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安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安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煤矿;机电技术;安全;措施

1当前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机电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在煤矿建设、生产中,开展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机电管理所需资金一般有四项:机电设备的购置费用;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费用;管理人员的劳务费用;作业人员的培训费用。因此,如果管理资金投入不足,会导致管理范围缩减、管理力度降低、管理水平下降。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炭生产企业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方面,缺乏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尤其近几年随着国内煤炭价格下跌,煤炭企业经营困难,对煤矿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不足,电气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滞后,机电管理水平较为薄弱,部分机电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远远不能满足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

1.2机电设备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程度不高

调查显示,尽管近年来我国煤机装备及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大部分煤矿生产中运用的机电设备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不高,难以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管,尤其部分中、小型煤矿老、旧及高耗能设备使用较为普遍,先进设备及技术替代进度滞后,已经成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为满足矿井的正常生产作业,部分老旧机电设备仍然在带病使用,加之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保养及维护,进一步加重了机电设备的老化程度。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故障较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故障处理,极大地降低了矿井生产效率。此外,由于机电设备智能化程度不高,不能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并采取有效预防手段,极易导致突发性事故的发生。

1.3作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在影响机电技术管理的众多因素中,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机电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目前,我国煤矿开采行业存在工作条件差、危险程收稿日期:2017-05-02作者简介:乔海林(1981-),男,山西大同市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现在山西晋煤集团晋圣公司机电部工作。度高、工资收入低等因素,作业人员积极性不高,专业素质难以符合岗位需求。同时,部分从业人员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能力不足,在日常工作中,仅能掌握一些简单和基础的工作常识,无法解决深层次的问题,面对棘手或复杂问题时,无法及时、正确地解决。

1.4机电人员培训力度不足

一些煤矿企业虽然定期开设安全培训课程,但其培训重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操作、使用等问题上,对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设备性能及理论知识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很难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1.5机电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做好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管理规范化的体现,也是管理人员展开管理工作的依据和行为规范。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管理中,由于对机电技术管理程度重视不够,机电技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机电管理工作具有盲目性,也带有一定的随意性,难以保证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解决煤矿机电技术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2.1重视机电技术管理,加大管理资金投入

要切实强化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效果,首先应该提高对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一方面,煤矿企业经营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在重视生产效益的同时,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尽量预防和避免发生安全问题,为此,需要投入足够的安全资金,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及技术,加强机电设备更新、改造力度,提升矿井信息监控保障能力,推动“数字化”矿山建设。除此以外,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力度,增加机电设备检查频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机电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完善机电技术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是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的完善,包括机电设备的调研、招标、采购、安装、验收、日常管理等一系列内容,要做到科学化、合理化、具体化及人性化,确保机电技术管理制度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同时,要加强机电技术管理制度的落实,重点强化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机电设备的性能参数、工作特性、使用要求等规范设备的日常使用。

2.3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通过加强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培训过程中,要兼顾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首先,要使管理人员认识到机电安全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促进对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进而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技术管理人员兼具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改善管理效果。

2.4强化机电管理绩效考核

通过建立奖惩机制,将机电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薪资福利待遇相结合,促进从业人员管理、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首先,要建立健全机电管理考核机制,对考核成绩优秀的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考核成绩较差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并加大对其培训力度。同时,在进行岗位调动时,要积极考虑考核成绩较好的人员,对考评成绩长期没有提高的人员进行岗位调离,以此激励和促进机电管理人员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进而促进机电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总结

安全生产是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样,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发展是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为此,煤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煤矿机电管理技术提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装备、管理、培训”三并重的原则,多筹并举,促进矿井机电技术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从而推动整个煤炭行业的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彬.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9):148-149.

