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保障措施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力保障措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力保障措施方案

劳动力保障措施方案范文1

论文摘要: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现状是:参保率低,总量偏少;险种不齐,分布不均;政策缺陷,实施乏力;观念模糊,需求不实。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建立平等的、和谐的、全民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体系。现阶段可以选择稳定型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和流动型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两种模式。

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现状究竟怎样?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险不如人意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和路径来构建与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这正是本文所要探索与研究的问题。

一、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现行状况

(一)参保率低,总量偏少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统计资料和江苏省劳动保障厅调查资料,江苏省籍农民工约为402万人,占江苏省城镇就业人口的近20%。2005年末全省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是950.6万人,农民工是148.3万人,总参保人数的15.6%,占当年全省农民工总数的16.4%。同年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为43.6万人,占参保职工人数的5.3%,占农民工总数的10.8%。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105万人,占总参保人数的14.1%,占农民工总数的26.1%。显然,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少、比重低。

(二)险种不齐,分布不均

我国目前城镇社会保险的险种有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但目前农民工参加的险种是不完整的,且大部分是被动的。有的由于地方政府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力度加大,部分农民工参加了养老保险;有的企业出于安全成本的考虑让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真正全部参加所有社会保险险种的农民工是微乎其微。其中,在外商、港澳台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比重较高,分别达到了56.2%、55.5%、46.1%。而在个体、私营经济工作的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重明显较低,仅分别为7.2%、9.3%、3.4%;灵活就业的农民工也如此,参加社会保险的比重也分别为10.5%、13.2%、1.5%。

(三)政策缺陷,实施乏力

我国城镇企业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之初,并没有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各地政府将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作为构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并在具体参保问题上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大部分地区在农民工的参保问题上,采取了与城镇职工实行统一制度,分别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部分地区还制定了允许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一起自主参加社会保险的办法。应该说,这些制度和办法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发挥了一些作用,但是,其缺陷也是明显存在的。主要表现在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缺少针对性和灵活性;参保门槛偏高,超越了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的承受能力,且社会保险关系和基金不容易转移,加上部分地区经办机构的利益因素和管理方式,也人为地加大了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困难。而政策实施的乏力,一方面是法律依据不足或者立法层次偏低,且缺少强制性措施,另一方面现有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根本无力去全面实施。

(四)观念模糊,需求不实

农民工是一个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边缘性群体,或者说是一个由农民向产业工人转移的过渡性阶层。这一阶层来自农民,而又超越了农民的局限性,其群体特征具有双重性和矛盾性,他们身上有现代产业工人的素质,但同时也少不了原有农民的影子。就社会保险而言,农民工本身就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也是同样模糊,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临时观念和短期行为意识。在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眼里,参加社会保险特别是个人缴费部分,只会减少收入,增加生活负担。本来较低的工资收入水平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和再生产的需要,如果再抽出一部分收入用于不确定的预期,实在难以承受。所以,就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更没有参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少数企业甚至出现农民工集体要求不参加社会保险的申请。这实际上反映了农民工在社会保险问题方面认识上的误区。

二、农民工社会保险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广大农村实行的是以生产队或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经济体制,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都被封闭在区域集体经济组织之内。广大农民没有自主支配自身劳动力的权利,包括寻求就业,外出打工的自由,只是被束缚在土地上。这段历史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其影响力还没有完全消失,特别是它的惯性还在继续。农村中剩余劳动力要顺利实现向城市转移,有赖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城乡统筹政策的继续深化,有赖于城市企业的就业需求的持续增长。农民工参加城乡一体化的各种社会保险,同样面临困难和阻力。

(二)户籍因素

落后的户籍管理制度,强化了城乡分割,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农民工,却没有得到制度的有力保护。而依托在户籍管理上的附加功能,又人为地隔离了城乡劳动者的融合,并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进程。

(三)法律因素

法律的空白或者疏漏,造成了无法可依,而有限的法律法规,由于执行或者执法不力,致使法律失灵,法规走样,农民工参保处境艰难而且尴尬。我国现有外出务工农民也即农民工已经是数以亿计。但是,农民工作为城市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至今没有被现行社会的法律制度所认同和确立。农民工这一群体至今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来保护。我国《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应当包括农民工,但是由于过于笼统、原则,特别是缺少针对农民工权益特点的具体规定,农民工权利得不到有力地维护。

