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处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质灾害处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质灾害处理措施

地质灾害处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一些问题

1前言

城市地质灾害是城市化快速进程中的一种自然和人为作用下的新型地质灾害。城市是人口和财富的聚集地,一旦受灾,损失更加惨重,具有灾害的放大效应。在城市灾害中,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占相当大的比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应对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及相关措施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2城市地质灾害及其危害

2.1城市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动力作用导致岩土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自然环境恶化,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等。以城市为承载体的地质灾害即为城市地质灾害。

2.2城市地质灾害对工业和矿业的危害

工业区是人口最为密集,社会财富最为集中的地区,因此,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往往也是危害程度最高的地区。在地质灾害中,滑坡、泥石流等高强度灾害对工矿企业的危害最大,可以使整个企业或其中一部分顷刻毁灭,造成巨大损失。

2.2.1城市地质灾害对生命线工程的影响

水、电、煤气的供应和交通是现代化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生命线工程,关系到城市建设和生产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城市和工矿现代化程度越高,对生命线的依赖就越重,而城市地质灾害对生命线工程的潜在威胁也就越大。

2.2.2城市地质灾害对社会运行机制的影响

城市地质灾害不仅可以给灾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使社会动荡不安,破坏社会正常运行机制,从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当今社会,城市建筑、交通和能源设施、工厂和科研单位都是十分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些人造物一旦遭到地质灾害损坏,就会处于失控状态,将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巨大破坏甚至毁灭性的打击。

由此可以看到,城市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3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程序

3.1应急处置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实现减灾效益最大化。

3.2应急处置工作的体系和程序

3.2.1应急处置工作体系

应急处置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基本构成应当包括政府的应急救援处置和高危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处置两大系统。政府的应急救援处置管理是公益性的系统,而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急处置是自救系统,二者缺一不可[1]。

3.2.2应急处置管理工作基本程序

应急处置管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先(早)期处置、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处置)、应急结束、善后处理、调查评估、恢复重建等重要步骤。应急处置管理工作基本程序详见下图1

4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工作目标与工作原则

4.1应急处置的工作目标

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工作一般需要较大的经济投入,它既是复杂的技术工程,又是复杂的经济工作。因此应急处理的实施应本着最优化的目标慎重对待。所谓最优化目标,就是灾害的探测、处置、监测均应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最小风险与最大效益的有机结合。

4.1.1科学性

探测、处置、监测的方式、手段的选择要有充分的依据,符合地质灾害的减灾特点或受灾体的保护需要。处置结果的最后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4.1.2可操作性

即相关方案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能正常顺利地实施,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要有充分的保障,现场环境无严重障碍。

4.1.3最小风险

由于灾害损失和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地质灾害的处置可能孕育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处置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力求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4.1.4最大效益

最大限度地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使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4.2应急处置的工作原则

为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及时、有效,应急处置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早准备―――快反应―――急处置―――慎总结”。

4.2.1早准备

对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是关键。所以应将控制作为前提,早作准备,即早知道本地区城市地质灾害的类型、易发地点及可能的风险点[2-4],以便在技术、物资等方面早作准备。

4.2.2快反应,急处置

“快反应,急处置”是实现控制灾害、减少损失的重要保证。应重点体现“六快速,六正确,一得当”的要求:

(1)快速调查。快速查明地质灾害体地质构造和环境条件,准确分析和把握地质灾害体(灾害区域)的规模、分布、破坏类型及其危害状况,以及影响地质灾害体(灾害区域)稳定性的环境条件,自然结构成分特点和作用因素及瞬间触发动力。

(2)快速探测(监测)。快速了解地质灾害(灾害区域)的分布动态和发展趋势,准确判断地质灾害体(灾害区域)和周边建(构)筑物和管线的稳定状态、灾害险情大小,新隐患的位置和危害范围及可能发生的时间[5-7],为灾害原因分析,处置方案论证和紧急避险措施的确定提供依据。

(3)快速定性。以地质灾害体(灾害区域)内外客观表现的具体事实为依据,以工程地质基本原理为基础,根据对调查、探测和监测资料的全面分析,准确判定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为确定处置减灾方案和界定致灾责任提供依据。

(4)在快速准确地实施调查、探测、监测、处置等相关应急处置方案时,得当的次生灾害预控措施是确保应急处置效果、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实现应急救援处置目标的重要保证。

5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路线、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

5.1应急处置关键技术路线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应遵循以下关键技术路线。详见下图2:

图2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路线

5.2应急处置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

应急处置是应急救援的核心,应急处置技术实施的总体思路是“先重灾后轻灾、先深部后浅部”,其基本要求是:

5.2.1成功实施灾害应急处置的关键在于计划性,即按科学的计划进行应急救援处置的指挥和处置实施工作。调度指挥与处置程序应遵循“快反应,急处置”的工作原则以及“六快速、六准确、一得当”的处置要求,有条不紊地投入处置工作,同灾害蔓延快的特点针锋相对,实现以快制快的处置救援目标。

5.2.2实施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是控制灾害的发展,消除灾害影响的蔓延扩大,在可能蔓延的主要方向部署精干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快速堵截源头,防止灾害势头蔓延。

