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保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保相对应的管理制度

医保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父权;;性骚扰

引 言

美国女性主义法学(feminist legal system),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脱胎于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女性主义法学从两性关系出发,通过深刻对传统法学进行意识形态分析,揭示了法律在维护父权制和男性中心的意识形态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抨击了现行法律制度中暴露或隐含的性别歧视以及隐藏其后的意识形态,并要求站在女性的立场,通过女性的经验构建一种以实现性别正义为目的的女性主义法律体系。除此以外,女性主义法学的研究范围还涉及女性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有色人种及第三世界中妇女权益保障,残疾人及同性恋等边缘人士的权益保护。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学流派,女性主义法学在美国法律界产生了许多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女性主义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女性主义法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半边天”,却是受压迫时间最长,受压迫程度最深的群体。自从“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起,男性,哪怕是最受压迫的男性,也至少可以压迫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妻子。为了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妇女们进行了漫长而艰苦的斗争。到上世纪20年代美国宪法第19修正案正式生效,美国妇女才和男子一样拥有了选举权。

然而,妇女们无不失望的发现,即便法律赋予了女性与男性同样的公民权,两性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随着第二次女权运动的兴起,各种女权主义思潮的呈现井喷之势,同时美国法律界和法学界的女性工作者的增加,使得女性主义学者们有了新的理论武器和实践经验,可以重新审视传统法学。

(二)女性主义法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法学派别是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法学。这一派主张在否定男女差异。因为社会性别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女性可以选择和男性一样理性,因此应该和男性享有一样的权利。此外,她们希望通过立法手段使女性享有同样的教育权、就业权及其他权利,但并未就既存的法律制度本身进行深入思考。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这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两个派别分别是文化女权主义法学和激进女权主义法学。文化女权主义法学在批判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法学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在承认男女差异的基础上实现男女平等,但反对建立在男女差异上的性别等级制度。而激进女性主义学者则认为两性间的不平等并不是由两性差异造成的,而是源于父权制,进而指出法律是“男性的理论”,是“父权社会中男权的最终体现”。因此她们并不仅仅满足于法律条文的修改,而是致力于对维护父权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批判。这两派分别形成了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差异论”和“宰制论”,并引发了女性主义内部的长期论战。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80年代末,由于种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如单亲家庭、未婚妈妈和离婚率的飙升)以及主流法学的“反批判”,此前出现的三大女性主义法学均陷入低潮。而此时后现代主义法学派则刚刚从后批判法学派中分离出来,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不承认法律的客观性、中立性和普遍性,认为法律是以男性为标准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反对传统的男女性别上的二元对立,认为性别等级正是建立在这种性别二分法之上的;她们反对宏大叙事而关注具体的法律问题……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的出现,是女性主义法学内部呈现多元化趋势

二、女性主义法学的法律方法

(一)女性主义法学的认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者们发现既有的法律制度事实上维持了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不利地位,因而开始对现有的法律体系进行考察,并试图建立一种女性主义法学的认识论。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三个流派分别是:女性主义经验论、女性主义立场轮和后现代女性主义认识论。

女性主义经验论者否认法律的客观性和中立性,认为法律排斥女性经验,在规则设定、证据收集和结论推理的过程中都带有性别偏见。因为法律工作者的社会背景、社会经验会对其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女性主义经验论者主张通过加强异性法律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改变既有的法学社会语境,消除偏见。

女性主义立场论者赞同社会背景对法律实践的影响,但不认为女性进入现有法律界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法律的男性色彩。她们认为现有法律体现的是男性的价值和利益,是维护父权制的工具。女性进入现有法律系统,只会同化为帮凶。因而强调女性的作为受压迫者的独特感受,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种女性主义法学。

后现代女性主义认识论者强调多元化视角,认为没有哪种认识世界的视角能够绝对中立,也没有哪个个体或群体的价值取向比其他个体或群体更加优越。法学研究不是单纯的智力活动,因而必须在具体情境下进行分析探讨。所以这一派更加强调在具体的法律问题探寻中建立女性主义法学。

(二)女性主义法学方法论

女性主义法学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意识觉醒

意识觉醒的倡导者们主张,在男性缺席的条件下,通过女性对于自身经历和感受的述说和交流,提升妇女的主体性;同时通过整合这些特殊的感受,从而构建女性整体对于两性关系的认知。这一方法,对于女性经验的特定化的重视,尤其体现在对于琐碎的日常经验的强调上。对于女权主义研究而言,意识觉醒既是方法,又是目的。这一活动通过个人和具体的经验构建和检验女性主义理论,并反过来对个人经验产生影响。

除此以外,其他一些针对女性的暴力行为也被纳入法律禁止的范围。1980年美国《模范刑法典》规定在分居的情况下丈夫对妻子的害行为可以构成罪。而《新泽西州刑法》则明确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因年老、性无能或者同被害人有婚姻关系而被推定为不能犯罪”。这一规定表明丈夫也能成为罪的主体。此后美国各州都相继修改了法律,确认婚内罪。到1993年7月5日北卡罗来纳州废除了罪中的丈夫豁免权,美国全境实现婚内犯罪化。

而198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Meritor Savings Bank, FSB v. Vinson 一案中,首次审理了性骚扰问题。该案件的审判在性骚扰相关立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该案的审理中,最高法院确认性骚扰是一种性别歧视,可以使用《民权法案》第7条,为受害人提供法律救济。同时,最好高原还确认了利益交换型和敌意工作环境型这两种性骚扰类型。同时过规定,如果雇主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性骚扰,也应当负有责任。这样,美国在性别歧视法律框架内确立了反性骚扰法律体系。

结 语

尽管美国现有的法律改革并不能够令激进女性主义者们感到满意,但毫无疑问,在实际的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方面,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也打破了传统的男权意识形态的垄断,开始更多地采用女性视角观察和审理案件。尤其是罪的程序法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女性的尊严,避免了审判活动带给受害女性以过大的心理压力。而性骚扰和婚内等相关立法的出现,为女性在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一系列的法律改革在建立一种新的平等和谐的两性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文恺.法律的性别分析[M].法律出版社,2009.

