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情况汇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学习情况汇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学习情况汇报

初中生学习情况汇报范文1

一、当前我县控辍保学工作情况

1、近两年我县初中在校生情况

近两个学年,我县初中在校情况如下表:

2003—2004学年2004—2005学年

学年初学年末流失率学年初学年末流失率

一年级11068108362.1%888487101.96%

二年级13055121367.04%1053898166.85%

三年级13275121748.29%11667107308.03%

合计37398351466.02%31089292565.9%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近两年我县初中生巩固率呈上升趋势,但和省普九“初中生巩固率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

2、我县流失学生下特点

我县流失学生有以下特点:一是地区分布不均衡。流失学生较高的乡镇集中潮洛窝、石臼窝、林西大丁学区地区,学生年流失率在15%以上,而玉田镇、林头屯、亮甲店等乡镇学生流失很少,在3%以内,基本达到了省“普九”要求。二是随年级增长,学生的流失人数也呈递增趋势。三是流失学生绝大多数厌学情绪严重,有的是成绩太差,学习困难,也有相当部分中等学生,因为偏科,心理压力较大,从而中途退学。

3、控辍保学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几个学年,教育局一直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从县局到学校到教师层层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一是纳入目标考核。把各初中学校的巩固率做为对各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凡巩固率达不到县局要求的,不得评为教育教学优秀单位,各学校也将学生的巩固率纳入教师班级量化,直接和教师个人利益挂钩;二是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先后在教育系统开展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论文评选和素质教育案例的征集活动,部分学校采取学生评价教师的做法,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对教师业绩考核的一部分,和教师切身利益挂钩;三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努力研究和探索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四是建立学困生档案。要求各学校要关心厚爱学困生,建立学困生跟踪档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充挖掘用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在校学习的自信心;五是扶贫控辍。用好上级划拨的扶贫款资助了7000多在校中小学生,基本实现了对贫困小学生的“两免”,(免杂费、课本费),对初中贫困生实现“两免一补”保证全县没有因家庭经济原因而辍学的学生。

二、学生流失原因分析

造成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复杂多样,是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素质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可归结为以下三方面原因:

1、社会原因:首先,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部分家长看到一些个体户,虽然没有文凭,甚至有些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却能赚大钱。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使学生和家长认为反正上大学也找不到工作,不如不上学。落后的观念,缺浅的眼光形成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使得一些家长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使部分学生丧失了求学的热情。

其次,在我县教育执法没有落到实处,控辍保学工作主要由学校去做,当多次家访无效,学校无能为力时,没有更有力的措施来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力和义务,对于学生中途辍学,不能按《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的要求,对辍学学生的监护人进行处罚。像我县流失比较严重的潮洛窝、窝洛沽等乡镇,学生流失受当地服装厂影响较大,以石臼窝高庄子为例,仅该村就有大小服装厂近20家,需要大量工人,许多学生都流向附近的服装厂。一些用工单位招工时比较随意,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已经初中毕业,只要有人介绍,就招收。例如,我们到潮洛窝同庆服装厂准备和潮洛窝中学一名叫单飞飞的流失生了解情况,该厂以没有此人为借口,根本不予接待,我们只得无功而返。所以单凭教育系统的一己之力,很难做好此项工作。

2、家庭原因

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24名流失学生家庭,通过和流失学生家长接触,我们感觉到,绝大多数学生家长都愿意孩子继续上学,也有个别家长或监护人因自身素质的问题,把不送孩子上学看成是自己的家事,别人无权干涉,对学校、教师的劝返工作抵触甚至无理刁难。分析学生流失的家庭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现在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条件都较好,普遍存在对孩子的溺爱,所以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产生厌学情绪时,家长多不做耐心的思想工作,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对子女放任自流。例如我县散水头镇和林西大丁学区的许多流失学生闲散在家,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极为不利。

3、教育内部原因

近几年我县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最终辍学。主要表现在:

一是我县现行的考试制度有很大弊端。不可否认,我县实行多年的抽考制度,对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调动各级工作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逐渐显示出来。面对抽考,教师承担着工作和教学成绩的双重压力,为取得好成绩,教师的压力又转加到学生身上。部分教师为追求教学成绩,对后进生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往往会有简单粗暴的做法,从而使学生厌学情绪愈加强烈,辍学也就成其必然的选择。

二是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为提高教学成绩,一些学校急功近利,推行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在考试复习上,搞题海战术,甚至违反县局规定,利用节假日补课。有的学校学校干脆取消了学校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时间,单一枯燥的学习生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工作方法不当。有的学校还根据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全榜,存在着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座位,个别教师歧视学生,对差生爱心不足,恨心有余,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帮助,体罚、变相体罚现象时有发生,大大挫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这些都加剧了学生的辍学。教师在对待学生辍学的问题上,往往是发现学生辍学再去做工作,没有提前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造成工作的被动。

三、相关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县初中生流失的现状,提如下建议:

1、大力宣传,营造依法控辍的社会氛围。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河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的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努力营造依法治教的社会舆论氛围。

2、强化政府行为,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教育执法的轨道。义务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基础的,必须有政府的支持。建议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各用工单位必须招收具备初中毕业以上学历的学生。适时组织教育、工商、公安等职能部门对各用工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对未能让被监护人接受义务教育的监护人实行必要的教育、劝说乃至惩罚等措施,使其履行好监护责任。

3、健全控辍保学责任制度,实行“三层两线”承包责任制。即:县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村委会与村民;教育局与学校、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层层鉴定责任状,强化乡镇政府控辍保学力度。建议县政府把乡镇政府的控辍保学工作纳入以乡镇政府的目标目标考核之中,乡镇政府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定期召开村委会会议,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列入对村委会的考核内容。

4、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形成合力。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座谈会、开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社会形势教育,提高家长素质,掌握科学的教育孩子方法。让家长了解当今社会用人既讲学历,又不唯学历,要想将来真正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出路和岗位,必须要有实际能力,具有较高的素质。而这些,必须靠学生时期扎实的基础知识换取,学生只有对今天的学习充满热情,才能对明天的社会充满信心。

5、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努力在初中学校营造适合素质教育发展的宽松环境。学校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明确办学方向和育人目标。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固然重要,但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科学安排课时,合理设置课程,学校要确保学生的休息娱乐时间。各科教学要严格执行新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

