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振兴项目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振兴项目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振兴项目计划

农村振兴项目计划范文1

(征求意见稿)

 

根据《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2021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安排有关情况的通知》(桂乡振发〔2021〕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通知》(桂整合〔2021〕6号)、南宁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安排有关情况的通知》(南扶办发〔2021〕5号)、南宁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通知》(南财农〔2021〕124号)文件精神,中央下达到西乡塘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758万元。为加快项目落地,确保资金发挥效益,结合城区实际,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资金分配

   (一)投入乡村振兴扶持方向资金400万元用于脱贫村及非贫困村产业扶持项目:

1、双定镇非贫村集体经济生猪养殖项目,计划使用资金200万元,由双定镇牵头实施;

2、金陵镇乐勇村果蔬包装服务中心项目,计划使用资金200万元,由金陵镇牵头实施;

(二)投入乡村振兴扶持方向资金278万元用于脱贫村产业道路工程项目:

1、坛洛镇富庶村岜内坡至羊角山3.2公里硬化路项目,计划使用资金150万元,由扶贫办牵头实施;

2、坛洛镇三景村新苏坡断头路0.8公里硬化路项目,计划使用资金38万元,由扶贫办牵头实施;

3、坛洛镇三景村尊驰柑桔产业基地道路1.5公里硬化路项目,计划使用资金68万元,由扶贫办牵头实施;

4、坛洛镇富庶村巷增坡至010县道0.4公里硬化路项目,计划使用资金22万元,由扶贫办牵头实施;

(三)投入乡村振兴扶持方向资金74万元用于脱贫村人饮工程项目及污水处理项目:

1、坛洛镇上正村莲塘坡饮水安全工程,计划使用资金30万元,由坛洛镇牵头实施。

2、双定镇秀山村岽利坡污水处理工程,计划使用资金44万元,由农业农村局牵头实施。

(四)投入乡村振兴扶持方向资金6万元,用于2021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贴息,由扶贫办牵头实施。

以上资金及项目,以实际实施及最终实际投入结算为准。

二、项目管理要求

(一)项目报备。计划建设项目需从《西乡塘区2021年度乡村振兴衔接项目实施计划》中选定,在方案下达后15日内将资金项目方案及计划报城区扶贫办、财政局备案,按时上报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安排拨付使用情况月报、季报表。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方案及计划需要明确资金具体用途、责任单位、投资补助标准、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实施时间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等内容。

(二)项目验收。项目计划完成后,项目实施主体应制定验收工作方案,明确验收标准、验收程序和责任人。验收的内容包括政策执行情况、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项目建设质量和增收效益、工程运行管理和文档管理情况等。项目的验收应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吸收受益地村干部(不少于2人)和脱贫户代表(不少于3名)参与。

(三)项目管理。在中央和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政策调整优化尚未明确前,仍要严格按照《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1〕19号)、《广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桂政办发〔2017〕42号)、《广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细则》(桂财农〔2018〕192号)、《南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南府办发〔2017〕84号)、《南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细则》(南财农〔2019〕88号)和《西乡塘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西府办发〔2017〕104号)等文件要求管理使用。待政策明确后,2021年资金具体使用管理要求按确定后的政策执行。

农村振兴项目计划范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置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格局中统筹考虑,继续深入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探索全区标准化秸秆收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秸秆能源化、原料化利用,稳步支持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利用,鼓励秸秆离田存储、利用,不断优化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水平,有效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20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产业化利用量占秸秆综合利用总量比例达到39%以上,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量占秸秆综合利用总量比例达到27%以上。

三、实施内容

项目总投资2982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442万元,企业自筹1540万元。财政资金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中安排。

(一)优化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

根据我区农作物种植主要品种和耕作模式,研究并规范秸秆机械化还田、离田技术工艺流程;推广农作物秸秆覆盖、少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科学采用粉碎还田、深翻、深松、深耕等方式,推进农机装备、农业技术、农业信息化在秸秆机械化还田中的集成应用,提升秸秆机械化还田综合利用效果;各乡(镇)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收储企业进行秸秆离田收储及综合利用,建设秸秆利用企业包村打捆清运离田示范片。培育具备标准化秸秆机械化还、离田作业能力的秸秆机械化还、离田示范社或社会化服务组织5个。2020年全区秸秆机械化还田量不高于秸秆综合利用总量的60%。

项目计划和补贴标准:2020年建设1个面积不少于2000亩的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片项目。对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片,小麦秸秆还田每亩补贴20元,合计补贴4万元。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农业农村局

