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信息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信息概念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 科普网站 时间轴 概念设计
作为科普展品,科普网站是兼具科学理性的内核和人文感性的外壳的特殊产品,具有教育性、公益性和市场性,在此,我们针对展示内容、展示形式、体验教育形式进行创新以扩大其影响,从而提出了新兴科普概念――时间轴。
1 时间轴概念的提出
对信息技术科普资源来说,其科普形式的最好载体便是网络,在科普网站中,单一的图文科普已经收效甚微,而只有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才可增加信息技术科普的灵动性,成为信息技术科普的最佳组合。因此,在网站中,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动画和互联网技术中的html、css及javascript语言,设计出时间轴形式的最新科普概念,同时运用多媒体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探索多种网络科普形式,全方位地展示科普内容,促进科普网站多方面协调发展成为信息技术科普中的又一新型概念。
2 时间轴的设计结构
2.1 抽象结构
以时间的纵向延伸为主轴,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以直观的形式展现给网站用户,同时对时间轴上的内容进行横向延伸,把信息技术的发展演变以更加形象立体的方式进行展示。
2.2 载体结构
以flash、视频等数字化多媒体处理技术为基础,加之以html、javascript、div+css等网页界面编程语言为辅,共同构成时间轴的技术载体。
2.3 具体结构
将信息技术发展史划分为信息技术的起源、古代信息技术的演变、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重大变革事件以及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样例几个模块,用时间轴将这些模块罗列,自然而然地在用户大脑中形成时间发展的概念,而不必过分刻意地强调具体时间,导致信息量过大并零散无章使用户不容易记住。
2.4 结构特色
时间轴将抽象结构、载体结构、具体结构相结合,对信息技术发展史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进行详细的阐述,在数字化多媒体处理和科普网站多维度建设中架构了信息技术科普的基础框架,在内容和结构上都着重于视觉以及听觉的科普效果,让用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并掌握科普知识,提高用户的科学素养,从而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探索并建立科普资源集成机制,向大众传播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形象、直观地介绍现代信息技术的成就及其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应用,促使他们投入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建设之中。
3 时间轴的优势
传统上对发展史的科普方法是对单一时间和事件的堆砌,枯燥无味,使得大家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缺乏兴趣,从而不能对信息技术进行深入透彻的了解。我们通过时间轴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进行整理,运用一条主线,将时间与发生的事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完美的结合。通过时间轴,可以将时间线贯穿起来,每个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在时间轴上都有标出,配合一些图片或视频,音频加以丰富,这种在时间上紧密契合,在事件上层层跟进的方法不仅在人们的头脑中构成了清晰的线索,而且能够使人们摆脱传统学习的枯燥,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使大家更能充分准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掌握相关知识。
4 时间轴的效果
时间轴通过一条主时间线贯穿,将信息技术发展历史上的相关事件清晰合理地串连,每一个事件时在时间轴上都有时间点的标明,并有详细的记录,同时配有插图或者视频供用户更加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进行趣味丰富地学习。由此可见,时间轴的设计将能够很好地提高相关知识的学习效果,帮助用户培养学习兴趣,强化所学知识,开拓视野,以此扩大科普网站的影响力并最终达到科学知识普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小瓯.科普展品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4).
[2] 郑霄阳.重视网络科普功效_建设多媒体科普平台[A].任福君.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 科学普及出版社:中国科普研究所,2010.
