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教研室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教研室建设方案范文1
关键词 ISO9000 质量关系体系 教研室管理 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G458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教研室作为直接组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基层单元,在把好教学质量关、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完善的教研室管理体系,并在教科研活动中加以应用,是摆在新建本科院校专业教研室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当前教研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实地走访等调查手段,对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教研室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一)教研室工作过程缺乏统一的制度和规范。
目前,很多专业教研室工作往往依靠经验,对相关工作职责没有明确的界定,缺少对工作流程的规范,缺乏对工作实施过程的监控,也忽视了对工作效果的评价,对工作的持续改进也存在监管不力甚至没有监管的状态。同时还存在专业教研室各自为政,同一所学校的不同教研室的规章制度、管理机制、工作标准都相差很大的现象。
(二)教研室工作文档管理水平有待改进。
教研室文档资料反映了教研室活动的各个方面,应该包括:教研室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术科研建设;教研室历史沿革;上级下发文件、制度规定;教研室制定的规划、具体制度、落实措施;教学活动实施效果等。通过文档建设,可以看出教研室全面建设的概况。但一些教研室对文档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对文档涵盖的范围认识不全面,对文档管理缺少必要的规范章程。因此常常出现资料遗漏,借阅不归还,归档不合理导致用时找不到,或是资料重复等现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化办公的普及,很多工作趋于电子化、网络化,如Email、IM工具、手机短信等手段,如何将电子工作成果以固有文档的方式留存下来,也是教研室文档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研室活动流于形式。
教研室活动缺乏相应的活动经费,活动场所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活动时间与院部例会等时间常有冲突,因此在讨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一系列教研室工作时往往草草收场,导致教研室活动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四)学校与教研室之间缺乏沟通。
虽然大部分学校每学期都会召开专业教研室的座谈会,但在教学日常工作中,学校管理层与专业教研室之间的工作模式,更多的是前者下达命令、后者执行任务,而专业教研室的工作状态和反馈意见不能很及时的反映到学校层面。这就导致了教研室管理的单向性,不利于教研室工作的开展。
上述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导致教研室管理水平停滞不前,教研室工作受阻,严重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学科、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教师自身发展。因此必须积极寻找对策。
三、ISO9000质量标准应用于教学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提升教研室管理水平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控制机制将教科研活动从无序状态调整到有序状态,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集合了当今世界较为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强调质量管理控制过程中的全员参与、全程化、全面性,强调服务第一、消费者至上和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在ISO9000管理体系中的ISO9002国际标准强调“质量形成于生产过程,必须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以文件化的形式规范所有质量的各个环节”,这恰好符合教研室教研工作的活动规律。教研室管理可以借助ISO9000坚持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原则,对工作实施过程管理,保证过程内部或过程间的紧密链接,使得教研活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过程的质量,进而保证目标的质量(教科研活动的质量)。因此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从过程管理角度建立适合新建本科院校教研室的管理体系是可行的。
四、 ISO9000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一)ISO9000在国外高校中的应用。
英国是率先应用ISO9000标准以保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国家,早在1987年就颁布了BS5750国家标准,将ISO9001标准完全移植到教育领域的认证规则,并且在几十所英国高校得到应用。美国1992年就有220所高等院校采用该标准,其中包括哈佛、哥伦比亚等一些著名的研究型大学。1998年秋美国宾西法尼亚洲有19所公立学校按照该标准来检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美国全国私立学校认可委员会主席认为:“采用国际质量认证的方式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管理发展的趋势”。
(二)ISO9000在国外高校中的应用。
目前全球通过ISO9000认证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数量已达500多所,在我国仅有几十所,其中高等学校大约有十多所。1996年以后,我国也有一些教育和培训机构移植和应用了ISO 9001标准。通过ISO 9000质量认证的教育机构主要集中在各类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普通高等学校较少。目前,依据ISO 9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主要有:大连海事大学、汕头大学、上海海运学院、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山西国际商贸学院等。
五、基于ISO9000教研室管理机制的构建
从ISO9000质量标准出发,建立和实施教研室管理体系,首先要明确教研室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管理的质量方针及目标,明确各级人员的管理职责或工作职责,并建立明确的验证检测体系,确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教研活动的工作程序,从而形成一套过程间紧密链接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ISO标准,结合教研室工作的实际过程,我们制定了持续改进的教研室管理体系(见图1),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实施:
图1
(一)制定教研室管理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根据ISO900质量管理体系和教育教学要求,教研室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为例,质量方针是,“科学管理、严格控制、面向应用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 质量目标是,“创建管理高效、理念先进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服务型教学单位”。
(二)全员参与、落实质量权责。
结合教研室工作过程的活动,组织人员对教研室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对比、设计与策划,对管理、执行、审核人员明确规定了质量职责。制定了《质量职责分配方案》,将质量职责层层分解、细化,落实质量活动,规范质量记录。
(三)建立层次化的质量文件体系。
找出教学过程与ISO 9000质量标准的对应点,制订出教研室工作过程中各个活动对应的质量文件,然后汇总形成较完整的质量体系文件,质量体系的文件层次结构见图2。再按职责或所熟悉的工作分头修改补充,不断完善,最后组织专家组和骨干人员审定编印出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新体系,颁布实施。
图2 基于ISO的教研室文件体系层次图
1、第一层,即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为教研室管理体系中的指导性文件。
2、第二层为教研室工作质量手册,是教科研活动有效运行的纲领性文件,包括:学校颁布的各种管理文件和工作规范,教研室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教育教学服务的实现、分析和改进等相关文件。
3、第三层为程序文件,是对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它详细介绍了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相互关系的过程和活动,明确规定了各要素中部门所承担的职责权限。依据教研室自身情况,可灵活建立具体的程序文件,如: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管理评审程序、内部审核程序、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教学不合格控制程序、教学质量评估规范、学生补考控制程序、专业建设和开发控制程序、教学管理控制程序、教材订购控制程序、科研过程控制程序、文献管理规范等。
4、第四层,作业指导书,是即时信息的传递载体,可以作为客观事实的证据,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组成成分之一。经过整合汇编,包括以下六个子汇编:岗位职责汇编、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制度汇编、行政工作管理制度汇编、教师手册、学生手册。
5、第五层,质量记录,该层文件是对已完成的活动提供客观证据的历史记录文件。该记录文件描述教科研活动状况和结果的一种特殊轨迹文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添加补充,但不允许删、改。
(四)方案实施。
基于ISO的教研室管理机制建立以后,可按照以下方案进行实施和应用。
1、成立专门的质量监控小组作为管理者,负责质量体系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事宜。
2、实行边培训边试运行的方式,加大对质量标准体系的培训力度,系统学习ISO9000标准与过程持续改进的知识,了解ISO9000标准的基本概况与教研室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明确各自的职责,以保证体系向着既定的管理目标有序、协调地运行。
3、在教研室内部按照PDCA模型进行工作的持续改进。当体系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在部门进行内部审查的基础上,对体系运行以来的状况进行评价,以验证该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加以落实,整个过程都应当体现在质量记录文件中。
六、结语
通过构建基于ISO9000质量标准的教研室管理体系,建立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机制,从而促进教研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发挥每位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特别是通过程序文件和质量记录,从软件上完善和规范教研室管理,保持其责任的可追溯性,增加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为学校进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提供教学过程的质量保证。
(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参考文献:
[1]龚源海. ISO 9000标准2000版对高校教育的借鉴价值[J]. 航海教育研究. 2007(03)
[2]吴霓. 引入ISO9000族标准建立学校质量管理体系[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2010(00)
[3]欧阳美和.关于高校教研室建设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10)
[4]谭泽晶.论ISO9000与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关系构建[J]. 继续教育研究. 2009(08)
[5]戴卫明,郑清奎,苏志坚.高校实施ISO9000标准的若干问题探讨[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02)
高校教研室建设方案范文2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教研室工作;思路
教研室是一个最基层的教学单元,是日常教学工作的直接监督和管理单位,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组织和实践单位,也是学科长远发展计划的重要执行单位。教研室所属成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晋升,教研室所辖专业和课程的改革发展,配套实习实训设备和场所的改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情况调查,都可以进入教研室的工作范围。上述很多工作都是长期性的,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正确的思路,难以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基层推动作用。因此,教研室工作思路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科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本文以国际贸易教研室为例,以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日常教学管理三项教研室常规工作的开展为切人点,简要论述了教研室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教师素质,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精品专业,改善实习实训设备和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思路。