5.2.3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决定了灾害蔓延的速度非常快。为迅速控制灾害,在战术上必须采取上下分头设防,分头进入、联合截击的方法,即在灾害的上下、前后、左右不同部位,分别选择敏感关键节点,部署优势力量,形成上下设防的阵势,在总体方案指导下,从不同角度入手,分进合击,迅速控制灾害。

5.2.4针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区域成条线状及蔓延速度较快的特点,灾害处置时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术,集中力量分块解决灾害突发区域或灾害重点区域及存在严重隐患区域的灾情,实现速战速决。

5.2.5对灾害区域周边环境开展先期探测,处置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实施处置效果的检测和监测,是对地质灾害有效处置和对次生灾害有效预控的重要实现手段。信息先导决定了最终结果,而确保处置的最佳效果,装备是基础,技术是保障。

6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处置关键技术

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设计技术点多面广,为此,从确保应急处置效果的快速有效角度出发,应重点把握其中的关键,从而使处置工作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处置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处置前的探测技术、施工处置技术、处置过程实时监测技术、次生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技术及处置后检测、监测评估技术。

6.1处置前的探测技术

处置前的探测旨在摸清现状、找准诱因、确定重点部位,以确保处置方法得当,处置过程有的放矢,提高处置效果。为确保探测技术的有效应用,明确探测的对象及需探明的技术问题,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合理选用是两大重点问题。

6.2施工处置技术

施工处置技术是应急处置技术的核心技术,合理的处置程序和适当的技术方法是应急处置成败的关键,为此,需在对处置前进行的探测结果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制订科学严密的处置程序,确定快捷适宜的处置技术方法,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的处置目标。

6.3处置过程的实时监测技术

地质灾害处置过程的实时监测主要任务是监测地质灾害发生后及处置过程中时空域演变信息(包括位移、沉降、地下水位、三维变形),以最大程度获取连续的空间变形数据,便于及时预测预报,分析次生灾害和诱发因素以及调整和完善处置方案。

6.4次生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

现代城市灾害具有明显的叠加性和链状特征,常常以群发的形式出现。所以,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除了要尽力降低灾害事件本身的直接损失外,还要尽可能降低“次生灾害”产生所引起的“二次效应”或“次生效应”的范围和强度,尽力降低“次生效应”的毁伤。

6.5处置后检测、监测评估技术

通过处置后检测、监测评估技术,对处置效果进行评估,同时,为处置区域的后续利用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其重点是确定检测、监测评估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

7结束语

地质灾害处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隧道、地质灾害、治理

Abstract: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are widespread in the tunnel and other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is the great enemy of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So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had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rules, and study the monitoring syst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preven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will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from the tunnel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of classific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unnel of geological disaster management methods.

Keywords: tunnel, geological hazar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隧道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性事故, 不仅延误了建设工期而且还大幅度提高了工程费用, 同时还会对人身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如地质性灾害处理的不妥当, 也会给工程质量遗留后患, 给维修养护工作造成极大困难。由于地下工程施工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 必须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地质灾害,采取及时的应变防治措施, 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与经济。

二.围岩的变形破坏及治理

1、围岩的变形破坏

这类灾害主要由于围岩的属性、结构体和结构面的性状及应力条件不利而引起。包括:软弱岩体的变形破坏主要破坏形式表现为大的变形位移和滑塌等;破碎岩如断层破碎带、风化带等的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大量的掉块、滑塌、崩塌和泥砂石流等;块状岩的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局部掉块;坚硬脆性岩的岩爆多发生于深埋、高应力区的隧道中。

2、围岩变形破坏的治理

1)软弱围岩变形破坏的治理

根据软弱围岩的变形破坏形式一是局部的塌滑二是变形位移量大, 造成拱顶弯曲、边墙内鼓、底板隆起的特点, 可采用包括弱爆破或掘进机开挖、喷锚支护、金属网、钢拱架、对开挖面及时全封闭等措施进行处理。对大变形位移的围岩, 一般应根据监测数据适时采用足够刚度的柔性支护, 在断面设计时要预留一定的净空量。

2)破碎围岩变形破坏的治理

破碎围岩的自稳能力极低, 特别是在富含地下水时, 几乎不具自稳能力。为防止其变形破坏, 控制其破坏规模, 可采取预注浆加固、排水降压的对策开挖时应尽量少扰动围岩, 开挖后及时喷锚支护、挂金属网, 或采用超前锚杆、管棚支护, 必要时采用钢拱支护。正确地选择施工对策是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和减轻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重要一环。

3)块状围岩的变形破坏治理

块状围岩的掉块、崩塌, 主要受结构面的性状控制。一般采用喷混凝土加局部锚杆支护即可, 锚杆应主要用来加固“ 关键石” , 因为这类围岩的变形破坏多由关键石的掉落牵动而发生和扩展。

4)岩爆的防治

国内外研究均认为, 应力解除、软化或预裂破坏等缓和应力的方法是防治岩爆灾害的有效措施。具体做法是:超前钻孔、超前导坑、分步开挖逐步卸荷;改善洞型, 使应力局部集中后再集中处理;钻孔水力破裂高压注水塑化围岩、卸荷消压;开挖面喷雾洒水;及时支护、衬砌、喷锚挂金属网、钢纤维混凝土等。

