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文1

关键词 石漠化 治理 土壤动物 功能类群

中图分类号:Q958.2 文献标识码:A

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载体,土壤动物是终生或某一发育阶段在土壤中度过,且对土壤有一定影响的动物,对土壤的形成、发育、物理结构、化学性质和有机物的分解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动物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它们的生存、取食对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土壤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变化都有一定的影响,它们可作为土壤有机质层的生物活性显示指标,研究土壤动物与环境要素的关系,为维持生态系统平衡,防止土壤退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内外土壤动物研究进展

1.1 国外土壤动物研究进展

1840年达尔文发表的“on the Formation of mould”一文,被公认是土壤动物科学研究的开始。

20世纪意大利人Berlese(1905)发明了烘虫漏斗, Tullgren(1917)对该漏斗进行了改良,提高了土壤动物采集效果及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分离效率,极大地推动了土壤动物新种类的发现和记述,扩大了土壤动物的概念,促进了土壤动物区系的综合研究,被称为“种类技术时代”。

20世纪40年代期间,学者们开始对土壤动物的不同类群进行系统研究,土壤动物研究进入“系统研究时期”。土壤动物的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土壤动物学。1955年在英国诺丁汉(Nottingham)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土壤动物学术讨论会,标志着土壤动物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0世纪后半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土壤动物学中投入了相当数量的人力和物力,各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或机构,出版了专门性期刊和专著,土壤动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崭新阶段,即从简单抽象描述阶段发展到了群落生态学研究阶段,进而发展成为生产力和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研究阶段。近年来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土壤动物学在土壤形成和能量转换等机理的研究使土壤动物研究进入了实用性阶段。

1.2 中国土壤动物研究进展

我国土壤动物学的研究起步较晚。提到记载土壤动物的文字,可追溯到河南安阳出土的30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蝉和蝗虫等)。1979年中科院地理所张荣祖研究员领导成立了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在我国首次开展了土壤动物区系、生态地理的综合性研究,标志着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真正开始起步。20多年来,中国的土壤动物学主要涉及和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土壤动物的分类学:尹文英(1981)上海东佘山竹林土壤中原尾虫区系和生态调查,谢荣栋(1987)我国甲螨七个新纪录种,张云美(1989)我国根结线虫的种类、分布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地带特征的调查研究:尹文英主持的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各地理区典型地带设点周年逐月采集,共获标本50多万头(不包括原生动物数量),鉴定出土壤动物3千多种,充分显示出我国土壤动物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同时对各不同地带、不同类群的种类组成、区系组成、分布类型和特点、生活习性等作了系统研究和分析,基本搞清了我国各类生境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和某些常见类群及其数量分布规律等问题(尹文英,2000)。

(3)土壤动物生态学的试验研究:于长福、杨效东、陈鹏、廖崇惠等分别对不同地区森林土壤动物群落进行研究;何冬梅等对草原土壤动物的生态学进行研究;王振中、王宗英等对农业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的研究;傅荣恕等对山地丘陵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的研究。尤其是尹文英等在我国不同气候带进行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演替及其动态变化等的研究,期望揭示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

(4)人类活动与土壤动物的关系研究:王振中等研究了土壤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李云瑞等和胡敦孝等对甲螨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

(5)土壤动物的功能性研究:高云超等研究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及其生态功能;陈海燕等研究大型土壤动物在沙漠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胡蜂对蚯蚓活动对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6)土壤动物培育与保护研究:土壤动物培育方面,邱江平(1999)提到在试验样点的选择上提出了三条要求,并建议在试验前对土壤的化学药品残留进行分析;司岸恒(2011)实验中对蚯蚓的培养及取样有所提及。土壤动物保护领域,高云超(2000)提到土壤水分是影响原生动物生存的重要因子,大多数原生动物在中性或者略偏酸性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归纳起来,国内外关于土壤动物的动物功能和作用的研究内容较多,在喀斯特地区对土壤动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样性、群落结构等方面,关于土壤动物培育和保护研究基本很少。近些年来随着各种先进仪器和研究方法的出现和完善,土壤动物研究已经进入到生物生产力和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研究阶段,因此,运用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喀斯特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特点,在喀斯特地区进行代表性土壤动物功能类群选择以及田间培育和保护的研究,为喀斯特地区综合治理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具有现实意义。

2喀斯特地区研究进展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在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等方面具有其独特性,对该地区土壤动物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的发掘和拓展。石漠化生态恢复中主要经济作物土壤动物的保护和培育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而依据国内外土壤动物研究理论,结合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性的特点,选择在毕节撒拉溪、花江示范区经济林地进行土壤动物培育与保护方面研究,通过土壤动物培育、保护及监测,建立土壤动物培育与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之间的相关性,为喀斯特土壤环境的恢复提供适合培育的代表性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和土壤动物培育与保护方面的资料。在对毕节石桥小流域、清镇菠萝小流域和贞丰顶坛小流域的土壤动物有一定的研究,通过对这三个研究区中土壤动物的区系组成、数量与分布、多样性、水平分布、垂直分布以及年度变化等的研究,对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动物的功能类群情况有了初步的研究进展。

3尚待研究之处

目前,缺乏土壤动物田间培育方法,在石漠化治理区对土壤动物的田间培育,只能根据石漠化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初步探究。由于对土壤动物的田间培育时间较短,对石漠化恢复现状有一定的反馈,但是能完全揭示土壤动物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需要多年的研究,对于石漠化恢复程度作出科学判断,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的田间培育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尹文英.中国土壤动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 朱永恒,赵春雨,王宗英,等.我国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综述[J].生态学杂志,2005,24(12).

[3] 张志罡,孙继英,胡波,等.土壤动物研究综述[J].生命科学研究,2006,10(4).

[4] 尹文英.土壤动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生物学通报,2001,36(8).