(四)政策因素

现行的政策设计导向,忽略了农民工利益的存在。社会保险政策本身就存在严重的缺陷,特别是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支付等环节上的人为障碍,给农民工参保设置了太多的麻烦和不便。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非但不能享受其劳动的成果,甚至无法被城市所接纳而成为城市社会的成员。不论是城市发展规划和社会安排,还是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法律服务等等,都没有将农民工这一越来越大的群体列入范围。农民工还游离于城市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系统之外。

(五)文化因素

不良或狭隘的企业经营理念,加剧了对农民工的排斥,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破坏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建立。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意识丧失。对员工特别是处于弱势的农民工,不讲尊重,不讲诚信。

三、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一)目标及基本思路

通过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建立一个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制度。之所以确立这样的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指出的是,农民工的权益问题不仅仅是农民工本身需要关注的问题,而且是整个社会发展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将农民工的发展问题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考虑。从今后的发展来看,走城市化、工业化的道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看,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中国的发展,如果离开农村的发展,就不是真正的发展。

毫无疑问,农民工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并且在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力也日益显现。可以说,农民工的稳定,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所以,我们不能无视这一现实,麻木不仁,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做好应对工作。必须将农民工社会保险在内一切事关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纳入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

(二)两种模式及其险种推进步骤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模式,现阶段可以选择两种模式齐头并进,即建立稳定型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和流动型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

目前在城市里的农民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在所在城市进行过户口登记(现在一般是进行暂住人口登记,而未来的方向应该是城市户口登记)且工作单位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我们暂且称他们为稳定型的农民工。另一类是怀揣身份证,工作单位相对不稳定,且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我们暂且称他们为流动型农民工。所以,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必须分为两种模式。

稳定型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可以实施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在内的已经在我国现阶段广泛推行的社会保险,具体提取比例、运行方式、支付标准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但必须做好与城市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并逐步纳入所在城市的统筹范围和层次。

流动型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可以采取类似非正规就业或者自由职业者身份参加社会保险的方式推行,自由参保,自由退保,进退自愿,同时做好此类人员社会保险关系的接转工作。

不论是对哪一类农民工,我们的政策设计,都必须激发他们参加社会保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他们看见未来,感受需求,尝到甜头。

在推行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过程中,首要选择是推行工伤保险制度,这也是所有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普遍优先考虑的保险险种。其他保险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推行。

(三)其它保障措施

1、政府主导,强势推动

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政府理所应当成为推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主导力量。政府必须在法律层面、政策层面和行政层面有所作为。在法律层面,要加快立法进程,着手启动和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同时将修订《劳动法》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在政策层面,要尽快研究和制定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实施方案和具体办法,具体实施方案和办法要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充分尊重农民工意愿和准确掌握农民工真实需求的情况下确定。要注意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同时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本身必备的构件,包括统筹范围、提取比例、关系转移、资金支付、基金运营与管理等等必须作出统一的规定和强制的规范。在行政层面,一方面要强化行政干预力量,保持政令畅通,另一方面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要逐步增加社会保险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的比列,同时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输出地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2、企业跟进,监管到位

对于众多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企业而言,需要通过稳定的就业岗位、优厚的工资报酬、完善的社会保险给予广大农民工以最大的关心和体贴。我们认为,一个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应对社会包括相关利益方,特别是企业员工承担一种社会责任,这是对社会应该做出的回报,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不能将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视为提高用工成本的行为,而应看作增强企业职工的安全感、归属感、忠诚度和向心力,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用工的边际效益的战略措施。对于在认识上尚存误区的企业,需要加大监管力度,督促企业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范用工,主动为员工办理各种社会保险,及时缴纳各种费用,建账造册,理顺关系。对于少数严重违反劳动保障法规的企业,必须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严厉制止和纠正各类违法行为。

3、鼓励参与,政策灵活

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应当作为整个社会保险体系的特别制度而存在,这是我国现有国情决定的,也是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必经阶段。在这一阶段或者时期,必须充分考虑农民工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灵活方便的农民工社会保险政策,既要符合农民工的实际利益,又要方便农民工及时参保。要通过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服务平台,改进管理服务方式,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参保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本文就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总体架构提出了两种模式,但对具体细节,比如统筹范围、筹集比列、个人账户设置、保险关系异地转移、基金发放、领取方式等方面未及细化。这是一项复杂而又艰难的课题,需要集有关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工民意代表等众多群体的智慧和经验之大成。要通过制度创新,理论再造,寻求新的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唤醒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法律意识,充分调动农民工参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劳动力保障措施方案范文2