科技信息概念范文2
关键词:新课改;班级管理;班级氛围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随之开展起来。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科书和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是教学理念的革新,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新课改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班级管理改革正是这一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班级是构成学校的基础,学校的特色也在每一个班级中体
现,学校课改的实施也是通过班级教学来实施的。班级管理的成绩也决定了学校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班级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学校工作的基础。要想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以使其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就必须要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学生是被管理的对象,是管理中的客体。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学生没有了自主性,学生评价成了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对学生的发展作出的结论,进而失去了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正在被打破,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也在逐渐被新的办理理念所取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已经成了教育管理者的共识。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教师管理的中心和主导。班主任是班级权力的中心,班级的所有事情都是由教师决定。班级的规章制度、集体活动的展开则是由班主任决定的。学生之间的纠纷、冲突也是由班主任做评判。这种管理制度下,班级的活动,管理都是硬性的执行,学生没有任何实质的自力。
传统的班级管理,都是以完成学校的教学管理任务为最终目的。这种情况下,班级管理是以学校中心,学生就成为完成任务的工具,进而忽略了学生的发展。不仅如此,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成绩是评判管理好坏的唯一标准,严重的时候甚至以学生考试分数高低作为评判管理的标准。这就使得班级管理的单一化,进而导致学生学校生活的单一,违背了人性培养的多元化规律。这也造成了班级管理硬化。因此,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和理念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也不利于新课改的实施。
随着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的颁布和实施,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迅速传播到中小学教学和班级管理之中。新课改强调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这种理念,新课改下的初中班级管理改革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班级管理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就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是各具特色,各不相同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也不能将学生整齐划一地进行管理,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换言之学校就是给人犯错误的地方,这一点对于中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认识和选择,也就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作为班主任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因为我们的职责就是为学生指出错误,并使其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重犯。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深入理解新课改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念。班主任必须把学生当作完整的生命存在来尊重,允许学生有犯错误的体验,尊重他们的自由选择,善于发现他们的价值。
二、管理要制度化
所谓制度化管理是在班级管理中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的规定。在以往的教学管理中,尤其是对学生进行惩罚的过程中,侵犯学生基本权利,乃至对学生造成严重伤害的事件可谓屡见不鲜。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法规制度的完善,人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要做到这点,我们就要提高自己的法律观念。同时在班级治理的过程中,我们将各种管理制度化,所谓制度化就是不因班主任的感情变化而变化。要想真正地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学校作出相应的配套措施。首先,学校要制订科学的规章制度,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提供文本基础;其次,要加强对班级管理的监督,对于任何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三、营造民主的现代化的班级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孩子已经远非以往可以相比的。由于网络的介入使得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进而出现了“早熟”的现象。这种现象对班级管理是非常有利的,知识的丰富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辨析能力。这样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而民主、和谐、自由的环境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形成学生的心理自由提供了基础,而这些正是学生创造性和自主性得以发挥的前提。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逐渐地淡化班主任的权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这不仅有利于班级管理的进行,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决定了新课改的发展。要想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我要以积极学习新课改的理念,以新的理念组织班级管理。在组织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决杜绝班主任一言堂和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培征,窦连佩,刘桂梧.班集体活动论[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科技信息概念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广西的高中今年进入新课改,为配合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非常有必要对新课标进行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效地将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以下就信息技术新课改谈谈本人的认识及提出一些思考。
