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地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经济地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经济地理学

环境经济地理学范文1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实践策略

在高中教育阶段地理作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还能够引领他们遵守环境保护的规则,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意义。为此,高中地理教师需将环境教育积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在各个教学环节均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从当前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此强化他们环保意识。

一、深度挖掘教材内容,积极渗透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教材中选编的知识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复杂散乱,不过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容易,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为立足点,以此展开环境教育。高中地理教材中不少章节与知识点都与环境教育有着间接或直接关系,这就要求教师需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努力寻求知识教学与环境教育之间的契合点,借此积极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养成爱好环境的良好习惯。比如,在进行“全球气候变化”教学时,本节课的课程标准是:根据相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图表信息,归纳出不同时间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在环境教育方面,教师可先由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例子来设置悬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电影《后天》中的精彩片段:电影刚开始南极冰盖断裂。这是对全球变暖后果做出的大胆假设,让学生思考问题:这段影片反映了什么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这样通过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使学生主动关注环境问题。

二、创新环境教育方式,调动学生主观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想实施环境教育,教师不能刻意将常规知识教学和环境教育区别开来,而是应当把两者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对环境教育教育模式进行科学创新,以此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实现环境教育同知识教学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教师还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构建愉悦轻松的教育氛围,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环境状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例如,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段关于珍惜水资源的公益广告,顺利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有关水资源的问题,使他们产生心灵共鸣迅速进入到学习新知识的状态。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本节课需要探究三部分内容:什么是水资源,分布如何?为什么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并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水资源污染前和污染后的对比图片,像化工厂前的小河由清水变为红水、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少、城市河流脏臭等。通过视觉冲击,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中懂得科学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和措施,并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主动开展实践活动,亲身参与环境保护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渗透环境教育,仅靠理论知识的讲授效果有限,教师需主动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到环境保护中,让他们产生更加深刻和贴切的感悟与体验。高中地理教师应把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互融合,主动组织学生成立环境保护研究小组,针对环境问题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引领他们分析产生各种环境问题的原因。并鼓励学生探究和制定解决对策,将实践报告提交给环保部门,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在这里,仍然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为例,由于本节课知识点较多,虽然是学生已经接触和了解过的,但是却较为零碎,教师需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并以合作调查形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解决水资源如何合理利用的问题。对此,教师可积极学生组织水资源利用调查小组,带领他们调查在家庭中水资源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在社会上调查工厂用水是否节约合理,城市绿化工程是如何使用水资源的等。如此,学生通过亲身调查可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实践中,从身边的实际情况出发印象将更加深刻,内心也会得到震撼,并认识到节约用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四、总结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不仅是地理课程的自身教学需要,还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全面发展的关键,教师需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积极渗透环境教育,让他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价值和作用,进而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陈瑶,周游游.高中地理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262-263.

[2]吴昊.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25.

环境经济地理学范文2

关键词: 网络资源 地理教学 主题探究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系统。将功能强大的信息技术变为教育和学习的工具,将多媒体网络环境变为教育和学习的环境,使网络环境和课程改革有机结合,这为地理学科的探究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基于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的主题探究活动要正常有序地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必须重视以下方面。

1.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网络主题探究活动要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必须遵循“一个目标、四个结合原则”。

1.1一个目标的原则。

课堂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建设者”。在网络资源条件下的地理探究式教学,要加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充分锻炼综合实践能力。给学生一个平台,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观点,发挥想象能力,培养在学习中不断创新的习惯和创新胆识。鼓励和帮助大部分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和创新计划变成学习中的现实。让学生自己领略探究―创新―实践的实际意义,品尝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题探究活动时的成功和喜悦。这样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教材内容与网络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地理新课标指出:“地理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地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掌握好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样的主题活动才能更好地开展。教材内容往往受到表达形式的局限,而丰富的网络资源则为地理学习活动提供了有效的补充和支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在高中地理选修课《旅游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电脑三维图像,举出几个实例,对同一景观不同位置观赏得到的不同感观进行分析说明,如武陵源群峰、黄果树瀑布、洞庭湖与岳阳楼、漓江等;也可让学生上专题网站分组查找世界上著名的瀑布,如美国的尼亚加拉瀑布,南美洲的伊瓜苏瀑布,与岳阳楼齐名的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昆明大观楼等图片。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网络资源为依托,能使学生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开阔视野。教材与网络资源良好的内外结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索能力,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3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学科知识、增强能力的主要渠道,更是教师系统传授知识的阵地。课堂学习活动通过师生近距离的互动交流,可以挖掘主题探究活动的素材,为主题活动寻找更多契机。但课堂学习往往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也就决定了在课堂上进行主题探究不可能更深入、更广泛。一般的主题探究活动往往只会停留在表层的探究,而不能达到深层探究的真正目标。课外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有机条件,将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主题探究活动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这里要特别注意,在学生完成主题探究活动后,一定要在课堂上让各组学生对自己的探究结果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教师恰当、准确、及时地给予总结。这样,主题探究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4网络浏览与现实考察相结合的原则。

