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战略规划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战略规划分析范文1
[关键词]: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战略 胜任力模型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为确保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依据内外部环境,对战略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供给、需求和缺口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并制定吸纳、维系和激励人力资源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过程(曾湘泉,2000)。简而言之,合理的人员配置加上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优化组合才是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
二、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一)企业战略在前,人力资源规划在后
Jeffrey A. Mello(2004)提出人力资源规划是在组织战略目标和计划确立后开展的,因此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要有明确而清晰的经营战略规划和价值链核心业务规划,要有人力资源内外环境分析,要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和较为完整的历史数据等。
(二)企业战略包含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一部分,并且是为企业经营战略服务的,它是企业为达成经营战略而确定的人力资源配置目标、计划与方式,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龙头”或牵引,它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活动的方向。
(三)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落地的载体
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性价值就在于实现企业战略的落地,基于战略的员工核心专长与技能的培训以及满足组织战略与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使得人力资源规划是连接战略规划和公司业绩的必由之路。
三、人力资源规划无缝对接企业战略的步骤及其方法
步骤一:对人力资源规划重新定位,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
在研究和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前,对人力资源规划重新定位显得尤其重要。人力资源规划应定位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要遵循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高度关注战略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把传统意义上聚焦于人员供给和需求的人力资源规划融入其中,同时更加强调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步骤二:明确企业战略愿景,提炼战略核心目标
只有充分认识企业战略愿景、组织目标和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主体所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才能够有效地协调人力资源活动和组织活动,保证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能够促进实现其组织愿景和组织目标。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战略核心目标,用这些战略核心目标指导人力资源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例如:哪些核心目标会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哪些核心目标是我们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要考虑到的因素等方面,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活动,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以协调和支持战略规划的实施,从而促成组织愿景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步骤三:挑选承载企业核心目标的关键岗位
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多的是依赖于关键岗位人员来完成,所谓关键岗位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对企业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承担起重要工作责任,掌握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置换和市场外部人才供给所替代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总和。
步骤四:使用胜任力模型对关键岗位进行分析
使用胜任力模型对关键岗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胜任力模型主要起到评价标准的作用,比较关键岗位的胜任力水平和岗位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为关键岗位规划提供比较准确的依据,只有参照胜任力模型,才能分析企业当前关键岗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的差距,并按照胜任力模型的要求制定各项措施,以满足组织对胜任力方面的整体需求。
步骤五:制定关键岗位员工管理提升计划
在步骤四中利用胜任力模型对企业关键岗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进行了分析,当企业目前的关键岗位状况和未来理想的状况存在差异时,企业必须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提升计划。制定有效的管理提升计划同样应围绕企业战略核心要素来开展,重点是要考虑如何吸引、保留、发展和激励关键岗位人才,使得组织能够通过关键岗位人才完成企业战略目标。对于关键岗位员工,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组合策略,从关键岗位的招聘、培训、激励到代谢的过程中设计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企业不必过于关注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论体系,亦无须被大量有关人力资源规划论述的、内容颇显深奥的表象所困惑,企业应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人力资源规划实践的理解,化战略为行动。上述以战略为导向的人力资源规划无缝对接企业战略的步骤及方法,就是这种管理思路的体现。这样的方法,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与企业战略相偏离的问题,笔者也希望提出的这种人力资源规划模式能够突破企业现有的困境,为企业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宋向清:《关键岗位空缺的危害及防范》,载《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年第11期。
企业战略规划分析范文2
关键词:“计划-预算-考核” 一体化 全面预算管理
一、实行“计划-预算-考核”一体化模式之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与企业战略融合度不高
