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指导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融合教育指导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融合教育指导意见

融合教育指导意见范文1

关键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创新能力;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55-03

对一个培养单位或一个学科而言,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中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最基本的质量标准。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既能反映出学位授予标准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体现不同学科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的是否科学、规范,是否适合培养目标的实现将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对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完善,是一个与时俱进、逐步提高的过程,是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题。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2011年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二级学科设置的指导性专业目录将于下半年公布实施,新一轮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即将提到议事日程。本文拟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并组建以来历经7次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工作实践,以生物学一级学科部分骨干二级学科为例,就如何科学地制定和不断地修订、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生物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地位与作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授权学科覆盖了农学、理学、工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可以在71个博士点和105个硕士点招收培养研究生。属于理学门类的二级学科有54个占全校所有二级学科的51.4%,生物学一级学科共有二级学科15个(含3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其研究理论与方法是农学学科提高研究水平的基础。梳理建校以来的7次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发展脉络看,生物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其课程体系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除体现本学科特色以外还要有一定数量的跨学科基础课程作为全校层面的公共课程供农学门类学科选择,服务于农学专业发展需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版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前后,学校组织相关专家走访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深入的学科调研,再全校范围内进行学科规划大讨论,形成了“农学是体、理学是魂,理学强基”的共识,生物学一级学科作为推动传统农学学科研究水平的源动力,被赋予了改造提升传统农学学科研究生水平的重要地位。

二、以往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涵盖面狭窄,课程体系局限于特定的学科范围内。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基本都是按照一级学科授权,二级学科招生和制定培养方案,三级学科确定研究方向。由于受认识和部门利益所限造成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过于狭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导致培养的研究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差。课程体系课设置一味追求“精深”而忽视了“广博”,必修课和选修过分强调按二级学科甚至研究方向来设定课程,视野存在局限,体现不出宽口径培养的趋势,限制了学科交叉与融合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研究生个性化培养特点的要求,弱化了选修课对知识扩展的功用。

2.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层级性不明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将我国学位层级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并对三级学位在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科研能力要求及其课程学习要求都做了明确区分和规定。而以往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制定时就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凑学分,课程体系层级性不明显的问题,难以满足差异化培养的目标。因此在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必须注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研究生的层次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加强课程的导向性、启发性,体系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突出专题课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模块组合的方法,建立一个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人文素质课及实验技能培训课构成的课程体系。以此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填补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人文素养等方面的不足。

3.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在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由于管理机制造成的部门本位思想和绩效考核办法的影响,课程设置时往往单纯考虑本单位、本学科专业需求,,造成课程数量多,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严重,致使教学资源严重浪费。课程体系未经过严密的权威性论证,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甚至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使得一些已经在前一学历层次学习过的课程也被纳入课程体系,而且内容重复较多,不注意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课程设置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三、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1.规范课程体系,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根据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研[1998]1号)文件的精神,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既反映出学位授予标准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体现不同学科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经过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准确定位、把握优化培养方案基本原则,制定各类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反复论证,科学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以满足研究生科研发展需要和全面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包含五个层次:第一层是全校性的公共课,如外语和政治理论课;第二层是贯通一级学科的学科基础理论及技术课,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等;第三层是以二级学科为主的专业学位课,如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第四层是全校公共选修课和院系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如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发育生物学等;第五层是补修课和实验操作技能培训课,规定对以同等学力和跨一级学科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和以跨一级学科招收的博士研究生,至少必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或硕士阶段3门主干课程对。补修课和实验操作技能培训课作为培养方案中的补充课程,不计学分。第一层到第三层课程设计旨在使研究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第四层课程设计旨在拓宽研究生知识面,使研究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规定课程体系中连续2年无论因为无人选课还是选课人数不足开课要求的课程将被停开,剔除出课程库。生物学一级学科2008版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数量较2004版减少了23门,该版方案使用3年来,已有5门选修课程停开。