一、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xx省xx市xx区2008年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

主管单位: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xx省残疾人联合会建设单位:xx区残疾人联合会

责任人:xxx(xx区残联理事长)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成标准化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1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按照“七位一体”的综合服务需要,购置配套相关设施。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20万元,分项目投资额及比例为:基本设施建设投资80万元,占66.7%;设备购置投资40万元,占33.3%。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2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0万元,区级配套资金24万元,自筹56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

(一)xx区基本情况

1、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平凉市崆峒区地处甘肃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06°25′-107°27′,北纬35°12′-35°45′之间。东临泾川、镇原,南依、华亭、崇信,西接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固原,北邻彭阳和甘肃镇原县。

(2)行政区划:2002年8月撤销原平凉市(县级),设立崆峒区。全区辖1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林、252个行政村。全区东西长75km,南北最宽处43km,总面积1936km2,有汉、回、蒙、满等18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73%,回族约占26.5%,其他少数民族约占0.5%。2006年底总人口4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47万人,农村劳动力18.61万人,贫困人口6万人。残疾人3.5万人,贫困残疾人2千人。

2、社会经济状况

据统计资料,200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3%;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5.9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7.9亿元,农业总产值8.08亿元。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9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68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7.91万吨;2006年底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26.03万头。

3、交通道路状况

xx市xx区为陕甘宁三省交通枢纽,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旱码头”之称。亚欧大陆桥复线宝鸡至中卫铁路纵贯全境,312国道横穿东西,平定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宝中铁路最大货运站位于区域中央,天平铁路(天水—平凉)、西平铁路(西安—平凉)正在建设之中。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西接兰州,北上银川,东连西安,南下宝鸡,跨三省而连六县。全区共有车辆7208辆,其中客车2770辆,货车4438辆,货运量641万吨,年货物周转量53672吨,客运量896万人(次),周转量62747万人。城乡交通营运路线31条,公共汽车93辆,出租车1300多辆。

(二)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现状及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xx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领导、扎实工作,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全区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社区康复服务逐步开展,残疾人康复受益面不断扩大。止目前,已有2000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其中1500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5000多人次在城市社区和村镇得到了便捷的服务,有效地改善了残疾人的身体功能,增强了参与社会的能力。二是社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得到加强。先后创建了社区康复示范点3个,配备了康复器材。创办了崆峒区盲人按摩院,安置4人就业。与红十字会医院、市工三医院联办崆峒区康复服务指导站,设立了低视力矫治点。平凉精神病医院以诊断各类精神病,癫痫、小儿弱智、脑瘫为主,业务扩展有心理咨询、戒毒、按摩理疗等。五年来,医院门诊1760人次,入院治疗精神病人500多人次,治疗出院人数524人次,有效地开展了精神康复和预防工作。三是将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社区建设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及政府年度工作计划,依托现有机构和设施,重点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成立区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站,充分发挥了技术示范,人员培训、基层指导、知识普及、咨询转介等作用。2006年万安门社区被省政府残工委授予“残疾人工作先进社区、西郊办事处被市政府残工委授予“残疾人工作先进街道”,兴和庄社区为“残疾人工作先进社区”。2006年我区荣获全省“十五”无障碍建设先进区,全省先进残联组织,全省抽样调查先进调查办公室等称号。

