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系统理论的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系统理论的原则范文1
一、多元系统理论的兴起与主要观点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方向逐渐转向了文化层面。最为著名的流派是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学派。其代表人物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他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这一理论主要研究动态文化和异质文化。佐哈尔认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互动,受系统关系的制约,是一项复杂的动态性活动,而不是一种预先可以固定的活动。所以,从文化形成的角度来看,不同文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某种互动。因此,翻译在系统范围内也就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些互动相互密切关联。
佐哈尔还认为,传统的研究范式存在诸多弊端,过分侧重于实证主义和物质内容的分析,应该建立在大量的个案研究基础之上,用现行的功能主义范式进行取代。因此,他批评了以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为代表的日内瓦结构主义学派的静态系统观和非历史观(埃文-佐哈尔,2002:20),转而在总结俄国形式主义的基础之上,创立了一套崭新的理论,即多元系统理论。基于形式主义,多元系统理论认为各种符号现象,即由符号主导的人类交际形式,如文化、语言、文学、社会等,是由系统组成了混合体(杨柳,2009:31)。
佐哈尔把文本看作由多个层次组成的结构,让这些结构变成了一种多变的动态网络。一方面,他吸取了索绪尔的“结构”这一概念,同时全面摒弃了索绪尔用静态结构来解释语言系统的做法;另一方面,为了强调社会文化系y的历时和共时的互动作用,提出了“动态结构”的概念。
二、多元系统理论与文学系统
佐哈尔特别强调指出:多元系统论的原则之一,是绝不以价值判断为准则来预先选择研究对象。这一原则对文学研究尤其重要,因为仍然有人混淆文学批评与学术研究(佐哈尔2002:21)。因此,他为文学系统提出了三对相互对立的概念:(1)经典化和非经典化(canonized and non-canonized)模式的对立,或者说“高雅文学”和“理俗文学”的对比。通常较为保守的“经典化”模式会试图维持自身的主要地位,而其他创新的“非经典化”模式则试图取代前者的核心地位。(2)中心与边缘(center and periphery)位置的对立。佐哈尔认为,翻译文学既可能处于中心位置,也可能处于边缘位置。(3)主要和次要(primary and secondary)活动的对立,即创新和保守的对立。对某一文化多元系统进行深入了解,就必须兼顾主要和次要两种模式,对实践中的翻译实例进行全方位描述。
这三对概念之间不存在内在的关联,而是由人为设定的,受社会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可以互相转化。一个文本不是由其内在特点来决定其在系统内的地位,而是由文本之外的社会文化因素决定。
三、多元系统理论对当代翻译理论的影响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对当代翻译理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影响。第一,多元系统理论让传统翻译研究摆脱了静态和孤立的研究方法,拓宽了研究领域,以动态观点分析翻译的有关问题,实现了推陈出新。第二,多元系统理论研究强调以大量的个案实证研究为基础,而非假设或解释,译者参与具体研究和论述,使得研究结果更为可靠。第三,多元系统理论之前的其他翻译理论以翻译产品为主要对象,而非理论本身,研究产品成为翻译研究的目标,该理论则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综上所述,多元系统理论为传统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带来了三大根本性变化,即综合的解释性,合适的实证考查以及理论的历史演化。
四、结语
佐哈尔用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文学的地位、翻译的规范进行了具体阐释,指导具体翻译实践。该系统并非单一的系统,而是一个异质的、开放的结构,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因素组成的一个多层次集合体,随着其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该集合体也会变化和发展。因此,多元系统理论能够有效地解释人们面临的棘手的社会文化现象,应当以批判性的态度看待。
参考文献:
[1]杨柳.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J].外国语.2003(4).
系统理论的原则范文2
关键词: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增权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30-02
一、人在情境中
20世纪初 marry richmond 和jane addams 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中都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例如,marry richmond在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中提出“在情境中理解行为”,强调利用环境资源以促进案主的改变和提升(goldstein,1995;引自曾华源等,2002)。这一点奠定了社会工作从环境角度理解和干预个人以及个人行为的框架,检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提升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目标和手段。之后心理暨社会学派的汉密尔顿提出了“人与环境”一词,并用其来界定社会工作的特质。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社会学派的托尔(towle)正式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许莉娅等,2004)。随着社会工作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人在情境中”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原则。holis(1964)明确指出个案工作的核心观点在于“人与他的情境”(person and his situation)。到了80年代,在对个案工作的概念界定中都广泛提及人与情境视角,关注社会与个人的背景(goldstein,1996;p91;引自cornell,2006)。随着精神分析和心理诊断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社会工作于是将“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纳入到其定义之中。在1987年,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等权威机构将社会工作界定为以“人在环境中”为基础的知识和理论以及服务(northen,1995,p8;引自cornell,2006)。“人在情境中”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核心。
“人在情境中”在英语中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person-in-situation”,另外一种是“person-in-environment”。
心理暨社会学派使用的就是 “person-in-situation”这一表达方式,强调情境为个人的“situation”。该学派的“人在情境中”指个人受到其生存环境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人的内心事实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经常处于交互作用状态,因此必须注重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许莉娅等,2004:23)。“person-in-environment”由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于1994年正式使用,“人在环境中”指用以描述案主的人际、环境、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的知识系统,该系统兼顾了案主的问题和能力,强调问题不止来源于个体特质同时也存在于个人与环境的复杂性(karls&wanderl,1997;引自曾华源,2006)。
尽管“人在情境中”的表达方式不一,词汇背后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假设也不相同,综合而言,无论哪种表达方式都包含了三个层面:人的层面、环境的层面、人与环境关系层面。不同的理论对人的层面、环境层面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将根据这三个维度比较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比较
(一)人的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相信人的能力,认为个人是主动的有目标的,有能力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和选择,实现自我的发展。人的发展能力包括人际关联能力、胜任力等。人际关联指个人拥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始于亲子间的依附关系的建立,并因此建构了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内所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胜任力指通过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建立的个人掌控环境的能力,包括自我的效能感、建立人际关系、做决定的能力、获取资源和支持的能力(郑丽珍,2002:258)。
增强权能理论认为应将人视为有能力、有价值的人。每个人都不能缺少权能,个人的权能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要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个人需求不足或者出现问题无法实现自我,主要是因为人受到来自于环境本身的压迫,而产生无力感、边缘化、缺权化(郑丽珍,2002),因而无法与环境进行交流,缺乏掌控自己生活空间行使决策权力的机会。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主要关注的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在人性的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强权能理论都对人持积极的肯定态度,相信人的价值和能力。将个人的问题与环境的状况联系起来,避免对人问题笼统道
化的归因。
(二)情境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借用生态学中的“栖息地”一词来指代环境,栖息地指个人所在的文化脉络中的物理以及社会环境。首先,环境是结构性的。环境系统化分为不同层次。其认为个人所在的系统层次是一个层层相扣的巢状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微观、中介、外在、宏观系统(bronfenbrenner,1979;引自郑丽珍,2002:260)。同时,生态系统也将时间纳入到情境场域之中,主要指人的生命周期(life coerse)。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生命历程随着社会改变而改变,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工作以及社区的改变,还包括社会思想、价值和观念的改变(riley, 1997;引自germain&gitterman,1995)。时间维度又可以具体包括:个人时间、历史时间以及社会时间(germain&gitterman,1995)。