[5] 尹文英,等.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6] 尹文英,等.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文2

吉木萨尔县位于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西距首府乌鲁木齐市160公里。辖5乡4镇,总人口13.2万人,少数民族占29%。总面积8848平方公里,县境北部是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一部分,约4713.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8%。林业用地面积383.2万亩,有可利用水资源储量4.5亿立方米。主要沙漠植被有梭梭、红柳、沙拐枣、碱蒿等,是沙区防风阻沙的重要天然屏障。

历届吉木萨尔县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工作,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以林业生态工程为依托,以建设 “九纵三横”林业和产业体系为目标,构筑荒漠、绿洲(农田)、丘陵山区三道生态屏障,取得了初步成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成效

新世纪以来,吉木萨尔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林业方针政策,依据“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大干林业,干大林业”工作方针,按照“突出一个中心,抓好九个乡镇,实施三横九纵”的林业发展思路,不断推进以防沙治沙荒漠治理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产业体系和内涵丰富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依靠“科技兴林、依法治林、人才强林”,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一是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增长迅速。三年来,吉木萨尔县以林业项目为依托,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公益林营造项目、荒漠林管护项目、荒漠林鼠害防治等项目,累计完成造林面积60.8万亩,比三年前的21.9万亩新增38.9万亩。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9.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24.3万亩(包括退耕地4.8万亩,荒山荒坡造林19.5万亩),新增防护林项目6万亩,其它造林5.9万亩,飞播造林15万亩;封育20万亩,人工接种大芸9万亩,重点公益林管护72万亩,育苗1.6万亩。义务植树工作深入开展,累计义务植树360万株。经过不懈努力,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0.6%,县城绿地率达30.6%,绿化覆盖率达36.3%以上。局部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逐步构筑起相对稳定的绿洲生态安全体系,保持水土、抵御风沙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全面禁牧有效阻止沙化面积扩大。前些年,由于吉木萨尔地处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大部分地区土地干旱、风沙大,再加上缺乏水源,沙化治理不容乐观,林业建设举步维艰。特别是面临土地沙化严重,沙漠植被遭破坏,导致沙漠化南移,威胁到沙漠边缘的三台、庆阳湖乡、老台乡、北庭镇的农牧业生产,尤其是老台乡阿克其、庆阳湖的西地等村已受到沙漠的吞侵威胁,个别地区刮风就起土、大风见沙尘,制约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影响到了农牧民的收入。吉木萨尔县增加投入力度,加快封育保护和人工林造林栽植梭梭辅助植被恢复的步伐,采取自然恢复、轮封、封沙禁牧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全县牧民2199户,已定居1359户。其中北部沙漠牧民冬窝子127户,实行全面封沙禁牧政策后,相继落实护林员管护、牧民搬迁等配套措施,经过几年努力,北部沙漠冬窝子牧民全部定居,实现全面禁牧,保护了沙漠植被使部分流动沙丘逐步演变为半流动沙丘,有效阻止了沙化面积扩大。

(二)林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吉木萨尔县结合实际加快特色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立足沙区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扶持发展五大产业,加快以黑加仑、大果沙棘、海棠果、杏等为主的特色林果基地建设规模,积极推行林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基地建设综合水平。目前全县林果种植面积8万亩,挂果面积1.6万亩,林果总产量达1.17万吨,产值3930万元。积极发展沙生产业,利用现有荒漠资源和县博林公司人工接种肉苁蓉的技术专利,人工接种肉苁蓉9万亩,其中产生经济效益的有9千亩,有2家本地企业开发肉苁蓉酒等产品,成为沙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促进沙生产业逐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山区大有乡张弓圆鲜食杏远近闻名,个大、色鲜、味浓(酸甜度)每个卖到1元钱,仅此一项他家就收入3000?5000元;泉子街镇的石河子村多年栽植陆地草莓,或苹果间种草莓增加农民收入;还有楼庄子村村民孙金山承包荒山栽种杨树、海棠800多亩,年收入5000多元;山区大有乡下菜园子村村民王吉生、下黑湾村村民岳明等都承包荒山、荒坡800多亩,种植苹果、杨树等,成为典型的林业专业示范户,他们种树改造荒山、荒坡,使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绿山绿坡,改变了山区面貌。山区农民在结合山区特点间种草莓、蔬菜、高淀土豆,在绿化改造的林间放养土鸡,借助林业发展家庭养殖业从而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一举多得”,为山区农牧民快速致富创造了一条新路子。

(三)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

生态好转、产业发展,农牧民在生态建设中得到好处,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随意采挖野生植物等行为基本杜绝,护绿爱绿和参与防沙治沙成为大家自觉行动,生态意识明显提高。

主要作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全民参与

吉木萨尔县委、县政府把防沙治沙工作列入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议事日程,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改善全县生存环境,实现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从实际出发,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政府推动和群众治沙相结合,国家扶持和群众自筹相结合,大力开展治沙造林,全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封、造、管、护并举,使治沙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全民参与在卡拉麦里沙漠腹地展开了人工种植修复植被的工程。在每年的春季和深秋第一场雪后,乡镇农牧民开着拖拉机组织到160公里外的沙漠栽种红柳、梭梭苗木;大家自带干粮和开水,吃在劳动场地、干在沙漠腹地。三年累积在沙漠腹地栽种红柳、梭梭等耐寒、耐风沙植物28万亩,成活率在60?70%以上,有效地修复了沙漠植被,为沙漠增添绿色。

(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治理

为有效提高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成效,结合大力保护林草植被,乔灌草合理配置,小流域治理等综合措施,尽快遏制沙化土地的扩展,缓解沙尘暴危害,改善区域生态坏境。吉木萨尔县在布局上以“县城为中心,实施三横九纵”为主线,加快构建吉木萨尔县林业生态防护体系。在南部山区以封山育林为主,注重小流域治理,有效改善水土流失;在绿洲内部以县城绿化、农田、道路、居民点等绿化为主,营造绿洲内部防护体系;在绿洲西北部的戈壁荒漠区,营建以防风固沙为主的防护林带;在北部荒漠前沿,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模式,通过人工栽种梭梭等沙生植被,加快植被恢复力度,全县先后6次深入沙漠腹地,利用雨水降临、土壤墒情好的时候,逐步完成治沙造林28万亩,当年成活率达到30%以上,并通过逐年补植,目前成活率已达60%以上。从2008年起,吉木萨尔县在沙漠前沿实施北部沙漠锁边工程,营造西起老台乡西地村以北、东到二工乡以北长60公里、宽500米的防风固沙基干林,成为全县治沙的亮点,使区域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三)封沙禁牧,生态移民

