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范文1

关键词植树造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作用;措施

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全球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使植物生长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例如,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 m。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20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m3,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0~2.6 m的速度上升。

1.1 海平面上升

过去的100年中海平面上升了14.4 cm,我国上升了11.5 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的热膨胀作用,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1.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而作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有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其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 天敌也可能减少。例如,扬子鳄只能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等地,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

1.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 ℃,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只比现在低1~2 ℃,造成了挪威50%的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气候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1.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将成为影响22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对22世纪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困扰,主要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2森林在气候变化中发挥的作用

针对导致气候变化的两大主要因素,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正在采取2项战略措施:一是直接减排。即通过工业、能源领域的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间接减排。即通过以森林为主体的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已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固定下来,以达到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目的[1]。在2项战略措施中,直接减排十分重要,必须长期坚持;而通过森林来实现间接减排,成本低、易施行、综合效益大,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最有效的重要途径。

2.1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因其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特殊功能,而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着大量的碳,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2]。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t碳,其中1.15万亿t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2000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又发表报告指出,森林面积占全球面积的27.6%,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约占全球植被的77%,森林土壤的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的39%,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比例为57%。

2.2森林是最经济有效的吸碳器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个过程被称为碳汇。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 m3,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83 t,放出氧气1.62 t。全球森林对碳的吸收和储量占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国内专家研究指出,在中国种植1 hm2森林,每储存1 t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122元人民币,这与非碳汇措施减排每1 t碳成本高达数百美元形成了鲜明反差。据专家测算:一个20万kW机组的煤炭发电厂每年约排放87.78万t二氧化碳,可与3.2万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1驾波音777飞机从北京到上海来回旅程约4 h,1 d进行1个来回,1年约排放28 032 t二氧化碳,可与1 000 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1辆奥迪A4汽车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0.2 t,可与0.7 hm2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

2.3森林固碳已经成为缓解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之一

恢复和保护森林作为减排的重要措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被写入了《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10年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与林业相关的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以较低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碳汇,从而缓解气候变化。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在实行森林间接减排。如,日本承诺减排6%,其中3.9%由森林固碳间接减排,2.1%由工业直接减排。围绕后京都议定书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动森林间接减排政策的制定,以进一步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

3我国传统植树造林的弊端

建国以来,我国营造的大量人工林已成为经济建设所需木材的主要来源,并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面积营造单一树种的造林方式,逐渐显露出弊端。

人工林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经济建设所需木材的主要来源,对保护生态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国对营造人工林十分重视,目前全国人工林的面积大约有4 139万hm2,其中大多数是用材林,防护林只占很少部分。总结我国几十年来营造人工林的作法,有些很明显的特点:人工林主要分布于山区和重要河流的中上游;树种以针叶树为主,全国人工林针叶树占68%、阔叶树占32%,而南方各省针叶树的比例更大,在90%以上,而且集中连片,大面积连片种植单一树种、品种的人工林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南方一些杉木产区县,杉木人工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70%~80%。有些平原地区还存在着单一无性系连片造林的状况。这些人工林采伐后又常常更换同一树种,造成多代连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工林的营造方法显露出不少弊端,目前已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除了病虫害的严重威胁外,单一树种和成片连作造成地力严重衰退,这已在杉木、桉树、柳杉及落叶松人工林中有明显表现。杉木人工林由于土壤肥力下降,2代和3代20年内人工林损失蓄积量30~45 m3/hm2。在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上地力衰退情况更为严重。天然森林的植被是复杂而多样化的,一个山坡上可以出现多种森林植被类型。任何一片森林都是多树种混交,如贵州梵净山的栲树林,参与构成乔木层的就有182种,整个森林有4个层次构成,维管束植物有407种。这种环境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也使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等多种功能。但现在单一树种或少数几个树种的大面积人工林,由于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林区的生态环境恶化,森林各种功能与生产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森林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也大大下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

4科学植树造林的措施

4.1营造由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

首先要转变人们的观念,特别是领导者的认识,科学地对待植树造林,每个工程都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适地适树,采用多树种营造各种方式的混交林,逐渐恢复自然界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3]。因经济建设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经济林同样不能搞单一品种,其不能适应多方面的需要。

