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

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范文1

1城市主要污染物现状、来源及技术处理

1.1水污染现状及处理目前我们的城市水污染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工业用水的污水排放问题,二是成水生活用户的排放。这些的污水排放在工业方面大概有三分之一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而生活污水基本上都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污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目前常用的有过滤、渗透、沉淀、分离等;化学处理,主要有消毒、化学分离、氧化中和等等;物理化学结合法,有吸附、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等;生物处理,通过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成分和一些微量元素。

1.2空气污染现状及处理(1)工业的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形成的全球性的温室效应。导致了温度升高,冰雪融化。(2)人类生活繁衍生息,工业的快速发展,氟氯碳、氮氧化物等物质排放的增多,破坏了距离地面二十到二十五千米中大气臭氧层。臭氧层对地球起着保护作用,主要是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3)对于酸雨对于地球的危害主要是使土地性质发生变化,再一个就是对人的呼吸道和皮肤造成损害。所谓的酸雨就是PH小雨五点六的雨雪以及其他降水的总称,能够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汽车尾气和燃烧排放。主要原因是: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的排放也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业的发展,汽车产业的发展,其产生的气体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空气污染的治理问题,除了从原因方面减少排放外,还要加强对于空气环境污染的重视,提高自我的环保意识,从思想上入手,从我做起。不断的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1.3固体废物污染情况大自然中对于固体的废物种类比较多,不外乎来自我们工业生产产生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中的固体废物和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物,这三部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处理方面,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目前主要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填埋、处理成肥料、资源回收等几方面的技术。

2水域生态环境对于区域环境的意义

城市的河道建设是城市生态自我清理工作的提升,河道生态循环系统能够让城市更贴近自然,能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城市水循环系统能够有自我净化,自我修复的功能。城市的生态环境良好,就能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河道周边进行相应的开发。为城市的生态建设带来澎湃生机。

3企业对于环境的责任重要意义

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意义重大,企业的环境信息要及时公开透明,要提高企业的自我意思,加强对企业的环境保护投资力度,保障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生态环境系统。企业的环境报告要有方针政策,有环境量化的指标,能够在环境报告中体现那些污染物如何去处理,都应该有详细的报道。企业的环境报告是民众判断企业良好的重要标准之一,企业有责任义务,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改善。企业的环境保护的意义不能停留于纸面上,要通过实际的行动真正对民众做出自己的责任。企业的环境责任,环境报告表要体现出一环境保护方针、指导思想、落实措施、计划任务、规划远景、取得成绩等几大方面。

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范文2

关键字: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D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市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现状、来源及处理技术关键点

1、水污染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使我国水资源日益紧张。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 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我国城市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中超标排放的工业废水二是城市生活污水。我国每年约有1/3 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随着国内工业结构调整的逐步优化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对工业污染控制的不断加强,2007 年工业废水排放量246.6 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4.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1.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2.%。相对于城市工业废水污染压力的日趋缓解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数量和负荷却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正以较快的速度上升。2001 年2007 年生活污水的氨氮排放量明显超过工业废水。2007 年末据统计全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达到310.2 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5.7。如今生活污水排放量已经明显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成为污染的主要矛盾。

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第一、物理法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离心分离、反渗透。

第二、化学法常用方法有混凝、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沉淀、药剂消毒等。 第三、物理化学法常用方法有吸附、萃取、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技术。

第四、生物处理法该法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

2、大气污染

就全球而言目前有以下问题

(1)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问题即“温室效应”。

(2) 臭氧层破坏 大气中臭氧主要集中在离地面约20 至25 千米的平流层中并称为臭氧层。臭氧层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的功能从而保护地球上各种生命的存在、繁衍和发展。氟氯碳、氮氧化物等物质向大气排放逐渐增多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

(3)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化石燃料燃烧和和汽车尾气排放所引起。酸雨的危害主要是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改变土壤性质和结构腐蚀建筑物顺还人体呼吸道系统和皮肤等。

引起大气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的黑烟同时燃烧产生大量的粉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大气。

(2)汽车尾气排放严重超标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氧化氮以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其他一些固体颗粒。

(3)工业生产过程不可避免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 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

