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文化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文化的意义

酒文化的意义范文1

1、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实践活动

伊安·昂首先从文化研究的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相关性问题切入。她谈到了几次理发时候的有趣经验。理发师经常问她是干什么。当得知她是从事"文化研究"的时候,接下来的一般是长时间的沉默,他们之间的交谈终止了。每当这个时候,她就感到情绪沮丧,感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工作与普通大众的隔绝。一种不被理解的悲哀。

伊安·昂认为,令人尴尬的沉默部分起因于对"文化"这个概念的复杂意义的普遍无知。她指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文化是与日常生活分离的、超常的东西。它要么与艺术同义,是某种象牙塔中的东西,要么指’其他人’,诸如移民或者土著居民"。前者是对于文化的经典美学界定,后者则是对文化的人类学理解。而在当今学术界,被称之为"文化研究"的东西,实际上已经摆脱美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分离,从而革新了对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中,"文化"指的是意义与价值的生产与商谈,而这种产生与商谈是个多元的、常常是充满斗争与冲突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所有社会活动领域,比如工地、界、媒体与国际关系领域、甚至理发师的沙龙。文化既不是机构、不是文本,也不是行为,而是所有这一切之间的复杂的相动。换言之,"文化不仅是非常日常的,它也是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非常基本的实践,因为它内在于了解与管理世界的方式之中。"也就是说,争论世界应当如何管理总是包含一种关于表征的政治学(a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在这个特定的政治层面上,意义与价值成为被争夺的对象,因而必然包含基本的文化纬度。总之,"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的建构性因素,而不是什么外在于或附属于生活的东西。

酒文化的意义范文2

内敛又热情的日式艺术酒吧文化

说起日本的酒吧文化,许多人首先联想起来的会是传统的日式居酒屋。内敛矜持的这个民族,往往很难与热力火辣的酒吧所结合在一起。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他们的酒吧在疯狂之余更与艺术相结合,当你漫步在东京涩谷的街头,一扇扇低调小门的背后,正隐藏着永远不失想象的艺术娱乐空间。

日本人擅长将艺术与休闲生活结合在一起,大到设计感十足的建筑,小至精致的生活用具。而将各种形式的艺术交融于休闲生活,自然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去年11月,村上隆的“斯堪的纳维亚主题酒吧”(Bar Zingaro)于东京西部御宅族圣地中野Brodayway购物中心(Nakano Broadway)内开张,这种艺术家与酒吧完美结合的形势,成了如今酒吧文化的主流形式。

蔓延上海,“7楼”中的酒吧美学探险

而不仅仅是在日本,这样的风潮也蔓延至了中国。在如东京一般五光十色的上海,越来越多充满结合了艺术形式酒吧文化盖地而来,位于上海市繁华的法租界,不同于以往的夜店品牌“The 7th Floor”迎来了他独特的开业时刻。“The 7th Floor”7楼在这人人叫嚣“不同以往”的年代,再一次提出“不同”需要勇气,更需要来实践不同的精神。

“The 7th Floor”被加上定冠词的7楼,它的灵感来源于美国20世纪最受欢迎的诗人Robert Frost的在耶鲁杂志上的一首诗名为美景易逝(Nothing Gold Can Stay)的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切美好事物终将逐渐消失。而7楼,却是一个能将一切美好事物留存下来的地方,因而7成为了这片热土中的灵感来源。

神秘,是7楼的精神所在。7这个数字,代表着彩虹的“七”彩,代表着“七”个音符的跃动,更是代表着一场关于抽离与结构的建筑艺术完美结合。作为上海唯一一家圆形主场地设计,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共有52个卡座,7个包厢,跳高夹层,360°全场无死角;7楼突破性的采用了圆形的空间系统,多个同心圆与切分空间的廊道构造加工,配以先锋的尖端视觉系统,让整体达到解构主义标榜的高度。7楼虽地处闹市区,比邻淮海路商圈,但是他的主入口处于僻静之处,在闹中取静,拥有极强的私密性,让我不禁想起了涩谷街头那些低调的小门,背后隐藏着的无限空间;门口空间低调却富有设计,指引你进入神秘的7楼世界。

在普罗大众的眼中,夜店与艺术毫无关系。但事实上,夜店文化正是艺术的沃土。从波普艺术到当下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出现,夜店所代表的派对文化一直引领着20世纪中期至21世纪初的世界艺术趋势。

7楼正是源于对于艺术的尊重与追求,这里结合了日本音乐人兼图腾艺术家大师Koutaro Ooyama aka MON 以及其三位成员的跨界合作,带领你一起开启盛大的视觉盛宴。他们在7楼这个充满神秘的圆形会场,通过灵感与现场的共鸣,绘制出契合7楼精神与主题的独一无二的图腾艺术作品。同时,在酒吧这样一个由光影与音乐带来的迷幻空间中,还举办着他们的小型作品展,来展示他们的技术,传递他们带来的异国文化。酒吧与艺术家的跨界合作,成为了一种新的“酒吧文化”。

音乐,酒吧的另一个灵魂

酒文化的意义范文3

现在还在品尝酒文化的甘甜者当数风头正劲的水井坊。全兴巧妙地把握了文物挖掘出的历史遗迹大做文章,沿着酒鬼曾经成功的道路推出国内最新一款最贵的白酒,初期定位在中国最先富裕起来并一心想炫耀财富的新生代大福大贵人士的奢侈消费品,犹如百事定位于“新一代的选择”样,水井坊的这种定位和文化宣传也使其迅速上位成为红极一时的高档白酒新贵。

读者们可能要问了,你所列举的都是高档酒的例子,难道中、低档白酒就不能拿文化入酒了吗?问得好!这就引发出了我们的第一个答案:谁是文化酒的拥蹙?

