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范文1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模式;影响因素
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不仅有助于打破城市化发展的资金瓶颈,而且对减轻地方财政压力也有积极的作用。从历史的纵向和国别甚至区域的横向来看,各国、各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及如何从制约因素入手创新城市基建的融资模式,是推动城市基建融资体制变革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融资模式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多数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以解决政府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投资者和经营者所带来的资金短缺、财政负担过重及运营效率低等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模式也由原来政府独家投入变为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融资模式。各国政府积极倡导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采取多种吸引民间资本的政策,倡导新型融资方式。
法国将一些城市公共事务委托给一个特定的私人公司,或通过一个机构直接管理。以各地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在经过对多种选择和授权形式进行前期研究之后,市镇委员会或联合机构将做出选择。委托管理方式具体有特许委托经营、承租经营、法人经营及经营、技术援助合同等四种形式。在确定进行委托管理后,市镇在各自管辖区内要就服务合同授予进行公开招标,拥有投资的专业技术和资金的民营企业才可获得授权。委托管理方式使得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获得主动地位。美国城市基础设施很大程度上是由民间资本投入,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建成。在非经营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美国政府一方面尽可能地通过某些技术如影子价格将非经营性项目转为经营性项目,从而将其交由市场来运作,另一方面通过以市政债券为主的融资模式,为非经营性基础设施融资。市政债券的主要种类包括由发行主体的全部税收收入担保的一般责任债券和由项目收益及专门税收来偿还的收益债券。在日本,尽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的比重不断提高,但政府和银行的低息贷款仍发挥重要作用。日本“开发银行”自成立以来,通过吸收邮政储蓄资金、养老金等向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有效地诱导了民间资本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成功,促使很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推动类似的改革。伴随着中国经济与金融环境的巨大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融资方式也必将进一步深化和变革。
二、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融资模式的主要因素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融资主要受基础设施自身特性及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技术因素
即通过改变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增强市场化融资的可能性。在考虑到融资问题时,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通常会依其资产收益的特性分为“非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三大类。“非经营性项目”因无收费机制、完全按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无法实现有效供给,只能由政府提供以解决市场失灵。“准经营性项目”具有潜在利润,但无法收回投资成本,需要通过政府适当财政补贴或政策优惠维持营运。“经营性项目”有市场收费机制,可通过市场进行有效配置,项目的收益性使私人主体在利润激励下参与投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通常会随技术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如,有线电视技术、电表、水表等计费装置的广泛运用,增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排他性,减少了“搭便车”行为。从理论上讲,可排他性公共物品存在民间供给的可能性。因此,技术进步通过降低城市基础设施的自然垄断性、排他性,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性,进而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市场化融资方式提供了条件。
(二)制度因素
即通过减少制度创新成本激励市场化融资制度的变迁。打破政府单一融资模式,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的多元化,需要政府实施相关的配套改革,在降低创新者排他成本的同时保护创新者的私有产权,从而促进融资制度的诱致性变迁。建立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用户使用费制度是吸引私人资本投资“经营性项目”必要的制度保障;建立与受益者及其受益程度挂钩的价值回报机制,与建设者及其公共设施服务程度挂钩的资金保障和投资回报机制,是城市基础设施由福利性、非经营性、自然垄断性走向非福利性、经营性、竞争性的必然选择;实施财政补贴、政府担保、减免税、延伸资产赠与等财税政策,是激励私人资本进入“准经营性项目”的必要措施。
(三)经济市场化程度
即通过相关主体的融资能力决定市场化融资的程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城市基础设施经营体制民营化的改革浪潮,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市场由原先政府垄断的封闭市场转变成为面向全社会的竞争性开放市场。非国有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财富和收入的增长在资金上为诱致性变迁提供了可能。当市场经济和思想意识的发展使得制度创新成本降低到可行的程度时,私人模式和合作模式逐步出现,诱致性变迁发生。同时,金融领域所有制结构的改变与私有化程度的提高,也增强了金融行业的竞争性,促使金融机构不断转变经营理念、创新金融工具、开拓新型业务、优化金融效率。这也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化。
(四)金融生态环境
即通过影响金融结构决定了具体融资方式的选择。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影响金融业生存和发展各种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也包括与金融业发展相互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信用这些金融生态的环境因素。地方金融生态质量高,融资环境相对比较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选择的市场化融资方式就越多。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还可以更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融资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降低资本的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因此,地方金融生态环境越好,就越能吸引国内外的社会资本参与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城市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的消费者剩余越高,就越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迁移过来,从而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源,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三、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的创新
(一)促进技术的创新与推广,营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竞争环境
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产品”的特性是决定其融资方式的核心因素。因此,为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方式的实施,政府应从设立科技奖励、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和《专利法》、运用税收优惠和城市基础设施收费政策等方面人手,促进技术创新以及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如,建设部积极组织和设立的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对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创新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以政府的先期投入诱导社会资金设立科技奖励,并辅之以相关的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同时,地方政府应合理规划,运用税收优惠和公平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收费制度,促进私人部门研发和引进差异化产品或替代产品。通过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差别化,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扩大消费者选择产品或服务的空间。