三、漏水、涌水灾害及其治理

1、漏水、涌水灾害

这类灾害主要是由于隧道的开凿, 破坏或改变了隧道所在地区原来的水文地质环境, 隧道成为新的良好的地下水排泄通道引起。灾害的主要形式包括:破碎岩的裂隙、缝隙渗水、漏水、涌水;岩溶裂隙水、管道水的涌出, 以及携带大量泥砂的突泥、突砂。

2、隧道漏水、涌水灾害的治理

1)破碎岩中裂隙漏水、涌水的治理

一般可采用超前钻孔或辅助导坑排水降压, 对水量较小段可进行注浆堵水处理。注浆堵水, 可以是深孔预注浆, 也可在施工掌子面的上半断面进行周边超前注浆。对埋深小于50m的隧道段, 还可采用地表预注浆来达到防止裂隙水的涌出和加固围岩的目的。

2)岩溶涌水、突泥灾害的治理

由于岩溶涌水, 类泥具有特殊性, 目前尚很难掌握其变化规律因此, 在考虑治理对策时, 对涌水量和突泥量的估计应“宁大勿小”, 相应的排导建筑物也应“宁宽勿窄”。一般岩溶裂隙水以堵为主, 大量的涌水突泥疏导比堵塞好具体措施包括:

①截流:截断岩溶水渗入和涌入的路径, 达到疏干隧道围岩和建筑物的目的。措施有地表截流沟、盲洞、截水墙和截水洞等。

②排泄:本方法宜用于流量大、动静水压力较高的涌水的处理。如隧道碰到大量岩溶水涌入时可在隧道一侧开凿泄水洞来解决。

③围堵:对岩溶涌水、突泥影响范围内的地表沟谷、落水洞等地表岩溶, 一般可采用围堰、围拦和用片石、粘土封底堵塞的办法处理, 以阻止地表水直接对岩溶水进行补给。

对于洞内岩溶涌漏水, 开挖前或刚开挖时, 可用预注浆或周边孔注浆堵水。对岩溶涌水携带大量泥砂的突泥突砂灾害的治理更为复杂, 一般以围堵为主, 也可将突泥突砂引向专门的通道排放。南岭隧道岩溶涌水突泥段, 采用地表和洞内注浆相结合, 开挖时加超前管棚、钢拱支护等措施处理。

四、地面沉降、塌陷及其治理

1、地面沉降、塌陷

由于隧道开挖及大量抽排地下水引起。包括:浅埋隧道、城市地铁或大型管道开挖及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岩溶地区隧道开挖排放大量地下水造成的地面塌陷和泉水枯竭。

2、地面沉降、塌陷的治理

1)浅埋隧道含地下铁道开挖扰动上覆地层造成的地面沉降的治理措施包括:地表预加固;选用少扰动围岩的开挖方法;监测指导施工;加强初期支护和二次支护。

2)对由于隧道大量涌水和抽排地下水造成的地面塌陷的治理, 除应控制地下水的排放外, 对浅埋隧道上方的塌陷, 可采用围截地表水、地表及洞内注浆、封堵已有塌陷的方法来治理对深埋隧道上方的塌陷, 治理难度极大, 一是地表治理的范围不易确定, 二是洞内治理是堵是排抑或是排堵结合, 需经综合比较才能确定。

五、其它地质灾害及其治理。

其它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有害气体如瓦斯突出造成的灾害;地下水对隧道建筑物的侵蚀、腐蚀作用引起的灾害;隧道的冻融灾害;高地温灾害;地震灾害。其它隧道地质灾害的治理, 应针对具体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用相应的对策来进行。对有害气体灾害, 应及时封闭含气围岩, 加强通风, 以防患于未然对水的侵蚀和腐蚀灾害, 一般采用抗腐蚀的防水材料和疏干地下水措施对冻融灾害, 主要是设法防止水的渗漏高地温灾害则以加强通风、洒水喷雾达到降温的目的对地震灾害的防治, 应重点加强洞门、洞口段及活动断层带的支护措。

地质灾害处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地质灾害;滑坡治理;滑坡危害

一、当前滑坡治理的方法

我国属于滑坡灾害危害较大的国家,每年用于治理滑坡灾害的经费固然相当惊人,山区道路的开挖、水库的修葺、工厂的建设等导致大量山坡形成新的滑坡。发生滑坡的原因是具有多样性的,是多种因素相结合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物理层面来说主要包括地质因素和岩土的力学性质;从岩性分析不同的岩石硬度、节理、断裂性质等各不相同,比如泥岩、页岩等硬度小且易水化,相对更容易引起滑坡;从人为因素判断主要包括地下水深度的变化、人工引发扰动的等方面的影响。结合滑坡形成的各方面因素,滑坡的治理方法也应是综合性的,需要考虑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以及滑坡类型等各方面影响来选择适宜的治理方法;当前常用的治理方法有:①进行加固工程:主要分为抗滑挡土墙、抗滑桩加固和预应力锚索加固。挡土墙在滑坡治理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有重力式、锚索式挡土墙,可以单独使用作为滑坡治理的措施,也可以与其他治理措施相结合。