2.推动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制定最低学分指导意见,以模块化方式组建课程体系。2008年“数字化校园”工程的启动,研究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推行使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走上了信息化之路,为以模块化方式组建课程体系、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经过学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硕士、博士和硕博连读三类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指导意见,对最低应修学分做了指导性规定。与2004版研究生培养方案比较,硕士研究生课程最低应修学分由34调整为28学分;博士研究生课程最低应修学分由16调整为12学分;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最低应修学分由42调整为36学分。以模块化方式组建课程体系,一个课程编码所对应的课程名称、学时和学分数在系统中式唯一的,贯通一级学科的学科基础课不但在生物学一级学科所属二级学科中通用,而且在农学门类的多数二级学科也被拉通使用。

3.完善课程类型,优化研究生能力结构。课程教学是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方式。研究生教育有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不同点在于“研究”。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就是研究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课程设计不仅注意课程体系的规范,还要注意课程类型的丰富和课程内容的先进。既要有经典的基础理论课程,也要有方法论课程;既要有知识性课程,又要有思维和技能训练类课程;既要有科研基础类课程,也要有人文素养类课程。要完善基本理论结构,加强训练创新思维的方法论类课程,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综合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4.整合校内资源,加强基础课课程团队建设。课程团队建设方面,在全校范围内整合教师资源,邀请有国际视野、治学严谨的高水平教师参与到课程教学团队中来,共同负责课程建设。通过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为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条件。此外2009~2010年我校启动实施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对例如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截止目前生物学一级学科课程体系共有11门课程获得支持,共计投入经费30余万元。

5.开设现代分析仪器操作技术课程,提高研究生实践操作技能。为了解决大型设备分散、利用率低等问题,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与投资效益,科学配置资源,推进开放共享,使大型仪器设备在创新性人才培养、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2008年开始对全校所有大型仪器设备进行摸底普查,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以该平台为基础,开设了以提供研究生实验技能为目标,开设了气相色谱仪、高压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与应用技术等8门实验操作培训类课程。实施三年以来,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红英.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改进[J].煤炭高等教育,2006,2(24):76-77,103.

[2]汪勋清,王春霞,王秀玲.关于农科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1):72-74.

[3]王志祥.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09,(5):86-87.

[4]段丹.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7(26):71-72.

[5]许之,胡皓全.关于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7-88.

[6]韩仁武,胡亮.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0,4(17):66-68.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资助(JY090207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资助(YZKC1022)

融合教育指导意见范文2

关键词:中职卫校;英语教学;人文教育;实践研究

当今社会所需卫生人才,除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以便应对日渐开放的社会大环境,那么卫校英语课程的设立对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仅就当前的卫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有别于普通教育,中职卫校英语教学的灌输性依然严重,一支笔、一言堂,学生缺乏学习意识,教师对英语课程的重视度不足,从而导致中职卫校英语教学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基于此,笔者以强化教学质量为基本目的,论述了中职卫校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并以本文与广大同行探讨交流,以期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人文教育概述

1.人文教育的定义。教育本是针对人所开展的,然而纵观多年来我国的教育状况,事实证明,教育曾一度放弃了育人的基本责任,消解了教育的本质,形成了以知识教育为主、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基本理念的教育模式。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与认识的堆积。”因此,教育的本质是为促进学生的人性境界提升、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不是以知识为本、以教材文本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为依据。具体而言,人文教育即是以人为本,实现教师引导,促进学生与知识相互融合的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质内涵[1]。

2.实现人文教育与教学结合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切实贯彻国家各级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要求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这都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2)结合学生状况,实现有机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刚从应试教育的牢笼中解脱出来,但他们的学习思想、学习方式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要落实素质教育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从根本上让学生转变思想,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通过国家乃至教师的督促与训导手段达成的。实现人文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可有效改变学生的思想,实现刻意或非刻意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

1.巧妙设疑,引发兴趣。在英语教学中,设疑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语法设疑。语法教学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以设疑的方法,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对教师而言设疑条件非常的广阔,甚至在每一课中都能够应用。在学习虚拟语气在条件条件句中的用法时,笔者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并以问题来导入课题。问题是:If I were...,你会怎么做?并让学生填词。通过这样一个问题,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心理,学生们可以大胆地想象,说出自己的观点。即便有些学生词汇量不足,去查找工具书,也能够引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进而也掌握了语法知识。而这,正是设疑的有效方法之一。事实上,中职英语教材中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可供教师应用,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材,从教材中挖掘,另一方面教师要拓展自己的想象,抓住每一个渗透人文教育的机会,创设更多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理论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加强教学质量。

