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范文1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建议

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目前,在所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中,Carroll的结合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最有影响力。Carroll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乃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由决定责任(慈善责任)之和。

笔者认为,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是非常有益的。本文的定义是: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同时也主动维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包括员工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社区的利益、对环境的影响等。

1.1 股东 企业是股东的人,它的首要职责是股东利润最大化。企业对股东的责任通过以下特有的方式:对法律所规定的对股东权利的尊重;企业对股东的资金安全和收益的负责;企业所从事的任何投资必须以能给股东带来利润为基本前提;企业有责任向股东提供经营和投资方面真实、可靠的信息,企业要对任何瞒报、谎报企业信息欺骗股东的行为负道德和法律双重责任。

1.2 员工 企业对员工的责任有:保证员工的就业择业权、劳动保持权、休息休假权、保险福利权和教育培训权等。企业在这些方面违背或忽视了员工的权利,就是不负社会责任,应当受到法律、道德的双重制裁。

1.3 消费者 企业对消费者的重要责任集中体现在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一般来说,消费者有三个方面的权利,安全的权利、知情的权利、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企业在这方面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企业的行为就是不负社会责任的行为。

1.4 社区 企业为社区建设所做出的努力,会变成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企业积极支持社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了企业未来员工的素质;企业热心于环保和公益事业,可以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1.5 环境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严重破坏了环境。环境的污染、土壤的沙化、珍稀物种的减少等,环境保护成为人类面临的迫切而严峻的问题。企业在环境污染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因而,企业在消除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2 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基于一项调查的分析

2.1 股东 在这里企业对股东的社会责任主要从四个方面衡量:合理分派红利、对股东报告的频率、精确性和及时性。如表1所示,在合理分派红利这个指标上,超过五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没有尽到对股东的红利责任。对股东报告的频率、精确性和及时性都有五分之一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没有尽到责任。

2.2 员工 本研究主要从福利待遇、工作条件两个方面衡量企业对员工承担的社会责任。

①福利待遇。大多数被调查者所在企业的福利待遇不如人意。如表2所示。在健康医疗保险方面,提供全面健康医疗保险的仅占1%;在法定休假权方面,没有尽到责任的占64%;在请假权方面,没有尽到责任占61%;加班现象也非常严重,42%的被调查者加班非常多。

②工作条件。如表3所示,企业在员工工作条件方面的社会责任也不太理想。一半以上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工作安全保障设施较差和非常差,仅有13%的调查对象认为工作安全保障设施比较理想;企业在对员工惩罚的强制性方面做的更差,仅有0.5%的员工一直没有受到强制性的惩罚;企业对员工的歧视也比较厉害,仅有0.5%的员工认为从来没有受到歧视。

2.3 消费者 服装企业调查结果显示,与企业对员工承担的社会责任状况相比,企业在承担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方面明显做得更好。在产品质量方面,非常差的仅为3%,较差的14%;在产品安全方面,非常差的为零,较差的仅为3%。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表现比较好,除了服装产品的特殊性外,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消费者的压力。如果产品质量和安全存在问题,必将失去消费者,直接导致企业倒闭。

在产品的售后服务上,非常差和较差合计将近四成,说明不少企业没有尽到产品售后服务方面的社会责任。四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没有做到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2.4 社区 慈善、捐赠、赞助和参与社区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从表5可以看出,企业在对弱势群体的慈善救济、对社会活动的赞助、对教育的赞助和对社区发展的参与方面都比较低,超过半数以上的是从不和较少参与这些活动。

2.5 环境 如表6所示,企业在解决对环境的外部性问题上大部分没有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六成的企业在环境保护、使用环境认可的资源、能源保护和努力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等方面基本是无所作为。31%的企业在保护环境上非常差。27%在使用环境认可的资源上非常差。21%的企业在保护能源上无所作为。36%的企业没有采取任何努力降低不可再生资源。

3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建议

现阶段,我国经济转轨特征明显、法制环境有待健全、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消费者选择并不完全理性、投资者选择利益驱动明显、公众社会责任意识还比较模糊,企业社会责任还未引起我国企业、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足够重视。本文尝试寻求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3.1 企业自律 首先,企业应从战略上重视社会责任问题。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决策之前需要分析他们的决策带来的社会后果,并且采取措施最小化这些决策产生的社会成本。其次是正确处理股东与非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否则一旦其他利益相关者停止提供其专用性投资,股东的利益必然受到损失;最后是企业自觉的制定更高要求的道德标准,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指导方针,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监督作用,塑造社会诚信。