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的主题探究活动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网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网络资源的复杂多样性。网络资源常常会出现不准确、错误、内容过时等现象。开展网络主题探究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在充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尽量联系实际进行考察,这样的探究结果才会更加真实、准确。

高一地理下册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四节“城市交通运输”,介绍了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城市道路网和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学习了这节课后,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城市交通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我们以“西安的城市交通”为主题组织了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也发现有些网络资源不够全面,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要。有的学生利用电话访问政府工作部门,实地记录、实地拍摄相关照片,并把这些资料放到自己的探究报告中。通过网络浏览与现实考察相结合进行的主题探究活动,会更科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它不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5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商讨与教师辅导相结合的原则。

网络主题探究活动要求自主探究、合作商讨,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更多机遇。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商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同时,由于网络极大的信息量,教师也要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在网上进行地理遨游,但不能脱离轨道,要使教学在思考的自由性和大方向的组织下进行。

2.基于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主题探究活动的注意事项。

2.1精选探究内容,合理安排时间。

教师需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挑选的内容是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所能达到的,一般以教材里的案例为主。此外,还有来源于生活的,能引起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案例。如以“节约水资源”为例,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并思考自己家庭和学校的用水情况,我国、世界的水资源分布状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探究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法,等等。

2.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和引导。

基于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的主题探究活动,并不是说不要教师指导。相反这种探究活动对老师的指导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探究活动进行之前,教师要了解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感知情况,帮助学生把已知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地理观点,进而提出相应的探究课题。

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组织、引导的尺度要把握好,引导不到位,学生会很盲目;引导过于具体,就像是给了结果让学生来进行记忆,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多给学生一些方向性提示,在宽松的思维空间里,学生肯定会提出许多独特的问题。这样学生对所探究的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想学、乐学,继而获得思维发展。

2.3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能力培养。

基于网络环境进行地理教学的主题探究活动是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经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像科学家一样进行课题研究,有利于养成敢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有利于培养具有尊重事实,重证据、重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方法、能力的渗透式培养;同时根据学生思维展现过程中的漏洞、偏差,不失时机加以点拨,启发学生共同探讨,进行观察、分析、类比、联想、归纳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

3.让学生体验在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主题探究活动的快乐。

新课改要求我们创设轻松活泼的地理学习环境,实施愉快教学。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题探究活动,能够实现师生间、学生间、学生和社会间、课堂内外等的多元互动,体验学习之乐。

3.1自主探究,共同参与,让学生感受快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善于质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源泉和动力。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地理教学的主题探究活动时,教师需事先准备好能够产生矛盾和提出问题的事实材料背景,创设问题,促使学生利用提供的学习材料和网络资源,把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加以重新组织,使各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构成知识体系,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明确探究问题。在完成一次主题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这项活动,并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质疑,不断地探索知识,感受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主动学习、共同合作的精神。

3.2学以致用,丰富体验,让学生分享快乐。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题探究活动并获取地理知识完成探究报告,学生的观察、思维、自学、表达等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探究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增进了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这样学生的内心就会产生愉快积极的情绪,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地理教学的探究活动,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收集材料并筛选、整理,热情高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同学们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分享成果的喜悦和合作的快乐,从中体验到成功感和成就感。

总之,基于网络环境进行地理教学的主题探究活动,不是简单地把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演示工具,而是把网络资源与地理知识、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有机整合,整合的最终目的是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舞台和创新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在开放式的探究活动中不断丰富知识,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环境经济地理学范文3