(二)稳步发展秸秆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

1.通过成立秸秆青贮公司、组建秸秆青贮联合体、以养殖企业为主体等多种方式,推进秸秆饲料商品化、产业化发展。优先扶持规模养殖场。对新建设的青贮氨化池或主要的切割、粉碎、打包及装卸设备的购买、收储的秸秆及氨化膜、尿素等氨化处理或其他必备的物资等环节进行补贴。全区秸秆饲料化利用量不低于综合利用总量的12%。

项目计划和补贴标准:2020年全区新建农作物秸秆饲料商品化试点项目2个,每个试点项目青贮氨化池不小于2000立方米,年消纳农作物秸秆量不低于5000吨,投资不低于100万元,补贴不超过40万元,合计补贴不超过80万元。

2.鼓励秸秆基质商品化生产,优先扶持年生产消耗秸秆2000吨以上的企业。重点推广双孢蘑菇、平菇、大球盖菇能够充分消耗农作物秸秆的种植模式,优先扶持年菌种生产达到10万瓶(袋)以上的菌种厂或年生产规模超过3万平方米(袋、棒、包)的食用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种植大户。全区秸秆基料化利用量不低于综合利用总量的1%。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农业农村局

(三)大力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

1.加快推进我区秸秆电厂建设,鼓励热负荷较大且稳定的园区发展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化推动,保障秸秆电厂燃料供应。支持企业技术升级,逐步提高秸秆掺烧比重,增加秸秆使用量。积极主动对接光大绿色环保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促进省市区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尽快落地。全区秸秆发电利用量不低于综合利用总量的13%。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大力推广建设秸秆利用沼气工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村组为单位实施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可申请沼气发电并网,也可以沼气发电自用。建设标准:按年处理3000吨秸秆能力设计,建设规模为1000立方米以上发酵罐、600立方米以上贮气装置、配备完善的附属设施、智能化控制系统、输气管网及秸秆加工堆料场、沼气入户或发电自用、发电并网所必须的相关设备设施等。

项目计划和补贴标准:2020-2020年新建1个大中型秸秆沼气项目,项目投资不低于760万元,补贴不超过380万元。

3.引导扶持秸秆燃料化利用,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将其加工成生物质成型颗粒(块)状的现代化清洁燃料,用以代替煤炭,作为发电厂发电、生物气化原料。鼓励不同农作物秸秆、秸秆占比高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产,提高秸秆燃料化利用水平。对必须的产品仓库、生产厂房(棚)或堆储料场、秸秆固化(颗粒或压块)成型机械、秸秆粉碎机、干燥设备(或自然干燥晒场)或其他必须的配套设备设施等进行补贴。建设标准:每处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每年可生产1000吨以上秸秆固化成型(或压块)燃料。购置的秸秆固化(颗粒或压块)成型机械必须是时产量1吨以上并且通过省级以上质检部门检测合格的机械产品。全区秸秆能源化利用量(除发电外)不低于综合利用总量的5%。

项目计划和补贴标准:2020年新建1个秸秆制粒或压块等能源化利用项目,项目投资不低于200万元,补贴不超过80万元。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相关园区、区农业农村局

(四)继续做好农作物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

高标准、严要求完成招商任务,确保招商企业落地生根。发挥本地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进一批生物基化工产品、清洁制浆、纤维原料、秸秆代木、秸秆装饰材料等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核心原料化利用示范项目,重点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技术工艺先进、环保生态的高端化利用产业项目,提高秸秆附加值,带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整体水平提升。全区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量不低于综合利用总量的9%。

项目计划和补贴标准:完成1个2018年秸秆博览会签约的秸秆工业原料化项目建设。项目投资不低于200万元,补贴不超过80万元。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相关园区、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五)加强秸秆收储体系建设

根据不同区域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特点等,按照合理半径规划建设规范的秸秆标准化收储点,加快构建乡(镇)有标准化收储中心、村有固定收储点的“1+X”的秸秆收储体系网络。2020年全区半数以上乡镇实现秸秆收储运网络全覆盖,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标准化秸秆收储点(收储中心),辖区内的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个标准化临时堆放转运点。在现有秸秆收储体系的基础上,探索标准化建设、可持续利用的秸秆收储体系模式。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秸秆收储点建设列入村集体财产、企业租用支付费用、收储利润村民共享的利益链接机制,积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收储点运营管理,确保秸秆收储点建设“依法建设、持续利用、一次建成、长久获益”。建设标准:新建边柱高度6米以上、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钢构收储大棚,地面硬化或防渗。对建设的钢构收储大棚及购买的秸秆捡拾打捆机(捡拾宽度不低于1.7米)、地磅、叉车、装载机(抓草机)、围栏或围墙、消防、监控或其他必要的设备设施进行补贴。每个标准化收储点秸秆收储量不低于2000吨。