[2]刘小楠.从二元到多元世界――论美国女权主义法学的发展趋势[J].法治丛论,2005(1).

[3]乔晓静.论女权主义法学的历史沿革[J].读与写杂志,2011(6).

医保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 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制度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291-1

公立医院主要采取的是由财务科根据各科室的成本费用发生情况作为依据,进行相应的收支核算,从而确定各科室的成本。

一、医院现行成本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成本核算层次的空缺。部分医院目前的财务工作主要还是进行收支核算,各科室人员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够强烈,尽管都有设立成本核算岗位,但其工作还处于汇总核算阶段,还未达到真正有效的控制成本的效果。成本核算仍旧主要停留在科室层次上面,并且这是依据各个科室的收支费用汇总而来,对于医院总成本核算也由此而来。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项目成本核算层次却并未全面开展,在医疗领域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各项领域都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按病种付费制度正被广泛的研究,而病种的成本是建立在项目成本之上的。与此同时,全民医保工作正在广泛的开展,按项目报销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仍是主流,医疗项目的报销工作也对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提出了要求,医疗机构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对于医保机构有效的开展其工作十分有意义,尤其是各项医疗项目的成本。这些都对医院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间接费用的分配较为粗糙。医院对于各个科室的各项费用的支出有相关的制度要求,但是费用分配依据较为粗糙,反映不出成本动因,尤其是间接费用的分配缺乏有效的方法。医院对成本费用的归集及分配并没有较为完善的制度,在实践中往往出现数据不完整,难以获得一手准确的成本资料,在本身就不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下,成本核算工作也就更艰难。

(三)成本预算流于形式。医院制定了依据相关规定制定了成本控制制度,但是其预算的制定缺乏实地调查,没有依据相关成本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来制定预算。且在预算年度完毕以后,缺乏相应的事后分析体系。对于预算中成本费用控制执行情况较好的科室,并未有明显的激励措施,对于成本费用控制随意的科室也鲜少从根本上查明原因并追求其责任主体予以惩罚。由此可见,预算便是流于形式了,对于资源浪费的约束作用也受到了抑制,对于成本控制工作而言也是十分不利的。

二、改善医院现行成本核算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的人力激励与约束制度。医院应当针对不同科室人员制定相对应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改变原有的单一的奖金分配机制,不是仅以科室收入衡量各类不同科室人员的收入,这对于不能直接取得收入或是收入项目较小的科室成员而言并不十分公平。

(二)完善相关的组织制度。医院可成立一个小组来开发作业成本核算系统,而这个小组内各个成员的素质以及团队协作的效率将对于医院医疗项目作业成本核算的推行是否顺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强化与作业成本法相关的核算制度。1.强化明细核算制度。医院应当首先做好数据统计工作,明确划分各项成本费用,坚持权责发生制,将作业成本核算所需的数据进行规范化的统计与管理;2.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为了能更好的配合医院成本核算制度的改变,医院应当重点关注资金管理,提升资金周转率以及利用率。在具体的业务中,医院应当对医疗支出进行把关,对于药品、材料等的采购、付款等都应当考虑其实际资金占用额度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率,尽可能的以最低的成本换得最大的效用,这样做的还十分有利于配合新医保制度的要求。

(四)完善作业成本核算的信息化制度建设。1.规范作业成本信息采集制度。医院应当规范成本数据采集制度,设立规范化的流程。要扩充已有的HIS系统,融合ERP系统,对成本核算进行相关的编码,编制与作业相关的数据采集表如医疗项目字典、作业分类字典表等,利用信息化平台对成本动因量如人员精力消耗、操作时间、检查例数等进行统计,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作业资源的消耗,定期的绘制作业成本报表,及时的反映医院各个作业的投入与产出的情况,揭示成本变化的规律与趋势,从而提高成本核算的整体工作效率;2.规范成本信息系统操作管理制度。对部分医院而言,由于历史原因等特殊原因造就了会计中心的核算员工大多资历较老。有明确的系统操作管理制度及流程可以更好的帮助实现这一目的,包含从信息数据的录入、内部传输与共享、调用、系统维护及权限设置等程序都应当考虑到。

三、结论

医院医疗项目作业成本核算方式的推广还需要一定的配套机制。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固然很重要,但也需要相关的制度保障措施,才能保证其自身更顺利的实施。完善的人力资源和组织制度的支持、规范化的明细核算和资金管理等相关成本核算制度的配合、强大的信息系统和数据采集等制度的支撑都是不可或缺的。综合这三者的作用,才能更好的为医疗项目的作业成本核算方式的推广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葛人炜,李林贵,孙强等.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6,(10):61-64.

[2]倪君文.医院成本管理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1,(4):11-12.

[3]刘建民.基于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基础的公立医院改革探索[J].中国医院,2010,14(7):2-5.

[4]程薇.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成本管理[J].中国医院,2011,(6).

[5]方鹏骞.中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及其路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67-68.

医保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医疗保险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医疗保险制度,对患者的医疗费用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免。随着医疗保险工作的推进,医院中医疗保险患者的数量得到大幅增加。因此,需要对医院的医疗保险展开相关的管理工作,对医院中医疗保险的管理组织进一步完善。

1医疗保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医疗保险患者对于医保政策知之甚少。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大多数对于现存的医疗保险政策了解较少,导致医保患者在就医的时候,对于费用报销的流程以及比例等缺乏基本的了解。这样的情况,容易造成患者和医院之间就报销费用多少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导致医患矛盾突出。其次,医疗保险的行政管理部门没有统一。一般来说,医疗保险主要分为职工医疗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以及居民医疗保险[1]。由于医疗保险中的行政管理部门不一致,导致对其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利于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再次,医疗保险政策缺失。由于相关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导致对于医疗保险患者不能按时对于医保待遇进行享受。这样容易导致患者对医院以及医疗机构产生不理解情绪,从而加剧医院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另外,对于医院中很多特殊的患者,相关的管理机构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以及具体的操作细节,导致医院无法实行这些患者的报销程序,从而加剧患者的不理解。最后,存在费用超标与医疗纠纷双重风险。很多重急症患者到医院就诊,由于其本身病情的危重,因此,在治疗期间,很容易出现医疗纠纷的状况[2]。另外,在治疗的时候,医院对于患者的诊治所产生的费用,很有可能超过患者的接受标准,从而出现费用超标的风险。上述问题都是医疗保险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利于医疗保险工作的开展,也容易导致医患矛盾的出现,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处理,改进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改进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2.1健全组织结构

