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水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范文1

关键词:冷链食品;专业物流;运营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7—22 —02

冷链物流是物流需求带来的专业化细分。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随着经济运行规模的逐步提高和食品质量安全的备受关注,建设南京区域的冷链物流通道,打造地区冷链物流服务平台已经势在必行。建设南京冷链物流中心,旨在促进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完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冷链物流服务管理技术提升,构建综合性产品低温物流平台,形成覆盖江苏全省的现代化乳制品、水产品、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这将对南京、江苏和邻近地区物流业调整和振兴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地区经济的率先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格局需要。

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损耗十分严重,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农产品“卖难”和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矛盾突出。发展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既可以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又可以带动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新鲜度、营养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要求更高。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已成为保护农产品品质、减少营养流失、保障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

上海、武汉等地已率先建设10万吨级、20万吨级的现代化国际冷链物流体系,区域性大型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合以上,在南京建设大型食品冷链物流交易中心项目是惠及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损耗,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民生工程,建设引领产业升级的龙头项目符合政府产业发展政策。

(二)项目建设是对居民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取向的有力保障

随着国内各大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购买力水平持续增长,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水产品因为其自身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被人们逐步深刻地认识,使得其市场和消费群体逐步扩大,需求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南京等中国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大,而且国际性会议和商务活动多,加上地区特色餐饮业的迅速发展,使水产品消费呈现多层次、多品种的状况,不仅消费数量增加,而且消费档次和品种也在不断扩大。而目前这些地区的水产品批发市场老旧,品种少,产品供应数量和质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而且市场管理粗放、秩序混乱,卫生条件差,也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市容和声誉。因此,要满足地区市民今后的需求,必须建设符合构建区域性冷链物流为中心的水产品市场体系发展需要的项目。

(三)项目建设是配合国内各大水产市场格局升级改造的需要

随着国家建设农产品市场政策的开放及水产品行业的发展,中国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也日新月异,全国各地省会城市以及二级城市都建有大小不一的水产品批发市场,但从经营的品种及交易金额定论,目前一级交易大致可分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四大市场。然而,由于这些大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和城市规划建设的不断发展,区内许多老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由于占地大、环境混乱、交通拥堵及产品分类混乱等诸多原因,已不具备大型批发市场的发展需求及城区的产业定位的要求,各地原有水产市场大多都面临着拆迁和升级改造的局面。

(四)项目建设将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为江浙区域的交通纽带地带——南京,承载着全国水产品批发交易,水产品进出易的历史重任。发展国际化的一级冷链物流水产品批发市场,形成区域内的水产一级流通及海鲜美食加工集散地,对于提升南京及周边地区水产品批发行业的级次,促进地区的水产品流通,加快地区旅游、商业的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定位及运营模式

(一)根据项目特点和南京物流产业发展情况为项目定位于打造一座购物中心式的国际冷链物流中心,提供高端化的购物环境。涵盖实体(批发、零售)、电商(B2B B2C)多种盈利方式的新型物流综合体项目,并确定以下几项原则保证项目按照定位要求实施。

首先是高端发展原则。要结合国内外物流行业的资源配置的变化格局,在技术、设备、工艺上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为客户创造更为优质、舒适的、低成本、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同时重点发展物流平台搭建、电商(B2B B2C)等高端服务。

其次是联动发展原则。要将项目融入城市乃至区域物流网络,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形成物流、冷链、冷库、零售、批发、电商、居住、文化、娱乐、商务等产业融合发展的局面。

三错位发展,与传统物流园区或物流项目,在战略定位上形成差异,本项目除了覆盖南京本市,对周边城市乃至安徽部分地区均有辐射。在业务上形成互补形成物流服务对接,项目内专业冷链设备将为南京物流行业提供大量新增需求。

(二)寻找合作方,利用各自独有优势采用合作方式,强强联手在南京合适地块投资、建设区域性冷链物流和电子化、网络化交易平台,并配套物业经营管理。冷链物流项目是城市物流的一部分,属于小众物流,项目规模有限,不适用于传统物流园区开发模式,而合作开发有利于项目快速实施,降低投资风险。