增权理论的目标在于协助案主获得掌控生活空间和发展的动力,以降低社会情境的压迫。其所说的社会情境主要指社会经济结构下形成的情境,包括主流意识信念、社会阶级地位落差、社会权利不均、社会标签和控制因素等(郑丽珍,2002b;引自曾华源,2006)。处于弱势或边缘地位的人们无法有效地从主流的社会环境中获取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社会主流环境排斥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地位不断地被边缘化,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弱势群体感到改变无望,产生无力感。
在情境层面上,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情境的定义非常广泛,基本上将个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到其中,建立了一个综融性的系统体系。尽管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包含的情境意义广泛,但其更强调面向人的情境,人生活的环境呈现由近及远的分层分布状态。相比之下,增权理论则更强调社会制度性和结构性的环境,个人的自我实现无法实现其原因在于社会制度和机构的不公平,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受到制度的压迫和钳制,无法获取成长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机会。
(三)人与环境关系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自身与其他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态思维(ecological thinking)”(germain & gitteman,1995),认为人在情境中是一个联合的交流系统,人与环境互相影响,形成一种互惠性的关系(郑丽珍,2002:257)。互惠性的关系体现在人与环境之间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相互影响的。人的改变会影响环境,受到影响的环境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个人。人作为环境的主体,个体问题在于个体能否适应环境,也取决于个体与环境间是否能维持良好的调和度。首先,个体依赖于环境。个人在不同的成长发展阶段需要从其生活的环境之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如果个人胜任能力不足,就将无法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满足其需求,从而导致个体的问题。其次,个人需要适应环境。个人为了持续地从系统中获取资源以维系自身,需要与环境保持适度的关系,这一关系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称之为“调和程度(person-environment fit)”(german&
gitterman,1995)。人尊重环境,如果个体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超过了环境的能力,那么就会逐步造成环境各系统的污染。人类一旦无法从环境中获取维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理、认知、情绪和社会发展功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解组或死亡(郑丽珍,2002)。考虑到环境本身的结构可能也会对人产生的限制与障碍,即环境对于个体也产生反作用。
增权理论相信个体的问题不在于个体本身,而在于环境的压迫和限制。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权能障碍。直接权能障碍限制个体获取物质资源,间接权能障碍指缺少维系社会均等的资源结构和社会价值,个体缺乏参与社会的机会,从而无法实现自我价值(郑丽珍,2002)。缺乏权能将导致无力感,个人因而无法有效地与环境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弱势的个人将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他们在心理上会逐渐接受并内化主流环境对于他们的标签,逐渐缺乏改变的动力,弱势群体更加被边缘化。
回到人与情境的关系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展现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互为主体关系,人在情境中表现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惠交流关系。人通过提升胜任能力与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环境也会产生好的人际关系(曾华源,2006)。增权理论关注人与环境之间是循环关系(曾华源,2006)。其逻辑在于:社会结构的压制导致微观层次个人的无力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转而影响个体的社会参与。个体想要改变自己的境遇,首先要通过意识的提
升,看到环境对于人的压制,提升改变的能力,才能去改变社会结构。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介入策略比较
对于界定问题的来源会影响社会工作处遇模式的方向和策略。根据上文的讨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对案主问题的成因持不同的观点,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介入模式。
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在生命历程中的事件会被界定为“问题”的,经常是发生在人与环境复杂的交流系统中所引起的落差或失衡,并进而产生压力或危机的感受,称之为“生活的问题”(german&gitterman,1980,1996;pardeck,1996;hartman,1983;引自郑丽珍,2002:265)。具体而言,生活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困难的生活转型或创伤性实践,指的是个人与家庭生活周期阶段的交替和演变,包括生理和社会的变动,预期与非预期的,长期或突发的,这个会带来个人地位和角色的改变;(2)环境压力,个人从环境中获得资源以增进自己的适应能力,但环境本身的结构也会阻碍个人的适应性发展,比如不平等的机会、难以应付和没有回应的组织都会影响个人的生活;(3)功能失调的人际过程,包括剥夺、不协调的期望,不良的人际过程都会影响个人生活的结果和对环境的应对(payne,2005;引自何雪松,2007:91)。
基于此,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生命模型”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干预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次文化、社区等各个层次系统,综合各种工作手法,通过多元和多面向的干预策略而增进个人适应能力或者加强或建立社会支持以达成个人与环境的调和度。具体的干预手段例如:增进适应性的技巧以降低个人源于压力而产生的挫折感;增进个人的能力以去除环境障碍,增进个人的人格动力等。当然,生态系统理论看到了环境本身可能对个人造成影响与困扰,强调环境改变的重要性,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分层,环境改变的重点是个人生活所处的微观与中观层面,对于大的社会制度等宏观情境的改变社会工作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增权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在于社会环境与结构,而不在于个人本身。个人受到环境的限制和压迫以及长期的负向对待,因而缺乏权能与资源发展和实现自己。那么,增权理论的干预策略在于增强“权能”。“权能”,即权力与能力,指的是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空间与发展的各种有利动力,也指个人对自己受压迫处境的意识提升。社工主要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增权:(1)个人层次,使个人觉得他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2)人际层次,指帮助个人获得和他人合作促成解决问题的经验;(3)环境层次,改善社会制度或结构。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介入焦点都包括个人和环境,但是生态系统理论更强调个人的改变以适应环境,强调适应性仍说明了生态理论假设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秩序,而压制了激变社会变革的可能性(payne,1991;引自周玫琪等,1995)。增权理论试图增强个人的权能以改变受到压制的环境,相比之下更注重社会环境的改变。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对于“人在情境中”的诠释不同,但是两者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是融合的。生态系统理论在策略上同样也强调增权。增权是生态系统理论生命模式的重要实务原则之一(for example, lee, 1994; simon, 1994; solomon, 1976, 1982;引自german&gitterman,1995)。增权策略适用于“生活模式”的各方面。例如,对于个体进行增权,提升个体的自尊、胜任力、人际关系能力等(german&gitterman,1995)。同样,在增权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中,利用生态系统对于环境的结构化框架分析案主面临的境遇,为增权提供了介入方向。
四、小结
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都强调“人在情境中”,关注个人和环境的关系。通过人的维度对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对于“人在情境中”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毋庸置疑,两者都对“个人问题”和“公共议题”进行了区别化对待,看到了个人问题背后存在的环境因素,避免了对个体道德化的归因。生态系统理论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人与环境综融性的分析框架,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在实际的操作上有诸多的限制,强调对于案主适应环境,使个体仍然顺从于主流的社会压力与结构,忽略了案主的主动性。相反,增权理论弥补了生态系统理论,首先强调环境中的压迫与限制,试图由个体的自我成长汇集成大的社会改变和社会运
动(torre 1985,引自郑丽珍,2002)。
通过对应性的比较分析,尽管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各自的假设与理念存在差异,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没有哪一个理论是完美无缺的,这提醒我们必须以整合理论的视角看待人的问题与需求。
参考文献:
[1]何雪松. 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佩恩.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m].周玫琪,等,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3]宋丽玉,曾华源, 施教裕, 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境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 北: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2
[4]许莉娅 .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曾华源,黄俐婷.心理暨社会派、生态系统观点及增强权能观点对“人在情境中“的诠释比较[j].东吴大学学报,2006,6(14):63-89.