据统计,“十五”以来,全区累计扶持4261名农村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对5000名残疾人进行了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安置1232名残疾人稳定就业,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5%。实施复明、助行、助听项目,为524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为贫困残疾人安装假肢28具、捐赠轮椅336辆。为2000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其中1500人不同程度康复。稳定290多名残疾儿童少年在校就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4.5%。为300名残疾人提供了法律援助和服务。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实施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是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维护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保残疾人全面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解决残疾人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关注残疾人的利益,确保残疾人有保障、有尊严、有安全,使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到实处。二、实施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是改善残疾人生产和生活条件,努力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的需求。崆峒区现有各类残疾人3.5万多名,其中有2000多名处于贫困状况,残疾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2%。虽然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和康复项目的实施,投入了一定资金,但与残疾人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残疾人生存状况较差,生活水平较低的局面还没有改变。为满足康复服务指导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就业服务,进行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供辅助器具供应发放,扶持盲人按摩业,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基础建设,充实服务人才,配备服务设备和器材,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努力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全面提升残疾人的综合素质,发挥综合服务设施工程对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三、实施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有利于推动全区残疾人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社会团结和睦,更加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这将为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是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还存在着综合服务设施严重滞后,基础管理服务薄弱,残疾人社会保障范围不顺畅的问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还不高,影响到整个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建设,可以满足残疾人综合服务水平的提升,推进全区残疾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是项目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有利于增强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综合服务设施工程是为残疾人服务的场地,是残疾人直接受益的基础工程,是改善残疾人身体功能和基本生活状况的民心工程,通过康复服务指导和聋儿语言训练、就业服务、职业培训、辅助器具供应。盲人按摩,法律救助、文体活动等系统全面的康复服务,可有效地解决残疾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特殊困难,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和服务,从根本上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二是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广大残疾人是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又是小康成果的共享者,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残疾人由于自身功能障碍,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最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保障残疾人的权利,发挥残疾人潜能,帮助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是党和政府及残联应尽之责。和谐社会首先要让残疾人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怀,解决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救助和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不断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生活水平的差距,使贫困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有利于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通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联动的残疾人事业格局基本形成,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认识普遍提高,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和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化平均水平间的差距已逐步缩小,残疾人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多层次、专业化和社会化。残疾人就业遍布城乡各行各业,就业渠道由摊点型向福利企业、民营经济转变。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得到切实改善、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广大残疾人通过劳动实现了脱贫致富。四是具备开展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工程的基本条件,崆峒区残疾人联合会组织机构健全,各项服务体系完善,业务人员经过多层次培训,开展综合服务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土地资源,资金及水电配套设施等基础条件具备,切实可行。

四、拟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项目建成后可为全区1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西郊开发区和二十里铺工业园区的252个行政村,12个社区残疾人开展各项服务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五、建设内容与规模

(一)建设目标:

在我区建成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按照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服务残疾人的职能要求,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指导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就业服务、职业培训、辅助器具供应、盲人按摩、法律援助,文体活动功能用房和辅助用房,满足残疾人综合服务的需要。

(二)建设内容和标准

崆峒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占地面积3亩,计划建成标准化三层复式全框梁结构综合服务中心办公楼一幢,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包括办公室、财务室、会议室,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指导站,残疾人就业服务所(包括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部),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部,聋儿听力语言训练部,盲人按摩中心,法律服务部、文体活动站等。并按照“七位一体”的综合服务需要,购置配套相关设施。

六、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一)项目总投资120万元,分项投资额及比例为:基本设施建设投资80万元,占66.7%,设备购置投资40万元,占33.3%。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2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0万元,区级配套资金24万元,自筹56万元。

七、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从立项调查,实施方案编写、批准立项至全面建成通过验收,建设期限两年,从2007年6月起至2008年底完成。

八、效益分析

一是项目建成后,为进一步落实《平凉市崆峒区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推动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改善残疾人状况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项目建成后,将惠及全区35000多名残疾人,为广大残疾人提供综合服务和健身活动的场所,满足残疾人康复服务活动的需要。三是项目建成后,可提高残疾人平等参与各项社会事业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残疾人提供高效便捷的康复服务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地作用。四是项目建成后,为我区残疾人综合服务工作全面开展提供了设施保障,真正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为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九、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1、成立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发改局、残联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财政、审计、建设、国土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工程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综合服务中心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和协调等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全力抓好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工程建设工作。

2、明确目标责任,加强相互协作。各成员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把该工程作为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件大事来抓,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区发改委主要负责项目的申报、上下衔接等前期工作。财政部门要对建设资金进入专户,项目主管部门设立相应的专户,专人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同时,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跟踪审核力度,杜绝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项目建设单位要实施好综合服务中心工程,将项目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实施工作。

