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经济地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经济地理学范文1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实践策略
在高中教育阶段地理作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还能够引领他们遵守环境保护的规则,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意义。为此,高中地理教师需将环境教育积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在各个教学环节均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从当前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此强化他们环保意识。
一、深度挖掘教材内容,积极渗透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教材中选编的知识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复杂散乱,不过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容易,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为立足点,以此展开环境教育。高中地理教材中不少章节与知识点都与环境教育有着间接或直接关系,这就要求教师需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努力寻求知识教学与环境教育之间的契合点,借此积极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养成爱好环境的良好习惯。比如,在进行“全球气候变化”教学时,本节课的课程标准是:根据相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图表信息,归纳出不同时间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在环境教育方面,教师可先由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例子来设置悬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电影《后天》中的精彩片段:电影刚开始南极冰盖断裂。这是对全球变暖后果做出的大胆假设,让学生思考问题:这段影片反映了什么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这样通过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使学生主动关注环境问题。
二、创新环境教育方式,调动学生主观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想实施环境教育,教师不能刻意将常规知识教学和环境教育区别开来,而是应当把两者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对环境教育教育模式进行科学创新,以此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实现环境教育同知识教学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教师还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构建愉悦轻松的教育氛围,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环境状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例如,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段关于珍惜水资源的公益广告,顺利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有关水资源的问题,使他们产生心灵共鸣迅速进入到学习新知识的状态。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本节课需要探究三部分内容:什么是水资源,分布如何?为什么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并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水资源污染前和污染后的对比图片,像化工厂前的小河由清水变为红水、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少、城市河流脏臭等。通过视觉冲击,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中懂得科学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和措施,并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主动开展实践活动,亲身参与环境保护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渗透环境教育,仅靠理论知识的讲授效果有限,教师需主动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到环境保护中,让他们产生更加深刻和贴切的感悟与体验。高中地理教师应把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互融合,主动组织学生成立环境保护研究小组,针对环境问题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引领他们分析产生各种环境问题的原因。并鼓励学生探究和制定解决对策,将实践报告提交给环保部门,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在这里,仍然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为例,由于本节课知识点较多,虽然是学生已经接触和了解过的,但是却较为零碎,教师需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并以合作调查形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解决水资源如何合理利用的问题。对此,教师可积极学生组织水资源利用调查小组,带领他们调查在家庭中水资源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在社会上调查工厂用水是否节约合理,城市绿化工程是如何使用水资源的等。如此,学生通过亲身调查可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实践中,从身边的实际情况出发印象将更加深刻,内心也会得到震撼,并认识到节约用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四、总结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不仅是地理课程的自身教学需要,还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全面发展的关键,教师需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积极渗透环境教育,让他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价值和作用,进而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陈瑶,周游游.高中地理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262-263.
