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1
论文摘要:本文选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和《体育梭炼知行调查问卷》时242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者应引起关注的状态;在不同群体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女生显著低于男生,高三学生显著低于高二学生,农村生源学生显著低于城镇生源学生;2)有66%的高中生时体育梭炼重要性的认知高,但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参加体育课外的徽炼:3)高中生体育梭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3)高中生知行程度不同,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从高到低依次是:运动+认知高组.运动+认知低组、不运动+认知高组、不运动+认知低组。
1前言
高中生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青春期快速的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个性成熟度较低,自我认知能力不足,同时还要面临高考压力、学业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等,容易造成种种心理冲突,从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体育锻炼知行是指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和被试是否为运动群体。本研究旨在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群体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特点,并对其体育锻炼知行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和特点,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高中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30份,有效问卷424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8.6%。
2.2研究工具
2.2.1《心理健康诊断量表》
本研究根据高中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分类标谁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3类,分别为健康、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可能有心理障碍,并赋予分值。
2.2.2《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
选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殷恒蝉教授等2006年编制的《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
3结果与分析
3.1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
3.1.1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分布情况
在所调查的高中生中,有31.41%的高中生处于健康状态,有31.89%的高中生处于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状态,有36.70%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状态。
3.1.2不同群体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
3.1.2.1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
对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男生中,共有36.1%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在女生中,共有81.0%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对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比女生高,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3.1.2.2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一与特点
对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63.5%的高一学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有65.2%的高二学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有76.8%的高三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
3.1.2.3城镇和农村生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
对城镇和农村生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有63.3%的来自城镇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共有76.5%的来自农村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对城镇和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来自城镇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比来自农村的高中生高,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3.2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3.2.1高中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程度的分布情况
对高中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3.8%的高中生认知程度非常高,17%的高中生认知程度较高,45.3%的高中生认知程度高,26.9%的高中生认知程度较低,7.1%的高中生认知程度很低。
3.2.2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分布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运动十认知高的高中生占36.3%;2)运动十认知低的高中生占11.8%;3)不运动+认知高的高中生占29.7%;4)不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占22.2%。有66%的高中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知高,但有一半的高中生由于各种原因不参加运动。
3.2.3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中,将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的4组样本予以赋值,将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表明了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3.2.4不同知行等级高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性检验
通过对不同知行程度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得分进行ANOVA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知行程度在高中生心理健康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对不同知行程度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发现,运动+认知高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不运动+认知高、不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的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不运动十认知高、不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的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4结论与建议
1)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者应引起关注的状态。学校、家长和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抓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注意创建和拓展维护和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加强必要的情感和思想交流。
2)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差,所以在准备高考的同时,学校和家长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注意给他们创造积极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注意劳逸结合,使他们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身体状态,从而能够更好的应对压力。
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中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分析;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291-02
前言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中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的比例迅速上升,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着令人担忧的严重问题。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二十年来持续下降的严峻现实,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和深切忧虑。关心学生体质健康,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墨江县第一中学虽不是名校,但有着优良的体育传统,该校倡导培养全面高素养人才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笔者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切入点和主要工作方面。本文根据《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2013年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并就如何建立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长效机制提出对策。以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普洱市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体质健康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墨江县第一中学高中学生200人(男100人、女100人)作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类,做好本研究的文献综述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0份,有效问卷176份,回收率90%,有效率98%。(3)数据统计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4)归纳推理法。运用逻辑分析在整体和宏观上对研究指标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论证有关结论,为墨江县一中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提出相应建议。
