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调研方法的优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调研方法的优缺点范文1
关键词:U肋角焊缝 全熔透 焊接方案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对交通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材料技术、焊接技术、设计技术以及架设施工技术等也在不断进步,大跨径钢桥以其新型、大跨、轻质和美观等优势,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钢箱梁斜拉桥是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的桥梁,可以实现大跨径、特大跨径的桥梁要求,而成为我国公路桥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钢桥面板是由较薄的面板、纵向肋和横向肋组成,三者互为垂直,焊接成一w而共同工作,由于在相互垂直方向上的刚度各不相同,在受力行为上呈现各向异性,故称为正交异性板桥面板。钢正交异性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有很大的极限承载力,然而在集中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局部“锅底状”变形,而且,任一部件的竖向挠曲变形都将引起与之相邻部件的面外挠曲变形,在焊缝约束处产生次应力。
1 U肋角焊缝疲劳裂纹分析
钢正交异性桥面板的构造复杂、焊缝数量多、施焊难度大、工厂制造和现场的组装精度和焊接质量要求较高,特别是U肋角焊缝的熔深性、咬边和其他焊接缺陷,都将成为潜在的疲劳裂缝源。U肋与顶、底板之间的焊缝,由于反复受到汽车轮压载荷的作用,行车道部位的U肋角焊缝很容易疲劳开裂。
U肋是大型板式钢结构尤其是钢桥梁中的重要受力构件,U肋由于其固有的封闭、狭窄细长的结构特性,早期加工时大多采用贴角焊,焊缝只要达到规定的焊脚尺寸就算合格,后来要求焊接时的熔透深度达到U肋厚度的75%或80%。但是角焊缝内根部由于位于U肋狭小空间内不能施焊,导致焊缝根部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所以从贴角焊优化到部分熔透焊缝,并未从根本上避免U肋角焊缝处的疲劳裂纹问题。其裂纹扩展形态基本类似,主要有以下2种形态(如图1所示):(1)裂纹起源于焊根,大体上沿着桥面板向桥面板上表面方向或者沿着焊喉方向扩展;(2)裂纹起源于焊趾,大体上沿着桥面板向桥面板上表面方向或者沿着焊缝与U肋结合处或U肋厚度方向扩展。
针对U肋板单元焊接时存在角焊缝根部不能熔透、易产生疲劳裂纹的问题,笔者所在公司首次提出U肋角焊缝全熔透焊接研究。笔者所在公司虽然具有丰富的桥梁制造经验,但是U肋角焊缝的熔透深度一般只要求达到75%~80%即可,在U肋全熔透焊接研究也是出于探索阶段。除此之外,国内外其他桥梁制造企业在U肋角焊缝全熔透焊接上也望而却步,没有切实有效的焊接方案可以实现U肋角焊缝的全熔透焊接,对此目前并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焊接研究经验。
2 U肋角焊缝全熔透焊接工艺方案
针对U肋的结构和焊接特点,笔者所在公司经过广泛地市场调研和深入地分析研究,认为目前可从双面焊接和单面焊双面成型焊接两方面进行U肋全熔透焊接研究。对于双面焊接来说,焊接的关键点在于需要设计一款特殊的焊接设备,能够进入U肋内部完成焊接工作,而外部焊接相对简单,目前的焊接工艺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对此,笔者所在公司重点调研了YS-1DT6箱管焊机和微型的内部焊接小车。对于单面焊双面成型焊接来说,焊接的难点在于,目前的焊接设备需要在U肋背部加装衬垫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全熔透焊接,而加装衬垫对于U肋的加工和装配精度要求极高,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和桥梁自重,对于目前的桥梁生产制造来说并不可取。对此,笔者所在公司率先提出采用聚弧脉冲深熔焊焊机来实现U肋全熔透焊接。下文将对3种焊接方案进行一一详述。
2.1 YS-1DT6箱管焊机
YS-1DT6箱管焊机采用埋弧焊接技术,通过3根并排排列的金属管伸入构件内部将焊丝和焊剂输送到焊接位置,其中两外侧的金属管尾端各配备一台送丝设备,见图2,将焊丝沿金属管内部推送到金属管前端并穿过焊枪到达焊接位置,见图3;中间的金属管输送埋弧焊剂,金属管前端配置分流盒,将焊剂分流成2股,分别输送到两侧焊接位置。整个焊接过程焊件保持不变,由传动机构推动焊接导管和焊枪完成。
该焊机属于外单位生产作业设备,由于种种原因,笔者所在公司未对该设备进行相关的探索性焊接试验,仅对其在U肋全熔透焊接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焊接设备能否进入U肋内部进行焊接是双面焊能够成功的关键。YS-1DT6箱管焊机对内部空间的限制较小,要求焊接件高度不小于50 mm,宽度不小于100 mm;而对于焊接长度,箱管焊机采用推拉丝技术可以实现10 m以上直道焊缝,并且可以实现2条焊缝同时焊接,焊接效率较高。但是YS-1DT6箱管焊机一次性投资大,并且需要特定焊接工位,且焊后焊机回收和清渣工作任务量较大。
2.2 内部微型焊接小车
