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寄语励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年寄语励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年寄语励志

新年寄语励志范文1

2.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该更刻苦学习。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我们要改掉马马虎虎的坏习惯,不再做一个粗心大意人。我们还要加强运动,让一头大肥猪转变成灵巧的猴子。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上课时认真的听讲,积极发言,上课不做小动作。

3. 新的一年里,我要加强运动,让一头大肥猪转变成灵巧的猴子,我还要变得认真起来,争取把马虎大王的桂冠转让给别人,我还要严格要求自己,把纪律提上去,反正要改掉自己所有的毛病;此外,我还要吸取他人的优点,把自己转变成一个不错的阳光男生。小学生新年寄语

4. 朋友们,旧的一年即将过去,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了!愿你抱着平安,拥着健康,揣着幸福,携着快乐,搂着温馨,带着甜蜜,牵着财运,拽着吉祥,迈入新年,快乐度过每一天!

5. 新年的欢乐絮绕在你身边,使你快乐。新年,是人生的一次跨越,于强者是机遇,于弱者是挑战。为了所有人,20xx继续努力,全力以赴,我们要努力!

6. 朋友们,旧的一年向我们走来了!愿你抱着平安,拥着健康,端着幸福,携着快乐,搂着温馨,带着甜蜜,牵着财运,拽着吉祥,迈入新年,快乐度过,每一天!

7. 热爱书籍吧!请相信:它是一切大厦和纪念碑的基石,它是一切栋梁之材的根系。

8. 愿你是风,鼓起白色的帆;愿你是船,剪开蓝色的波澜。生活正在你的前方微笑,勇敢的走上前去,将彩色的人生拥抱。

新年寄语励志范文2

[关键词]创新理念会计信息失真治理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造成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大了企业高层领导决策的难度,使企业逐步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并加大企业相关信息的管理。特别是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的频繁发生更是引起了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对企业掌握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战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采用正确有效的策略,趋利避害,提高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创新理念下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研究的意义

企业的会计信息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提供了依据,对企业采取相应的策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度

通过基于创新理念下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的研究,有利于引起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信息的重要性的重视,加大对会计信息的管理力度,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使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符合国家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通过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限制和制衡,有利于保证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不偏离企业的会计行为目标,预防和避免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度。

2.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基于创新理念下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的研究,有利于企业加强会计财务管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度或可信度,为企业决策层制定有效、准确的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加大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能够真实的反应企业内外部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及时进行合理的调整,采用有效合理的解决措施和方法,解决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防止问题的扩张,减少企业的损失。

3.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基于创新理念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研究,有利于企业在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及时把握企业内外部的环境的变化,及时准确了解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动动向,有利于企业决策层准确把握相关的决策信息,制定准确的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发现威胁和机会,及时采用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趋利避害,提高企业适应时刻变化的环境,增强企业的适应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弥补企业的规章制度空缺

通过基于创新理念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研究,使企业形成相应的危机观念,在明确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特点和会计岗位的特点的基础上,查缺补漏,健全和完善企业会计管理上的规章和制度空缺,加强会计岗位的管理,加大企业内部的制度化管理,以制度的形式制约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以制度化的标准约束考核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表现,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进行科学决策提供高效的会计信息,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二、基于创新理念下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1.健全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通过国家强制性手段,对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有助于减轻企业管理的负担,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既要对企业外部的竞争秩序等进行合理的调控,同时也要对企业内部的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的要求进行限制,这就要求国家的立法机关加大会计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和健全会计的法律法规,使有关部门对企业的会计岗位工作的监督管理有法可依,从立法上规定了会计从业人员的职责和要求以及对相关的监督人员提出了强制性的执法要求,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会计监督缺陷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2.健全完善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的控制力度

在熟悉掌握国家有关的会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企业与员工共同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规则,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相应的控制,在事前计划控制的基础上对会计信息进行事中控制,及时核实企业会计信息,对模糊的会计信息要及时提出质疑并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会计凭证,确保信息来源的真实性。通过加强企业内部规则的建设,加大企业内部会计相关岗位的控制力度,合理的分散权力,如为了防止会计从业人员互相勾结,做假账,变卖企业材料、虚报费用等等,采用多方签名,分散会计从业人员的权限和责任,有利于防止出现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提高会计信息的效度和信度。