(二)科学定位政府职能,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程度
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除“非营利性”的公共产品和部分混合物必须由政府提供之外,引入竞争机制,允许私人部门作为生产主体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深化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的市场化程度。对于政府投资提供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和产品,也必须建立新型投资项目监管体系,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实现有限高效的政府职能定位。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的市场化,不仅体现为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体现为私人部门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在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之下,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开放非经营性和关联可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允许私人部门参与设计、投资、建设和维护。这样可以引入民间资本,发挥私人部门的建设经验,通过竞争降低城市基础设施的提供成本,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提供速度,同时也加大了私人部门参与风险分担的程度,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和风险。
(三)促进相关管理和法律制度创新,以制度保障鼓励社会资本融资 对已形成的法律,要制定实施细则,对不完善的法规,要进行修改和补充。尽快完善制定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城市基础设施使用收费条例》、《环境保护收费条例》、《城市公用行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等法规。对城市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收费水平、建设经营特许制度以及相关社会资本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明确界定,在保证消费者获得高质量公共服务的同时,以法律保障私人资本的相关权益。
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范文2
一、“十一五”期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快速增长
“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城镇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22.1万亿元,年均增长21.8%。
2008年四季度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力度。在两年新增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支持下,截止到2010年11月底,解决了1.17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电网线路115万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0万公里;京沪、哈大、石武、兰新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进展顺利,建成高速公路1.27万公里,新建、改扩建28个中西部支线机场和西部干线机场;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约3200万吨;建成了一大批基层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服务设施;实施了一批产业调整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也进展顺利;同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二)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增长,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改善,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
(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有所调整
“十一五”期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行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9年,我国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共计64663.5亿元,其中,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额14434.6亿元,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的22.3%,占比值较2005年下降6.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额24974.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8.6%,较2005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额19874.4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0.7%,较2005年上升了6.9个百分点;教育完成投资额3521.2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4%,较2005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完成投资额1858.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2.9%,较2005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区域结构日趋合理。2009年,东部地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330.7亿元,为2005年的2.19倍,占全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的44%,较2005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13.4亿元,为2005年的2.51倍,占全国比重为28%,较2005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319.4亿元,为2005年的2.93倍,占全国比重为28%,较2005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
(四)基础设施建设中技术进步特征显著
“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第一,中国铁路迎来了高速发展,铁路运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二,港口基础设施规模明显扩大。第三,航空运输基础保障能力大幅提高。第四,管道运输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首先,清洁能源发展取得很大成效。其次,“上大压小”取得显著成效。
二、“十一五”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一)为工业快速增长提供能源和运输保障
“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工业积极调结构、转方式,以较少的年均6.5%的能源消耗支撑了10%以上的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通过“上大压小”,我国火电供电标准煤耗5年下降30克,累计节约原煤超过3亿吨;通过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水电、核电、风电发电量5年累计超过3万亿千瓦时,替代原煤15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0亿吨;加快天然气开发利用和成品油质量升级,提高煤炭回采率和油田采收率,降低电网线损率。201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9.9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38.3%,年均增长6.7%。在主要能源中,2010年原煤产量32.4亿吨,比2005年增长37.9%,年均增长6.6%;原油产量2.03亿吨,比2005年增长11.9%,年均增长2.3%;天然气产量967.6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96.2%,年均增长14.4%;发电量42065亿千瓦小时,比2005年增长68.2%,年均增长11.0%。
“十一五”期间,在大规模投资的带动下,我国交通运输的线路网络快速发展,客货运量旅客周转量大幅增长,对于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总里程,从2005年的558.64万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704.27万公里,增长26.1%,年均增长4.7%;全社会主要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由2005年的184.70亿人增加到2010年的327.91亿人,增长77.5%,年均增长12.2%;旅客周转量由17466.7亿人公里增加到27779.2亿人公里,增长59.0%,年均增长9.7%;货运量由186.20亿吨增加到320.30亿吨,增长72.0%,年均增长11.5%;货物周转量由80258.1亿吨公里增加到137329.0亿吨公里,增长71.1%,年均增长11.3%。