4.2提高造林工程的科技含量

植树造林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程,不能认为造林是简单的挖坑栽树,高标准的造林工程,从前期规划到选种育苗、培育养护,每个环节都要有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做支撑[4]。另外,还应改进人工林的育林方法。目前采用的高强度林地清理、整地等措施既不经济,也不符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要逐渐推广不炼山或整地造林,提倡局部抚育和割草抚育,以减少水土流失。人工林的密度应适当降低,使人工林形成多层结构的森林群落,这样才有利于人工林多种功能的发挥,提高人工林维护地力稳定性的能力。

4.3提倡封山育林

还应充分利用自然力发展森林,保护好现有的次生阔叶林。我国南北方的用材林基地,都存在着许多天然更新能力很强的次生阔叶林,这些次生阔叶林树种组成多,群落结构复杂,生产力高,对保护物种资源有重要价值。要营造这些森林并非易事,但如果采取保护或封山育林措施,营林效果将会很好。

5参考文献

[1] 张玲.试谈林业经济发展前景及植树造林相关技术[J].科技信息,2007(11):390.

[2] 田书忠.开发闲散荒废土地资源实施植树造林绿化工程[J].中国林业,2003(10B):32-33.

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范文2

目前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世界经济论坛的“2007年全球风险”报告称,气候变化将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为了解医疗卫生人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度、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对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态度,进行了本次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1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方法,抽取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5家、卫生监督所5家、三甲医院2家、二甲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共16家医疗卫生单位在职职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3份,有效率98.3%。

1.2方法采用由中国疾控中心编制的调查问卷。问卷由个人基本信息、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认知、获取知识的途径、参与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态度等内容组成。其中气候变化相关知识包括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原因(2题)、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8题)、气候变化造成的健康影响(6题),共16题,答对1题得1分,得分≥10分为及格。所有调查员经培训考核合格,督导员审核复查,保证问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1.3数据处理用EpiData3.1双机录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关注度及知晓情况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影响正确认知得分的因素分析先用单因素logisitc回归筛选出自变量(纳入标准α=0.10,β=0.15),再进行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纳入标准α=0.10,β=0.15,采用向前似然比法选入变量)。

2结果

2.1基本情况共调查医疗卫生专业人员393人,男性174人(44.3%),女性219人(55.7%),年龄范围20~62岁,平均(35.42±10.13)岁。疾控中心147人,卫生监督所101人,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5人。初级职称209人,中级112人,副高级31人,正高级18人,职称项缺失23人。已开展与气候变化相关工作的单位有7家,2家单位对下级单位(或服务对象)开展过应对热浪或气候变化的指导和培训,4家单位对本单位人员开展过相关培训。

2.2气候变化关注度列出教育、公众健康、气候变化、收入、住房、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医疗保障、物价、消防安全等10个社会热点问题,213人(54.2%)选择关注气候变化,列第八位。列出重金属污染、气候变化、精神卫生、卫生的社会决定因素、控烟、饮水、食品安全、营养、空气污染、饮用水卫生、传染病、慢性疾病控制等12个公共卫生问题,184人(46.8%)关注气候变化,列第五位。不同单位级别、职称、性别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有统计学差异(χ2=10.286,P=0.016),>40岁以上被调查者对之的关注度较高。

2.3气候变化认知

2.3.1知晓情况:86.2%的人员知晓气候变化这一环境问题,其中完全知晓的占23.4%(92/393),知道但不是很清楚的占62.8%(247/393),不太了解的占10.7%(42/393),不知道不关心的占3.1%。56.7%(223/393)的人已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认为问题非常严重,且在不断恶化中;35.1%(138/393)的人感受到变化,但还能承受;7.9%(31/393)的人认为没有变化或无明显感觉。不同单位所属系统(χ2=10.969,P=0.083)、不同文化程度(χ2=4.653,P=0.571)、不同性别(χ2=1.345,P=0.723)专业人员知晓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单位级别(χ2=13.049,P=0.035)、不同年龄组(χ2=20.536,P=0.015)、不同职称(χ2=21.594,P=0.006)知晓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省级单位、40岁以上、高级职称者知晓率较高。

2.3.2正确认知情况:16道题的知晓率为(71.9±25.3)%,其中全对者85人,占21.6%,不及格118人,占30.0%。78.1%(307/393)的被调查者认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82.7%(325/393)的被调查者认为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过量排放有直接关系。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认知中,认知度较高的是旱灾和洪灾增多、海平面升高、人类健康受到威胁;气候变化引发的健康风险认知中,认知度较高的是极端气候事件、空气污染加剧和水资源水质改变引发的健康风险。见表1。