3.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功能

通过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力度,制定对员工具有激励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从观念上和行为上引导员工,塑造符合企业经营特点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人力资源达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维护企业的利益,不仅要把握好会计从业人员进入企业的关口,而且还要采用合适的培训方法和方式,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为了提高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一方面可以通过采用相关的培训,转变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理念,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素质;另一方面是通过培训,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人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形成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培养适合企业文化和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价值理念。通过培训转变相关的工作理念,避免虚假会计信息的出现,为企业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为企业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辛宜: 服务外包会计核算探讨,国际商务财会,2010年第01期

[2]王玉石: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防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09月

[3]陈延民: 治理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03期

[4]王虹: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福建电脑,2010年第01期

[5]许丽楠: 试论优化会计信息质量,北方经贸,2010年第01期

[6]张本静田月昕: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浅析,当代经济,2010年第01期

新年寄语励志范文3

关键词:全民教育理念;继续教育;体制创新;现存问题;发展策略

全民教育理念的诞生源自于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泰国召开的世界性全民教育大会,在该会议上,“全民教育”概念应运而生。该教育理念呈现了文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并为世界文化传承与保护指明了科学之路。自此,“全民教育”理念于世界各国教育体系中逐步渗透,直至2000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于世界教育论坛中通过了《达喀尔纲领》,全民教育理念终于从萌芽期向成长期过渡,并于我国教育体系中扎根成长,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素养培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促生出继续教育这一再教育模式,保证全民教育的发展化及普及化。可以说,继续教育是全民教育理念下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其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社会人士的再教育,以提升社会人士的知识素养与职业素养为目标,打造科学的继续教育体制。只是,不可否认的是,继续教育的兴起时日尚早,就目前而言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与创新之处。对此,本文为保证全民教育理念下,继续教育体制发展的科学化,将从解读继续教育的价值入手,认清阻碍继续教育创新的问题所在,并拟定科学的解决策略,以此来保证继续教育体系创新发展。

一、全民教育理念下继续教育发展的价值解读

全民教育理念下继续教育发展对全民教育践行而言至关重要,其是优化国民素养的重要手段,亦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科学解读全民教育理念下继续教育发展的实际价值,从其重要性与发展必然性两方面出发,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内容:

1、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人类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孕育出“教育”这一行为,其目的是确保知识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确保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随着历史的脚步去审视教育行为,从奴隶制时代由贵族掌握知识到现代社会的全民教育理念,人类在教育意识与教育作用认知上已然变得越发成熟,对教育行为的认可度也在逐步上升。而这其中,值得现代教育关注的重中之重要数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推广。作为着眼于非校园教育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无疑是践行全民教育理念的实效手段,是提升国民素养的科学方法。可以说,继续教育体系若能于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形成规模,将可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加强国民专业素养,保证国民的国际竞争力。

2、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性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世界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逐步拉近了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间的关系。世界流的逐步增加不仅推动了地区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将各地区、各国家的国民素养呈现在世界面前。对此,我国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体,其国民素养的优劣影响着国家的整体形象,也影响着中国制造、中国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力度。对此,为保证我国国民素养的有效提升,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建设,我国在响应世界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达喀尔纲领》要求的基础上,科学有效的融合全民教育理念入自身教育体系中,从而打造出符合全民教育思想的继续教育体系,并以此引导国民素质提升,增大我国国民及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全民教育理念下继续教育体制创新存在的问题

认清继续教育于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与必然性的基础上,为保证继续教育体制创新发展科学,应注重继续教育体制在创新中仍需面对的问题。对此,本文总结现阶段继续教育的开展情况,归纳出继续教育体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如下:

1、继续教育体系教育目标未能明确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教育教学目标的明确对教育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只有拥有良好的教育目标,教育教学才不会盲目发展,亦不会急功近利的只求成果。但从现阶段继续教育教学目标确立来看,很多继续教育在教育开展本身便过于浮躁,目的性不强,虽然打着继续教育,全民教育的旗号,但大多敷衍了事,既无法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又浪费了参加者的时间,从而使很多人忽视继续教育重要性,不认可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在目的不明确的基础下,继续教育体系在开展中逐渐丧失了公信力,不但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且其教育颁发证书也无法代表受教者的实际素质素养。

2、继续教育体系教育理论建设不足

继续教育体系在教育目标未能明确的基础上,其在教育理论建设中呈现出诸多不足。作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体系中教育理论建设呈现出理论不完善的现象。以当前继续教育开展情况来看,无论是研究方法、理论内涵,还是相关的教育内容均只注重表面教育,并部分沿用青少年教育特征,在自身理论体系打造中尚未形成专门化的教育理论体系,难以为继续教育体系提供系统化的科学指导。例如,现阶段很多企业性继续教育虽然注重以企业的特点及工作情况进行教育,但教育内容并不人性化,教育资源乏善可陈,教育方法也过于不合时宜,从而使继续教育开展效果不佳。

3、继续教育体系教育分支发展不均

继续教育体系在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理论建设不足的情况下,针对自身继续教育的分支管理与发展推动并未投入更多的精力。其实,继续教育的整体构架下应包括企业教育、社区教育等多种门类,其目的是确保教育发展迎合时代需求,迎合全民教育理念需求。只是,从现阶段继续教育开展来看,很多时候针对教育的具体分支并未作出全面的支持与保障,很多地方基础资金投入不足,从而使继续教育开展没有良好的环境,无法真正实现继续教育价值。

三、全民教育理念下继续教育体制创新发展策略

认清全民教育理念下继续教育体制创新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扭转现阶段存在问题,确保继续教育体制创新科学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量:

1、科学明确继续教育体系创新目标

目前,面对全民教育理念下继续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应率先注重继续教育体系创新目标的确立,认真分析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下继续教育的实际需求,以满足社会需求,实现人本化教育贯彻为手段,打造科学的继续教育体系。对此,本文认真剖析现阶段继续教育的实际需求,发觉受教者获取知识的渴望与获取认可的渴望十分强烈。很多选择继续教育的成年人其渴望借助继续教育来充盈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并希望得到的技能储备受到社会公众及相关企业的肯定与认可。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继续教育体系打造所要实现的目标创新,其根本在于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本身具备公信力,并结合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以培育其不同技能为着眼点,令受教者于继续教育中真正有所得,并获得相关部门的肯定与认可。总体来说,只有确保继续教育体系的目标明确,拥有良好的评价体系,才能保证继续教育开办机构不盲目,继续教育学习人员有目标,继续教育体系整体的公信力提升。

2、有效规划继续教育教育理论构建

继续教育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其内容的优化对继续教育体系构建创新而言同样重要。对此,站在继续教育开展的核心目标之上,形成适合现代社会不同受教程度成年人的不同理论,注重人本思想的贯彻与践行,才能真正实现继续教育的创新突破,保证继续教育体系的构架科学。对此,本文分析现阶段社会成年的基本构成后发现,即使同年龄的成年人在受教程度上也各有不同,因此,针对不同受教程度的受教者进行分阶段、分批次、分层次的个性化教学,并针对成年人进行全新的继续教育教育理论构建。了解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受教特点与记忆特点,打造适合成年人的教学方法。举例来说,在进行某项专业化教育的过程中,成年人可根据受教程度分为高、中、低三种班次,针对不同班次的受教者展开针对性教育,以此来保证受教者之间处于同一起点,可更好的接受与理解知识。此外,成人教育应更多的利用固有知识联想方式促进起记忆,相较于儿童,成人联想力更强,社会经验更丰富,借助联想教育来激发其深刻记忆将获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3、科学均衡继续教育体系分支发展

