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1
1.1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分析
(1)不办理动火作业手续,擅自在油气、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和在用油气容器、管线、设备设施或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上进行动火作业,使动火作业许可管理失控,导致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不全面,重大危险、有害因素不明确,安全措施制定不详细、审查审批把关不严,致使安全措施缺乏全面性和针对性。(3)作业队伍资质不符合要求,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作业前未进行技术交底,或者交底不清,可能影响技术措施的有效落实;辨识和预防风险能力适应不了作业要求,影响了防护措施的有效落实。(4)现场负责人、监护人职责不清,擅离职守,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可能影响组织措施的有效落实。(5)涉及高处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管线打开作业等危险作业的动火作业,未同时办理相关许可管理票证,致使各项安全措施考虑不周,落实不到位,可能引发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窒息、中毒等意外事故。(6)未编制应急预案或编制的应急预案未经评审和组织演练,在发生事故后会影响抢险时效,导致事故损失扩大。
1.2人员操作存在的风险分析
(1)动火作业计划书编写时,有关编制人员责任心不强,图省事、走捷径,不深入作业现场,草率从事,使动火作业计划书存在错误或疏漏。(2)动火作业计划书审查审批时,有关人员不认真调研,把关不严,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动火作业计划书中的错项漏项。(3)作业前有关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涣散,看错、听错、忘记等误操作,导致安全条件确认不细致、不充分,给事故发生埋下隐患。(4)作业过程中,不按操作规程和作业计划书作业,监护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甚至盲目蛮干,严重违反工艺纪律,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5)未按规定检测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和氧气浓度,或检测数据失真,致使存在的风险不能及时发现。(6)当作业条件发生变化时,不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采取相应措施,可能诱发事故。(7)现场应急戒备人员不到位,或不认真履行戒备职责,出现异常情况补救不及时,都可能导致事故扩大。
1.3作业对象本身存在的风险分析
(1)流程断开有疏漏,可能使杂散电流引发火灾爆炸。另外,不能有效防止火焰传播,存在火灾爆炸的潜在危险。(2)吹扫置换不彻底,使可燃物留存在管道或容器内,可能形成爆炸混合气体。(3)清理清除不细致,残留在管线、容器内壁的油垢随着动火作业的进行,解析出可燃或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残留在管线、容器内壁的氧化物(如硫化亚铁)发生自然,形成点火源,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事故。(4)隔离封堵不可靠,使管线、容器内的可燃物泄漏到空气中,或沿管线、管沟、容器相互连通,形成爆炸性危险环境,造成火灾爆炸。(5)作业条件进行切割、焊接等作业时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或其他不安全因素。(6)检测仪器失灵,无法准确显示检测数据,不能及时发现隐患和问题。(7)消防设施、急救器材、抢险物资不完备或短缺,不能有效控制险情,导致事态扩大。
1.4作业环境存在的风险分析
(1)作业过程中出现大风、大雾、雨雪等特殊天气。(2)作业环境发生变化,不可控危险因素增加,从而引发事故。
2监督要点
2.1作业队伍资质和“安全合同”
作业队伍资质和所承揽的项目符合。所承担的项目应签订“安全合同”,双方安全责任明确。锅炉、压力容器作业队伍持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认可的资格证书;起重机械作业队伍持省级起重机械安全监察机构认可的资质证书。
2.2作业人员资质能力
涉及特种作业的有关人员持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作业人员清楚现场环境、作业风险及应急处置措施方法。
2.3作业方案和许可管理
制定了动火作业方案(动火作业计划书),并经有关部门、人员审批。针对动火作业中的主要风险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涉及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挖掘、化学清洗、吊装和高处作业等项目均按规定办理了相关作业许可票证。
2.4确认作业安全条件
首先考虑是否可以在远离油气场所进行动火作业,从根源上杜绝事故隐患的滋生。能够在油气场所外进行动火的,可不需在油气场所内动火。其次考虑如能使用水力、风动机械及人工等无火花方式作业的,可不需动火。然后如能够设立固定动火场所的,可不需在油气场所移动作业。(1)切断。按照动火作业计划书,确认与动火点相连的工艺管线、设备设施、电器仪表、接地均已断开,无漏点漏项。动火作业计划书未列示,但现场确有隐蔽工程图的,可按隐蔽工程图核查地下管网的切断点是否有漏点漏项。与动火点直接相连的阀门上牌挂锁,与动火点相连的设备及配电柜可靠停用并悬挂警示标志。(2)封堵。已断开的油气水工艺管线封堵可靠。距离动火点30m内所有的漏斗、排水口、各类井口、排气管、管沟、地沟等封烟盖实。油气储罐液压安全阀、机械呼吸阀、量油口、透光孔、空气泡沫发生器及腐蚀穿孔封堵措施可靠。工艺管线动火点两侧放置物料泄漏的封堵措施可靠。同一罐区内的排水沟、地面管带空隙、防火堤工艺管线穿孔等部位封堵可靠。采用惰性气体封堵时,动火点在管道、容器下凹处,用比可燃气体密度大的气体;动火点在管道、容器上凸处,用比可燃气体密度小的气体封堵。采用胶球封堵时,胶球与动火点之间保持至少3~5m的距离。采用膨润土封堵时,管道内压力不超过30kPa,管道内的有效填充长度不少于3倍管径,最小不少于300mm,已封堵的管段不能人为锤击。采用干冰封堵时,管道管径不大于250mm,封堵长度不小于300mm,与动火点的距离不小于600mm。(3)吹扫。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停产动火时,天然气放空位置在动火点下风向。当采用多点放空时,处于低洼处设备管道先放空,高处的放空点后放空,放空点距离动火点不小于30m。天然气放空先点火,后开气。放空点火焰低于1m时,关闭阀门停止放空,防止形成负压吸入空气。只能用蒸汽、氮气等惰性气体吹扫,不能用空气吹扫。蒸汽加热吹扫流速不大于5m/s,不间断补充蒸汽,防止因负压吸入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现场验证规定的点、项吹扫彻底。(4)清洗。清洗、蒸煮时间符合方案要求。现场观察、验证清洗效果符合安全动火要求,腐蚀产物处置得当。(5)通风。通风时间、风量充足,符合方案要求。强制通风采用防爆设备,固定牢靠。(6)置换。置换介质、流速控制符合方案要求。天然气管道、容器用氮气置换时,置换速度不大于5m/s。核查验证置换彻底,不留死角、盲区。(7)隔离。隔离措施满足防止物料流动、扩散,火花、焊渣飞溅的要求。拟实施动火作业的储罐与相邻储罐之间有效隔离。隔离设施选用不燃或难燃材料。(8)断开。与动火点相邻的工艺、设备及能够形成电气连接的附件完全断开。断开处可能因移动、滑动、坠落而形成搭接的,采取固定措施。断开的电气仪表线路部位进行绝缘包扎。(9)盲死。按照方案标示的位置、编号逐一核查盲板安装和抽取。对设备、法兰卡开部位进行有效盲堵。隔离盲板满足强度要求。(10)检测。现场验证气体检测仪在校验有效期内且灵敏可靠。打火前,30min内至少应进行一次气体浓度检测。动火过程中气体检测的位置、时间和频次符合方案要求。检测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氧气浓度达不到许可作业浓度不得动火。作业方案要求临时采取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检查作业单位对储罐、容器、管线内残留的残留物、腐蚀产物、垢样进行了分析检测。(11)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负责人在动火前掌握工程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并向全体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作业前安全措施落实