微型焊接小车与普通的气体保护焊配套焊接小车功能类似,但体积较小、重量轻,能够进入到U肋内部进行焊接作业。该焊接小车单机作业,每个小车携带一把气体保护焊焊枪(见图4),焊丝通过推拉丝技术输送到焊接位置,最大焊接距离可达到16 m左右(见图5),并且焊接小车携带焊接监视系统,可实时监控焊接质量。但是一次只能焊接一道焊缝,焊接电缆太长、工人操作烦琐、小车回程太慢、焊接效率较低。
2.3 聚弧脉冲深熔焊焊机
双面焊焊接工艺能够实现U肋的内部打底焊接,可以对全熔透焊接起到背部堵漏的效果,防止外部焊接时背部烧穿。但是箱管焊机和焊接小车各有优缺点,整体上来说将大大增加焊接工作量和劳动成本,并非是一种理想的焊接解决方案。对此,笔者所在公司通过市场调研考虑采用聚弧脉冲深熔焊机对U肋进行单面焊双面成型的全熔透焊接。
雷姆公司聚弧脉冲深熔焊机是一款集合普通电弧、脉冲电弧、双脉冲电弧、焊条手工焊、独具特性的起弧和收弧等功能于一身的焊接设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高度聚焦电弧进行焊接时,可显著改善电弧渗透、增加坡口根部的穿透力,使焊缝根部成型得到保证;同时减少了热输入量、增加了熔化和工作效率,以最经济的方式获得最理想的焊缝。
(2)焊接速度较其他同类焊机提高了30%,设定好全部焊接专家程序只需几秒,操作极为方便。采用最佳焊接过程使熔化效率和焊接速度显著提高,以超速反应来精密调节电弧长度使电弧始终稳定。焊接时电弧精准地保持在坡口根部,为焊接钢构件提供绝对保证。
(3)该焊机集5大焊接功能于一身,有170个经优化的焊接专家程序,无论焊接碳钢及低合金钢,或者不锈钢、铝、铜钎焊以及焊接锡合金等都能获得最佳焊接质量。
(4)U肋属于较长的直道焊缝且内部焊接很难稳定实现,采用MEGA.FOCUS500聚弧脉冲深熔焊焊机进行U肋角焊缝的第一层打底焊接时,可以使得U肋角焊缝实现100%熔透、正反面焊接成型,成功实现8 mmU肋角焊缝的全熔透焊接(见图6)。
2.4 3种焊接工艺方案对比分析
笔者所在公司重点调研了以上3种焊接工艺方案,对比分析各方案之间的优缺点,最终认为聚弧脉冲深熔焊焊机可作为U肋全熔透焊接的理想焊接设备,各方案的性能特点如表1所示。
采用箱管焊机和焊接小车进行内部焊接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正面进行全熔透焊接时背部易烧穿造成液体流淌的问题,在正面焊接前先采用可伸入U肋内部的焊接设备进行内部封底焊接,以起到类似衬垫的堵漏作用,然后再采用常规焊接方法进行外部焊接。虽然通过箱管焊机与内部焊接小车采用双面焊接工艺可以实现U肋的全熔透焊接,但是两方案均无法达到最理想的焊接效果。
(1)从工件空间要求、焊接质量、焊接效率以及设备稳定性等角度出发,可考虑采用箱管焊机。箱管焊机对工件空间要求低、设备简单易操作、不易出现故障、焊接质量可靠,但是箱管焊机的焊接长度拓展空间有限、投资成本大、需特定焊接工位、灵活性较差,仅可用于焊接U肋等内部狭小空间的直道焊缝,一次性投资大花用应用范围较眨浚2)从灵活性、投资成本、焊接长度等角度出发,可考虑采用焊接小车。焊接小车小巧灵便、不受场地限制、焊接长度拓展空间较大、投资成本低;但是设备复杂、操作烦琐、故障率高、焊接效率低、焊接质量不稳定。
(3)为了保护U肋内部油漆防止服役工程中内部生锈,在距U肋端部400 mm处安装隔板,隔板在U肋焊接到顶/底板前已组装完成,所以将影响到内部设备无法正常焊接。若要实现内部焊接,需在U肋焊接到顶/底板后再安装U肋内隔板(见图7),并且内隔板需开设过焊孔。所以采用双面工艺将会与目前桥梁U肋制造方案相冲突,对此双面焊接工艺对U肋全熔透焊接研究来说并非是最理想的工艺方案。
(4)对以上两方案存在的缺点,项目组重点调研了2家焊接设备,雷姆公司的聚弧脉冲深熔焊焊机,由于该焊机具有的聚弧脉冲功能能够使焊接电弧具有高度的聚焦和强劲的穿透力,焊接过程中焊接电弧始终稳定在坡口根部,使得根部母材完全熔化并在内部形成焊脚。该焊接工艺避免了内部焊接烦琐复杂、焊接稳定性差的缺点,仅采用外侧焊接就可实现8 mmU肋的单面焊双面成型,焊接过程简单方便、设备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效,若实现自动化焊接,对钢桥梁制造水平将是极大提升,同时节约一定生产成本。
综合考虑3种焊接设备的优缺点之后,项目组决定采用雷姆公司的MEGA.FOCUS500聚弧脉冲深熔焊焊机,作为该项目的理想焊接设备,并针对8 mmU肋角焊缝全熔透焊接进行了多组焊接工艺试验。主要研究了焊接材料、坡口角度、焊接工艺参数等重要焊接参数对焊缝成型质量的影响。
3 结语
U肋是大型板式钢结构尤其是钢桥梁中的重要受力构件,其与桥面板之间的纵向焊缝的抗疲劳性能关系到整个桥梁的使用寿命。笔者所在公司针对U肋与顶/底板角焊缝易出现疲劳裂纹这一工程情况,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广泛考察调研,分析认为可通过双面焊焊接工艺和单面焊双面成型焊接工艺两方法解决,并全面调研了YS-1DT6箱管焊机、微型焊接小车和聚弧脉冲深熔焊焊机3种焊接设备及方案,分析研究认为深熔焊可作为解决这一工程现象的理想方案。
笔者所在公司通过不断优化焊接工艺试验方案,最终成功实现8 mmU肋角焊缝的全熔透焊接,将U肋角焊缝从部分熔透转化为全熔透,提高了焊缝质量、改善了U肋的受力特性、提升了桥梁的使用寿命。但是该焊接工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焊接自动化方面还不能达到先进制造企业水平,高效的自动化焊接应用还是空白,仍然需要研究人员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秀伟,唐亮.钢桥面板顶板-纵肋连接接头的疲劳性能[J].公路交通技术,2013,30(6):67-74.
[2]伍.二保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探索[J].科技资讯,2014,12(6):94-95.