尽管每年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都会经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的编报流程,但各预算主体习惯于参照以往生产经营情况和下年可预测的工作计划,加之一定的预估余量编报下一年度预算指标,且均站在自身管理需求立场争取预算资源,在制定单体预算目标上存在短期、夸大和与企业总体安排相悖的弊端,企业战略导向的计划和预算目标不明确,预算管理组织缺乏充分、全局性的预算审核依据,导致企业短期部分项目资源配置偏离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目标,未实现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
(二)预算与绩效考核融合度不高
以往预算管理更注重预算编报、分解、控制和分析,预算考核依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考核办法,结合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方面定量和定性评级,开展精神和物质的专项奖励,指标体系单一,难以精确反映处于复杂经营环境的企业经济活动预算执行业绩,部分企业已实施组织绩效和全员绩效管理,但未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考核范围。
二、企业“计划-预算-考核”一体化模式的全面预算管理实践的思考
(一)按职能划分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架构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需要在已建立的组织架构基础上,结合“计划-预算-考核”管理要求,按照归口管理职能划分,全面梳理业务流程,重新构建权责清晰、精简高效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重点体现战略计划归口管理部门、企业绩效考核归口管理部门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中的职能领域归口管理责任和义务,三位一体的职能架构奠定了全面预算管理向前承接战略、向后衔接考核的组织基础。
(二)设计适用的信息系统,大幅提高管理效率
实现“计划-预算-考核”一体化管理落地需要一个包括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的闭环信息系统。企业在已有的预算执行和控制平台上,结合“计划-预算-考核”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要求,需要设计并开发切合自身实际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导入战略编制模块、计划编制模块、立项模块、预算编制和分析模块、现金流管理模块,实现管理决策支持。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集成开发并整套嵌入包括战略、计划和预算各类报表,统一规范且不可逆向的编报审批流程,进度节点、系统内原始信息和调整核定信息清晰可查并可控,充分满足企业实现“计划-预算-考核”管理模式后对于信息化管理的提升要求。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需要筛选出对企业最关键的预算分析指标并采用最直观、最易懂的管理者驾驶舱方式实时呈现管理信息,采用多维度、可视化、交互性的图表,直观反映企业综合经营情况,大幅提高战略和预算对于决策支持的时效性。
(三)战略周期的计划、预算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战略是结合企业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总体目标规划,正确的战略制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依托战略的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科学分解到位、计划之后配置的预算资源是否既统筹考虑企业的整体资源配置又足以保障合理必要的计划开支,对于“计划-预算-考核”一体化管理是否有效也尤为重要。
目前大部分企业均实施中长期战略管理,重视战略的制定,定期编制中期五年规划并分解形成年度计划,但与编制年度预算相匹配的年度计划在某些时点和目标任务上不尽相同,偶有部分项目重合,这样导致预算保障的计划与企业战略分解要求在时间、进度和标准上有出入,偏离战略规划。根源在于战略分解的年度计划不固化,或是战略分解的计划不精细、不合理,中间调整幅度较大或较频繁,因此,不仅有必要对预算进行分析比对,也有必要对计划的精准、与战略的匹配和计划执行的差异开展多维对比甚至考核,提高计划的精准率,更有必要切实提高中长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管理水平,以整体反映战略规划的资源配置,同时对年度预算的规划提供全局角度的指导和参考依据。
企业年度预算管理编报要求进一步精细化、科学化,结合上级要求,重新设计了一套包括战略规划分解到年,计划分解落实到月,项目预算与年度计划匹配,逻辑与数据相互交叉勾稽验证的多层级报表体系,从工作机制源头要求编报主体从企业整体战略出发,关注项目计划的精准要求,尤其关注计划与预算的逻辑性、一致性和合理性。
临界一定周期的战略规划结束时点,企业需要全面组织对周期战略目标的分解落实情况“回头看”,开展周期计划是否分解落实到位、预算配置是否合理、战略支撑是否科学等分析工作,能从整体和全局把握计划落实规划、预算保障计划的成效,积累经验提高下一周期的“计划-预算-考核”管理水平。
(四)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指标体系
按照当前的考核要求和模式,企业组织绩效将企业级重点战略和经营指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处室,全员绩效进一步将处室绩效落实到科室、班组、和个人,但指标体系相对简单,大部分为拆分企业指标,甚至有的就直接下达企业指标。要实现真正有效的绩效管理,切实保障计划和预算的执行,需要深入分析部门价值贡献或成本节约的驱动因素,细分指标子项,合理设定指标权重,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预算管理子指标体系,层层支撑企业级经营指标。指标体系的设计不能单纯重考核、轻评价,要参考平衡计分卡和360度综合考核体系设置对于计划、预算主体公平公正、正向激励的科学体系,争取做到人人有指标、人人有考核、人人有绩效。同时企业需要制定相应评价办法,在科学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月度预算、岗位预算分解到位的基础上,设计并出台一套适合企业、适合各领域也适合班组和个人的公开透明的考核机制,体现考核目标设置和计分办法差异化,体现专项任务和日常任务的考评差异化,推动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传达目标、传递压力,定期沟通和通报,真正有效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计划-预算-考核”一体化机制中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三、结论
在战略精准、计划周密、绩效科学的前提下,从组织、流程、指标、考核等各个方面不断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必将推动企业“计划-预算-考核”一体化管理有效落地并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闵苹,周觅.如何持续深入优化“计划-预算-考核”管理[J].中国核工业,2014(8).
企业战略规划分析范文3
关键词: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职业足球俱乐部 俱乐部战略 组织结构
21世纪以来,随着职业足球俱乐部各部门的专业化,足球俱乐部的性质和组织结构已经逐渐在向企业靠拢了。因此,和企业一样,许多大型职业足球俱乐部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对自己俱乐部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经济条件和组织结构条件。
基于职业足球俱乐部与企业的相似性,如果能采用类比的方法将企业使用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模式以适当的方法引入到职业足球领域,将会对足球俱乐部的管理实践提供借鉴,也将对我国职业足球领域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一、职业足球俱乐部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相似性