(二)拉动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工业需求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高速增长成为钢铁、水泥和有色金属行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推动这三个行业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迅速企稳回升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生产规模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生产粗钢6.27亿吨,为2005年的1.7倍,年均增长12.2%;生产成品钢材7.96亿吨,为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水泥工业方面,2010年,我国生产水泥18.7亿吨,为2005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4%。有色金属工业方面,大规模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对国内铜、铝金属的需求增长。2010年,生产电力电缆2705.4万公里,为2005年的3.3倍,年均增长27.2%;生产铜材1067.1万吨,为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16.9%;生产铝材2237.5万吨,为2005年的3.8倍,年均增长30.4%。
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带动装备工业需求的增长。2010年,我国生产铁路机车车辆2571辆,为2005年的3.1倍,年均增长25.1%。工程机械方面,生产混凝土机械36.5万台,为2005年的3.3倍,年均增长27.3%。电力设备方面,2010年,生产电站汽轮机10054万千瓦,为2005年的1.3倍,年均增长5.3%。环境保护设备方面,2010年,生产环境保护专用设备27.5万台(套),为2005年的5.5倍,年均增长40.6%。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基础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06―2009年期间,东部地区基础建设投资年均增速21.6%;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均增长30.8%,高于东部地区9.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均增长25.9%,高于东部地区4.3个百分点。中、西部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根据人均GDP 地区差距来看,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分别是西部的2.5、2.4、2.3和2.2倍。从各省市区人均GDP的差距来看,最高的上海市与最低的贵州省,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分别相差了10、9.6和8.3倍。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中、西地区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客观上推动了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对改善区域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快速跃升推动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全国信息通信干线光缆已达2120万芯公里,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网民人数均已居世界第一,CN域名成为全球第一国家域名。行政村通电话率和互联网开通率分别达到99.8%和91%。电信体制改革进行顺利,三大运营商实现全业务经营,3G网络建设全面推进,TD-SCDMA开始规模商用。三网融合已进入到试点阶段。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跃升,加快了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有89%的机械企业建立了财务管理系统,超过90%的钢铁企业应用了采购、财务、销售等系统,ERP、SCM、CRM等信息系统在石化、建材、食品、轻工等行业应用也不断深化。形成了一大批大型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服务于行业、区域及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加快发展。200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8万亿元,是2005年的3.15倍;大中型企业的网上采购与销售(B2B)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36.8%。动漫网游、数字家庭、网络社区、无线城市等一批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科技咨询、工业设计、现代物流、软件服务等生产业也在蓬勃兴起。
(五)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工业调整升级
“十一五”期间,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带动了一些关键设备和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工业行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钢铁工业方面,在高速铁路、核电和西气东输等重大项目实施的拉动下,钢铁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步伐,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国家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推动了我国大型施工机械装备的研发和生产。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客观上推动了关键能源装备研发和生产上的重大突破。
三、“十一五”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延缓高能耗行业结构调整步伐,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带来一定困难
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带动高耗能行业迅速回暖,客观上为高耗能行业结构调整带来困难。4万亿投资计划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从4万亿投资的方向来看,重点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公路和城市交通设施等。二是灾后重建和民生工程,包括各种灾区住宅与基础设施、“安居房”和新农村建设等,这些住房与基础设施的投资高达3.27万亿元,占投资总额的82%。这些基础设施与住宅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有色金属以及水泥,从而带动高能耗工业的反弹和快速增长。从运行情况来看,中国的高能耗工业在经历了金融危机最严重的几个月的短暂崩溃之后,迅速恢复并走出“V”型反转之势,并重回快速增长的轨道。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使高能耗行业市场迅速回暖,落后企业和落后产能又重新获得继续生存的市场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些行业淘汰落后和推动结构调整带来困难。
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要大量钢材、水泥等高能耗产品,客观上大大增加了能源消耗,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带来一定困难。4万亿投资用于铁路建设的约有6000亿,按照“十一五”期间中国铁路规划的平均需求计算,中国新增铁路基建约需一般钢材1750多万吨,钢轨330万吨,道岔2万吨。以每吨钢能耗686千克标煤计算,6000亿投资给钢铁需求所带来的能耗高达1430万吨标煤。同时,铁路基建过程中对于水泥的需求也十分巨大,新增的水泥需求达到1.2亿吨,每吨水泥的能耗高达136千克标煤,这部分的水泥需求将带来1630万吨标煤的能耗。总体而言,新增4万亿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就将增加6790万吨标准煤的消耗,也相应增加了大量污染物排放①。
(二)基础设施投资过快增长不利于工业转变发展方式
“十一五”期间,中国国民经济以及工业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拉动,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对于投资拉动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2006―2010年期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可比价)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2.5%,资本形成率由2005年的41.6%进一步上升至2009年的47.7%,5年资本形成总额对于GDP增长贡献率平均值为56.8%;工业经济增长对于投资拉动的依赖程度也逐步加深,受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推动,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工业快速增长,重化工业化进一步加深。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促进增长方式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基础设施的过快增长将强化工业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不利于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型。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效率将逐步下降;即便对于西部地区,加强基础设施是必要的,但不宜过于超前其经济发展的需要,过于超前会带来基础设施的长期闲置和低利用率。如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快增长,将会带来低投资效率及其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三)对工业经济的平稳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基础设施投资的过快增长,还会影响到宏观经济及工业经济的平稳增长。在现阶段,地区竞争与以GDP增长为核心的官员考核晋升体制使地方政府具有强烈基础设施投资意愿,一方面,这种投资意愿有利于改善地方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出于任期、政绩与地区竞争考虑,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动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度投资,并由此带来比较严重的地方债务问题,以及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问题(例如,港口的重复建设问题以及支线机场过度投资问题)。地方政府强烈的基础设施建设冲动,还成为影响宏观经济以及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原因。