煤矿安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范文2

安全生产实践证明:科学、严谨的监督管理机制是减少职工行为盲目性,杜绝制度落实随意性、增强环境可控性的前提和基础。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强化安全监管。一是设立专职安全监管机构。设立独立于生产之外的安全监察处,配齐盯头盯面的安监员,直接隶属于公司经理领导,不受生产管理和约束,工资及绩效考核只与矿井安全及工程质量挂钩,重点监督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在现场落实到位。二是设立督察小分队,重点加强对新工人、常旷人员、转岗人员、严违人员、特殊工种及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在薄弱时间上加强交接班检查、上串班及不定时间下井检查制度,加大现场安全监督监控力度,消除安全管理空档。三是要落实干部区队承包管理制度,主要领导包片,中层干部包段,一般干部包点,明确承包干部的责权利,重点考核承包干部安全管理业绩,实施干部与所包范围安全利益挂钩同奖同罚。四是加大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要以转变干部作风为突破口,动真的,来实的,坚持月考核、季评比、年奖惩的原则,实行自我述职、相互评议、组织考评的全面考核,用安全的指标衡量评价总体工作。五是要做到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分工不分家,围绕安全生产这个中心开展工作,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示范,发挥好表率作用,做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工作形成合力。

2强化“现场整治关”,提升安全执行力度

搞好煤矿安全管理,现场落实是关键。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是明确主体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落实”的原则,领导干部带头认真落实各自分管范围内工作,做好专业精品工程创建,实行重点工程质量否决制,做到安全管理由“重结果”到“抓过程”的转变,质量标准化考评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管理状态由“被动治理”到“超前预防”的转变。二是保证财力投入。坚持“资金再紧不紧安全生产”的原则,把确保安全技术措施资金投入作为矿井安全的生命线,统筹安排安全整治资金,做好各个系统、各台设备检查检测、维修保养,做好事故超前预防工作,夯实安全生产根基。三是积极推行“手指口述”操作法,结合矿井实际制定各专业、各岗位、各工种的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操作程序,通过强化学习培训后,在各个岗位进行全面推广,规范职工安全行为,减少操作失误,避免零打碎敲事故发生。四是深化“专家查隐患、专业抓落实、安监抓监管”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以预防和消除现场隐患为切入点,完善安全隐患处理机制,严格落实隐患闭环考核、销号验收制度,促进现场安全。五是认真组织抓好每月一次的安全大检查活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做到“六落实”,确保隐患整改闭合。六是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严格质量验收标准,严格执行旬检查月验收制度,并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

3强化“奖惩兑现关”,提升安全管控水平

把安全生产的指标加以细化、量化落实到人,把安全指标与经济收入直接相挂钩,以此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转变作风,做到尽职尽责抓安全。一是构建突出贡献激励机制。按照“预防为主,正向激励”的原则,对在消除安全生产事故、排大安全隐患、防控重大灾害、优化完善系统、实施工艺改进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人员进行重奖,全力引导干部职工抓三违、查隐患、治灾害、除事故、保安全。二是构建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细化责任、量化标准,严格考核,进一步提高安全工资、质量工资、技能工资、风险抵押金在职工收入中的比重,形成全员学标准、重落实、保安全的浓厚氛围。三是构建安全创新激励机制。紧紧围绕矿井保安,全力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引导干部职工把创新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自觉行动,鼓励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创新保安,为矿井安全生产做贡献。四是实行目标管理,坚持安全责任与经济责任挂钩二者统一的原则,实施“安全一票否决制”,严格事故的调查追究处理,对事故责任人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坚决追究责任。五是进一步加大隐患整改不力责任的追究力度,不仅要追究生产过程中的隐患,还要追究“安全第一”意识不强等思想隐患;不仅要追究事故主体责任,还要追究措施执行不力、现场管理不到位的责任,追究干部作风浮漂、带班不到位的责任,追究业务保安和监管不到位的责任。

4结束语

煤矿安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范文3

1.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一方面,为了能更好地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并针对频发的煤矿安全事故,国家相应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条例,严格规范了科学合理的机电技术管理制度,但是,在当前的煤矿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些条例都没有落实到位。一些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较低,责任心不够,这样就很难按照相应的机电技术管理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导致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给我国煤矿生产的安全留下极大的隐患。

