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垃圾处理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垃圾处理方法范文1
随着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开展,对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的优化也比较重要,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的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农村的生产发展中产生的多类垃圾的处理就成为比较重要的课题。注重对农村垃圾的处理模式优化,才能为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起到促进作用。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农村垃圾的处理模式进行研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优化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1.农村垃圾的类型以及特征体现分析
1.1农村垃圾的主要类型分析
从农村垃圾的类型层面来看,有多种类型,主要就是危险废弃物垃圾以及产业废弃物垃圾和生活垃圾几种类型。其中在危险废弃物垃圾类型方面,主要就是在农村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废矿物油以及含汞镉的电池等有害的物质垃圾[1]。这些垃圾对土壤以及水等都存在着很大的污染威胁,并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安全威胁。对这类垃圾的处理就要能得以充分重视,需要采用科学化的方式来加以处理。
再者,农村垃圾中的生活垃圾类型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处理类型。在这一类型的垃圾主要是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像塑料制品以及饮食食材等应用产生的垃圾,在垃圾的主要成分上就涵盖着废纸以及煤渣等。这些生活垃圾产生的量也是最大的,所以对这类生活垃圾的处理就显得比较关键。
另外,农村垃圾中的产业废弃物垃圾也是比较重要的垃圾类型。在这一垃圾类型方面主要就是在畜牧业以及农业和工业的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最为主要的就是养殖业产生的垃圾。这些垃圾的有机物成分相对比较高,对这些垃圾的处理如果不及时,就比较容易污染附近的水源,并且也会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影响。这几种类型的垃圾也是比较主要的,在进行处理过程中,就要能针对性的加以应对。
1.2农村垃圾的主要特征体现分析
从农村垃圾的特征来看,也表现的比较明显。在垃圾产生的量大方面是比较重要的。由于当前的农村生活质量以及生产能力的提升,在垃圾的产生量也是愈来愈大,每年都会有所上升,对垃圾的有效处理就比较迫切。再有就是农村的垃圾产生源相对比较分散,在不同的农村地区的垃圾产生量也会有着很大的差别[2]。同时也会受到交通因素的影响,使得垃圾的运输就有着很大的困难。
另外,农村垃圾在成分上也比较复杂,从农村垃圾的类型就能够看出,由于在消费群体的不同,以及生产厂家的不同,造成的垃圾也有着不同的成分,这就对垃圾的分类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最后就是农村垃圾在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层面也比较突出,以及人们对垃圾的危害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等。这些特征的体现,也能看出农村垃圾处理的困难性。
2.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和优化处理模式策略
2.1农村垃圾的危害分析
农村垃圾的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土地的侵占以及对土壤的污染。由于农村的垃圾种类多样,有的垃圾是有着有害物质的,这样不仅会侵占土地,还会对土壤带来很大的危害。会由于土壤的毒害化对植物的生长带来影响,以及对农作物的生长也会带来影响[3]。农村垃圾对人们的居住环境也会带来影响,主要就是影响人们的卫生以及造成病菌的繁殖等,增加了疾病传播的危害。再有就是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等。
2.2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来看,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人们对垃圾处理的意识没有提高,尤其是对于留守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在环境保护的意识上就不是很充分。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的环境下,一些村镇政府为能够将经济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对环境方面就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对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从整体上来看,垃圾的处理效率水平相对比较低。
再者,农村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对垃圾的收集以及运输有着很大的成本。主要就是农村的居民在居住上相对比较分散,这就使得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就会在成本上比较大,在垃圾桶以及垃圾的收集房的数量上也要比城市的高出很多。在劳动成本上也有着很大的增加,尤其在对垃圾的运输成本方面就会不断提高。由于村镇的经济限制,在对垃圾的处理上就会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另外,农村垃圾的处理过程中,没有和当前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相符合,对垃圾的处理压力也相对比较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在进行垃圾的处理过程中,对此也要能得以充分重视。但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在垃圾处理中还没有和这一循环经济的发展相契合[4]。这些方面的问题,对农村的环境优化就带来了很大而对阻碍。
2.3农村垃圾的优化处理模式策略探究
第一,对农村垃圾的处理模式优化,政府方面要能得以充分重视。村镇政府要对农村的垃圾处理工作得以充分重视,从具体的措施实施来看,就要能将 县、乡党委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得以明确化。还要能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建立县乡有关单位分区包干或联村制度。创新方法抓效率提升。建立三个机制,破解三个难题,探寻垃圾处理新模式。在全县没有专门垃圾处理站、缺少垃圾填埋场、财政经费又相当紧缺的情况下,我县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建立三个机制,破解三个难题”,走出一条适合城乡垃圾处理的新模式。