[2]吴昊.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25.
环境经济地理学范文2
一、多方展示,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多方展示,有利于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上"气候类型"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们展示春、夏、秋、冬的自然景观,并让学生比较出各景观的差异;在《荒漠化得开发和防治》这一章节时可以引入很多沙漠景观图绿洲景观图,沙漠动物景观图。很多课例也可以以歌曲引入,如:在讲《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可以引入--《春天的故事》,在《流域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时可以引入--《黄河颂》。这样优美的画面与悠扬的音乐融合,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其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一下就把学生注意里提到课堂上,进而促使其深入思考,这样让学生在轻松而又愉快的氛围里求解,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 创设地理教学新情境,化静为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感到枯燥无味。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恰恰可以克服这一缺陷。例如,在教学《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时,很多同学理解能力较低,无论怎样讲,他们就是想不出气体到底怎么会存在运动,怎么运动。这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们展示动态的课本的实验---玻璃箱里放一碗热水和一碗冰块,观察他们的变化情况,配合上生动的解说,这样直观的画面与板书平面图相结合,直接简单明了点出热力环流的原理,再及时结合生活里一些常见的实例图:空调装在房间上方,热气球飞上天空的图,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一下就套用起来加深理解。这样就使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可感性。
三、变难为易,转化思维,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地理对象的复杂性、广阔性、抽象性、间接性,使人们不可能全部亲身经历或-直接观察。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模拟逼真,化抽象为形象,它不仅能展示集文字、图像、图片、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生动形象、色彩斑斓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也对教学起着一定的影响。如在学习地球运动这一重点和难点时,在没有多媒体之前老师在课堂上作很多版图,用手势比划,然后寄希望于学生发挥想象力,这样往往花费很长时间,还会有很多学生到了高三还没有彻底弄明白。现在我们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就可以以动态形象全方位地表示出来。比如在昼夜变化时,我们可以给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图,通过演示讲明确指出什么事晨昏线,以及晨昏线时怎么变化的、昼夜是怎么变化的,什么时候昼短,什么时候昼长,不仅不用费口舌,还让学生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因为学生已经从多种角度观察过晨昏线的变化,所以在做题时无论给出哪种光照图学生都能在脑海中有相应的空间立体图对应。本节课的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地理课中摆脱考什么教什么的情况,才能使各种教学资源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课程的开发技能。
所以,多媒体信息技术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育工具,具有很多优点,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适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规律,才能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教学给老师们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不仅要搜集资料,还要制作课件,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不熟练的老师来说,是一大难事,由此可能产生较重的精神负担和紧张情绪,这就需要广大的地理教师分工协作,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资源共享,共同整合,以减轻压力,提高地理教学水平。同时学校应该加强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一方面,打破传统的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地里教学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应该加强高中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供充足的地理信息教育服务,让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游刃有余,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完美的融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去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激发其积极性,引导其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修订本)
[2]杜志兴.让教师在学习中成长.甘肃教育.甘肃教育出社
环境经济地理学范文3