1.2煤矿所采购的设备标准化程度不够

在当前的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的管理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在煤矿机电设备的选型、采购和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都无法有效地落实相应的安全生产规定,这样就会造成现实生活中的机电设备重要信息不全面,并且这种机电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完成也不到位。

1.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素质有待提升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有些煤矿缺乏相应的安全生产意识,或者没有配备专业化的机电技术管理人员,所以即便安排了相应的机电技术管理人员,也只是流于形式,很难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进行,而且有很多人都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机电知识和专业的技能素质,使得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系统的学习和丰富的经验。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出现困难,这是诱发煤矿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机电技术管理人员在培养制度方面还处于空置的阶段,并且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所培训的内容往往都是与技术人员所学的知识没有太大联系,缺乏针对性,这样就使员工难以有效地学习,更难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

2.1切实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项目投资

当前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煤矿技术管理投入力度不足,管理技术上的落后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而且,机电技术管理是以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并能够切实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相应的资金投入,这是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并能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实际效益。不断加大科研技术的投入力度,从而可以安排专项的科研经费,才能更好地运用在改善煤矿安全生产中,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而且,各级煤炭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必须要不断落实相应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完善煤炭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加大煤炭生产队伍的建设,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更好地加强对煤矿机电技术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

2.2构建科学合理的供电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地煤矿机电结构体系,就必须要确保机电安全运行的前提,对于整体的煤矿机电设备系统而言,必须要确保电网的精干、高效,从而实现电源供应的可靠。尤其是在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双电源和双回路进行供电,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各项设备系统稳定性。

2.3对煤矿机电运行的安全监控

在对煤矿机电运行的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各项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就必须要加强煤矿机电运行的安全监控,同时,还要对电网的具体安全参数和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不断提升其运行的自动化水平。例如,在一些煤矿资源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煤层的厚度不一致,这样就难以实现煤炭的规模化生产。但是,煤矿企业所推广的各种节能设备,可以安装煤炭安全监督管控系统,并实现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煤矿生产的质量和整体的经济效益,实现我国煤矿企业经济利润的稳步增长。而且,安全监控系统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不仅是可以对作业进行实时监控,还能够及时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这样不但有利于改善煤矿的生产情况,切实提升煤矿企业的整体效益,必须要引起煤矿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2.4切实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制度的建设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这就必须从制度上着手,制定相对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从而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相关部门还要重视对安全制度和安全管理的研究工作,而对于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必须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切实提升各个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而且需制定出科学有效地对策,切实加强煤矿生产的工作,不断落实通风区的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资质培训,定期对煤矿开采人员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充实煤矿生产的专业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大安全绩效考核力度和安全事故的问责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进行,从而为煤矿企业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气氛,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3结束语

煤矿安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范文4

摘 要 煤矿安全事故屡禁不止,不仅危及到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直接影响到了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本文以此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当前煤矿安全管理面临着救援能力整体不足等问题,从素质培训、设备投入、技术创新研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矿山救护 应急救援 能力提升

一、新时期矿山救援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矿山救援经验不足

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大对煤矿企业的管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增长,不仅添加了安全设备而且大都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事故率逐渐下降。一方面,安全事故率下降是行业发展的好现象,值得肯定;另一方面,矿山救援队参与救援的机会日益减少,诸多新队员缺乏实践经验。

(二)矿山救援能力下降

当今国内已经关闭了大量的小型煤矿以及私家煤矿,全国煤矿数量急剧减少,由2002年的三万多家直接下降到了2015年的不足一万家。煤矿企业减少的代表着安全事故的减少,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的矿山救援人员的缩减,整体救援力量同理处于下降状态。