1.企业组织结构与职能部门。企业组织结构主要分为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制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它把企业管理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领导机构,按命令统一原则对各级组织行使指挥权;另一类是职能机构,从事组织的各项职能管理工作。
2.欧洲各大俱乐部对俱乐部组织结构的划分。参照欧洲一些管理水平先进的俱乐部,德国的多特蒙德队将俱乐部事务划分为体育、经济和俱乐部内部事务三个部分,英国俱乐部曼联也采取类似的组织结构模式,因此本文将俱乐部的职能部门分为“经营开发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和“体育管理部门”。英格兰俱乐部阿森纳的经营开发部门主要包括商业运作部、资方协调部和媒体公关部;它的行政管理部门包括管理组织部、财务部;体育管理部门包括一线队和青训系统。
3.职业足球俱乐部与企业组织结构对比与区别。通过对上述几家著名大型俱乐部的分析,可以发现三个职能模块中的各个部门其实基本涵盖了处于市场中的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因此,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看,职业足球俱乐部和企业是几乎相同的。但是,与企业部门结构不同的是,足球俱乐部并没有针对足球运动员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这是因为随着近年来一线队主教练(Coach)的职能权力范围不断扩大,他们已经不再只是主教练,而是体育管理部门总经理(Manager)。在实践中,他们既要指挥球队比赛,又承担着球员引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球员进入一线队等工作。从上述罗列的工作来看,他们负责球队的人力资源存量、需求、供给分析、招募、培训、生涯规划等工作,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决策者,相当于企业中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所不同的在于,他们除了肩负着人力资源工作外,还负责比赛的临场指挥,还要作为球队的新闻发言人。
所以,通过上述对足球俱乐部和企业的比较分析,可见俱乐部与企业之间在组织结构方面确实十分相似,这也证明了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引入职业足球领域确实具有可行性。
二、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人力资源外部环境分析
1.本国足球联赛规则中对俱乐部人力资源规划的影响因素。在欧洲各国联赛的规则中,影响俱乐部人力资源战略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对俱乐部的外援引进限制,是指一个足球俱乐部中一线队外籍球员的数量必须少于某一定数量,否则即为违规。如英超联赛中,每支球队的一线队25人大名单中必须包括8名本土球员。第二个因素是联赛规则中的一线队注册人数限制。欧洲各国的联赛规则对参加该联赛的俱乐部一线队人数有一定限制。英超联赛中,联赛规则规定每支球队一线队名额不得超过25人。这要求球队体育部门经理(即主教练)要进行更周密的球员甄选,这样才能在球队出现伤病员时,一些位置的人力资源供需平衡,否则整体球队的实力将遭受巨大影响。
2.自由球员市场和转会市场对俱乐部人力资源规划的影响因素。在现行的欧洲足球联赛中,一支球队若产生了人力资源的需求,招募球员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内部青年队提拔年轻球员;另一种是到自由球员市场或者转会市场进行外部招募。因此,自由球员市场上的球员储备是否充足、转会市场上的球员是否符合俱乐部所需要的球员的要求就成为了影响俱乐部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考量因素。
三、俱乐部战略与俱乐部人力资源战略
1.俱乐部战略的类型。企业的战略是企业发展的目标,每个组织的各个部门存在也是因为战略的需要。职业足球俱乐部也是一样。从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战略目标来分类,则俱乐部的战略可大致分为商业战略和体育竞技战略。商业战略是指俱乐部以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影响力,获得更多球迷人数,获得更多利润为目标的战略;而体育竞技战略指的是以该俱乐部球队在本国联赛、洲际俱乐部比赛中取得符合自身定位的成绩为目标的战略,是以竞技层面上取得成绩为目标的战略。对于足球俱乐部来说,商业战略与体育竞技战略是相辅相成的,他们之间有相互推动的作用。一方面,如果一个俱乐部在商业战略上取得成功,获得了更多球迷的支持,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将能使俱乐部提高球员的薪酬待遇,在转会市场上有足够的资金招募到球队需要的球员,就能为球队人力资源供需平衡提供经济基础,也是球队在竞技层面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俱乐部在竞技层面获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有利于球队吸引到更多的球迷,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就能辅助商业战略的开发。
2.俱乐部战略与俱乐部人力资源战略的协调。如上所述,由于职业足球俱乐部与企业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所以适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理论将同样适用于足球俱乐部。在迈尔斯与斯诺提出的与企业战略相协调的人力资源战略中,企业战略被分为防御者战略、分析者战略和探索者战略,它们按组织目标的大小由保守型到开放型的顺序排列。相应的,柏德和比奇勒提出了与三种企业战略对应的人力资源战略,即积累者战略、协助者战略和效用者战略。其中,积累者战略注重对员工的培训,挖掘员工潜力;协助者战略鼓励招聘有潜力的员工,并注重他们的自我开发;效用者战略注重企业当下的需要,招聘训练有素的员工,希望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让招到的员工上岗工作,为企业战略服务。以上企业战略相协调的人力资源战略理论同样适用于足球俱乐部,并且在实践中被许多足球经理人和球队投资人所使用。以英超切尔西俱乐部为例,2003年,俄国富豪阿布拉莫维奇购买了切尔西队的所有权,为了迅速地在全球打造切尔西队的品牌并且在英超联赛中取得好成绩,他使用的俱乐部战略为“探索者战略”,是一种积极开拓全球新市场、打造全新品牌的战略。相应地,他采取了对应俱乐部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效用者战略”,因此切尔西对一些既具有竞技水平又具有影响力的球星产生了人力资源需求。为了满足人力资源需求,他在转会市场上招募了一批符合战略要求的球星,达到了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并且实现了俱乐部迅速开拓市场、争取联赛好成绩的目标。
四、职业足球俱乐部人力资源规划过程
针对企业和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相似性,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也可以基本参照企业的流程。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调查分析准备阶段、进行供给和需求阶段、规划制定和实施阶段、规划评估和反馈阶段。结合职业足球俱乐部与企业职能部门的差异,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人力资源规划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
1.确定职业足球俱乐部人力资源规划制定者。作为世界足球管理水平最发达联赛之一,英超联赛的各俱乐部所采取的人力资源规划一般是由负责比赛指挥、人员调度、战术安排的体育管理部门经理(即一线队主教练)和俱乐部主席(即球队全部事务的总负责人)共同制定的。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负责比赛的、足球专业知识最强的一线队主教练对球队所需的球员最了解,因此他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最具科学性的;负责球员招募和转会具体操作的俱乐部主席代表着出资方的利益,在需要引进的球员名单中选择那些球队经济状况能够承受的球员,最终实施人力资源规划。
2.调查分析准备阶段。球队主教练应该首先明确俱乐部的战略目标;然后对球队现有球员的年龄、能力、发展潜力、伤病情况有一个较好的分析;最后对自由球员市场和转会市场进行一定的了解,为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需求分析预测做好充分的准备。
