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维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维基本特征范文1
所谓“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而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它基于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环境与生态,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塑造城市公共价值并为生活其间的每一位市民创造独特价值,实现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由此,“互联网+”也被认为是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形成创新涌现的智慧城市生态,从而进一步完善城市的管理与运行功能,实现更好的公共服务,让人们生活更便宜、出行更便利、环境更宜居。
伴随知识社会的来临,无所不在的网络与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共同驱动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了、泛在了、应用于传统行业了,更会同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体验实验区)、Fab Lab(个人制造实验室、创客)、AIP(“三验”应用创新园区)、Wiki(维基模式)、Prosumer(产消者)、Crowdsourcing(众包)等典型创新2.0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了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新形态。
智慧城市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解决超大城市病及城市群合理建设的新型城市形态,“互联网+”正是解决资源分配不合理,重新构造城市机构、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的利器。譬如在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基于互联网思维,搭建开放、互动、参与、融合的公共新型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融合,推动传统行业的升级与转型,从而实现资源的统一协调与共享。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智慧城市正为互联网与行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应用土壤,一方面推动了传统行业升级转型,在遭遇资源瓶颈的形势下,为传统产业行业通过互联网思维及技术突破推进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新的空间;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发展,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结合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催生了跨领域、融台性的新兴产业形态。
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而“开放、透明、互动、参与、融合”的互联网思维为公众提供了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Lab等多种工具和方法实现用户的参与,实现公众智慧的汇聚,为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创新2.0推动的创新生态所带来的创客浪潮,互联网浪潮推动的资源平台化所带来的便利以及智慧城市的智慧家居、智慧生活、智慧交通等领域所带来的创新空间进一步激发了有志人士创业创新的热情。也正因如此,“互联网+”是融入智慧城市基因的,是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基本特征。
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
创新2.0研究群的学者也就“互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展开了讨论,认为“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有利于形成创新涌现的智慧城市生态。
上海市浦东新区经信委副主任张爱平认为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是“互联网+”,其逻辑枢纽是“政务云+”,突破急需“云调度+”,这也是创新2.0语境下智慧城市的生态演替趋势。
思维基本特征范文2
关键词:自主学习;健康教育学;网络教学平台;研究
《健康教育学》是预防医学乃至整个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自行开发了该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并已用于教学。
一、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自主学习的看法尚存在一些分歧。但一般可以认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利用网络环境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能主动地、有主见地、探索性地学习。其实质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主体认知生成过程中融入学生自己的创造性见解。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1.多媒体信息有机呈现,创设自主学习情景。通过丰富多样的多媒体形式表达课程信息能够奠定充盈的思维基础,以多媒体创设情景能够确立良好的思维基础。
2.操作简单便捷,并具有充分的交互性。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承载的教学信息可以以超文本、超媒体的形式呈现,通过人机交互式对话,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3.非线性学习流程,灵活链接知识结构。多媒体网络课程的联想式、非线性的结构类似于人类认识结构的特性,使网上外在的信息很容易转换到学生内存的认知结构上,而这种信息系统的结构组合是可变的,学习者可自主地确定学习路径。
4.以教材为基础,扩大信息资源。因特网上的信息量巨大,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相应的网址,为学习者就某一学科甚至于某一知识点提供相关的阐释或不同的观点,供学习者思考。并让学习者在网上进行探究式、发现式等形式的学习。
二、ASP网页服务技术构建教学平台的优势
ASP即Active Server Pages的缩写,它是一套微软开发的服务器端脚本环境,ASP内含于IIS 3.0及之后的IIS版本中,通过ASP我们可以结合HTML网页、ASP指令和ActiveX元件建立动态、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
由于ASP脚本在服务器上而不是在客户端运行,传送到浏览器上的Web页是在Web服务器上生成的。所以不必担心浏览器能否处理脚本,而是由Web服务器完成所有脚本的处理,再将结果按标准的HTML传输到浏览器。所以,服务器端脚本不易复制,用户也看不到创建他们正在浏览的页的脚本命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三、《健康教育学》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平台设计基本思想