高档酒的消费人群相对来说知识层面较高,你给酒里面揉入一些比较深澳的文化元素,他们一看就能够领会,而且越是深澳的东西越能引起他们的探求欲望和解疑的好胜心,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中、低档白酒的文化入酒讲究的是大俗大雅,大家一看就能够明白,契合的是得到大多数人群的认可和共鸣就算成功了。譬如金六福的福文化,着力打造的是中国民俗的一部分,立志深远而又让国内平民阶层认可、喜爱;浏阳河的伟人文化、民歌文化,是用国人熟知的民歌、伟人来为自己的酒增辉,触发的是消费者的怀旧情感;今世缘的缘文化、全兴520的时代感文化等都是抓住消费者内心的一些需求在做文章。所以说,文化入酒也是需要事先给自己的产品界定身份、界定目标消费群,然后才能确认融入什么样的文化、嫁接什么样的文化到自己的酒里面。

那种靠堆砌历史名人典故给酒文化做装修的做法很不可取。说到底文化入酒他只是一个药引子而已,并不是说酒里面含有了文化就能够给这个酒带来倍增的身价。更何况文化入酒讲究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并不是你的酒因为人为的上了一点文化的颜料就能够脱胎换骨。看看那些文化酒做得比较响亮的品牌哪个不是花了大把大把的银子才有了些许的成就?金六福为了让福文化深入千家万户,短短八年时间号称花费了二十几个亿才有今日这小小成就;水井坊、国窖1573等哪个不是用金钱的堆砌才有今天的小有成就?再看看国酒茅台和酒业大王五粮液,每年为自己的国粹文化和霸气文化耗费了多少银子才守住这今天的地位?所以说,文化酒也是需要金钱来打造的,不是一拈贴上“文化”二字就行。

消费者是文化酒的最终鉴定者。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文化?消费者爱好什么样的文化?找到了消费者的嗜好我们才能够有的放矢。你去孤芳自赏搞什么自己的鉴定标准那你就只能把酒卖给自己喝了。看到市面上曾经有一个叫“追梦人”的白酒,推出了年轻人的“追梦文化”,也算是附庸风雅,白酒也因此有了诗意,但市场的结果却是一败涂地,没几个人去饮用、去购买。这又是为什么?他可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嗜好啊。这里要问了:有谁看到过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天天去喝白酒的?就算他喜欢喝白酒,他的经济承受能力呢?而中、老年消费人群谁又会去追梦呢?所以,类似“追梦人”这样的文化酒失败是正常的结局,如果成功的话,那是老天爷开眼,让他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酒类市场,瞎猫逮上了死耗子。到南极去卖冰箱只是营销教案上告诉我们不要受思维的局限,而不是现实中真的就这么容易成交。

当然,消费者的心智和嗜好有时是需要我们去开发和引导的。如何引领潮流、引爆流行有时就是我们这些做酒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消费者的潜意识里有些东西是需要激活后才能够爆发出来,消费者是有消费习惯的,而消费习惯又是可以培养的。消费者受五粮液的霸气文化熏陶久了也就习惯性的认为五粮液就是中国的酒业大王,是最能够体现身份的白酒;茅台因为是国酒,用茅台送礼就显得很体面,是一种面子文化。

还有一种酒虽然也打上了文化的旗号,但骨子里这种文化并不是其卖酒的根源。譬如小糊涂仙的糊涂文化,到底是因为其糊涂文化令到小糊涂仙卖遍大江南北?还是别的原因呢?分析小糊涂仙的文章汗牛充栋,笔者不想凑这个热闹,这里说三点自己的观点:一是小糊涂仙抓住了当时全国性的消费上移趋势,独家主打性推出了终端价格定位在100元/瓶左右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既要面子又讲究实惠的心理;二是非常巧妙地借用了茅台的概念,打出了“茅台镇传世佳酿”的旗号,“忽悠”了消费者一把;三是大家熟知的大面积终端促销人员的导入,占得了历史性的先机;至于其所谓的糊涂文化又有几个消费者是冲他的糊涂文化去消费呢?也因此小糊涂仙的案例在行业里面并不是做为文化酒的教材供大家学习,更多的白酒后来者借鉴最多的是其终端操作。而那些效仿小糊涂仙推出文化酒的品牌则没有一个学习成功,全部在稀里糊涂中消亡,因为他们没有找出小糊涂仙成功的真谛,却去学皮毛,焉有不败之理?