(1)严控作业范围,禁止超范围动火作业。(2)距离动火点30m内不准有液态烃或低闪点油品泄露,半径15m内不准有其他可燃物泄露或暴露;距离动火点15m内所有滴漏、排水口、各类井、排气管、管道、管沟等应封盖严实。(3)在油气场所动火,电焊机应设在距离易燃易爆物品的30m之外处。在油气集输站库动火时,电焊机不得放在油罐区防火堤内。(4)电焊机接地可靠,严禁用管道充当各种用电设备的导电体和接地体。(5)配电箱、开关箱等临时用电设施符合防爆要求,用电设备中开关设置在无可燃物或可燃气体的安全地带。(6)用气焊(割)动火时,氧气乙炔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m,且乙炔瓶严禁卧放,两者与动火点的距离不小于10m,严禁在烈日下暴晒。(7)风向标设置在现场便于观察的地方。(8)各种施工机械、工具、材料及消防器材摆放在动火点的上风向。(9)动火人员在动火点的上风向作业,避开油气流可能喷射和封堵物射出方位。(10)埋地管道、设施动火作业时,需开挖操作坑,操作坑底设集油坑和集火坑,操作坑与地面之间设人行通道,宽度不大于30°,通道出口在动火点的上风口。(11)在油气罐区(油池)动火作业时,动火点与罐区(油池)之间设置屏蔽,动火点接近或高于油气罐出气孔时要设屏蔽。(12)动火作业时,空气相对湿度低于90%,风力小于5级(风速小于8m/s)。(13)高处动火作业时,不得使用易燃材料搭建施工作业平台和人行道。(14)应急通道畅通,引导紧急撤离路线的标识清楚。(15)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在动火期间始终处于完好状态。(16)灭火器、消防毡、消防桶、消防沙、消防铁锹、空气呼吸器、避火服、防静电服、急救包等消防、应急物资器材配备符合作业方案要求。(17)现场消防戒备按方案规定落实到位,处于临战状态。(18)依照作业方案现场备勤的医护人员到位,值班正常。
4作业过程安全措施落实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2
一、指导思想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政府统一指挥,有关各方协调一致原则,提高对燃气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燃气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单位、部门在生产管理范围内发生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具体为:
1、造成一次性死亡2人(含2人)以下或人员重伤1人至9人的事故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万元及以上的事故;
3、造成区域性管道燃气用户停气、失压或超压五千户以上的供气事故。
发生一次性死亡3人(含3人)以上或重伤10人及以上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或事态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可能发展成为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由集团公司申请启动《市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建立市燃气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燃气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决定要求启动《市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要求援助,决定向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的汇报;决定燃气安全事故的新闻;决定临时调度有关单位的人员、车辆、物资以及燃气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其它重大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集团公司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设在企业管理处),具体负责燃气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有关组织、协调工作,并传达领导小组有关指令。经领导小组授权,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并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和专家意见,拟定事故处置的技术措施。负责对外协调沟通、事故分析汇总、信息上报等工作。
(二)、建立市燃气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燃气安全事故救援保障小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市燃气有限公司、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市新源城市燃气管网发展有限公司、县中国轻纺城管道燃气有限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负责现场灭火、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收集相关证据、疏通道路交通、组织危险区内人员撤离、劝说围观群众离开现场、严防新的伤亡事故发生。负责现场指挥人员和抢救人员的食宿安排;如发生大面积停气事故,应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及街道(社区)做好居民安置和生活安排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三)、在市燃气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由企业管理处组织有关专家及相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分析小组。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时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按规定上报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并提出对事故责任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处理建议。
四、各相关部门(单位)职责
企业管理处:落实领导小组关于事故处置的各项要求和精神,协助领导小组进行现场指挥协调;做好事故调查工作;协助做好救援保障工作;落实相关隐患整改等。