继续教育目标、理论构筑科学的基础上,针对继续教育的开展环境进行优化也十分必要。从现阶段继续教育体系分支特点来看,企业教育与社区教育是继续教育发展的两大重要分支。因此,在践行全民教育理念的情况下,应注重企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资源分配科学。对此,本文认为,促进继续教育开展仅靠教育机构推动其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其需要与企业机构、社区机构之间形成科学的联动机制,了解企业实际需要,结合企业需求调配科学的继续教育资源为企业服务;认清社区实际情况,明确社区受教者的现实需求、年龄结构,科学构架社区教育模式,从而满足社区实际需求,为社区全民教育氛围营造提供助力。结语:综上所述,全民教育理念下,继续教育体制的创新势在必行,对此,认清继续教育开展中存在的弊端,拟定科学的问题解决策略,将保证继续教育的开展科学,实现继续教育的体制创新。

参考文献:

[1]罗新东.以体制创新推动继续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战略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5,(11):76-78.

[2]王玉龙.协同创新理念下高校各类继续教育间的相互融通与衔接———基于华南理工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6,(01):97-99.

新年寄语励志范文4

关键词:知识管理;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1 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即“知识”和“管理”。在近现代的教育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知识所囊括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对知识的定义,它既包括了通过正规专业的语言传递给人们的显性信息,同时也包括了存在人们大脑中鲜于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能转化为书本知识以及一切人们可以接受的媒介形式;而隐形知识则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特点,因此在陈述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基于对知识这一概念的理解基础上,我们再来引入知识管理的概念。知识管理在管理学体系领域的首次出现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团体成员间以及团体之间的知识资源共享,从而从整体上增加整个组织或者团体的知识总储备,提高整个团队的竞争力。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于整体知识的产生、交流以及整合等步骤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其最终增加整个团体知识总量的目的。从宏观上来看,知识管理比较注重整体的概念,它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一个组织或者一个体系的所有知识储备,每一个管理步骤的实现都是为了实现最后的整体效益。知识管理客观要求被管理对象要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从而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以丰富组织的知识资源,保证其知识的丰富性,同时,组织内部各个成员也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更新自身原有的知识体系,重新构建知识框架,优化个体,从而提高整体的知识水平。

2 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融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2.1 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来看

(1)隐性层次知识开发程度不够

就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普遍存在对于隐性知识开发程度不够的问题。学生对于隐性知识掌握不牢,那么必然导致在实践技能操作过程中,无法对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有关科学研究调查显示,传统的较为保守的课时分配教学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隐性知识的要求。

(2)转化知识的模式缺乏创新

所有知识的学习目的都是为了转化具有现实应用意义的实际操作,高职院校属于技能型与知识型结合的培养模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较普通的高等院校而言,对于知识转化有着更高的要求。知识体系之间的差异性决定着在知识转化的过程中模式采取的不同,有所区别的转化模式才能有效达到知识转化的目的,但是就目前高职院校的知识转化来看,效果似乎不太明显,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十分牢固,但是却无法灵活的应用于实际操作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知识转化模式过于单一,缺乏一定的创新性,知识转化的过程针对性不够,因此在具体的技能培养方面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2 从知识管理概念引入的可行性来看

面对教育机制滞后的问题,我国教育部门已着手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教育体制改革,对于高职院校来讲,这既是压力源同时也是发展机遇,在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引入知识管理,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知识体系构建的需求;从各个社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信息化、速度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相应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基本上与市场是保持一致的,如果对市场的变化不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者变革,那么未来的发展道路可能举步维艰;高职院校扩招浪潮的来临以及当下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使得院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想要生存下去,只有不断的创新自身的教育模式,并且与市场需求进行有机结合。

2.3 知识管理引入的重大现实意义

传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让学生尽可能多而全面的掌握相关的课程理论知识,而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与传统教学目的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现代教育的教育重点在于“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较传统教育的知传授,现代教育更加注重方法的学习和掌握,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以及获取知识相关的能力。教学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对知识管理的引入相较于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学生不仅可以灵活的对理论知识进行选择,同时还可以轻松的对其加以实际运用。知识管理理念的融入,除了能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之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教师是教学模式的直接实施者,教好学生的前提是有东西可教。知识管理概念在教学中的引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学校竞争力的同时,也能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知识管理理念有效植入的策略研究

3.1 市场有效策略

市场有效策略只要是指对知识转化的过程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规律进行探究并且就已知的规律选择相应的合适的教学模式,从而满足市场的发展要求。