白酒发展到今天,名酒的复苏现象欲演欲烈,消费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这又是为什么?跟文化有什么关系?名酒复苏说明了一个根本性问题:消费者对那些具有厚实历史底蕴的名酒发自内心地认可并相信。名酒复苏卖的是一种历史沉淀文化,是多年以后消费者的理性回归选择。名酒是历史沉淀的产物,是经过大浪淘沙淘出来的,他的文化不仅仅是一瓶酒那么简单,消费者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名酒带给他的不仅有感官上的享受,更函盖了内心深处的私密,是一种满足和虚荣。

现如今的消费者追求什么呢?文化入酒的消费者又在追寻什么呢?剥掉文化的伪外衣后,那瓶酒还有几个人认识和认可?不少的新酒在推向市场时都曾经做过类似的实验,没有品名的酒摆在一起,消费者的选择立即变得无所适从。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酒的内在品质是常人分辨不出来的,说明白酒的同质化是很严重的,五粮液之所以是五粮液不是因为五粮液的酒质就真的比泸洲老窖好很多,更不说明比水井坊差很多,而是五粮液这三个字已经让人认为就值那个价钱,即不会高也不会低,除非其本身的形象得到提升。

做酒要做到消费者的心里去,做文化酒就更应该要做到唯消费者马首是瞻。文化能够统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何况是一瓶小小的白酒呢?我们那么多的白酒没能好好运用上文化的外衣是因为对文化的一知半解,总觉得文化是可以“忽悠”的、消费者是可以“忽悠”的。消费者可以不懂你提出来的文化但不意味着消费者就不懂文化,雅文化、俗文化、高深的文化,只是对应的人不同而已。每个群体都有自己认同的文化,就像宗教的信仰一样,各人有选择的自由。

酒文化的意义范文4

2008年10月4日下午3点,国家大剧院戏剧场,来自四川的“羌山彩虹艺术团”的演员们正在演奏古老的羌笛和口弦,全场多次响起的热烈掌声将“2008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推向了。

参与演出的“羌山彩虹艺术团”成员是在2008年6月第一次来到北京,之前他们是当地的农民。他们曾经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羌山的云端之上,而在2008年5月12日,瞬间的地动山摇摧毁了他们美丽的家园。如今,他们擦干眼泪,笑容灿烂地站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表达这个民族的坚强。

历经风雨,他们见到了人生中最灿烂的彩虹。“这也是艺术团取名羌山彩虹的最主要原因。”著名指挥家、“羌山彩虹艺术团”团长董翔告诉记者。

一个人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抢救

董翔说:“这是一个特别的团体,成员们在一起还不到3个月。我是2008年6月10日到达北川,想用音乐给那里的孩子做心理咨询。”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一群热爱音乐的羌族青年。他们是小寨子沟的山民,为了演出,他们翻了8座山,有的人腿都走肿了。

“我到的时候,他们已经演完了,正准备回去。他们个个灰头土脸,汗流浃背,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我就请他们吃饭,他们特别朴实,而且很坚强。他们唱的第一首歌是咂酒歌,是用他们的母语诠释的,非常生动,可以用凄美二字形容。当时我脑子里就在不停地想,怎么把它传播出去?怎么把它传承下来?”董翔回忆说。因为羌族没有文字,他们的文化都是靠年长者口传心授来传承。“所以他们唱的时候,我一边听一边用汉语拼音把它写下来。”

当天晚上,一双双惶惑无助的眼睛萦绕在董翔的脑海中。她不停地想:怎样才能帮助这些羌民,抢救他们的传统文化?这些人未来的路在哪里?“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音乐人,而且人家还称为你是先生的时候,你的责任可能更多一些。”董翔难以割舍对这些羌族孩子的眷顾。

思考之后,董翔决定将他们带回北京,由此开始了一个人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抢救。第二天,她找到羌族演出队的领队王安莲,后来董翔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尔玛圣莲。董翔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尔玛圣莲,尔玛圣莲说:“如果没有那次地震的发生,小寨子沟依然是山清水秀的地方,那可能并不富足,但是非常平安,我们也未必有勇气走出大山。对于连山都没有走出过的我们来说,去北京也是我们的一个向往。”

虽然自己这样做完全出于对民族文化的抢救,但还是引来了外界的质疑。有人说:“这么著名的指挥,能到咱们这儿来做这件事情?你们不要相信她,她可能是个骗子……” 面对种种责难和非议,董翔说:“我从来不对这些话进行反驳,因为我没有这个时间。我所做的事情对得起自己良心就可以了。”

文化拯救任重道远

为了保护和传承羌族原汁原味的音乐和舞蹈,董翔将这20多个羌族人带到了北京,开始了她灾后文化重建、心灵重建、信心重建的艰辛历程。

到北京后,董翔将他们安排在前门附近的培英胡同29号,这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离京剧正式形成的地点只有一墙之隔,而以研究民族音乐为方向的北京九方翔乐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不久也落户这里。“羌山彩虹艺术团”正式成立了。