6、完善学籍管理,杜绝弄虚作假现象,有效遏制学生辍学。学籍管理中学校弄虚作假,县局摸不清底数是控辍保学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2004—2005学年,县局将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从源头杜绝各种违规现象,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主要措施有一是把小学六年级毕业生人数和七年级建籍人数相联系,有效控制小学至初中这一阶段学生的流失。二是从2005—2006学年开始,七年级建籍开始实行电子摄像,防止学校想方设法不给学生建籍等弄虚作假行为。三是继续实行流失生月报制度。各学校要如实汇报各年级每月学生的流失情况,县局根据各学校上报情况,不提前通知直接不定期深入到学校,通过深入课堂数人数、和学生座谈、查看学校相关资料等方式检查核对各学校在校生情况。

初中生学习情况汇报范文2

一、认真贯彻上级精神,确保免税、直补等工作落到实处

为做好今年粮食直补工作,我镇组织人员对各村农户数、农民数、土地面积、种粮面积等进行核对,并进行三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公开、公正、公平。全镇共有粮食播种面积27531亩,共计发放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资金1018683元,每亩补助37元。同时,积极争取资金对购买大型农业机械的农户进行补贴。此项补贴由市农机站负责协调在购机处直接抵扣。

二、切实兑现“两免一补”政策,保证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我镇各中小学校在坚决执行“一费制”的同时,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确保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今年以来,全镇6780名中小学生得到“两免”,其中初中生2538人,小学生4242人。全镇547名住校生实行了“一补”,每生补助30元,共计164100元。同时,坚决执行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等上级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彻底杜绝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等现象。

三、严格议事制度,实施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

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和《省财政厅关于2010年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严格组织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遵照议事程序开展筹资筹劳。全镇共有14个村实施一事一议项目,涉及项目总投资达4533000元,村民筹资筹劳资金达2432830元,财政计划奖补资金973132元,社会计划捐款资金200000元,其他计划资金927038元。严格按程序层层审批,取得较好效果。

严格实施村集体会计委托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凡不合理开支一律不准入帐,确保了村级财务支出的合理性。

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提升群众饮水安全和饮水质量

今年来,我镇把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工作来抓,精心组织,依法依规做好项目申报,得到了上级的认可,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全镇投资258.9万元,依托镇自来水厂,做到科学寻找清洁水源,合理规划管线,着力解决5个村5312人的群众安全饮水问题。

五、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工作,提高农民致富本领。

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搞好劳务输出和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致富本领。我镇成立了“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依托综合高中和企业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全镇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工作。在各村设立一名村级劳动力转移联络员。在常年用工量达50人以上的企业设立一名企业用工信息员。形成以市工业学校、文技校、综合高中、企业为载体的培训体系。在织造有限公司、制衣公司等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并安置就业。今年来,全镇共有劳动力2.63万人,转移劳动力452人,经过培训人员604人,享受政府补贴452人。

六、积极实施帮扶政策,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初中生学习情况汇报范文3

关于“两免一补”工作情况的

汇报

(2006年4月18日)

AAA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05年全县人口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县级财政收入万元,财政支出万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万元。全县共有中小学所,其中高中所,初中所,小学及教学点所;全县共有在校生人,其中高中人,初中人,小学人。

AAA县委、县政府一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于2002年1月份将全县教师工资划归县级管理,保证了教师工资及时足额统一发放;实现了包括校长教师管理在内的县级教育人事统一管理;积极支持项目学校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项目学校,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于2003年顺利通过省“普九”复检验收。

为切实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工作,保证贫困生接受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按照国家、省、市文件精神,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贫困生资助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带着感情、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地把“两免一补”这一惠及千万贫困生及其家庭的“阳光工程”做实做好。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实行“两免一补”是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实施“以德治国”关爱“三农”的政策体现,是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保证贫困学生入学的惠农、惠民良策,作为县级基层单位,我们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政策,确保将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实到每家农户、每个贫困生身上,把实事做好、好事做实。

首先,县政府成立了由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任组长,教育、财政、纪检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贫困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两免一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领导小组在教育文化体育局设立办公室,由局长任主任,财务、普教、纪检等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确定学校受资助名额和具体资助形式、保证专项资金及时支付、建立贫困生档案库,组织有关学校进行申报工作等。学校在校长领导下,由专人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并成立由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贫困生的申请和初审,研究拟定受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形式。

第二,加强政策宣传和人员培训。我们及时地将国家的有关政策通过电视、学校公开栏、各种会议等方式进行公开宣传,使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能够清楚的了解这项国家的惠民政策,自觉地把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教文体局多次组织学校校长及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两免一补”有关文件,切实掌握贫困生界定、审批、资金发放等方面的政策规定,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要领,力求完成任务及时,执行政策不走样。

第三,实行部门联动、抓好资金落实。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县级财力相当有限,但是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强化资金管理,根据《河北省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暂行管理办法》要求在县核算中心设立了专户,所有国家和省的贫困生资助资金均及时划拨专户,严格财务支出手续,确保资金使用效益;2005-2006学年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对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最后,我们建立和完善了“两免一补”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由纪检部门牵头,每年组织全面检查,对学校落实情况情况进行督查,对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跟踪访查,将检查结果作为学校评估、校长评议的重要依据。

二、坚持原则、严格标准,科学界定、细致操作,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工作态度,坦诚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两免一补”工作的稳步实施。

“两免一补”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受到社会各方的强烈关注,稍不注意就会有失公允,引起广泛争议,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甚至形成不稳定因素。我们明确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在工作中做到坚持原则、从严要求,以规范、公平的形象争取学生、家庭、社会的认可。

第一,严格掌握标准,科学界定贫困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河北省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暂行管理办法》和河北省《关于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规定进行操作,科学合理地确定资助对象。2004年秋上级制定界定贫困生标准为家庭年均纯收入不超过1500元,2005年起,界定标准定为年人均纯收入不超过元,在此基础上优先照顾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单亲贫困家庭子女、孤儿、低保特困家庭子女、天灾人祸家庭子女等。按照以上标准,我们每学期开学初都协同财政部门并要求学校、教师对学生家庭进行多方调查,确实掌握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力争做到符合条件的全力纳入资助范围,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资助。

第二、严格审批手续,做到有据可查。在审批过程中,首先由贫困学生的监护人或学生本人填写申请资料进行申报,同时由学生所在村委会提供经济状况证明,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学生的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后,将贫困生资助名单和资助形式进行公示,公示一周无异议后,学校将受资助名单、资助形式和评审公示情况上报县资助小组审核确定,县资助小组再经过复核和抽查后再最后确定资助名单和资助形式。通过几个反复的过程,保证了资助工作的公正与合理。