四、“十二五”展望与政策建议
(一)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展望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建设的重点方向是:第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垦区危房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加强并网配套工程建设,有效发展风电。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源等其他新能源。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加快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完善国内油气主干管网。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第三,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区际交通网络,建设城际快速网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第四,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等。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推进城市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
(二)政策建议
1、优化投资结构,把握投资节奏
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薄弱环节。从区域结构来看,中央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应继续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尤其是需要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生态和环保方面的基本建设力度。从投资方向看,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应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增加以水利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加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投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一些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具体而言,近期需重视“智能电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此外,中央政府还应通过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积极引导地方政府,控制基础设施的节奏,避免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盲目超前建设和重复投资,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宏观经济的不良影响。
2、深化改革投融资体制,放宽民间投资领域
首先,需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当前的政绩考核制度和财税体制下,地方官员的行为更趋向于追求任期内的政绩特别是经济增长指标,而很少考虑下一届政府的事情,因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过度投资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改革。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政府从全能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转变,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环境②。其次,必须打破垄断,放松管制,放宽民间投资领域。将可经营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推向市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化进程。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除关系国家安全外,其他领域都应允许社会投资进入。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领域,更应向社会投资开放。向社会投资开放的领域,允许社会资金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控股、特许经营、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种方式进行投资。
3、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要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科学前沿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提供必要条件,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提供有力支撑,为聚集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提供重要平台,努力提升科技整体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项目建设要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核心技术,为重大工程安全设计与安全评价等服务。要发挥项目建设引领带动作用,促进科技资源联合共享和学科交叉融合,提高高校科研能力和水平。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通过项目实施凝聚培养创新人才,通过人才培养支撑项目建设。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充分体现公共性、通用性、开放共享的功能,充分体现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
注:
①该部分内容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对气候和能源的影响》整理。
②高尚全. 重点领域的改革仍需加快[N].中国改革报,2011年3月10日
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范文3
关键词:基础设施;交通基础;社会经济;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以交通投资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通过交通运输生产活动向社会提供服务推动经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在‘三驾马车’中交通运输三居其二。”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和基础作用,因此交通运输系统必须明确提出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主,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全面科学发展。
一、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交通基础设施是交通运输领域的经济性基础设施,一般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通过影响运输成本和交通可达性影响企业的区位决策和区域的产业集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中也强调了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要求“十二五”期间初步形成符合设施配套衔接要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部分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交通基础设施也产生了诸如配置不合理、衔接不畅等问题。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感性上来讲,无疑是巨大的。衣食住行无疑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而其中的“行”实现的基础条件就是交通基础设施。纵观人类的发展历程,出行方式由步行到马车再到汽车,由木船到帆船再到轮船,由滑翔机到飞机;由水路到陆路再到航空。现代社会,交通基础设施的优劣,交通工具的先进与落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而且也与整个国民经济的成熟程度密切相关。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从量化的角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精确衡量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相关产业的经济拉动