系统理论的原则范文3
关键词:需求分析;动态系统理论;状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5-0004-6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01
需求分析是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来确定课程目标,以满足学生特定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要求的过程。它是课程设计中的第一步,是最为基础的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选用以及教学评估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对于外语教学需求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大学英语需求分析的研究,已经吸引了很多研究人员的重视。Munby等提出了目标情景分法;Hutchinson & Waters提出“目标情景需求+过程需求”模式;而国内的学者束定芳等认为需求分析应包括社会需求分析和个人需求分析(束定芳,2004:19-34);夏纪梅和孔宪以语言“交际功能”为原则,认为外语课程设计需要分析学生的情况、学习目的、雇主或者职业的需要,关注符合职业要求的语言功能项和技能项(夏纪梅、孔宪,1999:27)。但是,现有需求分析模式的基本假设往往是学生的目标需求以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都是静态的,它们弱化了在实际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目标需求、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随着动态系统理论被引入应用语言学领域,语言发展可视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它为外语课程的需求分析模式构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外语学习过程既不是单纯的认识心理过程,也不能完全归于社会文化过程,而是在多种输入因素影响下系统状态的动态转移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外语课程需求分析的目的就不再是简单的要明确学生能力所处的位置以及期望达到的需求点,也不是理解学生期望与现实的线性差距,而是要分析表征学生外语水平的状态变量、由状态变量所表达的学生当前外语水平和目标外语水平、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输入变量(因素)以及状态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最终建立目标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化模型。基于此模型,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通过改变影响学习状态的某些输入变量的值,来使得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初始状态转移到目标状态。
下面,本文将以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为例,详细说明动态系统视角下的需求分析方法。首先将介绍需求分析的相关研究工作,然后介绍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需求分析框架。
1 . 相关研究
需求分析最初用于专门用途外语教学的课程设计。而需求分析研究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研究人员基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对需求的不同理解以及分析需求的不同方法。首先,目前各种关于需求的定义可以分为结果指向性和过程指向性两种定义。结果指向性定义是将需求看作一个期望、要求或必须做的事情,需求常常被看作数个点。如Widdowson(1981:2)将需求定义为外语学生目前学习一门语言和完成未来工作要求必须做到的事情;Berwick(1989:57)认为需求是学生目前的学习要求及未来的工作要求。而过程指向性定义将需求理解为一段距离,强调了需求的过程指向性,比如Kemp(1998:21)将需求定义为“指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下面,本节将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简要介绍当前对外语需求分析的相关研究工作。
1 . 1 国外需求分析研究
首先,Munby等于1978年提出了著名的目标情景分析法。它是一个局部的交际需求处理器,是关于关键交际变量的一系列参数和个人信息、交际目的、目标水平等九个方面。该方法更注重目标需求分析,仅适用于与特定类型人群的小范围需求调查,大范围使用时存在很大局限性。更重要的是Mundy模式几乎各个层面都存在主观性和随意性的问题(Richards, 2008: 35)。
随后,Hutchinson & Waters对ESP课程中的需求分析模式做出了极大的改进,提出需求分析不仅仅包括目标情境下的语言需求,还要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成功达成目标需求(Hutchinson & Waters, 1987: 55)。Hutchinson & Waters的模式包括目标语言需求和学习过程需求。目标语言需求是指学生在目标环境下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必要、不足、起始水平和目标水平。学习过程需求指为了学习而需要做的事情,即学生在目标环境下为达到所需要的水平而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该模式强调了学习过程,但弱化外部环境分析。
Dudley-Evans & St John的需求分析模式则通过对课程生态情景这个核心的相关特点的辨析,“对特定学生群体进行最大量的语言、技能学习的分析,最终得出目标情景和学习环境的相关信息,其模型包括7个方面(陈冰冰,2009:19)
Brown在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一书中用系统的观点看待课程设置及其各个环节,谈及了需求分析的四种原则和三个角度(Brown, 2001: 35-66)。需求分析四原则:差异性原则、民主性原则、解析性原则和诊断性原则,它决定了在具体的需求分析中要收集哪些信息。鉴于需求分析的复杂性和巨大的工作量,Brown用三对基本的二分法来缩小需求分析中调查内容的选择范围:(1)情景需求和语言需求;(2)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3)语言学习内容需求和学习过程需求。这三个维度互相联系,共同组成需求分析的整体。需求分析的多维度视角,正是反映了需求分析的复杂性,在运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取适当角度提取信息。这个需求分析模式仍是将需求看作是静态不变的一个系统加以研究,忽视了非线性因素。
1 . 2 国内需求分析研究
国内学者束定芳等认为需求分析应包括社会需求分析和个人需求分析(束定芳,2004:19-34)。社会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社会对不同人员外语水平的要求如何,目前外语人才和外语的使用情况等。个人需求分析包括客观和主观信息,客观信息包括目前的外语水平、年龄、教育背景、学习经历等;主观信息主要包括希望什么样的课程时间长度和强度、喜欢什么样的学习安排、有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希望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这个模式在国内认可度较高,很多对于英语需求分析的研究都基于此模式。但是,该模式仍停留在静态基础上,忽略了各种因素随时间潜在的变化,比如随着课程的开始和深入,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发生变化、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夏纪梅和孔宪认为外语课程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必须首先了解情况、学习目的和雇主或职业需要(夏纪梅、孔宪,1999:27)。这个模型以语言“交际功能”为原则,着重辨识符合职业需求的目标情景语言所需的语言功能项和技能项。但是它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学习过程需求。
纵观现有的需求分析模式,它们大多有一些相似的局限性。首先,在范式上表现为注重探寻变量之间的线性因果关系,假设在一个静态环境下来研究需求,忽视了语言学习中的各个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会发生变化,忽视了在一个时间点上所做出的需求分析结果的时效性,忽视了需求分析的非线性因素;其次,在内容上分别关注需求的某些方面,往往忽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2 . 动态系统理论简介
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动态系统理论研究开始于Larsen-Freeman,她从混沌论出发,比较全面地讨论了语言作为一种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特点,基本上奠定了动态系统理论的框架(李兰霞,2009:409-421)。
Larsen-Freeman认为系统是由多种元素交互组成的关联体,一个复杂系统通常包含众多不同元素,其连接方式各不相同且实时变化,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异构性、自适性、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与环境的联结性(Larsen-Freeman& Cameron, 2012: 26-69)。