对颗粒物污染的控制以除尘技术为主包括机械除尘、电除尘、湿式除尘、过滤出尘对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方法有燃料脱硫、低硫燃烧、废气脱硫对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方法有低氮燃烧、废弃脱氮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控制方法有燃烧法、吸收法、冷凝法。

3、固体废物污染 全国生活垃圾每年以9%的速度递增,主要集中在全国50万以上人口的52个重点城市。固体废物来源非常广泛种类繁多各行各业都能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 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垃圾焚烧和资源 化回收利用四大技术。

二、河道生态化整治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城市河道生态化建设就是通过人工物化使治理后的河道能够贴近自然原生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逐步形成草木丰茂、生物多样、自然野趣、水质改善、物种种群相互依存并能达到自我净化、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水利工程。 以韩国清溪川的生态化整治为例。 首先整治工程恢复了河流的自然面貌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有关数据显示,清溪川复原前,高架桥一带的气温比首尔市区的平均气温高5℃以上,而在清溪川复原通水后,河面上方的平均气温要比首尔市区平均气温低3. 6℃。其次整治工程拆除了横亘市中心的高架桥取而代之的是改善后的城市公交系统。此外整治工程还带来了很好的经济和文化效应。工程带来的良好生态环境和滨水空间环境极大地推动了江北老城区的改造和建设为将周边地区整合成为国际金融商务中、高端信息和高附加值产业园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三、企业环境报告书对于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及框架结构

多数企业对环境问题敏感环境报告书是企业环境信息向社会大众公布的一条有效途径环境报告书能有效的促进企业对环境行为的改善。首先 要求企业公开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在环境声明中写入有害物质的排放、处理等方面的数字综述。这些量化的硬性指标可帮助公众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好坏做出更明确的判断 并促使企业采取实际行动加以改进 其次环境报告书能增强标准的可接受性。目前大多是企业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经济上的好处 而不是出于社会、环境责任 因此企业不愿公开其环境目标。环境报告书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贯彻实施有重要意义 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只是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 只有在环境报告书的作用下 它才能有实际的效果。 环境报告书的框架结构为企业的环境方针、环境管理指导思想、环境方针的实施计划、为了落实环境方针和计划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环境业绩等。

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工业园是其极富活力和进展较快的领域它寻求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的需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工业化国家在这一领域正进行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生态工业园的研究成果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90年代中期生态工业园的研究与实践在北美洲、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得到长足的进展其中尤以美国的研究最为活跃、工作较为系统。我国自1999年开始启动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贵港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有效治理工业污染、降低末端治理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目前我国各类生态工业园项目不下30个如广东省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湖南省黄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此外在联合国环境署的支持下大连、烟台、天津和苏州等地区的开发区也已经开展了生态规划和改造的实践。 当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发展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们普遍关注和正在开展探索的人们认识到单纯依靠污染的末端控制来处理工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己经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寻求新的模式。生态工业园是人们在这一领域多年探索的产物是工业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可使区域内不同企业间企业、居民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人与输出优化.从而达到物质与能量的高效利用废物产生量最小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可待续发展的区域综合体随着生态工业园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不断深人它将成为全面协调人类工业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重要模式并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范文3

关键词:污染;土壤;生态;修复

前言:在我国,污染土壤的修复工程有着重要意义,是转移和转化土壤中有毒污染物,恢复土壤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手段。生态修复技术通过调控生态因子修复污染土壤,作为一种强效修复污染土壤的手段,具有十分可观的协调性、高效性和稳定性等优点。其根本目标是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提高我国国民生产、生活环境,创建国家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一、污染土壤修复的定义

污染土壤的修复通常被定义为,通过转移或转换的方式,消除或减弱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毒性,减少土壤中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产生威胁的有毒有害物质。目前国际上的污染土壤修复方法通常有三种:物理修复法、化学修复法和生物修复法。物理修复法利用污染物与土壤之间的物理性状差异将污染物分离,通常需要外力投入。化学修复法通过化学原理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转化、结晶,以实现污染物与土壤间的分离,通常需要使用化学药品、试剂。生物修复法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天然介质,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吸收,让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变成生物循环体系的一部分,从而改善土地环境质量,实现修复目的。