1教研室课程建设的工作思路
课程建设是教研室的一项具体工作。这里的课程不是指哪一门单独的课程,而是指教研室所属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即核心部分和辅助部分,核心部分课程的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辅助部分课程的建设能够较好的突出专业特色。教研室可以为每一门专业课程安排一名课程负责人,相同课程的教师组成一个课程建设小组,以核心部分课程的建设为重点,并在核心课程中挑选一到两门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动员教研室所有相关教师都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来,以点带面,建设好核心部分的专业课程,进而带动辅助部分的课程建设,逐渐形成一批有实力、有高职特点的优质课程乃至精品课程。
就国际贸易教研室而言,教研室所属的专业主要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这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外贸函电》;辅助课程有《通关实务》《商检实务》《货运实务》《跟单实务》《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国际商法》等,前面3门课程概括了一个外贸业务员必须掌握的职业知识,其他的课程只需要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外贸业务员基本了解。在这些课程中,《国际贸易实务》是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课程,它的建设成果具有较好的迁移性和示范性,可以将其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教研室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1注重课程内涵建设,凸显精品课示范地位
精品课的建设是示范性建设,尤其应当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教研室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们在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引进先进高职课程开发理念,努力突出课程的高职特色,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和实践条件5个方面加大内涵建设力度。
可以把《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的建设作为试点,努力在课程定位、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提炼、课程学习任务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做出一些成绩。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师“双师素质”提高,基于外贸工作过程设置课程教学模块,合理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支撑关系,实现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一致性,丰富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方法,深入探索并实践“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改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在校企合作等方面实现突破,丰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涵,奠定课程的示范地位。
1.2注重在课程改革中提高队伍的教改水平。建立团队教研室
教研室可以借课程改革与建设这个契机,利用“大教研”的理念,建立团队教研室…,组织教研室教师合作开展高职课程开发方面的教学研讨,鼓励教研室老师广泛涉猎各高职教学专家有关课程开发的论文,广泛借鉴比较成熟的精品课网站,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加深教研室教师在课程开发建设理念上的认识,探索高职课程开发先进理念的推广应用办法,提高教学改革实践的质量。
在国际贸易教研室,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相关课程已有省级精品课和国家级精品课,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较多;在高职课程改革方面,有关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都是比较成熟的理论,可供教研室教师们参考。教研室可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借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外贸类课程的教改科研,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检验和运用,并及时申报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
2教研室专业建设的工作思路
专业建设是教研室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教研室在专业建设方面应当时刻结合人才的需求标准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注重通过交流合作理顺专业发展思路,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注重专业实习实训的有效性。以国际贸易教研室为例,具体来讲应当注意:
2.1基于工作领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
外贸行业是不断发展的,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岗位职业能力结构、新的人才需求标准都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的参考因素。专业建设的科学性正是体现在基于行业变化的适时调整上。
教研室要安排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顶岗锻炼,在锻炼中了解行业的最新动向,除此之外,还要邀请行业的职业经理人与教研室的相关教师座谈,了解行业对外贸人才的最新需求标准,开展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分析外贸工作领域的基础上,调整课程之间的支撑关系,优化课程体系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功能结构,并结合实际调整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设置、学期安排、实训安排和考试安排,逐步形成基于工作领域、注重职业能力培养、适应当前人才需求新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
2.2能力培养靠实训,实训环境可模拟,循序渐进引入真实实训环境
教研室要把“如何强化学生外贸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外贸工作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培养要借助于完善的实习实训,因此实习实训建设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支撑。