之前,在我国很多综合医院中,都未设立有关医疗保险的单位部门,对于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正式实施之后,三级医院对于提供给患者医疗保险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在现今的三级医院中,大多设置了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并且管理部门和医院其他职能部门之间是不产生联系的。这是医院根据市场的变化,所采取的相对应措施,也是使得医院具备医疗保险定点服务资格的必要条件。但是,就目前来看,对于医院中设置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还需要从制度上对其功能进行明确。并且,还需要对医疗保险管理部门与医院其他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进行明确。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医院中设置的医疗保险部门能够真正发挥其职能优势,促进医保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

2.2做好相关培训工作

医院开展的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和医院中开展的其他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医疗保险的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医疗保险工作与现今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医保政策是紧密相关连的,且还涉及到了医院对患者实施的各项医疗行为。另外,社会在不断发展,因此,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相关管理人员做好宣传培训工作。让从事医疗保险管理的工作人员都能熟悉医保的各项政策,且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各项政策进行严格、准确执行[3]。医疗保险管理人员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对于患者的疑问耐心解答,和患者之间建立和谐的医院-患者关系,从而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另外,定点医疗保险医院还应该具备相当的诚信观念,对于医保患者的知情权进行满足诠释,详细解释产生的每项费用的来源,避免出现医疗纠纷现象的发生。

2.3对于医疗服务行为逐步进行规范

医疗行为服务有其服务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自身的医疗行为进行规范,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的医治疗成本。一般来说,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要做到:严格遵守对症下药的原则,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就医环境。在对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进行规范的同时,需要注意结合医院特点,对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考核制度进行完善。可在医院中建立医疗保险的监督跟踪制度,对于患者的信息及时反馈,增强医疗保险管理人员的政策意识以及规范医疗保险管理人员的行为。

3结语

综上所述,医疗保险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中涉及医学、管理学、统计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内容。医疗保险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医疗保险工作的质量如何产生影响,因此,在推进医院的医疗保险工作中,需要完善每一工作环节的工作。在医疗保险工作中,对于医疗保险的管理是保证其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而,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从而推进医院的医保的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卢登玲.浅析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28(21):198.

[2]李中凯,姚晓叶,潘雯,等.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17(02):93-95.

医保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范文4

民营医院是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是我国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让医务人员受鼓舞、让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发展目标的具体实践。常州市自2000年以来,民营医院正式起步,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向人民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特色医疗卫生服务,在方便人民群众就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人群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民营医院起步较晚、政策扶持力度较弱、自身管理还不够完善等原因,总体发展不尽如人意,还面临种种困难和矛盾。为此,笔者通过对常州市民营医院发展现状及收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剖解我市民营医院当前发展的瓶颈,从而找出如何立足价格职能、完善价格管理机制,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的对策。

1 常州市民营医院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常州市民营医院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市区首家民营医院――常州激光专科医院正式成立于2000年,成为国内第一批900多家民营医院之一,随着医疗市场社会资本的逐渐准入,目前常州市市区民营医院已达9家,占市区各级各类医院总数的50%左右。这9家医院分别是:常州兰陵医院、常州激光医院、常州荔华医院、常州瑞金医院、常州仁爱医院、常州华山医院、常州博爱医院、常州星明医院和常州鼎武康复医院。目前,9家民营医院注册资金6 018万元,其中个人独资3家,股份制6家,2010年期末9家固定资产已达2.5亿元。市区9家民营医院床位总数已达483张,占市区医院总床位的8.8%;从业人数770人,占市区卫生从业人数的8.3%,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76人,占市区卫生技术人员的6.1%。至此,民营医院在我市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已占一席之地,并对常州市有效解决看病难、方便人民群众就医以及提供专科门诊特色医疗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常州市民营医院服务运行情况及其特点

2.1 常州市民营医院服务运行情况

至2010年底,9家民营医院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实现诊疗人次28.36万人,其中,医保就诊刷卡2.174 5万人次(门诊2.112 9万人次,住院616人次),占民营医院总诊疗人次的7.6%;民营医院总诊疗人次占市区医院总诊疗人次的5%;平均门急诊诊疗费用281元/人次(平均门诊医保结算刷卡费用149元/人次),其中药费占比为39%,虽人均门急诊费用与公立医院持平,但药费占比较公立医院低17%;全年民营医院收治入院病人仅为2 730人,占市区总入院诊疗病人的1.6%;平均病床使用率18%,入住病人平均住院8 d,住院费用4 020元(住院医保结算刷卡费用3 103元/人次),较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低57%,但平均床日费用达527元,仅比公立医院低29%。

2010年,9家民营医院实现业务总收入7 906万元,其中,医疗收入5 248万元、占66%,药品收入为2 551万元、占32%;其中:门诊收入6 653万元、占84%,住院收入1 148万元、占15%;这9家医院的总收入中来自医保结算的总额为506万元(门诊315万元,住院191万元),占总收入的6.8%。民营医院业务总收入占市区医院业务总收入的2.3%。民营医院总支出8 079万元,其中,医疗支出4 398万元,占54%;药品支出1 145万元,占14%。9家民营医院收支亏损累计173万元,其中,达到收支总体基本平衡、略有结余的有3家,亏损的有6家;亏损主要集中反映在医疗服务上,而在药品经营上全部体现为较高的盈利能力。影响民营医院亏损是由于病人对民营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认知度和信任度较低;国家对民营医院的扶持政策比较弱或者说不够到位;所交规费多、办院成本高;医疗保险政策没有全面对其开放等原因造成的。