3.供给需求预测阶段。球队主教练应根据所搜集到的信息,对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进行预测。一般来说,这个过程一般由球队主教练采取主观经验判断,其主要判断的因素为球队现有球员的年龄、能力、发展潜力、伤病情况等,然后结合俱乐部战略,预测出俱乐部将来会需要在场上担任什么位置,什么样级别的球员,然后根据市场上球员的供给预测出可能引进的球员。
4.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球队主教练应该根据自己的人力资源供给需求预测,拟定俱乐部的人力资源规划。根据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所包括的内容,俱乐部人力资源规划中应包括需要引进的球员名单、球员生涯规划和青年球员培养计划。在实施足球俱乐部人力资源规划的时候,主教练的要求应当得到俱乐部主席的支持。俱乐部主席在确认了该规划的科学性以后,应给予教练足够的权力和经济资源来实现该规划。
综上所述,由于职业足球俱乐部在职能部门的设置上与企业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现代职业足球俱乐部完全具备了进行专业性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经济基础和管理条件。通过借鉴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理论和流程,足球俱乐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首先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分析联赛规则和转会市场人力资源现状,然后充分结合俱乐部在商业和竞技两方面的战略,并且协调俱乐部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需求分析,再根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制订人力资源规划,最后由球队主教练和俱乐部主席共同付诸实施。
在实践中,这样专业化和系统化的人力资源规划的应用仍然较少,因此,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实践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各俱乐部可以更多地借鉴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经验和理论,提高俱乐部管理质量,实现俱乐部战略,打造出更具影响力和更具竞技实力的足球俱乐部。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游茂林,纪惠芬,张华新,王斌.职业足球俱乐部管理机制的比较.体育学刊,2007,8
[3]俄国人捕捉英超兵工厂.长江商报,2006,9
[4]克里斯·哈钦斯.阿布拉莫维奇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
[5]赵曙明.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
企业战略规划分析范文4
一、企业战略管理渐进性特征的内涵
战略管理的渐进性是指在企业的整个战略过程中,各种战略活动进行的逐步、适宜、连贯。
美国著名的战略管理学者奎因教授在对全球范围内的20多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之后,在其著作《企业应付变化的战略》一书中得出如下结论:“一般来讲,战略是点滴凑集,逐步演变的……,真正的战略是在公司内部的一系列决策和一系列外部事件中逐步得到发展,使最高管理班子中的主要成员们有了对行动的新的共同的看法之后,才逐渐形成。”这一论段的实质是,在企业战略的实践活动中,决策层、企业内部要素、外部环境三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战略,作为负责战略的决策层,必须重视三个方面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可见,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仓促的战略规划不可能对各种存在时间差异的信息做出反应,确保战略与环境相适宜。决策层作为战略的中心,由于接受信息的滞后性及信息本身的不充分性,同样会使其战略决策表现出不断酝酿、不断修正的过程。所以,企业的战略活动也许不能清晰地划分为上述三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为了尽量对战略信息保持灵敏的反应,取得战略的主动权,在战略的规划阶段,要运用管理职能调动企业资源服务于可能的战略目标,也即边规划边实施。综上所述,无论信息客观的自然属性,还是决策层主观的管理行为,都充分说明了战略存在的客观规律性,即渐进性。
由于战略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因此,围绕一定的战略目标,决策层要调动一定的企业资源向有利于战略建设的方向配置。但是,如前所述,战略的客观规律性制约企业资源调动的方向与数量,在没有确认明晰、具体的战略目标之前,大量的企业资源不可能一次性地投入到新战略的实施。否则,资源的倾斜必然打破企业系统的有机平衡,挫伤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从资源调度的角度看,战略也体现出渐进性这一特征。
通过对战略过程的研究可以发现,战略渐进性的实质是,在企业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间实现平衡和适应。具体地说,企业的管理能力、技术能力、资金实力等内部资源都是有限的,各种要素资源合成的综合竞争能力也是有限的,对于企业环境中的各种战略机遇,战略决策层必须整合相应的企业资源,才有可能利用战略机遇,最终达到企业资源与战略机遇的最佳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战略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渐进性这一特征,可以说,战略的渐进性特征其外延涵盖了整个战略过程及其各方面。在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决策层的有关战略行为不可逆转地受到这个基本特征的制约,任何脱离企业能力的战略行为和急功近利的重大决策都会阻碍企业的健康成长。
渐进性特征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在制约表现在战略管理渗透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战略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战略管理更加注重在战略实施阶段的控制。从渐进性特征的角度,可以把战略定义为一种模式或计划,它将一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政策与活动,按照与企业实际符合的程序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总之,信息的利用和决策过程以及企业资源配置等方面都体现出企业战略管理的渐进性特征。下面论述影响这一特征的有关内容。
二、渐进性特征的制约因素
企业战略的渐进性规定了战略的推进需要经历企业资源的调度利用过程。企业处于社会的大环境中,同时,其本身又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系统。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企业战略的渐进过程又受到特定社会背景下各种因素的影响。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企业及其战略体现出逐步、适宜、连贯。具体地说,企业环境内部、外部的四个因素导致战略的渐进性。
其一,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由于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经济政策、法规制度的改变而使企业受到影响,甚至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事实上,决策层在其战略规划阶段,不可能对许多随机的政治环境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在战略的不断推进中,他们更多地是根据环境的需要不断修改、确认战略方案。企业环境的这种复杂性和多变性,促使决策者要在动态中把握战略的全过程。
