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文本解读;教学预设;实践与思考

一、依据课程标准正确深入解读

课程标准是正确引领教学预设的方向盘,只有依据课标,才能正确把握预设有方向。那么,如何从文本解读入手,凸显课时预设目标呢,笔者这里以《屈辱的岁月》为例。2011版课标2-3-8指明:引导学生思考,以来中国反侵略①战争因何发生、为何失败,一系列②不平等条约带来什么后果,帮助他们③把握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课标(“实施建议”):“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舞台上,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呈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为落目标①因何发生、为何失败,要找到教材文本中的关键点:

教材文本一:“英国以为借口向中国开战,我们称之为‘’,而英国一直称其为‘通商战争’。”(英国想以鸦片的输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他们把战争建立在通商贸易基础上,而对中国政府来说,这就是一场以鸦片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针对以上解读,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探究题一:“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形式,英国就不会发动。你如何认识?”让学生探究,理解的真正原因。“战争探源:有人说,假如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不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假如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其实这只是发动战争的借口,真正的原因不在于此。请从“一战”和中任选一例,指出该场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

二、借助文段资源进行创造性预设

根据新课标要求:要抓住有关内容相互联系的节点,凸显综合的意义。例:右图,“汇入工业文明的中国”,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舞台上,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呈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相关事件发生的缘由,并了解这种交往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以此突破此课的重点之一:理解爆发的深层原因。从某个角度来说,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是二个文明的冲突,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而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东方大国――中国又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补充展示《男耕女织》图),还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虽然有过辉煌的农耕文明历史,但由于历史的发展,这种文明逐渐走向衰落,一方是蒸蒸日上的“日不落帝国”,一方是日落西山的衰落封建帝国。当这两种不同的文明的国家碰撞在一起时,其结果可想而知。教材的文本解读是关键中的关键;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有着很深内涵的浓缩文字“压缩包”;因此,如何给这些文字“解压缩”是文本解读的重点。比如:

教材文本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封建”:平常大家可能对这个词太过熟悉了,反而不太会去重视这个词的解读、挖掘,其实“什么是‘半封建’”,还真是难说出来的。“半殖民地”是从政治地位上看的,而“半封建”主要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为主导,实际上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因素不断壮大,而当时的中国“半封建”主要表现在:原有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出现了一定的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封建剥削制度,那么如此深奥的内涵怎样让学生也能理解呢?“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前)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也一边说,也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节选自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抓文本的的关键词句,析读从可以引导学生读出,从前的单一的自然经济模式,转变为既有封建制度下的自然经济形式,又有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工厂”、“外国运来”)。

三、采用图式建构实施机动灵活驾驭

善于运用“加减法”,构建新文本。真正“读”出教材文本所深藏着的“内线”和“外线”这二条构建一节课的知识系统连接线,用以指引教学的整体思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有线可循,有路可行。比如:在完成各次资本主义及结果的教学后,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文本资料,构建本框的知识框架。

教材文本三:“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采用图式建构,四次战争,四个条约,关注事物联系,体现综合价值,着力重大事件的因果联系。这样,就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③中国是如何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范文2

背景:中:1,封建体制****,闭关锁国、严重阻碍经济发展;2,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 冲击清统治。外:1,十九世纪初期,资本主义上升势头;2,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 向华大肆进行鸦片走私。

(1) 林则徐 湖广总督 地点:广州 措施:主动了解外国形势,组织人力翻译外国书报;坚决同鸦片贩子斗争: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

1839年6月3日 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

(2)1840年6月 开始

虎门之战 1841年初 英国强占了香港岛 2月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

三元里 广州郊区 一次规模较大的自发群众抗英斗争。

吴淞口之战 江南提督老将陈化成

(3)影响: 人们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向西方学习”;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据《四洲志》;姚莹《康輶纪行》 徐继畬《瀛环志略》;

《》 割地——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圆;通商: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协税——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中国政府须同英国政府商定。

危害: 破坏了——中国主权和 关税自主权 司法权。

影响——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中国从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增加了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4.进入了阶段,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4) 第二次 1856年10月 英国 法国; 帮凶 美国 俄国 导火线——“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事件”

俄 美 法 英 《》: 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白银200万两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1860年 焚烧了圆明园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 历史;阅读能力;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0-0095-02

十多年的一线历史教学实践让笔者深深地感到:培养历史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而且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对初中学生来讲,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一时期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阶段。因此,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传授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下面就如何增强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谈几点心得。