一、认清环境现状,让学生理解环境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在我国20世纪中后期,经济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20世纪末至今的10多年,国家重视了环境保护,从199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以工业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零点行动”,关闭了大量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到2000年基本实现“一控双达标”,使环境污染问题有所缓解。2011年,北京的民意测验表明,环境问题是人们关心的头等大事。近几年的人大、政协两会中,环境提案比例呈上升趋势,环境问题已成为高层议事的重点。受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因此,中国在新世纪寻求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得不寻求一种与大多数国家“先污染后治理”所不同的、非传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也就是可持续发展模式。这是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改变我国环境现状和实现环境文明的客观要求。
在中学教育中,环境教育实质上是中学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方面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即将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力量的新鲜血液,他们环保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环境文明建设。总的说来,建设环境文明是改变我国环境现状的客观要求,是中学环保教育重要内容,中学地理教学应当好环境文明建设的急先锋。
二、传授人类文明发展史,让学生科学地认识环境文明
人类文明发展和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从公元前200万年前到公元前1万年,人类依赖自然原始地生存和生活,没有环境问题,称为原始采猎文明;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18世纪,进入农业文明时代,人类改造自然,开荒种地,砍伐森林,植被破坏,致使地力下降、水土流失,环境遭到破坏,大片黄土,称之为黄色文明;公元18世纪至20世纪,进入工业时代,工业革命后工业高度发达带来严重污染,大量废弃物超量排放,四处可见黑烟滚滚、污水横流,称之为黑色文明。同时,交通、信息的飞速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全球化,地区性公害变成了全球性公害,臭氧层出现空洞、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加重,旱涝、暴雪、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到了人们无法忍受的程度,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人们强烈呼唤一个经济高度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的文明时代的到来。
环境文明是一种社会文明。纵观历史,当代社会21世纪,应该是人们经历了过度开垦的农业文明(黄色文明),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黑色文明),痛定思痛后进入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环境文明的新时代。从全球层面看,21世纪末,经济已进入全球化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较高的程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已改变了追求生存的物质匮乏的历史,发达国家已开始进入环境文明时代。中国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当物质文化生活基本消费解决之后,突出的环境消费需求日趋显现。人类社会随着生产模式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环保产业的兴起并广泛而全面发展,环境文明必将到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环境文明三者全面高度发达的社会才是人类追求的高度文明的社会。
三、把握教学时机,激活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动机
要达到环保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时机,寻求最佳切入点。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西欧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现今西欧的绿色浪潮改革。欧洲是世界工业革命的摇篮,在世界上首当其冲地遭受工业污染,伦敦烟雾事件、瓦特死因(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鱼类)使欧洲人醒悟了。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西欧的所有餐桌上见不到一次性筷子。当我们还在为一次性塑料桌面而庆幸方便之时,西欧人早已将其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防水纸。西欧的城市绿化搞得好,无论大小城市,几乎找不到一寸的土地,即使是在公路两旁,宽大的绿化带也绵延数百公里。
西欧的水环境也同样如此。一些国家宣传他们的城市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直接饮用。在德国几乎每一个村庄都建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仅污水处理,人均投资都在5000元人民币左右。德国、荷兰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90%以上,法国已达到近70%。这在中国是办不到的,不要说乡村,许多中小城市的生活污水处理也只能说刚刚被提上日程。
另外,西欧人的环保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比如,在西欧为什么很少见到有人用传呼机和移动电话?回答是为了减少电磁波污染。面对欧盟各国在环保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应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环保工作任重道远。正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环保成就上与西欧国家的差距,有意识地增强环保观念,以便将来为我国的环保建设献计献策,尽自已的责任,出一份微薄之力。
