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心理辅导方案

初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1

    研究目的:调查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地展开团体干预。探索适合改善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切实可行的团体辅导方案并验证其成效。

    研究一: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中学生自尊量表》,随机抽取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201名初中聋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河北省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结果与健全初中生研究结果相比,在人际交往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两个维度上均显着高于健全初中生,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状况明显差与健全初中生。初中聋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自尊关系密切。可见有必要对初中聋生进行干预,以期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研究二:被试为石家庄特殊教育学校初二的两个自然班,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实验组接受规范的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在实验前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数据,团体辅导结束后,收集其后测数据。在团体辅导结束1个月后,对实验组进行追踪测验。研究采用的工具为,《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中学生自尊量表》、《团体咨询领导者领导效能评估表》和自编的《同学间互动检核表》。

    研究结果: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对提高初中聋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效果显着,并且具有持久效果。本研究中设计的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方案,是一套切实可行的聋生人际交往干预方案,经过修订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聋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自尊

    引言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与社会相适应的过程,是一个与他人发生社会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人际交往可以影响人的发展。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际交往是他们了解、认识社会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他们的人际交往现状如何,将极大地影响其未来的人生发展之路。但现实生活中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却不容乐观,而聋生的人际交往存在更多的问题。目前我国对聋童人际交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其现状、意义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上,少数的几项对聋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的研究,也只是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的方法。大量实践已证明,团体辅导优于其他形式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辅导。本研究在调查了解初中聋生交往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改善初中聋生的切实可行的班级团体辅导方案,通过实施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让聋生学会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改善聋生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体现对该群体的人性关怀。

    1问题提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特殊儿童的教育与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课题指南将特殊儿童多元化教育需求研究等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可见我国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聋人学生作为残疾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具有特殊性。我国聋人(即听力语言残疾)有2千多万,约占残疾人总量的1/3[1],提高聋人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对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与同伴、父母、教师、陌生人的交往是其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它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技能的获得、学业成就、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聋童的人际交往不仅能够发展聋童的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而且对聋童的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语言的学习具有独特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聋童的人际交往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聋童中性格孤独,不愿与伙伴玩的人数远高于正常儿童,所占比例为45.2%[2];其焦虑程度远高于普通学生,焦虑倾向集中体现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3],其原因是听力和表达能力的降低,限制了他们与人交流的机会、社交活动减少,生理上的缺陷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心理咨询大师卡尔.罗杰斯曾经说过,20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小团体运动”[4]。通过团体经验,人们可以重新探索自我、发展潜能,团体提供了人格重塑的机会。勒温提出人际关系的训练

在现代社会非常重要,但又是被忽略的领域[5]。

  大量实践[6][7]已证明,团体辅导优于其他形式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辅导。班级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良好的交往环境,采取活动的形式,对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可以提供知行合一的指导,学生自主自觉,感同身受,特别有利于学生克服社交障碍,塑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提升自我。对于那些不善社交的学生来说,团体气氛有利于使成员感受关怀、信任,体验被人关注的感觉,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交往品质,获得情感支持,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然而,目前在我国大陆对聋童人际交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其现状、意义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上,少数的几个对聋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的研究,也是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的方法,将团体辅导用于培养聋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还没有一例。鉴于团体辅导的蓬勃发展及其已经被证明的有3效性,我国对特殊群体儿童教育的重视及聋生人际交往现状急需改善,迫切需要我们对初中聋生进行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

初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2

1.2 方法

干预组按自然班划分小组,每个小组15~20人,由2位课题组成员领导,共进行8次团体心理辅导,每周1次,每次2 h。两组学生分别在干预前、第7次干预结束(第1次复查)及干预结束后半年(第2次复查)进行心理测验,3次测验的测验时间均为1.5 h~2 h,在心理辅导室进行,由班主任组织,课题组成员参与。低年级学生由班主任念题,课题组成员负责解答。3次测验时间、地点、组织人员一致,并与各班班主任进行开放性访谈。心理辅导小组成员由三甲医院心理咨询科医生及国家心理咨询师组成,均接受过团体心理干预的相关培训。对照组接受心理卫生知识讲座1次。

1.3工具

1.3.1 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10]

