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教育专业学期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专业学期总结范文1
艺术教育应该以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综合能力为目标,不断强化幼教学生的艺术教育能力、教学水平,以此为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基础。由此,需要改革和创新艺术类课程,重新对课程进行设置。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设置现存问题
现阶段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设置存在这些问题:一是幼教人才培养模式取向不一致。学前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一线幼师,培养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一种为培养技能型幼师,以学生能歌善舞为目标,一种是发展型幼师,以培养学生爱心、观察力为主。不同的教育模式设置课程存在很大差异。前者重视美术、舞蹈、钢琴、手工等技能培养,后者重视学生涵养的培养。
二是没有明确的艺术课程学习目标。由于缺少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师,大多聘请艺术专业的教师,部分教师没有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艺术专业没有差异。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教人才的地方,需要关注学生艺术素养、教学能力,如此,就应该基于职业特色,实施艺术课程设置与教学。三是缺乏合理的艺术课程结构体系。学前教育艺术课程设置一直都存在片面化、学科化的问题,学科之间孤立,或学科厚此薄彼。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对于幼儿教育如何教,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重技巧掌握,而不重综合活动教学、幼儿创造力与综合能力培养教学。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体系设置思路
(1)基于专业特色,设计艺术课程目标。艺术教育的课程任务为协调艺术学科、学生发展及艺术的社会贡献力之间的关系,幼儿教育艺术课程目标为,让幼儿通过艺术感知周围的环境,触碰到生活、艺术中的美,并能够运用艺术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运用艺术结合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出艺术魅力,实施艺术活动。在幼儿教育纲要和艺术教育规程的指导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不应该只教授学生艺术知识、艺术技能,而应该契合幼儿生活,贴近幼儿实际,探寻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以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为目标,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传递和创造艺术,借助艺术实现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过程。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应该体现出综合性、创造性、实践性、参与性,强化学生艺术审美、创造和教育能力。
(2)整合艺术课程,实现综合艺术教学。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课程整合逐渐成为课程设置的重点,《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强调,艺术课程属于综合性的课程,它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艺术学科需要将艺术知识、创作背景、文化知识、技能与风格等综合到艺术学习中,还应该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艺术学科进行综合,体现出内容、结构、目标上的综合。基于综合性的艺术课程目标,设计课程体系,使得不同艺术板块间的课程相互独立又有所关联,且内容、结构呈现出螺旋深入的形式。
纵向艺术课程体系可以分为音乐、乐器、舞蹈、美术4个板块,横向分配可以为基础知识与能力、核心技巧与能力、综合能力、迁移拓展4个逐渐深入的层次,在结构上不断丰富与完善,并构建成系统化的艺术课程体系。
三、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体系设置方案
(1)音乐课构建策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时,应该包括如下内容: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幼儿音乐、声乐等。并且删除掉音乐专业学习的非常深入的内容,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把握音准、节奏方面,强化学生识谱技能,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音乐欣赏、儿歌演唱、儿童发声练习方法的学习等这些内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学习,应该一切围绕将来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音乐教学能力、音乐素养培养出发,以幼儿音乐为主题,完善学生儿童音乐欣赏、创编、合唱、指挥的能力。在课时的安排方面,音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可以先学,安排2学期课时,接着学习声乐知识与技巧,安排2学期课时,之后学习幼儿音乐,并展开实习和幼儿音乐教学实践。