2.2 常州市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五大特点

2.2.1 找准市场立足点,以专科特色吸引病人

民营医院为进入医疗市场,找准公立医院的服务薄弱环节,以专科特色诊疗立足,并以设备、技术领先而赢得某一领域的市场。如:常州激光医院的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常州华山医院的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常州瑞金医院的美容整形、常州仁爱医院的不孕不育等。

2.2.2 服务对象多为新市民、自费病人

民营医院自2010年起才纳入医保报销定点单位,加上民营医院的综合诊疗水平不能与公立医院相提并论,病人习惯选择公立医院就诊,为此,决定了民营医院的就诊对象比较特殊,主要以新市民病人居多,并以自费病人为主。2010年9家民营医院的自费病人占了92.4%。

2.2.3 以门诊诊疗为主,住院病人稀少

民营医院由于综合诊疗水平不如公立医院,本市病人一般首选公立医院,小病等选择民营医院门诊治疗。民营医院病房设置很少,且住院床位利用率普遍较低,有的甚至几乎没有住院病人,因此,以门诊诊疗服务为主。2010年9家民营医院诊疗总人次为28.36万人,但门诊病人就占了97%,而住院病人仅为3%。

2.2.4 医疗服务收费实行双轨制

自2010年起,医保定点单位部分医保项目对民营医院逐步开放,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后,民营医院大都实行了双轨制诊疗收费,即对医保病人的医疗收费项目统一按一级非营利性医院政府指导价结算报销,对自费病人的医疗收费项目按自主定价收费,相对而言,自主定价收费要高于一级非营利性医院政府指导价。同时,对经营列入政府定价目录的药品在不超过国家、省公布的最高零售价格的基础上自主制定实际销售价格,对除此之外的目录外药品则由民营医院自主制定实际零售价格。民营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提高竞争力,再加上其经营灵活的特点,如检查费、床位费等诊疗项目的收费水而低于公立医院;但也不外乎有些特色诊疗项目收费标准有偏高的情况,如常州激光医院的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因设备和技术领先于公立医院而收费标准也较高,一般在6 000~15 000元不等。

2.2.5 诊疗环境优雅,医疗服务人性化

由于选择民营医院就诊的病人不多,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竞争的手段之一就是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优雅的诊疗环境,来吸引病人就诊,使病人进院就能享受到温馨和体贴的微笑服务。

民营医院上述的服务特点,清楚地表明了民营医院在服务人民群众就医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常州市民营医院虽然起步较晚,但大都以各类专科特色医院为主,已形成各自的医疗专科特色,与公立医院相比,他们更具有经营机制灵活、融资渠道多元化、市场开拓意识和服务意识强等优势,为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为我市医疗行业的一支新兴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

3 影响民营医院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民营医院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民营医院的总体数量虽然已不少,但其规模、技术、人才等与公立医院相比过于悬殊,从提供的门诊、住院服务情况来看,在医疗服务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很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不足。同时,民营医院的管理者从整体上来说还缺乏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缺乏运作现代医院的经验,缺乏医院品牌意识和发展理念。为此,目前民营医院在发展中既受到外部政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也有自身不足的问题。

3.1 民营医院创建时间短,资金匮乏、人才缺失

医院的开办有两个关键要素,即人才、资金。我市民营医院起步晚,还处在发展积累期,资金投入捉襟见肘,尚不能与公立医院相抗衡。常州市民营医院以外地民企集团投资居多,外地民企集团公司投资7家,本土投资仅有2家。且投资规模较小,注册资本最高为1 800万元,9家民营医院总计只有床位483张、卫生技术人员476人。

医学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普通人才自医学院校毕业少则5年多则10年方能成才,大量的高端医学人才集聚公立医院,而优秀医学院毕业生又不愿到民营医院工作。目前愿意进入民营医院工作的一般是通过高薪聘请,且人员流动性大;公立医院愿意来民营医院工作的也大多是退休医务人员。资金的匮乏和人才的缺失是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3.2 外部环境因素制约民营医院发展

一是政策不对等,致使民营医院负担重于公立医院。无论民营医院还是公立医院,服务对象是一样的,或者说面对的是同一个市场。在同一个市场竞争,在各个方面却有着不同的竞争条件。第一,价格政策的差异。目前民营医院使用的水电气价格执行的是生产性企业的标准,较公立医院高,办院成本明显高于公立医院,导致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不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第二,税收政策的差异。目前公立医院名为非营利性医院,享受着免税费的各项优惠政策,还有政府财政补贴。而民营医院实行的是企业化管理,虽说自2010年起免交营业税,但目前的税收政策仍需要交纳10项税费,如: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人防建设资金、绿化植树费、垃圾处理费、工会经费、职教培训费、防洪保安资金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

二是社会认知的偏差,造成生存环境不公。目前民营医院被冠以“营利性”医疗机构,给人以“赚你钱”的感觉;而公立医院被称为“非营利”医疗机构,给人以“不赚钱”的错觉。再加上民营医院的信誉度较低,即使收费标准再低,一般病人也不愿去民营医院看病,因此,诸多因素,降低了病人看病选择民营医院的几率,出现民营医院门可罗雀、公立医院门庭若市的不对称现象,造成民营医院生存环境的不公。

3.3 民营医院管理不善,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常州市民营医院在近十年的发展中艰难前行,尤其在特色专科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已为社会所逐步接受,医疗服务技术也日益成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其自身的成长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3.3.1 价费公示不规范,有违规收费行为

一是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做得不到位,容易引起医患纠纷。特别是自费病人的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很不到位。如部分民营医院在大厅电子公示栏公示的内容明显不全,特别是民营医院确定为定点医保单位后,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双轨制”,如:某家民营医院葡萄胎刮宫术自费价格600元/次,而政府指导价为200元/次,公示栏仅公示医保刷卡病人享受的政府指导价格(200元/次),而自费病人的高于政府指导价格的结算价格(600元/次)则没有公示。