3.2 发挥政府规则制定和监督实施的作用 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和实施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博弈的规则制定者和监督公平博弈的作用。首先,我国应该尽可能地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规范违法的、反社会的或反竞争的行为。其次,通过强制性手段使得企业支付一定的成本来消除其对社会的不利影响,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最后,我国应当对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给予税收减免、招标和采购方面等鼓励政策,并进行表彰和宣传。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范文2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进程而引进来的一个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知名跨国公司对中国供应商下单之前,纷纷要求按照SA8000或跨国公司自行制定的生产守则进行“社会责任验厂”。由此,许多着眼于国际市场的国内企业开始意识到,要参与全球竞争必须遵循国际社会的运作规则,履行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是重要前提。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薄弱,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缺乏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履行社会责任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获得的市场回报不如大型企业明显。因此,大型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小企业,应根据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中小企业特点,对中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研究。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超过4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产值占GDP的约60%,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上缴税收占全国总税收的约50%,全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的新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研发的。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且对于扩大就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创新创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将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的特点,并提出解决措施。

2 界定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的定义是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的。它是指与所处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较小的企业。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都各有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会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动而时刻发生变化。在国际社会,通常都以“质”和“量”两项指标来定义中小企业:质的指标涉及企业的组织结构、融资途径及其所处行业地位;量的指标则包括资本金额、雇员数量和销售额等。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1年6月18日联合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至此,关于中小企业的界定有了一套明确的标准(详见表1)。

2.2 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义,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但是有几个学者的观点值得肯定。卢代富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2]。阿奇?B?卡罗尔将其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社会在某一特定时期对企业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的期望”[1]。约瑟夫?麦奎尔则认为:“社会责任的宗旨意味着企业不仅仅要有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义务,在这些义务以外,还承担有其他社会责任”[1]。戴维斯和布罗姆斯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决策者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有义务采取措施以保护和改善社会福利”[1]。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自觉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认真履行社会义务,遵纪守法,关心慈善,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动整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3 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中小企业特点

Spence和Rutherford(2003)指出,规模只是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另外在企业的法律形式、所属行业、战略导向、面临环境、历史发展和组织特征等很多方面,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3]。Lepoutre和Heene(2006)对近几年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归结为个人特征、组织特征、背景特征和问题特征四方面[4]。Udayasankar(2007)认为应该将“规模”变量看成企业其他一系列变量的整合,正是这一系列变量影响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在相关的实证研究中,又进一步将“规模”要素分解成三个可计量的公司层面的属性,即能见度、资源获取能力和经营范围[4]。因而,中小企业的特点可概括为能见度不高,资源获取能力不强,经营范围狭窄。结合国外文献和我国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可以将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中小企业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3.1 企业决策受企业所有者影响

中小企业中的各类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所有者个人影响,缺乏规范的治理结构。在企业社会责任决策的制定与实施等各方面,企业所有者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而企业所有者及经营者由于个人风格、知识、能力、经营理念等不同,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2 社会责任行为具有明显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导向

大型企业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其经营行为涉及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监督,而中小企业的低认知度使其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所获得的市场回报较少,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不足。事实上,中小企业往往通过其企业社会责任行动,更多的致力于解决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存在的或希望解决的关键社会问题,以此来建立并强化与其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联系。

3.3 受企业资源限制

首先,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处于劣势,企业的市场扩大、利润增长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其次,社会责任行为必然会导致企业运行成本上升,加重中小企业负担,如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福利、保护环境等。第三,管理人员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有限,限制了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推行。

3.4 受企业地域、行业特点影响较大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范围仅限于所在地区,与当地投资者、消费者、政府、所在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关系密切。中小企业所处的地域文化背景不同、所处行业的行业特点各异,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动产生影响。

4 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4.1 管理人员缺乏对社会责任的深度认知

在中小企业中,管理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相对有限,缺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入认识,从而限制了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推行。

4.2 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承担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对许多中小企业而言,资金缺乏是制约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意味着企业要支付额外的费用,从而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4.3 中小企业将社会责任管理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有难度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将社会责任管理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对于生存和发展都非常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4.4 中小企业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