二、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法使用优势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拥有物理和化学修复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中包括:1.应用生物修复法修复污染土壤,基本不会改变当地环境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对当地动植物生长不产生影响,有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2.通过生物修复法修复污染土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机污染物的矿化;3.因为自然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所以在应用生物修复法修复污染土壤时,可以根据当地环境情况,选择最合适生物修复途径;4.因为生物修复法在修复污染土壤的过程中通常不借用外力或化学药品,所以成本较低;5.生物修复法能够用在各种生态环境的污染土壤修复工作中。虽然在生物修复法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时需要与另外两种方法同时操作,但是在学术界依然普遍认为,生物修复法是目前最有助于节省成本和保障环境可持续发展污染土壤修复方法[1]。

三、生态修复的原理与原则

(一)生态修复的原理

1.生物方法与物理、化学方法优化组合原理

在土壤污染的实际情况中,多数都属于复合型污染。这种污染由于污染物结构复杂、多样,单一的生物修复法并不能及时有效的对这种污染物进行处理,这时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组合式的土壤修复方案。上文已经讲到,在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过程中,生物修复法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但在具体的修复作业当中通过联合式的修复方法能够对土壤污染起到更加显著的修复效果。比如,传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过程中,通常会用到生物修复法中的植物修复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成分进行吸收和富集。但是由于土壤对重金属存在非常强大的吸附性,导致植物修复法作用时间往往非常漫长,所以效率不是很高。但是在植物修复法的使用前通过鳌合剂的释放,降低土壤对重金属污染成分的吸附作用,让重金属具有更高的游离性,能够帮助植物对重金属粒子的快速吸收,提升土壤污染的修复效率[2]。

2.激活土壤生态系统自净化功能原理

土壤与依靠土壤生存的植物与微生物之间通常存在对外力污染物的循环净化作用,它是一种强大又富有活力的过滤器,正常情况下能够保障土壤环境的健康良性发展。生态修复污染土壤的作用就是在这种过滤器因为负载过重而失去净化能力的时候通过一定方法,让土壤生态系统的自净化功能重新运作起来。

(二)生态修复的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

在现代生态学中,整体优化原则拥有协调性、高效性和稳定性三重意义。通过对不同土壤修复方法的有机结合、合理应用,体现了生态修复法的整体协调性。生态修复的高效性体现在能够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能量消耗低和操作周期短的优点。生态修复法的抗逆性和抗冲击性是其稳定性的一种具体表现,另一种表现在对当地环境的无害性和安全性[3]。

2.循环再生原则

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加快了资源的消耗速度,目前社会上普遍使用的煤矿、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寻求循环再生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的途径将是人类未来生产生活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作业中,人们对于土壤的修复目标不应该是单纯的清除或降低污染物的毒性和有害性,而应该更加积极的寻求恢复土壤生态服务功能,实现土壤循环利用的修复方法。

结论:综上所述,生态修复技术对于我国治理污染土地、恢复受污染生态环境以及创建健康可持续的土地发展体系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国家提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的逐渐成熟,国家土地土壤环境将会因此得到质的提升,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提升国家公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华娟. 吉林省典型煤矿区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豆科植物修复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4.

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范文4

关键字:大青山;生态脆弱区;修复措施

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的一部分山体,呈东西方向延伸,西起包头市,东至乌兰察市,东西长240km,南北宽20~60km,海拔1800~2000m,主峰大青山海拔2338m。大青山东与冀北山地衔接,西与贺兰山、北大山、马鬃山相通,构成了一条环内亚干旱、半干旱区南缘的生态交错带。这条生态交错带在中国北方草原区占据了一个独特的生态区域,成为干旱、半干旱区森林岛屿和诸多大型动物活动带,在维护和保持祖国北方生态稳定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乃至华北平原具有重要意义。

1生态脆弱区基本特征

大青山是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重要的防风固沙、保护水土、涵养水源生态安全防线,是黄河上中游及京津冀地区的一道天然屏障。但是,受经济利利益的驱动,人为活动频繁,气候的持续干旱作用下,加上人类长期不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大青山森林植被退化严重,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空前的冲击与破坏,植被的退化与衰败是脆弱生态系统的显著体现,恢复与重建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任务十分必要。