四、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武装学生头脑,为环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环境经济地理学范文4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gis技术及3s技术做为新兴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和地理位置相关的各领域。最近20几年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被广泛的用于发展岩溶地物数据库的空间分析和资源管理领域[1~5],许多国家已经建立全国范围的岩溶地物数据库以增强数据获取和资源管理能力[6,7]。而这一工作在国内相对较少,国内进行的较多研究是在小区域范围内的gis建立,以及为特定研究提供服务支持,如研究云南小江流域的地下水质量和土地利用变化[8],或是特定区域的脆弱性评价研究[9~11]。之所以大区域范围的gis建立存在的困难也是基于我国岩溶区的特点,在形成的背景条件上由于面积辽阔,大陆部分碳酸盐岩古老坚硬,新生代大幅度抬升,季风气候水热配套及未受末次冰期冰盖刨蚀,因此碳酸盐岩的分布有较大的环境跨度,各种岩溶形态有较好的保存 [12],岩溶类型区域差别较大,所以为了建立全国性的大范围的岩溶地物数据库,前期局部和小区域的研究既是因地制宜的方案,也为全国范围的岩溶地物数据库建立打下基础。而岩溶区gis的建立相较之传统gis的建立也有其特殊性,如岩溶区特有的管道系统导致物质和能量的不均一快速运移,使在运用一些常用空间分析方法时应多加注意适用范围。我国岩溶区面积广大,且蕴含多种矿产资源,同时又分布在两个人口密集带,岩溶区也面临人口资源与脆弱环境符合地带的贫困问题。尤为是在西南地区,且多处于山区地带,数据收集工作与经济支持较小,也为岩溶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带来不少难题。本文旨在综述现今gis技术在岩溶学中的应用,并对未来我国岩溶gis建立进行尝试性探讨。
1 脆弱性评价
岩溶区由于其地质特点,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往往作为该区域重要的生活生产用水,因此对于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尤为重要。而岩溶地区由于其地下复杂的管网和裂隙,造成了污染物通过管道流快速扩散及埋藏于地下难治理。为了跟好的预防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对岩溶水资源进行脆弱性评价成为先进岩溶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全球各地学者根据研究区域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脆弱性评价模型对区域进行研究,研究的较为广泛的是区域的固有脆弱性评价(intrinsic vulnerability),即由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学特性造成的地下水脆弱性,因此与具体污染物及污染情况无关,且具有共通性,研究得到的模型具备广泛适用性,现今已有的脆弱性评价模型有epik,drastic,god,avi,isis,sintacs,reks,爱尔兰模型,德国模型,奥地利模型等,其中尤以epik,drastic,以及后来含有较少参数的pi模型应用较为广泛,既能较好的模拟研究区域的地理过程,且多次被证明具有较好的普遍适用性。
利用模型和gis工具对岩溶区进行脆弱性评价的研究有很多,其主要的研究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得到一个区域的固有脆弱性评价,也为污染物的特殊脆弱性评价和确定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作为基础,并且讨论模型使用的范围和局限性。如利用epik和gis工具确定地下水保护区的研究[13],利用drastic模型和gis工具对hajeb-jelma的含水层进行的脆弱性与风险评价[14],利用sintacs模型对jordan valley的冲积平原含水层脆弱性的评价[15]。而单一模型的应用往往也不能很好的模拟一个研究区域的地理过程,因此在基础数据较为齐全且有多个模型可供选择使用时,研究者们往往将多个模型结合起来使用,已得到更精确的模拟结果,如利用epik方法中提到的k因子(即karst network)并将其概念扩展为岩溶水饱和区,以进行垂直方向上地下水运移路径的脆弱性评价,并结合cop方法进行固有脆弱性评价进行从资源到源头的系统的脆弱性评价。[16]还有一些学者,为了得出更准确的结果,在进行固有脆弱性评价的结果上,加入地区主要污染物的地下水含量进行校正,以使研究结果更有针对性,如erhan sener对turkey的isparta地区在利用drastic进行固有脆弱性评价的基础上,用地下水的氮元素含量进行校正并利用土地利用类型图对结果进行了验证,得到了理想的研究成果。[17]同样在利用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浓度值校准drastic方法得到的脆弱性评价图的基础上,ahmad jamrah等加入了由1995至2004年的数据得到的drastic脆弱性评价图序,并得到时间维度上的脆弱性变化,并且由于时间跨度较短,可以藉此区分由地质背景引起的固有脆弱性评价的因子有哪些,因为他们的变化随时间变动较小,同时由于研究区域滨海,也验证了drastic对于滨海岩溶区也适用[18]。
将岩溶学,gis,rs,脆弱性评价模型和同位素研究结果的地域分布情况结合以获得准确的脆弱性评价结果,将gis技术与传统研究方法结合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由此可以看出脆弱性评价由于其学科交叉的特性,其研究思维是十分活跃的。
对于不同岩溶组合岩溶地貌的脆弱性评价也有广泛的发展,如对伊朗的izeh坡立谷利用修改的drastic模型进行的脆弱性评价并用地下水中氮元素含量进行校正。[19]同时也有对于不同方法的探寻与适用性的研究文献,如评价利用数字矢量地质四边形(dvqs)结合高程数据来进行水文地质学定义的敏感区和由可能灌入大量地下水引起的敏感区确定。同时证明该方法较之drastic和diversity方法更适合于kentucky[20]。
在这些研究中gis工具往往作为最终结果的展示,以及空间叠加分析,也正是因为gis中图层概念的引入,才使得利用多图层来得到脆弱性评价最终结果的思路得以产生。而脆弱性评价对于岩溶区水资源的保护及岩溶区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进行详尽可靠的脆弱性评价离不开大量的基础数据收集,如果没有足够详尽的数据,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将受到影响,也不能很好的对岩溶区经济建设发展规划起到指导作用,因此采用的较少参数的折中办法更多的是起到号召和警示的作用,以期争取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资金投入,从而推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 gis在石漠化治理上的应用
石漠化作为岩溶区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极大的影响了岩溶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活条件。因此岩溶环境治理的很多研究都围绕着石漠化在开展,而gis由于其对大区域范围的系统分析具有优势,因此在石漠化治理和预防上也有较多应用。