二是在服务项目中有分解重复收费等行为。在2011年对民营医院的专项医疗服务价格检查中,我们发现有少部分医院在收费项目中本不应另行收费的耗材而出现另外收费的行为。如:对医保病人不应另行收费的一次性净单等没有按规定内含在手术费中,而是在手术费外另外收费。一次性耗材按规定应实行顺加差率最高不超过省公布的最高指导价格,但实际没有执行加价率的规定等。

三是在经营药品中有超价销售等行为。按现行药品价格政策规定,民营医院销售政府定价药品可在不超国家、省公布的最高零售价格内作价销售,但实际销售中,对于政府定价管理目录的药品价格也发现有少量超价销售行为。如:2011年上半年我们对某家民营医院的检查中抽查了8份住院病人结算清单,发现有10多个药品有超价销售行为,虽然超价不多,但全部超过了政府公布的最高零售价格。

四是市场调节价药价过高,病人投诉较多。目前,对市场调节价药品的价格由民营医院自主定价,但在实际执行中,民营医院对市场调节价药品定价不合理,价格水平过高,甚至是社会药店的几倍,为此,病人投诉较多。近期有病人通过市长信箱连续二次反映了该市某家民营医院销售的胃乐新胶囊(48粒)每盒销价为68元,但社会药店销售不同生产厂家的同类药品价格仅为5.5元,民营医院销价是社会药店的多数倍引发了病人的不满和投诉,后经由价格部门协调,希望该民营医院能适当把过高的价格水平放到合理的价位,但该民营医院未予采纳。

3.3.2 过度广告夸大疗效,引发医患纠纷

常州市民营医院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为引导病人就诊,投入资金,大量做广告,并在广告中夸大其词、过度宣传医疗效果,广告内容与工商部门核准内容不尽一致。有的民营医院超范围开展宫腔镜人流手术,而直接反映在收费价格中偏高,造成滥用检查、过度用药,导致医患纠纷。而民营医院的过度宣传、过度诊疗等行为又极易引发社会反响。如2011年上半年该市某家医院过度诊疗广告引发了“化龙巷”热议和质疑,引发了社会对整个民营医院的诚信危机。

3.3.3 竞争手段不规范,“公信度”不高

主要表现为有些民营医院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顾自身技术条件,一味“挽留”病人,不到万不得已不让转院,有的因此酿成医疗事故;有的民营医院将聘请的厂矿医院、乡镇卫生院退休医生“包装”成高级专家欺骗病人。北京一家媒体曾进行了一次有关民营医院公信度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1 500名受访者中,有61.3%的人明确表示“民营医院社会公信度差,不值得信赖”,只有8%的人表示在“小病”情况下愿意到民营医院就诊,而愿意到民营医院住院的比例更低,仅为1.2%。医疗机构具有自身的社会特殊性,一些民营医院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只强调企业化经营的功利性,忽视了医疗机构的社会性。据分析,医疗机构的投资收回周期一般在10年以上,一些民营医院将投资回报期定得很短,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违背医疗机构自身规律的经营行为的发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成了民营医院“一心牟利”的负面印象,不仅会影响民营医院本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4 促进我市民营医院发展的对策

2011年,国家、省虽然已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对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一定会较好地促进民营医院的发展。我们也认为,价格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行为不规范是制约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帮助民营医院强化价格管理是民营医院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

4.1 竭诚提供价格服务,促进民营医院自我约束

第一,提供医药价格信息服务,推进民营医院阳光收费公示。价格部门要及时把的医疗收费价格和药品文件同步抄送或提供给民营医院,使民营医院掌握、了解当前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政策规定。同时,进一步规范民营医院医疗收费公示和门诊、住院收费清单行为;统一医疗收费公示和门诊、住院收费清单的格式、内容、形式等,尤其是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双轨制的民营医院要明确公示同种诊疗服务项目医保病人和自费病人分别实行的收费标准。

第二,建立与民营医院的价格服务联系制度。进一步加强与民营医院的沟通和联系,以会代训,加强民营医院医药价格政策的宣传、指导、培训,使民营医院全面理解、掌握医药价格政策,执行好医药价格政策。

4.2 帮助建立医药价格管理制度,促进管理规范

第一,制定印发常州市民营医院价格管理办法。指导民营医院建立、健全价格管理制度,要求民营医院内部要明确一个科室设立一名专职物价员,专职从事本院的医药价格管理工作。

第二,建立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查询、投诉制度。在民营医院服务台设立咨询台、醒目位置公示投诉电话,受理病人、家属的查询咨询及投诉业务,实行首问负责制,妥善处理、及时记录,每月下发本院医疗服务价格投诉处理简报,使各服务单位不再出现类似问题,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同时,有条件的民营医院要建立计算机查询系统,提高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的透明度,接受病人和社会监督,维护病人的权益。

第三,建立民营医院医药价格备案约束制度。积极引导民营医院合理制定医疗收费服务价格和市场调节价药品价格,对民营医院开展的诊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医用耗材和药品价格实行备案制度,对收费标准不合理或价格偏高的进行约束。

第四,建立民营医院新增医疗项目申报和特需医疗服务项目的备案管理制度。为促进民营医院医疗服务技术的进步,鼓励民营医院开发新技术、新诊疗服务项目,对新开发的诊疗服务项目实行专家论证制度,并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后,允许民营医院开展新技术诊疗服务。同时,要加强民营医院特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管理。特需医疗服务是与基本医疗服务相对应的诊疗服务,是医疗水平较高的民营医院在政策的允许下,利用医院现有资源,向有较强消费能力的、需要优质快捷医疗服务的人群,提供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都相对较高的非公益性的医疗服务。为此,加强民营医院的特需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也很重要:一是对特需医疗服务实行价格备案核准制。对特需医疗服务由医院自主定价,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使医疗机构按质价相符的原则确定服务价格,加强医疗机构间的竞争和自我约束,但必须报经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审核同意后公布实施。二是加强对特需医疗服务业务收入的监管。开展特需医疗服务的民营医院应对其特需医疗服务的收支情况实行独立核算,出具医疗服务收据时,应注明“特需医疗服务”字样。特需医疗服务的盈利部分应用于补充基本医疗服务的经费缺口和医院的建设发展,并接受物价、卫生、财政和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三是开展特需医疗服务的民营医院应严格执行明码标价的有关规定,公开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由病人自主选择并接受社会监督。