围绕医学院校《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涵盖了绪论、健康传播、健康教育诊断、医院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常见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以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设计实施与评价共八个章节较全面的知识内容。以期针对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并通过图文影音并茂、张弛相宜、寓教于乐的网络自主学习方式,充分地展现该课程的完整教学内容。
2.《健康教育学》网络教学平台的技术运用及功能模块
第一,技术运用。本平台运用ASP动态网页+ACCESE数据库技术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架构,通过FLASH动画、Photoshop图片、Premiere视频处理和JavaScript技术辅助进行课程信息呈现与交互。
第二,功能模块。包括(1)欢迎与登录模块为了实现学习过程监控和成绩评估,进入在线测试和BBS交流时必须进行登录和身份验证,并提供身份注册功能。(2)在线测试模块。实现学生通过网络在线自我测试,既可按章节进行循序渐进式测试练习,也可以由学生自定义题数或范围,由计算机随机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组成试卷进行综合测试练习,还可以由教师预制成套试卷有目的性的对学生进行测试。在测试系统中,教师可以在线对试题库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等维护操作。系统会对学生的测试成绩及测试抽题情况进行登记,方便学生及教师随时了解测试的成绩状况。(3)BBS在线交流模块。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实时或非实时的学习交流或学习答疑,方便师生问的教学信息反馈。(4)视频讲解模块。为学生对各章节的重点知识掌握提供视频讲解,在讲解的同时呈现讲稿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5)教学辅助模块。本网络教学平台同时提供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英文词汇、课程结构等学习辅助模块,为学生全面了解课程,扩展知识提供了知识氛围。(6)帮助模块。为使学生更好地使用本网络课程,正确地操作并解决出现的可能问题提供帮助和指南。
四、《健康教育学》网络教学平台应用
思维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插画设计命题设计表现媒介
在当今的艺术设计类教学中,插画设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其所涉及的专业基础较为广泛,如创意构思、构图、自由造型、色彩应用、图形、绘画软件应用等,无一不包括其中。而插画设计功能的渗透性空间之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插画、儿童读物的主要表现形式或绘本、图表及一般纸媒版面(如报刊、杂志、单张等)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可被直接应用于产品包装、海报设计、广告设计、动漫及游戏原画创作、电子媒体、交互界面设计等。插画艺术也因此在当代设计领域发展为一个市场广阔的行业。尤其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区域,如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设计界拥有高度职业化的插画师群。合理地设计该课程教学,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乃至大艺术设计教育概念下的课程设计,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关于插画设计的课程概念
插画在现有的设计类教学体系中多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方向课程进行设计,通常为3~4学分,部分美术学院更开设有插画专业。许多院校为满足大艺术设计概念下学生的知识需求,亦开设插画个性选修课程,学分设置为2学分左右。实践证明,插画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段,在视觉传达设计以外的诸多艺术设计领域普遍受到欢迎。这种现象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经济蓬勃的市场尤为明显。就目前市场上的插画设计教科书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大量教材都将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投射在繁复的CG技术教学上,笔者对此不以为然。这类教材最大的缺失在于舍本逐末,回避要旨,扭曲了插画设计课程的基本意义,矮化了其知识空间。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插画作为设计作品的基本特征。维基百科对插画的定义为:插画(Illustration)的“主要功能是将文字内容、故事或思想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此外,插画与其他纯艺术的最大分野之处不只在于有文字的叙说性,其背后的市场和特定对象之目的,更使插画有着视觉传达的大众传播性”。根据这一定义可对插画艺术的特征作以下归纳:可视化的呈现方式:以视觉艺术的方式进行表达是插画的基本属性。市场:插画的表现内容与服务对象受特定的商业需求制约,这一特征使插画创作与纯艺术创作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换言之,插画创作者必须在特定背景、对象的制约下从事具体的插画创作。灵巧与精练:插画被绑定的对象往往是一段具体的文字、某个情节、某一概念,而插画艺术的浅唱低吟、与相关背景的相映成趣是其艺术表现的一般格局。这一特点要求插画必须具备灵活巧妙、锦上添花的趣致。通俗与时尚:插画设计作用于市场流通,故其受众是社会性的,适应大众化的审美观念与潮流时尚是插画无法回避的现实需求。综合与多元:插画不属于某一特定媒介的绘画种类,其创作几乎可以通过任何绘画媒介完成,常见的有素描、水彩、水粉、粉彩、版画、水墨、油画、丙烯、拼贴、剪纸、马克笔等,加上电脑绘画的介入,插画设计的表现语言无形中被扩展到无限广阔的境地。
二、插画设计能力的培养
根据上述分析,教师对于插画教学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满足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需求。但是,近年来,各地艺术设计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人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鼓吹“去艺术化”的主张,弱化、贬低甚至取消造型基础,宣扬“设计不需要画得很好”“美术与设计没有必然联系”等,艺术设计教育面临挑战。笔者曾观摩了某大学教师主持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该课程设计扭曲了美术基础内涵,新创“速成培训法”,将造型基础矮化至专事训练学生画直线和圆圈,对于色彩基础则提出用现成的彩色纸片随意拼贴。这必然影响学生培养的质量且背离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目的。笔者认为,进行插画设计必须具备以下能力:自由造型能力:究其根本,插画毕竟是依赖视觉造型完成其表达功能的艺术形式,故手绘能力是插画设计最基本的能力保障。缺乏基本的造型能力,没有熟练的手绘技巧,哪怕使用绘画软件的技巧再娴熟,线条画得再直,圈画得再圆,恐怕也难以创作出有意味的图形,更遑论插画艺术作品。创意构思能力:艺术创作巧在用思。创意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创作者应具备敏锐的构思能力、别出心裁的点子、天马行空的联想能力、鲜明的艺术个性,并具备相应的技能将之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这一点与纯艺术创作在本质上是相通的。CG技术能力:作为现代设计的辅助手段,CG技术有其不可或缺的必要性,艺术设计课程中必然包括电脑绘画软件教学内容。该内容应在通盘的课程设计中得到权衡,不可偏废,这样电脑绘画技能才可以为具有艺术禀赋的设计专才提供如虎添翼的支持。媒介应用的综合能力:基于插画表现媒介的多样性,本课程教学应该鼓励并引导学生兼顾对诸多绘画媒介的体验与掌握,尝试综合媒介应用的表现,并发展自己喜欢且擅长的艺术风格,这是教学的合理选择。延伸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于理解信息和诠释信息很有助益。学生必须有意识地在长期的辅助学习中充实和提升这种能力。