第二,垃圾处理过程中要能从实际出发,积极的探讨分类化机制,破解垃圾清运难题。针对垃圾填埋场的压力大、清运难问题,可通过对“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变废为宝”的垃圾分类化处理方法加以科学有效的应用,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于能够循环利用的垃圾要能加以有效的应用。对于不能利用的或者是有害的垃圾,就要能够将焚烧炉的机制建设加以重视,以及对;垃圾填埋的难题加以解决,这样才能有利于垃圾的有效处理。大大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
第三,对农村垃圾的处理模式应用,要能注重宣传工作得以有效落实,将群众主体的作用能得以有效发挥。农民广泛参与是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基础。总结推广一些地方采取的“卫生文明户”、“清洁家庭”评比等做法,开展卫生评比活动,教育引导农户实行好家庭“三包”责任制,评比结果及时在村内宣传栏进行公示,让人民群众在“比赛”中增强清洁意识,自觉搞好房前屋后卫生[5]。努力通过全民发动,全民参与,加快实现农民群众从“要我清洁”向“我要清洁”转变。
第四,要充分注重对农村的垃圾常态化处理。在农村垃圾的处理队伍建设工作方面得以充分重视,可通过以村为单位来进行将清洁人员的配置工作得以完善,对其自身的责任加以明确化,在清洁人员的工资待遇方面的不断提升,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还要能充分注重基层的责任,在管理体制的建设方面得以完善,对农村的干部积极性加以有效调动,通过具体化的考核机制的建设以及奖励机制的建设,让垃圾处理人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充满动力。这些措施的实施就能够为农村的垃圾处理效率水平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农村垃圾处理方法范文2
[关键词]村镇 生活垃圾处理 资源化 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X799.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147-1
靖安县辖5个镇、6个乡:双溪镇、仁首镇、宝峰镇、高湖镇、躁都镇、香田乡、水口乡、中源乡、罗湾乡、雷公尖乡、三爪仑乡,75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为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万人,占69.5%。
由于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数量大、垃圾种类特别复杂,农村垃圾呈现出两个重要变化:一是量变,据不完全统计,农村人均垃圾产生量已增加到0.4吨每年,并有逐渐增长趋势;二是质变,现在的农村垃圾已不再是简单的村民废弃的脏旧衣物、草秸草灰、牲畜粪便等,农资产品包装用品、“白色垃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也越来越高。
1现有垃圾处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处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村民在面对数量大、成分复杂的垃圾时开始采用焚烧、填埋、沤肥等看似比较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但是与城市的焚烧、填埋、沤肥等垃圾处理方式相比,农村的垃圾处理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和运作机制,呈现出处理主体个体化、分散化,技术水平低,处理不彻底,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等特点。
(2)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产品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县乡等各级政府则会更多的将政府财政向城市和乡镇倾斜,大量的资金投入城市和乡镇的垃圾处理,基本没有专项资金参与农村垃圾的处理,农村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但是当前村民“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严重,村民的卫生意识较为落后、环保意识较为淡薄、价值观念滞后、生态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观因素。
2实行村镇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必要性分析
(1)垃圾有序收集处理是环境保护及治理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在新形势下,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不仅体现了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也反映了政府对人民的责任和对社会的态度。
(2)垃圾有序收集处理是保护靖安县水源水质的重要措施。靖安县有着良好的地下水资源。目前,垃圾的无序处置一定程度上危害了地下水质,特别是一些有毒、有害垃圾更是不利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建设垃圾集中收集和转运工程可以解决垃圾对地下水形成污染的可能,保证地下水资源的水质。
(3)垃圾有序收集处理是改善老百姓生活环境的需要。目前,靖安县所辖75个行政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广大居民、农民的共同建设下,已经逐渐呈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人们在解决了温饱后对环境改善的要求日益增长,实施垃圾有序收集和转运也是满足这一愿望的重要举措。
(4)垃圾有效收集处理是生态创建的需要。生活垃圾处理率作为生态县、乡镇、村的建设重要指标,对处理率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完成情况对于生态创建能否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靖安县建设全县村镇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
3.1“户分类”
涉及75个行政村,共有农户27257户,每户配发两个垃圾分类桶,共计54514个。户分类执行如下措施,即:(1)厨余垃圾沤肥,转化为有机肥料或清洁燃料;(2)废弃电池、农药、油漆等有毒有害垃圾由供销社统一收集封存处理;(3)建筑垃圾由谁产生谁清运的原则清运到指定地点铺路填坑;④金属、塑料、橡胶、纸类、玻璃陶罐、毛发等可利用垃圾回收;⑤其它垃圾如植物类废弃化纤类等垃圾实行城乡一体化处理,即清运到县垃圾压缩处理中心经压缩后,送县垃圾处理场处理。