第三、在严格与灵活中取得平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是动态的,贫困生的概念也是动态的,只有及时了解掌握才能保证科学合理,必须以公正之心对待贫困生的调整才能保证政策的落实。2005年春季贫困生界定标准增加了“财政供养人员子女不得享受资助”的限制,在前一季中符合条件的部分家庭子女就不能继续资助,尽管学生及家长有意见,尽管这些家庭中有的由于各种原因经济状况甚至不如普通农民家庭,尽管他们可能与我们的相关人员有各种关系,我们都通过严格细致的工作将其一一置于资助范围之外。与之相反,2005年春界定工作将近结束之时,我们通过群众了解到张会亭乡某村有一个学生不属资助对象,但就在之前不久其父刚因车祸去世,家庭陷入窘境,为确保学生就学,局党委决定特事特办,抓紧时间将其纳入资助范围。严格与灵活是相对的,要在其间取得一个平衡,而这个平衡的支点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了这个支点,我们的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三、着眼未来、立规建档,强化管理,勤于督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为实现全免费义务教育打好基础。

“两免一补”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同时又是一项长期工作,它将贯穿于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杂费以及将来实现全免费义务教育的过程之中,因此必须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度,着眼未来,细致工作,为实现全免费义务教育后的教育管理、贫困生救助打好基础。

在免费教科书管理方面,认真做好免费教科书的选购、验收和发放工作,确保选购的教科书均为国家规定必修科目,同一年级教科书种类和版型一致,对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不再收取免费教科书以外的其它教材、教辅资料等费用,全县统一订购的作业本从学校收费中结算,无偿提供给贫困学生;及时组织学校对新华书店送到的免费教科书进行验收并按规定程序填写结算凭证,免费教科书在发放给贫困生前,按要求在教科书的扉页上统一加盖“本书由国家免费提供”的印章。在杂费资金管理方面,2004年秋季和2005年春由于资金下达较晚,对贫困生杂费实行了先收后退的方法,2005年秋季以后,对确定的贫困生在一费制收费时直接免除;省级补助的免杂费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学校公用经费,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的生活费原则上由学校集中掌握,财政部门保证及时划拨专户,并实行报帐制,在支出过程中严把票据关和审核关,不符合规定用途和手续的不予报帐,经常核对帐目,做到专款专用。

在档案资料管理方面,我们健全档案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对相关人员要求政策掌握熟练,信息管理系统操作得心应手,做到文本档案和电子档案真实、齐全、规范。

在强化监督检查方面,我们更是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的重要手段,每学期都定期组织全面检查,经常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2005年春季的检查中,发现一个乡镇的个别学校在清退2004年秋季两免资金时,向贫困生每人收取了1元的审批表款,其实当时学生并未提出异议,该款项也确实全部用于贫困生资助活动,但是我们还是要求学校立即进行清退,并在全县予以通报;2005年秋季的检查历时二十余天,检查更为细致,所到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采取座谈或问卷的方式对资金发放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对检查结果进行了认真总结,对个别学校受村民影响对两免额度实行平均的做法进行了通报批评,并要求全系统以此为鉴,坚决杜绝该类事件发生。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我县“两免一补”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工作局面顺利打开、稳步推进;各项政策深入人心,一大批贫困学生得到资助:2004年秋季中央、省下达我县贫困生资助资金万元,小学免书费人,免杂费人,初中免书费人,免杂费人,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人,由于资金下达较晚,此项工作至学期末完成,实际资助贫困生人,其中小学人,初中人,资助金额为万元。2005年春秋两季受资助人数均为小学人,初中人,全年按照小学生均书费元、生均杂费元,初中生均书费、杂费元的标准共免除贫困生书费万元,杂费万元。2006年春季按上述标准免除贫困生收费小学人,初中人。同时年秋季和年春季各资助贫困寄宿生人。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也从2004年的下降到左右,使广大农民真真正正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无不对党和政府的关怀心存感激,对“两免一补”这项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拍手称快。同时我们的干部队伍也得到了锻炼,执行政策的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由于这项工作属于新生事物,在工作中也遇到一系列问题,必须认真研究,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一是贫困生界定难度较大。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贫困生是实行“两免一补”工作的前提,也是这项工作的难题。由于学生家庭收入的不透明性,学校乃至基层村(居)民自治组织难以准确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以人均年收入来确定贫困生很难操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般是先确定因天灾人祸致贫、孤儿、低保家庭等重度贫困生作为优先救助对象,但是此类学生在贫困生中只占少数,大部分则是中度贫困生,贫困程度不好掌握,虽然不断加强调查研究,严格审批手续,仍然难以完全避免争议,一些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出现了攀比现象,有些学生不愿意缴纳合理的书费和杂费,特别是在学年初贫困生需要重新审定的时候,界定贫困生与学校收费工作密不可分,为尽早完成工作,保证学校运转,部分学校对贫困生的书费和杂费采取了收费先收后退的办法,虽然在清退过程中慎而又慎,但毕竟不能完全符合政策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严格要求,另一方面采取提前下达资助计划等办法将界定工作时限前移,争取在新的学期完全避免先收后退现象。

二是必须加大财政投入,保证学校正常运转。按目前“两免一补”的杂费补助标准,小学生每年元,初中生每年元,支付免费作业本费后用于补充学校公用经费的资金为小学每生每年元,初中每生每年元,而据我们初步测算如果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应在小学每生每年元,初中每生每年元,目前的学校收费及补助经费只能保证学校的低水平运转,教师培训等资金微乎其微,县级财政受财力限制,无力补助更多公用经费,2006年经过努力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按小学每生每年元,初中每生每年元列入预算,即使这样,到2007年实行全免杂费以后,我县的农村中小学学校公用经费仍将有缺口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没有能力全部负担贫困生教辅资料费用,为保证正常的教学需要,采取了学校统一推荐、学生自愿购买的方式,如果由学校全部负担这些费用,将会严重危及学校运转乃至生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学校正常运转是“两免一补”深入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初中生学习情况汇报范文4

今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市执法检查组,到我市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这是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大力关心与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对*副主任及检查组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及衷心的感谢!