调研方法的优缺点范文2
药学专业作为药学知识传播应用和创新的主要教育平台,担负起培养大量药学专门人才的重任。现代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全球药品研发领域的客观现状使得对药物研发创新性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因此,高等药学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之一就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医药人才。药学是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学科,药学教学应该紧紧加强实践教学这一学科基石,着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造就理论知识扎实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在药学的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作用。药物化学的教学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了药物的化学结构、中英文名称、理化性质、合成方法、体内代谢、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等基础内容,还包括了药物的发现、发展、优化、新理论和新技术、新药研发动向等。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其结构优化,它是新药发现和研究的重要环节,对于药学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索新药开发的途径和方法,创制安全高效的新药,以满足临床的需要。开发有某种活性且有价值的先导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和优化以期创造出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小的新药;改造现有的药物或有效化合物以期获得更为安全和有效的药物。故药物化学是一门非常注重实验教学的学科,实验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均是针对药学专业的各门课程的验证性实验为主,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按部就班地根据书本上已有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去操作,这样的教学形式虽然教授了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但却没有给学生以自我发挥的机会,很容易导致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束缚了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设计性实验的引入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那么如何在药物化学实验中实施设计性实验教学呢?首先,由任课教师给出实验目的及要求,其次,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开展相关实验操作[2-5]。这是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则需要完成更多的课前准备工作:从课题选择、方案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实施、结果分析等多个环节入手进行准备,充实和完善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校选择了药学本科已经掌握了有机合成基本知识的大三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教学[6-8]。
1 如何设计课题
1.1 实验课题的选择
如何进行设计性实验课题的选择呢?这首先需要教师完成很多的课前准备工作,譬如原料是否容易获得、实验仪器能否满足、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实验时间的长短、参与人数的多少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有机化学》课程的开展情况和学生具体学过了哪些基本操作,在药物化学设计性实验课程中如何从更深的层面来进行研究性学习。
我校学生在已有课程中已经学过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在设计性实验课程中选择扑热息痛这一经典的解热镇痛药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药物化学专业的基本要求、特点以及设计性实验的题目和内容设计的原则,讨论后提出了《扑热息痛的合成》这个题目和本实验设计的一些基本要求。学生三到四人一组,采取组长负责制,各自选取不同的合成路线来进行方案设计。
1.2 实验方案的设计
在以往的验证性实验中,通常都会给出具体的原料和试剂用量,以及详细的实验步骤,学生只需机械性、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即可获得预期的实验结果,虽然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也都能及时帮助解决,但学生的实验的主动性不能得以体现。
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供学生参考,实验方案需要学生通过文献调研自行设计,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如何进行查阅文献、如何通过整理分析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实验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验的成败与否。授课教师首先要讲解如何进行专业文献的查阅,并对学生的文献查阅进行指导,譬如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工具或现有的图书期刊等,网上资源主要包括一些常用的中英文数据库,如Scifinder和Beilstein检索,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ACS、Elesevier、Wiley-Blackwell等,另外还包括专利文献的检索和获取,二次文献的使用等等。之后每组学生再就各自选题查阅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并讨论分析。本着节省经费、操作简便、安全无毒的原则,讨论每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及可行性,选定最优的合成路线。接下来就各组实验方案进行组间讨论,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独立思考并如何解决问题。各组学生经过多次组间讨论以及与教师的讨论都可完成实验方案,包括实验题目、目的要求、仪器试剂、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及参考文献等。这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设计性实验教学方式不但提高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如何实施实验
2.1 实验的前期准备
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需要任课教师、实验教辅人员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学生依据实验方案列出所需设备和仪器试剂等,提前一周递交给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教辅人员再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方案准备所需的实验设备和仪器试剂,另外,实验教辅人员还可以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相关仪器。任课教师需进行预实验,在学生提交的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对该药物的合成方法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检索和总结,找出适合实验室操作的多种合成方法和路线。在预实验的过程中,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列出实验的注意事项,并对各条路线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每步反应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前要向学生特别强调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
2.2 实验的具体实施
以“扑热息痛的合成”为例,除了让学生了解设计扑热息痛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1就是学生查阅的扑热息痛的几种常用合成路线及各条路线的优缺点。
具体方案如下:①学生提前一周从网上查阅药物的合成方法,完成相应药物合成方法的综述,并说明现行的工业生产方法,设计出合理的实验室合成工艺路线。②进行组间讨论,方案经教师审阅后,若方法合理,条件具备,学生可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③学生依据与教师研讨的结果,在一周内写出相关药物的合成方法的具体操作步聚,做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包装化学反应方程式,原料的物化常数,原料的配料比,反应所用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反应的装置图,反应的关健控制点,产品纯化的方法,预期的收率等。④要求学生按事先规定的投料比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做好实验记录。⑤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作为学生药物化学实验考核的主要指标。
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开展就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再讲解实验内容,而是鼓励学生按照各自查阅好的实验方案完成具体操作,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并不立刻给出建议,而是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研讨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教学改革的尝试,发现基本上每组学生都能完成实验方案,达到预定的目标,取得了预期成果。但在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不够仔细,很多学生的实验记录本上只有几组简单的实验数据;二是部分学生实验中遇到问题不能很好地处理,导致实验进程的延缓或结果的误差;三是教师对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计不足,譬如个别试剂短缺造成实验进度减慢等等。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都有待逐步解决,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完善设计性实验教学。
图1 扑热息痛的常用合成路线及各自的优缺点
2.3 实验的分析总结
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分析总结实验结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对整个实验过程的思考与整理,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他们从事初步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
各组学生均要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实验讨论等几部分,主要讨论设计性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对不同反应路线的优缺点进行讨论和总结。分析实验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然后师生一起总结交流,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对学生所采用的合成路线及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分析利弊,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设计药物的合成路线并对其进一步研究。
3 如何分析总结实验效果