劳动力保障措施方案范文3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实质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大的发展效益。发展循环经济顺应了自然规律和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已逐步成为省内外许多地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和重要内容。柴达木地区是海西乃至全省最重要的资源富集区,是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地区,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区域性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在柴达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提升全州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要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把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根本要求。要确保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就必须在努力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就必须在持续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就必须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择有利于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方式,选择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选择有利于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的增长方式。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把资源开发同增强财力、增加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讲求生态效益;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更要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要真正做到这-点,就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来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和开放性特征,必然会带动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既有利于拓展资源开发的领域和空间,为城乡富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又有利于加快全州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城乡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理所应当成为海西加快发展的战略重点。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海西地域辽阔、资源富集,现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39个,产地208处,资源总储量3315亿吨,潜在价值15.5万亿元,占全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90%以上,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长期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海西坚持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资源开发为主导,不断拓宽资源开发的领域和空间,不断提升资源开发的层次和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资源主导型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但随着海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凸显。从产业结构上看,全州资源依赖型产业仍然占居主导地位,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传统的资源优势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资源消耗已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瓶颈制约和最大障碍。如果继续沿袭“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传统发展模式,走过量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老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供给势必难以为继。破解资源约束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来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用“资源利用―产品―资源再生”的循环模式来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从环境容量上看,目前海西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万元工业产值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行的末端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日益突出。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在园区中建立生态工业链,才能实现对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行全过程的控制,从而将资源开发和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三是经济效益亟待提高。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的加快,全州资源利用效率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正在由原料输出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但总体上看,仍然存在着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低循环,高产值、低技术,高速度、低效益等问题,突出表现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开发模式粗放、

循环利用率低、产业链条短、资源和能源消耗大、资源组合优势未能有效发挥等方面,不仅给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企业内、园区内、区域内建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产业链条,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才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来促进和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是海西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从现有资源赋存上看,柴达木盆地内分布有丰富的盐湖资源、油气资源、有色金属资源、煤炭及其他非金属资源,且具有类型全、品位高、品种组合好和产业关联度强的特点,完全可以通过产业链接和生产要素配置,实现原料、副产品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这是海西发展循环经济最大的优势和最好的条件。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优势资源,资源优势是潜在的,优势资源是可供开发的:所谓的资源优势仅仅是潜在的、理论意义上的;真正可供持续开发、循环利用、并形成一定产业优势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从资源构成上看,柴达木地区96%的资源是盐类矿产,限于开发模式和提取技术,除钾钠外其余大多数有效组分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盐湖资源是海西发展循环经济最具潜力的优势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这篇大文章。从资源配置现状上看,目前全州可供配置的大宗资源现已全部配置,今后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现有资源的深度加工和循环利用。从资源勘探程度上看,柴达木地区多数矿区和矿种地勘程度低,特别是有色黑色金属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资源地勘工作滞后,后续资源缺乏保障。总的来看,目前具有一定开发利用前景、能够构成循环经济基础与支撑的大宗资源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已累计探明油气资源量40多亿吨,探明石油资源量3.28亿吨,探明天然气资源量3069亿立方米,涩北气田进入全国四大气田行列。二是盐湖资源。湖盐矿床遍布柴达木盆地,已初步探明储量氯化钠3317亿吨、氯化钾7.06亿吨、镁盐210亿吨、氯化锂1890万吨、锶矿1928万吨、芒硝89亿吨,储量均居全国首位,其中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锂等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溴储量29万吨,硼矿1573万吨,居全国第2位。三是有色、黑色金属矿资源。除锡铁山、滩间山、清水河、海寺、白石崖等老矿区外,肯德可克、尕林格、野马泉等均是以铁为主共生有色及贵重金属的矿区,已探明铁矿资源储量1.7亿吨。通过进一步工作,该地区铁资源量有望增加到3―3.5亿吨,铜资源量达50万吨,钼5万吨。四是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北缘两大含煤区,其中大柴旦鱼卡煤田、绿草山、大煤沟矿区为优质动力煤,天峻木里聚乎更矿区、江仓矿区为优质焦煤。已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40亿吨,占全省资源储量的80.8%,其中优质动力煤保有资源储量为5.73亿吨,优质焦煤保有资源储量为29.75亿吨。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动海西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海西自然条件、区位环境、资源构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唯有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发展壮大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才能把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基于此,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加快发展工业、全面建设小康为目标,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集中力量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力争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把柴达木地区建成为全省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通过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推进现有产业的融合和聚集,加快延伸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和盐湖化工产业链,积极构建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链和煤炭深加工产业链,不断优化矿电联产产业链及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构筑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体系。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紧紧抓住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的机遇,在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同步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与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以盐湖工业、油气工业、金属工业、煤炭工业和建材工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来调整和创新资源开发思路,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坚持以工业园区为依托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型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附加值,提高资源加工制造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推动资源开发向提高规模扩总量、综合利用上水平、精深加工上档次、产业聚集相融合方向发展,为推进海西新型工业化进程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回全国其他12个试点产业园区相比,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柴达木地区已具备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条件和工业基础,交通枢纽地位和基础保障能力较过去有了很大提升,面临着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性产品短缺、地区间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等有利机遇;另一方面,受资源配置低效、综合开发能力不足、产业融合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本技术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指导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政策支持体系、运转协调机制和思想舆论氛围。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海西加快发展工业、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试验阶段和起步阶段。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禀赋优势、现有工业基础和交通区位条件为依托,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以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为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核心,以建设清洁生产企业、生态工业园区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政府调控、企业参与、市场引导相结合,逐步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力争在2015年前后将柴达本地区建设成为青海循环型工业示范区,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框架与运行机制,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典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建成一批结构合理、组合优化、配置高效的产业集群,使柴达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明显降低,废物排放明显减少,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实现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集聚的经济发展模