(2)琴法课构建策略。琴法课艺术课程设置中,应该包括钢琴演奏与欣赏、器乐演奏与欣赏、歌曲伴奏等一些内容的学习。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器乐演奏与欣赏教学,应该围绕幼儿园教学时常用的器乐展开,钢琴伴奏应该选取经典或流行的幼儿歌曲。在课时安排方面,首先安排2学期课时学习钢琴基础知识,再安排两学期学习钢琴弹奏技巧与方法,并于第3学期将重点放在钢琴演奏技术的学习上,第4学期将重点放在歌曲伴奏、创编上,之后的课程时间安排钢琴即兴伴奏、创编、幼儿钢琴演奏教学方法的学习。
(3)舞蹈课构建策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学习内容应该包括舞蹈基本功学习和训练、幼儿舞蹈、舞蹈欣赏、民族舞学习等。在实施舞蹈教学时,可以引用栾晓梅的思想,将舞蹈教学分为4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将舞蹈基础知识、舞蹈基本技能的学习作为切入点,并沿着这条主线展开其他内容的学习。首先安排前2个学期学习舞蹈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并强化学生的身体基础训练,将舞蹈基本技能训练融入到教学中,融合幼儿形体训练的一些内容。接下来的第3学期安排民族舞学习,以民间舞作为这个学期学习的主线,融入民间舞文化、舞蹈欣赏、幼儿民间舞训练等内容。
第4和第5学期中,主要学习幼儿舞蹈的相关知识,以此为主线,围绕幼儿舞蹈教学法知识、教学技能展开学习。第6学期重点进行舞蹈鉴赏的学习,以优秀舞蹈作品鉴赏作为学习的主线,在学习中融入舞蹈人文艺术相关知识,以及幼儿舞蹈鉴赏、即兴舞蹈创编技巧等。
(4)美术课构建策略。幼教专业需要学习一定的美术知识,包括美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儿童绘画技巧与赏析、幼儿绘画环境创设、幼儿美术教育等相关知识。其中美术基本技能包括幼儿简笔画、装饰画、绘画教具的自制等。在学习绘画知识时,都是围绕幼儿学习美术绘画来展开,学习的是幼儿实用美术教育知识,并将造型能力提升作为教学主要内容。
在课程的课时安排方面,首先选取2学期时间学习绘画基础知识,与儿童绘画赏析知识相结合,再运用2学期时间学习幼儿学具自制,并将第3学期的中心设置为幼儿简笔画学习,第4学期的中心设置为幼儿装饰画的学习,第5学期时掌握幼儿绘画环境创设的学习,第6学期将学习幼儿美术教育作为主要内容,第7学期时主题为幼儿艺术教育相关内容的学习。若还有一定的学期时间,可以将实习、教学实践的时间安排出来。
四、结束语
新时代、新要求下,为更好的践行该种艺术类课程体系,也为提升教育效果,需要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改革教育方法、策略,完善科学艺术类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多渠道的艺术教学,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与综合能力。另外,艺术教学课程设置还需要听取学校师生的意见,在共同参与下,不断完善与落实。
学前教育专业学期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人才培养
1.前言
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及不断改革,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业随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作为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学前美术教育课程也是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不可或缺的课程之一。众所周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中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并且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美术教学作为中职学前专业的重要课程,也应当重点突出个人需求与社会需要,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及胜任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由此可见,研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基础薄弱
正是因为受到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绝大多数的学生基本上在初中阶段均未上过真正意义上的美术课,因而对美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基础理论严重缺乏了解,再加上中职院校招生时并未切实的经过面试,因而在入学前大部分学生都未经过专门的美术训练,美术基础相当薄弱,根本不了解美术技能课程。
2.2教学内容的专业性过强
我们都知道,在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美术教学却在实际的教学中普遍的存在美术课课时过少、专业性过强、师资职业化不足等突出问题,使得学生逐渐对美术课程产生了倦怠情绪及学习困难,再加上学生学习美术的时间较少,这便对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3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