知识管理有关理论指出,知识转化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统一与转化都是为了实现知识创新的最终目的,从而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目的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方式的不同选择,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阶段的高职教学虽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但是市场不断发生变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还有待检验。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模式选择的问题上,高职院校仍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模式上的探究和革新。

3.2 有效的教学策略——信息化教学的实现

(1)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转变思想观念

要想从思想上转变以往传统的思想观念,有效的融入知识管理理念,从而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建设,高职院校应接受紧随时展而来的一系列考验,创造出新的教学管理理念。信息化教学的实现即是高职院校对市场变化发展做出的步伐的调整,从思想层面去认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贯彻落实好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指导,形成一种符合时展需求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及管理模式。

(2)完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建设

基于已有的教学硬件软件设施基础之上,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信息化教学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一系列资源进行完善和购置,教学硬件软件设施是信息化教学正常开展的必要保障,资源的完备性从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资源共享的质量以及范围,完善信息化建设中的资源建设,是高职院校完成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步骤。信息化建设中的资源建设除了硬件软件设施的建设之外,还应为相关的管理人员搭建沟通平台,实现管理人员间的有效沟通,在沟通中及时发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问题。

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组织知识水平的系统管理,从而提升整个组织的知识储备,完成一定范围内的知识优化,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4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高职院校要想在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在教学信息化的假设过程当中融入知识管理的理念是不可缺少的。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高职院校教学,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从整体上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以及服务水平,从而推动教学改革,真正意义上实现高职院校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青霭,梁业生.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研究与探索[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2:62-64.

[2]孙淳.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对策与思路[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4:99-102.

新年寄语励志范文5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创新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每一次变革首先是思想和观念。企业要想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得到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要在经营观念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只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先进的主导思想,才能使企业在不断竞争的过程中逐渐壮大起来。

1.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管理观念的挑战

1.1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生产观念的挑战

对于观念的创新来讲,也就是对过去旧观念的否定,给予重新定位。我们都知道,观念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反省的过程,它不仅要超越以往已经形成的习惯以及利益格局,还要转变以往的思维模式以及方式,如此一来,便会在心理、物质以及精神等不同方面来承受很大的压力。这是从量到质的改变,是无法避免的蜕变的过程。在工业经济社会,主要以资源、劳动力、资本为主要的生产要素,而知识却被排除在外。但是对于当前的知识时代来讲,对传统的资源、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依赖性是越来越低,相反,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是越来越高,逐渐取代了资源、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的地位。

1.2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管理观念的挑战

对于“泰罗制”管理,我们都非常的熟悉,它是以机器为中心,工人只是相应的辅助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人就被相应的异化成了物,那么,在管理的过程中,物便成了管理的中心,为了达到所谓的标准化管理,每一位工人都必须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标准人”。对于这种将人异化管理的方式来讲,有血有肉的工人将承受着双重的压力,例如,繁重的工作量、严重的惩罚、失业的威胁、禁锢个人的创造力等一系列的限制。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人的主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如果再不将这种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革,那么,将无法真正达到管理的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开始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那么,人起到了主宰性作用,无论是才能、个性,还是创造力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讲,管理的中心将由过去的物转移到了现在人,开始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因此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柔性管理”。对于柔性管理来讲,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积极性等才是管理者所要考虑的问题。

2.知识经济环境下观念创新的内容

2.1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知识价值观念的不断创新

对于知识价值来讲,它是包含在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所决定的。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有效的提高产品以及服务价值,因此,经济增长率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知识的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是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所以,知识便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将超过工业革命多对社会经济的冲击。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机器、原料以及设备已经不再是创造财富的中间力量,此时的中间力量已经开始转移到当今的知识。对于知识来讲,技术以及人类的智慧将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同样,这也是知识价值最直接、最有效的体现。对于企业来讲,只有对此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才能将企业的资源充分的调动以及利用。