利益相关者对中小企业关注和监督力度不足,社会认知度较低,从而使其从市场中获得的回报较少,导致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不足。

4.5 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无法有效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很多中小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仍然认为是“资本雇佣劳动力”,缺乏稳定、忠诚的工作团队。这对企业转变观念、实施社会责任管理非常不利。

5 中小企业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

5.1 经营者应具备自觉、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与理念

中小企业经营者要具备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为企业打造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要在全企不断重申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并且在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中融入社会责任的理念,维护好企业的社会形象,大力发展创新经济和循环经济,引导供应链上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员工创造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

5.2 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应该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好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追求社会公共利益和企业长远利益的最大化。这既是实现企业长远利益最大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发展和谐社会对企业提出的要求。

5.3 打造“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在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建立“以人为本”的优秀企业文化,协调企业内外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意义重大。

5.4 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社会责任内容

企业要根据自身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在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主要的社会责任是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要确保企业生存和发展、依法纳税、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对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也应扩大到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在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在市场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应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要努力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企业长远利益的最大化。

5.5 及时地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果进行宣传

企业及时地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果,如企业定期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参与的慈善活动,采取适当的渠道公布于众,使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了解企业,进行信息的反馈交流,从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责任感。

5.6 寻求联盟组织的互助合作,共同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范文3

关键词: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Only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can effectively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to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tool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main content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alyzes logistics enterpris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logistics enterpris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早在2009年,榱擞Χ怨际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国务院就将物流行业列入国家十大振兴产业规划项目。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社会各方对物流的需求不断增大,物流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迅速的发展速度,产业链不断增长,涉及的领域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人才流失严重、客户满意度不高、收件人和发件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运输工具陈旧落后造成环境污染等社会责任问题。

1 物流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从1924年“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被美国学者谢尔顿提出后,理论界对其的探究与争论从未停止。虽然众说纷纭,难以统一,但学者们一致认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下,不同类型的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不尽相同。目前,我国物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具体如下:

1.1 对股东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股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最重要的关系。物流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主要有对股东出资安全的责任、支付股利的责任、向出资者及时、完整提供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可靠的信息的责任。

1.2 物流企业对员工的责任。物流企业的业务性质决定了其会雇佣许多员工。物流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是建立在劳动合同基础上的雇佣经济关系,以及由此衍生的道德关系。因此,物流企业对员工首先负有如期支付合约规定的劳动报酬的责任。其次,物流企业对员工在工作期间的工作安全负有责任。再次,物流企业负有一定的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的责任。为此,物流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场所,提供平等的接受职业教育、晋升机会等社会责任。

1.3 物流企业对顾客的责任。物流企业获得利润的方式是向顾客提供有效的运输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因此,物流企业对客户负有提供安全运输服务的责任,保证将客户的货品及时、完好地送达目的地的社会责任。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货物破损现象,应采取积极措施对给顾客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或者将损失降到最低。

1.4 物流企业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物流企业在实现自身利润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带来危害。例如,物流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资源消耗、运输设备在运输过剩中排放的尾气、运输过程中的能源耗费、废弃的包装物等。因此,物流企业对环境负有保护责任。

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公共设施,如公路、通讯设施、电力设施等。因此,物流企业要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负有责任。具体包括从事社会慈善事业、发展所在地区的公共事业、减少贫富差距等。

2 物流企业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完善物流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是解决物流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保障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因此,完善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显得尤为必要。

2.1 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中,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和我国十大振兴产业规划项目,如果企业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质量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其社会责任履行不力,不仅在国际市场上会受到强烈的抵制,而且也会给我国各个市场竞争主体带来危机,给国家形象带来损害。

2.2 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健康发展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物流企业只有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的同时,减少对资源的占用,减少环境的破坏,承担对职工发展和社会就业等的责任,才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2.3 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够使社会民众以更方便的方式去了解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就物流行业而言,社会民众的支持尤为重要。全面系统地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仅有利于物流企业提高其信誉度,使得社会公众更信任企业的产品,而且也有利于社会公众切实维护自身利益。

因此,物流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有利于其在社会环境中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逐步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从而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3 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本文随机选择了23家物流上市公司2015年度会计报告,经过统计分析发现,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