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根本不了解幼儿园的实际工作,教学内容的职责岗位针对性缺乏,无法真正的实现培养一线工作岗位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过于抽象化、专业化,重点强调的是美术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注重的是学院式的美术教育,而对学生实践技能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造成极大的忽视,具体体现于偏重美术史论教学,忽视针对幼儿心理的美术欣赏内容教学;注重专业基础训练的写生素描,忽视表现幼儿心理世界的简笔创造训练;重视材质为水彩水粉的专业色彩训练,忽视幼儿喜欢的水彩色、油画棒等材质的把握等等。
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常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由横向培养过程模式与纵向学习时限模式所构成。中职学前教育的横向培养过程模式所包括的主要是高素质、强能力、精专业和厚基础。(1)高素质。要求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会合作,能够将本职工作高质量的完成;(2)强能力。要求具备良好的将美术技能、知识应用在教学中的能力及出色的美术教学能力;(3)精专业。要求能胜任美术教学,精通美术教学专业,为学生创造抽象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推理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培养幼儿学习上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的大胆想象能力;(4)厚基础。要求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掌握幼儿美术教育学理论知识、艺术设计、美术欣赏、工艺造型、图案、色彩和素描等,并且要有着深刻的知识系统,能够创作较为简单的美术作品,要具备准确评析、创新组合幼师作品的能力。
纵向学习时限模式是一年社会实践和两年全日制在校学习的一体化制度设计,简单的来说也就是前两年学习的主要是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理论知识,而最后一年则参与到社会实践学习中去。把实践与专业知识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形成懂实践、通理论、强专业的优秀中职毕业生。在校学习的两年中,学习课程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应当按照纵向培养模式要对学习课程进行设计,第一个学期主要是打好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轻实践而重理论。美术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基础素描的学习,对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及造型能力加以培养;第二个学期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并重,美术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还应当让学生对国内外美术优秀作品进行充分的了解,帮助学生逐渐的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则是要将本专业的实践训练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美术教学重在造型能力和工艺美术制作能力的培养,并且以此为基础对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方法和美术教材特点加以熟练掌握。在结束两年的在校学习后,学生直接参与到一年岗位实习中,学生虽然是以幼儿园教师的身份来对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予以承担,但是自身的所扮演的角色并非等同于在职教师。全日制的岗位实的转变了学生的角色,有些学生往往会感到非常不适应,觉得工作实际与学校所学到的技能、知识有一定的出入,这便需要学生按照实际情况将所学的知识有效的应用在实践中,不仅要自己耐心的归纳总结过程,并且不断的进行反思,同时需要实习指导教师和在校教师应当及时的给予有效的指导。
4.结束语
学前教育专业学期总结范文3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前教育;路径
在笔者看来,“课前唯一的准备就是手机满格电”、“上课不听,考前一背,及格分飘过”,众多学风问题之所以多发,很大程度上源于大学生对本专业认可程度不高。因此,建设优良学风除了进行课堂教学约束之外,还应创设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本研究以滨州学院90名学前教育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提高专业认识、提升专业热情为核心,开展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学风建设之路。
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多方面普及专业认知
普及专业认知就是带领大学生充分认识“我的专业是什么”这一问题。在大学一年级,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带领学生认识“我的专业是什么”,分为三步走:“我未来做什么”、“我需具备哪些素养”、“我的发展之路”。1.第一步——我未来做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2015年底,我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自此,适龄青年便走上了备孕、生育的道路。对于2014级的本科生来说,2017年毕业之时,正是学前教育蓬勃发展之时,正是各幼儿园急需人才之时,正是幼儿园遍及每个社区之时;另外,从教育部近年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来看,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将是大势所趋,这就意味着适龄儿童的入园率将达到100%,公办园加速发展的同时,民办园会同时受益。