(三)安全救援投入下降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与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煤炭行业遭遇“寒冬”,整体经济急速下滑,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在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的前提下,诸多煤炭企业缩减了对安全管理的投入,救援经费、救援设备、救援人员等各方面均有所缩减,直接影响到矿山救援能力,致使整体救援队伍能力停滞不前。

(四)V山救援受重视度下降

在煤矿安全管理形式逐渐好转的情况下,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日益建立并逐渐走向完善。然而,该局面转而又进入到另一个怪相也即企业安全管理意识日益下降、安全管理部门的作用日益下降、安全管理部门的作用日益下降,甚至部分企业将之束之高阁,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二、提升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的措施

(一)强化矿山救护队综合素质培训

其一,强化救援队伍思想建设,培养其正确的三观以培养其职业道德,使之在矿山救护工作当中,保持高尚的情操与职业道德,以全面提升救援队伍的高效性与战斗力。同时,要注重培养救援队伍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精诚合作,共同战斗,以便于在救援工作之中最大程度上的保障自身的安全以及完成救援任务;其二,强化思想培训,重塑奉献精神,使之在恪守职责的基础之上甘于为工作奉献一切。由于矿山救护工作与危险相随而且具有突发性与难预测性,参与救援者不均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而且需要具备奉献精神,以确保在工作中维护自身安全,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其三,针对矿山救护队伍的现状,制定管理制度并明确权责,以保障矿山救护队伍有序运营。矿山救护专职于事故发生后的救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权责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管理以保障救护工作的快速与高效开展;其三,提升矿山救护队整体的战斗力。矿山救援工作的另外一个性质就是时一间的紧迫性,一旦救援团队缺乏一定的政治觉悟和敢十奉献的精神,他们就不能很好地胜任这一工作。

(二)强化矿山救护队设备更新与投入

当今,矿山事故发生率下降,但是一旦发生其危害性更大,救援工作难度更大、救援工作的危险性更大,对矿山救援队的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尤其是专业化与现代化的救护设备是提升和保障救护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煤矿企业应当转变认识,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设备投入的重要性,结合企业救护队伍设备的现状加大更新换代步伐,第一时间从硬件上提升救援队伍综合实力,以快速扭转当前矿山救援队设备落后的状态,提升其现代化水平。此外,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仅是矿山救援的基础之一,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提升救援队伍的综合实力。任何先进的技术仍然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强硬的身体素质、专业的素质等方能充分发挥出设备的价值,以提升救援工作的综合能力与效率。唯有将先进的设备与高素质救援人员相结合,才能成为一支具有现代化水准的救援队伍。其实,随着我国不断加强对矿山救护队人员的训练,可以说,救护装备的先进程度己经能够反映出整个矿山救护队的救援能力。由此可见,先进的救护装备对矿山救护工作是多么的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先进的救护装备和科技含量己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矿山救护队救援能力的提高水平。

(三)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与研发

矿山救护的建设不仅在于保障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营以及一线工人的生命安全,从另一层面而言利于维护当地社会的稳定。因此,对于经济实力较弱无力建设一支现代化救援队伍的企业而言,当地政府应适当给予相应的扶助,包括设置专项资金、购置专业设备、建立救援人员培训机构等,以帮助这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此外,矿山救援队伍可与高校研究人员、救护设备研究机构等展开业务合作,共同就救护技术与设备等进行专项研发。例如,2015年10月20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关键技术及装备难题目录》,确定了灾区侦测、遇险人员生命探测与搜索定位、救生通道快速构建等10项关键技术及装备。矿山救护队从使用者的角度,参与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不仅可提高研发效率,而且能极大地增强实用性。

(四)强化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建设

矿山救护队资质审批事项取消后,《矿山救护规程》和《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成为指导矿山救援队伍指战员的战备、培训、训练及装备管理的主要标准依据[2]。救护队应将矿山应急救援质量标准化工作作为建设与管理重点环节,强化组织建设管理,包括以下方面:对现有技术装备进行更新、升级、保障其现代化;强化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建设并贯彻执行,避免制度死角;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考核指标,以提升其积极性。