1 统摄全局,整体阅读

历史是曾经鲜活的现实生活,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阶段性也有连续性,有局部性也有整体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现在的教科书一般都章节化比较明显,鲜活的历史被明显地割裂开来,所以在学生学习历史之前,要先向学生交代清楚,学习历史不要僵硬地按章节学习,在阅读章节时,既要注意历史的阶段性,还要注重历史的前后和内在联系。

比如学习“”一课时,教师一定要向学生出示一些同时期的世界历史背景知识,让学生阅读并总结出英国挑起的真正原因。如果不这样做,无论如何学生也不会明白英国为什么会挑起这场战争。再比如国共两党关系问题,是历史考试当中的重点问题。单就某一章节,是不可能全面认识这个问题的。只有把中国史所有关于国共两党关系的内容全部学完,并注意连续性和阶段性,才能总结出两党的两次合作、两次分裂,以及此状态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从而才能更好地把握国共两党现在的时局及走向。

2 有的放矢,明确阅读目的

指导学生认真地阅读历史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的钻研,根据教学目标出示具有代表性的思考题,可以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做到有的放矢。可采用默读和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的阅读会产生疲劳,影响阅读的质量。随时抽一个学生可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这种读法更能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效的阅读要从阅读目的开始,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激发学生的激情,提高学生的兴趣,反之则会劳而无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明确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阅读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前,先确定阅读的目标,了解该课的知识结构: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的原因,在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重大发明;对中国、英国和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然后带着问题去读书,把问题解决了,也就完成了本课内容。

3 仔细推敲,抓住关键词句

3.1 抓住关键词

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开始”;第二次是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中的“进一步”;是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中的“大大”;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完全”。抓住以上关键词,就可以理解和把握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3.2 抓住承接和递进的关键句

如“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客观上促进了的产生和发展”;“完成了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抓住关键语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3 抓住能够揭示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词句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综合国力弱(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果)――掌握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可凭借推理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经过反复训练,能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精读笔记

有时教师让学生自由复习,有的学生想把课本知识从头到尾通读一遍。想法很好,可是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学生都收效甚微,其做法是:就从第一章第一节开始,一节课下来看了一章;过几天再上历史课,如果还让自由复习的话,很多学生还是从第一章第一节开始,重复操作,浪费大量时间。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学年初培养学生做好每节课的笔记。如记笔记的时候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记题目和内容;课堂上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记教师的板书,板书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可以揭示本节课的知识线索、知识结构,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系统化;应及时记下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的注意事项。如果想抓住整本书的脉络及重点知识,就利用几个小时读一下笔记,不就可以了吗?节省的时间就可以尽情地搞自己的拓展和提升练习了,历史成绩提高就显而易见了。

5 巧用多媒体整合教材资源,加快阅读速度,提升学习能力

有的历史课,重点内容少,时间充足,抓住有利时机,明确阅读目标,让学生迅速阅读书上或老师补充的一些资料,抢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比如在讲到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时,可以在PPT课件上出示一段关于引发内战原因的材料,然后设计问题: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双方斗争的焦点是什么?本次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抢答次数多学生难免会成为瞩目的焦点,这样也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很好的榜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寻找快速阅读的方法,这时别忘了告诉学生大家共同的老师――网络。学生应该很快能掌握一些快速阅读的方法,一年下来,他们的阅读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的。

6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阅读视野,营养学生

适当的时候在课下给学生布置学生感兴趣的小课题。如在学到拿破仑时,可以激起质疑:拿破仑为什么是世界军事史上的神话?他的神话被打破是在哪次战役中?他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在一百年后,还有人疯狂地研究拿破仑的死因?学生会对这些问题比较感兴趣。再比如学到两万五千里时,在上课之前就布置学生从网上阅读一些关于的小故事,在课上让学生讲一些新鲜的故事,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是一个很好的新课导入,一举多得,岂不美哉!其实泛读的最佳时间是放假时间,笔者曾经在寒暑假之中布置一些读书心得,如布置学生完成《传》的读书心得,民国时期服饰的阅读摘记,的由来摘记,等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愁得不到提高吗?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兴趣;阅读;乐思;技巧

从七年级开始,学生才系统的学习历史。虽然我们常常说学习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是好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把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与同行共享。

一、抓纲务本

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比如,七年级第一课就有“请你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如何渡过”这道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不仅要运用历史知识,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这类的题目一方面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因此,对于课本知识,我们大家要学会分类学习。

二、教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同学们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还能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做到“乐思”

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学“美国的冷战决策”时,可以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①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②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③“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长期如此的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外国的教育家曾提出:“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中会鼓励大家质疑,要求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从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在讨论美国南北战争时有同学就提出“如果当时有其他的办法能缓解当时美国的状况,林肯会怎么做?那么美国的今天又会是什么样子?”