交通运输业的关联产业有能源产业、建筑材料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物流业、餐饮、服务业等,这些部门与交通运输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带动这些部门的发展,交通道路的修建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建筑材料这些部门的生产会迅速扩大,从事这些部门的不管是企业老总还是普通工人,他们的收入将增加。交通道路的修建一方面可以刺激当地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道路的畅通和交通时间的缩短,将会刺激更多的物流和客流,一些地方因为交通设施不便而没有得到开发利用的资源现在有条件得到开发。另一方面,这些部门的发展程度反过来也会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
三、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但随着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呈现非均衡状态。铁路、公路作为应用范围最广的交通运输方式,其供给量的地区差异具有代表性,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1995 - 2012 年铁路、公路里程数各地区相差不大,全国铁路营业里程数增长幅度小、增速较慢,而公路增幅远大于铁路,尤其是2006 年后我国公路里程数显著增加。西部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数和公路里程数总量和增幅均最大。1995 - 2012 年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数和公路里程数分别增长2. 98倍和3. 02 倍,显示出较大的发展潜力。中部地区里程总数大于东部地区,但增幅最小,铁路营业里程数和公路里程数分别增长98% 和3. 09 倍。此外,我国东部地区的高速公路里程从1998 至2012 年均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的增幅大于东部地区。考虑到各区域的国土面积不同,因此网络密度( 单位面积内的里程数) 更能反映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状况。在铁路和公路密度上,东部地区始终保持领先,中部地区紧随其后,西部地区与二者差距较大。总体上铁路密度增幅远小于公路密度,东部地区铁路密度增加73%,中西部地区分别增加53% 和98%。公路密度增幅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增长3. 14 倍,其次为中部地区3. 10 倍,增幅最小的是西部地区3. 05 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呈现较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西部地区尚处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加速发展建设阶段,路网密度和运输线路质量都有待提高。
四、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1.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城市基础设施其实是在城市发展当中最先应该去考虑的建设内容。往往对于一个新建的城市,人们在整个城市建设规划中首先会进行城市基础性设施的总体布局,而且一般情况下,这样的规划布局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性,从而好为后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完成对基础设施系统的与时俱进的改良。之所以在一个城市建设中人们对基础设施的规划看得如此重要,正是由于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2.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运转的前提
城市经济的发展是要有各种条件作保障的。这些条件包括国际的大局势、国家政策、文化氛围等,但对于一个企业或一个公司来说,基于这各样条件而带来的发展还必须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物质因素,那就是自身所在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完善情况,只有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完备的水、陆、空运输条件等,这样才能使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3.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形成聚集效益的根本
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基础设施本身就是一种专门服务生产的优良的环境系统。只有一个城市形成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一个城市才真的能产生巨大的吸纳作用,产生强大的创造经济利益的功能,而城市中的各种企业只是实现基础设施这种效益聚集功能的执行者。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拥有巨大的感召力,这本身也是因为基础设施自身的稀缺性,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都是自身所拥有的一项巨大的资源。一旦拥有就将带动周边地区产生聚集力量。
五、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方面
一方面,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经济增长方式都要求有不同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结构偏好。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经济的快速增长就离不开高速公路、机场及铁路的支持,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能源水利方面的大力支持,要保证企业经营的电力和水力等方面的需求。
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要先于经济增长提出的要求,要有一定的提前量。更不能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增长提出的要求,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速度。
特别重要的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回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特大洪涝灾害和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要使得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格局,就可以通过加大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2.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融资机制方面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财税、金融、外汇体制的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和以项目法人制度,资本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投资体制。融资方式更趋多样,融资对象日益增多,融资条件更加规范。从此,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从依靠政府投资到银行贷款,再到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这种这种融资体制发生的质的变化,较好的解决了大额资金来源困难的问题,直接推动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腾飞。
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机制方面
经营机制的变革和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和经营主体,包括国有控股企业、与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合资合作企业、民营独资企业等。民营资本参与的方式包括合同承包、租赁、合资、合作、参股、BOT、TOT 等十多种,并且随着实践的深入,更多的形式和制度安排仍不断被创新出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也会被进一步促进。
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机制条件下的资金新来源
从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开始,逐步形成城市建设与土地经营良性互动的新模式。1987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的通知》提出城市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综合开发”的20 字方针,各地实行了“以路带房”、“以房带路”的房地产开发与城市改建相结合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因素对其有影响,交通基础设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现如今随着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发展,中西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我国经济更好的平稳发展。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注重其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促进基础设施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这样才能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交通基础设施对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J]. 西部交通科技,2012,03:6-11.
[2]温惠英,沈毅贤.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02:82-84.
[3]田军华. 基础设施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4]刘玉海. 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2.