除此之外,学前期的启蒙教育愈来愈受到家长的关注,各类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以强有力的势头入驻教育市场,据统计,幼儿教育培训机构的就业率高达95%以上。[1]通过多次开展“我未来做什么”行业发展专题报告,90名研究对象中,99.8%的同学认为“我的专业很受欢迎”;98.4%的同学认为“我未来的就业前景很乐观”。2.第二步——我需具备哪些素养这里的“素养”包含幼儿园教师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帮助大学生清晰梳理本专业在走入社会之前需积累哪些知识与技能,是克服学习迷茫,确立目标的基础。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自大一下学期,笔者便为同学们提供了“幼儿教师素养表”,表内包含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其中基本理论指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指幼儿教师必备的讲、弹、跳、画、字、工六项基本技能[2]。另外,表中除了罗列学生在校期间应着重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之外,还注明了每项知识、技能的重点学习阶段。3.第三步——我的发展之路学前教育专业有几大特点:女生所占比例很大、专业学习中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未来从事教师行业者居多、社会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综合分析90名研究对象的特点及学前教育的专业特征,笔者建议同学们选择在编教师或考研两条道路。当然,选择考编还是考研,需要结合每位同学的自身情况。同学们进入大学三年级之后,只有明确了毕业方向,才能踏实前行。2014级跨学前(专升本)于2016年7月毕业,45名同学中21名成功考取教师编,6名同学考取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
二、深入了解教育对象,实践与理论充分结合,培养专业热情
1.在课余时间搭建“师幼互动”活动平台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提前熟悉3-6岁幼儿,了解该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特点等,在能在师往中游刃有余。所以,建设学前教育专业的优良学风,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在师往中,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结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征,在我院各类大型活动中,邀请学前儿童的参与,随时随地搭建“师幼互动”的平台。例如,运动会前,各系院的专业展示中,我院邀请30名幼儿,与30名学前教育大学生一起进行舞蹈表演《左手右手》;毕业晚会的12个节目中,4个节目融入了“师幼互动”的元素,由学前儿童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共同参与设计、剪裁、漂染、展示服装、师幼共同表演儿童剧、儿童舞蹈。在长时间的排练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深入理解3-6岁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并能够处理“师往”过程中的突发事件。2.在课余活动中融入专业技能训练元素我院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要求,开设“巧手益师”手工课堂、“小蜜蜂”绘本故事讲堂、“学为人师”教师素养提升工程,并结合“三每训练”——每周开展丰富多样的专业技能训练、每月进行专业考核、每学期进行专业技能展示,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增强专业本领。3.让幼儿园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长的“教学场”[3]将幼儿园变成学前教育专业成长的“教学场”有两大意义。第一,提升教师专业情意;第二,拓展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专业行为的心理倾向,是教师专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应改变单一的“教学场”,让学生尽早走进未来的工作现场去亲身感受和发现是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教师在师生互动中感受学生的纯真与可爱,感受来自学生对自己的爱戴,这常常能改变一名教师对其职业的态度,提升专业情意。在幼儿园这个“教学场”,学生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景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逐渐总结经验,进而将事件的特殊性转化为规律的一般性。这是实践知识形成的必然环节。因此,让学生进幼儿园必须从当前的“偶然行为”转变为“必然行动”,才能使学生有机会去尝试与幼儿相处,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体验中掌握实践性知识,以避免学生产生“学了这么多依然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相处”、“很恐惧去幼儿园”、“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等心理。
作者:刘鑫 单位:滨州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南.新时代背景下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想[J].学前教育研究,2009.8:22.