6月的北京酷暑难耐,但为了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音乐和舞蹈,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员们咬牙坚持了下来。

董翔说:“我们的训练从最基础的开始,一是哆二是三是咪四是发,开始我就这么教他们。四合院里的天井正好作为排练场地,每天早晨大家5点就开始练形体,跳锅庄舞,早间训练结束以后,大家自己做早饭。饭后再继续排练,练声、练节奏、听音练耳、记谱,我想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够记音乐,因为他们要传承这个。”

提到当时排练的场景,董翔至今难以忘却:盛夏的北京是桑拿天,女孩得穿着衣服,男孩就光着膀子穿一个裤衩,排练时汗水直往下流,连头发都能攥出水来。

“我本来也找来了羌族的一些老艺人,他们是口弦的传承人,但他们住惯了当地的山上,那里凉快,他们实在受不了北京的闷热,经常有晕倒的。没办法,我们又买了车票,把他们送了回去。”董翔说。

为了维持这个艺术团的生活开支,董翔卖了一套房,又卖了几件心爱的古董。但仅靠个人投资,董翔越来越感到捉襟见肘。

原生态登上大舞台

就在董翔艰难无助的时候,网上的一则消息给了她信心――国家大剧院将要举办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接下来的训练,我们就有一个目标了。不多久,国家大剧院就给我反馈了,他们可能也觉得我们这个团体比较独特吧,因为他们的筛选都是非常严格的。”

随后,董翔将四川电视台为“羌山彩虹艺术团”特别制作的一个专题片送到了国家大剧院。“他们在审查我们的时候说我们太原生态了。我回答说我知道,而且还有音不准的呢。”

董翔回来以后,马上和四川电视台取得了联系,决定让成员们回四川重拍一个片子。

“在一次排练中,我指出其中的一个孩子跑调,结果把那个孩子叫出来一听果然是他跑调。这时候我就跟他们讲,一个都不能掺假,咱们一定要好好准备。片子拍好以后,我看还可以,就把片子再次送给国家大剧院审查。国家大剧院认为我们已经有点进步了,也勉强同意了我们参与演出,鼓励我们抓紧时间好好排练。”

为了让成员们忘记舞台上的拘束感,能够自在地放声歌唱,董翔可谓绞尽脑汁。“我认为既然说是原生态就一定是在大自然中产生的那种感觉,所以在排练的时候,要是有人唱不好,我就叫他站在沙发上唱,站在桌子上唱。我告诉他们,把那个桌子当成山顶,你们就是站在山顶上歌唱。他们以前都没有出来过,你突然要求他们站在舞台上自然地唱歌,那对他们有些苛刻了。”

同时,为了演出服装,董翔又多次来到四川羌族聚居的地方。羌族的服装非常特殊,全部由手工制成。仅服装方面,董翔就花费了十几万元。她坚持一个理念,原生态的艺术就不能让它舞台化,不能去掉它原汁原味的东西。

虽然报名参加民歌博览周的艺术团体有上百家,和其他团体相比,“羌山彩虹艺术团”组建的时间短,而且在资金上,他们显然不能和那些获得政府支持的团体相比。但“羌山彩虹艺术团”最终脱颖而出。这个天大的喜讯让董翔和成员们兴奋不已。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演艺舞台,心里头好高兴,但是排练时也很紧张。”尔玛圣莲至今仍记得初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排练的感受。由于他们从没登台表演经验,成员们在台上无所适从,因此在国家大剧院的第一次亮相便以失败告终。“你能站在你们家门前唱,为什么不能站在这个舞台唱?你们到北京来的目的和受这么多罪的目的是什么?你们不是要传承自己民族的音乐吗?”董翔的一番开导让成员们心里有了底。

国家大剧院的演出获得成功,艺术团的成员们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的梦想在这一刻、在观众如雷的掌声中实现。当演出结束后,一位美籍华人打电话告诉董翔:“刚刚经历过家园失落、亲人离散的这些演员,竟然能够用那么灿烂的笑容来演出,将自己的悲痛全部装在心里,这正是整个中华民族最需要的。”

酒文化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文化意象;东北文化; 二人转

说起东北二人转,人们肯定不会觉得陌生,这一东北地区民间的艺术形式在赵本山老师的带领下,正在以蒸蒸日上的趋势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着。当然,对于二人转这一艺术形式,现在社会上是存在各种争议的。人们最初在给二人转归类时,说它是“走唱类曲艺”,很显然,这属于艺术的一种。在精神文化贫瘠的年代,二人转带给人们无尽的快乐。东北人有句老话,叫:“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可见二人转在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可是,随着二人转热的逐步升温,,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趣味低级,艺术形式被商业化的炒作和运行取代,只要观众喜欢,不再顾及二人转传统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有宣传和提倡消极生活态度和放望的嫌疑。只求一时的热闹而没有艺术的内涵……

我们暂且放下二人转是不是艺术,它到底是雅是俗这些不论,不能否认的一点就是,一说起东北,就不能不说二人转,说到二人转就很自然的想到东北,二人转已经成为东北地区一个很典型的文化意象了。

如果说,唐诗中的柳意象是代表着送别,代表着离情别绪,那么,二人转作为一种文化意象,它的意象含义是什么呢?