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范文4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基础设施是指相对于农民私有财产而言,用来满足农村生产与生活需要的设施,具有非竞争性,非它性的特点。它包括政府所提供的全国性公共产品,这些产品覆盖农村地区,比如农村环境保护,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道路建设等,还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和农村自己组织修建的地方性公共产品,比如江河的治理,公共水利设施修建与维护,大型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农村电网建设,农村科技成果推广等。有效的利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它由交通邮电、商业服务、农村水利电力、农村能源、生态环境、科教文卫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组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农村内需的启动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协调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更是农民增加收入不可缺少的基础。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存在着两套完全不同的公共产品机制,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导致民主意识薄弱,制约着农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GDP不断上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耀眼成绩下,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越来越凸显,城市在快速发展,农村发展仍然缓慢。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城乡差距大。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发展中的中国是农业大国,根据统计到09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有全国人口的70%,全国有34301个乡镇,60547个行政村。到08年底,我国还有200多个乡镇、48000多个村庄都没有修通公路,13000个村庄电力没通,4万个村庄没有电话,300多个乡镇没有卫生原,1.3亿农户燃料问题没有解决,甚至60%的县都还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厂,还有将近50%的建设村没有通自来水。和城市相比农村地区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医疗水平上都远远的落后于城市。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交通、水电、通讯一家燃料等这么基础设施方面都与城市存在着很到的差异。农村基础设施和居民生产与生活直接相关,是城乡居民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因为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近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的收入,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现如今的社会各村必须领会和充分利用中央的扶持政策,坚持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积极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全面有效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在我国的中西部农村地区较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而言,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要少得多。所以想要减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目前还是比较的困难,因为西部地区受到严重的资金限制。对于中西部农村的发展政府对政策倾斜和创新融资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于落后的农村来说在建设的规划性上比较落后。特别是一些山区县,由于地势特殊,居民居住比较的分散,对于山区的建设也缺乏整体规划,房屋修建、道路河道设施建设都缺乏长远的打算,建筑物排列无序,随意修建房屋,畜牧圈舍大都与房屋相连,缺乏意识等等,这些现象严重的影响着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建设上主体单一。农村在建设基础设施的过程当中,由于政府是主要的投资者,所以老百姓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心理,思想不积极,并且各个村集体和村民们在参与修建基础设施的时候都不积极,导致在修建过程中建设力量薄弱。而各村委会的“一事一议”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有利的运用,因此在筹集资金修建基础设施的时候资金困难,致使公共的修建存在严重的问题。再加上农村落后的社会经济,使得农民的生活条件本来都不富足,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用来修建基础设施。各村委会对各自的生态、旅游等可以加大经济发展的行业,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充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并且修建村里基础设施外来企业大都不愿投资,因为在边远山区投资风险大资金回笼速度慢,这也是建设资金缺乏的一个原因。
在农村由于人们思想觉悟不高导致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破坏严重。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协调能力不强,就连一些通村工程、饮水工程都要多村多乡联合才能够完成。但是由于各村分散争取国家资金,只看中眼前利益,导致各个项目的人为分裂,在修建中自然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在修建通村公路的时候,出现的断头路就是因为各村的分散争取资金造成的。这类问题在农村修建基础设施中并不少见,因为人为的分裂以及区域划分的阻隔,造成的各乡镇、各村、各乡之间难以沟通,所以对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而然的就造成了严重的人为影响因素。并且在修建基础实施上也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占用不必要占用的土地资源。
在修建起的农村基础设施上,由于村内管理基础设施能力不强,导致损坏严重特别是在公有设施上,国家也缺乏一系列的公有设施保护制度。再就是自然灾害的损坏,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差,在受到自然灾害对基础设施破坏的时候,及时修复欠缺。使得公路、水电线等等破坏相当严重,需要连年重建,这样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国家资金。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关系,而当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主要是取决于农村基础设施存量。农村基础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和开展。首先要利用政府的政策作为引导,创造一个和谐的融资环境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期限长、盈利能力差、投资风险大等不利条件所以是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的。在财政上当地农村想要吸引非财政资金进入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领域,但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独特性质,使得非财政资金融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的困难,所以要吸引非财政资金的融入就必须要有吸引力的财税优惠政策以及和谐的融资环境作为前提。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必须建立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者的财税优惠力度,以及建立和完善政府担保机制,还要完善政府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的监督和管理职能。
调整农村产业部局以招商引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实现城镇化。农村招商引资能够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会得到充分的利用,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随着农村产业的逐渐增加,会大力的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达到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目的。
科学规划建设项目,协调建设进度。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意见不一的问题,实现山水林路田的整体开发。坚持政府主导地位,整合资源综合项目整村建设的思想。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村建设工程,集中力量统一建设。