(1)异构性是指组成复杂系统的成分、因素或过程类型多种多样,且有可能本身还是一个复杂系统;
(2)自适性是指系统一个方面的变化会导致系统整体变化;
(3)开放性是指系统允许外部能量或物质进入系统,保持开放可以使一个非平衡系统保持适应和维持稳定;
(4)动态性是指复杂动态系统内部时时发生着变化;
(5)非线性是指复杂系统内部各个因素和成分之间的交互随时间发生变化;
(6)与环境的联结性是指环境与系统并不是相分离的,环境是系统的一部分,共同构成其复杂性。
在模型构建上,我们可以用状态空间模型来描述一个复杂动态系统。利用状态空间模型,系统可以由如下的状态方程(方程1)和输出方程(方程2)表示:
X’=F(X,U)(1)
Y=G(X,U) (2)
其中X是表征系统状态的状态向量(X=[x1,x2,…,xn],xi表示系统的状态变量),U是影响系统变化的输入向量(U=[u1,u2,…,um],ui表示系统的输入变量),而系统下一时刻的状态X’是当前状态X和当前输入U的函数F,Y是系统的输出向量(Y=[y1,y2,…,yk],yi表示系统的输出变量),而G是系统的输出变量与状态变量和输入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实际中,系统的输出是可观察的,而系统内部的状态变化则是不能直接通过外部观察来了解的。
在研究方法上,动态系统理论认为孤立提取分析变量很难,因为系统的各个变量是彼此联系、不断交互作用的,而且传统的均值分析法对一个群体的描述可能与该群体中任何一个个体都不一致(Larsen-Freeman & Cameron, 2008: 200-213)。因此,为避免简单化,应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并适当采用微发展研究方法,通过高密集取样,避免静态分析的缺陷。
3 . 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需求分析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外语语言的学习可以看作是一个包括了学生、教师以及相应学习环境在内的动态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的输出是学生在具体的外语应用情景中的表现,它体现学生需求的满足程度。它们是学生或者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而了解的。而输入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称为输入变量),包括了个人因素和各种社会因素。在输入因素的影响下,系统具有不同的状态,这些状态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并且可以由一组具体的指标(称为状态变量)来表示系统的状态。
此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不是单纯的认识心理过程,也不能完全归于社会文化过程,而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动态变化过程,是系统从一个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状态转移过程。并且由于系统的状态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系统状态是时间的函数,因此实际中目标状态可以由多个,即学生可以设定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水平。当有多个目标状态时,从初始状态出发,并经过这些目标状态的状态转移轨迹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由于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表现跟其语言发展水平的关系往往是确定的(即输出方程中的函数关系G往往是确定的),该过程的目的即是通过系统转移到期望的目标状态来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外语应用情景中达到期望的表现。并且由式(1)可知,该过程受系统的初始状态X0、目标状态X1,X2,…,Xk(Xi表示第i个目标状态)、系统的输入向量序列U1,U2,…,Un(Ui代表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因素在不同时刻的取值)以及系统状态与系统输入之间关系F的影响。
因此,从动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外语课程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明确目标群体如表1所示的几个维度的信息,进而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模型,也即表示系统状态变化的状态方程。
X: X表示语言发展水平的状态向量,它由一组具体的变量构成,比如以英语听、说、读、写的水平来代表英语的水平,那么此时的X就是一个包括四个变量的状态向量(X=[x1,x2,x3,x4]),四个变量分别表示听说读写的水平。
X0: X0表示学生语言的当前水平,它是状态向量在当前时刻(初始时刻)的取值,比如目标群体的听说读写的平均水平均为中级,那么此时X0=[中,中,中,中]。
Xk: Xk表示学生在不同阶段期望达到的目标水平,它是状态向量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结束时刻的取值,比如大学的英语学习过程共有四年,以每一学年为一个阶段,学生期望在毕业时达到的英语水平是听说为非常流利,即为高级,读写为中等,那么学生毕业时期望达到的目标状态为X4=[高,高,中,中]。
U: U是由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输入向量。这些因素(也即输入变量)由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可以是学生的动机、学生个人的意志、与周围学生之间的差异、愿意投入的时间、所使用的学习方法等个人因素,也可以是教师的水平、学习场地的状况、教育政策、社会要求等社会因素。
Ui: Ui表示输入向量U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同时刻的取值,它的取值是由各个输入变量在不同时刻的取值所构成,Ui所构成的序列代表了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比如对于学生的动机这一输入变量,其可能的取值包括对语言感兴趣、与外国人交流、出国、通过四六级或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找到好工作等,可能学生初始的动机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之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其动机可能会变为出国,也可能会变为能够交流从而找到好工作。
F: F表示语言发展水平的变量与影响学生学习的输入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比如投入大量的时间、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都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提高。由于该关系体现了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因此其往往也是确定的。但是针对不同的群体,该关系往往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还是要了解各个输入因素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具体影响关系。
方程式(1)和(2)体现了在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外语需求分析的基本框架,它不仅告诉我们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体现了学生学习水平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动态、非线性关系。
4 . 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方法
上一节我们阐述了动态理论视角下外语教学需求分析的基本框架,即我们需要分析表征学生语言发展水平的状态向量、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影响学生语言发展的各种因素和它们的动态取值以及输入因素与系统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如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针对特定目标群体学生识别上述信息呢?本节我们以大学生群体为例,来详细说明分析上述信息的具体过程。
4 . 1 状态向量、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分析
状态向量包含一组状态变量。实际中对一个系统来说状态变量的选取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但是,这一组状态变量必须是不相关的,并且它们取值的不同组合要能够覆盖系统的状态空间。在这里状态向量表示学生外语发展的水平。我们选取的一组状态变量要能够全面度量学生英语的发展水平。
根据语言的交际功能,通常大家都会以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水平来反映或者度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定义图1中所示的反映学生听说读写水平的四个变量来作为系统的状态变量。它们所构成的状态向量将反映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处的不同状态。其中初始状态是学生开始学习前的状态,也称为当前状态,它是状态向量在当前时刻的取值,而目标状态是学生期望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所要达到的状态,它是状态向量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结束时刻的取值。