式,为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础。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初步设想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基本思路是,依托交通干线,围绕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一区四园。

(一)依托交通干线。就是要紧紧抓住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的新机遇,在实现国道109、215、315线和地方公路干线等级化和黑色化的基础上,实现公路、铁路与资源开发地的连接,形成以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为结点的南达、西连新疆、北接甘肃、东通西宁的交通网络,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同时,加快支撑电源和专属供电区电网建设,形成330千伏输电线路环形网络,完善电力网架结构,尽可能使大电网覆盖重点资源开发地。在此基础上,选择交通区位条件较好的区域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充分依托交通干线和其他配套基础设施,把各个园区、矿区紧密连结起来,促进资源向条件适宜的地区集中,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二)围绕优势资源。就是要立足于现有资源基础,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加速产业链的延长,加速优势产业集群的培育,加速产业布局的优化,引导优势资源向工业园区、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集中,推动资源开发由单向开发向综合开发、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逐步形成多产业横向扩展和资源深加工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型工业,力争在资源赋存与特色产业的结合上有新发展,在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的转换上有新突破。

(三)培育特色产业。就是要依托现有工业基础,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放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比较中发现特色、突出特色,在调整中抓住重点、培育优势,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融合,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构建具有海西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当前,重点要培育发展四大特色产业:一是油气化工产业。要坚持油气并举,扩大规模,在逐步提高原油加工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甲醇、尿素、复合肥、聚氯乙烯、二甲醚、甲醛、醋酸等油气下游产品,布局建设乙烯项目,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丙烯等烯烃生产能力。加强原油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废弃物(如沥青、渣油)的再生利用。积极推进天然气化工与盐湖化工的融合发展,搞好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气平衡,发展PVC、复合肥等下游产品,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建成青藏高原现代油气化工产业基地。二是盐湖化工产业。要以发展化肥工业、无机盐化工、氯碱化工为重点,大力开发以钾、钠、镁、锂、硼、锶等元素为主的多种高新产品,延伸产业链,着力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和加工增值水平。加快钾肥生产过程中废弃资源的利用工作,利用盐湖“老卤”发展无水氯化镁、氢氧化镁、金属镁等产品;利用钾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钠发展纯碱、烧碱、氯酸盐等产品:利用纯碱生产的废液发展氯化钙产品。大力发展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钾、复合肥等下游产品。积极推进盐湖化工工业向综合化、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建成全国重要的盐湖化工产业基地。三是黑色、有色金属及冶金工业产业。要加强对铅、锌矿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量。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在解决盐湖水氯镁石脱水工艺和高效电解镁生产工艺等关键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电解镁与镁合金等深加工系列产品。加快肯德可克、野马泉、尕林格等铁矿的开发,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提高资源的回采率和回收率,综合回收金、银、锌等有色金属和贵重金属,逐步构建铁矿开采―生铁冶炼―还原铁生产产业链,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冶金工业基地。四是煤炭及煤化工产业。要努力改进煤炭开采工艺,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抓好矿区的环保工作,及时进行地质环境和生态恢复,兼顾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积极有序推进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构建“煤炭开发――焦炭及焦油深加工”综合利用的煤――焦――化一体化产业链,以及“煤化工――盐化工――建材”产业链,支持引导煤焦油精细化工、煤炭制甲醇及甲醇系列产品、烧碱、纯碱、聚氯乙烯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实现煤化工与盐湖化工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海西工业发展新的支撑点。