现阶段有一种从类似考古学的角度对二人转的文化意象进行研究的方法,认为,“二人转”与东北地区古老的生殖崇拜有着密切关系。

一、二人转与生殖民俗

(一) 玄鸟生商

玄鸟生商的神话最早见之于《诗经・商颂・玄鸟》。《玄鸟》是一首叙述殷商后代成汤和高宗武丁英雄业绩的诗篇。诗由"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写起。讲的是东北一个民族的起源,因而,它所依据的只能是东北民族的早期神话而不能是其它地区的早期神话。

"玄鸟生商"的神话是来源于生殖仪式,在生殖仪式中,先民们是以鸟的繁育功能甚至是以鸟的姿势的舞蹈在实现着万物生命的繁育目的的,依据他们对鸟的生殖力的理解,演示鸟的舞蹈化。但这种生殖仪式的不断重复,就使人们对生殖崇拜转移到了对鸟的崇拜。发展到神话阶段,生殖仪式的鸟形舞蹈的“二人转”行为就想象为玄鸟生商的故事了。

这个故事来源于一个最基本的神话,这个神话的原文虽然不见了,但它的基本模式却是可以重新建构的,更主要的是这个神话的源头仪式是可以确证的。这个神话的起源就是牛河梁女神祭祀仪式。牛河梁女神祭祀仪式两性结合的“二人转”原型模式置换成新的形式

牛河梁女神庙是东北先民举行生殖仪式的圣地。丰乳肥臀、鼓腹、大阴的女神像是先民崇拜生殖、企求繁育的象征。在女神庙、女神殿中,在祭祀的日子里,一定有一个男祭司,一个女祭司,他们以舞蹈的姿势模拟着神的交媾、生育,而那个阔大的广场,也一定是供人们跳舞的。而无论是祭司的舞还是参加者的舞。其构型一定都是“二人转”。

(二)大母神

在东北大母神祭祀仪式上,东北先民是不止于以两个祭司模仿出女神的“二神转”的,东北先民在这个仪式上还集体模仿女神的“二神转”。那是一种规模极其宏大、气氛极其热烈的模仿仪式。这种仪式是由祭司和它的参加者表演出来的,因而,神圣、伟大而又庄重的仪式实际上就是一场神圣、伟大而又庄重的戏剧,而这种戏剧模式正是二人转艺术的最初原型。

人们对神的“二神转”的模仿就成为“二人转”,这种表演具有强烈的巫术目的,即希望由此实现种族的繁衍壮大、生命的绵延不绝、大地的五谷丰收等等愿望。这种角色表演模式中积淀了特别的意味,它逐渐地成为一种“角色――模仿”的戏剧表演形式,在二人转的表演中以“一丑一旦”的形式传承下去。

二、二人转角色原型

在远古时期,世界各地的女神祭祀仪式都是由男女祭司(或萨满)主持的。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的作品《金枝》中记载了世界各地的女神祭祀仪式:在雅典、埃莱夫西斯、孟加拉的莱昂、埃及和西非等地每年都举行大母神与她们的尘世情人之间的复活仪式――“圣婚仪式”。在中国古代,“圣婚仪式”也是一种普遍的祭祀仪式,《礼记・月令》就曾记载“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以太牢祀于郊C。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带以弓~,授以弓矢于高C之前”。实际上就是天子参加的“圣婚仪式”。在民众那里,圣婚仪式也是一种盛大的节日,《周礼・地官》所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就描绘了在春暖花开时节,人们参加“圣婚仪式”的情景。

男女祭,是二人转戏剧角色的原型形态。

三、二人转与东北大秧歌

经过上面简单的列举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牛河梁女神祭祀仪式是东北先民原始情感的表现,祭祀仪式的“二人转”舞蹈方式就是东北先民的“原始意象”。作为一种统一的大规模的“二人转”舞蹈祭祀形式虽然消失了,但作为对一种“原素”、“原型”、“原始意象”的追寻,“二人转”舞蹈的文化内容却普遍地转化到东北的其它巫术、宗教、民俗、文艺形式当中去了。

秧歌舞虽然从祭祀仪式中分离出来,但秧歌的圆型场图,上下装角色、转舞的方式,包括对舞具体动作的“扑蝠”、“亮翅”和在此基础上生发的“三场舞”等情节性舞蹈,都因保持了与祭祀仪式"二人转"舞形式结构的一致性,从而把祭祀仪式的文化精神保留在自身之中。

在今天的二人转中,那个耸立女神的圣殿和神庙不见了,由舞台所代替;原来的“女神”形象,已完全由一个一般女性所代替;而女神祭祀和萨满跳神中对的演示,也已经由二人转二人构型舞所代替;在今天的二人转中,甚至也很难清晰地看到大秧歌的上、下装和圆型场图的原始模式了。然而,无论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二人转的构型形式却始终是牛河梁女神圣婚仪式的人们围绕女神舞这个原始意象即原型的变异演化。一旦一丑的二人转,丑绕旦转的构型,二人以圆形场图的舞蹈方式,无一不是牛河梁女神圣婚仪式舞的进一步抽象化和审美化的表现。