其二,竞争对手之间的战略互动行为。在行业处于主导地位的战略群体中,单个企业的战略行为会引起其它企业针锋相对的反应。于是,在互有攻防的竞争较量中,战略规划必须对对手可能的战略做出适当的应付策略。这样,战略就呈现出了动态性。在以高速度、快节奏为特征的动态竞争条件下,战略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时间在先,更主要的在于分析、引诱、把握竞争对手的反应和改变需求或竞争规划的能力,以此逐渐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战略群体内部各个企业间相互制约的战略行为,导致企业的战略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处于绝对优势的战略成效,即使在远期内,战略效果也只能表现为有限的竞争优势。
其三,有限的企业能力。由于取得预期的战略成效需要调动企业内部的要素支持战略推进,因此,衡量企业各方面要素对于战略实施的优劣利弊显得尤为必要。显然,企业内部的各种要素相互制约又互有差异。在加工制造业,企业的竞争特长可能是规模经济;而对于新兴的高技术企业,它的竞争优势会表现为前瞻性原创技术的研究开发。对于企业可能的战略规划方案来说,新的战略可能会放弃原有的企业竞争能力,同时,企业有限的资源可能不足以支持新战略的实施,这样,为了满足战略方案的要求,企业必须逐步地培育新的竞争能力。总之,特定时期有限的企业能力使得企业的战略表现出渐进性。
其四,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的独特历史、业务流程模式、内部英雄故事、现存的组织—权力结构等构成了企业独立的文化。显然,战略管理与企业文化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在深层次上影响企业战略制订的思维模式,而战略的推进需要适宜的企业文化支持。要想取得预期的战略成效,在战略的酝酿过程中,必须对现存的企业文化进行深入的比较思考,明确企业文化对于可能的战略方案的阻力和益处,进而在战略与企业文化之间创造出适应性。
三、渐进性战略管理的几点注意事项
渐进性特征的实际意义在于,企业战略管理是在一系列有关渐进性特征限制因素作用下的行为过程。因此,作为战略中心的决策层必须遵循战略的渐进性,找到符合渐进性的战略措施及方法。具体地说,战略管理已经渗透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行为中,决策层的战略活动包括战略创新,需要经常对企业的现存业务进行评估,对外部信息保持灵敏的反应,进而对企业现在奉行的战略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战略机会保持清醒的认识。根据渐进性特征的内在要求,处于管理核心地位的战略管理可以从如下方面采取措施。
其一,构建有效的战略管理体系。战略管理体系,是指各种企业资源、管理要素在战略的行为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有机整体。有效的战略管理体系,一是可以防止战略过程中出现个人主观决策的风险,二是有利于形成以战略管理为中心的新型管理模式。战略管理体系的内部要素包括:信息网络、决策体系、企业流程、组织结构,这四个方面的有机复合,构成企业组织的管理格局。从整体上考察,战略管理体系的管理机制作用于战略的全过程,符合战略内在的渐进性要求,因此,决策层应充分注重战略管理体系的建设,实现对企业战略的科学管理。
其二,保持对战略的脉冲。战略对于日常管理行为的影响,主要是形成与战略相适应的组织气氛,这种组织气氛有利于实现决策层对战略有效的控制。于是,在整个战略过程中,需要围绕战略进行有步骤的、持续不断的各种活动,同时使各种战略信息在组织内部适当流动,如召开一系列的战略会议,调整组合企业要素等,最终形成有利于战略活动进行的企业综合能力。为了实现战略对组织系统的脉冲态势,决策层可以从企业局部的某一子系统着手,开展特定的活动,然后再把对子系统的行为拓宽到新的领域,进而调动整个组织的积极性,使得各级员工关注、理解组织的战略活动。
其三,识别战略机会。在动态竞争条件下,战略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能创造出本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否能对竞争对手的战略冲击作出相应的反击,以免陷于不能自拔的战略泥潭。为此,必须将企业的内部资源状态与外部的机会结合起来考虑,有的信息要求对战略目标进行必要的修改,有的信息缩短了战略的推进时间,有的信息可能是由竞争对手制造的干扰源,这就要求决策层既要主动地寻找、分析外部信息,改善组织系统内部的信息网络,又要谨慎地利用信息资源,保证战略信息的准确性、充分性。一个对战略机会把握准确的企业,往往能在竞争中抵御对手的冲击,实现企业稳步健康的发展。否则,战略的实施可能带来企业系统的大幅震荡,最终导致清算、破产。
其四,组织控制。企业各级部门的人员对战略核心思想的理解互有差异,他们会有根据地采用不同的行为,而各方面努力成果的组合决定了战略的效果,这样,强调战略的组织控制,成为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决策层进行组织控制的相关工作包括:在核准战略目标时,需要设置合理的差异范围,致力于战略环境气氛的建设;行使必要的权力,组建“战略军团”;将关键的下级部门纳入决策体系;进行阶段性的战略总结。在战略的组织控制中,尤其重要的一环是建设有利于战略推进的组织结构,结合战略的要求,合理选择各部门的人员,形成推动战略进行的强大组织力量。我国许多企业的战略失败都是由于战略决策和战略推进之间的脱节造成的,而造成这种脱节的根本原因在于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战略实施能力的下降。
[参考文献]
[1]奎因。企业应付变化的战略[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
[2]L·拜亚斯。战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企业战略规划分析范文5
关键词:战略思维;战略;战略规划;战略思想
战略思维对于企业高层的战略决策、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企业高层经理缺少战略思维,囿于细节而丢失战略观念,则组织发展可能会迷失方向,甚至导致管理失败、企业经营失败。战略思维概念虽然在一些文献中频繁出现,但经常被误用,如战略思维被错误地等同于战略规划、战略管理等。现有战略管理教学中战略思维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相关教材中很少涉及战略思维的内容。本文首先对战略思维概念进行辨析,对战略思维概念进行厘清,然后分别从个体层面和组织整体层面阐述战略思维内涵,最后提出训练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为了区分旨在产生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的战略思维,本文把战略思维限定在企业战略思维层面。
一、 战略思维概念辨析
1. 战略思维概念。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外部客观世界能动的并具有创造性的反映。战略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人脑运用各方面知识(包括战略诸要素)对涉及企业利益的问题进行全局性、整体筹划和指导的高级思维活动,是思维科学在企业经营和决策艺术领域的体现,也是进行企业战略谋划时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思维理念、思维活动的总和。在认识论意义上,战略思维意味着具有一种科学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方式,而且能够使一个人或者组织具有较高的觉悟,从而具有较高的工作水平和运行绩效。因而战略思维表现为一种较高的觉悟,是一种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日渐激烈,管理者更需要战略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有效进行战略思维是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企业战略决策者能否胜任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2. 战略思维与战略。有效的战略思维才会产生合适的战略,战略思维与战略二者构成母子、源流关系。一个企业可以在一定阶段内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战略,但不能保证该企业在不同的情景下,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均能制定并执行有效的战略。即阶段性战略的有效并不意味着企业拥有在不同情景下均能产生有效战略的能力。战略思维是在不同情景、不同阶段内制定出有效战略的能力根源。企业战略思维的有无、优劣将决定企业的视野、产业和商机的前瞻性、决策的严谨性和竞争力。相应地,战略思维研究不是研究战略是什么,而是研究战略制定者和执行者“如何想的”,以及“何以这般想”的问题。