*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开始施行;20*年9月1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开始执行。《义务教育法》施行以来,在*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市委、市政府坚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市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义务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

1、思想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法》颁布二十一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实施,在*年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2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关于深入开展“教育推进年”活动的决定》,教育工作得到了强力推进。20*年5月又实现了“双高普九”工作目标,特别是新修订《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后,我市在做好新法律宣传普及基础上,注重提高依法治教水平,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投入,优化资源,规范管理,我市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2、优化资源配置。一是调整布局和优化教育资源。从20*至20*年,我市进行了六轮农村中小学的撤并工作,共撤并132所小学、3所中学,优化了农村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二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20*—20*年三年我市共投入2100万元建设信息技术,共购置电脑7790台,建设网络教室113间,配备远程教育接收及播放设备345套。

3、实施素质教育。一是深化教育改革。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实施“名师工程”为载体,深化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素质。从2003年开始,全市所有初中、小学起始年级全部进入“课改”阶段。二是加强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20*年我市按教职工年工资总额的1.5%共计拨付161万元用于安排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等,同时鼓励教师通过自考、函授、电大、网络大学等途径,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素养。目前,全市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100%和99.8%。在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方面,我市正逐步培养一支精于教学、长于管理、富有领导才能和开拓精神的校长队伍。三是加强德育工作,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本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载体新颖丰富、重点工作突出、育人导向鲜明、法制宣传到位、‘三位一体’家教举措得力”等六大突出亮点,青少年暑期工作更是连续十年被评为*市暑期工作红旗县(市)。

4、完善保障机制。一是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外来农民工子女100%安排入学,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安排6800多名农民工子女在我市中小学就读。二是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协调社区、村委会参与留守学生教育。三是建立家庭贫困学生帮扶制度。我市已兑现关于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实施“两免一补”的要求,没有一个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从20*年秋季到20*年春季,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免杂费的贫困生有3225人次,免除金额80.4万元;免书本费的贫困生有2469人次,免除金额23.64万元;享受生活补助费的贫困寄宿生有666人次,补助金额26.57万元。

5、加大财政投入。一是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实现了“三个增长”。20*年财政对教育拨款24502万元,比20*年的2*73万元增长了17.95%;20*年财政经常性收入51434万元,比20*年的43836万元增长了17.33%;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比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多了0.62百分点。20*年中学生均教育经费2336.22元,比20*年的1845.75元增加了490.47元;20*年小学生均教育经费2613.54元与20*年的1998.84元相比增加了614.7元。20*年中学生均公用经费396.95元,比20*年的281.53元相比增加了115.42元;20*年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425.59元,比20*年的2*.33元增加了220.26元。二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市和省财政按4:6的比例分担免除学杂费资金全部到位。从20*年春季开始,我市积极落实省政府的惠民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20*年免除68223名农村学生杂费共计1463万元,20*年免除673*名农村学生杂费共计1352万元。三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切实提高。

20*年农村初中每生每年公用经费120元,小学每生每年公用经费40元。20*年农村初中每生每年公用经费120元,小学每生每年公用经费50元,比20*年提高了10元。20*年农村初中每生每年公用经费122元,农村小学每生每年公用经费52元,比20*年各提高了2元。四是落实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建立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意见》,成立危改领导小组,设立危房改造资金专户,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进行专户管理。20*年起我市的d级危房改造项目有22个,拆除危房面积18290平方米,计划新建校舍面积47841平方米,目前已投入1396.2万元,新建校舍面积22447平方米。目前市政府正制定出台《关于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的实施意见》,以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确保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不减少,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五是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收归市财政,做到统一、按时、足额发放。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由市财政统一发放,按照中央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标准,以及省统一规定的职务津贴和岗位补贴标准,纳入市财政预算,通过银行按时足额直接拨到银行开设的教职工个人的工资账户中。

二、当前义务教育工作主要问题

我市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的要求以及与兄弟县(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乡教育发展还不够平衡

农村还存在相当数量的薄弱校,城区的优质资源也十分有限,一部分农村学生涌入城区学校借读,造成城区学校难以承受,农村学校也因此造成生源锐减,教师编制和办学经费减少。

二是教育经费投入难以适应教育发展需要

学校公用经费仍然有限,不能满足学校的实际需要。校舍设备维修费、设备购置费等安排不足,校舍、课桌椅等破损无法得到及时修缮,图书、教学仪器、信息技术设备等无法得到及时添置。

三是教师队伍配置调整有待优化

农村教师的编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农村规模小的学校按生师比例配置教师,难以开足学科;学科结构也不够合理,特别是中学的体、音、美、史、地等学科师资紧缺,小学的英语、信息技术教师更是紧张,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同时,近两年的城区学校向农村招考教师也造成农村有限的骨干教师的流失,加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此外农村教师待遇低班主任津贴少,代课教师工资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学生教育环境有待改善

学校周围仍然存在各种营业性的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场所。留守儿童和外来农民工子女家庭监管缺位,一大部分孩子由于缺乏约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气。这些儿童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单靠学校教育显得过于单薄。农村初中生因对学习失去兴趣跟随父母到工厂打工、外出经商和出国等成为流生的主要原因,使义务教育巩固学额形势依然严峻。

三、下一阶段工作措施

《义务教育法》是新形势下我市加快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法律武器,我们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提高对义务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努力提高义务教育统筹和实施水平。下一阶段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均衡发展

1、尽快落实农村特别薄弱的学校建设。加快对诸如农业中学、首祉中心校等学校的建设,改变这些薄弱校年复一年、变化不大的学校面貌。同时注重加快初中布局调整步伐,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

2、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城区教师招考结合布局调整进行,招考方法从城乡均衡的角度予以改革,确保农村学校骨干教师不因招考而流失。积极实施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和骨干教师帮扶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学水平。同时根据农村中小学规定课程和教育教学任务的需要,结合在校生数和班额情况配备教师,少于100人的农村学校按班师比1:1.5配备教师,以保证学校正常教师活动的开展。

(二)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1、建立健全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尽快落实*市规定的关于在2008年前中学生均公用经费小学达到100元以上,初中达到250元以上,以及对农村边远山区、海岛学生人数在50人以下的学校,安排年公用经费不低于15000元,对学生人数在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学校,安排年公用经费不低于20000元等。

2、安排教学仪器等购置专项经费,并增加修缮经费,满足中小学课桌椅维修需要。

3、加大学校危改项目投入,市政府已着手降低乡镇承担工程配套资金比例,对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按危改工程款不低于5%配套,其它乡镇不低于10%配套,同时,将附属工程列入工程总造价。

(三)提高教师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

想方设法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对班主任津贴和农村教师岗位津贴予以逐步提高,对代课金按教师工资的平均额予以核拨。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让教师们安心工作,解决我市教育人才外流,特别是农村骨干教师流失比较突出的问题,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我市教师队伍的素质。

(四)依法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1、加大控辍行政力度。市政府近期组织教育等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前期调研工作,适时制定出台控制流生的相关规定,督促家长履行监护人职责,送适龄子女到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企业用工持证上岗制度,禁止企业使用童工,对不履行上述规定的家长和企业依法予以处罚。

初中生学习情况汇报范文5

党群同心齐创强??绘就山区教育新华章

——廉江市石颈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

??