3.2村组收集
以自然村为单位,50人以上的自然村按每150人配备1名保洁员,150人以下的自然村配备1名保洁员,并在每个自然村方便农户垃圾入桶和垃圾清运的地方设置10个100L的高密度塑料垃圾桶(或铁桶、建垃圾池),由农户将其他垃圾等投放到桶内。以每自然村村设置1垃圾收集池计,共需建573个,各村配置1辆时风农用四轮车,共需75辆,每辆车按1个司机2个保洁人员编制。由每个行政村配备的垃圾收集清运员将自然村垃圾桶内的垃圾清运至乡镇垃圾中转站。
3.3乡镇压缩转运
每乡镇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双溪镇,雷公尖乡利用县城垃圾压缩中转站,县城垃圾压缩中转站投资不在本项目之内),包括垃圾压缩设备1套,中转站房200平米,渗滤液预处理设备1套,中转站选址应与周面环境敏感点设置卫生防护距离,防护距离为200米,并按要求办理环评及环保审批手续。
3.4县城集中处理
靖安县2012年拟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采用卫生填埋处理工艺,2013年10月建成投运,场址为距离靖安县城约7.5公里的黄龙村谷地,服务年限共计20年,填埋库区最终填埋标高124.36m,总库容约133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2052.0万元(此项工程投资不在本项目之内)。由县城管局将乡镇中转站的垃圾拖运至县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
农村垃圾处理方法范文3
1.生态文明的含义
综合十七大和十的成果,生态文明是指为了保护和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人类在物质、精神和制度方面取得的成果总和。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引导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的重点是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强调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自觉、自律地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开发行为。
2.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和存在问题
农村生活垃圾是指村民在日常生活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在农村垃圾中所占的比重居于首位,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自2012年以来,邢台市借鉴多地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使得农村的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2.1生活垃圾产生量庞大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日均产生量为0.86kg/人,其中随意堆放量为0.32kg/人[1,2]。按照邢台市农村人口654万人计算,一年内产生生活垃圾200多万t,其中约80万t垃圾属于随意堆放。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堆放方式成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直接因素,可见,如果没有合适规范的堆放场所,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越大,其随意堆放量所占的比例越大,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越严重。
2.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系统不完善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尚处于分类收集的初级阶段,村民只是把能变卖的废弃物收集起来。据调查,邢台市农村有65.3%的村民能把生活垃圾堆放到固定垃圾池,17.1%的村民选择随意丢弃,而进行分类集中后处理的只占到17.6%。可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不完善,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率较低,导致资源浪费。
2.3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不足
农村生活垃圾的年增长率日趋升高,但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却不及增长速度,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为焚烧、高温堆肥和卫生填埋,农村生活垃圾还没有达到城市规范处理生活垃圾的能力。邢台市处理农村垃圾的主要形式是填埋和焚烧,垃圾的贮存场或填埋场大部分选用村庄废弃的坑塘或洼地,不符合垃圾填埋场科学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属于简单填埋。垃圾焚烧也只是采取简单的方式,易造成二次污染。
2.4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日趋复杂,造成新的污染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农村的生活垃圾的成分日趋多样化,其特性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调查,同以前的以厨余垃圾为主相比,邢台市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中具有毒害性的垃圾比例在增大,比如金属、电子废物、塑料等废弃物的产生量约占生活垃圾产生量的30%。
3.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根源分析
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是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大大超过产生量,此文明状态下,村民人人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显然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的现状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其根源主要是:
3.1农村居住方式分散,垃圾集中处理的成本高
农村地区的人口居住较分散,尤其是在偏远的山区,这种分散居住的方式决定生活垃圾设施购置和系统运行的成本高。垃圾桶、中转站、运输车辆等环卫设施的人员配置数量大,垃圾收集、运输路程远,交通成本高,环卫人员数量多,劳动力成本也高。多方面的因素限制了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