一、深入学习新课标,为新课改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不是简单的等于课标加上教材,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由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组成。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有三个层次: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信息技术”是属于“技术”这一学习领域下的一个科目,它由“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等多个模块组成。新课标基本理念:①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②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③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④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⑤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总的课程目标。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发表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这就突出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承认教师是课程的经营者和设计者,但更着重强调的是教师要担负起学生的学习经验重组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的责任。
课程目标强调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这也是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重点在于指出获取信息的四个过程分别为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及保存信息,而网络信息检索的常用方法是直接访问相关网页、使用搜索引擎及查询在线数据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特别强调的课程目标,要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等。
二、更新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革新,备课方式、课前准备,自我教学能力的重新认识及课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设等几方面都进行深入改革。整个教学要让学生发展个性,尽显所长,课堂教学评价所关注的重心应该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注重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合作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与探究、思考的过程等。教师要迅速进行角色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合作者;学生也要从原来的知识接受者,变成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学生不能只是因为学习信息技术而学习信息技术,而应该转向把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实践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深入学习信息技术。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大都是按照课程设计让学生一步步地跟着学习,这样严重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也就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降低了,工作减少了,相反地,教师肩上的任务更重了。因为教师除了要像以前一样投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外,还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确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勇于探索、总结经验。
三、明确职责,做好课前准备
新课改的实验责任在于验证方案、创造经验、提升自我、改良教育。因此,我们应该有光荣感、使命感和主动性、积极性。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网络道德、提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教学要重过程方法、讲体验感受,那么教师必须注重花时间去认真熟悉学生、琢磨教材、琢磨课堂,不仅仅满足于对教材的通透和在课堂中深刻地重现教材。而更多地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知识储备状况和他们关心的一些话题、社会现象等,并把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到这些学生的真正需要中。教师的备课就意味着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需求的话题作为具体的载体,把社会实践的真实内容作为附着物,进行重组教材、有个性地把握教材、全面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教师的备课采取课前认真分析、思考、资料准备;课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并尽快解决;课后要进行总结、反思和补充等。
四、注重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以生为本。”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主、老师的教为辅,一切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注意学生的言行举止,留意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验了什么,还想学什么等,而不应该再强调以前的老师讲得多生动、多精彩。当然,并不是对老师的基本功不要求了,而是把时间尽可能分配给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老师从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对于现在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把课堂教学从传统上老师的“教”转变到现在学生的“学”。这不并是说老师的作用和工作大大减少了;相反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依然重要,因为仅局限于把握教材是绝对不够的,学生的自主实践和探究将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深刻挖掘学科教材,追求知识深度,否则你怎么能够引领好学生呢?由于现今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大大增多了,而信息技术课程大都在多媒体电脑室进行,这就要求老师除了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管理与监督,以免学生玩游戏、胡乱上网、聊天等。当今的信息技术课堂,除了师生互动外,还要注意的是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发表个人的看法,培养他们的团体精神,而“综合活动”则更加全面地让学生有发展个人才华的空间,尽可能地让他们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生活与学习当中的问题,综合地体现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五、边学边教,寓教于乐,若有所思
课改是新的东西,教师也是学习者,和学生一样处于同一出发点。教师应学会寓教于乐,不断学习,把教学当成是一种乐趣,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有效地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若干疑问与思考:
1.现在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老师们已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如果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改,如果学校对老师教学的评价不改,如果选修课的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高中课改可能会变味。如果改革不彻底,不全面,就会有人认为谁改谁吃亏,这样就会有人对课改观望,最终导致课改打折扣,甚至失败。
2.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课堂内的师生互动式、探究式学习在选修课有很大的弹性。上好这种课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比以前花更多的精力,需要教师不断地关注、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新问题。这种不断学习的压力和挑战是巨大的。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陈代谢很快的学习领域更需要从事的教师不断地自我学习。所以新课程实验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新的要求会激励老师们去学习,提高自己。因此,学校要尽可能提供学习机会及学习时间给老师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升。