项目计划和补贴标准:2020年新建秸秆标准化收储点16个(含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调整过来的9个收储点及4个候补点,以实际建成数为准)。每个标准化收储点投资不低于100万元,补贴不超过50万元。合计补贴不超过800万元。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区农业农村局

(六)项目验收、审计及其他

安排资金18万元,主要用于组织第三方验收、审计、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培训、政策指导、各种材料的印制、建设牌、匾的制作以及其他必须的费用开支。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四、保障措施

(一)及时核拨项目补贴资金。区级财政对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以补贴方式进行,按照“统一要求、先建(购)后补、规范管理、加强监管、量化指标、综合考核”的原则实施,项目实施单位先进行建设,按工程进度分批拨付补贴资金。工程形象进度完成至合格工程量的80%,且申请补贴资料完整规范的支付应补贴资金的50%;工程形象进度完成至合格工程量的100%,且申请补贴资料完整规范的支付应补贴资金的70%;工程完工验收合格,报经审计部门(或第三方机构)决算审计,投资额度和建设标准符合要求且申请补贴资料完整规范的支付至补贴金额的100%。

(二)落实主体责任,加大政策支持。根据《省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项目用地保障,做好土地、城乡规划等衔接工作,优先安排秸秆电厂、秸秆收储设施、秸秆固化燃料生产点、秸秆沼气等民生工程项目用地,确保项目尽快落地。秸秆收储设施用地原则上按设施农用地管理,尽量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空闲地、废弃地等,不占或少占农用地,依法依规优先办理用地手续。落实税收、电价、运输等优惠政策。继续执行秸秆发电财政补贴政策,落实好秸秆电厂免收土地使用税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三)严格督查评价,加强结果运用。区直秸秆综合利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对相关乡(镇)、园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情况开展重点督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并及时把检查情况报区民生办和区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省市民生办、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各自范围内的总体评价和绩效自评。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更公平公正评价。对建设进度快、质量好、秸秆回收量大、利用途径广泛、利用效率高的地方给予表彰;对不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项目建成后闲置没有效益的,进行通报批评。对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中发现的违规违纪现象,坚决从重从严查处,严肃追究责任。

农村振兴项目计划范文3

一、主要成效

1 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6年以来,全市贫困村新修乡村道路19057公里,其中硬化15808公里,修建桥梁485座,13166米,解决了1047个贫困村没有通水泥公路的历史,使200多万人行路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建饮水设施172处,铺设饮水管428877米,新建水陂、水渠等农田水利设施1279处(座),解决了20多万人和15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

2 贫困村产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为做大做强赣南脐橙产业,2006年以来,全市投入果业财政扶贫资金590万元。新开发脐橙面积22万亩,全市脐橙面积达到162万亩。寻乌县果业面积达到43万亩,其中贫困村果园面积达8.6万亩,果业已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扶贫主导产业。

3 贫困村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赣州市把劳动力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及中专学历培训作为提高贫困群众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努力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全市完成劳动力务工技能转移培训7.5万多人,95%以上转移就业;累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600多期,培训农民11.5万人次,其中80%以上经过培训的农民基本掌握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完成“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一村一名中技生”学历培训3500多人,为贫困村培养了一大批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4 贫困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全市贫困村清除垃圾150多万吨,清除路障800多处,清理污水沟15万米,新建自来水厂226座,有14477户农户安装了自来水,新改建卫生厕所6500多处。“三清三改”活动的开展,使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观,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整治,贫困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主要问题

1、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至2011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194.88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6.8%,高出全国13.4个百分点,部分贫困人口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地方,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

2、落实贫困村规划资金缺口大。贫困村大多地处偏僻,山多地少,气候条件恶劣,交通、通讯、饮水等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实施贫困村村级规划项目资金需求量大,资金额度与贫困村需求的矛盾突出。

3、扶贫项目实施不均衡影响扶贫整体效果。从实施效果看,整村推进使大部分贫困村基本解决了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也普遍存在产业发展滞后、村无主导产业、户无致富项目等问题,农民收入难增长,减贫目标难实现。