3.2村镇经济承受能力弱,垃圾处理缺乏资金投入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与正常运行取决于经济承受能力的高低。虽然农村经济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大部分农村没有专门治理生活垃圾的资金和上级政府的财政扶持。近3年来,邢台市加大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但无法全面、彻底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城市,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长,治理负担加重。
3.3缺少成熟有效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目前,成熟且常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且利弊各异。卫生填埋法虽部分地解决了简单填埋法造成的二次污染,但存在投资大、占地多的缺点。高温堆肥法需要有完整的处理设施,规模大,建设和运行的成本也高。焚烧技术要求垃圾的平均低位热值不小于5000KJ/kg,因投资建造的费用很大,目前只在极少数城市规范采用。因此,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没有有效、适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供农村地区选择。
3.4环境教育缺失,村民环保和消费知识欠缺
近年来,虽然农民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但环境教育的相对缺失和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农民在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方面的意识仍相对淡薄,同时思想观念的更新也难以追赶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程度,农村居民为了方便,追求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有许多做法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村民并不理解消费领域的“意义”消费,在认识上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多变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增加,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4.生态文明背景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途径探讨
农村生活垃圾造成的困局有其产生的根源,生活垃圾的现状不符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管理、技术、经济手段等方面多层次寻找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
4.1完善法规和技术标准,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因地制宜,制定技术标准,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建立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法规体系,依据地方需要,丰富细化国家有关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的实施细则,加强在农村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其次,针对农村小型的垃圾贮存场和填埋场,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满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需要;最后,注重长远和实效,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成立专业化环卫机构,强化生活垃圾的监督管理,对乡镇进行公开考核,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4.2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生态文明理念
乡镇领导干部和村民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主体,其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意识的强弱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体系成败的关键所在。生态文明目标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而和谐统一的关键在于人类环境意识的主动性。这就需要坚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有关环保机构和新闻媒体等单位下基层,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工作,与此同时,政府机构需要积极组织多种环保知识培训班,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4.3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垃圾资源化的关键,是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的重点,也是难点。建议根据当地条件,在农村配备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的设施,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对垃圾分类不到位的村民进行教育和引导。另外,乡镇的环保机构要进一步宣传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引导村民从自身的垃圾分类做起,积极投身农村环境的提升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通过农村的告示栏、橱窗、与村民面对面沟通等形式向村民传播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推广有毒有害垃圾回收的活动信息,促使生态文明理念付诸日常生活实践。
4.4转变消费方式,适应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
农民生活的方式和消费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生活垃圾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村民节约保护资源、环境友好地消费。首先树立村民的节约意识。在农村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广泛动员和宣传,开展节能减排等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节能减排意识,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其次要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为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保持农村环境的整洁,需要农村居民必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追求消费品的高效用和高质量,自觉注重消费品的环保性能,同时还要通过政府的宣传和引导,农民对可持续消费方式的良好互动,培养可持续消费的市场。