3.1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具有被动性。会计信息披露分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目前,我国大多物流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意识较为淡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虽然我国要求披露尽可能的详细,但是对于没有硬性要求的部分,大多企业不能做到主动披露。只有2家企业披露有自愿性披露的信息内容。

3.2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根据分析23家物流企业(其中:国企11家,民企11家,外企1家)在2015年的社会责任报告看出,社会责任报告篇幅较小,信息披露内容难以全面。其报告的具体篇幅分布如图1所示:

3.3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式单一。大多物流企业(18家)采用的披露方式为描述性社会责任报告方式,其中非货币形式的披露占主要比例,以货币形式表露的内容仅占很小的比例。而且,非货币披露形式需要编制单独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才能更为完整的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状况,但是大多物流企业只在传统的会计报表中反映社会责任信息,并不能全面具体地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4 完善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4.1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意识。物流企业是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所以物流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的意识直接影响到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因此,物流企业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而企业的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主要人物,必须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这种意识应该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切实履行自身社会责任。

4.2 制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的行为指南。目前,财政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并未制定具体准则,这就导致我国物流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具有选择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具有不全面、不可比的特征,这种信息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大大降低社会责任报告的有用性。因此,财政部应制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使得物流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更加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3 增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政府监管。实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不仅需要依靠企I本身,还要依靠政府实施的具有强制性的监管措施。会计的政府主管部门主要是财政部、证监会、审计部门等,这些部门要进行严格监管。同时,对于物流企业管理与监督还应成立专门行业协会,从而有效地监督与管理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具体可以运用以下方式监督与管理:首先,制定相关法规规定物流企业披露社会责任的要求,促使各个企业依照要求定期进行披露。其次,建立统一的公共平台,定期公布其社会责任报告,让公众进行监督。再次,行业协会进行评级,定期根据评级给企业排名,然后将排名到公众平台。

4.4 加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社会监管。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公允性,需要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即进行社会监管。目前,美国等国家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内容中也包括了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审验。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却鲜有涉及,经过独立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社会责任报告也并不多见。因此,为了保证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公允性,有必要加强实施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

参考文献:

[1] 唐鹏程,杨树旺. 企业社会责任的投资模式研究:基于价值判断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16(7):109-126.

[2] 孙红梅,蒋娜,岑磊.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J]. 会计之友,2011(3):16-20.

[3] 冯丽丽,林芳,许家林.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当代中国的研究综述[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6):91-100.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范文4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和谐会计核算

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既是社会繁荣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资源的消耗者,企业与社会的共生关系决定了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能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作为唯一存在的目的,而应当在营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承担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责任。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中规定,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方面。党和政府对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也高度关注: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企业的要求是发展不能以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总理也曾要求企业家们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身上还应流有道德的血液。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通过会计核算体系不偏不倚的向其利益相关者反映出来,对企业本身,对会计学的不断发展,以致对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会计核算的必要性

(一)是企业做大做强,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化的竞争,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并充分批露已成为最重要的策略。1997年制订的SA8000首个全球社会责任认定标准中规定,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应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一标准频繁地出现在各大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款中,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由于不了解SA8000的要求,对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充分地批露,从而丧失了大量的订单,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会给企业带来忠诚的客户群,从而增加销售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二)是不断完善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要求

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会计必须与现代经济理论相融合,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将社会学、经济学、信息学、控制论、系统论等多门学科与当前的会计学相结合,勇于创新和不断探索,从而形成一套科学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系统,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理论体系,更好地满足各利益相关者信息的需要和国家经济管理的要求。

(三)是发展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企业应当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法律、道德,在内部管理和对外经济活动中,遵守商业道德、信守合同、友好合作、公平竞争、自觉强化社会责任、倡导明礼诚信、公平交易的道德风尚。企业是经济建设的主体,主要职能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不同的经济满足。但与此同时,企业需要消耗资源,排出废弃物和污染物,这又会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企业要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努力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自愿投入到社会公益和社会慈善事业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构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会计核算体系

(一)科学确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会计核算目标与内容

为了提高全社会的生活质量,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会计核算的目标为:保证企业微观效益和社会宏观效益在内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可以促使企业从整体效益出发进行分析决策,重视已发生的社会问题,防范将要发生的社会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产品质量,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提供具体可行的办法。在此目标的制约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会计核算内容有:企业对员工履行的责任、企业对环境维护的责任、企业对社会及本地区的责任、企业对消费者应履行的责任、企业应履行的其他责任等等。