(四)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紧紧围绕全州“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从资源、能源、环保、管理四大领域着手,落实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行企业循环生产、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三大重点任务。在资源领域,以综合开发为前提,以有效配置为手段,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核心企业为重点,加快构筑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链的相互融合,促进企业之间形成原料、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的互供共享,实现资源的减量投入、集聚生产和循环利用。在能源领域,抓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勘探开发,同时调整和优化园区能源供需结构,推进园区能源设施的大型化、规模化,同时抓好电力供应、供热蒸汽、循环水等的综合配套,推行集约型能源消费模式。在环保领域,突出抓好企业的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建立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废旧物分类、回收、再造系统,城市及区域中水回用系统,促进再生资源向产业化发展。在管理领域,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和效率,调节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行为,形成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要坚持实行渐进式的循环经济推进策略,努力体现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在企业层面,以工业企业为主体,以开展清洁生产、加强工业废料的二次开发利用为重点,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为主要目的,加快建立一批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循环生产的循环经济型企业,构建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在产业层面,以工业园区为重点,以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以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最充分利用为主要目的,建立起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业生态链;在此基础上,实现由企业、园区的小循环向产业、社会的大循环扩展,着力构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循环经济体系。

(五)建设一区四园。就是要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工业化”和“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依据柴达木地区资源分布状况、现有工业基础、交通干线布局和外部配套条件,在西部经济区规划建设格尔木工业园和大柴旦工业园,在东部经济区规划建设德令哈工业园和乌兰工业园,形成若干有支柱或优势

产业支撑、有大型骨干企业引领、有能源和资源保障的产业集群,促进生产要素向工业园区聚集,促进园区资源共享和产业融合,带动下游项目和关联产业发展,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框架。要依托工业园区培育产业集群,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共生组合,通过企业间副产品及废弃物的交换、能源和水资源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共享,来实现产业的聚集,形成以“一区四园”经济核心区为主导的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一是要以格尔木及周边地区丰富的油气、盐湖、黑色及有色金属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格尔木在铁路、公路、民航、油气管线布局中的枢纽地位,以石油天然气工业小区、盐化工业小区、冶金工业小区为支撑,加快建设格尔木工业园。要充分利用格尔木周边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着力构建油气化工产业链,规划建设年产30万千瓦燃气电厂、50万吨炼油扩建、90万吨天然气甲醇、123万吨尿素、20万吨醋酸、20万吨二甲醚和30万吨甲醇汽油等重点油气化工项目,建成炼化工业小区,并以此辐射带动格尔木、冷湖、茫崖等地的工业发展;要以察尔汗盐湖、东西台吉乃尔湖资源综合开发为依托,着力构建盐湖化工产业链,规划建设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东西台吉乃尔湖钾锂硼资源综合开发等重点盐湖化工项目,建成盐化工业小区,并以此辐射带动格尔木、茫崖、冷湖、大柴旦等地的工业发展:要以肯德可克、尕林格、野马泉、索拉吉尔及等周边地区铁矿、铜矿等黑色有色金属资源为依托,着力构建冶金工业产业链,规划建设年产200万吨还原铁配套1D0万吨高炉气甲醇、50万吨高炉气甲醇汽油项目和30万吨铜、1万吨钼、200吨钴、20万吨粗铅、10万吨锌冶炼等重点冶金项目,建成冶金工业小区,并以此辐射带动格尔木、都兰及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二是要以德令哈周边丰富的盐、石灰石、煤炭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德令哈在资源组合上的地缘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以270万吨纯碱及其下游开发项目为龙头,着力构建盐碱化工产业链,加快建设德令哈工业园,规划建设年产270万吨纯碱、60万吨烧碱、60万吨PVC配套90万吨电石、100万吨氯化钙、10万吨碳酸锶及锶系列产品开发等重点盐碱化工项目,并以此辐射带动德令哈、乌兰、都兰、大柴旦、冷湖等地区的工业发展。三是要以乌兰周边丰富的焦煤、盐湖资源为依托,以推进煤化工和盐化和盐化工融合发展为支撑,着力构建煤化、盐化产业链,加快建设乌兰工业园,规建设年产600万吨洗精煤化、300万吨焦化、10万吨煤焦油、30万吨煤气甲醇等重点煤化工与盐化工项目,并以此辐射带动乌兰、天峻等地区的工业发展。四是要以大柴旦周边丰富的煤炭资源、盐湖资源、有色金属资源为依托,以培育壮大煤化工及煤电产业、盐湖化工产业、有色金属产业为重点,构建能源、煤化、盐化产业链,加快建设大柴旦工业园,规划建设年产1200万吨原煤、100万吨煤气甲醇、15万吨电石、10万吨精化制硫化碱、5万吨硼酸等重点项目,并以此辐射带动大柴旦、冷湖、茫崖等地的工业发展。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环节和保障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重在实践,重在行动。要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服务、搞好规范,统筹兼顾、狠抓落实,把政府支持与企业行为结合起来,推动循环经济在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起比较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一)转变思想观念。要在解放思想中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树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辨证地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辩证地认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辩证地认识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要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设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的倾向,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破除狭隘、封闭的属地观念,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所有制界限,牢固树立“全州一盘棋”的思想,充分认识循环经济在带动区域发展中的联动效应,充分认识工业园区在培育产业集群中的集聚效应,充分认识产业链条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连带效应,按照依托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局发展,支持好、服务好、协调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园区建设。