在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政府要建立“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要以农民的需求为主从而确定基础设施投资项日的内容、数童和投资额。“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以基础设施投资目标确定满足农村的社会生产以及农民的生活需要的需求,从而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对于农村修建不必要的面子工程要坚决便面,并且在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时候要合理允许农民投资兴办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原有的集体财产管理权以公开拍卖的方式让农民自主经营管理,使用有偿服务。在市场上开放建设基础设施,谁投入谁受益的权利,充分吸收民间资金的融入,补充政府资金的不足。改变原有的产权制度,施行市场管理化,对个人投资的政府实行补贴政策,从而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在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上应该顺应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工补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合理投入使得农村向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切合利用当地的实际情况,大力扶持一两个产业,起到对各个产业的示范作用。把每家每户分散经营密切的与各村龙头企业相互结合,利用龙头企业带动各村的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解决增收问题。让农民的产品进入市场的时候成本降低,对于市场的风险活动也要降低农民的参与,切实的做大做强龙头产业,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的顺利进行。
结论
农民的增收问题在“三农”关系中处于首要地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要想推动农民实现小康水平必须解决农村中基础设施的落后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政策扶持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对于农村目前仍然存在的乡与乡、乡与村、村与村的道路不通的问题,农村的自流灌溉低,排灌设施老化、设备陈旧、耗能高,教育设备落后等现状,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政府加强政策的领导以及在各个方面施行政策协调,才能够让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峰. 融资方式的创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路径选择[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7(04)
[2]韩云虹,吕秋芬. 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的选择[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3]杜君楠,阎建兴.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行为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4]刘艳平.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机化研究. 2007(12)
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范文5
关键词:产业集聚;社会资源配置;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30日
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政府和市场,其作用是相辅相成和相互对立的。产业集聚下社会资源配置,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即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指导性计划指引经济发展方向,通过适当的产业管制和企业行为去改变某些市场条件,在总体上控制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充当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其具体表现在政策支持、园区规划、产业布局、发展引导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保障;而市场则发挥着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其作用贯穿于高新技术产业化、集聚化过程的始终。产业集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创新、产业化发展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而产业集聚的社会资源配置实现优化,需要在下列方面加以改进:
一、加强制度创新与政策完善
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产业工业园区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与知识依赖的特点,产业集聚下社会资源配置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以促进各种资源在高新区产业的集聚。一是融资制度创新。必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制,扩大风险投资资本来源、规模、数量,引导风险资本投向工业园区建设中;二是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创新人力培养机制,解决人力资源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需要改革教育机制,培养创新人才;加强企业激励,培养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强化企业人力资本的创新潜力等方面入手;三是管理制度创新。具体包括:(1)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我国科技管理的决策权与执行权一体化,造成管理机构重叠、长期规划制定的不科学、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只有创新和改革传统管理思路,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的科技管理机制,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创新资源与宏观发展趋势,引导产业集聚的发展方向;(2)国家财政制度创新。首先保证国家财政对高新区产业投入的持续性和连贯性,保证财政政策对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同时,加大财政、公共财政对高新区产业的基础研究和公用基础设施等公共品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采购刺激产业集聚的市场需求,从而引导财政资源向技术产业集聚;(3)国家税收制度创新。目前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不强,一些税收优惠操作环节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点,因此完善税制改革,明确税收优惠政策目标,将税收政策重点放在产品研发、技术转化环节上,而非单纯注重对结果的奖励上;(4)法律制度创新。根据产业发展进程和社会实际需求,通过出台相应的法律,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同时不断提高各种法律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度,对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正式的法律制度环境非常重要;(5)产业结构政策创新。保持并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内部结构、强化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发展。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必须要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中培育新兴产业;另一方面通过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传统产业调整改造,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发展。
二、强化区域文化培育
区域文化包括两个本质内容:一是精神气质(创业精神),即体现在创业者身上的创新精神、判断能力、奉献精神、诚信度、纪律观念等有关职业价值观;二是文化素质(文化技艺),即体现在一个地区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操作能力等。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互不相同,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区域创新能力。加强区域文化培育,有利于加速区域社会资本的积累、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净值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减少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实现强化区域文化培育目标,一要鼓励要素自由流动;二要发挥高校在区域文化培育中的作用;三要从产业、品牌、创新和服务提升高新园区整体素质;四要提高园区的软件环境水平,包括政策法规、技术熟练程度、规制主体、媒介主体服务水平等。
三、加大科技创新型人才资源开发力度
首先,要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其次,要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发展经济、营造良好就业环境、政策环境、良好的政治待遇和宽松包容的学术研究环境,积极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大力引进国外智力,确保引进国外智力的同时,留住高水平的国际人才。再次,要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一方面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探索知识、技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通过收入分配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另一方面在人才考核中,对于有特殊天赋和非凡创造力的人才,需要打破常规评价标准,对科研高技能工作者实施“一人一策”的考核评价指标,营造出创新型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最后,要改革创新型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应充分调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把握创新型人才成长成功的规律,针对人才个性特征,实施不同的开发方法,注重实施差异化战略。