根据量表手册计算出内外向(E)、精神质(P)、神经质(N)、掩饰(L)量表分。内外向(E)分数越高提示个性越外向,通常标准分61.5表示典型外向,38.5表示典型内向。精神质(P)标准分61.5表示典型精神质。神经质(N)标准分61.5表示典型神经质。

1.3.2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iers-Harris Children `s Self-conceptScale ,PHCSS)[11]

共80题目,分为6个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粗分低于46分为自我意识水平偏低,总分或某一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意识越强或在某方面的自我意识越强。

1.3.3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儿童版(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CES-DC)[12]

共20题目,主要评价当前抑郁症状,分数越高提示抑郁出现频度越高,CES-DC≥20分表示肯定有抑郁症状[13]。

1.3.4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教师问卷(Rutter Children'sBehaviorquestionnaire forcompletion by teacher)[14]

共26题目,分为N行为(神经症行为)和A行为(违纪行为)两大类。问卷由儿童所在班级班主任根据儿童半年的情况填写,总分超过9分被认为有行为问题。班主任需担任3个月以上。

1.4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团体目标: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从团体吸取温暖和力量,促进人格构建。

团体方案:①开始阶段(第1~2单元):建立团体,制定团体协议与规则。学习认识情绪、表达情感。②工作阶段(第3~6单元):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处理与父母的情感联结。③巩固与终结阶段(第7~8单元):学习的技能与方法,处理分离情绪(表1)。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 统计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和自身对照t检验 、非参数u检验。

2 结 果

2.1 3个时段2组间及干预组干预前后各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心理测验结果无显著差异。第1次复查干预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神经质得分低于对照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焦虑得分高于对照组。第2次复查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智力与学校、幸福与满足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表2)。

干预组治疗前后自身配对比较显示: CES-DS第1次复查得分高于干预前(t=1.99 ,P0.05),第2次复查得分低于干预前(t=2.80,P0.01)。干预前后EPQ各分量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留守初中生、小学生复查结果比较

第1次复查,初中生干预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焦虑分、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分、Rutter儿童行为问卷N、A行为分均高于对照组;小学生干预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神经质得分高于对照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行为分低于对照组。第2次复查初中生干预组流调中心抑郁问卷分低于对照组,儿童行为量表N行为分高于对照组;小学生干预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精神质得分低于对照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的智力与学校、幸福与满足分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总分及N行为分低于对照组(表3)。

2.3访谈结果

团体辅导后,85%班主任认为留守儿童较前好管理,情绪较前开朗,小学教师反应较强烈。例如有一位四年级学生以前常与老师对立,违反纪律,经心理辅导后行为明显改变。课题组就此与班主任展开讨论,一致认为提高其自信自尊水平是改善其行为的有效方法。

3 讨 论

国外报道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抑郁症是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15],本文显示对于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亦有良好效果,辅导后留守组儿童的抑郁水平明显下降,抑郁症状得到缓解。对于抑郁的个体来说,团体是一个具有支持功能的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启迪儿童从同伴交往中吸取温暖,摆脱消极情绪。但在第7个单元儿童得知活动很快就要结束时,对课题组成员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这时复查抑郁量表分数较高,经处理分离和以后的保持联系,半年后复查情况好转,提示对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如何把握干预结束的时机,处理好分离情绪,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本组儿童的生活环境无大的变动,心理干预后其神经质分曾出现下降,提示心理辅导对留守儿童的个性重塑可能有一定作用,半年后神经质分有升高趋势,显示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艰巨性。儿童的人格特征是在长期的社会化中形成的,正常家庭环境的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个性的重要原因,团体心理辅导在某种程度上使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修复其过于敏感焦虑的个性特征应有一定功效。显然,相对于长期的亲子分离来说,两个月的干预时间是不足的,究竟需要多长的时间?其远期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以往资料报道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初中学生的自我概念[16]有良好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初中、或小学留守儿童,总体上提高自我意识的效果不甚明显,在焦虑水平,智力和学校生活、幸福与满足感方面则有所改善,尤其小学生较突出,可能与和父母分开的时间不如初中生长、年龄较小自卑心理相对易矫正有关。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多由隔辈的直系亲属照看,或托付在亲戚家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的自卑心理较一般儿童更难纠正。在本研究中,小学生干预后神经症有所改善,中学生的改变不尽如人意,提示接受心理干预的年龄越小越好,也反映了青春期少年的反叛特征对心理干预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时间较短,未能对留守儿童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案,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目标性不同的心理辅导,在农村学校及监护人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

[2]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卫生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J].中国公共卫生, 2008,24(8):917-919.