2.2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本观念的不断创新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当前人力资本的作用远远超过物质资本的作用。就以目前来讲,对经济进步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将是科学技术。鉴于此,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实际上就是对人力资本的投入,而且,还会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都知道,人是创造万物的本体,同时,他还是知识的载体,所以,在知识时代人将成为时代的中心,对此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来进行有效地证明:在人力资本上不断加大投入是企业快速发展以及成长的有效手段。从企业振兴的根本来讲,不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当前的党务之急,以便为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依托以及资源支撑。

2.3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本绿色管理观念的不断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人们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人们的价值观、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等都发生的相应的变化,因此,而出现了重视环保、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等一系列的新时尚。对于知识经济来讲,它以最先进的理念来为人们服务,将当前最为炽热的话题纳入自己的产业领域。就目前来看,符合国际的环保产业以及绿色产品将各大企业的竞争的主要内容,并逐渐成为国际市场在营销上的重点。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看作最有希望的“输出产业”,并给予相应的扶持以及保护。为了跟得上时展,绿色管理思想已经开始在广泛实施,各大企业都在不断地向社会高举绿色旗帜,那么,如果还有个别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还在不断危害环境,必将被社会淘汰。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必然会超越传统的产品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看做是知识取代相对而言比较传统的物质投入,进而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其经营管理将会出现一个与以往相比全新的局面,将会对知识产品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企业在经济管理观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关系到企业在竞争过程中的生存以及发展,同样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体现。

参考文献:

[1]王珊珊.知识经济对企业营销的影响[J].企业研究,2013(16)

[2]蔡欣明.浅议印刷企业向知识经济管理的转型[J].科技致富向导,2010(20)

[3]陈宁宁.浅析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J].商业经济,2010(05)

新年寄语励志范文6

【关键词】 职业学校;口语交际教学;新观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对劳动者的职业生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经过大量的反复的训练才能获得。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从学生的特点与社会的需要出发,顺应学生将来就业需要,重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未来工作中准确、得体地使用语言,为将来择业就职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目前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重点仍然是语文知识和读写训练,口语交际教学或作为点缀,或被忽略,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训练重视较少。因此,如何更新观念,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口语交际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口语交际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综合行为,要完成口语交际,就必须有多种系统的参予,如思维系统、语言系统、情感系统、态势系统、听众系统等,多种系统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口语交际的任务;口语交际的方式虽然是以有声语言为主,但同时也综合了“无声语言”即手势、体态、表情等手段,从而使口语交际既具有传声性又具有表情性;口语交际的内容也是一种交际者自身储备的综合调动,其中包括思想修养、道德修养、知识储备,生活积累等。

“大语文教育观”是指以张孝纯、姚竹青为代表的,主张“以课堂教学为轴心,把学语文与学做人,培养能力与发展智力,读写训练与听说训练有机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训练。”的语文教学原则。

口语交际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与他人进行成功交际。服务于生活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所在。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言语外的交际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口语妥善地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培养与人和睦相处,遇事应付自如的能力,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不能单纯和孤立地进行听与说的训练,应该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整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的要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不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格素养。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兴趣、态度、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把口语交际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乃至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动态的、生活化的氛围中大胆进行口语交际,使学生形成积极、富有成效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处理事情的协调能力。

二、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口语交际的理论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对口语交际的掌握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离不开交际实践。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创设条件,采取必要的措施,让学生在众多的言语实践中,学习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形成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要一改以教师为核心的“一言堂”局面,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交际活动中的主角,在交际活动过程中,由于交谈内容不断深化,随时要面对新的问题,需要他们运用符合自身性格的语言和方式与人交际,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灵活应对,因而更能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色彩。“从根本上说,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的生产,是一种关于‘人’的关怀,是一种关于‘人’的创造。”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广泛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亲身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而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交际需要,让学生学会充分展示自己,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交际的乐趣。同时,要注重全体学生的整体提高,让每个学生承担具体的交际任务。很多时候,口语交际教学往往是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的学生的殿堂,他们总是侃侃而谈,老师也常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口语交际教学变成了少数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而大多数学生则充当了“忠实观众”。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把交际的任务交给所有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的过程中。要营造民主的、自由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平等、互动的交际情境,在协商、互动的教学情景中互为启发,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