因此,分析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就是要分析状态向量在当前时刻和学习过程不同阶段结束时刻的取值。而实现这一点的方式就是直接询问学生当前在听说读写方面的水平以及不同阶段期望达到的水平,但显然通过这种方式准确获知学生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是困难的,因为学生也很难了解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具体水平。为此,我们提出基于情景的方法。
学生在具体应用英语的情景中的表现是学生学习英语这一过程的输出(如图1所示),它们是可观察的,因此其取值是可以获得的。而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表现又同其语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本质上来说学生在情景中的表现是其语言发展水平的外在反映,是观察学生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方式。基于此,识别学生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可以从具体的情景出发,分析学生关注的具体情景以及他们在情景中的当前表现和期望表现,进而根据状态变量与学生在这些情景中表现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
比如,对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学生的应用情景有如下几种:找工作面试、四六级/考研考试、去国外旅行、去国外学习。这是一些大的情景,每个大的情景又可以细分为一些小的具体情景。比如,这些大的情景往往包含如下的具体情景:听英语报告、听英文广播、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谈、看英文电影、阅读英语读物、写英文信件、做英文报告等。这些大的情景与具体情景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情景与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实际中,每个情景的表现对各个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听英语报告对听这一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是1,也就是如果能听懂报告,那么他的听力就是非常好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各个情景中的表现和期望达到的表现,然后根据情景对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来估计出学生在当前时刻各个状态变量的取值,以及期望达到的各个状态变量的取值。比如,假设以[0,1]之间的数值来表示学生在各个情景中的表现和每个情景中的表现对各个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那么各个状态变量的取值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加权求平均的方式来计算。
4 . 2 输入向量、输入向量的动态取值、输入向量与状态向量之间动态关系的分析
输入向量包含了一组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实际中可能会动态变化,从而使得输入向量具体不同的取值。为了识别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我们需要明确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过程以及其中的主体。如图4所示,在大学阶段,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是由在一定环境下的两个具体过程构成:教师的讲授过程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这两个过程涉及三个主体:教师、学生和环境。
因此,识别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因素可以从这些具体过程和主体出发,因为这些过程和主体的不同属性往往就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比如:
(1)教师的因素:教师的水平、态度;
(2)学生的因素:学生的动机与态度、毅力;
(3)讲授过程的因素:讲授的方法、时间等;
(4)自主学习过程的因素:学习时间、方法等;
(5)环境的因素:社会的要求、父母的态度、周围同学的水平等。
为了在实际中去识别这些因素以及他们具体的值,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调研:
(1)你期望你的英语老师是什么样的?
(2)你期望他在上课的过程中怎么教?
(3)你平常怎么学习英语?
(4)你认为你如何改进这个过程来提高你的英语水平?
(5)你学习英语的动力是什么,认为哪些因素会促使你更加努力学习英语?
5 . 小结及未来工作
本文探讨了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外语需求分析的框架,并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说明了具体的分析过程。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语言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而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就是该动态系统从初始状态到不同目标状态的状态转移过程。该过程不仅受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影响,还受系统的状态变量与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输入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此,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外语的需求分析就是要分析学生的初始状态、不同阶段的目标状态、表示语言学习水平的状态变量、影响学习过程的输入变量以及由状态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下一步,我们可进行大学英语需求的动态分析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并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Berwick, R. 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A]. In: Johnson, R. K.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51, 57.
Brown J. D.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5-66.
Dudley-Evans T. & M. J. John.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 Cambridge: CUP, 1998.
Hutchinson T, & A.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55-63.
Larsen-Freeman, D. & L. Cameron. Research methodology on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a complex system perspective[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8(92): 200-213.
Larsen-Freeman, D. & L. Cameron. Complex System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2: 26-59.
Kemp J. et al. 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 (2nd ed.)[M]. London: Prentice Hall, 1998.
Mundy J.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Richards, J. C.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35.
Widdowson, H. G.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riteria for course design[A]. In L. Selinker, E. Tarone & V. Hanzeli. English for Academic and Technical Purposes: Studies in Honor of Louis Trimble[C].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1: 1.
陈冰冰.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19.
李兰霞.动态系统发展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409-421.