三、项目的建设内容及管理模式

(一)项目的建设内容

该项目应创新理念引入,形成多元化产品需求,核心定位延伸五大服务片区。项目集冷链仓储中心、加工配送中心、冷库储藏区、商务配套中心及生活居住区五大部分。冷链仓储中心:是项目的重中之中,是项目整体的展示区域,也是项目的门脸。加工配送中心:可以通过交易货品的初步加工对其产业链进行再次整合。冷库储藏区:可以通过集中库存,降低库存总量,并且实现有效库存调度。生活居住区:满足项目运作的大批量工作人员居住需求。商务配套中心:通过星级酒店、高档餐饮、大众消费型大排档拉动项目消费力,含车辆停放配套。

在创新理念引入形成多元化产品需求的基础上,该项目应更上一层楼形成产业高地,能够制定冷链物流的行业新标准、进行冷链物流的品牌创造、形成品牌快速复制化规模、项目可成为南京政府储备冷库。

(二)项目的管理模式

该项目建议采取市场化管理模式,这将有利于激发经营团队的积极性。采用股份公司制管理项目,由成立的项目公司为管理主体,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项目进行管理。该管理模式的优势是按市场规律运作,公司化运营。项目的管理应遵循市场规律,而在市场条件下,最有效的运行模式就是公司化,制定相关指标,对相应团队进行考核,并设立奖励机制,以达到管理最优化的效果。

另外,在实体线上采取多种赢利模式相结合,为项目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特定的定位及全方位产业链的功能产业覆盖为项目带来了持续丰富的利润来源点。项目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于项目内物业的长短租收益,包括冷库、配套商业、配套办公等。二是来自运营管理带来的增值收益,如扣点分成、广告收益、停车收益等。三是来自线上交易平台所沉淀资金的投资增值。待项目运作成熟、品牌效益凸显时,还可以利用品牌输出、管理培训等方面获取收益。

当然该项目带给合作各方,除了项目本身通过股权分红方式取得的利润外,项目物业价值的迅速上升,也提升了股权价值,增加了一个快速融资手段。此外,这种合作模式的成功和合作经验将为今后南京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及投资手段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庾莉萍.加快发展我国冷链物流的思考[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2,(02).

[2]李洁.武汉市食品冷链物流发展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03).

[3]丁俊发.关于发展冷链物流的建议[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12).

[4]骆大伟.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J].物流科技,2011.

[5]毋庆刚.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

水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范文2

关键词:珍珠产业;专利分析;新兴产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2-0011-04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据《中国药典》记载,珍珠具有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功效,现代研究还表明,珍珠在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祛斑美白、补充钙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广西北海市是我国南海珍珠的重要产地之一,广西珍珠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发展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海水珍珠养殖非常重视,广西珍珠产业在政府支持下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我区已形成了以北海市铁山港区和防城港市防城区为重点的珍珠主产区,产业链基本完善,每年珍珠产量占全国海水珍珠一半以上。广西现有珍珠综合加工利用企业18家,产品包括药品、食品、化妆品和工艺品等。以珍珠贝为原料开发生产的系列副产品年产值3亿多元,占全国海水珍珠综合开发利用产值的90%以上。虽然广西拥有雄厚的海洋珍珠养殖基础,但是珍珠价值的开发仍以传统的装饰品、工艺品为主,在药用、保健等新兴产业方面的专利技术较少。目前许多疑难杂症长期未找到理想的治疗药物,传统的新药研发手段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力海洋生物医药新兴产业是解决当下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1 中国海洋珍珠产业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现状分析

海洋珍珠领域专利技术的发展水平代表了该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而专利分析则是基于专利数据,即对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中大量零碎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技巧使这些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功能的专利情报,为相关产业的技术产品开发提供决策参考,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因此,基于专利分析技术手段对中国海洋珍珠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对比,找出我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对我区海洋珍珠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cn/)中国专利数据库为检索对象,对我国珍珠产业技术领域2002~2011年公布的中国发明专利进行检索,共检出中国相关专利728件,其中广西专利28件,占申请总数的3.8%。

1.1 珍珠系列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图1 珍珠产业中国专利申请趋势图

我国首件公开珍珠系列专利出现在2002年,从发明专利申请量来看,我国有关珍珠专利申请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2~2009年,随着海洋新兴产业的兴起,海洋珍珠在药用、保健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相关专利申请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在2009年达到顶峰,共申请了110件发明专利。第二阶段是2009年以后,由于受到资金和市场限制,再加上后续的研发机构和研发人才发展后劲不足,专利申请量和专利公开量处于一个发展瓶颈状态,需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详细情况如图1所示。