2.实现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间的互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互动学习的活动,并以问题为引导,引导学生们逐步向着教学目标前进。如在学习“Shopping Online”时,笔者在课堂上首先对学生们提出问题:Do you like shopping?Where do you often go shopping?If you do shopping,do you need to leave home?这时,学生根据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反映热烈,产生疑问,主动并有目的地向教师提问。在不断的提问、回答中,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提高,并且对网上购物的程序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能熟练地操练此程序。事实证明,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即是要让学生养成主动提问并积极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善于发现问题并善于分析问题,是学生们思维独立的最佳表现,而通过学生们的提问并由学生们自己来营造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这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最应该注重的地方。

3.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从教学的角度出发,立足教材内容,结合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把握住教材中每个能够彰显英语文化的细节;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理,在英语课堂上为学生们展示英语中蕴含着的文化魅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并且能够树立起学习意识,这是每位英语教师最基本的责任。现行中职英语教材内容真实广泛,富含了应用英语国家大量的文化知识。总的来说,其实教材本身就是一套丰富的文化知识材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关键就是看教师如何去挖掘和利用了。

总而言之,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构建有效性教学的重要举措。综上,笔者仅就人文教育的渗透简述了自己的几点看法,诚然,并不全面。这还需广大教育同行积极地参与进课题研讨,一切都是为了教育,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我们一起努力。

融合教育指导意见范文3

校园本该是最神圣、阳光、安全的地方,但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严重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也折射出当前部分青少年学生法治意识淡薄、情感冷漠、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等现实。

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把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上升到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从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三方面对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提出了专业、细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

2016年,教育部、省教育厅又相继制订出台了依法治教实施纲要,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进程,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提升学生法治素养,防控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保障校园安全等工作提供了指导和依据。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民族自治地区,近年来在依法治校、创建平安校园,特别是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刊发以飨读者。

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行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源头防范、标本兼治、综合施策、长抓不懈。近来,甘南州教育系统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中,把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作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遏制了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滋生蔓延。

特别是2016年以来,教育部等九部委制定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精神后,甘南州迅速行动,组织人T对全州中小学及中职学校学生欺凌和暴力现象进行了深入调研,充分掌握了州内各县市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和特点,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甘南州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制度先行 突出防范

为中小学生创设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是包括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多元主体在内的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和家庭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主要责任是教育与养育,社会同样肩负着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向上、安全的成长环境的责任。

就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本身而言,发生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价值偏离、社会教育缺失等多方面。具体来讲,不但有涉事学生个人因素,还有学校教育管理、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的诱发因素,偶发性很强,因此,只有把日常防治与集中整治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遏制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现象的发生。

“为此,全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先从制度建设入手,督促指导学校建立了学生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制度,形成了早期预警、事中处理、事后干预等工作机制”。甘南州教育局副局长陈慧源说。

为了进一步加大防范管控力度,做到对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时发现、干预并防止事件恶化,甘南州教育局制定并要求各学校实施了一系列常态化的预防和管控措施。

“根据州教育局的要求,我们遴选组建了学生信息员队伍,积极动员师生特别是学生信息员广泛搜集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苗头动态,指定一名学校领导专门负责学生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同时还设置并公布了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举报专线电话,密切监控和及时处置本校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甘南州合作藏族中学校长付海生说。

各学校在学校日常管理中严格落实门禁、值周领导督查、值班巡查、课余活动管理、管制刀具收缴等管理制度,狠抓学校日常管理。针对重点学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开展防治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还建立了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特困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女童、残疾学生、有心理问题学生等弱势群体及“问题学生”关爱保护工作机制。每学年初全面筛查掌握这几类学生基本情况,建立台账,安排教师跟踪开展结对帮教活动,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重点关注学生异常表现并跟踪查找原因,对可能发生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社会参与 合力管控

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防治离不开社会参与。为了加大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力度,实现人防、物防、技防在基层综治中的深度融合,甘南州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校园周边地区安全防范工作。