二、分析与讨论
1.学生体质调查情况。(1)墨江县一中平均身高现状与普洱市中学生平均身高状况分析。根据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身高方面墨江县男、女生在15岁之前身高要高于普洱市,但从15岁以后普洱市的男、女生平均身高开始迅速增长,最后墨江县中学生平均身高都要低于整个普洱市中学生平均身高。(2)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平均体重与普洱市中学生平均体重状况分析。从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体重除14岁时段男生的体重要高于普洱市0.32个百分点外,其他年龄段始终要低于普洱市中学生的平均体重。
2.身体机能、素质发展状况。(1)肺活量。(2)男、女生平均肺活量状况分析。反映学生肺功能的指标是肺活量,调查显示,14~19岁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肺活量水平整体上要低于普洱市,特别是女生的肺活量均值各年龄段都要远远低于普洱市。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来看,学生在身高、体重、三围等形态发育指标呈上升趋势的形势下,肺活量却呈明显下降趋势。影响肺活量的因素有很多,长期的伏案作业、缺乏运动会降低肺活量,而体育锻炼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呼吸系统产生适应性变化,有助于提升肺活量。(3)耐力。(4)男、女生平均耐力跑状况分析。耐力素质的测试指标是:14~19岁的中学生,男生采用的是1 000m跑,女生采用的是800m跑。从调查数据看出: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的耐力跑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日趋提升,但有一点可以看到,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14岁和17岁的中学生在该阶段处于较低水平,耐力跑的成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好。与普洱市相比,墨江第一中学男生的耐力跑水平与普洱市不相上下,而女生则整体上大大好于普洱市,但成绩(时间)还是高于国家教育部学生体质管理中心设计比例,所以说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耐力跑水平较低。(5)柔韧性。(6)男、女生坐位体前屈成绩状况分析。根据国家教育部学生体质管理中心设计成绩评价表为依据,由调查得知,男生在14~17岁的年龄段为较好(9.0~3.0cm为较好),17~19岁的年龄段为一般(7.4~-1.0cm为一般)。女生在14~17岁的年龄段为好(14.5cm以上为好),15~17岁为较好(16.0~9.0cm为较好)。从成绩中可以看出,可能因为生理特征原因,女生的柔韧性要优于男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柔韧性都呈下降趋势。
3.学校开展体育的情况。从调查中看出:在课程安排方面,有8%的学生对学校的课程安排不满意;在教师教学方面,只有55%的教师教法丰富多彩,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尚需加强;在体育场地设施方面,只有6%的学生觉得非常好,说明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较差。(1)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识情况。由调查看出,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对体质健康认识不够清楚,甚至有7%的同学有不了解体质健康,只有52%的同学基本了解体质健康的重要性,所以有必要宣传体质健康对中学生的重要性。(2)家庭环境情况。从调查结果看出,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还是支持的,只有7%的家长不支持,可能是因为望子女成龙成凤心切,害怕耽误子女的学业,或因为受传统的重文轻武的思想影响严重。
4.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1)学生自身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及结合学生体质调查情况发现:学生自身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够、关注程度不高,平时不注意体育锻炼;沉迷于网络,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导致体重下降;学习压力繁重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2)学校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学校教育如果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体育课,忽视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那么提高学生素质只能是一句空话。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急需完善,有很多学校连一块运动场也没有,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需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许多老师依旧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上课内容枯燥,导致学生运动兴趣下降。(3)家庭因素。通过调查问卷情况来看:家庭是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的第一保障,一些家长看重的是分数,轻视的是德育,丢掉的是体育。在生活中一些家长给予子女过大的学习压力,造成学习压力过大,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成长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家长对子女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的重要性教育不足,家长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4)社会因素。社会对学生的体质关注度不够,各类青少年体育项目的运动会慢慢地减少。社会体育公共设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体育锻炼需求。
结论与建议
1.结论。(1)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总体一般,在身体机能和素质方面,身高、柔韧、耐力水平相对较高,但是肺活量相对较差。(2)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识不够清楚,只有少部分学生了解体质健康的重要性,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还不了解什么是体质健康。(3)在体育课的安排上有少部分同学不满意,在教师教学方面,教师教法单一,学校体育的教师教学能力还需加强;学校场地设施相对较差。(4)部分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持反对态度,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会耽误孩子的学习。(5)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体质健康在社会上关注度较低,目前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良的饮食习惯、作息时间,体育锻炼少,是目前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最重要因素。
2.建议。(1)运动不等于劳务,后者一成不变的重复动作无益身高。造成肺活量检测数值连年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没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不管选择那一种方法,都要持之以恒经常练习才能有效。(2)学校针对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大力宣传体质健康对中学生的重要性;班主任要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中学生体质健康知识宣传;体育教师在课余的时间要多给学生讲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中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让广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学校必须合理安排学生作业量,合理控制学生课后学习压力。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学校教师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对各年龄段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水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3)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文化体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使学生至少喜爱和学会2项体育技能,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4)家长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合理掌握学生的学习压力,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5)全社会形成合力,发挥社区和家庭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在保证学校体育课的同时,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重视校外体育活动对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作用,尤其是在节假日、寒暑假期间;社会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度,完善社会体育公共设施,提倡全民健身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等。
参考文献:
[1] 杨忠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23.