(二)灵活选择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会计计量方法

企业社会责任属于社会道德、社会价值评判的范畴,通常不以商品交易的形式出现,致使其计量十分困难。因此,要综合运用现代计量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加以计量反映。具体的讲,按是否可以用货币计量,可分货币计量法和非货币计量法。

1、货币计量法可采用

(1)支付成本法:以企业为履行社会责任而支付的实际费用数额作为入账依据,在会计报表中单独列示。

(2)成本收益法:根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支付的费用及机会成本,结合成本收益率来计算一定时期提供的社会贡献净额。

(3)替代品评价法:通过估计有相等效用的替代品价值来确定相映的费用。

(4)恢复成本法:对受损对象进行数量、质量等方面的系统分析,以合理确定赔偿数额和相应的治理费用。

(5)法院裁决法:以法院裁决的数额作为施害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本。

2、非货币计量法可采用:文字表述法及评估法等

(三)构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会计指标分析体系

1、反映企业对员工履行责任的指标

(1)职业病发病率=患职业病员工人数÷总员工人数

(2)安全事故伤亡率=生产事故伤亡员工人数÷总员工人数

(3)工作安全投放率=员工工作环境安全投入额÷资产总额

(4)人员培训支出率=年投入培训费÷主营业务收入

(5)员工人均年培训经费=员工年培训经费÷员工人数

(6)工资、福利支付率=已付工资、福利金额÷应付工资、福利金额

(7)员工工资增长率=本年度员工工资增长额÷上年度员工工资总额

2、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履行责任的指标

(1)废料利用率=可循环使用的废料数额÷物资消耗总额

(2)单位收入耗能量=企业能源消耗额÷主营业务收入

(3)单位收入耗水量=水资源消耗额÷主营业务收入

(4)单位收入排废量=公司未达标“三废”排放量÷主营业务收入

(5)环境保护投资率=环保投资总额÷总资产

3、企业对消费者责任的指标

(1)质量抽查合格率=抽查产品合格数量÷抽查产品总数量

(2)是否提供售后服务:根据调查得出。

(3)消费者满意度:根据调查问卷得出。

(4)违规产品罚款率=违规产品罚款额÷主营业务收入

(5)消费者投诉次数:向国家有关部门调查得出。

4、企业对社会及本地区的责任

(1)社保支付率=已付社保基金÷应付社保基金

(2)资产纳税率=企业纳税总额÷资产总额

(3)税款上缴率=已交纳的税款÷应缴纳的税款

(4)捐赠收入比率=公益与慈善捐款额÷主营业务收入

(5)单位收入研发率=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5、企业其他社会责任指标

如劳动生产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等。

(四)积极批露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会计报告

企业对于履行的社会责任应当定期报告,对于可以确认和进行数据计量的优先采用定量指标进行反映,对于确实无法进行定量反映的可采用文字表述法进行批露。通过这种方式,让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知晓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可以增强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使企业由外而内地深入审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全面提高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企业品牌形象和价值,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阳秋林,论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J]企业经济,2003(1):136

[2]阳秋林,中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21-132

[3]陈清,完善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批露制度,[J]上海会计,2006(4):63-65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范文5

关键词: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研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175-02

一、国外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最早由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1894—1951)于1924年提出,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国家不断得到理论化,针对中小企业成功的最为典型的案例是意大利的“企业社会责任——社会承诺”(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ocial Commitment,CSR-SC)项目。

国外的研究多从产品供应链、规模等角度研究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相对完善具体,对我国的研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是国外企业产业发展趋于成熟,而我国产业正处于新兴时期,将理论成果照搬应用于我国显然是不合适的。

Heledd Jenkins(2009)将社会责任看做是企业的社会机会成本,认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中小型企业将面临不可避免的挑战,利用民间组织积极的心态和品质,是中小企业将社会责任内部化的关键。

Esben Rahbek Pedersen(2009)对丹麦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小的企业在供应链中会遇到社会责任问题,建议从媒体舆论、非政府组织、消费者和政府方面改善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和环境状况。

Krishna Udayasankar(2008)研究了不同组合的知名度、资源获取和规模化经营的企业的不同经济动机,认为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不太可能参与社会责任建设,企业规模和企业社会责任参与之间呈现U形关系,重视对突出公司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果的研究。