办公室:及时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重特大燃气安全事故情况,负责统一事故信息及抢险救援情况,做好新闻媒体的协调工作;做好12345市长热线投诉的回复及处理工作等。
市燃气有限公司:负责辖区内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和善后工作。负责制订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做好生产调度,采取相应手段控制事故发展蔓延;做好用户通告和对市民群众的宣传、解释、劝导、安置、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负责做好现场警戒、疏散、疏导工作;负责制订抢险方案,迅速开展事故抢险;负责做好救援保障工作;做好用户处置工作;配合事故调查;配合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做好降压工作;援助集团下属其它公司开展事故处置和救援工作等。
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全面负责辖区内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和善后处理工作。负责制订应急救援预案,组建专业应急抢险队伍,配置完整的高压管道抢修工具、装备;负责现场紧急疏散、疏导工作;做好现场警戒工作;做好生产调度,采取相应手段控制事故发展蔓延;制订抢险方案,落实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迅速开展事故抢险;做好下游企业及用户通告和对市民群众的宣传、解释、劝导、安置、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负责做好救援保障工作;配合事故调查;援助集团下属其它公司开展事故处置和救援工作等。
市新源城市燃气管网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所承接施工项目的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协助市燃气有限公司等兄弟单位开展事故抢险抢修工作。负责制订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抢险队伍,采取有效手段控制事故发展蔓延;负责施工项目现场紧急疏散、疏导工作,做好现场警戒工作;负责制订抢险方案,迅速开展事故抢险;负责做好救援保障工作;配合事故调查;援助集团下属其它公司开展事故处置和救援工作和落实抢险物资等。
县中国轻纺城管道燃气有限公司:全面负责辖区内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和善后处理工作。负责制订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做好生产调度,采取相应手段控制事故发展蔓延;制订抢险方案,落实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迅速开展事故抢险;做好用户通告和对市民群众的宣传、解释、劝导、安置、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负责做好现场警戒、疏散、疏导工作;负责做好救援保障工作;配合事故调查;配合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做好降压工作;援助集团下属其它公司开展事故处置和救援工作等。
财务审计处、投资管理处:作为事故调查小组成员单位,配合企业管理处对事故损失进行评估。
五、报告制度及处置程序
(一)、报告制度
1、发生事故的燃气供应单位接警后,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集团领导,涉及公安、消防、交通、救护等工作的,应拨打“110“报警电话、”119“火警电话、”“120”急救电话等。
2、集团公司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并根据事故发生态势按规定将初步情况报行业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
3、燃气事故发生单位在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在1小时内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安全分管领导,并在12小时内将事故简要情况书面上报集团公司安委会。事故书面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人员(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伤亡及损失情况、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和事故现场控制情况、事故将会造成的影响以及报告人。由于事故现场情况变化导致伤亡人员数量变化时,事故发生单位应及时补报。
(二)、处置程序
1、各相关人员在接警后应立即赶赴现场,按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并听从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
2、及时抢救生命。凡事故现场发生人员伤亡,救援保障组应首先组织力量全力抢救伤员,送入就近医院抢救。
3、制止事故发展或及时消除隐患。如事故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要积极组织人员、设备或物资,尽快制止事故发展并及时消除隐患;如发生燃气大面积泄漏或爆炸,应果断采取疏散人员、切断气源、堵绝火源等措施,避免再次发生人员伤亡。
4、警戒与疏散。事故现场需紧急疏散人员或物资时,应在最短时间内划定警戒范围,组织引导人员、车辆和设备的疏散。如发生燃气泄漏,现场应禁止所有火种,人员应向逆风方向疏散。
5、做好现场保护。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应保护好现场,为事故调查、分析提供直接证据,待事故调查组有明确指令后,再决定清除事故现场。如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好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签名,妥善保护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必要时应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进行录像或拍照。
6、联系外界救援。因处理事故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援配合的,由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调度、落实。
7、事故处置结束后,事故调查组应及时开展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采取措施的建议,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检查控制事故进一步发展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后报集团公司安委会。如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组成调查处理工作机构,事故调查组应如实提供证据并配合调查。对处置事故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与单位应予表彰。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部门和单位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燃气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熟悉预案,组织演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本预案,明确各自任务要求和处置措施,并定期组织训练和演练。