甘南州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公安部门每学期进校开展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问卷调查,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欺凌和暴力问题,采取防范措施并通知家长,进行跟踪防治,有效教育转化。

针对当地部分学生习惯携带刀具的现象,甘南州教育局联合当地公安部门制定印发了《甘南州学校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管理暂行办法》,赋予学校排查收缴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的权力,加大了排查收缴力度,清除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滋生的一大隐患。

“为了充分发挥州教育局和各县教育行政部门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我们定期牵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全面开展校园周边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出租屋、图书音像店、流动摊点及各类娱乐场所。并协调公安部门,在学生上下学、课余及周末等重要时段、学生途经重点路段坚持进行巡逻防控和治安盘查,最大限度地净化校园周边社会环境”。 甘南州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长程辉介绍。

此外,甘南州还建立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组成员单位与辖区学校定期交流研判机制,教育、公安、文化、司法等部门每学期联合进行1次“问题”青少年群体活动动态研判,组织学校排查学生欺凌和暴力隐患苗头,及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全面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治体系。

加强宣传 依法治理

防控校园欺凌和暴力,需要依法治理,尤其是明确法律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法律法规教育。近年来,甘南州上下加强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防治的法律宣传工作,从法理角度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利用学校校园网、校园广播、电子屏、标语、宣传栏、橱窗、黑板报等,坚持向广大师生宣传典型案例及有关法律知识,宣传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危害和恶劣影响,形成了校园反欺凌、防暴力的舆论压力和震慑力,警示学生加强自律。

同时,举办家长学校。每学期开学初和放假前,各学校都举办家长培训班,给家长讲授一些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的防治方法,阐明学生实施欺凌和暴力行为后家长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切实增强家长的监护人意识。指导家长加强家庭教育,科学管教孩子,不放任自流,不简单粗暴,注重孩子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全面掌握孩子思想动态和日常活动情况,防止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紧密围绕《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法制教育。联合司法、检察部门每学期高质量地开展一次“法治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懂得了基本的法律知识和行为底线,消除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责任的错误认识,逐步树立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我们结合典型案例,每学期安排一周时间集中开展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专题教育。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活动、校报校刊、观看视频、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欺凌和暴力行为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在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同时,做到不实施欺凌和暴力行为”。 甘南州合作二中校长宁世才说。

除了宣传、学习、引导,甘南州还通过开展“模拟法庭”审判等活动进行警示教育。州教育局、各县(市)教育局联合司法部门在全州乡镇中心以上学校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活动,选取近年来全国各地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典型案例,进行模拟审判,取得了较好的警示教育效果。

突出德育 紧抓心理

《意见》提出,要通过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欺凌和暴力行为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深层次分析那些实施欺凌和暴力行为学生的性格品质,结合教育实际,可以得出结论:重塑思想道德观念、矫治不良心理问题,是防止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基础性工作。

为此,甘南州宣鞑棵糯头发挥职能优势,组织人员编写了《我学习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手册,免费发放到全州各学校,指导学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不恃强凌弱,不自暴自弃。

同时,各学校还紧密围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专业心理教师缺乏的现状,甘南州全面加强了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逐步为乡镇中心以上各学校至少培训了1名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调配师资,组成心理咨询辅导队,深入县域内学校巡回进行心理辅导咨询活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积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品质。

在寄宿制学校逐步推行“问题学生”家长入校陪读教育制度。对个别累教不改的“问题学生”,学校通知家长入校进行阶段性陪读,协助教师教育转化学生,直至学生思想认识有彻底转变方可结束陪读,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成效,大大减少了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

各学校每学期集中开展公序良俗和传统美德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宣传校园团结友爱、和谐共进的优秀事例,引导学生知礼仪、明是非、懂规矩、守法律,自觉践行和发扬温良谦恭的传统美德,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化解矛盾纠纷。

融合教育指导意见范文4

关键词关键词:CDIO模式;TOPCARES-CDIO教育理念;网页设计基础;课程实践

DOIDOI:10.11907/rjdk.162326

中图分类号:G434文I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10200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应用日益广泛。国务院2015年颁发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培养一批精通策划并熟练掌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技能的专业人才,对推进实体店铺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TOPCARES-CDIO模式,并运用于“网页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制作能力,通过以项目为导向的产教融合教学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1TOPCARES-CDIO教学理念