2.3.3获取知识途径:依次为网络(87.0%)、电视广播(84.5%)、报纸书刊(79.6%)、会议培训(34.6%)。

2.4影响正确认知因素将认知得分及格与否作为因变量,分别对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单位所属系统、单位级别、职称、工作年限、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自我感觉、是否参加过培训、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是否主动获取知识、是否参加过相关活动、是否愿意参与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进行单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等级变量以等级最低者设为参照组)。筛选出的变量为: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自我感觉、是否参加过培训、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是否主动获取知识、是否愿意参与相关工作。经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是否愿意参与相关工作、是否参加过培训是影响因素,认为该工作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是保护因素。

3讨论

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范文3

关键词:横断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贡献率;倾向率;时空变化

中图分类号:S161.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7)04-0104-08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Hengduan Mountains

Shen Guanzheng, Wang Long, Yu Hang, Zhang Sufan, Gao Rui

(Depart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China)

Abstract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ETo) i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evaluating climate drought, vegetation water-consumption. Based on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3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during 1960-2013 in the Hengduan Mountainous, the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was calculated with the Penman formula recommended by FAO. And then, the evapotranspiration sequence of 31 stations was set up to analyze the temporal and spacial changing trend of 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Hengduan Mountainous by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cumulative anomaly metho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inverse distance interpol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G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Hengduan Mountainous decreased from south to north. Influenced by temperature rising and decrease of sunshine duration, wind speed and relative humidity, the evapotranspiration of this area increased. The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gradually reduced from 1960 to 1968,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1968 to 1984, gradually reduced from 1984 to 2004, and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2004 to 2013. The spatial variation tendency of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was obvious. As for the contribution rate analysis, the decrease of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north research area was larg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verage wind speed; the increase of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south of research area was largely correlated with average sunshine time; and the increase of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had great relevance with average temperature in the middle of research area.

Keywords The Hengduan Mountains;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Contribution rate; Tendency rat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随着对全球各地差异性气候的研究,温度递增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的主诱因[1]。而气候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随着人们对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气候的变化也愈发得以重视[2,3]。

参考作物蒸散量又称最大可能蒸散量,是表征气候干旱程度以及水资源供需平衡的重要指标,对水资源利用与规划以及节水农业的推广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98年就参考作物蒸散量作出解释,假设作物高度为0.12 m,并有固定的表面阻力70 s/m,反照率为0.23的参考冠层的蒸散量,相当于高度一致、生长旺盛、完全覆盖地面而不缺水的开阔草地的蒸散量[4,5]。

近百年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公式分析世界各地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大部分地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呈下降趋势。就中国而言,参考作物蒸散量呈减小趋势,但各地差异较大,区域性明显[6-11]。

横断山区幅员辽阔,其范围包括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藏境内山川东西并列、南北纵横的广大地区。位于我国第一地形阶梯与第二地形阶梯交界处,是气候变化反应较为敏感的区域之一[12]。近年来,许多学者针对横断山区温度及降水的变化趋势及规律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对于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研究还较少[13]。本研究利用横断山区31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点1960D2013年的逐月气象资料,在采用公式计算出近54年横断山区各站点逐月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基础上,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方法对横断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进行分析,以期为保护横断山区脆弱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横断山区农业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利用横断山区31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点1960D2013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气象资料及各地面气象观测站点的经纬度及海拔等地理信息,对横断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计算及时空分布进行研究。考虑山脉及河流走向等因素的影响,确定横断山区范围及所选站点分布情况如图1。

1.2 研究方法

1.2.1 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计算 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彭曼公式[4,5]进行计算,见式(1)。

1.2.2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多应用于山区或地面气象观测站点较少的区域,可以提升预测值的精确度,通过调整权重改变等值线分布状况。

1.2.3 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采用累积距平法、气候倾向率、多元逐步回归和贡献率的方法分析1960D2013年横断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趋势[14,15]。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通过对横断山区31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要素统计结果汇总分析得(图2),横断山区1960―2013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均值在727~1 275 mm范围内波动,呈阶梯状分布。就区域变化而言,横断山区年蒸散量呈现出由北向南带状递增的趋势,低值区位于研究区东北部若尔盖、松潘、都江堰一带,最低值出现在若尔盖(660 mm,1962年);高值区位于研究区南部元江一带,最高值出现在元江(1 633 mm,198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均值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大,但受经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较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风速、年平均日照时数及年平均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可知,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风速较大且空气湿度较小的区域,其对应的参考作物蒸散量较大。