科技信息概念范文4
一、STS教育理念概述
STS教育理念强调把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可见,STS教育是强调科学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把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运用于实践,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因为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相互作用,STS教育通过整合社会发展和学校培养两方面的需求,志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实现学校培养与社会需要的相互影响和兼容。STS教育反映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教育研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向未来培养适应生产发展的人才。
二、STS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STS信息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课程与STS教育理念的合理构建与整合,对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当前我国的信息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就要求学校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践应用紧密联系起来,即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知识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使STS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课程达到水融的状态,帮助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的信息社会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从而有效组织和管理自己的生产生活,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在STS教育理念下实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很有必要。
2.STS教育理念可以有效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在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实施STS教育,能将信息技术课程与现代前沿科技课题相联系,嵌入性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把科技前沿知识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课本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这样深入浅出的讲解能有效摆脱机械式的理论传授,引导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并用实际所学知识去观察和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同时,创设教学情境就是通过结合信息技术模拟真实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了解社会、解决现实问题的决心和勇气;或者通过了解信息技术与现实问题的脱轨情况,为学生指明未来努力的方向;或是通过展示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STS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教育的培养方向
1.以“科学”切入,把握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重点开设的学科,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及科学素养。STS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避开就信息技术而学信息技术的现状,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与其他自然科学或社会性问题相整合,从而正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地位。以“科学”为切入点,信息技术课程从教材形式到教学内容都应紧扣时代主题,切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应用信息技术课程巩固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2.以“技术”切入,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是以“技术”体现在信息教学过程当中的,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信息技术作为应用性的学科,是以其独特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技巧嵌入性地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将信息技术作为声音、文字、图像等的呈现工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过程,更可以充当师生之间良好沟通的工具,使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这样的信息技术渗透性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和发挥。
3.以“社会”切入,整合多学科资源
信息技术以现代科技打破传统单一学习模式的局限,实现了多学科的有效融合。信息技术课程以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网络媒体多渠道广泛地挖掘信息,并且有效筛选,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呈现研究课题和内容。按照学生个体的差异,研究性学习和分组学习应该成为此种教学模式的首选。具体操作为:教师调动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切身问题及社会的热点问题(如时下流行的网购现象、环境保护问题等),问题的选择要尽量涉及多学科的融合。在问题确定之后,引导学生结合多学科知识,把理论与实际、课堂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当代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大部分高中学校的生源比较复杂,在同一班级中,学生由于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背景等,使得他们之间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十分明显,甚至会出现两种极端,即有的学生已经把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全面掌握了,并且在熟练地运用,而有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甚至不知信息技术为何物,这种情况在城乡结合部学校表现得更为明显。学生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计算机技巧的运用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因此,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极大反差给教师上课造成了很大困难。
2.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当前,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大多停留在教师讲授课程,学生被动听讲的状态,而为数不多的上机课就成了学生实际操练的唯一途径。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千家万户,因此,学生有很多机会可以接触计算机,进行实际操练。但是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仍然停滞不前,说明大部分高中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尤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3.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协调合作不明显