[2] 刘华.体育测量与评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8-110.
[3]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体育,2006,(10):7-11.
[4] 黄国龙.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体育学刊,2006,(6):46-52.
[5] 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Z].2005.
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3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第一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入学前,体育课较少平均每周两节;早上吃早餐的,其中男生为252人,女生为198人;平时利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的,男生为146人,女生为162人;夜晚11点之前休息的,其中男生仅有35人,女生68人;在活动前因没有参与热身活动而受伤的人达到136人;在活动中没有补充水份的人多达266人。数据整理统计后我们可以得出,用早餐人数占到45%,每天接近一半的人不用早餐,平时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30.8%,夜间11点之前休息的人数占10.3%,在活动前因没有参与热身活动而受伤的人数的百分比为13.6%,在活动中补充水份的人数的百分比为73.4%。通过第二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在高校就读期间,体育课增加平均每周有四节;早上吃早餐的,其中男生为435人,女生为465人;平时利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的,男生为378人,女生为324人;夜晚11点之前休息的,其中男生有309人,女生387人;在活动前因没有参与热身活动而受伤的人数占45人,百分比为4.5%;在活动中没有补充水份的人数占57人,百分比为5.7%。数据整理统计后我们可以得出,用早餐人数占到90%,平时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70.2%,夜间11点之前休息的人占到69.6%。两次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表示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健康知识、学习常见疾病的科普知识后大学生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多数人都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均增强了健康保健意识。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3讨论
目前许多高校均认识到健康保健教育的重要性,不再认为健康保健知识不能提高大学生的成绩同时也不能提大高学生的修养,都注重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及常见疾病的科普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的健康保健意识差,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高校同时也重视体育教育,体育课也规范化,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减少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受伤。
面对大学生刚入学时存在的这些问题,首先学校重视健康教育为主的体育教学,高校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都是为了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增强学生的体质,因而要把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其次在实践中加强健身保健知识的教育和建立窗口以供学生健康保健知识咨询: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健康保健知识水平,结合相关事例讲解健康保健知识,让学生科学的掌握健康保健知识,并发动体育爱好者和医学爱好者成立健康保健知识咨询站,为学生及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健康和保健问题,为学生提供保健知识;同时还大力宣传健康保健知识和拓宽健身保健课的内涵:学校开立健康教育知识选修课并把健康教育融合到大学体育教学中,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保健意识,开展多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健康保健知识答题竞赛、与