1.2 珍珠系列专利申请人分析

通过对珍珠系列专利申请数量前十位申请人分析得出,前十位申请人共计申请专利180件,其中企业申请87件,占总数的48.3%;高校申请42件,占总数的23.3%;个人申请数为51件,占总数的28.4%。海洋珍珠系列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是海南某公司,拥有39件海洋珍珠系列发明专利,排在第二和第三的是由个人申请和广东某高校申请,分别拥有发明专利数量37件和24件。

1.3 珍珠系列专利申请地域分析

在相关海洋珍珠专利申请地域分布方面,排名前十的分别为浙江、广东、江苏、海南、上海、湖南、山东、广西、北京、天津。浙江省以175件发明专利位列第一,广东省排名第二,拥有83件专利。浙江海洋资源丰富、基础雄厚,其相关产业暂时领先于国内其他省份。广西相关专利申请量暂处于第八位,共有28件发明专利,仅次于山东的29件。湖南处于内陆地区,周围无临近海域,但在珍珠方面的专利申请量却高于我区,达到30件,其主要原因是该省另辟蹊径大力发展洞庭湖淡水珍珠养殖,带动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详见图2:

图2 珍珠系列专利地区分布图

我区共拥有28件海洋珍珠系列的发明专利,从专利权人分析看,其中个人专利17件,企业专利7件,研究机构专利4件;从申请的专利技术领域分布看,其中关于珍珠养殖方法专利技术6件,珍珠加工专利技术7件,珍珠医药专利技术4件,珍珠保健、食品专利技术10件,其他专利技术1件。

1.4 珍珠系列IPC分析

我国海洋珍珠系列的专利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制品方面,包括治疗消化道或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38件、治疗皮肤疾病的药物36件和治疗代谢疾病的药物32件,同时含有其他不明结构的原材料或其反应产物的医用配制品154件、以特殊物理形状为特征的医药配制品66件、含有机有效成分的医药配制品41件等医药配制品方面也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除此之外,医药保健食品类应用拥有75件发明专利。

2 广西海洋珍珠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放缓,行业发展后劲不足

广西的海洋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海洋经济主要以传统的科技含量低的海洋渔业、海洋油气和滨海旅游为主,海洋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港口海运和临港工业的发展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产业结构优化度低,海洋产业结构也不甚合理。在产业布局上,着力打造北部湾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科学统筹海岸带、近海海域、深海海域三大海洋保护开发带,推进形成海陆联动、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一区三带”的发展格局。

从中国海洋珍珠产业相关专利申请来看,2002~2009年是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高速发展期,专利申请量呈直线上升趋势。2009年以后,全国相关专利申请步入平缓阶段,整个行业创新发展明显后劲不足。广西北部湾是我国唯一养殖海水珍珠的海域,“南珠”以其凝重结实、浑圆莹润、光泽绮丽、形态优美而美名远扬。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珠还合浦”,更使合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海水珍珠的“圣地”。受行业大环境影响,广西海洋珍珠产业在经历高速发展后,近年来南珠养殖在广西持续萎缩,家庭式养殖逐渐消失,转入大公司主导的阶段。目前,北海市南珠年产量不足历史顶峰期的1/10,防城港市之“珍珠湾”养珠数量和质量也在下降。

2.2 海洋珍珠产量与相关专利产出不成比例

据文献报道,多年来,广西珍珠产量最多,且占全国海水珍珠总量的一半以上。而在检索时间范围内,检出的相关专利数量广西28件,排名第八。主要原因是因为广西在海洋珍珠产业发展过程中短期行为突出,重“量”不重“质”,资金多用于扩大传统产业的规模,而少投入原始创新。特别是珍珠药物、化妆品、保健食品开发等新兴技术领域创新投入严重不足,职务发明数量与我区海洋珍珠产量规模不成比例。