学前教育专业学期总结范文4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目前许多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全胜任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5]。
2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构建
2.1课程目标的制订
相关研究认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制订既要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幼教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6]。五年一贯制的培养目标是“博专结合、理论适用、技能熟练、实践见长”[7]。可见,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是在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
2.2课程内容的确定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应根据学生现有水平以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而调整和制定,要避免设置过于繁难而实用价值不高的内容,要使学生学到最有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形成过硬的专业技能。2.2.1在理论课程方面,开设一些最新的学前教育理念和动态的科目诸如《当代幼儿教育新理念》、《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国内外幼儿教育发展趋势与动态》、《幼儿教育法规政策》,这类课程固然很重要,但是这些内容比较抽象晦涩,没有必要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可以通过讲座或报告的形式来进行。2.2.2最能体现师范性和促进儿童发展的课程则要开足,并要给予足够的课时。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下面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幼儿卫生与保健、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等。这是专业课程中的理论基础课,是所有课程中的重点。第二部分是幼儿健康教法、幼儿语言教法、幼儿社会教法、幼儿科学教法、幼儿艺术教法五大领域教学法,幼儿文学、幼儿游戏、幼儿英语以及包括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艺术素养培养课程等。这一类课程的教学,要特别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教法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属于教法系列。一般安排在专业基础课诸如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等专业基础课以及教育见习两周之后进行,语言教法和音乐教法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学习,科学教法、社会教法、健康教法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学习,各开一学期,每周2学时,17周共34学时。总的来看,五大领域教法课程开设时间相对集中、课时偏少,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教师所讲的五大领域的教法知识,也很难从专业理论知识上升为专业教育能力,直接导致他们实习期间制订教学目标、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因此,五大领域教法课程教学时间要适当延长,以让学生不仅掌握五大领域教法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具备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第三部分是技能教育课程。这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八会”:会说、会写、会画、会唱、会弹、会舞、会做、会用。主要包括教师口语、儿童故事、书法、儿童简笔画、乐理视唱、儿童歌曲创编、电子琴、钢琴、舞蹈、手工制作等。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一定的弹、唱、说、跳、画、做、演等艺术表达能力。这类课程在课时上要切实保证,在教学上要注重实效。专科学生尤其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因为他们以后就是一线幼儿教师,最重要的首先要能够组织幼儿园一日活动,因此要增加学生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要在课程体系上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实践活动安排,以使他们把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对于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体系中的核心应该是“实践性特色训练”。2.2.3课外活动。包括有计划的专业汇报展示如手工展、儿童画展、实习展,专业汇报演出如舞蹈期末考试、毕业汇报演;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或不同寝室间的专业擂台赛等;也可在课后的能力课上让学生练习和巩固“两字”、儿童画、儿童故事等。2.2.4开设实习和面试指导课程。尚无实践经验的准幼儿教师在独自面对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或经验丰富的幼儿园领导、招聘人员难免会感到紧张。因此,我们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园长、教师或面试专家开设一些专题讲座,这样可以丰富准幼儿教师的实践经验,也可以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2.3课程实施的改革