教研室在提高实习实训质量上有3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实习实训的环境建设,其次是实习实训的模式设计,最后是实习实训指导老师的安排。其中,实习实训环境是关键,不同的实训教学环境,实训的模式和人员安排各不一样。
高职教学提倡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这就要求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与外贸企业合作难度比较大,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比较成熟的校企合作范例几乎没有,学生校外实训效果不稳定的情况还很普遍,教学改革因此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教研室可以通过在校内营造模拟外贸实习实训环境,聘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外贸业内人士担任实习实训指导老师的办法,缩小模拟实习实训与真实工作的差距。因此,教研室应当注重从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弥补实习实训环境建设上的不足,大力吸纳企业的工作人员参与专业的实践教学。与此同时还要继续深入校企合作,循序渐进地引入真实实训环境,寻求在实训环境上的新突破,以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次。
3教研室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思路
由于高校教师在职称评聘上偏重论文和科研成果,对教学上的“硬性”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偏软”,导致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科研强、教学弱的失衡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教研室应采用引导、监督与激励相结合的办法,本着尊重和满足教师需求为导向,以争取最大的个体满意度为目标,强调把个人的综合表现与职称评聘挂钩,既促进教研科研,又能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质量。
3.1制定学期教学任务整体方案,实现教师相互配合。课程相互支撑
每一学期的课程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部分,它与前后学期的课程是有联系的,无论是在内容上、课程类别上,还是在职业能力培养的阶段上都是有衔接的。教研室要引导教师们处理好这个问题,在每学期开始,可就本学期的课程进行一个基本的分析归纳,然后制定一个教研室教师相互配合完成教学任务的整体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确关联专业课程的教学侧重点,教学方法上的互补操作办法等。
例如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课程中就有重合的内容,为了避免不同老师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不分主次地反复讲解课程中的相同内容,而导致课程侧重点不突出,就应当在学期之初组织相关任课教师集中研讨以明确课程的衔接关系和支撑关系,让学生在上课时能够感受到教学的严密性,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专业知识体系,更好地完成专业全程计划的任务,实现培养目标。
3.2监管工作可以辅以教研,有始有终才能有成效
高校教研室建设方案范文3
2017高校教研室工作计划(一)
为了落实学校有关教学文件精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一、学期工作重点能力,大学化学教研室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1、抓日常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意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从备课、上课、课后辅导抓起,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完成本学期教学工作任务。
2、每两周举行一次教研室活动,交流和探讨教学经验,鼓励教师相互听课;针对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而可更好的吸取良好教学经验。坚持开展周一下午的教研组活动,进行集体备课,学进度,对各自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
3、开展1-2次教学以外娱乐活动,方式等教研室成员共同商定之后再定。
4、加强课程建设。本学期计划组织1-2次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讨论会,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进行讨论,以使更加科学合理。
5、积极开展新课教师的公开教学和老教师的公开示范课活动,以此形成良好的“以老带新”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6、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以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7、在本学期最后阶段,组织讨论有关期末考试出题的安排,并总结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等。
二、本学期的活动计划
第几周、工作内容:
1-2 初期教学检查,地区科技局课题申报交流
3-4 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各类大纲的编写讨论;集体备课
5-6 组织年轻教师随堂听老教师课;
7-8 集体备课;教学相长会
9-10 提醒将要进行中期教学检查
11-12 集体备课;开展一次茶话会(或娱乐活动)
13-14 相关课程建设的讨论
15-16 期末试卷的出题的讨论和安排;集体备课;提醒将要期末终期检查
17-19 期末教学检查和下学期教师任务安排等。
2017高校教研室工作计划(二)
根据外语系20XX年度工作计划要求,大学英语教研室立足于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服务于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英语学习,努力培养我校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为此我们制定20XX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1.精心筛选并培训优秀学生参加20XX年度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20XX年的第七届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暨20XX年全国职业院校英语口语大赛以及20XX年度河南财专“千语之彩”英语演讲比赛。
2.加强教学督导,促进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量化听课任务,主要采取教研室主任听课,教师间个别听课,教师集体听课的形式。每学期召开一次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明确研讨主题,要求每位教师切实结合财专大英教学实践,宣读个人教学经验报告。随后展开讨论,总结归纳出教学方法的亮点和特色,加以推广。加强外聘教师的管理和指导。每学期召开一次外聘教师教学工作会议,介绍我校有关教学工作管理规程,并听取外聘教师的建设性意见、建议。通过奖勤促怠,发掘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让教师们安心于教书育人,乐于贡献才智。