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的学生联谊探讨体育和健康知识、社团宣传常见疾病的科普知识等,让大学生了解掌握健康保健知识的重要性;最后培养大学生终生健康的意识:现在许多人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存在健康危机,而大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群体,更要有终身健康的意识,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卢元镇教授在《世纪之交体育运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曾指出这样的观点:机械化、电气化的社会文明会造成生物结构和机能的退化;而高营养、低消耗的代谢会造成人体内物质积累;快节奏、大压力的生活会造成的人的心理障碍与疾患;高危险的生活、高密度拥挤容易造成意外事故;大面积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容易造成人类生存条件恶化等,这将造成“文明疾病”和“都市疾病”的广泛蔓延和爆发。
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4
“健康是金”,这虽然是一句广告语,但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健康的身体是人们从事一切事业的基础。那么,健康从何而来?先天的遗传因素起了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的日积月累。
凡是健康、长寿的老人,他们都有一套符合健康要求的生活方式。记得笔者曾与一位被评为健康老人的陈老先生作过交谈,他的经验是:遇事不烦,起居规律,饮食有节,烟酒不嗜。这位老人在96岁高龄时还能独自乘车外出,有一次还独自步行两站路去探望一位81岁的老人,并亲授一套简单的健身方法。我们也曾对上海的部分百岁老人作过调查,尽管这些老人的生活条件、个人经历都极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心态平静,生活规律,食物多样。
一个人在健康的时候,往往认识不到健康的重要性。如有的人仗着自己年轻体壮,不注意劳逸结合,工作起来废寝忘食,昼夜兼程;吃饭饱一顿饿一餐,毫无规律;经常缺乏户外活动,为此得不到充足的阳光。久而久之,再强壮的身体也会抵挡不住,不知不觉中抵抗力就下降了,导致青壮年的年龄,亚健康的身体。更有一些经济上富裕的“大款”,三天两头泡在宴席上,虽是满桌山珍海味,但如果长此以往,也会吃出疾病,影响健康。曾有一份对某地近百位企业家的营养调查,这些平均年龄不到50岁的青壮年人,非但患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的比例较高,而且还有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究其原因,是因为营养摄入很不平衡,生活又无规律,导致了健康水平的下降。更有少数人无节制地“轻松”,娱乐活动通宵达旦,酗酒抽烟毫无节制,这些可能被有的人认为是“享受”,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健康作代价。 也许,有的人会抱着侥幸的心理,想到时候再集中一段时间补充健康。遗憾的是,健康无法从一朝一夕的拼搏中得来,而是长期日积月累的结果。我们常常听到有病的人说“我太羡慕身体好的人”、“我真后悔当初太不注意身体了”、“我太贪吃了”……这些呼声告诉我们,人们往往在欠健康或失去健康的时候才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这也在提醒我们还算健康的每一个人,从现在起,应该为自己积累健康,为家庭积累健康,为事业积累健康,为国家积累健康。对一个人来说,保持健康比积累金钱更重要。
所以,我们提倡起居有序、营养合理、适当运动、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应该长年累月持之以恒。如果你是一个工作狂,请记住,一味废寝忘食,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使你的体质变差,最终无法胜任工作。因此,你应及时纠正“透支”健康的行为。每天应保证8小时的睡眠,当然时间的安排可根据工作的性质来决定;一日三餐不仅应定时定量,而且要增加高蛋白的摄入,也可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类的营养剂,以应付高强度的工作。如果你是一个每日泡宴席的“大款”,请记住,每日仅此一餐,其余两餐以清淡为原则;在宴席上,不要狼吞虎咽,每种菜式浅尝辄止,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得到较为全面的营养,而且可以防止营养过剩。如果你是一个贪玩的人,请记住,游戏来日方长。不要寄希望在短时间内玩个够,否则,将身体搞垮了,就再也享受不到游玩的乐趣。你可以作个计划,让每星期都有节目,时间不要超过半天。别忘了,运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游戏,如打乒乓球、打保龄球、游泳、骑车郊游等,在游戏中强身健体,何乐而不为呢?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健康,只要你每天为健康添砖加瓦,你就是健康城的居民!