抗滑桩加固的目的是将滑坡的推力转移到相对稳定的地层上,可以将其分为全埋式和半埋式两种抗滑桩,其缺点是造价较高;预应力锚索加固作用是施加发作用力来稳定滑坡,其优点是节约工程成本,适用范围是粘性较强的岩体滑坡。②采取排水工程:同时采取地下水和地表水排水工作,二者在施工前应进行精确的论证,并且要结合滑坡治理的总方案进行;地表水一般引至地表的河流或沟谷中,而滑坡体内部需要建立与滑坡方向一致的排水系统,增强滑坡的抗滑强度。③清除滑坡体或消方减压:对于坡度和破面较小的滑坡体,在无扩张的前提下可以直接清除滑坡体;而消方的目的是减少滑坡体的向下作用力,使其形成或达到新的稳定状态,这是一种最为经济且行之有效的滑坡治理措施。④其他方法:主要包括抗滑明洞、改善土壤方法、避开难以治理的大滑坡、柔性防护工程等方法。由上可知,滑坡的治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进行因地制宜的可行性分析来选择相应的一种或多种治理方法,通常来说单一的治理方法往往不是最佳方案,多种治理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滑坡治理才是最佳选择。

二、滑坡治理存在的问题

各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资源的开采利用,人类活动诱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对滑坡治理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研究力度也逐渐加大,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及时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旧问题才能使滑坡灾害的治理工作取得显著进步。目前滑坡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缺乏统一规划:尽管政府各部门对滑坡治理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总体来说滑坡治理的工作缺乏统一的规划,没有组织适时的滑坡地质灾害勘察,往往是在滑坡灾情发生后才采取临时治理措施;这种应急式的防治措施在地方政府屡见不鲜,实际上就是没有明确的规划统一,且防治责任不明确。②经费问题:滑坡灾害的治理经费主要由国家政府出资,而滑坡灾害治理的经费是巨大的,相对来说补助的经费是远远不足的,而各级政府也没有纳入专项的滑坡治理经费,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所以滑坡治理的工作没有稳定的经费保障,目前只能在各级政府中临时预支。③管理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处理滑坡地质灾害的经验十分丰富,但是却没有相适应的规范或制度,而正是这种制度的缺乏导致管理体系不完善,工程质量不达标或拖延工期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导致验收不合格等问题出现。④评估机制不健全:没有健全科学的滑坡治理工作评估机制,对于人为引发的滑坡治理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滑坡应该怎样分担责任,按何种适应的标准来进行评估,目前还尚未明确。⑤滑坡防治机构不健全:专业性的滑坡防治机构较少,高层次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力量也较为薄弱,滑坡治理工作得不得长足发展。

三、滑坡治理的一些建议

滑坡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需加强对滑坡地段的严密监测,首先就应该要建立各级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站,对重点的滑坡地段要有技术人员常年监测、分析;对于其他存在滑坡的地段要进行定期的野外工作,查明滑坡的危害程度等各项工作;同时要与地方各级政府形成默契的配合,对政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确实的做到最大化保护人民的生产财产安全。应当建立完善的滑坡灾害处理机制,当滑坡地质灾害发生时,应该由地方政府在第一时间召集有关的专家进行针对性的信息采集和处理专业性的地质问题,判断滑坡的危害程度以及后续初步拟定后期救援的主体方向,才能在根本上将滑坡的后期危害降到最低。应建立滑坡地质灾害科研防治及治理专项经费,这是开展滑坡地质和治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各级政府有充分发挥在灾害治理中的作用,虽然灾害治理属于公益性事业,但是稳定的防治和治理经费是滑坡治理的首要条件。应完善滑坡地质灾害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应当建立相应的滑坡治理规范机制和制度,提升技术人员的滑坡治理能力。

结论:

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极大的危险,后期治理也会对国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的重视;滑坡治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地制宜地分析滑坡的类型、地质条件、发生原因等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宜的、有效的滑坡治理方法。滑坡的治理也是一个产业化的过程,但必须要有合理的监管才能够实现;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滑坡的防治及治理工作将得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实现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翠娥.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措施(上)[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3,16(8):21-22.

[2]朱清,余振国.地质灾害治理的产业化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22(4):112-116.

[3]谢全敏,夏元友.滑坡灾害治理方案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4,26(5):623-626.

地质灾害处理措施范文4

1 煤矿地质条件对避难硐室降温的影响分析

我国目前的煤矿开采的地质条件不容乐观,很多地域的围岩散热量在增大,矿井热害问题严重影响了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的逃生,对事故避难硐室的周围温度带来了很大影响,而避难硐室是相关作业人员在事故发生的生命防护所,在避难硐室的选址地质上不充分考量其降温的性质,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1.1 围岩散热对避难硐室的影响

原始岩温的温度是随着向地底深入而加大的,地心向外散发的热流在很多矿井的工作区域中都是相当稳定的,但是也并不是恒定不变的。由于热流的传导性和变动性很大,会通过围岩自身或者是裂缝水在工作井巷中传递热流,因此一旦发生矿难事故,特别是瓦斯爆炸等高危险事故,会加速热流的传递,以至于避难硐室四周温度上升。

1.2 矿物氧化热对避难硐室的影响

在矿井工作中,有部分矿石由于被开采而暴露于空气中,会迅速发生氧化反应,甚至到发热自然的地步,是整个工作中矿内氧化发热的主要热源。因此一旦遇到矿石发热自然的现象,再加上可燃物和热流的助推,就会造成煤矿安全事故,从而对避难硐室产生影响。

