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教学设计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教学设计教案范文1
关键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教学案例;设计
一、生物实验教学案例的设计
1.设计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1 教学内容分析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探索高等植物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并能够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颜色进行区别;难点是对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实验原理的理解。由于以往学生虽听说过有关叶绿素的知识,但却从未亲自提取和分离过各种叶绿体中的色素,因此,该实验的设计,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又能够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
1.2 实验设计目的
(1)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2)探究叶绿体中色素的基本种类,并能够对叶绿体中色素的颜色进行区别。(3)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验现象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1.3 实验设计的原理
(1)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或丙酮中能够发生溶解,因而可以通过无水乙醇或丙酮将色素从叶绿体中提取出来。
(2)叶绿体中的色素种类繁多,且都能够在层析液中发生溶解,但由于受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影响,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慢,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上扩散速度快。因此,可通过纸层析法将色素从叶绿中分离出来。
2.实验方案的实施
2.1 材料用具的准备
(1)实验材料:新鲜浓绿的菠菜
(2)实验仪器及试剂:干燥的定性滤纸、玻璃毛细吸管、脱脂棉、试管架、试管、烧杯、漏斗、研钵、药匙、棉塞、剪刀、铅笔、天平、直尺、无水乙醇或丙酮、层析液、碳酸钙、二氧化硅等。
2.2 实验操作步骤
(1)提取色素。首先用天平称取5g的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然后将少许碳酸钙、二氧化硅放入研钵中,再加入10ml无水乙醇或丙酮,使研磨充分,溶解迅速。接着向小玻璃漏斗中迅速倒入研磨液,并在漏斗基部放少许脱脂棉。最后,将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并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
(2)制备滤纸条。用剪刀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条形,在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并做好标记,用铅笔在距滤纸条一端的1cm处画一条细横线。
(3)画滤液细线。用玻璃毛吸管吸取少量滤液后,沿着铅笔线均匀地画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待滤液干后,可重新画一两次。
(4)分离色素。向烧杯中倒入3ml层析液,将滤纸条轻轻插入层析液中,并将培养皿盖在小烧杯上。注意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应朝下,滤液细线不能触到层析液。
(5)观察实验结果。注意观察烧杯内滤纸条上有色素带的数量及颜色,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3.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假设
通过创设一种让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究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的教学情境,如,以学生生活中所见的不同季节叶子颜色的变化为情境提出问题:“为什么叶子在夏天是绿色的,而在秋天却是黄色的?”,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黄色秋叶中的色素称为叶黄素,叶子从绿变黄主要是叶子中的色素发生了变化。继续提问:“叶黄素是否仅存于黄色的秋叶中,绿叶中是否也存在呢?”接着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最后教师引出本次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假设进行验证。
(2)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该实验属于引导探究性实验,因此,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中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也可以按照教师的引导启发,自己设计实验,但不能盲目的进行实验操作,必须明确实验操作目的,遵循实验操作方法。教师可通过基本的知识讲解与实验演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实验设计过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3)组织讨论,活跃思维
当实验结束后,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实验劳动成果,对于优秀的学生予以表扬,并以小组为单位,报告自己的实验结果,然后教师将各小组的实验结果汇总起来,并让学生对此进行深入地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如:除了教材中提到的菠菜外,还可选用什么叶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成败是否与色素提取量的多少有关?若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又会有什么情况出现?等。
二、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的分析与反思
生物教学设计教案范文2
(一)教学技能培养目标
为了丰富和提高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出合格的教师人员,故设计出技能培养方案,希望通过该方案的实施,物理师范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专业特点,增强专业意识,提高教学技能,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1]。
(二)教学技能训练要求
1依据先进的教学理论,提出适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提出适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高效并且成功地改革。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原则
只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师范生真正理解与掌握物理学技能。也只有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师范生学到的教学技能变为自己的能力[2]。
3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
在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提供适当帮助,对学生碰到的问题作详细的指导。同时要合理安排师生的交流和互动教学环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2-4]。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为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做好准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采取灵活多样、循序渐进的训练形式和方法
为了建立起新型的教学技能培养体系和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实习相结合,课上训练与学生自学自练相结合,阶段集中训练与全程训练相结合等方法。训练过程要由局部到整体,由慢到快,由浅入深,要科学示范、具体指导、鼓励先进、帮助后进、分层辅导,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教学技能[5-6]。
(三)“多层次、立体化提升”教学技能培养新方案设计