?

廉江市石颈镇人民政府

二一四年十二月十一日 目????录

一、基本情况?……………………………………………………01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02

(一)落实政府责任?………………………………………………02

1、思想认识到位……………………………………………………02

2、领导责任到位……………………………………………………02

3、宣传工作到位……………………………………………………03

(二)务实推进教育“创强”?……………………………………03

1、全民参与“创强”攻坚………………………………………………03

2、优化布局调整?……………………………………………… 04

3、改造校园环境?……………………………………………… 04

4、完善教学设备?……………………………………………… 05

(三)实施“名师兴教”工程……………………………………05

1、教师配备情况?……………………………………………… 05

2、加强师德建设?……………………………………………… 06

3、加强师资培训?……………………………………………… 06

4、建立激励机制……………………………………………… 07

(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08

1、坚持德育为首?……………………………………………… 08

2、坚持规范办学?……………………………………………… 08

3、坚持教学改革?……………………………………………… 09

4、坚持特色教学?……………………………………………… 09

5、坚持安全第一?……………………………………………… 10

6、坚持依法治校……………………………………………… 10

(五)构建全民教育体系……………………………………?10

1、规范学前教育…………………………………………………11

2、均衡义务教育…………………………………………………11

3、发展成人教育…………………………………………………11

4、活跃社区文化…………………………………………………12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的方向?……………………………………12

四、自评结果?……………………………………………………13

PAGE 13

党群同心齐创强? 绘就山区教育新华章

——廉江市石颈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我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认真贯彻“科教兴镇”战略,以创建省教育强镇为契机,举全镇之力,集全民之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现了我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现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体系,将我镇创建教育强镇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石颈镇位于广东省廉江市的西部,距城区42公里,是红橙之乡。下辖?1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127条自然村,总人口5.7?万人,总面积89平方公里。2013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8558万元,同比增长9.7%;其中农业总产值20465万元,同比增长8.5%;工业总产值9720万元,同比增长33.7%;镇级公共财政收入311.7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收入3876元,同比增长9.3%,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镇有初级中学2所,在校初中生1587人,中学教职工113人;完全小学4所,小学分教点13个,在校小学生2843人,小学教职工210人;有幼儿园15所,其中中心幼儿园1所,小学村级附设幼儿园13所,民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529人(其中公办幼儿园1362人,民办幼儿园167人),幼儿园教职工138人;化技术学校有教师7人,其中大专学历4人,本科学历3人。两所中学及中心小学均被评为“湛江市德育工作示范单位”,镇中心幼儿园被评为湛江市规范化幼儿园,2所初级中学,13个分教点、4所完全小学均被评为标准化学校,标准化学校覆盖率100%。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 ,我 镇 党 委 、政 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的悉心指导下,创新“大 办 教 育,办 大 教 育”的 现?代教育理念,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创强”目标,加大投入,真抓实干,达成了争创教育强镇的共识和合力,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逐步走上了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一)落实政府责任

1、思想认识到位

石颈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2012年9月,我镇按照《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及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提出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奋斗目标,全面启动“创强”工作,认真制定出《石颈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实施方案》,并相继召开了“石颈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动员大会”、“石颈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加温鼓劲会”等专题会议。要求相关部门坚持一周一例会,十天一报告,一月一小结,及时总结经验做法,研究解决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将“创强”工作提高到新的认识高度。

2、领导责任到位

我镇成立了“创强”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教育工作的镇长、协管教育的镇委专职副书记分别担任“创强”工作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 “创强”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宣传、资料、督导”三个小组,形成了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同抓,职能部门、村委书记主任一齐抓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镇政府与各村委、学校层层签订了《创建教育强镇目标责任书》,保障“创强”工作的有序推进。

3、宣传工作到位

调动全镇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是创建教育强镇的基础,为此,镇党委、政府展开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由镇制作宣传专栏,发放、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有关横幅120条;印发《石颈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倡议书》1.5万份;镇广播站专题报道“创强”相关工作30次;手机信息2万条,宣传政府办好教育的决心与行动。二是定期编制“创强”简报12期,及时反映创建教育强镇中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三是定期召开“创强”专题会、总结会19场。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创强”工作家喻户晓,全镇上下形成了“党以重教为本,政以兴教为先,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务实推进教育“创强”

1、全民参与“创强”攻坚

一是教育投入逐年增长。其中2012年农村小学生均教育经费550元、初中生均教育经费750元;2013年小学生均教育经费750元、初中生均教育经费1150元。2014年小学生均教育经费950元、初中生均教育经费1550元。健全了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坚决杜绝克扣、挪用教育经费的现象,确保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二是千方百计解决“创强”资金。我镇教育“创强”工程计划投入资金1398万元,省、中央下拨改薄等资金810万元,欠缺资金从生均教育经费节支一部分,另一部分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办学。到目前为止,全镇发动机关单位、村(居)委会干部职工、商会、企业老板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创强”,全镇筹得“创强”捐款480多万元,现已把全部捐款投入到“创强”工作中,用于改善各校文化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体现了政府办学的群众性、实效性。三是全民动员参与“创强”。为尽快完成校园改造工程,节约开资,我镇大部分教职工放弃假期休假时间,不计报酬,顶着烈日为整改校容校貌做了大量工作,如:除杂草、清理卫生死角、布置功能室场、粉刷围墙、漆油门窗等,为全镇节约“创强”资金100多万元。

2、优化布局调整

我镇原有完全小学17所,其中分校2间。部分小学存在规模小、分布散、设备设施落后、场室严重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我镇加大力度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调整,我镇现有初级中学2所,完全小学4所,小学分教点13个,学校布局更加合理,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3、改造校园环境