三、命题设计
由于插画设计受到承接“文字的叙说性,及其背后的市场和特定对象之目的”的制约,所以插画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命题设计对于学生开阔思路、积累应对特定主题的创意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这个议题上必须下足功夫。一个好的插画设计命题在满足一般创作命题规则的基础上还应关注以下方面:多样性:具备思维开拓的延展空间,杜绝艺术创作中的同质化,关注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培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创意想象空间。趣味性:视角新锐、幽默或具有悬念,引发学生创作的兴趣。热点话题:关心国内外时事,聚焦社会,淬炼文字信息,把握时代脉搏,使创作充满生活气息。仿真性:模拟各种传媒(如纸媒、电子媒体等)特质和常见的插画类型(文学读物、儿童读物、新闻出版、交互设计等),做有针对性的创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教师在宣导命题时,结合观摩优秀插画作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促使学生萌发具有鲜明个性的切入点,产生饶有意味、个性鲜明、让人眼前一亮的构思。命题设计的拓展空间无远弗届,值得执教者用心揣摩和思考。
四、表现媒介
思维基本特征范文4
1 数学的学科特性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有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
1.1 高度的抽象性。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反映。人们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逐步把握一类事物本质。
1.2 严密的逻辑性。
数学的知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知识间的联系、数学的推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1.3 应用的广泛性。
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要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用到数学,没有数学,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不可能的。
2 小学生的思维特性
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论证、判断等能力。“数”与“形”相结合,把感性认识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可以促进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向抽象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瑞士儿童心理学家J.皮亚杰将认知发展水平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基本特征在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逻辑思维得到迅速发展,但是这一时期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还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活动还不能超越具体事物。
3 “数”与“形”结合的策略
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存在差距。“数形结合”能在“数学”与“学生”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有利于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3.1 以“形”助“数”策略。
“数”的抽象性,给学生学习数学增加了难度;“形”的直观性,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利用线段图示、实物演示等直观手段,既能为学生积累表象,又能使数量关系得到直观的呈现,有利于学生正确的理解数及数量关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1.1 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生物标本、模型、实物、录像等一切直观手段,或利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某些直观形象,为学生创造一种有所感的境界。学生在情境中,兴趣得到激发,思维得到激活,更容易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1.2 借“形”建立“数”的概念。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利用实物、图示及其它直观手段,通过实践操作、直观演示,在学生大脑中形成表象,逐步建立数的概念。小学生开始学数数时,往往通过数手指、数小棒来学习,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脱离数手指、小棒,利用大脑中的表象,借助想象能正确的数数。
3.1.3 用“形”揭示“数”的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往往是以“文字叙述”或“问题情境”的形式呈现。文字叙述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问题情境虽然具有一定的形象性,但问题、条件联系不紧密。在教学中,借助形的直观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数量关系更加明确,更容易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一座大桥长3400米,一列火车通过大桥时每分钟行800米,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4.5分,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学生对火车4.5分钟行驶的路程等于桥长与火车车身长的总和这种关系难于理解。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画出以下线段图帮助理解。
车头上桥时
车尾离桥时
运动距离
通过画图,将题中的条件用图形表示出来,条件之间的关系通过图形得到直观显现,更便于学生理解。学生借助图形思考,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降低了思维的难度,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解决方法更便于学生掌握。
3.2 以“数”辅“形”策略。
“数”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形”必须借助数的描述,特别是对于较复杂的“形”,不但要正确的把图形数字化,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图形的性质或几何意义,把“形”正确表示成“数”的形式,进行判断推理、分析计算。