四、优化金融资本环境
金融业对产业集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金融资本支持和金融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产业化发展的具体作用也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通过金融市场运作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资金供给和需求,直接作用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同时,通过金融、财政和产业政策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要优化金融资本环境:第一,拓宽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机制;第二,完善金融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供支持。一方面大力寻求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政策导向,为产业发展提供直接支持。此外,通过利率、汇率机制和优惠的金融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五、改善招商引资的环境质量
首先,从城市整体规划上,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高新区要实现招商引资,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条件,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应上升到整个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高度;其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保障,关系到城市长远发展。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外部性、公共性和投资巨额性等特点,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被认为是政府投资领域,目前应积极改变政府单一的资金投入现状,引入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构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竞争机制。城市基础设施产品的供给,既存在“市场缺陷”,也存在“政府失灵”。加快对现有体制进行改革,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垄断,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
六、升级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实质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也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体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面对全球经济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紧迫且具特殊性。为此,一要借助特区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的升级。可以充分借鉴或利用特区已形成的各种基础设施、人才资源等来实现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促进高新区内核心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实现规模效应。同时,将高新区规划与特区的总体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做好高新区产业规划和布局;二要积极招商引资,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充实的技术和资本要素。开发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招商引资,这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是否成功,高质量、高层次的招商引资,不仅能够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为企业技术改造规模扩张提供充裕的资金,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三要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速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薄弱,因此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部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都设立了创业园区。不仅如此,国家也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各高等院校纷纷建立创业孵化中心,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四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目前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大多集聚于高新技术产业区,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务院明确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主导产业,高新区陆续出台有关扶持新兴产业的政策,在企业落户、土地出让、项目申报、成果认定、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早日形成上规模的产业集聚,生产一批加工度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有竞争力的产品。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007.
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范文6
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型农业企业目前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融资难,企业则很难做大;融资贵,企业则很难做强。这就需要农发行在资金投向、投量及价格上加以引导。一是引导社会资金回流。通过农发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融资方式,为社会资金回流三农创造条件。二是引导资金价格回落。据调查,前几年商业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平均上浮50%80%,有的甚至翻倍,加重了企业负担。自农发行开办商业性贷款业务后,由于执行贷款基准利率,大批涉农企业到农发行开户,引导涉农企业资金价格平均回落3070个百分点。以上措施对缓解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降低融资成本、稳定物价发挥了积极作用。鉴于此,农发行今后一个时期,仍应继续保持一定比例的商业性贷款业务。
为此,农发行必须紧紧围绕三农的迫切需要,从信贷支农空白点和薄弱点入手加强服务。一是创新贷款调查和审查方式。在贷款调查中坚持在对财务报表数据测算的基础上,增加对非财务因素和其他因素的调查,如水、电、职工工资、税务支出、设备先进性、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资产构成等,掌握企业真实营运状况。确立前台负责业务发展(营销)、后台负责风险防范(否决)观念,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就是贷款的可行性。后台可以到企业实地审查,换一拨人员从另一角度验证企业的营运状况。除贷款主调查人外,前台人员不参加贷审会,防止前台人员对项目可行性的过度解读,真正实现前后台相互制衡。二是创新社会资金回流方式。通过受理财政委托贷款、贴息贷款,开办私募基金、金融租赁业务参与农业生态、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涉农企业建设,研发农业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资金证券化产品,拓展三农投资渠道。三是创新担保方式。研究山、水、林、田、路收益权、收费权、股权抵(质)押,开办贷款项目(企业)融资保险业务,防范和分散中长期信贷资产风险。四是优化政策性贷款要素配置。如对储备贷款,可以按储备期确定贷款期限。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类贷款,则应按项目性质及周期,结合当地财政收支状况确定期限。对现金流能够覆盖贷款本息的项目,以投资回收期确定贷款期限。对有一定经济收益,现金流能够部分覆盖贷款本息的项目,以投资回收期结合当地财政收支状况确定贷款期限。对无经济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以项目寿命周期,结合当地财政收支状况确定贷款期限。这样既能体现农发行属性,又能减轻地方财政每年的还本付息压力,还能缓释风险,提升贷款安全保障系数。又如,按照当前的成本收益核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类贷款利率可在当前水平上适度下浮,适当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未来还可考虑进一步放开此类贷款利率下限,允许下浮至基准利率70%以下,从而促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二、营造符合农发行政策性业务特点的外部环境
(一)建立符合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特点的监管制度
一是对粮棉油储备及托市收购贷款,应将监管重点放在库存品种与主管部门批文是否一致、库存数量与贷款额是否一致、库存质量与质量标准是否一致、轮库时轮出数量与银行存款及库存现金(含在途)是否一致、收购数量与收购码单是否一致等方面。二是对农业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类贷款,应将监管重点放在项目是否有立项及环评批文、授信额度与项目预算是否大体相当、是否按工程进度付款、项目是否如期竣工、项目决算与贷款实际发放额度是否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