其实,“二人转”就是那一原始意象的再现。二人转之所以有那么大的艺术魅力,奥秘就在这原始意象的表现。正是对祖先的“二人转”原始意象的追寻,才使后世的二人转艺术形式具有了原始意象的原型形式。从原型角度看,“最后出现的绝不是最后的,而是最初的和元始的”,“因为在发生学上继起的,其本性是在前的,而在发生学上是最后的则是最初的”③。二人转是最后出现的,但因为她是远古圣婚仪式的“遗传”,因而二人转又是“最初的和元始的”。而艺术创造的奥秘就在于,使“最后”的形式成为“最初的和元始的”形式。只有表现了原始意象才能真正拨动千百万人的心弦。荣格曾说:“谁说出了原始意象,谁就发出了一千种声音,摄人心神,动人魂魄,同时他也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摆脱了偶然性,转入永恒的领域。他把我们个人的命运纳入整个人类的命运,并在我们身上唤起那曾使人类摆脱危难,度过漫漫长夜的所有亲切力量。”④

四、结语

民族的独特性“就在于那特殊的、只属于它所有的思想方式和对事物的看法,就在于宗教、语言,尤其是习俗”,而且,这些“都来自一个共通的来源--一切原因之原因--气候与地点”。5民族的独特性是来源于民族的独特环境的。东北较为寒冷气候和较为封闭“村落”环境的较少变化,使诞生它的习俗在历史和发展中也较少变化。

从远古的牛河梁女神祭祀舞到今天的二人转,二人转原型经历了一个从巫术仪式到艺术形式的漫长积淀转化过程。在五千多年和广大的东北地区时空跨度中,这一过程是被湮没在繁复驳杂的文化现象中的。但是,只要我们找到了它的原型,我们就会看到在五千多年的繁复驳杂的东北文化中有一条清晰而宽阔的长河脉系,从远古一直流淌到了今天。只要抓住了它,东北民俗文化及其象征系统就会变得清晰可辨了。

通过简单的梳理,我们不难得出东北二人转作为东北地区的文化意象的历史文化含义,虽然二人转的形式和内容,都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对于二人转的了解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雅与俗的层面,看待一种文化或者艺术现象也要考虑到历史的因素,就如同二人转,作为一种文化意象,象征的就是最古老的生殖祭祀。

希望此文能为人民看待和认识二人转提供新的角度。

注释:

① 《满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ll页。

② 《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第l期。

③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原型分析》,第57页。

④《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原文见《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2页,此处引用叶舒宪译文,见《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四川人民出版社,第55页。

⑤别林斯基l《文学的幻想》,《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l982年版,第26、27页。

参考文献

[1]满族民间故事选[A].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2]埃利希・诺伊曼. 大母神--原型分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酒文化的意义范文6

摘要:用漫画艺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画话温泉和温泉画漫画,探索创新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形式,以一种轻松愉快、受众面最广的漫画艺术形式,取材于现实生活依靠不同的技法加以表现,或是表达思想,或是传递信息,或者只是单纯的幽默。达到较为宽广的受众面,从而对传播温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漫画;温泉;文化遗产传播

一、漫画话温泉

(一)缘:温泉是一种生活

过去,洗澡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是一种功能,就如同去粮店买粮,一个月一次,或者更长,功能世界里,洗浴本身没啥美感。而如今,洗浴经常化,温泉旅游也很经常,洗浴变成了一种常态的生活,泡浴之后做按摩、擦打精油,在温泉里出现的次数明显增加。

温泉世界里有了雅兴,而且还成为了一种生活,自然便可以成为艺术取材的新领域。温泉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受到人们的喜欢,连可爱的小动物们对其也情有独钟,温泉让小动物们享受到了温暖,通过温泉吸取了不用的矿物质和盐分。相传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动物发现温泉的说法,可见动物性感觉要比理性逻辑来得快,与其运筹帷幄般地认真思考,不如跟着小动物后面寻找,温泉猴子例子告诉我们要分层次认识温泉。由最初的本源直接切身感受,然后且听之文化典故,最后则是个人偏好喜欢还是不喜欢,与温泉结缘。

温泉+动物,只要听说这个话题,无不会诱发画家的兴趣。

(二)灵感:印象温泉的启发

画家作画需要灵感,而裸浴世界容易产生灵感,这是一个不需宣扬的事实。从灵感角度上看,绘画工作者应该逐步加大对温泉世界的观察,从中启发自己,或曰自己的创作意识。

印象系列在中国已经人气多年,这些产品都不是旅游学家的创造,恰恰是来自艺术家的发明。迄今有云南印象、印象丽江、印象刘三姐等等,印象是什么,是真实存在出来的吗,真实一般都是客观的,一般都是令人感到痛苦,无论怎么样的做都会让人感觉到不真实,无论付出怎么样努力,人们即后就不在纠结于物象的真不真实了。客观真实是印象真实的基础,构建真实,构建自己脑子里的真实想法,然后将那个想法建设出来。温泉如烟飘渺,温泉可以印象。