为使校园做到美化、绿化、净化,营造优质的育人环境,近三年我镇共投入300多万元改扩建功能室和校园环境。其中投入60多万元新建校园围墙1000多米;投入105万元新建7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羽毛球场及新建3个标准化运动场;投入55万新建9个学生厕所;在群众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现各中小学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占地面积及功能室场均已达到标准化学校的标准,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优质的育人环境。

4、完善教学装备

在改造校园环境的同时,我镇重视信息技术装备和体、卫、艺器材的配置。全镇共投入424.8万元购置常规教学仪器及电教设备。配置实验室和科学教室10个,新添置教师计算机89台,学生用机574台,按教室总数的60%添置多媒体一体机75台,完善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等其他功能室。全镇共投入95.6万元,配备图书室 、阅览室?,新购图书5.3万册,师生和社会捐书32000多册。全镇中学现有图书4.21万?册,生均?26.5册;小学现存图书6.34万册,生均22.3册。此外,全镇共投入65万元新添置少先队器材38个单元和体育器材一批。通过整改,我镇各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实现了“校校通”,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录入率达100%。?

(三)实施“名师兴教”工程

近年来,我镇着力建设优质教师队伍,实施“名师兴教”工程 ,不断增强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推动教育持续发展。

1、教师配备情况

我镇严格按照省定标准,按岗配齐各校教职工和学科教师,全镇学校无代课教师。所有小学、分教点班均教师不少于1人。

全镇在校初中生1587人,专任教师113人,生师比13:1;在校小学生2843人,生师比13.5:1;在园幼儿1529人,共45班,教职工138人,达到两教一保的要求。

我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科结构合理,与中小学课程结构匹配,体育、小学英语以及科学教师能满足课程开设要求;艺术、信息技术教师能满足课程开设要求;初中33个教学班,体育教师12人,艺术教师12人,信息技术教师12人;小学84个教学班,英语教师34人,体育教师24人,艺术教师34人,信息技术教师17人。基本能按省规定配备体育、小学英语、艺术、信息技术及科学教师。

2、加强师德建设

坚持把师德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水平。一是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教师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二是组织教师学习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是建立健全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机制,加强教师民主监督和考评,全镇教师形成了依法治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新风尚。近三年,我镇中小学教师无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

3、加强师资培训

一是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进修、培训和教育局、人社局开设的继续教育课程。目前,全镇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153人,占72.7 %;中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66人,占58.4%;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持证率80%以上,大专学历占22.3%。二是搭平台,大力开展各类说、教、评、讲课比赛等岗位练兵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提高,邀请名师指导教学,骨干教师在名校、名师的引领下成长成才。近三年,我镇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廉江市优秀教师 、优秀班主任?16人;廉江市优秀辅导员5人;廉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9人;湛江市优秀教师3人;湛江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人。我镇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类课堂教学竞赛53人获奖,5人获“廉江市教学能手称号”。

4、建立激励机制

(1)严格执行教师年度考核制度。按照《中小学教职员工考核实施办法》的要求,每学年均对教师进行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奖励考核优秀的教师,以此推动全体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同时,从2009年开始对教师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有效鼓励了全镇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争先创优。

(2)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稳定教师队伍。镇党委、政府把尊重教师、关心教育工作者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一是保障教师福利。积极协助市财政落实好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及每人每月750元边远山区教师津贴。2012年至2014年我镇教师年均收入依次为34566.4元、 46026.7元、50128.5元。落实教师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二是奖教奖学。近三年我镇共投入18万元奖教奖学;各村还自发成立了奖教奖学基金如:东涌村委叶氏景清奖教奖学基金、平城村委平城村、山涌村委山涌村每年分别至少筹集奖教奖学基金8万、5万元、4万元,奖给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三是互帮互助。近三年来全镇师生自发捐款3万多元资助患重病的教师和学生 ,体现了我镇教师大家庭的温暖。四是丰富教师生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教工篮球赛、“五一”教工歌咏比赛等,丰富教师生活,增进教师友谊。目前,全镇教师和谐共处、积极进取,教师队伍稳步发展。

(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坚持德育为首

一是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我镇积极完善校园文化设施,以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启迪学生,同时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的作用,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各科教学中。二是构建教育工作网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各中小学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由校长、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组成的校内德育网络,目前,全镇中小学德育考核合格率为98%,学困生转化率在95%以上。三年来,学校从来没有出现重大的安全责任事故,全镇学生的犯罪率为零。

2、坚持规范办学

为完善管理,规范办学,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我镇做到:一是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各校不以任何理由开展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行为,完全杜绝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二是切实做好新生入学编班工作。我镇中小学校严格按照常态编班的原则,强调任何学校任何年级不得以各种理由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以考试、竞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类别划分和编班,没有大班额现象。三是严格执行省课程计划。我镇各校严格执行《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校园体育锻炼时间。四是坚决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我镇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设立教育经费结算中心。各校严格按上级教育收费规定,先公示后收费,无违规收费现象。对镇内中小学财务收支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强化财务监督,各校只设报帐员一人,处理日常报帐工作,做到专款专用,帐目清楚。近年来群众对教育收费没有异议、满意度高。五是确保学生作息时间。科学、合理制定作息时间表、课间活动表并上墙。严禁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以及营销教辅书,一直以来我镇中小学均没有利用寒暑假、节假日进行违规集体补课现象。

3、坚持教学改革

我镇始终坚持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近三年,教师教学技能不断提高,在市优质课竞赛中28人获奖,在市中小学教师现场编写教案、说课竞赛中31人获奖,教研工作屡见成效, 55篇论文获市级奖励,在市教育刊物发表?5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4年7月,初中毕业生考试成绩喜人, 36人考上廉江中学、市一中;2人考上湛江一中。

4、坚持特色教学

一是加强体育锻炼。全镇各校积极落实《全国中小学生保证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锻炼时间》文件精神,明确责任。各校制订好每学年度1小时体育锻炼的实施方案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的1小时校园体育锻炼时间。2012年我镇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在每年“六一”儿童节均举行各项竞赛活动。在2012年廉江市第十六届田径运动会中,我镇获得中学组总分第二名、小学组总分第七名,多个项目获得第一名;石颈镇一中在2014年10月参加廉江市体育局举办的第九套广播体操竞赛获得分赛区总分第二名,在市总结赛中获得三等奖;龙世琼老师的单元教学计划《拍手操》荣获全国首届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评选三等奖;2013年我镇特色大课间活动被录制成光碟,在廉江市教育局体育专题会上播放,供参会人员观摩学习。各中小学三年来为廉江市、湛江市输送体育尖子共计20人;中小学生体育测试及格率达为95%以上。二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1)每年市疾控中心和教育局、镇卫生院组成医疗队对全镇中、小学生和幼儿体检一次,并做好跟踪记录存档,100%上报,年体检率99%。三年来全镇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98%以上,优秀率达19%。(2)认真查验新生入园、入学的预防接种证,持证入学。积极配合医院做好补种补接工作。(3)落实晨检制度,对因病缺课的学生跟踪查明病因并做好记录。三是艺术活动有声有色。在每次市举行的各类演讲、朗诵、书法比赛中我镇成绩显著。