农村垃圾处理方法范文4
关键词:农村垃圾;危害;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垃圾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元凶”之一;或者还是含有有价值的资源。如大量产出的作物秸秆、蓄禽粪便等都可以通过饲料化、肥料化等技术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不断提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步伐不断加快的大前提下,农村垃圾的循环利用和有效处理日益得到重视。
1 什么是农村垃圾
农村垃圾主要是指在农村地域内,因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而产生的固态、液态和气态废弃物。主要包括农村生活垃圾、农业废物、畜牧养殖废物、林业废物、渔业废物、农村建筑废物等多个方面。
农村垃圾污染环境的主要方式有:固态物质污染,即堆放的农村垃圾在雨季被冲刷到水体,造成水体污染;液态污染,即自然堆放的农村垃圾腐败形成渗滤液;气态污染,即垃圾腐败产生恶臭污染,以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细菌和病毒,影响身体健康。
2 农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2.1 对农业土壤的破坏
对农业土壤产生危害的农村垃圾主要有生活垃圾、农药残留、化肥残留、农村建筑废物等。这些垃圾如果不加以无害化处理或循环利用,不仅会占用一定的耕地,还会污染农业土壤。如建筑废物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影响农机作业;农药、化肥等超量使用会导致多种有害元素长期留存在土壤之中,不仅能够破坏土壤自身的腐解能力,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以及结构,阻碍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还能够杀死土壤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此外,各种塑料制品形成的白色垃圾因降解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能够长期留存在土壤之中,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甚至会造成粮食减产农民减收。
2.2 严重破坏水资源
农村垃圾中的洗涤用品无序排放、塑料制品的随意丢弃等,都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而且,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对废弃物的回收率极低,对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污染也就没办法得到根除,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成为严重的生活废水。
2.3 存在影响居民健康的隐患
农村垃圾构成相对于以前已经发生复杂的变化,其成分多样,加之大部分农村对垃圾的处理多为焚烧、掩埋或丢弃,使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水源当中,存在着影响居民健康的隐患。
3 农村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无序丢弃和堆放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也不断深入,农村垃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治理。但是,从整体上讲,除了少数省级卫生村、省级示范村建立起了收集、转运和简易填埋的垃圾处理程序外,大部分的农村垃圾仍然处于随处丢弃和堆放的状态,对土壤、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均造成严重污染,并对水系和农田形成生态恶化,不仅增加了疾病的传播几率,更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们的生活水平。同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被公众重视的今天,农村垃圾随处就近堆放、填沟、露天焚烧、填埋,导致农业生产环境被污染,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对食品安全形成隐患。
3.2 卫生厕所建设力度不足
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卫生厕所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覆盖面仍相对较小,粪尿的无害化处理工作仍有巨大的空间。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尿如果直接排放到河里和田里,仍然存在污染的可能。
3.3 养殖业污染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农村养殖业的发展仍然存在无序管理的现象。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引进牧业小区(园区)建设,争取逐步取消散养户,进而形成统一管理的规模化养殖经营模式,但受种种因素限制,进展并不顺利。一部分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差,畜禽粪尿随意堆放或排放,对河流、人居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大部分养殖户缺乏粪便无害化处理的设备,对设备的高成本也难以承受。
3.4 体制机制建设滞后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均已形成了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但是,规划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并不细致,在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上也没有进一步的延伸。此外,虽然部分地区的农村已经建立起一套收集、转运、填埋或焚烧的垃圾处理模式,但总体上推广范围不大,力度不强,还没有形成规模。
4 加强农村垃圾处理的对策