2 煤矿地质灾害的gis、遥感预测方法

gis既为地学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在地学上的一种应用系统,它能一定程度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其遥感预测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2.1 gis图形处理

gis具有图形处理的功能,在其功能中,会将所施工区域的立体地图如实反映出来,给工作者展示出一个视觉可见的矿井结本文由收集整理构,系统会通过图中物质的属性和空间系数会有效分析,为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决策数据。

2.2 数据库

强大的数据库上包含有:地质灾害的预测、处理方法的数据库、法律数据库、事故案例数据库、各自救援数据库等等。这些颇为全面而又强大的数据库的建立,能为预测以及救援措施都提供有效的帮助。

2.3 远程预测功能

gis也提供远程预测功能,其是避免数据库中数据有些僵化,对实际情况不太灵活分析的现象发生。远程预测功能就可以有效补缺这一点,通过远程功能,我们可以咨询相关的地质专家,通过他们的分析而使预测信息共享,对进一步完善gis系统有所裨益。

2.4 动态预测

动态预测是指模拟矿井动态过程所产生的后果预测,例如危险源动态预测、瓦斯灾害预测、热害预测等动态数据的分析,在地质活动的动态基础上,通过模拟出相关的技术环节,实行动态模拟计算,从分析数据上有效得出预防地质灾害的措施。

2.5 数据连接

通过visualbasic6.0调用super map objects5.0开发平台提供的组件,运用super map objects对象和其他vb对象的方法和属性完成将gis与井下重大危险源及应急救援数据库连接;实现了井下重大危险源分布在地图上的显示功能,并能动态模拟各区域相应灾害的避灾路线、影响范围及灾害处理措施,引导人员及时逃生,同时指导救援人员及时展开救援工作,这为减少和预防煤矿灾害事故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并能进行有效的救援。

3 浅谈煤矿安全生产过程煤矿地质测量的作用

地质测量是指利用地质勘测设备,对目标区域进行详细勘测,通过勘测的方法完成目标区域地质数据的统计,以及绘制出相关数据反映的平面图。地质测量不仅是地质学系统分支,也是煤矿施工进行前的必要步骤,更是矿床勘探的基本技术之一,其目的是运用勘测设备对矿区的规律进行测量分析,其规律主要表现在位置、矿产量及矿产前景,是节省人力、物力的重要技术之一。而从煤矿工作的角度看,煤矿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危险性的工作,因此这个行业对于相关安全的要求也很高,要保证煤矿工作的安全,应进行严密的地质测量工作。作为地质测量,在煤矿生产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为煤矿工作提供资料来源

首先,在煤矿开采前会进行地质测量,在测量后得出的数据资料,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它不仅可以反映出煤矿的分布规律,也可以反映出矿产形成的规律和历史,对煤矿的远景工作有很大帮助;其次,作为煤矿开采这种深井作业的工作,各个区域的地质条件和环境都会有所区别,非恒定性因素的存在常常会造成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从而引发出严重的后果,给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带来不少负担;因此,在进行煤矿地质测量的时候,应充分测量出岩石构造和地质条件,对矿井的构造规律要有系统的指导数据分析,通过详细测量而绘制出的高质量数据图,不仅是反映矿产规律的表现,也是防止工作人员知悉地质条件不详而盲目开采引发严重后果,从而为煤矿工作提供有效可靠的资料来源。

3.2 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在煤矿勘测的时候,其对勘测的数据要求很高,即使很小的误差也有可能导致煤矿整个工作的中止,其最为相关的具体细节是在高程点和下导线点的测量上,如果不仔细对这两方面的测量,会引发严重后果。因此相关测量人员因在高程点和下导线点上进行细致测量,通过细致测量得出精确数据。只有拥有精确数据来源才能进行合理实际的施工分析,让相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地质环境和矿井构造,从最大程度上避免施工过程中遇到各种情况,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3 地质测量是重要手段

由于开采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存在普遍现象。在给国民经济造成很大损失的同时,也给地下矿井工作人员带来了生命财产的威胁,特别是煤矿工作中瓦斯的爆炸和地下井水引发事故的问题,在近些年来里,这些现象尤为突出。因此,为了预防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相关工作人员应在矿产工作初始阶段做好地质测量,把一切可能性和不安定因素制止在最起始的位置。测量技术人员不仅要充分利用gis系统进行有效预防,也要在测量设备购置上更新,要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手段全方位了解矿区的地质状况和规律,要了解地质地下水分布和瓦斯聚集位置的具体状况,绘制出系统科学的工作地域平面或是立体的图像,要给工作者最迅速直观的视图指导,在哪里重点加强预警措施,在什么位置建设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建设周围的设施以及内部布置,都要进行细致的数据分析,针对预防事故或是事故已经发生的情况,全面进行测量分析,以免事故发生缺少相关应对措施。

地质灾害处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数据融合;数据共享;快速协同

中图分类号:T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08-0080-04

0 引 言

我国是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易发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5%[1, 2]。2012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4 322起,造成375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52.8亿元。2013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5 403起[3],共造成481人死亡、18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02亿元[4]。

为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为今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82011年6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各地区要加快构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积极采用地理信息、全球定位、卫星通信、遥感遥测等先进技术手段,探索运用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提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的精度和效率。“决定”为如何利用物理网等先进手段提升地震灾害的防治提供了进一步的政策指导和支持。