5、坚持安全第一

镇成立了安全管理工作小组,与村(居)委会、各校(园)等责任人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制订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师生开展消防、防溺、防震、交通、食品安全等专题演练活动和应急训练。三年来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良好,没有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有效保障师生的安全。

6、坚持依法治校

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全镇各中小学实现“一校一章程”。成立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小组并制定工作方案,依法维护和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保障和良好周边治安环境。积极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同时,为每所学校配备一名法制副校长为学生上法制课。

(五)构建全民教育体系

1、规范学前教育

全面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在学前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园条件。2013年,我镇投入近70万元对镇中心幼儿园的园舍进行重新规划建设,投资35万元添置教学设备及更换所有门窗、安装防盗网,改善园舍环境。新建13所小学附设幼儿园,并按农村规范化幼儿园标准配齐各类设施设备,配足教师,我镇幼教事业发展迅速,逐步走向了有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0%以上。

2、均衡义务教育

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全面推进,有效地巩固了我镇“普九”成果。我镇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落实各种帮扶措施,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及流动人口子女的读书问题。每年政府和村(居)委、学校认真了解学生家庭生活情况,确定帮扶对象、准确上报。由学校统一发放帮扶资金到学生家长手中。全镇三年共帮扶学生5682人次,帮扶额累计161万元。现我镇学前幼儿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升学率均达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率为100%;初中生入学率100%,年辍学率为1.5%以下;我镇在镇中心小学设立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课室,让适龄残疾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3、发展成人教育

重视镇文化成人技术学校建设,积极发展成人教育。以化技术学校为依托,加强农村中短期培训,每年组织开展婚育知识、家电维修、一般兽医技术、电子技术、种养技术培训。据统计,近三年培训人员?2560人,年培训面达?38.6%?,项目培训?9?项次,新技术推广24项次,“绿色证书”培训?230多人次,辐射农户?360多户。定期召开农业技术探讨、传授等专题会。我镇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产业特点以及人民群众的技术需求,相继举办了香蕉栽培技术、荔枝龙眼技术、养猪和养鱼等技术培训。经过培训,使更多的农民朋友掌握了科学的种养技术,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4、活跃社区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的文体设施,全镇共修建村级篮球场10多个,建村级文化楼10幢,建村级文化广场12个, “农家书屋”13间,完善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大大改善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全镇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已建成4个生态文明村,为建设和谐幸福石颈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创强”工作,有效地优化了我镇教学资源,实现了标准化学校的建设,有效地提升了教育综合实力,较好地实施了“科教兴镇”战略。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乘教育“创强”东风,我镇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教育工作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学校办学水平还不够高。尽管我镇已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各校功能场室的建设,但个别学校的软件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是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名教师比例偏低。

三是科研成果有待提高,需继续加强教学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我镇将坚持上级教育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完善计划,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以赴加快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后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继续推进全镇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进一步抓好名师培养工作,积极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着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同时抓好各学校的管理工作,加强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三是进一步加大学校科研力度,坚持科研促教,科研兴校,制定和落实科研制度,科学管理学校,提高教育水平,突出办学特色,打造石颈教育品牌。

四、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的各项指标,我们以认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自查自评,自评结果为:政府责任66.9分,教育管理18.6分,办学水平11.4?分,自评分合计96.9分。

初中生学习情况汇报范文6

=、进一步完善“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城乡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加大对中心学校的考核力度,拟将出台《郊区中心学校管理职责》;加强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定了《郊区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对企业剥离和区划调整学校的管理。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局认真做好企业剥离和区划调整的学校接受工作,及时完成了铜山等四校教师工资核算工作,妥善解决碎石岭等三校落聘教师入编工作。

=、加大中小学校园基础建设的投入。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向市计委申报立项,千方百计为学校、为群众办实事。加大对薄弱学校的基建改造力度,截止目前已投入约===万元,先后完成大通中小学的台阶和护栏改造、五洲小学的厕所翻新、新建小学的围墙重建、和悦小学的危房撤除、铜山小学的教学楼维修、古松学校与八一学校的运动场新建、金华小学的道路拓宽等工程,马鞍小学教学楼正在紧张施工;同时我局加大对学校教学及办公设施的置换与更新,全年累计共投入==余万元,先后完成望江亭小学的微机室改造、店门口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建设、八一与天峰学校的实验室器材配置等项目,还为所有学校配置了一台办公电脑,使我区学校基础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今年秋季,完成杨村小学六年级和碎石岭学校整建制撤并,同时对全区中小学校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结合资源整合,优化布局等,初步规划出====---====年撤并、新建、保留学校计划。

=、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今年秋季投入==万元,为天峰学校建起微机室。至此,全区所有中心学校与初中的现代教育设施均达到省Ⅱ级标准。区直属初中、各中心学校及部分完小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同时我局在郊区网站上建成“区域教育”网页,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提高教育系统的工作效率。

=、落实安全教育,全面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做到了责任、制度、机构“三落实”,无任何重特大事故。加强反、禁毒、法制教育,组织“四五”普法验收,建立健全领导机构;组织第三轮法制副校长聘任工作,成立了郊区青少年法制教育教研组;中小学法制教育开课率达===,在校生犯罪率为=。

=、全面引深新课程改革。以教科研工作为龙头,推动我区新课程实验工作蓬勃向上、健康地发展。在新课程全面启动的第四年,把握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研讨,把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关键——新课程培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探索校本教研,不断引深新课程改革。

=、继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断加强德育工程建设。全区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合格率达===%,师生违法犯罪率控制为零,师生法制教育普及率达===,中小学 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开课率达===。望江亭小学获得省“绿色学校”的光荣称号。