4.1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推进缓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有关管理部门和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知识的缺乏,以及环保意识不强。因此,各地有关职能部门应通过环保下乡、科普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利用报刊、电视、横幅、标语等媒介,积极引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农民改变旧有的不良生活习惯,使他们认识到垃圾问题得不到治理就是在危害生存环境,就是在危害子孙后代的生存之本,从而形成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
4.2 加强管理
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包括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的管理权限明确到相关部门,并在经费、人员等条件上给予保障;建立农村生活污染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农村生活污染的统筹指挥和重大决策;垃圾处理方面,还可组建村社区保洁队伍,配备保洁员,配备相应的设施,负责垃圾的收集。统筹布局垃圾填埋点,保证城乡垃圾都能及时得到处理;要加快完善村镇垃圾收运处理系统。
4.3 加大监督处罚力度
通过积极的宣传与引导,从建立文明的乡规民约的角度,形成村民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的机制。县、乡镇的环保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到村里进行抽查,对仍然存在垃圾乱堆乱放的农户进行批评教育,对垃圾处理不按规定执行的村处以通报和相应处罚,从而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
4.4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为居民提供合理的公共服务是政府应尽的责任。要综合布局垃圾填埋点,并明确农村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由政府一次性解决,按照“布局合理、经济方便、便于处理”的原则,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日常运行维护主要采取“政策资金扶一点、财政资金补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社会捐赠帮一点”的方式解决,建立“县级为主、省市奖励、镇村共担、农户适当出资”的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经费保障机制。
4.5 建立鼓励机制,促进垃圾分类化
要根据农村垃圾的特点积极促进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垃圾收集和转运量。按照“谁参与、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村垃圾分类与回收,其中的重点是对包装类垃圾(如纸壳、塑料制品等)和有毒有害垃圾进行分类。对于按照要求分类的地方,免除或收取少量的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同时,突出重点,对包装类垃圾特别是塑料袋垃圾,在目前农村垃圾收集运输设施缺乏的情况下,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包装类垃圾的收集运输,即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改变乡村的环境卫生状况,还能够为村镇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积累有用的经验。
4.6 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
农村垃圾中,固体废弃物的数量最多,处理方式也比较成熟。各种方法的目的都是加速物质在环境中的再循环,减轻或者消除环境污染,或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最终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各地应根据本地实际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推进农村垃圾的有效处理。当前,农村固体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6.1 物理处理
通过浓缩或相变改变固体废弃物的结构,使之便于运输、储存、利用和处置的形态。
4.6.2 化学处理
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达到无害化,或者将其转变为适于进一步处理、处置的形态。
4.6.3 生物处理
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达到无害化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4.6.4 热处理
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体的组成和结构,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化或综合利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任惠斌,江宏庆,王俊清.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成功范例——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调查[J].环境教育,2011(07).
农村垃圾处理方法范文5
关键词 生活垃圾;现状;问题;建议;乡镇;安徽蚌埠
中图分类号 X79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243-01
Existing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Household Garbage Disposal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Bengbu City
DENG Ze-hua
(Bengbu Environmental Monitor Station in Anhui Province,Bengbu Anhui 233040)
Abstract Main compon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ousehold garbage of villages and town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rought by domestic rubbish of villages and towns were analyzed.Corresponding contamination control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household garbage disposal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Bengbu City.