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15]对横断山区31个站点年参考作物蒸散量与各研究站点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照时数、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

照时数,h;V为年平均风速,m/s。上式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其具体意义表现为,在横断山区范围内,其它气候条件保持不变,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将增加15.39 mm;年平均相对湿度每增大1%,1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将降低8.49 mm;年平均日照时数每增加1 h,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将增加38.24 mm;年平均风速每增加1 m/s,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将增加43.29 mm。

2.2 参考作物蒸散量时间分布趋势及成因分析

2.2.1 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趋势 1960D2013年横断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平均值以4.5 mm/10a的倾向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图3)。 横断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距平是对其1960D2013年54年均值的偏差值,从累积距平曲线(图4)可得,1968、1984和2004年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转折点。1960D1968年是参考作物蒸散量偏少的阶段,以负距平为主,呈现较小的减少趋势,其倾向率为-1.74 mm/10a;1968D1984年是参考作物蒸散量偏多的阶段,以正距平为主,呈现微弱的增长趋势,其倾向率为0.28 mm/10a;1984D2004年为参考作物蒸散量偏少的阶段,以负距平为主,呈现微弱的增长趋势,其倾向率为0.41 mm/10a;2004D2013年为参考作物蒸散量偏多的阶段,以正距平为主,呈现较大的增长趋势,其倾向率为35 mm/10a。近54年来,最小距平值(-43.88 mm)出现在2000年,最大距平值(52.27 mm)出现在2013年。

2.2.2 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气候成因 为确定近54年影响横断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气候成因,本研究利用1960D2013年横断山区31个气象观测点54年的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及相对湿度等实测气象数据,统计分析各因子与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横断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与年平均风速相关不显著,与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P

统计分析1960D2013年各主要气象因子的变化得出(图6),近54年来,横断山区年平均气温以0.239℃/10a的倾向率呈显著增加趋势(P

2.2.3 各气象因子贡献率分析 统计分析各气象因子对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贡献率得到(图7),平均气温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贡献率高值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及中部,结合横断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倾向率的变化得到影响研究区中部蒸散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为平均气温;平均日照时数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贡献率高值分布在研究区的南部及东北部的都江堰一带,结合横断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倾向率的变化得到影响研究区南部蒸散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为平均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对参考作物蒸散量贡献率高值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及东北部若尔盖一带;平均风速对参考作物蒸散量贡献率高值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北部及南部元江一带,结合横断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倾向率的变化得到影响研究区中北部蒸散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平均风速。

3 结论

(1)参考作物蒸散量是一个衡量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可以很清晰地显示出气候变化的进程和类别。横断山区年平均蒸散量分布在727~1 275 mm范围内,从南到北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就整个横断山区年际变化而言,1960D1968年属于逐步降低阶段,1968D1984年属于稳步上升阶段,1984D2004年属于稳步降低阶段,2004D2013年属于稳步上升阶段。但是各个站点差异性明显,对各个站点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2)横断山区31个站点的平均倾向率为4.5 mm/10a,表明研究区内蒸散量呈递增趋势。蒸散量呈现增加趋势的区域位于研究区的中部以及南部,蒸散量呈现减少趋势的区域集中于研究区北部。

(3)通过对研究区气象因子与参考作物蒸散量相关性分析,参考作物蒸散量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平均日照r数呈正相关,其中与平均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

参 考 文 献:

[1] IPCC.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Ⅰ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J]. 冰川冻土,2002,24(3):219-226.

[3] 张山清,普宗朝,伏晓慧,等. 气候变化对新疆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0,27(6):905-914.

[4] Smith M,Allen R G,Monteith J L,et al. Report on the expert consultation on revision of FAO methodologies for crop water requirements [R]. Rome: FAO,1992.

[5] Allen R G,Luis S P,Durk R,et al. 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 No.56―Crop evapotranspiration: guidelines for computing crop water requirements [R].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ome, 1998:300.

[6] 牛纪苹,粟晓玲. 石羊河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拟及预测[J]. 水利学报,2014,45(3):286-295.

[7] 赵璐,梁川,崔宁博,等. 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近60年变化成因研究[J]. 水利学报,2013,44(2):183-190.

[8] 陈超,庞艳梅,潘学标,等. 四川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2011,32(1):35-41.