3.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发展趋势,组织教师研究在我校进行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的前景和可行性。
4.师资队伍建设上,根据教师队伍现状和教学发展要求,适当充实、调整师资结构。鼓励年轻教师考研考博和晋升高一级职称,以优化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同时外派部分教师到优势教学资源院校进行中短期学习进修。
5.完善试题库建设。补充大学英语1、2、4试卷,尽快完成大学英语试题库工作。
6.配合教务部门,做好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和大学英语4.6级考试的宣传、辅导工作。
7.以我系两个专业学生为依托,积极谋划促进我校英语角活动的常态化。
高校教研室建设方案范文4
专业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院校学术和整体水平的根本,是一项牵动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加强院校内涵建设,已日益成为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我校在2005年升格后就明确提出了“规模适度,内涵发展,竞争力提升”的办学理念。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校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教学资源和条件建设、为部队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就,在2009年教学评估中被确定为“优秀”。……回顾这些成就,我们深深感到加强专业教研室建设是何等重要。
一、专业教研室的功能定位
专业教研室是院校在专业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级组织,其人员组成情况和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专业建设的质量乃至专业建设的成败,因此,各院校都会对专业教研室的建设和室主任的选拔培养给予相当的重视,但重视程度与功能定位仍有较大的差距。笔者对专业教研室功能提出以下观点。
1、专业建设的承担者
专业是院校教育的载体,它从设置到建设的整个过程均由专业教研室来承担(当然需要院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专业教研室从专业设置开始就应进行深入调研、确定人才规格、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或标准、进行教学条件建设等。
2、教学研究的落实者
开展教学研究是教研室的主要职责。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尤其是起步较晚的院校。教学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从专业设置到学生毕业后的任职上岗,但更多的应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标准、教材和教学指导书编写、教学手段和方法选择、试卷库和试题库编制、教师评价、学生考核方法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等方面进行研究,力争探索一条既符合部队需求、又适合本校特点和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3、教学任务的安排者
教学是院校的中心工作,在办学过程中必然有大量的教学任务要分解落实,这是教研室的日常工作,需要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安排。教学任务的落实需要细致的态度和协调能力,要与教研室其他工作任务统筹起来考虑,如组织实践教学,毕业实习,落实学生实习单位,实习巡视指导,毕业鉴定、实习报告的检查、指导,以及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到部队当兵锻炼、艰苦地区代职、外出调研等。
4、教师培养的设计者
教师是院校实施教学工作的主体,是专业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引进和培养教师必须立意高远,既要注重引进学历高、素质好、职业岗位能力强、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也要注重培养有前途、有潜力、有敬业奉献和团结协作精神的中青年教师,还要注重教师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尤其在推荐教师参与培训时一定要注意这些方面,既不能让部分教师长期教学、部分教师长期参加培训,也不能搞平均主义。这就要求教研室在安排时要根据专业教师的情况作好长远规划,既要让教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又要重点培养骨干教师、不搞论资排辈,使专业教师能够始终处于竞争态势、保持昂扬斗志、永葆青春活力。
5、教学资源的建设者
专业建设中大量的细致和繁重的工作需要由专业教研室来完成。课程设置和标准制定是一项十分严肃和细致的工作,专业教研室必须对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课程标准的全面制定,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此外,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试卷库和试题库建设、实训资源建设、教学文件建设等均需由专业教研室来完成。
二、教研室主任的作用
1、专业建设的带头人
学校教学常规工作一般由教学副校长――教务科长――系教学主任――教研室主任组织完成,因此,教研室主任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研室主任不仅要有丰厚的专业基础和职业岗位能力,对本专业要有宽阔的视野和前景预测,而且必须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全局意识,此外,还必须有敬业奉献和甘为人梯的精神,是集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素质教育、技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等任务于一身的人。因此,培养和提拔教研室主任必须慎重。
2、 教学研究的引领人
开展教学研究是保持专业教研室活力的动力和精神支撑,教研室主任必须引领大家重视教学研究,因为教师如果不进行教学研究,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其教学水平永远得不到提高。
3、师资培养的规划人
师资队伍建设是院校发展的基础,专业建设同样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教研室主任一定要协助学校做好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其本身也必须注重提高,还要培养接班人,一定要有这样的胸怀和远见。对于本教研室的教师要做到培养和使用并重,加强管理和传、帮、带,使他们能够“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熟悉教材,五年成为骨干”;对于学校内部的兼职教师要注重协调和利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于军内院校或地方高校的外聘教授,要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充分发挥他们专业技能强、信息广泛等优势,为专业建设服务。
4、资源建设的谋划人