Key words household garbage;status;problems;suggestions;villages and twons;Bengbu Anhui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体制问题缺少有效的制约手段,很多偏远乡镇垃圾处置仅仅采取简单的选洼地堆放方式,生活垃圾不断污染土壤、河流水体、污染大气的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如何对乡镇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是目前各级政府部门不容忽视的一大环境问题。蚌埠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并且位于皖北、淮河中游、京沪和淮南铁路交汇点,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总面积5 952 km2,总人口367.81万人。蚌埠市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等4个区和怀远、五河、固镇等3个县,共设36个镇,19个乡(其中民族乡1个)。近几年,蚌埠市乡镇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口居住密集,由此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加。
1 乡镇生活垃圾主要成分及特点
蚌埠市乡镇生活垃圾主要有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4类。可回收垃圾是指能够进行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如纸制品、塑料制品、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及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等。厨余垃圾组分相对简单,有机物质含量多,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少。
乡镇生活垃圾特点:一是总量少,变动性强。乡镇人口规模较城市小,以每人每天1 kg的平均产生量计算,绝大多数乡镇生活垃圾日产总量不足50 t,同时其产量和组分易受燃料种类、节令变化和集市贸易等因素影响而发生较强的波动。二是产生源分散。乡镇的生活垃圾产生源点多量少,布局分散,不利收集。三是可资源化物质比例低。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较城市低,垃圾可资源化的成分较少。
2 乡镇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
2.1 垃圾处理层次低,处理方式落后
乡镇本身经济条件差,垃圾处理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基本上是露天垃圾堆放场。大多数乡镇没有能力建设一定规模和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垃圾卫生填埋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个别申请专项污染处理资金的乡镇前也是规划中或者是简易的垃圾填埋场[1-4]。
2.2 垃圾淋溶液流入水体,污染水质
蚌埠市地处平原,淮河蚌埠段支流遍布三县乡镇,资金问题制约了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全面建设。乡镇生活垃圾大部分在堆放场露天堆放,或倾倒在河边、湖畔。由于垃圾中有机物的分解和雨水淋溶,将某些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带入水体、渗入地下,污染了部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5]。
2.3 垃圾污染严重
乡镇一般采取简易堆填或焚烧处置的方法进行垃圾处理,导致垃圾腐烂发酵,臭味不断,且病菌增加。县级的垃圾填埋场缺乏合理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方法,无法对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使得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严重污染。部分乡镇为解决垃圾占场问题,就地设置焚烧炉,但不能充分燃烧“白色垃圾”等,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带来了传播疾病的危险隐患[6-9]。
3 乡镇生活垃圾处理采取的措施
蚌埠市农村清洁工程自2010年实施,55个乡镇中,至今已完成39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投入资金4 680万元,其中2012年实施的10个乡镇的农村清洁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由市、县住建部门集中采购的垃圾压缩机、板车、小型垃圾运输车、垃圾桶已分发到乡镇并投入使用。初步建成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综合整治处理模式,形成了村有保洁员、镇(乡)有环卫队的保洁队伍,建立了生活垃圾治理一系列基本制度,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乡镇镇区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的全覆盖,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
4 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建议
在蚌埠市“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基础上,部分距市、县区较近或规模较小的乡镇可以依托市级或县级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垃圾处理,建议经济条件较好的或距离县区较远的乡镇率先建设乡镇垃圾填埋场。
4.1 从源头抓效率防污染
乡镇负责各村收集的生活垃圾的转运工作,在运输过程中,建议借鉴国内其他乡镇的先进经验,采用“预压块装箱式”转运方式,即将收集的垃圾通过垃圾压缩机压成整块运送到县级垃圾处理厂处理,避免造成沿途环境污染。
4.2 严格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
在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建立小型垃圾填埋场地,减少生活垃圾转运中产生污染的同时,也减轻了县级垃圾填埋场的运行压力。但一定要按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选择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的区域,特别是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区域内。
4.3 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
应因地制宜考虑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等因素,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确定生活垃圾填埋场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地表水域等敏感对象合理的防护距离。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4.4 严格按照规定建设工程
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一定要按照规定建设防渗、渗沥液处理、雨污分流及地下水导排、填埋气导出及处理等工程,切实保证对地表水、地下水及环境空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5 参考文献
[1] 郜宗智.农村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9):295.
[2] 张士娟.蚌埠市乡镇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7):236-237.
[3] 凯.浅议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和综合利用[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3,26(2):40-42.
[4] 王俊起,王友斌,李筱翠,等.乡镇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排放及处理现状[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4,3(4):202-205.
[5] 杨荣金,李铁松.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三级分化 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7):82-86.
[6] 刘永德,何品晶,邵立明,等.太湖流域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3):533-537.