实践证明,勤学善思,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知识的系统、归纳、判断、评价、分析、总结的能力会逐渐增强。学会思维就等于找到了获取知识的金钥匙,自学能力也会增强。

四、学会“巧学”

(1)及时训练。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总体复习。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老师每讲到一个可以类比的历史知识时,大家可以跟着老师的提示回忆所学的相同、类似的历史知识,然后加以分析对比,把类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同一条记忆链条中去。如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就可以表格的方式把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加以对比,分析出异同,在分析对比中,悟出掌握知识的要领,这样多次训练、引导,学生就会掌握联系对比的记忆方法。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范文5

一、教学案编写的总体策略

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中国爆发了。为镇压,八国联军发动了,迫使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本课分两目内容:第一目: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介绍了八国联军发动的目的、八国联军在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第二目:《》的内容、影响。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能力,因而在教学中主要着眼于进一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通过本课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通过学习本课中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二、运用情境导入法和材料教学法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1.八国联军的是本课的重点。的发展壮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利益,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极大仇视和恐慌。帝国主义列强一面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令其对进行镇压,一面直接出兵疯狂绞杀的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教学此内容,在设计的思路上,通过"俄国的照会"将学生引入一个虚拟的场景,利于学生认识战争爆发的背景;通过录像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史实,感受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英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帝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憎恨;通过对时间、目的、滔天罪行、的英勇抵抗四个问题的学习,既巩固了的基本知识,又联系了第二次的相关史实,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讲解"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强调和部分清军取得廊坊大捷狙击战的胜利,挫败了西摩尔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所谓"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在阻止帝国主义列强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一目是本课的又一重点。教师应提醒学生,同清政府签订《》的国家,除出兵中国的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之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共十一国。教师应讲明两个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关于《》的主要内容,教材列举了四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归纳记忆。第一,经济上,"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第二,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第三,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口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第四,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通过《》,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指导学生看《签订的情况》插图,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3.《》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是本课的难点。学生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形成初步的认识,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努力使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要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可通过展示一组八国联军烧杀抢掠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八国联军在中国尤其在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通过材料教学,引导学生逐条分析条约内容所带来的危害。而后再指导学生对《》、《》和《》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对《》严重危害性的认识。这样结合《》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内容是教材中现有的知识,让学生将这些内容按照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四个方面逐条分析《》的危害。在问题的设计中既注意使用文字资料,又兼顾到图片资料;既注意到这里对解决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又兼顾到资料的生动直观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范文6

一、确定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

课例研究以课例为载体进行规范深入的教学研究,主题明确,彼此之间的对话能够围绕主题聚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提升教研品质和改进课堂教学有较好的效果。

一般来说,课例研究首先必须明确研究的主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设与主题相一致的研究课,围绕主题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比如,按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发生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以及其中的重要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自觉培养学生促进社会发展和服务当今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但是我们在相关的调研中发现,当前的初中历史课教学与新课程的目标要求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注重历史知识的获得胜过学生深入的理解;强调教师课堂的讲授胜过学生的讨论,认识历史陷入人云亦云;忠实课本教材的范围胜过课程的二次开发,以本为本替代全面学习;追求课堂知识的目标胜过其他目标,讲练结合无视导学育人,等等。

因此,课程标准的要求与课堂教学的现状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成为学校教学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课例研究小组确立以突破机械记忆导向的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为研究的主题。

其次,要进行以课为例的课堂教学研究,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内容单元,为课例小组的研究搭建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如,针对上述专题,课例研究小组选择浙教版《历史与社会》8年级第6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中第三部分“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的第一课“屈辱的岁月”,其内容主要是讲述从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主要的战争,和面对列强入侵中国掀起的悲壮反抗史实以及在此期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四个不平等条约。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和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帝国主义的狂潮,认识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二是通过讨论、比较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四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二、带着目的观察,畅所欲言表达。

旨在改进课堂教学的研究都是在教学中进行的,所有参与人员都需要进入课堂集中关注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观察,从而对主题进行思考和判断。例如,课例研究小组提出如下一些问题以引导大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请统计本次课上执教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在执教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中,哪些对突破机械记忆方面有效果?请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陈述。”“在执教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中,哪些对突破机械记忆效果不明显甚或没有效果?请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陈述”“除了本次课上执教教师所尝试的教学策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策略可以尝试?请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陈述。”