在药物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教师为辅助,他们需要提出实验课题,做好文献调研工作和预实验,与学生分析讨论实验方案,这样不仅是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学生的一些新思维、新想法也启发了教师,使得教师对课堂及课题的掌控能力及对学生的引导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由以往验证性实验的机械操作者变为实验设计者,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实验的每一个环节,极大地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讨论各种合成路线的优势和弊端,从而确定出最优的实验方案。通过这些动脑、动嘴、动手的环节,也让学生们爱上了实验课,变以往较为枯燥的实验课为课堂气氛活跃、科学思维活跃的创新课。
调研方法的优缺点范文3
关键词:模拟;参赛;实战;广告创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1-0151-02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优秀的广告创意常常能帮助广告主更有效地实现营销目标。所以,《广告创意》也是广告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但要上好这门课却并非易事,如果教师仅单纯采用“思维训练法”、“案例分析讨论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就很容易将其上成广告作品赏析课。本文从提高学生创意执行能力的角度,对《广告创意》课程“项目模拟训练”、“参加广告竞赛”和“参与业界实战”等三种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一、项目模拟训练
(一)内容及目的
项目模拟训练实践教学是以命题的形式组织学生模拟某一广告项目的创意。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模拟训练体验广告创意与策划的方法及运作过程。
(二)组织形式及过程
1.组织形式。项目模拟训练一般采用组建广告公司或创意小组的方式进行,即学生分组组建广告公司(或广告创意小组),对命题项目进行模拟性广告创意。
2.组织过程。(1)组建广告公司。学生以5~7人为~组,模拟成立广告公司,确定服务的品牌客户:(2)形成提案报告及创意作品。各广告公司依照广告项目作业流程进行市场调研、发展广告战略目标、制订广告策划方案、执行广告创意、确定媒介策略,并撰写广告策划书,制作出广告创意作品,准备课堂提案PPT;(3)课堂提案比稿会。课堂提案比稿会的客户由任课教师、学生代表、业界代表组成。在模拟客户提案会上,先由各公司代表提案陈述,然后由客户提问质疑,提案代表进行答疑,最后由客户代表点评并最终比稿,评选出最佳方案和广告创意作品:(4)修改完善提案。各广告公司根据客户提出的问题对提案进行修改完善。
(三)优缺点分析
1.优点。项目模拟训练对理解广告作业流程,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表现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2.缺点。项目模拟训练虽然能提高学生对广告运作过程的理解,但在实际效果上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难以把控,一是由于广告学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从业经验,所以,教师指定的模拟训练项目可能与业界脱节;二是教师对行业动态的了解程度会制约项目模拟实践的效果。如果教师既缺乏从业经验,又不了解行业发展动态,那么,其所开展的项目模拟训练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二、参加广告竞赛
(一)内容及目的
参加广告竞赛就是将竞赛内容纳入到《广告创意》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按参赛主题进行模块化教学与指导。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参赛,一方面积累广告创作经验;另一方面,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组织形式及过程
参与一个赛事一般安排6学时,组织过程大致包括4个实践环节:
1.组建广告创意小组,确定参赛选题。全班学生根据参赛选题成立广告创意小组,选择大赛给定的某一品牌进行广告的创意及执行。
2.创意说明会。各小组根据确定的参赛选题进行创意阐释,其他小组提出建议,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各小组进入创意执行阶段。
3.创意作品点评会。各小组提交创意作品,其他小组提出修改建议,教师点评并给出修改建议,最后各小组进入创意作品修改阶段。
4.创意作品评选会。各小组提交修改好的创意作品,教师评选并组织报名参赛。
(三)优缺点分析
1.优点。通过参赛,学生能很好地将课程知识点进行转化,能参赛获奖也会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心。与“项目模拟训练”相比,“参加广告竞赛”目的性、实效性明显增强。正如余晓莉所说:“相比之下,鼓励学生参加比赛能够给学生创建有压力同时也有激励的较好的社会情境,而一般的模拟社会情境难以达到各种广告创意比赛带来的实战感觉。尽管创意比赛的标准并不能完全取代现实营销环境对广告的评价标准,但仍然能够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知识的迁移。”
2.缺点。虽然“参加广告竞赛”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全国的各类广告比赛大多还是模拟广告的运作,模拟毕竟不是实战,要使学生的广告创意执行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就必须到广告公司或企业去,参与到具体的广告运作中,积累实战经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广告创意执行能力。
三、参与业界实战
(一)内容及目的
参与业界实战就是组织学生参与到业界具体的广告运作活动中,通过参与真实的广告项目,切实提高广告创意执行能力。
(二)组织形式及过程
“参与业界实战”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开展以“广告创意”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习和参与业界广告项目创意两类。
1.开展以“广告创意”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习。广告创意暑期社会实习主要是由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参与到具体的广告创意项目中,获得对真实的广告项目创意环节的直接体验,弥补课内项目模拟训练与业界脱节的不足。广告创意暑期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广告创意》课程结束后的暑期进行。在学生实习期间,教师应选择几个学生实习单位进行跟踪走访,了解学生在广告创意实习过程中还缺乏哪些能力?这些能力又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的训练而获得?这样,教师就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对《广告创意》课程实践教学进行反思,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在学生实习期间,教师最好能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广告项目的创意中,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任课教师缺乏广告从业经验的不足。
2.参与业界广告项目的创意。参与业界广告项目创意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教师和学生参与到业界的广告项目的创意中:二是广告公司或企业直接将广告项目中某几个环节的工作交由教师和学生来完成。
(三)优缺点分析
开展以“广告创意”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有两个优点,一是学生通过实习参与到真实的广告项目中,弥补课内模拟训练项目与业界脱节的弊端;二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广告项目的创意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任课教师缺乏广告从业经验的不足,更直观地从广告项目中了解广告创意的内涵及作业流程。不足之处在于:创意作为广告的灵魂,这是广告公司和企业特别看重的工作环节,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其参与工作的深度及效果值得追问。
与广告创意暑期社会实践相比,参与业界广告项目创意实践教学的优点在于:它可以让学生参与完成一个完整的广告项目,而广告创意暑期社会实践由于时间短,许多学生几
乎不能参与完成一个完整的广告项目创意,有的甚至参与不到广告项目的创意环节工作中。但参与业界广告项目创意的难点在于:可操作性不强,因为这需要获得业界的支持。一般而言,广告公司或企业几乎不会直接将广告项目中创意环节的工作交由学校教师和学生来完成。但也有极少数发达地区的高校,学校的广告研究所或是学校自己开办的广告公司、工作室可以接到一些广告项目。这样,将广告项目中创意环节的工作交由学校教师和学生来完成就有了可能性。当然,也有一些学校,由于教师的社会关系或教师本身就在公司兼职,抑或是教师本身就是广告公司的负责人等因素,让学生完整地参与到广告项目的创意中,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大部分高校要真正做到参与业界广告项目创意,真正做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还需不断努力!
四、模拟、参赛、实战在《广告创意》课程实践教学中的有机结合
调研方法的优缺点范文4
【关键词】受众研究 收视率 欣赏指数 多元化
研究背景
中国电视经过50年的发展,已迈入竞争激烈的商业时代。相较20年前,如今的媒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环境:电视机遥控器掌控在受众手中,他们可以从多个频道中随意切换;交互性更强的互联网、移动手机等新媒体,让受众有了新的途径获取信息或者提供娱乐;随着DVR和Time-shifting等数码新技术应用,受众已经可以摆脱时间轴束缚,拥有线性和非线性混合收视模式的趋势。
在施拉姆提出的大众媒介传播模型中,受众是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一方,其主体性和能动性未能体现,尽管存在“微不足道”的受众反馈通道,媒介可以利用这一通道去接触并试图了解受众的需求、态度及其行为。既然大众传媒的目标就是普通受众,自然和有必要了解受众,从而优化节目编播等各个环节,这个意义非比寻常。中国大陆从1982年开始尝试并探索受众研究,在1986年引入电视收视率的调研,落后西方同类媒介研究近40年。
受众主体
受众的主体性,是值得学术界和业界共同探讨的。受众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集合体概念,不同个体都有自身属性和特性,需要从人口统计学和受众心理学去探究其在解码过程中的反应。电视媒体通过各种有吸引力的节目获得受众的注意力和投入度。如今媒介市场细分的格局已经逐步形成,试图创作有口皆碑、老少皆宜的节目必然会遇到一定困难和挑战。
社会是多元的,处在社会中的人更是形形的,社会成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对于同一件事物的评价和看法会不尽相同;更极端的,即便是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点,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因素也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作为主体的受众对电视节目进行评价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形。可以说当大多数人对电视节目的看法产生某种共鸣,就会形成一种社会舆论,正如“洞穴比喻”一样,可能未必是真切的,但这的确可以反映特定时间阶段某一地区民意取向,代表着受众对电视节目的评判。
受访对象并非媒体专业人士(从调研行规而言,包括调研咨询、广告媒介研究等相关专业人士不属于受众定量调研有效样本范畴),也就是说,受访者不可能提供诸如编剧、舞美设计、画面构成等专业意见,只能从主观上给出一个定性的评估。事实上,即便是从业多年富有经验的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人士的评定未必能代表普通受众的观感和认同。受众坐在电视机前不停地摆弄遥控器,从这个角度而言,受众是“被迫”接受这些信息,也很难真正满足其媒介需求(这里讨论的是传统电视,并不包含交互电视等)。作为电视制作的专业人士,具备专业知识和独到见解,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节目选题与策划。诚然,有理论和实践支撑所制作的电视节目会被精心打造和包装,赢得受众的青睐;而受众调研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帮助媒介了解受众的心声,从而提高节目的质量,如同控制论中的负反馈信号的纠偏作用一样,让制作人员可以清醒地认识到目标受众的态度,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或者提升忠诚度。
既然如此,如此复杂的媒介环境势必会产生多元化的受众观,仅用一元的指标表征电视的受欢迎程度会不会太过于单薄呢?