2生态脆弱区分布类型

青山区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山区,属于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该区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300~450mm、干燥度1.0~2.0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土壤瘠薄,植被稀疏,风沙活动强烈,土地荒漠化严重。

3生态脆弱区的成因

3.1经济发展粗放

由于历史原因,青山区管辖范围内的各类违法占用林地企业共89家,其中,碎石场46家,采石场12家,洗砂场13家,其他公墓、拌合站等18家。青山区采石采矿采砂等资源型企业主要表现在技术含量低,规模小,生产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多采取“揭山皮式”掠夺性开采,对本以脆弱的森林植被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大大降低了生态系统功能。

3.2人地矛盾突出

就青山区为例,青山区总土地面积28000hm2,林地总面积14497.01hm2,占总土地面积的51.8%;非林地面积13502.99hm2,占48.2%;其中国有林地面积14239.54hm2,占林地总面积的98.22%。国有林地主要集中在大青山山区。随着近几年青山区经济快速发展,园区等工业项目迅速发展壮大,失地农民人数集聚增长,人地矛盾显得日益突出,自从20世纪50年代就形成的私挖乱采、散养放牧等引起山体植被严重退化,同时由于干旱少雨,给大青山植被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3.3生态环境多头执法

由于生态监管机制部门分割、协调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消极执法、执法不到位、不作为现象在一些地方较为突出,导致生态破坏执法效率低下。同时,生态环境执法体系和监督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3.4生态环境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还未根本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存在重发展轻保护思想,个别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违法采矿、超标排放等行为,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加上民众环保观念淡漠,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维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不能有效遏制资源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生态破坏、系统退化日趋严重。

4大青山山区生态脆弱区生态功能恢复重建措施

实践证明,大青山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应遵循客观规律,要从人工生态建设转向自然恢复为主,通过在天然林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现有植被,利用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促进自然生态自我修复。对于生态系统过度破坏的地区,必要时辅以人工措施(封禁、松土、间种、补植、补播乡土树种等),促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重建。

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范文5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概念;基本原则;分析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水资源利用形势日益严峻,但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程度却在不断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水利工程获得了迅猛复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缓解水资源紧张形势,对于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了协调好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两者的关系的重要性。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只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却没有关注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在水利工程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实现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施工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水利工程概述

生态水利工程主要是研究如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协调两者关系的学科。与传统的水利工程技术相比而言,它不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一门专门规范水利工程的学科。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综合性强的学科。传统的水利工程技术虽然也是多学科的交叉,但是其中并无生态环境方面的学科,与此相反,生态水利工程却是结合了部分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环境工程学的学科。

生态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协调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用专业手法来对拟建水利工程造成的伤害进行预防,对已建水利工程项目的造成的损坏的处理和恢复。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为拟建的项目提供减轻环境影响的设计方法;对已建项目恢复生态环境提供专业技术;对水体进行专业化测评,为污染水体的防止提供专业方法。通过提供以上技术,水利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恢复有原来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环境污染,对水体的自我净化,区域气候的调节,事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对生态水利工程的探讨可以从实际应用与技术应用,这两个角度来进行考察。笔者认为从实际应用角度来观察生态水利工程就可以发现这一技术是对传统旧式生态水利工程的改造。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要求尽量减少使用混凝土等人工产品,要减少水利工程对自然河道的渠道化。在建设过程中要最终实现周边整个生态环境不发生变化,不破坏水体本身的状态。从技术角度来考察生态水利工程就可以发现该工程实现了环境治理工艺与水利施工技术的有效结合,在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特点,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最终创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高经济效益与低环境成本是生态水利工程的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

生态水利工程的关键点

生态水利工程是我国未来水利工程建设的必然选择,做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认为要想实现生态水利工程必须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二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要时刻注重环境保护;三是要科学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与施工等工作;四是要充分认识到水利系统与生态系统两者之间的关系。