系统理论的原则范文4
关键词:生态文明;灰色系统理论;福建省;旅游产业
一、相关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文明理论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也正是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发展,二者不谋而合。因此,将生态文明理论应用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不仅有助于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样对我国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起着指导作用,可以说生态文明对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二)灰色系统理论
所谓的灰色系统理论(GS或GST)以系统为指导,是一种研究少数据、不确定性和贫信息问题的新方法。由于旅游产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六个方面,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旅游者的偏好、收入水平、旅游交通的区位条件等都会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可以说是个复杂的、不太确定的巨大的灰色系统,而这些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灰色性。所以可以把旅游市场看做是灰色系统来研究。
二、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灰色关联计算
(一)旅游产业影响因素关联指标的选取和构建
为了使计算结果更加科学,更符合实际,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将福建省旅游接待人数(X01)和旅游收入(X02)作为参考数列,选取旅行社数量(X9)、星级饭店数量(X6)、国内旅游人数(X3)、国内生产总值(X1)、第三产业增加值(X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5)、民用汽车拥有量(X10)、客运量(X7)、第三产业从业人数(X8)、等十个指标作为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将影响因素的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二)灰色关联度的测算
基于数据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将定义关联度0.7≤r
(1)求差数列,从而确定极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计算各被评价对象序列与最优参考序列的绝对差序列。计算公式为Δi(k)=,Δ=(Δi(1),Δi(2),Δi(n)),(i=1,2,m),极差最大值等于2.945,极差最小值等于0.000,具体的计算结果见表2。
1、求关联系数
在计算灰色关联系数时,一般取分辨系数ρ=0.5(0
εi(k)=,k=1,2,…,n;i=1,2,…,m。详细的计算结果见表3。
2、计算关联度
计算每个经济发展相关指标关联系数的平均值即得关联度,其计算公式为:
ri(k)=,i=1,2,…,m。福建省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与各个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度以及排名见表4。
三、结论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福建省内旅游接待人数与各个影响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序是国内旅游人数>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民用汽车拥有量>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客运量>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这个排名结果表明:福建省的旅游发展空间主要集中在国内游客上,国际知名度不高,缺乏宣传力度,这需要引起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福建省旅游收入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大小的排名是:国内旅游人数>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民用汽车拥有量>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客运量>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由于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是两个相关性比较强的指标,所以有关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的关联度排名区别不是很大。民用汽车拥有量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人们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所以通过旅游收入与相关因子的关联度分析可只有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旅游人数才能增加,再配合旅游产业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效果会更加明显。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在未来六年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按现在的发展态势,2015-2020年的6年间福建省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参考文献:
[1]蔡溢,杨洋,殷红梅.基于灰色系统理论(GST)的贵州省旅游业发展分析与预测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32):99-105.
[2]王大鹏,邹广琦.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4:62-64.
系统理论的原则范文5
一、第一层次——方法论,即
的发展和理论的创新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否则就会迷失方向,科学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列宁说过:“如果不先解决一般的,就去解决个别问题,那末,随时随地都必然会不自觉地‘碰上’这些一般的问题”。这也就是在会计理论的研究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哲学是关于界、人类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也是科学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它主要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发展观。
(一)辩证唯物论
1.会计的物质观。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会计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其实践的对象即资金及其流转是物质的价值;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输出的会计信息的本源是客观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簿记的方法改变不了簿记所记事物的实际联系”。如果会计信息不能如实描述资金及其流转情况,那么,虚幻的假象不仅给社会带来危害,而且使会计失去了真实存在的理论基石。
2.会计的运动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实质上就是资金的流转过程。会计作为一种技术,反映的是企业的资金营运状态和经营成果,也就是对运动中的资金进行描述,所以会计核算要坚持运动观。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恩格斯说过:“运动应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否认相对静止,就会抹煞事物的界限和质的区别,也就无法正确认识事物,更谈不上对事物进行量度。因此,会计还必须树立相对静止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如实反映资金所处的状况,即财务状况。
3.会计的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脱离时间和空间是不可能存在的。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会计的几个假设就是建立在物质的时空观念上的。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是在时间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会计主体假设是在空间观念上确立的。通过这几个基本假设,确定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时空范围,会计这门学科才得以产生和发展。
(二)唯物辩证法
1.会计的对立统一观。对立统一即矛盾,是指一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存在或发生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会计的发展史实质上是会计中内在的矛盾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发展史。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揭示,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矛盾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矛盾,既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事物,又要分清主次,并把这两者综合起来。只有在完整地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并用之于会计实践时,才能对会计有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研究方法,才能领悟出诸如语言、技术以及会计并无阶级性的结论。
2.会计的质量互变观。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发展和存在的数量的规定性,二者统一在度的范围内。如果突破度的范围,量变就会引起质变,事物的本质规定性就会发生变化。会计是一个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要目的的信息系统。如果会计突破度的范围,不再提供会计信息,那么会计就失去了本来面貌。如果提供的会计信息超过其度的范围,不能如实反映业务的,不能为决策提供依据,那么会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在会计实践中,必须把握量度,树立起会计的质量互变观。
3.会计的否定之否定观。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继承和克服,即继承了旧事物的合理内核,摒弃了旧事物中不合理的内容,这就是事物的创新。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观点,完整地体现在会计理论的发展史上,具体表现为:古代会计理论被否定,产生了创新的意大利式会计;意大利式会计理论被否定,出现了创新的英国会计;英国式会计理论被否定,形成了创新的美国式会计。,美国式会计理论也正面临着被否定的挑战。因此,在会计研究过程中,要树立起否定之否定的观念,敢于对存在及权威挑战,才能不断创新。