三、对策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贫困村生产条件。要加大对全市“十二五”1119个省级扶持贫困村(含纳入国家扶持范围的465个贫困村)及300个市级扶持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投入力度,力争每个贫困村每年不少于20万元扶贫资金,5年达到100万元以上。要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扶持力度,每年每村安排10万元以上。要加大市、县(市)直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扶持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以上市、县(市)直单位驻村扶贫。

2、发展扶贫产业,着力提高贫困村群众收入水平。要紧紧围绕脐橙、油茶、生猪、蔬菜、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和烟叶、白莲、茶叶等特色产业,不断创新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努力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抓好11个罗霄山特困片区县(市)扶贫攻坚规划实施,着力抓好扶贫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抓好8个重点县扶贫到户贷款贴息,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发展资金困难;抓好8个重点县128个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通过扶贫互助资金扶持产业发展,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促使受扶农户增收增效。

3、与新村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改善贫困村村容村貌。要把整村推进纳入到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中,以新农村建设带动整村推进,以整村推进促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探索整村推进与“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到2013年底,全市1119个省定贫困村都必须有新农村建设点,每年再安排10万元重点用于贫困村新农村建设,每年重点抓1-2个自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连续扶持10年,确保贫困村群众生产条件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升,村容村貌有明显改观。

农村振兴项目计划范文4

一、活动时间、主题和内容

(一)时间

2020年8月23日——8月29日

(二)主题

科技战疫创新强国

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动员号召全县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伟大实践;以科技战疫为重点,展示科学技术对战胜疫情的重要支撑作用和系列成果,展示科学普及在引导人民群众科学识疫、科学防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创新强国为核心,展示科技创新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展示科技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以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为主线,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在全县范围内举办群众性科技活动,展示科学普及工作和科技活动周20年成效,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三)主要内容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部门工作重点任务,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依托优势资源,举办各具优势和特色的活动。活动内容要突出科技战疫创新强国这条主线,充分展示科技战疫成效、科技创新成就,开展特色宣传活动,展示科技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展示科技战疫成效。展示科普工作在普及抗疫知识方法、助力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宣传科技战疫先进典型,讲好一线抗疫故事。

2.展示科技创新成就。重点展示我县在农业科技方面应用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分享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的成果,彰显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

3.开展特色宣传活动。面对公众多样化科技需求,普及基本科学知识和常用技术。举办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强的科技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科普惠民活动,展示科技活动周20年发展历程。

4.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展示科技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送科技下乡进村入户,提供精准技术帮扶活动。加强农村科普资源和科普能力建设,开展适合地区特点的特色科普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助力科技扶贫、精准脱贫。

二、全县科技活动周重点活动

(一)县2020年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

县2020年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由县委宣传部、县科技局、县卫健局、县科协主办。启动仪式现场组织县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局、县文旅局、县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司法局、县税务局、县科协、靖红馆、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地震局、县博物馆等单位及相关科技型企业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县卫健局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义诊活动,县融媒体中心开展现场报道工作。

时间:8月24日上午

地点:县人民广场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科技局、县卫健局、县科协

(根据疫情发展形势,若届时无法组织实体展览相关活动,将举办网络科技活动周。)

(二)抗击疫情宣传展览

开展以抗击肺炎疫情为主题的摄影绘画作品展览,生动展现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一线防控人员在疫情面前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真实反映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的动人事迹,真实再现全县上下科学应对疫情的生动场景。

时间:8月23日——8月29日

地点:县博物馆

责任单位:县博物馆

(三)科技下乡活动

围绕我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组织“三区”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和乡村农民土专家,在有关乡镇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及畜禽养殖技术等科技培训服务活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加农业生产附加值,提升农民致富能力。县农业农村局结合省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工程,做好特色产业的培育宣传,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技能。

时间:8月23日——8月29日

地点:有关乡镇

责任单位:有关乡镇,县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

(四)科普大篷车进基层活动

围绕“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主题,开展“科普大篷车走进基层”科技志愿服务活动。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农业生产实际,组织科技志愿服务团利用科普大篷车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科技问题,播撒科学火种,点燃科技创新梦想,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

时间:8月23日——8月29日

地点:有关乡镇

责任单位:有关乡镇,县科协

(五)科技进企业活动

组织相关专家和志愿者开展科技进企业活动,重点普及宣传《科学技术普及法》、《科技进步法》、《成果转化法》等科技创新法律法规,指导相关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帮助企业享受研发投入加计扣除和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辅助企业编写科技研发项目计划书,申报研发项目。