3. 战略思维与战略规划。明茨博格对战略规划和战略思维进行了划分。他明确指出,战略规划不是战略思维,二者分别对应于战略形成的不同阶段。战略规划对应于分析,涉及现有战略的清楚表达、详细阐述、正式化及正规化,战略规划应该发生于战略思维之后。而战略思维强调整合,利用知觉和创造性来创造出一个有关公司整合的观点。格兰特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把战略思维定义为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高层经理可以超越日常管理过程以及各种危机性任务,从而获得一种关于组织及其环境的整体观念。heracleours把战略规划与战略思考关系类比为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的关系:战略规划类似于单环学习,战略思维类似于双环学习。单环学习涉及在现有假设下的思考,并基于固定的潜在行动集合采取行动。相比之下,双环学习挑战现有的假设,并发展新的、具有创新的解决方案,导致更可能多的行动可能。类似于单环学习与双环学习的关系,二者相互关联,在企业战略形成及作用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4. 战略思维与战略思想。战略思想是战略确立的指导思想,是对战略问题的理性的认识和理论上的把握,是由一系列思想内容构成的体系,既包括战略主体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又包括战略主体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出发点、目标,包括制定战略的基本原则,还包括制定和实施战略的科学方法等等。战略思想对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作用,是战略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实践应用中二者重叠度高,相对不易区分,经常互用。按照我国战略思想史专家钮先钟对战略思想的解读,战略思想通常包括三项内容:(1)战略理论;(2)战略准则;(3)对战略理论和战略准则的历史性或政治性研究。
可见,战略思维与战略思想是不同的概念。某种意义上说,战略思维是战略思想的根源,战略思想包含、体现了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增量式的、动态的,战略思想是静态的、存量式的。战略思想是战略思维的起点和基础,战略思维则是基于一定的战略思想进行的。广义的战略思维也是战略思想,因为二者都是以人脑为源头,都是人脑之活动结果。同时战略思想是战略思维活动的结果,是战略思维活动的总和。
二、 战略思维内涵分析
分析企业战略思维,要从两个层面入手:个体微观层面以及组织层面。组织层面的战略思维又可分为团队战略思维以及企业整体战略思维。企业战略思维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个体层面的战略思维对组织整体层面的战略思维具有决定性。在一些情况下,企业家的战略思维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整体的战略思维。另一方面,整体的战略思维不同于个体的战略思维,组织整体战略背后的战略思维,不是个体战略思维简单的累加,而是在组织背景下基于个体的战略性思维,经过复杂的社会构建而产生的不同于个体思维的战略思维。如战略权力学派认为,企业战略作为集体决策的最终产物,是各个部门讨价还价的结果。所以深入分析战略思维,既需要微观层面侧重于个人的研究视角,也需要宏观层面侧重于团队和组织的研究视角,即既要考察个体层面的战略思维,又要考察组织层面的战略思维。
1. 个体层面的战略思维。个体层面的战略思维内涵丰富,主要由以下三种内容构成:
(1)整体观和系统思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战略思维的大敌,战略思维应该是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甚至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从把组织看作是不相关的部件的集合体,到把组织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即整体观,是战略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观察者,思考者需要与每日操作性、程序性问题保持距离,并能看出相关议题、细节和事件背后的整体模式。正如彼得·圣吉所言,“我们必须超越个性和单独事件来观察。我们必须看透那些形成单个行动的基本结构”。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对企业战略思维者来说就是为一种跨越企业的系统性全局观、整体观。系统思维一个重要特征是将认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观察和思考,从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来认识客观对象,并重视系统内要素、结构及总体功能,同时包含着关联分析和比较分析的内涵。
(2)前瞻性思维。前瞻性思维又称为预见性思维,是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先于客观事物变化的、符合事物发展趋势的、具有超前性的思维。战略是对于未来大势的谋划,它指向于未来,着眼于未来,因此战略思维要有很强的前瞻性。孙子强调“先知”,孔子强调“远虑”。先知和远虑均强调战略思维的前瞻性。“明者远见于未荫,知者避危于无形”,也是强调在危机来临之前,对危机的萌芽与发展要有清醒的意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易于被侵蚀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战略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依赖于对所在行业或即将进入的产业前瞻性分析。
(3)创新性思维。战略关乎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与维护。产生新思想、新解决办法是战略的核心内容。创新思维是思维主体根据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新思想、新理论,制定新战略,并勇于破旧立新以解决问题的高级思维方法。创新性思维在思维领域或认识过程中所追求的是“独到”、“最佳”的境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经验,只唯实,在前人的认识基础上,有新见解、新发现和新的突破。创新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能够质疑现行概念和根深蒂固认知的思维。
2. 组织整体层面的战略思维。组织整体层面的战略思维反映了一个组织整体面对环境及其变化的认知,以及基于该认知对组织发展运筹与谋划的整体性思维活动。与个体战略思维一样,整体层面的战略思维体现出组织整体的意志和对策能力。企业整体层面的战略思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从本体论的视角,可把企业看作一个生命体,具有整体层面的战略思维。另一方面,企业是由个体共同构建的,企业整体中战略决策中占主导性的战略思维模式,或者基于组织个体战略思维所衍生出来的整体性战略思维,决定着组织的整体战略。从某种程度上说,组织整体层面战略思维水平代表了组织的“智商”,反映了组织、企业整体的“理性”与“智慧”。根据与个体思维关系,可以把组织整体层面的战略思维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个人主导型战略思维:组织整体层面的战略思维等同于个人的战略思维,二者高度统一;第二类是共同构建型思维:由不同的个体通过共同构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通过共同构建形成的;第三类是混乱型战略思维: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是“摸着石头过河”。从内容构成上,组织整体层面的战略思维主要表现为企业愿景,企业战略文化等。
(1)企业愿景。战略思维作为一种实践性智慧,具有明显意志和目的驱动性。组织强烈的目的和未来愿景可以为战略思维指导并提供所有行动的焦点,并能驱动战略思维。真正的愿景,按照彼得·圣吉的论述,是一个号召,而不只是一个好主意。彼得·圣吉所说的愿景,是存在人们头脑和心中,基于内在组织个体价值观,代表了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对他们具有重要目的和长远意义的东西,绝不是写在纸上或者标语化的东西。关于愿景对战略、战略思维的重要性,特列斯等认为,“愿景是起点,它激励和指导‘其他因素’”。由此可见,企业愿景内容丰富,包含企业整体深层次信念,未来的整体设想等,决不是仅仅写在纸上和那些标语化的东西。而这些根深蒂固于人脑中关于未来的定位,使命以及“如何行”、“如何做”、及达到什么标准的观念构架影响深远,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战略思维的方向和范围,因而企业愿景也是企业战略思维的一部分。