[3]赵红,罗建国,李作为,等.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况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33-634.

[4]刘中华 .宁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绘画艺术治疗[J].宁波大学学报,2008,21(1):135-140.

[5]刘勇.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8-9.

[6]Tvminski RF,Moore PJ.The impact of group psychotherapy on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J].Int J Group Psychother,2008,58(3):363-379.

[7]Newton E,Larkin M,Melhuish R,et al.More than just a place to talk:young people's experience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therapy as an early intervention for auditory hallucinations[J].Psychol Psychother,2007,80(Pt 1):127-149.

[8]Kim S,Kverno K,Lee EM,et al.Development of a music group psychotherapy intervention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adjustment difficulties in Korean adolescent girls[J].J Child Adolesc Psychiatr,2006,19(3):103-111.

[9]王秀珍,郑直,陈国锋,等.10-11岁儿童行为问题集体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7,6(6):538-540.

[10]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4-44.

[11]苏林雁.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06-307.

[12]刘平.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00-202.

[13]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27-31.

[14]王玉凤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56-59.

[15]Siskind D, Baingana F,Kim J.Cost-effectivenessof group psychotherapyfor depressionin Uganda[J].J Ment Health Policy Econ,2008,11(3):127-133

初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3

【关键词】心灵孤儿;加强沟通;改进教育方法

“孤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①死了父亲的儿童②失去父母的儿童.而那些双亲失踪或死亡,被父母抛弃、与父母分离或走失的孩子也被定义为孤儿。这些孩子往往缺少父母的关爱而心理孤独,我们把这类孩子称为心灵孤儿。

人们往往很同情可怜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会尽量的爱护他们,保护他们,但对于父母双全的孩子却缺少情感和心理上的关注。这类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我们也把他们称为心灵孤儿。

他们在性格上表现为自卑、不善交往;行动上,表现为活跃有余,自制不足,不把周围的人放在眼里,容易冲动,看待事情偏激,;思想上方向迷失,缺乏理想,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放学不归家。初中生正是性格形成的时期,这些学生之所以会在思想上形成心灵孤儿现象,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认真分析和研究初中生心灵孤儿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对策是学校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更是当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对农村中学心灵孤儿现象形成的原因,我做了如下归纳:

1.沟通少,造成心灵封闭。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工作压力大。平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他们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或反抗、难以适应困难。

2.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在农村地区,家长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家庭教育不甚了解,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里让他们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稍有不从,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农村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他们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农村父母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度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3.农村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父母关系不和睦,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单亲家庭,或是父母离异家庭,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三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四是父母双亡,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4.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

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成千上万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少家庭搬进了套房或别墅。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范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作伴,要么独处一室。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心理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为了减少“心灵孤儿”现象,我做了以下探索。

1.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孩子是无辜的。

家庭是孩子一生中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

2.加强沟通意识,多些时间与孩子交往。

作为家长应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英国首相布莱尔作为一国之主,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交流沟通。

3.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嬗变,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学校应与家庭联手,形成合力,建立“家校联系簿”;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再次,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4.改进教育方法,发扬民主作风。

初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4

关键词 留守初中生 去“留守化”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11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大部分劳动力逐渐流向城市,我国出现了农民工潮流。而农民工的城镇转移,给农村的社会、生活、经济、教育等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就包括留守初中生的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各方面问题。我们在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应该对有关留守初中生的问题时时留心,寻找恰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只有拥有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和主动、严谨的心态,才能让留守儿童问题有所改变,甚至实现去“留守化”,让孩子们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健康、快乐的成长。初中生留守化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政府的帮助,除此之外,还需要与留守初中生有紧密关系的班主任,发挥其最关键的作用,帮助孩子们实现去“留守化”。