时间:8月23日——8月29日

地点:相关企业

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税务局

(六)百姓健康保护·我行动义诊活动

组织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百姓健康保护·我行动义诊宣传活动,组织医生、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短信、微平台和公共场所大屏幕等开展健康宣传,在医疗机构候诊室开展现场义诊活动,提高广大群众保护健康的意识。

时间:8月23日——8月29日

地点:各乡镇,各医疗机构

责任单位:各乡镇,县卫健局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协调。县委宣传部、县科技局、县卫健局、县科协要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共享,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组织好本届科技活动周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国家和各地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精心组织举办各类活动,防止聚集性感染事件发生,切实提高科技活动周活动实效。

(二)制定活动方案。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要按照通知要求,尽快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策划重点项目,配合做好全县科技活动周相关重点活动。要根据实施方案,重点突出科技培训、技术指导、专题展览等科普宣传活动,活动方案于2020年8月15前报县科技局进行备案。

农村振兴项目计划范文5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县发改委在综合分析“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动态及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绘制出了“十二五”发展蓝图。突出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等主要调控指标,科学编制下达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坚持经济运行月分析制度,重点加强对经济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居民消费等重点经济指标的跟踪分析,加强了经济运行管理,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2013年上半年,全县可实现(预计,下同)生产总值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3%,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为6.3亿元、11.2亿元、1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3%、17.5%、13.4%。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去年同期的21.8∶43.7∶34.5调整为22.5:40:37.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亿元,同比增长31.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2亿元,同比增长80.4%;财政总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21.5%;地方财政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24.5%;实际利用外资2530万美元,同比增长36.3%;外贸出口额1596万美元,同比增长26.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0元,同比增长18.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亿元,同比增长24.6%。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重要经济指标大幅度提升,全县经济社会迈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加强项目调度管理促进固投快速增长

县发改委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坚定不移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有效投入扩展增量、壮大体量,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一是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筛选、确定了“十二五”时期全县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二是加强重点建设项目调度管理。对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实行旬调度、月分析、月通报、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制度。对纳入全区重点调度的建设项目深入项目责任部门和实施单位进行督查,了解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问题,积极协调解决,确保了全区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规定,不断规范项目管理,制定了《县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对政府投资项目一律实行审批制,对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实行核准或备案,进一步加强了投资监管,规范了项目管理。四是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按照“竣工一批,新开一批,储存一批,论证一批”的要求,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共编报振兴发展项目500个,总投资超千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可争取资金超500亿元。其中,项目总投资亿元以上的个性项目共114个,占项目总量23%;5000万至1亿元的项目有61个,占项目总量13%。上半年,全县500万元以上固投项目完成16.2亿元,同比增长80.4%,增速是去年的3倍。1-5月,全县已开工重点项目70个,完成投资15.4亿元,其中月亮湾新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通道建设、国际酒店建设、钨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400吨超细碳化钨粉及500吨合金棒材、石磊氟化工公司年产5万吨无水氢氟酸、2万吨电子级氢氟酸等一批重大项目投入大、进展快,有效地拉动了我县经济的增长。

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资争项

项目资金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县发改委多措并举、全力保障项目和资金的争取。一是超前谋划,精心组织。进一步加强对《国务院关于支持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国家产业政策的学习和研究,及时掌握国家投资导向,围绕农林水利、生态、交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认真谋划,筛选申报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做到了有的放矢。二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把争取资金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多种方式向省、市发改部门汇报衔接,及时掌握投资信息,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三是加强国省投资项目管理。管好建好投资项目是下一步争取资金的基础,我们注重投资的争取,更重视项目的管理,按照国债项目管理的“四制”要求,严格履行项目建设程序,加强资金管理,加大项目稽查力度,及时纠正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国债项目的顺利实施。2012年以来,我县共上报争资争项项目561个,累计可争取资金11.855亿元(2012年7.0941亿元,2013年4.760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8467亿元(2012年6.6093亿元,2013年3.2374亿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民政救济、劳动保障、扶贫等政策性资金6.3268亿元。累计争取用地指标5405亩。

民生实事加速推进,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坚持把民生当作是第一大事来抓,注重新增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持续加大各类民生投入,2013年1-5月,用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达3.58亿元,同比增长12%,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的65%,有力地保障了民生支出的需求。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62人,“4050”人员就业19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3335人,其中省内新增转移2492人,累计购买公益性岗位712个,发放公益性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资金287万元,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743万元,开工新建保障性住房496套,续建1820套进展顺利;乡镇公办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已完成主体工程1所,即将开工建设6所;乡镇敬老院新改扩建工程已开工8所;新一轮22750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全面展开,8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稳步推进;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退休人员)26924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4.36%;为6665名企业离退休人员提高了退休养老金发放标准,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加强作风建设建强干部队伍