[9] 杜加强,舒俭民,刘成程,等. 黄河上游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2):92-100.

[10]刘定辉,刘永红,熊洪,等. 西南地区农业重大气象灾害危害及监测防控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2011,32(增1):208-212.

[11]詹存,梁川,赵璐. 川中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1):82-90.

[1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横断山区自然地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13]李宗省,何元庆,辛惠娟,等. 我国横断山区1960D2008年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2010,65(5):563-579.

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范文4

自1850年小冰期结束以来,全球冰川开始发生退缩,这种退缩属于正常气候变化现象。然而,近几十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料表明,全球冰川正在以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速率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区融化着。

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冰川呈现出加速融化的趋势。2010年,世界冰川监测机构关于冰川融化的最新评估显示,冰川年消融速度是2000年以来的2倍。

这一时段也正好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为温暖的10年。科学家们认为,造成冰川融化的罪魁祸首正是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大量的碳排放破坏了生态平衡。冬季过于干燥,夏天过于炎热,都在加速冰川融化。

冰川的加速融化与消退对环境和人类福祉有着极大的影响,全球冰川消融将带来洪水、泥石流、海平面上升等系列灾害。人类首当其冲要面对的潜在气候灾害,便是北极圈里的格陵兰岛。

据测算,这个全世界最大岛屿上的冰盖每年约有220立方公里的冰融入海洋。如果这些冰完全融化,那么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米。海平面每上升1米,全球就将有1.45亿人的家园被海水吞没。

世界自然基金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到205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50厘米。北极冰川到2070年几乎会完全融化。如果地球上所有山岳冰川全都解体流入海洋的话,将导致海平面升高50~70米。

冰川融化,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韩国气象厅利用从1971年到2000年所观测到的气温平均值和数值预测模型推测,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本世纪内韩国的冬季将消失,届时韩国将变为亚热带地区。印度也有消息说,持续的全球气候变暖给印度带来全年3/4降雨量的西南季风不再光临印度,从而对当地农业造成灭顶之灾。

美国冰河学家朗尼·汤普森曾说:“我们还没有能够完全了解天气系统的复杂性。正因为我们不懂,我们就应当非常谨慎地评估,我们将在多大程度上削弱这个系统。”

过去许多年来,人类不仅没有对大自然进行“谨慎评估”,甚至还进行了一些不计后果的活动,已经使天气系统发生了改变,而对于这种改变的后果,目前还难以预料。

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范文5

    系统多圈层观测数据信息基础,结合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向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多轨道、无缝隙、精细化的预报预测产品的业务技术产品,包括气候、气候变化、天气、空间天气、大气成分、雷电、生态与农业气候、人工影响天气等的监测分析、预报预测、评估及应用等相关业务。准确可靠的气象预报预测产品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保障,重大气象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航空飞行、地面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旅游、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生态环境保护等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领域无一不需要气象部门为其提供准确可靠的预报预测结果和建议,因此作为整个气象事业的核心,强化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提供多元化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服务产品,不仅是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当前一项迫切的重要任务。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气象局属国家基本站,承担着地方天气报、航危报、重要天气报等发报任务,几乎每个时次都有观测、发报,在为当地政府和群众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影响和制约气象预报准确率的主要因素

    天气预报是以大气科学理论为依托,各种气象探测手段为基础,数值天气预报为核心,同时依靠预报业务人员的综合判断分析最终形成的,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某些不确定性,很难保证每一次的预报预测结果都与实际一致,提高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在当前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依据阿尔山市气象局实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影响和制约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的主要因素[1]。

    1.1 气象监测信息获取不全面 阿尔山气象局观测站是国家气候站网的骨干和标准站之一,其基本任务是积累长期稳定可靠并具有准确性、代表性和比较性的气候观测资料,用于气象预报监测的系统主要为地面固定监测及肉眼目测等,实行业务人员昼夜连续守班,每h进行一次定时观测,以每天24次观测记录进行报表统计和上报。从时间观测上,监测信息的获取是定时而非连续不断的,而且全市监测站点的分布虽然在不断加密但还是有着空间间隔,如果天气变化恰好发生在这些时空或空间间隔中,就会导致获取的监测信息不完整,从而影响气象预报预测的准确率。