生态水利工程目标多元化,主要指的是在修建水利工程的时候不能单纯地考虑经济效益,还必须要考虑到生态系统的维护,在建设中要遵循生态学的规律,遵循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律。时刻注重保护环境,无论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还是后期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建设过程中要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要实现水利系统的良性循环。科学做好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与施工。生态水利工程中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就是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水利工程中实现科学设计与规划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充分认识水利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水利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完善优化水利系统是保证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在详细论述了生态树立工程的概念以及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之后,我们就来向详细论述生态水利工程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下五个原则:一是要追求经济性与安全性;二是水利系统的环境多样性;三是周边流域的生态系统不被整体破坏;四是要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五是河流系统要具备自我修复功能。

(一)追求经济性与安全性。生态水利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安全。在水利工程中保证安全施工,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是做好生态水利工程的关键。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水对建筑物的侵蚀作用,泥沙的搬运和堆积等作用要有清醒地认识。只有在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实现水利工程的其他功能。经济性是生态水利工程的又一个重要特征,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水利工程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生态水利工程要比传统的水利工程更加节省成本。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要对经济合理性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要坚持投入最小,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最大的原则。

(二)水利系统环境的多样性。生物学家经过对地区生物系统进行科学的考察,发现生态系统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原因,说白了就是自然环境日益多样化,那么生物物种就会越来越多,生态系统抵抗外力的能力也将得以增强。如果生态系统环境单一,那么生物物种也将会减少,食物链结构也将日趋简单。生态系统的单一化会对生态系统抵抗外力的能力造成影响。外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同理水利系统也是这样的特点。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水利系统环境的多样性有助于增强水利系统的抵抗外力的能力,最终达到保护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周边流域生态系统不被整体破坏。生态水利工程周边的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往往把水体分成功能不同的区域,没有用整体的观点对生态系统进行观察,在建设过程中严重破坏了周边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在今后的发展中水利人员要充分考虑查到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在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水体原始状态的破坏,要维持好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四)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生态水利工程的最终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利人员要建立生态系统评估与水利设施运行的反馈机制,生态水利工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现了对生态系统的实时监控,并及时反馈。

(五)注重自我修复功能的完善。生态系统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我修复功能。水利人员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来对水系统进行优化,要与自然界的有机结合。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要客观评价人力。在建设过程中切不可把人力绝对化。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实现水利工程的创新成了人们的必然选择。生态水利工程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了水利工程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本文详细介绍了生态水利工程的概念以及要坚持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2005(10).

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范文6

【关键词】汽车变速箱;再制造设计;探讨

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亿辆大关,汽车工业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传统的汽车行业建立在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之上,随着汽车使用量的增加,废旧汽车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为谋求长远发展,实现汽车制造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进行汽车可持续性设计对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1.再制造设计

再制造设计又名面向再制造的可持续性设计,是新产品再制造设计、废旧产品再制造性评价,以及再制造加工仿真、再制造冲突解决和反馈机制研究,最终形成最优化再制造方案的设计过程。再制造设计通常分为六个阶段,包括再制造新品设计、再制造回收设计、再制造拆解过程与工艺设计、再制造修复工艺与加工生成设计、再制造物流与使用过程设计、再制造设计反馈阶段。再制造是零部件的再利用,因此其附加价值得以保留,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办法公布的再制造试点企业包括3家整车生产企业和11家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2010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管理总局联合《关于启用并加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志管理与保护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了汽车再制造的发展。

2.变速箱再制造设计

变速箱通过加装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用以扩大汽车驱动力和车速变化范围,从而使汽车可适应不同行驶状态。汽车变速箱主要实现四个功能,即改变传动比、实现倒车行驶、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输、实现特殊动力输出。目前而言,汽车变速箱可分为有极式、无极式和综合式三种。

变速箱再制造设计是指根据再制造变速箱的要求,通过运用科学决策方法和先进技术,对新变速箱进行初始设计;对废旧变速箱回收、再制造生产及再制造产品市场营销等所有生产环节、技术单元和资源利用进行全面规划,最终形成最优化再制造方案的过程。对废旧变速箱的可再制造性、结构合理性、失效形式等多方面的研究,其目的是将废旧变速箱的分析信息反馈到新变速箱的再制造设计中并指导新变速箱的设计。通过影响变速箱设计和制造,并在变速箱使用过程中正确维护其再制造性能,使得变速箱在初始设计和废旧后具备良好的在制造能力,便于再制造时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及时提供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再制造保障系统,使其与变速箱再制造相匹配,有效而经济地生产运行,不断根据需要设计并优化再制造技术,增加再制造变速箱的效益。