始终把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过硬、服务优质的干部队伍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目标,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强化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充满生机活力、昂扬向上的干部队伍。

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廉洁奉公、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火车跑的快,全凭头来带,领导班子的强弱,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成绩的优劣和事业的成败。一年来,我委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先后制定了廉政建设制度、工作制度、考勤制度、财务管理等制度,对领导班子成员要求做到“四个坚持,建设四型班子”,即坚持理论学习,建设学习型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议事制度,建设和谐型班子;坚持廉洁自律,建设廉政型班子;坚持多办实事,建设务实型班子。

不断加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全委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今年,多次组织全委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报告》、《科学发展观知识读本》、《六个为什么》和系列讲话等重要理论和讲话精神,要求把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检验标准,并在年底对每一位党员、干部和职工进行考核。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和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家在项目管理上搞创新,在争资争项上出新招,在调研分析上下功夫。

农村振兴项目计划范文6

一、谋划长远、综合全局,决策参谋作用充分发挥。

(一)认真编制全区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参与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提出2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预期目标和主要措施。

(二)做深、做透运行分析。通过进一步完善落实联系企业制度和经济综合信息网络联席会议制度,保持和企业、部门的密切联系,随时了解掌握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和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创新经济分析的方式方法,拓展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高质量完成一季度和半年度经济运行分析。

(三)完善课题管理制度,统筹规划修编工作。一是严格课题管理程序。明确了课题的申报、确定、实施、评奖等各个环节,使之更规范严谨。二是强化激励机制。允许科室、自由组合的课题组或个人自行申报并开展课题研究。三是强化课题成果的宣传和优秀课题的申报。完成了对20*年的优秀课题成果汇编。积极参加省、市发改委的优秀课题申报,分别向省、市发改委申报了3篇和5篇优秀课题。四是组织区级各部门2000年以来的规划编制的摸底调查,形成《规划管理办法》(初稿),为规范规划管理夯实了基础。五是编制完成了《*区中型水库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初稿、卫生分预案的初稿。委托*国际投资咨询公司进行《*区消防规划》的编制工作等。

(四)努力提升《*经济》办刊质量。一是抓制度建设。拟定了《*经济》编委会内部考核和奖励办法(试行稿);建立并完善《编委会内部编辑工作流程》、《编委会岗位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二是抓队伍建设。分别从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和培养敬业精神等方面着手,共组织编委提高会2次,开设信息写作、编务理论等方面的提高培训3次,与媒体互动活动1次,考察调研活动4次。

二、科学调度,统筹平衡,投资管理和服务力度不断加强。

(一)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把好项目审批关。一是做好20*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安排和资金平衡工作。通过充分论证,形成我区今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141项,区实事工程8项,重点工程31项。二是规范制度,严格程序。全面推行工程项目代建制度。严格执行《*区公共建设服务中心工程项目代建管理暂行办法》,今年在下达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同时,明确了进入公建中心代建的项目。妥善安排责任单位的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所有重大项目实施定期督查、一月一报、一季一监督制。加强新开工项目统计工作,建立新开工项目确认和检查制度,牵头组织对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逐个上门现场核查,定期对500-3000万元新开工项目进行上门现场核实抽查。三是把好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关。继续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开工报告审查制度。今年还重点加强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事中管理,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调整建设内容、造价概算等事项进行了严格评审。

(二)把握项目准入门槛,加快促进产业升级。一是实施自主创新重大产业化项目。下达实施第一批项目计划(9个),其中高技术产业化专项1项,重大装备制造专项2项,自主品牌实施产业化专项6项。二是加大对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项目的支持力度。

(三)加强项目概算造价和工程招投标管理。充分发挥造价办职能,严格工程造价审查,加大对社会造价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保证项目资金的有效管理和节约使用。起草了《*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暂行工作规程》(初稿)。加强对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四)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在进一步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首接制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程窗口”建设,我局窗口1-12月共受理项目470个,4次被评为优胜服务窗口。

(五)切实履行“中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做好“中提升”战略任务的责任分解和进度督促工作。上半年重点做好浙洽会“中提升”专场项目推介工作,精心筛选、包装了8个项目进行推介,得到了市“中提升”办公室的肯定。