3.2.1 用“数”表示“形”。“形”,虽然具有直观性,但图形表达具有局限性。将“形”与“数”结合起来,用“数”描述“形”,表示“形”的数量关系,能将物体的大小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准确的表示出来。主要有“以形载数——图形上标出数”;还有配合图形,将物体的大小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等方式。
3.2.2 用“数”演绎“形”。“形”,能形象、直观的反映事物各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具有外显性。但“形”的某些隐性的特征,不能从“形”上显现出来,只能利用“数”,通过计算、推理等逻辑思维演绎出结论,在演绎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思维基本特征范文5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信息共享空间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0-0056-0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创新的作用日益重要,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重要使命,科技创新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具有突出的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大学图书馆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保障。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建设,科研用户的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正在发生改变,图书馆不再是用户首选或惟一的选择,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科研工作人员获取科技信息的一种基本方式,用户已经要求这种获取及相关服务直接“到桌面、进现场”,有机融入科研过程,随时随地可被利用。科研用户这些新的需求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提出了挑战。
改革传统信息服务思维、探索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和新的核心能力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是为适应用户进行研究和学习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和新的服务模式,它为人们创造和共享信息资源、原创新作品、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和平台[1]。IC的提出正是图书馆转变传统服务理念,强化图书馆核心竞争优势,深化图书馆对科技创新支持作用的难得契机。
1 IC的概念和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IC出现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层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主要基于两种思想:一种是在大学图书馆中把IC作为一种综合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Charlotte图书馆IC前负责人Donald Beagle是这种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研究者之一,他在《IC构想》中,通过与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方式的对比,界定了IC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①一种独特的在线环境。在该环境下,用户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可以获得多种数字服务,通过安装在网络工作站上的搜索引擎可以同时检索馆藏以及其它数字资源。此类信息共享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复杂的搜索、帮助和获取搜索结果功能的综合网站;②一种新型的物理设施或空间。能够在整合的数字环境下管理工作空间并提供服务,这种空间可以是图书馆的一个部门、一个楼层或者一个独立的物理设施,它构成了一种新的信息环境,并在第一种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图书馆员和新的服务[1];另一种是在开放存取运动的背景下,把IC作为历史意义上的社会共有设施,任何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存取和利用,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前主席Nancy Kranich是这种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研究者之一,她认为“IC确保对理想信念的开放存取和利用,它以价值、法律、组织、通讯设施和资源等内容为特征,促进信息共享、共有和自由存取,鼓励人们在民主讨论中学习、思考和实践,它是民主活动的基础”[2]。
此外,Bailey和Tierney[3]在Beagle的基础上,从层次的概念上将IC模式细分为3类:①巨型信息共享空间(macro-commons)即信息世界,尤其是通过网络获得的数字信息;②微型信息共享空间(micro-commons)即计算机/数字技术、外设软件和网络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③整合信息共享空间(integrated-commons)即提供用于研究、教育和学习的特定场所,尤其强调数字信息;
在国内,上海图书馆的吴建中馆长首次将IC介绍给国内的学子,他认为IC是一个动态的服务模式,它为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以及各类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空间。中科院的毛军认为[4]:从图书馆的角度出发也可以将IC定义在不同的范围。最小的IC可以是一个网络教室或电子阅览室,推广开来,配置了WIFI无线上网的图书馆也可称为IC。另外,多个(类型)图书馆加网络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网吧)网络”也可成为广义上的IC。
尽管许多学者或专家对IC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IC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作学习环境,整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信息资源),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为读者(包括个人、小组或学术团队)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5]。
2005年3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美图书馆合作会议”上,美国图书馆专家罗伯特·希尔(Robert A.Seal)[6]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基本特征归纳为普遍性(ubiquity)、实用性(utility)、灵活性(flexibility)和群体性(community)4个方面,即每一台计算机都有相同的界面、软件和资源,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各种不同的需求,通过更新设备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技术进步,并且提供一种适合合作和交流的舒适的场所。