电视收视率的有限作用
电视收视率是一种评估受众收视状况的指标,可以从收视率调研方法探讨其意义所在。尽管收视率调查公司艾杰比尼尔森媒介研究和央视索福瑞每年都会进行基础调研以备后续控制和调整样本构成和配额,随后通过日记法或者收视仪记录家庭户有效样本收看电视节目的情形。
据美国收视调查(探头调查法)显示,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人大多在同时做着别的什么事情,比如聊天、喝酒、、读书或睡觉。在家庭很多情形下,电视对于受众可能只是一种“陪伴”的背景,看着电视机屏幕,可能并没有投入到电视语境中。相信即便是收视记录仪也无法记录所有详实的收视行为。但很多论者均指出,电视收视率只能显示收看节目的人数,但不能对节目有所评估,也没有量度观众的投入情况及是否享受这个节目,更不能反映他们的收看模式与计划。
电视收视率本身是不错的工具,在过去50年的实践中已被广泛认同并接受。学术界还是业界是否真切地明白收视率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这还是有个问号的。需要质疑的恰恰不是收视率本身,而是把收视率当作指挥棒来主宰电视市场的潮流。广告主及其商也要清醒地认识和看待收视率,它并不能说明有多少受众(消费者)确实看到所投放的电视广告,较高收视率意味着更高的广告花费,这样的投资回报率(ROI)不能简单地通过收视率来推算。学术界和业界并不是不知道需要多种方法去评测、表征、描述受众构成及其需求,问题在于,至今除了收视率外还有其他成形而且被广泛采纳的评测方法?
欣赏指数
欣赏指数(也有的称为观众满意度调查或电视节目社会评估),主要用于评测受众对所观赏节目的“欣赏程度”。在苏钥机与钟庭耀(2001)所写的文献综述中已对英国、美国、日本等相关研究和实践作了介绍,对比各种不同的调研方案的优缺点,逐步形成了比较可行的方案,并在香港连续进行了19年的实践。按照目前的数据看,欣赏指数和收视率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尽管在1999年的先导研究中,为进一步探讨电视观众对“欣赏”电视节目的定义,加插了一系列的问题,研究被访者在“欣赏”电视节目时的考虑因素,例如节目的“信息性”、“教育性”、“内容”、“制作严谨程度”、“演员/主持表现”等。可是在后续正式的调研过程中,并没有提及这些副指标,仅仅询问受访者对观赏过节目喜欢程度并进行评分。
与香港电视媒介环境不同的是,大陆电视台多、频道多、节目数量更多。在香港每波进行的调研仅有100个电视节目,还排除了电视剧、体育比赛等非常规播出的节目。这里存在一个可行性的问题:中国大陆一般地、市的有线电视落地频道有50个以上,保守估计在节目数量在1,000个以上(排除重播节目)。如果不对所有可以接触到的频道进行评测,仅对某个台的某些频道的个别节目进行评测,也无法进行横向比较和整体分析。需要多少样本才能保证所有节目都能被询问到,而且有足够有效样本支撑,这个样本量很难估计;另一方面,不停追加样本量也不是明智和科学的方法。再者,对于某些小众节目通过忠实观众进行补充访问,也很难平衡样本构成的代表性及可推及性。
接着是评测指标的设计。指标设计是欣赏指数的核心问题。仅仅通过“喜欢程度”比较笼统地对电视节目进行评估,难以多维度地了解受众对节目的看法,但指标又必须直观、容易理解并可以立即反应。参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指标,各自有不同的方案(如表1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类似受众调研的指标设计比较),但都没有被学术界和业界广泛采纳和认同。语境和语义的解码,也会增加受访者回答的困难程度,导致难以获取受访者的有效信息。
第三,从调查客体角度来看,不同节目类型也有各自不同的属性,整体的指标也很难涵盖或平衡不同类型节目的特征。可以借鉴的方法有两种:
1、不同类型节目采用相同的指标,对于不同指标使用加权进行平衡;
2、不同类型节目采用不同的分指标,独立计算欣赏指数。
这两者各有优缺点,第一种不同类型的特性比较难以被表征,但可以对不同电视节目和频道进行整体评测;第二种不同类型节目由于指标的差异不具可比性、无法进行横向参照,但对于同类节目倒可以进行比较。
结论
在电视节目受众研究领域,需要认识到受众在整个过程中的主体性,他们对电视节目的评价体现了这些节目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定位。复杂而多元的价值体系需要多元方法去触摸受众的“内心世界”,从不同维度和视角了解受众观赏电视的意愿、态度、行为和倾向。除了收视率,学术界和业界需要研究和开发更多、更好的评测方法,包括探头测试、欣赏指数研究等等虽然不够系统和完善,但跨出第一步尝试毕竟非常重要。尤其是香港“欣赏指数”17年的实践经验和研讨,也没有得到学术圈和业界的普遍认同和进行推广。可以想象,正如收视率的产生、发展和普及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接纳,在此期间大众传播受众的学者更需努力思考设计更多、更好并且可行的方法,探索受众研究的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成果,如此才能更全面了解受众的需求,从而改善节目制作、编排和传播。通过反馈通道的机制促进电视媒介的继续发展。传统电视市场还有发展潜力,可以深入挖掘和提升,对于这一点应是比较乐观的。不过也会存在潜在的问题,一旦出现多元的评估方法,那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参照将会是电视节目受众研究新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刘燕南(2002): 中国内地收视率调查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动因. 《传媒透视》,No.9,
②华荣祥与徐丽萍(2000):大众传播学受众研究的文化途径《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Vol.31,No.2,pp. 107-112
③张同道,王怡与谢欣新等(2001):北京大学生电视收视调查分析.《电影艺术》,No.6,pp. 25-32
④Plato(360BC):The Republic,Book VII(B.Jowett,Trans.).(514a520a),
⑤苏钥机与钟庭耀(2001):“欣赏指数调查”的理论和实践. 苏钥机与钟庭耀(主编),《电视节目欣赏指数:香港经验》(pp.1-30). 香港:电视节目欣赏指数顾问团
⑥同上(pp.111-124).