课堂教学改进的研究特别需要发挥群体的实践智慧来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研讨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一个个问题分析透彻,把自己的思考与判断说个明白。这样,每位教师才能将自己从不同侧面看到的问题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的思考汇聚在一起,进而形成比较全面和立体的透视。广泛而充分的讨论最终是为了找到课堂教学改进的出路和方向,而大家从各自的实践经验出发提出的诸多可以改进教学的建议无疑会大大拓宽执教教师的视野与思路,从而为后续的实践改进提供良好的认识与技术基础。

持续教学改进研究的过程如下:

1.第一次课试教。

首次试教值得肯定的方面:执教教师采用看图说话、对照比较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所突破。在课堂上比较恰当地补充了一些课程资源,促进了学生对相关历史概念的了解。如,讲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执教教师出示一张知识卡“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在形式上是独立的,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受到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指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

问题发现:学生机械识记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没有落实,完整性的知识目标没有达成。

原因诊断:(1)在学生还没有对文本作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教师实施有关“、第二次和”的看图说话环节,进行相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不切实际,致使学生只能被动地从课本上找相关信息并做机械的回答。

(2)让学生运用表格对三个条约进行内容对照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问题在于,表格是执教教师事先设计的,而不是让学生在比较了三个条约之后自主完成的。因此,在这个环节,学生有意义的历史学习还没有充分体现。

(3)在“细看条约”的教学环节,执教教师不能有效地运用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历史知识的学习基本上还停留于识记水平。如,在讲到《》的签订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即“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执教教师没有用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从条约本身的内容来进行理解,如:“为什么说《》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在本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执教教师把关天培、邓世昌等民族英雄“悲壮的抗争”的内容和《》的内容移至第二次课教学,这使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变得不完整。因为前者本身就是和过程中的事件,后者则是和《》等并列的四大条约之一。

改进建议:(1)增加学生文本预习的机会,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展开有序教学。(2)增加清政府在时期年度财政总收入等信息,以便学生对一次次的巨额赔款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3)增加之前中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发展状况方面的内容,以便学生对英、法等国之所以能够侵略中国等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4)增加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对四次战争以及四个条约的分

析与理解。(5)在课的最后,教师可以对四次战争和四个条约及其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影响做一个总结和梳理,以便学生整体掌握当堂课的主要内容。

2.第二次课改进。

课堂发生的积极变化:学习内容的组织变得全面,多种教学策略协同发挥作用,学生在有效识记和深化理解方面得到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增加自主预习的环节,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的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主要战争以及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四个不平等条约等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做了必要的准备。

(2)在课堂上采用背景铺垫的方法,补充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清末的财政状况、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当时英国对华鸦片输出数量逐年递增的态势等背景信息,对学生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做了比较好的铺垫。如,关于清政府当时的财政状况,教师补充了这样的信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是4125万两。这样让学生对各个条约中索要赔款的数额有了一个直观的比较。

(3)加强问题探究的力度。教师不断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对四次战争、四个不平等条约进行讨论和思考,使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入。如,教师设计了这些问题: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对华发动了哪几次战争?战争的情况如何?结合条约的内容说明这些条约的签订给当时的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问题发现:学生对整堂课内容的主线梳理与总结还不够,缺乏对单元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激发不够,学生有感而发的学习状态还没有被调动起来。

原因诊断:(1)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四次战争和四个不平等条约的基本内容了解之后,也试图用主线串联和问题探究的方式总结提炼,但是由于主线的串联用了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就一带而过,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同时,教师最后提出的诸如“清政府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时首要的任务是什么?”等问题只是停留在原因和任务等主次选择上,这束缚了学生思考的广度,以至教师不能充分展开和全面总结。

(2)在某些重点内容上,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不到位,以至于散见于文本的诸多信息未能形成情感激发的合力。如,教师在讲到西方列强对华发动的四次战争以及由此签订的四个不平等条约时,都会提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但是学生只是停留在固有结论的接受上,并没有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如果教师能设计诸如“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等问题,将会使学生列举一个个史实的过程变成情感体验的过程。

(3)本单元的主题是“屈辱的岁月”,当时的中国可谓已经到了“国将不国”的危机关头,但是执教教师整堂课都没有把这种“悲情”的基调与底色突出出来,致使历史教学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和教育力。