当前我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主要依靠群测群防,难以准确及时的预测预警。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堪称世界性难题[6]。以泥石流为例,不同地区的土壤构成、山坡斜度与地理特征等都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判断某个地区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有多大存在很大的困难[7]。尤其是区域性的地质灾害,面积比较大,预报更加困难,不易识别,容易漏报[8]。然而,目前仅依靠群测群防难以保证地质灾害准确、及时的预测预警,监测预警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9]。

其次,国土资源部已建成若干业务应用系统,但前端监测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缺乏有效融合[10]。国土资源部不仅要掌握重大地质灾害的第一手数据,还需要综合分析相关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以应对灾害处置过程中的复杂局面[11]。急需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5,12]。

最后,随着物联网的技术的发展及党和政府的政策的指导,将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地质灾害应急预测、响应及辅助决策中已成为提升地址灾害应急响应处理能力的迫切需求[11]。运用物联网技术建设地质灾害监测物联平台,进而通过监测设备的接入和质量管理、数据实时采集和海量存储、模型仿真演算,实现地质灾害状态的全面精确感知和智能化分析[13],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空间预警、时间预警、强度预警、综合研判和决策指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14];从而提高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的精度和效率,提升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水平,研制和改造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等先进适用装备,实现数据共享和快速协同,以提高灾情险情监控和应急处置能力[14]。

然而,当前物联网在地质灾害应急中应用的范围较小,未形成有效支撑[15]。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部门需要“现场看得见”、“数据上得来”,能够显示突发事件发生地周边所有监控视频、传感器监测数据等,持续监控灾害的进展情况,各类信息实时上报,实现对事件全过程监控,直至处置完毕,还可根据传感器信号等相关数据,进行灾害趋势预测,并根据响应预案提出应对措施,提供辅助决策[16]。

因此,如何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实现以上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需求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建设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需支撑地质灾害监测的业务监测能力,所以平台设计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可扩展性、实用性、一致性、通用性、可移植性。

可扩展性:系统架构设计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软件的模块化结构,适合相关领域的灵活扩展,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可以根据需要修改模块,增加新功能。存储系统和网络系统的扩展相对来说更容易一些,在设计时保证充足的扩展余量。

可移植性:产品应采用组件化设计,可容易移植部署到不同环境中运行。

安全性:由于系统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它必须和各种其他系统连接,与Internet连接,提供Web查询服务;以及其他相关系统的访问需要做一定的认证授权,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我们方案中从网络层、操作系统层、数据库层、应用层等各个方面考虑,设置了用户权限认证和保护,实现了系统的安全性。

2 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总体框架

首先在设计中,初步建立起对各类地质灾害环境监测信息的采集技术手段,并利用Gateway 技术进行关键核心类数据的初步接入,实现对较单一的传感器监测仪的采集终端的多协议接入适配和格式转换功能,如TCP、IP、UDP协议等;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功能层采用松耦合模块化设计,并实现基础的终端管理等功能,后续逐步根据地质灾害环境监测业务需求进行灵活扩展应用。

随着接入更广范围的监测感知设备后,将进一步实现数据融合,完成数据标准化工作、以及数据指标的梳理等完善工作,平台将在实现接收符合地质灾害环境监测传输技术标准的其它有线/无线网络上传的监测数据上,继续完善和丰富基础的管理功能,并实现对海量采集数据进行云存储管理。

最后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将实现全业务范围内的各类地质灾害环境监测信息的采集融合,作为地质灾害环境综合数据库的一个子集,为其他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接口,兼容接收现有有线/无线网络上传的各类终端传感数据,建设成为支撑地质灾害环境监测的综合性基础平台。

图1所示是地质灾害物联平台的体系结构图。一般的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采用三层架构。其中统一接入层主要是完成应急物联平台与感知终端网络数据通信,实现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和管理功能;业务功能层完成终端、终端参数管理,以及对终端远程控制、参数下发、数据上报、终端远程升级、终端监控管理功能;门户层支撑地质灾害业务的信息化,提供地质灾害应急监测的功能应用服务。

3 平台功能设计

地质灾害物联平台的整体功能包括监测点管理、终端管理、数据采集、数据融合、数据共享、监测预警、短信告警、统计报表和通信接入等功能模块的基础功能。同时平台支持通过接口方式实现与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如与电信运营商的告警短信接口、与视频监控后台的视频联动接口,以及通过监测数据共享接口实现与地质灾害应急物联网平台的应用支撑。图2所示是该平台的功能架构图。

3.1 监测点管理

监测点管理包括监测点基本信息、钻孔信息、传感器设备等基础信息管理功能。监测点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监测点标识,监测点名称,监测点编码,监测点类型,经度、纬度、高度、设立日期、是否是灾害点、所属组织机构,所属区域,地理位置等。该类数据主要为静态数据,可以采用录入或文件导入方式写入配置数据库。传感器基本信息包括:传感器标识、传感器名称、类型、所属厂商、部署模式、接口数量、所属监测点。传感器基本配置信息,尽量采用可管理协议方式传递到所属传感器网关进行汇聚;如果传感器设备自身不支持或不具备管理协议,也可以采用人工录入或文件导入方式写入配置数据库,通过与监测点建立关联,可以生成监测点与其覆盖范围内的传感器设备的继承关系。