煤矿安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 小型煤矿 兼并重组 安全管理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1 概况

随着河南省煤炭行业资源整合的开始,一方面关闭了不符合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同时,也促使现存在小煤矿淘汰过去所采用的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更多的技术装备和较为先进的管理方式,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这对于保障安全生产、提高小煤矿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要实现这一点,却有着相当大的难度。由于历史的原因,小煤矿安全管理和生产技术的力量都相对薄弱,给煤矿安全管理方面造成了诸多隐患。

2问题分析

2.1经营管理者缺乏安全生产常识,安全意识淡薄

小煤矿的经营管理者多通过以下几种渠道进入煤炭行业:在其他行业发展获得成功后,投资进入了煤炭行业;当地有资源,由村、乡个人合股投资开矿;由村、乡投资建矿,再承包给个人;或是由其他自然人合资开矿。无论从何渠道进入煤矿行业,其投资者真正懂得煤矿开采业是特殊行业的并不多。不少小煤矿的经营管理者只知道近几年煤炭行业是高回报的行业,不知道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不知道煤炭开采需要有较高的投入,才能保证煤矿开采的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因此,在煤矿建设和开采设计以及设备购置和管理方面,在生产和安全生产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往往是不按科学规律办事,以当前的效益作为决策的目标;有些甚至靠烧香拜佛来乞求平安,形成了安全生产的严重隐患。如一些小煤矿斜巷提升每年跑车数次造成几十万元经济损失,却舍不得投入少量的资金维护已有的井口阻车设备;一些小煤矿不愿多投资,专买国有大煤矿所淘汰的废旧设备,甚至把已经失爆的设备用于井下。

2.2技术力量薄弱

煤矿安全生产关键还在于需要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技术和管理力量。而这一点,正是小煤矿所缺乏的。目前小煤矿真正懂生产技术的人极少。大多只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甚至只有初中文化和小学文化,而这些人中大多数都缺乏接受专业教育的背景。这些人在主持煤矿的电机管理和技术工作,这为安全生产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小煤矿技术力量落弱的现实尽管已经摆在了面前,但目前还难以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由于整个煤炭行业前几年的不景气,煤炭院校招生困难,毕业生不愿意到矿区工作,更何况是条件更艰苦的小煤矿。因此,解决小煤矿技术力量来源的源头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2.3安全设施不完善、安全管理不规范

由于经营者的安全意识淡薄和短期行为,安全投入的不足,也由于技术力量的缺乏,小煤矿的安全设施存在着很大缺陷。如有的矿井主要通风机安装位置和方式不符合规定,不按规定开启,时停时开严重;高瓦斯矿井掘进面两闭锁装置普遍配备不齐,一些高突矿井防突措施不落实;许多高突矿井未按规定配备自救器,斜井和上下山运输“一坡三挡”装置不齐,运行信号未按规定安设;井下电气设备锈蚀老化,失爆严重,“三大保护”不全;主提升装置的保护系统不完善等等。这些都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的极大的隐患。

3整合后安全管理对策

3.1派驻有专业技能重组煤矿“五职矿长”

首先从各矿的中层管理干部中的优秀者根据专业不同选拔“五职矿长”, “五职矿长”是企业的将帅和灵魂,是煤矿重组成败的关键。对“五职矿长”管理能力的提升既迫切又重要,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立于不败之地的希望所在。首先,应促使高层管理者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次,企业内部应采用科学的考评机制,绩效考核,评估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最后,引进竞争机制,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能,优胜劣汰。