一、认清环境现状,让学生理解环境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在我国20世纪中后期,经济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20世纪末至今的10多年,国家重视了环境保护,从199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以工业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零点行动”,关闭了大量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到2000年基本实现“一控双达标”,使环境污染问题有所缓解。2011年,北京的民意测验表明,环境问题是人们关心的头等大事。近几年的人大、政协两会中,环境提案比例呈上升趋势,环境问题已成为高层议事的重点。受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因此,中国在新世纪寻求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得不寻求一种与大多数国家“先污染后治理”所不同的、非传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也就是可持续发展模式。这是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改变我国环境现状和实现环境文明的客观要求。

在中学教育中,环境教育实质上是中学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方面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即将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力量的新鲜血液,他们环保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环境文明建设。总的说来,建设环境文明是改变我国环境现状的客观要求,是中学环保教育重要内容,中学地理教学应当好环境文明建设的急先锋。

二、传授人类文明发展史,让学生科学地认识环境文明

人类文明发展和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从公元前200万年前到公元前1万年,人类依赖自然原始地生存和生活,没有环境问题,称为原始采猎文明;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18世纪,进入农业文明时代,人类改造自然,开荒种地,砍伐森林,植被破坏,致使地力下降、水土流失,环境遭到破坏,大片黄土,称之为黄色文明;公元18世纪至20世纪,进入工业时代,工业革命后工业高度发达带来严重污染,大量废弃物超量排放,四处可见黑烟滚滚、污水横流,称之为黑色文明。同时,交通、信息的飞速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全球化,地区性公害变成了全球性公害,臭氧层出现空洞、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加重,旱涝、暴雪、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到了人们无法忍受的程度,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人们强烈呼唤一个经济高度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的文明时代的到来。

环境文明是一种社会文明。纵观历史,当代社会21世纪,应该是人们经历了过度开垦的农业文明(黄色文明),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黑色文明),痛定思痛后进入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环境文明的新时代。从全球层面看,21世纪末,经济已进入全球化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较高的程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已改变了追求生存的物质匮乏的历史,发达国家已开始进入环境文明时代。中国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当物质文化生活基本消费解决之后,突出的环境消费需求日趋显现。人类社会随着生产模式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环保产业的兴起并广泛而全面发展,环境文明必将到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环境文明三者全面高度发达的社会才是人类追求的高度文明的社会。

三、把握教学时机,激活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动机

要达到环保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时机,寻求最佳切入点。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西欧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现今西欧的绿色浪潮改革。欧洲是世界工业革命的摇篮,在世界上首当其冲地遭受工业污染,伦敦烟雾事件、瓦特死因(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鱼类)使欧洲人醒悟了。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西欧的所有餐桌上见不到一次性筷子。当我们还在为一次性塑料桌面而庆幸方便之时,西欧人早已将其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防水纸。西欧的城市绿化搞得好,无论大小城市,几乎找不到一寸的土地,即使是在公路两旁,宽大的绿化带也绵延数百公里。

西欧的水环境也同样如此。一些国家宣传他们的城市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直接饮用。在德国几乎每一个村庄都建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仅污水处理,人均投资都在5000元人民币左右。德国、荷兰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90%以上,法国已达到近70%。这在中国是办不到的,不要说乡村,许多中小城市的生活污水处理也只能说刚刚被提上日程。

另外,西欧人的环保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比如,在西欧为什么很少见到有人用传呼机和移动电话?回答是为了减少电磁波污染。面对欧盟各国在环保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应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环保工作任重道远。正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环保成就上与西欧国家的差距,有意识地增强环保观念,以便将来为我国的环保建设献计献策,尽自已的责任,出一份微薄之力。

四、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武装学生头脑,为环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环境经济地理学范文4

关键词:网络环境资源 地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36-01

1 利用网络环境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有充分的兴趣时,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然而,地理是一门内容较庞杂,需要记忆较多的学科,有很多地名和对应的地区特征,有时候记忆起来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善于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网络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就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学习地理。

例如,在学习“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内容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放动画片《西游记》中的片尾曲《白龙马》的视频:“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欢快的节奏,熟悉的画面和旋律,不仅能够吸引住学生,还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说:“相信大家都看过这部动画片,动画里讲的就是唐僧师父历经九九八十一个磨难,跋山涉水,惩处妖魔,在师徒四人的团结协作下,终于取得真经的过程,这部动画里面的真经是哪个宗教里的真经?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宗教吗?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宗教活动啊?”通过动画的引入,再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不仅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的效率,集中了学生学习的精力。