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5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倘若没有健康的体魄,在某种程度上世间所有的一切事物对于他都是一种奢望,因为他没有能力去追求和享受。而我认为“安全生产“就好比是一个企业健康的身体:无论你有多大的规模,能创造出多大的社会财富,一旦你身体内部系统出了问题,或者说安全上出了大的漏洞,那么它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从小的方面讲,它造成了企业和社会的直接的经济损失,使企业失去了进一步生存的机会,从大的方面说,它造成了人员伤亡等无法弥补的损失,同时,引起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和声誉。
一个企业在安全工作方面存在麻痹思想,主要就是忽视了安全的潜在价值。安全所创造的价值,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容易被直接体现出来,所以不易被感知,因而很容易被人忽视。在这里,我们不妨打一个小小的比方。假如一个健康的人,他拥有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财富,我们说他是快乐的。因为第一,他是健康的,第二,他可以用他所拥有的财富去享受生活。但是,如果他突然身患重病,那么他就会很快失去所有的快乐,财富甚至是生命。这里起决定因素的就是这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因此,我认为,一个不注重安全工作的企业,就是一个身体不健康,存在潜在疾患的病人。一个健康的人因无法体验到一个身患重病的人的痛苦而常常忽视自己的健康,而一个身患重病的人却常常后悔当初为什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目前,我们的很多企业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不就正好如此吗?如果说,远离疾病最简单,最有效,最好的方法是强身健体、坚持运动。那么,企业要实现安、稳、长、满、优的生产,关键是坚持不懈的做好安全工作,所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肌体”的健康运转,有充分的体力和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而企业自身也才能真正享受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因此,我们可以把安全的重要性理解为:安全是企业健康的标志,企业要获得健康的身体,就必须持之以恒的抓好安全生产。“”版权所有
一个人只有真正意识到健康的身体对他的重要性时,他才会积极主动的坚持锻炼,同样,我们的企业只有真正认识到安全工作对企业本身的重要性时,企业才会彻底将过去“要我安全”的工作思想转变为“我要安全”的工作态度,才会自觉的把安全工作做到最实处。因此,我们要象爱自己的身体一样去爱护我们的企业,真正把安全工作做为重中之重去抓好,做
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体育运动 心理健康 教育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1、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2、体育锻炼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体育锻炼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4、体育锻炼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体育课各种课外文娱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由于体育锻炼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同时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
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针对体育这一特殊的教育形式在教学中应如何实施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
1、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当代学生是新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体育运动兴趣不是天赋的,它是在后天接触、参与、实践认识体育运动过程中获得的。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正确合理地选编教学内容,既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使他们感兴趣,多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如组织学生观看影响的体育比赛、体育欣赏等;运用多媒体教学感染学生;多安排游戏竞赛等练习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培养运动兴趣,使学生一直保持乐观的情绪,和饱满的热情。通过知识、技术的获得得到身体和心理上的满足,引起自觉创造性地探究,从而唤起运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创设良好的氛围,增进心理健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安排一些力量、耐力、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习,造就一副强健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特质基础。对于某一教材,教师不是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创设一个情境或引用一个观点,提出一个问题,导入课堂,然后有目的地安排一系列的练习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我体验中自我总结归纳动作要领、技术原理等,在练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判断、自我讨论交流、自我选择等,从而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在自尊、自信、自制和自强的基础上自爱,正确地对待自己、别人和客观世界。另外在教学中,少进行单调的跑、跳、掷的技术传授,多安排些教学比赛和游戏,利用个人与个人、集体与集体的竞争意识与协作精神,可以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一些公平竞争机会,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在竞争中学会相互协作,通过竞赛一决雌雄,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失败,锻炼失败者的受挫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鼓舞成功者的斗志,建立信心、形成动力。
4、课堂教学之余多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和发展,在活动课上学生的活动范围更为广阔,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利用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培养自主和创新的能力。
综上所述,面对体育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作为体育教师,努力掌握有关知识,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不容忽视。这既与党的教育方针相一致,也是体育事业发展本身的要求。这样才能发挥体育教育的最佳功能,真正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并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1]丁雪琴《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1998.5
[2]周成林 《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