⑦Gunter,B.,&Wober,M.(1992).The reactive viewer:A review of research on audience reaction measurement. London: John Libbey.
⑧Hoffman,D.L.(1984).Program impact:The key measure of audience response.Research working paper.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Columbia University.
⑨Roberts,E.J.(1984).Program appeal and program impact:A new approach to qualitative ratings.Rsearch working paper.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Columbia University.
调研方法的优缺点范文5
关键词:水库大坝测压管;施工质量控制;后期运行管理
1、测压管简介
测压管因其结构简单、取材方便、价格便宜、技术性要求低、便于制造和安装、观测方便、可持久耐用且测值可靠,广泛用于监测堤坝浸润线、坝基渗流压力、地下水位及绕坝渗流等。其美中不足的是:易受人为破坏、降雨量的影响, 长期监测(人工观测)费时费力,固体和化学沉淀物的淤堵,尤其是滞后时间长。
深圳的中小型水库的测压管主要用在对土石坝中用于大坝浸润线的观测,掌握土坝在运行过程中的渗透状况,从而分析和论证土坝的结构性能,以便采取正确的运行方式或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来保护水库安全运行。
测压管的管材选择
测压管宜采用镀锌钢管或硬塑料管,一般内径不宜大于50 mm。
2.1镀锌钢管测压管的优缺点:
2.1.1镀锌钢管的优点
强度高,不易变形,内径均匀,施工方便。
2.1.2镀锌钢管的缺点
价格高于塑料管,耐腐蚀姓差。从对龙岗区中小型水库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水库的镀锌测压管锈蚀严重,基本处于报废阶段,其使用年限只有5-10年。
2.2硬塑料测压管的优缺点
2.2.1硬塑料管的优点
价格较低,不锈蚀腐烂,使用寿命长,结构轻便简单,制造安装也不甚复杂。
2.2.2硬塑料管的缺点
内径不十分规则,受水的浮力影响较大,测压管较长或安装时容易产生变形,大坝变形中容易引起塑料管挤压变形。在维护时易断裂,特别是碎石块掉入管中后很难取出,碎石块取不出来意味着测压管报废。
综合比较镀锌钢管和硬塑料管的优缺点,建议采用高分子合成的硬塑料管。
3、水库大坝测压管施工及后期管理
3.1测压管施工
3.1.1测压管管路安装
塑料管钻孔完毕后会在内壁产生许多毛刺,这些毛刺若不除掉,将阻止测头下滑,结果就不能探测到测压管的真实水位,因此需用专用的小工具除掉毛刺。
测压管钻孔深度应比设计测压管管底稍低,以防止局部坍塌而影响测压管埋设高程,钻孔工作结束后,测压管埋设之前钻孔应冲洗干净;测压管安装前使用水位计测量孔内地下水位并记录,两次测读误差应不大于2cm;
组装测压管:按照管底盖外箍接头沉淀管进水管外箍接头导管外箍接头管顶盖的顺序逐节组装放入孔内,管路安装连接做到紧固、严密、无渗漏;进水管段采用二层土工布包裹,土工布包裹范围长出进水管段两端各10cm;沉淀管应置入基岩0.5m以上;
由于塑料测压管较软,安装时需利用钻杆带着测压管垂直放入钻孔内,测压管到位后,按要求在钻孔内填入粘土和砂石,然后取出钻杆。
测压管及钻孔回填:下管前先在孔底回填10cm厚反滤料;在测压管内渗压计以下管段填塞砾石;在沉淀管至进水管段管外至孔壁间回填反滤料,反滤料回填时应逐层捣压密实;反滤料以上至管顶段管外至孔壁间逐粒回填粘土球,逐层捣压密实;管口以下1~2m范围内用夯实法回填粘土;测压管管顶采用30×30cm、厚5cm的M7.5砂浆保护层,管顶采用坝面砼井加钢盖板的保护盒型式。
3.1.2测压管灵敏度检验
测压管安装封孔完成后进行灵敏度检验。检验方法采用注水试验,一般应在库水位稳定期进行。试验前先测定管中水位,然后向管内注清水,注水量为每米测压管容积的5~10倍,注入后不断观测水位,直至恢复到或接近注水前的水位,对于砂砾土,1~2小时降至原水位或注水后水位升高不到3~5m为合格。在运用期间,发现管内水位或压力表读数不正常时,亦应进行注水或放水试验以检查其灵敏度。
3.2 测压管的管理
测压管是一种永久性设备, 而比较容易造成测压管损坏的要素主要包括:杂物堵塞, 测压管内淤积,反滤层失效, 封管不密,管身弯斜、锈蚀、变形等。为了确保测压管的观测精度和正常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年限,施工后期依然有必要加强对测压管设备和观测工具的且要定期检查和管理维护 ,从而保证其不发生变形和损坏。测压管使用时,我们要重视管口的保护,以防地面径流或降雨对管内水位的影响。观测用具应妥善保存,不应乱放乱扔,以免丢失损坏。因为测绳在水的反复作用下易变形,为确保观测精度,也要定期校测。实践表明,测压管安装于强透水性的堤基等渗透系数较大的土体中,其运行效果都不错且监测资料真实可靠。因此,在选择渗流观测仪器时,若土体渗透系数不小于10-4cm/s时,宜采用测压管[1]。若管口保护设备损坏、锈蚀等,应及时修理维护。按照文献[1,2],测压管的管理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这里作简单介绍。
3.2.1灵敏度的检验:
根据相关规定的记载,每5年对测压管灵敏度进行检查一次,一般采取注水试验检查测压管的灵敏度,即进水口段淤塞情况,来判断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3]。由于规程没有明确的操作方法,根据以往工程实际,又参考文献[4],其操作一般应在外江(库)水位稳定期进行, 按下述试验,都可判断测压管是否有淤塞,当然也有其他文献[3]规定了测压管水位恢复到接近原来水位的时间,12 h可以认为合格。
步骤如下:
①.向管内注水前,要先测定管中水位情况,再注水;
②.向管内注水时,可直接利用自来水管注水,但要注意水压不能太低;或者用水桶二三桶或更多的清水迅速注入管中,无论用哪种方式,都要保证尽可能没顶;
③.注入后管理工作,就是要不断观测水位,并观读钟表,且在1 min, 3 min, 5 min, 10 min, 15 min, 20 min,30 min,60 min时间段分别测量水位一次;然后适当延长时间,直至恢复到或接近注水前的水位,与时同时要绘制水位下降过程线,以保留为原始资料。
3.2.2管身淤积检查及清理分析。
测压管进水口段的淤塞,对测压管的灵敏度将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也导致测压管呈“滞后”现象,这种状况使观测的正常进行受到影响。所以,要确保测压管有足够的灵敏度,就是保证测压管管底与周围土体之间有良好的流通性,这样就能够通过管内水位的升降及时反映出基底渗流的变化。因此,施工后期管理中,一要注意若发现淤积问题应及时清理;二是若已失效,就应重新埋设测压管,这样才能够继续观测渗流情况。一般检查淤积的方法:即利用测压管淤积高程指标判断,若测压管的淤积面高程于每年汛后进行,一般采用普通测锤进行检查可掌握管身的淤积情况。测压管淤积高程,实际上就是指测压管管口高程与管口至管中淤积面距离之差。
当管内淤积物影响到观测时,就要及时分析淤积原因,进行扫孔处理。测压管扫孔尽管作为目前效果不错的清淤方法,由于技术和设备的制约,从扫孔效果角度看,对埋深≤20m的孔比较实用,因此一般在扫孔处理时,宜选用压力水泵冲洗,要以冲洗至冒出清水为标准而停止,其做法一般是将压力水管放入测压管内,下端距离淤积面0.5m左右。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测压管内的碎石等杂物,就要根据其的坚硬、大小程度,再借助特制的捞石器或简易捞石器、冲击式捞石器进行清除。此外测压管清理完毕后,还要认真进行灵敏度试验。