2 利用网络环境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课堂中使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能够利用其检索快、信息容量大、传播效率高这些功能,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来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作用,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将要讲授的课程制成多媒体课件,在讲解新知识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对重点进行放大、个别重复等,在对一堂课的小结和归纳时,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思想和解题方法以特写方式放到一张画面中,并配上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学到新知识。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多角度,全方位、循序渐进地突出重难点,然后根据学生练习的具体情况,将相应的重难点进行反复的练习。

3 利用网络环境资源培养学生综合实力

利用网络资源可以突破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形象地再现或描述一些事件和现象,展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和地域的想象能力,建立对地理知识的感性接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工业分布与发展”时,就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几个工业区来进行展示,锻炼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能力。在网络资源的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网络技术可以拓宽地理的教学渠道,设置出有趣的教学场景,丰富学生的体验和经历,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以直接的经验为基础,根据网络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信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天气和气候”内容时,就可以播放“热带沙漠和热带雨林的景观”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各地有着千差万别的自然景观,而人类也相应地根据这些景观设计出了不同的建筑来适应这样不同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自然环境来设计相应的建筑”,这样就使学生对课本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4 利用网络环境资源时注意把握好度

网络环境资源作为传统教学形式的必要补充,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的教学方式只有在合理正确使用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所以,在应用网络环境资源时应把握好度,还应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在课堂中,应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有些教师计算机知识不足,就从网上直接下载课件,在自己上课时跟着课件的思路走,以多媒体为中心,很难根据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实际上,教师要根据上课的具体情况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把握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才能与学生更好的双向互动,提高课堂效率,而不能只是跟着课件走。

环境经济地理学范文5

19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了一系列资源学、资源科学著作,如《自然资源学概论》[3](1988年)、《资源科学论纲》(1994年)、《资源生态经济学》[4](1996年)、《资源科学》[5](1998年)、《自然资源学原理》[6](2000年)、《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2000年)等。另有翻译著作阿兰•兰德尔的《资源经济学》[7]等。进入1990年代,有多位学者探讨了广义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问题。1994年,封志明、王勤学在《资源科学论纲》一书中提出两层级结构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8]。资源科学的第一级子学科是综合(理论)资源学和部门(专门)资源学,两者在具体时空的结合是区域资源学。综合资源学包含5个第二级子学科,部门资源学包含8个第二级子学科。2000年,孙鸿烈、石玉林、赵士洞、张巧玲、封志明等在为《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的概观性专文《资源科学》中,提出了一个有所改进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9](P37)。这个学科体系也属于两层级结构。第一级子学科除综合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区域资源学之外,增设了社会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增加了一个第二级子学科药物资源学。社会资源(学)列出人力资源(学)、资本资源(学)、科技资源(学)、教育资源(学)4个第二级子学科。2001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沈长江著文对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资源科学的三维网络结构学科体系[10]。第一维纵轴(Y)是资源科学总论,包括资源分类学、资源信息学、资源数学、资源化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经济学、资源工程学等15个分支学科。第二维横轴(X)是资源科学各论,包括气候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疗养地资源学、劳动力资源学、金融资源学、人文文化资源、网络资源、科学知识资源等19个分支学科(有些学科名称不够规范),分属自然资源学、社会经济资源学、知识信息资源学。第三维斜轴(Z)是资源科学区域分论,包括极地资源学、寒带资源学、热带亚热带资源学、赤道带资源学等。区域分论是资源科学中包罗分支学科最多、最为复杂的部分。