三、加强联动,狠抓落实,重点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一)继续做好重点工程的申报工作。下达20*年重点工程、重大前期项目的投资计划和形象进度计划,确定25个区重点前期项目。积极做好省、市重点工程的包装、申报和协调工作。通过努力,*市姚江东排*段整治工程(一、二期)、*垃圾焚烧发电厂、220KV殿跟输变电工程、*大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二醋酸纤维素及醋酐项目五个项目被列入或重新列入省重点工程。

(二)完善考核体系,加强目标管理。确定了20*年度*区重点、前期项目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及奖励办法。对项目按提前完成、按期完成和进度滞后进行分类,为项目的重点推进打下基础。

(三)在三个层次上加强项目的协调和联动。一是加强与市发改委等上级部门的上下联动;二是加强与区级部门的左右联动,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对所有新建项目从用地预审、项目审批、用地指标等各个环节予以大力配合,协助业主单位解决具体困难;三是加强对具体项目的协调,对项目单位在项目审批和前期工作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例如对110KV前方变路由走向、北区污水处理厂排污管与新泓口围垦之间的关系、化工区主管廊与宏远路北拓工程之间的矛盾、LG管道迁移问题、韩国爱敬、荷兰阿克苏项目报批等事宜进行了协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优化结构,集约发展,工业经济运行的调控力度进一步增强。

(一)科学编制20*年全区工业经济指导性计划,牵头制定出台有关工业经济扶持方面的政策。

(二)继续完善区域经济运行预警和监测体系。新建各镇(街道)每月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和销售前100位工业企业情况通报制度,每月一次对全区工业经济运行进行调研和分析。加强经济微观动态监测,着重发现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和深层次问题,以更好把握经济形势。

(三)大力培育创新成长型企业。一是完成了创新成长型企业的筛选工作,确定20家入选企业。二是对财政资金通过担保公司放量运作,使得20家企业共获得6000万元(每家300万元)的担保贷款,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四)扎实开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一是确定了20*年第一批(17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名单,并督促示范企业确定审核机构。二是开展清洁生产培训班,共有25家企业,近80人参加培训班。三开展了节能宣传月系列活动。四是组织了省电器推广工作。积极推进节能项目实施。五是推进重点能耗企业节能诊断工作。组织节能专家组和合同能源投资管理单位对我区高能耗企业进行“节能诊断”。全年完成对31家3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的诊断,效果明显。

(五)组织好各类培训工作。围绕市经委对我区的培训考核目标和提高企业自身素质要求开展了清洁生产、ISO14000、成长型中小企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EMBA)、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培训班等共12期,培训学员412人。继续开展有序用电工作,制定20*年度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三电办”职责,努力降低供电不足对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损失。积极开展市场整顿和市场拓展。牵头制定我区20*年市场整顿方案。高质量完成各类展销任务等。

五、依法行政,关注民生,价格调控的杠杆作用逐步体现。

(一)加强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一是在全市率先实行收费许可证网上公示。公示内容涵盖收费项目、计费单位、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极大地提高了收费透明度和方便了企业和群众查询。二是会同区国土分局核定征收集体土地拆迁补偿费用;核定餐橱垃圾收集运输费、住宅小区前期物业管理费和停车费;重新核定招宝山风景区门票价格;调整蛟川书院学生住宿费标准;会同区住房委员会调整公有住房销售价格和租金;审核停车场收费标准等。三是开展涉农、涉企收费、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物业收费等各类专项检查。坚持价格巡查制度。继续开展节日市场价格检查。不断探索市场价格监管方式,拓展价格监督检查空间。对城镇纳入全市大网和农村的自来水价格进行常态化监管。做好收费公示和明码标价工作。继续整治价格欺诈行为。健全价格举报工作制度,着力打造12358品牌工程。截止12月底,共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15件,经济制裁总额28.55万元,处理群众价格投诉举报23件,已办结23件,办结率100%。

2、加强成本监审,完善价格预警。一是搞好价格监测和成本监审工作,建立新的采价网点。开展了拆迁服务成本、招宝山风景区运营成本监审,为价格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巩固和完善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干预机制。继续做好企业收费负担监测工作和全区行政事业性收费审验工作。加强对热点价格问题的监测和分析。对市场价格走势坚持季度分析报告,及时掌握成品油、粮食、农资、液化气以及钢材、水泥等事关民生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商品价格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3、开拓价格认证各项业务。一是继续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概算审核。今年1-12月,工程造价概算送审额59465万元,核减7002万元,核减率11.77%,促进了工程造价保廉体系的建设,有效提高政府资金的利用率。二是稳步发展咨询新业务。三是积极开拓鉴证评估业务。进一步提高涉案和车损、保险、法院等评估业务水平;增强了拆迁赔偿评估业务,进一步加大政府项目的服务力度。