4.3 推进民营医院价格诚信建设,帮助民营医院提高社会公信度

诚信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民营医院要发展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口碑和信誉。近年来,物价部门一直致力于诚信单位的建设,为此,要帮助民营医院创建价格诚信单位,作为民营医院也要不断规范自身的价格行为,创造条件争做价格诚信单位,努力打造自身的品牌,以此扩大社会影响,理解和支持民营医院的发展。

4.4 降低民营医院水电气价格,帮助其减负增效

目前,民营医院水电气价格高于公立医院,根据2011年国家、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有关政策规定,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等公用支出标准与公立医疗机构同价。为此,我们将积极协调民营医院水电气价格执行问题,帮助民营医院减负增效。

4.5 积极呼吁有关部门结合医改加大对民营医院的扶持、监管力度

重点是要尽快完善扶持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措施,改善生存环境。

一是有关监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和完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抓紧清理和修改涉及非公立医疗机构准入、执业、监管等方面的文件,消除阻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是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对民营医院地位和作用的宣传。给民营医院“正名”,努力转变社会特别是政府部门自身对民营医院的偏见。民营医院本身也要努力创建“品牌”,提高自身信誉度,取得社会的认可和信赖。

三是鼓励有条件的民营医院转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目前,常州市民营医院基本为营利性医疗机构,但根据2011年国家有关政策可申请转为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经依法变更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后可按规定分别执行国家有关价格和税收政策。

四是有关部门要适度调整和完善民营医院的分类税收政策。对于民营医院用于改善病人医疗条件的基本建设和设备投资,以及用于社会疾病防治、公共福利和困难病人医疗费减免的费用,应允许酌情作部分和全额抵扣税金。对于创办民营医院的用地,应按公益用地性质实行协议出让,其中用地规模较大的应给子分期支付出让金的优惠政策。对于非营利性民营医院的用地,可申请划拨使用,民营医院的基本建设项目可全免或部分免交城建配套费和有关规费。

五是有关部门要为民营医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较好的政策环境。探索试行公立医院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医务人员合理流动。在诊疗科目准入、人才引进、技术职称评定、科研招投标、参加学术团体和学术活动等方面,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

六是有关部门要扩大民营医院参与医保的范围,并建立非公医院等级评定机制。目前,医保定点政策已对民营医院作了部分开放,对吸纳病人进入民营医院就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医保范围还偏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医保病人的就医选择权,为此,建议对符合医保定点条件的民营医院全面开放医保范围,如:公务员、老干部等补助医保、新农合医保等。同时,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对民营医院的等级评定办法,不能简单搞“一刀切”,全部参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级标准定。对达到一定办医规模,并在技术力量、诊疗设备领先的民营医院可评定为更高等级的医院,或者对民营医院力量较强的专科,在技术力量、诊疗设备在全市某医疗领域领先、特色诊疗显著优于公立医院的,可根据科室定等级,为推进民营医院专科技术上等级创造条件。

4.6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监管原则

医保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范文5

卫生政策推动医改深入

医疗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5年有了实质性的推动和进展。以药养医的顽疾逐步破除、医生多点执业有序展开、分级诊疗模式推广建立、药品采购政策向市场化方向推进等等,无不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引入注目的亮点。2015年卫生政策的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领域:

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体系的主力军,其布局和运营的合理性将直接关系到民生的健康和就医感受。2015年政府在医院改革方面动作频频,“三医联动”式医院改革特征明显,充分体现出了国家全面推进医院改革的动力和决心。本次改革旨在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促进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同步改革,强化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与社会办医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公立医院改革环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医生作为医疗服务提供的主体,势必成为医疗改革聚焦的焦点。对于医生制度改革来讲,本年度最被社会和行业关注的就是有关医生独立执业方面的政策。在年初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年中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两份文件中,均对医生多点执业予以鼓励,并作为解决目前基层医疗力量薄弱、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的重要举措来对待。

2015年的医保政策明确了政府采购专业化服务的政策导向。新“国十条”提出保险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将现代保险体系的建立提高到关系政府国家治理能力的层面,体现了国家将保险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部署,这种高度是前所未有的。相对应的,医疗保险作为现代保险体制的一部分,通过政府部门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服务,建立政府医保和商业医保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一定是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必然之路。

2015年药品器械的改革力度很大,无论从上游的审批制度改革还是从下游的招标制度改革,行业都经历了一次不小的改变。新的药品器械审批政策全面提高审批门槛,鼓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活动,并给与创新团队研发人员在审批、生产、招标、报销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同时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新制度中,药品购销双方公开、公平、透明的价格协商机制正加速形成,这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来讲也是福音,有望替代价格较高的原研药市场份额,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的良性机制正逐步形成。药品价格下降应是大趋势,原研药将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中国逐步将仿制药进行一致性评价,相信会逐步取代原研药市场份额,为整体降低中国药品价格提供基础;另外随着各省药品集中招标平台的建立,特别是公立医院联合参与药品招标采购,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以药养医的现状。

健康产业创新踊跃

2015年是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创新遍地开花与政策相互呼应促进的一年。既包括了产品和技术创新,也包括了商业模式以及管理制度上的创新。一方面医疗健康产业里尤其是在移动医疗领域的创新活动很多来自于“草根”的创新,大多以移动互联网为工具,以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主。另一方面,创新也包括了以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为主体对自身的改造。产业巨头也开始或加快了他们在医疗健康领域产业的创新步伐,药品器械生产和分销零售巨头、医疗保险集团,以及产业外的BAT三大巨头、地产公司等纷纷采用新建、并购或合作的方式,进入或拓宽自己在医疗健康产业的布局。这些创新活动都瞄准了目前医疗体制内仍然存在的“痼疾”,也与政策的进一步发展互相呼应,比如医生集团期望体现医生在医疗市场上的真正价值,与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放开相互促进;而医保控费、医院信息化改造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任务;远程医疗的创新则成为国家推进分级诊疗尤其是基层医院发展非常重要的工具。