一、广义资源科学的学科结构

借鉴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我们提出广义资源科学体系结构的尝试性建构方案(表2)。广义资源科学的所有分支学科(含边缘分支学科),按照数学自然科学属性、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强弱差异,相对地区分为五个群组。从左至右,即从第Ⅰ群组到第Ⅴ群组,数学自然科学属性依次减弱,哲学社会科学属性依次增强。第Ⅰ群组学科的绝大多数是具有鲜明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边缘分支学科,如资源数学、资源力学、资源物理学、资源化学、资源地球科学、环境资源学、资源开发工艺学、遥感遥测资源学、仿生资源学、资源勘查学、资源系统论、资源控制论、资源信息论、环境资源学等。它们是资源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勘查学、仿生学、工艺学等)、系统科学(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的主要学科门类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边缘学科。资源遥感遥测学,旨在研究自然资源考察中使用的遥感遥测手段。仿生资源学,侧重研究通过仿生学途径获取资源的机理和方法。环境资源学是介于环境科学与资源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研究自然环境资源的构成、分类、特征、功能、调查、评价、开发、管理等。在交叉科学中,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都是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学科门类,两者有着特殊的交融关系。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在“经济学”学科门类中设有二级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代码020106),在“法学”学科门类中设有二级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代码030108)。由于人才培养方面这种整合式的制度安排,使作为知识体系的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在中国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环境资源学[11]与资源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相融合,形成环境资源地理学、环境资源评价学、环境资源管理学、环境资源生态学、环境资源工程学、环境水土资源学[12]、环境资源经济学、环境资源开发史等边缘分支学科。第Ⅱ群组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类型而划分出来的一组学科,可统称为自然资源学,主要有矿产资源学、水资源学(淡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湿地资源学、山地资源学、草地资源学、林地资源学、沙漠资源学、生物资源学、气候资源学、海洋资源学、空间资源学[13]、人工物料资源学、能量资源学以及热带资源学、温带资源学、寒带资源学、极地资源学等。湿地资源学、山地资源学、草地资源学、林地资源学等单设学科,原因在于湿地、山地、草地、林地等地段性资源包含多种单项自然资源,可能既包含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又包含气候资源和植物、动物等生物资源,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是矿产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热带资源学、温带资源学、寒带资源学、极地资源学则是按照地域气候特征分立出来的几门学科,分别研究热带、温带、寒带和南极、北极的资源特征、分布、开发利用等问题。如果将地球之外的天体也置于研究视野,这一群组还可以包含月球资源学、火星资源学、太阳资源学等学科。第Ⅲ群组由一系列“中性”学科或接近“中性”的学科构成,包括资源计量学、资源评价学、资源管理学、资源规划学、资源运筹学、资源系统工程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工程学、信息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全球资源学等。普通资源学是资源科学的一门核心基础学科,其任务是探讨有关资源、资源科学的各种一般性、普遍性、共同性问题。普通资源学尽管以普通自然资源学作为基础和主体,但也包含着普通人文资源学的内容。随着普通资源学的逐步成熟,将来有可能从中分化出资源科学史、资源科学学等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资源计量学、资源运筹学、资源系统工程学具有一定的数学自然科学属性,但弱于第Ⅰ群组,因此暂列入第Ⅲ群组。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工程学、信息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全球资源学等列入这一群组,主要是因为它们既涉及自然资源,又涉及人文资源,两方面难分伯仲,既不宜归入自然资源学,也不宜归入人文资源学。例如,资源地理学既包含资源自然地理学,又包含资源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学既研究自然信息,又研究人文信息;全球资源学既涉及自然资源,又涉及人文资源。第Ⅳ群组主要是依据人文资源的类型而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可统称为人文资源学,包括财力资源学(资本资源学)、人力资源学、智力资源学、社会文化资源学、精神动力资源学、政治资源学、行政资源学、外交资源学、司法资源学、科学技术资源学、教育资源学、艺术资源学、体育资源学、人际关系资源学、旅游资源学、军事资源学等。前几门学科分别以各个基本类型的人文资源作为研究对象,而后几门学科则分别以各个社会活动领域的资源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政治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等活动性或事业性资源,都包含着多种单项人文资源。因此,财力资源学、人力资源学、智力资源学、社会文化资源学等学科的任何一门,都无法取代对政治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等的专门研究。旅游资源学、军事资源学等学科,虽然必须广泛涉及物质资源(建筑物、武器装备等),但始终保持着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视角,因而将它们归属于第Ⅳ群组。旅游资源学是这个群组中发展势头较为强劲的一门学科。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目前可以检索到1994年以来以“旅游资源学”作为书名主题词的专著、教材36部[14]。第Ⅴ群组学科,大多属于资源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边缘学科,如资源哲学、资源伦理学、资源政治学、资源法学、资源文化学、资源社会学、资源开发史、资源经济学、资源投资学、资源市场学等。例如,资源哲学是介于资源科学与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研究有关资源、资源科学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如资源概念的内涵和本质、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资源的无限与有限、资源消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资源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等。资源经济学是介于资源科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基本使命是探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学问题,如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方案、资源再生增殖能力的保护措施等。在既往的发展历程中,资源经济学与归属于自然资源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已经形成或有望形成矿产资源经济学、水资源经济学、土地资源经济学、生物资源经济学、气候资源经济学、海洋资源经济学等二级分支学科。就体系结构而言,广义资源科学与狭义资源科学(自然资源科学)的差别,就在于后者不包含第Ⅴ群组,亦即第Ⅰ、Ⅱ、Ⅲ、Ⅳ群组的集合是狭义资源科学,狭义资源科学再添加上第Ⅴ群组,就是广义资源科学。但两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差别,即第Ⅱ、Ⅲ、Ⅳ群组学科在狭义资源科学中以狭义资源(自然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在广义资源科学中则以广义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和)作为研究对象。例如,资源政治学在狭义资源科学中,其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在广义资源科学中,它的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