Krishna Udayasankar(2008)认为,地方对企业及其他组织的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作用很小,做法不成功,地方应该关注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实践的程度。

Yves Fassin(2008)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一种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文化的影响。

二、国内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研究

我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有大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上,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国内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研究主要是从产品、劳资、法律、政策、思想意识层面分析责任意识淡薄,承担责任水平差的现状,而对地域差异下的个体研究不足。如:

史亚楠[1]认为,中小企业产品质量低劣,经常性的加班加点,拖欠员工工资问题比较严重,中小企业将社会责任看做是对资源的一种消耗和浪费。

刘颖[2]从思想认识、劳动合同、工时与工资、劳动安全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小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相对较差。

靳秉强、胡月敏[3]将我国中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三种现象,即“不能” 、“不知”和“不愿”。

王中林[4]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责任角色缺失,未能正确处理好与员工、消费者、债权人、投资人、竞争者、政府、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产生了种种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给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造成了严重危害。

邵兴东、孟宪忠[5]简要分析了我国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状况。

李玉梅[6]认为,政府在大量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存在财政政策缺失的现象。

李轩复、郭毅[7]通过中小企业与大型公司制企业的比较,认为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更倾向于将资源用于自身的资本积累和企业的规模扩张。

马琴、王春燕[8]认为,中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缺乏主动性,对企业利益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层认识。

三、国内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对策的研究

国内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措施研究主要是从法律建设、激励机制、监督方式、协会引导、考核评价等制度层面总结,而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模式、产群培育角度的研究不多。如:

史亚楠[1]认为,中小企业要树立社会责任理念,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管力度。

刘颖[2]建议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制度化,成立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机构,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商机,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和管理制度。

靳秉强、胡月敏[3]认为,应该完善法律制度,健全责任体系,推行激励机制。

王中林[4]认为,健全法律法规和完善政府激励约束机制可以有效解决社会责任问题。

张琳[9]认为,媒体舆论监督可以收到很好效果。

李玉梅[6]认为,应该从财政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支持。

李轩复、郭毅[7]建议通过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民间团体的努力,引导中小企业协同行动,克服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成本归自己,收益归社会”的外部性问题。

马琴、王春燕[8]建议中央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向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社会捐赠、环境保护以及节约资源方面倾斜。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现状以及如何增强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对策。研究重点如立足一个省市单样本现状,采用搜集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信息、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现场调研以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模式、产群培育角度来提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对策。这样的分析就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由于获得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现状需要作定性和定量的研究,需要获得大量的相关信息,而且国内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模式、产群培育角度这方面进行研究的文献尚且没有,研究在理论突破方面将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史亚楠.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和实现研究[J].中国商贸,2010,(2).

[2] 刘颖.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7,(11).

[3] 靳秉强,胡月敏.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3).

[4] 王中林.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12).

[5] 邵兴东,孟宪忠.可持续发展下的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基于我国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视角[J].生态经济,2011,(4).

[6] 李玉梅.推进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政府经验与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11,(5).

[7] 李轩复,郭毅.意大利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推行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9,(6).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范文6

和王天仁同志相识数年,几乎每年都有几次就企业社会责任的较为深入交流,他对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热情让我钦佩,他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深入让我敬仰。在今年春节之后,收到了由王天仁同志撰写出版不久的《企业社会责任30谈――企业社会责任基础知识简明通俗读本》。

翻看目录,不是以往就社会责任谈社会责任的专业化题目;浏览内容,不是那些空洞理论堆砌的说教式语言;细细品读,从社会发展现象、从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入手,道出作者数年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潜心研究和丰富经验。

本书结构的逻辑性强,体现了作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入思考和研究。作者从企业社会责任的30个重要问题入手,着手解决如何认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去做、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方如何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和标准的关系等核心问题。作者针对每个问题的回答,在保证基本的完整性的同时,更加强调作者基于自身研究的理解,体现出作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一贯的系统性。

本书内容的针对性强,体现了作者将社会责任与当前企业、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思考。作者所提出的30个问题,有从“乱象丛生”的市场秩序出发,有从经济危机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论起,也有企业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操作路径的经验分享,每一谈即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也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特别是作者把近年来在持续推进山东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中所挖掘、提炼出来的优秀企业社会责任实践,通过这些问题一一呈现出来,让读者感到十分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