在2015年上半年,创新活动在政府鼓励、资本热捧、孵化器产业园等推动下风起云涌。在移动医疗某些领域,甚至已经出现了过度同质竞争的局面。在2015年下半年,在医疗技术和产品创新继续稳步推进的同时,以移动医疗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创新活动从“燥热”期开始进入到“冷静”再思考的阶段。现阶段移动医疗的创新遇到医疗体制内无法“撬动”的障碍,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等挑战开始考问“创新”的含金量。我们观察到以丁香园、微医集团(挂号网)、春雨医生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开始探索线下的发展模式。而在医生集团和医药电商等领域的创新活动仍然在等待和呼吁着政策层面的进一步放开,以释放其真正的市场价值。

信息缺乏是医疗健康行业的致命问题。信息包括人们本身身体健康状况和疾病状况的信息、医疗服务性能和质量的信息、医疗服务成本和价格的信息、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服务质量、药品和检查的种类和价格的信息。现阶段,这些信息不仅缺乏,而且在供需双方之间分布不对称。数字化信息技术、移动智能技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善和解决医疗健康领域的信息短缺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为弥补信息短缺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但是,目前各个领域的APP应用平均生命周期只有10个月。如何使得医疗健康类APP真正创造和提升价值,是提高医疗健康APP生命力的关键。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需要关注使用者、医疗提供方和医疗费用支付方三方的利益,为他们创造价值,只有这样医疗健康APP才能够避免昙花一现的现象。

医生是最为重要和稀缺的医疗资源。如何吸引最优秀人才进入医生职业,如何发挥医生的积极性,如何最有效使用医生资源,这些是一个高效的医疗卫生体制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由执业者的医生,即医生作为所有者、而非雇员的就业方式,最能够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保证医生享有自由执业和多点执业的权利,使得医生不被某一个医疗机构垄断,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医生不必非要成为大医院的雇员,而更愿意去基层的医生诊所或医生集团自由执业,从而为医生的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医生都是医疗机构的雇员,而且公立医院垄断了大多数优秀的医疗人才,从而使得医生多点执业难以实现。即使一些医生敢于迈开多点执业的步子,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场所。大量医学院毕业生如果无法进入三级医院工作,便放弃了当医生。如何进行中国医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而目前出现的医生集团和医生诊所就是这项改革之渐变。

目前中国出现的医生集团,更多的还是体制内的,即医生没有放弃公立医院的职业,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起来。在中国目前的医疗卫生体制背景下,这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改良方式,对于医生也更有吸引力。随着医生集团的出现,他们既可以与医院签约,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诊所,这样便为愿意多点执业的医生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和场所。

当医生集团大量出现后,也为医生形成自己的组织和利益集团创造了条件。在一个健全的医疗体制中,医生是最为强大的利益集团,可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医生与其他利益集团的互动,形成一种互相制约的作用。但是在中国的体制下,医生组织并不能代表医生的利益,因此医生的合理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他们成为了一个相对弱势群体。因此,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医生集团的出现具有多重积极的意义。

医保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特点 公立医院

目前,我国医疗问题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等,这些外在的表现根源在于资金来源、使用及管理即财务管理。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其职能的特殊性、其资金的来源与运用的特殊性,导致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及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其宗旨的核心相同,都是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带来更大的效益。这里更核心的是社会效益。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1、财务管理的内容受资金来源影响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相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可称为准财务管理即不完全的财务管理。资金的来源受财政分配的影响大,且只以税金的形式对国家分配,以提取职工福利基金的形式对单位进行分配,不涉及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营利性单位的财务管理是要兼顾财务管理的各环节进行综合运作,但事业单位资金的筹集较营利单位更困难,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的定位应该是侧重于资金的投放与运营,即资金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率。

2、财务管理目标与事业单位履职目标的统一性难衡量。营利组织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作为组织目标,其财务管理目标与营利组织的总体目标一致。而事业单位则不同,事业单位是在财务和其他资源允许的范围内提供尽可能多、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做为其履职目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通常关注更多的是财务资源的取得和使用,即关注资金的来源和使用、预算执行情况及现金流量。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的履职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之间缺乏明确的联系。

3、财务资金的来源与使用利益不对等。与营利组织相比,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方式有所不同。营利组织主要是依靠投资者的投资和负债来筹集财务资金,相对应的,营利组织要对其获得资金的来源方进行利益分配。而事业单位主要通过财政拨款和提供有偿服务取得财务资金,对资金来源方不进行利益分配。

4、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受监管程度差。对于营利组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选择是否购买产品或服务,投资者根据营利组织的获利情况进行投资决策,这对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约束力。而在事业单位中常常缺乏竞争,资源的提供与服务的受惠之间不存在关联性,或关联程度较小。事业单位的业绩量化评价通常较为困难,事业单位不存在营利动机和营利指标构成的分配和规范机制,很难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进行优胜劣汰。这就需要加强有效的行政监督、考核手段。

5、财务资金使用的规则导向与目标的实现有差距。为保证公共资源被恰当使用,避免出现不经济、无效地使用公共财务资源的情况,通常采取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控制机制进行约束。立法部门、监督部门形成非常繁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限制,较多的外部权威的存在约束和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运作和程序,导致事业单位形成“规则优先”的运作模式。规则导向使得事业单位对效率的判断不是基于结果,而是以遵守规则的程度为判断依据,且规则制定的针对性差。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金供求矛盾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同其他单位的财务管理相同点都是如何获得资金、安排资金使用。公立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应该是财政拨款。但实际上财政拨款很难满足需要。以公立医院为例,我国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经费、科研经费的投入;二是对城镇职工医保、公费医疗,包括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补助;三是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助。前两者大体上是有保证的,而对公立医院的补助则明显不足。据我国2011年的数据,我国财政支出中用于医疗卫生的投入6429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1.36%,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为5.9%,这两组数据已经是我国几十年来的新高,但即便如此,距离国际水平仍有相当的距离。目前国际上的水平通常为,发达国家的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比例一般为6%~8%,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2%~6%,发达国家的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通常在15%~20%,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多在10%左右。这就导致了我国公立医院的高收费举措,形成了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当然,高收费举措也存在着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因。