由于各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条件相差很大,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层次差异较大,因此开展高中信息技术协作性学习有利于迅速弥补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然而当下高中学生普遍缺乏合作意识,喜欢“孤军奋战”。落实新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理念,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实施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协作性学习应该成为新课标研究的重要问题。
五、以STS教育理念为指导实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路径
1.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实施分组教学,将全班学生按照个性、性别、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均衡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注意各组成员的异质性,使其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由于小组学习介于班级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之间,因此较易发挥集体学习互和个别学习独立性的优点,从而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控性,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之间良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2.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一般来讲需要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协调下合理有序地进行,这需要我们学习相关课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合理利用。但是作为一线教师,也可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作出一定的调整,使其符合本校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如,针对学生平常要设计墙报、黑板报、筹划班级活动等,就可以教学生一些常用的资料搜索技巧及文本、视频下载方法等。针对大部分学生打字速度慢,甚至“一指禅”的状况,可以让学生安装金山打字软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纠正不良的打字习惯,培养正确的打字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打字技巧和打字速度。对于应用比较广泛、适合学生群体使用的软件,可以当做课外知识的补充介绍给学生,如QQ和飞信等即时聊天软件,就可以在课余时间教会学生如何申请号码、如何使用软件等。可以说,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知识和技巧还需要学生到课外去摸索和实践,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以这样的理念去设置教学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3.提高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水平
高质量的教学必定出于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因此,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目前,大部分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已由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担任,虽然他们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相关的从业经验,一切只能从自我摸索和感悟开始。虽然这是任何教师教学生涯的必经之路,但是各级教育部门仍可创设一定的机会和平台,使新教师快速提高上课经验和上课能力。如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或者派他们到一些重点中学或信息技术课教学搞得比较好的学校参观学习,也可以实施以老带新的帮扶活动,同时还可以成立教学研究组,定期开展教学交流、组织评选优质课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帮扶,使新教师在借鉴其他教师成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自己的模式,使其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4.挖掘信息生活中所携带的文化价值,实现技术过程与文化生活的统一
从STS教育理念的“技术”层面来审视信息技术教育,可以发现,技术是信息技术教育不可或缺的硬件基础,也是承载体验和感受的过程要素,更是构建信息素养的文化平台。技术与文化本是相互依存的载体,技术运用的过程必定会体现文化气息,而文化气息的体现也要通过技术的运用加以实现。舍弃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无源之水,只能培养纸上谈兵的一代,忽视信息技术的文化价值,信息技术的教育就只能走“技术培训”的老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懂得思考和学习,能够使用信息网络自由地交流,使信息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追求。
5.挖掘信息技术思想和方法的精髓,提高学生对问题的领悟和对方法的运用
从STS教育理念的“科学”层面来看,每一项具体技术的背后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作为支撑,即技术是科学思想的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因此,当代的学生要想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中紧随时代的潮流,就必须超越信息技术简单层面上的技术操作,而应该把信息化的思想深刻地植入到大脑中,领悟其中的精髓,认识到信息技术的独特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断升级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备课中,认真钻研教材和相关理论,融入思想和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与学生一起分析和研究信息技术发展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六、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程相对于语文、英语等课程,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STS教育理念下信息技术理论的核心是学生对生活中现实问题的真实想法的形成和持续改进。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要从学生现实的问题入手,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自主知识建构,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表达、交流等多种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董玉琦.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追求与实施[N].中国教育报,2006-03-03.
[2] 苗逢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规划与实施建议[J].信息技术教育,2005,1:29-31.
[3] 顾建军,李艺,董玉琦.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科技信息概念范文5
全新模式 精彩剧情穿插始终
《天堂梦》以精彩绝伦的主线剧情为特色,全程采用动漫电影式表现手法,配合游戏中各种可爱而富有个性特色的角色和真实的3D场景及独特的主线剧情和副本任务模式,让我们在游戏的同时,也像在欣赏一部高质感的动漫电影巨作。