为有效保护防沙治沙成果,吉木萨尔县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封沙禁牧加快封育保护和人工林造林栽植梭梭辅助植被恢复的步伐,采取自然恢复、轮封、封沙禁牧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全县牧民2199户,已定居1359户。其中北部沙漠牧民冬窝子127户,实行全面封沙禁牧政策后,相继落实护林员管护、牧民搬迁等配套措施,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北部沙漠冬窝子牧民全部定居,实现全面禁牧,使部分流动沙丘逐步演变为半流动沙丘,有效阻止了沙化面积扩大。牧民赛力克深有体会的说:“我们以前住在距离乡镇很远的沙漠边缘,生活情况很不方便,水、电都没有。养的牛品种也不好,牛奶也卖不出去,到沙漠放牧风沙也很大,也破坏了植被和生态坏境。听说政府有多种优惠政策,让牧民定居,我了解了之后觉得是好事,我们一家搬上来定居了。”定居后的赛力克选择了好的牛羊品种,通过几年的发展牛羊已达到125头,牛奶也能卖出去了,收入也增加了,全家的日子过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天的变好了。优惠政策调动了牧民搬迁定居的积极性,仅老台乡阿克托别村就搬迁定居牧民230户。定居在吉木萨尔县城西部石场沟的牧民结合哈萨克饮食传统,开设了牧民“商贸一条街”,发展风味特色饮食服务,依托乌奇公路走上了富裕之路,成为牧民定居的示范村。

(四)重视科技,示范推广

吉木萨尔县在绿化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中依靠科技,科学防治。特别是在树种选择、治理模式、技术配套上下功夫。在生产实践中成功积累总结了节水灌溉基干防护林模式、封沙育林育草模式、人工接种肉苁蓉沙产业模式、机械沙障治沙模式以及抗旱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良好效果。特别是2009年开始,县林业部门与气象局联合在北部沙漠设立人工降雨监测点,成功实施人工降雨技术措施,经人工降雨作业影响前后数据对比科学分析后得出结论,同一站点经过人工增雨作业影响的降水量比未影响的增加降水量35%,如果考虑自然降水的其它因素外人工增雨的作业效果为30%左右。此项技术为有效提高沙漠治理成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技术支撑,增加了治沙的科技含量,提高了治沙综合防治水平。

(五)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吉木萨尔县建立了防沙治沙宣传工作长效机制,针对防沙治沙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大意义、法律法规、沙尘暴灾害预防常识、经验典型等内容,采取专题片、宣传车、标语、电视广播等宣传形式,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防沙治沙活动中。近五年制作防沙治沙专题片6部,出动宣传车40多次、张贴宣传标语300余条、电视广播在不同时段滚动播出宣传信息120余次。

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尽管吉木萨尔县生态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林业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吉木萨尔县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因干旱缺水等因素,林木成活率不高,植被恢复难度大,人工治理成本高。现有的人工植被群落虽然在短期内对降低风速和消抵风动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与天然植被群落相比,其物种组成单一,群落的稳定性低,其维持、繁衍和保持植物多样性的能力差,生态系统极为脆弱。

(二)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艰巨

近几年,吉木萨尔县绿洲及沙漠边缘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植被管护任务越来越重。据统计,该县有72万亩荒漠林列入国家重点公益林,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还有217万亩荒漠植被亟需保护。

(三)林业产业发展处于较低水平

当前,林业产业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林业产业化发展还处在较低层面,科技含量不高,林果深加工及贮藏、保鲜、包装等后续产业发展滞后,林业经济在农村经济中比例偏低。另外,林区道路、水电和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滞后,制约了林业产业发展。

(四)定居牧民生活需要改善

吉木萨尔县虽然通过实施禁牧和生态移民的形式使流动牧民实现了定居,但如何使他们“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如果稍有不慎,一部分牧民就可能重新进入封进行放牧,过上原来的生活,对生态保护极为不利。

几点建议

(一)加大生态治理投入力度

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新疆地区造林成本高,管护难度大。以吉木萨尔县网格沙障无灌溉造林模式测算,每亩投入成本需1000元;特色经济林种植需配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营造成本每亩2000元。建议国家在资金和任务给予倾斜,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资标准,用于防沙治沙、农田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和产业发展。

(二)将现有荒漠植被全部纳入生态补偿范围

沙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往往是荒漠植被盖度越低,生态功能越强,且表现为破坏容易、恢复难。因此,不论荒漠植被盖度大小,建议将全部荒漠植被纳入生态补偿范围,予以全面保护。同时,建议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最大限度地解决搬迁农牧民的后顾之忧,确保生态不再破坏。

(三)积极引导林沙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吉木萨尔县在林沙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肉苁蓉、锁阳等沙漠产业虽处于建设初期,但前景极为广阔。建议国家在资金补助,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引导产业发展。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文3

关键词 森林植被;保育模式;东大河林区

中图分类号 F3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02-02

植被保育是人类对植被资源的科学经营和管理,使植被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和增加,以满足人类对植被资源的需求和对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同时保持植被资源固有的潜能,促进植被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满足几代人的需求和期望。因此,植被保育包括植被的保护、恢复、培育、重建和利用等几个方面。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大规模的破坏和消失,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失调问题[1]。植被恢复是遏制土壤退化、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关键措施,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

植被恢复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结合利用植物措施和其他措施,修复或重建被毁坏或被破坏的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3]。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不但影响林地本身,也影响周围的环境,进而对区域和全球的生态平衡有所贡献[2]。东大河林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造林和封山育林以来,累计封山育林逾14 000 hm2,人工造林1 540 hm2,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金昌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奠定了基础。

1 自然环境概况

东大河林区位于冷龙岭北麓,北纬38°1′~38°10′,东经101°24′~102°10′,以中山和高山为主,山势南高北低,海拔2 700~3 800 m,在外营力的作用下发育有“V”型峡谷和“U”型沟谷以及多级夷平面和阶地。林区属大陆性山地半干旱气候,全年日照时数2 000~2 300 h,降雨量280~350 mm,多集中在7—9月,≥0 ℃积温1 700~2 500 ℃,≥10 ℃积温1 000~1 900 ℃,无霜期约100 d。在海拔3 700 m以上发育有高山草甸、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草甸土、高山灌丛草甸土;海拔3 200~3 700 m发育有亚高山草甸、亚高山灌丛草甸和亚高山草甸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2 600~3 200 m发育有森林灰褐土(阴坡)和黑钙土;2 200~2 800 m发育有草原、山地荒漠植被和栗钙土、灰钙土、灰棕漠土;草甸、森林、草原、山地荒漠等地带性植被和相应的地带性土壤的垂直带谱明显,在这些带谱中还发育有沼泽湿地、河流湿地以及相应的非地带性土壤和植被。林区总经营面积34 560.0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5 883.2 hm2,非林业用地面积18 676.8 hm2,森林覆盖率38.1%。林区属石羊河流域上游,是东大河和西大河的主要水源涵养林区,每年为东大河、西大河提供约4.44亿m3的出山水,是金昌市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屏障。