一、我国当前留守初中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一亿多,留守儿童的人数达2000多万。而这些留守儿童,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地区。留守初中生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部分,一方面,他们的父母都基本上双双外出打工,几个月或者一年,甚至几年都无法见上一面,偶尔的一次电话通话,很难满足孩子们对亲情和温暖的诉求,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孤僻和消极。另一方面,这些留守初中生,有的住在学校的寝室,有的和家里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没有家长的监护和监督,在平时放学,或者周末的时候,经常会跑去学校附近的网吧玩游戏或者上网。有的孩子自制力比较差,甚至会逃课翻墙跑出学校,这些都给学校带来了安全隐患问题。那么,作为在学校中与孩子们关系最密切的班主任,在帮助留守儿童“去留守化”过程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在此,我就“班主任在留守初中生‘去留守化’”中的作用及其方法提出一些思考。

二、班主任要成为学生健康的导师

(一)留守初中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会遇到困难和心理上的问题,这些困难需要父母的帮助,需要他们的疏导。然而,留守初中生由于长时间无法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自己憋在心里,不能得到释放,慢慢地就使孩子走了向孤僻,走向了消极。有的甚至产生厌世的情绪,社会逆反等心理。此外,由于与父母长期隔离,导致与父母产生心理上的隔阂,造成感情的缺失,孩子们在生活当中连最起码的亲情应该带来的温暖都感受不到,在心灵上感到了可怕的孤独。那么如何使留守初中生走出这种孤独呢?我们先来看看留守初中生身边的人群。对于留守初中生来说,他们大多都是住校生,只有周末的时候会回家一次。也就是说,在大部分的时间里,留守初中生是在学校生活的,因而与他交往相处的大部分人是学校的同学和老师。如果说他所在的班集体是他的另外一个“家”,那么班主任便是这个家的管理和带领者。班主任有责任关爱他的孩子们,让他们有一个舒心、团结、向上、温暖的“家”。所以,在学校乃至一般生活中,班主任应该积极地了解学生,用最大的爱心帮助他们,尽可能地让学生有归属感,让他们在生活中“留守化”的时候,心里上“去留守化”。而要实现心理上的“去留守化”,班主任应该寻找最佳的方式。

(二)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从留守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缺少父母的直接关爱,所以需要老师来填补感情的空白。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理想,对于教师来说,当下最崇高的职业理想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做一名优秀教师。要如何实现这个理想,教师首先要做到热爱学生。

1.感情驿站,用爱心抚慰

在“去留守化”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感情”驿站。首先,对于留守初中生自卑的心理,班主任可以做一个信心的鼓舞者。在开班会的时候,可以放有关于励志方面的视频,也可以给这些孩子推荐有关励志方面的书籍,让孩子们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学习别人的经验,满足自己的心理空缺。当然,班主任还可以把培养自信的方式交给学生,比如大声朗读。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强了学习,而且在心理上也得到了释放。同时,班主任可以给学生抄格言、警句,或者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格言、警句来摘抄。也可以让学生贴座右铭,贴上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者照片,可以针对自己思想弱点写一句针对这一弱点的格言。其次,班主任应该让留守初中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对此,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写下自己的长处,如果实在找不到,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找。当然,为了帮助留守初中生,班主任还可以在班里实现让非留守学生和留守学生组成互助组,让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在这样的活动和过程中,不仅消除了留守初中生自闭的心理,让他们找到班级归属感。还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班级“家”的情感,实现班集体其乐融融。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一个慈母的角色。在语言上,少用责备的话语,多用温和的口吻;在表情上,少皱眉头,多一点微笑;在肢体上,少用暴力的姿势,多用贴心的姿态。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语言、行为表现,让留守初中生从心底里感受到爱。

2.关注心理状况,做好心理辅导

首先,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分析和疏导。比如,可以教会孩子们写日记,教会孩子们写作。写日记和写作是一个人进行自我心理分析的最佳方法。留守初中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心理上的不适应或者压力写进日记本里,如果他们愿意,也可以把自己的日记拿去给班主任看,让班主任对他们的情况有个清楚的了解,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解脱心理上的负担。写日记或者写作,不仅可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同时还能帮助留守初中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班主任可以教会孩子们阅读。阅读的方法很多,班主任可以根据留守初中生具有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当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之后,班主任此时就可以根据留守初中生的身心状况,给他们推荐好的书籍去读,逐渐培养留守初中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慢慢感化学生的思想,塑造健康的人格。在书香氛围里,他们不仅会慢慢远离网络游戏,摆脱心理上的孤独,而且能开阔他们的视野,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坚强的意志。

