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
安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那么的重要,安全这个话题一直来也都是那么的沉重与严肃。而安全对于从事电力工作的每个人尤为显得迫切,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公司对于安全生产这方面更是常抓不懈,作为一个新员工的我从火电总公司到输变电分公司再到邵阳县220kV变电工程项目部都在学习《安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已经深种脑海,而公司每年的安全活动日则时刻提醒我们要牢记安全生产血和泪的教训,拒绝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杜绝一切悲剧事故的发生。
在《安规》的学习过程中。付总讲的课形象生动,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在默化潜移中就把很多安全生产的理念融入心中,不敢忘怀。而其中播放的安全事故警示片则把血淋淋的事实呈现在眼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给人无比的震撼。比如操作人员误挂接地线、带电合接地刀闸的恶性误操作事故和高压电容器开关柜检修时违章开启隔离带电部位的绝缘挡板被电弧灼烧等事故的发生。而这些事故往往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给人以惨痛的教训。幸福家庭从此破碎,亲人们撕心裂肺的嚎啕,尚在襁褓中的婴孩。所有的种种无不提醒人们注意安全,惜爱生命,珍爱家庭。因此在工作中一定要本着“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原则,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经常学习安全生产知识以确保安全生产、生活。
通过不断的《安规》学习,总结出事故原因大多是安全意识淡漠、安全责任心不强、习惯性违章、现场设备不熟悉、安全举措不完善、未履行安全操作规程等。而所有的这些细节就像隐藏在我们身边的猛虎一样,一旦我们稍有疏忽大意,它们就会立即出来夺人性命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应谨慎认真,控制危险源、危险点,把所有安全隐患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电力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
按照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有关要求,持续推进以案促改工作,不断放大以案促改后续效应,我认真的学习了第二期三个典型案例,特别是“案例一:某矿物供中心原副主任茹某某收受贿赂问题”印象深刻,下边我谈一谈学习后的几点心得。
有句老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堤溃蚁穴、气泄锋芒,“吃拿卡要”看似事小,实则害处无穷。在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眼中,吃一点拿一点,似乎是“小事一桩”,殊不知,这对老百姓而言,有切肤之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斗争永远不停歇,要狠刹“吃拿卡要”不正之风。
“吃拿卡要”频频出现,主要还是有两点原因:其一,权力的傲慢与任性。手中有权,并且权力又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所以导致很多事情就是当权者说了算,而不是百姓说了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当权者的为非作歹思想;其二,思想意识的滑坡。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面对诱惑、利益,一些领导干部难以抵御,出现跑偏、铤而走险的行为举止,攀比、欣羡、腐化,最终坠入深渊,永远不能自拔。
毫无疑问,吃拿卡要现象,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机关办事效率,伤透了老百姓的心。“吃拿卡要”不正之风,必须治理,必须遏制,必须狠刹。
一方面,要建章立制,规范权力,注重精神洗礼与警示教育。牛栏关猫关不住,权力篱笆必须扎紧、扎牢、扎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让“吃拿卡要”行为有机可乘;要加强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党纪国法的教育培训,牢记宗旨使命,远离不良诱惑,从案件中吸取教训,知敬畏、明底线,管好自己的手,收住自己的心,把好自己的嘴。
电力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
1、三件事故充分暴露出来的问题是:“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违行为就是野蛮行为,不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只图省事、快当、存绕幸心理,怕麻烦,这就是事故发生的必然。
2、作业人员严重的违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不验电不挂接地线,无安全措施保障的情况下就作业,严重违反《安全工作规程》和保障安全的技术措施,这也是事故发生的必然。
3、制度的缺失,管理的缺位。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执行力差,而且在检查中只报喜不报忧,平时对设备管理又不到位消缺又不及时,判断缺陷又不准确,日常巡检工作又不认真,致使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电力学习心得体会范文4
1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物理自信心的重要作用
自信心作为一种人格品质,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对激发人的意志力、充分发挥人的智力因素和取得人生成功有很大影响.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也称为自信.初中生刚学习物理,有没有自信心直接影响到对学习物理的态度,影响到学习物理的兴趣,影响到学习物理的各种表现,也就会影响到学习物理取得的成效,甚至影响到学生是否具有终生献身物理科学的志向.