(三)、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做到装备、人员落实,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力争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3
关键词:工程燃气;输配管网;预警模型管;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6.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60%以上的大中城市的地下都敷设有大量的工程燃气管网,而且随着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民用燃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建有工程燃气管道的大中工程的比例还将迅速上升。工程燃气输配系统要求保证不间断地、可靠地给用户供气,工程燃气管网系统管道总长度通常达数千至上万公里,小工程也达数百公里。由于管道的大量铺设和长期使用,燃气管道突发事故频频发生。目前对于突发燃气事故的应急方式往往采取“见灾救灾”,呈现“重救轻防”的局面。因此,随着输送管线的增长及输配管网系统的日趋复杂,了解和掌握管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分析导致燃气事故突发的危险因素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后果,预防和控制工程燃气火灾爆炸事故的相应后果,降低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危害,这些针对工程突发燃气事件的危机管理研究关键内容就突显其迫切性和重要性。
1、燃气管网存在的问题
1.1燃气管网系统危险辨识方面
我国的研究者对于工程燃气管道系统危险辨识分析开展的研究不够深入,目前虽然提出了很多燃气管网的危险因素(危险源),但辨识对象仅局限于某个具体的环节,如管道腐蚀,地面设施等,缺乏全方位全过程的考虑,没有针对整个燃气输配管网系统的全面危险性辨识分析研究。
1.2燃气管网系统泄漏模型及其后果分析模型方面
国内外在泄漏量计算方面,目前虽然考虑到了小孔模型、大孔模型及管道模型,且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然而分析发现这两种观点均存在部分情况的不合理性,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燃气管网系统参数情况给予研究和分析。在管道燃气泄漏扩散的研究中,由于以前我国学者对于管道燃气泄漏扩散鲜有涉足,燃气管道泄漏的合理扩散模型及扩散参数也将成为扩散研究的一个重点。这些模型的确定是分析燃气管网系统失效后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火灾、爆炸等后果分析模型的选取和应用。
1.3预警与应急联动的方面
目前的研究中只有个别提到了构建信息系统框架来完成燃气管网系统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功能,还有学者初步分析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安全管理功能的可行性。而对于燃气管网系统失效的预警管理和应急管理的研究出现缺失。因此,系统的分析燃气管网系统的失效模式及后果,构建失效后果预测预警模型,实现预警——应急联动功能的研究领域应该得到重点关注。
2、工程燃气输配管网失效预测预警模型
2.1工程燃气管网失效后果模式
工程燃气输配系统是工程公用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工程燃气输配系统是一个可维修的、复杂的、网络化的综合设施。输配管道及其附属设备错综复杂地分布在工程街道之中,周围人口、建筑物密度大;另一方面,工程燃气是易燃易爆的气体(对于人工煤气还有毒),若输配管网系统由于某种原因失效,燃气易于泄漏,并可能引发中毒、爆炸及火灾,从而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威胁。这些事故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研究燃气事故发生后果模式,从而控制工程燃气火灾爆炸事故并降低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燃气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2.2管网失效模型分析
2.2.1泄漏模型
目前的研究中对于泄漏模型的选择存在不同的角度,有研究将天然气管道系统泄漏模式分为三种:穿孔泄漏、开裂泄漏和渗透泄漏,也有研究将天然气管道泄漏分为瞬时泄漏、连续泄漏和非稳态泄漏。关于燃气泄漏中不确定性问题的探讨,涉及泄漏的发生、泄漏源强度、扩散模式的不确定性问题。提供了确定瞬时泄漏和连续泄漏的方法,以及判定重气扩散时转变为中性阶段的准则。对事故泄漏发生发展的过程、机理及泄漏源形式的研究与分析将泄漏源按形式与特征的不同,将泄漏模型分为渗漏、泄漏和泄压元件泄放3种泄漏类型。
2.2.2扩散模型
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是燃气泄漏的后续研究工作,也是天然气管输安全性研究的一个重点。泄漏燃气的扩散模型与泄漏燃气物理性质、泄漏管道系统的周边环境和气候条件有极大的关系。泄漏燃气温度、密度与大气温度、密度的差异及风速和泄漏现场各类障碍物的存在,使泄漏燃气扩散模拟变得十分复杂。危险性物质的泄漏扩散事故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在假设均匀湍流场的条件下,有害物质在扩散截面的浓度呈高斯分布,所以称为高斯扩散。
2.2.3火灾和爆炸
燃烧爆炸危险性物质发生泄漏,在空气中形成蒸汽云团并运移扩散,当其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且在引燃源的作用下就会引起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火灾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来自可燃物质燃烧的高温辐射和燃烧产物的烟气毒性;爆炸主要以冲击波的形式对人员、设备及环境造成伤害与破坏。根据以往发生的事故和研究的结果,燃气泄漏发生火灾爆炸的主要形式为:(l)喷射火;(2)沸腾液体膨胀蒸汽爆炸和火球;(3)未密闭蒸汽云爆炸和闪火。燃气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及其它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和辐射热。对于空混气来说,则是泄漏后发生闪火或爆炸性的火球的情况。燃气爆炸造成损伤的原因在于它产生的辐射热、碎片和超压。当泄漏燃气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被点燃,泄漏源被点燃后可以稳定燃烧,而泄漏在空间中的燃气被点燃后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可以发生闪燃、爆燃或爆轰,爆炸和爆轰统称为爆炸。
3、工程燃气输配管网应急管理措施
3.1构建应急平台概念框架
应急平台是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等功能。一个完备而健全的应急平台需要:
(1)提供"未来"灾害发展趋势、预期后果、干预措施、应急决策、预期救援结果评估以及全方位监测监控,具有发现潜在威胁的预警功能。
(2)为应急管理服务,包括“平时”以及“战时”,应急平台能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科学预测和危险性评估,能动态生成优化的事故处置方案和资源调配方案,形成实施应急预案的交互式实战指南,为应急管理提供便捷的工具,为指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手段。