2 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特征
创新是一切社会进步的源泉,人类的每一步发展都源于人类的不断创新,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内容。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快速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7]。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功能,科技创新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具有突出的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设计面向科技创新的IC,有必要了解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这一概念。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创新就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及具有创造性和新意。创新的理论包括观念创新、理论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体制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它们可以简单地归纳为3种较普遍的创新范畴: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8]。
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创新的简称,是一个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三维结构系统,其实质主要包括知识创新(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两个部分[9],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也包含这两方面内容。知识创新即原始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而技术创新则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和产生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设想的产生、研发、商业化到扩散的一系列的活动。在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上,两者相互促进,彼此联系。知识创新的成果是“发现”,技术创新的成果是“发明”,两者之间彼此互动[10]。科技创新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高度的探索性和创新性;(2)高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3)高度的交叉性和渗透性;(4)科技创新的周期明显变短。
3 科技创新与IC的关系
为了满足现代网络环境下用户的数字化、综合化、专业化、集成化、个性化、知识化等信息需求,IC在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上都有所改变和提高,可以说IC深化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功能,主要表现在:
3.1 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程的信息保障 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知识资源,科技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传播、运用和创新[11]。没有科技知识资源的支撑保障,科技创新只能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IC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类纸质资源、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专利、网络资源等信息资源,根据科学研究的特定需求,直接参与到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程的信息保障。
3.2 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基于集成的服务
IC将资源和服务整合在一个无缝的服务环境中,为用户的信息需求和知识学习提供一站式服务,即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以及各学科专家在一个平台上联合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允许用户使用各类硬件、软件,获取多媒体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并为用户提供物理和虚拟空间支持学习研究和创作等[12]。可以看出,IC从空间布局到服务,都是以用户需求为主导,因需而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和舒适环境,帮助用户进行学习和研究。
3.3 创造科研交流空间,促进知识共享与创新
知识和信息只有在交流和共享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创新。如果知识和信息只能拥有而不能相互交流和使用,那么就不能派生出新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13]。IC提供的虚拟和实体空间为用户提供了信息交流平台,它可以使用户与馆员、用户与用户之间进行显性和隐性知识的交流。这种没有时间和地域限制的非正式交流方式,迎合了目前网络信息时代用户信息交流的方式的需求,通过分享各自的智慧与经验,激活隐形知识,启迪创新思维,促进了知识的共享与创新。
3.4 营造团队协作的创新学习氛围
当前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活动中科研人员交流程度不够,团队合作的机会也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科研人员担心失去知识所带来的权威,因此不愿意积极参与科研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固有的观念使科研人员封闭在自己的科研活动中,更多的喜欢单兵独干,缺少团队协作意识,也无法体会由知识共享所带来的价值增殖效应,对于隐性知识和经验,他们也不愿意与人共享[13]。
IC在空间布局上构建了满足从个人到团体的一站式的团队协作的学习研究和交流的实体和虚拟空间,如团体协作室、虚拟学习社区等,实现了团体成员之间的小组讨论和协作学习,营造了开放的团队协作的创新学习氛围。
4 面向科技创新的IC构建
4.1 IC构建的总体框架
目前IC各构成要素的设置没有固定的模式,各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特定用户的需求进行动态的规划和调整。国内IC的构建以任树怀的虚拟层、实体层、支持层三层次模式最具代表性,本文将根据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的特点,从实体空间、虚拟空间、服务支持体系这3个方面来构建面向科技创新的IC。面向科技创新的IC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面向科技创新的IC总体框架