(三)历史唯物论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而会计是一定社会经济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因而它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如果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考察,便不难发现: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某种会计是特定经济政治环境的产物,没有脱离环境而孤立存在的会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推动会计发展的基本力量。
二、第二层次——系统理论,即亚哲学
所谓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围绕特定目的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广义的系统理论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即指“新三论和老三论”。它们是新兴的横断科学,使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现哲学的基本精神,它们是哲学的具体化、模型化。关于广义的系统理论,简单地介绍如下:
1.系统论。系统论是由L.V.贝塔朗菲创立的一门科学,这是狭义的系统论。它认为系统必须是由若干要素(至少两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现实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系统功能的表现过程也就是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整体,解释了哲学的物质观,即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物质组成的世界。
2.信息论。信息论是由美国数学家申农创立的一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科学。它研究存在于通讯和控制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以及如何提高各信息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门通讯理论现在已发展成为一种广义信息论。它被广泛理解为所有运用或移植信息论观点来研究各种问题的理论,阐明了一切物质是一个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
3.控制论。控制论是由美国数学家N.维纳创立的一门关于动物和机器中的控制和通讯的科学。实际上,它是自动控制、技术、无线电通讯、医学、数理逻辑、技术、统计力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是涉及和应用面非常广泛的一门有关控制问题的系统理论,如果说申农主要是从信息的发送端来研究信息,那么,维纳则着重从接受端如何利用信息来加以研究。
4.耗散结构理论。这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非平衡系统理论之一。该理论是由比利时生家I.普利高津最先提出的科学假说。它研究的是一个系统由混沌向有序化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该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是不断地在和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当这种交换达到一临界值时,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稳定的有序状态,它充分诠释了哲学的运动观,以及质量互变规律。
5.协同论。协同论是由原联邦德国科学家H.哈肯创立的。它是研究和比较不同领域中多元系统元素间合作效用的理论。它认为不同系统间存在着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稳定走向稳定的目的相似的特征。人们可从横向上研究不同事物的共同规律,并运用已知领域的成果探索未知领域的奥秘,从而解决处于“黑箱”状态的难题。
6.突变论。突变论是在拓扑学、奇点理论和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基础上,由比利时数学家R.托姆提出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通过描述系统在外界点的状态来研究自然界各种形态、结构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非连续性的突然变化现象,从而向人们提供了事物在外部条件作用下发生突变时,如何促使事物向良好预期转化的思考方法。这是哲学突变观点的具体解释。
与上述系统理论观点密切相关的是这些观点指导下的系统理论的方法。所谓系统理论的方法,是指按照客观事物的系统性,把人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放在系统环境中加以研究的科学方法。即从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综合精确地考究研究对象,以达到整体功能最优或问题能得到最佳处理的科学方法,包括功能模拟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模型化方法、最优化方法等一系列方法。
系统理论及其指导下的方法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化和说明,为理论研究补充了更具体、更深化的方法基础,使理论研究的视野更广阔,整体性更强,立足点更坚实。会计作为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具有一般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因而也可利用系统理论及其方法来创建会计理论并指导具体的会计实践。
三、第三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
(一)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是指以有关的理论成果为依据,对具体研究对象的各方面进行逻辑分析,从而寻求其规律性的一种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方法和辩证逻辑方法。另外,由于数学是运用数字、文字、模型等进行推理的一门逻辑科学,数学方法实质上是逻辑方法的具体运用和说明;从广义上来讲,逻辑方法包括了数学方法。
1.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思维形式是指概念、判断、推理等进行思维的具体方法。逻辑规律是指在思维形式中起作用的规律,诸如同一律、矛盾律、充足理由律等。形式逻辑作为一门思维科学,既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和论证思想的作用。思维形式的运用是否准确,关键要看它是否符合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人们只有在遵循了形式逻辑基本规律和概念的要求后,才有可能进行正确的思维活动,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
2.辩证逻辑。辩证逻辑本质上是哲学的逻辑,是哲学的逻辑职能,它比形式逻辑“包含着更广的世界观的萌芽”。辩证逻辑作为现实世界辩证运动的反映,作为认识史的,研究的是思维形式如何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联系和转化等问题,“是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因而,在整个认识和思维过程中,不但要运用形式逻辑,更需要运用“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观点去分析综合事物。辩证逻辑的主要规律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理性思维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在发展中具有阶段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中将其概括为“两条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简言之,就是:“具体抽象”-抽象的规定。“抽象具体”-具体的再现。前一个具体是具体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后一个“具体”是理性认识的结论,是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的描绘。马克思的这段话也是对整整三大卷《资本论》最简洁的、最高度的哲学概括。
在这“两条道路”上是运用“范畴”作为“理论”的结点不断展现的,这些范畴差不多都是成双成对的,而且有鲜明的阶段性。诸如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等。
(二)历史方法
历史方法就是通过研究某一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占有大量历史资料的前提下,概括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并将其延伸到具体研究对象中的一种方法。采用历史方法研究会计理论,就要联系会计理论的来龙去脉,明确它在会计发展史中的地位,从而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对会计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的认识较多地采用了历史方法。
“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是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马克思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2页)。这些话是恩格斯用来阐明《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对于理论来说,也应该是完全适用的。当然,理论同历史毕竟不是一样的,理论体系必须摆脱历史形式,正确地采用逻辑形式。要避免历史进程中迂回曲折的甚至反复的现象,也要摒弃历史进程的随机的偶然性,作为理论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应该是同级、同阶段的事物或现象中的完全成熟的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反映。
四、第四层次——会计理论的具体
会计理论研究的具体方法一般包括描述性方法、规范性方法和实证方法,现分别阐述如下:
(一)描述性方法
所谓描述性方法,是指运用归纳方法对许多个别事物进行,找出这些事物的共性,并概括出普遍性结论的一种推理方法。具体到会计研究中,描述性方法主要于两种情况:第一,在广泛调查研究占有实际资料的基础上,对各会计主体经常发生的会计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加以概括和,从会计实务中归纳出会计理论;第二,广泛收集已有的会计资料,并就某个具体的认识进行概括和总结,对已有会计理论进行归纳,得到新的会计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的会计界主要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会计理论研究。利特尔顿和齐默尔曼认为会计理论主要是从会计实务中总结出来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第4号公告“名词公报”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即通过对事物进行罗列的方法,概括和归纳出结论,从而形成了会计的概念结构。
采用描述性方法得出的会计理论,称为描述性会计理论。由于描述性会计理论主要是从会计实务中提炼出来的,研究者容易受到“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等主观因素的,因而,描述性会计理论主要是为解释现行会计实务服务的,难以得到突破性的发展。
(二)规范性方法
所谓规范性方法,是指利用演绎方法,由普遍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一种推理方法。会计研究中的规范性方法是指那种从目的和假设出发,从中导出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的合理原理和原则。