所谓“多层次”是指物理师范生从大一到大四采取不同程度的教学技能训练。之所以从大一开始,目的是让刚入学的新生能尽受自己专业的特点,树立专业意识,调整从教的心理状态,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教学技能,进而确立今后努力的目标。所谓“立体化”是指教学技能训练从整体着眼,全面科学的安排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从根本上提高物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立体化”不同于一般平面模式的教学,而是构建一种科学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训练后,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进行教育实习。师范生虽然已经进行系统的教学训练,但还没有真正实践,所以教育实习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使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这样可以让师范生锻炼教学技能,获得教学经历,最终提高教学技能。这个实习过程不同于以往的实习,要借鉴国外“以中小学为实习基地”的培养模式,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实习学校和本校的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实习生的教学进行指导。此培养方案将社会实践因素充分纳入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环节形成三维立体模式,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此教学技能培养方案主要是注重从大一就要开始加强与渗透教师职业技能意识,再通过具体的全方位立体化培养特点,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既注意到学生横向之间的个别差异,又注意到学生个体在发展中不同阶段之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完成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
二物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方案
(一)“理论学习+案例教学+实践反思”培养方案的提出
“理论学习+案例教学+实践反思”的课堂教学培养方案如图所示。培养过程是首先对物理师范生进行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学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教学,而后编制教案,进行仿真教学来练习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做到同步训练、强化练习。最后教师检测评定,学生进行教学反思,修改教案再进行仿真教学,直至掌握课堂教学技能为止。
(二)“理论学习+案例教学+实践反思”方案培养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案例教学+实践反思”培养方案进行技能训练后,使物理师范生既能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掌握与应用课堂教学所有技能。让学生通过体验教学,锻炼教学技能,获得教学经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提高各种教学技能的理解与认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教学技能。
(三)“理论学习+案例教学+实践反思”方案培养过程
1理论学习
在大三上学期给物理师范生开设《物理教学论》、《物理教学心理学》、《物理实验教学技能》、《教材分析》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教学技能方面的理论知识,如对教学技能概念的理解,明确教学技能分类,应该重点掌握的教学技能及这些教学技能的应用原则等,这为下一步教学技能训练奠定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教师以案例的形式阐述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描述的是教学的具体情境,展示特定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以及所达到的效果,包含着特有的教学理念和具体的处置方式,反映的是教师的行为、思想和感情。因此,案例教学在教育类课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3编写教案
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编写教案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案也称“课时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要求、课时安排、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四项内容。指导教师在给师范生指定教材时,还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分析,以帮助师范生正确理解教材,从而结合教学技能进行备课。编写好的教案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基础,由此可知,教案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4仿真教学
当教学理论和方法有一定的积累后,就可以进行仿真教学。仿真教学是参与者在接近真实教学环境下扮演教师角色,以达到预期的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目的。它能够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教学条件,因此在师范生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
仿真教学中每组要4~6人,由教师、学生、摄像人员组成。师范生轮流扮演教师和学生角色,每位学生每次试讲时间为10分钟左右。为了使“角色扮演”的效果更佳,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角色扮演之前,指导教师要向师范生说明有关角色扮演的要求。(2)在扮演角色中,除了执教者和学生外,减少其他无关人员,避免学生交头接耳,来回走动。任何人不要打断“教学”,让教师去处理教学中的麻烦,技术人员在拍摄中不能对教师提束缚条件。这样当师范生面对镜头时,以较少的紧张情绪集中精力进行讲课。(3)扮演教师者完全进入角色,按照自己备课计划,有控制、有步骤的实施教学。(4)扮演学生的要充分表现学生的特点,自觉进入特定情境。有时也可以以学生身份回答问题,也可以答错,以培训执教者的应变能力。
5检测评定,指导交流
教学评价是依据预定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及能力方面所达到的实际水平与原先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对照比较。在教学技能的学习和形成过程中,评价具有促进师范生提高教学技能水平的导向作用。
在评价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由小组成员提出个人的观点和建议,每位成员都可以直率的提出意见,取长补短。这种评价不是简单的打分,也不是单看教学实践成绩的高低,而是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发挥集体的智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教学反思
这里所说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日程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反思方式,包括讲课、听课、评课的反思。通过听课、评课、互相交流,了解其他师范生的教学理念、教材处理方法、教学艺术、课堂调控能力,观察他们如何把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应用以实现教学目的。在平时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各个环节上的得与失,提取其中精华为我所用,从而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7修改教案,反复训练
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形式,师范生基本上都能达到教学要求,但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必都达到同一个培训目标,对不同程度的师范生要有不同的训练目标。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拟定不同层次的训练目标。当各项教学技能都经过训练并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要在再循环的过程中安排学习者进行各项技能的综合训练,也只有对教学技能的综合训练,才能最终形成教学能力。
三总结
要培养出适应现阶段课程改革要求的物理师范毕业生,在培训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学科知识的发展,拓展视野,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达到教师自身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总之,通过教学技能总体方案的设计,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技能训练中发挥它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下,成为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意识和增强现代教学能力的新型师资训练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弦章.当前师范教育改革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J].龙岩学院学报,2007(1).