    1.2 气象预报分析技术急需提高 气象预报主要是通过对大气运动规律的监测,获取相关数据后,利用数字和物理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其分析技术依赖于和受限于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阿尔山气象局由观测员按时对上级指导预报产品进行订正预报,然后气象预报产品,订正预报同样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诊断分析、预报技术和方法,在预报业务方面,观测与预报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仅凭观测员现有业务能力和知识层面还不能完全掌握气象预报分析技术。

    1.3 气象观测环境受限制 按照我国有关气象法律对气象观测站点周围环境的明确规定,气象观测站应建立在较为空旷的地带,四周不能有高大建筑物遮挡等。但是,由于城市扩建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城市建设规模较快,观测场四周过度开发,影响和破坏气象观测环境及设施等行为屡禁不止,气象观测环境遭受影响和破坏的现象日益突出,影响严重的测站不得不迁移站址,直接影响着该地区气象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和代表性,这也是近些年影响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的重要因素之一[2]。

    2 改进措施

    2.1 强化综合观测基础作用 做好综合观测监测是提高气象预报预测能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基础,因此要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坚持观测系统建设,加强观测自动化进程和观测系统标准化,充分发挥气象观测系统效益。不断优化站网布局与设备更新,完善专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健全观测业务规范、技术标准和业务流程,加强中小尺度天气等气象灾害和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监测;并通过提高观测资料的数据质量控制,逐步实现国家、区、台站三级观测资料质量检测与控制实时业务系统,深化观测资料及数据产品的应用。

    2.2 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预报系统 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要提高气象预报预测水平,就必须加强气象监测点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加强对以往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报能力及灾害天气具体影响的分  析、总结能力等。阿尔山地区年积雪期长达7个月,大雪大灾,小雪小灾,每年春季冰消雪融之际就是“桃花水”泛滥之时;2008年11月-2009年3月,该地区降雪量累计达46.5 mm,同比增加21%,其中3月9日最大积雪厚度就达35.0 mm,为做好“桃花水”气象服务工作,阿尔山气象局从3月下旬就开始监测春洪发展趋势,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每日

    制作《防治桃花水专题气象条件分析》,并通过电视、广播及时预警信息,方便市民更多的了解最新天气形势,配合政府对危险地带进行人员分流。

    2.3 提升基层台站预报业务和服务能力

    县、市气象局处于气象服务的最前沿,担负着为民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和农业农村气象服务重任。2010年2月,阿尔山气象局经努力协调后,引进新型天气预报制作系统,在预报中增加紫外线指数预报、舒适度指数预报等项目,争取在天气预报制作软件中增加负氧离子监测数据的语音合成项目,以更好的为阿尔山市创建“健康阿尔山”、“生态文明体验区”提供优质服务。

    2.4 做好预报预测业务人才支撑保障作用 拥有具备现代预报预测技术的高素质预报员队伍是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的关键,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加强预报员人才体系建设,培养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天气分析预报实践能力和高度责任心的学习型观测预报员,加强常态化的岗位培训和集中轮训机制,重视预报员岗位锻炼,在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实践和预报技术总结交流过程中善于发现和培养骨干预报员,带动和促进观测预报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提升现代天气预报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范文6

据了解,2011年,全球农药累计销售额512.1亿美元,同比上涨15.9%,其中农用农药449. 2亿美元,增长了17.2%;非农用农药为62.9亿美元,增长了7%。

Phillips博士认为,全球农药市场得以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地区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玉米、大豆、棉花和大米价格的持续上涨,促使这些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农民为了追求更高产量,会加大农药的使用量。

除了用量,影响全球农药市场的最主要因素是价格变化,Phillips博士从全球经济形势、气候变化和供求关系等方面综合分析后指出,农药价格应该会持续上涨。从地区上看,在北美,由于持续走高的油价,增加了乙醇的需求,迫使企业使用高价原料生产农药。美国、欧盟对新农药的登记审查要求更为严格,也是导致农药价格走高的原因之一。

极端气候也是影响全球农药供求平衡的因素之一,2011年,欧洲初夏时的严重干旱;俄罗斯进入秋播时,遭遇恶劣天气;乌克兰收获时,遭遇潮湿的天气,这些气候变化都影响了农药市场的供求关系,据报道,欧洲农药的库存量很少,大部分地区的农药价格因此大幅上涨。在亚洲,澳大利亚和泰国的洪水,使当地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中国北方干旱影响到多种作物的产量,日本的海啸降低了水稻的种植面积,这样促使农民使用更多更好的农药,以确保粮食的产量和需求,农作物产品价格因此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