教学资源建设是教研室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工作内容十分广泛,需要协调和谋划,既要有长远打算,又要有短期计划,更要有近期的工作安排。因此,教研室主任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必须进行统筹协调,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并保证每年有成果。
5、教学质量的评价人
高校教研室建设方案范文5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双核心;教研室建设;教材;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0―0057―03
一、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基层教研室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研室科研能力较弱
教研室教师在过去的几年中,普遍比较重视教学,忽视科研能力的提升。以2013年度为例,公共英语教研室年度科研任务完成率为55%。这个数字的背后有很多原因,但是教研室整体科研能力偏弱也是不争的事实。曲士英认为,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教研室的科学研究职能被弱化了,教师缺乏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2.对内对外调研和交流少
与专业教研室的教师相比,公共外语教研室深入企业及兄弟院校调研和交流的机会很少,经费支持偏弱,这也是制约教研室建设和教师个人发展的一个重大瓶颈。李玉平在分析教研室建设问题时,也指出教研室没有必要的活动经费支出,外出调查研究、组织讲座等工作的开展和对教师的简单奖惩都受到了经费的约束。[2]
除了外部交流,公共教研室内部的相互听课和探讨也不够丰富。除了公开课,教师很少会主动地去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外部和内部调研交流偏少,直接导致了教研室教师的视野不够宽广。
3.课程改革推动力缺乏
由于缺少调研和交流的机会,特别是外部交流和调研机会少,导致教研室教师不够了解外面企业需求现状,不够了解兄弟院校的英语课程和改革状态,从而变成了课程改革上的“井底之蛙”,认为我们承担的课程应该按照原来的方式实施教学,或者略加改进,这样就导致课程内容比较陈旧,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缺少改革和创新的动力,教研室的建设失去了进步的奠基石。
4.现行公共英语课程课堂状况不容乐观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促进了一批专业课程建设的提高与成熟,也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普及。在专业课程中,学生逐渐习惯了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这对传统的基础课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传统基础课程的教学状况,笔者以人文学院开设的基础英语课程为例,针对我校2013级学生作了一项大规模的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涉及到英语课程、教材与教学等多个方面,这里集中分析和讨论的是学生接收知识的方式、学生课堂参与机会、与上课注意力状态三个方面的内容。
1205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学生接收知识的方式相对比较被动,课堂参与机会不够丰富,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有效集中。这项调查结果说明了公共英语课堂情况不容乐观,我院现行英语课程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我校公共英语课程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也对以课程为中心的教研室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基层教研室组织建设探索与实践
从2014年开始,我院公共英语教研室积极地进行了教研室建设的探索,并找到了一些提升教研室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1.“走出去”是教研室组织建设的前提
开阔教师视野,改变教师理念,提升师资素质,是英语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教研室组织建设的前提,而“走出去”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按照调研和交流对象分,“走出去”可以去企业和兄弟院校。
首先,本教研室积极鼓励教师利用我校成教学院的“双元制”大专班上课的良机,深入十几家模具、机电、制药类企业进行交流和调研,积累企业需求的第一手资料。这些企业对于高职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是都认为高职学生在工作环境下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很重要,并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愿望:高职毕业生英语能力最好能够与工作实现“零接轨”。陈军须指出,只有吸纳和传承企业的先进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设教研室,并在教育中进行文化渗透。[3]
而从学生需求来看,在1205份问卷调查中,学生最需要提高的英语能力中,职场知识与素养占了52.03%,居学生需求的第二位(口语能力居首,占85.56%)。
首先,深入企业调研,并把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职场素养融入到课堂中,既是满足企业的需求,也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能促进英语课程建设和改革,进而提升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是解决教研室建设问题的一剂良药。
其次,教研室还利用各种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兄弟院校的调研、教学研究会议、出版社培训、科研能力培训、国培和省培项目等。针对公共英语教研室教师参加培训项目较少的特点,在领导的支持下,公外教研室加大了普通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会议的力度。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学院(系部)及教研室共派遣9人次参加兄弟院校调研,4人次参加微课专题培训,2人次参加国培或省培项目,9人次参加出版社组织的培训,2人次参加专题学术会议,2人次参加访问学者项目。总之,“走出去”受益的教师范围扩大了。
这些“走出去”的教师在扩大了视野和改变了理念的同时,也改善了教研室教师的知识结构,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做法,为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将来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奠定了师资的基础。
2.课程建设是教研室建设的关键
既然基层教研室是以课程为中心组织构建的,那么教研室的建设就应该以推动课程改革为抓手,这是促进教研室团队建设及教师个人发展的关键。