二、资源科学的当前发展对策

环境经济地理学范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患者20例,其中男性为14例,女性为6例,年龄为18-49岁,平均年龄为(36.0±9.0)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9例,血小板低于10×109/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5例,11例白血病患者血小板低于20×109/L,经过多次化疗,病情未能得到缓解。本组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医院的设施,进行picc中心静脉置管。

1.2方法对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进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由经验较为丰富的主治医生实行,根据技术规范操作。

2结果

20例患者未存在血肿、严重出血等并发症。

3讨论

3.1手术前的准备

3.1.1术前进行讨论主治医生等进行术前讨论,对患者的病情、血小板、白细胞等进行评估,讨论在置管过程中以及置管后防止出血的方法。

3.1.2知情同意书签署多次化疗病情未得到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就会在半年至1年内死亡[1]。本组患者主要是采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方法,由于患者血小板较低,置管具有很大的危险性,需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知情同意书签署。

3.1.3术前进行血小板输注对于血小板输注的情况为:化疗导致慢性血小板降低;骨髓自身的因素引起血小板减少,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阈值是10×109/L,实行有创手术血小板低于50×109/L[2]。本组病例的血小板低于20×109/L,与输注的条件相符。依照医嘱,准备和患者同型机采2个单位成人治疗量的血小板。血小板准备充分后,在手术之前,输注1个单位成人治疗量的血小板,在输注的过程中必须严密的注意患者的反应。输注结束以后,立即进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3.2评估血管的位置对穿刺血管的位置进行正确的评估,防止在穿刺的过程中肺组织遭到刺伤导致气胸,或者是动脉误伤出现大出血和血胸。

3.3置管的方法取平卧位或者是头低肩高位,在选择静脉时,首先是贵要静脉,主要是贵要静脉较直、短,静脉瓣较少,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进行常规的皮肤消毒,找准穿刺点,通常选择右侧。局部应用利多卡因进行浸润麻醉,进针。在进针的过程中,进针范围是上臂中段和前臂中段约为20?M。用穿刺针进行穿刺,回血后,穿刺针以及可撕裂鞘向前推送,进入血管,将止血带松开,管鞘固定,将穿刺针抽出。导管的尖端到肩部,病人头向穿刺侧手臂转向,下颌和肩部贴近,导管可以顺利的到达上腔静脉。达到预定长度后,停止插管,将管鞘拔出,握住侧翼,撕开鞘,将导丝抽出。通过导管,用注射器进行回血,确保导管在静脉里面。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导管冲洗,将导管固定,和皮肤进行缝合固定。术中的动作必须敏捷、轻柔,防止反复穿刺,在置管中必须严密注意患者的反应以及穿刺点出血的情况。

3.4预防出血穿刺成功以后,在进行局部消毒时,应用1支凝血酶粉剂,撒于穿刺点和缝线针孔,覆盖无菌纱布6层,透明敷贴进行固定,采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固定,拍摄X线片,明确导管头端位置。

3.5封管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在进行封管时,不能采用肝素盐水,肝素会使血小板降低,发生率约为0.5%[3]。中心静脉导管在和正压接头连接时,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