[2]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9-55.
[3]李春密,王丽芳,李多.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教师对教学技能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6(9).
[4]赵永亮,刘怡.浅议教学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
生物教学设计教案范文3
关键词:“5E”教学模式 高师院校 英语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
基金项目:该文为2014年云南省教育厅教育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YN-520,‘5E教学模式’在高师院校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实施,对未来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院校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同时也将有更好的发展机遇。更新理念、完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将成为高师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
按照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在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学分应达到20个学分和18周的教育教学见习和实习,这充分说明了培养学生英语教学能力的重要性。
“5E”教学模式是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BSCS,1989)开发的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模式,是一种致力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5E”教学模式的程序为: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迁移(Elaborate)、评价(Evaluate)。由于这五个阶段的首字母都是字母“E”,所以被称为“5E”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生知识主动建构和技能培养的统一,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作用,重视学生的探索、合作、参与、实践,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5E”教学模式在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是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重要的教师教育课程之一,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备课和撰写教案等研究和处理教材能力,以及英语说课稿撰写和课件制作等说课技能、英语课堂教学微技能、英语语音、词汇、听说读写等教学技能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能力。应用“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语教学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以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能力培养为例,阐述“5E”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在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1、参与阶段(Engage)
参与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教学能力的起始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他们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以及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该阶段的具体操作是:
教师首先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各自的学习小组组长,小组长负责并监督该小组成员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及组织小组成员在小组内完成课前的训练活动;其次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以及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给全班同学布置学习任务,并让各个小组成员明确学习任务。再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在《小学英语》教材中,选择其中的一册来完成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技能的训练,以及在该册中选择一个单元或话题,在课外认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前的教学设计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对话题和学习任务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一阶段,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关注学生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和教学设计的思考过程,学生选择恰当话题和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课内外学习的积极性。
2、探索阶段(Explore)
该阶段是培养学生研究和组织教材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
该阶段具体操作过程是:学生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要求以及该册教材内容和特点,撰写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然后学生又选择其中的一个单元,将该单元分成四至五个课时,再次要求学生撰写这四至五个课时的课时说课稿和教案,并制作与之相匹配的说课课件和教学课件。
该阶段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并让他们完成根据兴趣所选择的话题和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各自的任务,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小组内进行活动交流与探索。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撰写说课稿和教案以及制作课件等教学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运用他们已知的知识和新学的内容,重构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提升他们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重构、运用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教学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钻研教材,研究教材的能力,弄清楚教材的结构和知识体系,并融会贯通,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培养学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及要求和教学指导思想,弄清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实现教学目的。
3、解释(Explain)
该阶段培养学生组织教学活动能力的核心环节。
该阶段的具体操作是:在学生完成了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说课稿和教案的撰写以及课件制作等教学设计后,要求学生在所设计的四至五个课时说课和课时教学设计中,选出比较满意的一个课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应与小组成员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思考、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所完成的说课稿与教案以及课件制作等方面进行分享、交流。教师对学生在分享、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对学生呈现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让学生形成正确、明晰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课后根据同学的建议和教师的点评和建议,认真修改说课稿和课时教学设计以及与之相应的课件。