2 森林植被保育模式

2.1 造林

东大河林区的造林开展于20世纪50年代,人工造林1 540 hm2,现在大部分已经郁闭成林,主要造林树种为青海云杉、爬地柏,这些树种对当地土壤、气候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2.1.1 青海云杉林营造。选择阴坡、半阴坡、半阳坡,坡度≤25°的青海云杉林地的下部边缘或林间空地,土壤为灰褐土或栗钙土,灌木盖度25%~40%,草本盖度40%~60%的山地为造林地;沿等高线穴状整地,穴直径约50 cm,深为30~50 cm,株距1~2 m,行距1~2 m,正方形或三角形配置,使用三至五年生的实生苗春季或秋季带土丘或裸根苗造林,造林密度2 500~10 000株/hm2。造林成活率80%~95%,保存率85%~95%。

2.1.2 爬地柏灌木林营造。选择坡度10~35°的半阴坡、半阳坡,土壤为灰褐土或栗钙土,灌木盖度10%~30%,草本盖度30%~50%的山地或河滩为造林地;穴状整地,穴直径为30~40 cm,深20~40 cm,株距0.5~1.0 m,行距1~2 m,正方形或三角形配置,使用二至五年生扦插苗或四至六年生实生苗春季裸根造林,造林密度5 000~20 000株/hm2。造林成活率70%~85%,保存率75%~85%。

2.1.3 落叶松林营造。选择坡度≤15°的半阴坡、半阳坡或阴坡,土壤为灰褐土或栗钙土,灌木盖度15%~30%,草本盖度30%~45%的山地、谷地为造林地;穴状整地,穴直径30~40 cm,深30~40 cm,株距1 m,行距1~2 m,正方形或三角形配置,用二年生实生苗于春季裸根植苗造林,造林密度5 000~10 000株/hm2。造林成活率为70%~80%,保存率为70%~85%。

2.2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是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以森林群落演替、森林植物的自然繁殖、森林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为理论依据,利用植物的自然繁殖能力和森林演替的动态变化规律,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抚育措施,促进恢复和发展为森林、灌丛或草本植被的育林方法。封山育林被国际上誉为“中国的新造林法”,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的恢复植被、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已经在全国广泛应用[4]。

2.2.1 未成林造林地的封育。用人工封育、抚育等技术措施,促进未成林造林地植被尽快恢复。东大河林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工造林以来,累计造林1 540 hm2,到目前已有244.1 hm2人工林郁闭成林,仍有1 295.9 hm2林地尚未成林。采用全封禁的方式,封育15~20年,同时对造林地进行补植、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促进造林地林木郁闭成林。

2.2.2 疏林地的封育。充分利用母树天然下种更新的优势,促进森林植被演替,逐渐发展为灌木—青海云杉林。现有疏林地面积为169.9 hm2,采用全封禁的方式,封育期15~20年,采取人工局部小面积除灌、除草、除苔藓等措施,促进青海云杉天然下种更新,进而加速森林植被的进展演替,有效恢复、更新植被。

2.2.3 灌木林地的封育。东大河林区现有灌木林面积为8 829.1 hm2,分布十分广泛,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对坡度≥25°的亚高山灌丛、阳坡和半阳坡灌丛,进行全封禁;对坡度

2.2.4 坡度45°以上乔木林地的封育。采用全封禁形式,对现有坡度45°以上的青海云杉林、山杨林及其混交林进行无限期全面封禁。

2.3 森林培育

以植物群落演替、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东大河林区的自然环境和林地自然条件,对林分郁闭度0.7以上的中幼龄林、近熟林、过熟林龄级结构、林木径级结构进行科学调整,以达到森林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显示,东大河林区有林地面积为4 331.3 hm2,幼龄林面积为80.9 hm2,中龄林面积为3 500.5 hm2,近熟林面积749.9 hm2,森林培育的任务十分繁重。

2.3.1 青海云杉林的培育。青海云杉林是东大河林区分布最广、面积和蓄积占绝对优势的水源涵养林,面积为3 991.7 hm2,蓄积量为388 982 m3,应坚持“轻抚育、勤抚育”的原则,抚育间伐强度控制在10%~15%,间隔期为10~15年,采用择伐面积为50~60 m2、择伐强度为20%~30%的群团结构调整法[4-5],特别是对中幼林应加强抚育;同时可采用降低苔藓层、草本层、灌木层盖度的方法,促进成熟林、过熟林的天然更新[6]。

2.3.2 山杨林的培育。山杨林分布于东大河林区海拔2 600~3 100 m的阴坡、半阴坡,多为纯林,少数与青海云杉混交,面积95.5 hm2,郁闭度为0.3~0.7,平均林龄20~35年以上,平均树高3~6 m,平均直径6~10 cm,密度1 100~3 600株/hm2,蓄积量22~37 m3/hm2,土壤为森林灰褐土,土层较深厚肥沃。山杨为青海云杉林进展演替的先锋群落,森林培育以开展促进青海云杉天然更新为主的营林措施,采用块状除草、除灌方法,促进天然下种更新,使山杨林向青海云杉林演替。

2.3.3 人工林的培育。

(1)青海云杉人工林的培育。对已经成林的青海云杉人工林主要采取疏伐措施,调节林地的透光度,减少因密度过大引起的林地干旱;及时清理林地枯枝落叶,防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对未成林的青海云杉人工林适度开展除草、割灌、浇水等管理措施,有效促进林木生长和林分郁闭。