(二)加强规划指导。发展循环经济是海西“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使总体规划有利于产业链条的延伸、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培育、有利于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业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围绕“一区四园”规划重点项目,力求在编制和实施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过程中贯彻和体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要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加快研究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率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督促各地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研究确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工业园区在优化产业布局、带动区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推进循环经济建设。

(三)制定配套政策。循环经济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来支撑,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要完善配套政策,强化政策导向,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价格、金融、投资等手段,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扶持力度,建立以经济调节为主、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为辅的调控机制。要抓紧研究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以解决利益调整分配问题为重点,制定并实施资源异地流动办厂、重要资源比率税率调整、科技扶持及废物利用等方面的财税政策,逐步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要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列入各级政府投资的重点支持范围,在基本建设、地质勘探、企业控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以及地质勘探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要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制度,确保循环

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四)强化科技支撑。循环经济必须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为基础。没有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循环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支撑。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中心环节,根据海西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目标,研究确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技术领域,制定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省内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大对关键控制性技术和工艺的研发力度,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和产品,尽可能地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治理成本,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能源循环利用、资源回收利用和产业链条之间的链接技术体系,提高循环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发挥企业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同省内外有实力的科研院所联合协作,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方法贯传到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中,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服务体系。

(五)构建协作机制。循环经济是以系统整合、循环合作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开展“废弃”与“资源”互补的多赢协作,需要在产业之间、区域之间构建互利合作的协调机制。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要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制度,并根据社会分工和产品生产的内在联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利用率,进而实现企业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加快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型示范企业。要依据资源条件、环境容量和区域特点,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对工业园区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提出资源能源、水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产业,集中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依托核心企业的强大辐射作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加快构建循环工业产业链。要坚持开放开发、联合协作、优势互补,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争取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和大型企业集团参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促进招商引资从引进资金为主向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并重转变,从引进一般性的资源开采、产品初加工项目向引进资源深度开发、综合利用项目转变,加快形成选商选资的新机制,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充分依托青藏铁路的枢纽带动作用,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强与周边省区的协作与沟通,积极探索建立矿产品加工转换基地,拓展与等周边地区的经济技术协作,管好、用好青藏铁路,实现区外资源区内加工,在相互交融中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

(六)抓好项目落实。项目是引进资金技术、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以项且建设为支撑,以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为目标,抓紧规划、论证、建设一批产业关联性和延伸性强、对特色产业拉动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确保项目在建一批、新建一批、立项一批、储备一批。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结合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取和开工一批能够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产业项目,促进重点企业联合互补发展、相互协调配套。要紧紧围绕全州“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责任落实,加强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资源配置、产业布局、资金投入及项目审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在建项目尽早发挥效益,确保新开工项目如期建成,确保上游项目和下游项目衔接配套,确保资源纵向延伸项目与横向联合项目同步推进。要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等环节入手,做好项目储备工作,抓紧研究制定一批符合区域产业布局、又有一定投资规模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和特色项目,切实发挥重点工业项目和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