在展示活动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使用各种互动、小组合作、多媒体等教学形式,灵活运用语言、板书、反馈等基本教学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点评启发了学生思维,达到训练学生教学能力的目的。
4、精致或迁移(Elaborate)
该阶段是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拓展环节。
该阶段具体做法是:学生根据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同学和老师给自己所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对原有的说课、教案和课件作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使自己形成正确的教学设计的理念、思路、过程和方法。然后要求学生将学到和掌握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其它的几节课时的教学设计中,重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知识和技能的实践,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此阶段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修改过程中能够彼此分享想法,教师也要适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完成修改该单元中其它课时的教学设计的任务,从而强化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5、评价(Evaluate)
该阶段鼓励学生评价自己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教学反思等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展示教学设计时和学生修改后上交的教学设计的说课稿、教案和课件等方面对学生的教学能力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
这阶段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贯穿于“5E”教学模式的其余四个环节中,是“5E”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这种评价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在评价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教学设计的理念,运用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和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对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应用与解决问题的技巧之间建立联系,教师对学生的这种鼓励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到前面四个阶段中。
在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教学中运用“5E”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学生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教学设计、熟悉教学设计的流程、掌握教学设计的知识与技能,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此外,“5E”教学模式将评价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这种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Y束语
以上是以《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了“5E”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在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虽然“5E”教学模式是一种已经被证明了的一种有效科学的教学模式,但在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各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的应用还不甚普遍。通过“5E”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能力方面的应用和实践,证明“5E”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更加完整、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更应关注学生的特点、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更适合应用“5E”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认知水平以及具体的学习需求,应用“5E”教学模式来设计教学、实施教学,以此来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代鸣 ,姚宝骏.5E学习环教学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生物学教 学,2008
2. 高霞,“5-E”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9期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季银泉,《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生物教学设计教案范文4
1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而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
生物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人对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而生物学概念是生物科学素养的基础,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在新课标理念里提出十大主题,由50个重要概念组成,这些概念构成了生物科学知识最重要的基础,因此,加强初中生物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2 生物学概念意识的确立,是进行概念教学的前提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是思维的产物,是人类对一个复杂过程和事物的理解。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曾经认为概念的教学就是概念知识的记忆,概念教学最主要的就是使学生记忆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定义记忆固然重要,但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深入理解、掌握和运用则更能体现生物作为一门科学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概念意识,围绕重要概念来展开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不仅要使学生记住最基本的概念的定义,还要帮助学生理解并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生物学概念,在生活中做出判断和决策。
3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概念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1 课前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以前备课只是要求教师写好教案,怎么教,教什么,而现在做教学设计,更关注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更重视了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学的有效性最终是落实在学生的成长上的。课堂教学效果的程度,往往取决与课前的设计,做好教学设计是我们创造性地把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标准以及规定的课程目标、标准确立的具体内容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要做好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应确立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形成哪些重要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参加学科培训,了解学科的性质,认识学科的特征,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较深入的了解,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新教材在每节开始部分的“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以问题的形式列出本节的重要概念或相关知识;其次,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学生。