规范性方法不受现实事物的影响,强调“应该是什么”,因而会计理论研究者常常从特定的价值判断基础出发,力求从逻辑高度概括出最优的会计实务是什么,进而指导会计实务,实现会计实务的规范化,其现实目的就是为制订会计准则(制度)服务的。
采用规范性方法形成的会计理论称为规范性会计理论。规范性会计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不同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使得会计报表缺乏可比性。因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会计学家极力推崇规范性会计理论,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但是,规范性会计理论存在着致命的缺陷是:虽然经过演绎推理得到的会计理论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但是,如果研究者依据的假设或前提是错误的,那么其结论也必将是错误的。因此,规范性理论有时难以令人信服,也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发展,而且在完成了归纳或演绎之后,一般不对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验证。
(三)实证方法
所谓实证方法,是指与描述性方法、规范性方法相区别的,通过观察或实验取得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测试而形成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会计研究中的实证方法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某一特定会计理论的验证;第二,对存有分歧的不同观点、方法和理论的验证;第三,理论创新。
实证方法受西方实证主义的影响,立足于客观存在的事实,强调会计“是什么”的观点,因而实证会计理论研究者主张,要象那样,以观察到的事实资料和感性认识为依据,来构建真正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
采用实证方法得出的会计理论称为实证会计理论,由于会计实证研究中收集的数据资料局限在过去发生的事实上,因此注定了实证会计理论只能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验证已有的会计理论,而不能对会计实务起规范指导作用。但是,会计实证研究的前景是美好的。实证会计理论一旦形成,可以累积起来,有可能形成科学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
1986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罗斯。L.瓦茨(Ross.L.Watts)和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Jerold L.Zimerman)出版《实证会计理论》,此书的中文版译者黄世忠教授写道:“书中将实证会计理论的最重要学术贡献归纳为两个方面:(1)研究了会计数据的潜力,检验了会计信息(主要是盈利信息)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雄辩地证明了充分披露的会计信息是推动资本市场有效运转的要素之一;(2)提出并检验了分红假设、契约假设和规模假设,解释了会计数据在制定和执行报酬计划、债务契约中的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会计政策选择行为。例如:当实行以盈利为基础的分红计划或者它的负债率比较高,则它可能选用可增加当期收益的会计政策,以增加经理人员的报酬,降低违反债务契约的风险;又如,企业的规模越大,它就越有可能选用可减少当期收益的会计政策,以降低成本。为此,该书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详尽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在这两个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实证会计理论是以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为基础,以数理统计模型为工具,以“提出假设-设计模型-收集数据-解释结果”为模式,借以解释和预测会计现象的会计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会计学的研究方法是规范研究的方法,以后从弗里德曼的“实证学”移植过来实证研究方法。至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美国经济学界会计学界出现了一种风气,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只发表实证研究的文章。认为只有实证经济学才是真正的科学,只有实证分析才是经济学中唯一的可以被使用的方法。陈岱孙先生认为这种偏见是有害的。他曾指出:“实证经济论著否定价值判断。但是,否定并不等于它不存在。数学模型分析了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结果。但这结果是否符合实际,完全与社会判断无关吗?当然不是”。既然任何实证分析都离不开它所设定的社会经济前提条件,也都不可能把研究成果置于社会经济环境之外,可见社会价值判断是始终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学说史可以证明:规范分析与辩证分析相结合是经济学的一贯原则。古代、中世纪、古典学派斯密、李嘉图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19世纪后期,庞巴维克著的《资本实证论》正式提出“实证论”这个字眼,但书中还是采取逻辑分析而没有采取数学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数量经济学的发展,实证分析才得到发展,但规范分析也在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价值判断,对生态经济的研究,对福利制度的分析,都有长足的进步。要使经济学成为“致用之学”,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必须结合。
上面讲的虽然是经济学,但其基本精神对会计学也是完全适用的。
系统理论的原则范文6
关键词:花生;产量;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6-22-03
花生产量是由多个不同农艺性状共同作用的结果,弄清各性状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处理好各性状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有目的地选育花生新品种。以往在数据分析中大都是采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处理,由于这些方法需要的数据多,计算工作量大,要求原始数据必须有一定的规律,且符合一定的理论分布[1],因而花生选育有时难以有效地应用上述统计方法。然而灰色系统理论提供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能够克服上述方法的局限性。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花生产量的主要性状进行关联度分析,关联度越大,说明因素间变化的势态越接近,其相互关系越密切,从而明确各性状对花生产量的主次关系,以期筛选影响花生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为花生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各试验材料和试验数据均来自2012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总结材料。参试花生品种13个,分别为汕油诱1号、航花3号、仲恺10号、福花8号、粤油390、泉花511、桂花68、莆花3号、贺油13、湛油58、龙花9号、云花生4号和汕油523(ck)。
1.2 试验设计及方法 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4m2;种植密度为13.5万~15.0万穴/hm2,每穴播2粒;田间管理按当地大田生产水平进行,同一试点各项栽培管理措施一致,不施用多效唑,不覆盖地膜。收获后,室内考种项目有主茎高、侧枝长、主茎叶数、总分枝数、单株结果数、结果枝数、饱果数、百果重及百仁重,整理相关试验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结果 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见表1。按照灰色系统理论要求,将13个品种以及9个主要农艺性状视为一个整体,即为灰色系统,各个农艺性状为系统中的一个因由表5可知:花生产量与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为百仁重>百果重>主茎叶数> 侧枝长>主茎高>结果枝数>总分枝数>单株结果数>饱果数。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原则,关联度大的数列与参考数列关系密切,关联度小的数列与参考数列关系疏远,因此百仁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百果重、主茎叶数;而单株结果数和饱果数两个农艺性状与花生产量的关联度居最后2位,因此它们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最小。
3 小结与讨论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对一个发展变化系统进行发展动态量化比较的一种分析方法,不同试验地点、时间、环境和品种都可能造成产量主要性状的改变[3];前人[4-7]研究,由于研究方法、试验群体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分析结果不同。如陈华[4]、金建猛[5]指出百仁重、百果重是影响花生产量的主导因素;蓝新隆[6]等指出主茎高、第一对侧枝长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最大;李绍伟[7]认为,为了提高花生产量,应以单株饱果数、单株分枝数和百果重3个影响花生产量的主导因素为主攻目标,进行花生高产育种工作等。因此,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时应对不同环境条件下和不同的育种材料分别做具体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选育出适宜当地的花生高产新品种。本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中,百果重及百仁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主茎叶数、侧枝长、主茎高和结果枝数;而总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及饱果数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最小。按关联分析原则,关联度大的数列与参考数列关系最为密切,关联度小的数列与参考数列关系最为疏远。由于百果重、百仁重、主茎叶数及侧枝长这4个农艺性状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居前4位,因此在全国南方区高产选育及品种推广中,应选择百果重及百仁重数值较大、主茎叶数较多且侧枝较长的株系,进行花生高产育种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敏生,戴景瑞.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育种上的综合应用[J].华北农学报,1999,14( 2):30-35.
[2]周以飞,黄华康.作物品种试验与统计分析[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郭瑞林.作物灰色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4]陈华,许喜兰,李晓青,等.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07(1):39-40,82.
[5]金建猛,谷建中,刘向丽,等.花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种子科技,2009,27(2):31-33.
[6]蓝新隆,唐兆秀,徐日荣.福建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8):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