转贴于
如对水土流失的研究,岩溶区水土流失是造成石漠化的原因之一,利用修订的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与gis结合,并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对猫跳河流域进行了水土流失分析。[21]还有些学者设计了石漠化动态监测和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结合了3s技术对地表植被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进行了监测,[22]以及对石漠化区域的扩大进行监测的研究。[23]还有些学者进行了石漠化程度的分级与表达,利用径向基础函数网络评估石漠化产生的风险,利用遥感图像解译出造成石漠化的影响因子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研究区从低到高分为了23个石漠化等级,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了依据。[24]gis技术对岩溶区石漠化研究提供了管理,显示,监测,及空间分析预测的技术支持。相比传统的研究方法,具备了宏观性,即时性,系统性和预见性。通过gis和rs的结合,方便研究石漠化的动态发展并通过系统分级根据不同级别制定不同分案,因地制宜的治理岩溶区石漠化问题。
3 gis在岩溶学其他领域的应用
gis作为工具,也被广泛的应用于与岩溶学研究相关的其他领域。在利用孢粉研究古气候方面,在东哥伦比亚,利用孢粉数据和逻辑回归方法得出气象变量来分辩热带稀树草原和森林的边界,然后利用gis的插值技术将这些数据进行地表植被类型制图,得到地表类型与气象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与传统方法对比有较高的准确度,可以应用于对未来的预测和对研究过去的气候现象,其适用性与孢粉采样点的数量,分布情况和孢粉年龄分布情况相关。[25]虽然与岩溶学研究没有直接相关,但利用孢粉研究还原古气候也在岩溶学研究中多有利用,所以可以借鉴此种方法获得更好的效果。在研究地质灾害方面,在俄罗斯的dzerzhinsk岩溶区,对岩溶含水层的潜水层变化数据、土壤强度数据利用gis系统将数据整合并制图得到潜蚀引起的地面塌陷的分布预测结果。[26]在西班牙的ebro盆地的zaragoza地区,岩溶过程在发育于第三纪蒸发岩上的河流阶地上的潜伏层岩溶区进行的尤其剧烈,自第四纪以来,这一过程导致了坍塌和塌陷天坑的形成,因此利用地貌数据,灌溉和地下水潜水面数据采用逻辑回归和地理信息系统得出天坑预测图,从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影响和安全危机。[27]城市中的落水洞会引起地面塌陷,公路损毁和房屋倒塌,因此在福罗里达州的中西部,结合了临床传染病学的概念,遥感技术和gis技术来分析可能产生落水洞的地点,并对规划与管理给予一定的支持。[28]这些应用通过gis技术中的分层概念,将多种地理信息通过融合,并通过直观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决策者,从而使理论到实践更为便捷。为了研究地下水水质因子的时空变化,在土耳其izmir的mount nif岩溶区,取自57个采样点的数据被用于制图,得到了各个水质因子的空间展布与时间变化情况,并为进一步进行差值分析做好基础,同时利用统计学验证地下水水质变化与季节变化是否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29]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对于系统管理地理信息和进行空间分析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支持,而针对岩溶区的特殊性岩溶地物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因其特殊性也被广泛研究,同时对于空间数据的显示以及数据的共享也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如利用网络进行数据共享基于webgis技术而建立的网络岩溶图册系统[30],以及在明尼苏达州利用microsoft access和arcview建立了岩溶地物关系数据库和数据空管理系统[31]并在后续研究中利用建立的数据库添加了空间分析功能[32],为了更好的研究岩溶区地貌,利用三维技术表达岩溶区的特征地物,建立了能够同时进行二维和三维显示的地理信息系统[33],结合了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可视化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的岩溶区虚拟现实的三维建模,为政府制定水资源发展及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34],这些工作为今后利用计算机辅助岩溶区,和更好的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供了基础,也在岩溶地物的计算机和图形化表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gis技术在岩溶领域的应用还有许多,如利用遥感图像和gis技术对高山岩溶的检测与特性的总结,[35]利用遥感图像评估地下水补给区的潜在补给能力,[36]利用基于gis的gip(灰阶编程)模型确定如何分布监测站。[37] 这些应用领域将gis与rs进行了结合,对于大范围的区域研究提高了效率。
4 gis技术未来在岩溶研究中的应用
环境经济地理学范文5
19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了一系列资源学、资源科学著作,如《自然资源学概论》[3](1988年)、《资源科学论纲》(1994年)、《资源生态经济学》[4](1996年)、《资源科学》[5](1998年)、《自然资源学原理》[6](2000年)、《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2000年)等。另有翻译著作阿兰•兰德尔的《资源经济学》[7]等。进入1990年代,有多位学者探讨了广义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问题。1994年,封志明、王勤学在《资源科学论纲》一书中提出两层级结构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8]。资源科学的第一级子学科是综合(理论)资源学和部门(专门)资源学,两者在具体时空的结合是区域资源学。综合资源学包含5个第二级子学科,部门资源学包含8个第二级子学科。2000年,孙鸿烈、石玉林、赵士洞、张巧玲、封志明等在为《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的概观性专文《资源科学》中,提出了一个有所改进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9](P37)。这个学科体系也属于两层级结构。第一级子学科除综合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区域资源学之外,增设了社会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增加了一个第二级子学科药物资源学。社会资源(学)列出人力资源(学)、资本资源(学)、科技资源(学)、教育资源(学)4个第二级子学科。2001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沈长江著文对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资源科学的三维网络结构学科体系[10]。第一维纵轴(Y)是资源科学总论,包括资源分类学、资源信息学、资源数学、资源化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经济学、资源工程学等15个分支学科。第二维横轴(X)是资源科学各论,包括气候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疗养地资源学、劳动力资源学、金融资源学、人文文化资源、网络资源、科学知识资源等19个分支学科(有些学科名称不够规范),分属自然资源学、社会经济资源学、知识信息资源学。第三维斜轴(Z)是资源科学区域分论,包括极地资源学、寒带资源学、热带亚热带资源学、赤道带资源学等。区域分论是资源科学中包罗分支学科最多、最为复杂的部分。