以往,教师在写教案、做教学设计的时候都会注重于这节课自己怎样去教,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就必然会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讲得很精彩,但学生掌握的并不多。所以,现在教师在写教案、做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研究学生,做好学情分析,掌握学生的认知障碍,确定教学的起点和教学的目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注重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再次,做教学设计侧重于“学”的设计。教师一堂课讲得很精彩,但学生掌握的并不多,那就是因为这节课的设计是以教师的怎样教来设计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理念的共识。以“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课为例来说说我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这节课里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前者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的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累积;(4)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的稳定,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学前分析:通过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学生已经认识生物与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但是还不足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何才能让学生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呢?认识这个整体就是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是怎样组成的?它如何维持这个系统整体性?以这样的一条主线来进行展开,帮助学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概念。
3.2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概念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2.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
在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时,组织学生观察“想一想,议一议”的插图,是什么原因造成用网罩起的草生长不好?同时播放我国北方草原的牧场轮换放牧的前、后对比视屏,从而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这样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进一步进行有效情景的设计,丰富和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感性认识,如:你的家乡在哪里?环境好吗?有哪些名胜古迹?我们的校园美丽吗?而它们都是一个个生态系统。
3.2.2 通过分析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通过我们身边的某一个生态系统,如学校后山上的树林的森林生态系统,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得出这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含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经过这样的分析比较,学生很快找到所有生态系统都具有这样的本质特征,掌握生态系统概念。
3.2.3 设计好概念的正例、反例和特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
在概念的学习中,应尽可能地列举概念的正例、反例和特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如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吗?校园呢?一滴小水滴呢?经过与生态系统的组成的比对,它们都是一个个生态系统;在分解者者中列举蘑菇、平菇这一特例,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不是植物,是菌类,是分解者,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概念。
3.2.4 在练习题中加强对重要概念的辨析、应用和迁移
生物教学设计教案范文5
1、 下面对学生学习动力因素的分析中,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是( )。 (1分)
为了做好小组长的工作,王艳同学积极咨询了几位高年级的学长
2、 张老师在外地听课的时候,吸取了大量的教学、学习经验,并将它们记录在电脑里面,并运用计算机、网络将这些珍贵的信息以e-mail的形式及时传递给异地的师生,请问,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数字教学资源的什么特性?( ) (1分)
处理数字化
3、 让学生判断“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球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应属于的层次是( )。 (1分)
理解
4、 在角色表演活动中,刘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去表演其中的角色,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请问,刘老师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策略?() (1分)
抛锚式教学策略
5、 常见的课件结构形式有线性结构、百科全书式结构以及指导性结构,下列关于课件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分)
a.可根据需要综合应用各种结构形式
6、 李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喜欢使用演示课件,下列观点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
李老师使用的课件可以完全呈现老师讲述的内容,可以代替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7、 下列哪个格式的文件不可以用windows media player打开?( ) (1分)
rm格式8、 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构成。 (1分)
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
9、 采用高级搜索方式比纯粹的关键字搜索更能快速有效地搜索到想要的文件。现需要搜索《学会合理消费》一课的教学ppt,请问除了关键词之外,还需要限定( )。 (1分)
文档格式
10、 你认为将教育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入手?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维度( )。 (1分)
如何将教学评价围绕着教师开展,避免学生评价教师教学,体现公正性
11、 学校让你去评价一位新来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下列选项中哪个不需要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因素?( ) (1分)
课堂气氛的热烈程度
12、 王老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搜集评价学生的信息,以供期末综合测评时参考,下列评价方法使用不当的是( )。 (1分)
每个单元结束后,王老师经常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该单元的掌握情况
13、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讨论伯利克里这个人物,下列促进小组讨论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1分)
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王老师可以采用复式教学,即在同一个教室里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
15、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迅速的从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必须善于反思。当您反思自己教学设计方案中的教学过程设计这一部分时,您认为下列因素不需要考虑的是() 。 (1分)