=、依法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和发展“普九”成果,改善薄弱学校的面貌,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农村学校设备配备达二类标准。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流失率为=;初中在校生入学率达==、巩固率达===、流失率控制在=以内;残疾儿童入学率达==以上。

==、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工作。全面施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农村和薄弱地区为重点,开全开好课程。中小学体育开课率达===,学校达标合格率==以上。全区艺术教育开课率分别达==以上,健康教育开课率达==以上。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初中教师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科学历分别达==、==;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

==、完成治理中小学乱收费责任目标。严格治理中小学乱收费,成立郊区学校收费监督委员会,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全面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制止违反省教育厅《中小学用书目录》购买和使用各种教辅资料的行为,严格执行“减负”规定,抓好素质教育导向、评价和社会环境建设。

==、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切实加强对贫困学校的扶助工作。今年以来,我区共投入=.=万元,使====名贫困学校先后享受了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政策;各校也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力度,全年共减免学杂费约=万元。

二、主要工作

(一)明确思路,突出重点,狠抓基础教育工作

基础教育工作是我区科教兴区战略的基础工作,是全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明确发展思路,全面推动基础教育。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针对我区教育布局点多线广、无品牌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确立了“抓好中心学校,推进均衡发展”为主线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落实《关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上划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构建教育网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在区关工委的指导下,全区各中小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学校”,充实完善了组织机构,定期举办讲座,举办了家长学校经验交流会,实现了德育管理规范化。店门口小学、大通幼儿园获省级“家教名校”称号,古松小学获市级“家教名校”称号;八一学校和古松小学关工委获市级“五好关工委”称号。

(=)拓宽德育渠道,引深爱国主义教育。利用重大节日和传统纪念日开展了“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在全区开展了小学生中华美文朗诵和中学生演讲竞赛、关爱女孩活动月、纪念胜利==周年(请这个网址文章====)系列教育活动,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月=日,铜陵长江大桥正式成为我区第一个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基地。==月==日,全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会议顺利召开,我局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并作经验交流。我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寓德育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月=日我局组织全区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六月底,我局通过考评,决定授予章琴等=名教师为区级“优秀班主任”、陶顺发等=名教师为区级“德育先进工作者”、储芙蓉等=名教师为区级“优秀德育课教师”称号;其中董应爱等=名教师被推荐为市级优秀班主任(或优秀德育课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月==日组织“安全在我心中”师德演讲比赛,同时推荐两名选手参加区工会“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分获一、二等奖。==月份将举办“第二届校长论坛”,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狠抓中小学毕业班工作。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追求的永恒主题。为全面了解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对小学三、四、六年级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调研检测。四月份,以全员考评和教学大奖赛为契机,从中选送==名优秀教师参加了铜陵市教学大奖赛,成绩喜人:在全市教学大奖赛中=人获一等奖(并获得“教学能手”称号),=人获二等奖,==人获三等奖;在全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中=人获一等奖,==人获二等奖,==人获三等奖;在全市教学设计比赛中=人获一等奖,==人获二等奖,==人获三等奖。

(=)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月==日在店门口小学,举办全区小学生中华美文朗诵和中学生演讲比赛;=月==日在望江亭小学,组织召开郊区首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促进了全区体育教育的蓬勃开展。==月==日,在全市首届文化艺术节青少年文艺专场调演中,我区有三个学校的节目参加表演,其中大通小学的武术《中国功夫》和望江亭小学的器乐联奏《三门峡畅想曲》获二等奖,铜山小学的戏曲歌舞《谁说女子不如男》获三等奖,区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

=、规范办学行为,保证九年义务教育顺利实施。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二月中旬,在全区校长工作会议上布置了====年工作计划,为我区基础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贯彻 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学籍管理,依法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还对全区中小学生中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摸底统计,为教育局今后更好的掌握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实行“一费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法制教育,全面推动依法治教。

认真贯彻落实区四五普法计划。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真正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组织教师学法用法考试,全区===名教师顺利通过考试;组织第三轮法制副校长聘任工作,进一步发挥法制副校长与法制教育教研组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普法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自觉学法、守法的意识;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调研与交流,不断探讨我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方法。

=、落实安全教育,全面做好校园安全工作。

本着“管教结合、教育先行、明确责任、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是在本学期开学初建立了安全工作月报制度,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严格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定期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汛、防电、防盗、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各类安全教育。二是在全区学校中进行了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并对学校的汛期安全等进行了专项检查。三是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确保学生的交通与饮食安全。四是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征文与演讲活动中,我区有=人获二等奖,=人获三等奖。

(二)加快改革,创新理念,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区教育局以教科研课题为载体,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坚持教育创新,扎实教研,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教科研工作为龙头,推动我区新课程实验工作蓬勃向上、健康发展。加强教育课题研究,截止目前我区共有=项省级、=项市级课题结题,=项省级、==项市级课题立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狠抓教学教研工作,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听课计==人次,组织中心备课组在古松学校举办研讨课,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望江亭小学上好观摩课,组织全区“教学开放日”活动。为了了解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组织开展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检测,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和监督。今年中考,我区四所中学共有=名学生考入市一中公费班,==名学生考入市三中公费班,=名学生考入市三中体育班。

(三)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强化两支队伍建设

落实责任,严格治理学校乱收费。一是认真执行省、市的收费政策,规范了收费项目,严格执行提供服务、及时结算、多退少补的原则,未发生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的现象。二是严格收费管理。学校的各项收费,严格按照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全部上缴区教育核算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三是严格收费公示制度和许可证制度。各学校严格执行省、市规定的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按规定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并自觉接受物价、教育部门的监督检查。四是加大治理学校乱收费工作的检查力度,今年秋季成立了郊区学校收费监督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的收费与免费教科书发放工作的监督;同时教育局在春、秋季开学工作检查的基础上,对各校(园)进行专项检查,使学校收费工作进一步规范。

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我局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育部门主持的通识与学科培训,一方面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暑期有===名中小学教师参训)。加强校(园)领导班子建设。为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一方面加强校长培训力度,先后派出==名校长参加岗位任职和提高培训班;一方面加强学校和校长双目标考核,加强校(园)领导班子建设,暑期调整了=所学校的领导班子。

(四)加强综治、*等工作,确保学校稳定发展。

建立健全综治工作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宣传教育活动:三月份开展“反”警示教育活动,六月份配合区综治委完成*人员转化工作,八月份加强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调研,十一月份积极参加区综治委组织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确保我区校园的稳定,有力地支持了全区创建“综治模范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