一、广义资源科学的学科结构
借鉴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我们提出广义资源科学体系结构的尝试性建构方案(表2)。广义资源科学的所有分支学科(含边缘分支学科),按照数学自然科学属性、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强弱差异,相对地区分为五个群组。从左至右,即从第Ⅰ群组到第Ⅴ群组,数学自然科学属性依次减弱,哲学社会科学属性依次增强。第Ⅰ群组学科的绝大多数是具有鲜明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边缘分支学科,如资源数学、资源力学、资源物理学、资源化学、资源地球科学、环境资源学、资源开发工艺学、遥感遥测资源学、仿生资源学、资源勘查学、资源系统论、资源控制论、资源信息论、环境资源学等。它们是资源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勘查学、仿生学、工艺学等)、系统科学(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的主要学科门类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边缘学科。资源遥感遥测学,旨在研究自然资源考察中使用的遥感遥测手段。仿生资源学,侧重研究通过仿生学途径获取资源的机理和方法。环境资源学是介于环境科学与资源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研究自然环境资源的构成、分类、特征、功能、调查、评价、开发、管理等。在交叉科学中,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都是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学科门类,两者有着特殊的交融关系。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在“经济学”学科门类中设有二级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代码020106),在“法学”学科门类中设有二级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代码030108)。由于人才培养方面这种整合式的制度安排,使作为知识体系的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在中国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环境资源学[11]与资源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相融合,形成环境资源地理学、环境资源评价学、环境资源管理学、环境资源生态学、环境资源工程学、环境水土资源学[12]、环境资源经济学、环境资源开发史等边缘分支学科。第Ⅱ群组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类型而划分出来的一组学科,可统称为自然资源学,主要有矿产资源学、水资源学(淡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湿地资源学、山地资源学、草地资源学、林地资源学、沙漠资源学、生物资源学、气候资源学、海洋资源学、空间资源学[13]、人工物料资源学、能量资源学以及热带资源学、温带资源学、寒带资源学、极地资源学等。湿地资源学、山地资源学、草地资源学、林地资源学等单设学科,原因在于湿地、山地、草地、林地等地段性资源包含多种单项自然资源,可能既包含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又包含气候资源和植物、动物等生物资源,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是矿产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热带资源学、温带资源学、寒带资源学、极地资源学则是按照地域气候特征分立出来的几门学科,分别研究热带、温带、寒带和南极、北极的资源特征、分布、开发利用等问题。如果将地球之外的天体也置于研究视野,这一群组还可以包含月球资源学、火星资源学、太阳资源学等学科。第Ⅲ群组由一系列“中性”学科或接近“中性”的学科构成,包括资源计量学、资源评价学、资源管理学、资源规划学、资源运筹学、资源系统工程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工程学、信息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全球资源学等。普通资源学是资源科学的一门核心基础学科,其任务是探讨有关资源、资源科学的各种一般性、普遍性、共同性问题。普通资源学尽管以普通自然资源学作为基础和主体,但也包含着普通人文资源学的内容。随着普通资源学的逐步成熟,将来有可能从中分化出资源科学史、资源科学学等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资源计量学、资源运筹学、资源系统工程学具有一定的数学自然科学属性,但弱于第Ⅰ群组,因此暂列入第Ⅲ群组。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工程学、信息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全球资源学等列入这一群组,主要是因为它们既涉及自然资源,又涉及人文资源,两方面难分伯仲,既不宜归入自然资源学,也不宜归入人文资源学。例如,资源地理学既包含资源自然地理学,又包含资源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学既研究自然信息,又研究人文信息;全球资源学既涉及自然资源,又涉及人文资源。第Ⅳ群组主要是依据人文资源的类型而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可统称为人文资源学,包括财力资源学(资本资源学)、人力资源学、智力资源学、社会文化资源学、精神动力资源学、政治资源学、行政资源学、外交资源学、司法资源学、科学技术资源学、教育资源学、艺术资源学、体育资源学、人际关系资源学、旅游资源学、军事资源学等。前几门学科分别以各个基本类型的人文资源作为研究对象,而后几门学科则分别以各个社会活动领域的资源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政治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等活动性或事业性资源,都包含着多种单项人文资源。