3.2.3 测压管观测设备的维护
对测压管的日常运行要注意维护,如下维护要点:
(1)尽量让专人观测测压管,这样可最大限度减少因人为观测而造成不必要的误差,另一方面换观测对观测资料的整体性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此外对于要对资料进行分析的工作人员会造成一定的影响。(2)测绳,由于测蝇在日常观测中反复运行易发生变形,所以应每隔3至5个月校测一次,同时最好选适当地点进行校测,要同时将钢尺与测绳悬吊,从而比较分析;或者用平放校测,做法是用弹簧秤拉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所用拉力应等于测头重量加上测绳经常使用段的重量。
4、 一些建议
(1)在对水库测压管的调研中发现,一些水库测压管日常观测记录缺失,当前有关测压管的观测和资料整编的技术规范还没有形成统一,都因各自特点有所差异,即各个水库都按照自己的特点及观测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编和分析,所以为了便于管理建议有关部门早日制定相关技术规范。
(2)此外,对于那些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已投入使用的水库大坝,但其观测时间却相对短的情况,由于资料的不完整性,进行比较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简言之,就是数据还不够可靠和科学。同时那些对大坝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起着校测作用的老孔,建议为了使其水库监测管理工作逐步适应和满足土石坝自动化监测的需求,有必要对其逐步进行更新、改造,以保持且稳定完善其性能。
参考文献
[1] SL 60―94.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2] SDJ 336―89.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89
[3] SL 75―94.水闸技术管理规程.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调研方法的优缺点范文6
关键词:海外耕地;投资模式;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6-0081-05
引言
从古至今,土地都是各国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作为民生的根本——耕地更是直接影响着一国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安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自给自足的粮食供应方式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那些人多地少的国家,“吃饭”与“建设”的矛盾将愈发显得突出。近年来,国际油价与肥料价格的攀升,不利气候导致的主要粮食生产国减产,大量生物燃料对粮食紧迫的需求,国际游资向传统农业的大量涌入以及主要粮食出口国对出口数量的限制等等原因都致使国际市场上粮价大幅上升。国内国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国际粮价的波动甚至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危机,这些都使得原有的国际粮食供应体系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方式,即由传统的由内及外模式朝着由外援内的模式转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世界不少国家开始实施海外耕地投资与粮食种植,并且投资形式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日本在世界各地拥有1200万公顷农田,相当于日本国内农田面积的3倍左右;韩国海外投资的耕地数量达90.6万公顷(不含已终止的马达加斯加项目的130万公顷耕地)。
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无疑对我国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为应对高速增长的国际粮价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国际粮食危机,我国也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上海外耕地投资的经验,转变传统的耕地保护观念,通过活跃的国际市场,借助他国丰富的耕地资源,尝试推行海外耕地投资。
一、国际上海外耕地投资现状
海外耕地投资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那时候日本针对美洲大陆就开始了农业人口输出;20世纪初期,日本又先后对中国、巴西、哥伦比亚和巴拉圭等国开展了农业扩张,当时的海外耕地投资更多的是带有“农业殖民”色彩的扩张。近年来,国际油价与肥料价格的上扬,不利气候造成主要粮食生产国减产,大量生物燃料的应用以及国际游资向传统农业的大量涌入……,诸多原因都导致了国际粮价的大幅增长。各国为稳定国内粮食价格,纷纷减少粮食的m口甚至限制主要粮食产品的出口。这些都无疑给那些耕地资源短缺,需要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国内粮食问题的国家带来沉重的打击。为了保障国内的粮食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了海外耕地投资项目行列。
目前,日本与巴西、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中国、印尼、新西兰、美国等地的农场签订了玉米等饲料作物种植协议,其在世界各地拥有相当于日本国内农田面积的3倍左右的农田。
截至2009年,韩国的海外投资的耕地数量达90.6万公顷,其中在俄罗斯边疆区有近30万公顷农田,相当于韩国耕地的1/6。
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及其成员国也共同携手在海外寻找屯田机会,他们在老挝、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亚和欧洲的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俄罗斯都达成或正在磋商租赁土地、购买土地的协议。
据印度《经济时报92008年9月3日报道,印度政府打算修订限制海外投资的条款,以便于印度的公司和公共部门到海外收购耕地。其计划区域主要在周边的缅甸、非洲,甚至远在南美的巴拉圭以及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中国也在海外耕地投资方向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例如湖北农垦局于2005年在非洲的莫桑比克就建立了示范农场,大量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陕西农垦局于2007年在喀麦隆的农业投资项目总投资额高达5亿元人民币;2007年吉林富华农业公司在菲律宾投资38.3亿美元,用于种植高产玉米、稻米和高粱。