改进建议:(1)在了解和分析四次战争和四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具有统领作用的问题设计,全面盘活单元内容。这样的问题包括:简述中国是如何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中国在这些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对这些悲情史实的情感体验,增加学生情感表达的机会。这些方法可以包括视频播放、歌曲渲染、诗文诵读、剧情表演等。

3.第三次课提高。

课堂发生的积极变化: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有了比较清晰和深入的理解;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初见成效。

原因分析:(1)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从鸦片话题的引人,到四次战争和四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的了解与分析,到整体的串联回顾,其间运用了图片展示、背景铺垫、对照比较、概括总结等多种方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变得充分。

(2)在学生对基本内容有了比较清楚的把握之后,教师采用具有统领全篇作用的问题展开对这段历史的整体探讨,使学生的整体分析与理解水平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尝试用愿望表达的方式来开展对学生民族爱国主义和历史责任感的激发与教育。如,教师提问:“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从各个方面找原因,包括清政府腐败无能、当时清政府防守不严、科学技术落后、知识欠缺、经济实力不强,以及军队没有全力迎战等。随后教师因势利导地追加提问:如果你作为当时的一个中国人,怎样来改变这种社会现状?几位学生有感而发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包括团结全民族起来勇敢反抗外国侵略、腐败的清政府并发展科学技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等。

课堂教学仍存在的不足:当学生在表达感言和愿望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回应不够,基本上停留在一个学生一个想法的陈述状态,并且匆匆以“看来大家都是有责任感的”这样一句评论作为结束,接下来便开始历史知识的作业完成与答案校对,致使学生刚刚萌发的情感表达兴致与机会消失,与历史人文教育应有的鲜活与激情失之交臂。

三、理清改进脉络,形成结论观点。

课例研究是一种比较规范的研究,不仅要求对研究的过程进行记录和整理,同时还要对课堂教学改进的脉络进行清晰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成果文本,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从而保证后续研究更加深入。

透过上述专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清晰的脉络:第一次课试教——运用了图片展示、对照比较和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但铺垫不够,分析不到位,致使整体的知识目标没有达成,激感被忽略。第二次课改进——背景铺垫和视频播放等方法引入课堂,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主线串联不够和问题探究开放性差,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不全面,情感激发过于机械,停留于教师给出的结论。第三次课提高——问题探究由小到大、主线串联多次进行,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与理解得到提高,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激发初见成效。

1.突破机械记忆的历史教学策略。

根据课例小组对三次教学的持续研讨与改进,我们认为突破机械记忆的历史课教学现状,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有:

(1)以问题为引导,加深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与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超越机械记忆层面的深入理解。在本研究中,执教教师就多次运用了问题探究的方法。

(2)对内容作拓展,丰富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识与见解。课本是历史学习的主要参考文本,但是历史教学不能把课本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是应当进行合理的资源拓展,积极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信息,以丰富学生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自我见解的形成。这在本研究的第二和第三次课上就有比较明显的体现。

(3)以联系为桥梁,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融会与贯通。历史的教学一定要坚持普遍联系的哲学观,把当前学习到的历史事实与先前学习到的相关史实进行联系,可以是做列举,也可以是按一定条件做排序,还可以将历史与现实教学联系来作对照和比较,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一个个的历史事实。

(4)视表达为学习,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情感与责任。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有感情的心声抒发,也可以是一个历史还原的情景剧的角色扮演。通过凡此种种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历史的情感和肩负的责任。

2.突破机械记忆的历史教学途径。

阶段的课堂教学改进的实践研究,使课堂教学问题背后的原因得到发现和剖析,有效教学策略得以成功尝试,并获得明显改进的课堂教学效果。基于上述过程的实践研究,我们概括出历史课教学提升的途径如下:

(1)从历史事实的记忆拓展到历史事实的迁移。历史课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大堆属于过去的史实,而是要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使得看似“死”的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迁移,在一定的情境中能够应用,从而变得活起来。

(2)从历史事实的迁移提升到历史事实的评析。如果想要学生能够灵活自如地进行知识的应用,必须引导学生对学习到的历史事实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客观的评价,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见解,即学生学习的实际获得。没有实质理解的应用是浅层次的。

(3)从历史事实的评析提升到情感责任的培养。对历史事实不能为评析而评析,核心是要以史为鉴,在剖析、评价的过程中去领悟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明确肩负的时代责任,这才是历史学习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