六、拓宽领域,协调推进,经济技术协作任务有效落实。

(一)扩大品牌效应,积极推进与定海的山海协作工程。1-11月共组织高层互访4次。确定了总帮扶资金达55万元的4个政府帮扶项目和1个总投资为1亿元的生产性项目。落实12个单位与定海3个社区的结对任务,并落实结对资金39万元。

(二)拓宽协作领域,努力开展与衢州的资源与产业合作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摸底调研。广泛征求各镇(街道)及有关企业对如何开展与衢州资源与产业合作工作意见,发放对外投资意向表50余份,掌握企业到衢州投资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组织*区与衢州市资源与产业合作洽谈会,全面推进了两地间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经过多方努力,今年我区与衢州方签订协议投资3.95亿元,完成实际投资1.6亿元,较好地完成了市考核任务。

(三)积极参加市协作办组织的接轨上海、西部开发、振兴东北的各项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外省市来甬的各类投资推介会15次;参加上海名医专家*行活动;组织1家企业参加哈洽会。充分利用区企业家协会的平台,引导和鼓励企业寻找商机、向外拓展。

七、有效疏导,妥善应对,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一)大力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及上市工作。做好摩士集团与市发改委、市证监会的衔接沟通,密切关注和服务摩士集团的上市工作。加大服务力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有针对性地组织部分企业参加上市及股份制改造的知识培训。

(二)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会同中介机构、国资办等部门做了大量的协调沟通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业国司的转制资产的界定、转制的形式、资产评估等方案。不断完善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目前,工业国司原经营者按评估价成功摘牌。

(三)开展关于加快我区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前期调研。

(四)认真处理各类改革遗留问题,按照政策妥善处理来信来访的接待和答复工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八、强化效能,提升形象,和谐型机关创建成果得到巩固。

(一)加强党建工作,着力提高战斗力。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内监督。认真落实区委关于党内监督九项制度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主要领导“四个不直接分管”的规定,将人事、财务、工程招投标和物资采购等重大事务分别由各自的班子成员负责。继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继续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廉政短信每周送”活动。以党建工作为龙头,积极发挥机关支部党建工作示范点的辐射力,围绕济建设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坚持人尽其材原则,合理优化调整科室人员配置。落实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交流轮岗制度,探索建立能岗适应的干部调配机制。

(二)大力推进作风建设,着力提高执行力。始终贯彻区委、区政府“真抓实干促落实”的要求,努力把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目标落到实处。一是走近矛盾,破解难题。今年我局主要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重点突破。调研出台中小成长型企业的扶持政策,搭建公共融资服务平台。二是在扎实推进领导下基层,围绕中心工作抓落实。以“工作落实推进月”活动为契机,局长和班子成员以及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帮助指导工作,密切与基层的联系。在4月份“工作落实推进月”期间,局长、一名副调研员和一名科长分别参加了区巡回服务组和驻街道工作组,局长随巡回服务组多次到基层进行现场办公、现场协调;两名驻街道工作组的同志积极协助指导街道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基层的一些实际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和重大工程项目在活动中得以顺利推进,如骆霞线道路拓宽、临俞工业区污水管网规划等工程项目在工作组的协调配合下,得到了明显的推进和落实。三是注重为民办实事。重视抓好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逐项清理,并严格按区里要求撤并设立了行政许可科。积极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窗口)”。

(三)加强和谐型机关创建,着力提高凝聚力。围绕党委工作中心,以和谐机关创建为主线,工、青、团、妇以及老干部工作等有效推进。工会工作方面,主要做好局机关在职干部和下属企业职工及机关事业退休人员的住院医疗互助保障参保工作,并组队参加了区总组织的全区职工社会保险知识竞赛,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妇女工作方面,主要围绕“三八节”开展了困难妇女慰问等系列活动。团支部则结合机关年轻人多的特点,开展了“好书大家读”、关怀孤儿、结对助学儿童、举办读书会、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还组织团员青年参加了“学团章、知团史、明团情”知识竞赛,喜获一等奖。老干部工作方面,顺利成立了发改系统老年人协会,并取得社团资格,目前运转正常。组织开展有益老同志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和每月3次的老干部集中学习活动的服务工作等。另外,还认真做好与联系村结对、与社区结对共建等结对帮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