在保证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的同时,本教研室还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实践,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多教师在积极的实践之后,都提出了考核方式转变的好点子,即增加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在部分班级试点实施之后,教研室教师又将此做法逐渐有序地拓展到全校不同层次的班级,并增加了项目考核,其成果形式包括学生在本学期根据项目要求制作的视频、音频、PPT等。在项目化考核的基础上,教研室又增加了期末口语测试,占学生考核的10%,这进一步增加了过程性考核的比重,也体现了学生对口语能力发展的要求。
与此同时,教研室还推进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活动,鼓励教师在课堂中补充写作和口语比赛中出现的图表分析与写作、图画的描述等内容。这个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更有效地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比赛,同时也旨在丰富课程内容,调整教学形式。
项目化考核方式,期末口语测试以及“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活动,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考核要求,鼓励学生发展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做英语项目,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实用写作和实用口语比赛,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能力,必须了解项目化教学,包括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然后把这些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慢慢地适应了新教学方式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课程初步改革和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走出去”的教师对改革与转变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这些课程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在增强了教研室凝聚力的同时,极其有效地提升了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教学设计能力),这种提高很明显地在比赛中得到了证明:在近3年(2012~2014年)的教学设计比赛中,教研室教师共获得了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4人次。
3.教研团队是教研室建设的先锋
这里所说的科研团队有别于一般的科研团队,它的目标不仅仅是发表科研论文或者撰写专著,而是:集中优势力量钻研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并能够首先在任教班级付诸于实践,为其他教师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教研团队的组建始于2013~2014年第2学期。很多教师都注意到,尽管在教学方式上有所转变,但在实际课堂学习中,学生对一些特定的话题,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而对于另一些话题,学生反应相对冷淡。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仅是受教学方式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教研室组织了几位教师共同商议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首先要弄清楚哪些话题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然后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研团队通过调查取得了一手的数据,让整个教研室对教材的设置感到震撼,深感教学应该选择合适的材料。正是基于这些数据,教研室决定进行补充编写适合自己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教材。教研团队的教师在这次活动中起到了先锋骨干作用,也带动了其他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室教材编写的工作。
4.“双一工程”是教研室建设的催化剂
“双一工程”指的是一次会议,一项技能。具体而言,是指在公外教研室研讨会议上,鼓励教师在参加每次教研活动中,主讲一项跟教学相关的新技能或新知识,比如怎样使用word更有效的编辑排版试卷,或者PPT制作技能等。
本活动起源于期末试卷的排版问题。教研室试卷排版是出卷环节重要而繁琐的一环,很多曾经担任过排版工作的教师都不愿意再次承担这项工作。究其原因,竟然是大部分出题教师出题时没有注意统一格式,导致排版困难巨大。因此,教研室特别安排了一次研讨会,共同探讨如何制定统一的字体和模板。参会教师在这次研讨会上学到了一些新的word处理技巧,对排版工作的难度感同身受,彼此之间也更加理解了,并都表示会尽力做好自己的出题工作。这次研讨会之后,试卷出题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基于这次研讨会的成果,教研室提出了“双一工程”活动。有了这个活动,教研室开研讨会时,就有了明确的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要求,一位教师主讲某一项技术或者知识,其他教师可以进行学习和讨论。在最近的几次研讨会中,教研室教师分别就微课制作、视频剪切与合并、外语数字化平台等问题进行了讲解和探讨。同时教研室还作了一项规定:教师“走出去”调研之后,都需要在研讨会上共享调研成果、培训心得和收获。
这样的研讨会不仅使教师能做到与时俱进,还有效地促进了教研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意识,同时也更好地促进教研室成员间的相互联系与了解,并最终成为教研室建设和发展的催化剂。
5.公开课是教研室建设的论坛
针对教师内部交流较少的问题,教研室加强了公开课开设的力度和范围。从原先系部要求的每学期开设一次公开课,转变为在保证公开课数量的同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开设公开课。公外教研室公开课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教师自主备课、集体讨论备课及教学设计、开设公开课、课后讨论。
首先,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任课同一层次的部分教师参与讨论备课及教学设计的讨论,并指出优点和修改建议。其二,开设公开课的教师需要调整授课时间,尽量将课程调整到大部分教师能够参与听课的时间段,这样听课教师的参与面能最大程度提升。其三,每次公开课要求教师做好相关记录,并在听完课程之后,进行即时讨论,讨论实际课堂和教学的优缺点。
这些公开课的开设是教研室建设的论坛,通过这个论坛,教研室内部交流数量得到了提高,也在交流质量和效度上得到了提升。
三、结语
我院高职公共英语“双核心”课堂教学改革,鼓励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的教学,鼓励以项目为驱动的模式,这对教师个人,特别是基层教研室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笔者提出的这些基层教研室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曲士英,鲁明川.高职院校教研室内涵建设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 (11).
[2]李玉平等.高校教研室建设的发展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2 (03).