我们知道,对于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技能教育课程非常重要,而技能教育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性特色训练”的方式予以落实。这个“实践性训练”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性训练。主要是学前教育专业所必需的基本功训练。这项训练应该涵盖音乐、舞蹈、绘画、说话等几大方面。并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这是基础的基础,此类训练必须带有强制性。第二,模拟训练。这类训练主要在课堂上进行,由任教老师进行主导,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加。包括课前5分钟小表演、教学小竞赛、教学试讲等;也可充分利用微格教室进行模拟教学训练,这样使学生有机会全面了解自己的教学能力,借此分析和评价自己在新课导入、课程结构、语言表达、身体姿势、结束总结及多媒体设备使用等方面的表现,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教学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和进步。第三,重新制订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方案。首先,要明确见习和实习的内容和具体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去了就行”的应付状态,必须严格按照具体要求来要求和考核,以提高见习实习的效果。其次,增加见习和实习的次数以及每次的时间,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和了解幼儿,熟悉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流程和内容以及五大领域教育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及组织要领,帮助学生把专业理论知识更好地转化为专业能力。具体做法可以是:将教育见习的总周数增加到六周,分别安排在第二、四、六学期进行,使学生通过见习逐渐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流程及组织要领、工作特点等。同时,调整教育实习的安排,一是在第五学期增加一次为期两周的小实习,这次实习只要求学生上一堂课,组织一次幼儿活动,它属于尝试性的,让我们的学生通过这两周的实习,找一找做幼儿老师的感觉,体会一下幼儿园、社会、家长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二是第七学期的实习至少6周,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熟悉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流程,并且基本上能够独立组织幼儿园一日活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需要依托一定的教学资源,比如场地、设施、教育基地等。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职业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感和职业心理,发展专业技能,提升专业能力。实训基地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包括育婴实训室、蒙氏实训室、感统训练室、琴房、奥尔夫音乐教室、舞蹈室、美工技能训练室、语音室、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等。校外实训基地包括幼儿园、各种培训机构等。同时,要克服普通专科学历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建设一支双师型与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以教师讲授为主,但也要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以使学生从理论上升为实践;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形象、生动等优点组织教学活动;可以利用现场示范、音像示范等方式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也可以采取感知、反馈、训练相结合的方式。
2.4课程评价的改进
学前教育专业学期总结范文5
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成为高校的热门行业,学前教育课程的设置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部分高校在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存在课程形式单一、实践活动少等现象,高校应该深化学前教育课程活动和改革理念,转变学前教育发展模式,有针对性根据幼儿所需发展理念进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实行课程模式上的改革,以此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
学前教育课程;存在问题;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幼儿园打破传统单一的课程形式,开始实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对幼儿来说,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开端决定上层建筑的建设,能够适应自身性格特点的教育模式对幼儿来说十分重要,由此可见,课程结构是课程的核心部分,也是其具有可掌控性的因素。
一、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分析
一般来讲,学前教育课程结构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课程的类别、构成课程的学科、构成课程的因素,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正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导致课程设置方面严重同化,理论知识取代实践活动屡见不鲜。目前,业界普遍将幼儿园课程设置分成基础课程、游戏课程、特色课程三种,基础课程即幼儿园当中的理论课程,在我国大多数教育机构开展的课程当中,大都是以主题教学活动为主,分科教学为辅,少数的机构以领域性教学为基础课程。游戏课程是指幼儿园根据不同孩子性格、语言、动作等行为设立游戏项目,不同类型的游戏玩法开发不同区域的智力,但游戏课程不包括户外活动和环境区域活动。特色课程开设即为了彰显孩子自身特色,可由孩子自主选择课程,多以艺术教育课程为主,还有一些阅读和英语相关的内容。
二、课程设置上学前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结构单一
一直以来,高校在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方面侧重理论讲解,忽视特色技能培养,这是教职人员特有的教育观念。目前幼儿园课程设置倾向于外在成果的表现,家长可以直观看到孩子学会了何种技能,迎合了社会和家长的培育要求,如阅读即可看出汉字词汇量,英语单词可以考察背诵情况,艺术课可以看到作品展示。幼儿园对于这些相同课程结构模式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不论孩子先天条件是否符合,都去开展同类型的课程,并且授课完全依赖教材、教具,缺乏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能力。教育实质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师范类学前教育实践课程仅占总课时的6%,即使理论知识储备量充足,缺少实际讲授经验依然后会出现问题,高校应该增加课程结构多样性,鼓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走出学校,通过实践总结经验。