2.3 专业研发机构和研发人才匮乏

由于广西海洋研究所和北海市珍珠总公司的改制以及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珍珠养殖业逐渐萎缩,原有的珍珠研究机构大多已撤销,专业领域研发机构缺乏,科技投入与产出严重不足。缺少专业科研机构,不但难以开展系统的珍珠深加工产业研发工作,更缺少了与国内外珍珠科研机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技术不能直接被“引进来”和被“再创新”。另外,新技术开发不足而导致无法获得足够的国家项目资金支持,科技人员培养不足,加上原有的科技人员有些转业或者外流,严重影响了广西海洋珍珠产业的健康发展。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广西从事海洋科技活动的人员有120人,其中研究生数量6人,暂时没有从事海洋科技研究的博士人才;大学生的数量73人,大专生31人,其他人员10人,是沿海各省区市人数最少的地区,而且层次较低,这直接导致了广西海洋科技力量薄弱,海洋开发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3 基于专利视角分析广西海洋珍珠产业发展对策

3.1 尽快出台产业发展规划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进行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技术革新,加快以海洋资源为依托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广西作为临海大省,占据着明显的地理优势,但在海洋新兴产业相关领域并未有突出成就。目前,广西珍珠产业急需一个完善的、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以带动和促进广西珍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国际新形势下,应根据广西社会经济文化形势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广西珍珠产业,明确广西珍珠的商品定位和产业定位,出台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目标、重大项目和政策措施。新规划应增加创新资金投入与产出,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下游珍珠深加工业,打破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方式,提高珍珠质量和产业品牌效应。

3.2 加大创新投入,增加专利技术产出

首先,增加财政投入,设立珍珠产业专项基金。从自治区财政预算中专门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珍珠产业技术创新。资金通过财政、科技、水产等政府部门以项目的方式资助给有技术、会创新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引导其开展珍珠养殖、加工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其次,出台优惠奖励政策,增加专利申请量。目前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急需在政府补贴、生产流动资金贷款、税收等方面获得政策优惠扶持。另外,对于珍珠产业专利申请过程中所产生的的费用给予减免,并且对已获授权的专利给予一次性奖励,以刺激更多研发机构或者个人开展专利申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3 成立专业研发机构,培养科技型研发人才

当前我区海洋领域专业研发机构和研发人才缺口较大,严重制约了海洋珍珠产业的发展。我区应借鉴浙江、广东等省份的先进经验,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布局上,应以大学和相关科研机构为依托,建立新型海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构造引进和培养海洋科技重点人才的良性环境,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才梯队,以尽快缩小海洋科技水平与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差距。从我国海洋珍珠产业专利申请情况来看,一方面产业相关技术不够成熟,缺乏科研技术的支撑,产品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相关专利苦于缺少将专利成果进行产业成果转化的渠道,导致相关专利发明寿命普遍较短。因此,加强大学-产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以促进专利成果产业化,推进我区海洋开发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3.4 加强海洋珍珠在医药、保健方面的应用研究

目前传统的珍珠养殖和简单加工产业发展模式受各方面限制已难以为继,开发新兴海洋珍珠医药、保健产业增长极是解决当前我区海洋产业发展瓶颈的有效方法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珍珠在抑制脂褐素、清除自由基、防衰老、抗肿瘤方面有明确的药理作用,从检索的专利来看,目前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少,特别是以珍珠有效成分为分子模型进行合成或半合成,开发高效低毒的海洋药物的相关专利。现阶段是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的黄金时期,我区应抓住历史机遇,加强和引导海洋珍珠在医药、保健方面的应用开发,开展知识产权战略部署,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总之,增强开发海洋资源的意识,制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以名牌产业“合浦珍珠”为依托,建设国家级海洋珍珠开发利用综合示范区和产业化基地,强化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装备研发和生产基础,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珍珠产业技术、装备和产品体系,是推动我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和技术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锦锋,唐丽永,黄若谷.当前广西海水养殖珍珠

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

报,2008,(5):114-116.

[2] 郑贵斌.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制约因素与对策

选择[J].东岳论丛,2002,23(3):18-21.

[3] 庞许明,黄庆锐,贾友宏,等.广西珍珠产业发展

现状与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11,(3):

103-108.

[4] 何毛贤.我国珍珠养殖业存在的几个问题与其对策

[J].水产科技,2000,(6):29-31.

[5] 王德刚,杨义菊,孙丽.浙江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1):14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