3.2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一般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3.2.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这是制定预案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是制定预案的基础和前提。
3.2.2全面分析,科学评估
分析评估的内容如下:
(1)危险源的分析:主要包括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企事业单位的名称、地点、种类、数量、分布、产量、储量、危险度、以往事故放声情况和发生化学事故的诱发因素等。
(2)危险度评估:化学事故源潜在危险度的评估就是在对危险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化工企业单位的化学事故潜在危险度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估,为确定目标单位危险度的等级找出科学的数据依据。
(3)救援力量的分析:对现有可用于参与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的单位、人员、装备情况、分布特权、可担负的任务及执行任务能力等逐项分析、正确估价、合理使用。
3.2.3制定预案要现场勘察,反复修改为使预案切实可行,尤其是重点目标区的具体行动预案,拟定前需要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重点目标区的周围地形、
环境、指挥所位置、分队行动路线、展开位置、人口疏散道路及疏散地域等实地勘察、实地确定。
3.3监测预报能力
燃气泄漏监测预报能力包括危险性分析、检测信息通报,预警、信息发送渠道、已有灾害的监测预报能力、对可能存在灾害的监测预报能力。危险性分析确定可能引起对人员伤亡、财产损害或环境破坏的情况或条件,并评估因接触危险而导致事故的可能性、脆弱性和严重程度的过程,是进行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工作。检测信息通报,预警工作是及早判断重大事件发生的前提。已有灾害的检测预报能力是对发生过类似事件的区域或事故点进行检测,是对预发生事故的诊断和跟踪。对可能存在灾害的检测预报能力是针对可能要发生的事故点进行的检测和跟踪。
4、总结
燃气泄漏的监测和预报是实现工程安全减灾和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还要健全燃气集团的预测预报的设施建设,对工程灾害预测预报的精确度等进行评估,注重平时对工程居民积极参与灾情报告意识的培养,一旦发现可疑的灾情,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做到让群众参与防灾。
参考文献:
[1]黄小美,工程燃气管道系统风险评价研究[J],重庆;重庆大学,2004.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升检查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 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高校实验室
0 引言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实验室也得到较快发展。大量化学试剂的使用和保管,以及实验所产生的“三废”处理等诸多安全隐患,成为高校实验室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1]。我们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提升检查和应急处置能力,对安全隐患实行“零容忍”,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
1 实验室常见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
1.1 实验室的防火防爆
1.1.1 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
可燃气体为遇火、受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气体。如甲烷、氢气、乙炔等,这些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火即能燃烧并发生爆炸。可燃液体为常见的汽油、丙酮、乙醇、乙醚等。此类物品在使用、储存、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事项为:(1)防止明火引起燃烧爆炸;(2)防止可燃气压缩而着火;(3)防止储存装置表面温度过高引起着火;(4)防止电器起火引起爆炸;(5)消除静电火花;(6)预防雷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1.2 可燃固体
可燃固体又分为易燃固体、自燃性固体、遇水燃烧固体、强氧化剂固体等。易燃固体如赤磷、硫磺、松香等,受明火、热、撞击、摩擦、电火花或氧化剂作用能引起燃烧爆炸。此类物品附近应严禁烟火,分隔存放,防止泄漏,储存温度不超过36℃,理想温度在20℃以下。自燃性固体如黄磷,在空气中能发生氧化作用,放热升温导致自燃。此类物品应密封存放,不能与空气直接接触,库房应阴凉、通风、干燥。遇水燃烧固体如钾、锂、钠等,与水或潮湿空气接触,能产生可燃气体,放热引起燃烧,有的还产生有毒气体。金属钾、钠要浸在煤油中储存,此类物品要在密闭容器中保存,严禁接触水和空气。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等,与强酸、冲击、摩擦、受热等作用,能分解、燃烧甚至爆炸,此类物品应避免与还原性强的物质、可燃物接触;避免与强酸、强碱混合接触,库房应阴凉通风,理想温度在20℃以下。
1.2 实验室的防腐蚀、防毒、防窒息
腐蚀性物质如硝酸、硫酸等,对人体皮肤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此类物品不得与其他危险品共同存放,处理时防止与皮肤接触,应配戴防护眼镜,以免溅入眼内。有毒性气体如氯气、氯化氢、溴蒸汽等轻微中毒能引起咳嗽,气闷等症状,较多吸入肺部,则可引起支气管炎,肺水肿,严重的会窒息而死。处理此类物品时,实验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空气畅通。做有毒气体和有烟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腐蚀性物质或有毒物质使用后不准倒在水槽里,应倒在专用的废液桶内集中处理。使用氮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应经常检查储存装置及管路的气密性,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窒息事故的发生。
1.3 实验室的电气安全
电气事故包括触电事故、静电危害,电气火灾与爆炸,电气线路和设备故障等。具有危害大、涉及领域广等特点。预防触电事故主要办法有:(1)采用安全电压,即使用特定电源供电,可限制人员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在安全电流范围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2)保障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此外,电工作业人员还应正确使用绝缘工具,穿戴绝缘保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垫等;(3)采用屏蔽和护栏等安全装置,如围墙、遮拦、护网、护罩等,必要时,还可设置声、光报警信号和联锁保护装置等;(4)保持安全距离,根据具体情况必须保持带电部位与地面、建筑物、人体、其他设备之间的最小电气安全空间距离;(5)装设漏电保护装置;(6)装设保护接地与接零;(7)定期检修电路,防止线路老化。预防静电主要办法有:(1)静电接地;(2)防止装卸、输送易燃液体时产生静电;(3)采用导电性好的管道输送易燃液体;(4)增加湿度;(5)穿防静电鞋和防静电服。