据调查发现,部分课程的教学目标往往只是简单地罗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本课程结合T-C能力指标体系设计具体课程目标,以工程化的思想和明确的方式来描述培养目标。基于这种思想,本课程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3个方面制定课程培养目标,从微观到宏观、从低层到高层,即:理论知识(事实性知识)专业技能(方法性知识)职业道德(价值性知识)。通过三维教学目标制定,将学生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另一方面为教师评估教学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3]。

结合学院提出的T-C能力指标,本课程设计了3个单元项目和1个综合项目,采用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完成给定网页设计与制作,重点考察学生网页设计及制作规范性。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要求学生先设计和制作出PSD网页效果图,根据设计图完成网页制作。项目主要过程包括项目构思、网页效果图设计、布局实现和页面实现。

2.3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进行教学设计。课前向学生展示课程项目,并布置相应的课后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上,一方面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网页设计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讲练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课后利用邮件、qq和微信等开展答疑、辅导学生课后学习。

此外,可结合课程内容开拓相关的教学实践平台,并将学生的实践成果纳入课程平时成绩考核。教学中,曾联合大连蛙页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了大学生创业实战竞赛――“创业蛙”,为实体店商户设计及制作电子商务网页,为学生提供“互联网+”创业实践平台。

3课程评估

课程评估与反馈是CDIO模式三元互动教学模型的重要部分,可以在师生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同时为教课程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5]。成都东软学院于2011年开始实施T-C模式教学改革,结合课程特点,重新制定了课程大纲和实施方案。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①提高了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调查显示,90%的同学对课程学习感兴趣,7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有用;②学生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在创业实战竞赛等活动中,商家对学生网站设计与制作技能以及后期项目跟进和后期维护等表示赞赏;③为后续课程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学习后期“网站建设与管理”、“商务网站网页设计实务”等课程更为容易,学习效果更好。

4结语

将T-C理念引入《网页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巩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题组将进一步探索将TOPCARES-CDIO理念引入其它课程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8687.

[2]陈旭辉.TOPCARES―CDIO模式:连接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枢纽”――基于东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关系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6871.

[3]李润洲.三维教学目标达成的知识论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22):611.

融合教育指导意见范文5

关键词: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应用型课程群

H319

2014年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了《关于推动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对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做了明确说明,这是英语专业新一轮课程改革的L向标。实际上,英语专业课程改革从未间断过,但人才培养质量却始终差强人意,本文试图从构建英语专业应用型课程群的角度展开研究,同时对英语专业课程改革背景及当前英语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一、英语专业课程改革背景

1.大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生能力和素质达不到既定培养目标和规格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明确表述: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下简称《本科专业目录》)提出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为: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大纲》和《本科专业目录》对全国各类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是英语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两份具有指导性的文件中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描述整体思想是一致的,只不过定位不同,一个是复合型人才,一个是专业人才。与工程技术类人才相比,行业企业对文科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是相对稳定的,因为科技进步会衍生出各种新型材料和先进技术,这必然要求相应专业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变化,而文科专业则相对稳定。所以,《大纲》和《本科专业目录》中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放到当时的经济社会下没有问题,符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依然不落后。但问题是,目前绝大多数的英语专业毕业生达不到上述能力标准。其中,因扩招导致的入学门槛变低致使生源质量变差是客观事实,但根本的问题在于课程。我们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学情发生变化,课程也一定要随之而动。

2.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是由于毕业生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是由于竞争激烈导致的岗位需求标准变高,而并非是社会需求饱和。自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扩招的对象不仅仅是本科生,也包括研究生,这意味着本科毕业生增加的同时,研究生毕业生也增加。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可选择的空间大了,眼光变得挑剔了,研究生和本科生竞争同一岗位的情况并不罕见。这说明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饱和是相对的,对于一专不“专”,多能不“能”的本科生来说,社会需求的确是饱和了;而对于英语专业能力强或是除具备英语能力外还具有其他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来说,还是供不应求的。