4.2 IC实体空间构建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高校建设的IC空间划分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型大学科研用户需求,把IC实体空间主要划分为信息服务台、学科阅览区、展览导读区、学术研讨室、学习培训室、多功能报告厅以及休闲交流区,如图2所示。
图2 IC实体空间的划分区域
4.2.1 咨询服务台
咨询服务台是用户接触IC的第一环节,与图书馆的其它服务台和各个区域相协调,是整个IC的功能枢纽[14],主要为用户提供有关IC内所有服务项目、功能和资源的基本信息的咨询,也提供有关图书馆、院系的一般信息,并针对用户的需要,指引用户到能满足其需要的功能区域去[15]。可以说,IC各个分部门的工作都要围绕它接收的咨询问题而开展。
4.2.2 学科阅览室
阅览室以学科划分,与学科相关的期刊、图书、工具书等传统纸质资源按照学科集中,并配备有先进的自助设备,为读者提供自助借还书、打印、扫描、复印等服务,方便了不同学科读者的查找和使用。学科阅览室的特色是首先大量增加科技类期刊的收藏比例,特别是核心期刊和外文期刊,其次是大力重视地方文献和灰色文献资源建设,努力为科研用户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更全面更专深的文献资源保障。
4.2.3 展览导读区
展览导读区设置多种类型的展览和导读服务,如临时展览、特色展览、专题展览、各种专题导读服务等,通过主题丰富、不同形式的展览和导读,促进信息交流和优秀文化知识的导航、展示和传播[16]。
4.2.4 学术研讨室
学术研讨室是用户交流学习、协同科研创作的学习研究空间,支持科研创新和交叉研究而特别设计的,主要功能是给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创新平台,因此该空间又可以称为团体协作室。
4.2.5 学习培训室
信息素养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是指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据此寻检、判断和组织、使用进而创造新的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大学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为科研用户信息素养的提高创造条件和提供场所。学习培训室正是基于这种需求而设立的,在图书馆“一小时讲座”、坐台式的用户信息检索咨询服务的基础上,探讨建立一种面向科研用户的新型信息素质教育方式。
4.2.6 多功能报告厅
多功能报告厅配有大屏幕、投影等设备,供用户开展学术会议、学术沙龙,以及举办讲座等活动。图书馆应作为科研导航,以举办人、倡导人等身份,经常举行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科研用户可以分享各自的智慧与经验,激活隐形知识,启迪创新思维。
4.2.7 休闲交流区
休息和放松的地方,提供沙发、座椅、休闲杂志、餐饮等,在这里有轻松愉快的环境,用户可以放松交流,互相讨论。
从以上划分可以看出,面向科技创新的IC实体空间是在图书馆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革新,它更加注重提高科研用户的信息素养和营造支持学术交流和创造的环境。
4.3 IC虚拟空间构建
IC虚拟空间的构建,是以科研用户为中心,在网络环境下营造资源丰富、支持开放存取与协同共享的虚拟学习科研环境。它的主要功能为:一是提供丰富有序的学术信息资源体系;二是融入用户科研过程,提供信息增值的知识服务;三是建立开放平等的交流平台,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只有具备了这些功能,才能让科研用户积极参与贡献,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汲取前人的智慧,才会有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升华,形成一个真正的面向科技创新的学习研究环境。因此,IC虚拟空间的构建主要集中于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内容建设和虚拟交流平台的构建3个方面。
4.3.1 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建设中的信息资源,是开展IC服务的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包括印刷型书籍、数字图书馆资源、知识导航系统和网上资源等[17]。本文将其归纳为:印刷型资源、数据库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
4.3.2 服务内容建设
研究型大学建立面向科技创新的IC应结合本校自身现有的服务内容,以科研用户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积极主动地融入用户的学习、科研过程,将服务进一步向纵深方面扩展,为科研用户提供具有专业化、个性化的知识增值服务,主要的服务内容为:科技查新、文献传递服务、联合咨询服务、用户信息素质教育、学科导航服务、个性定制推送服务、课题跟踪服务、情报研究服务等。
4.3.3 虚拟交流平台的构建
构建虚拟交流平台的目标是以科研用户为中心,以图书馆2.0理念为指导,以Web2.0技术为手段,建立学科馆员和科研用户共同参与、双向交互、开放获取、知识共享和协作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使学科的馆员能够在信息检索、采集、聚合、评价、过滤、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提供学科化、个性化服务,使科研人员在研究、创作和发表过程中与学科馆员及时交互协作,并通过集体的智慧建设共享知识库[18]。
目前实现图书馆2.0的技术非常多,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博客、维基、RSS、标签、IM、SNS等,面向科技创新的IC的虚拟交流平台的构建可以利用这些技术。IC虚拟平台的构建框架如图3所示,学科馆员与科研用户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在线即时交流,通过博客和维基等工具实现异步交流和共同创作。学科馆员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组织将信息加以标签并进行聚合,并将组织整理的信息以学科博客的形式进行推荐,以维基的形式建立相关学科类目。科研用户可以通过博客和维基发表研究心得并分享他人的研究思想,或与学科馆员进行异步交流,同时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等)存入机构知识库进行管理与共享。最后,通过学科导航系统将以上各种信息进行有序化组织,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
图3 IC虚拟交流平台框架图
4.4 IC服务支持体系构建
IC的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是直接面向科研用户服务的,要保证面向科技创新的IC良好的运行,需要一整套服务支持体系的驱动和支撑,IC服务支持体系的构建由服务队伍、管理机制、评价体系、文化与精神四大核心驱动力构成,通过四者的有机融合和共同作用来支撑和驱动面向科技创新的IC的运行和发展。
4.4.1 服务队伍
信息服务是IC核心的内容,配备训练有素、爱岗敬业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服务队伍对IC有效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职责不同,IC的服务队伍主要包括:学科馆员、在线的学科专家、计算机技术人员、多媒体工作者、普通馆员、兼职学生助理等人员。
4.4.2 管理机制
IC的服务管理要求改变传统图书馆的多层分散的管理机制,采取“扁平化”管理机制,尽可能的减少用户需求的长时间等待,做到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三级梯队管理模式[19]:梯队管理模式在国外许多IC中被运用,即设置咨询服务台、普通咨询、资深咨询三层服务模式,服务队伍由下至上形成一个梯队。人员结构可采用全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梯队管理模式包含了一部分知识管理的理念,而IC的运作是对图书馆科层化管理现状的变革。