因此,财力资源学、人力资源学、智力资源学、社会文化资源学等学科的任何一门,都无法取代对政治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等的专门研究。旅游资源学、军事资源学等学科,虽然必须广泛涉及物质资源(建筑物、武器装备等),但始终保持着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视角,因而将它们归属于第Ⅳ群组。旅游资源学是这个群组中发展势头较为强劲的一门学科。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目前可以检索到1994年以来以“旅游资源学”作为书名主题词的专著、教材36部[14]。第Ⅴ群组学科,大多属于资源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边缘学科,如资源哲学、资源伦理学、资源政治学、资源法学、资源文化学、资源社会学、资源开发史、资源经济学、资源投资学、资源市场学等。例如,资源哲学是介于资源科学与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研究有关资源、资源科学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如资源概念的内涵和本质、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资源的无限与有限、资源消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资源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等。资源经济学是介于资源科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基本使命是探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学问题,如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方案、资源再生增殖能力的保护措施等。在既往的发展历程中,资源经济学与归属于自然资源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已经形成或有望形成矿产资源经济学、水资源经济学、土地资源经济学、生物资源经济学、气候资源经济学、海洋资源经济学等二级分支学科。就体系结构而言,广义资源科学与狭义资源科学(自然资源科学)的差别,就在于后者不包含第Ⅴ群组,亦即第Ⅰ、Ⅱ、Ⅲ、Ⅳ群组的集合是狭义资源科学,狭义资源科学再添加上第Ⅴ群组,就是广义资源科学。但两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差别,即第Ⅱ、Ⅲ、Ⅳ群组学科在狭义资源科学中以狭义资源(自然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在广义资源科学中则以广义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和)作为研究对象。例如,资源政治学在狭义资源科学中,其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在广义资源科学中,它的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
二、资源科学的当前发展对策
环境经济地理学范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患者20例,其中男性为14例,女性为6例,年龄为18-49岁,平均年龄为(36.0±9.0)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9例,血小板低于10×109/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5例,11例白血病患者血小板低于20×109/L,经过多次化疗,病情未能得到缓解。本组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医院的设施,进行picc中心静脉置管。
1.2方法对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进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由经验较为丰富的主治医生实行,根据技术规范操作。
2结果
20例患者未存在血肿、严重出血等并发症。
3讨论
3.1手术前的准备
3.1.1术前进行讨论主治医生等进行术前讨论,对患者的病情、血小板、白细胞等进行评估,讨论在置管过程中以及置管后防止出血的方法。
3.1.2知情同意书签署多次化疗病情未得到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就会在半年至1年内死亡[1]。本组患者主要是采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方法,由于患者血小板较低,置管具有很大的危险性,需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知情同意书签署。
3.1.3术前进行血小板输注对于血小板输注的情况为:化疗导致慢性血小板降低;骨髓自身的因素引起血小板减少,预防性血小板输注阈值是10×109/L,实行有创手术血小板低于50×109/L[2]。本组病例的血小板低于20×109/L,与输注的条件相符。依照医嘱,准备和患者同型机采2个单位成人治疗量的血小板。血小板准备充分后,在手术之前,输注1个单位成人治疗量的血小板,在输注的过程中必须严密的注意患者的反应。输注结束以后,立即进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3.2评估血管的位置对穿刺血管的位置进行正确的评估,防止在穿刺的过程中肺组织遭到刺伤导致气胸,或者是动脉误伤出现大出血和血胸。
3.3置管的方法取平卧位或者是头低肩高位,在选择静脉时,首先是贵要静脉,主要是贵要静脉较直、短,静脉瓣较少,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进行常规的皮肤消毒,找准穿刺点,通常选择右侧。局部应用利多卡因进行浸润麻醉,进针。在进针的过程中,进针范围是上臂中段和前臂中段约为20?M。用穿刺针进行穿刺,回血后,穿刺针以及可撕裂鞘向前推送,进入血管,将止血带松开,管鞘固定,将穿刺针抽出。导管的尖端到肩部,病人头向穿刺侧手臂转向,下颌和肩部贴近,导管可以顺利的到达上腔静脉。达到预定长度后,停止插管,将管鞘拔出,握住侧翼,撕开鞘,将导丝抽出。通过导管,用注射器进行回血,确保导管在静脉里面。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导管冲洗,将导管固定,和皮肤进行缝合固定。术中的动作必须敏捷、轻柔,防止反复穿刺,在置管中必须严密注意患者的反应以及穿刺点出血的情况。
3.4预防出血穿刺成功以后,在进行局部消毒时,应用1支凝血酶粉剂,撒于穿刺点和缝线针孔,覆盖无菌纱布6层,透明敷贴进行固定,采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固定,拍摄X线片,明确导管头端位置。
3.5封管血小板极度低下患者在进行封管时,不能采用肝素盐水,肝素会使血小板降低,发生率约为0.5%[3]。中心静脉导管在和正压接头连接时,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