(2)企业战略文化。企业战略文化是那些对一个企业的战略思维、战略取向、战略意图等产生影响的深层次的文化因素,是企业长期战略实践中的积淀和思维定势。企业战略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现实战略的潜在意识和文化情结,具有观念形态、历史继承性、区域特征等属性。也是企业的战略思想、战略原则和战略决策中所沉积的传统、哲学思维和社会观念、理念等。如一些基业长青企业秉承一贯的战略宗旨,几乎不随环境改变而改变,坚持一贯的战略思维模式等。企业战略文化也表现为企业的一些制度安排,主导逻辑和主流决策模式等。
三、 企业战略思维训练与提高对策
企业战略思维的训练与提高应从微观个人层面入手和从企业整体入手。无论从哪个层面入手,战略思维的训练与提高都不是一夕一朝可以完成的,都需要战略思维主体的学习与感悟,并通过实践来不断提升。
1. 个体层面战略思维训练与提高对策。战略学习相对是比较容易事情,但作为基于一定哲学素养的智慧运用,战略思维能力的提高则需要思维方法的训练以及价值观的修正与培养。主体的学习、实践、感悟过程是训练战略思维、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如增强哲学素养,不仅要博学、笃行,还要深思。勤悟、善悟、勤修与顿悟结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战略思维训练的必然过程和必经阶段。以上大致是战略思维训练与提高的总体原则和基本思路。不同的个体可依据自己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来训练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深入实践,积累经验。实践是战略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战略思维正确性与否的标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离不开实践。只有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事关全局重大问题的规律性认识才能比较深刻、全面。实践中所包含的调查研究、试验以及当代战略管理中的脚本分析等活动,不仅能让战略决策者掌握全面的、动态的、大量丰富生动的实际材料,对现实情景的复杂和动荡有较深刻的认知和把握外,实践过程还能给战略思维者提供试错及学习机会。从而能让战略决策者能遵循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从综合到分析,再到综合的一般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不断提高对事物整体把握能力和预见能力,增强创造性。可见实践给战略决策者思维训练提供了舞台和机会。
(2)学习与研究战略理论。个人经验毕竟有限,大量的战略知识还是靠学习别人的间接经验。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战略理论的研读,一方面学习战略制定的基本思维方法、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还可以学习优秀战略思想家的思维模式、创新精神、系统思维等战略思维的重要构成要素。学习与研究战略理论过程,也是不断与之进行心灵对话,从中学习与再创造相结合的过程。特别
(4)个人主观世界的改造。战略思维作为思维主体的一种理性思维和全局思维活动,必然与思维主体的主观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战略决策者增强战略思维能力,除了要加强学习和实践,还要注意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要对企业伦理、企业道德、企业社会责任等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要有对他人的关心和对长期利益的追求,否则,战略思维表现形式就不是深谋远虑,而是处心积虑了。所以优秀的战略思维者不仅仅关心自己的智慧外在表现和利益,而是对社会和他人具有休戚与共的情怀。通过加强个人主观世界的改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战略制定者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意识,没有环境伦理意识,企业所制定出的战略可能缺乏合法性,进而在执行过程中很可能会损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短期内可能对企业有经济利益,但是长远来看,得不偿失。2. 组织整体层面战略思维训练与提高对策。由于组织整体层面的战略思维相对于个体战略思维具有社会建构性,涉及整体的社会互动,而这种社会互动总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进行的,因而组织整体层面的战略思维训练和提高,离不开组织制度的安排与组织引导。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与组织引导,有利于凸显某种类型的战略思维,促进某类战略思维“共振”,并形成战略思维的交融、借鉴、学习。从长期来看,合理的制度设计,会体现战略思维的“加法”,而不是“减法”,能避免由单个人或单个团体主导战略思维所带来的独断和狭隘以及集体盲思(groupthink)。因而整体层面的战略思维训练与提高,主要借助于制度层面。这里主要给出几种提高组织整体层面战略思维的对策。
(1)鼓励高层团队的战略对话。创造条件,安排时间让高层经理就战略问题参与对话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让高层经理团队一起学会如何探讨复杂性问题,如何处理矛盾、冲突性问题,从而提高整体的战略思维水平。建设性集体战略对话可以发挥出不同理解之间的协同作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方面战略对话能够超越个人所能对事物把握的限度,使组织成员对组织面临的复杂性问题理解得更深入、更清晰、更有创造性。这种接触可逼迫高层经理形成并要清楚说出他们自己观点和观念,以便能够传达给其他人;另一方面,这样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不仅能让对话者完善自己的观念,而且能够从其他人那里学习。在此过程中,持续的沟通使得对关键信息和偏好能够被更深入解读,并能用来更有创意地建构,即互动引致了社会发现。
(2)创造条件,充分吸纳员工个体的创造性和灵感。现代管理实践表明,很多创新性灵感或者创意并非来自高层,而是来自中层管理者或者基层员工。管理学家伯格曼在对intel公司创新与变革多年跟踪研究中发现,intel公司的一些创意,甚至关乎企业生存的重要创新很多是由中层和基层员工发现,高层认可并确认创新方向并提供支持。近年来,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也证明这一点。组织可以充分吸纳员工个体的创造性和灵感,从而可在内部挖掘出一个潜在的宝藏,提高组织战略思维能力。这要求企业要创造条件,设立正式或非正式组织,承接来自不同部门建议与意见,并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鼓励、激发、引导组织公民行为。这样有利于员工个体在战略思维层面有所作为。
(3)完善组织制度,增强企业的敏感度。提高组织层面战略思维水平,企业要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行业信息搜集、分析工作,提高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并保持对包括行业发展的趋势、顾客的需求情况、商机等重要问题的持续关注。这里所说的制度,除明确的规章制度外,还包括文化等软制度因素。开放的、鼓励参与的企业文化,以及事业导向型的企业文化,能显著增强员工的参与度和对重要信息的敏感度,有利于提高企业战略思维能力。
(4)加强集体学习,并适当借用“外脑”。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具有增加企业知识的功能,还有改变企业内在思维方式的功能。加强集体学习,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时候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集体学习可以促进双环学习,使企业反思企业的价值观、使命等更基本、重要性问题,有利于增强战略思维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组织智商水平。行业协会、咨询公司、理论研究工作者等专家型人才或机构,作为企业外部的知识源,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弥补企业内部信息及知识不足的困境。企业的社会资本、外部知识网络等都可能蕴含有利于企业制定有效战略的信息和知识。如果能适当借用这些外脑,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企业的开发性,提高组织智商,防范企业制定战略过程中出现过于不切实际或者过分保守等极端性倾向。