2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信心缺失的原因
2.1 厌学因素
有些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拼音、数字、文字、读、写、背,扼杀了儿童的天性,致使部分学生从小就讨厌学习.从学生自身来看,有些人抗挫折能力、抗外界压力、克服困难能力弱,巨大的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使他们难以承受,产生自暴自弃,意志消沉,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有的家长在教育子女上,他们认为,送孩子上学是义务教育的规定,孩子学好学差全靠学校,有的家长不但不重视子女的学习,反而经常在孩子面前做经商致富的宣传,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在孩子的心灵上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使他们无心学习.社会上的读书无用思想,也会使学生无心学习.一些内容不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在社会上的传播,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使一些学生染上了不良的习气,进而厌学.这些学生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从而怀疑自己学习能力不足,没有信心.
2.2 评价目标高、不客观,教育方向定位不科学
社会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按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标准,从而促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愈演愈烈.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升学的指挥棒运转,极少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健康发展.这样,中小学教育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应试教育”模式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支配下,在教学方法上,必然是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特别是忽视后进生,必然会加剧学生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使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困难.他们的自信心越来越弱,对各门学科都会丧失学习的信心.
2.3 受其它学科基础的影响
初二学生开始学习物理,在他们学习物理之前已经学习了很多学科,有一部分学生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有利于他们继续学习,会使他们的自信心越来越足.但是,在整体学生中学习优秀者只是少数,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掌握程度差距很大,有的成绩差,他们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且受到一些老师和家长的指责后,信心更加不足.特别是语文和数学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物理的成效,在学生学习物理一段时间后,他们自己都认识到初学的物理与语文、数学关系很大,他们会体会到语文、数学没学好,物理也不会学好,直接影响着这些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物理自信心的实践体会
3.1 培养兴趣,做好思想工作
由于学习成绩突出的只是少数,有良好的学习兴趣,而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需要我们千方百计去培养.在初二学生刚刚学习物理时,教师上的第一节课很重要,这是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第一印象.我们要热情介绍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对生活、生产、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物理学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巨大作用,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起到深远的作用.同时,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头的第一节课做好几个有趣的物理实验,介绍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都很重要.当学生产生对物理学习兴趣时,要惜心注意保护.当他们有一点点积极的表现时,都要给予热情的鼓励,他们学习物理一段时间后取得一点成绩都要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要给他们树立自己身边学好物理的榜样.当学生学习物理有困难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教会他们正确的方法,树立能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千万不能因学生的不足而对他们的培养丧失信心.使他们感觉到有困难时老师会真诚的帮助他们.这些方面的工作要长期坚持.当学生在前一段时间学习物理,没有取得良好的成绩时,又要开始学习新的章节,这时的开始对于他们来说又是新的起点,因为初中物理几方面的知识内容的联系还不很明显,这时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感到又在同一个新的起点上,他们都有再学好的可能性,使他们认识到今后的学习不会受到以前学习成绩的影响.在新的内容学习后,如果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就会重新树立起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3.2 消除相关学科成绩不理想的负面影响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受到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影响.在学生学习物理时,我会向学生说明初中物理课本上的文字大多数是小学就学过的,而且相当一部分都是小学四年级就学过了,难道我们不认识吗?在学生看书阅读课本时,我们可以教会他们如何看书阅读一些基本的概念,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其实,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受到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有些数学知识学生还没学到,初中物理就已经使用了.面对这些问题怎么办?教师可以结合例题、习题的讲解,适当给学生提高一些数学知识,以极大的热情、学识来帮助学生,又能树立起教师的学识威信,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到物理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课堂气氛的和谐,学生体会到老师真诚的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数学知识 ,增加了对老师的信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信心就更足了!学生就会在老师指引的道路上走向更远的方向.我们就是学生成长道路上光荣的引路人.
