宋立刚,姚洋.改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5(2)

[6]魏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1999(7)

[7]李远勤,张祥建.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前后的绩效对比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8(4):9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