2、资金使用方向是造成资金利用效率差的重要因素之一。医院的支出主要包括:一是医疗设备支出,二是医务人员支出,三是医疗科教项目支出。医疗科教项目支出的资金是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拨来的,而一般财政经费中主要用于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支出,医疗设备的价值一般都很高,所以,在有限的经费中用于医务人员方面的支出就更少了。在财政资金不能满足事业活动需要时,事业单位为了筹集资金就会提高事业活动服务的有偿价格,这也是导致我国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这种状况意味着资金的使用没有达到事业单位的履职目标。

3、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多数医院资金不足。财政经费的不足,导致医院以药养医,而药品收入的提高,一方面靠提高价格,另一方面也要靠患者的数量。而医院吸引患者的主要条件就是医疗水平,评价医疗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医生的技术水平,其次是医疗设备。各医院的医生技术水平的差异,也是造成看病贵、看病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有名医造成大量患者聚集,而无名医的医院患者寥寥无几,这更加剧了高收费的状况,拥挤的医院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费用及药品价格来增加收入及缓解就医拥挤。这就形成了多数医疗技术水平差的医院就医者少,通过有偿服务获得的收入就少,难以弥补财政经费不足,则经费紧张更为突出。

4、监督机制不健全,资金支出的使用标准不规范。由于多数事业单位不能得到财政全额拨款,因此,其要提供有偿的服务来获得资金保证事业活动的开展。但实际操作中,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有偿提供服务的收费标准不规范以及获取的收入利用效率不高。以公立医院为例,多数医院进行高收费获得的收入,主要用于人员待遇方面,以各种名目发放财物,没有真正有效地利用资金促进所从事的事业活动,这也是造成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规范收费标准的同时要严格支出标准,尤其加强人员支出(奖金、补贴等)的管理。加强规范管理费用及其他支出,严防不合理的支出列入管理费用及其他支出。

5、把有偿服务收入作为事业单位资金的重要来源。由于在一定程度上事业单位的有偿服务以获得利益为目的,这成为事业单位资金的重要来源。以公立医院为例,药品收入作为医院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这造成了药商与医院,药商与医生的串通。200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由此启动了新一轮医改。新医改最重要的一点是首次明确提出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也正逐步增加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但医院药品的价格不下降,则财政对城镇职工医保、公费医疗,包括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补助就不会减轻看病贵的状况,不能减轻居民的就医负担。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主要是资金的来源以及对现有资金使用方向及利用效率。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没有办法改变政府的财政分配,当然,政府从理论及实践上也在逐步进行调整,对于事业单位来说,目前,最主要的是根据资金的来源,确定好资金的使用方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1、充分实现专款专用的原则。根据资金的来源确定使用的方向:第一,医院获得的医疗服务收入都由财政统一管理,但不能与其他财政资金混用,单独设立一个医用财政资金专户,此资金主要用于医疗人员的奖金、津贴等。第二,医疗设备的使用费应用于设备更新。医疗设备的初次购置应主要靠贷款。专款专用,单独管理,获得的检查费用用于偿还贷款。贷款偿还完毕,获得的收入作为重新购置固定资产的基金。同时,要区分检查设备与基础设备的投资,检查设备的投资用检查费弥补,基础设施如:电梯、床位从住院费等医疗服务收入中弥补。第三,名医效应收入,名医的挂号费高,用以区别以及确定奖金的层次,用于奖金的发放。

2、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核算两方面进行控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制度,严格检查、规范资金的使用。从财政获得的经费要保证基本工资的发放,但不能任意发放奖金、津贴等;把名医效应的收入,即医疗服务收入包括:挂号费收入、检查费扣除弥补检查设备价值后的余额,住院费收入,用于弥补基础设施费用后余额的一定比例等制定奖金发放制度进行奖金发放。

对于固定资产要区分基础设施、医疗检查用固定资产进行单独核算,单独的资金管理。对于固定资产单独报送报表,保证固定资产,即:医疗设备获得的收入,主要用于后续的更新使用,而不是列入本期收入中被使用。或是将此收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后续更新,一部分用于人员补助经费。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控制药品的价格。药品价格的下降使患者的就医费用下降,则财政为居民支付的费用降低,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提高公立医院的经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改变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状况。

加强会计核算,增加设置药品结余来控制、检查药品的收支情况,为控制以药养医提供信息依据。

3、国家要通过行政手段,调配医疗资源以均衡各医院资金的来源。国家通过行政手段调配医务人员,使各级各类医院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一个合理的搭配。公立医院,既然是公立就不能完全按市场规律去走,要通过行政加市场的手段使其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

公立医院高收费形成的途径:首先是利用名医效应,把患者吸引来;二是通过收取医疗设备的使用费,这就形成了很多患者进医院做了很多与病情不相匹配的检查;三是药品的收入,本来用普通低价药就可治好的病,医生一定要开出高价药品。可见,看病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特别是高水平的医务人员分配不均。看病贵,与医院高收费来获取资金来源有重要关系。因此,调配医疗资源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措施之一。

4、设立医疗贷款机构。国家可以以农业发展银行等国家政策性银行的方式来设立医疗贷款机构,来满足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过渡时期医疗设备购置款的需要。或者设立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公司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来解决医院购置医疗设备资金的不足。

5、加强事业单位履职的考核。事业单位的职能是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能,通过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对其履职能力的考核应从其所从事行业的业务指标来反映。以公立医院为例,从其接诊量、医治不同病种及救治的成功率、医疗事故率、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各类医务人员薪酬执行制度等方面。

财务管理不仅仅是单位内部的管理,企业如此,事业单位也是如此。如何通过财务管理环境来改变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使其目标能与单位整体目标一致,是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途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与事业单位的履职目标很难从量化上体现为一致,则需要通过相应的辅助措施――履职绩效评价来衡量。

【参考文献】

[1] 李玉萍: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32).

[2] 陈建强:我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