2、课程理念偏差
学前教育存在之初即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人才也越来越迫切,教研人员压力逐渐累加,因此高校对幼儿教师培养逐步严格,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艺术才艺技能。但是我国高校对艺术门类课程不管够重视,部分高校只开设了基本的绘画、舞蹈、音乐,缺少像戏剧、钢琴、综合才艺这类高层次的课程。由于幼儿园开展的课程门类较多,缺乏系统课程体系,导致幼儿面临多种纷杂的课程迷惘厌学,这种缺乏实践联系的课程不符合幼儿整体认知方式,从而增加多余的课业负担,如今,幼儿园的课程理念提前进入小学教育,课程所占比例明显加大,造成很多孩子户外游戏和活动时间少之又少。
三、面对学前教育课程弊端的改革措施
1、确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理念
从我国学前教育机构课程结构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多元的教育趋势已经慢慢显现出来,但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面临这些问题,首先要确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理念,理念是发展教育的灵魂,只有创建一个合理的理念,才能够引导学前教育机构开展合理具有创新意义的课程结构。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逐渐转步入整体化和综合化进程,但实际情况却与理论大相径庭,幼儿教师很难将所学到的理念转化为实践操作,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不仅是理念研究者,还要成为指引者,教师可以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穿插教学实践操作,如建立学前教育中心、幼儿实践室、儿童行为观察室,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开展课程理念,注重强调模拟场景的真实性,建立课堂表现教学环节,从而促进学前教育课程科学发展。另外,还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2、优化学前教育课程结构
我国对于学前教育逐渐重视,新近颁布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教育发展目标,社会累计需要220万幼儿教师,平均年培养量达到24万左右,高校主要培养素质高尚、专业知识深厚、有持续发展潜力并且有自主创新精神的教师,因此,各大高校积极规划全新的课程结构,新增了专业技能课程、艺术类课程及实践运用课程。首先,对于基础课程、游戏课程、特色课程进行优化,强调主题覆盖领域性知识,抛开对各式各样教材的依赖,结合幼儿自身选择本园课程结构,其次,充分利用区域活动带来的价值,开展自主整体的课堂组织形式,追求整体特色理论课程进而融合到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和实践中。
3、实现与企业的有机结合
只有教育理念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教师的专业素质才会显现出来,部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只在最后一学期才允许学生到社会上实习,准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在教学实际情景中的以构建。因此,高校应该在课堂中设计教学实践环节,从始而终的贯彻实践教学理念,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争取利用高校优势将有潜力的学生推荐到实习单位中去,让学生有计划的感受到各个领域真实状况。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处于摸索阶段,教师应该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道路,站在幼儿的角度实施学前教育活动课程和教育理念,追求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薛莉 单位:泊头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范书婷.关于我国前教育课程结构现学状分析[J].亚太教育,2016,(05):14-17
学前教育专业学期总结范文6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课;艺术培养
学前艺术培养往往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兴趣与志向,提高幼儿学前教育艺术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专业艺术幼师。在学前教育开设的艺术类主要课程中,专业钢琴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社会对学前钢琴专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钢琴基础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必修专业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和感受能力,能够胜任将来的音乐教学对钢琴演奏的要求,并顺利完成音乐教育活动。重点培养学生弹奏幼儿歌曲简易伴奏和编配幼儿歌曲伴奏的能力。由于钢琴专业课其自身专业的特殊针对性,钢琴教学往往采用的是“一对一”的小课形式,这种传统的钢琴个别教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要求。该专业的钢琴教学不仅要立足于学前教育的办学定位,强调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要集合幼儿园、早教机构、幼教培训中心、钢琴教师等各方面力量,对各种幼教机构进行行业需求分析与学科规划,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技术与幼儿歌曲即兴伴奏的能力,掌握钢琴弹奏及幼儿歌曲即兴伴奏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并且最终转化为符合幼儿园音乐教育所要求的综合素养及教学能力。这就对传统的钢琴教学提出了跟上时展,跟上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创新要求。
二、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不同于传统的钢琴教学和专业音乐院校的钢琴教学,必须将教学理念从“精而专”转向“广而泛”,甚至说要具有一定的速成性和扫盲成分。学前教育的学生不可能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纯专业的钢琴练习,而这些学生几乎大部分进校前从未学过钢琴,针对这样的“弱势群体”所展开的钢琴教学不但要从头教起,而且要教会他们灵活运用。学前教育钢琴课程的开设年限仅为两年,所以这些学习程度与时限方面的不利因素都直接影响钢琴教学的进程。
三、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新思路