(三)挑战:以漫画表现温泉

漫画在其人物情感表现上可以是愤怒、愉快、平静、不安、亲密、疯狂、自满,甚至在视觉上可以表现出感官受到的喧闹、刺鼻、寒冷、酸味、温暖的刺激,图画就是这样来唤起观众感情或感官反应,这样的原理就是漫画的命脉。通过时间和运动,漫画既可以通过画格之间的知觉封闭来描绘,也可以在画格之间和之中被描绘出来。

用漫画表达对温泉的情感,那种无形体会该以怎样的线条描绘?不同的线条有不同的意义,从消极和恒久到得意并且强势,再到动态,再根据形状,可以表现出讨厌加严峻、温暖加柔和、理性加保守,根据笔触可能看起来狂野而致命,或是虚弱并且不稳定,又或是坦率也藏匿的。就算全宇宙最没表现力的乏味线条,也不可避免地会刻画出它们的主题性格,图画中生命线条是形式化了的语言,是语言的原始根源。绕来绕去,一句话,线条是表达,相当于语言,每根好的线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当然,低劣画者画出的线条啥也不是,尤其是在缺少爱的情况下。

在绘制温泉漫画时,温泉的温度很温暖,用一些曲线来表现,告诉观者温泉的水是热的还冒着热气,但有些温泉水由于是不同矿物质组成的,就不太容易形成是清水还是原汤的效果,这时候就需要在水里加一些线段,表达这个水是有颜色的,漫画符号往往就是它的艺术语言形式,图画可以引起读者的强烈感觉,但是也缺少文字具有的明确性,相反,文字虽有明确的意指,但其缺少图画中直接冲击,它的效果是逐渐累积的。

二、温泉画漫画

与漫画话温泉不同,温泉画漫画是指站在温泉角度渴望来自漫画的帮助。外人眼中的漫画,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温泉人对漫画一无所知,其实这是谦虚,每个温泉人都见过漫画,虽然不会画,说得不准确,但理解的未必就一定不靠谱,温泉人觉得漫画可能会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难题。

(一)记录遗产

时代变化,关于温泉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迫切以漫画的形式来记录、保存。当然,不排除以文字记录,以及通过影像记录,可采取多种方法保护与抢救遗产。

古有官汤、商汤、民汤之分,虽然有不公平成分在其中,但那是历史,也是一种文化,在日本有其温泉僧侣汤、妇人汤和男子汤之分等等这些引入现今社会需要,建成旅人汤、女汤、男汤孩儿汤等等,在有了具体的参照性指标。

古有七日温泉汤治,在中国远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浮丘与轩帝”的时代,北宋元符进士夏津县令凌唐佐所写的《黄山汤泉》诗,把诗中记述的轩辕黄帝曾在黄山汤泉浸泉七日,皱纹消除、消除病情、返老还童传说。

温泉地需要有泉眼,有的是古井,井深而且井热,温泉井边建设广场、亭子、赏泉、观泉等,热井是竖的、向上建,向下可否称为下垒,线下先进再垒,并在建造过程线上进建……温泉自涌,历经沧桑,在泉眼旁会留下矿物质的沉淀与结晶,打开泉眼温泉的井盖,在输汤管道上会发现大块的结晶。

保持自古以来人类对温泉的神化或崇拜,或者重拾那种渐渐失去的崇拜意识。温泉源不可动,温泉历史文化中,泉源神圣不可轻动,温泉地所有一切都以泉源为动力的,泉源神圣不可动,即使动也要谨慎,做个仪式。

(二)情景展示

百闻不如一见,见可以是指实物,也可以是指漫画。在温泉规划中,要涉及到很多产品,目前多采取照片方式。照片的优点是真实、全面,但重点不突出,有时会让人看不出重点,还经常会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如果在规划队伍中有漫画家成员,许多问题便不再是问题。就目前而言,有露天风吕、自然汤屋、交流足汤等产品,露天温泉要求有氛围、中远背景共3个层次感,这些都有赖于漫画功能。

汤屋概念源自于近年来将温泉洗浴引入到房间中的做法,将水设施与家具同处在一个宽敞的房间内,它的存在是家空间与温泉相结合的产物,确切地说是在温泉地建设家性空间,在家中这样的私密的空间之中,裸浴就很安全了,家庭中早些年夫妻泡汤时还各泡个的,中间还有个屏风,不时地传来语言的交流“老婆子,毛巾递过来,老头子哼着小曲享受着温泉带来的惬意”。

(三)引导文明

中国人出国旅游不文明,已成为全世界的思维定势。其实,许多国人在国内旅游时也不文明,显富露富、缺少教养、愿意大声讲话、爆粗口、占座位、浪费资源等,除了凡凡的措施之外,还应从具体领域做起。温泉旅也有很多不文明现象,淋浴长流水、在浴池中搓灰、不遮盖的裸行走、以足试温、浴巾随便放等,可以发回漫画的讽刺与幽默功能,达到教育目的。