4.4.3 评价机制
IC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其相关理论和实践还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其建设与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引入服务质量评价机制,为IC改进服务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更好地构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提供高质量服务的IC环境。IC评估的方法或途径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正式的用户反馈:这主要是工作人员对用户在使用IC过程中的意见的收集,有利于对IC的日常工作进行改进,但意见随意性大,只能作为参考。
(2)正式的服务质量评价:常用的正式评价方法有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
(3)基于LibQUAL+的用户满意度评估:LibQUAL+是美国图书馆界利用SERVQUAL基本原理,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而开展的比较成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评价项目。
4.4.4 文化与精神
文化和精神是精神空间的核心的终极体现。IC服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沟通及思想交流、保证用户知识与信息的开放获取、支持文化和求知的服务、尊重人们个性差异、尊重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形成和表达个人信念、为科研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通过合作弘扬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等,应该成为职业精神的主要内涵[20]。
参考文献
[1]孙瑾.国外Information Commons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25(4):57-60.
[2]Nancy Kranich Libraries and the information commons:a discussion paper[EB].http:∥/ala/washoff/oitp/icprins.pdf,2007-06-28.
[3]Bailey,Russell and Tierney Barbara.Information Commons Redux:Concept,Evolution and Transcendin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2,28(5):277-286.
思维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教学;课堂教学;社会活动;模拟情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7-0039-03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固有的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变化对语文课程改革的需求,纯粹的理论教学,条分缕析式的解读文章只会让学生感觉到厌烦,甚至厌学。为了让中职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与实践能力,能够较快适应社会和企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一、中职语文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所谓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其通常指在教学活动中,建构的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按照《大纲》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尤其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充分利用各种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拓展视野,重视积累,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语文实践能力是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要使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实践,乐于实践。
二、中职学校拓展语文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学生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为迫切。当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和成绩考评中“重笔头、轻口头”的情况普遍存在;重作品学习、轻实用文体训练的情况相当严重;大幅增长专业课课时,压缩文化课时量的情形已成常态。这些做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大力开展语文实践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职业教育和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目前有不少教师存有这样的偏见:中职生素质低,对他们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包办、满堂灌。其实不然,虽然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水平偏低,难度较大的理性思考问题对他们并不合适,但他们肯动手、动脑、动口,喜欢操作、实践,因而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中职学生这一个性特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尽可能让教学活化,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
三、中职语文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
中职语文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强调知行合一,将语文知识教育与语文实践活动有机融合,重视学生职业通用能力的养成[3]。
(一)以课堂实践教学为落脚点
课堂是实施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要阵地。根据现行中职语文教材的实践性特点,加强“读书方法”、“听说与社交”、“阅读与信息”、“阅读与创意”等多种现代实用语文能力的培养。根据中职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较为薄弱的特点,尽量减少“条分缕析”,增加听、说、读、写等课堂教学训练内容。要让学生感到学语文不仅需要动脑子,也需要动口、动手,是可操作、可参与、可活动的。
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始终牢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主要任务,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性(语言学科和其他学科、专业技能培养的渗透)、操作性(注重与社会生活、学校生活相联系,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自主性(活动过程主要由学生组织,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的语文实践活动。