(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培育。东大河现有华北落叶松人工林9.9 hm2,林龄25~30年,平均胸径6~10 cm,平均树高5~10 m,树高年生长量0.2~0.3 m,密度700~950株/hm2,蓄积量15 m3/hm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处于海拔2 600~2 800 m的北坡至东坡,坡度5~15°,土壤为森林褐色土、山地栗钙土,土壤深厚、肥沃,湿度较高,温度、光照适中,自然环境条件较好,林内物种丰富,但落叶松球蚜(Adelges laricis Vallot)危害严重,森林培育以虫害综合防治为主,提高水源涵养功能。同时,华北落叶松为外来树种,应该注意加强土壤、生物多样性监测,预防华北落叶松引入后引起的生物灾害。

(3)爬地柏人工林的培育。造林地坡度较陡且干旱,封育后,草类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生长茂盛,高度迅速超过爬地柏幼苗,必须采用除草、浇水、施肥等措施促进苗木生长,扩大冠幅,逐步提高灌丛盖度,增加灌丛生物量,控制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发生,增强水源涵养能力。

3 参考文献

[1] 王红,张爱军,周大迈,等.山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332-334.

[2] 彭少麟.恢复生态学与植被重建[J].生态科学,1996,15(2):26-31.

[3] 张学权,刘永碧,张旭东.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功能特征研究概述[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4):9-13.

[4] 车克钧,刘建泉.祁连山北坡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J].林业科技通讯,2001(9):27-29.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文4

关键词:水保措施内涵; 认识误区分析

1.水土保持的涵意与措施

我从事水保工作十多年,做了不少水保方面的项目,参加过国内几次水土保持研讨会,听到了专家丰富经验介绍,收获不浅。从现代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水土保持实质是“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恢复是指“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重建的过程”,水土保持的终极目标就是恢复和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因此,开发项目的水土保持实际上就是采用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实现生态恢复和重建。

水土保持措施是指为了有效防止和治理各种形式的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采取的各类防治措施。开发建设项目通常会直接扰动土壤、破坏植被,减少了绿地面积,或使原有完整绿地破碎化,其结果会直接或间接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平衡。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类型主要包括清理地表植被等覆盖物导致的侵蚀、各种边坡和弃土渣场等的水土流失,如各类工程开挖面、各类道路的路坡边坡、采V(石)场、堤坝河滩湿地的水土流失等,其中各种边坡和裸地的水地保持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1.1 开发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任务:

(1)保护水土资源,尽量减少对原地貌和植被的破坏,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绿化美化环境,建立和谐生态。

(2)必须设置弃渣(土)场专门存放废弃的土、石、渣,并采取拦挡措施,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库和农地等倾倒。

(3)项目范围内的边坡必须护砌或采取其他土地整治措施。

(4)工程竣工后,取料场、弃渣场、开挖面必须恢复表土层和植被。

(5)项目范围内用地的原有水土流失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1.2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水土保持耕作法,包括少耕、免耕、覆盖耕作,或结合耕作,在坡耕地上修成有一定蓄水能力的临时性小地形,如区田、畦田、沟垄种植等。此外,还有深耕、密植、间作套种、增施肥料、草田轮作等。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或称水土保持植物或生物措施。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地植被,增大地表糙率,从而减轻雨滴对地面的打击,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减缓流速和削弱冲刷力。

工程措施主要是通过修建各类工程稳定岩土地质结构,或改变小地形,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入渗,从而达到减轻或制止水土流失,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一般来说,对水保工程措施应根据所在位置和目标,可分坡面治理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护岸工程三大类,坡面防护工程如斜坡固定工程、山坡截留沟、沟头防护工程、梯田工程等,沟道治理工程如谷坊、拦沙坝、淤地坝和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库、塘、堰、坝等)。

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主要依靠工程措施,如在高发区应切实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在源头部位布设坡截留导流沟,拦截坡面径流,防止集中的雨水冲刷,在滑坡部位可布设抗滑桩、挡土墙来稳定坡面,对泥石流沟道应在发生区、流过区和堆积区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发生区的侵蚀程度,在渡过区沟道布设格栅坝、拦沙坝等工程,做到水石分家,减轻危害,并因势利导,将其引导到安全的地方。

三大类措施特别是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边坡防护等水保方案的系统设计中,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尤为重视植物措施防护或植物与工程措施防护相结合的方法,以其达到同时发挥防护与美化的生态综合效益。为了更好地实现水土保持的目标,各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谋求工程建设与生态功能兼顾的“生态工程”、“生态工法”、“坡面植物措施”、“植被护坡工程”等。如最近二十年来日本、欧美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在河川整治、道路工程、城市建设等工程项目中以坡面绿化和生物多样性保育为核心的生态工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理论上,任何水土保持措施都应该考虑“实用、安全、经济产、美观、生态”,但不可否认,在经济条件制约和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的时候,水土保持工程本身就容易被忽略。而在不得不采取水保措施时,往往也大多只考虑“实用、安全、经济”,只有在社会较进步、经济比较富裕后才会更多考虑“美观、生态”。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加上水土保持科技的滞后,长期以来许多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或者仅仅采取单一的工程措施,或者生搬硬套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未能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实施合理的水土生态工程措施。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中的误区

2.1 重工程措施,轻植物措施

边坡水土流失防治是工程项目水保方案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工艺技术多是采用浆砌石挡墙、混凝土拱杆、锚杆(桩)或喷浆固坡等硬性的土工工程措施以及少量的路树绿化。这些工程技术措施虽然能够保持水土、稳定边坡,但却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破坏了周围环境的美观。这主要是因为片面理解水土保持只要把“土保住”,认为水土保持仅仅是把土、石、渣固定下来就达到目的,因而采取工程措施把土密封或固定下来就足够了,完全忽略绿化、美化和土地生产力等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因而认为植物措施是纯属多余的“无用的摆设”,或能省就省。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仅着眼于防止土体损失,夸大甚至是盲目使用工程措施,忽略对风力侵蚀的防治,忽视对源涵养和小气候的调节,不考虑甚至于不知道防治“石屎森林(石漠化)”和化学侵蚀,更谈不上绿化美化景观、全面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提高生态服务功能的水保目的。事实上,硬质化边坡工程与水土流失同样是缺乏生机。