无论是从英语专业自身内部的人才培养现状还是社会需求的外部环境来看,英语专业输出的人才质量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因为课程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载体。

二、当前英语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呈现同质化倾向。

目前,全国有1000多所高校开设英语专业, 985和211院校、普通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都有英语专业,并且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大同小异,普通本科院校借鉴985和211院校的,新建本科院校借鉴普通本科院校的,这就导致了同质化倾向。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应用知识是要服务经济发展。所以,课程设置首先要考虑社会需求,这应该是课程设置、课程改革、课程调整的起点和依据。《关于推动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英教指委〔2013〕6号]中,明确指出“……促进高校根据英语类专业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合理定位、各展所长,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2.教学内容重复,交叉。

不同课程间教学内容重复、交叉的现象在语言类专业上普遍存在,英语专业也不例外,而这一现象在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和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如:《阅读》和《笔译》都是以翻译英文材料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笔译》和《写作》都是以如何正确使用词汇和语法进行表达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都会涉及到英美国家历史的相关知识,这意味着三位授课教师针对同一施教对象都要讲授同样的知识,这是教学资源的浪费。

3.教师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目前,绝大多数英语教师还固守着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而“教师中心”正是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原因之一。高校英语专业教师接受的是学科体系的教育,他们关注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受到这种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关注自我多于关注学生,也因此往往忽视学生的需求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以《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为例,《大纲》中,对高级英语的课程描述为“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在实际教学,教师注重更多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翻译、语法知识的讲解,学生则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生词;对文章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则很少被作为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

4.课程考核方式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错位现象。

英语专业大部分课程的考核方式还是用纸笔考试的终结性考核,这种导向是落后的,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阻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为课程的考核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纸笔考试是一种重要的考核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英语专业要创新课程考核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如:对于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可以以某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为素材,考核形式如下:

英美文学课程考核方式

同时,英语专业应适当增加过程性考核,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以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参与以及个人观点论证的评估;同时调整考核题型,加大主观题型。这样,我们可以把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步纳入对学生的评估体系当中。

三、对英语专业应用型课程群建设基本原则的思考

英语专业课程需要改革,这已经是一种共识,但“如何改”是一个棘手的问题。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高校转型发展、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及课程改革的方向,那就是向“应用型”转变。

应用型课程改革理念应该是能力本位,具体的方法则不尽相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科体系结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基于CDIO模式的集成化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教学都是基于能力本位理念的课程改革方法。但英语专业属于文科专业,不容易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述方法都不太适合英语专业课程改革,而构建课程群既能应对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促使英语专业教学回归“学以致用”的可行性手段。

对于课程群,目前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通过对相关资料和文献的研究,课程群主要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 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课程组合。本文所说的“应用型课程群”,则主要是指基于“知识应用”或“技能应用”为理念而建设的课程群。应用型课程群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做中学,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应用型课程群的建设原则进行了思考。

1.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及人文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构建课程群是课程改革的一种理念,在这种理念下,依据不同的原则,构建的课程群也是形态各异的。不同的学科、专业所构建的课程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不一样。

构建课程群不是对课程内容进行简单的删减或增加。根据《大纲》中的表述,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对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我们应该在三方面提出要求: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人文素质。其中,专业能力主要依靠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培养;人文素质主要依靠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培养;而通用能力主要依靠通识教育课程培养。所以在构建应用型课程群时,应该以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人文素质中的某一方面为建设依据。

同时,无论通过构建应用型课程群的方法,还是用其它方法进行课程改革,都是以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为根本宗旨,所以构建应用型课程群要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及人文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坚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改革与课程群构建同步进行的原则。

课程群的内容设置好,还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消化好、吸收好。为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一定要在课程群构建的同时,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改革。比如在英美文化课程群的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提前预习所学内容,在课堂用PPT进行汇报。在文学作品授课过程中,则可以多借助文学作品改编的经典影视作品,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给学生提供语言环境。