是否使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探索生物世界的好奇心
16、 教师经常会利用flash制作一些按不规则轨迹运动的动画,这就会用到flash中的引导层动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1分)
在动画播放时,引导层上的内容不可见,被引导层上的内容可见
17、 李老师计划在开始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环保、节能的宣传影片。请问,下列教学设备哪个可供李老师选择使用?( ) (1分)
dvd机+电视机
18、 在设计和开发课件时,图片是应用最多的素材之一,通过抓屏的方法获得图片的步骤是( )① 文件菜单 → 保存 ② 同时按住 ctrl + v 键 ③ 打开要截取的图片 → 按一下键盘上的prtsc(print screen)键 ④ 开始 → 程序 → 附件 → 画图 。 (1分)
③④②①
19、 王老师为了让学生更为准确地了解美国人在时间上的问答方式和动作,他决定借助数字化资源来呈现其所要表达的教学信息。下列选项中哪些素材的组合是
最佳的方案?() (1分)
视频、音频
20、 下列属于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内容是( )。 (1分)
学习内容分析
二、多选题
1、 你认为将教育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入手?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维度()。 (2分)
如何将图像、视频以及可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课件等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
如何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使得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有效地发挥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优势,使媒体技术切实有效地促进教学
2、 在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一般分析哪几方面的特征? (2分) 起点水平
认知结构
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
学习风格
3、 李老师总结了一些选择教学媒体的原则和方法,以下李老师总结出来的选项中不恰当的有哪些?() (2分)
在选择教学媒体之前只需要考虑教学目标
在选择教学媒体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该教学媒体是不是够新颖、够先进,以免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4、 电子教案是将传统教案中的内容转变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信息格式后储存于记录介质(磁盘、光盘)中的现代教案,由文字、图片、图像、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下面关于电子教案的功能特征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2分)
电子教案有利于教案的修订和保存
电子教案便于携带和学术交流
电子教案可实现超文本组织信息,利于非线性知识的安排
电子教案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5、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媒体,下面的选项中,属于听觉媒体的是()。 (2分)
录音机
收音机
cd机
6、 教师想将截取的一段视频给学生观看,可以选用用下面的哪些软件?() (2分)
绘声绘影
豪杰影霸
premiere
7、 有关教学评价的功能,王老师有如下认识,正确的是()。 (2分)
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学活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好的评价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教学改进是否产生影响主要看教师的自觉性
被评价者还可以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8、 评价离不开一定的价值观或指导思想,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也有所转变,下面有关对教师教学评价指导思想转变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2分)
在教学目标上从强化应试转变为提高学生素质
在教学依据上从以书本为本位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从重视教学信息的单项传递转变为重视信息的多项交流
9、 教研组让你对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下列哪些方面不需要列入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 (2分)
教学设计后面是否有大量的练习题
教学设计过程是否使用了先进的媒体
10、 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王老师建议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就是否让学生评价教师,其他教师也纷纷发表意见,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2分)
应该让学生参与评价,因为学生最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
学生评教的过程也就是对于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诊断过程,有助于教师本人了解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应该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
开展学生评教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会更关心学生,学生也会更尊重教师三、是非题
1、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设计活动给予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设计工作沿着预定的目标方向进展。 (1分)
是
2、 要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师可以考查学生的平时作业。 (1分)
是
3、 根据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教育调查可分为普遍调查和个案调查。 (1分)
是
4、 设计和计划表现性评价有以下四个步骤:决定对什么进行测验,明确表现性任务,详细规定评分规则,具体规定测验要求。 (1分)
是
5、 罗杰斯提倡有意义的学习,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
(1分)
是
6、 在有效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1分)
是
7、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能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1分)
是8、 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为教学实施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 (1分)
是
9、 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主张的是认知主义理论。 (1分)
否
生物教学设计教案范文6
下面就生物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谈几点意见和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1 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
生物课程是科学课程,要按科学课程来设计教学内容。朱正威先生说:“明白科学是什么,才能决定我们怎么教。”科学是什么?《辞海》对科学的解释是:科学的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朱正威先生对科学的解释概括了4个方面,即科学的知识性、过程性、时代性、社会性。也就是说,科学是发展的,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知识并非科学的全部。“只看结果,不问过程”,这种认识问题的方法不利于学生辨别科学的真伪。科学是过程论,既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
1.2 学科性原则