3.2提高管理水平,打造先进的管理团队

随着小型煤矿实际控制人及其管理团队退出煤矿的生产管理,兼并重组的主体单位需要派驻“五职矿长”团队及安全生产的管理团队,原矿方人员优秀者异地交流使用,重组煤矿是否真能管得住?要靠这50人的管理团队去执行“五职矿长”和中平能化集团的有关规定和有关精神。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从国有大矿抽调科队长和优秀班组长到重组煤矿担任科队长一级的管理干部,为企业队伍建设搭起了框架,为下一步安全生产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地区小型煤矿兼并重组过程中,人力资源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首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根据用人要求,在集团内部招收内部职工未就业子女约300人进行为期一年半的专业知识学习,入学前与各主体矿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分配到主体矿下属的重组煤矿担任技术人员。其次中平能化集团依托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煤矿所需要的采、掘、机、运、通、安各专业的技术人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最后,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建立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防止人才流失;为员工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满足员工自我提升需求;搭建内部竞争上岗平台,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等。

3.4安全生产需要在技术上建立保障和支撑体系

如前所述,目前小煤矿安全管理的技术力量相当薄弱,更为严重的是,向小煤矿输送技术力量的源头几乎枯竭,应建立有效的渠道,鼓励国有大、中型煤矿的富余技术力量向小煤矿流动。

安全生产需要有可靠、完美的保护系统作保障。要研究和开发适合小煤矿安全生产适用的机电设备。特别是目前小煤矿急需的保护装置齐备、易于维护和操作的绞车,阻车器、挡车栏和跑车防护装置以及适合于薄煤层开采的采掘机械。

安全管理需要有可靠、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当前应着重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和体制的理顺。要使小煤矿的管理者懂得如何建立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建立安全管理的制度,明确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应设置的岗位和各岗位的职责,明确安全管理制度,各设备运行、操作、维护岗位应建立的规章制度。

3.5加大安全投入,杜绝安全欠账

机械、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随着装置运行时间的延长,设备老化、仪表腐蚀、管道泄漏等等不安全因素的不断增加,必须加强安全投入,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煤矿是重中之重。煤炭生产连年大幅度增长,超能力生产和缺乏安全保障的问题严重,当前应当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还账速度,尽早消除安全隐患。

3.6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共有的价值观、信仰和习惯体系。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在小型煤矿的资源整合过程中,只有把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企业文化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煤矿安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安全力 本质安全 影响因素 DEMATEL

一、煤矿本质安全及“安全力”的定义

煤矿的本质安全化是将本质安全的内涵经过扩展而得到的,它已不是单纯的指设备构造的本质安全设计,而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煤矿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具有完善的预防和保护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和安全风气,以及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从而使事故、灾害降低到规定的目标或可以接受的程度。

借助物理学中力的含义,本文引入了“安全力”的概念。“安全力”理论的基石是“事故三因素”理论。三因素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每一特定事故的发生取决于一些“本质”的要素,即人、物和环境。“安全力”理论对此进行了扩展:人的因素除了包括一般员工外,还应包括各级管理者,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的高低对提高煤矿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机具的因素应扩大到物的范畴,一切影响安全的“物的因素”都应加以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应全面考虑三方面的因素,遵循“木桶”理论,“三管齐下抓管理,方方面面都要硬”,保证安全管理的持续创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质安全和“安全力”都强调找出影响安全的本质因素抓管理,发掘导致事故的深层原因找出路,建立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因此两者的出发点和目标是统一的。鉴于此,本文基于“安全力”的视角,分析了煤矿本质安全的影响因素,为建立煤矿安全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基于“安全力”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基于“安全力”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1)人控力。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力:员工持续学习安全知识的能力;安全行为自治力:员工对安全生产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责任分解落实力:将安全责任分解、具体到每一个员工的落实情况;安全承诺兑现力:煤矿员工对自己自愿遵章作业、按章操作等做出承诺的可信程度;绩效考核推动力:与员工绩效考核有关的安全奖惩制度和措施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力;三违教育感化力:对“三违”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实施帮助和教育,从而达到感化他们,减少“三违”人数,减少“三违”发生次数目的的实现程度;防灾抗灾反应力:煤矿员工预防灾害、抵抗灾害的能力和熟练程度。