3.坚持课程改革与教师成长协调发展的原则。

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难处是教师。为什么教师不愿意进行课改?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课程改革的成果与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不是完全同步的。因此,在鼓励、引导教师进行课程群建设时,要兼顾教师本身的发展,确保在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同时,实现教师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学校要多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教师一些鼓励,调动教师主动课改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申请课题的形式,进行课程群建设;高职称的教师可以带低职称的教师一起搞科研。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把教学改革作为科研的基础和素材,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

4.坚持“试点先行、统筹推进”的原则。

课程群建设是教学改革中的一项“大型工程”,涉及面宽、建设周期长、工作量大,短期内很难取得成效,必须持之以恒,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进行。积极性高、推进快的课程群建设团队可以作为试点,及时总结建设经验,并进行推广,以便指导、带动其他团队。课程群的教师要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突出重点,分步推进,避免盲目性和无序性。要做好长期建设的思想准备、做好课程群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课程建设能稳步、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方芳,夏蓓洁.《能力本位、输出驱动与英语专业课程群建设》[J].山东外语教学,2010(3):3~8.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蒋洪新.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订的几点思考[J].外Z教学与研究,2015(5):456~462.

[4]李慧仙.论高校课程群建设[J].江苏高教,2006(6):73~75.

融合教育指导意见范文6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012-02

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向,不仅带来了传媒业态和传播格局的巨大变革,对于为传媒业输送人才的新闻教育也提出了全新挑战。新闻传播学作为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其整个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媒介融合的发展,适应传媒业态的变革,新闻实践教学也应做出相应的变革。

一、媒介融合驱动传媒变革及新闻实践教学的转型

“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浦尔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所谓“融合”,就是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边界渐趋模糊和融合,来自不同渠道、介质的信息产品,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可以承载于一个统一数字平台[1]。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介融合以不可逆转之势推进,驱动了我国传媒业态的巨大变革。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各类新闻APP不断亮相;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成大势所趋,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大数据广泛应用,数据被深度挖掘、可视化呈现等。新的传媒业态不断呈现,给为传媒业输送人才的新闻教育提出了不少挑战。

业界对“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至少提出了这样几种重要的能力:对多介质数字化内容资源整合利用的能力;新媒介技术操作运用的能力;对数字传播产业链增值环节的认知与反应能力;对内容定制、渠道的个性化再造能力[2]。张志安教授也提出“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要跳出面向媒体、面向行业的旧格局,转向面向公共传播业、面向更加社会需求的新视野。[3]”由此可见,媒介的融合发展需要培养具备跨媒介的信息整合及实践运用能力,具备专业性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并具有多元化知识体系、有极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新闻学的应用性更多体现在实践教学层面,作为应用型高校的地方院校在新闻教育的改革过程中,转变其原有新闻实践教学体系刻不容缓。

二、地方院校新闻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开办时间往往不长,加上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学资金投入不足、地域媒体发展形态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其新闻教育、尤其是新闻实践教学尚存在诸多不足。

1.缺乏具有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目前,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双师型”教师应该既具备理论根基,又具备实战经验,能够很好指导学生实践。而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开办时间往往不长,开办之初的教师大多是从文学专业转战而来,其后引进的老师多是刚毕业的博士、硕士,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学历结构虽然得到了提高,却缺少媒体的实战经验,从而造成在实践教学中仅能做理论层面的指导,真正教导学生动手实践尚有所欠缺。

2.实践教学在整个新闻教学体系中所占比例较低

对于定位为应用型本科的地方院校而言,新闻实践教学应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现实情况则不然。一方面在于单门应用性课程中实践课时所占比例较低,往往总课时为48课时的课程中,理论课时达32课时,而实践课时为16课时,实践课时仅为理论课时的二分之一。另一方面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理论课时更是远远高于实践课时。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尚恒志教授在一次访谈中谈到,该校目前已经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后,各专业的实践教学时数占总学时数已经达到了30%~40%[4]。可见,即使在颇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在整体教学体系中所占比例都偏低,更遑论其他地方院校了。