三、班主任要成为学生家庭教育的替代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的朋友,是他们的悉心照料者。然而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初中生很难再实现正常的家庭教育。然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留守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

目前,对于留守初中生来说,家庭教育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误导。许多留守初中生的父母以前都是当地的农民,文化水平低,本来教育孩子的能力就不足。再加上后来外出打工,和孩子的距离更远,就更难把握和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要说对孩子进行健康的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要做好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还得回到留守初中生的父母上。要想尽可能地实现原有的家庭教育环境,或者寻找新的可以替代家庭教育的方式,班主任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二)班主任如何补足家庭教育的缺失

1.做好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对于提高原有家庭教育的效能,学校可以努力做好与家庭的沟通。作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使者,班主任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的方式,本着对家长和学生负责的态度,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此外,班主任还可以把自己教育的观念、教育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给留守初中生的家长,让他们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掌握良好家庭教育的方法,从而更加有效的教导自己的孩子。

2.作业辅导

在传统家庭教育中,家长起着辅导作业的重要作用。然而当父母远离孩子之后,这个角色就缺失了。对此,班主任可以充当这样的空白角色,帮助留守初中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作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日事当日毕。

留守初中生“留守化”当中产生的问题不容我们忽视,除了父母,作为与孩子关系最密切的班主任,在留守初中生去“留守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班主任应该积极寻找具体可行的办法,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初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5

【关键词】心理教育;创新管理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三个年头了,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最大的体会就是繁重、琐碎而忙碌。但人常说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那么我作为一位普通的班主任除了收获一些成绩和荣誉之外,更重要的是还收获太多的心灵满足和美好体验,回想这么多年来的感受,细细品味,这样的收获都归功于在班级管理中我渗透的心理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成长期,青春期的孩子们天真活泼、有思想、有见解,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就需要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齐心协力关注好孩子生活的物质需要、精神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的温暖回应,但三方的任何一方稍一疏忽,就有可能导致孩子首先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班主任的我首先要主动去了解他们,了解学生的家庭,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爱的小溪流进心田的喜悦和温暖,即便心中原有一小片荒漠,那它也一定会变为绿洲。

一、利用班会积极开展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

班级管理的前提是班主任对每位学生有充分而全面的了解,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有很大的灵活性,但主要阵地我认为还是班会。初中生心理比较脆弱,比如常出现和家长难于沟通、男女生之间的相处问题、考试前的焦虑症以及自身个性差异(自卑、自傲)等问题,我常搜集一些主题鲜明的有关视频利用班会时间让大家观看,而后针对其中问题的产生、面对问题的态度以及产生的不同后果,联系自身实际进行反思和总结,比如在观看《变形记》有关赵迪的一期节目后,我让每位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期望以后的你是什么样的,通过这样的活动首先使学生刻画出了心目中完美的自己,而后指导学生要用实际行动超越自己从而坚持直到抵达理想的自己。经过长期的启发、引导和心理方面的指导,班级里大部分学生的思想觉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班风班貌有了明显的改善,从而使得我所带的班级每一届都是迎泽区先进班集体,我想这与平时持之以恒的心理教育是分不开的。