1、倡导交流:中在日本温泉文化中,足汤文化有别于我国的足疗,在足汤中有很多交流的氛围,在与谈话对方裸足入足汤之中,以水相连与热之传导,谈话双方穿着浴袍且并没有零距离接触,从而增进感情。交流是将对方当回事,尊重对方,而不文明正是不尊重对方,旅游文明建设也需要异曲同工。

2、畅浴温泉替代豪饮醉酒:现代生活节奏的快速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日益追求与之加深,但剩下来就是内心的孤寂,这时候需要聚起自己朋友在一起,传统中常常中国人的习俗是把酒言欢,对饮几杯以示畅快,而在现代人喧嚣的都市中,以温泉待客,当客人来了,邀其到温泉地,用是畅浴代替畅饮,那是何其舒适和温情的惬意啊……

3、汤礼:一裸需要有帮助,除非是趁着夜色出出进进,这样才不太会不失大雅,又能体会温泉洗浴的不裸不爽好处,温泉遮其丑且温泉水还很舒服,温泉让我们知其礼,知礼才会对我们有所帮助。温泉带给我们的惬意的温暖和舒适难以忘记的情怀,那么我们如何回报温泉带给我们的情意呢,在泡温泉中,首先需要的就是淋浴,洗净之后才可以下池子,这是对温泉的尊重,也是爱温泉的第一步,然后就是规矩下池,小心翼翼的,别伤害了温泉,然后就是静静的浸泡,不大声说话,也不用化学的东西,同时在池内也要遮羞,那是因为温泉也是怕羞的哦。

(四)知识表达

1、低碳:温泉资源是珍贵的,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一些温泉地的涌水量也不过千吨,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就要人类的知识与智慧了。从最初人类洗浴需要自己生火,烧水才可以达到温暖水温进行浸泡,到让人类直接就可以感受到了温泉的方便与快捷舒适,温泉是低碳之父。

2、温泉水工:两个独立的温泉池就会有两个温泉入口和两个出口,这样大大地浪费空间,也不利于资源开发,这就需要人们发挥想象合并一起便于空间利用。

3、池中岛: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在一个池中容纳更多人,可以建立池中景,以景为靠依,这样有限空间就容纳了更多的人,享受惬意时光。

4、浴场双关伞:栈道阴凉,一伞双关。在通往温泉池小道上,同一伞下一边浸泡在温泉之中,体会着暖暖惬意,一边坐着栈道绿荫之下,凉凉之风袭来,静中之坐,动中之泡,动静皆成一伞之下,妙哉。

5、汤池中长凳:温泉水中有了长凳,让人看到以后就想坐下,安心、亲切。人坐下后温泉水齐胸,这样尤其是老年人没有了水没脖子的恐惧,坐下来下面是粗糙一点,有点摩擦力,这样即使是身子很滑也不容易,滑入水中。不坐地方则可以溜光水滑。

6、汤里大陆架:喜欢温泉的人,或坐、或倚、或躺下。汤盈溢上炕,炕上有石枕,寝在那里,浸在那里,在躺下的时候,若是习水性,则在其中安逸平稳,尽享温泉之乐。若不会水的人躺式水中会很心慌,很是难受。

7、斜汤:一处大约30度的倾斜面,最上面有一排涓涓热汤流出,脚下有挡,人贴在上面,挂在那里,温暖不说,似躺斜贴。吾斜你正,汤里毕加索,所谓斜正,汤里汤外可以互换位置,生动有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结语

用艺术保护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遗产有实体可供保护,旅游者可以观赏残留的古代建筑。非物质遗产缺少物质实体,非物质遗产进行保护有一定的难度,现在广为流行的作法是施行传承人制度,这尤其适合于手工制作――小物性,如泥人、剪纸等,以及适合于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对温泉而言,往往连手工制作、舞台表演也较难发现,古人利用温泉基本上是纯非物质形式,保存记忆该如何进行,绘画就是一个好的途径,就如同《清明上河图》留下了当时的繁荣情景。

温泉是地下热水的自然涌出,温泉的文化内涵是人类赋予的,它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区域范围的历史文脉。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众多艺术形式中,绘画尤其独特的魅力,其中一点便是有提示的可想象性,进而漫画是一种轻松愉快、受众面最广的艺术形式,取材于现实生活依靠不同的技法加以表现,或是表达思想,或是传递信息,或者只是单纯的幽默。以现在观点看,遗产确实高于生活。阅读绘画艺术作品,轻松愉快,可读性强,有很大的受众面,同时助于吸引画家及年轻绘画工作者,寻求到新的创作素材,激发有原创性质的表达方式。对保护与传播温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十分有意义。(作者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著,滕守尧等译. 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3]陈星.赏心悦目――漫画品读笔记[M].杭州:西泠印社,2004

[4]陈墨香,汪 集.中国地热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地球物理学报, 1994, 37(1): 327-328.

[5]陈有利.温泉旅游资源的保护途径分析[J].时代经贸.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