3.3 因人而异,面向全体树立信心
电力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
一、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2012年高考安徽理综卷化学试题遵循全国《考试大纲》和安徽《考试说明》规定的测试内容和要求,考查内容覆盖各模块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以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综合应用为载体,考查考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和基本能力,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这种考试变革方向,要求我们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能力。试题还特别注重体现学科知识内在联系,将各模块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命题,如第25题、第27题、第28题等,不仅检查了考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检查了考生在化学宽度、广度及思维上的敏捷性,考查考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彰显课程改革,凸显化学试题稳中有变
2012年高考安徽理综卷化学试题紧扣2012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化学试题秉承往年的命题传统,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今年命题所涉及的内容、试题类型及命题意图等,都与2011年基本相同,都是中学化学主干知识。高考命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基本保持相对稳定,这对稳定中学化学教学、促进课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也看到,稳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高考命题为了实现其选拔功能,必然要求求新。2012年安徽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考查考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较2011年有所加强。如第11题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知识的综合应用,而2011年第12题仅考查原电池知识;第12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时,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而2011年第13题仅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2012年虽然与2011年题型一致,但问题设置较2011年第25题有较大的变化,其中第(3)问考查Na2O2与CO2反应方程式书写及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第(4)问考查核磁共振氢谱及答案的开放性;第28题题型新、立意新,以模拟工业上从废铅蓄电池的铅膏中回收铅为线索,设问发散、多元、开放,由浅入深,发挥了实验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考查功能,有利于培养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本卷的亮点所在。
三、注重多种形式信息给予,考查获取、理解和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学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在对化学能力要求的三大特点之一“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获取有关信息,并具有与已有知识块进行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从而进一步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2012年高考安徽理综卷化学试题以化学常用的各种信息形式提供考生答题必须用到的一些新的信息,考查考生的信息素养和化学学习能力。今年高考化学试题信息呈现的形式注重多样化,主要有文字表述、图表、实验装置图、化学方程式、坐标图、有机物分子结构、有机合成路线图、工艺流程图等。
2012年安徽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信息特点及学习能力要求,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多途径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统摄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例如,第9题通过观察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可逆反应方程式获取该可逆反应方程式的特点,并与已有的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等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考查考生对化学平衡相关原理的分析判断能力。第11题通过题给微型实验装置图及题干信息,判断不同情况下该装置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以及电极的极性,进而考查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考生基本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第25题要求考生以元素推断题为依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核磁共振氢谱、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知识,重在考查考生对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的综合应用能力,考查考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第26题要求考生根据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PBS的合成路线及所给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等重要信息,结合考生已有的有机化学知识进行分析,考查了考生对常见官能团的性质及重要有机反应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考生获取新知识、简单的归纳推理及信息迁移能力。第28题要求考生以铅蓄电池的铅回收为情境,将化学平衡、沉淀的转化、实验探究、计算等内容融合在一起,主要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掌握及运用相关知识对实验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考查运用文字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等。
四、彰显学科特色,突出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最大特点,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考查的形式最为灵活,是理论转换为实践的渠道,也最能综合考查考生的能力水平,因此,化学实验一直是化学试题中的重点考查内容。今年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涉及化学实验的试题有第10题、第27题、第28题,占25分之多,占化学总分的25%以上,在整个化学试卷中的份额较大,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后的安徽高考化学试题强化实验考查,以体现现代化学学科的特色,对新课程教学进行正确的导向。《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学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在“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设计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探究方案,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形成探究结论,能对探究方案和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准确地表述探究结果。”今年高考理综化学实验题以试题分析为主要题型,突出考查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