二、发现问题要针对个别学生及时辅导

记得开学不久,班里一位女生就表现出很多异常,虽然按照学校的要求是短发,但她前面的刘海总有一定的异样;虽然外面是校服,但里面的衣服却很“夸张”;脖子上还佩戴小挂饰,爱出风头,爱与男生交往,通过观察一段时间后,我决定先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孩子爸妈离异不久,而且他也关注到孩子的变化,但没别的好办法,我经过认真考虑,制定了一整套方案,努力帮她树立信心,摆脱思想的困境,做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当我第一次找她谈话的时候,她要么急于否定,要么闭口不答,这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内心脆弱的最典型表现,爱出风头,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是内心缺乏爱和温暖的反应,怎么让她感受到温暖和爱呢?首先我帮她调整好座位,这是我事先和同桌商量好的,同桌很有爱心,也很愿意帮她温习功课。其次,放学后我在办公室给她准备热水和面包,并微笑着和她说:不好意思,我又想浪费你宝贵时间了,咱们聊聊怎样?诧异的神情中能看到她内心的渴望,聊家庭,聊情感,当我感觉到她的心不自觉和我想要靠近时,我开始揭开了孩子包裹很严的“伤疤”,虽然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还不懂爸妈分开的理由,不能理解和接受这样的事实,但我告诉她,爸妈分开只不过他们不能在同一时间给你爱罢了,其实和别的孩子比,你得到的爱会更多,回报爸妈的爱,应该用你的努力来回报,你的内心只有变得足够强大,你才会回报他们给予你的爱。通过若干次的谈话和心理辅导,孩子笑了,微笑意味着接纳,接纳了关心,接纳了不完美的自己,自卑渐渐变为自信,脆弱逐渐转化为坚强,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我心里由衷的高兴当然家长也很开心满意,初中毕业后她选择了幼师的高职专科学校,后来我才听说她选择当老师的原因是因为我曾经对她的关心,在她最迷茫的时候,是我帮她找回真实的自己。其实,我所做的只是帮她从心理上接受自己并勇于超越自己而已。所以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对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几年来,本着“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在自己的基础上努力进步”的治班管理理念的指引下,要求学生真诚做人,认真做事,但把人做好,把事办好的前提是在班级管理中首抓德育教育,我认为德育教育的基础就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使他们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成绩不骄傲,面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各自的基础上努力进步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只有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才能使得这个大家庭和谐温馨,班级创新管理才能收到实效,也才会形成积极进取、文明和谐和健康活泼的良好班风。

初中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6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内容;管理艺术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较大,这一时期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和独立意识逐渐高涨,这些原因都加大了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难度。但是对于问题的存在,不能够置之不理,初中班主任针对这一情况,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找寻积极、正确的方法来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此外,初中班主任还要对教学和科任教师的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初中班主任在面对各方面的管理内容时,必然需要一定的管理艺术才能使各方面管理工作内容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班集体的进一步发展。

一、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以及身体状况,还要全面掌握班级每一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等;(2)教学。班主任应结合工作实际按阶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进度,掌握各阶段教学目标的落实。此外,班主任还要制作学生档案、各类教学辅助计划、针对教学的评价体系等,促使班级的各项教学工作能够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3)对科任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班主任要多与班级科任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和联系,与科任教师共同探讨学生在学习中的优点及不足,以及如何促进学生改进不足的措施,与科任教师一起解决班级的工作问题,并制订出具体的、可行性高的教学策略。

二、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

1.尊重并信任学生

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都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初中生也是如此,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和信任学生。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基本条件便是拥有一颗真诚的心,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用心面对学生、用心和学生沟通交流。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表现和行为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对于情形较为严重的学生,班主任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学生做出该行为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订正确解决方案。在对这一类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初中班主任不能一味地对其进行批评,而是要尊重和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存在问题是有一定原因的,进而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

2.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新课改的开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此,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初中班主任进行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进行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善。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其最高境界并不是要束缚学生的行为、思维和创造力等,而是要让学生能够主动意识到自身问题的存在,并及时进行改善。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道德修养、科学修养、审美兴趣等,进而以最适合该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和教育。

3.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能够催人向上、使人奋进,低迷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和丧志斗志。因此,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发挥高昂精神的影响。初中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应常用到“你能行”“你会做到的”等积极暗示的语言,让学生增强自身在学习生活中和实际生活中的自信心,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每一学生的全面发展,必然实现整个班级的前进发展。

4.重视学生心理健康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在这一阶段的心理状况变化较大,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基于这一要求,初中班主任应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能够养成健康、健全的心理人格。初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应明确学生最初对于生活表象的心理感受,以及心理发生变化后对生活表象的心理感受,进而找出和制定正确的方法来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调节,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当前社会,各方面的竞争激烈,各方面的诱惑也较多,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和健康的心理才能在社会中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初中班主任必须在重视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也要重视心理情况。

总之,从上文分析中可知,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定的艺术性,而不是生硬地、盲目地进行管理。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包括尊重、信任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实现学生各方面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也实现班级的进步发展,使之成为优秀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胡秋妮.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术[J].学周刊,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