按照这个思路,突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把口语表达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努力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如诵读、复述、概说、评论、讨论、辩论等形式,使学生从“厌烦说”到“愿意说”,从“要我说”到“我要说”。
在课堂上注意学科教学内容间的横向联系,尤其是语文实践能力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相互渗透。如在中医药类专业《采草药》一文的教学中,结合中药学课程的实例拓宽教学思路,使学生体验中药知识的训练,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以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为着力点
以前教学很少把学生带入社会生活,要使学生具有真正有用的学问,就必须开设语文社会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如,2012年国庆期间,吉林工贸学校在实验班级开展了“魅力江城、爱我家园”大型社会实践与语言实践活动。学生们纷纷走出课堂,自发组成小分队,随机采访市民,开展关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国庆假期结束后,学生把走访所见所闻所感,写成访问记、访谈录和调查报告。通过此次活动,学生既锻炼了社会交往能力与写作能力,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加了对家乡的热爱,同时还锻炼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是中职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语文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吉林工贸学校各班成立了电子语文报编辑小组,每个学期出版2~3期,学期结束进行评比展览。制作电子语言报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学习计算机技能的过程,学生从报刊、书籍、网上查找资料,为语言报撰写习作;碰到技术问题,共同研讨,或请教老师;每编辑完一期,各班还要开展读报、评报活动,交流心得和读报体会。
实践证明,要有效进行实践教学,需灵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验式、活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以情景模拟教学为拓展点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情景模拟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可采取以下四种形式。
一是通过讲故事创设模拟情景。课前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既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起到铺垫作用。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在课前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由此引入《孔雀东南飞》的教学。由于课前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得很主动,对主题的理解也很透彻。
二是运用对话表演创设模拟情景。文言文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大多数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辛苦的内容。怎样让文言文教学活起来,读是很重要的一环。让学生读出水平,读出能力,需要教师认真策划。如,在教学《鸿门宴》时,指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对话表演,要求学生在准确把握人物语言、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进行对话表演,通过对白、动作,使教学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
三是运用多媒体创设模拟情景。多媒体能使学生的课堂学习由单一的耳闻为主变为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从而吸收更多信息。如,教学《荷塘月色》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素雅、朦胧、静美的意境,表现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感受朱自清散文独特的艺术氛围和艺术魅力。再如,在学习《胡同文化》时,课前运用多媒体展示北京胡同的图片,播放歌曲《胡同》,让学生在京韵实足的乐曲中感受京味文化的魅力,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在学生为胡同文化的衰落而惋惜时,教师简要介绍北京发生的深刻变化,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时代在发展,胡同文化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
四是运用问题创设模拟情景。“创造思维基于实验始于问题”。学生的迫切需要是积极思维的开始,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见解,形成师生互动“对流”的良好开端。如,在教学《胡同文化》时,为使学生深刻理解胡同文化对北京市民的影响,并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胡同文化,设计以下三个问题:北京市民形成这种文化心态的原因;用现代的眼光审视胡同文化,哪些应该发扬传承,哪些应该摒弃;面对胡同文化的衰败,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从字里行间品读出了哪些感情,结合课文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探讨,思考更为深入,对胡同文化有了更全面、客观的认识[3]。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要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个层面同时推进。要以课堂实践教学为基点,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现设想,用模拟情景拓宽知识层次,最后形成合力,使学生具备社会认可的应用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尤家荣,陆荣林.从科学发展观谈中职教学中的“必需、够用”[J].新课程(教师),2010(6):110.
[2]戴明烽.浅谈如何开展中职语言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5):253-254.
[3]叶坚强,朱巧平.论情境创设在高中语文中的有效教学[EB/OL].http://.
Analysis on the Connotation and Paths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Chinese Clas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HEN Mo
(Jilin Industry and Trade School, Jilin City Jilin Province 13201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