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要求以及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要规避这些问题,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应在秉承传统钢琴教学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新的尝试与探索,开辟出新的途径。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教学内容的整合
教材的选用在教学中是重要的问题。传统的钢琴教学选用《汤普森》《拜厄》《车尔尼》《哈农》一系列钢琴教程,按部就班地练下来两年时间根本不够。目前所使用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材过于陈旧,内容繁多,一学期下来学生能完成教材中的数量寥寥无几,并且不完全适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所以,整合一套满足本校实际教学需要,内容新颖的校本钢琴教材显得尤为必要。在该整合教材中,不仅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以及兴趣的培养。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基本技巧练习(哈农/音阶)、乐曲(古典/通俗简易乐曲)、歌曲伴奏。在乐曲的选用上,尽量去繁就简,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尽量选用有规整曲式结构代表性的练习作品,既能学习钢琴综合的演奏技能,又能快速把握练好乐曲。
2.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有合理的教材,还必须采用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1)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弹奏理念。学生的手指首先有独立性才能达到自由掌控键盘的能力,必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手指触键概念,通过哈农、音阶、琶音、和弦的练习,提高每个手指独立性。针对练习过程中出现手指演奏的技术问题逐个剖析,分析弹琴的各个部位的功能原理,让学生明白其中相互作用的关系,并用专门的基本练习解决这些存在的手指触键问题。(2)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运用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在乐曲练习部分,不仅包含正规的古典钢琴作品,还选用了网络流行歌曲的简易编配版本,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并在练习通俗歌曲中教会学生总结归纳伴奏知识技能。比如:对新乐曲,重点抓住主要的知识点讲解,并教会学生分析曲式结构,找重复,简化练习过程,能以最快的速度练习好乐曲。丰富有趣的音乐形象启发,也能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效率。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运用下,学生学习速度明显加快,一学期下来学习内容增多,学习效率提高。(3)提高学生的视谱演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针对学生普遍不习惯甚至畏惧看五线谱的情况,为他们讲解快速识谱的诀窍,并布置鼓励他们将简谱儿歌翻译成五线谱或者将现有的五线谱乐曲移调抄写,提高他们对五线谱的熟悉程度。总结归纳幼儿歌曲即兴伴奏的理论知识,将之简化成学生浅显易懂的主要几种公式,让学生反复练习几种伴奏肢体,学会为不同风格类型的歌曲伴奏选择恰当的伴奏肢体,以及能够独立分析歌曲的体裁、曲式结构与和声等,并用同一歌曲进行移调练习,培养学生对幼儿歌曲弹配伴奏的能力。
3.授课尝试多样的教学形式
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和效率。总结学生情况,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类,有一定钢琴基础的学生,这类学生人数很少,每个班只有一到两个左右。第二类,具有一定音乐基础,学习或接触过其他乐器,这类学生也很少。第三类,从来没有接触过钢琴,这类学生占绝大多数。学生钢琴程度的参差不齐和薄弱的音乐基础素养为钢琴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1)重视班级中的集体课授课
在课堂上主要集体讲授个别课中难以详细讲解的理论性、共性的教学内容,重点教授钢琴演奏中的基本要求、知识及方法,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
(2)在集体课教学之外,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
这种针对性的授课,可以顾及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基础教学内容的重复宣讲,节省授课时间。对钢琴程度较好的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培养,以满足幼教行业中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大部分零起点的学生可以根据钢琴演奏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组别进行小组授课。在小组中,选定一至两名学生任小组组长,负责平时自由练习的初步辅导和检查,然后才是教师的进一步抽查和提高指导。在小组课中师生可以一起观摩、共同点评、集体讨论,最后由教师做归纳总结。学生有听、有思考、有讨论、有问有答,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不断练习,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使用评定A/B/C三个等级的激励方法,使学生产生紧迫感,有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钢琴课程的整合与创新可以带动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科教学,可积极推动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样的教学改革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符合学生就业后的岗位要求,更加符合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需求,更加符合职业院校教育改革自身发展的总体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杨.关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06).
[2]李丫.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初探[J].科技向导,2011(30).
[3]李木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6).