3.2 终端管理

终端管理是指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对无线网关设备及其无线感知网节点设备的远程监控基础功能,具体功能包括终端信息管理、终端参数配置、终端告警监控。

3.3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指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能够通过指令控制方式实现对当前类传感器节点感知采集的业务指标、采集指令、采集任务,提供远程配置、下发和基础监控管理。数据采集功能包括采集指标配置(针对业务数据)、采集策略管理(针对传感节点设备)、采集计划管理和采集任务管理。

3.4 数据融合

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作为多种监测手段的实时数据融合中心,实现对专业监测数据、群测群防数据和视频监测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数据融合功能包括统一数据适配和统一数据模型管理。

3.5 监测预警

监测预警是指对传感节点感知设备执行数据采集任务,对监测的性能数据(指标)的及时性、完整性和是否超过门限进行监控管理,具体包括采集指标监控、异常规则配置、性能告警监视。

3.6 短信告警

短信告警指系统通过接口开发,支持不同告警级别设置不同的通知方式配置操作。目标实现通知的方式包括:WEB、邮件、短信等。

短信告警通知是本此项目实现的重点,其主要功能包括对短信格式的初步设计和短信告警的初步查询。可以初步实现对输出到手机上的告警结果信息进行编辑维护,定义短信格式后将告警信息通过短信通知到指定人员,并能对短信告警信息查询。

3.7 统计报表

根据静态录入和动态采集的监测点信息、传感器信息、终端(网关)信息、各类监测数据等,逐步生成和完善基于监测点、传感器类型、时段等维度的业务统计报表(侧重于预警等实时监测分析)和设备资源报表,并逐步完善报表的样式、种类和展现形式

3.8 数据共享

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作为多种监测手段的实时数据存储中心,通过标准化的服务接口,为各级地质灾害管理部门、地质灾害研究机构和各类地质监测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3.9 通信接入

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设计支持GPRS、3G、光纤、北斗、Wi-Fi、以太网等多种基于IP通信方式,同时支持GSM短消息、北斗短信等通信息方式,完成报文格式校验、加/解密、分/合包、重发控制等处理、发送缓存等处理。

4 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的外部接口

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的外部接口,主要是与传感器节点设备后台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管理系统、上层地质灾害应急物联网平台以及告警通知数据接口。以下分别描述如下:

4.1 感知设备通信接入接口

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通过统一通信接入模块,实现对各类感知采集设备的接入管理,可以支持与厂商传感节点后台管理系统做统一接口,从专业监测厂商后台获取感知数据,或者通过WSN传感节点网关设备的汇聚功能,实现各类感知数据间接捕获。

4.2 视频联动接口

视频联动接口位于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与视频监控系统后台系统之间,当专业监测指标发生异常时,能够通过主动推送告警方式,触发视频监控系统自动启动视频采集功能。

4.3 监测数据共享接口

监测数据共享接口位于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与其他专业应用平台之间,实现专业监测信息的共享接口,外部各类应用系统都可以通过此开放数据接口与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建立通信,获取所需要的监测业务数据。

4.4 告警短信接口

告警短信接口位于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与电信运营商短信网关之间,当专业监测指标发生异常时,能够通过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与短信网关之间的无线接口,主动发送相关告警信息,到指定的告警短信接收人手机上进行及时显示。

4 平台的开发与实现

4.1 平台技术开发

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部署时要充分考虑与具体业务要求、网络环境、平台资源等的对接和整合。在部署实施前根据实际终端接入数量、采集数据量、采集实时性、采集内容等要求,结合现有业务平台体系结构,现场的平台软硬件环境等,安装JRE环境、部署应用包、数据库,并准备相关的基础数据。

平台部署时需要2台服务器和一个公网IP地址: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部署系统核心服务和Web访问服务,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各种类型的专业监测数据。服务器配置要求至少满足500 GB硬盘、4核CPU 2.4 GHz主频、8 Gb内存,数据存储容量视后续接入的监测点采集数据量大小进行扩充。

4.2 平台实现

目前,已经完成开发的监测点管理、终端管理、数据采集、数据融合、数据共享、通信接入功能模块的开发。图3所示是该平台的运行示意图。图中所示是正在进行监测预警和短信告警模块开发。通过上述平台已成功集成云南新平县河口糖厂和南恩小学两处滑坡点不同厂商,不同监测仪器上传的监测数据。

5 结 语

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是物联网系统中的核心系统,是感知设备与后台应用的关键环节。通过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的建设,支撑多厂商、多协议专业监测仪器接入,支持多监测指标类型的集中转换处理,实现了多厂商专业监测后台系统的融合,增强专业监测设备的远程管理能力,拓宽专业监测数据的应用范围,实现多源、多时、多维、实时专业综合监测数据的直接采集、处理、呈现,为物联网技术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领域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本文下一步工作是在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并开发面向地质灾害应急专业应用服务。

致谢: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提供了相关材料和技术帮助,在此致谢!

参 考 文 献

[1]徐友宁,武征,赵子长.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类型[J]. 西北地质, 2001,34(2): 29-34.

[2]刘传正.区域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 31(3): 1-6.

[3]聂高众, 安基文,邓砚.地震应急灾情服务进展[J].地震地质, 2012.34(4): 782-791.

[4]殷志强.2008 年春季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地质灾害的影响[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8,10(2):20-24.