[7] 顾卫兵,乔启成,花海蓉,等.南通市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调查与处理模式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8(3):283-286.
[8] 曾伟,钟本和,赵红卫.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湖北植保,2004(2):28-29.
农村垃圾处理方法范文6
【关键词】综合废弃物 农村生活垃圾 模式
一、贵州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这些垃圾不仅污染环境、破坏了城市景观,而且传播疾病,影响人体健康,成为社会公害之一。
我国城镇约80%的城镇生活垃圾采取了处理措施,处理方式以卫生填埋为主,有少部分采取焚烧或其他技术,其中发达地区垃圾焚烧处理占比较大。
目前贵州省内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有82个,在建的有12个,停运的有2个。运行的处理总规模达到11482吨/日,在建的处理规模为6260吨/日。
贵州省内垃圾收运系统仅地州城市及各县城建有垃圾转运站,建成的处理总能力达到13480吨/日,在建的处理规模为800吨/日。
贵州省城镇垃圾各种处理方式所占比例图
二、贵州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总结为经济欠发达,面积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地区适宜于源头分类减量就地消纳,适度集中处理的模式;经济较发达,面积不大地区适宜推进城乡一体化模式。如:四川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省8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了治理;山东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70%的县市区实现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安徽已全省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案;广西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兴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设施达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目的等。
目前贵州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产量占全垃圾的45%左右,但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基本是空白状态,极少部分得到有效治理。
三、贵州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贵州山地居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和泥石流灾害,因此,农村村寨大多散布于山腰之上或山间平坝中较高的区域。村寨生活垃圾至今无统一规范的处理方法,往往就近抛洒于房前屋后,任由日晒雨淋,一定程度上对下游田地和水源造成了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我省农村生活垃圾占比较大,约占全省垃圾的45%,农村垃圾产量约为13000吨/日,城镇生活垃圾产量约为16000吨/日,而我省现有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仅为17742吨/日,转运能力为14280吨/日,转运设施及处理设施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2)数量庞大,成分日趋复杂。
(3)随意倾倒,难以收集处理。
(4)城市垃圾下乡,加重负担。
(5)危害严重。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大气,传播疾病;影响环境卫生。
(6)缺乏有效的环卫机制。农村上一级政府基本没有健全的环卫机构,有的部门虽然意识到垃圾的危害性,但是均停留在设想上、形式上,投入力度及执行力度远远不够。
四、贵州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
1、治理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建设迫不容缓。“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意见”等要求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由于村庄数量较多,情况繁杂,对村庄生活垃圾治理需根据实际情况分门别类的针对设置治理模式。如把村庄分为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乡镇规划区内的村庄、近城镇的村庄、远城镇的村庄等;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生活垃圾纳入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与城市生活垃圾一并处理;乡镇规划区内的村庄生活垃圾纳入乡镇收运系统进入乡镇转运站一起运至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近城镇村镇生活垃圾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进行处理;远城镇村庄的生活垃圾采取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村处理的模式进行处理等。
2、收集设施的设置
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纳入城市收运系统,无需单独考虑收集设施;乡镇规划区的村庄生活垃圾收集后进入乡镇转运站,只需设置移动式垃圾收集箱(2-3m3)和配套的小型垃圾收运车;近城镇村庄垃圾收集需设施移动式收集箱(2-3m3)和配套的小型垃圾收运车,若考虑户定点、分类收集还需根据需要设置收集桶和分类池;远城镇村庄设置收集桶、收集车和简易处理设施。
3、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管理体系
完善垃圾治理的管理体系,指定相应的管理机制,是落实垃圾有效收集和处理的重要保障措施。建立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主体。做到县指导、镇主管、村执行,环卫工人落实,村民配合。层层责任考核,多方位监督。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同时探索收费体制,保证生活垃圾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建议
建设美好乡村,必须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是广大农民所盼,农民群众要求治理“垃圾围村”的基本要求,必须要满足;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是环境保护所需,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