1.4 实验室的其他安全问题
根据仪器设备和储存物品的具体情况,实验室还应做好防尘、防潮、防锈、防霉、防虫、防震等工作。
2 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应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持续改进,常抓不懈,最终形成最适合本单位操作和运行的日常机制。具体措施为:(1)成立统一协调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人员权限和职责;(2)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安全经费投入;(3)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4)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操作技能及应急技巧;(5)制定具体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6)坚持隐患排查;(7)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监控;(8)关注操作人员职业健康;(9)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培训演练;(10)出现事故应及时上报,进行客观调查和严格处理;(11)制定绩效评定方案,进行持续改进。
3 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因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使用危险品多,是一个充满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高危场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证国家财产和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5
一、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灾害。统一指挥,分工负责。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上下联动,协调配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建设行业发生的规模大、影响广、社会危害性强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
(一)建设工程及其附属设施新建、扩建和拆除活动中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者可能造成的重大险情。
(二)城市水源、供水系统等设施中发生大面积污染或泄漏,对居民产生重大危害的。
(三)出现重大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洪水排泄、建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破坏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其他法律、法规明确和上级政府指示应当由建设局负责指挥、协调的突发公共事件。
三、组织机构
成立建设行业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特重大安全事故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建设局局长
副组长:建设局主管安全副局长
成员:建设局总工办、人秘科、计财科、建工科、燃气办、城管科、市规划处、市工程质量监督站、市监理公司、市建筑设计院、市拆迁管理办公室、市自来水公司、市矿区公用事业管理办公室、市政维管处、市园林处、市城区建筑公司、市房屋建筑公司、市建筑公司、白林局建筑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组长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部署本行业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特重大安全事故工作,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相关的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
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主管安全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预测、预警
建设行业突发事件大体可以分为6大类,包括: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件
施工现场土方坍塌、建筑物倒塌、触电、塔吊拆装伤人、建构筑物拆除、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
2、供水事件
供水事故多发于供水管线漏水、断裂等突况,以及人为破坏(投毒)和其他生产事故,火灾事故等。
3、供热事件
供热事故多发于供热管网断裂、漏水、设施损坏以及生产事故等。
4、燃气事件
燃气事故多发于燃气泄露及爆炸情况。
5、市政设施管理及维护事件:
市政设施管理及维护事故多发于市政设施损坏、丢失等情况。
6、城区防汛排涝和其他市政公用行业突发事件
主要指城区防汛、排涝、园林、绿化、路灯管理等方面的突发事故。
五、应急响应
发生本预案适用范围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启动本预案,领导小组立即召集全体成员会议,通报突发事件和特重大安全事故情况,部署有关工作,在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报告,并通知本市有关部门,按照分工负责、紧密协作的原则,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组织、指导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
成立建筑行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家组,对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应急处置,及时派出专业人员给予事故发生地以业务和技术指导,以便快速高效地完成各项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
六、事件处置分工和措施
(一)事件处置分工。根据事件发生情况,设立以下几个分组,各分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救护工作,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1、现场处置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领导指示,报告事件处理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救援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保证现场指挥与上级的通讯联络畅通,沟通指挥部与外界的联系,向外界传递信息。
负责部门:建设局人秘科。
2、专业抢救组:负责组织对事故进行现场救援,如吊车、灭火、打捞、工程拆除、关闭泄漏源等,运送现场急需物资、装备、药品等。