通过对当前国际上主要国家的海外耕地投资行为现状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海外耕地投资的主体主要集中在耕地资源稀缺、粮食自给率低、工业化程度较高以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海和会成员国。而海外耕地投资的受体多属于经济水平偏低、农业基础设施及技术落后、耕地资源却相对丰富的亚非拉国家,主要有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苏丹、莫桑比克、乌干达、埃塞俄比亚、马里、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加纳、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的各国。当然,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民众对农业产品的多样性需求,这些也带来了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问的耕地投资行为。总体而言,当前国际上海外投资的现状呈现一种多元化、相互交叉的态势,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地探讨海外耕地的投资模式,并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二、海外耕地投资的公对公模式
通过对当前国际上海外耕地投资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海外耕地投资会受到了来自国际政治关系、接受投资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财产权利、以及投资主体构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国际政治关系稳定的前提下,当前国际上海外耕地投资模式可分为三类:一是公对公模式;二是私对公模式;三是私对私模式。
所谓公对公模式,也就是政府与政府合作的模式。
1.基本思路。投资方政府或代表政府的国有企业与接受投资的东道国政府沟通、协商投资计划。由投资方的政府或国有企业直接提供相应的项目资金及农业技术,通过购买、租赁或优惠经营等方式运营由接受投资方政府供应的本国耕地。例如,韩国政府决定2008
2010年通过向蒙古提供200万美元的无偿援助方式以每公顷年租金76美分获得了27万公顷土地50年的经营权,见图1。
2.公对公模式的特征及优缺点。特征:投资主体是政府或代表政府的国有企业,通过相互之间协商确定具体的投资合作关系;投资媒介是投资方的技术、资金等以及东道国提供的一定数量农业用地;投资客体是农业生产,包括粮食作物或非粮食作物;投资方法包括购买、租赁、优惠经营等三种。优点:投资风险小,其投资主体代表国家层面,抗风险的能力较强;投资规模大,较少受到来自资金方面的约束。缺点:投资方式单一,投资主体固定不变导致合作方式多样性不足;投资结构调整困难。
3.公对公模式的适用性。由于其投资主体的特殊性,往往要求在获取耕地时不受分散的土地财产权利的阻碍。该模式主要适用于:(1)土地财产权利为国家所有或全民所有的公有制国家海外投资项目;(2)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3)海外耕地投资是由政府主导的初步尝试项目。公对公模式常见于海合会及其成员国在亚非国家的耕地投资。
三、海外耕地投资的私对公模式
所谓海外耕地投资的私对公模式,即企业与政府的合作模式。
1.基本思路。在本国政府与接受投资的政府协定的投资计划框架下,由符合要求的私营企业直接投资于接受投资方政府提供的耕地的行为。例如,由中国政府牵头,新天集团投资于古巴最大的中古合资农场项目,完成5 000公顷土地开发用于水稻种植,见图2。
2,私对私模式的特征及优缺点。特征:该模式的特征与公对公模式具有很高程度的相似性。其主要区别在于投资主体是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跨国私营企业,政府主要发挥服务功能。优点:政府干预较少,更多体现监督、调控、信息等服务功能;投资规模适中,投资者为大型跨国企业,其资金、管理水平、农业技术具有一定优势。缺点;投资风险较高,由于该模式的投资方为私营企业,相对于接受投资方的政府处于一定的弱势地位,因此其抗风险的能力较之公对公模式弱;投资方式单一、投资结构调整困难。
3.私对公模式的适用性。(1)具有较强经营能力、抵御风险能力的私营企业;(2)土地财产权利为国家所有或全民所有的公有制国家;(3)投资规模适中、建设周期较短的项目。私对公模式是海外耕地投资项目处于发展阶段的一种模式,日本及韩国的海外耕地投资项目中多采用此种模式。
四、海外耕地投资的私对私模式
所谓海外耕地投资的私对私模式,即私营企业与私有土地所有者的合作模式(见图3)。
1.基本思路。投资企业在接受投资国法律体系允许的前提下,私营投资企业通过自主购买、租赁、合营、控股等方式获取投资接收国的私人、社区以及企业等所有者的耕地。例如,日本三井物产获得巴西经营农田生产公司“XINGU AG”的股份,通过股份转换将其变成另一家控股公司“瑞典公司”的子公司从而掌握粮食出口和生产自。
2.私对私模式的特征及优缺点。特征:投资主体都是具有排他性财产权利的个体或组织;投资方式包括购买、租赁、合营、控股等;优点:政府干预少;投资方式灵活,可根据接受投资的主体不同灵活的选择最合适的投资方式。另外,由于投资规模小,易于调整投资结构。缺点:投资风险大,因其参与的主体都是较小的个体组织,不管是组织内部环境还是外部因素都具有较大的波动性,抗风险的能力差;投资规模小,由于受到土地财产权利的限制,很难从分散的土地所有者中获得大规模的耕地进行规模化的经营。
3.私对私模式的适用性。(1)投资规模小,建设周期短的项目;(2)土地财产权利私有制且能自Fh流转的国家,如拉丁美洲、欧洲及美国、澳大利亚等。是海外耕地投资市场趋于完善条件下的成熟模式。
五、海外耕地投资三种模式的对比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国际政治稳定的前提下,由于土地财产权利的不同,应根据投资项目的特点,如投资主体、投资风险、投资规模的差异等选择不同的投资模式。上述三种模式的特征及优缺点对比参见,表1。
当然,海外耕地投资不仅仅只限于上述几种模式。随着海外耕地投资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投资企业都会认识到海外耕地投资的可行性与经济性。随着投资主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海外耕地投资模式也会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任何国家在进行海外耕地的投资时,都不会是上述某种模式的简单照搬,而是结合本国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模式。
六、结语
海外耕地投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投资区域的选择、前期的市场调研、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主体的确定、投资模式的选择、项目的实施、产品的销售、利益的分配、再生产等一系列的过程。进行海外耕地投资必须从整体上把握,积极探索既适合投资国国情也有利于东道国经济发展的投资模式,从而保证海外耕地投资朝着健康、有序、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