在这里,我们将会历经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主题村落,融入一段段险象环生又感人至深的故事。亘古不变的亲情、错综复杂的爱情、两肋插刀的友情调动我们的情感神经,牵动最真实的记忆思绪。而追寻神泪的过程仿佛将我们带入到那个错综迷离的探险之旅中,共同揭开人神之间不可思议的秘密。
全新职业 各有所长随心所欲
摒弃了一般游戏中战牧法的角色设计,《天堂梦》采用了独特的多角色养成模式。玩家创建冒险团后,随着剧情的发展,众多隐藏角色的封印会被开启,出现9名性格各异,能力超群的游戏人物供玩家培养并用来战斗,每个角色都会随着等级的提升拥有不同属性的能力。更令人感到惊喜的是,《天堂梦》中独创9角色即时变换及团体作战设计。在主线任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三角色控制流,赋予三倍角色的控制权;放纵三倍角色必杀技的控制欲。一人操作多角色,颠覆传统,开拓游戏控制流的新纪元。
全新副本 千变万化百刷不厌
随着游戏主线故事的开展,《天堂梦》将带给你风格迥异、风光无限的海量副本。除此之外,《天堂梦》更是实现了动态副本功能,副本会随机分配玩家入口,并且在通关的过程中根据玩家表现、打怪数量变更副本路线,并在随机位置刷出不同的小BOSS,让你每次进入副本都有全新的感受,从此摆脱枯燥无味的重复练级。而且每一个副本更有不同的等级等待你挑战。如果想做游戏达人,想要成为《天堂梦》中所有MM玩家心目中的英雄偶像,那就一起来挑战成为游戏master吧。
全新对战 等级划一完全公平
街机模式的团队PVP,爽快的战斗体验效果,《天堂梦》完美再现了动作游戏的精髓,是一款真正的集大成的动作网游。以往在各种街机、单机中才可能出现的格斗场面和技能招式,如今在《天堂梦》中都得到了完美再现。独有的无差别竞技让所有的玩家等级都处于同一水平,等级不再是胜利的关键。同时KOF式的经典3V3模式,更是考验你的操作技术。硝烟四起的生死战场,挑战你每一丝操作极限。敏捷的观察力、迅捷的反应力、干脆的操作性、一瞬间的胜负,让你畅享刺激痛快的战斗。
游戏名称 天堂梦
游戏类型 MMORPG
科技信息概念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技师学院;英语教学;合作学习策略
在新课改时代的今天,技师学院的英语教师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实施与新课改理念一脉相承的教学方法,方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理念倡导的一种学习策略,现笔者将以新课改理念为导向研究技师学院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一、紧紧围绕单元教学合理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
技师学院英语教师在英语合作学习教学中要紧扣单元学习进程与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英语合作学习任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运用单元所学英语知识、语言技能与学习方法,而且有助于促进中
职生间的讨论、交流与合作,提高英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任务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目的性、挑战性、协作性、交际性、可操作性等几点原则。比如技师学院英语口语合作学习任务形式可以采用话题讨论、情景会话、角色扮演、口头报告、演讲、采访、讲故事、辩论、课文剧表演、调查报告等形式。比如:在‘`Let' s celebrate”一单元,技师学院英语教师可以提出“Our favorite festivals”的话题,让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分别谈谈自己所喜爱的节日及喜爱原因,经过比较选择以后集体加以描绘,再向全班同学推荐本小组最喜爱的节日及喜爱原因;比如在“May day "一单元中,技师学院英语教师可以设计“Our school”的口语合作学习任务,先让学生集体观看本学校的专题宣传短片,再让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与所见所闻描述“Our school”,在小组汇总以后由合作学习小组组成在班级课堂上进行演讲。
二、科学安排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合作学习小组,合理的进行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笔者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分组原则来划分学习小组。在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设计。笔者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性别、英语成绩、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名学生。这样能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尽量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小组合作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和合作程度,确保小组每位组员能担任一定的角色,并负起必须承担的责任。每组6名学生可以分别承担以下角色:
总结人:负责叙述合作小组的主要结论及答案
检查者:负责确保合作小组每个成员都能准确叙述出本组得出的答案及结论
精确性裁判:负责纠正小组其他成员在解释或总结中出现的所有错误
联络员:负责本合作小组与教师以及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联络和协调工作
观察员:负责注意本合作小组的任何活动情况,并为提高小组活动效率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记录员:负责记录本合作小组的决议以及编写本合作小组的报告
上述这些角色对于小组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是很重要的,所有成员在共同目标的指导下,各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及扮好自己的角色,从而形成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三、建立合作学习的QQ群和微信群
在信息化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各种即时聊天工具的产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论你身在何方,只要有网络,就像仍在眼前一样没有距离感。现在学生都人手一个QQ账号或微信账号,针对这一事实,教师首先建立一个班级QQ群、微信群――我们的英语之家,将班级内的所有的学生都拉进班级QQ群、微信群里,关于英语学科的最新通知、学习要求、学习资料、学习成绩等都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要求学生每天登陆QQ群、微信群,及时收发信息;再根据分组情况,每个小组建立单独的讨论组,讨论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合作学习的课后学习工作,并上传合作学习结果。合作学习QQ群、微信群的建立有利于学生课后合作学习的有效衔接,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结果的评测。
四、建立网络交互式学习平台
现在,网络迅猛发展,我就借助网络来进行课程的上网并建立了合理的作业考核系统,同学们学习课程了之后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进行巩固学习及网络考试,让老师更快捷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情况。
五、结束语
在新课改时代的今天,倘若技师学院的英语教师如能根据上述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策略,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
作者介:刘丽艳(1984-),女(汉族),湖南衡阳,衡阳技师学院,学士学位,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志娟.论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思考[J]. 华章. 2016 (16)
[2]陈佳.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3]李文娟.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6(01)
[4]孙红梅.寻求“合作学习”的多元模式[J].中国教师.2016(02)
[5]贾锦蓉.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6(01)
[6]赵锐.浅谈英语课堂中的创新教育[J].职业技术.2016(06)
[7]王金平.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10)
[8]高广芹.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