负责部门:建设局建工科、燃气办、城管科。
3、警戒秩序维护组: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内人员撤离、劝说围观群众离开现场。
负责部门:建设局城管科、市政维管处。
4、后勤保障组:负责指挥人员的现场食宿安排,保证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协助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规划和建设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员避难场所。
负责部门:建设局规划管理处。
5、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难、受伤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后事,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社会稳定。
负责部门:工程质量监督站、拆迁管理办公室。
(二)应急措施。针对行业管理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1、房屋建设工程
(1)疏散建筑物内及周围人员,营救遇险人员。
(2)组织检修、施工及物业管理力量,进行工程抢险、排险、协助救火,排除污染。
(3)组织设计、质监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必要的检测和安全性鉴定,并提出修复,加固或拆除等处理意见。
2、市燃气供应
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事故单位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部门主管、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按照本专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
(1)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3)立即通知和组织周围人员紧急疏散。
(4)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消防部门。
3、供水系统
(1)停止供水、控制污染扩散。
(2)迅速通知各用户停止用水。
(3)迅速检测水源地或供水设施的污染情况并通报有关部门(卫生防疫、医院)。
(4)配合有关部门清除污染。
(5)更换设施或采取其他方式保证居民生产、生活用水。
4、市政基础设施
(1)紧急抢险、抢修、排除污染等。
(2)采取措施保障居民基本需求。
(三)应急保证
1、应急处置人力保证
建设行业灾害事故救援队伍由210人组成,具体是:
*市建筑施工企业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50人
*市自来水公司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50人
*市热电厂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20人
*市市政设施管理处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20人
*市五岳热力热力总公司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20人
*市液化气总公司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20人
*市市政维管处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20人
*市园林绿化管理处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10人
2、应急处置财力保证
由建设局计财科筹集抢险所需资金储备。
3、应急处置物质保证
抢险设备、车辆、物质启动*市市政公用事件(事故)应急预案中的物质储备。
(四)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凡属特大(重大)事故调查的调查处理,调查组有权向事故发生单位、各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和隐瞒,调查组在调查工作结束后,尽快写出详细的事故处理报告,向上级机关报告调查情况。
七、附则
本预案适用于Ⅲ级(较大)Ⅳ级(一般)紧急事件程序与处置,因人动,领导组织机构组成人员作相应调整。
附件:1、*市建筑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专家组人员
名单
燃气爆炸处置方案范文6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石油气泄漏;应急处置;风险防范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E97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1-014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1.071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产品之一。英文名称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在一定的压力下(0.4?~0.6MPa)为液态的烃类物质。是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近年来,随着液化石油气使用的不断增多,液化石油气汽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引起泄漏,造成爆炸及火灾的事故也日益增多。液化石油气一旦发生泄漏,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事故现场处置十分复杂、困难,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排险措施,彻底不留隐患地消除险情。
1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和理化性质
1.1 组分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C3、C4和少量的C5。由炼厂气所得的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同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合物杂质。
1.2 理化性质
1.2.1 比重。液化石油气是混合物,其比重随组成的变化而变化。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性质。在气态时密度大于1.52kg/m3,比空气重1.5~2倍,易在低洼处会聚,沿地面扩散。
在液态时密度小,同体积的重量约为水的1/2。在常温下,它的沸点是-6.3℃~-47.7℃。液化石油气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其体积扩大250~300倍。
1.2.2 闪点低。闪点为-140℃~-40℃。
1.2.3 燃点低。着火温度为470℃~510℃。
1.2.4 点火能量小。为万分之几毫焦耳,最小引燃能量为0.2~0.3mJ。
1.2.5 爆炸下限低。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达到1.5%~9.5%时,遇有点火源即能发生爆炸。
2 液化石油气的危险特性
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性、聚积性、扩散性、膨胀性、爆炸性、毒害性等。燃烧时伴随爆炸、破坏性大、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易形成二次爆炸、火灾初发面积大。