高校教研室建设方案范文6
关键词:技工院校 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是技工院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是保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面向未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任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产业工人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理论与技能并重。由于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近几年来,笔者学院从各高校招聘了大量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年轻教师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增强了师资队伍的活力,为笔者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他们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讲台,其教学经验、动手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专职年轻教师的培养是笔者学院当前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头戏。
一、以传、帮、带方式做好年轻教师岗位培训
传、帮、带是人们所熟知的快速培养年轻教师的一条最有效的传统方法。年轻教师的特点是理论知识较强,但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差,技能及实践能力较弱,教学经验较少,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笔者所在计算机教研室根据实际情况,首先制定《专职年轻教师培训方案》,同时认真选择专业理论和技能都较丰富的教师作为导师。一方面利用每周四下午教研活动时间,由导师进行统一的教学常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项目培训,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为每名年轻教师安排一名导师,实行导师跟踪培养,对提高年轻教师业务基本能力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多管齐下,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欲明人者先自明”,这样才能胜任教育工作。笔者所在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教研室教师共12人,由于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现已有6人获得计算机程序设计技师资格,其余皆获得计算机高级工资格,双师型老师比例大幅度提高。
1.与教师技能比赛相结合,贯彻“六个一”技能培训
为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每学年在电子信息工程系全系教师中深入开展以“答好一份卷、练好一笔字、写好一教案、讲好一堂课、做好一课件、练好一身技”的“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苦练基本功,做师德先锋”系列活动。组织全体中青年教师进行粉笔字比赛、课件比赛、优秀教案评比等一系列活动。全体教师斗志昂扬、奋发向上,在师德建设、教学业务、教学艺术和教学创新等方面激流勇进,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规范听课制度
有一种更好、更快的方法获得教学经验,那就是相互听课、听课后多反思。笔者所在计算机教研室每学期举行期初、期中、期末三次听课活动,并及时组织有关听课教师讨论写出课后评价,作为教师考核内容之一,并把听课评价反馈给授课教师,让每位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点及不足。学科带头人、导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迥异的教学风格、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教师在本教研室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使广大年轻教师有更多的学习机会,电子信息工程系领导要求他们的课对全体教师开放,可以不打招呼随时听课。
3.与增加课时量相结合,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和外出培训
技工院校办学的着眼点就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一名合格的技工院校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技能水平,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为了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和外出培训,学校依据在外学习时间统计课时,提高了教师外出学习的积极性。
如2012年8月韩涵教师去光影动漫公司学习Maya三维软件,2013年8月袁玉珠、李林林两位老师在雅正印刷公司学习平面广告设计,姜卫东老师去上海环球数码媒体科技公司―中国顶级影视动画专业学习基地去学习Maya三维软件。通过到企业中去实习锻炼,他们了解了企业的真实需要和社会需求,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了教学水平,并结合企业需要调整了教学计划。
三、试行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全面提高教师理论与技能结合的能力
为全面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教研室成立了计算机应用专业一体化课改项目组,深度调整教学计划,密切理论、实训教学模块间的衔接,深入探讨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三个合一”教学模式,并尽快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
加强校企合作力度。2011年教研室与济宁光影动漫公司建立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协议。在动漫专业一体化教学建设和实施中,执行了“共商专业规划,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统一;共组教师队伍,教师培养和专业教学统一;共建学习环境,教学环境与企业文化统一;共搭管理平台,学生管理和素质教育统一”的“四共同,四统一”一体化教学培养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013年10月,系举办“首届三维动漫专业毕业作品展示”活动。在活动中,动漫1221班学生分模型组、动画组、后期组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专题展示,展示了MTV《地球你好吗》、微电影《指尖人生》及动画《云端》等作品,参加活动的领导、教师及学生用阵阵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作品的肯定。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连续三年在全市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技能比武中荣获团体成绩第一、包揽个人成绩前三名的战绩。
四、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引导教师快乐教学,教师素质大幅度提高
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来一些乐趣,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研室注重教学科研工作,学科带头人负责对年轻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研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国家实用专利3项,有20篇论文在国家级杂志发表,有30项科研成果在省、市级获奖。教研室重视科研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的积极能动性,积极组织项目的申报的工作。其中陈建军主持的《提高技工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和王赓主持的《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课题成功获得省级一般科研课题立项,并已展开课题的资料收集和调研工作。
中青年教师在大赛中大放异彩。2012年暑假期间,教研室对中青年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全体教师不畏酷暑,圆满地完成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任务,并成功举办了学院首届教师专业技能大赛,成绩优异。2013年暑假,有6名教师参加了全市第二届技工院校教师技能大赛荣获团体成绩第一名,刘莹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济宁市技术能手”称号;韩涵、袁玉珠被团市委授予“济宁市年轻岗位能手”称号;李殿环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给予通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