(2)物控力。包括质量标准保障力:主要指质量标准化建设保障工程质量的程度,包括安全质量标准化、产品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和服务质量标准化等;设备管理规范力:矿井安全设备、设施的规范化管理程度;隐患排查防控力: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形成科学规范、层层落实、逐级排查、快速整治的隐患排查治理闭合管理机制;薄弱环节监控力:对煤矿生产过程中薄弱环节的监控能力;安全设施保障力:煤矿企业安全设施、设备对安全生产的保障程度;科技兴安带动力:通过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增强矿井抗灾能力的程度;安全信息共享力: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安全生产信息畅通,形成上下沟通、反应迅速的网络。

(3)环控力。包括安全思想渗透力:通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教育等各种方式,使广大煤矿员工(包括非生产人员、生产人员及其家属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关爱生命的意识;安全管理决策力:煤矿高层管理者领导煤矿员工正确处理与安全生产相关事宜、保障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能力与水平;安全措施贯彻力:煤矿安全管理者参与、落实和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程度;基础管理固本力:“三基”管理对安全管理基础稳固的保障作用;公共环境监督力:各种有关安全的法律制度、规则规范对安全生产行为的监督作用;安全文化感染力:安全文化氛围营造情况;生活环境和谐力:通过人性化管理理念,尊重和满足煤矿员工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程度。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基于“安全力”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煤矿安全影响因素的DEMATEL分析

(1)煤矿安全影响因素间的直接影响矩阵。本文采用Delphi法确定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此次调查遴选的调查组成员由高校安全工程及安全管理专家、国有大型煤矿安全矿长、省级煤矿安监部门工程师等组成,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92.00%。

通过汇总调查问卷,分析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直接影响矩阵X(略)。

(2)煤矿安全影响因素间的综合影响矩阵。根据直接影响矩阵数据,使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出煤矿安全影响因素间的综合影响矩阵,如表2所示。

3、结果分析及建议

从表2可以看出,原因度大于0的影响因素(即原因因素)有:F1,F2,F5,F10,F11,F12,F13,F15,F16,F20和F21。其中,安全行为自治力、安全设施支持力和理论知识学习力位居前三位,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程度最大。原因度小于0的影响因素(即结果因素)有:F3,F4,F6,F7,F8,F9,F14,F17,F18和F19。其中,防灾抗灾反应力、质量标准保障力和基础管理固本力位居后三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程度最大。通过中心度可以看出,安全措施贯彻力、责任分解落实力是最核心的两个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抓住最根本的因素:安全行为自治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决不仅取决于严密的制度管理,而且还取决于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和自主管理水平。实施自主管理,以员工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基础,以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及管理素质为目标,使安全管理的中心从依赖制度管理向遵从安全主体管理转移,达到员工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目的。

(2)突出最直接的因素:防灾抗灾反应力。通过演习等事前手段使煤矿员工熟悉各种常见灾害的发生规律,以掌握抗灾、救灾手段和措施,提高煤矿员工的防灾抗灾应变力。

(3)控制最核心的因素:安全措施贯彻力。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区队,重点是井下现场,关键是基层管理干部,只有牢牢抓住基层不放松,紧盯工作现场,充分发挥各级管理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堵塞安全管理的漏洞,保证安全措施的执行力和落实力。

三、结语

本文在煤矿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从“安全力”视角分析了煤矿本质安全的影响因素,并运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影响煤矿安全事故的关键因素,为煤矿本质安全化进程提供参考和依据,有助于建立煤矿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

(注: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2RK

B01383)。)

【参考文献】

[1] 刘海滨、李光荣、黄辉:煤矿本质安全特征及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4).

[2] 欧晓英、杨胜强、孙仁科、孙正恩、王义江: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体系建立及其应用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

[3] 袁清和、侯艳辉、郝敏:基于“安全力工程”的煤炭企业本质安全化探索[J].软科学,200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