3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原因分析
通过对近15年100例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可归纳为六种:车体失衡、碰撞刮擦、超高通行、设备老化、罐车超载、介质问题。
4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事故的处置及风险防范
液化石油气汽罐车道路交通事故灾情大致可分为三种:受损未泄漏、受损泄漏、受损并燃烧。
4.1 未泄漏事故的处置
事故处置要以预防泄漏、转移罐体为主。结合险情,按照前期警戒、初步处置、起吊排险的主要处置程序实施处置。
4.1.1 前期警戒。第一批消防力量到场后,在事故现场的上风或侧风方向150~300m处集结,通过现场询问的基础上,由侦检人员深入现场进行侦检。如果公安、交警等部门还未到场情况下,警戒人员要在车辆集结处实施先期警戒,封锁道路,禁止无关车辆、人员进入。
4.1.2 疏散群众、消除火源。当侦检人员未检测出泄露后,警戒人员迅速将300m内的群众有计划、有目的地撤离到上风或侧上风安全地带,同时熄灭一切明火、电火、静电火花、撞击磨擦火花。
4.1.3 初步处置。在现场询问、侦检的基础上,消防指挥员应立即对事故灾情进行分析,确定风险程度和初步处置措施。同时向指挥中心或当地政府报告现场情况,请求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救援预案,调集相关力量赶赴现场协同处置。
4.1.4 冷却降温。若罐体受损较重罐内压力与温度急速上升,应立即出雾状水冷却,以达到降低罐体内压力的上升、防止罐体破裂。
4.1.5 起吊排险。相关社会联动力量到场后,立即成立现场总指挥部,专家咨询组对现场进行评估研判,重新确定警戒区并制定排险措施。
未泄漏事故处置风险防范:(1)应严格控制处置区侦检、掩护、抢险等作业人员,使用防爆手持机、手语、旗语等应急通讯方式;(2)冷却降温时不能使用直流水,由于直流水与罐壁碰撞会产生静电。要均匀冷却,不能留下空白点,防止罐体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破裂。对于满液位状态的罐车,不能对安全阀射水,防止安全阀冷冻结冰引起压力上升发生物理爆炸;(3)处置人员靠近事故罐车前应将地面打湿,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4)调集车辆时,应优先从上风方向向处置区调集;(5)若事故发生在高速公路,交警部门需对双向道路临时封闭,保障应急通道;(6)处置作业时,要将汽车罐车尾部和阀门箱内的两根接地线引出埋入地下并浇上水,防止静电积累;(7)当罐内压力大于0.7MPa时,要利用阀门箱内的手动控制阀控制安全阀启闭泄压,若安全阀损坏或由于罐车倾覆被堵,则应加强冷却并及时进行倒液操作。
4.2 泄漏事故的处置
事故处置应以稀释抑爆、制止泄漏为主,结合险情的任务需求,按照先期警戒、疏散群众、消除火源、稀释抑爆、堵漏排险、起吊转移、驱散气体、消除隐患的主要处置程序实施处置。
4.2.1 集结侦检。第一批消防力量到场后,在事故现场上风或侧风方向150~300m处集结。如果公安、交警等部门尚未到场警戒,由警戒人员在集结处实施先期警戒。在调查询问的基础上,侦检人员穿防化服携带可燃气体检测仪依次由上风向、侧风向、下风向逐渐递进检测事故现场气体浓度范围,并划定警戒区域。
4.2.2 疏散群众,消除火源。侦检人员在划分出处置区、工作区和安全区的同时疏散人员迅速将疏散群众疏散到上风或侧上风安全地带,并熄灭一切明火、电火、静电火花、撞击摩擦火花。
4.2.3 稀释抑爆。如果现场水源充足,实施警戒后,在泄漏罐体下风方向部署水幕水枪稀释泄露气体,泄漏罐体周边部署水力自摆移动水炮或遥控移动炮喷射雾状水对泄露扩散液化石油气进行稀释、冷却。
4.2.4 堵漏排险。现场总指挥部成立后,立即组织专家咨询组进行决策研讨,制定措施,制止泄漏,应先进行关阀断料操作并对管线阀门泄漏处堵漏处置;若无法关阀或罐体发生泄漏堵漏无法实施,可采取引流控烧的方法燃尽罐内液化石油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放空排险。
4.2.5 起吊转移。止漏成功后,由起重工进行起吊扶正作业。完成后,由消防和交警部门安全监护至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进行进一步处理。具体处置同未泄漏事故。
4.2.6 驱散气体、消除隐患。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做好现场清理和移交。现场清理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的液化石油气,确保不留残液(气),同时环境检测组对现场气体及水源进行检测。
泄漏事故处置风险防范:(1)若漏口出现在罐体下部液相部位,可通过向阀门注水或惰性气体的方式配合堵漏,缓解险情,同时对流淌出来的液相液化石油气,可采取筑堤导流的方法,将液体导入围堤,并用泡沫进行覆盖;(2)若附近区域无防爆电机、防爆烃泵等设备,不宜使用烃泵及压缩机倒罐法倒罐;(3)采取放空时要满足危险区域内的群众已被疏散完毕和现场有充足的水源支持能进行稀释抑爆两个条件。
4.3 泄漏燃烧事故的处置应用
事故处置在战术方法上要以冷却降温、防止爆炸为主,结合险情的任务需求,按照冷却降温、侦察警戒、排除险情、起吊转移的主要处置程序实施处置。
4.3.1 冷却降温。首批处置力量到场后,在事故现场上风或侧风方向200~300m处集结。现场水源充足,迅速占据水源出水力自摆移动水炮或遥控水炮喷射雾状水对罐体进行持续不间断的冷却;若现场缺乏水源,出喷雾水枪对燃烧罐体进行全方位、无空白的均匀冷却,供水组立即搜寻附近水源对现场战斗车辆转运供水。
4.3.2 侦察警戒。在冷却罐体的基础上,水枪掩护侦检组由上风向进入现场侦检查验。指挥员根据现场情况,重新确定警戒范围,同时向指挥中心或当地政府报告险情,请求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救援预案,调集相关力量赶赴现场协同处置。
4.3.3 排除险情。社会联动力量到场后,现场指挥部应组织专家咨询组迅速议定排险方案,由物资保障组调集所需装备,排险组负责实施。
4.3.4 起吊转移。当险情排除后,利用吊车和拖车将事故罐车脱离事故现场,由消防和交警部门护送至安全区域进行进一步处理。具体操作同未泄漏事故。同时,环境检测组对现场气体及水源进行检测,由水枪组配合对低洼、沟渠等处积聚的液化石油气进行清扫。
泄漏燃烧事故处置风险防范:(1)当罐体下方燃烧时,除必要冷却人员外,尽量减少处置区内人员数量;(2)冷却不能出现空白点,防止罐体局部过热变形,制定冷却方案时应根据罐车倾翻状态确定冷却部位,如安全阀处于罐体下部或侧面且出现液相泄漏,罐体冷却全过程应严禁对安全阀部位直接射水,防止因安全阀处吸热冻结使罐体失去泄压条件,而引起罐体超压破裂解体;(3)冷却监护控制燃烧时,若罐内液化石油气减少到一定程度,燃烧速度会明显减慢,此时为了防止回火可以扑灭火焰并通过由裂口或阀门向罐内注水,加快液化石油气泄放速度;(4)处置区内处置抢险人员要提前规定撤退方向。由指挥员密切注意各种爆炸危险征兆,当看到燃烧的火焰由红变白、燃烧处发出刺耳的呼喊声、罐体抖动及泄漏处喷气猛烈等现象时,要及时下达紧急避险命令。
5 结语
近年来,液化石油气汽罐车泄露爆炸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本文在对液化石油气组成成分及理化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液化石油气汽罐车泄露事故原因,提出液化石油气汽罐车应急处置程序,为今后消防部队处置此类事故提供参考,提高事故处置效率。
参考文献
[1] 冯力群.槽车安全阀与桥梁发生碰撞泄露事故的案例 分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3).
[2] 莫耀东.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的成因及预防处置对策 [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