四、 结语
作为一种对策性思维,战略思维是以情景依赖为前提,有很强的务实性,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思维智慧。从某种程度上说,战略思维要求排除一切“在先”的解决问题的“普遍原则”,寻求与特殊性紧密相关的特殊解决方案。否则战略思维是照搬照抄现成的解决办法。从个体层面上看,战略思维是个体在对情景认知基础上,基于一定的哲学素养的个人内在智慧的运用和外在表现,体现个体的意志和目的。虽然战略思维由内在智慧决定,受内在智慧影响,但战略思维的训练和提高并不排除学习的作用。通过学习及实践,个体可以训练和提升战略思维能力。从组织整体层面上看,组织整体的战略思维则是基于个体战略思维衍生出的整体性思维和智慧。通过战略对话、利用个体的创造性及灵感等制度性的安排,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层面的战略思维。
企业战略规划分析范文6
关键词:战略落地;运营管理;融合机制;资源配置;激励保障
随着企业对战略的逐步重视,诞生了许多战略分析和管理的工具,再加上专业咨询公司的帮助,战略的制定并不是很难,但如何让高高在上的战略落地,则是企业面临的真正难题。如果说战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理想,那么战略落地就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搭建的一座桥梁。在搭建桥梁时,不仅需要建造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更需要建造过程的实施和管理。如何使企业战略落地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关键是战略的有效“执行”。战略执行以行动为导向,是战略管理中最复杂、最耗时、最艰巨的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职能领域,因而它是企业竞争的又一个起跑线,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关于战略管理,业界已经有很多研究,不少专家及企业高层管理者往往更多地关注于战略的制定、战略领导力的培育,战略执行则容易被忽视、消融在日常运营工作中。据统计约有70%的企业不是因为糟糕的战略而失败,而是因为糟糕的战略执行而失败。
优秀的战略固然主要,但不折不扣的战略执行力则是战略落地、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下面着重谈谈战略执行的核心内容。
一、战略执行首先应深入到员工
员工是企业战略的执行者,如果不从思想上清楚地认识、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甚至对其产生抵触,战略就不可能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战略落地也就很难成功。因此,如何让员工理解战略、让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都能跟着战略“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公司CEO还是中层管理者,或是基层员工,他们都对战略制定及战略执行有着重要作用。从经历了多次成功转型的百年“老字号”企业诺基亚及IBM等公司的发展历程分析可知,其管理者不仅积极参与战略的制定,还积极将战略宣贯和战略执行作为自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将战略分解到每一层员工的工作中,使战略和每位员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大家都关注战略,更重视战略执行的结果。在这些企业中,员工已将战略执行视为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正是这样全面、系统的渗透,才为战略的高效执行和成功实施夯实了基础,成就了举世闻名的伟大企业。
二、战略执行强调战略与运营管理高度融合机制的建立
战略落地与运营管理过程密不可分,在战略与运营的闭环管理机制中,从市场洞察、战略制定与更新、战略分解,到年度预算、资源配置、过程监督,客户成果交付、价值评估、绩效考评与激励等,必须做到环环相扣,才能实现战略从宏观到具体,步步深化,才能实现从战略到运营的一脉相承,可见机制建设至关重要,重点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1.建立基于市场洞察的战略规划管理机制。市场洞察是战略规划的有效输入,通过敏锐的市场洞察有助于理解市场发展趋势、把握客户和竞争对手的动态,在市场变化中了解客户需求,快速发现市场机会,为战略规划、业务设计和战略执行提供支撑,从而保障战略与市场的高度契合,极大地增强战略的可执行性。
2.建立基于市场—战略绩效主线运行的资源配置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是战略目标落地的关键,实现与战略和市场相适应的资源配置,要求对资源进行高效的规划、匹配及使用。现在不少企业的资源配置方式多以依靠行政指令为主,缺乏以战略和市场为依据的资源配置管理机制,往往疲于“应急”,因而很难围绕一个主线形成资源合力,非常不利于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资源配置管理,需要根据业务需求确定组织机构和组织定位、职能分工及职责划分,梳理、明晰授权体系,并制定组织运作规则,固化从业务计划到资源配置的流程和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进而实现市场—战略绩效主线牵引下的组织、人力、资金等资源高效配置。
3.资源配置实施的管理原则及方法。为保障资源科学配置,需坚持责权对等、效率优先的基本原则,资源规划要做到统筹规划、分层负责、权责匹配;资源获取要做到整体运筹、分层实施、奖罚分明;资源配置要做到聚焦重点、动态优化、盘活资源,以调动不同层级组织高效获取及利用资源的积极性。
资源配置应首先在战略规划阶段明确资源需求及资源配置策略;其次,资源配置的关键在于根据市场洞察进行业务规划,确定组织能力要求,分析资源需求,制定资源获取策略和计划,进而与战略目标进行匹配;第三,资源配置过程中非常看重沟通在其中的作用,沟通不仅仅是发出一些邮件或者召开几次会议,而应积极参与到与董事会和各级组织上下的交流和沟通中,并向他们介绍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需要如何去实施,并指出在实施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预期取得的成效。如果能得到董事会和各层组织的理解和支持,无疑对企业战略落地来说将是非常重要的。
4.建立信息跟踪与战略执行回顾会议监督、改进机制。资源配置后,为检验资源使用效率和战略执行状况,尚需对资源配置及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过程跟踪、评审与考核。因为没有正确的信息就无法做出科学的决策,因而必须建立一套系统的信息收集、管理机制,打通公司信息收集渠道,定期收集好运营信息。运营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往往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同时对信息去伪存真的筛选、分析也非常重要,借助先进的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一定会带来超出预期的效果。
建立年度、季度等定期的战略执行回顾会议机制,通过BSC等管理工具,将运营结果与设定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进行对照分析,并做出及时、客观的战略执行评价,是公司战略执行过程中有效的督管方式,更利于公司及时纠偏、持续改进,保障战略顺利落地。
5.战略执行的重要驱动和保障——基于绩效的价值分配、激励机制。在市场——战略绩效主线牵引下,建立以业务单位为前台以职能专业服务为后台的组织运作体系,形成前台对后台的考核机制,将有效驱动组织运营效率提升,确保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因而建立基于绩效的价值分配机制也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需求,形成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能力提升方案;制定基于能力提升的员工成长机制;根据不同业务特性及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年度绩效激励方案,针对不同层级的员工建立完善长短期的激励体系,形成价值共建、价值共享的良性激励机制,确保核心团队的稳定和执行力,为企业稳健、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