2.2 乱用植物措施,重草本植物,轻乔木灌木植物

对植物措施的意义作用认识肤浅,更不理解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有的甚至认为只要裸地复绿就大功告成。乱用植物措施是不知道生物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不清楚不同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不清楚不同植物对土壤肥力,导致所谓的植物侵蚀或绿色沙漠。要么是简单地进行混交造林,没有考虑主要树种与伴植物之间的关系对各主要物种进行优化配置;要私乱用植物物种绿化,使得外来特种入侵并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植物侵蚀。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是对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的认识深度不够,而总认为种下去就成。要么是随意设计,没有考虑环境条件;要么是简单设计,没有考虑植物群落复合结构;在简单地进行混交造林设计中,没有考虑播种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当然,设计的植物措施中更不会考虑到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和推动群落正向演替的使用。

2.3 重景观,轻植物复合群落生态功能

对开发项目水保工程片面追求美观大方、大度、大气或标新立异,如有些工程硬质水泥雕塑、大面积的单一草坪或纯林,有的仅仅将采取的植被措施进行省略或仅作为点缀,导致硬质地面或土地面积大,既违背水保改善环境的根本目标,也与周边环境不协调,从而也影响了自然生态景观功能。

由于施工单位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多等原因,导致水保工程中应用植物措施时存在植物类型单一化,重视易商品化经营的外来物种,忽视乡土植物使用的突出问题。由于草本植物η质吹厥视π杂庞谇枪嗄荆而普遍采用多为单一或简单的混合草种,这类植物在前期的绿化水保效果较佳,但形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脆弱,一旦人工抚育不到位,容易发生生态退化。另外,如果单纯采用草种护坡,即使是配合人工防蚀生草膜也仅仅能够保持坡面土壤,却不能固坡。因此应运用综合措施建植(乔)灌草复合植物群落,用较稳定的植物群落固定工程坡面。另一突出问题是在选择水保植物时,重视园艺用草和外来草种的引进,而忽视了在本地适应更好、更易于与本地其他特种结合形成良好的群落结构和稳定关系的地方植物种。近年来,已有人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弊端,开发了类芦、红毛草、五节芒、棕叶芦、任豆、水翁、山黄麻、竹子等本地物种,并建立了马占相思、速生桉树或竹子等为建群种的复合群落。

2.4 重前期抚育和“立效见功”的短期效果,轻长期管理维护和潜在的生态经济价值。

承接水保绿化工程的单位,往往以能通过工程验收目标,只注重前期抚育和“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忽视水保植物群落的长期管理维护和潜在的生态经济价值。有的项目对处于动态开采状态的水土流失点没有做好统一规划,水土保持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甚至出现了水土保持设施“前建后埋”、边建边毁的现象。

2.5 重经济价值,轻综合效益

一些开发性的水保工程重防护主体工程的功能,重经济效益及经济价值,重工程质量,但忽视工程的综合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方面,对水土保持的作用认识不足,造成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综上所述,充分认识各类水保措施本身的特点和防治重点,从而发挥它们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各自特有的防治功能,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开发建设项目中综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同时绿色植被发挥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调节小气候、美化景观等生态服务功能,与灰色呆板、豪无生机的水泥石板的工程护坡坡面相比,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要求,更显和谐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吴发起.水土保持概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2003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文5

关键词 天然草场;改良;关键技术;配套机具

中图分类号 S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270-02

宁夏中部干旱带位于东经104°17′~107°41′,北纬36°06′~39°05′,范围包括鄂尔多斯台地南缘,黄土高原北缘和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地区。行政区域包括盐池县、同心县、海原县、红寺堡区、陶乐县的全部,固原东八乡和灵武市、利通区、中宁县、中卫县的山区部分。其中,北、东分别布有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漠。土地面积3.035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58.9%;天然草场面积205.1万hm2,占全区天然草场总面积的82.3%;全区70%的羊只集中在该区域。长期以来,由于降雨稀少,加之乱砍滥挖垦植率高、超载放牧与粗放经营等因素,使得该区域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植被覆盖度

1 天然草原改良的关键技术

1.1 牧草种籽选用技术

补播牧草种籽的选择是天然草场改良的关键技术之一。干旱草场宜选用抗旱、抗寒和根深的冰草、柠条、沙打旺等;对沙地宜选择多年生冰草、草木樨、沙打旺等;对退耕还草的农田宜选用多年生甘草等。对于甘草种子中多含有杂物及其他植物种子的问题,可采用倾斜皮带输送式清选机的办法进行处理[1]。这种清选设备能使待清选的种子混合物被喂入时形成一个薄层,送至皮带的中部,当皮带将其向上输送时,同型的或光滑的种子沿皮带向下滑动与滚动,细长、粗糙的种子或杂物,顺皮带运动方向被送至上端,使甘草种子与其他种子及杂物分开。

1.2 天然草场机械化免耕补播改良技术

在围栏禁牧退化草场和退耕撂荒次生地,在尽量减少对土壤和草场原生植被破坏的情况下,采用牧草免耕松土补播技术模式,进行柠条、苜蓿、冰草、甘草、披碱草、沙打旺、杨柴、花棒、羊草、三叶草等优质牧草免耕补播,实现退化草场的恢复改良和人工草场的建立。在植被稀少、退化严重或近期退耕还草的耕地上作业,选择雨季到来前,采用大型拖拉机牵引牧草免耕松土补播机条播作业,表土翻动量

1.3 柠条平茬机械化技术

柠条是毛乌素沙区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具有抗旱、抗寒、耐贫瘠、生物量高、营养丰富、林草兼用、生长旺盛等特性。目前,宁夏中部干旱带柠条存林面积达44.45万hm2,免耕松播2年后柠条的生物量可达618.65 kg/hm2,三年生就可进行根蘖繁殖,4年后生物量达到2 725 kg/hm2,可平茬利用。柠条平茬是柠条加工利用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关键环节。对成年柠条饲料的平茬利用一定要兼顾生态与资源的保护,以分期隔行逐年平茬为主要方式,即平茬复状更新利用周期为3~4年,以每隔1带(行)或2~3带(行)平茬1带(行),可有效降低砂质地表风沙危害,提高柠条带阻沙能力。为获得更多的柠条饲料加工原料,也可采取隔1~3带(行)平茬1~3带(行),保证18 m范围内有2带(行)柠条。平茬时留茬高度应≤5 cm[3],以减少平茬后干桩出现率,利于下次平茬利用。无论何时平茬,均不得伤害植株分蘖点,林龄较小,特别是4龄以下的柠条在生长季内不宜平茬。目前,国内市场便携式林木割灌机械产品类型繁多,按操作方式和机械结构分为背负式和侧挂式2类。这2类机型都具有适用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生产率较高、价格低廉的特点,价格约1 800元/台,仅为进口产品的1/2或1/3,适合贫困地区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和经营需要。经试用表明这2类机型是目前国内适宜柠条平茬收割的理想机型,但存在锯片磨损较快、平茬成本高的缺点。