3.实验设备不足且跟不上业界更新的速度

地方院校大多偏安一隅,地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教育经费的投入,从而导致实验设备的购置存在经费不足的困境。以笔者所在黄冈师范学院为例,该校传媒与艺术实验教学中心于2013年获批为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近年来更通过多途径加大实验设备的添置工作,但仍存在实验设备不足的情况。在实践教学中,2~3名甚至更多同学共用一台设备的情况时有发生,且学校实验设备跟不上业界更新速度,这就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也会出现学不致用的情形。

4.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行业培养人才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但在目前的地方院校中,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没能得到改变,实践教学形式极为单一。

目前,很多地方院校新闻实践教学多以小学期见习和专业实习来实现,课程实践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践操作相当有限,很多课程的实践到最后都变成交一部视频短片即可,重复性极高。且实践往往很难走出校园。这种实践教学形式不仅缺少积极性和创新性的思考,也不能适应融合媒介时代的社会需要,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三、地方院校应发掘自身优势,适应社会需求建立新闻实践教学体系

融合媒介时代也给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下,新媒体在招聘中对学历的要求较为宽松,目光不局限于“985”“211”等重点高校。某新媒体近三年来的招聘统计数据显示,该媒体招聘的毕业生中,二本和三本院校的毕业生人数是“985”“211”重点高校的毕业生人数的1.3~2倍[5]。地方院校应抓住机遇,在其新闻实践教学的改革中应努力挖掘自身优势,构建适应融合媒介需求的新闻实践教学体系。

1.立足区域经济,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应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为适应融合媒介的发展趋势,各传统媒体纷纷建立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各类企事业单位也开始布局新媒体,但由于缺乏理论指导等原因往往效果一般。由此可见,新媒体运营人才极为缺失,这恰好能为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很好的契机和有效的实践平台。

地方院校可以设法与社会传媒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联系,达成校企合作的协议,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切身投入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对新媒体平台的运营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满足社会的切实需要,实现合作共赢。

2.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新闻教育从来离不开实践,真正的实践教学不是课堂上的简单模拟,也不是学生社团的自我锻炼[6]。鉴于此,新闻实践教学要改变现下单一的形式,就应该致力于构建立体化的教学体系。

首先,针对各门具体的课程,教师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任务,从基础性实验再到提高性实验到创新性实验,一层一层打牢学生的基础。第二,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平台,鼓励学生将校报、校广播台、校微信公众号等当做专门媒体进行运作。第三,教师应指导并鼓励学生将课堂实践以及校内媒体实践的作品上传到各种新媒体平台,或由学生直接运营公众号展现其实践成果,接受社会效果的检验。

3.鼓励青年教师到媒体挂职,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有了教师好的“教”才有学生有效地“学”。新闻传播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兼修的“双师型”教师。

地方院校受限于地域和财力的限制,较少有机会从优势媒体聘请经验丰富的媒介人士来校教学,但可以鼓励青年教师到优势媒体挂职锻炼。地方院校的青年教师多为硕士、博士毕业,自身理论素养较高,学习能力较强,通过到媒体的挂职锻炼,一方面可以弥补其实战经验不足的劣势,另一方面,教师真实走进媒体一线,更好感受媒体融合的新形态,对未来的新闻实践教学将是弥足珍贵的补充。

4.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现实践教学与技术发展的对接

新媒体技术的更新及快速发展,对新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屡获数据新闻报道作品大奖的黄志敏就指出,好的数据新闻报道作品的呈现需要一个优秀的技术团队,这个团队必须具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呈现等多种能力,而这不是新闻学单个专业可以解决的,它还涉及到计算机编程以及艺术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因此,新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亟待优化,在实践教学中应该与其他专业联合教学,增加网络技术和艺术设计方面的相关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能力,实现实践教学与技术发展的真正对接。

总之,定位为应用型本科的地方院校,要重塑其新闻传播教育理念,则应从其实践教学的转型发展开始,改变其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融媒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苏常.融媒时代新闻教育改革的“加减乘除法”:来自地方院校的实践和构想[J].东南传播,2016(6).

[2] 陈丽菲.国外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发展新趋势探讨[J].新闻记者,2015(10).

[3] 张志安.从新闻传播到公共传播――关于新闻传播教育范式转型的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4] 传馨.媒体融合趋势下的传媒教育新发展――访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尚恒志教授[J].今传媒,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