虽然生物课程和物理、化学等科学课程存在共性,但由于生物科学研究的领域不同,发展的历史不同,研究的方法和其他自然科学也有所不同,体现出明显的学科性特征。“生命性”是生物科学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在生物教学设计中必须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去研究活的生物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命之美,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 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管理学生是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它建立在对学生个性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体现出对教育对象人格的尊重与关怀,让学生体验到爱的温馨,感受到学习的责任、动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价值、情感和尊严,是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师道尊严的有力挑战;重新认识教师角色,消除教师的绝对权威,树立服务于学生的意识是教育民主化的保证,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
2 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
2.1 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目标不等于目的,“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教学目标包括4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表现程度。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教学体现的是学生的学;行为动词是指学生做什么,常用“提出”“概述”“叙述”等行为动词表示;行为条件是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条件,如完成的时间、器材等;行为表现程度是要达到什么标准,如10min内学生能提出实验方案。教学设计应该有明确的、可以达成的教学目标,切忌目标空泛、行为主体混乱、简单问题复杂化等。
2.2 研究教学对象
对学生的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要体现在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中。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教育对知识和知识标准的垄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学习资源日渐丰富,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教学对象,认识教学对象的知识需求和发展需求。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熟知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美国教育技术界着名学者海涅克指出:“对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即使做一些粗略的分析,对教学方法和媒体的选择也是有益的。”研究教学对象就要研究他们的知识储备、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根据他们的需求来设计教学。
2.3 确定教学内容
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要始终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和主干作用。教师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懂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就生物知识而言,有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应用性知识等,任何一类知识都不能遗漏。如在“细胞的分化”一节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分化属于事实性知识;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细胞的全能性属于科学术语知识;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培养则属于应用性知识。在“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节中还存在方法性知识,如萨克斯实验的对照实验法、恩格尔曼实验所采用的实验观察法、鲁宾和卡门实验的同位素标记法等。不同知识在教学中应适时体现,以使学生在最适宜的时间保持最佳的学习和理解。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经验和时展去挖掘和追求对教材的延伸、拓展,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要给学生足够的信息量”,适当地拓宽教材是必要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宽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开阔眼界。
2.4 体现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是实验法。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做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这是一个比较连贯、完整的研究过程,可认为是“完全探究”的过程,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形式,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获得“完全探究”的流程和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串让学生熟悉这种流程。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发现”中的恩格尔曼实验,可让学生思考:恩格尔曼提出了怎样的假设?设计了怎样一个实验来验证假设?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得到的科学结论是什么?我们要学习恩格尔曼实验中的哪些内容?……教师还要给学生说明恩格尔曼实验是一个“完全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体会科学家的思想。还有一些科学实验可能集中在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分析结论等某一个方面,即“不完全探究”,这也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探究形式。
2.5 确定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是教师自己设计的,有什么样的教学程序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就能实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对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不同的教学程序,但是生物课堂教学的程序一定要符合科学课程的要求,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做科学”,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6 创设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新教材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要求建立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通过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性学习内容和方式,并用一定的方式记录、评价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3 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呈现与表述
教学设计的呈现与表述可从3个方面去把握:
(1)要运用系统方法,即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系统、全面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忌孤立地处理某个问题。
(2)要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
(3)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规划。
其程序是:了解学生的起点(已经知道什么)—确定教学目标—将知识划分成若干部分—将各部分任务呈递给学生—对学生的反应予以反馈并强化任务,直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为止。
教学设计(教案)的表述主要包括:(1)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重点;(3)教学难点;(4)教学用具;(5)课前准备;(6)教法、学法;(7)教学过程设计;(8)板书设计;(9)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