1.4 围栏封育技术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证明,围栏、种草和牲畜三者之间的关系密切。宁夏中部干旱带实施天然草场改良并实行草场围栏封育后,使牧草经济类群向质高量多的方向演变,使草场的效能得到较大改善。据测定,改良并采取围栏封育后的天然草场,载畜能力可由0.75个羊单位/hm2提高到3.00个羊单位/hm2 [4]。根据宁夏中部干旱带的自然条件与资源差异性,采用刺钢丝镀锌钢丝六平一刺的混合围栏比较经济,而且克服了刺钢丝围栏耗用钢材多、造价高、易挂羊毛、刺破外皮等缺点,可大面积推广这种刺、平线混合栏,目前造价为750元/hm2。

2 天然草场改良配套机具

2.1 天然草场机械化免耕补播机具

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进行天然草场免耕松土补播作业时,可选用9MSB-2.1型牧草松土补播机或9MSB-2.1型谷物牧草免耕松播联合机组[5],其均可一次性完成松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配套动力为44.13 kW的拖拉机。9MSB-2.1型牧草松土补播机作业时采用凿形松土铲开出间隔30~35 cm、深15~20 cm、宽10~15 cm窄带作为牧草种床,该机适合小籽粒牧草种子的精量播种与多年生牧草的草原改良建设。9MSB-2.1型谷物牧草免耕松播联合机组作业时采用圆盘犁片全松表土,不翻动土垡切断根茎,疏松10~15 cm的下部土层,改善了土壤通气透水条件,促进牧草更新复壮,适合退耕还牧种草区域以养羊为主的羊草草地。

2.2 柠条平茬机具

筛选配套的耐磨锯片进行平茬作业,可显著提高其工作效率,降低平茬成本。陕西IE4FC型背负式(软轴传动)、山东CG415型侧挂式(直轴传动)2种普通割灌机在相同工作时间内,由于IE4FC型背负式机型的机械故障相对较多,有效工作时间比CG415型侧挂式机型少2 h。IE4FC型背负式平茬机1 h平茬的面积、生物均比CG415型侧挂式机型低8.6%;人工平茬收割仅为0.046 hm2/h(85.3 kg)。按面积计算,2种机型1 h平茬效率分别比人工平茬高4.1倍和4.6倍;按平均有效作业8 h可平茬收割的面积计算,人工平茬为0.37 hm2,而IE4FC型背负式机型为1.87 hm2,CG415型侧挂式机型为2.07 hm2,故机械平茬收割效率明显高于人工。由此表明,2种机型平茬效率差异不大,但侧挂式机型主要优点是机体侧挂,手臂受力较小,有效避免了背负式机型机械振动对人体产生的直接影响,消耗体力小,持续作业的有效时间相对较长,直轴转动,动力负荷较小,阻机现象和机械故障相对较背负式机型要少,可作为柠条平茬收割机定型机型的最佳选择。

3 结语

天然草场改良关键技术与配套机具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效果显著,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天然草场改良措施,但免耕松土补播机具投资较大,还需相关部门加大政策补贴力度。

4 参考文献

[1] 李广泽.盐池县甘草机械化生产技术[J].宁夏农机,2012(2):38.

[2] 孙磊,陶维华.天然草场松土补播改良机械化作业技术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318.

[3] 左忠,张浩,王峰,等.柠条饲料加工利用技术研究[J].草业科学,2005,22(3):30-35.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文6

    (一)新疆生态移民的动因分析

    1.生态与生存条件恶化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远离海洋,四周高山环抱,整个地形呈“三山夹两盆”特征。整个生态系统是一个由高山冰川积雪与冷湿草甸、中山湿润森林与裸岩、低山灌草荒漠、平原绿洲荒漠构成的立体型自然生态系统,由森林、草原、绿洲、荒漠、沙漠、水域及冰川积雪等多个生态系统组成,形成了以绿洲生态为中心、以水资源为主要制约条件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大系统。其中,山地是基础,荒漠是背景,人工绿洲是核心,自然绿洲是屏障,水域是主导,呈现出环境封闭、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植被荒漠化、风沙危害严重的总体生态特征,以及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冬季长、寒冷,夏季短、炎热,春季、秋季变化剧烈[4]。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以及人类活动的反应,导致洪水、风暴、冻害、冰雹、地震、病虫鼠害、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缝等突发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持续性荒漠化、水土流失、干旱、厄尔尼诺现象引起人类高度警觉。新疆北疆地区的天然草场退化、沙化,南疆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必须寻找新的适宜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新疆生态移民的动因之一。

    2.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

    新疆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水资源浪费严重和分配不均;土地沙漠化加重(浮尘、沙暴天气增多),土壤盐渍化严重,水土大量流失;森林、草地退化严重,野生动植物物种减少或灭绝;工业化进程加剧引起的煤烟沙尘污染、城市噪音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给新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必须加快对生态脆弱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生态移民工程是国家进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3.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疆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西部大开发给新疆带来了良好机遇,实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经济模式下,不正确的资源开发观念和对速度、指标、数量的片面追求,影响了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特别是人口的急剧增长,给生态负载容量带来巨大的压力。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大量流失,大片胡杨林枯死;加之乱挖黄麻、甘草等名贵药材,致使200万亩草场荡然无存,沦为荒漠,野生动植物物种减少,周边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迁移人口无疑是一种非常必要的行为。新疆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旅游业一味追求眼前利益和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原始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如赛里木湖与旅游开发前相比,周边生态已呈现明显恶化趋势。过度放牧和不正确的放牧导致草地逐渐枯萎,牧草被啃食殆尽,笔者亲眼目睹一些牧民竟然骑着摩托车放牧,车轮碾过的地方几乎寸草不生,草原退化,荒漠化现象严重,由此产生的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旅游设施的建设及游客的频繁活动导致原有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污染物的无序排放严重污染了湖水和大气环境。有些景区道路和接待站的修建,及不断加大的景区开发力度,草原植被大量废弃修建成水泥路、被车辆过度碾压、行人和牛马频繁践踏、游客乱扔垃圾废物,景区草地娱乐活动等导致草地植被遭到破坏,加上牛羊的大量啃食,已经看不到先前茂密的草丛,整个草场正呈现缩减趋势。在提倡生态旅游的同时,应尽量减少景区牛羊的放养量,适当实施生态移民,保护景区生态环境,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4.异地扶贫的需要