[5]汪宙峰.地质灾害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2011.

[6]方苗,祁元,张金龙.基于 WebGIS 的兰州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化[J].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1,26(2): 137-146.

[7]马寅生.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地质力学学报,2004,10(1):7-18.

[8]刘传正. 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 31(4):1-8.

[9]刘学孔.SAR信息提取及其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D].北京: 清华大学,2012.

[10]黄健.基于3D WebGIS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2.

[11]王连强, 吕述望,刘振华. 基于数据融合的安全动态风险评估研究[J].计算机工程, 2007,33(22):32-34.

[12]朱良峰,殷坤龙.基于 GIS 技术的区域地质灾害信息分析系统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1(3):79-83.

[13]向喜琼,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11(1):38-41.

[14]陈永立, 陈群国,张亚峰.基于CORS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2(1):78-81.

地质灾害处理措施范文6

2009年的工作主题是:保护资源促保障,转变服务促转型。

工作重点是:拓展发展空间,节约集约用地,提升队伍素质。

工作目标是:通过扎实工作,努力实现“七个强化”:

1、强化耕地资源保护。健全基本农田源头保护长效机制,确保数量一分不减、质量稳定提高;推进实施土地开发复垦,力求新增耕地2000亩,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2、强化发展用地保障。抓紧搞好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千方百计突出用地保障,向上力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000亩,向外着力筹购折抵指标3000亩,并再争取获得一批戴帽指标。同时,进一步加速报批、加快供地,土地出让供地率和项目落地率比去年有明显提升。

3、强化闲置存量盘活。坚持并深化“亩产论英雄”理念,注重借鉴外部经验,注重创新盘活方式,力争盘活闲置土地3000亩,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纵深推进。积极引导农村新社区建房模式,充分利用存量宅基地、未利用地,以拆除为重点盘整土地。坚持把公寓式作为农村住房解困的基本方向,力争办理好2000户以上农村住房困难户的建房手续。

4、强化涉土监察。不断强化土地巡查,巩固卫星遥感土地执法检查成果,建立健全国土监察长效机制,确保年度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有效遏止新的违法用地势头。不断加强防控,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落实责任,有效化解和预防涉土案件,确保涉土“零赴京”。

5、强化地质矿产管理。继续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测,更为合理地布局全县矿山;加强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力争累计废弃矿山治理率达到85%以上,走在全省前列;完善地质灾害处置预案,力争把地质灾害危险降到最低。

6、强化土地公开出让。完善工业用地公开出让机制,统筹安排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计划全年土地出让收入40亿元、确保出让金净收益15亿元,土地出让金总收入、净收益全市第一,全县土地市场继续健康发展。

7、强化系统作风建设。加快队伍建设,注重廉政教育,不断增强干部素质,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围绕上述目标,2009年工作措施是:坚持“双保双维”,打造“五大国土”。

1、抓保护,强执法,打造“法治国土”。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耕地保护,全面落实好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一是加强耕地源头保护。严格用途管制,加强属地管理,真正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位。二是加强土地监察执法。巩固卫星遥感土地执法检查成果,不断健全土地执法长效机制,依法查处一批社会影响较大、教育意义较强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做到既查事又查人,确保年度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确保违法用地“零问责”。三是加强土地开发复垦。探索保护和使用优质耕作层激励措施,把表土剥离再利用作为土地开发复垦工作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农村空闲宅基地退出机制,把农村宅基地整治作为土地开发复垦工作的新增长点;鼓励科学利用好低丘缓坡资源,以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为原则,加快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有效补充耕地。

2、抓调控,强保障,打造“服务国土”。坚持规划导向,加强宏观调控,全面保障好发展用地。一是推进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抢抓机遇,积极推进我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范程序,全力报批其余批次的四类项目,着力解决我县“重点、急需、困难”的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二是推进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化配置。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有保有压”的原则,做到急重项目努力确保,优质项目优先保障,一般项目限量竞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适度向开发区和重点镇(街)工业集聚区倾斜,向节能降耗、循环经济、重大民生基础设施等项目倾斜。三是推进建设用地报批供应管理。认真参与县工业项目集体会审,严格“批前审查、批中把关、批后监管”制度;加快用地供应动态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管理;加大土地储备,合理确定储备土地规模,优先储备闲置、空闲和低效利用的国有存量建设用地。四是推进存量闲置土地盘活。采取“提标准、稳基数、重激励”的办法,适度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标准,加大闲置土地依法处置力度。

3、抓基础,强业务,打造“效能国土”。坚持夯实基础,加强素质提升,全面推进各项基础业务工作。一是推进经营性用地公开出让。按照“维持地价稳定、促进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化规范预约保证金制度,在供地方式上从控制供应总量、规模、节奏、结构入手,变有求必应为主动调控。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开发包括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地籍管理、矿产管理、执法监察等信息系统,实行阳光行政,提高办事效率。三是规范土地调查登记。进一步完善县土地调查登记中心工作职责,继续开展*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推进土地登记全覆盖,全面完成集体农用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后续工作。加强对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指导和调处力度,依法公正地调处各类土地权属纠纷。四是深化地质矿产资源管理。加强动态监测,合理布局好我县矿山分布;加强阳光操作,细化我县采矿权拍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招投标办法;加强生态治理,进一步形成“县镇互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全县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共建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