汽车变速箱再制造设计一般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考虑分析:

(1)确立再制造设计方案。对新变速箱进行再制造性能分析,对达到生命周期拐点的旧变速箱进行再制造和保障资源总体安排。

(2)再制造工作分析。对再制造的每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策略,协调多方面工作,并获得废旧变速箱再制造的第一手统计资料。

(3)分析废旧变速箱的失效模式。对于正常的废旧变速箱来说,若失效部件能够正常运行一个使用周期,则其失效形式一般体现为磨损、腐蚀等经过缓慢过程引发的零件形状或性能变化。

(4)废旧件寿命预测分析。对废旧零件的剩余寿命进行评估和预测是保证再制造变速箱高质量服役的重要基础。

(5)再制造周期费用分析。直接影响着废旧变速箱再制造的决策,对再制造周期费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6)生命周期拐点分析。再制造是消除变速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重要手段,正确选择再制造时机,有效地掌握待再制造变速箱在其使用寿命中的位置,是保证再制造变速箱更加可靠的主要因素。

(7)再制造环境分析。指对变速箱在再制造过程内的能量和物质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损害进行评价.

(8)再制造反馈机制。建立再制造分析反馈机制直接影响再制造相关信息能否科学有效地反馈到新变速箱的初始设计当中。

变速箱再制造设计需要对变速箱的再制造过程进行统计分析,识别再制造设计准则,并反馈到设计过程中。在再制造设计的进化过程中,把变速箱的资源与能源属性、零部件寿命周期、再制造成本、再制造时间、再制造价值、再制造结构工艺性等因素都引入到新变速箱的设计过程中。变速箱再制造设计考虑变速箱生命周期末端时易于再制造的能力,研究如何把变速箱的再制造性能设计到变速箱中去,并以合适的制造工艺和完善的质量管理及检验来保证变速箱的再制造性,以科学再制造性试验来证实和评定其再制造性,以保证变速箱具有较高的固有再制造性。变速箱再制造设计冲突是因设计时为满足变速箱的再制造性能而给变速箱的其他要素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产生的。

变速箱的再制造设计冲突形成从两方面进行考虑:

(1)对于新变速箱设计,要考虑变速箱生命周期末端时易于再制造的能力,即要研究如何把变速箱的再制造性能设计到产品中去,并以一定的方法来保证和评定该变速箱具有较高的再制造性。为了实现新变速箱的再制造性能,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变速箱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变速箱的再制造性能因素,如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小、多生命周期、易于拆解性、易于清洗性、易于修复升级性、提高标准化和互换性程度等一系列的问题。但这些考虑因素又对变速箱的设计成本、生产耗费时间、质量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如考虑变速箱的环保性能时,使用环保材料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但是使用了环保材料,可能会增加设计成本等。这样就出现了冲突,即形成了再制造设计冲突。

(2)对于废旧变速箱设计,同样需要考虑到在对废旧变速箱进行再制造时所遇到的原变速箱结构、再制造材料、再制造工艺、再制造质量等要素与再制造的成本、耗时、质量等因素之间产生冲突。同时由于对废旧变速箱进行再制造设计时不可避免的对变速箱的原有设计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进,如把之前的不可拆解结构升级成可拆解结构,但这种改变会带来时间、效益和质量上的相应变化。而这种改变在带来正面影响的时候或许会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再制造设计要素与传统设计要素之间产生了冲突。

冲突一旦形成,则设计人员要对其进行解决。按照传统的设计方法,折衷法是解决设计冲突的常用方法,但折衷解往往不是创新解,设计人员不掌握同时满足冲突双方的解法是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所在。而公理设计是基于设计公理和原则进行的一种全新的概念性设计方法;创新问题解决理论是在对数以百万计的专利文献加以研究后建立的一套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面临设计问题的冲突时各有解决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