    新疆目前有27个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最为集中,大都地处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地区。其中,以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最为集中,降水稀少,沙漠对绿洲构成严重威胁,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北疆草原植被大量退化、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荒漠化严重。一方面,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草场因缺水、过度放牧、工业污染、人为破坏等因素,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缩减,已不能满足现有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需要,“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生态的脆弱成为影响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最为根本因素之一[5]。另一方面,周边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洪水、泥石流、冰雹、雪灾、虫害等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地域,原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要调整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必须首先减少人对自然生态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迁移人口,减少人口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使原有的生态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恢复。采用现代科技,合理引水、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滴灌、低压管道,针对贫困地区实施异地扶贫开发才能真正解决脱贫又返贫的现象。

    5.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郝时远教授认为,生态移民是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种现象,但自古有之,只不过我们在现代社会把它作为一种科学的观点加以概括并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影响着国家的行为,即国家通过政策有组织来实施生态移民[6]。我国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基于全国大范围洪涝灾害的发生,及2000年西部大开发把改善和完备生态环境作为5项政策性支柱之一。2001年8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第七条:坚持可持续发展。扶贫开发必须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与计划生育相结合,控制贫困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002年12月14日,总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7号)《退耕还林条例》”。该条例第54条规定:“国家鼓励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实行生态移民,并对生态移民农户的生产、生活设施给予适当补助”。各个省区根据不同的情况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并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行生态移民工程。2001年中国政府投资107亿元实施了塔河流域综合治理、退耕封育异地搬迁项目,试图通过搬迁新疆巴州轮台县和尉犁县地区(总覆盖面积达102万km2)的生态移民,退还引用塔河水量1?5亿m3并输送至下游,以改善塔河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果相统一,并不断提升区域综合实力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2003年国家西部开发办〔2003〕8号文件下达退牧还草任务,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60万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12万亩;规定:新疆北部退化草原按全年禁牧每亩每年中央补助饲料粮11斤,季节性休牧按休牧3个月计算,每亩每年中央补助饲料粮2.75斤,草原围栏建设按每亩16.5元计算,中央补助70%,地方和个人承担30%等。2007年新疆下达退牧还草工作任务,要求把草场保护与建设的责任落实到户,并与当地政府与牧民签订了项目合同书。2010年7月自治区水利厅牵头组织召开了“富民兴牧”水利工程项目部门对接会议,自治区“富民兴牧”水源工程配套牧民定居饲草料地建设前期工作开始。

    (二)新疆游牧民定居的动因分析

    1.游牧经济赖以生存的条件恶劣

    新疆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山脉一带从高山到山前丘陵地带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草场,极宜于游牧而不利于农业生产。但地形复杂、气候复杂多变,自然灾害频繁。现今阿勒泰地区的雪灾、伊犁的洪涝灾害、塔城地区的风灾、虫灾等愈加频繁。自然灾害从古至今,一直是威胁牧区生存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游牧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方式相对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游牧经济生存的地理条件受到较大限制。随着牧区人口的不断繁衍,牲畜的大批量繁殖,草原的载畜量不断增加,而且还由于长期以来利用多、建设少,甚至只利用不建设、不投入再加上干旱虫鼠为害及盲目开垦、淘、采挖等人为破坏,牧区大部分草场退化严重,草原资源衰竭的趋势难以控制。据统计,新疆有草原12亿亩,占全疆土地面积的l/3,“全疆已有85%的天然草场处于退化之中,累计退化面积1000多万公顷”。游牧业经济赖以生存的草原资源条件正在消失。

    2.国家基于天然草场的保护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新疆推行以人工草料基地为中心的牧民定居工程,实施大规模的牧民搬迁计划,要求游民逐步改变“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方式,采取固定居住、冬季暖卷舍饲喂养的方式,实行草场围栏、轮牧、修牧、禁牧等措施,以缓解天然草场过度超载的压力和各种人为因素对草场的破坏。在牧民定居的基础上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紧接着推行天然草地生态保护与牧民定居示范工程,加大天然草地生态保护与牧民定居工作力度,形成新疆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及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8]。新疆天然草地生态保护及牧民定居示范工程项目在全疆分两个点进行,一个工程位于富蕴县境内,一个位于昌吉境内。总工程为期5年,投资人民币3000万元,其中日本JICA项目无偿援助2000万元。工程项目已于2007年7月先期在富蕴县启动实施。

    3.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由于种植业发展,大面积草地被开垦;伴随灌溉用水增加,河流下泄水量及扇缘溢出水量不断减少,致使河流萎缩,湖泊干涸,湿地减小,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河谷草甸和扇缘草甸植被衰败;樵采、挖药、开矿也使草地屡遭破坏。尤其是,放牧牲畜数量持续增加,2005年牲畜数量是1949年的5倍多,草畜矛盾日益尖锐,超载过牧越来越严重。新疆草地超载率平均为70%左右,部分地区超过100%。造成85%的天然草地退化,其中重度退化草地占50%左右。有些地方,牲畜几乎把草根都啃食了,可以说新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恶化生态环境为代价。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的沙质荒漠放牧场,由于长期放牧牲畜,流动半流动沙丘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3%至20世纪末提高到21%,沙丘活化速度很快。长此下去,将严重威胁新疆的生态安全,对改善投资环境,把新疆建成全国后备能源基地和粮食战略储备区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亟待开展草原生态建设,推进牧民定居工程进程,治理退化草地。新疆游牧民定居对于加快游牧民族定居建设,增强草原畜牧业的抗灾防灾能力,改善我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实现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